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dm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dm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dm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dm

1

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50题,共50分。)

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于今年11月上旬搭乘俄罗斯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回答第1、2题。

1. 入轨后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将

A .到达河外星系

B .始终在地月系

C .到达银河系

D .始终在太阳系 2.火星与地球

A .表面温度相同

B .公转方向相反

C .同属类地行星

D .都有液态水存在 3.太阳耀斑是一种剧烈的太阳活动,其可能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是

A .使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弱

B .导致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

C .某些地区紫外线强度大幅减少

D .某些地区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 图1为某区域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第4、5题。 4. 图示地区

A. 最大相对高度约500米

B. 海岸线长约80千米

C. 河流多为自北向南流

D. 岭谷相间分布

5. 图中虚线为流域界线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图2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近地面和高空 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各地的气压值

A .甲>乙>丁>丙

B .乙>甲>丙>丁

C .丙>丁>甲>乙

D .丁>丙>乙>甲 7.图中甲、乙两地的天气状况是

A .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B .甲地多为晴朗天气

C .乙地盛行下沉气流

D .乙地湿度小于甲地 8.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丙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B .乙丁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C .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甲乙之间的风速

D .产生四地间环流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① ②

③ ④ 0 10千米 图2

2

读图3,回答9、10题。

9.下列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区域实际面积小于乙区域

B .①地与③地自转线速度相等

C .②地与④地的距离为2220km

D .③地位于④地的西南方向

10.关于图中各点所在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水资源短缺,干旱面积广大 B.②-地势较平坦,平原面积广阔 C.③-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④-太阳能、地热能等能源丰富

11. 图4为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若a>b ,阴影部分为陆地,空白部分为海洋,则图中所示为

A .北半球7月等温线分布

B .南半球1月等温线分布

C .南半球7月等温线分布

D .北半球1月等温线分布 读图5中甲、乙两图,回答12-14题

12. 若甲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 A .A 地 B .B 地 C .C 地 D .D 地

13. 乙图为甲图中某地等高线的一部分, 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 路线,某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 点,则其正 确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的哪一条路线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 若救护直升机位于山顶H 处,被困游客位于A 、B 、C 、D 四点中的何点,才能被救护人员直接观测到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

2009年3月28日,由WWF (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 )活动在全球展开。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0点30分至21点30分这一个小时里,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读图6并结合材料,回答15~17题。

15.活动当天,按照20点30分来临的顺序,各城市依次熄灭电灯。图中五城市熄灭电灯的顺序是

A .旧金山—惠灵顿—莫斯科—雅典—伦敦

B .伦敦—雅典—莫斯科—惠灵顿—旧金山

C .伦敦—旧金山—惠灵顿—莫斯科—雅典

D .惠灵顿—莫斯科—雅典—伦敦—旧金山 16.关于图中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

A .雅典和惠灵顿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相同

B .图中城市共有四种气候类型

图3

40° 30°

20°

°

C.其中有四个城市位于东半球D.活动当天雅典比莫斯科白昼时间略长17.该活动已经开展了三年,目的是抑制全球性环境问题。其应对的主要全球性环境问题是()

A.臭氧层破坏 B. 酸雨 C. 全球变暖 D.荒漠化

图7为2004年3月23日至4月3日期间的半球极地投影图,中心点为极地,阴影表示黑夜。在此期间可以看到多年一遇的“五星连珠”天象奇观。其中水星是最难一见的行星,观察者每天只有在日落后的一小时内才可能见到它。据此回答18-19题

18.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见到“五星连珠”现象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9.4月1日在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35°N,118°W )观看“五星连珠”现象,应该选择北京时间的时段约是

A、3月31日10点至11点

B、4月1日的2点至3点

C、4月2日的2点至3点

D、4月2日10点至11点

图8中数字代号表示新加坡(2°N)、巴黎(49°N)、乌鲁木齐(47°N)、开普敦(34°S)4个城市。据图回答20、21题。

20. 图中①~④分别代表的城市是

A. 乌鲁木齐、巴黎、开普敦、新加坡

B.开普敦、巴黎、乌鲁木齐、新加坡

C.乌鲁木齐、开普敦、巴黎、新加坡

D.巴黎、乌鲁木齐、新加坡、开普敦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冬至日的白昼最长

B.②地附近可种植冬小麦

C.③地降水集中在1月份

D.④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图9为北京市降水量与日照时数统计图,其中日照时数主要与昼夜长短、天气状况、海拔高度等因素有关。读图,回答22、23题。

22. 北京市2008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相比

A.4、5月降水偏多,有效缓解旱情B.7月降水少,因受低气压的控制

3

4

C .9月降水多,利于春小麦的播种

D .全年降水量少,属于偏旱年份 23. 图中5—6月日照时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 .降水量的增多

B .昼变长夜变短

C .沙尘暴次数少

D .海拔高度影响 24伦敦面积约1,600平方千米,城市交通图应选用的比例尺最适宜的是 A .1:200 B .1:40000 C .1:200000 D .1:1000000

2012年1月以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多次喷发,大量火山灰直冲云霄。图10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第25、26题。 25. 埃特纳火山的喷发物主要来自 A .地壳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岩石圈

26. 受弥漫在大气中火山灰影响,图10中 A .①将增强 B .②将减弱 C .③将减弱 D .④将增强

降水距平百分率反映了某一时段降水与同期平均状态的偏离程度,图11为我国部分地区2012年7月2日~2012年7月31日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单位:%)。读图回答27~29题。 27.从图中可以看出

A .兰州降水与同期比增加了50mm

B .西宁与兰州降水量相差25~50mm

C .宁夏的降水距平百分率由南向北递增

D .区域内降水距平百分率随海拔增高而增大

28.整体看,形成该区域该时段降水特征的主要原因是,随全球变暖

A .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

B .大气的不稳定性增强

C .高纬度地区升温减慢

D .中纬西风带风速增强 29.此后一个月内,该区域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黄河源头洪水泛滥

B .祁连山雪线明显下降

C .青海草原植被繁茂

D .河西走廊荒漠化严重 图12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30-31题 30上述“某月”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31该月控制乙地的大气环流系统和气候特征是 A.副热带高压带,炎热干燥 B.东北信风带,低温少雨 C.中纬西风带,温和多雨 D.副热带高压带,高温多雨

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前往乙、丁两地进行贸易,读图13,回答32-33题。 32.先从甲出发向南,再从丙出发向丁的最佳时节分别是

A.春,秋 B 夏,冬 C 夏,夏 D 冬,冬 33.图14中分别代表甲、丙、丁沿岸地区的气候类型的是

A.④①②

B. ③②②

C. ③①④

D. ④②③

10

5

图15为四地某河段等高线图。读图,回答第34题。

34.根据气温和河流流向判断,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图16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读图回答35-36题。 35.乍得湖流域

A .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B .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C .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D .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 36.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 .流域面积缩小 B .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C .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

D .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

图17为我国某地区某年的水平衡收支概算 (单位:亿m 3)。读图,回答37~39题。

① ② ③ ④

1 7 (月)

1 7 (月)

6

37. 图中甲和乙分别代表 A .地表径流量和入海水量

B .入海水量和农业用水量

C .农业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

D .工业用水量和径流量

38.如果该区域地表植被覆盖率增加,将直接导致区域内

A .降水量增加

B .地表径流量增加

C .地下水补给量增加

D .蒸发量增加

39.据图判断,该地区水资源利用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A .水资源短缺

B .水污染严重

C .水资源浪费严重

D .地下水超采

读图18南美洲部分地区图,回答40-42题。

40.34届达喀尔拉力赛2012年1月在南美三国举行,比赛路线沿途最主要的景观可能是

A .雪山

B .密林

C .荒漠

D .草原

41.比赛路线沿线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利马地区自然带的形成受地形因素影响

B .甲地沿岸渔场与北海道渔场的成因相同

C .乙地的自然带分布体现经度地带性规律

D .马德普拉塔受到沿岸洋流影响增温增湿 42. 北京时间2012年6月7日12时05分,智利发生6.0级地震,丙处为震中位置。此次地震 A .处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B .发生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C .甲乙两地烈度相同、震级不同 D .引发海啸、风暴潮等次生灾害

图19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读图回答43-44题

43.反映“中低纬度海区顺时针方向流动”规律的洋流有

A .①②

B .③④

C .⑤⑥

D .①⑥ 44.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

A .在高低纬度海区之间进行热量的传递与交换

B .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如①③交汇区形成重要渔场

图18

7

C .厄尔尼诺现象是⑥势力增强的结果

D .同纬度地区,冬季①沿岸气温低于② 读图20

45.图中①、②处的岩石类型分别是

A .岩浆岩、沉积岩

B .沉积岩、变质岩

C .沉积岩、岩浆岩

D .变质岩、岩浆岩 46.形成②处岩石的物质来自地球内部圈层中的 A .地壳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地核

47.图示地区所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依次是

A .堆积作用—固结成岩—岩浆侵入—断裂错动—堆积作用

B .断裂错动—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 .岩浆侵入—断裂错动—变质作用—侵蚀搬运—堆积作用

D .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固结成岩—断裂错动 图21为沿东经89°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48、49题。

48.图示地区中

A .甲山脉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 .乙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C .丙高原地表雪山连绵、沙漠广布

D .丁海洋位于太平洋 49.图示沿线地区自北向南

A .地势由第三级阶梯上升到第一级阶梯

B .植被景观由温带森林过渡到温带荒漠

C .流域由外流区到内流区再进入外流区

D .气候由极其干燥逐渐变化为相对湿润

50我国铁路干线第六次大面提速后,在提速干线上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200千米以上,并首次实现了旅客列车追踪间隔5分钟。这标志着我国铁路干线提速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这次铁路大提速主要应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地理信息系统 B .遥感技术

C .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 .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图20 图例 石灰岩 花岗岩 断层

图21

8

二、综合题(5大题,共50分)

1.图22所示半球为东半球,AB 为地轴,CD 为赤道,箭头指示太阳直射点位置, 角α为12°。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时北京时间为 点,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2)画出晨昏线和夜半球,说出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和极夜现象出现的纬度范围。

(3)此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北京、广州、开普敦的昼长和正太阳高度。

(4)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减小,简述北京日出时间的变化状况。

(5)若此后一段时间α逐渐增大,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选择填空)。

A .南非地中海气候区进入旱季

B .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雨季

C .南极中山站(69°22′S )出现极昼现象

D .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减慢

2.图23为东亚某地区2012年10月下旬某时海平面的气压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甲天气系统的名称为 ;此时北京的风向是 ,东京的天气为 。

(2)比较乌兰巴托与福州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原因。

(3)在答题卡上画出丙天气系统的剖面示意图。

9

(4)描述首尔受乙天气系统影响的天气变化过程。

3.图24为我国某区域图,图25为某区域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说出乙山脉的名称和走向,简述其自然地理意义(至少两方面)。

(2)列表比较渭河和汉江的水文特征。

(3)图25所示地貌景观位于图24中甲所示的 (地形区),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其地貌特征的形成原因。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10

4.雪线是指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的界线,雪线处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图26反映雪线在地球上的分布状况。读图,完成

下列各题 (1)描述北半

球雪线的纬度分布规律。

(2)①②两处雪线高度的差异主要受降雪量的影响,分析其差异成因。

(3)至少举一例说明积雪冰川对人类农业活动的积极影响。

5.图27为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青山顶与李村之间的温差范围是__________

(2)某游客在山区小路游览,在小桥至古庙一段行走感觉轻松,请分析其原因。

(3)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并简述其对该地区聚落的影响。

11

12

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 ) A .动能 B .动量 C .加速度 D .速度 2.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下列有关此物体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 . 前两秒加速度为5m/s 2 B . 4s 末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C . 4s 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D . 8s 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3.L 型木板P (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 相连,如图4所示。若P 、Q 一起沿斜面匀速下速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 的受力个数为( ) A . 3 B .4 C .5 D .6 4.雨滴在空中运动时所受阻力与其速率的平方成正比。若有两个雨滴从高空中落下,其质量分别为m 1、m 2,落至地面前均已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两个雨滴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重力的功率之比为 ( ) A .m 1: m 2 B .21:m m C .12: m m D .3 23 1: m m 5.某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该展品放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龙头(刚滴出的水滴速度为零)在平行光源的照射下,可以观察到一种奇特的现象:只要耐心地缓慢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在适当的情况下,看到的水滴好象都 静止在各自固定的位置不动(如图中A 、B 、C 、D 所示,右边数值的单位是cm )。要想出现这一现象,所用光源应满足的条件是:(取g=10m/s2)( ) A .普通白炽灯光源即可 B .频闪发光,间隔时间为1.4s C .频闪发光,间隔时间为0.14s D .频闪发光,间隔时间为0.20s 6.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以加速度a 加速转动时,小物体A 与传送带相对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 。则( ) A .只有a > gsin θ,A 才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B .只有a < gsin θ,A 才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C .只有a = gsin θ,A 才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D .无论a 为多大,A 都受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2019-2020】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物理下学期期中练习一模试题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2019-2020】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物理下学期期中练习一模试 题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13.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 B.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C.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一定减小 14.一个氘核与一个氚核结合成一个氦核同时放出中子,释放17.6 MeV 的能量。已知氘核、氚核、氦核和中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和m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核反应方程是 B.该核反应中的核燃料是当前核电站采用的核燃料 C.m1+ m2 > m3+ m4 D.该核反应可以在常温下进行 15.图1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图1乙为x=2m处质 点的振动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传播速度为20m/s C.t=0.1s时, x=2m处质点的加速度最大 D.波源在一个周期内走 过的路程为4m

16.2017年11月5日19时4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四、二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35颗卫星组成,其中5颗是地球同步卫星。关于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相关物理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B.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C.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D.运行周期一定大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 17.用图2甲所示的电路研究光电效应中电子发射的情况与照射光的强弱、光的颜色(频率)等物理量间的关系。电流计G测得的光电流I 随光电管两端电压U的变化如图2乙所示,则 A.通过电流计G的电流方向由d到c B.电压U增大, 光电流I一定增大 C.用同频率的光照射K极,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光的强弱无关 D.光电管两端电压U为零时 一定不发生光电效应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戴埠高级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试题(数学) 2002年11月 得分: 1.已知集合{}1|≤=x x M ,{}p x x N ≥=|要使φ=N M ,则p 满足的条件是 A .1≥p B .1>p C .1≤p D .1

ω的最小正周期为1,则 A .1=ω,()x f 在[]0,π-上是增函数, ()x f 为偶函数 B .πω=,()x f 在?? ? ???-0,21上是减函数,()x f 为偶函数 C . 1=ω,()x f 在[]0,π-上是减函数,()x f 为奇函数 D .πω=,()x f 在?? ? ???-0,21上是增函数,()x f 为奇函数 4.若函数()x f y =的定义域是[]2,1-,则函数()()()x f x f x g -+=的定义域是 A .[]2,2- B .[]1,1- C .[]1,2-- D .[]2,1 5.在区间[]1,1-上为减函数的是 A .x y 5= B .()1log 2 1+=x y C .22 -+=x x y D .x y sin = 6.已知83cos sin =αα,且2 4π απ<<,则ααsin cos -的值 A .21 B .21- C .41 D .4 1-

7.若()x x f ?? ? ??=21,+ ∈R b a ,,??? ??+=2b a f A ,() ab f B =,??? ??+=b a ab f C 2,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A .C B A ≤≤ B .B C A ≤≤ C .A C B ≤≤ D .A B C ≤≤ 8.把一个函数的图象按?? ? ??=2,4πa 平移后得到的图象解析式为 24s i n +??? ? ? +=πx y ,那么原来的函数解析式为 A .x y sin = B .x y cos = C .2sin +=x y D .2cos +=x y 9.已知j i ,是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j i a 2-=,j i b λ+=,若a ,b 的夹角为锐角,则λ的范围是 A .()??? ??--∞-21,22, B .??? ??+∞,21 C .??? ??+∞,32 D .??? ? ? ∞-32, 10.某城市加强环境保护,绿地面积每年都比上一年增长%10,经过x 年后,绿地面积可以增长为原来的y 倍,则函数()x f y =的图象大致是 11.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的第二,第三,第七项恰好构成等比数列,则它的公比为 A .4- B .4 1- C .41 D .4 12.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98 97 --=n n a n ()N n ∈,则数列{}n a 前30项 的最大项和最小项分别是 A .301,a a B .91,a a C .910,a a D .3010,a a 13.函数() 1lg 3--=x x y 的定义域是 14.等差数列{}n a 中,20161396=+++a a a a ,则=21S 15.如果不等式a x x ≤++-12有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16.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x f 满足当),4[+∞∈x 时,()x x f 2=,当()4,∞-∈x 时,()()2+=x f x f ,则()3log 2f 的值等于

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本卷 g 取10 m /s 2 一、选择题(50): 1、一辆汽车在恒定的功率牵引下,在平直公路上由静止出发,经4min 的时间行驶1.8km ,则在4min 末汽车的速度( ) A 、等于7.5m/s B 、大于7.5m/s C 、等于15m/s D 、小于15m/s 2、春天有许多游客放风筝,会放风筝的人,可使风筝静止在空中,以下四幅图中AB 代表风筝截面,OL 代表风筝线,风向水平,风筝质量不可忽略,风筝可能静止的是( )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图示A 状态开始,经历了B 、C ,最后到D 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B 温度升高,体积不变; (B )B →C 压强不变,体积变大; (C )C →D 压强变小,体积变大; (D )B 点的温度最高,C 点的体积最大。 4、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当拉力开始作用瞬间( ) (A )物体立即具有速度和加速度, (B )物体立即具有加速度但速度为零, (C )物体立即具有速度但加速度为零,(D )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该时刻都为零。 5、如图所示,一小球从高为H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滑上与该斜 面相连的一光滑曲面后又返回斜面,上升到1 2 H 处停止。若不考虑小球 经过斜面底端转折处的能量损失,则当小球再一次滑回斜面时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 (A )0, (B )14 H , (C )14 H 与12 H 之间, (D )0与1 4 H 之间。 6、下面四个图象依次分别表示四个物体A 、B 、C 、D 的加速度、速度、位移和滑动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中物体可能受力平衡的是:( ) 7、质量为1kg 的物体在坚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向上运动,上升1m 时速度为2m/s ,若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合外力对物体做功2J ②拉力对物体做功12J ③重力对物体做功-10J ④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①③④ 8、如图所示是一种钳子,O 是它的转动轴,在其两手柄上分别加大小恒为F 、方向相反的 两个作用力,使它钳住长方体工件M ,工件的重力可忽略不计,钳子对工件两侧的压力大小都为N 。若加一沿虚线方向的力拉工件,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向左拉工件时压力N 将增大, (B )向右拉工件时压力N 将增大, (C )要将工件拉出,向左拉比向右拉容易, (D )要将工件拉出,向右拉比向左拉容易。 9、如图所示,一气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 kg 通过滑轮与活塞相连,活塞下面封闭有温度为27?C 的理想气体,已知大气压强为1.0?105 Pa ,活塞面积为10 cm 2,活塞离汽缸底的高度为30 cm ,不计活塞重及一切摩擦,当气体温度升高到227?C 时( ) (A )重物P 下降的距离为15 cm , (B )重物P 下降的距离为20 cm , (C )气体压强为1.1?105 Pa , (D )气体压强为0.9?105 Pa 。 10、如图所示是键身用的“跑步机”示意图,一质量为m 的运动员踩在 与水平面成α角的静止皮带上,运动员用力向后蹬皮带,皮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作用力如为f ,使皮带以速度v 匀速向后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脚对皮带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 B.人对皮带不做功; C.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mgvsin α; D.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fv 。 二、填空题(50) 1、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设想的实验步骤中有经验事实,也有推论。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 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 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作持续的匀速运动 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是__ ______事实是_______推论是______(在空白处填上设想步骤序号) (A) At v (B) At s (C) At f (D) At

高三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高三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5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错选或不选不得分。) 1、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则:()A.地面受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物体受的滑动摩擦力与水平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地面受的滑动摩擦力与水平拉力大小相等。 D.地面受的压力与物体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当拉力开始作用瞬间 () A.物体立即具有速度和加速度B.物体立即具有加速度但速度为零 C.物体立即具有速度但加速度为零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该瞬时都为零 3、人造地球卫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高空稀薄空气阻力的影响,将很缓慢地 向地球靠近,在这个过程中,卫星的:()A. 势能逐渐减小。 B. 动能逐渐减小。 C. 加速度逐渐减小。 D. 运行周期逐渐减小。 4、图示表示甲、乙两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同一个 坐标原点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都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1 C.乙比甲早出发t1时间 D.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 5、一个小孩在蹦床上游戏,他从高处落到蹦床上 后又被弹起到原高度,小孩从高处开始下落到弹回 的整个过程中,他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 右图所示,图中oa和cd段为直线,abc段为曲线, 则根据此图象可知:() A.t1时刻小孩开始与蹦床接触 B.t2—t3时刻蹦床形变越来越大 C.小孩和蹦床相接触的时间为t2—t4 D.t5时刻小孩开始和蹦床分离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期中练习理综物理试题

理科(物理)综合能力测试 2014.4 本试卷共14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B .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C .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D .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14.下列表示重核裂变的方程是 A .n He H H 1 0423121+→+ B .e S P 01i 30143015+→ C .H O He N 1117842147+→+ D .n 10Xe S n U 1013654903810235 92++→+r 15.右图为双缝干涉的实验示意图,光源发出的光经滤光片成为单色光,然后通过单缝和双缝,在光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若要使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大,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 A .将光屏移近双缝 B .更换滤光片,改用波长更长的单色光 C .增大双缝的间距 D .将光源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 16.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波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波速为20 m/s ,图示时刻 x =2.0m 处的质点振动速度方向沿y 轴负方向,可以判断 A .质点振动的周期为0.20s B .质点振动的振幅为1.6cm C .波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 D .图示时刻,x =1.5m 处的质点加速度沿y 轴正方向 17.如图所示,边长为的L 的正方形区域abcd 中存在匀强磁场, 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带电粒子从ad 边的中点M 点以一定 d

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26)

天津市四合庄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世界上最“贵重”的詹姆斯·韦拍望远镜将在2018年发射。望远镜定位于地球背向太阳一面的日地连线上(下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 1.按天体的运动特征,该望远镜类似于() A. 行星 B. 恒星 C. 卫星 D. 星云 2.有关望远镜运行位置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天空呈现蔚蓝色 B. 磁暴现象常威胁航天器安全 C. 常发生极光现象 D. 太阳辐射强度比地球大气上界小 如图所示,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第二行星家园”。“第二行星家园”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66°01′,其自转周期与地球的相近,自转方向与地球的相同,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有大气层。据此回答3~4题。 3.和地球相比,“第二行星家园” A. 表面均温更高 B. 属于远日行星 C. 昼夜温差更大 D. 大气层厚度更大 4.在“第二行星家园”上最有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证据是 A.自转周期与地球的相近 B. “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与地球的相近 C. 自转方向与地球的相同 D. 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十分之一,有大气层 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读图做5-6题。 5. a 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C. a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 D. a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 6.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①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②b处的地面辐射弱 ③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④b处大气的保温效益差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深层地热是指地球深层数千米、温度更高的深层地热能或干热岩资源,深层地热能将成为主要可再生能源之一。据此回答7-8题。 7.深层地热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A. 地壳 B. 地幔 C. 地核 D. 软流层 8.深层地热能的主要能量来源最可能是 A. 太阳辐射 B. 地面辐射 C. 大气辐射 9.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有直接关系的是 A. wifi信号的中断 B. 指南针指向异常 C. 浙江气候的形成 D. 北极绚丽的极光 在我国某城市的路边,老师拍摄到了如图所示的路灯。完成10-11题 10.该城市路灯的太阳能集热板最有可能的朝向是 A. 向北 B. 向西 C. 向南 D. 向东 11.我国适合大量设置这种路灯的城市及自然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A. 乌鲁木齐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B. 拉萨海拔高,气候寒冷 C. 重庆盆地海拔低,水汽多,保温作用强 D. 海口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大 2015年3月5日,太阳剧烈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太阳表面还催生了一团炽热气体。该气体以每小时322万千米的速度向火星挺进。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A. 黑子和耀斑 B. 耀斑和太阳风 C. 黑子和太阳风 D. 耀斑和日珥 13.在太阳剧烈活动的时期,人们可以采取的保护措施有( ) ①适当调控人造卫星的运转②尽量减少室外的活动 ③关闭所有的通信设施④控制大型发电设施的发电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4.太阳活动是指 A. 太阳的运动 B. 太阳上的黑子和耀斑 C. 太阳的辐射 D. 太阳大气的变化 15.2017年为太阳活动极小年,那么下次太阳活动极大年应在 A.2022--2023年 B. 2027--2028年 C. 2030--2031年 D. 2020--2021年 16.太阳耀斑暴发时 A. 飞越在加拿大上空的飞机比飞越在美国上空的飞机更安全 B. 在北极上空看到绚丽的极光 C. 在南极上空看到绚丽的极光 D. 卫星通讯可能中断 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各题。 17.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A.甲—乙段 B. 乙—丙段 C. 丙—丁段 D. 丁—甲段 18.2014年1月31日为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唐山一中—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化学试卷 说明: 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将卷Ⅰ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3.答题填涂本次考试的考号,不要误填学号,答题卡占后5位。可能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He4Fe56 卷Ⅰ(选择题共56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1.下列气体溶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SO2 溶于水 B. NO2 溶于水 C. CO2 溶于水 D. NH3 溶于水 2. 2. 已知可逆反应:2SO2(g) + O2(g) 2SO3(g)△H=—Q1 KJ/mol,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SO2和1mol 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KJ,则关系式正确的是A.Q1=Q2 B.Q1<Q2 C.Q1>Q2 D.无法比较 3.3.有一混合溶液,其中只含有Fe2+、Cl-、Br-、I-(忽略水的电离),其中Cl-、Br-、I-的个数比为2∶3∶4,向该溶液中通入氯气,使溶液中Cl- 和Br-的个数比为3∶1,则通入氯气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中剩余的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7∶1 B.7∶3 C.7∶2 D.7∶4 4.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B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D.称量时误操作为“左码右物” 5. 下列实验用来证明SO2的存在,其中正确的是 ①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④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盐酸⑤通入溴水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A.都能证明B.都不能证明C.①⑤能证明D.只有⑤能证明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l2:2Fe2++Cl2=2Fe3++2Cl- B.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入Ba(OH)2恰好使SO42-反应完全 2Ba2++4OH-+Al3++2SO42-2BaSO4↓+AlO2-+2H2O C.向Mg(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Mg2++2HCO3-+4OH-=Mg(OH)2↓+2CO32-+2H2O D.向Fe(NO3)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3Fe2++4H++NO3-3Fe3++NO↑+2H2O 7.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②不宜用瓷坩埚熔融氢氧化钠固体或碳酸钠固体 ③可用加热法分离NaHCO3和NH4Cl的混合物 ④可用稀硝酸洗涤H2还原CuO实验后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 ⑤向沸腾的蒸馏水中滴加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可以制得Fe(OH)3胶体 ⑥实验室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可先将氯化亚铁溶解在盐酸中,再加入蒸馏水稀释,最后加入少量铁粉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⑥C.②④⑤⑥D.②③④⑤⑥

{高中试卷}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仅供参考]

20XX年高中测试 高 中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20XX-20XX 学年度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将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直接做在答案专页上。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1分) 一.选择题 以下各题(1—5题)仅有一个答案正确,每题3分 1.一艘宇宙飞船绕一不知名的行星表面飞行,要测定该行星的密度需() A. 测定环绕周期 B.测定环绕半径 C.测定行星的体积D.测定环绕线速度 2.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滑块A、B,按图所示叠放,设A、B接触的斜面光滑,A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在B上作用一水平推力F,恰好使A、B一起在桌面上匀速运动,且A、B保持相对静止,则A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μ跟斜面倾角θ的关系为() A.μ=tan θB.μ=(1/2)tan θC.μ=2tan θ D.μ与θ无关 3.如右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圆环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M 点,与竖直墙相切于A 点,竖直墙上另一点B 与M 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600,C 是圆环轨道的圆心.已知在同一时刻:a 、b 两球分别由A 、B 两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直轨道AM 、BM 运动到M 点;c 球由C 点自由下落到M 点;则:( ) A .a 球最先到达M 点 B .b 球最先到达M 点 C .c 球最先到达M 点 D .b 球和c 球都可能最先到达M 点 4.无级变速是在变速范围内任意连续地变换速度,性能优于传统的档位变 速器.如图所示是截锥式无级变速模型示意图,两个锥轮中间有一个滚轮,主动轮、滚轮、从动轮之间靠着彼此之间的静摩擦力带动.当位于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的滚轮从左向右移动时,从动轮转速降低,滚轮从右向左移动时从动轮转速增加.当滚轮位于主动轮直径D 1,从动轮直径D 2的位置上时,则主动轮转速n 1,从动轮转速n 2之间的关系是 ( ) A .121 2D D n n =B .2 112D D n n = C. 211 2D D n n =D .22 2 112D D n n = 5.水平抛出一小球,t 秒末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1,(t+Δt )秒末速度与水平方向的 夹角为θ2,忽略空气阻力作用,则小球的初速度是( ) A . g Δt (cos θ1-cos θ2)B . g Δt (tan θ2-tan θ1) C .g Δt /(cos θ1-cos θ2)D .g Δt /(tan θ2-tan θ1) 以下各题(6—9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每题4分 6.两辆游戏赛车a 、b 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t =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 图如下图。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

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4m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取g=10 m/s2,则汽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大小为( ) A.7 m/s B.10 m/s C.14 m/s D.20 m/s 2、电梯内的地板上竖直放置一根轻质弹簧,弹簧上方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当电梯静止时弹簧被压缩了x1;当电梯运动时弹簧被压缩了x2,且有x2> x1,试判断电梯运动的可能情况是() A.匀加速上升B.匀加速下降 C.匀减速上升D.匀减速下降 3、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的正确说法() 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太空的空间站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A.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B.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D.尽管空间站做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也不为零 4、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C.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 D.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 5、质量为m的汽车以恒定功率P沿倾角为θ的倾斜路面向上行驶,最终以速度v匀速运动。若保持汽车的功率P不变,使汽车沿这个倾斜路面向下运动,最终匀速行驶。由此可知(汽车所受阻力大小不变)() A.汽车的最终速度一定大于v B.汽车的最终速度可能小于v C.汽车所受的阻力一定大于mgsinθ D.汽车所受的阻力可能小于mgsinθ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的在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1μ,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2μ,则长木板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一定为()A.μ1(m+M)g B.μ2mg C.μ1mg D.μ1mg+μ2Mg 7.木块A、B分别重50 N和7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与A、B相连接的轻弹簧被压缩了5 c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用F =7N的水平力作用在木块A上,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

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5 (3)

2016-2017上学期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共8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一足球以12 m/s 的速度飞来,被一脚踢回,踢出时速度大小为24 m/s ,球与脚接触时间为0.1 s ,则此过程中足球的加速度为( ) A .360 m/s 2,方向与踢出方向相同 B .360 m/s 2 ,方向与飞来方向相同 C .120 m/s 2,方向与踢出方向相同 D .120 m/s 2 ,方向与飞来方向相同 2、我国发现的“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空间站实现了完美对接.假设“神舟十号”到达对接点附近时对地的速度为v ,此时的质量为m ;欲使飞船追上“天宫一号”实现对接,飞船需加速到v 1,飞船发动机点火,将质量为Δm 的燃气一次性向后喷出,燃气对地向后的速度大小为v 2.这个过程中,下列各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mv =mv 1-Δmv 2 B .mv =(m -Δm)v 1-Δmv 2 C .mv =mv 1+Δmv 2 D .mv =(m -Δm)v 1+Δmv 2 3、一物体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它在第ns 内的位移为S ,则物体在1S 末的速度为( ) A . B . C . S D . S 4、如图所示,物体B 靠在水平天花板上,在竖直向上的力F 作用下,A 、B 保持静止,则关于A 与B 受力的个数判断正确的是( ) A 、A 可能受3个力 B 、B 可能受2个力 C 、A 一定受4个力 D 、B 一定受5个力 5、如图所示,两个等大的水平力F 分别作用在物体B 、C 上。物体A 、B 、C 都处于静止状态。 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物体A 、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1,物体B 、C 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2,物体C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3,则( ) A .000321===f f f ,, B .00321===f f F f ,, C .00321===f F f f ,, D .F f F f f ===3210,, 6、如图示,斜面体置于粗糙水平面上,斜面光滑.小球被轻质细线系住放斜面上,细线另一端跨过定滑轮,用力拉细线使小球沿斜面缓慢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斜面体始终静止.移动过程中( )

高三上学期期中试卷

高三生命科学期中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 第I 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磷和氮元素的是 A .丙酮酸 B .核苷酸 C .氨基酸 D .脂肪酸 2、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①黏菌 ②酵母菌 ③蓝细菌 ④大肠杆菌 ⑤乳酸杆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B. 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C. 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D. 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4.生物体中的某种肽酶可水解肽链末端的肽键,导致 A .蛋白质分解为多肽链 B .多肽链分解为若干短肽 C .多肽链分解为氨基酸 D .氨基酸分解为氨基和碳链化合物 5、下列有关ATP 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ATP 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贮存能量的物质 ② ATP 的能量主要储存在腺苷和磷酸之间的化学键中 ③ ATP 水解一般指ATP 分子中高能磷酸键的水解 ④ ATP 只能在线粒体中生成 ⑤ ATP 在生物细胞内普遍存在,是能量的“携带者”和“转运者”,有“能量货币”之称 A .①③ B . ③⑤ C .②④ D .④⑤ 6、某种植物细胞在浓度分别为200mmol ∕L 和400mmol ∕L 的M 物质溶液中,细胞吸收M 的速率都是10mmol ∕min ,通入空气后,吸收速率不变。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 .细胞吸收M 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B .细胞吸收M 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C .细胞吸收M 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 .所需能量供应不足 7、以下关于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芽胞在合适的条件下可萌发形成新的菌体,它是细菌的有性生殖方式 。 B.质粒是许多微生物细胞内独立于拟核外的能自主复制的DNA 分子。 C.光合细菌和蓝细菌都含有叶绿体,所以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细菌核糖体是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8.控制传染源是抑制微生物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下列做法属于对传染源进行控制的是 A .接种特效疫苗 B .设立隔离病房 C .注射相应抗体 D .室内定期通风 9.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 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 A .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 B .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 班级__________ 考试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29

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物理学科试卷 注:卷面分值:100分;时间:8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小题为单选题;9-12为多选题,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意大利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提出“著名的斜面实验”,逐渐增大斜面倾角并由此推理得出的结论是()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B.无论物体是否运动,都具有惯性 C.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坐标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下列说的话不正确的() A.甲乙同时计时 B.从开始计时到相遇,甲的速度始终比乙的速度大 C.甲计时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处 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 3、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牵引力为F0.t1时刻,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立即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到t2时刻,汽车又恢复了匀速直线运动(设整个过程中汽车所受的阻力不变)。在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汽车牵引力F、汽车速度v在这个过程中随时间t变化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12V,电源内阻为1.0Ω,电路中的电阻R0为1.5Ω,小型直流电动机M的内阻为0.5Ω,闭合开关S后,电动机转动,电流表的示数为2.0A,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电动机的电功率为2W B.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1V C.电动机产生的热功率为2W D.电源输出的电功率为24W 5、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b处于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正常运动,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2,则有( ) A.a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 B.c在4 h内转过的圆心角是300 C.b在相同时间内转过的弧长最长 D.d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0 h 6、如图所示,MN是一负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a到b 穿越这条电场线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带电粒子从a到b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 B.负点电荷一定位于M点左侧 C.带电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 D.带电粒子在a点时具有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时具有的电势能 7、如图所示,卷扬机的绳索通过定滑轮用力F 拉位于粗糙斜面上的木箱,使之沿斜面加速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机械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B.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克服摩擦力和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和 C.木箱克服重力做的功小于木箱增加的重力势能 D.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动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8、如图所示,两根等长的细线拴着两个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各自做圆周运动。某一时刻小球1运动到自身轨道的最低点,小球2恰好运动到自身轨道的最高点,这两点高度相同,此时 两小球速度大小相同。若两小球质量均为m,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此刻两根线拉力大小相同 B.运动过程中,两根线上拉力的差值最大为2mg C.运动过程中,两根线上拉力的差值最大为10mg D.若相对同一零势能面,小球1在最高点的机械能大于小球2在最低点的机械能

高三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天津市青光中学2012--2013第一学期期中高三物理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 =5s 内速度从v 0=12m/s 增加到v 1=18m/s ,位移是s =70m.这个物体5s 内的平均速度是( ) A.14m/s B.15m/s C.6m/s D.无法确定 2 、如图所示,不计悬绳的质量,把B 和C 两物体悬吊在天花板A 上, 当两物体静止后,下面哪一对力是平衡力( ) A.天花板对绳的拉力和绳对B 物体的拉力 B.上段绳对B 物体的拉力和下段绳对B 物体的拉力 C.下段绳对B 物体的拉力和下段绳对C 物体的拉力 D.下段绳对C 物体的拉力和C 物体的重力 3、人们乘电梯从1楼到10楼,再从10楼到1楼,则:( ) A .上楼过程中只有超重现象 B .下楼过程中只有失重现象 C .上楼、下楼过程中都只有失重现象 D .上楼、下楼过程中都有超 重现象 4、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 的物体A 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竖直杆MN 的 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 拉住绳子上一点O ,使物体A 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下 降到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 摩擦力F 1和环对杆的压力F 2的变化情况是( ) A .F 1保持不变,F 2逐渐增大 B .F 1逐渐增大,F 2保持不变 C .F 1逐渐减小,F 2保持不变 D .F 1保持不变,F 2逐渐减小 5、如图所示,重为100N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与此同 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20N,那么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 A .0 B .40N,水平向左 C .20N,水平向右 D .20N,水平向左 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箱在推力F 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 运动,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那么物体受到的滑动摩 擦力为( ) A. umg B. )sin (θμF mg + C.)sin (θμF mg - D. θcos F 7、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 1、m 2的两个小球(m 1>m 2)随车 一起做速度为v 匀速直线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设小车足够 长,则两球( ) A .一定相碰 B .一定不相碰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数学考试卷(理科)(3)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数学考试卷(理科)(3) 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1、已知p :1x >,1y >; q :2x y +>,1xy >。则p 是q 的 (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设集合}21,|{},2|2||{2 ≤≤--==≤-∈=x x y y B x x R x A ;则)(B A C R 等于() A .}0,|{≠∈x R x x ; B . R ; C . {0}; D .Φ; 3、在等差数列{}n a 中,81073=-+a a a ,4411=-a a ,则13S 等于 ( ) A .152 B .154 C .156 D .158 4、不等式0)(2 >--=c x ax x f 的解集为}12|{<<-x x ,则函数)(x f y -=的图象为( ) 5、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S 2=10,S 5=55,则过点P (n ,a n ),Q (n+2,a n+2) (n ∈N*)的直线的斜率为 ( ) A .4 B . 4 1 C .-4 D . 4 1 6、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点3(,0)4 -对称,且满足3()()2 f x f x =-+,又 (1)1f -=,(0)2f =-,则(1)(2)(3)(2008)f f f f ++++= ( ) A .-2 B .–1 C .0 D .1 7、已知y = f (x )是偶函数,当x > 0时,f (x ) = (x -1)2;若当]2 1,2[--∈x 时,n ≤f (x )≤m 恒成立,则m -n 的最小值是 ( ) A . 31; B .21 ; C. 1; D .4 3 8、 已知偶函数()f x 在[]0,2上单调递减,若()1a f =-,0.51log 4b f ? ?= ??? ,()lg 0.5c f =, 则,,a b c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 A 、a b c >> B 、c a b >> C 、b a c >> D 、c b a >>

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分析

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分析 一、考试范围 本次考试范围为高三物理必修1、2,选修3-1到恒定电流部分。考察的知识点比较全面,试题相对比较基础,但高的三学生对上述这些知识理解的不深,物理方法不不清楚,有的题目考虑得不够全面以至于丢分。 二考察重点 本次物理期中考试试题,突出了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的考查,突出了对学生物理方法和数学能力的考察。。由于参考了2012年高考试题的难度,所以该试卷的总体难度不大,但选择题相对较难区分度较大,有利于选出物理能力较强的学生。但解答题,难度较小区分度较差。 三试卷结构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12小题48分;第二部分为实验题3小题共16

分;第三部分为计算题3小题36分,满分100分。 全卷力与运动部分的题目46分,功和能部分题目22分电学部分的题目28分物理方法部分的题目4分,题目的覆盖面较大分配比例较合适。 四、考试结果 我校物理考试成绩较为理想应届生上段有效率几乎为100%,仅一人未上段,高段平均分比同类校高8分多,与高二期末的10分相比有所下滑。 五、考试结果分析 和同类校相比,我校物理考试成绩与期末相比较为正常,虽与期末的10分相比有所下滑,但本次试卷难度较期末有所增加。应届生上段有效率较高二期末有大幅度提高,说明重点生抓的较好。 从学生的答卷可反映出:1、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很不透彻,对基本规律运用不熟练,物理方法不是很了解。2、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差。本次考试有些题是做过的原题,有些题的分析方法在平时的概念、规

律教学及习题讲评中经常出现,但有相当部分同学学得很死,无法把旧方法应用到新情境中。3、解答题答题不规范,语言表述不准确。部分学生书写潦草,层次不分,想到哪写到哪,许多学生在答题过程中甚至没有文字叙述4、学生计算能力很差不会利用数学规律求物理的极值问题 二、教学启示 这次考试中反映出的问题,对我们今后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1、认真分析和讲评期中试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教师要根据这次考试情况,制定下一阶段教学重点,深入钻研高考题,调整教学方法。 2、组题过程中要注重题目的功能和线索尤其要加入典型数学应用的题目。如运用数学求极值的方法、不等关系的确定、特殊几何关系的确定和计算等。另外为适应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高考题加大了对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的考查,因此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中要增加此类题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