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实验报告2

课题实验报告2

课题实验报告2
课题实验报告2

目录

1 课题需求描述 (2)

1.1课题题目 (2)

1.2需求分析 (2)

2 总体功能与数据结构设计 (3)

2.1 总体功能设计 (3)

2.2 数据结构设计 (4)

3 算法设计和程序设计 (4)

3.1算法设计 (5)

3.2程序设计 (5)

3.3流程图 (20)

4 调试与测试 (21)

5 设计总结 (21)

1 课题需求描述

1.1课题题目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是一个学校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管理者和读者来说都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图书的借用率,所以开发图书管理系统能够为管理员和读者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

编写程序系统主要实现图书馆的增加图书、查询图书、删除图书、借阅图书、还书;增加会员、查询会员、删除会员、借书信息、到期书催还等智能化管理过程。图书管理者只需略懂电脑知识就可以简易的操作该图书借阅管理系统。1.2需求分析

1.2.1系统需求分析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主要两大功能:

(1)图书管理(增加图书、查询图书、删除图书、图书借阅、还书);

(2)会员管理(增加会员、查询会员、删除会员、借书信息);

要完成这个题目,主要是建立解决图书和会员的信息的存储,解决的方法是建立两个带头结点的单链表,分别用于存储图书和会员。解决了这个问题后就是何建立这两个链表的联系了,解决的方法是在图书结点中设一个借书人编号,在会员结点中设一个数组用于存会员借的书。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剩下的工作就简单了。只需按链表的操作就可以了。

1.2.1.1功能要求

在图书借阅管理程序中须实现以下功能:(1)图书修改功能:能对图书借阅系统存储的信息进行修改。提供两种修改方式,如按照图书编号修改、按照书名修改。图书编号是图书记录的自然顺序编号。(2)图书删除功能:能对图书借阅系统的图书信息进行删除。删除时以记录为单位,能一次删除一条记录。(3)借书功能:能对借出的图书作记录信息,能一次借出一本图书。(4)还书功能:能将被借出的图书信息还原,能一次借出一本图书。(5)保存功能:能将记录保存在任何自定义的文件中,如保存在:c:\books 、c:\lenders。(6)通信录管理结束后,能够正常退出图书借阅管理程序。

1.2.1.2 技术要求

(1)每个借阅者记录至少包括如下信息:姓名、学号、姓别等。每本图书记录至少包括如下信息:编号、书名、作者、价格等。

(2)图书、借阅者信息以磁盘文件的形式存储,存储位置、文件名、文件格式由设计者确定。

(3)对于图书借阅系统功能中数据输入、显示、查询、修改、删除、保存等功能,要求编写功能独立的函数或主控函数予以实现,其所属的各项功能尽量由独立的函数实现。

(4)以菜单方式实现功能选择控制。

(5)本图书借阅管理程序能够实现100条记录的管理。

1.2.2 方案分析

此题是设计一个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根据需要应包含图书管理和会员管理。其中对图书和会员的增加、查询和删除都是基本操作。在图书管理中对图书的借阅和归还是重点,这两个操作也是整个系统关键。在会员管理中增加了会员借书信息的查询和对到期书的催还信息。实现这些操作的关键在于建立的两个带头结点的单链,分别用于存储图书和会员的基本信息。在这两个链表之间还应建立起相互的联系,便于查询的操作的实现。另外,在美观方面,需要设计一个操作界面供用户选择使用。

2 总体功能与数据结构设计

2.1总体功能设计

1. 能够存储一定量的图书信息,并方便有效的进行相应的书籍操作和管理,这主要有:

(1)、图书信息的录入、删除及修改。

(2)、图书信息的多关键子检索查询。

(3)、图书出借、返回及超时惩罚等。

2. 能对一定数量的读者、管理员进行相应的信息存储与管理,包括:

(1)、读者信息的登陆,删除及修改。

(2)、管理员信息的增加,删除及修改。

(3)、读者资料的统计与查询等。

3.能够提供一定安全机制,提供数据信息授权访问,防止随意删改、查询。(1)、安全性要求

系统安全性要求体现在数据库安全性、信息安全性和系统平台的安全性等方面。安全性先通过视图机制,不同的用户只能访问系统授权的视图,这样可提供系统数据一定程度上的安全性,再通过分配权限、设置权限级别来区别对待不同操作者对数据库的操作来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系统平台的安全性体现在操作系统的安全性、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网络体系的安全性等方面。

(2)、完整性要求

系统完整性要求系统中数据的正确性以及相容性。可通过建立主、外键,使用check约束,或者通过使用触发器和级联更新。

对查询、统计的结果能够列表显示。

核心算法:Floyd算法(弗洛伊德算法-每一对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输入数据:单位个数,各单位名称,距离,频度.

输出数据:路径长度,最佳单位地址名称.

2.2数据结构设计

对查询、统计的结果能够列表显示。

核心算法:Floyd算法(弗洛伊德算法-每一对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

输入数据:单位个数,各单位名称,距离,频度.

输出数据:路径长度,最佳单位地址名称.

采用模块化的算法实现。

3 算法设计和程序设计

第一步,让所有路径加上中间顶点1,取A[i][j]与A[i][1]+A[1][j]中较小的值作A[i][j]的新值,完成后得到A(1),如此进行下去,当第k步完成后,A(k)[i][j]表示从i到就且路径上的中间顶点的路径的序号小于或等于k的最短路径长度。当第n-1步完成后,得到A(n-1),A(n-1)即所求结果。A(n-1)[i][j]表示从i到j且路径上的中点顶点的序号小于或等于n-1的最短路径长度,即A(n-1)[i][j]表示从i到j的最短路径长度。

3.1算法设计

如果超市是要选在某个单位,那么先用floyd算法得出各顶点间的最短距离/最小权值。

假设顶点个数有n个,那么就得到n*n的一张表格,arcs(i,j)表示i单位到j 单位的最短距离/最小权值, 这张表格中和最小的那一行(假设为第t行),那么超市选在t单位处就是最优解

3.2程序设计

#include

3.2.1 图书信息类 Book 声明

class Book

{

public:

Book();

// 默认构造函数

Book(long _bno, char *_name, bool _status, long _bin, long _bout = 0, long _btotal = 0);// 带参数的构造函数

Book(const Book &book); // 拷贝构造函数

~Book();

// 析构函数

Book& operator=(const Book &book); // 赋值运算符重载函数

void borrow(long _bno); // 图书借阅

void giveBack(long _bno); // 图书归还

long getBin() const; // 获取馆藏图书量

long getBout() const; // 获取在外图书量

long getBtotal() const; // 获取借阅总量

boolsearchBno(long _bno) const; // 比较图书编号

boolsearchName(char *_name) const; // 比较图书名

void printInfo() const; // 打印图书信息

friend std::istream& operator>>(std::istream& is, Book &book); // 提取运算符重载函数

friend std::ostream& operator<<(std::ostream&os, const Book &book); // 插入运算符重载函数

private:

long bno; // 图书编号

char *name; // 图书名

bool status; // 在馆状态

long bin; // 馆藏书量

long bout; // 在外图书量

long btotal; // 借阅总量

};

constint N = 100; // 常量定义

3.2.2管理图书信息类 Management 声明

class Management

{

public:

Management();

// 默认构造函数

Management(const Book _books[], int n); // 带参数的构造函数

void input(const char *file); // 录入图书信息

void deleteBook(long bno); // 删除图书信息

void deleteBook(char *name); // 删除图书信息

void insertBook(long bno, char *name, bool status, long bin, long bout, long btotal); // 增加图书信息

void insertBook(const Book &book); // 增加图书信息

void searchBook(long bno) const; // 查询图书信息

void searchBook(char *name) const; // 查询图书信息

void borrowBook(long bno, long bnum); // 图书借阅

void borrowBook(char *name, long bnum); // 图书借阅

void returnBook(long bno, long bnum); // 图书归还

void returnBook(char *name, long bnum); // 图书归还

void sort() const; // 按借阅量对图书排序

void statistics() const; // 统计在馆状态

void save(const char *name) const; // 图书信息保存

private:

int count; // 图书种类

Book books[N]; // 图书信息数组

};

3.2.3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include

#include "Book.h"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Management manage; // 图书信息管理类对象

char fileName[100]; // 存放文件名的字符数组long bno; // 图书编号

char name[30]; // 图书名

bool status; // 在馆状态

long bin; // 馆藏图书量

long bout; // 在外图书量

long btotal; // 借阅总量

int option; // 系统功能菜单选项

while(true)

{

// 输出系统功能提示菜单

cout<

cout<<" 图书管理系统"<

cout<<"================"<

cout<<"1. 录入图书信息"<

cout<<"2. 删除图书信息"<

cout<<"3. 增加图书信息"<

cout<<"4. 查询图书信息"<

cout<<"5. 图书借阅"<

cout<<"6. 图书归还"<

cout<<"7. 图书借阅量排序"<

cout<<"8. 统计在馆状态"<

cout<<"9. 图书信息保存"<

cout<<"0. 退出系统"<

cout<<"================"<

cout<<"请选择(1-9, 0: 退出): ";

cin>>option; // 输入功能菜单选项

switch(option)

{

case 1: // 录入图书信息

cout<<"请输入存放图书信息的文件名: ";

cin>>fileName;

manage.input(fileName);

break;

case 2: // 删除图书信息

cout<<"请输入图书编号: ";

cin>>bno;

manage.deleteBook(bno);

break;

case 3: // 增加图书信息

cout<<"请输入图书编号、图书名、在馆状态(0/1)、馆藏图书量、在外图书量、借阅总量: "<

cin>>bno>>name>>status>>bin>>bout>>btotal;

manage.insertBook(bno, name, status, bin, bout, btotal);

break;

case 4: // 查询图书信息

cout<<"请输入图书编号:";

cin>>bno;

manage.searchBook(bno);

break;

case 5: // 图书借阅

cout<<"请输入图书编号、图书借阅量: ";

cin>>bno>>bout;

manage.borrowBook(bno, bout);

break;

case 6: // 图书归还

cout<<"请输入图书编号、图书归还量: ";

cin>>bno>>bin;

manage.returnBook(bno, bin);

break;

case 7: // 图书借阅量排序manage.sort();

break;

case 8: // 统计在馆状态manage.statistics();

break;

case 9: // 图书信息保存cout<<"请输入保存图书信息的文件名: ";

cin>>fileName;

manage.save(fileName);

break;

case 0:

exit(0);

default:

cout<<"输入选项不正确!请重新输入!"<

}

}

return 0;

}

#include "Book.h"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3.2.4Book 类成员函数实现部分

// 默认构造函数

Book::Book()

{

bno = 0;

name = NULL;

status = false;

bin = 0;

bout = 0;

btotal = 0;

}

// 带参数的构造函数

Book::Book(long _bno, char *_name, bool _status, long _bin, long _bout, long _btotal)

{

bno = _bno;

status = _status;

bin = _bin;

bout = _bout;

btotal = _btotal;

name = new char[strlen(_name)+1]; // 开辟堆空间

strcpy(name, _name); // 字符串拷贝

}

// 拷贝构造函数

Book::Book(const Book &book)

{

bno = book.bno;

status = book.status;

bin = book.bin;

bout = book.bout;

btotal = book.btotal;

name = new char[strlen(https://www.doczj.com/doc/c35287839.html,)+1]; // 开辟堆空间

strcpy(name, https://www.doczj.com/doc/c35287839.html,); // 字符串拷贝

}

// 析构函数

Book::~Book()

{

if(name!=NULL)

delete [] name; // 释放堆空间

}

// 赋值运算符重载函数

Book& Book::operator=(const Book &book)

{

if(name!=NULL)

// 释放原有堆空间

delete [] name;

bno = book.bno;

《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研究》课题实验报告文档

《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研究》课题实验报告文档 Experimental report document of the project "the practi cal research on cooperative learn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研究》课题实验报告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本文档根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研究》课题实验报告 德化县《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研究》课题 组陈其普 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研究,是以合作学习理论为指导,以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效益,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平台为目标,探索如何把合作学习引入思想政治课课堂的教与学的行为与策略的研究,是一种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20xx年秋季起,在我县的一中、五中、六中、八中、三班中学、xxx中学、盖德中学、xxx中学,我们进行了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研究活动。 一、合作学习实践研究的理论依据

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实践研究把合作学习作为它的理论 基础。 当代合作学习理论开创者、xxx大学教授约翰逊等人认为,合作就是“在教学中采用小组的方式以使学生之间能协同努力,充分地发挥自身及其同伴的学习优势。”杰克布斯等人则进一步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价值观,这是最重要的合作学习原理。换句话说,合作并不只是一种学习方式,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希望学生能接受作为一种价值观的合作。”而作为一种价值观的合作学习,注重的是学生合作品质的培养、合作精神的养成。 合作学习互动观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 它不仅是师生的双边互动,更突出生生互动。生生互动是教学系统中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合作学习目标观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学在认识、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合作学习师生观倡导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合作学习形式观认为教学形式应以集体讲授为基础,以异质合作学习小组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主体性的统一。合作学习评价观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合作学

网络综合实训报告

网络综合实训报告 网络综合实训报告 篇一: 网络综合实训报告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网络综合实训课程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学校网络综合设计 专业: 网 班级学号: 02211 姓名: 赵 指导教师: 杨婵 201X 年 05 月 21 日 教务处印制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

设计内容: 1.综合布线及网络拓扑的设计 服务器的配置与调试 3.路由器级交换机的配置 4.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 技术条件或要求: 能实现局域网的互通,各个vlan间能相互访问整个局域网能访问外网。 指导教师(签名): 教研室主任(签名): 开题日期: 年月 12日完成日期: 年月 23 日 篇二: 网路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报告 专业综合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专业综合实验课题名称: 校园网—接入层和汇聚层姓名: 班级: 带教老师:报告日期: 201X.1 9--201X.1

电子信息学院 目录 一、综合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5 2校园网规划. 7 3网络技术指导与测试分析 9 三、综合实验的步骤与方法 . 六、结果分析与实验体会.. 1 1.1 网络设计与实践的实训意义 .. 3 3项目3-永久链路模块端接 . 38 4.1项目1-WWW服务配置 .. 38 4.2项目2-电子邮件服务配置 .. 55 参考文献 0 实训报告 .. 4 3.校园网功能需求 5 (二)网络规划与设计 .. 6 1.网络拓扑图. 10 (三)服务器配置 .. 20 五、实训结果 26 六、实训总结及体会 26 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 本次实训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与实践能力,增 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模拟案例形式密切联系实际,潜移默化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1 实验项目名称:企业信息化 实验目的:了解企业信息化的一般过程。 掌握企业信息化中企业领导的管理工作。 掌握企业信息化中一般员工的工作。 实验情况及实验结果:1、上网查找一个企业信息化的成功案例,思考一下问题: (1) 该企业为何进行信息化的建设? 答: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信息化的企业. 九十年代,随着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司的信息技术建设也迈上了新的台阶。由于公司机构众多,各地业务差异较大,信息系统建设多是各自为政,全盘的考虑与规划存在不足。于是于XX年,公司与ibm携手制定了中国人保信息技术发展五年规划,这是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的制定结合了公司当时的经营、管理情况,并与总公司、分公司各层级管理、技术人员充分沟通、交流,吸收了他们很多的建议、想法,同时参考了国际上许多金融企业成功案例。 (2) 该企业的信息化过程是怎样的?

答: 信息技术五年规划制定以后,信息技术部便以此为参照,目标是建设全险种、大集中、共平台、宽网络、同标准的基本体系架构。 信息化整体思路: 1、数据模型标准化,应用平台统一化; 2、业务数据逐步集中存储,业务系统逐步集中处理; 3、分析产生的数据,为业务、管理和决策服务; 4、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建设,提供多渠道的客户访问服务。 (3)信息化给企业带来了什么效益? 答: 回顾几年以来公司信息化建设历程,已基本建成全险种、大集中、共平台、宽网络、同标准的基本体系架构,并在数据的分析处理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成果斐然。信息化建设的思路是科学合理地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并建立了标准化体系,搭建了统一的应用平台,然后将数据和业务处理逐步集中,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为公司业务经营和管理决策服务。与此同时,进行网络和信息安全建设,为信息化之路提供更好的条件和保障。指导思想的科学合理性与信息化建设者们的苦干实干相结合,公司的信息化建设结出了累累硕果,得到广泛好评。公司开发的“新一代综合业务处理系统”于XX年9月提名参加了chp ( computer-world honor program,计算机世界荣誉组 织)“计算机世界荣誉奖”的评选,此奖项评选由idg集团组织,全球上百家顶级it公司总裁作为评委,是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领域

综合实践实验报告范本大全

综合实践实验报告范本大全 综合实践实验报告范文1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校教学计划中一相非常重要的活动课题,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已经开展了三个学期,并切已经纳入我校的教学计划,按照每周3课时、每学期48课时的课时量,将其分为期准备16课时、中期活动16课时、期末总结16课时三个阶段。 本学期我们学校又有新的学年加入此项活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是一次社会活动,全体实验年级利用假期时间走出校门,走出课堂,走进了社会这个大课堂的不同角落,他们积极热情地对待自己的这项活动。 在本次活动的初期准备阶段,各个班级的班长和其他的班级干部协同班主任老师进行了周密的安排,保证了这相活动的有序进行。活动期间,同学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用我们中学的独特视角和方式了解社会、感知社会,在活动中同学们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发展,实践能力、劳动能力、对事物的辨认能力、交往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在活动中,学生们学到了校园里、课堂上无法获取的知识和能力。

这次活动的末期是整理材料,书写实践报告,这一阶段小组同学撰写实验报告,首先在班级交流,然后各班选出三个优秀小组,每个小组又在学校的交流中经过评选,最后42组仅选出24组参加汇报。 活动中我们又聘请了孙茂霞、丁庆波、马玉平、刘敏、孙宗渊、李鹏、贾清松、范雪、尚云芳、孟小微、10位教师做初评评委,此后,黄校长和教务处主任对这次活动进行了三次检查。最后学校的成果汇报交流又聘请了范雪、王静、孟晓薇、丁庆波、马玉萍、贾青松为评委,李鹏、孙宗渊为记分员,同时还请到了宋玉洪、仁莹为这次活动全程照相。 本次活动在上次活动的基础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上学期一个学年就选出了29组参加汇报,本次我们学校两个学年选出24组进行汇报,很显然,我们对这次活动的要求提高了,汇报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汇报的能力也比以前更进步了。他们的成绩证明了“没有辛勤的一天,就没有最后的收获。 尽管本次活动是很成功一次活动,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小组活动中没有注意采集相关的事物材料和相关的影象材料,这是同学们缺少这方面的意识和经验造成的;课题数量少,存在很多小组重复同一个课题,所以,证明了同学们选题时还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关资料、实践报告、信

实验报告一

一、实验目的 1、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各种数据类型声明局部变量的方法。 (2)、掌握为局部变量赋值的俩中方法。 (3)、掌握常用系统函数、运算符和表达式的功能和应用。 (4)、掌握Transact-SQL控制流语言的基本功能和分类。 (5)、掌握利用控制流语句实现基本的分支选择和循环处理功能。 (6)、了解其他控制流语句的功能和应用。 (7)、掌握SELECT各个字句的功能和检索数据的方法。 (8)、掌握WHERE字句中LIKE、IN、BETEEN、IS等逻辑运算符的使用。 (9)、掌握COMPUTE语句和聚合函数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1、变量的应用 declare @sno char(8),@name varchar(10),@sex nchar(12),@birthday datetime,@usually int, @final numeric(4,1) set @sno='32145467'; set @name='哈哈'; set @sex='男'; select @birthday ='1989-03-09',@usually=90,@final=80 print @sno+@name+@sex print @birthday print @usually print @final 2、运算符的应用 A、比较运算符 use teaching go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birthday>'1989-01-01' select * from teacher where department<>'计算机学院' B、逻辑运算符

网络工程综合实验 实验报告(H3C路由器基础)

网络工程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网络工程综合实验 实验名称_____H3C路由器基础______ 学生学院自动化学院 ___ 专业班级__ 网络一班_________ 学号3108001217 学生姓名_______ 李亮 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张钢 _______ 2011 年12 月

一.实验目的 1.掌握H3C路由器的连接和基本配置方法。 2.理解路由器的基本功能。 二.实验原理和拓扑 图2.1 Telnet方式登录路由器的拓扑结构图 图2.2 路由器端口IP地址配置测试 三.实验内容 1.路由器的外部接口识别。 2.各种连接线型号的识别。 3.路由器的用户配置接口(参见H3C Router Ref的入门2.1.1和2.1.2) 3.1 通过Console口连接配置 3.2 通过Telnet远程登录配置(两种登录方式都要做一次!) 4.熟悉H3C路由器的命令行接口 4.1 掌握命令行模式的基本使用方法(参见H3C Router Ref的入门2.2) 4.2 掌握命令行视图(不同的视图有不同的光标提示符,参见H3C Router Ref 入门2.2.1) 4.2 掌握命令行模式的快捷键使用方法 5.熟悉Comware的基本配置(参见H3C Router Ref的入门第3章) 5.1 基本配置(H3C Router Ref的入门3.1,特别注意3.1.6的用户级别切换里面的密码和权限设置) 5.2 配置接口 - 给指定的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 相邻两台路由器用连接线连起来,两个端口分别配置相同网段的IP地址,用ping命令测试其连通性,使用如图2.2所示的网络图。 四.实验的结果及分析。

project项目管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辅助项目管理 课程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

目录 1、项目概况 (2) 1.1项目简介 (3) 1.2项目任务关系、固定成本及资源需求量 (2) 1.3可用资源 (2) 2、项目的实施计划 (3) 2.1初始计划 (3) 2.2初始计划的调整和优化 (5) 3、跟踪监控 3.1第一轮监控 (7) 3.2第二轮监控 (21) 3.3第三轮监控 (25) 3.4第四轮监控 (25) 4、项目完工总结分析报告 4.1总结分析报告 (26) 4.2分析实施和管理的成效 (26) 4.3目标实现措施的分析 (26) 5.学习思考总结 5.1问题思考 (27) 5.2问题分析与总结 (28) PROJECT项目管理课程报告

1、项目概况 1.1项目简介 项目的主要工作是维修某主要道路下一段长约1公里的供水管道,市政局要求电力部门配合施工,同时铺设一条地下电缆,以增加该道路两侧的用电用户。由于该项目是在现有道路上开挖,故市政局决定在回填后顺便铺设新的混凝土路面。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项目管理办公室,以管理、协调该项目。项目内容包括:供水工程、电力工程和道路工程。整个项目从2016年7月1日提交预算报批为开始,市政局希望将项目施工对公众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故希望该项目能在2016年10月底竣工并恢复交通。 1.2项目任务关系、固定成本及资源需求量 项目各项任务逻辑关系及固定成本(设备费、材料费等)、资源需求量如表1。 表1 工程工艺关系、固定成本及所需资源表 编号工序名称固定 成本 紧前 工序 资源需求 技工壮工 人数工日人数工日 1 道路及配套工程 2 准备工作 3 预算报批5000 4 对外公告1500 3 5 开走路上停留 的车辆 2000 4 3 6 6 开挖槽沟50000 5 15 200 7 供水工程5000 8 维修水管50000 6 12 200 35 500 9 压力试验1500 8 5 10 10 电力工程 11 支设新电杆15000 5 5 50 10 75 12 铺设电缆50000 6 8 50 25 150 13 吊装变压器75000 11,12,16 15 100 25 250 14 电力入户25000 13 20 240 20 240 15 道路工程25000 16 剪除树枝1500 5 6 12 17 复铺路面150000 9,12 20 300 30 420 18 恢复交通14,17 预算报批需1周,对外公告需2周时间。 1.3可用资源

课题组实验报告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结题论文 虞城县利民镇中心小学 2016年4月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实验报告 一、实验的提出。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教学一直处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利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时代呼唤改革,需要有活力、有创新的教育。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由“厌学”转为“乐学”,引导小学生创新性地学习数学,已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热门、焦点。 在实践中,我以课堂教学为改革的突破口,经过反复酝酿和论证,在遵循素质教育目标、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上,进行了严密而谨慎的探索与研究。我把教学着力点放在“激学”、“导探”上,采用“主导”与“主体”的最佳组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努力实现“创新教”与“创新学”的和谐统一。通过改革课堂教学,彻底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二、实验的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创新式课堂教学实验以一切为了儿童的健康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重点。努力创设一个有利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改变旧的、单一的数学教学模式和课型结构,形成相应的创新式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创新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最终实现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为目的。 具体要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 (1)、学生扎实掌握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2)、营造轻松愉快数学环境,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 (3)、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 (4)、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创新学习,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5)、引导学生互评与自评,在评价中体验成功,在小结中巩固与提高 三、实验的理论依据。 “小组合作学习”创新式课堂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让学生在“自学试探”、“合作互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愉快情境中探索目标、创新学习,从而获得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造思维的发展。教师也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创新活动的导航者”,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四、“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的特点与具体操作。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是以目标为中心,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精心设置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合作探究目标的一种创新式课堂教学。它的基本环节是:以趣激学一一自学尝试一一合作互动一一综合内化一一深化发展。

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四)

大连理工大学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网络综合实验 学院(系):软件学院 专业:嵌入式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2013年月日

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系):软件学院专业:嵌入式班级: 姓名:学号:组:___ 实验时间:2013-11-04 实验室:C310 实验台: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四:交换机VLAN配置 一、实验目的 掌握VLAN的基本配置方法,掌握VLAN间路由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 1、VLAN的基本工作原理 2、VLAN的基本配置方法和命令 三、实验环境以及设备 1、2台交换机、4台Pc机、双绞线若干 2、2台三层交换机、4台Pc机、双绞线若干 四、实验步骤(操作方法及思考题) 1、请在用户视图下使用“reset saved-configuration”命令和“reboot”命令分别将你们平台上 的两台交换机的配置清空,以免以前实验留下的配置对本实验产生影响。 2、VLAN基本配置:

PCA:VLAN2 PCD:VLAN3 PCC:VLAN2 PCB:VLAN3 10.1.1.2/2410.1.1.3/2410.1.1.4/2410.1.1.5/24 交换机B 图1 VLAN 基本配置 (1) 请按照图1组建网络实验环境。 (2) 将两台交换机的端口1和2做链路聚合,请把你所执行的配置命令写到实验报告 中。(7.5分) System Sysname SwitchB Interface ethernet 1/0/1 Speed 100 Duplex full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permit vlan 2 to 3 Interface ethernet 1/0/2 Speed 100 Duplex full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permit vlan 2 to 3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2 Interface ethernet 1/0/1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2 Interface ethernet 1/0/2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2 (3) 在两台交换机上做VLAN 配置,使得: a) 聚合的链路被用作trunk 链路。 b) 交换机A 上的端口3—12属于 VLAN 2、 端口13—24属于VLAN 3,其余的 端口属于VLAN 1。 c) 交换机B 上的端口3—5属于 VLAN 2、 端口6—8属于VLAN 3,其余的端口 属于VLAN 1。 请把你所执行的配置命令写到实验报告中。 Vlan 2 Port ethernet 1/0/3 to ethernet 1/0/12 Vlan 3 Port ehternet 1/0/13 to ethernet 1/0/24

会计学专业综合实验课实验报告

会计学专业综合实验课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会计模拟实验是缩短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距离,培养我们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实践使我们能比较系统、全面的掌握制造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加强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将来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要求我们同学各自独立完成全部会计模拟实验的内容,以便全面系统的掌握各项技能。通过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熟悉并掌握会计流程的各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掌握会计的基本操作技能,加强理论知识的记忆,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真正的掌握这门知识。 二、实验原理 基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会计实验操作。 三、实验设备 福思特多媒体会计模拟实验室软件 四、结果预测 熟练掌握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更正错误,财务报表编制。 五、实验步骤 (1)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 (2)根据原始凭证,填记帐凭证 (3)根据记帐凭证填各种明细帐,现金日记帐,银行日记帐(4)根据科目汇总表填总分类帐 (5)更正试例 (6)填写会计报表 六、实验结果 (一)原始凭证共363张 (二)记账凭证共173号213张

(三)科目汇总表共2号2张(四)总账账户共75个 (五)日记账账户共4个 (六)明细账账户共74个,其中 1、三栏式账户54个 2.数量金额式账户4个 3.多栏式账户16个 4.其他: (七)手工编制的报表 1、资产负债表(截图)

2.利润表(截图) 3.现金流量表(截图)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截图) 七、实验分析

经过这些天的模拟实验、手工记账,使我的会计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验证,进一步深刻了我对会计的了解。加强了一定的基本实际操作能力,对会计流程的各个步骤和具体操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很多之前没有留意到的会计处理知识和细节 (1)有一部分原始凭证的日期是需要大写的,且大部分的金额填写也是要大写的。而且,为了防止被他人恶意篡改,一些日 期的填写是需要添加“零”或者“壹”的,比如一月,在填 写汇票之类的应该写成“零壹月”;十一月,十二月应该写 成“壹拾壹月“,“壹拾贰月”。 (2)在填写记账凭证时,要填写完分录时应该将下面的空白处划上斜线,并且要注意在金额前面填上“¥”符号。这是我在 填写记账凭证的时候时常会忘记的细节。 (3)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每天都要结出“本日发生额和余额”,这也是经常性忽略的一个细节。 (4)在填写明细账时,分录涉及的每一个科目都要填写,之前一直以为只需要填写一个科目,导致了很多错误。 (5)在填写明细账的时候,很多时候不知道要选择什么样的格式,在三栏式和多栏式找科目找了很久,主要是因为初财的内容 不太扎实,所以导致了这种情况,在回忆了初级财务会计之 后,操作起来熟练了很多。 (6)15日填写科目汇总表的时候,没有理解清楚概念,将科目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实验报告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 实验报告 【摘要】好习惯终身受益,学生行为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农村有着特殊的教育环境,对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应该因地制宜,从细节入手。本实验报告从实验前后学生行为习惯的变化入手,探究适合农村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途径。 【关键词】良好行为习惯自我教育习惯养成教育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是我校2012年申报,被大英县教育局小学德育课程实验研究课题组批准立项的课题。经过2年多的努力,基本完成了研究方案设定的部分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课题的提出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极大地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此,我们从本地区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入手,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把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工作来抓,让学生在做人、做事、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课题研究的范围及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范围玉峰小学1-6年级全体学生。 三、研究目的 ①探求一种适合农村小学教育的运作机制和运作方式,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②促使教师树立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③探索一套适合我校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对策。 ④把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模式有机结合。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对学生做人好习惯养成的研究。 2.对学生做事好习惯养成的研究。 3.对学生学习好习惯养成的研究。

4.对学生生活好习惯养成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1.6-8) 课题研究开始,要求每个学生拥有一本《弟子规》、《礼仪手册》和《养成教育》及四个好习惯要求。为让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更具时代特征,课题组重点开展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1.组织课题组学习培训 查阅文献,利用互联网广泛收集信息,通过国内知名网站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状况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特点,寻求更具时代特色的青少年优良的行为习惯。 2.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为二至五年级学生,发放526份问卷,回收526份。问卷分为学生做人习惯、做事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四类。由课题组成员完成问卷设计,其中行为习惯调查问卷中设置了文明礼貌、品德行为、卫生习惯等方面内容。 (1)调查结果与说明: 我们对调查所得资料,组织专人进行统计处理,其情况报告如下: 表1:文明礼貌情况 从上表可知,61.1%的学生能主动向老师问好,说明在文明礼貌方面多数同学做得好。同时在调研中发现学生使用礼貌用语坚持不够好。 表2:做人习惯情况 从上表可知,有75%捡到东西交给老师,反映学生比较诚实。同时在调研中发现,41.7%的学生做错事,不能主动承认,44.2%的同学在和同学了生冲突时,一能主动谦让,61.2%的同学不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 表3:生活习惯情况

e网络综合布线实验报告完整.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电子工程系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实验报告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同组者: 指导教师:

任务一建筑物基本情况与用户需求调查实践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训掌握综合布线总体方案和各子系统的设计方法,熟悉一种施工图的绘制方法(AUTOCAD 或VISIO ),掌握设备材料预算方法、工程费用计算方法。设计内容符合国家《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T-50311-2000 》以桂林航专2号实验楼为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目标,通过设计,掌握综合布线总体方案和各子系统的设计方法,熟悉一种施工图的绘制方法(AUTOCAD 或VISIO ),掌握设备材料预算方法、工程费用计算方法。 二、实验内容 通过对桂林航专2号实验楼的实地测量和考察,完成下列任务: 1、工程概况现场考察,画出项目建筑三视图、平面图(标注尺寸) 2、用户需求调查(按二号实验楼的具体实验室分布进行估算) 三、实验步骤 1 )、现场勘测大楼,从用户处获取用户需求和建筑结构图等资料,掌握大楼建筑结构,熟悉用户需求、确定布线路由和信息点分布。 2 )、总体方案和各子系统的设计。 3 )、根据建筑结构图和用户需求绘制综合布线路由图,信息点分布图。 4 )、综合布线材料设备预算。 5 )、设计方案文档书写。 四、实验结果记录(以报告形式,每组一份另行装订) 五、实验心得体会:(手写)

任务二RJ-45跳线制作与测试 一、实训目的:掌握网络跳线的制作方法 二、实训理论与步骤: 制作步骤如下: 步骤 1:利用斜口错剪下所需要的双绞线长度,至少 0.6米,最多不超过 100米。然后再利用双绞线剥线器(实际用什么剪都可以)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2-3厘米。有一些双绞线电缆上含有一条柔软的尼龙绳,如果您在剥除双绞线的外皮时,觉得裸露出的部分太短,而不利于制作RJ-45接头时,可以紧握双绞线外皮,再捏住尼龙线往外皮的下方剥开,就可以得到较长的裸露线; 步骤 2:剥线完成后的双绞线电缆; 步骤 3:接下来就要进行拨线的操作。将裸露的双绞线中的橙色对线拨向自己的前方,棕色对线拨向自己的方向,绿色对线剥向左方,蓝色对线剥向右方; 步骤 4:将绿色对线与蓝色对线放在中间位置,而橙色对线与棕色对线保持不动,即在靠外的位置,调整线序为以下顺序 左一:橙左二:蓝左三:绿左四:棕 步骤 5:小心的剥开每一对线,白色混线朝前。因为我们是遵循EIA/TIA 568B的标准来制作接头,所以线对颜色是有一定顺序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绿色条线应该跨越蓝色对线。这里最容易犯错的地方就是将白绿线与绿线相邻放在一起,这样会造成串扰,使传输效率降低。左起: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常见的错误接法是将绿色线放到第 4只脚的位置。 应该将绿色线放在第 6只脚的位置才是正确的,因为在100BaseT网络中,第3只脚与第6只脚是同一对的,所以需要使用同一对线。(见标准EIA/TIA 568B)左起: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步骤 6:将裸露出的双绞线用剪刀或斜口钳剪下只剩约 13mm的长度,之所以留下这个长度是为了符合EIA/TIA的标准,您可以参考有关用RJ-45接头和双绞线制作标准的介绍。最后再将双绞线的每一根线依序放入RJ-45接头的引脚内,第一只引脚内应该放白橙色的线,其余类推。 步骤 7:确定双绞线的每根线已经正确放置之后,就可以用RJ-45压线钳压接RJ -45接头,市面上还有一种RJ-45接头的保护套,可以防止接头在拉扯时造成接触不良。使用这种保护套时,需要在压接RJ-45接头之前就将这种胶套插在双绞线电缆上。 步骤8:网络跳线的测试 将制作好的网络跳线接到测试仪的两个端口,仔细观察信号出现的顺序。 三、实训心得体会:(详细记录自己制作网络跳线的过程,总结成功经验和测试结果,写在背面)

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报告

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研究课题实验报告 一、研究的意义 区域活动,就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与幼儿发展的水平有目的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与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它就是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为使幼儿行高效学习,获最佳发展而精心设计的环境;它可以让幼儿自由地进出各个区域,开展游戏活动;它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与活动环境,满足她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她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而区域活动正符合这一要求。 二、研究目标 1、提供给幼儿更多的自主发展与活动空间,不断发挥区域活动的实效性,使幼儿的综合智能、创新意识及个性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幼儿在认知、艺术、情感、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同时幼儿间的个体差异得到缓解,幼儿的智力长项得到肯定,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能力增强,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使整体素质得到发展。 3、树立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念,有观察、指导、创设、组织、设计活动的技巧,通过创造——学习——再创造,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良好环境,使教育工作达到最佳效果。 三、研究内容

(一)探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记录方法。 (二)运用多种方式,提升活动效果。 注意运用分离式、插入式、整合式三种方式,加强指导语的艺术性,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活动,不断提升活动效果。一般来说,小班前期突出直观性、趣味性,因为小班幼儿年龄小,理解语意的能力差,因以游戏活动为主,运用“插入式”(同一目标分出许多活动穿插进行)的活动为多。要求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富有趣味的语言去启发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小班后期,中班大班初期,运用“整合式”(各种目标整合在同一活动中)为主,教师就要运用启发性、建议性的语言来指导引导孩子们,主动的去参与活动。大班后期运用“分离式”为主,教师在抛给孩子的指导语要趋于理性,使幼儿从中能悟出一定的道理。 (三)针对幼儿个性化特征指导的策略。 首先,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辅导。对较特殊的幼儿进行跟踪指导。对兴趣单一的幼儿进行个别交谈。其次,注意材料投放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在同一活动区里教师提供的材料千万不能“一刀切”,不但应考虑到不同水平幼儿的需要,还应考虑区域设置的教育目标,做到材料提供的层层递进。再次,根据小中大班的年龄特征,适当的安排游戏内容与教学内容。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幼儿园小四班、中四班、大四班共105名幼儿 (二)研究方法

网络实验报告

宁波工程学院电信学院计算机教研室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网络管理实验实验项目:综合路由交换实验 实验人员: 班级:计科10-4 指导教师:盛啸涛 实验位置:网络实验室第4组实验日期: 2012-11-23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一)实验目的 1、综合理解交换和路由的相关知识 2、学习运用Cisco模拟器 3、综合运用交换和路由配置命令 (二)实验要求 按要求完成命令操作使用,将结果和分析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二、实验设备及软件 WINDOWS环境的PC机3台、路由器2台、交换机3台,跳线若干。 三、实验内容 某单位有两台接入交换机SW1、SW2,这2台交换机接入三层核心交换机SW3,并通过路由器R1上internet。SW1接入财务部、总经理、技术部、办公室这4个部门;SW2接入技术部、办公室、业务部、销售部这4个部门;SW3接入若干台服务器,要求: 1、按部门划分VLAN,部门内电脑可以互相访问,但不同部门间电脑不能互相访问;(注意技术部和 办公室分布于2个交换机) 2、总经理电脑可以访问各部门的电脑; 3、各部门电脑可以访问服务器; 4、通过静态路由让所有电脑可通过SW3到达R1,从而可以上Internet; 5、画出拓扑图,完成IP地址、子网掩码、网段、VLAN以及接口等的规划部署; 6、利用Cisco模拟器,在其上进行配置实现,实现1到4的功能; 7、show命令显示配置结果并进行分析 四、实验步骤: 1.根据题意画出的拓扑图如下:

2.之后再在思科模拟软件中做如下操作: (1)在交换机sw1中创建Vlan2,3,4,5; Sw1: Switch>ena Switch#conf ter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config)#vlan 2 Switch(config-vlan)#vlan 3 Switch(config-vlan)#vlan 4 Switch(config-vlan)#vlan 5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 在交换机sw2中创建Vlan3,5,6,7 Sw2: Switch> Switch>ena Switch#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config)#vlan 3 Switch(config-vlan)#vlan 5 Switch(config-vlan)#vlan 6 Switch(config-vlan)#vlan 7 (2)将交换机端口划入Vlan; Sw1: Switch(config)#int f0/2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Switch(config-if)#int f0/3

项目管理实验报告

项目管理 实 验 报 告 班级:10121601班 姓名:田凇元 学号:161157 实验01Project 2010与IT项目进度计划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实验目的 本实验通过使用Microsoft Project完成项目管理的一些工作,目的就是了解Microsoft Project工具的使用与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 2、实验要求 (1)熟悉项目管理软件Microsoft Project的基本操作,学会应用Project软件工具进行项目管理。 (2)根据项目开发计划中的WBS在Project软件中建立项目管理文件。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熟悉Project 2010的基本操作 从空白文档创建以自己名字为题的项目文档。如图所示。 (二)建立项目管理文件 1、在开始制定项目计划之前,要明确定义项目的一些基本属性信息,或者对项目有一个基本的定义,例如项目的名称、内容、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等。 软件开发首先确定项目范围、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文档制作、培训、实施、收尾等过程。 设定本项目的开始时间就是2014年9月1日,项目排定方式就是“项目开始日期”,常规工作时间为: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时间为8:00-12:00、13:00-17:30,周六、周日休息;中秋节2014年9月8日、国庆节2014年10月1日-2014年10月7日为非工作日。 2、定义项目基本信息 实验步骤如下: 项目——属性——项目信息——项目信息对话框——输入开始时间为2014年9月1,选择日程排定方式就是“项目开始日期”——确定。

3、定义项目常规工作时间 定义工作周、工作时间、节假日与倒休、每日工时等基本信息。 定义工作周、工作时间、节假日与倒休

课题实验报告.doc

实验报告中学历史“情景·实践·创新”教学模式介绍一、中学历史“情景·实践·创新”教学模式介绍 (一)、理论依据 “情景·实践·创新”教学模式是为了克服学习历史天然的深层次障碍和直接障碍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理论依据为: 一是马克思主义主体实践论思想。马克思主义主体实践论强调从具体的、现实的、实践的人出发,以人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学历史“情景·实践·创新”实验研究中,重视强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倡导在教学过程中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历史素材,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在探究中学习,从心理上产生高昂的精神,奋发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学习,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是杜威的问题解决理论。杜威提出“思维起源于直接经验的情景。”他认为教学法的要素和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这些要素按序列为:情景—问题—假设—推理——验证,被称为五步教学法。杜威的理论说明了“教学要有情景”这一带有规律性的命题,恰当的教学情景,可以有效地缩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教学内容与学习者以及学习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师生以最佳的学习状态共同投入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在中学历史“情景·实践·创新”实验研究中,我们努力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合理的教学情景,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发展区域,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学创设一种鼓励学习者自我建构知识的环境和学生实践的机会。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应是积极的,应该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来源,学习者应逐渐自我控制学习过程。“情景·实践·创新”课题,要求再现历史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自我感知历史、体验历史、理解历史、认识历史,从而去借鉴历史,而不是将这一切由教师硬灌输给学生,所以,它是比较充分地运用了建构主义的理论。 四是多元智能理论。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每个人都至少有8种智能,多数智能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没能得到显现,课堂上只强调语言和数理智能,多元智能教学被称之为“真正关爱生命的教学。”“情景·实践·创新”课题是尽可能真实地再现历史情景,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这个情景之中自然地全方位地体验、认识,所以,它是比较充分地运用了多元智能的理论。 根据历史及历史教材的构成要素,可以创设问题情景、人物情景、事件情景和文物情景。根据实践性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学生的实践性学习可分为课内、课外及再认再现历史、分析阐释历史、总结借鉴历史的实践性学习。本教学法的基本环节是情景创设、实践探究、拓展创新 。 (二)基本内涵 中学历史“情景·实践”教学模式中的“情景”,是指根据特定的课程教

计算机网络综合性实验报告

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软件)学院《计算机网络》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成绩单 开设时间: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目录 一、网络背景 (1) 二、网络需求 (1) 三、网络规划 (2) 四、实验要求 (4) 五、路由器配置 (4) 六、交换机配置 (9) 七、PC配置 (12) 八、测试连通 (14) 九、实验步骤 (24) 十、实验总结 (26)

一、网络背景 为了适应业务的发展和国际化的需要,积极参与国家信息化进程,提高管理水平,展现全新的形象,某厂准备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机构内部网,实现信息的共享、协作和通讯,并和属下个部门互连,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建设现代化的企业应用系统,实现智能型、信息化、快节奏、高效率的管理模式。 二、网络需求 1. 从企业对信息的需求来看 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对信息的收集、传输、存储、查询以及预测决策等工作量越来越大,原来的电脑只是停留在单机工作模式,各科室间的数据不能实现共享,致使工作效率大大下降,纯粹的手工管理方式和手段已不能适应需求,这将严重妨碍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社会进步要求企业必须改变现有的落后管理体系、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现代企业的新形象,建议本企业的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以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经济和社会效益。 2. 从企业管理和业务发展的角度出发 通过网络对网络资源的共用来改善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满足业务部门对信息存储、检索、处理和共享需求,使企业能迅速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使企业信息更有效地发挥效力;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对每项业务的跟踪,企业管理者可以了解业务进展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以及掌握市场动态,为企业提供投资导向信息,为领导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持;通过企业内部网建议,企业各业务部门可以有更方便的交流沟通,管理者可随时了解每一位员工的情况,并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合理调度,切实做到系统的集成化设计,使原有的设备、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信息系统实验报告(共2篇)

篇一: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试验一 项目计划编制(项目管理软件ms project 2003的使用) 【实验目的】 1.熟悉和掌握project 2003软件的基本功能; 2.熟悉和掌握project 2003软件的安装及使用方法; 3.了解有关项目规划的基本概念; 4.以结构化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确定其任务名称建立项目计划。【实验内容】 1.独立安装和熟悉项目管理软件ms project 2003的功能; 2.掌握项目编制的基本步骤及关键任务。【实验步骤】 1、独立安装和熟悉项目管理软件ms project 2003的功能:打开ms project 2003压 缩包文件进入安装向导,输入软件安装钥匙进行安装,并运行。打开软件界面熟悉软件的基本功能,并进行简单的操作。 2、要开始进行一个项目,我们可以由以下几种方式开始:(1)利用范本方式进行部署:打开范本进行直接引用,然后根据自己需求进行制作项目编制。 (2)利用现成的文件快速变更成自己的部署计划。(3)从空白项目开始制作起。 3、首先从现有项目软件开发的进程安排熟悉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功能。例如学习使用project提供的各种报表。 (1)单击“报表”菜单中的“报表”。 (2)单击“总览…”,然后单击“选定”,打开“总览报表”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单击“项目摘要”,然后单击“选定”,打开报表预览对话框,查看项目摘要报表。 (3)重复第(2)步,分别预览“当前操作”、“成本”、“工作分配”、“工作量”和“自定义”类的报表。 实验二 mis相关图形的分析与绘制、visio 2003的使用 【实验目的】 1.了解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 2.掌握业务流程分析及业务流程图的绘制方法。 3. 用visio软件画出所选项目的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实验内容及步骤】 分析下面业务过程,完成业务流程图。1.储户将填好的存(取)单及存折送交分理处。分理处按三种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如果存折不符或存(取)单不合格,则将存折及存(取)单直接退还储户重新填写;如果是存款,则将存折及存款单送交存款处处理。存款处理台取出底账登记后,将存折退还给储户;如果是取款,则将存折及取款单送交取款处处理,该服务台取出底账和现金,记账后将存折与现金退给储户。从而完成存(取)款处理过程。 1、进行业务流程分析。 2、利用visio 2003进行业务流程图制作结果如下: 实验三 数据流程图的绘制 【实验目的】 1.掌握数据流程图的绘制方法 2.掌握数据字典的编制【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内容:绘制某商场供销存管理的数据流程图; 该商场对每一批购入的商品根据“入库单”登记在“购入流水账”中,对每一批销售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