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心理学情感设计

设计心理学情感设计

设计心理学情感设计
设计心理学情感设计

设计心理学

目录

5.1 情感肌肤

5.2 情感的设计策略

5.2.1 快乐或高兴

5.2.2 痛苦

5.2.3 悲伤或悲哀

5.2.4 愤怒或生气

5.2.5 恐惧或害怕

5.2.6 惊讶或惊奇

5.2.7 厌恶或厌烦

5.3 设计情感的表达

5.3.1 点

5.3.2 线

5.3.3 面和体

5.3.4 结构

5.3.5 色彩

5.3.6 材质和肌理

5.1 情感肌肤

情感是艺术设计区别一般设计的最本质要素。

现代设计师的职能:

?其一是让物品具有情感的张力,通过适当的语言让人们或喜欢、或好奇、或惊讶、或厌恶人造物品;

?其二则是通过“情感肌肤”让用户忽略“盒子”的内部规律和法则,凭借外在表达理解和判断物品。

5.2 情感的设计策略

设计师通过设计之物使人产生或兴奋或悲伤,或愉悦或恐惧的各种体验,依此发挥情绪的驱动、监察等作用,从而干预人的认知、行为和判断。

?基本情感

基本情绪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包括8-11种,分别为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悲伤、恐惧以及害羞、轻蔑和自罪感,它们具有独立的生理特征,即不同的外显表情、内部体验和生理神经机制和不同的适应功能。

?复合情感

1、由2-3种基本情绪混合而成,如敌意、焦虑;

2、基本情绪与内驱力以及身体感觉混合而成的,如痛觉,灼烧感;

3、感情-认知结构与基本情绪的混合,如道德感,理智感等。

5.2.1 基本情绪-情感设计策略:快乐或高兴

1.定义

快乐是指现实生活中,期盼的目的达到之后,对紧张解除的情绪体验。快乐的程度取决于愿望满足的程度,依次包括满意,愉快,狂喜等;一般而言,愿望越迫

切,目的的达到越出乎意料,快乐的程度也就越高。

2.分类

快乐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国内学者孟昭兰在《人类情绪》中提出四类:

(1)感觉愉快:来自感觉上的满足的愉快;

(2)驱力愉快: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产生的快感,例如饥渴等到缓解等;

(3)玩笑中的愉快:来自会意和意义的解读,往往是在超出必然逻辑的的变式和类比,能缓解人们的紧张情绪;

(4)自我满足的愉快:这是最纯粹、最典型的快乐,来自人类通过活动获得成功,增强自信,达到理想和愿望,以及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即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提出的高层级的需要的满足。

(1)感官快感

利用人们的感知规律,使用户无需过多思维参与,直接产生出于本能的快感。?熟悉性

?兴趣

(2)得利快感

人们通过的功利性目的的达成而获得快感,例如能更快速,更简单,更优质的完成某项任务,或者能从某一产品的使用中获得意外或附加的好处等。

(3)超出常规的快感

?脱离常规常常使人们暂时性地从自身设定的常态中解放出来,从而感到愉悦和压力被缓解。

?设计中超出常规的方式很多,常用的包括形式极端夸张,强烈对比,意外情节以及童稚化等。

?设计师赋予物品以某种意义,使其成为某种符号或隐喻,当人们解读出这一意义,并与之产生共鸣时,也能获得极大的快乐。

?从“思维参与”的程度上看,解码快感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愉悦感,它必须建立于共同的符号贮备和可共享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

圆融

(5)交互快感

?体验令用户能对物品发生交互,能选择、改变、控制、操作物品及其相应的使用方式,从而获得自我实现的愉悦。

?这种愉悦感来自人们通过自己的活动改变周围的环境,使其更适合自己的需要。

龙泉漂流

?提示:园林应用

沙滩、蹦极、漂流、人工喷泉等。

5.2.2 基本情绪-情感设计策略:痛苦

1.产生原因:

痛苦作为最普遍、最一般的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包括物理刺激和心理因素。(1)物理刺激能引起生理上的痛苦,例如刺眼的光、灼热以及破坏,反应了机体对环境变迁的不适。

(2)心理和社会的因素,其中主要包括:

?分离:心理上的分离不仅仅包含形式的分离,例如亲人之间的别离,也包含缺乏与他人的交往,对外界的需求无法获得应答时的所感受的孤独和不满。

?失败:失误或预期不能达成,不能得到外界的认可。

?不公正的待遇。

痛苦是一种动机力量,能驱使人对付和改变痛苦的因素,因此痛苦可以被作为一种保护机制,使人们避免更大伤害和危险。

5.2.3 基本情绪-情感设计策略:悲伤或悲哀

?定义:悲哀是与快乐相对的一种情绪,它是指所爱的人或事物的丧失或盼望的东西或事物的幻灭而引起的消极的情绪体验。

?悲伤的程度:取决于失去事物的价值或原本期盼的热切程度。悲伤的程度依次为遗撼、失望、难过、悲痛、哀痛等。

?悲伤是一种保护性的情绪,它能对人们产生较为强烈的印象,从而达到加深记忆的效果。

孙文纪念公园

5.2.4 基本情绪-情感设计策略:愤怒或生气

?愤怒是指遇到与愿望相违背或愿望不能达到的情况,并一再受到妨碍从而积累出来的一种紧张的情绪。

?愤怒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机制,能使人们快速积累出一定的驱动应力。

?愤怒另一方面会使人的思维处于一种高唤醒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思维的灵活性会受到影响,不适合完成难度较高的创意性工作,如驾驶、高精度仪器操作等。

5.2.5 基本情绪-情感设计策略:恐惧或害怕

?定义:恐惧是指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境而又苦于无能为力的情感体验。

?原因:凡能引起危险的威胁都能引起恐惧,包括环境事件、驱力、认知过程。

天生的——母亲的离开;习得的——强度大、新异变化大的事件

?性质:它与快乐和愤怒正好相反,后两者都是企图接近和达到目标的。恐惧在全部情绪中最具压抑作用,它会引起逃脱和退缩;

?作用:而恐惧作为一种防御性的机制,和愤怒一样,能迅速调动人们的神经中枢的资源,快速集中注意力聚焦当前的目标,警惕或远离这一目标,它能保护人们逃避危险;对儿童来说是伤害性的。

恐惧能给人带来强烈的刺激,之后人们会从高度紧张的状况下解放出来,伴随着一种如释重负的愉悦感——探险游戏。

?园林应用:景区的鬼屋,蹦极及漂流、儿童公园的风险游乐设施等。

5.2.6 基本情绪-情感设计策略:惊讶或惊奇

?定义:惊讶是一种因出乎意料而产生的注意集中,神经系统唤醒程度提高的情绪体验。由于人的注意是具有选择性的,能主动按照预期搜索和寻找目标,当某一信息超出预期的情况时,便会产生高应激的现象,即注意力高度集中。

?性质:“惊讶”使人们在很短时间内将信息加工的资源集中对象,但这种集中不能持续长时间,随着人们对对象的认识和熟悉,注意将逐渐分散。

?园林应用:大小、形状、面积的突然变化或空间的转换,如私密空间转为开场空间(别有洞天、

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5.2.7 基本情绪-情感设计策略:厌恶或厌烦

?定义:厌烦是一种负面情绪,工业心理学中将它定义为单调的情境所引起的身心松弛,倦怠的现象。厌烦时人的觉醒程度降低,紧张程度下降,身心松弛,反应迟钝。

?原因:

来自机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和习惯,因为当人面对新异刺激的时候,中枢神经会兴奋起来,进入应激的状态;当刺激不断重复,人们发现这一刺激没有太多利害关系,就会慢慢地不再对这一刺激进行反应,直到感受到新的刺激,这样可以避免机体对大量无意义刺激的资源耗损。

?园林用途提示:景观序列展示(序景—起景—发展—转景—高潮—结景)、注意张弛有度。

设计心理学第四章

设计心理学 目录 4.1 情绪和情感的界定 4.2 设计的情绪表达 4.2.1 情绪的作用 4.2.2 情绪的维度 4.3 设计情感 4.3.1 设计情感的特殊性 4.3.2 设计情感的层次性 4.1 情绪和情感的界定 ?情绪(Emotion)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C. Izard)认为情绪应包括生理基础、表情行为和主观体验三个方面。?情绪与情感 就脑的活动而言,情感(Feelings)和情绪是同一物质过程的心理形式,是同一事件的两个侧面或两个着眼点,因此,有些心理学家并不严格区分情感和情绪。 细分两者: 1、心理学家们认为情感着重于表明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即感受;情绪则着重于情感过程的外 部表现以及其可测量的方面,因而认知心理学家们更多使用“情绪”一词。 2、情感是判断系统的普遍术语,情绪是情感的意识体验,具有具体的对象和原因。 3、情绪和机体的生理需要相联系,是一种先天、本能的反映,比如饥渴时的焦虑觉或看到新奇 事物时的兴奋感;另一方面又是机体在社会环境中,特别是人际交往中发展形成的,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4.2 设计的情绪表达 4.2.1 情绪的作用 1、适应作用 2、驱动作用 3、组织作用 4、通讯作用 4.2.2 情绪的维度 ?不同的情绪能对人的信息加工处理(知觉和记忆)起到不同的作用。为了区别不同的情绪,美国心理学家施洛伯格(H. Schlosberg,1954年)曾提出一种描述情绪的三维度量表,这三个独立维度分别为快乐-不快乐;注意-拒绝;唤醒-不唤醒(“唤醒水平”或“激活水平”。) ?1984年环境心理学家拉塞尔和拉尼厄斯( Russel&Lanius)曾按照愉快维度和唤醒维度描述人们在不同场所中的情绪。 北京大学的学者们通过实验对此加以验证,他们证明:

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含标准答案)

设计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 1.设计艺术中的个体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想象、情绪、情感等。 2.视觉重要的特性包括颜色视觉、运动视觉和明度视觉等。 3.现代心理学则将感觉根据承受的不同分为三类:外受、内受和本受。 4.感觉等级、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构成了记忆信息加工的三级模式。 5.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 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 6.设计心理学一般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等。 7.优越欲、同步欲和换购欲是三种主要的现代购买动机。 8.态度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对特定对象的预先反应倾向。 9.消费者满意度(CSI)的英文全写是Customer SatisfactionIndex。 10.所谓移情是指将自身置于他人的情绪空间之中,感受别人正感受着的情绪。 11.气质包括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方面的内 容。 12.社会文化广义地讲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 和。 13.根据设计的心理学原则,控制器与显示器应协调一致。 14.产品的个性化造型设计,就是根据消费者个性的差异性设计出代表这种差异性的 新款产品。 15.产品设计中运用最多的心理活动规律是消费者的认识规律和情感规律。 16.增强消费者的广告记忆,一般的心理策略有适当减少广告识记材料的数量、 突出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充分利用形象记忆的优势、设计鲜明特征、合理地 重复广告和注意广告重点材料的系列位置。 17.新产品的扩散过程,是指消费者接受新产品,并且不断在消费者总体中展开 的过程。 二、选择题(将符合题意的标准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每题1分共15分)。 1.错觉是错误的 A 。 A感觉B知觉C感知 D 经验E投射 2.设计艺术中最常使用的错觉现象包括:ABCDEF。 A两可图形B形态错觉 C 错觉轮廓 D 不可能图形E恒常性造成的错觉F似动和主观颜色 3.斯金纳的学习理论的要点包括ACDEF 。 A小步子原则 B 大步子原则C积极反应原则 D及时强化(反馈)原则E自定步调原则F低错误率 4.高级情感主要包括CDE 。 A责任感 B 情绪感C道德感 D理智感E审美感F体悟感 5.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 B 法需对每一条意见进行辨别力检验。 A实验法B态度总加量表法 C 语义分析量表法 D 访谈法E投射法F问卷法 6.发散性思维三因素的趋势是 A B E。

从设计心理学看情感产品开发设计

从设计心理学看情感产品开发设计 关键字:情感心理学产品设计 摘要: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我们正处于经济结构从商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的后工业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不再对一般的技术创新感到满足,追求高速高效的物质生活以外的丰富细腻的精神生活。人是设计的前提,是设计的对象和主体。人的需求是产品设计的主要依据,了解用户的行动结构和行为心理所得出的设计思路是优秀产品艺术设计产生的重要因素。在设计行业而言,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生产技术迅速提高,快速成形的技术成熟使各种产品造型似乎“无所不能”,伴随产业化,全球化的发展,设计包含了越来越多的层面,新的产品需要寻找新的切入点以及未开放的领域,如满足人类情感需求的市场。 正文: 一. 情感在产品设计中的含义 情感作为心理学的一名词是指人对周围和自身以及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主体对外界刺激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求的态度和体验。在产品设计中情感是设计师→产品→大众的一种高层次的信息传递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品扮演了信息载体的角色,它将设计师和大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设计师的情感表现在产品中是一种编码的过程;大众在面对一产品时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感受,这是一种解码或者说审美心理感应的过程。最后,设计师从受众的心理感受中获得一定的线索和启发,并在设计中最大限度的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二、人的需求是产品设计的主要依据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最高效率地掌握和操作产品,是当今设计的关键和核心。现代生活的人们工作节奏加快,面临的是竞争激烈的世界,当然不希望在使用日常生活用品的过程中也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产品的功能设计要根据消费者对产品的生理需要,力求达到产品的方便性、使用的科学性和相应的价值观。简单和功能单一的产品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因为人们曾经陷入科技发展而导致的产品设计的误区。多功能的、过于饱和与功能的重复堆砌不仅仅造成资源的浪费,也容易引起人们的误操作。而多功能必然导致设计的复杂性,要设计师们合理安排各种设计界面的穿插也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功能饱和的设计仅仅是对科技发展的炫耀,而不是人的实际需要。事实上,有一些产品的功能,用户使用的频率极小。 比如,对有关微波烤箱的消费者调查显示:烤箱的功能很多,可绝大多数的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只是将食物放入烤箱,设定所需时间,然后开机。至于其他复杂的附加功能从未使用过。因此,根据消费者的动态的心理变化和需求,产品的功能设计有几个趋势: 1.自动化程度提高; 2.向“轻、薄、短、小”方向发展; 3.从提高生活质量出发,注重整体设计效应; 4.一看就懂,易于操作,功能适度。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设计心理学》读书笔记 物品的外观为用户提供了正确操作所需要的关键线索--知识不仅存储于人的头脑中,而且还存储于客观世界。 设计必须反映产品的核心功能、工作原理、可能的操作方法和反馈商品在某一特定时刻的运转状态。设计实际是一个交流过程,设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其交流对象。 几条最重要的设计原则: 1)概念模型:优秀的设计是设计人员和用户之间的交流,只是这种交流要靠产品来体现。产品本身必须能够说明问题。如果设计者没有提供这种概念模型,用户只得自己创造,结果容易出错。概念模型是优秀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2)反馈:显示操作的结果也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没有反馈,用户便总会琢磨自己的操作是否产生了预定效果。因为没有反馈,用户会在不合适的时间关闭或是重新启动机器,从而丢失刚刚完成的工作;或是重复指令,使机器操作两次,造成不利后果。 3)限制因素:要想使物品用起来很方便,几乎不出错,最牢靠的方法是让该物品不具备其他功能,从而限制用户的选择范围。设计时未考虑限制因素,是在产品上附加警告信息和使用说明的原因之一。 4)预设用途:优秀的设计人员总是设法突出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将不正确的操作隐匿在用户的视线之外。如果物品的预设用途在设计中得到合理利用,用户一看便知如何操作,无须借助任何的图解、标志和说明。 设计模型是指设计人员所使用的概念模型,用户模型是指用户在与系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概念模型。系统表象基于系统的物理结构(包括用户使用手册和各种标示)。设计人员希望用户模型与设计模型完全一样,但问题是,设计人员无法与用户直接交流,必须通过系统表象这一渠道。如果系统表象不能清晰、准确地反映出设计模型,用户就会在使用过程中,建立错误的概念模型。 自然匹配是指利用物理环境类比(physical analogies)和文化标准(cultural standards)理念设计出让用户一看就明白如何使用的产品。设计人员可以利用空间类比概念设计控制器,如控制器上移表明物体也上移;为了控制一排灯的开关,可以把开关的排列顺序与灯的顺序保持一致。有些自然匹配则是文化或生理层面的,例如,升高表示增加,降低减少,声音高表示数量多。 有趣的是,人们在使用日常物品过程中遇到挫折时,埋怨自己的倾向与常规的归罪习惯有所不同。总的来说,人们习惯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与环境,而把别人的问题归咎与性格。 人的行动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1)确定目标 2)确定意图 3)明确行动内容 4)执行

(完整版)《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1

《设计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设计心理学适用层次、专业: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 学时:32 学分: 3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 设计构成 一、课程的教程目标与任务 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课,是工业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本课程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研究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产品需求的心理,及其通过意识如何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 通过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可有效探索沟通生产者、设计师与消费者关系的方法,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研究消费者的行为规律。以实现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的目的。 二、课程讲授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设计心理学概述(4学时) 1.具体内容:设计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发展历史等。 2.基本要求: 了解并掌握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分类初步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领域,并在设计中广泛拓展思路,提高设计的创新能力。 3.重点: 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分类初步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几个热点领域。 4.说明:提高设计心理学的思维拓展和创新能力。 (二)设计中的感觉和直觉(6学时) 1.具体内容: (1)围绕“视觉生产的设计”剖析用户的感觉和知觉。 2.基本要求: 对用户的感觉和直觉有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应用于产品设计实践。 3.重点难点: 重点:感觉

难点:知觉和知觉模式 4.说明: 通过图片测试知觉,通过测试让学生熟悉知觉模式。 (三)认知与学习(4学时) 1.具体内容: 人的认知理论以及人的记忆相关概念。 2.基本要求: 掌握设计中的识别理论、记忆的三级模式、以及人的学习策略,可用性设计。 3.重点难点: 识别理论、记忆的三级模式、以及人的学习策略。 4.说明: 设计心理与需求心理的内在交互思维模式及思维判断,最终使工业产品设计具有 可用性。 (四)设计情感(6学时) 1.具体内容: 情绪与情感的界定,情绪的表达以及情感的特殊性和层次性。 2.基本要求: 掌握情绪有哪些作用,理解设计情感的特殊性,结合设计实践,明了情绪体验在设计中的作用。 3.重点难点: 重点:情绪与情感的定义。 难点:情绪产生依托情感表达。 4.说明:情绪与情感的心理交互间接或直接影响到产品设计,最终影响到消费者。(五)情感设计(8学时) 1.具体内容: 情感肌肤、情感的设计策略以及设计情感的表达。 2.基本要求: 掌握通过设计使人们产生快感和恐惧感的几种方式,并能够运用典型设计作品加以说明,理解产品的“使用”与“情感”之间的关系。

设计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汇总

设计心理学题库 1. 菲利德伦德尔在《论艺术和鉴赏》一书中说: “艺术是关于(心灵)的,所以任何一项科学性的艺术研究必然属于心理学范畴。” 2. 设计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 3. 设计心理学解决设计艺术领域各种与(人)的行为和意识有关的设计研究问题 4. (现代)心理学的许多领域正在进入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发展的时代。 5. 设计心理学和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它在(方法)论上是更加宽容的,但是必须有严谨 的科学态度。 6. 心理学不是对人类常识的描述,因为常识不是与人类(行为)相互一致的知识。 7. 设计心理学的艺术性属性主要是反映在研究(对象)的性质上。 8. 设计心理学的人文性属性主要是反映在研究(概念)的抽象上。 9. 布卢诺斯奇在《人类的升华》中写道:“人类是独一无二的,他之所以独特是因为科学和艺术同样都是他的(精神)的可塑性表现” 10. 对麦克尔?怀特而言,(科学)就是探索、它提出问题,它是想象力的发挥,它是分析。 11. (达芬奇)被誉为第一位集合了科学与艺术大成的人物。 12. 在(艺术)的形象思维中,表现活动、概念活动和情感活动是一起进行的。 13. 艺术家普遍认为视觉事物是绝不能通过(语言)描述出来的。 14. 科学家认为,没有任何方法可以完全再现艺术,描述和解释也只是将(经验)的大体轮 廓呈现出来。 15. 科学的创造:直观、表象--- 抽象概念--- (理论) 16. 艺术的创造:直观、表象--- 意象形态--- (形象) 17. 阿恩海姆认为,在任何一个认识领域中,真正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都是通过(意象)进行的。 18.19 世纪下旬,人类开始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 19.19 世纪下旬,人类开始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艺术的起源和功能。 20.19 世纪下旬,人类开始从(艺术史)角度研究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21. 设计是围绕着目标的问题(求解)活动。 22. 德拉克山认为心理学学科的特别之处就是研究(心理),必定是自我反省式的。 23. 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因为它比意识体验具有更加明确的对象性和客观性。 24. 在审美研究中,人们看画展的行走方式、停留时间和观看引起的身体姿势变化,都可以作为(行为)的变量,其变化是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的。 25. 心理学不仅是行为的科学,对人类意识体验的研究,也为了了解人类(心理)活动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知识。 26. 阿恩海姆不仅仅是纯粹使用实验科学方法,或行为的研究,而是大量采用(意识)体验的研究。 27. 心理活动是在(头脑)中进行的,是一个内部过程,无法通过任何技术手段直接观察和测量。 28. “人生是一场梦”这个课题,无法用科学心理学方法论证其真伪,只有通过(艺术)的表现方法来实现。 29. 阿恩海姆说:“不管承不承认,实际上他们(艺术家)至终都在运用心理学,不是家传的,便是其他人留传下来的”。 30. (哲学)是心理学的前身,古希腊人很早就有系统的对心理学的一些问题作了系统的研究。 31. 心理学的真正起源源于正式采用(科学)方法研究心理问题。 32. (现代)心理学强调理论应该有研究证据的支持,这是心理学不同于哲学或普通感觉的

浅谈设计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设计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的产品设计已经走向人性化的发展阶段,对于产品设计师来将探索客户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现代产品设计中的重点部分。对此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探索心理學在产品设计阶段与情感设计、造型设计、个性化设计等方面的融合方法,以期能给产品设计工作者带来借鉴参考。 标签:设计心理学;产品设计;应用分析 引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给各个行业带来的高效生产的基础条件,由于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在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对产品设计的需求也逐渐增多。受众从心理需求层面上,对产品设计表达诉求直接导致产品设计工作者将设计工作的重心偏移,由此根据设计心理学的要求,尽可能的保证产品能够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目标,对此本文将展开细致化的分析与讨论如下。 一、设计心理学梗概 设计心理学按照一般心理学的理论或方法,经过研究与实践证明能够将人的行为或想法进行确立,由此能将设计工作根据科学化、合理化的目标,将专业设计理论融合应用起来。 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人员所需要掌握的理论内容,在开展设计相关工作期间,基于人们的心理状态变化形式,探究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能够通过个人意识反映在设计作品之中。对于设计者来讲它同时属于一种研究人们在设计或创造期间的心态反应,或者说设计工作对社会以及个体的所能够起到的心理反应,后期的设计作品就能将人们的心理作用展现。设计心理学属于以后总设计类专业学科以及心理学科交叉后又分离的一种应性学科,旨在对设计与心理相互关系探求以及应用的一门学科。 二、设计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一)情感设计。 根据产品情感化设计的要求,设计工作者需要着手于人们的内心需求或精神需求,尽可能的调动受众的愉悦心理。人们的情感变化属于动态变化过程,相对来讲也比较复杂。所以无论是因为个人还是事物都会产生巨大的差异性。所以在开展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心理学的内容,根据受众的年龄、性格、喜好等开展情感化的产品设计。从设计界发展来看,设计者常言道:“打动消费者”这一产品设计理念,其实就是促成产品交易活动的一种设计形式,基于消费者的内心诉求,尽可能的满足人们的情感发展要求。 (二)个性化设计。

自学考试_设计心理学1_3重点总结分享

设计心理学 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作为一门设计科学的设计心理学 【领会】1.1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1【设计心理学定义】 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 设计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工业设计活动中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遵循消费行为规律,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最终提高消费满意度的一门学科。 2.设计心理学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唐纳德A 诺曼(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提出“物质心理学”,研究人和物互相作用方式的心理学。 赫伯特A 西蒙(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着眼于主体思维活动的研究,将设计当做问题求解的思维心理学。李彬彬(江南大学)——认为设计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研究的方向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赵江洪(湖南大学)——使用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来研究设计领域的问题。 李乐山(西安交通大学)——工业设计心理学,满足用户使用需要的心理研究。 柳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心理学是研究设计领域的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体的心理现象,以及影响心理学现象的各个相关因素的科学。 【领会】1.2研究对像和研究范畴 1.【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不仅仅是消费者,还应该包括设计师。因此,设计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消费者心理学,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设计师心理学 2.【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a) 基础本分,包括生理基础和环境基础。 b) 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念,理念等。 c) 个性心理,包括人性和能力等。 d) 心理过程,包括知(感知、认知),情(情绪和情感),意(意志和意动)。 【领会】1.3设计心理学的历史和相关学科 ⑴审美心理学、心理美学、艺术心理学、美术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 1【心理美学】 也称“美学心理学",“审美心理学",它是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审美、创造美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及其规律的美学分支学科与流派. 1、移情说:最早由德国费肖尔父子提出 2、距离说:爱德华-布洛 2【心理学的主要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心理学、弗洛伊德心理学、人本主义。 ?精神分析心理学与艺术心理: 1、代表人物:弗洛伊德(Freud)和荣格(Jung) 2、主要理论:意识与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3、集体无意识 3、精神分析心理学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投射法

设计心理学重点归纳

设计心理学重点归纳 1.最早奠定设计心理研究基础,使设计领域的学者和设计师来世关注设计—— 赫伯特.A.西蒙。 2.问题求解:在复杂情境子啊的不断作出决策的思维活动。 3.诺曼将人脑信息中对产品的情感体验从低到高分成三个阶段: a.本能水平的设计:本能的、生理性反应; b.反思水平的设计:是有高级 思维活动参与,以记忆、经验等控制的反应; c. 行为水平”则介于两者之间。 4.个体心理行为的四大因素: 1.是基础部分:包括生理基础和环境基础,其中生理基础是主体切心理活动 和行为的内在物质条件,环境基础是心理话动相行 产型品赤在物质条件。 2.是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理念等,这是人的心理活动和相应行 为的驱动机制。 3.是个性心理:包括人格和能力等;它是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因素,并使个体 的心理、行为存在独特性和稳定性。 4.心理过程:普通心理学将其划分为知、情(情绪和情感)、意(意志或意动) 三个部分。心理过程的发生,是主体认知内、外环 境的刺激或信息,在动力系统的驱使下,受个性心 理的影响而产生相应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全过程。 5.移情说: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移情现象把移情作用称为“审美的象征作用”,这 种象征作用即通过人化方式将生命灌注于无生命的事物中。主要的代 表人物:德国心理学家立普斯—认为美感的产生是由于市美时我们把 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市美对像上去。非自身的信感写市定对象融为体政 者说对于市美好单价种心领神公的“肉模仿”,即“由我及物”或“由 物及我”。 6.距离说:认方审美要保持定的距离,即所谓的“距离产生美",要摆脱功利的、 实用的考虑,用一种纯粹的精神状态来关照对象,才能产生美感;距

设计心理学完整要点

《设计心理学》完整重点感谢:孟玉怡、徐无凡、郭志欣、张艺耀的整理

第一章设计艺术心理学概况 .设计艺术心理是指设计者在产品的市场定位策划、功能原理构想、结构设计计算、设计方案表达、工艺规程制定过程中的一系列心理活动。 .设计艺术心理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艺术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自身的心理活动;二是艺术设计师通过产品满足、引导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表象转化是一种活动中产生的表象转移、渗透到另一种活动中的心理现象。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是最早提出物品的外观应为用户提供正确操作所需的关键线索的学者之一。 .设计艺术心理学既是设计艺术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应用心理学科的一个新分支。它是在普通心理学基础上,专门研究在设计艺术活动中如何遵循视知觉规律,应用审美心理规律,把握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综合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创造性地设计适用满意的产品的一门科学。 .影响个体心理活动的四大因素:生理基础和环境基础、动力系统、个性心理以及心理过程。.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设计主体和用户消费者。 .设计艺术史一项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具有实用与审美双重属性。 .多默在《现代设计的意义》中将设计分为“显性设计”和“隐形设计”两类,其中“显性设计”是风格设计,隐形设计是工程设计。 .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背景:()消费社会必须通过艺术化的设计满足用户的需求; ()信息社会需要用设计化的艺术来衡量人与环境; ()现代设计的背景需要理解人的心理; 意义:()增强设计者的心理素质,提高产品的设计价值,保障消费者的满意; ()完善科学体系,揭示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实现创造性设计。 .设计艺术心理学学科研究方法的特殊性特点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不是单纯的心理学基础研究,而侧重于心理学在设计艺术及相关领域中的运用; ()设计心理学的目的为了帮助设计师更好的设计,服务于人类;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者必须同时掌握心理学和设计艺术学两个领域,才能有效的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两个原则 ()定性和定量结合 定性研究:倾向于阐释主义,用于发现问题,提出新观点。 定量研究:倾向于实证研究,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推广到更大人群中。()人—机—环境 .设计艺术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九种 观察法、心理测量法、问卷法、焦点小组法、深度访谈法、投射法、口语分析法、仪器测量法、实验法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比较。

设计心理学考试复习题

设计心理学考试复习题 一什么是设计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我们可以说设计心理学是研究设计过程和接收过程人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设计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手段去研究决定设计结果的“人”的因素,从而引导设计成为科学化、有效化的新兴设计理论学科。 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其研究对象,不仅仅是消费者,还应该包括设计师。 因此,设计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消费者心理学,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设计师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的目的 开展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是企图沟通生产者.设计师与消费者的关系.使每一个消费者都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了解消费者心理和研究消费者的行为规律. 二、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感觉与知觉是心理学里两个较为基础的概念,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感觉是知觉产生的基础: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基本条件,没有对客观事物 个别属性反映的感觉,就不可能有反映客观事物整体的知觉; 2.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一般来说,若能对某客观事物或现象感觉到的个别属性越丰富、越完 善,对该事物的知觉就越完整、越准确; 3.知觉是高于感觉的心理活动:但知觉并非是感觉的简单相加之总和,它是在个体知识经验的参与 下,以及个体心理特征,如需要、动机、兴趣、情绪状态等影响下产生的。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与关系 知觉特性 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性。 三、知觉选择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知觉的选择性就是在许多对象中优先地把某些对象区分出来予以反映,或者在一个对象的许多特性中优先地把某些特性(如对象的标志、性质)区分出来予以反映。 四、知觉的整体性及两方面含义

从设计心理学看情感化设计

从设计心理学看情感化设计 学院设计学院 专业工业设计 学生姓名陈勇强 指导教师管少平 提交日期2015年 6 月 14 日

摘要 随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不断深化,现在这个时代的大多数设计都充满了”人性“。而这个”人性“就是情感化设计的体验。唐纳德说过:“情感化设计有三个重要基本概念,即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而这三个概念正正也反映了全部设计的三个维度。所以说情感在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字:情感化设计以人为本设计心理学 一,情感 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作用于自身时的一种生理的反应。是由需要和期望决定的。当这种需求和期望得到满足时会产生愉快、喜爱的情感,反之,苦恼、厌恶。而心理学把情感定义为:“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人类情感基本上分类为很多种,最早期心理以二分法将情绪分为正向情绪与负向情绪,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心理学家Robert Plutchik的情感轮盘(Plutchlt),这个理论主要是情绪表现在不同的强度,甚至情绪可以与他人情绪之间会互相影响产生不同的情感,建立新的情绪状态。而情感化设计就是要让使用者在使用产品中或者使用后产生正向情绪。 而我们人类的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既包含认知成分又包含感情知觉。认知评价意义(客观上),而情感评价价值(主观上的)。认知是指我们对某事或某对象的看法,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认识过程是情感的基础,并引导情感的发展。只有通过认识过程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主体才能确定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产生相应的态度体验,引起不同的情感。情感反过来对认识过程也起调节作用。比如积极的情感会促进人的认识活动,提高学习和工作的绩效;消极的情感则会妨碍人的认识活动,降低活动效率。 二,情感化设计 而产品的情感化设计即是一种着眼于人的内心情感需求和精神需要的设计理念,最终创造出令人快乐和感动的产品,将情感化设计融入到产品中,达到美感和可用性的统一,使”有魅力的物品更好用“,使人获得内心愉悦的审美体验,让生活充满乐趣和感动。那根据美国J·奴廷的需要理论中的要求的关系,我们可以知道这种情感设计的需求要求人

设计心理学主要知识点

1.设计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在工业设计活动中,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遵循消费者行为规律, 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最终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一门学科。 2.工业设计活动是处理人与产品、社会、环境关系的系统工程,可以称它为社会工程或文 化工程。(1、工业设计活动是观念设计的活动,也称元设计活动。2、工业设计活动是综合创造的活动,研究产品技术功能设计和美学设计的结合统一。3、工业设计活动是包容性的活动,自身的活动,各产品的造型、色彩、表面装饰、包装、装潢、商标等。 4、工业设计活动是以资讯为基础的,如:采集数据,采集消费者、企业、社会等满意 度数据。5、工业设计活动是一种整合企划活动,从产品构思到生产,从使用到销毁的全过程。6、工业设计活动是文化活动,如:理解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把握消费者生活方式变革,提倡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3.消费者:是指任何接受或可能接受产品或服务的人。(1、潜在消费者:是消费者具有的 卖点和企业的现实卖点完全对位或部分对位,但尚未购买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2、准消费者:是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已产生了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并形成了局部购买欲,但未产生购买行动。3、显在消费者:是直接消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一个不满意的消费者能直接或间接影响40个潜在消费者)4、惠顾消费者:是常客(品牌忠诚,产品情结,服务到位)5、种子消费者:由常客进化而来,除自己反复消费外,还为企业带来新的消费者(忠诚性、排它性、重复性、传播性) 4.消费者心理:是指消费者的心理现象。共同性: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心理现象,表现 为对产品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想像,对产品的好恶态度,从而引发肯定和否定的情感。差异性:表现在他们对商品的兴趣、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的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购买行为。 5.消费者行为规律:六个相互联系的行为过程:形成消费需求—产生购买动机—了解商品 信息—进行商品选择—发生购买行为—评价所购商品。 6.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投射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 目的、有计划地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言行表现,从而分析其它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方法。(优点:自然、真实、可靠、简便易行、花费低廉,缺点:被动的等待)2访谈法:是透过访谈者与受访者之间的交谈了解受访者的动机、态度、个性和价值观念等的一种方法(结构式访谈:优点、节约时间,缺点:受访者容易感到拘束。无结构访谈:优点,自然的交谈,缺点,费时费事,结果不准确)3,问卷法:是事先拟定出所有要了解的问题,列成问卷,交消费者回答,通过答案的分析统计研究,得出相应结论的方法(优点,同一张问卷可以测试众多的消费者)4、投射法:不让被试着直接说出自己的动机和态度,而通过他对别人的描述,间接的暴露出自己的真实态度和动机(优点,能较真实地反映出信息的准确性,缺点,花费的劳动和支出的费用较大) 7.需要的概念:因为生理或心理上的缺乏而引起的紧张,为了减少这种不舒适的紧张状态 的一种反应。2.、消费者需要的特征:需要的多样性(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年龄、名族和生活习惯不同)需要的发展性(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进步,产品的不断更新)需要的层次性(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社会需求,精神需求提高)需要的时代性(受到时代精神,风尚和环境的影响) 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理性需求(维持个体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生活必需品市场心 理)安全性需求(人们总希望有一个安全,有秩序的环境和生活保障、保健用品市场心理)社交性需求(即爱、情感和归属的需要、社交产品市场心理)自尊的需要(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享有较高的威望、享受类产品市场心理)自我实现需要(一种个性的需要,希望自己能充分发挥潜能,干一番事业、发展类产品市场心理) 9.设计怎么满足需要:1、关注需要的多元化,2、关注需要的趋向性,3、研究生活需求

2016年设计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赫伯特.A.西蒙最早奠定设计心理研究基础,最早明确提出设计是一门关于人工造物的学科 唐纳德· A.诺曼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并对“可用性设计”和“情感化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在《设计心理学》一书中运用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学科中的心理学常识,提出了可视性、反馈、限制、一致性、启示性重要的可用性设计法则。 “再认”的过程存在四种模式,唐纳德· A.诺曼提出模板匹配模式 心理学认为“不可能图形”形成的原因是:感知对象需整合时间与空间上的信息。 因素的科学。 设计心理学研究对象:设计主体心理(设计师)和设计目标主体(用户或消费者)心理。 设计心理学应用于:人机界面设计、网页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影响个体心理行为的四大因素:生理基础、动力系统、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心理。 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使用与情感 普通心理学把心理过程分为知、情、意三个部分。 提出天人合一说的是庄子。 费肖尔父子最早提出,德国的立普斯进一步认为,美感的产生是由于审美时人们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上,将自身的情感与审美对象融为一体。这些理论对设计情感的掌握和运用具有指导意义; 距离说:即“距离产生美”,由瑞士心理学家布洛提出,他同时认为,只有“非功利”地、“纯精神”地关照对象,才能产生美感,这一观点由于并非建立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精神分析心理学与艺术心理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和荣格。 强调无意识对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的作用的心理学学派是精神分析学派,该学派的创立者是佛洛伊德。 “集体无意识”理论的提出者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 可用性工程建立于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人类学和软件工程学等基础学科的基础上。 可用性工程的实施步骤:用户需求分析,设计/测试/开发,安装(使用与反馈) “可用性”是指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效率和用户主观满意度。 1、将人们的想象及感性等心愿,翻译成物理性的设计要素,具体进行开发设计。 2、以筑波大学原田昭教授为代表人物致力于通过眼睛记录相机、摄像机、计算机、机器人等装置记录和实验,描述人在艺术欣赏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将感性的艺术品欣赏变成了测量的、数

设计心理学总结

设计心理学复习 1: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 冯德Wilhelm Wundt,1832-1920(德国)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实验心理学之父, 1879 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学实验室.他的《生理心理学原理》是近代心理学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著作。 1836年冯特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75年任莱比锡大学哲学教 冯德和他的学生铁钦纳认为心理学应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心理学要寻求的是如何把意识分解为最简单、最基本的元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的心理实验就是在控制条件下用内省法,凭直接经验把意识内容分析成心理元素。 他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直接经验的,它和一切以间接经验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不同,因此必须找出一种能够测定直接经验的特殊实验方法。这种实验方法就是在他所创立的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中采用的内省实验法。 强调客观性、验证性、系统性研究方法“内省法”.实验欠缺验证性。 所有的心理都是由元素构成,强调意识的结构。 所有的心理现象都是由元素构成,强调意识的结构

<种子消费者>:是由常客进化而来的,除自己反复消费外,还为企业带来新消费者的特殊消费者。 其有四个基本特征:A忠诚性B排它性C重复性D 传播性 种子消费者是一种能为企业带来消费者的消费者,其数量,决定了企业的兴旺程度,也决定了企业的前景。 4:马斯洛的需求原理: 需要层次理论人本主义,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 生理需要:维持个体生存的最基本的需要,包括对衣食空气住所等需要 安全需要:有秩序的环境,有稳定的职业和生活保障。 社交需要:感情和归属的需要,人们总希望与同伴及亲友保持融洽和友谊。 自尊需要:消费者有自尊心,希望在社会上获得一定的地位的需求。包括独立,自由,地位,名誉,认同等。 自我实现需要:人们对发挥和满足自己潜在能力的一种需要,即一种个性化的需要,在不同的人身上,其自我实现的形式不同。 认知需要:为了适应周围的社会和自然环境而对学习,认知,增长文化科学知识,发展智能和体力。 审美需要:对审美理想和艺术境界的需求,包括装饰,点缀,旅

设计心理学情感设计5-2

5.3.4 色彩 1、色彩特性的情感体验 2、色彩对比的情感体验 3、固有色的情感体验 4、色彩象征与情感体验 1、色彩特性的情感体验 人对色彩的情感体验首先来自对色彩的物理属性直观感知导致的相应心理变化,即对色彩三大属性——色相(hue)、明度(brightness)和纯度(saturation)的体验。 ?暖色使人感觉物体膨胀,而冷色则感觉收缩,这种因心理因素导致的物体表面面积大于实际面积的现象被称为“色彩的膨胀性”。 ?色彩纯度越高,其色相的情感体验越强烈、明显,而加入大量的黑或白便成为了中性色,它们的体验主要取决于明度的高低和所偏向的色相。接近黑色的灰色具有了黑的力量、寒冷和硬度,接近白色的灰色,如银灰则具有白色的冰冷、纯粹、轻盈的属性,中等亮度的灰色是所有颜色中最中性的颜色。 ?明度是色彩明亮程度,它能影响人们对物体的重量和体积的感受。一般来说,深色使人感觉重量比较重,浅色则感觉比较轻,因此深色比浅色更能带给人们隆重、庄严情感体验,那些庄严、肃穆的场所整体色调通常偏暗。 ?色彩能直接影响人的情绪。鲜艳的色彩一般与动态、快乐、兴奋的情绪关系密切,而朴素的色彩则与宁静、抑制、静态的情感关系密切。 2、色彩对比的情感体验 ?从色调上来看,互补色毗邻,两色饱和度明显提高,对比强烈,能提高人的注意力和兴奋程度。?儿童偏好纯度和明度较高的色彩,因此在设计也常使用纯色或补色搭配。 3、固有色的情感体验 ?某些物体的色彩已成为固有概念,例如红旗、白雪、蓝天、绿树等,这称为这些事物的“固有色”。?消费行为学的研究表明,固有色有时能支配人们购买行为,人们常根据他们对于物品色彩的常识、经验限定色彩的用途。——限定 ?固有色一方面固然是对设计的约束,但有时设计师采用非固有色时,设计会同类产品中显得较为突出,格外引人注意,能迎合某些用户(特别是年轻人)“求新求异”的心态,如果辅以性能优良,造型精美,反能流行一时。——应用 ?固有色还是色彩联想产生的基本原因,色彩的联想导致人们会对色彩产生一定的好恶情感。 4、色彩象征与情感体验 色彩联想的抽象化,概念化,社会化导致色彩逐渐成为了具有某种特定意义的象征,成为文化的

设计心理学 复习材料及答案

设计心理学复习材料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所谓移情是指将自身置于他人的()之中,感受别人正感受着的情绪。 2、气质包括心理活动的()、()、()和( )方面的内容。 3、社会文化广义地讲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 )与( ) 财富的总和。 4、根据设计的心理学原则,控制器与显示器应()。 5、产品的个性化造型设计,就是根据()设计出代表这种差异性的新款产品。 6、产品设计中运用最多的心理活动规律是消费者的()和()。 7、增强消费者的广告记忆,一般的心理策略有()、()、( )、( )、合理地重复广告和注意广告重点材料的系列位置。 8、新产品的扩散过程,是指 ( ) 接受新产品,并且不断在 ( ) 中展开的过程。 9、态度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对特定对象的( )倾向。 10、消费者满意度(CSI)的英文全写是( ) 。 1、(情绪空间) 2、(速度)、(强度)、(稳定性) (指向性) 3、(物质 ) (精神 ) 4、(协调一致)。 5、(消费者个性的差异性)。 6、(认识规律)(情感规律) 7、(适当减少广告识记材料的数量)、(突出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充分利用形象记忆的优势)、(设计鲜明特征) 8、 (消费者) (消费者总体) 二、不定项选择题 1. 错觉是错误的()。 A感觉 B 知觉 C 感知 D 经验 E投射 2. 设计艺术中最常使用的错觉现象包括:()。 A两可图形 B 形态错觉 C 错觉轮廓 D 不可能图形 E恒常性造成的错觉 F似动和主观颜色 3. 斯金纳的学习理论的要点包括()。 A小步子原则 B 大步子原则 C积极反应原则 D及时强化(反馈)原则 E自定步调原则 F低错误率 4. 高级情感主要包括()。 A责任感 B 情绪感 C道德感 D理智感

设计心理学个人整理知识点

第1章设计心理学概述 考核知识点1、人类得心理现象(领会) (一)生理与心理 (二)心理与客观 (三)心理学得历程 (四)心理学得概念:就是研究人得心理现象得发生,发展规律得科学;就是研究人脑对外界 信息得整合诸形式及其内隐、外显行为反应得一门科学 (五)心理学得分类: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劳动心理学 考核知识点2、心理学得性质与任务(领会) (一)心理学得性质:它即就是一门自然科学,也就是一门社会科学,因而就是一门文理交叉得 科学 (二)心理学得任务:1、了解心理现象;2、熟知心理规律;3、指导实践应用 (三)开辟设计得审美创造之路 考核知识点3、心理学得研究方法(识记)P10-11 (一)观察法由观察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得行为活动,用以研究心理活动规律得方法(二)实验法按研究目得控制或创造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得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得一种方法 (三)测验法研究对象所了解或关心得问题为范围,预先制定科学得量表或问卷,由被测者自由地按题目回签,以获取研究资料得方法 (四)虚拟法借助计算机虚拟现实得图形技术,进行心理实验得研究方法 考核知识点4、设计 (一)设计得概念(识记)P1 答:设计就是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得目得要求,预先制定得方法、图样等。 设计分为工程设计、工艺美术设计、艺术创作等三大领域。 (二)设计得心理活动(领会) 考核知识点5、设计心理学 (一)设计心理学得概念(识记)P11 答:设计心理学就是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以满足需求与使用心理为目标,研究现代设计活动中,设计者心理活动得发生、发展规律得科学 (二)设计心理学得研究意义(领会) 答:1、增强心理素质 2、利于人才培养

《设计艺术心理学》课程考试大纲

独立本科段《艺术设计》专业《设计艺术心理学》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代码04462) 主编:罗礼平、潘日明 编写:陈禹默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12年2月

课程名称:设计艺术心理学 课程代码:04462 教材选择 李砚祖、王明旨主编柳沙编著《设计艺术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所开设的专业理论课之一。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有较强应用型的课程,设计艺术心理学是一门兴起不久的交叉学科,旨在通过对设计者和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分析其行为背后的心理学活动过程,使设计者在设计产品时能更好的把握自身和消费者的心理,了解消费的某些规律,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最终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了解和掌握设计艺术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指导设计实践,使之更好地为消费者所接受。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设计艺术心理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与其他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有着密切联系。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设计艺术心理学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设计艺术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意义,了解设计与消费者心理的关系,从而对设计艺术心理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1.1、设计艺术心理学的定义 知识点:几种不同的定义 本书所论述的定义(重点)(识记) 对“心理环境”的论述(次重点)(识记) 1.2、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知识点: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体(重点)(识记) 影响心理活动的“四大因素”(重点)(识记) 1.3、设计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知识点:消费者心理的两个主要方面(重点)(识记) “显性”和“隐性”设计(识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