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媒介经营管理》课程概述和重要考点

《媒介经营管理》课程概述和重要考点

《媒介经营管理》课程概述和重要考点
《媒介经营管理》课程概述和重要考点

第一章媒介经营管理概述

一、经营管理的内涵与实质

(一)经营的涵义

1、《现代汉语词典》:经营,筹划并管理(企业等社会组织)

2、“经营”的一般涵义:即依据一定的原则筹划治理某一社会组织或事物,以谋求经济与社会利益,实现相关目标的行为过程。

3、“经营”侧重于针对组织外部的社会与市场的筹划营谋,主要目的是获取经济利益,是一种经济行为。

(二)管理的涵义

1、《现代汉语词典》:管理,即照管并约束(人或动物);或负责某项工作使之顺利进行。

2、“管理”的一般涵义:管理,是通过一定的机制,对组织内部的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相关工作要素进行管束与监控,使之合理有序地运转,主要目的是提高工作行为效率,其核心是人的管理。

3、“管理”侧重于组织内部各要素的有序监管,是一种行政监控行为。

(三)经营管理的实质

1、通常把“经营管理”混同连用,其原因有三:(1)这两个词词义相近;(2)约定俗成;(3)体现了中国新闻媒介的“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特殊形貌。

2、在现代经济领域,经营管理主要指企业行为,即指企业对生产、销售、服务、消费等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运动进行决策、计划、指挥、组织、监管、核算和调节,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质。

(四)媒介行为与企业行为相通性思考

1、媒介产品与企业产品的共通性?

2、媒介生产与企业生产的共通性?

3、媒介市场与企业市场的共通性?

如果媒介与企业在上述核心要素方面有共通性,那么,媒介也能和企业一样进行经营管理。

注:本课程所讲的“媒介”,指的是以新闻媒介为主体的大众传播媒介及其组织机构。

二、媒介经营管理的理论基石

(一)媒介产品(含新闻产品)的商品属性

1、历史渊源

1563年,威尼斯与土耳其交战期间,威尼斯政府发布手抄的《消息公告》。《消息公告》由专人在公共场所向公众朗读,听众每人需交一个硬币(Gazeta)。《消息公告》改为印刷发行后,售价亦为一个Gazeta。此后,欧洲各国普遍将报纸称为Gazeta。这一名称,以特定的方面反映了报纸的商品属性。

2、一般商品的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以价格的形式来表现。

只要具有上述二重性,即可视为商品,物质产品如此,精神产品也应如此。

3、媒介产品的一般商品属性:

(1)从业人员的劳动(价值):据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技学院的工作负荷研究人员对近150种职业进行分析研究,并用10分制分别评定它们的工作负荷量。记者得分7.5分,与民航机驾驶员和建筑工人相等,仅次于矿工(8.3分)和警察(7.7分)。

(2)媒介产品信息的物质载体,本身就是一般商品(如纸张、传播设备、网络设备等等)

(3)新闻线索和新闻材料有时也可以直接作为商品出售。如美国报社的“执行总编辑”制度,负责向线人购买新闻的事务。又如,我国新闻机构的“通讯员”模式。

(4)媒介产品的使用价值

(二)媒介产品(尤其是新闻产品)的双重出售方式

1、以大大低于成本的价格(有时还是免费)的方式出售给众。

2、媒介的广告版面或时间,通常以较为高昂的价格出售给广告主。

3、公众购买和使用媒介产品时,以受众身份出现,而在向广告主(企业、商家等)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又以消费者的身份出现。这样就构成了一个连锁的交换关系,即:公众——媒介机构——广告主(企业、商家等)。最终,昂贵的广告费用又转移到公众身上。羊毛出自羊身上。

(三)企业生产一般商品,媒介机构也在生产商品(媒介产品),二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因此,媒介机构也能够与一般企业一样进行经营管理。

三、媒介经营管理的基本内容

(一)媒介的内部管理

1、媒介的组织结构设计

2、媒介的人力管理资源

3、媒介的财务管理及分配制度

4、媒介的物质设备管理

5、媒介的产销过程管理

6、媒介的公关及危机管理

(二)媒介的外部经营

1、媒介市场及受众定位

2、媒介的整体策划及营销

3、媒介的产品策划及品牌战略

4、媒介产品推广

5、媒介的广告营运

6、媒介的资本运作

7、各类媒介的具体经营

(三)媒介经营管理制度分析

1、媒介产业化趋势

2、媒介集团化模式

3、媒介资本市场准入制度

4、媒介产品制作的社会化机制

四、我国媒介经营管理的历史概述

(一)建国初期,党的新闻机构与民营报刊并存,实施双轨制。党的新闻

事业实行计划体制,民营报刊实行市场体制。

(二)57年反右斗争之后,民营报刊消亡,全国新闻媒介实现国有化及党的事业化,完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事业单位制度。

(三)上世纪70年代未到90年代初期,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制度。

(四)90年代初期至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逐步走向集团化和产业化道路。

五、学习媒介经营管理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

(一)目前,我国媒介产业及市场初步发育,对相关理论及实践的分析与探讨还不够深入、成熟。

(二)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僵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不相适应,有利于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三)为应对境外强势媒介资本的压力,我们自身必须做强做大。

(四)传统媒介如何应对新兴媒介的挑战。

(五)我国媒介经营管理人才比较匮乏。

思考与练习:

1、阐述媒介经营管理的理论基石。

2、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媒介经营管理的理解。

第二章媒介生态环境

一、媒介生态环境的内涵

(一)媒介生态环境的定义

媒介生态环境,也称媒介环境,指的是决定或影响媒介组织活动的产生、进行及其成效的外部或内部条件(因素)的总和。

本章分析的重点是外部条件(因素)

(二)媒介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

(1)客观性;(2)相关性;(3)系统性;(4)复杂性;(5)多变性;

(三)媒介生态环境的基本内容

学术界对媒介环境的基本内容的划分有很多标准,但是在宏观层面上,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将其划分为四类:

1、政治法律环境;

2、经济环境;

3、社会文化环境;

4、科技环境。

在微观层面上,媒介生态环境主要指媒介产业环境,它是指媒介生产、制作、推广、销售等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具体客观环境,与媒介具体的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要素直接相关,也与同行业中各种因素密切相关。

根据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理论,我们可以把媒介产业环境归纳为五大因素:

1、供给方的压力;

2、受众的消费取向;

3、广告客户的压力;

4、替代品的压力;

5、现有媒介组织间的竞争与合作。

二、媒介生态环境分析的意义

(一)媒介环境分析是媒介实施经营活动的基本前提,是媒介环境客观性特征的必然产物。

(二)媒介环境分析是实施媒介战略的核心环节之一,是媒介环境相关性、系统性等特征的具体要求。

(三)媒介环境分析有助于媒介识别或把握媒介机遇以趋利避害,是适应媒介环境复杂性、多变性等特征的生存方式。

三、我国媒介生态环境分析

(一)政治法律环境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及其新闻体制。

2、刚性的政治宣传职能——党和人民的喉舌。

3、相关的法规众多,但新闻立法相对滞后,新闻专门法缺位。在很多情况下,以新闻政策代替新闻法律行使新闻媒介监控职能。

4、相关的新闻政策与规定

(1)行业准入政策。

(2)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

(3)媒介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

(二)经济环境

1、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管理。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媒介产业开放度。

3、由制播者主导时代迈向受众主导时代。

4、加入WTO与相关产业的对外开放。

5、社会购买力与广告客户的经济诉求。

6、我国媒介资本运营市场。

(三)社会文化环境

1、中国传统文化定势的影响(唯上,唯宫,独立自主意识匮乏,因而因循抄袭、拷贝成风。)

2、人口众多,潜在受众市场巨大,细分市场丰富多样。

3、社会分层与消费结构变化。

4、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念、伦理观念、审美观念的变化。

5、区域性社会文化取向(方言节目、地方台节目)。

(四)科技环境

1、国家的“村村通”工程。

2、传统媒介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3、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

(五)媒介产业环境

1、文化产业与新闻事业的区分。

2、媒介产业的资本准入规定。

3、媒介从业人员的独立创新意识。

4、同质化、同区域媒介的恶性竞争。

5、媒介与社会资本利益趋同。

6、媒介人事制度的新旧交替。

7、社会责任退化,见利忘义浮出水面。

8、娱乐化、媚俗化行风盛行。

9、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社会环境监测功能有所加强,尤其在互联网上表现比较突出。

10、国际媒介资本对我国媒介业的挤压。

第三章媒介资本运营

一、资本、资本市场与资本运营

(一)资本

1、广义的资本,指社会经济各主体用于投资经营的,以资金要素以主的及其与之相关联的土地、设备、技术、管理、信息、智力、品牌等一系列要素的总称。其核心要素是资金。

2、狭义的资本,指资本金,是企业设立或扩展营运规模时,由投资者投入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能够保障企业运行的最基本需要和担保债务偿还的基础性资金。

3、资本的具体形态,既可以是货币,也可以是实物和无形资产等。

4、资本主要指投资者投入企业运营的资金,具有如下特点:

(1)资本有着明确的权益所有者;(2)资本只能以投入方式形成;(3)资本是永久性归企业使用的基本资金;(4)资本是投资者分配利润的依据。

(二)资本市场

1、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部分,指的是社会经济各主体之间进行一年期资本融通的各种形式及相伴而生的一切交易关系的总和。

2、资本市场主要形态有证券市场(股票市场、长期债券市场等),长期信贷市场(长期抵押贷款、长期项目融资等),衍生工具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权市场等)等。

3、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明确肯定“发展资本市场”。

(三)资本运营的含义

1、广义的资本运营,指企业将其拥有的有形和无形存量资产转变为可以经营的证券化的价值资本,通过对资本的重组、参股、控股交易、租赁、收购、兼并、转让等途经,实现资本增值的活动或过程。

2、狭义的资本运营,特指企业资本上市(进入证券市场)运作的活动或过程。

3、企业实施资本运营的基本前提: (1)资产评估;(2)股份制改造。

4、企业传统经营方式是以产品经营为主,企业现代经营方式则以资本运营为主。

5、企业资本运营一般包括金融资本运营、生产资本运营和商业资本运营三个方面。现代企业资本运营主要是金融资本运营。

(四)资本运营的基本模式

1、资本的内部积累

包括内部资本的组织管理、筹集、运作、调整等。其前提是G'>G,其核心是

对G'进行再分配。

企业进行资本内部积累时,必须对两个方面作出决策:一是积累的数量及比例,二是积累的投入方向。

2、资本的市场化社会化运作(横向集中)

在社会层面上,通过参股、重组、收购、兼并、转让等方式,实现资本增值、优化配置或产权转移的目的。

(五)企业资本运营的两大误区

1、用资本运营代替生产经营,以虚拟经济替代实体经济,盲目扩张,导致资产泡沫化。

2、将资本运作当作“圈钱"的工具,重圈轻投。(这是大陆地区企业资本运营的通病)

二、我国媒介进行资本运营的动因分析

(一)我国媒介业要发展壮大,所需资金庞大,但自身的资金积累能力有限,财政负担过大、投入严重不足。

(二)我国媒介业受到国家政策保护,行业平均利润率居高不下(超过20%),吸引着大批社会资本的关注。若社会资本介入,有着良好的资本市场预期。

(三)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示范效应。

同属国有性质的媒介,股份制改造难以启动,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四)相关行业成功改制,形成传媒业改制的外部驱动力。

电信业,邮政业,文化业,影视业,报刊发行业,图书出版发行业等

(五)新媒体资本运营的的压力与启示

(六)境外媒体资本运营的压力与启示

(七)我国媒介集团内部矛盾重重,改革呼声高涨。

三、新时期我国媒介资本运营的主要方式

(一)投资实业

1、投资经营房地产业、旅游业、酒店业、信息服务业、教育培训业等。

2、通过收购、参股、创办等方式渗入相关产业。

(二)投资新媒体

1、各大传统媒体纷纷投资创办新闻网站,扩展新闻传播业务,拓展新的经营领域。

2、与社会资本合资创办新闻网站或商业网站。

(三)投资金融、证券业

如,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与河南农村信用社合办股份制银行;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与四川省证券公司合作成立证券投资部,投资国内二级市场。

(四)以股份合作方式经营媒介相关产业

1、经营影视业。

2、合资创办新报刊。如《新京报》的创办。

3、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本媒体的经营。如《中国产经新闻》报的经营模式。

4、股权置换。如,阳光卫视与新浪网合作;羊城晚报集团与香港上市公司合作。

(五)媒介实现股分制

这种形式为各报业集团广泛采用。许多报业集团把新闻采编资产与经营性资产(印刷、发行、广告等)进行分离,重组经营性资产,引入社会资本,组建股份制公司。

(六)参股、控制上公司(借壳上市)

如,成部商报参股四川电器;中国计算机报控股港澳实业。

(七)成立股份制子公司,直接上市融资(剥离上市)

电广传媒,东方明珠,中视股份,央视传媒

四、我国媒介资本运营的困境

(一)产权不明晰,股份制改革举步维艰,只能间接上市。

(二)新闻传播本业难以进入资本市场,相关政策支持和法律支持不力。

(三)国内统一的媒介资本市场难以建立。

行业壁垒,行政区城壁垒,跨媒体经营限制,等等。

(四)社会资本进入新闻传媒业的“政策红线”。

(五)媒介资本重组遵照行政指令,久缺长效的市场化社会化机制。

(六)境外资本虎视耽耽,我们的应对之策和化解之法何在?

第四章媒介市场分析

一、媒介市场的涵义及分类

(一)简而言之,媒介市场就是媒介产品买卖及相关生产要素流通的有形或无形场所。

从媒介产品卖方的角度看,媒介市场就是有未满足需求的现实的或潜在的购买者的集合;而卖方的责任即是在符合法规和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如何最好地满足购买者的需求。因此,需求就是市场。

(二)媒介市场的分类

1、依据“谁在媒介市场上购买”的标准,可将媒介市场分为:

(1)受众市场(指个人信息消费市场);(2)团购市场(指组织消费市场);(3)广告市场(指购买媒介广告版面或时间的广告主)

2、从媒介产品制播流程来看,可分为:(1)传播市场(主要指大众媒介);(2)媒介产品交易市场。

3、从媒介资本运营的角度看,还有媒介资本市场。

4、从媒介人才交流的角度看,还存在媒介人才市场。(如,2001年,《体坛周报》以150万元的天价把《足球报》的“名记”李响“转会”至旗下。)

二、受众市场分析

(一)受众市场的基本特点

受众市场(个人消费市场)由那些为满足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信息、文化、心理等需要购买媒介产品的人们组成。

这一市场的基本特点是:庞大、分散、流动、多样。

受众市场即是大众传播媒介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又是大众传媒组织生产的终级目标所在。媒介的其他市场都是以受众市场为终极目标,都是围绕受众市场来运转。

(二)受众市场细分

1、对受众市场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进一步划分,即是受众市场细分。市场细分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媒介传播时选定目标受众。

2、受众市场细分的基本方法

(1)地理细分

(2)行业细分

(3)人口细分

(4)时间细分

3、受众市场细分的基本原则

(1)可识别性

(2)可进入性(可传播性)

(3)可盈利性

(4)可稳定性

(三)受众市场定位

1、受众市场定位,即媒介公司(机构)依据市场细分的情况,确定自身的目标受众。

2、受众市场定位的主要依据:

(1)媒介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2)社会公众对媒介特色的认可

(3)广告主对媒介特色的认定

(4)媒介可供传播的信息资源性质

3、受众市场定位的实施对策

(1)频道、节目(栏目)专业化

(2)目标受众小众化(或分众化),切忌求大求全,贪多嚼不烂,失去特色。

(3)节目播出时间灵活机动,富于针对性。

(4)黄金时段(早晨6:30——7:30;中午12:00——1:30;晚上6:30——10:00)尽量“大众化”(或普众化),聚拢人气。

(5)播出时段相对固定,播出内容提前预告。

三、媒介内容供应市场分析

(一)媒介内容及其分类

1、媒介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社会组织机构,因而,媒介向受众传播的各类信息统称为媒介内容。

2、媒介内容按其性质来划分,通常分为三大类:新闻内容,非新闻内容,广告

内容。非新闻内容主要指文艺、娱乐、科普、自然知识、体育运动、休闲、购物、电影、电视剧等内容。

(二)媒介内容生产与供应的基本方式

1、媒介自产自(刊)播。

2、社会生产,市场供应,媒介刊播。

3、根据我国现行法规与政策,新闻内容必须由媒介自产(刊)播,非新闻内容可采用社会化生产方式,由市场供应。因此,本章所说的媒介内容供应市场,特指非新闻内容的社会化生产与供应市场。

说明:新闻内容必须自产自(刊)播规定限于传统四大媒体,民营新媒体不受此规定限制。

(三)报刊内容供应市场

1、学术期刊、专业期刊社会约稿制与稿件供应市场。

2、报纸文艺副刊或非新闻版面稿件供应市场。

3、学术期刊、专业期刊内容生产社会承包(合作)经营。

4、报纸文艺副刊或非新闻版面内容社会承包(合作)经营。

5、商业小报社会约稿制与稿件供应市场。

(四)广播节目供应市场

1、音乐节目供应市场

2、曲艺节目(相声、评书、笑话、小品等)供应市场

3、广播剧、广播小说供应市场

4、特定信息(如,交通信息、股市信息等)供应市场

5、广播节目社会承包(合作)经营

(五)电视节目(栏目)供应市场

1、娱乐节目社会承包(合作)经营

2、体育栏目社会承包(合作)经营

3、科普栏目社会承包(合作)经营

4、时装(时尚)栏目社会承包(合作)经营

5、文艺(综艺、曲艺)节目社会承包(合作)经营

6、气象栏目社会承包(合作)经营

7、医疗、保健、生活(厨艺、化妆、茶艺、园艺等)类节目社会承包(合作)经营

8、历史记录片供应市场

9、历史记录片栏目社会承包(合作)经营

10、自然类、地理类、文教类节目社会化生产或经营

11、电视剧社会化生产与供应市场(如,金鹰电视节)

12、电影频道内容供应市场

13、体育运动直播、转播市场

14、大型体育赛会直播、转播市场

15、大型文艺活动直播、转播市场(如奥斯卡颁奖典礼)

16、西方各国政治竞选直播、转播市场

17、其他活动(如名人婚礼、重大案件审理等)直播、转播市场

(六)我国广电节目社会化市场化生产和经营机制的建立与发展

1、建之广电节目社会化市场化生产和经营机制的动因分析

降低成本,精减编制,专业分工,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创业或就业领域

2、广电节目社会化市场化生产和经营已进入企业(公司)化运作时代,已成为文化传播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资本大量涌入该领城。

3、制播分离制度、制片人制度逐步完善,独立制片人兴起。

第五章媒介策划

一、策划及媒介策划的涵义

(一)策划:策划是指一种整体的谋略及其布置安排。策划的核心要素(灵魂)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即富于创意。策划的根本目的在于最有效地调动各种资源,利用一切市场要素并进行优化组合,扬长避短,把握最佳的时机,提高效益。

(二)媒介策划

1、媒介策划就是在对媒介市场及相关因素进行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媒介运作的各个方面从整体上进行布置和安排,以提升媒介的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

2、媒介策划的基本内容

(1)媒介定位策划

(2)媒介产品制播策划

(3)媒介产品营销策划

(4)媒介品牌策划

(5)媒介品牌市场价值链策划

(6)媒介危机公关策划

二、媒介策划书及其基本要素

(一)媒介策划书,又称媒介策划方案,是以书面形式把策划思路及实施过程和要求表述清楚。

(二)制作媒介策划书的基本要素

1、确定总体目标;

2、阐述创意

3、阐述依据(这是策划的前提和基础,必须予以充分论证)。

(1)市场依据;(2)政策依据;(3)竞争对手分析;(4)本媒介的优势分析。

4、时间与步骤(在时间上对总体目标进行分解)

5、措施与办法

三、报纸策划

(一)报纸定位策划

1、目标受众(读者)调研

2、报道风格、方式确定

3、报纸版面(栏目)设计

4、稿源的挖掘及稳定性

(二)报纸发行策划

1、新报纸创办初期的免费赠阅活动策划

2、新报纸创办初期的推广活动策划

3、报纸发行网络策划

(1)自办发行(主要针对本地城区市场)

(2)委托发行(主要针对外地市场)

(3)邮政发行(主要针对分散的农村市场)

(三)报纸——读者互动策划

1、开辟读者反馈栏,让读者参与报纸建设。

2、定期向读者进行问卷调查,随时根据读者的意见调整报纸的版面、报道内容及报道风格等。

3、举办大型联谊活动,回馈目标受众。

4、在社会各界组织读者联谊会,报纸高层管理人员定期与读者交流。

(四)报纸的公关策划(公关的目的是树立媒介良好社会形象,提升媒介社会影响力)

1、大型公益活动策划

2、始终关注社会公益事业

3、nn

4、强化对社会强势群体的监督

5、对稳定的读者群体给予方便和优惠。

四、电视策划

(一)电视台定位策划

1、目标受众(观众)调研

2、竞争对手调研

3、收视覆盖区域策划

(二)电视栏目(节目)策划

1、栏目(节目)设计

2、节目内容、风格策划

3、播放时间(时段)策划(适时、定时、预告)

4、节目播放的连续性、稳定性策划

5、节目主持人策划

6、栏目(节目)调整策划

(三)电视公关策划

(四)电视品牌节目的维护

(五)电视品牌节目的市场价值链的开发

(六)电视直播节目策划

1、建立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机制

2、及时拟定直播方案

3、调整相关栏目的播放时段

4、拟定现场与演播室的互动方案

五、广播策划

第六章媒介产品营销

一、什么是媒介产品营销?

(一)有组织、有计划地发行、推广或销售媒介产品的过程,即是媒介产品营销。

(二)媒介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都是围绕媒介产品营销而展开,营销是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营销过程是“惊险的跳跃”。

(三)对报刊而言,营销过程主要是报刊的发行;对于广播电视台而言,营销过程主要是广电节目的推广及提高收听(视)率的过程。

二、报刊的营销

(一)重中之重,是建立报刊发行网络(营销网络)

媒介产品的营销网络是指媒介组织为销售自己的媒介产品专门设立的营销机构,它是通过建立统一的分销点,配备专门的营销人员,把媒介产品销售到各个细分市场的独立的营销体系。媒介组织能否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拥有自己的完善有效的营销网络。对报刊而言,即取决于它的发行网络。

1、报刊发行的通用方式:

(1)自办发行(主要针对本地城区市场)

(2)委托发行(主要针对外地市场)

(3)邮政发行(主要针对分散的农村市场)

(4)订阅发行(在农村,主要通过邮政系统;在城区主要通过专门的发行人员)

(5)组合发行(将上述几种方式配套组合)

2、报刊发行网络的基本模式:

(1)本城区模式

①发行总部→分销站→分销人员→报刊零售点

②发行总部→分销站→分销人员→订户

(2)外地模式:

①发行总部→外地报刊发行机构(委托发行)→分销人员→报刊零售

点或订户

②发行总部→本报记者站→分销人员→报刊零售点或订户

③外地同步印刷→本报记者站(或外地报刊发行机构)→分销人员→报刊零售点或订户

(3)农村模式:

①邮发合一

②本报记者站→分销人员→乡镇报刊零售点或订户

③外地报刊发行机构→分销人员→乡镇报刊零售点或订户

(4)搭“便车”模式:小报租用大报的发行网络,也称“傍大款”模式。

(5)全权委托模式:

①全权委托邮政系统发行(学术刊物发行通用模式)

②全权委托社会发行机构(小报和通俗杂志通用模式)

(二)新报刊的发行与推广

1、在本地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创刊广告(在不同媒体上有计划地、集中时段地进行广告“饱和”轰炸。)

2、在较长时期内,免费赠阅

(1)街头散发赠阅

(2)搭乘老报便车赠阅

(3)在大型文体活动中,乘机赠阅。

3、在确定受众接受、认同本报刊后,立即着手建立自己的发行网络。

三、电视节目的营销(或推广)

(一)新电视台(或新频道)试播

1、瞧准时机,重拳出击,一炮打响。

2、有计划地、密集地在本地媒体上进行广告推广。

3、节目新颖,品种相对单一。

4、邀请目标受众参与互动。

5、诚邀权威人士或“舆论领袖”加盟,加大推广的深度与广度。

(二)电视节目的推广

1、预告推广方式(可在广播电视报上预告)

2、广告推广方式

3、在大型文体活动中,乘机推广。(如湖南卫视借“超级女声”活动,推广首播《大长今》,并推广“国球盛宴”及“仁和、闪亮新主播”节目。)(三)电视品牌节目(栏目)市场价值链的开发

1、电子音像制品的开发与营销

2、印发相关的书籍或专刊

4、品牌节目的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增值。

参考书目:

1、胡正荣主编:《媒介市场与资本运营》,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年8月。

2、屠忠俊主编:《新闻事业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年2月。

3、[美] 艾伦著,谢新洲等译:《电子媒介经营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

4、喻国明编著:《传媒竞争力》,华夏出版社 2005年1月。

5、周鸿铎主编:《媒介产业案例分析》,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5年8月。

6、欧阳国忠著:《中国电视前沿调查》,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2年11月。

第七章媒介广告经营与管理

一、广告及广告活动主体

(一)广告的含义

广告,是为了某种需要和目的,通过一定的媒介与方式,广泛地向社会公众

(或目标受众)传播信息的一种宣传活动。就一则具体的广告而言,它通常具备以下基本要素:广告主、广告信息、广告媒介、广告费用等。

(二)广义广告与狭义广告

广义的广告指广告主通过一定的媒介与方式针对目标受众进行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包括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广告和不以赢利为目的的非商业性广告两大类。

狭义的广告,是指赢利为目的的商业广告,也称经济广告,它是由可识别的广告主,通过媒体向目标受众传播企业、产品或服务信息,以实现其商业目的的信息传播活动。

不以赢利为目的的非商业性广告主要有两类:分类广告(或启事广告)与公益广告。

(三)广告活动主体

从广告的制播流程来看,广告活动的主体主要可分为四类: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及广告受众。

二、媒体广告的分类及特点

(一)报纸广告的优缺点

(二)期刊广告的优缺点

(三)广播广告的优缺点

(四)电视广告的优缺点

(五)网络广告的优缺点

三、广告机构设置与管理

(一)广告机构及分类

广告机构是承担广告经营活动任务的主体,根据它们在广告活动中的职能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专业广告公司、企业广告部门、媒体单位广告部门和广告团体组织。

(二)媒体广告机构的设置

媒体广告机构指广告发布单位设置的广告部门,常见的组织形式有广告部、广告发行部、广告经理部和附设的内部广告公司等。

(三)媒体广告机构的工作职能

1、发布广告

2、设计制作广告

3、收集、分析广告反馈

4、处理与广告业务相关的其它事务

(四)媒体广告机构的管理

1、广告机构的内部经营管理

(1)广告机构的业务管理

(2)广告机构的财务管理

(3)广告机构的人事管理

①广告人员的聘用

②广告人员的培训

③广告人员的业绩考评与奖惩

四、媒体广告刊播价格

(一)媒体刊播广告定价的一般原则

媒体的广告刊播价格是指媒体出售广告版面或时间的价格。从理论上来讲,广告价格由成本、税金和利润构成的。

从总体上看,影响广告价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成本、税率、利润率这些较为固定的因素外,其他因素有:广告的空间位置、时段位置、时间长短、市场覆盖率、媒体的社会声望与影响力、广告设计和制作水平等。

(二)媒体广告定价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统一管理原则

2、价值规律原则

3、适时调整原则

(三)报纸广告版面的出售价格

1、报纸广告版面的计价单位

栏公分,1/4版,1/2版,整版,广告专刊

2、广告费率:每单位广告版面面积收取的广告发布费。

广告费率可分为公开费率、优惠费率、差别费率、附加费率等。

3、百万份广告费率

百万份广告费率可用于报纸之间出售广告版面价格的比较,又称“密林率”(Milline Rate ),计算公式是:

MR=)000

,1000(报纸发行总份数

报纸广告费率

元/栏公分·百万份

4、千人价格

千人价格(cost-per-thousand )可用于报纸与其他媒体(期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之间出售广告版面或时间的价格水平的比较,计算公式是:

CPM = 1000

媒体到达人数媒体广告刊播价格

(元/千人)

5、报纸发行量稽核

美国发行量稽核局(ABC ,1914)

国际发行量稽核局联合会(IFABC ,1963)

(四)广播、电视广告时间的出售价格

1、广播、电视广告播出时间计量单位为秒。

2、同一广告因播出的时间段位不同,则价格不同,存在时段差价。

3、“买断”某一电视栏目或节目的广告时间要实行议价或拍卖;独家“买断”一般以年为计量单位。

4、在四大传媒中,广播是最经济的传播媒体。

五、媒体广告市场经营

(一)广告市场定位——即媒体确定最重要、最主要的广告客户的过程。

(二)广告市场与受众市场的关系

广告市场从属于受众市场,有受众必有广告

(三)媒体组织与广告客户之间的关系

1、媒体主要掌控广告发布权

2、大广告客户往往制约媒体,媒体通常处于被动地位。

3、媒体对广告内容及发布方式必须严格把关

(四)媒体经营广告业务的主要方式

1、媒体广告机构直接承接广告业务

2、由独立的专业广告公司全权代理广告业务

3、向广告公司出售广告版面或时间

六、广告推广与广告调查

(一)广告推广

1、广告推广的含义

广告推广指媒体向广告客户推销自己的广告版面位置或广告时段的手段、措施及活动,以及媒体在广告受众中树立自身广告业务良好形象的手段、措施及活动。

2、面向广告客户的推广方法

(1)价格优惠;(2)效果宣传;(3)满足要求;(4)出谋划策

3、面向受众的推广方法

(1)提高广告可信度

(2)提供种类齐全的广告信息

(3)提高广告的艺术性和设计水平

(二)广告调查的内容与意义

1、广告调查的基本内容

(1)各种比率:覆盖率(到达率)、接触率、注意率、认知率、行动率、信任度等。

(2)受众购买力与生活方式

(3)广告客户的相关背景资料

2、广告调查对媒体广告业务经营的意义

(1)为广告推广活动提供依据

(2)为调整编辑方针或经营策略提供依据

(3)有针对性地向广告客户提供服务

(三)广告调查的方法与技术

1、接触率调查的方法与技术

(1)认识测定;(2)视听率调查

2、注意率调查方法与技术

(1)分发回忆调查表;(2)个别询问法;(3)电话调查法

3、调查技术装备

视向测验器、按钮仪、电位法测验器(测谎器)、视听器、瞳孔仪等。

七、广告管理法规和广告伦理

(一)广告法规

1、广告法规的含义

广告法规是由国家机关制定的关于广告宣传和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的总称。它是法律的一部分,属于国家行政法规范畴,是国家法规的组成部分。

2、我国现行的广告法规体系

我国现行的广告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效力不同的层次:

一是广告专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二是有规范广告行为内容的相关法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产权保护法》等;

三是有关广告管理的行政规章。

(二)广告伦理

1、广告伦理的含义

2、广告伦理失范及其表现

3、广告主的广告伦理

4、广告公司的广告伦理

5、广告代言人的广告伦理

6、媒体的广告伦理

(1)媒体广告应该真实、负责、公正、正派

(2)媒体从事广告业务的自律准则:《中国报纸广告行业自律公约》(1996年6月)

(3)媒体广告业务人员的职业道德

第八章媒介产业化与集团化

一、产业的涵义

(一)什么是产业

产业,即经济产业,指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进行投入与产出活动的企业经济行为或组织的集合体。

一个产业可以由多个企业的同类经济活动组成,一个企业也可以不只是从事单一类型的经济活动,还可以从事多种经济活动,从事多产业、多行业经营。

(二)形成产业的基本前提

1、具有企业经济属性

2、按市场机制配备资源(市场化)

3、向社会资本开放

(三)媒介产业化

媒介产业化,是指特定环境中的意识形态型的媒介向企业化经营的媒介转化。媒介产业化,实际上就是媒介的单一功能向双重功能的转化。

在我国,媒介产业化并不等同于商业化。因为,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媒介的

产业化必须坚持媒介的公有制形式,坚持在经营方式上走市场化的路子。

二、媒介业的双重性

(一)媒介业的公益事业性质

1、大众传播媒介是社会公器,主要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它不是个人财产,因而它必须注意社会效益。

2、媒介的社会功能:

(1)政治功能(2)教育功能(3)文化功能

(二)媒介业的经济产业属性

1、与生产企业一样,也有追求利润的冲动

2、其产销流程与生产企业一致,只不过所生产的产品(商品)不同而已。媒介业生产的是信息商品,而企业生产的是物质商品。

3、媒介是国民经济各产业各部类之间,及其与消费者之间进行信息交换、沟通的经济平台。

三、媒介产业定位

㈠传统观念:划入第三产业

传统的国民经济产业序列——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媒介业是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㈡当代观念:划入第四产业(信息产业)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媒介业理当成为国民经济产业序列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既然国民经济序列中其他产业均已市场化、社会化,那么,媒介产业也理应市场化、社会化。

四、欧美各国的媒介业的定位

(一)政党媒介(事业型)

(二)公共媒介(公益型)

(三)商业媒介(产业型、市场化)

五、中国大陆如何破解媒介定位的难题呢?

(一)报业集团化

母报(通常是党报)承担政治、社会功能,各子报则承担市场功能和商业功能。实际上,是由各子报“养活”母报。

报业集团化有三大优势:

(1)减少国家对报刊事业的投入,减轻财政负担,把成本风险转移给社会。

(2)各报业集团既可履行政治社会职能,又可以获取市场(商业)利润。

(3)试图做强做大,抵御海外媒介资本的强势冲击。

报业集团化的最大隐忧——产业定位模糊不清

(二)广电集团化

1、广电集团化运作的一般模式

(1)频道专业化(CCTV最明显)

(2)省台卫视化(试图突破相对狭小的地域空间,如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游游卫视)

(3)节目(栏目)小众化。

(4)娱乐大众化(如“超级女声”节目)

2、广电集团化的优势

⑴试图将裁判员(广电局)与运运员(各广播台、电视台)分离。

⑵避免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维持媒介业秩序。

⑶兼顾政治社会功能与市场功能的平衡。

⑷为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发展搭建与广大消费者(公众)沟通的信息平台,促进生产、商业繁荣。

3、广电集团化的最大弊端——传统的等级秩序和势力范围难以真正突破(如湖南卫视。主要原因是国家新闻政策的约束。)

三、出版业集团化

思考与练习:

1、分析媒介业的双重属性。

2、结合现实,分析我国是如何破解媒介业定位难题的。

3、举例分析我国报业集团的运作模式。

现代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企业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现代企业管理学 二、课程编码: 三、学时与学分:40/2.5 四、先修课程:无 五、课程教学目的:让学生全面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 六、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管理与环境 §1企业概述 §2 现代企业制度 §3 管理概述 §4 企业环境 §5 演变中的管理理论??????? 第二章战略管理 §1 战略概念 §2 战略分析 §3 总体战略 第三章决策科学与艺术 §1 决策概念 §2 现代决策方法 第四章计划管理 §1计划概念 §2目标管理法 §3 网络计划法 第五章组织管理 §1 组织概念 §2 组织的设计

§3 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4 权力分配 §5 新型组织 §6 组织变革 第六章管理沟通 §1管理与沟通 §2人际沟通 §3团队沟通 §4 组织沟通 §5 公共关系 第七章领导艺术 §1领导与领导者 §2领导者影响力的来源§3 领导者的素质 §4领导行为艺术 第八章人力资源管理 §1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2 人力资源计划 §3 招聘 §4 选择 §5 人力资源开发 §6 职业计划 §7 培训 §8 绩效评价 §9 报酬和福利 第九章控制与激励 §1 控制的概念 § 2 控制的方法 § 3 内部控制 §4 激励理论

§5 激励体系 七、适用学科专业:非管理类经济学各专业 八、课时安排: 九、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小组模拟分析与讨论相结合 十、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孙焱林等着:《实用现代管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参考书: 1.Chuck Williams. Management,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2000 2.Gareth R J, Jennifer M G, Charles W L H.Contemporary Management.2nd ed.Irwin McGraw -Hill Higher Education, 2000 3.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第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十一、课程考核方式 平常学习占20分,案例分析总评占20分,结业考试占60分,考试形式为开卷。

企业管理概论

《企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50010203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数:64 学分:4 一、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企业管理》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共同课,也是必修课的基础课,是介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课程的内容包括: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组织管理环境及其社会责任;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五项管理职能的含义、内容及其原理与理论、方法等。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初步掌握从事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原理、方法和技术,从而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关的各门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为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鉴于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待国外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运用全面的、发展的和系统的观点以及管理理论,去教育学生观察分析现实中的管理问题,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职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学时分配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着重掌握:管理的一般概念;管理的特征和分类;管理的性质;管理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管理的职能;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管理的性质、管理的职能及管理的研究对象。 教学难点: 1.管理的分类; 2.管理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3.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学; 教学内容:第一节:管理的概念与特征;第二节:管理的性质与作用;第三节:管理的职能、主体和对象;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沿革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着重掌握:管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过程;不同时期管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相关内容;当代管理学的发展状况。进而加深对管理学的理解,提高学习和运用管理学理论的自觉性。教学重点:科学管理理论、一般行政管理理论、理想行政组织体系。 教学难点: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2.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 3.霍桑试验与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 4.行为科学理论 教学内容:第一节:管理理论的萌芽;第二节:古典管理理论;第三节: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第三章组织管理与社会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着重掌握:管理环境及其主要因素;管理者所面临的各种因素的挑战和对企业进行管理的主要途径;组织文化的概念、特征、

现代企业管理第一讲教案

使学生了解课程性质和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对本课程产生兴趣 掌握企业的概念、特征、类型 理解管理二重性 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学习方法 企业的概念与特征 管理的概念、性质以及其职能 企业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现代企业组织的类型 企业的目标与责任

企业管理基本原理 企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引言 一、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管理无处不在!(周三多) 从最近的一些事读管理 海地与智利大地震 丰田召回事件

喜羊羊现象(喜羊羊平底锅) 从日常生活琐事看管理 吃饭排队 打篮球 从小孩成长过程中看管理 怎么让孩子睡好觉 牙膏与牙膏皮 游泳激励 从人生要扮演的两个角色看管理二.课程介绍与课时安排: 课堂讲授45课时 其中案例分析18课时 复习与小结

共计(48学时) 三.?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以管理思维锻炼为主; 结合实际,注重案例分析; 撰写小论文 四.? 本课程的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使用教材: 《现代企业管理》(第2版),王关义等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出版,北京市精品教材。 2.建议参考书: [1] 黄渝祥等.企业管理概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03月 [2]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5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6 [3]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9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9年3月 [4]哈罗德.孔茨.管理学.(第12版)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8月 五、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35% 其中:出勤10% 案例分析及课堂表现15% 期中报告10% 期未考试65% 六、课程教学管理 课程助教职责: 考勤(请假:每人每堂课有2人以下的批准权; 查考勤:报各班出勤人数) 分组并组织案例分析

行政管理(本科)课程说明.

行政管理(本科)课程说明 1.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及各种具体的制度与规则,培养学生运用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行政法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公务员;行政授权和行政委托;行政行为;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合同;行政处罚;行政监督;行政责任;行政复议;行政赔偿;行政诉讼等。 2.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开放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对中国的国体、政体及其主要政治制度的基本架构、运行机制等有个系统而科学的认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宪法制度、中国的执政党和参政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和军事制度等。 3.领导学基础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领导学基础是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开放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现代领导学的基本理论,领导活动的基本规律,以及体现这些规律的原则、方法,并能够用于指导工作实践。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领导权力与制约、领导体制与改革、领导环境与文化、领导素质与群体结构、领导关系与角色、领导决策与科学、领导选才与用人、领导艺术与方法、领导效能与发展、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领导思维方式等。 4.政府经济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政府经济学是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开放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政府管理经济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使学生学会用经济分析方法分析政府的公共事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市场结构、公益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寻租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 5.中外政治思想史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中外政治思想史是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开放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外政治思想的历史,以及中外政治思想家对政治问题的理解。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与西方政治思想史两方面的内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内容包括:儒家的政治思想、道家的政治思想、墨家的政治思想、法家的政治思想、兵家的政治思想、宋明理学政治思想、近代政治思想。西方政治思想史内容包括:古希腊政治思想、古罗马政治思想、中世纪政治思想、近代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意大利政治思想。 6.公共政策概论 本课程4学分,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建立起关于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公共政策的主要理论规范和一般研究方法。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公共政策概说、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政策方案的制订、政策执行、政策监控、公共政策的定性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定量分析方法、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公共政策的比较分析以及建立公共政策分析的新范式。 7.组织行为学 本课程4学分,72学时,开设一个学期。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为进一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建设报告

〈〈现代企业管理》创新课程建设报告 山东轻工业学院商学院张德良 2012年7月 〈〈现代企业管理》是工科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现代企业管理》是研究现代企业基本特征、运作规律、管理方法的一门学科,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与企业经济活动关系密切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具备初步的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经 济生活的需要。本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必修课程之一,这门课程的开设对于提高 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非常重要。 按照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建设平台,整体优化课程内容,重组课程结构,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体系分为经典内容和现代内容两部分。经典内容分为三大板块:第一大板块现代企业管理的 基本知识和原理,设现代企业管理概述一章(4学时);第二大板块现代企业组织与战略, 设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现代企业经营决策共二章(12学时);第三大板块现代企业运作管 理,设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网络计划技术、现代企业质量管理共三章(12学时)。现代内 容共设现代企业物流、现场环境管理、虚拟企业管理三章(12学时)。 一、课程指导思想及定位 1、课程的指导思想 (1)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标准 把握“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特征。以能力为本位的思想已成为国际教育界的共识。课 程建设与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指从事职业活动 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它是劳动者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能力;关键能力指那些与具体的职业和专业无直接关系,但对于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能力,其目的在于填补学校教育与产业界实际之间的断层与空白。 (2)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课程模式 课程改革必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要特点包括:“学”重于“教”;教师的作用是评估、判断、建议和指导而不仅仅是信息与知识的传递;形成“自组织”和互动的教学情境;发展学生的经验和技能;课程的灵活性与个性化。 课程改革还应积极探索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和考核方式的多样化,考核形式包括笔试(如 期末考试)、综合性作业、拓展能力、课堂讨论等。同时,高等教育应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应突出能力和实际应用。

企业管理概论

企业管理概论 ,,xx企业管理的相关的概论是什么内容,!是在教育部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高职教育特点编写的高等职业学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企业管理课程的教材。按照高职高专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立足企业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以让学生认知、理解必备的经济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企业管理基本方法与技能为出发点,介绍了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实务。主要内容包括:市场经济基础、市场主体行为、企业与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决策与计划、市场营销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质量管理、企业资源管理及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实务。期末论文企业战略管理初步认识摘要: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但为企业指出正确的方向还包括让企业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情景。它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规划。它是基于市场发展和社会发展所提出的,实现过程中进行控制的动态管理过程。现代企业所面临的是一个复杂和迅速变化的生存环境。企业为了生存和达到盈利的目的,必须了解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以及在战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这样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取得自身的优势,获得长远发展。关键词:战略、生存、竞争、风险一. 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从巴纳德强调的企业组织要与环境相适应 的这“匹配”思想成为现代战略分析的基础,到肯尼斯·安德鲁斯开创性地提出要通过组织的实力与弱点及市场环境的机会与威胁的 方式,将战略定义为公司“能干什么”与它“可以做什么”之间的

一种配比,形成了企业战略分析的框架,再到迈克尔·波特突破性地提出以五力量图为工具的产业结构分析方法,以价值链为分析工具的识别企业竞争优势的分析方法以及三种基本的竞争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形成了以外部环境为重心的企业战略分析框架。1990年,普拉海拉德与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强调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组织内部两个相互补充的方面:企业所具有的资源、企业的能力。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如土地、设备等;也包括无形资源,包括品牌、企业文化等。企业能力是指企业协调资源并将其发挥生产作用的技能。“核心竞争力”还强调具有“价值”、“稀缺性”与“难以模仿性”的资源与能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依此才能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在市场中得以长期生存。由此形成了以内部条件为重心的企业战略分析框架。作为资源依赖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杰伊·巴尼提出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企业在行业中业绩出众的能力,也即能够赚取比同行更高利润的能力。既然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要比竞争对手创造出更高的价值。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影响,战略联盟的形成使得传统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向以集团为基本单位的市场竞争形式,即联盟集团与联盟集团之间的竞争,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联盟内的企业成员要达到双赢的目的,而不是“零和游戏”,以避免你死我活的竞争状况。2005年,W ·钱·金教授和勒妮·莫博涅教授在其《蓝海战略》中提出,企业要把视线从市场的供给一方移向需求一方,从关注并超越竞争对手的所作所为转向为买方提供价值的飞跃,从而摆脱

南开大学《管理学》课程.

南开大学《管理学》课程 申报2004年度“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自评报告 南开大学《管理学》课程组 二零零四年六月十八日

南开大学《管理学》课程 申报2004年度“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自评报告 按照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评估指标,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院、系领导和管理学教学课程组进行了认真的自评,现将测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教学改革:满分30,自评得分29 1. 工作基础:满分6,自评得分6 ●学校领导重视:南大各级领导非常重视本课程建设,一直将其当作商学院的 公共必修课和核心基础课程,并在各个方面给予长期的支持鼓励,着力将其打造成南开大学精品示范课程。 ●各种支持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的政策及有利措施:学校和学院定期开会研究 并进行实地检查。有领导听课和专家督导制度,深入课堂听课,提出改进意见,促进教学。近几年学科组成员获得多项教材编写立项资助,三名课程组成员先后被选送到国外培养锻炼。 ●专项经费投入课程建设:自1998年,学校和学院对管理学课程采取了重点 支持政策,立项为校级精品课程,至今为课程建设已累计拨款20万以上。 如为每个主讲教师增添购置了手提电脑。为授课大教室配备投影仪、录像机、计算机等多媒体化的系列设备。 2. 教学内容:满分15,自评得分15 ●在教学内容上实施改革。教学内容注重区分学员特点,使学科发展与课程建 设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定位相适应,充分满足对各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西方先进管理技术及国内外最新的管理实践,结合 管理流派介绍管理学的起源与发展;介绍各类组织、各种管理活动中的共性

的、基础性问题,包括基础性的原理、工作程序、方法等;注重介绍管理中的软逻辑和硬逻辑的关系,帮助学员在掌握科学原理的基础上,权变地适应实际情况,培养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团队练习、情景案例、情景模拟、参观实习等。目的是把复杂的理论简单化,让学员在参与过程中学习。 3.教学方法:满分5,自评得分5 (1)梳理管理学的内容框架和发展演变主线。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强的交叉学科,管理理论体系十分庞杂,可讲授的内容很多但又比较零散,没有十分清晰的逻辑关系,所以我们将理论主线作为研究重点,结合环境变化从社会经济背景的角度力求给学员以清晰的框架。 (2)引导启发式的教学。通过商业游戏、情景案例教学和团队练习,做到寓教于乐,引导学员思考其中蕴涵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 (3)先期开设了管理学英语教学,双语教学的老师也已培训到位。 4.教学手段:满分4,自评得分3 已经制作完成了多媒体课件,收集了基于企业实践的光盘、录像带等资料,并且越来越多的教学和学习工作都通过网上进行,如上交和批改作业,演示管理软件的使用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教学信息量和教学效果。 二、教师队伍:满分15,自评得分14 本课程组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如举办教师双周讨论班并派往国外大学学习深造,其中有的获得了博士学位。 1.教书育人:满分4,自评得分4 教师获奖情况:课程负责人张玉利教授近年获得南开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特等奖、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等各种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概述 概念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根本任务) 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研究任务教育规律(基本规律:教育与人(内部),教育与社会(外部)) 发展概述萌芽时期(只是思想,不是学科),创立时期,发展时期 萌芽时期:中国 儒家孔子 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 人性三等:一等生而知之者:上智,二等学而知之者:中人,三等困而不学者:下愚办学方针有教无类: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也 孔子的教育思想并未体现绝对的教育平等 教育功能国家发展的三个条件:庶(劳动力),富(生产力),教(政治伦理教育)孔子的治国大纲,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 教育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君子的三方面培养: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教育内容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教学方法学思行并重:“学而知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因材施教:“闻斯行诸”朱熹总结:夫子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人弃也 启发性教学:世界上最早使用启发性教学的教育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 与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道德教育立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孟子 人性论“性善论”:人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教育的作用是扩充善性(内发论)教育的作用“明人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 理想人格“大丈夫”,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品德内化) 内心修养方式: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教学思想深造自得: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内发) 盈科后进: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循序渐进原则) 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 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专心致志: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社会分工与教育劳心者治人,劳力者之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企业管理概论》课程标准

《企业管理概论》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是根据高职高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的。编写本课程标准时,坚持“理论联系实 际”的原则,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 课程标准中教学内容和学时,可根据具体教学需要做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一、课程简介 1.课程名称:企业管理概论 2.课程代码:064208 3.学时:48 学时 4.学分:3 学分 5.适用专业:物业管理专业、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等 6.课程性质:必修课 《企业管理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其研究对象是物业管理过程中实际运作的各项业务。开设此门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熟悉并掌握物业管理各项业务的运作过程,包括物业管理的前期介入到运营中的各项业务及相应管理。并能通过对国内外物业管理实践的研究和借鉴,积累经验和教训,能对物业管理方面的现实问题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法和探索适合并体现我国特色的物业管理模式。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工作任务导向的项目教学,学生掌握在企业常见工作的基本技能,学习企业管理运作流程及具体的操作,论证其发展前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开展不同类型企业管理的经营与管理的知与技能,成为企业管理的专门人才。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企业管理的基本架构、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本知识和企业管理各环节具体操作实施的技能,具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与业主和使用者沟通的能力。 在学完本课后,应能达到下列职业能力目标: 1.熟悉企业公司的设立方法; 2.能熟练撰写企业管理常用文本,如企业管理方案、企业管理制度等; 3.掌握企业管理运作流程及具体的操作,如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方法;4.掌握与企业管理相关的法规文件及各项制度要求;5.能胜任某一企业一般管理人员的工作。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标准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名称:现代企业管理 2.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3. 课程编码:1813 4. 学时:建议本课程学时为64学时. 5. 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 (二)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包括管理基础知识、企业文化、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经营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技术创新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质量管理、企业管理法律法规等内容模块。具体来看,通过现代企业管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什么是现代企业管理,了解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主要工作内容、企业战略管理、市场经营战略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一些现代企业管理的最基本的知识。 本课程目前是安排在第五学期开设,第五学期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一个过渡期,之后可能多数学生面临的是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或者工作。所以我认为这门课 程虽说只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但是对于即将进入企业工作的学生来说,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知识,很有实际指导意义.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能够掌握一定的企业管理理论,旨在让学生首先对企业职能和工作内容有一个整体认识,为去企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以便将来可以更好地适应本职工作。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设计依据: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 从高职高专教育学生的实际出发,相对地淡化理论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认为学习《现代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的最根本目的是要将该学科知识“面向企业、面向实践”。据此设计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 ?初步了解企业资源管理 2.掌握企业管理的多种理论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现代企业管理(英文):Moder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层次:专升本 学时:32 学分:4 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 1.课程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作用在于使学生获得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思想、了解基本方法, 增强企业管理意识,培养作为具有专业技术的企业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以适应社 会经济生活的需要。 2.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属于专业基础课。在进行本课程学习之前,学生要求先修读《企业管理学》、《管理学原理》等课程。 3.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一、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理论教学主要内容: 一、管理与企业管理 了解管理的职能、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理论的沿革。 二、企业战略管理 了解企业战略管理概述、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战略管理中的一些主要技术。掌握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过程。 三、市场营销管理 了解市场的含义,市场营销的概念。理解市场营销观念发展的几个阶段,市场细分的含义与作用。掌握三种目标市场策略;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的方法;市场营销策略(4p策略—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或6P,政治、公关)。 四、企业生产管理

掌握生产管理的概念、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计划与生产组织过程;掌握生产过程的主要类型;了解生产系统与生产战略。掌握生产管理的历史发展;了解生产管理面临的形势及出现的新技术。 五、企业质量管理 掌握质量管理的概念;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掌握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化的程序、步骤及特点;了解工序质量控制与质量改进的方法;了解质量成本管理 的几种主要方法。 六、企业技术管理 认识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的主要内容,掌握产品开发与设备更新的方法。 七、企业财务管理 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内容与原则;理解财务管理中资本筹集、资金运用及成 本与利润管理知识;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八、人力资源管理 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方法;人员招聘的原则和具体环节;人员培训的具 体工作流程。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职能,工作分析的方法;员工薪酬的主要 形式。熟悉绩效考核常用的考核办法。 九、价值工程 理解价值的概念,掌握价值工程的三个基本要素和基本思想。了解价值工程的基本特点,掌握价值工程的基本程序及价值提高程序。 十、网络计划技术 了解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内容及步骤。 十一、现代企业管理 了解现代企业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了解现代企业的企业制度及治理结构。 基本要求:按进度完成以上教学内容,并结合重要的知识点组织课堂案例研讨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分析和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内容及要求 要求学生分组(每组4-6人)按照特定的教学知识点完成课程报告,报告应结合所学的内容,对某个企业管理的现状/个案展开分析,作业应在教学周第16周前交齐。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学概述(附答案)(同名43308)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学概述(附答案)(同名43308)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教育学是一门研究___ ____,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 2.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__ ___》。 3.1632年,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____ _》,它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4.1806年,德国教育家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5.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拉伊和。 6.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_,其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他被视为“”的代表。 7.1939年,前苏联教育家主编的《教育学》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代表性著作。 8.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和

法国的布厄迪尔。 二、单项选择题 1.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 A.《中庸》 B.《礼记》 C.《论语》 D.《学记》 2.西方最早的教育论著是() A.《雄辩术原理》 B.《理想国》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3.教育学被正式列入大学课程始于十八世纪()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 A.卢梭 C.康德 B.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4.赫尔巴特的教育主张被称作() A.现代教育派 B.传统教育派 C.形势教育派 D.实质教育派 5.“产婆术”是由()创立的教学方法。 A.柏拉图 B.亚里斯多德 C.苏格拉底 D.卢梭 6.下列对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阐述,正确的是()。 A.其代表作是《政治学》,是教育史上第一位划分年龄分期的教育家

B.其代表作是《理想国》 C.主动脉张胎教 D.强调早期教育 7.《理想国》是()的主要代表作。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卢梭 8.卢梭的教育著作是()。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 C.《普通教育学》 D.《民主主义与教育》 9.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著作是()。 A.《教育论》 B.《教育漫话》 C.《大教学论》 D.《爱弥尔》 10.《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 A.克鲁普斯卡娅 B.斯宾塞 C.布鲁纳 D. 杜威 11.提出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法的教育家是()。 A.赞科夫 B.布鲁纳 C.根舍因 D.杜威 12.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形成于()。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欧洲文艺复兴后 13.1963年,()出版了《教育过程》一书,提出了“结构教学论”。

《企业管理》课程教案

《企业管理》课程教案 一、课程定位 《企业管理》是为机械制造、自动化与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是一门将经济管理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综合课程。让学生了解企业以及企业管理模式,为毕业后更快适应企业环境和为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二、课程总目标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 构。 2、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国内外企业管理理 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 3、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 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章节及内容 (一)现代企业制度 1、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和特征 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 3、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 (二)现代企业管理 1、企业管理概述 2、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 3、现代管理原理 4、企业管理现代化 四、实践环节和内容总体设计 本课程无教学实践环节 五、教学进程计划表(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统筹) 《企业管理》

六、教学资料收集和配置设计 (一)、使用教材 机械工业出版社《设备管理》郁君平主编 (二)参考材料: [1]《现代企业管理原理》. 周秀淦,宋亚非.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现代企业管理教学》. 李启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七、可利用的教学方法(落实到章节) 1、讲授法 2、情景模拟法

3、分组讨论法 八、作业布置与批改设计 1.作业内容要求: 2.作业形式与题量: 3、作业批改设计 九、学生成绩考核与评定 (一)考核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考试,理论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满分100分 (二)成绩评定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 30%+期中考试 30%+期末考试 40%。 十、采用的教材和学生选读的参考书 [1]《现代企业管理原理》. 周秀淦,宋亚非.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2]《现代企业管理教学》. 李启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原理大题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二、简答题 1、请联系实际,评述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2、试述教育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试述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并谈一下你对它的认识。 三、分析论述题 试述教育学包含了哪些基本问题,并结合实际谈一下你对这些基本问题的认识。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二、简答题 1、试述80 年代以来我国理论界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并说明对教育本质的探讨有何重要意义。 2、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那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 3、试列举中西方历史上有关教育的代表性定义并谈一下你对这些不同教育定义的看法。 三、分析论述题 试论述教育的起源并谈一下你对各种不同教育起源说的认识。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二、简答题 简述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 三、分析论述题 运用现代教育功能的原理说明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四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 2、试述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并说明对此我们所应采取的教育策略。 三、分析论述题 1、论述学校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何作用。 2、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并说明它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哪些重要启示? 3、试用有关教育理论分析下文中所述事例: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邑人奇之,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竭于邑人.不使学。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人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归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第五章教育目的 二、简答题 简述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三、分析论述题 1、试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谈一下你对我国当代教育实践的认识。 2、试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布的教育目的,说明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应如何去实施教育目的? 第六章教育制度 二、辨析 通常我们所说的教育制度实际上所指称的就是学校教育制度 三、简答题 简述学制确立的依据。 四、论述题 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你能从中得到什么经验,这对我国当前学制改革有哪些重要启示? 七章课程 二、简答题 1、联系实际,说明影响课程改革的因素有哪些? 2、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3、举例说明校本课程的利弊。 4、试分析课程目标的主要特征,并说明应如何确定课程目标? 三、论述题 1、试述泰勒关于课程评价模式的基本观点。 2、联系实际,分析影响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第八章教学 二、辨析题 辨析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关系 三、简答题 1、列出五种国外主要的教学模式并说明当前在我国教学实践中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有哪些?

电大2018工商管理本科-信息管理概论(教学考一体化)参考答案

编者说明: 1.做题时Ctrl+F调出“查找和替换”对话框,使用自动查找功能可节省时间。 2.查找内容时,请复制连续的一小节文字,不要复制标点、字母、括号,这可能影响搜索 结果。 3.如果第一次查找完成,没找到对应项,建议再次查找。 4.两次查找都无结果,则可能是关键词对应不准确,可删除部分文字再查找,二是没有该 题的答案。 该答案仅供参考 单选题(总分36.00) 1.信息的接受者是()。( 2.00分) A. 信源 B. 情报 C. 信宿 D. 信道 2.()是指,任何一个企业均可看作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行为所构成,这 些行为对应于物料从供应商到顾客的流动过程,而这一过程就是物料在企 业的各个部门不断增加价值的过程。(2.00分) A. 企业过程再造 B. 供应链 C. 企业资源规划 D. 价值链 3.()就是通过信息政策、信息法律、以及信息道德等人文手段进行管理。 (2.00分) A. 行政管理 B. 经济管理 C. 技术管理

D. 人文管理 4.()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反映。(2.00分) A. 知识 B. 情报 C. 消息 D. 信息 5.从()角度看,信息是相互间沟通联络、协调行动的桥梁和纽带。(2.00分) A. 管理组织 B. 管理系统 C. 管理目的 D. 管理过程 6.()是指有目的、有时效,经过传递获取的涉及到一定利害的特定的情况报道或资料整理的结果。(2.00分) A. 知识 B. 消息 C. 信息 D. 情报 7.()就是用技术的手段从事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存储和传播工作,从而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2.00分) A. 人文管理

(精选)企业管理教案

【引入】 案例:王老吉品牌的战略地位 我们来对这个案例进行了解,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一节。 【新课】 §2.1现代企业战略管理(1) 一、企业战略概述 1、企业战略的定义 企业战略即企业发展战略,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根据环境的变化、本身的资源和实力选择适合的经营领域和产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通过差异化取胜所进行的总体性、指导性谋划。 2、企业战略属宏观管理范畴,具有五大特征: 3、

【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的入门章节,篇中涉及了大量的概念性知识,并且相对容易混淆,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要认真复习这些基础知识,为我 们学习以后企业管理的学习打好基础。 【作业】本章相关习题

【引入】 案例:格兰仕的企业发展战略 我们来对这个案例进行了解,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第一节。 【新课】§2.1现代企业战略管理(2) 二、企业战略管理 1、企业战略管理的定义 (1)广义的企业战略管理是指对整个企业进行管理,它是将企业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 (2)狭义的企业战略管理是通过分析、预测、规划、控制等手段,充分利用本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确定企业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设定企业组织目标,保证目标正确落实并使企业使命最终得以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 2、企业战略管理的原则 3、企业战略管理过程

4、三个关键要素 1、确定企业的使命和目标 2、外部环境分析 3、内部条件分析 5、制定战略选择方案 评估战略备选方案 (1)考虑选择的战略是否发挥了企业的优势,克服了劣势;是否利用了机会,将风险削弱到最低程度 (2)考虑选择的战略能否被企业利益相关者所接受 【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企业战略管理的定义、原则等问题,及管理过程,并且相 对容易混淆,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要认真复习这些基础知识,为我们学习 以后企业管理的学习打好基础。 【作业】本章相关习题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心理学概述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 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 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 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主要包括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两个大的方面,其中 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又涵盖了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 环境等因素。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以及评价/反 思过程。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学生是学习的主要要素,学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教师在 教与学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教育心理学研究教师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 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 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实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评价/反思过程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测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教学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它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协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协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协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实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况 (1)萌芽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继承了众多教育家和思想家对教育与心理相互关系研究的成果,在自己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企业管理概论》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13级《企业管理概论》课程实施性教学大纲 制定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企业管理概论》课程是一门关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较系统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和经济决策的常用方法,旨在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需要。 本课程全面紧扣企业管理的实际,对企业管理进行了初步介绍,并着重讲解了企业组织、生产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管理的具体内容,以及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让学生系统地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和经济决策的常用方法,掌握综合运用企业管理及相关学科知识,发现、分析并解决工商企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实际运用的技能要求,使学生熟悉企业制度、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全面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技能,使学生树立现代企业管理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思想和观念,掌握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各项实务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能,并能运用这些原理、方法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从职校学生能力教育特点出发,通过讲授法,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通过案例讨论法,多引入案例,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时多使用例证,利用课堂模拟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管理思维。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含教学建议)

《企业管理概论》课程是教师课堂讲解为主,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理论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将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切实运用到具体案例分析和实施过程当中。注重与学生的讨论和交流,课堂中利用现实企业案例讲解,从我国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在教学中,把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融合于企业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之中,对企业的管理进行全方位的教学和表述,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教学体系和结构。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形式以讲授与实训想结合,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的感知与理解。 在教学中体现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原则,把企业的经营管理与生产力标准结合一起,使学生明确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进行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和增强企业实力、活力、竞争力等深层次的活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线。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要有计划地组织一些课堂讨论。课后常留有思考题、题目尽量联系当前企业管理实践中的问题,供学生思考。 4.推荐教材及学时说明 本课程推荐教材:《企业管理基础》曹卫国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ISBN:9787516721902, 本课程课时共为76课时。 二、学时分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