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套(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套(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套(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套(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套(人教版)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1课时统一长度单位

)(

教材第2页的内容。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重点: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难点:借助身边熟悉的物体去测量其他物体的长度。

课件、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主题图。

师:同学们,这幅情境图中都有什么?学生举手回答。(大石头、长方形布、竹竿……)

师:同学们观察得不错。那你们知道它们有多长吗?

学生举手回答。(把两臂曲直测量、用拃去测量、用脚去测量……)

师:测量的结果是多少?(学生回答。)

师:什么东西最长?(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两臂伸直的长度、一拃的长度、一只脚的长度,这三者的长度不一样,也就无法判断大石头、长方形布、竹竿的长度谁最长,对吗?(生:对。)

师:同学们的困惑,老师也知道,你们一定想知道为什么吧,这就涉及到统一长度单位方面的知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下面的内容吧!(板书课题。)

1.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①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②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测量数学书的宽。

③测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测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测量数学书的宽,而测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测量的结果不同。

(4)让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

教师小结: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2.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测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2)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铅笔盒是5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

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支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

……

引导学生体会: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测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3)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测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

)(

让学生用铅笔去测量课桌的高和凳子的高。

1.指导学生明确测量方法。

2.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说点什么?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先通过教材的情境图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然后组织学生实践操作,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为了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统一长度的必要性,学生准备好了要用的学具。学生在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初步体验了用不同的长度作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接着又用不同的长度作标准去测量不同的物体的长度。在活动中让学生能够用不同的物体去测量课桌的长,然后再用曲别针去测量数学书的宽。显然教材设计者充分考虑了教具的实用性,为了让学生容易进行比较,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学生在测量课桌的长的时候,由于用的物体长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但是这一活动恰恰又让学生体验了用不同的长度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

)(

第2课时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教材第3页的内容。

1.使学生初步了解长度单位的产生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形成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理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尝试估测物体长度,初步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

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课件、尺子、图钉、纸条等。

师:上一节课中,我们都知道了测量物体时要统一长度单位,也用了不同的物品对要测量的物体进行了测量,但这种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是很不方便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怎么能既方便又准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吗?(同学们讨论,各抒己见。)

师:有的小朋友已经知道了,那就是用带有刻度的尺子测量物体。(介绍认识尺子。)

师: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这就涉及长度单位方面的内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下面的内容吧!(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1.认识厘米。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

(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得出一枚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3)教师明确测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再看另一端对着几。

(4)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5)巩固1厘米的表象。

请小朋友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闭上眼睛想1厘米的长度等。

(6)想想在自己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让学生去找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长度观念。

2.用厘米量。

(1)师:我们已经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对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

师: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条,注意测量的方法要正确。

(2)学生测量纸条,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3)交流反馈,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

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支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

2.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支新铅笔的长、数学本的长、橡皮的长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一说?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长度单位“厘米”,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测一测、量一量、估一估等动手操作的方法,感知长度单位、认识厘米及如何对一些较短的物体进行测量。同时让学生观察直尺,利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交流来掌握直尺的基本构造,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第3课时认识米

教材第4页的内容。

1.在活动中认识米,建立l米的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2.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难点: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课件、1米的直尺、皮尺、卷尺、纸。

1.复习旧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

生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

生2:厘米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是怎么做出来的?(裁缝阿姨将布料通过“量体裁衣”量出需要的长度再加工成衣服。)

师:这么长的布料,如果用你手上的尺子量,你觉得合适吗?(不合适。)

教师引导:量布、长绳等比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米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米。)

1.认识米。

师:请你用你手上的小尺子来量一量我们教室黑板的长度,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小尺子量一量?(学生举手,教师让一位手拿30厘米长的尺子的女生来量黑板的长,要求其他学生注意看着。女生拿着尺子每量一次都在尺子的右端作个记号再往下量,并口算着:30厘米、60厘米、90厘米……越来越慢,最后停了下来。)

师: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说。)

师:这样一小节一小节地量,太麻烦了,拿老师的这把尺子(教师出示米尺)试试。(指名上台量一量。师生合作,很快就量出黑板的长。)

教师指出:刚才我们用的这把尺子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板书:1米。)

师:米是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1厘米只有这么一点,1米却有这么长,请同学们用手来比划一下。

教师小结: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用我们手上的直尺就行了,可是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比较麻烦,这时我们可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2.认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师:观察尺子上的刻度,数一数,0~10表示从0到10是10厘米,接着是20、30、40……100。

师:1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10个10厘米。)

师:1厘米1厘米地数,1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100个。)

让学生数并作答。(板书:1米=100厘米。)

3.用米量。

拿出准备好的长绳,量出1米。(注意:量时刻度0对准绳子的左端。)

学生分小组合作量,交流反馈,接着量2米、3米……

4.估量。

把绳子放下,把手张开比划1米的长度,看谁估得准。

教师指出: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可能随身携带尺子,当我们要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时,我们可以用身体作为尺子去估一估。

1.量一量,填一填。(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3题。)

同桌合作进行测量和估算。(由于铅笔和筷子的规格不同,在学生测量时建议学生取整厘米数。) 2.估一估。(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4题。)

先估量,再在合适答案后的□里打“√”,并说说理由。

3.操作性练习。

(1)认识卷尺和皮尺。

教师出示卷尺和皮尺,学生认识卷尺和皮尺。

(2)教材第9页“练习一”第5题。

①同桌合作量一量。用卷尺量出黑板的长和同学的身高。

②分小组合作测量,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合作测量教室里较长物体的长度,测量后进行汇报并交流。(如:教室地面的长和宽、四周墙壁的长等。)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长度单位?它有多长?为什么?用手比划一下,通常测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用它作单位?

)(

本节课是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后,又认识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米。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为他们对于1米到底有多长完全没有任何概念。因此,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1米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让学生测量黑板的长这一环节,让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感受到用“厘米”作单位太麻烦,从而产生学习较大长度单位的兴趣;接着出示米尺,让学生通过比比、看看、数数等活动探索出1米=100厘米;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实践活动,明确测量长度的方法。

第4课时认识线段

教材第5~6页的内容。

1.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抽出线段的过程,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

难点: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课件、直尺、绳子。

1.感知线段的直。

教师收集教室里各种弯的、直的实物放在讲台上。

师:你觉得桌子上哪些东西是直的?

学生迅速找出自己认为是直的东西。

2.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

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东西,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

师:假如从铅笔的任意一端开始,摸到铅笔的另一端,我们就可以把其中的一

端看作一个点,把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我们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像书本的边、直的吸管等都有两个端点。

1.教学第5页例6(认识线段)。

(1)课件出示两根弯曲的线,这两根线是直的吗?(不是。)

师:你知道哪根长,哪根短吗?(一下子看不出长短。)

师:谁能想个办法比比它们的长短?

指名两个学生比较线的长短。(学生拉直线。)

追问:为什么要拉直后一头对齐再比较呢?

教师演示:把其中一根线拉直贴到黑板上,另一根对齐左端点。

师:现在,你知道哪根长,哪根短了吗?

教师指出:贴在黑板上的这段直的线就是线段。(板书课题。)

(2)认识线段是直的。

师:老师手上的这根线,我把它放松,它还是线段吗?(不是,弯弯的不是线段。)

师:我把它拉直,现在呢?(是线段。)

教师把线段斜拉、竖拉、不同方向拉,问:是线段吗?怎么判断?

小结: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3)找线段。

师:请你找一找,我们身边有没有线段?

师:摸一摸书本的边,说一说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里?(可进行爱护书本的教育:如果把书弄坏了,边变成弯弯曲曲的或是角翘起来了,就不是线段了,因此同学们一定要爱护书本。) 师: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强调物体的边是线段。)

(4)量线段。

师: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打开教材第5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把尺的刻度0对准线段的一个端点,另一个端点对准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2.教学第6页例7(画线段)。

(1)师:同学们已经学会量线段了,那么你会画线段吗?你能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吗?(学生在作业本上画。)

师:谁来说说看,你是怎么画的呢?(学生演示。)

教师演示:从刻度0开始,画到刻度3的地方。

(2)设疑: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还能画出长3厘米的线段吗?怎么画?

引导学生操作:从刻度2开始,画到刻度5的地方;也可以从刻度5开始,画到刻度8的地方。

(3)出示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1题,现在请你画一条和它同样长的线段,说说怎样才能和它同样长?(先量一量这条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同样长的线段。)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点评学生所画的线段,强调:①画线段时,要用一只手按住尺子,使它不要移动;②画出的线段一定要是直的;③要在线段的两端标上端点。

1.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1题。

指名说说哪些是线段。(强调线段的特征,说出原因。)

2.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交流。

3.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4.教材第9页“练习一”第6题。

(1)量长方形,你发现了什么?(对边相等。)

(2)量正方形,你发现了什么?(四条边相等。)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你会画线段吗?

线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学生早已在生活中不自觉地认识了线段;陌生是因为线段是几何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比较低,要以数学的角度去理解有些难度,要有一定的空间观念才行。在教学本节课时,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来认识线段。通过观察比较一根线随手放在桌上和拉直后的样子,使学生初步感知“线段是直的”;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出可以看成是线段的物体,进而让学生明白直尺、黑板、课本的边以及纸的折痕等都可以看成线段。通过让学生比较两根线的长度,引导学生体会“线段是有长短的”,使学生丰富了对线段的感知,又使学生进一步完善了对线段的认识。同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直尺或其他合适的工具去画线段,让学生通过感兴趣的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识,加强对线段特征的认识。

第5课时确定长度单位

教材第7页的内容。

1.通过类比、观察,学会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推想、对比等,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3.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重点: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难点:估测方法的指导。

课件。

师:前面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的长度和1米的长度吗?

教师口头出题,学生比划:2厘米、5厘米、10厘米、20厘米、50厘米。

师:厘米和米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那么,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板书课题。)

1.教学第7页例8。

师(课件出示旗杆):同学们看,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的高度是多少吗?(让学生猜测。) 师:这样猜测范围太广了,老师给同学们提个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和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说想法。(指名回答,说想法。)

方法一:排除法。

1厘米只有这么长(用手比划),那么13厘米就只有这么长(用手比划),旗杆不可能这么短,所以是13米。

方法二:推算法。

把旗杆的高度和我们的身高对比一下,我们大约是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个高度,所以旗杆应该是13米高。10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

方法三:类比法。

和身边的13厘米高的物品进行比较,看旗杆是不是和这个物品一样高。比如,我们手上的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师:原来要确定答案有这么多种方法,我们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多想,最终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2.巩固新知。

师:小明来到百鸟馆,看见了这样一只小鸟(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做一做”第2幅图)。

师:这只小鸟的脚印的长度是1厘米还是1米呢?(学生交流,指名汇报。)

让学生自己说说思考的方法:我们的身高大约是1米,小鸟的脚印不可能和我们的身高一样长,所以小鸟的脚印的长度应该是1厘米。

3.做一做。

(1)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做一做”。

让学生讨论:课桌的宽是60厘米还是60米?

师:60米是多大?我们的教室长大约是6米,课桌的宽会比教室还长吗?(不会。)所以用厘米比较合适。

让学生自己推算:操场的长是28米还是28厘米?

(2)选择合适的单位。

我们的教室长6()黑板长2()

小明身高124() 课桌高90()

1.辨析题。(教材第9页“练习一”第8题。)

(1)逐步出示题目,说说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改正后写在括号里。

(2)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2.估一估。(教材第10页“练习一”第9题。)

圈出合适的答案。先圈估计的,再圈实际测量的。

3.谁说得对?(教材第10页“练习一”第10题。)

(1)第一幅图长5厘米,对吗?(错,没有对准刻度0,不能说是5厘米。)

(2)第二幅图长4厘米,对吗?(对,7厘米-3厘米=4厘米。)

(3)第三幅图大约5厘米长,对吗?(对,接近5厘米或超过5厘米一点的,我们都可以说是大约5厘米。)

4.量一量。(教材第10页“练习一”第11题。)

(1)让学生拿出尺子量一量,说一说。

)(

(2)请你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学生提问题,再解答。)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一单元结束了,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在实际应用时会出现长度单位概念模糊不清的情况。本节课一开始,复习厘米和米,用手比划1厘米和l米的长度,让学生在头脑中对1厘米和1米有清晰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作铺垫。紧接着课件出示“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经历观察、感知、猜想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对“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这一问题的探究,学生讨论得很热烈,指名回答效果很好,基本能说出我想要的答案。数学课堂上,对于学生解答问题方法的指导非常重要,对他们的回答及时肯定,能让学生有种自豪感,有信心学好数学,这样的课堂效果应该更好。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及“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课时不进位加法

)(

教材第11~13页的内容。

1.使学生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到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使学生体验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过程。

重点: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顺序。

课件、小棒。

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请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请把这些信息用铅笔画横线标记出来,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全班汇报发现。)

生1:我发现二(1)班有35 人、二(2)班有32人、二(3)班有37人、二(4)班有34人。

生2:我发现每个班都有两名带队老师。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如果老师要知道一个班学生和本班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应该怎么做呢?(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都知道把班级学生的人数和本班带队老师的人数合起来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涉及到加法方面的内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板书课题。)

1.教学第12页例1。

师: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怎样列式?

师:怎样计算35+2呢?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

(1)用口算5+2=7 ,30+7=37。

(2)用小棒,先摆3捆零5根,再摆2根,5根+2根=7根,30根+7根=37根。

(3)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5+2=7,在个位写7,十位是3,在十位下面写3,所以等于37。

师: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2.教学第13页例2。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要求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两个班的总人数,用加法计算。)

师:怎么计算?指名学生计算,并说一说用的是什么方法。

学生汇报:

(1)用口算5+2=7 ,30+30=60 ,60+7=67。

(2)用小棒,先摆3捆零5根,再摆3捆零2根,先算共有6捆也就是60根,再算5根+2根=7根,60根+7根=67根。

(3)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5+2=7,在个位写7,十位是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等于67。

师: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1.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2题。

2.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2题。

)(

)(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要求学生又快又准地用最恰当的方法计算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的学生由于生活背景、知识经验不同,所以对相同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也不一定相同,这时学生便需要教师的肯定、激励和引导,最后让学生自主地去比较、选择和完善自我。在教学中打破传统的计算教学,改变固有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摆小棒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质疑亲历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这个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从中体验了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的情感,注重算法多样化。真实的情境再现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现了新课标理念。

第2课时进位加法

教材第14页的内容。

1.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课件、小棒。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复习上一堂课的内容——不进位加法,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题:

36+21=23+75=56+30=4+52=

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检查。

师:同学们做得很不错。(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主题图。)

师:昨天同学们知道了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老师一共有多少人。今天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二(1)班

和二(3)班一共多少名学生?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吧,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1.教学第14页例3。

(1)观察图画,全班交流(继续展示课件主题图)。

生:我发现二(1)班有35 人,二(3)班有37人。

师: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怎样列式?

出示37+35=。(学生试算,交流算法。)

(2)摆小棒:小组说摆法。

师: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整捆的有几捆?合起来是多少?

先摆3捆零5根和3捆零7根,再看5根和7根又可以捆成一捆还剩2根,最后得出一共有7捆零2根。

)(

(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7+5超过了10怎么办?

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

2.比较总结。

(1)比较35+32与37+35有什么不同?

(2)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

(3)小组合作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1.教材第14页“做一做”。

指名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2.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今天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笔算时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本节课坚持以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课堂模式,在集体交流反馈的过程中突破教学难点。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了,怎么办呢?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算理、通过摆小棒,满了十个先把它们摆一起,找到计算这道题的关键。最后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用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的方法。学生计算过程中在对向前进“1”的处理时,不是多加一次,就是忘记加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继续钻研教材,扎实备课,认真反思上过的每一堂课,寻找每堂课的得与失,争取一节课比一节课上得好。

第3课时练习课(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材第15~16页的内容。

1.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加深加法意义的理解,为退位减法的学习做准备。

2.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气氛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引导学生在辨识的练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挑战性,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能力上得到发展。

)(

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使学生比较熟练、准确地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课件、卡片。

师:学习了关于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指名汇报。)

师:同学们总结得真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

1.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2.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5题。

这些计算对吗?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把错误的改正过来。指名汇报,并说出错误应该如何改正。

3.教材第16页“练习二”第7题。

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4.教材第16页“练习二”第8题。

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5.教材第16页“练习二”第9题。

有四只小白兔一起上山采蘑菇,现在它们正在为谁采的蘑菇最多而吵闹,你能帮帮它们吗?

6.教材第16页“练习二”第10题。

请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7.教材第16页“练习二”第11题。

(1)独立完成,交流算法。

(2)说说题意,该怎么买?有几种买法?独立列式。

(3)独立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计算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实现。教材上的练习题比较少,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就太有限了。因此,学生的计算不熟练,导致了在计算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学生在基础知识、智力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按照学生的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再小组讨论,然后集体交流,教师点评,有意识地让优秀生带动后进生。这样,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合理地利用了差异资源。

(

第4课时不退位减法

教材第18页的内容。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算理,掌握竖式的写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小组讨论等方式理解竖式中数位要对齐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重点:掌握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运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计算。

难点: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后才能计算的道理。

课件、竖式计数器。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奥运会在哪里举办的吗?(北京。)

师:是啊,2008年的奥运会在我国首都北京举办,可是你们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前5名的国家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主题图。)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并思考:从图中,我们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汇报。)

生1:我知道金牌数:中国51枚,美国36枚,俄罗斯23枚,英国19枚,德国16枚。

生2:我知道中国的金牌数排在第一位。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

师:应该怎样列式呢?引导学生列出36-23=。

师: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这就涉及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方面的知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吧!(板书课题。)

1.教学第18页例1。

(1)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怎样算36-23=。

(2)指名说怎样算的?鼓励算法的多样性。

①可以口算30-20=10,6-3=3,10+3=13。

②还可以用竖式计数器计算。

动手操作:用竖式计数器表示36。

师:十位上的3个表示多少?个位上的6个表示多少?

师演示课件,请学生注意观察,口述过程,强调从个位的6个中去掉3个,从十位的3个中去掉2个。

③如何列竖式笔算?小组讨论。

生汇报讨论结果,师根据学生的口述列出竖式:

师: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生:相同数位要对齐。

师:对了,相同数位对齐后我们才能去减。

个位:6-3=3 ,3写在对着个位上6和3的横线下。

十位:3-2=1 ,1写在对着十位上3和2的横线下。

2.归纳算法。

师:同学们,刚刚老师在算36-23时你注意了没有,老师是先算哪儿?再算哪儿?(引导学生归纳: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1.教材第18页“做一做”。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思考:个位上得几?怎样写?十位上的两个数相同,十位上应该得几?

2.教材第20页“练习三”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不退位减法算理是什么?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一说?

不退位减法的算理是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就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让他们继续去探究、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作为教师要细心指导,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

己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习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

第5课时退位减法

)(

教材第19页的内容。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算理,并能正确地笔算。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通过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重点:理解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难点:能正确笔算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课件、小棒。

师:昨天我们交流了有关北京奥运会金牌榜的信息,我们知道了中国以绝对的优势占据金牌榜的首位。那么从金牌数上,你还想了解什么?

引导学生提出:中国比美国多多少块金牌?

师:这道题该怎么解决呢?引导学生列出算式:51-36=。

师:我们今天继续学习有关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知识。(板书课题。)

1.教学第19页例2。

课件出示题目:51-36=。

师:你会算吗?先试着算一算,遇到困难时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独立活动后,在小组内交流。

(1)引导学生摆小棒,理解算理。

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指名摆小棒。在学生摆小棒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地进行提问。

学生先摆好5捆和1根小棒。

问:为什么要拆开5捆中的一捆呢?不拆可以吗?(因为单根的1根小棒不够减6根小棒,所以要拆开其中的一捆,这样才够减。)那现在应该怎么减?减完后还剩下几捆几根?(整捆的小棒还剩下4捆减去3捆后剩1捆小棒,单根的小棒拆完1捆后总共有11根,减去单根的6根小棒后还剩下5根,这样最后剩下1捆零5根小棒。)

注意:也可以先用拆开的10根小棒减去6根小棒,然后再加上原有的1根小棒,这样单根的小棒总共剩下5根。

(2)列竖式计算。

让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计算后老师进行指导帮助。

师:想一想,先算什么?够减吗?怎么办?

个位上1减6不够减,从十位退1,是10,11减6得5。

生: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

(3)比较。

师:比一比例1和例2,这两道题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2.教学第19页例3。

(1)出示题目:50-24=。

引导学生列出竖式,尝试计算,指名板演:

(2)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问题?(相同的数位对齐。)

(3)师:从哪位算起?个位上0减4不够减。怎么办?

从十位退一,也就是从十位借一,和个位上的0组成10,现在就可以减了,10-4=6,个位上写6。十位上的5被借走了一个1,还剩4, 4-2=2,十位上写2。

(4)小组讨论:笔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相同的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1.教材第19页“做一做”。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教材第20~21页“练习三”第5~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如何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竖式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知识以及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笔算(包括不进位和进位)的算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100以内笔算减法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突破难点,教材以北京奥运会金牌榜作为背景,让学生置身于预设的情境中,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无处不在。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全套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讲义 第一单元认识长度单位 一.填一填。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2.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3.回形针的长大约是3()。 4.1米=( )厘米,操场跑道的长是250()。 5.量一个物体时,米尺的()刻度要对准这物体的左端。 6.一张床的长度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7.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10.三角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 11.一条线段长是100个1厘米,这条线段长()米。 12.小红今年上二年级,她的身高大约是125()。 13.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 )条 二.正确的在( )里画√,错误的在( )里画×。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 ) 2、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 3、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 4、爸爸的身高有178米。( ) 三.计算。 5米+8米=()米32厘米+40厘米=( )厘米 35厘米一25厘米=()厘米45厘米+54厘米=( ) 厘米 39厘米+17厘米=()厘米85厘米一26厘米=()厘米 1米一15厘米=()厘米36厘米+64厘米=()厘米=()米 四、比较大小。

99厘米()1米4米()400厘米3米10厘米()400厘米 5厘米()5米 五.小小画家。 1.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4.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六.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粉笔的长是7()。 2. 铅笔盒长是23( ) 3. 教室宽6( ) 4. 一棵树高3( ) 5.小明的身高130( ) 6. 操场长80( ) 7.手掌宽7( ) 8. 毛巾宽29( ) 9. 教学楼高10( ) 10. 妈妈的身高165( ) 11. 铅笔长11( ) 12. 教室门高2( ) 13.一张床长2( ) 14. 茶杯高10( ) 15.黑板长3( ) 16. 小刀长5( ) 17. 电视屏幕宽39( ) 18. 电视塔高120( ) 19.课桌的长大约是80()20.窗户的高大约是2()21. 图钉的长是1()22. 语文书长21()23.红领巾最长的边长50()24. 筷子长15() 七、哪种量法是正确的?在下面的()里打“√”。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检测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精编单元试卷 第二单元检测卷 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 1.一个加数是49,另一个加数是最小的两位数,和是( )。 A. 59 B. 50 C. 58 2.下面算式的结果比80大的是( )。 A. 26+58 B. 38+39 C. 98-21 3.与92-38的得数相等的算式是( )。 A. 87-23 B. 28+38 C. 37+17 4.正确的计算结果是( ) A. B. C. 5.第一个加数是30,第二个加数是27,第三个加数与第一个加数相同,求这三个数的和。列式是( )。 A. 30+27 B. 30+27+27 C. 30+27+30 6.文化路小学有32名男教师,48名女教师。外国语小学有67名教师,比文化路小学少( )名教师。 A. 13 B. 19 C. 35 7.62-26+59=□,□里填( )。 A. 59 B. 95 C. 80 8.爷爷今年75岁,爸爸比爷爷小29岁,小强比爸爸小28岁。小强今年( )岁。 A. 38 B. 28 C. 18 二、判断题(共5题;共10分) 9.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加法,后算减法。( ) 10.15+34与82-39的得数相等。( ) 11.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相差10。( ) 12.笔算加法时把相同数位对齐,从十位算起。( ) 13.一捆电线长50米,先用去15米,又用去20米。一共用去了35米。( )

三、填空题(共7题;共17分) 14.43比20多________,比36多7的数是________。 15.一个数是48,另一个数是32,这两个数的和是________,这两个数的差是________。 16.笔算两位数加减法注意________对齐,从________位算起。 17.合唱小组有男生25人,女生比男生少7人。女生有________人,合唱小组一共有________人。 18.王奶奶养了52只母鸡,28只公鸡,母鸡比公鸡多________只。 19.在横线上填上“>”“<”或“=”。 4×3________79×6________6045-36+27________40 3+3________9 5×4________2086-20________55-40 20.在做减法题时,个位不够减时,要从________位退1,退1当________来减。 四、计算题(共1题;共5分) 21.列竖式计算。 ①26+37= ②42-9= ③100-64= ④47+19-17= ⑤62-46+38= ⑥92-34-29= 五、解答题(共3题;共15分) 22.为了绿化环境,同学们去郊区植树,二年级一班植树38棵,二年级二班比二年级一班多植树14棵。问:两个班共植树多少棵? 23.二(1)班有两位老师带着25名男生和21名女生,准备租用车参观科技馆。租50座的车够坐吗? 24.车上原来有67人,到南山站下来25人,又上去了38人,现在有多少人? 六、综合题(共1题;共4分) 25.算式中的汉字各代表数字几?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精品数学单元测试卷 一、认真思考,仔细填空。 1.测量图钉或其他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 )作单位,测量黑板或其他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 )作单位。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办公桌高约80( )小明身高约1( )32( )汽车长约4( ) 大树高约8( )跳绳长约2( )笔记本电脑长约30( ) 3. 铅笔:( )厘米小刀:( )厘米 和一共长( )厘米。 比短( )厘米。 4. 图中,赛道全长100厘米,也就是( )米;蜗牛已经爬行了70厘米,还剩( )厘米爬完全程;刺猬与蜗牛相距( )厘米。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米=( )厘米15米-8米=( )米 1米-20厘米=( )厘米75厘米+25厘米=( )米 6.在( )里填上”>““<“或”=“。 8厘米( )8米65厘米( ) 56厘米3米( ) 2米30厘米 50厘米( ) 5米1米( ) 99厘米65厘米+35厘米( )1米 7.把下面的长度按从短到长的顺序排一排。 ( )<( )<( )<( ) 8.小敏在用学生尺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时,从尺子的刻度3开始量起,量到刻度( ),小敏最后测量出这支铅笔的长度是8厘米。 9.把一根绳子对折再对折,折成了( )段,对折后每段刚好长1米,这根绳子全长( )米。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 三、反复比较,择优录取。(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的图形中,( )是线段。 A. B. C. 2.下面选项中,高度比1米矮的是( )。 A. B. C. 3.下面是测量一张纸长度的不同量法,量法正确的是( )。 A. B. C. 4.小明用学生尺测量一条线段的长度,他把线段左端对着尺子上的刻度2,右端对着刻度7,这条线段长( )。 A.8厘米 B.5厘米 C.3厘米 5.把一根竹竿插入水中,水面以上部分长62厘米,水面以下部分长38厘米。这根竹竿长( )。 A.1米 B.10厘米 C.10米 6.( )厘米。 A.8 B.4 C.5 7.一条线段大约长8厘米,是指这条线段的长度( )。 A.一定比8厘米长 B.一定是8厘米 C.和8厘米很接近 8.如右图,两只小动物各画了一条线段,比较这两条线段,( )。A.画的长 B.画的长 C.同样长 四、开动脑筋,动手操作。 1.我会量。 2.连接每两个点画线段,一共画出了( )条线段。画出的是( )。 3.我会画。 (1)在距离3厘米处画一个,5厘米处画一个。 (2)画一条比下面线段短2厘米的线段。 4.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条线段?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全)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一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课本1页至第3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题;练习一中的第1至第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意识。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度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米尺、学生尺、长短两枝不同的铅笔、宽1厘米白纸条若干条、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两枝长短明显不同的铅笔,然后提问:这两枝铅笔哪枝长些?哪枝短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物体有长有短。 教师再提问:谁能说一说我们的数学课本的短边有多长? 让学生用带来的学具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视。 通过以上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指出:今天我们来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量米”做单位。 二、新授 1、教学例1 (1)认识米尺。 教师出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用来量物体长度的尺子。 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尺子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教师介绍0刻度线 尺子的左端从0刻度开始表示起点(这叫尺的0刻度) 在尺子上找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呢?你的尺子一共有多少厘米?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2教学例2 (1)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一张纸条,估计一下大约有多长?想知道它的长度是多少,用什么量? (2) 教师拿出放大的米尺,讲讲如何量纸条的长度。 三、练习 1、让学生量一量课前准备好的纸条,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量的。 2、完成课本练习一第1至3题。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一】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9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并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刘老师拍了两张学校校门的照片,想不想看一看?(课件出示校门的照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同一个校门,在它的里面和外面看,看到的样子是不同的。 谈话:老师这里还有两张照片,你知道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吗?(课件出示教室前后的照片) 引导:仔细观察这两张照片,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样子也不同。

[评析:让学生观察自己学校校门和教室的照片,学生有话可说,兴趣高涨,充分激活了已有的知识经验。]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生活中的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合作探究 1、指导观察。 出示并介绍小猴。 示范:下面我们来观察小猴,请小朋友看老师是怎样观察的。(边说边示范)我先观察小猴的前面,像这样(从前面平视小猴)在小猴的前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呢?(看到的是小猴的前面)那老师看到的是这里四幅图片中的哪一幅呢?(出示四幅图片让学生选择) 让每个小组的1号小朋友学着老师的样子观察小猴的前面,师生共同评价。 继续示范:再观察小猴的左边,(教师转到小猴的左边)这回老师看到的又是哪一幅图片呢?(一边看,一边从四幅图片中找出相应的图片)哦,是这一张图片。(举起小猴左侧面的图片) 谈话:下面请每组的四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小猴,并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 学生按要求活动,并从四幅图片中找出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教师巡视,注意纠正不规范的观察姿势。 反馈:请每组1号小朋友举起你看到的小猴图片,(学生举起图片)说一说,你看到的是小猴的哪一面?

新版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新版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科目数学 班级二(1)班 任课教师 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是按照教育部2011年12月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于2013年4月经教育部审定通过。现结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本册教材作如下说明: 一、教学内容: 数与代数: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用乘法口诀求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与平均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图形与几何: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等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线段的初步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米,用尺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物体。 综合与实践:有趣的七巧板,我们身体上的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联系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探索、理解、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能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

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时是不同的。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识乘、除法的含义,编制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以及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感受不同的计算策略,发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提高运算能力。 2.在认识图形、测量长度经及观察物体等活动中,感受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体会物体与它相适应视图之间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解决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估计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尝试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1. 在都是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数与数的计算、图形等知识和方法,从现实情境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2.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收集和整理信息、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借助摆学具、画图形等方法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已知条件,积累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测量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积累一些测量长度的经验,初步建立长度观念。 3.在拼图形、测量长度,以及观察物体等活动中,初步体会一些简单的图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备课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 上册教案

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进一步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数学实践活动等。 本册的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进一步认识钟表,了解钟表内一大格表示的时间意义。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册重点: 1、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表内乘法。 本册难点: 1、进位加、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乘法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一、长度单位(3课时)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4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4课时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3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我长高了………………………………………………………………1课时 三、角的初步认识(3课时) 四、表内乘法(一)(14课时)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6的乘法口诀…………………………………………………………3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观察物体(4课时) 六、表内乘法(二)(14课时) 7的乘法口诀…………………………………………………………5课时8的乘法口诀…………………………………………………………3课时9的乘法口诀…………………………………………………………4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看一看摆一摆………………………………………………………1课时 七、认识时间…………………………………………………………3课时 八、数学广角…………………………………………………………2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1单元长度单位 一、单元教材分析: 1、主要内容: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认识米,用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2、地位与作用: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4、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 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3、画和量线段的方法。 四、单元教学难点:正确的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工具量和画线段。 五、单元教法设计: 1、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体验到现有方法的局限性,从而产生一种创新工具的欲望。统一长度单位,用不同的物品做计量单位去测量统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按照儿童学习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3、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成功的体验,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关于线段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多补充线段的练习。 六、课时安排:4课时 第1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 作用。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 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建立1厘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较正确、灵活的估测出较小物体的长度。教具准备:直尺、纸条、回形针、练习本、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感受长度这个量: (1)出示新铅笔、教师书写笔,比一比,谁长谁短? (2)提出新问题: 铅笔和教师书写笔到底有多长呢?这就要用长度来表示。(板书:长度) 2、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学生看图教师叙述: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来测量长度的。例如:用手臂、手指、鞋长、步长等做工具来测量。 (2)分别演示:用手臂测黑板长,用手指测课桌面的长边,用步长测教室长。记下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00以内的加减法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课时:15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我长高了――――――――――1课时 1.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

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竖式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2. 通过观察、操作、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算理和规范的书写格式。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出示单元主题图)。今天可真热闹光明小学的同学们要去参观博物馆,同学们请看图,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让销售看图说一说。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问) 老师引导:老师也有一个问题,二(1)班学生和本班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尝试列式 要求:一共多少人?我们先要知道哪些条件,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指名列式。 35+2= 二、探究建模: 35加2等于多少呢? 1、交流口算的方法。 你能口算吗? 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来摆一摆。 指名说口算的方法。结合摆小棒,边说边摆。 学生互相说一说,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上台演示。 教师小结: 2用计数器拨一拨,略 3竖式计算。 这样的算是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根据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检测试题全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科第一单元检测卷(一) (内容:至练习二完)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 1、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和米,当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作单位,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作单位。 2、笔算两位数加法,首先要()对齐,从()位算起, 个位相加满十就向()位进1。 3、 15厘米+8厘米=()厘米400厘米=()米 4、看一看,填一填。 这支回形针长( )厘米这支铅笔长( )厘米。 5、在括号里填上“米”或“厘米”。 ①一本书厚1()②手掌的宽约8() ③操场长约60()④课桌的高65() ⑤哥哥的身高1()28() 6、在直尺上从0刻度到8刻度是()厘米。 5、数一数下面的图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条()条()条()条

二、在○里填上“>”“<”或“=”。(12分)

15厘米+12厘米○27米 15-5○15-10 48○30+18 1米○50厘米 18+12○12+18 23+32○23+40 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8分) 1、1米的木棒和100厘米的铁丝一样长。……………………() 2、长度单位米可以用“cm”来表示。…………………………………………( ) 3、小明每天上学大约要走30厘米。……………………………………( ) 2、小红的爸爸身高是170米。…………………………………………( )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下面三条线中,( )是线段。 【①②③】 2、你的椅子大约高( )。 【①45厘米②45米③100米】 3、一棵树的高度大约是3( )。 【①厘米②米】 四、量一量。(4分) 1、先量出下面每条线段的长度填在右边的括号里,再回答问题。 第一条 ( )厘米 第二条 ( )厘米 ①两条一共有( )厘米。②第二条比第一条长( )厘米。 五、画一画。(6分) 1、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2、()厘米 ()厘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0分) 1.测量笔盒的宽用() 作单位,测量教室的长用()作单位。2.小学生的两臂长大约1(),手掌宽大约7()。 3.线段有()个端点,直尺上从刻度3到刻度8是()厘米。 4. 钢笔大约()个长树叶大约()个长 5. 铅笔长()厘米木条长()厘米 木棍长()厘米钉子长()厘米 6.2米=()厘米1米35厘米=()厘米400厘米=()米160厘米=()米()厘米 7.在()里填上“厘米”或“米”。 楼房高约30()蜜蜂身长约2()马高约2()

二、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每空1分,共10分) 1. 2. 三、我会比。(6分) 8厘米8米1米96厘米200厘米2米 10米100厘米6米60厘米83米38米 四、我会画。(4题4分,其余每题2分,共10分) 1.画一条比4厘米短的线段。 2.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和下面线段同样长的线段。 4.在小兔子左边2厘米处画一根萝卜,右边4厘米处画一朵小花。

五、我会选。(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三个图形中是线段的是()。 2.黑板的长大约是()。 ①40厘米②4米③15厘米 3.笑笑参加短跑比赛用了18秒,她跑完了100()。 ①厘米②元③米 4.下面的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5.1米长的绳子和100厘米长的铁丝比,()。 ①绳子长②铁丝长③同样长 六、我会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10厘米和1米同样长。() 2.小明一拃长20米。() 3.教室门高比1米高。() 4.方桌边,书本的边,黑板的边,圆桌的边都可以看作是线段。() 5.直尺上从刻度1到刻度10的长度是10厘米。() 七、我会排。(5分)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一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课本1页至第3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题;练习一中的第1至第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意识。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度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米尺、学生尺、长短两枝不同的铅笔、宽1厘米白纸条若干条、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两枝长短明显不同的铅笔;然后提问:这两枝铅笔哪枝长些?哪枝短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物体有长有短。 教师再提问:谁能说一说我们的数学课本的短边有多长? 让学生用带来的学具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视。 通过以上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指出:今天我们来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量米”做单位。 二、新授 1、教学例1 (1)认识米尺。 教师出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用来量物体长度的尺子。 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尺子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教师介绍0刻度线 尺子的左端从0刻度开始表示起点(这叫尺的0刻度) 在尺子上找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呢?你的尺子一共有多少厘米?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2教学例2 (1)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一张纸条;估计一下大约有多长?想知道它的长度是多少;用什么量? (2) 教师拿出放大的米尺;讲讲如何量纸条的长度。 三、练习 1、让学生量一量课前准备好的纸条;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量的。 2、完成课本练习一第1至3题。 3、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 没有对准0刻度的。 (2) 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4、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刻0刻度线;怎么办?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案 全册

目录 一、长度单位 1.统一长度单位 (3) 2.认识厘米用厘米测量 (5) 3.认识米用米测量 (7) 4.认识线段 (9)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 1.两位数加两位数 (12) 2.两位数减两位数 (18)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25) 整理和复习 (33) 实践活动“我长高了” (35) 三、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初步认识 (37) 2.直角的初步认识 (39) 四、表内乘法(一) 1.乘法的初步认识 (42) 2.5的乘法口诀 (47) 3.2、3、4的乘法口诀 (50) 4.乘加乘减 (52) 5.6的乘法口诀 (56) 6.复习与整理 (58) 五、观察物体 1.观察物体 (60) 2.轴对称图形 (62) 3.镜面对称 (64) 六、表内乘法(二) 1.7的乘法口诀 (70) 2.倍的认识 (74) 3.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 (76) 4.8的乘法口诀 (80) 5.9的乘法口诀 (86) 6.乘法口诀表 (92) 整理和复习 (94) 看一看摆一摆 (95) 七、统计 统计 (99) 八、数学广角 1.排列和组合 (105) 2.简单推理 (107) 九、总复习 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111) 2.表内乘法的复习 (113) 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115) 4.观察物体的复习 (118) 5.统计的复习 (119)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内容标准】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米、厘米的含义,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选择长度单位。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教学目标】 一、基础性目标 1.通过亲自测量物体的长度,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二、发展性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2.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一年级“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1.教材在引出长度单位时,注意呈现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测量物体的长度,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单位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能够在实际中应用。 3.线段教学时,采用直观、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注意尽量不要将直线与线段进行对比。 【教学课时】4课时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二套)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二篇)目录: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一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二

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20分)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______个面,______条棱,______个顶点. 2、游乐园国庆搞活动,1张门票可以换2瓶水,小王一家三口的门票能换(____)瓶水。 3、比20少5的数是(__________),比31多8的数是(___________)。 4、最大的三位数是(______),最小的四位数是(______),它们的和是(______),差是(______)。 5、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______个面,______条棱,______个顶点. 6、在一个乘法算式中,积是其中一个因数的12倍,另一个因数是(______)。 7、按规律接着填数:980、985、990、(__________)、(__________)、1005. 8、钟面上分针指着6,时针指在5和6之间,这时是________时________分。 9、小丁丁和爸爸妈妈去看电影,成人票每张80元,学生票半价,他们一家去看电影,买票一共要付(_______)元。 10、3×6读作______,表示______个_____相加,也可以表示_____个_____相加。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一个加数是28,另一个加数是9,和是( )。 A.35 B.36 C.37 2、动物园里有15只老虎,猴子比老虎多12只,这两种动物一共有( )只。A.27 B.39 C.42 3、当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相等时,这个四边形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平行四边形D.菱形 4、一个密码锁由五个数字组成,每一位数字都是0~9之中的一个,小春只记得其中的三个,则他最多试()次就能打开锁。 A.5 B.2 C.20 D.100 5、右面这个时钟比准确时间快10分,准确时间是( )。 A.9时45分 B.8时45分 C.9时05分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的倍数小。() 2、最小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两位数相差90。() 3、所有的加减混合运算都是从左往右算。() 4、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 5、商店里有9个红气球,11个黄气球,卖出13个,还剩7个.() 四、计算题。(10分) 6×4=________ 5×5=________ 3×6=________ 6×2=________ 6×5=________ 2×6=________ 4×4=________ 6×6=________ 4×3=________ 5×4=________ 5×3=________ 3×2=________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题(全册)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姓名:____ 家长签名:_____ 一.填一填。(25 分) 1. 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或()。 2.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3.曲别针的长是3()。 4.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 5.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6.1 米=( ) 厘米,操场跑道长400()。 7.量一个物体时,米尺的()刻度要对着物体的左端。 8.一张床大约是2(), 9.你的尺子上,从 5 到18 是()厘米。 10.三角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11.一条线段长是100 个1 厘米,这条线段长()米。 12.小红今年上二年级,她的身高是125()。 13. 1 米=()300 厘米=()米 4 厘米+20 厘米=()厘米 1 米-20 厘米=()厘米 1 米+30 厘米=()厘米18 厘米-13 厘米=()厘米 60 厘米+40厘米=()厘米=()米 二、从小到大排列: 3 厘米 3 米30 厘米120 厘米15 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在括号里天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跳绳的长是2() 2 、爸爸的身高大约是175() 3、学校操场的长是40() 4 、一把手机厚1() 5 、一张标准双人床长2(),宽150() 6、一棵大树高20()。7 、桌子高60()。 8、门高200()。9 、小红身高1()32()。

四.小小画家。 1.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5.画一条比5厘米短1厘米的线段。 四.应用题: 1、一张桌子高80厘米,一把椅子高55厘米,桌子比椅子高多少厘米? 2、二年级有男生35名,女生比男生多3人,二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3、小明看一本书,已经看了45页,还剩55页未看,这本书共几页? 4、一套桌椅93元,已知一张桌子50元,一把椅子多少钱?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贵多少钱?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备课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备课 一、本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 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 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理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理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绘画线段、

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 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各 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1.笔算数学与解决问题数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 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表内乘法教学体现知识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5.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6.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中需要准的教具和学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