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的交融思考——评《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的交融思考——评《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的交融思考——评《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的交融思考——评《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的交融思考——评《中国民

间舞蹈文化教程》

□ 曹晓娟

【期刊名称】大学教育科学

【年(卷),期】2017(000)004

【总页数】1

舞蹈作为一种极具特殊性的文化象征,主要通过身体动作实现感情的传递和沟通。其中,民间舞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不同民族的民间舞蹈里蕴含着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奉、风俗风尚等文化特点,呈现了各民族绮丽多彩的艺术文化现象。舞蹈工作者只有深刻理解了不同民族舞蹈的文化内涵,才能使舞蹈动作更具张力和表现力,从而更多地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因此。现在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的交融日益受到重视。舞蹈教学中,施教者只有选准教材,深刻了解中国民间舞蹈背后的文化意义,才能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民间舞蹈风格特点,更好地发挥舞蹈的美育意义。作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罗雄岩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就正好满足了这种教学新需求,也成为了许多艺术院校的必修书目。

该书共分12章,详细介绍了中国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特点、特征和部分舞蹈的文化特点、艺术特点。前三章对舞蹈文化中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了梳理,首先明确文化的两种类型,总结出民间舞蹈的“六种特性”并明确了 “民间舞蹈的概念”,分析了民间舞蹈“五种文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同时结合中国文明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并存的特征,提出了中国民间舞蹈的五种文化类型的基本结构。第四章重点阐述了崖画与神话之间的异同、萨满舞的文化特征和表演形式、羌姆与查玛两种喇嘛教寺庙舞蹈的文化特点以及东巴舞的文化特征和表演风格。第五章运用史料分析提出了鼓舞是农耕舞蹈文化的开端,介绍了铜鼓舞的文化特征、芦笙舞主要表演形式等内容。第六章到第十一章按照前文提出的“农耕、草原、海洋、农牧、绿洲”五种文化类型,结合具体民族的民间舞蹈进行了文化意蕴与审美特征方面的分析与解读,阐述了汉族、傣、布依、塔吉克、藏等各民族的民间舞蹈具有的文化内涵与民族色彩。第十二章则阐述了中国民间舞蹈与时代精神的关系,提出在舞蹈文化的传承中,两者要融会贯通,同时注重个性的艺术升华和时代精神的体现。

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内容丰富具体。作者认为舞蹈教学内容包括舞蹈技能也包含舞蹈文化

,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将它们作为教学的养料,注重舞蹈教学的多元性。书中以中国各民族民间舞蹈为研究对象,系统、完整论述了民间舞蹈的特点及文化类型的划分(例如高跷与秧歌的地域文化色彩、傣族民间舞蹈的亚热带风情与水文化特征的成因、高山族民间舞蹈的历史源流与发展趋势,等等),有利于民间舞蹈的学习、教学、研究和艺术实践。二是资料详实严谨。例如在介绍藏族舞蹈时提到,藏族傩舞来源于公元八世纪中叶以后,莲华生建造了西藏第一座真正的佛家寺院——桑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