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打造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打造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根据市委中心组学习要求,特别是针对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爆发的金融危机对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带来的冲击,近一段时间,就如何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惠州市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我和信息产业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一起,对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及产业自主创新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渗透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引发了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革,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通信、计算机、软件和集成电路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凭借其惊人的增长速度,一举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由于其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污染少,潜力大,能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其它各部门起带动作用,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对本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其增加值在GDP

中的比重不断提高。随着各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全球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并呈现出竞争核心技术化,竞争领域集中化的新发展态势,持续地技术创新在推动产业做大做强中的地位愈加凸显。

(一)从全球来看:在产业高端,在全球的信息产品市场上,美国、日本依然处于主体地位,其电子信息产业走势对全球影响举足轻重。发达国家凭借其资金、技术和品牌优势,主要从事系统集成和高技术产品的开发与销售,而把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生产大量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为保持先进信息技术的全球垄断地位,发达国家加大了技术封锁力度并设置了各种技术壁垒,在行业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产业中低端,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印度、越南、马来西亚、泰国、中东欧国家等由于资源、成本方面的优势,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加强,使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的比较优势在逐步减弱。跨国公司凭借掌握的核心技术和资金优势,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的主导地位日趋明显,针对我国的国际贸易摩擦和知识产权纠纷日益增多,国内企业“走出去”面临新的挑战。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对外依存度高,受影响极其明显,在全球化竞争格局中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二)从全国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产业规模、产业结构、技术水准得到大幅提升,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数字电视、软件和集成电路等领域也取得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全国各省市都在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长三角、京津唐环渤海经济圈的基础好,你追我赶、发展很快,在集成电路、光电子、新型元器件和软件等产业链的高端环节优势比较明显。虽然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速不断下滑,销售收入增速大幅下降,重点领域和骨干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利用外资额明显减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但是各级政府及企业正在积极努力、采取各种有效应对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强技术创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没有发生改变,未来发展前景依然乐观。

(三)从全省来看: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广东是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基地,是全球电子信息产品供应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产业规模连续18年居全国首位,总产值约占全国的1/3和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5,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广东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省委、省政府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在去年底通过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将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列入其中,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珠江口东岸地区要加快发展电子信息高端产品制造业,打造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前不久,省政府常务会议又审议并原则通过《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1年)》。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设立了平板显示、现代信息服务业等专项资金,为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省内许多城市比如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方面部署较早、发展较快,广州的8.5代TFT-LCD面板和数字家庭项目,深圳的TFT-LCD面板第5代线、化合物半导体,佛山和东莞的OLED平板显示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已经实施,走在了惠州前面,需要我市奋起直追。其他城市如江门、汕头、河源、梅州等也发展迅猛,不可小视。科学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有放松,发展的机遇就会稍纵即逝,我们的优势就会丧失。

二、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经过多年的重点发展和深厚积累,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确定了支柱产业的龙头地位,是我市经济的主要贡献点和重要增长点。面对当前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经过调研,我们力求找到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现有的优势和不足,分析存在的挑战与机遇,以期明晰我市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定位。

(一)我市电子信息产业总体概况

近年来,我市形成了以仲恺高新区、惠州工业园区、大亚湾西部综合产业园区等大型产业园为载体,以TCL、德赛、华阳、侨兴、三星、LG和SONY等大企业为龙头,超过1000多家配套企业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市是世界最大的彩色电视机、激光头和电池生产基地之一,亚洲最大的电话机和计算机线路板生产基地之一,全国最大的激光视盘机和汽车电子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手机生产基地等,全球500强中的25家企业在惠州开办38家公司或企业。全市拥有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级视听产品产业园,国家火炬计划激光头产业基地、中国照明电器品牌基地、广东省(惠州)手机生产基地,广东省液晶产业园等荣誉称号。

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占据了我市经济的半壁江山,成为我市产业发展的亮点和经济腾飞的支点。2008年,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是1436.2亿元,位列全省第三,增长17.3%,占全市工业总产值55.7%,实现增加值250.1亿元,增长17.3%。我市在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时更是明确提出建设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勾勒了宏伟的蓝图,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二)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与劣势

1、优势分析

(1)领导重视,产业定位明确。多年来,市委、市政府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两大支柱产业之一,重点扶持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2009年,为了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市出台了《关于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进一步加快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惠州市贯彻〈纲要〉建设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实施细则》,明确提出我市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意义、思路、目标、体制保障、财税支持和具体举措,为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快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2)龙头先行,企业蓬勃发展。一是一批产能大、技术新的骨干企业成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先锋队和顶梁柱。TCL集团、德赛集团、华阳集团、侨兴集团等公司连续四年进入全国电子百强,四大企业集团2008年工业总产值合计679亿元,约占全市电子工业产值的一半。二是一批中小企业通过自主创新飞速发展,成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潜力股和生力军。例如,雷士光电已成为全国照明行业老大;亿纬锂能成功在创业版率先上市;正牌科电不断创专利,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九联科技以技术研发为重点,已在全国数字电视机顶盒市场中占主导地位;正源微电子有限公司研制成功的3G手机芯片填补了我国3G手机领域射频功率放大器集成电路模块的空白;恒睿科技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UHFRFID

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3)因地制宜,地缘优势明显。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紧依广州、深圳及东莞,区位优势明显且交通网络发达,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拥有其它城市难以比拟的综合优势。惠州充分发挥其明显的比较优势,借助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走廊的区域优势,积极推进深莞惠产业对接,主动承接深圳和东莞等地电子信息产业的梯度转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协作体系。

(4)招商引资,集聚优质资源。我市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助推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向集约化、高端化发展。2007年,电子信息产业引进外资118亿元人民币,合同82宗,其中既有拥有自主品牌、研发能力强的民营骨干企业(如比亚迪),又有以贴牌加工、规模效应为主的外资企业(如世界500强富士康)。在2008年4月惠州撤地设市20周年招商活动中,签订了20多个信息、软件、电子、风险投资项目,意向投资额达12.385亿元。在2009

年惠州高新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推介会上,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共签下多个大项目,投资总额超百亿元,其中香港茂勤光电新型显示器件、正源微电子手机芯片、韩国大韩电光LED TV等重大项目成功入驻我市,香港清华同方拟在我市投资建设现代信息服务业基地,将有力推动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升级换代。目前正在积极引进全球LED行业的领军企业科锐公司的LED芯片项目,还有若干优质项目在加紧洽谈。

2、劣势分析

(1)单兵作战,总体规模不大。虽然我市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不断升高,但与珠三角周边城市相比,发展速度较慢,总体规模不大。企业间缺乏配合互促,以游离的个体为主要存在形式,同质竞争导致内耗,本地供应链的互补优势没有发挥作用,集群发展相对滞后,规模效应尚未显现。

(2)粗放为主,产业中低徘徊。一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尤其是终端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低;二是硬重软轻,以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为主,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相对落后,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力度不够。

(3)月朗星稀,企业布局不当。一是电子信息产业骨干龙头企业数量偏少,对少数龙头企业过于依赖度,一旦大企业集团出现经营风险时,对整个产业的影响就非常明显。二是中小企业整体竞争能力较弱,重制造轻研发,综合竞争力不强。

(4)引进为重,核心技术欠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外向型特征明显,主要以加工组装为主,尚未建立良好的产学研体系,除少数龙头企业具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外,多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受制于人,核心零部件和关键元器件等高端产品主要靠引进与仿制,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薄弱。

(5)人才匮乏,制约发展后劲。目前,我市电子信息产业人力资源匮乏,严重制约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一是企业普遍缺乏能占领科技和市场前沿、能组织重大工程和公关项目的领军型人才;二是人力资源结构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缺少高层次、复合型的技术型人才。

(三)金融危机下我市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挑战前所未有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深,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由于具有明显的外向型特征和市场化程度高而面临巨大的挑战。

一方面,金融危机放大了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已有的劣势。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长期以来制约产业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缺失、产业结构不合理等深层次问题凸显,导致订单减少、出口放缓、利润下降,如2008年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利润26亿元,下降26.2%。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引发了我市电子信息产业新的困难。由于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对外依存度高,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面临诸多困境:一是招商引资难度加大,融资环境恶化;二是以欧美为主的国际市场需求下降,订单减少,市场萎缩;三是成本上升,价格下降,减小了产业利润空间。受制于上述负面因素,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步伐有所放缓。2008年,我市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产品产量部分出现负增长,如微型电子计算机下降65.2%、CRT彩色电视机下降27.2%。2009年1-7月,全市主要电子信息制造业累计完成产品工业总产值359.73亿元,同比下降了2.22%。

2、机遇难得一遇

金融危机对于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可以危中寻机、寻求突破、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形成更强的产业主体,实现逆势飘红。

一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正处在全球性技术升级换代的关键时期。发达国家因全球金融危机而推迟了一些新技术的开发,将为我们迎头赶上赢得宝贵的时间,带来新的研发机会和成长空间。我市可利用这个机会加快在集成电路、半导体和软件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促进电子信息产业从“微笑曲线”底部(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向产业链两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转移。例如,华阳集团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关、停、并、转重新配置资源,向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蓝光和汽车电子发展,形成规模和成本优势;惠州市恒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应用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自主研发的超高频读写器模块系列产品成为全球目前性价比最高的全集成远距离模块化产品。此外,由于全球经济下滑,发达国家企业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导致精英人才流失,从而为我市企业低成本引进技术和管理人才提供了良机。

二是电子信息产业呈现出全球范围产业战略转移与分工的新态势。由于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发达国家和跨国企业加快产业转移,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战略布局,纷纷加大中国市场的投入,研发中心和上游项目转移趋向明显,为我市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例如,TCL集团抓住发展新机遇,主动承接上游产业,总投资33亿元的TCL液晶电视模块首条生产线投产,成为目前国内彩电企业投资规模最大的模块整体一体化项目;天缘电子把握危机冲击下国内同行业诸多企业退出市场的有利时机,打进了美国汽车音响市场;即将引进的美国科锐公司的LED

上游项目,将带来惠州LED产业质的飞跃。

三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实施了一系列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全国从上到下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不断加大国家投入和产业扶持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促增长、调结构、谋转型的有效措施。《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明确了发展目标和方向,将有力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稳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又研究部署了包括完善出口税收政策在内的进一步稳定外需的六项政策措施,为外向型明显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例如,国家大力发展3G通信网,拉动了机电设备和交换设备的增长,并将进一步推动终端产业的发展;继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后,国家近期又推出家电“以旧换新”,预计可直接拉动市场消费1000-1200亿元,这对在国内电子信息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的TCL集团而言无疑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助推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已有优势和潜在机遇彰显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巨大的飞跃空间。根据《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定位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惠州的要求,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战略应定位在:全面推进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把惠州建设成为辐射粤东、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高地,成为优势产业全国领先、特色产业突出、产业结构合理、信息服务业水平较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现代产业体系完备的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重要基地。

在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中,我们提出了力争2012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工业总产值实现24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进入全国“第一梯队”,2020年达到75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总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和品牌的发展目标。根据我们面临的形势任务及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我们要以自主创新为动力,结构调整为重点,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发展,着力构建以先进电子信息制造业与现代信息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建议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以项目和园区为依托,培养产业新增长点

一是项目促转型,优先发展高端大型项目。建议尽快实施大项目发展战略,根据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特点和优势选定策划一批重点发展的项目,做好技术跟踪,制定重点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目前我市已经完成了手机、平板产业发展规划,还要加紧制订光电、数位家庭等重点领域专项规划,以科学规划来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要以TCL高清晰液晶电视模块一体化项目、茂勤光电

LTPS/OLED新型显示器件、LED芯片项目、正源微电子、比亚迪铁电池系统、大韩电光LED显示应用、现代信息服务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尽力争取部分高增长行业项目在惠州落户,通过重大项目的实施突破一批制约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拳头产品,进一步推进我市电子信息产业转型。

二是集聚助升级,大力培育高端特色产业园区。以园区为平台和载体,通过特色专业园区吸引配套项目来惠州投资,形成庞大的产业集群和新的产业基点。首先,管理好现有的产业园区。推进东江高新区和数码工业园区扩园,加强仲恺高新区“一区四园”整合。各工业园区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内部产业配套,围绕大企业、大品牌,培育生产要素,引进配套企业,发展配套产品,拉长产业链,增强企业的配套协作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其次,发展好集群化特色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加快建设液晶产业园、光电产业园、汽车电子产业园、通讯终端产品产业园、物流信息服务园和现代信息服务业园,打造若干优势产业集群。借鉴苏州-新加坡工业园经验,探索粤港、粤台合作,垂直整合产业链,充分发挥港台技术优势和惠州资源优势,优势互补,共建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创新型新园区。通过加快园区建设,使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以高、新、尖的园区经济促进产业升级。

三是软硬兼施,加快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要建设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除了发达的先进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外,现代信息服务业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密集性、供给多层次性、服务强辐射性等优势,是电子信息产业中的生力军和爆发点。为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服务业科技领航和经济带动的作用,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我省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切实发挥好我市现代信息服务业专项资金的杠杆和扶持作用,扶持重点项目和成长性企业。加快和香港清华同方合作建设我市现代信息服务业基地和软件园区,探索建立集现代信息服务业基地、软件产业孵化基地、信息化学术交流和教育培训

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平台,吸引大型高端软件和现代信息服务业企业落户惠州全面推动惠州市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壮大。重点发展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数字家庭、信息传输服务、互联网内容和增值服务、以RFID为代表的现代物流等领域,加大对上述领域企业的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争取省财政每年2亿元信息服务业专项资金对我市更大扶持。

(二)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壮大产业规模

一要改善投资环境。以“重商、亲商、安商、富商”为理念,为投资企业营造安定、高效、透明、创新的服务环境。重点建设一站式网上行政审批,破解“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局面;加快推进信息公开,加强政府对外商的信息服务和政策引导;加强客商联系,引导同源地外商集中投资;不断完善社会公共安全骨干网,加大平安惠州建设力度,最大限度保证投资者生产生活安全;探索集中区域安排外商,优化提升教育医疗资源,集中解决外商就医和子女入学等问题,免除外商后顾之忧。同时,把做好对现有外来投资企业的服务作为最有效的招商引资手段,经常深入企业拜访、调研,主动了解情况和听取意见,一旦企业遇到困难,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通过投资者的亲身体会和感受,营造良好的口碑和氛围。

二要创新招商理念。以“进高拒低、去粗取精”为理念,重点引进知名企业和新兴产业。充分抓住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机遇,设立专项资金,加强与赛迪、台湾拓璞等行业知名咨询顾问公司的沟通合作,利用他们丰富的产业资源为我市引进高技术电子信息企业提供帮助。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类推介会,搭建新型招商平台,加大我市投资环境的宣传推介力度,今年5月举行的“惠州·中国3G产业发展峰会”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后要陆续举办光电产业等行业的合作交流会。同时,要坚持快人一步,走出去招,上门去招,勤跑客商,与企业家交朋友,千方百计引进优质项目。强化产业招商,利用我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土地等要素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好、产品配套能力强的特点,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入户惠州,力争多引进国外品牌电子企业和国内百强企业,对重点项目的落实推进,安排领导专门负责,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从洽谈、签约到动工、投产,全程协助投资者。紧跟产业发展方向和趋势,确定招商重点对象地区和企业,大力引进平板显示、数字家庭、3G产业、RFID 产业、数位内容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高度重视深圳、东莞等国内发达地区电子企业产业转移的机遇,将招商任务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加强沟通协调,主动做好项目跟踪,确保招商引资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注重团队创业、总部落户的新态势,吸引技术领先、成长性好、拥有高层次人才的技术团队来惠创业,将总部、研发中心放到惠州。

三要注重招商效果。以“互补有无、协同合作”为目的,强化招商引资项目的规模效应。借助招商引资,在壮大产业量的规模的同时,优化已有产业链,如依托现有龙头企业,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引进上下游的相关或配套企业,下游向消费类电子产品和通讯终端发展,上游向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封装发展,形成产业向高附加值环节拓展的趋势。开拓创新,利用终端产品和核心产品优势,吸引配套企业投资落户;立足区域特点和优势,吸引组团式投入,形成规模效应。例如,借鉴江苏苏州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验,利用本地IT产业

发展较快的优势,通过以“台”引“台”、以“小”引“大”、以“大”带“小”,陆续引进了多个组团式投入的外资企业,形成IT产业企业集群。

(三)优化企业结构布局,提升产业发展格局

一要培育发展重点企业,龙头带动壮存量。一方面,通过转型升级和上市战略壮大已有龙头企业的经济实力。优先给予龙头企业相关的贷款贴息和配套补贴支持,鼓励和引导大型企业生产高端产品,如通过支持惠州市液晶产业园的建设和惠州汽车电子工业园的建设,助推TCL液晶电视模块的投产和华阳汽车电子高端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有效提升惠州液晶彩电和汽车电子的核心竞争力。按照“优选一批,培育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的要求,重点扶持2-3家龙头企业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大企业集团,并推动其在资本市场上市;选择符合电子信息产业政策鼓励扶持方向和发展潜力大的龙头数码企业作为上市后备企业,增强惠州大型企业全球竞争力。另一方面,培育新的有潜力的龙头企业。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要为有培养潜力和发展空间的大型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使其享受国家、省、市出台的有关土地、资金、人才、市场、科技成果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坚持政府主动调节和市场经济手段相结合,在政府资源较为充裕的电力能源、交通、燃气、水务、环保工程及物流等多个领域推动最优的产业资源向具有潜力的新龙头企业集中,积极推动更多本地企业进入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行列。

二要快速做大中小企业,众星捧月促增量。首先,积极培育与大型龙头企业相配套的中小企业集群。要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一批与本市龙头电子信息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困难,引导现代信息服务业为他们提供各类相关的信息服务,以提升他们在市场中的营销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其次,重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改善本地融资环境,对来惠州开设金融服务的企业提供相应的政策配套支持,鼓励外地各类银行、证券公司来惠州投资设点,向金融和投资机构推介信息产业项目,建立和完善信息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担保,为在惠的中小企业开辟新的融资管道。以创业板启动为契机,探索设立政府牵头、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惠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创新风险投资基金”,为成长性中小企业提供资本性融资。最后,拓展中小企业市场空间。通过搭建财政、货币、税收、法规、信息、人才等经济性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例如,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启动“惠州品牌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构建“惠州产品的网上电子商城”,帮助我市中小企业企业迅速占领网络销售新管道,提升市场销售额、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永不落幕的“惠州产品网上展销会”。

(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产业核心技术

一要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是聚集创新要素的重要载体,对提高我市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相关产业配套能力具有现实而长远的意义。目前惠州仅TCL集团等少数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建有研发平台,政府应加紧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方面的建设,支持企业在平板显示、LED、数字家庭、移动通信、嵌入式系统、集成电路设计、电子商务等领域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努力为信息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提供公共技术支持服务,带动产业升级

换代。同时,依托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多方投入孵化新技术,通过构建孵化基地,为企业提供创新平台,促进企业的产业升级。

二要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目前我市政府已与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众多高等院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合作,但科技资源与生产相分离的总体格局仍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下一步要加强与国家级科研院所(如中科院、绵阳九院)的合作,大力推进产学研成果转换。建议出台有关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与国家级科研院所合作力度,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惠设立分支机构,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充分利用他们在行业资源、核心技术、优惠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推动我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科技交流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人才培育中心等,使之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服务。例如,探索以“政企共建”的模式,由惠州龙头企业与中国工程院士、科学院院士共同成立工作室,对关键应用技术和核心工艺流程进行攻关;将国家级知识库直接引入本市,使其成为提升当地企业核心研发能力的主导力量。

三要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首先,制定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财税、金融政策。优先安排用地指标用于发展高新科技工业,引导企业壮大科研力量,提高研发能力,加大企业技术中心投入,积极推荐企业申报建立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主动争取国家、省技改项目及配套资金。其次,以龙头企业为创新示范,带动核心技术研发。优先在龙头企业中组织申报、扶持和实施技术改造和创新项目,如鼓励华阳、德赛等企业研发生产世界最先进的蓝光光头,从而带动现有AV数码视听产品、汽车电子产品、电子读写刻录设备等的全面升级。最后,坚持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科研开发成果的转化率。

(五)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电子信息产业是多学科技术汇聚而成为知识密集性行业,高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必须要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要制定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引进、使用、交流规划,落实各项人才政策,强化人才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电子信息产业人才来惠州工作和创业。由市政府每年拨出专项专业人才引进资金,重点引进高智力、高学历、具有管理背景的领军型人才和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在薪酬待遇、安家费、配套科研经费、配偶和子女安排、调动手续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给予优厚的物质待遇和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人才,用好人才。

二是建立起自身的人才培育机制。采取社会办学、联合培养、定期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大电子信息产业人才培养力度,构筑人才高地。依托惠州学院、技工学校、职校、经济技术学院及其它社会办学力量,强化岗位技能培训和适用技术培训,为龙头企业输送一批高级技工人才。大力提倡在各类工业园区设立大学生和研究生企业实习基地,联合全国著名高校进入实习基地,为企业选拔合适人才

提供储备和便利。探索建立职工培训基地,为企业提供能够适应现代工业需要的技术工人。

三是大力营造栓心留人的良好环境。要进一步完善电子信息产业人才的生活创业环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电子信息产业人才来惠州工作和创业,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