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虚词“之”的用法整理

虚词“之”的用法整理

虚词“之”的用法整理
虚词“之”的用法整理

虚词“之”的用法

(一)结构助词,的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君之病在肌肤《扁鹊见蔡桓公》

君之病在肠胃《扁鹊见蔡桓公》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邹忌讽齐王纳谏》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邹忌讽齐王纳谏》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耳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出师表》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出师表》

盖追先帝之殊遇《出师表》

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出师表》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则汉室之隆《出师表》

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

若无兴德之言《出师表》

春冬之时《三峡》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醉翁亭记》

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山水之乐,。《醉翁亭记》

山间之朝暮也《醉翁亭记》

山间之四时也《醉翁亭记》

四时之景不同《醉翁亭记》

宴酣之乐《醉翁亭记》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

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读孟尝君传》

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读孟尝君传》

擅齐之强《读孟尝君传》

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读孟尝君传》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晋室之.乱《祖逖》

睿素无北伐之.志《祖逖》

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览物之.情《岳阳楼记》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复立楚国之社稷《陈涉世家》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鱼我所欲也》

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核舟记》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伯牙善鼓琴》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伯牙善鼓琴》

(二)代词

肉食者谋之代词,这件事《曹刿论战》

公将驰之代词,指齐军《曹刿论战》

登轼而望之代词,指齐军《曹刿论战》

彼竭我盈,故克之代词,指齐军《曹刿论战》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代词,指齐军《曹刿论战》

桓侯故使人问之代词,代扁鹊《扁鹊见蔡桓公》

问之.:“吾与徐公孰美?”他,指客人《邹忌讽齐王纳谏》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他,指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暮寝而思之.代词,指这件事《邹忌讽齐王纳谏》

由此观之.代词,指这件事《邹忌讽齐王纳谏》

燕、赵、韩、魏闻之.代词,指这件事《邹忌讽齐王纳谏》

欲报之于陛陛下(代词,代先帝的殊遇)《出师表》

悉以咨之(代词,他们)《出师表》

先帝称之曰能(代词,他,代向宠)《出师表》

愿陛下亲之信之(代词,他们)《出师表》

如鸣佩环,心乐之代词,它《小石潭记》

乃记之而去代词,它,代小石潭的景物《小石潭记》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代词,指各个山峰《醉翁亭记》

名之者谁?代词,它,指醉翁亭《醉翁亭记》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词,指这种乐趣;代词,指这种乐趣;《醉翁亭记》士以故归之代词,他,指孟尝君《读孟尝君传》

弗之怠代词,它,指抄书这件事《送东阳马生序》

走送之代词,它,指书《送东阳马生序》

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代词,代军队《祖逖》

属予作文以记之.代词,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岳阳楼记》

二世杀之代词,他,指扶苏《陈涉世家》

楚人怜之代词,他,指项燕《陈涉世家》

固以怪之矣代词,它,指这件事《陈涉世家》

令辱之代词,他,指吴广《陈涉世家》

陈胜佐之代词,他,指吴广《陈涉世家》

皆下之代词,它们,指各县《陈涉世家》

然足下卜之鬼乎代词,它,指起义这件事《陈涉世家》

杀之以应陈涉代词,他们,指各郡县长官《陈涉世家》

人皆有之代词,它《鱼我所欲也》

呼尔而与之代词,他,指行道之人《鱼我所欲也》

蹴尔而与之代词,他,指乞人《鱼我所欲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代词,它,指万钟的俸禄《鱼我所欲也》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代词,它《鱼我所欲也》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代词,它《鱼我所欲也》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代词,它《鱼我所欲也》

渔人甚异之代词,它,指这件事《桃花源记》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指示代词,这《桃花源记》

具答之代词,他们,指桃源里的人《桃花源记》

闻之代词,它,指这件事《桃花源记》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代词,它,指船舱《核舟记》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代词,它,指窗《核舟记》

石青糁之.。代词,它,指刻的字《核舟记》

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代词,它,指左脚《核舟记》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代词,它,指核舟《核舟记》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它,指三里的小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代词,它,指三里的小城《得道多助,失道

寡助》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代词,它,指“城高池深”的大城《得道多

助,失道寡助》

亲戚畔之.代词,他,指不施行仁政的君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下顺之.代词,他,指施行仁政的君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代词,它,指“板印书籍”。《活板》

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代词,它,指铁板《活板》

持就火炀之.,代词,它,指铁板《活板》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代词,它,指印版《活板》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代词,它,指字印(模) 《活板》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代词,它,指字印(模)《活板》

不以木为之.者代词,它,指字印(模)《活板》

以手拂之.代词,它,指字印(模)《活板》

伯牙所念,锺子期必得之.。代词,它,指伯牙所念《伯牙善鼓琴》

心悲,乃援琴而鼓之.。代词,它,指琴《伯牙善鼓琴》

(三)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汤熨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针石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司命之所属《扁鹊见蔡桓公》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客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读孟尝君传》

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子之.听夫《伯牙善鼓琴》

(四)动词,到、往

寡助之.至动词,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多助之.至动词,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去《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动词,到……去《陈涉世家》

(五) 音节助词,无意义

公将鼓之助词,补充音节,无实义《曹刿论战》怅恨久之助词,补充音节,无实义《陈涉世家》

(六)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陋室铭》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归纳文言知识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整理归纳“之”,“而”,“以”,“其”,“为”,“于”的用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想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较为复杂多变,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的一个要点。学生在总复习的过程中,常常为其中的变化而困惑,头疼。基于这一情况,同时结合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特设计此课引导学生整理归纳其中最常用的、也是初中阶段重点的虚词的用法,让他们学会自己归纳文言知识点,为他们今后的文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这堂课我们上一堂文言复习课,大家都知道:在文言文中根据词是否具有实在意义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词,另一类是虚词。这两类词在文言中的作用也不同。曾有人这样说,如果说实词是文言文的肉体,那么虚词则是文言文的灵魂。虚词为何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这是由它的灵活性决定的,它的意义会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但也正因为这一点,加大了虚词学习的难度。而虚词又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不过大家不用怕,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归纳复习几个常用文言虚词的用法。 一、之 (一)、代词: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xx刿论战》 ②忽啼求之。《伤xx》 (二)、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送xx之xx。 (三)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3.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4.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xx千里者。《马说.》 5.音节助词。常用在时间词后,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练习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到,往) 2、xx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3、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主谓之间,无实义)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二、而 (一)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及练习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该考点在《山东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表述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文言虚词的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与实词一道组成某些结构(如结构助词“者”“所”“之”等) ②联系词、词组、句子乃至段落(如连词、介词以及语气词中的发语) ③表示语气(如语气助词、词气副词) ④修饰限制 ⑤称代(代词) ⑥调整语序乃至规定语序(如:“惟利是图”中用虚词“是”将宾语“利”提到动词“图”的前面,就是调整语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一定位于动词之前,这便是规定语序) ⑦表示一定的声音或使音节匀称(前者如叹词,后者如音节助词)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还”。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递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②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各位如果有这个意愿,看我的马头行事就可以了。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成“因此”“因而”。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其疾病而死,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 8.表示目的关系。可译成“以”“以此”。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最新文言虚词而用法整理

“而”字的用法 一、用作连词。 (一)、表示并列关系:表示并列时,“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有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和”等。 1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戴震难师》(七上) 2、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戴震难师》(七上) 3、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郢人》(七下) 4、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一一袁宏道《满井游记》(八上) 5、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袁宏道《满井游记》(八上) 6、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一一袁宏道《满井游记》(八上) 7、素发垂领而神光爽迈一一蒲松龄《崂山道士》(八上) 8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一一蒲松龄《崂山道士》(八上) 9、不过早樵而暮归。一一蒲松龄《崂山道士》(八上) 10、“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祖逖北伐》(八下) 1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一一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 12、而乐亦无穷也一一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 13、溪深而渔肥一一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 14、泉香而酒洌一一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 15、起坐而喧哗者一一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 16、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一一《庄子?秋水》(九上) 17、黑质而白章柳宗兀《捕蛇者说》(九上) 18、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九上) 19、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九上) 20、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九上) 21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一一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九下) 22、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一一林觉民《与妻书》(九下) 23、方虚骄而恃气——《呆若木鸡》(九下) 24、犹疾视而盛气《呆若木鸡》(九下) 2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表并列】一一诸葛亮《前出师表》(九下) (二)、表示递进关系:表递进时,后一个成分是在前一个成分的基础上引申出的。可译为" 并且"或"而且"。 1学而时习之一一《论语》六则(七上) 2、而此地适与余近---- 袁宏道《满井游记》(八上) 3、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一一《邹忌讽齐王纳谏》(八下) 4、而年又最高一一欧阳修《醉翁亭记》(八下) 5、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递进】一一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九下)」 (三八表示承接关系。表承接时,前后两个成分有时间上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1择其善者而从之一一《论语》六则(七上)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一一欧阳修《卖油翁》(七上) 3、卒辇而致之。——《蔡勉旃坚还亡友财》(七上)

部编版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及练习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复习 之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bai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记忆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二)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姓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而后】才,方才。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既而】不久,一会儿。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①豫州今欲何至?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①其间旦暮闻何物。(二)用作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四)何:通“呵”,喝问。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①几寒乎?欲食乎?②技盖至此乎?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乎:在)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④吾尝疑乎是。(乎:对。)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4.【乃】 (一)用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二)用作代词。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乃尔】译为“这样”。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5.【其】(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①秦王恐其破壁。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文言虚词用法总结(整理)

一、而 1.作连词 ⑴表示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可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③惑而不从师 ⑵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⑸表示顺承(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⑹表示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更”。 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也。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⑺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因此”。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作代词 ⑴你,你的。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③若欲死而父。 3.作动词 ⑴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4.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复合虚词。 ⑴【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⑵【而后】才,方才;然后.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⑶【寻而、既而、已而、俄而、继而】等,表示时间短暂。可译为“不久、一会儿” ①俄而百千人大呼;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促织》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⑷【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 二、何 1.作疑问代词

(完整版)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有例句)

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拾视之,非字而画(《促织》)(“而是”) (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夫赵强而[表并列]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 3、复音虚词“而已” ,放在句末,表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何 1、 用作疑问代词 (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2)作前置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 “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2、 用作副词 (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反问,可译为“为什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 2)用在形容词前,表程度深,可译为“怎么” “多么” ?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3、复音虚词 ( 1)“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怎么回事呢]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谭嗣同》) 2)“何以”即“以何” ,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 “凭什么”等 -何以战(《曹刿论战》) ?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承接。可译为“就” “接着”,或不译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 ) 4) 表转折。可译为“但是” “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5) 表假设。可译为“如果” “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 首可也( 《冯婉贞》) 逐而得之( 《促织》) 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 《促织》) 吾攻赵旦暮可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 7)表结果。可译为“因而” (有时“因” “而”连用) 余亦悔其 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游褒禅山记》 )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促织》)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作传?定公十四年》)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逍遥游》) 也”,可译为“为什么” “什么原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 “什么”,译时要后置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怎么” 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官传序》) 《信陵君窃符救赵》 )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 新课程初中文言虚词用法与例举(人教版) 一、为 ㈠动词wéi ⒈“做”例:①并自为其名②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③为我为云梯之械④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⑤行拂乱其所为⑥好为《梁父吟》⑦行拂乱其所为 ⒉“作为、当作、成为”例:①弃其杖,化为邓林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③以丛草为林④武陵人捕鱼为业⑤以牒为械 ⒊“认为”例:①孰为汝多知乎 ⒋“是”例:①知之为知之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天下为公④中轩敞者为舱⑤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⑥此为何若人⑦若为佣耕 ㈡介词wèi ⒈“替、给、向”例:①愿为市鞍马②为人谋而不忠乎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④不足为外人道也⑤为楚造云梯⑥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⑦为天下唱 ⒉“被”例:①二虫尽为所吞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山峦为晴雪所洗④仅有敌船为火所焚⑤士卒多为用者⑥贤能为之用 二、之 ㈠动词“到”例: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③辍耕之垄上 ㈡助词⒈“的”例:①水陆草木之花②虽有千里之能③醉翁之意不在酒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⒉无义,不译⑴主谓间,取独例: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③大道之行也④甚矣,汝之不惠 ⑤虽我之死,有子存焉⑥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⑦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⑵宾语前置的标志例: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⑶定语后置的标志例: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②马之千里者

⑷凑足音节例: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②鸣之而不通其意③怅恨久之④公将鼓之 ㈢代词 ⒈代人例:①或置酒而招之②借旁近与之 ⒉代物例:①渔人甚异之②录毕走送之③策之不以其道 ⒊代事例:①闻之,欣然规往②属予作文记之③弗之怠④吾既已言之王矣⑤肉食者谋之 三、以 ㈠介词⒈“把、拿、用”例:①以衾拥覆②徐喷以烟 ⒉“凭借、按照”例:①策之不以其道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③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④何以战 ⒊“因为”例:①以中不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于④勿以善小而不为⑤不以千里称也 ⑥徒以有先生矣⑦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⑧先帝不以臣卑鄙 ㈡连词 ⒈表目的“来”例:①无从致书以观②属予作文以记之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④河曲智叟亡以应⑤令辱之,以激怒其众⑥杀之以应陈涉 ⒉表修饰,同“而”的用法例:①俯身倾耳以请②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㈢动词“认为”例: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 ③皆以美于徐公 四、而 ㈠表并列“和、又、并且”例: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②起坐而喧哗者③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④国险而民附⑤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失丽⑥生于忧患而无于安乐⑦蔚然而深秀⑧舍鱼而取熊掌 ㈡表承接“就、然后”或不译例:①日出而林霏开②既醉而退③强饮三大白而别④夺而杀尉⑤挟天子而令诸侯⑥呼尔而与之⑦长跪而谢之 ㈢表修饰不译例:①朝而往,暮而归②杂然而前陈者③先天下之忧而忧④执策而临之⑤佣者笑而应曰⑥面山而居⑦玉城雪岭际天而来⑨仰而视之⑩在楚城上而待楚寇

文言虚词用法总结整理

一、而 1、作连词 ⑴表示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可就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③惑而不从师 ⑵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 ⑶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与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与”或不译。 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⑸表示顺承(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⑹表示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更”。 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也。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⑺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因此”。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作代词 ⑴您,您的。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③若欲死而父。 3、作动词 ⑴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4、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复合虚词。 ⑴【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就是而已。 ⑵【而后】才,方才;然后、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⑶【寻而、既而、已而、俄而、继而】等,表示时间短暂。可译为“不久、一会儿” ①俄而百千人大呼;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促织》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⑷【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 二、何 1、作疑问代词

9 文言虚词常见用法及例句

中考常见虚词用法及例句 每天收获小进步,积累起来就是大进步;每天收获小幸福,积攒起来便成大幸福!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 1.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泉香而酒冽(《醉翁亭记》)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杂然而前陈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文言虚词“其”用法归纳

TAG:文言字词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虚词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语法功能比实词强,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并且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得多。因此华语网网络东方语言编辑部针对常见虚词,制作了一份文言虚词资料。本文是。(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逻辑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二)用作副词。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 TAG:文言字词之志!(《伶官传序》)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三)用作连词。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何其】译为“多么”。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河北省中考涉及的文言文14个常见虚词用法整理1教学内容

河北省中考文言文涉及到的14个常用文言虚词: 下面结合初中教材中的例句,对这些虚词加以总结。所选例子尽可能选自中考文言文篇目,实在不好想到的,从非中考篇目中选择。 一、【之】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格式:动词+之。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代词,“他”,指曹刿。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代词,他们,指齐军。 (2)代事,可译作“这件事”。 ①闻之,欣然规往。(《桃花源记》) ②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物,可译为:“它”或“它们”,用作宾语。 学而时习之,代词,“它”,指学过的知识。 渔人甚异之。代词,“它”,指奇异的景象。 3.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此”。如: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②忠之属也。(《曹刿论战》)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格式:定语+之+名词/名词性短语。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格式:主语+谓语+名词+之+动词(形容词)。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 ④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 ⑤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3.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格式: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4.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格式:名词+之+形容词。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马之千里者(《马说》) 5.语气助词。凑足音节,无义,不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③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

初中文言虚词用法系统归纳 一、“以”的用法 (一)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把”“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4.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A.屠惧,投以骨,庞然大物也,以为神(以:把) B.“能以径寸之木”,“醒能述以文者”(以:用) C.“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以天下之所顺”(以:凭借) D.虽不能察,必以情。策之不以其道。(以:根据) E.以弱为强——(以:由、从) F、不以物喜;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G、咨臣以当世之事;悉以咨之(拿) (二)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3.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 4.表示目的关系,译作“来”、“用来”“以便”; 5.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 6.表原因,可译作“由于”、“因为”。如: A、属予作文以记之(以:用来) B、以伤先帝之明——(以:以致) C、以光先帝遗德 D、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E、以彰其咎 F、以告先帝之灵 G、故为之文以志 H、以激怒其众 I、以知天地之广大 J、将以攻宋 K、杀之以应陈涉 (三)、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 1、皆以美于徐公。 2、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四)、特殊用法: 1、通“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2、助词:无意如:“有以异乎” 3、相当于“而”:如,醉则更相枕以卧 二、“而”的用法 (一)、表顺接关系的连词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愚公移山》)

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 教学要点: 一、了解《考试说明》中列出的18个常见虚词及课本中出现的其它虚词的用法。 二、了解虚实多类、一词多用以及同类异词现象。 三、区别句末虚词、关联虚词的用法。 教学内容: 一. 文言词语的分类: 1. 实词,具有实在意义的词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2.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语。包括代词、连词、介词、助词、副词、叹词、拟声词等。 二、虚词使用的几种现象 1、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古代的虚词,除了少数而外,大都是具有多种用法的。如“因”一般用作介词,但可以表示“因为”的意思(如“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可以表示“根据”的意思(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可以作“经过、通过”的意思(如“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还可以用作连词,相当于“于是”(如“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2、虚实兼类现象: 就是指一些文言词,它既可以用作实词,又可以用作虚词。如:“之”的用法,既可以作代词(如“作《师说》以贻之”),又可以作助词(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可以作动词(如“佯狂不知所之者”)。 3、虚词的古今变化。 文言虚词和文言实词一样,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发生演化,古今用法已经有了很大不同,认真区别有助于对文言虚词的准确理解。这种变化大致分为四种情况: 1. 用法消失。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作发语词,现在不这样用。“险以远,则至者少”中的“以”是表示并列的连词,现在已不用。 2. 沿用至今。如“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中的“于是”,现在也用于表示承接。“学然后知不足”中的“然后”,也用于表示承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中的“而已”,现在也用于表示限止的语气。 3. 用法变化。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中的“所以”,古代表原因,现在表结果。“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中的“何如”,古代表示疑问,怎么样;现在表示选择的肯定部分。 4. 另词替代。如“甚矣,汝之不惠!”中的“矣”,感叹助词,现在为“啊”“了”取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则”,表示判断,现在为“就是”所替代。 三、常见的18个虚词用法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常考文言虚词用法和意义归纳

常考文言虚词用法和意义归纳 一、之(“之”字有三用,就是代助动) 1、用作代词 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 等。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2、用作助词 ①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 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③句式倒装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A在句中表示动词宾语提前,即宾语前置的标志。 B在句中表示定语置后,即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④音节助词,在句中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 3、用作动词译作“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 二、而(“而”字怍连词,修承并,转递因;复音虚词,罢后会有时。) 1、“而”作连词,这是最主要的用法。判别时,一定要理清“而”前后词语或分句之间的关系。它一般表示以下关系: ①并列关系。 ②顺承关系。这种关系一般表示“而”前后的分句或词语有动作的先后。“而”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③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可连接分句也可连接词语。 ④修饰关系。 ⑤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或不译。 ⑥因果关系。 2、跟其它词构成复音虚词。有以下几种情形: A“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B“而后”,相当于“然后”。 C“既而”、“已而”,相当于“不久”,“一会儿”。 D“而或”,相当于“有时”。

三、以(“以”字动、介、连,以为认为动,因凭用把介,以致用而连。) 1、用作动词,可译作“以为”“认为”。 2、介词 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②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靠”、“根据”等。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3、作连词, ①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②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③ 有时相当于连词“而”,(表承接),或者不译。 四、其(“其”代他(它)那其中的,反问推测或如果。) 1、代词。 ①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代物。有时在句中作定语。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②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③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或者数代词。 2、副词 “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① 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岂”; ② 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大概”“或许”“还是” 3、连词译作“如果” 五、于 介词,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胜过” 5、表示原因,由于,因为。

18个虚词的用法与意义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巧记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巧记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初中课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古文中部分虚词的含义及用法,其中“之”字,比较常见,也很重要,由于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它的意思和用法十分灵活多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现对其中的规律进行总结,以更好的掌握虚词“之”的意义及用法。 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 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幼时记趣》)译: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译:在客厅的东北角。 ③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陋室金铭》)——各种草木的花。 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译:(他们)观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 ⑤忘路之远近。(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忘记了路的远近。 ⑥明有奇巧人……能以径寸之木。(魏学伊《核舟记》)译:直径一寸的木头。 ⑦菊之爱,陱后鲜有闻。(陱渊明《桃花源记》)译:对于菊花的爱好。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的成分。不必译出。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刘禹锡《爱莲说》)译:我唯独爱莲花的从淤泥中长出而不受到沾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译: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侵扰耳鼓。

③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刘禹锡《陋室铭》)译:我认为菊花是花是的隐士。 ④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礼记)译: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 例如: ①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译:鲁庄公将要击鼓进攻了。 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译:时间长了,4、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 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译:宋国有什么罪呢?动词“有”,宾语“陋”、“何罪”,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何罪”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宋何罪之有?”即为“宋有何罪?”。 5、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 例如: 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译: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二、作代词用: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