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念改革教育评价

以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念改革教育评价

以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念改革教育评价
以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念改革教育评价

摘要:在基础教育领域,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尚处在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去深入研究。而且,评价对象不同,其具体内容和方法也会有不少差异。

关键词:发展性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育评价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建立促进学生、教师、课程与教学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的问题,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的问题。

所谓“发展性”教育评价,是从目的与功能的角度来界定的,是相对于“鉴别性”评价而言的。中国的教育评价制度,可以说一直具有很强的甄别和选拔功能。随着心理测验思想与技术的引入,教育评价逐渐向客观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但其甄别和选拔的功能仍然被视为最为主要也最为重要的功能。只是此时是选“适合教育的儿童”。在教育评价的鉴别性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教师为应试而教,学生为应试而学,课程为应试而设的局面自然难以改变。这种情况一直影响到基础教育。

客观地说,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首先在于有限的教育资源和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但是,社会对人的聪明才智的看法的片面性、单一性、等级性,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不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无疑也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人们受教育机会的增加,教育评价的目的、功能、性质及内容、方法等必然会发生革命性的改变,由“鉴别性”转向“发展性”。

一、最根本地体现在对评价目的与功能的理解上。

(一)评价的目的

评价的目的即为什么要评价,评价的结果用来做什么。

支撑传统评价目的观和功能观的是人的智力等级差异观:按数理逻辑能力和语言能力来考察,人的智商确有高低之分,所以,教育应该有所选择,应该“择天下英才而教之”。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不是等级性的,而是结构性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和独特的智力组合,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只要能发现和识别每个儿童的智力潜力和特点,就可以用适合其风格和特点的方式来促进其学习与发展,因此,不存在所谓“差生”和不适合教育的儿童,只存在不适合儿童的教育。教育评价的目的和作用不在于诊断智力水平的高下,选拔那些“智优”儿童,而在于发现和识别每个儿童的智力特点,因材施教,以长补短,长善救失,帮助他们实现富有个性特色的全面发展。这样一来,就从根本上颠覆了鉴别性评价的根基,成为发展性教育评价最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发展性教育评价强调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发展服务,支持发展,促进发展。这里的发展,不仅包括儿童,也包括教师和课程。因为儿童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离不开能够为他们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的课程。因此,发展性教育评价应该同时把促进教师的成长和促进课程的完善作为重要的目的。

(二)评价的功能

由于发展性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儿童、教师和课程的发展,因此应特别强调以下功能:

1.针对传统智力测验强调“标准化”而带来的“不公正”问题,让学生在与有趣、丰富而具有多种挑战性的材料的复杂互动中,充分展示他们各自特别拥有的智慧。受这一思想的启发,发展性教育评价应更多地把评价活动和评价过程看作是为被评价者提供的一个自我表现的平台,鼓励被评价者充分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就。评价者可借此来了解、发现每一个人的优势领域和潜能。

2.内容丰富的、能够让每个人的优势领域都得到发挥的空间,本身已经具有了一种内在的自我激励作用??增强被评价者(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的自信和成就动机,而评价者恰当的、积极的反馈,将使发展性评价的激励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同时,发展性评价重视质性评价,倡导多元化的评价内容、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评价的日常化和成长记录,这不仅有利于确立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被评价者的思想,也能让被评价者亲身“体验成长的快乐”。

3.评价的结果只有能够反映被评价者的实际情况,并以恰当的、具有建设性的方式反馈给被评价者,为其接受,才能发挥其促进发展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强调评价的自然性、真实性,强调评价与教学的一体化才更重要。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发展性评价力主评价必须在实际或类似实际的教学情境中进行,以使评价结果更具真实性,更能切实发挥教育评价的反馈、调节功能。发展性评价同时倡导被评价者主动参与评价活动,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这不仅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课程的改善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也就在其中了。

4.发展性教育评价本身是教育改革的产物,它所体现的评价观,折射着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这些新理念必然会融人评价的方方面面,使其随着评价的具体实施过程渗透到教育改革的各个环节。

二、我国基础教育评价的实践与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建构

在我国,如何建构起一个以发展为定向的教育评价体系,可以说是一个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因此也是大家一直在关注和努力探索的问题。从理论上说,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教师、课程的发展,但这一目的的真正确立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建构发展性教育评价应该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要关注被评价者的需要,以“平等”“欣赏”“乐观”和“发展”的态度对待被评价者,营造一个民主、增进理解的评价环境,激发被评价者参与评价的主动性,以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自身的潜能和价值。要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对其发展独特性给予认可和积极评价。

2、评价内容与方法多元化。受多元智能理论关于人的发展的多样性和非等级性观点的影响,发展性评价强调注重评价内容与方法的多元性,以多角度、多侧面地“发现”评价对象的特点、优势。只有这样,“欣赏”“乐观”的态度才是真实而非虚伪的,也才能帮助被评价者“自我发现”,进而悦纳自己、拥有自信。

3.在真实的、有意义的活动情境中进行。真实而有意义的活动一般可以激发被评价者的活动积极性;同伴的支持或者“提供的支架”不仅能使被评价者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而且能够使其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4.评价与教学互融互动。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的评价不是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终结性活动,教学与评价之间发生着持续的相互作用、相互推动:评价既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其中的每?个环节;而教学要敏感地抓住从评价中获得的信息加以适当的反馈和调整。“生成课程”和“支架式教学”这两个概念,可以说是评价与教学互融互动原则的具体体现。

5.评价主体互动。发展性评价主张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沟通和协商,它关注的重心不是结果本身的正确性,而是评价对象对评价的认同和最大程度地受益;主张评价主体多元化,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增进理解的交互活动。

6.评价过程动态化。发展性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过程,强调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各种活动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经常化。

在基础教育领域,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尚处在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去深入研究。而且,评价对象不同,其具体内容和方法也会有不少差异,比如,儿童评价、教师评价、课程评价等均会有各自的独特性。但上述评价理念和评价原则将是我们在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时要努力贯彻、共同遵照的。

中学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韩寺二中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加快我校标准化建设进程,推进素质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学校良性循环,特制定韩寺二中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以现代化办学理念为指导,围绕“铸师魂、办名校、争一流”目标,以“三个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为重点,以为平民百姓子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依法治校、文化立校、名师兴校、质量强校”的发展战略,认真贯彻教育方针,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打造文化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实现学校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二、办学理念 以德立校,依法治校,和谐兴校,教研强校。以社会称道为办学追求;以德高品优、真才实学、身心俱健为育人目标,关注学生的成绩,着眼于学生的成功,追求学生的成材,立足于学生的成人。 学校校风:博学厚德、笃志报国。激励师生自强不息,锲而不舍;注重实际,务求实效;勇于开拓,与时俱进;凝心聚力,和衷共济。 学校学风:勤学善思、文明进取。引导学子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知行统一,学以致用。 师生做人做事的核心标准:敬业、忠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团队意识、注意细节、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不找任何借口、有较强的执行能力、自主自发的工作、维护单位的形象、给学校提合理的建议、与学校同命运。 三、发展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形成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和谐统一,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校园文化浓郁、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管理科学、办学条件优良、教学质量一流、办学特色鲜明、品牌优势明显的优质完全中学。 具体目标和要求: 办学规模:到2014年,学校办学规模发展为初中6个教学班、小学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00人左右。 办学水平: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改革,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学校风险防范机制、教育教学质量和声誉形象预警机制、危机处理机制,三风(学风、教风和校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教育教学质量稳定提高,中考质量保持全县领先水平,在惠民助困、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艺术教育等方面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各项工作协调发展,综合办学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声誉和知名度有效提升,2014年争创为“郑州市农村文明学校”。 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形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建立和完善教师终身学习机制、继续教育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构建完善的校本培训体系;积极推进“名师工程”和“骨干教师教”、“新秀工程”,培养和造就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个以名师为核心、骨干教师和高级教师为主体的优秀教师群体;以绩效工资为杠杆,健全教职工绩效考评机制和选优汰劣的人事聘任机制;选拔和培养一批具有管理才能、热爱管理工作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充实到管理队伍,形成合理梯队,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到2014年,教师本科文凭达到70%,学校专任教师具有中高级教师职称达到40%以上。 德育工作:进一步优化“以德育人,全员参与,自主管理,三位一体”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健全德育工作网络,提高德育工作队伍的水平和教职工全员育人的积极性,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合力。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思路,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不断提高德育教育效果。健全学校德育工作评价激励机制,完善学校德育教育目标体系、德育

发展性教育评价

发展性教育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念。发展性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育价值观,评价者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共同制定双方认可的发展目标,运用适当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实现预定发展目标的过程。它的核心思想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评价标准、内容、过程、方法和手段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评价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具体到学生评价上,便集中体现为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念和方法。这一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有以下突出特点。 1.发展性学生评价应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并在实施中制订明确、具体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实施学生评价首先需要有一个评价目标,只有有了评价目标,才能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学生的发展也需要目标,这个目标是学生发展的方向和依据。在传统教育评价中,这两个目标常常出现背离的情况。而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这两个目标的一致性,强调评价目标应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 2.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检查和评比 发展性学生评价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并与他人比较、排队,而是要通过对学生过去和现在状态的了解,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逐步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3.发展性学生评价是注重过程的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对学生发展全过程的不断关注。它既重视学生的现在,也要考虑学生的过去,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因此,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通过在学生发展的各个环节具体关注学生的发展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4.发展性学生评价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是

从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引发对当今教育改革的思考.doc

从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引发对当今教 育改革的思考- 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尤其是辛亥革命中南京临时政府的一些主张有效地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对我国民国时期的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今天我们从历史出发,简析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背景及措施,批判性地探讨南京临时政府的某些教育改革措施对当代教育发展的启示,尤其是对于教育制度、教育方式、教育评价机制的思考。 一、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背景 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主要有四个部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大学教育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批判了封建教育把人驯服成了奴隶、改良主义的教育观念,建立了中国教育会,兴办了革命学校。南京临时政府在1912年1月9日成立临时政府教育部,之后开始对清末封建专制主义教育进行改革。 二、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内容 1912年1月1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通令》,在临时教育会议上讨论和通过了新的教育宗旨,并于同年9月2日由教育部颁布施行。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成为了民国教育方针。同时,公布了《壬子学制》,将教育阶段分为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阶段。 三、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现实意义

当时的临时政府已经认识到学者,国之本也,振兴学校培养人才,而培国脉是时势不得不然。这样不仅更改了传统的忠君、尊孔的办学方针,而且还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指了方向。要振兴中华,就必须振兴教育。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的素质,达到人尽其才。 进行教育改革,正是确立国民教育的根本要求之所在。教育改革,首先要普及教育,使学校确立了学制,确保了基本的初、中、高等教育阶段和时间、年龄安排。这是进行教育的充分必要条件。五育并举,体现了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伦理教育的特点。这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而且也是为教育事业、国民自身发展提供了保障与支持,最重要的是对当时的青年的思想启蒙作用。 四、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对当今教育改革的思考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当前教育改革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在当代教育改革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民发展这个战略目标,在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也都得到体现,特别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等。 1.道德教育为重的思想。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教育方针里,把道德教育放在重心,这完全否定了清末的封建教育宗旨,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教育关于人的智德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在当代的教育改革中,注重伦理教育,学习儒家名作的精华也应该是我们的应有之意。不仅如此我们更应该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学

论人本主义管理理念

论人本主义管理理念 (指导教师:范建平) (学生姓名:詹晓凤) 摘要:组织最重要的资源是人, 要实现组织目标就要有合理的管理, 人本主义管理理念就是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 本, 以尊重人格, 突出柔性管理, 关心员工发展的双赢策略, 确立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和注重员工培训为人本主义管 理的思想内容。 关键词:人本主义; 管理; 理念 人本主义管理理念以人本主义哲学为基础。人本主义诞生较早, 但作为管理理念的人本主义理念却直至20 世纪70 年代以后才受到了人们的重视。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人的个性越来越得到张扬, 同时个性也得到了尊重, 原来那种以铁的制度, 不关心人, 扼杀人的管理方式与整个时代不相符, 于是人本主义管理理念便应运而生。 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本主义管理理念? 人本主义管理理念是相对于传统管理理念而言的, 在传统管理理念中, 员工被视为组织的生产要素, 组织以获得效益为目标, 人员的使用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工具而已; 相应的, 人本主义管理理念就是将员工视为组织相并列的独立体, 尊重其自身的价值观念、发展目标等, 争取实现员工个体目标与组织整体目标相一致, 为个人营造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实现组织的繁荣昌盛。简言之, 人本主义管理理念旨在实现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的双赢。人本主义管理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论述: 1 尊重人格 人本主义管理理念认为, 严格管理必须以尊重人格为前提。组织中的人形形色色, 有高级领导, 有技术骨干, 有一般工人, 也有打扫厕所的清洁工人,这些人在组织中的地位差异很大, 对于组织的重要程度也各不相同,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 他们都是人,都具有自己的人格尊严,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在管理中尊重人格, 包含下面三层含义: 1.1 管理是工作的管理 上级对下级的管理仅限于工作管理, 不能掺杂其他内容, 员工可以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和自主的生活方式, 只要这些选择不会对社会、组织产生危害, 上级无权干涉。 1.2 管理中应相互尊重 管理中的金科玉律, 即“: 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对待你们, 你们也应该那样去对待别人。”人都有自己的尊严, 所以上级对下级的管理应互相尊重。如乐百氏提出“: 天地之间, 以人为尊”, 爱立信的用人哲学“: 职业精神, 相互尊重”, 摩托罗拉提出“: 尊重从招聘开始”。这些都已说明组织管理中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尤其是一些员工知识层次较高的组织, 更要相互尊重。员工学历越高, 自尊心往往就越强, 得到不尊重对待时受到的伤害和抵触情绪就大, 所以在组织中, 应营造一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精品文档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客观、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是基础教育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评价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等方面得到发展,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发现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信心。还能够比较真实地反馈教育教学情况,为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提供可靠的依据。为此,特制定我校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准绳,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性评价理念,体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总目标,进一步突出评价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达到评价促进发展的根本目的。 二、评价原则 1、全面发展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 2、主体性原则。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在评价中尊重学生,充分 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把评价过程作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反馈和自我教育的过程。

3、激励性原则。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 精品文档 素质,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激励发展与提高的过程,要做到目标激励、赏识激励、评语激励、等级激励等。 4、多元化原则。既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及多方面发展的潜能。改变过去那种单纯地以考试成绩的高低来判定学生的旧模式。要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大社会,参加各种体验活动,从多方面受到教育,发挥特长,铸造人生。既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的情感体验发展,又要尊重个体差异,更要启发个体发展的独特性,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增强信心,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氛围。 5、个别差异原则。评价学生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别差异和当前思想实际以及事实本身的性质,灵活地、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都有所区别。 三、评价的方法 1、用新课程标准评价学生 当前主要依据新课程标准,有目的的对学生的行为、情绪、情感、操作等各种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经过不断反思,改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2、注重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当代教育的核心,因而对学生评价的目的

对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4513377.html, 对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分析 作者:赵伊莎 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03期 摘要:在新课改的发展下,促使各级教育事业发展素质教育,以实现人才培养计划。在 此背景下,应创新教育评价方式,采用发展性教育评价方式,针对教育的全过程进行评价,有利于促使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而不断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对此,本文对发展性教育评价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发展性教育;教育评价 一、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特点 第一,发展性教育评价起到的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功能,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以制定针对性解决措施,保障教育事业安全、稳定的发展。 第二,发展性教育评价与传统教育评价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不仅需要教师参与评价活动,还需要政府参与进来,以形成内外双重评价的模式,确保评价工作的公平性、有效性。 第三,发展性教育评价模式有一定的激励性特點,可针对评价结果对校长、教师、学生等进行激励,有利于提高校长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目标[1]。 二、发展性学校评价 (一)定位学校发展目标 通常情况,学校发展定位主要包括发展方向、发展程度、发展时间三个部分,根据预先计划进行实施,以尽快实现发展目标。但在进行计划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避免存在过高定位或过低定位的情况。例如,应考虑学校的客观发展实际,包括历史发展、资源情况、办学条件等,定位目标要以客观规律为基础,从而符合学校的实际发展需要。同时,学校在定位发展目标时,应重点考量教育发展的需求,包括教育质量、教育水平、教育价值等;坚持科技教育、德育教育、发展教育、素质教育等理念;尊重教师、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育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进行结合。 (二)定位学校发展潜力 学校在实际发展阶段,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从而使其发展受到影响。因此,学校在进行发展性评价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包括教师素质水平、校园文化、社会氛围、办学

谈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看法

浅谈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看法和意见大塘镇里中小学刘廷美 2014年5月 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着重大改革,其主要改革内容有:一、减免学生学杂费,严格执行一费制;二、严格控制家庭作业量;三、控制学生在校就读时间;四、严禁学校乱收费、乱办班;五、即将改变对学生的评价办法;六、给予住宿生补助。七、开展农村学生营养午餐等等。 我认为基础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的全面回归,是走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正道,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减轻负担,弱化分数,提高综合素质,推行综合评估。 当前基础教育为我们提出了四个信号:一、国家将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二、基础教育必须是政府全面承担的教育;三、基础教育必须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四、学校的职能就是抓管理抓教学教育。 面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工作:一、构建新型的适应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教学模式;二、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切入点立足于课堂;三、全面营造和谐教育、和谐校园、和谐班级的氛围,构建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体系;四、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愉快学习和擅于学习,把学习转化成学生生存的自身需求;五、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教育走向现代教育。 在这种新形式下,学校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统领整个教育,更加关爱学生,更加把握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以此适应教育的步伐。 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作为一线教师都已经习惯了应试教育,对教育改革是有不同态度的。要进行改革,我觉得既是阻力,也可以变成动力。一般来说,多数老教师们往往是不认同的,因为长久的思维定势和教学经验影响着他们,改革意味着要抛弃很多过去他们一直引以为豪的东西,这在他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对他们,需要先从观念上进行改革,在认同他们的教学经验前提下缓慢推行改革才是良方,绝对不能一夜之间改变所有一切,那样他们是无法接受的。而大多数新教师,是欢迎新课程改革的,因为他们大多数人就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他们是很希望改革的。加上他们年轻有活力,对新事物都保持较强的好奇心,只要利用好,是可以用他们来影响老教师的。但由于新教师对新理论、新观念、新方法等的不了解和不熟悉,在实施

崇尚人本理念 锤炼德育特色

渗透人本德育理念促学生可持续发展当今社会的多元化使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着空前的挑战。要使德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使其终身受益,必须立足于德育的长远效应,让德育成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支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教育要“人本管理,德育为先”。纲要鼓励学校大胆探索和实践,创新体制。结合我校学生现状,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确立了“抓主题、突特色”的人本德育管理体系,实现德育活动主题化、特色教育课程化。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在主题活动、班会课程和特色教育中渗透人本德育理念,建立开发潜能、发展个性、塑造人格的人本德育体系,确保学生和谐可持续发展。 一、以主题教育为引领构建德育系列化活动 每一个学生个体都有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命价值生长点,关注和呵护这些生长点、加快其生长速度正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关注学生的生命生长点意义尤为重要。所以,如何对学校教育做进一步的拓展,在开放式、多样性的教育活动中,通过创造发展途径、提供成功体验,帮助每个学生个体分析自身的发展优势,确立成长方向。于是,近年来,我校德育处根据各年级同学的心理特点和思想特点,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实际,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学会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经过制定计划-实践探索-总结调整,以月为单位,以节日、纪念日为契机,以品质教育和养成教育为内容,已形成了完善的德育主题教育体系。例如,学雷锋活动、感恩教育月、微笑行动月、弘扬民族精神月、“青春未来”合唱比赛、体育节、艺术节等活动。 例如,09年“三八”妇女节即将来临之际,学校以节日为契机,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常怀感恩之心,说出内心深爱”,要求每名同学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最真诚的情感,给母亲写一封“感恩信”,把这封信作为三八节的礼物送给母亲。在集体共情氛围的带动下,很多同学都写出了深发肺腑的感恩之言,在活动现场宣读时,学生和家长的眼中都满含泪水。在11月的艺术节活动中,德育处在不同的年级安排了书法、绘画、摄影等展览的主题活动,令人惊喜的是,每个年级都有上百份作品展出,很多平时默默无闻的同学都拿出了让人惊喜的作品,学校于是积极组织这些有才华同学参加区、市的比赛,很多同学都拿到了非

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小学部)

实验中学小学部素质教育评价机制 ? <

小学部学生评价体系 一、各学科学习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1、评价内容多元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 2、评价过程动态化。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将学习的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多运用鼓励性评价,促进学生的转变与发展;应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如口头评价、作业评价、成长记录等。 3、评价主体互动化。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间的沟通与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改变教师单一评价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二、各学科发展性评价方案 学校是实施学生学科发展性评价的主体,我校依据学科《课程标准》,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为目标,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各学科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并将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 (一)评价的主要项目、内容 } 评价的项目、内容主要分三大部分,分别是:平时学习表现、实践性学习、期中期末检测。学期末,根据这三部分的综合评价结果,得出每位学生一个学期的总评结果。 1、平时学习表现:包括课堂学习表现、书面作业、单元检测。

其中课堂学习表现主要记录、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较侧重于课堂上能具体看得到的、听得到的或能具体感知到的外在表现。 书面作业是指平时教师要求学生用各种类型的作业本来完成的作业,侧重于检查、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运用情况。每做一次作业给一个成绩,每月根据各种类型的作业本上的各次成绩,得出本月书面作业综合成绩;学期末再根据各月成绩得出一个学期综合成绩。 单元检测是指每个单元的书面检测,主要检查、评价学生在学完一个单元后,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运用、创新能力等情况,所考核的内容和能力范围较为宽广。单元检测一般每单元进行一次,如果有学生觉得自己成绩不理想的,可要求进行补测,不管首次检测还是补测,都要记录检测成绩。学期末再根据各次检测成绩,得出一个学期综合检测成绩。 2、实践性学习:主要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科的不同可以有所区别,但是应力求丰富多彩而又切合学生实际,主要有:探究性学习,调查访问,生产劳动,实际操作,信息收集和整理,社区服务等。实践作业一般每学期二到四次,有必要时家长协助,如确有需要的,每学期中途还可多布置一、两次实践作业。每做一次实践作业给一次成绩,每学期根据各次成绩得出一个学期综合成绩。 3、期中、期末检测:主要考核、评价学生在完成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运用、创新能力等情况,所考核的内容和能力范围较为宽广。期中、期末考试每学期各进行一次,如果学生觉得自己成绩不理想的,可要求进行补考,不管是首次考试还是补

小学生素质教育综合评价实施方案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立具有我校特点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指导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 004】8号)、《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 6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及淄博市教育局、高青县教育局关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教育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引导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道德品质、学习成绩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性特长六个维度,共十二个评价要素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以制度建设为保障,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从而推动我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和办学行为的进一步规范。 二、基本原则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坚持如下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评价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和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2.激励性原则。评价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

给予鼓励和肯定,使之强化,重视培养学生自信心,注意激励学生。.3.差异性原则。评价既要体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又要关 注学生个体间差异和个性特长的发展需求,充分体现评价对象的个体差异。 4.科学性原则。积极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注重将形成性评价 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力求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公正、公开,努力提高评价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保证评价工作的质量。 5.参与性原则。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要尊 重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评价活动变成被评价者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三、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标准 1.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关于“对学生评价的内容要多元,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确定我校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分为基础性发展目标、学科学习目标和个性特长发展目标三个方面。 2.综合素质评价要在小学学生综合表现详实纪录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表现详实纪录是指能够表明小学生在学校期间多方面素质及个 性发展状况的关键性材料。综合表现详实记录一般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考试成绩。

教育改革的看法

教育改革的看法 为实现教育的“三个面向”,我们的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否则国人将“自掘坟墓“,最终葬送了我们的未来。 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应全面看待各种因素的影响:传统历史文化的根源和现实的社会基础因素;中国教育机构内部因素和教育系统外部政治环境因素;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的问题和现行制度政策的因素等。 首先进行教育观念的改变,树立传承中华文明之教育思想,吸纳西方教学经验,逐步确立新时代中国教育思想理念。读书和做人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文化知识的教育是一方面,而思想道德却是重点。 其次对于教育机构进行深刻的改革,清正廉洁的教学机构方能教化出清正廉洁的学子。制定出科学合理并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教学体系,使传统的科举教育逐步过度到全民素质教育的正确轨道上来。 三是改革教育制度,整顿社会教学秩序。现代社会教学秩序十分混乱,公办与私立并存,而教学质量和教学环境却差别很大。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原则上应该不主张民办学校,即便是民办学校,也应纳入中国教育部门统一监督管理。而在另一方面,中国教育制度缺乏灵活性和教条,行政化的管理严重影响了教学思想的自由发展,同时也制约了中国教育对社会需要的适应性和变革发展。 四是重视传统文化思想,吸纳外部文化思想,展开学术争鸣和交流,从而在辩驳中找到适合或正确的思想或方法。西方对于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的入侵不仅仅表现为枪炮和鸦片,再后来则表现为“大棒”和“美元”,而这些后面带给国人的却是糜烂堕落的生活方式,而当我们不小心误入陷阱时,西方人却抢走了我们的“黄金和白银”,当我们不情愿时,西方人送给我们的是血泪的屈辱。过去历史是如此,现在也是如此,将来也不会改变西方人这种本质属性——这是源自于西方人的思想文化内核所决定的。 总之,社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和众多的困难与不协调将相互交织,而这些问题的源头无外乎是思想文化和体制机构两个线头。我们坚信改革,坚信发展,那么改革虽然难,即便不理线头,我们可以把矛盾逐渐暴露,这样渐进方式,也是可能成功的,尽管很难。

学学生素质教育评价方案

学生素质教育评价方案 学生评价对学生在一定阶段的学习、活动、实践所达到的实际水平具有诊断、激励和导向功能。通过评价事实求是地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予以肯定鼓励或否定批评,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学习行为、劳动实践的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一、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 新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样才能培养“四有”新人,为此,除了学科学习目标之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还包括一般性发展目标,其基本素质的指标有: 1、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可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自强、自尊、自信、自律、勤奋)在他律或自律的基础上,能对个人的行为负责,以《小学生德育纲要》《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礼仪常规》为依据,建立三级指标体系。 一级:学生品德行为。 二级:包括热爱祖国,孝亲敬长,热爱集体,勤劳节俭,努力学习,热爱科学,文明礼貌,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共十项。 三级:按低、高两个年级段拟定各年级评价要素。 2、学习能力。(1)有学习的愿望和兴趣,能承担起学习的责任; (二)能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来提高学习水平,能对自己的学习进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三)能把不同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四)具有初步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学习途径:学科学习、活动学习、实践学习。3、合作实践。能与他人或群体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实现目标,能约束和评价自己的行为,能适应各种场合各种活动,通过交流、沟通、合作、实践,使小学生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审美,锻炼意志,发展技能。 二、评价方法及形式 (一)评价方法。

发展性教育评价

发展性教育评价 发展性教育评价是20世纪80年代英国的纳托尔和克里夫特正式提出的,以教育的发展为日标,为发展而评价,以评价促发展,其出发点和归宿是“发展性”。发展性教育评价,主要是通过发展者自身的纵向比较,分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追求更快、更大的进步。1发展性教育评价的评价功能由选拔甄别变为促进发展,强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评价目的由目标鉴定变为关注过程,强调教育活动过程的价值;评价主体由单一化变为多元化,提倡教育服务的提供方与接受方共同参与;评价主客体由对立关系变为对话交流,强调平等:评价目标由单一性变为多样性;评价方式由定量化变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评价结果由单向权威变为共同建构,强调相互理解;评价模式由终结性评价的单一模式变为诊断性、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的纵深发展模式。发展性评价的意义在于以学生过去的基础为前提,根据现在的状况和现实需求,着眼于未来的需求和长远发展.2 我国教育评价的现状从整体上来讲还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缺少相对完整或者完善的科学评价制度和评价体系。其存在的主要向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教育评价的目标比较狭窄。尽管国家提出了按照教育方针进行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评价要求,但升学竞争引发了强烈的功利导向,教育评价实际的目标指向主要是学生的学业知识,而不是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二,教育评价的方法相对陈旧。既然学业知识是其评价的主要目标,因此评价的方法更多的是纸笔测试,学生要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 其三,教育评价的主体比较单-一。评价的主体从宏观上主要是政府,社会参与不够、参与渠道不完善。 其四,教育评价结果的呈现过于简单。评价结果呈现出来的主要是分数,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仅仅依靠分数是不能完全反映其发展状态的,即使以分数呈现,对其背后应该发掘并可供学生、教师甚至家长更有针对性地改进的因素并没有呈现出来.3 可见,传统教育评价存在诸多缺陷,造成评价对象负排的主要原因并非是学习任务本身,而是不怡当、不科学的评价使评价对象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给评价对象学习造成不良影响。传统的奖惩性教育评价制度以奖励和惩罚为最终目的,通过对评价对象的现实表现的评价,划定等级的。其评价内容与标准单一,片面强

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课堂教学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如何搞好课堂教学改革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一种挑战。改变传统的、低效的、灌输式的应试课堂教学,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教师点拨为辅,旨在培养学生能力的素质教育。对于这样一项大动作的改革,我们每一位从教人员都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细致的研究,精心的准备,从而在教学实践中去落实,去总结,去升华,得出符合本校本班学情的教学改革之路。在教学改革中教师是具体的执行者,所以,教师应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并开始尝试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日常的教学行为。从而实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寻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结合教学改革的实践,理性地分析传统灌输式教学的优势和劣势,力求扬长避短,理性地思考如何让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力求使学生的群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行理性的思考将有利于我们深入地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1更新观念,充分认识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灌输式的班级授课模式由来已久,它之所以能发展至今,难以改变,必定有其存在的优势;这种授课方式单一,教师操作简单,准备什么讲什么,或者说讲什么准备什么,很少考虑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即使是有人提出问题也是少之又少,针对班容量大的现实情况,这种授课方式比较容易操作。同时应试教育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其主要面向少数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其它教育,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以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训练为方法,妨碍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甚至作为唯一标准,挫伤了多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 教育发展至今日,提出课堂改革,也就成为必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个人和学生群体的作用,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余文森认为,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成为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2勇于放手,相信学生并充分地予以鼓励 传统的教学是一节课时间几乎完全由教师掌控,有时还要提前和错后,使一节

高中政治发展性教育的思考

高中政治发展性教育的思考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只要在发展性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学科优势,不断发掘思想政治课的学科价值,结合学生、学校实际展开教学就一定能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实现教学水平质的飞跃。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发展性教育;全面可持续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052-02 新课程的改革,不仅为我们的政治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我们教师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必须立足学生和学科实际,依据发展性理念,实施主体发展性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着眼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1.注重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高中政治教学必须确立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教学指导思想,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力争实现学生知识发展过程和学生的社会化过程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我国嫦娥卫星、神舟飞船、天宫空间站以及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等重要科研项目的分析研究,让学生了解这些都是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定的条件,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和

社会建设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价值,通过实例与理论的结合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引导学生努力拼搏,发展自己,改造世界,服务人民。 2.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用已有知识同化并整合新知识的过程,学生的发展过程从本质上讲,是学生主体认知、情感体验和外在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发展性教育强调发展的主体是学生,是实现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地为学生营造更多积极而有效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去思考、判断,去鉴别、选择,并积极引导学生勇于创新,不断地自我超越,从而最大程度地拓展学生思维和活动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才能很好地实现学生的发展。 3.坚持复合性和协同性的统一 所谓复合性是指教师自觉在教学过程贯彻实施多重教学目标,综合发展发展学生能力的教学过程。所谓协同性是指教学过程中各项具体目标的实施不是单一孤立实现,而是彼此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教学过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发展性教育理念就是要通过复合的具体过程实现不同教学目标,做到各项目标彼此互动,协调发展。这既是复合性和协同性二者本身的关系所决定,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更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发展性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要

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小学部)

实验中学小学部素质教育评价机制

小学部学生评价体系 一、各学科学习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原则 1、评价内容多元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 2、评价过程动态化。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将学习的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多运用鼓励性评价,促进学生的转变与发展;应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如口头评价、作业评价、成长记录等。 3、评价主体互动化。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间的沟通与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改变教师单一评价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二、各学科发展性评价方案 学校是实施学生学科发展性评价的主体,我校依据学科《课程标准》,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为目标,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各学科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并将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 (一)评价的主要项目、内容 评价的项目、内容主要分三大部分,分别是:平时学习表现、实践性学习、期中期末检测。学期末,根据这三部分的综合评价结果,得出每位学生一个学期的总评结果。 1、平时学习表现:包括课堂学习表现、书面作业、单元检测。

其中课堂学习表现主要记录、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较侧重于课堂上能具体看得到的、听得到的或能具体感知到的外在表现。 书面作业是指平时教师要求学生用各种类型的作业本来完成的作业,侧重于检查、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运用情况。每做一次作业给一个成绩,每月根据各种类型的作业本上的各次成绩,得出本月书面作业综合成绩;学期末再根据各月成绩得出一个学期综合成绩。 单元检测是指每个单元的书面检测,主要检查、评价学生在学完一个单元后,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运用、创新能力等情况,所考核的内容和能力范围较为宽广。单元检测一般每单元进行一次,如果有学生觉得自己成绩不理想的,可要求进行补测,不管首次检测还是补测,都要记录检测成绩。学期末再根据各次检测成绩,得出一个学期综合检测成绩。 2、实践性学习:主要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科的不同可以有所区别,但是应力求丰富多彩而又切合学生实际,主要有:探究性学习,调查访问,生产劳动,实际操作,信息收集和整理,社区服务等。实践作业一般每学期二到四次,有必要时家长协助,如确有需要的,每学期中途还可多布置一、两次实践作业。每做一次实践作业给一次成绩,每学期根据各次成绩得出一个学期综合成绩。 3、期中、期末检测:主要考核、评价学生在完成半个学期或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运用、创新能力等情况,所考核的内容和能力范围较为宽广。期中、期末考试每学期各进行一次,如果学生觉得自己成绩不理想的,可要求进行补考,不管是首次考试还是补

2015素质教育活动方案

2015年凌云县第一小学推进素质 教育活动方案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和措施。 一、教育观念: 教育目标从注重掌握书本知识传授转变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来,重点抓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的培养;教育对象要从抓“两头”学生转变到“为了一切学生”上来;教育内容从理论为主、技能掌握为辅转变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上来;教育要求从规范管理一体化转变到人性化、因材施教上来;教育方法从满堂灌转变到行为引导、激发学生内在动因、发展智力上来。 二、教育目标: (一)学生素质:培养善良、负责、积极、乐观的社会小公民。 通过日常行规教育养成学生的责任心,从具体行动中表现做一个负责的人,通过集体活动激发学生热情、开朗、自信、乐观等积极向上的心态,为今后的人生奠基。 (二)思想品德教育: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礼·乐”文化特色。 学校文化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和学生价值观念形成的有力导向,是学校

发展的灵魂,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本学年德育处将结合“礼·乐”文化,加强校园环境、学风教风、班级文化、学生社团、红领巾阵地等方面的建设,努力形成富有内涵和特色的学校文化。 1.加强德育阵地建设。加强校园宣传栏等德育阵地的建设,引导学生关心班级、关注校园。规范各中队黑板报、队角等阵地的检查工作,真正发挥少先队阵地的育人作用。 2.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继续规范升旗仪式,以“礼”为主题开展德育小故事演讲活动,崇德尚善,见贤思齐。深入推进学风、教风、校风建设,以“乐”为主题开展唱响校歌等教育活动,充分挖掘校歌等文化载体的象征意义。 (2)加强校园礼仪教育,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本学期继续以行为规范三字经为抓手,让学生通过诵读记忆知道该做什么,利用板报、升旗宣传行规三字经的内容、主题班会领会行规三字经的内容,充分调动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进一步加强四项竞赛的检查、反馈力度,增设四项竞赛流动红旗,重点落实进出校门礼仪、校园教室卫生这两项行规教育,同时不松懈其他行规教育。 (3)主要途径: 1、以思品课和各班主题队会、少先大队活动等教学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员的教育。 2、以大队部站载体,抓好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等宣传主阵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观念教育。 3、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德育教育活动。 (1)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每年组织学生清明祭扫烈士墓。利用每周的国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特点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特点 新课程评价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具体到学生评价上,便集中体现为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念和方法。顾名思义,所谓发展性学生评价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学生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这一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有以下突出特点。 1.发展性学生评价应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并在实施中制订明确、具体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实施学生评价首先需要有一个评价目标,只有有了评价目标,才能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学生的发展也需要目标,这个目标是学生发展的方向和依据。在传统教育评价中,这两个目标常常出现背离的情况。而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这两个目标的一致性,强调评价目标应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 2.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检查和评比 发展性学生评价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并与他人比较、排队,而是要通过对学生过去和现在状态的了解,分析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逐步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3.发展性学生评价是注重过程的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对学生发展全过程的不断关注,而不只是在学生发展过程终了时对学生发展的结果进行评价。它既重视学生的现在,也要考虑学生的过去,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因此,发展性学生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强调通过在学生发展的各个环节具体关注学生的发展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发展性学生评价还强调收集并保存学生发展过程中能表明学生发展状况的所有关键资料,因为正是对这些资料的呈现和分析,能够帮助我们形成对学生发展变化的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给予学生激励或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4.发展性学生评价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是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内容,并且受到同等的重视。比如,在地理课程标准中规定,在评价学生参与地理探索性活动的程度和水平时,评价的重点不在于检查学生记忆的准确性和使用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学生实地考察与观测、调查、实验、讨论、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行为、关心和爱护人类的意识和行为、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以及学生对地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的深刻体会。 5.发展性学生评价倡导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要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这意味着,评价学生将不再只有一把“尺子”而是多把“尺子”,教育评价“一卷走高低”的局面将被打破。实践证明,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只有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才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优秀者,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6.发展性学生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先天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学生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学业成绩的差异上,还表现在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动机兴趣、爱好特长等各个方面。这使得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目标以及发展速度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