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升与活字印刷术

毕升与活字印刷术

毕升与活字印刷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34902994.html,

毕昇与活字印刷术

作者:

来源:《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2019年第04期

媛媛和桃子周末去了一家书店,打算买些课外阅读书,看着书店里数量庞大的图书,媛媛突然产生了好奇。

媛媛:桃子,书店里的书真多啊!而且都非常精致呢!

桃子:那是因为现在有印刷机,可以很快地印刷非常多的书本。

媛媛:不过,古代没有印刷机,那他们的书都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桃子:这啊,都是因为一个叫毕昇的人。

毕昇是现在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墩村人,北宋年間一个技艺高超的工匠。

毕昇最初从事雕版印刷。他在长期的雕版工作中,发现虽然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大作用,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每印一本书就要重新雕一次版,刻版费时费工费料,同时大批书版存放不便,出现了错字也不容易更正。

如何才能避免这些缺点,使印刷更加简单易行呢?毕昇一直苦苦思索着这个问题。有一天,毕昇心情烦闷地待在家里,他的两个儿子在院子里玩过家家,他们用泥做成了锅、碗、桌、椅、猪、人,随心所欲地排来排去,玩得不亦乐乎。

毕昇想不出好办法,就看着孩子们做游戏,忽然眼前一亮,心想:我为何不学他们过家家那样,用泥刻成单字来代替雕版呢?那样不就可以把字随意排列,排成文章印刷了吗?

想到这里,毕昇马上开始行动。他先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统一的单字,然后用火把泥烧硬,使其成为胶泥活字。之后,毕昇把它们分类放在木格里,又用一块带框的铁板做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一个个从备用的木格里拣出来,排进框内,排满就成为一版。

排完版后,再用火烘烤底托,等药剂稍微熔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待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这时就可以进行下一步骤了。

印刷时,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敷上纸,加上一定压力,一版文字就轻松地印刷在纸上了。

活字印刷术教案

活字印刷术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活字印刷术 一、导入: 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它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发明:活字印刷术。今天我们就学习活字印刷术。 二、新授: 师:什么是活字印刷术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 师:从视频里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毕昇。北宋。工序:刻字、烧字、排版、印刷、拆版。 师:其实早在隋唐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相比雕版印刷术它有什么变化呢?我们来一起探究探究。 师:活字印刷术将死字变成了活字;将死板变成了活版。 师:那雕版印刷术有何缺点呢?北宋时期活字印刷术又有何优点呢?我们一起来看材料。(先给时间看材料,再给学生时间讨论)师:雕版印刷术的缺点是什么呢? 生:刻字费时、费力,不经济,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师:非常好,在宋代,刻本有寸纸寸金之说。那活字印刷术与雕版印刷比较,有哪些优点呢? 生:省时、省力、省料、省钱,降低了印刷的成本。 师:印刷的成本降低了,再加上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得书变得便宜了,普通人也能买得起书,因此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有何意义呢? 生:有利于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师: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泥活字,后来能工巧匠们发明了木活字,元代王祯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活字印刷术被广泛传播,并发展为我们近代使用的铅活字。中国的活字印刷术陆续传到哪些地方呢? 生:朝鲜、东南亚,经丝绸之路传到了波斯,欧洲。 师:是的,外国学者是怎样评价活字印刷术的呢。我们来看看,从他的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有没有贡献呢? 生:有。 师:也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为后来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师:印刷术发展到现在还需不需要刻字,排版这些工序呢? 生:不需要。

活字印刷术教案

活字印刷术 一、导入: 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它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发明:活字印刷术。今天我们就学习活字印刷术。 二、新授: 师:什么是活字印刷术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 师:从视频里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毕昇。北宋。工序:刻字、烧字、排版、印刷、拆版。 师:其实早在隋唐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相比雕版印刷术它有什么变化呢?我们来一起探究探究。 师:活字印刷术将死字变成了活字;将死板变成了活版。 师:那雕版印刷术有何缺点呢?北宋时期活字印刷术又有何优点呢?我们一起来看材料。(先给时间看材料,再给学生时间讨论) 师:雕版印刷术的缺点是什么呢? 生:刻字费时、费力,不经济,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师:非常好,在宋代,刻本有寸纸寸金之说。那活字印刷术与雕版印刷比较,有哪些优点呢? 生:省时、省力、省料、省钱,降低了印刷的成本。 师:印刷的成本降低了,再加上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得书变得便宜了,普通人也能买得起书,因此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有何意义呢? 生:有利于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师: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泥活字,后来能工巧匠们发明了木活字,元代王祯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活

字印刷术被广泛传播,并发展为我们近代使用的铅活字。中国的活字印刷术陆续传到哪些地方呢? 生:朝鲜、东南亚,经丝绸之路传到了波斯,欧洲。 师:是的,外国学者是怎样评价活字印刷术的呢。我们来看看,从他的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活字印刷术对世界有没有贡献呢? 生:有。 师:也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为后来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师:印刷术发展到现在还需不需要刻字,排版这些工序呢? 生:不需要。 师:是的,当代王选发明了激光照排印刷,比如我们用的激光打印机。它的发明,使印刷术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迈入了光与电的时代。 师:大家可以看到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从古代到现代,1000多年间不断的改进、创新。为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此,你有何感想。 生:为古代人民感到自豪,要培养创新精神 师:是的,我们要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将知识转化为科技,不断创新,用科技服务于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师:最后,留给大家一个创新作业:未来印刷术是怎样的?印刷术未来会怎样?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北宋平民发明家毕升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 毕升的方法是这样的: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象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备同一版内重复的时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没有准备,可以随制随用。 为便于拣字,把胶泥活字按韵分类放在木格子里,贴上纸条标明。排字的时候,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拣出来一个个排进框内。排满一框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药剂稍微融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印刷的时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纸,加一定的压力就行了。为了可以连续印刷,就用两块铁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两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后,用火把药剂烤化,用手轻轻一抖,活字就可以从铁板上脱落下来,再按韵放回原来木格里,以备下次再用。 毕升还试验过木活字印刷,由于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木活字沾水后变形,以及和药剂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等原因,所以毕升没有采用。毕升的胶泥活字版印书方法,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千份,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 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 用活字印刷的这种思想,很早就有了,秦始皇统一全国度量衡器,陶量器上用木戳印四十字的诏书,考古学家认为,“这是中国活字排印的开始,不过他虽已发明,未能广泛应用”。古代的印章对活字印刷也有一定启示作用。

传统故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传统故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传统故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要说我国古人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那是对中国和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对后世印刷技术的发展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有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那是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2008年北京奥运会幵幕式上大型团体操活字印刷的表演场面壮观,令人震撼。 让全世界人都知道中国印刷技术给世界历史做出的贡献。 毕升,是宋代初年时候的书次刻工,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以后,来不及普及就英年早逝了。 不过,他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发明介绍给了师弟,民间流传着一个小故事。 毕升的师弟们都十分敬佩他的才华,一位小师弟说 大藏经五千多卷,雕刻了三百一十三万块板,那一大间屋子都装不下, 得花多少年心血呀? 如果用师兄的办法,几个月就能完成了。 师兄,你透露一下你是怎么想出用着巧妙地办法呀? 毕升说实际上,我也是那俩儿子教我的。 你儿子?他们怎么可能教你呢!?那两个小不点只会玩捉迷藏过家家之类的。 你说对了,就是这过家家的游戏给我的灵感。

去年清明我带着妻儿回家祭祖,有一天俩儿子用过家家,用这泥做成了桌椅板凳,还有猪呀,小人儿之类的,在哪里拍来摆去的。 我看着看着,眼前一亮,来了灵感。 当时我就想我也可以像过家家似的,用着泥刻成单字的章,在哪排来排去的排版印刷呀。 师兄们听了是又惊又喜,纷纷的点头称赞,那位小师弟呀还在那念叨呢,说是 你说这过家家啊,谁家孩子都玩过,也都看过,怎么偏偏只有你毕升发明了这印刷术呢? 过了好一会他们的师傅幵口了 在你们的师兄弟中,毕升是最有心的,他早就琢磨提高功效的新方法了。 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师兄们听了顿时茅塞顿幵。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雕版印刷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但也有不便之处:印一种书就得雕一回木板,费时费力,无法迅速地、大量地印刷书籍,一旦这部书不再重印,那雕得好好的木板就完全没用了。 到了十一世纪中叶(宋仁宗庆历年间),毕升发明了一种更进步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术,把我国的印刷技术大大提高了一步。 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毕升用胶泥制字,把胶泥做成四方长柱体,一面刻上单字,再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一个字为一个印。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用这种方法,印二、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数多了,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为了提高效率常用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排字。印完一块,另一块又排好了,这样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制成20多个印,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则临时刻出,用草木火马上烧成。从印板上拆下来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内,外面贴上按韵分类的标签,以备检索。毕升起初用木料作活字,实验发现木纹疏密不一,遇水后易膨涨变形,与粘

药固结后不易去下,才改用胶泥。 这就是最早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这种胶泥活字,称为泥活字,毕升发明的印书方法和今天的比起来,虽然很原始,但是活字印刷术的三个主要步骤一制造活字、排版和印刷,都已经具备。北宋时期的著名科学家沈括在他所著的《梦溪笔谈》里,专门记载了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发明并未受到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他死后,活字印刷术仍然没有得到推广。他创造的胶泥活字也没有保留下来,但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却流传下去了。 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内发现的刊本《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经鉴定为北宋元符至崇宁(1100——1103)年活字本。这是毕升活字印刷技术的最早历史见证。

(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明故事_活字印刷术

在北宋的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以前,印书作坊里都采取的是雕版印刷,刻字工人在一块木板上刻好字后再印刷。如果雕刻时有字出现了错误,那么辛辛苦苦雕刻的木板就没有用了。这不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而且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北宋时,一个印书作坊里有一个名叫毕昇的刻字工人,由于日夜操劳,他的手上都磨出了厚厚的茧,每当他在木板上雕刻字的时候,总是叹气:“唉,要是这些字可以重复利用多好啊!”同事们听了都纷纷嘲笑他:“哪有这样的好事!好好干活吧,别异想天开了!” 但毕昇不甘心,他想起了小时候在泥巴上写字时的情景,泥巴干了,字迹就清晰了,但时间一长,泥巴就会出现裂痕,字迹也会逐渐模糊。要怎么办才好呢?毕昇成天都思索这个问题。 一天,毕昇看到妻子正在用瓦罐浇水,他灵机一动:“瓦罐不就是由泥巴烧制而成的吗?”于是,他便向陶瓷工人学习烧制陶瓷,学会了这一技巧后,他又将字刻在泥巴上,经过烧制之后,字迹特别清晰。但这些字还是连在一起的,于是,毕昇又将字雕刻成一块一块的,烧成砖后放在一个小木框内进行排版。但这些字是活动的,很容易松动,不方便印刷。于是,他又向人请教。在别人的帮助下,他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他在木框内浇上松脂和蜡,这样每一块字就牢牢地靠在了一起,之间也没有缝隙。把书印刷完后,如果不再使用了,只需要轻轻敲打,一块块的字就会分离,这样就可以反复使用。这就是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它大大减少了工人的劳动量,而且节省了资源。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在1000多年前是一项很了不起的发明,从此以后很多书籍被大量印刷,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交流。 毕异不顾别人的嘲笑,坚持自己的想法,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当你被别人嘲笑时,也会像毕昇一样坚持不懈吗?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传统故事】毕升发明活 字印刷术 【传统故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要说我国古人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那是对中国和世界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后世印刷技术的发展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有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那是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20XX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大型团体操活字印刷的表演场面壮观,令人震撼。让全世界人都知道中国印刷技术给世界历史做出的贡献。 毕升,是宋代初年时候的书次刻工,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以后,来不及普及就英年早逝了。不过,他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发明介绍给了师弟,民间流传着一个小故事。毕升的师弟们都十分敬佩他的才华,一位小师弟说 “大藏经五千多卷,雕刻了三百一十三万块板,那一大间屋子都装不下,得花多少年心血呀? 如果用师兄的办法,几个月就能完成了。 师兄,你透露一下你是怎么想出用着巧妙地办法呀?” 毕升说:”实际上,我也是那俩儿子教我的。“ “你儿子?他们怎么可能教你呢!?那两个小不点只会玩捉迷藏过家家之类的。” “你说对了,就是这过家家的游戏给我的灵感。去年清明我带着妻儿回家祭祖,有一天俩儿子用过家家,用这泥做成了桌椅板凳,还有猪呀,小人儿之类的,在哪里拍来摆去的。我看着看着,眼前一亮,来了灵感。 当时我就想我也可以像过家家似的,用着泥刻成单字的章,在哪排来排去的排版印刷呀。 “ 师兄们听了是又惊又喜,纷纷的点头称赞,那位小师弟呀还在那念叨呢,说是 1/ 2

“你说这过家家啊,谁家孩子都玩过,也都看过,怎么偏偏只有你毕升发明了这印刷术呢?” 过了好一会,他们的师傅开口了: “在你们的师兄弟中,毕升是最有心的,他早就琢磨提高功效的新方法了。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师兄们听了顿时茅塞顿开。 2/ 2

毕升搞活字印刷的故事_作文素材

毕升搞活字印刷的故事 本文是关于作文素材的毕升搞活字印刷的故事,感谢您的阅读! 宋朝时候,雕板印刷大为盛行。雕板印刷的过程是这样的,先把木头锯成一块一块大小一样的板子,使之平滑,然后在一张薄纸上写字,反贴在板子上,用刀雕刻成文字凸起来,再刷上墨,铺上纸,用软刷在纸上轻轻刷过,揭下来,纸上就有了白底黑字。一本书的字数自然是相当多的,所雕的板也不止一块,每一块都照这种方法刷印成文。全部印刷工作完毕,一页一页地装订起来,那就成了一本书。当时,杭州西山有个号称“神刀王”的雕板师傅,刀下功夫远近闻名,有口皆碑。许多人慕名前来拜师,“神刀王”一概不收。可他晚年的时候,却破格收下了一个平民出身的小徒弟——毕升。这是啥原因呢?原来,“神刀王”不但看中了毕升那股灵巧劲儿,更喜欢他那忠厚、诚实的品行。他觉得,把自己的本领传给这样的人,到死的时候也就可以瞑目了。毕升跟着“神刀王”一学就是几年,技艺大有长进。有一次,师傅雕刻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让毕升在一旁观察揣摩。谁知还剩下最后一行时,毕升一不小心,碰了师傅的手臂,把刀下那个“之”字刻坏了。毕升难过极了。晚上,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他先是暗暗埋怨自己,后来又突然冒出一个念头:雕板印刷太麻烦了,能不能改一改呢? 从那天起,他一有空儿就琢磨这件事。一天,他在西湖边散步,发现一个江湖画师正在往一幅风景画上盖图章,凑近仔细一瞧,真新鲜,那画师竟把三枚图章串在一起。毕升颇有兴趣地看了一会儿,忽然,猛一击掌,高兴地大叫起来:“有办法了!有办法了!” 他一溜烟跑回住处,用胶泥作成一个一个方块,干了以后,刻上反字,一字

一块;接着用火将这些活字烧硬,按韵排列在特制的木格里;然后根据需要将活字排在铁框里固定好。这样就可以刷上墨印书了。采用活字印刷,既方便,又节约。这种新技术,很快就被推广到全世界。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图) 创制活字版的毕昇 雕版印刷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但也有不便之处:印一种书就得雕一回木板,费时费力,无法迅速地、大量地印刷书籍,一旦这部书不再重印,那雕得好好的木板就完全没用了。 到了十一世纪中叶(宋仁宗庆历年间),毕升发明了一种更进步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术,把我国的印刷技术大大提高了一步。 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毕升用胶泥制字,把胶泥做成四方长柱体,一面刻上单字,再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一个字为一个印。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用这种方法,印二、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数多了,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为了提高效率常用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

排字。印完一块,另一块又排好了,这样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制成20多个印,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则临时刻出,用草木火马上烧成。从印板上拆下来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内,外面贴上按韵分类的标签,以备检索。毕升起初用木料作活字,实验发现木纹疏密不一,遇水后易膨涨变形,与粘药固结后不易去下,才改用胶泥。 这就是最早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这种胶泥活字,称为泥活字,毕升发明的印书方法和今天的比起来,虽然很原始,但是活字印刷术的三个主要步骤一制造活字、排版和印刷,都已经具备。北宋时期的著名科学家沈括在他所著的《梦溪笔谈》里,专门记载了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发明并未受到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他死后,活字印刷术仍然没有得到推广。他创造的胶泥活字也没有保留下来,但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却流传下去了。 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内发现的刊本《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经鉴定为北宋元符至崇宁(1100——1103)年活字本。这是毕升活字印刷技术的最早历史见证。

神奇的活字印刷术_优秀作文

神奇的活字印刷术 神奇的活字印刷术 同学们,你们知道活字印刷术吗?今天我跟随小百花的小作家们一起来到时光印记活字印刷馆,体验活字印刷术的乐趣,接下来,我就来为大家揭开活字印刷术神秘的面纱吧! 在老师的讲解下,我知道了活字印刷术是北宋庆历年间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后来元代王祯创造了木活字和转轮排字。明代中期,发明了铜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也是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凝结着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老师又为我们讲了活字印刷的使用方法:先把需要的字拿出来排在字盘里,用刷子蘸一点油墨在盘子里研磨,直到油墨均匀的分布于刷头上,再往字模上刷均匀,每个标点符号都要刷到,再把宣纸放在字模上,用滚轮一点点地滚,力度要适中直到每个字都清晰了为止。我学着老师的样子先把字块拆掉,因为我拆的太急了,不小心把木板拆掉了,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才又装好。这次我吸取了教训,放字模时小心翼翼地,生怕它卡住,字模很快就排好了。用刷子蘸上油墨开始耐心地研磨,等油墨研磨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往字模上刷,接着把宣纸放到字模上用滚轮滚。咦,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印出来的作品是重影的还模糊不清?正好,老师过来了她告诉我:重影是印刷过程中纸张没有固定好,字迹模糊是印刷的时候滚轮滚的力度不均匀造成的。

我终于恍然大悟,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终于印刷出了一副像样的作品。 接下来到了“穿汉服,行汉礼”的环节,老师给每人都发了一套汉服,大家穿上汉服,像一个个“小学士”。老师先领着我们读了弟子规,并且讲解了其中的小故事大道理。然后同学们全体起立,开始学习汉礼,老师在一边讲解,旁边的小姐姐给我们示范礼仪,与同辈同学之间行小礼,与父母长辈之间行大礼。我来到妈妈面前给妈妈行了一大礼,可能是帽子松了,抬头的时候帽子甩到了一边,结果妈妈看到我滑稽的样子哈哈大笑,我笑直不起腰来,旁边的同学们也一起哄堂大笑,一时间大厅里充满欢声笑语…… 同学们,通过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对活字印刷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呢?让我们开动脑筋,一起去探索祖国历史文化的奥秘吧!

读《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有感_750字

读《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有感_750字 这几天,只要一完成作业,我便一头扎进书的海洋。读了《上下五千年》这套书,其中的一个《毕升发明活字印刷》的小故事特别吸引我。 毕升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发明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在活字印刷术没发明之前,流行的是雕版印刷,这是一种很费力的方法。首先在一块坚实的木板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刻出拟要印刷的内容,但必须是反字,或者是反的图画。刻好后,涂上墨,一张一张地印刷。印刷完了,版也就废了。如果是一部卷幅浩繁的巨著,仅刻版就不知要耗去多少精力。如果一不小心出现了错误,就会前功尽弃,须再从头做起。毕升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实践,终于发明了活字版印刷术。 读完这个小故事,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上次组装倒顺模型车的事来。那是在生劳课上,老师组织我们做模型车。刚开始我兴趣很足,三下两下就把车杆、车轮和连动轴拼装在一起,一辆模型车就初具规模了。我又赶紧装上电池,心想:哈哈,我的模型车可以纵横驰骋了。我拿着模型车来到走廊里试车,把车小心翼翼地放在地上,打开电源。“跑!——”可是,它在原地一动不动。我又把各部件调整调整好,打开电源,不管我怎么叫,怎么喊,它还是老老实实地停在

那里,我灰心了。随手就把模型车扔进了学具柜,再也不去理它了。现在仔细想想,毕升为了发明活字印刷术,经过了多少次的试验,花了多少的心血,才尝到了成功的快乐。做任何事不经过努力是不会成功的,难道我就此停手吗?不。我重新拿出模型车,仔细地查看了装配线路图,又逐个逐个地检查了每一个安装好的零件。突然,我发现原来是两根电线连接错了,我马上把它纠正过来,再次打开电源。模型车歪歪扭扭地跑了几下,又停了。这一次我没有气馁,把连接电源的两个垫片调整到最佳位置,把连接杆又拧了几下,不紧不松,正好。我擦了擦手,心里暗暗地加油。“启动!跑——”话音刚落,模型车听话地开了出去,碰到墙壁后又自动开了回来,它就这样来来回回地开着。“成功了!我的倒顺模型车终于成功了!” 毕升的故事使我明白了: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个道理将伴我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发明家名人故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_650字

发明家名人故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_650字 早先印书,都是把书刻在整块整块的木板上印。听说师兄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印刷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几十倍,师弟们纷纷向师兄取经。 毕升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发明介绍给师弟们。他先将细腻的胶泥制成小型方块,一个个刻上凸面反手字,用火烧硬,按照韵母分别放在木格子里。然后在一块铁板上铺上粘合剂(松香、蜡和纸灰),按照字句段落将一个个字印依次排放,再在四周围上铁框,用火加热。待粘合剂稍微冷却时,用平板把版面压平,完全冷却后就可以印了。印完后,把印版用火一烘,粘合剂熔化,拆下一个个活字,留着下次排版再用。 师弟们禁不住啧啧赞叹。一位小师弟说:“《大藏经》5000多卷,雕了13万块木板,一间屋子都装不下,花了多少年心血!如果用师兄的办法,几个月就能完成。师兄,你是怎么想出这么巧妙的办法的?”“是我的两个儿子教我的!”毕升说。 “你儿子?怎么可能呢?他们只会‘过家家’。” “你说对了!就靠这‘过家家’。”毕升笑着说,“去年清明前,我带着妻儿回乡祭祖。有一天,两个儿子玩过家家,用泥做成了锅、碗、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桌、椅、猪、人,随心所欲地排来排去。我的眼前忽然一亮,当时我就想,我何不也来玩过家家:用泥刻成单字印章,不就可以随意排列,排成文章吗?哈哈!这不是儿子教我的吗?” 师兄弟们听了,也哈哈大笑起来。 “但是这过家家,谁家孩子都玩过,师兄们都看过,为什么偏偏只有你发明了活字印刷呢?”还是那位小师弟问道。 好一会,师傅开了口:“在你们师兄弟中,毕升最有心。他早就在琢磨提高工效的新方法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哦——!”师兄弟们茅塞顿开。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毕升是怎么发现活字印刷的

毕升是怎么发现活字印刷的 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就是毕生发明的,活字印刷就是在胶泥片上刻好字,一个印上只刻一个字,用火烧硬后,就成了活字。下面是搜集整理的毕升是怎么发现活字印刷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毕升用胶泥制字,把胶泥做成四方长柱体,一面刻上单字,再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一个字为一个印。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用这种方法,印二、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数多了,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为了提高效率常用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排字.印完一块,另一块又排好了,这样交替使用,效率很高。 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制成20多个印,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则临时刻出,用草木火马上烧成.从印板上拆下来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内,外面贴上按韵分类的标签,以备检索。毕升起初用木料作活字,实验发现木纹疏密不一,遇水后易膨涨变形,与粘药固结后不易去下,才改用胶泥。 当时,师弟们知道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幅度的提高了印刷

的效率,纷纷前来参拜学习,毕升也毫无保留的教授给自己的师弟们。他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如何进行活字印刷,先将细腻胶泥做成小型方块,一个一个的刻上凸面反手字,用火烧硬之后按照韵母的顺序排放在小木格里。然后在一块铁板上铺上用松香、蜡和纸灰做成的粘合剂,按照字句段落将把刻上字的胶泥依次排放,再在四周围上铁框,加热后等待待粘合剂稍微冷却一点的时候,用平板慢慢压平,等完全冷却后就可以印了。印完后再把印版用火烘热,粘合剂熔化后拆下活字便可重复使用。 师弟们一边称赞毕升的聪明才智,一边问出了一个困扰很久的问题,毕升是怎么想到这个点子的呢? 毕升回答说,有一次,他看到自己的儿子在玩过家家,用泥巴做成了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烤好成型后便可以随意摆放,才让他有了活字印刷这个成型的想法。 师弟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个机缘灵感,使得自己的师兄毕升发明了如此伟大的一项技术,也让后世为之自豪的技术。毕升靠着这乍现的灵光,使我国成为第一个拥有印刷术的国家,而这项技术十九世纪才传入欧洲。 毕升的资料简介毕升,出生于约970年,是北宋人,不是高官达人,没有显赫的家世,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平民,俗称“布衣”。他只是北宋年间一个平凡的印刷匠,但是他却做了一件让他不再平凡的事情;;发明活字印刷术。 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

活字印刷术的人物作品

活字印刷术发展有关的有代表性的人物及印刷品 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北宋庆历间中国的毕升发明的泥活字标志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国J.谷登堡活字印书早约400年。 由北宋平民毕升发明。沈括《梦溪笔谈》载:“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溶,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间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内发现的刊本《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经鉴定为北宋元符至崇宁(1100~1103)年活字本。这是毕升活字印刷技术的最早历史见证。毕升发明的泥活字排印了他自著的《玉堂杂记》。该书是现知世界上最早的泥活字印本。元代的姚枢(1201~1278)提倡活字印刷,他教子弟杨古用活字版印书,印成了朱熹的《小学》和《近思录》,以及吕祖谦的《东莱经史论说》等书。1718年山东泰安人徐志定制成陶活字,印《周易

说略》。19世纪安徽泾县的翟金生,1844年印成了《泥版试印初编》。 王祯(1271~1368年)创制了木活字,他留下一部总结古代农业生产经验的著作——《农书》,他在安徽旌德请工匠刻木活字3 万多个,于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试印了6万多字的《旌德县志》不到一个月就印了一百部可见效率之高。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的《唐诗类苑》、《世庙识余录》、嘉靖间(约1515~1530年)的《璧水群英待问会元》等都是木活字的印本。锡活字最早的记载是元代初期王祯的《农书造活字印书法》,书载:“近世又铸锡作字,以铁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此为锡活字在历史文献中的最早记载,比欧洲金属活字创制约早一二百年。 现存铜活字最早的印本是弘治三年(1490)江苏无锡华燧(1439-1513)以铜活字印成的《会通馆印正宋诸臣奏议》50册。续后有《锦秀万花谷》、《百川学海》等大书。 清代康熙末年内府已有铜活字,印有天文、数学等书籍,雍正六年(1728)用大、小两号铜字印成《古今图书集成》1万卷、64部,每部5020册。 造铜活字最多的是道光年间福州林春祺。他耗银20多万两,雇工刻制铜活字40多万个,用21年时间完成,印有清代顾炎武《音论》、《诗本音》等,称“福田书海”本。 铅活字印刷在我国最早见于明朝陆琛的《金台纪闻》记载: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何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何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霍金过完21岁生日之后不久进医院检查,被诊断患了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 在英国,这种病也叫运动神经细胞病;在美国,这种病被称为卢伽雷症,以患该病而死于1941年的纽约洋基棒球队一垒手的名字命名。患者脊髓和大脑内控制肌肉运动的神经细胞逐渐死亡,但头脑的思维不受影响。患者通常因呼吸肌功能失效导致肺炎或窒息而死亡。 这是一种不治之症,病情会稳定下来,但永远不可能治愈,只能等待或早或迟(可能是几 个月后,也可能是几十年后)到来的死亡。霍金患此病的年龄大大低于大多数病人,因此,人们认为他会更早而不是更晚地死去,医生曾宣布他只能活两年半。 南京现存最早的志书《景定建康志》,为南宋景定年间太守马光祖修,周应合撰。该 书在第二十三卷明确记载“制效军寨,二所,一在城南门外虎头山,一在城里杏花村”。 这说明,在南宋时期,建康(今南京)府城内已有杏花村名,可惜此处只注明杏花村大体位 置在城内,具体位置未详。但在《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二“凤凰台”一条中,却记载了南 宋著名诗人杨万里(诚斋)的一首诗“千年百尺凤凰台,送尽潮回凤不回。白鹭北头江草合,乌衣西面杏花开。龙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来鼓角哀。只有谪仙留句处,春风掌管拂蛛煤”。 2020年高考已经开始倒计时,高考网在考前一大段时间里为各位考生精心提供了一些关于历史的知识点和答题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高考网在此预祝大家考出一个优 异的成绩。 关于活字印刷术是谁发明的这个问题其实一直是有争议,我们暂且不说,作为中国四 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我们公认的是由毕升发明的。十一世纪中叶(宋仁宗庆历年间),毕升发明了一种更进步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术,把我国的印刷技术大大提高了一步。公 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毕升用胶泥制字,把胶泥做成四方长柱体,一面刻上单字,再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一个字为一个印。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 平整,便可进行印刷。 用这种方法,印二、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数多了,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 就很高了。为了提高效率常用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排字。印完一块,另一块又排好了,这样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制成20多个印, 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则临时刻出,用草木火马上烧成。从印板 上拆下来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内,外面贴上按韵分类的标签,以备检索。毕升起 初用木料作活字,实验发现木纹疏密不一,遇水后易膨涨变形,与粘药固结后不易去下, 才改用胶泥。这就是最早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这种胶泥活字,称为泥活字,毕升发明的印 书方法和今天的比起来,虽然很原始,但是活字印刷术的三个主要步骤一制造活字、排版

活字印刷术的工序

活字印刷术的工序 悼念王选先生,感慨印刷技术铅与火时代的终结,写了王选先生之革命性成果对于出版业的贡献和铅与火时代的排版工序。我的朋友李静看后留言:如果“不写当年排印程序,我这从业者还不知从前艰辛麻烦的程度。” 其实,我之描写只是整个印刷过程的一部分,版排好了,如何制版和怎么印刷还没有说。想来印刷革命已经20年,现在的从业年轻人对于铅与火时代的印刷技术可能已如李静一样空白。所以,我这个编辑出身的假内行就斗胆再说两句,供有兴趣的朋友参考了解。内行老同志看了,如果有描述不妥或说了外行话的,敬请更正和补充。 前文提到排版完成,打样校对,打一次样,拼版工序的工人就要搬一遍排好的铅版盒。如果一本书是几百页,就意味着一校次打样工人就要一气搬几百盒铅版。工作量之大可以想象。这里还要交待一下,一些有图的版是怎么拼出来的。首先,得把图制成铅版(具体怎么制不太清楚,但知道得用化学药水烧蚀),再把版与字拼在一起,粘牢,中间空以铅条填之。当然这些铅印的图最后都是黑白的。而编辑部门发到印厂的图片付型稿如果是线条的,则都是经过描图工的手工描图,即用鸭嘴笔蘸碳素墨水把作者原稿图描在硫酸纸上,才送去制版。 每一次校样校对完成返厂后,拼版工序的工人还要拿着镊子从已拼好的一盒盒铅版里把错字捡出来,再把正确的字插进铅版中。一般情况下,图书三个校次,一二连校,遇一些工具书,因为怕校对中改动大而推行倒版,所以头两校或三校是校毛条(不拼版先打样),待基本定版了,才拼

版校四五六校。正因为铅印技术条件下拼版和改错都比较麻烦,所以,铅与火时代的编辑只有在编辑加工完成后不再改动的情况下才允许发稿,即所谓“齐清定”就是这个道理。 校对完成签字之后,是拼印刷版,即根据具体印刷机要求把一盒盒铅版在一个对开规矩或全开规矩里拼成对开版或全开版,然后再打样,做折手检查页码,算是完成拼版。一般情况下,个本十几个印张的书,完成拼版后就是十几规矩全开的铅版。 接下来是打纸型,即现在所谓清样签字付型,大概就是从这里来的。打纸型是用特制的特别要求的纸板,放在拼好的全开铅版上,放在机器上压,把纸板压成有凹字的纸型,再以纸型为模子浇铅水制成上印刷机的有凸字的很薄的铅版(今天PS版的意思),放在平板印刷机上,印刷前的所有工序才算完成。 朋友们恐怕还没有看到这里,就先让这繁琐的一道道工序整晕了,更不要说当年工人之多么辛苦了。 如果说古人毕升发明活字印刷,从理念上完成了人类文明记述方式的一次飞跃,千年后的铅字用印刷也只算是这一飞跃的技术革新,从泥活字、木活字、木板到铅活字的活字材质的革新,让活字更经久耐用,王选之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则意味千年来传承使用的活字印刷技术的彻底完结,和更随心所欲的新型智能化全新印刷技术的开始。所以,只有对比铅与火时代之制版与印刷工艺,外行的人们才能真正明白,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带来的,

毕升与活字印刷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34902994.html, 毕昇与活字印刷术 作者: 来源:《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2019年第04期 媛媛和桃子周末去了一家书店,打算买些课外阅读书,看着书店里数量庞大的图书,媛媛突然产生了好奇。 媛媛:桃子,书店里的书真多啊!而且都非常精致呢! 桃子:那是因为现在有印刷机,可以很快地印刷非常多的书本。 媛媛:不过,古代没有印刷机,那他们的书都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桃子:这啊,都是因为一个叫毕昇的人。 毕昇是现在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墩村人,北宋年間一个技艺高超的工匠。 毕昇最初从事雕版印刷。他在长期的雕版工作中,发现虽然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大作用,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每印一本书就要重新雕一次版,刻版费时费工费料,同时大批书版存放不便,出现了错字也不容易更正。 如何才能避免这些缺点,使印刷更加简单易行呢?毕昇一直苦苦思索着这个问题。有一天,毕昇心情烦闷地待在家里,他的两个儿子在院子里玩过家家,他们用泥做成了锅、碗、桌、椅、猪、人,随心所欲地排来排去,玩得不亦乐乎。 毕昇想不出好办法,就看着孩子们做游戏,忽然眼前一亮,心想:我为何不学他们过家家那样,用泥刻成单字来代替雕版呢?那样不就可以把字随意排列,排成文章印刷了吗? 想到这里,毕昇马上开始行动。他先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统一的单字,然后用火把泥烧硬,使其成为胶泥活字。之后,毕昇把它们分类放在木格里,又用一块带框的铁板做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一个个从备用的木格里拣出来,排进框内,排满就成为一版。 排完版后,再用火烘烤底托,等药剂稍微熔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待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这时就可以进行下一步骤了。 印刷时,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敷上纸,加上一定压力,一版文字就轻松地印刷在纸上了。

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 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代的毕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印刷术先后传到朝鲜,日本,中亚,西亚和欧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自从汉 朝发明纸以后,书写材料比起过去用的甲骨、简牍、金石和缣帛要轻便、经济多了,但是抄写书籍还是非常费工的,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至迟到东汉末年的熹平年间(公元172-178年),出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的隋朝,人们从刻印章中得到启发,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隐没在小巷中,一家没有招牌,没有路标,没有机械声响 的小单位,就是台北市仅存的最后一家铅字铸字行——日星铸字行。负责人张先生从父亲手中接下着这家铸字行,将自己所学的电机知识揉入了这份具有文化历史意义的家业经 营之中。岁月悠悠,这一版一版的活字字母,刻铸了多少文化与情怀。尽管一家家字行陆续收摊,张先生表示他会坚持,他说,希望更多人知道这些东西的好及其文化历史上的意义。任意翻开一本具有三十年以上历史的书本,轻拂纸页,你都能感触到淡淡的浮突,那是活字印刷留在字里行间的独特压痕,是老一辈读书人指尖最初的记忆。活字印刷,是中华 民族的智慧结晶。但是90年代起,电脑排版的普及,使铅 字排版的凸版印刷技术逐渐没落了。然而,尽管产业没落,活字印刷并没有消失。近年来不断有设计师、作家、创作者运用活字印刷制作或设计书籍作品,来呈现出活字印刷的样貌,使人通过这些作品去了解,去感触活字印刷品的质感与温度。一方方密密麻麻的铅字条,如历史文化的见证物, 记录了多少岁月的故事。

(崇尚品德的故事)明辨是非的故事_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毕昇是北宋中期一个普通的平民知识分子。在他生活的那些年代,盛行雕版印刷,就是在较坚硬的整块木板上雕刻出反体、凸起的文字,经刷墨、铺纸、加压后得到正写文字复制品的方法。它的缺点是:刻版费时、费工、费料;存放不便;发现错字不容易更正。 毕昇的家附近就有一个书坊。他常常看到书坊里雕满了字的整块整块的木板堆积成山,书印完后没处存放,只好拿去当柴烧,他觉得非常可惜。渐渐地,他萌发了改进雕版印刷的念头。他常常到书坊向工人学习雕版印刷技术,总结实践经验,找来历代一些有关印刷方面的资料,不断学习、探索,并反复进行实验。 一天,毕昇正在刻一部书稿。他边刻边想,有很多字在文章中都是经常要用到的,可是每次都要刻,太麻烦了,要是刻一次能反复使用就好了,常用汉字也就那么几千个……对了,如果刻出来的字可以拆开,自由组合,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想到这里,毕昇很兴奋,但字怎样才能拆开?拆开后又怎样才能合起来印刷呢?把字分别刻在每一块小木板上或许能行,毕昇立即动手找来工具把整块的杉木弄成一块块半寸见方的小木块。 他又找出3000来个常用字,试着在小木板上刻了起来。他把每个单字都刻了好几个,有些常用单字,像“之”、“也”等,每个都刻了20多个。花了将近1个月的时间,他终于把这些字刻完了。 怎样才能把需要的字挑出来呢?为了解决拣字难的问题,毕昇考虑了很久,最后他将这些字按音归成十几类。一个韵部一个类,同一类的放在一个盘子里,每一类都按部首笔画排出顺序。 这天,毕界提着装满木活字的柳筐走进雕刻工场,他笑着请大家帮助他试验一下木活字。工人们热情地帮助他摆开了字盘,调匀了印墨,捧来了纸张,一个工人递给毕昇一部书稿。正在试验时,在场的一个工人告诉他:杉木木纹粗,质地软,容易吸水和变形,印刷时受墨多了就要膨胀。加上每个活字的木纹不一样,有的胀得快,有的胀得慢,所以笔画也就有粗有细了。毕昇想:要是找到一种既不吸水,又能雕刻成字的材料多好。 一天,他发现妻子用瓦罐烧水,猛然想到,如果先用泥坯刻好字,再进窑烧,不就可以制成像瓦罐那样不吸水的泥活字了吗? 于是,他又将摔打了无数次的胶泥分制成许多半寸见方的“小土坯”,刻成5000多个字块,然后点火烧窑,日夜守候。两天后,一套不吸水、笔画清晰、坚如牛角的泥活字终于制成了。他把活字拼好,试着印了几张,每一张都很清晰。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是我国印刷史上的一场革命,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比欧洲的金属活字印刷术整整早了400多年。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动脑、肯钻研,就一定会取得科学上的成功。今天,虽然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了科技,但并非到达至善至美的程度,只要我们从中找出差距,加以改进,我们仍然会发明许多东西。有志的青少年不妨努力吧。

中国木活字印刷术的历史研究(结题报告)

中国木活字印刷术的历史研究(结题报告) 瑞安市第七中学王丹曼王小丹朱小东胡星星杜倩楠 包志凯施克慧 指导老师:苏忠右 研究时间:2011年3月——2011年6月 【摘要】印刷术作为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们学习中充当着重要角色,由此我们展开了深入研究。通过游览研究我们发现印刷术的历史悠久,过程又是那么复杂。以及我们又了解到了印刷术中最有价值地位的是木活字印刷术,剖析它的特点及价值,我们更加的明白它的珍贵之处。 【关键词】四大发明重要角色历史悠久价值 一.调查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是印刷术的发源地,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对印刷术的文化历史非常有兴趣。印刷术的发明在人类文化的传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们学生的学习环境中,知识的得到是从书中而来的,而书上尽是由机器印刷而成的字,追溯到古时候,从甲骨文到后来发明雕版印刷术、胶泥刻字,再到木活字、铅字。简单的说没有当时印刷术发明而形成的基础现在就不会 有这么精致的书本。 位于浙江省瑞安市的东源村,有着木活字印刷术文化馆的一个小村落。东源木活字印刷术被誉为中国古代伟大发明的活见证。通过这次的研究,我们能给现在的人提个醒,只是为了寻求如何开发保护好东源村木活字印刷术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历史文化,也为亲身体验探究体验活动的辛苦和快乐。

二.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我们课题组通过分析研究问卷调查、实地游览、采访以及文献查阅等方法,对木活字印刷术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于这次研究也发现很多问题,但也想出了解决措施。自2011年3月份以来,在苏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成立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于这些进行具体分析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