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茶的功效成分研究及保健作用

白茶的功效成分研究及保健作用

白茶的功效成分研究及保健作用
白茶的功效成分研究及保健作用

白茶的功效成分研究及保健作用白茶是六大茶类之一,属微发酵茶,主产于福建福鼎市、政和县、建阳市、松溪县,台湾等地也有少量生产。

白茶原料采自特定的茶树品种,采用独特的加工工艺,形成白茶外表满披白毫,汤色浅黄明亮,滋味鲜醇、清甜爽口的独特品质特征,内含丰富的茶氨酸、儿茶素、黄酮类化合物等功能成分,受到港、澳地区及东南亚、欧美等国的消费者青睐,被视为珍品,是福建省传统的特种外销茶。白茶性味寒凉,是民间常用的降火凉药,具有消暑生津,退热降火、解毒的功效。

而近20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白茶在具有与其他茶类一样的调节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延缓衰老)、抗辐射、美容祛斑、抗肿瘤、抑菌抗病毒等方面的保健药用价值的同时,在保护心血管系统、抗辐射、抑菌抗病毒、抑制癌细胞活性等方面的效果更具特色。

茶是一种富含功能性成分的饮料或食品。茶叶中既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元素等普通营养成分,又含有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咖啡碱、茶叶皂苷等功能成分,除了具有一般食品皆具备的营养功能和感官功能(色、香、味)外,还具有一般食品所没有或不强调的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功能。而白茶性味寒凉,其消暑生津、退热降火、清凉解毒的功效尤为显著。

一、茶叶中的化学成分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组成与含量是茶树生物学特性与生态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直接影响着茶叶的利用价值和茶叶的品质。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目前已分离鉴定的化合物约有700多种,其中绝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糖类、脂肪、茶多酚、氨基酸、茶色素、茶多糖、生物碱、维生素、芳香物质等,特别是构成茶叶香气的芳香物质更为复杂多样。无机矿物元素有钾、钠、钙、镁、铜、锌、铁、锰、硒、硼、钼等30余种。茶叶中的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如表所示。

据汪东风报道,茶叶中存在所有的15种天然稀土元素,其中镧(La)、铈(Ce)、钕(Nd)、镨(Pr)和钇(Y)的含量约占茶叶所含稀土元素总量的90%以上。茶叶中的稀土元素3/4以上不溶于热水而残存在茶渣中,而茶渣中的稀土元素约有16%是以与α-纤维素结合形式存在,人们喝茶时摄入的稀土元素不足茶叶中稀土含量的1/4。

天然生长的茶叶中存在着与稀土元素镧、钕结合的茶叶脂多糖,即稀土一脂多糖。茶

叶中可溶于热水的成分多,对人体有生理活性的代谢二级产物含量多,这也是茶作为人类保健饮料的重要原因。

二、白茶的保健功效

大量的研究认为,饮茶可预防人体的许多疾病,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包括益思提神、明目、抗氧化、预防衰老、杀菌抗病毒、提高肠道免疫性、坚齿防龋、增加白血球数量、降血压、降血脂、降低胆固醇、减肥、预防心血管疾病、消臭助消化、利尿解毒、降血糖、防辐射、抗过敏、抗溃疡、保护肝脏、抗癌、抗突变和预防人体神经退化性疾病等。但对茶叶应有一个正确的定位,茶不是“药”,而是一种对人体有生理调节作用的功能性食品,通过饮茶可以提高人体对疾病的免疫性,可以预防许多对人体有很大威胁性的疾病且还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白茶茶味清淡,其性味寒凉,是民间常用的降火凉药,具有消暑生津、退热降火、解毒的功效。白茶同其他茶类一样具有调节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延缓衰老)、抗辐射、美容祛斑、抗肿瘤、抑菌抗病毒等方面的保健药用价值。

20世纪90年代,由中国土产畜产福建茶叶进出口公司提供白茶(白牡丹)样品,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对白茶的保健功能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白茶在降低肝、脑组织中的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加机体的保肝功能以及降脂减肥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效果。

(一)抗氧化和抗突变作用:白茶只经过萎凋、干燥两道工序,未经过剧烈的机械损伤和热的破坏,本身的自由基含量最低。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和清除自由基的功效。

研究表明,茶多酚的抗氧性明显优于维生素E、维生素C,且对维生素C、维生素E有增效作用,具有明显的抗衰老的作用。白茶鲜叶原料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经过加工后,尽管发生了儿茶素的表异构化,但对抗氧化活性和生物利用性上并不会有明显的影响。

茶叶是一种多功能的抗突变天然饮料

茶叶的抗突变作用是非特异性的,不仅抑制移码型突变,而且也抑制碱基置换型突变,白茶在抗沙门氏菌由多环胺引发的诱变方面具有很强的抗诱变活性。在检验过程中,相较而言,“新中国白”比绿茶有更强的抗诱变作用,通过对机理的研究表明,它是通过介入内酶以及直接作用于诱变剂的方式,从而抑制了致癌物的活性。

EGCG被看作是白茶和绿茶中的一种主要多酚类物质,但同时!禁词!、五倍酸、EGC和EC在白茶中都有较高的浓度,因此白茶比绿茶表现出更强的抗诱变活性是同几种主要成分

含量较高有一定关系的,也可能是一些微量物质通过协同机制而对抗诱变能力产生的共同作用。

(二)杀菌和抗病毒的作用: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和茶色素,具有杀菌消炎作用。如果茶多酚和维生素C协同“作战”,其消炎效果更佳。

此外茶叶中的水杨酸、苯甲酸和香豆酸也有杀菌消炎作用。实验证明,茶叶中的儿茶素和茶黄素等多酚类物质与病毒蛋白相结合,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以及病毒都有抑制作用,从而降低病毒活性。白茶能比绿茶更有效抑制细菌病毒。

研究表明白茶提取物可能对人类致病病毒具有抵抗效果。添加了白茶提取物的各种牙膏,杀菌效果得到增强。研究还显示,白茶提取物对青霉菌和酵母菌具有抗真菌效果。在白茶提取物的作用下,青霉菌孢子和酵母菌的酵母细胞被完全抑制。

据研究发现,茶叶浸剂或煎剂,对各型痢疾杆菌皆有抗菌作用,其抑菌效果与黄连不相上下。其中白、绿茶的抗菌效果大于红茶。茶叶含有较多的茶多酚类和黄酮类物质,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氏菌、霍乱弧菌等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同时,茶多酚的收敛作用还具有沉淀蛋白质的功效,细菌蛋白质遇到茶多酚后,即凝聚而失活性。故而,饮茶对治疗痢疾有一定效果。

(三)增强肌体免疫力和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喝茶能使血液免疫细胞干扰素分泌量提高5倍,从而能更大地提高抵御外界侵害的能力。白茶富含茶氨酸,而茶氨酸在人体肝脏内分解为乙胺,乙胺又能调动名为“伽马一德耳塔T形细胞”的人体血液免疫细胞作出抵御外界侵害的反应,继而由T形细胞促进干扰素的分泌,形成人体抵御感染的“化学防线”。

白茶能增加机体的调节机能,其所含的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等,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对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大有裨益。

(四)保护心血管系统:茶叶中的咖啡碱能舒张血管,加快呼吸,降低血脂。茶多酚能降低毛细血管透性,增强毛细血管作用。而白茶的黄酮类化合物在加工中较好地保留了槲皮素,是维生素P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明显的降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饮茶能防止血液和肝脏中烯醇和中性脂肪积累,增强血管壁弹性,预防动脉硬化和脑溢血,还能增进心脏活动和微血管扩张,起降低血压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利尿、排钠作用,间接降压。茶叶氨茶碱能扩张血管,使血液容易流通,也有利于降低血压。

白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维生素C和维生素P。茶多酚能促进维生素C的吸收。维生素C可使胆固醇从动脉壁移至肝脏,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同时可以增强血管的弹性和渗

透能力。血脂的降低对防治冠心病、高血压病有较好的作用。

此外,维生素P还能扩张小血管,引起血压下降,起直接降压作用。白茶还可通过利尿、排钠的作用,间接引起降压。其中含有氨茶碱能扩张血管,使血液容易流通,也有利于降低血压。白茶还含有芦丁,有利于提高微血管弹性,预防血压升高而溢血。饮白茶不但可以降压,还可以预防脑出血、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

茶多酚,尤其是茶多酚中的几茶素EGC及其氧化产物茶黄素等,有助于抑制动脉血管中的粥样.化斑块增生,使造成血凝黏度增强的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血凝变清,还可以抗辐射.

(五)保护肝脏的作用:白茶浸提液对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保护作用有所增强。白茶的护肝作用与其长时间的萎凋工艺有关,而与干燥温度无关。

(六)调节血糖水平:由于白茶特殊的加工工艺,较好地保留了人体所必需而其他茶类含量较少的活性酶,长期饮用白茶可以显著提高人体内脂蛋白脂肪酶,促进脂肪分解代谢,有效控制胰岛素分泌量,延缓葡萄粉的吸收,分解体内多余的糖分,促进血糖平衡。饮白茶能促进胰液的大量分泌,这就使人体内糖代谢发生变化,使血糖来源减少、去路增加,从而使血糖降低。比较绿茶、乌龙茶、红茶、黑茶、白茶(白牡丹)茶多糖(TPS)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DM)小鼠模型的降血糖效果。结果表明,白茶TPS具有极显著的降血糖效果。

(七)抗辐射作用:关于茶叶的防辐射作用最早发现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幸存者中凡常饮茶者其体质状况、白血球指标以及寿命都明显优于不饮茶者或少饮茶者。白茶有防辐射物质,对人体的造血机能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能减少电视辐射的危害。

(八)抗癌作用:茶具有抑制致癌变异源和癌细胞生成、抗辐射损伤和保护血相的作用。据美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的研究资料表明,白茶是一种新的抗癌物质,能不断抑制、缩小肝癌的肿块,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美国佩斯大学进行的最新研究表明,白茶提取物对导致葡萄球菌感染、链球菌感染、肺炎等细菌生长具有预防作用。另外茶叶中脂多糖对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也有很大作用,对抗癌无疑有益。其次茶叶中的锌也具有抗癌、抗衰老的作用。

白茶茶范文

白茶茶范文 白茶生产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最早是由福鼎市首创的,因此又称为福鼎白茶。那么你知道白茶是什么茶吗?今天就给大家介绍白茶是什么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白茶生产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最早是由福鼎市首创的,因此又称为福鼎白茶。 该县有一种优良品种的茶树——福鼎大白茶,茶芽叶上披满白茸毛,是制茶的上好原料,最初用这种茶片生产出白茶。茶色为什么是白色,这是由于人们采摘了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加工时不炒不揉,晒干或用文火烘干,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来,这就是它呈白色的缘故。白茶白毫显露。比较出名的出自福建北部和宁波的白毫银针,还有白牡丹。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橼教授在《茶叶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可见唐代长溪县(福建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种。因其仅有名称,能否作为起源证据还有待进一步商榷。 有的学者认为白茶始于神农尝百草时期,湖南农学院的杨文辉先生就持此观点。他发表的《关于白茶起源时期的商榷》一文中提出白茶的出现早于绿茶。 根据民间长期饮用和实践及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白茶具有解酒醒酒、清热润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功效,

尤其针对烟酒过度、油腻过多、肝火过旺引起的身体不适、消化功能障碍等症,具有独特、灵妙的保健作用。 民间采用它制作成清醇的“白茶饼”,因其独特风味和保健作用流传到南洋一带,至今在东南亚各国享有盛誉。 治麻疹 白茶防癌、抗癌、防暑、解毒、治牙痛,尤其是陈年的白茶可用作患麻疹的幼儿的退烧药,其退烧效果比抗生素更好。在中国华北及福建产地被广泛视为治疗养护麻疹患者的良药。故清代名人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载:“白毫银针,产太姥山鸿雪洞,其性寒,功同犀角,是治麻疹之圣药。 促进血糖平衡 保健茶市场调研显示,白茶除了含有其他茶叶固有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活性酶,国内外医学研究证明长期饮用白茶可以显着提高体内脂酶(lipoproteinlipase)活性,促进脂肪分解代谢,有效控制胰岛素分泌量,延缓葡萄粉的肠吸收,分解体内血液多余的糖分,促进血糖平衡。白茶含丰富多种氨基酸,其性寒凉,具有退热祛暑解毒之功,在产区夏季啜一杯白牡丹茶水,很少人会中暑。因此白牡丹是当地茶农夏季必备的白茶之一。 明目 白茶存放时间越长,其药用价值更高。白茶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它被人体吸收后,能迅速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能合成视紫红质,能使眼睛在暗光下看东西更清楚,可预防夜盲症与干眼

白茶的功效与作用

白茶的功效与作用 “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这句说明白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属于我国的珍稀茶叶。那么白茶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白茶由于制作工艺简单,保留了茶叶中的更多营养成分。在国内,虽然白茶没有绿茶、红茶那么常见,但是白茶的功效与作用有是不容小视的。 白茶的功效与作用一、白茶可治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不足和血糖过多而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的代谢紊乱。饮白茶能治糖尿病,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和研究的课题,日本医学士小川吾七郎、医学博士蓑和田益等,在治疗患有糖尿病的肺结核病人时,偶然发觉白茶对糖尿病有显著疗效。京都帝国大学医院、府立医院对10名糖尿病人进行临床实验,发现白茶对慢性糖尿病具有显著疗效。我国泉州市人民医院用“宋茶”(70年以上的陈年白茶)治疗糖尿病,有效率达70%。当然,普通茶叶也有效,也还可以加进其它药物。在白茶产地福鼎茶叶界人士选择了多位高血糖的病人进行实验,发现有71%的病人,因养成长达半年的饮白茶习惯,而其高血糖病

不治而痊愈,因此说,饮白茶能预防、治疗糖尿病是有科学根据的。白茶中的多酚类和酯类、有促进胰岛素合成的作用,能降低血糖水平,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白茶的功效与作用二、预防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是较常见的疾病,包括脑栓塞、脑血栓形成及脑出血等,其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其病因主要由于人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红细胞聚集,血流缓慢,而形成血栓,或使血管壁的脆性增加,经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血管破裂而导致出血。 为什么白茶能够预防脑血管病呢?浙江医大的一位著名教授说:高凝状态是血栓形成的重要条件,而白茶具有抗凝和促进纤溶作用,能改变高凝状态,其没有一般抗凝药物的副作用,对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具有显著作用。 某中医研究所曾对白茶进行研究并证实,茶能降低血液粘度,白茶饮服2—3周后,全血粘度从4.77降至4.31(P<0.01);血浆粘度从1.66降至1.58(P<0.01);全血还原粘度从8.58降至7.97(P<0.01)。三项血液粘度全面下降,表面白茶能降低血液粘滞性,降低血液高凝状态,增进血液流动性,改善循环,并防止血栓形成。因为白茶还能防止红细胞聚集,有利于降低血液粘度,防止血栓形成。 白茶的功效与作用三、白茶可以降血压:

六大茶类的起源

六大茶类的起源 六大茶类的起源,你知道吗?2014-08-17 更多精彩在这中国茶网茶树的起源至今已有6000万年至7000万年的漫长历史了。我国的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自从四五千年前我国发现茶树并利用茶叶后,饮茶习惯和茶叶生产技术都是直接或间接传入了世界各国,因此中国被誉为“茶的故乡”。中国茶的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传说第一个品尝茶树的鲜叶并发现它神奇的解毒功能的是神农氏,在神农时期原始农业主要还是靠采集野生植物,然后熬成稀粥使用。所以茶最初并没有当做饮品,而是采食鲜叶,被当做果腹的树叶。到了春秋时期,《晏子春秋》一书中有写以茶作餐菜的记载。到三国时,魏国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者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两晋时期《晋书》中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生煮羹饮,类似现代的煮菜汤。同时茶也被当做药,就像采集其它草药一样采集鲜叶晒干收藏备用。从汉代开始,渐有了饮茶的记载,此时茶已被当做饮品使用,两晋南北朝是我国饮茶风俗的兴起期,而至三国时期,人们将采来的茶叶先做成饼,晒干或者烘干,饮用时,研末冲泡,加佐料和作羹饮。但初步加工的饼茶仍

有浓厚的青草味,于是革新工艺,发明了“将茶的鲜叶洗涤、蒸后碎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的蒸青制茶法。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宋代制茶出现了研膏茶、蜡面茶,以后在团饼茶表面有了龙凤之类的纹饰,谓之龙团凤饼。团饼茶在制作工序中为了改善苦味难除、香味不正的缺点,逐渐采取蒸后不揉不压,直接烘干的做法,将蒸青团改造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团饼茶制作工程中在蒸青后要用冷水冲洗使之冷却,并会压榨水分,则茶汁也会随之被榨去,失去了茶的真味,而散茶则避免了这个缺点。近代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等一系列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由炒青绿茶演变而制成了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乌龙茶)、红茶、。利用六大基本茶类作原料进行再加工以后的产品统称为再加 工茶类。下面就是六大茶类起源的先后顺序:绿茶起源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绿茶最早起源于巴地(今川北、陕南一带)。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当年周武王伐纣时,巴人为犒劳周武王军队,曾“献茶”。《华阳国志》是信史,可以认定:不晚于西周时代,陕南(今汉中、安康一

(完整word版)茶文化基础知识

茶艺,是指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术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日常生活中,虽然人人都能泡茶、喝茶,但要真正泡好茶,喝好茶却并非易事。泡好一壶和享受一杯茶也要涉及到广泛的内容,如识茶、选茶、泡茶、品茶、茶叶经营、茶文化、茶艺美学等。因此泡茶、喝茶是一项技艺、一门艺术。泡茶可以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方法。泡茶时涉及茶、水、茶具、时间、环境等因素,把握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泡好茶的关键。 第一节泡茶要素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是组成茶叶色、香、味的物质基础,其中多数能在冲泡过程中溶解于水,从而形成了茶汤的色泽、香气和滋味。泡茶时,应根据不同茶类的特点,调整水的温度,浸润时间和茶叶的用量,从而使茶的香味、色泽、滋味得以充分的发挥。综合起来,泡好一壶茶主要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页码: 茶艺基本知识 茶艺基本知识 是泡茶水温,第三是浸泡时间,第四是冲泡次数。 一、茶水比例 1.茶的品质: 茶叶中各种物质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与茶叶的老嫩和加工方法有关。氨基酸具有鲜爽的性质,因此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多少直接影响着茶汤的鲜爽度。名优绿茶滋味之所以鲜爽、甘醇,主要是因为氨基酸的含量高和茶多酚的含量低。夏茶氨基酸的含量低而茶多酚的含量高,所以茶味苦涩。故有“春茶鲜、夏茶苦”的谚语。 2.茶水比例:

茶叶用量应根据不同的茶具、不同的茶叶等级而有所区别,一般而言,水多茶少,滋味淡薄;茶多水少,茶汤苦涩不爽。因此,细嫩的茶叶用量要多;较粗的茶叶,用量可少些,即所谓“细茶粗吃”“精茶细吃”。 普通的红、绿茶类(包括花茶),可大致掌握在1克茶冲泡50~60毫升水。如果是200毫升的杯(壶),那么,放上3克左右的茶,冲水至七八成满,就成了一杯浓淡适宜的茶汤。若饮用云南普洱茶,则需放茶叶5~8克。乌龙茶因习惯浓饮,注重品味和闻香,故要汤少味浓,用茶量以茶叶与茶壶比例来确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壶容积的1/3至1/2。广东潮、汕地区,投茶量达到茶壶容积的1/2 至2/3 。 茶、水的用量还与饮茶者的年龄、性别有关,大致说,中老年人比年轻人饮茶要浓,男性比女性饮茶要浓。如果饮茶者是老茶客或是体力劳动者,一般可以适量加大茶量;如果饮茶者是新茶客或是脑力劳动者,可以适量少放一些茶叶。一般来说,茶不可泡得太浓,因为浓茶有损胃气,对脾胃虚寒者更甚,茶叶中含有鞣酸,太浓太多,可收缩消化黏膜,妨碍胃吸收,引起便秘和牙黄,同时,太浓的茶汤和太淡的茶汤不易体会出茶香嫩的味道。古人谓饮茶“宁淡勿浓”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冲泡水温 据测定,用60℃的开水冲泡茶叶,与等量100℃的水冲泡茶叶相比,在时间和用茶量相同的情况下,茶汤中的茶汁浸出物含量,前者只有后者的45%~65%。这就是说,冲泡茶的水温高,茶汁就容易浸出;冲泡茶的水温低,茶汁浸出速度慢。“冷水泡茶慢慢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泡茶的茶水一般以落开的沸水为好,这时的水温约85℃。滚开的沸水会破坏维生素C等成份,而咖啡碱、茶多酚很快浸出,使茶味会变苦涩;水温过低则茶叶

(完整版)白茶主要功效介绍

白茶主要功效介绍 *导读:茶道养生频道为您介绍白茶主要功效介绍,更多有关白茶主要功效介绍方面的内容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 白茶目前的研究表明,白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功效: *1 降血压 由于加工工艺简单,白茶较多地保留了鲜叶中的茶多酚,同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p.茶多酚能促进维生素c的吸收.维生素c可使胆固醇从动脉壁移至肝脏,降低血液中的胆固 醇浓度,同时可以增强血管的弹性和渗透能力.茶中所含的茶碱 类物质能扩张血管,使血液流通,有利于降低血压. *2 降血脂 白茶具有抗凝和促进纤溶作用,能改变高凝状态,且没有一般抗凝药物的副作用,对降血脂防脑血管病具有显著作用. *3 降血糖 饮白茶还能医治糖尿病.日本医学博士小川吾七郎等在治 疗患有糖尿病的肺结核病人时,偶然发现白茶对糖尿病有疗效. 京都帝国大学医院和府立医院对10名糖尿病人进行临床实验, 发现白茶对慢性糖尿病具有显著疗效.我国泉州人民医院用”宋茶”(7年-10年以上的陈年白茶)治疗糖尿病,有效率达70%. 在白茶产地福鼎对多位高血糖的病人所做的医学实验中,发现有71%

的病人,在饮用半年以上白茶后,其高血糖病症消失. 对于白茶降血糖的机理,国外的医学机构研究认为白茶中含有一些人体所必须的活性酶,这些酶可以促进脂肪分解代谢,有效控制胰岛素分泌量,分解体内血液中多余的糖分,降低血糖水平,促进血糖平衡,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4 抗病毒 2004年5月,美国刊出的文章,文中引述美国纽约佩斯大学的斯奇芬博士的最新研究,研究结论如下:白茶提取物可能对导致葡萄球菌感染链球菌感染肺炎和龋齿的细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白茶提取物对人类致命病毒菌具有抵抗效果. 添加了白茶提取物的各种牙膏,杀菌效果得到增强,因此,多喝白茶有助于口腔的清洁与健康. 白茶提取物对青霉菌和酵母菌具有抗真菌效果,在白茶提取物的作用下, 青霉菌孢子和酵母菌的酵母细胞被完全抑制,这说明白茶提取物对病原菌具有抗真菌作用.虽然绿茶也有杀菌作用,但白茶的效果更强一些. *5 抗肿瘤 美国俄勒冈州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经过多年的研究表明,白茶中含有一种新的抗癌物质,能不断抑制缩小肝癌的肿块,提高免疫力功能.2005年在旧金山召开的美国化学学会学术会议上,美国生化学家洛德克博士公布了他对白茶抗癌研

我对于中国茶文化的一点理解

我对于中国茶文化的一点理解 By cy 因为父母的缘故,喝茶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初时只是把它当成一种喝水的方式;现在,才终于理解了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深入到历史和社会之中,深入到我们的情感和和生活之中。 第一次听说陆羽是在初中的时候,活动中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一些与茶有关的知识,自然也少不了陆羽和他的《茶经》。开始只是出于好奇看了看那篇不长的古文,觉得不过尔尔,好像并没有想想中的那么惊人。平实的语言,简单的介绍,并不像想象中的文采斐然,意味深远。可是,那么一篇小文就这样流传下来,作为对于茶和茶文化的经典阐释。那时,我其实更喜欢裴汶的《茶述》:“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烹之鼎水,和以虎形。人人服之,永永不厌。得之则安,不得则病。”寥寥数语,道出了中国人寄托于茶中的眷恋。人们喝茶,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更多的有着情感上的依恋或者说是文化上的解读。而我曾以为,《茶经》似乎并没有对于文化的解读。 再读《茶经》是大学毕业的那个暑假。带着老师给的任务出差到安吉,品着当地的白茶,想着西湖的龙井——喝了这么多年的茶,龙井只是品尝过几次,但就那么几次,却是让我一直恋恋不忘的——这次总算是走到了西湖边,总要买点喝喝。可是其实我对于茶叶的了解并不多,尤其是如何判断茶叶的优良,实在是处于文盲的状态。在我的意识中,茶叶的品质虽然有高下之别,但是那些天价的茶总有些过分的夸张,不过是商业炒作的结果。无非是树上的一些小叶子,不该贵的那么离谱的。为了不在买茶的过程中受骗,我上网搜索了一下关于安吉白茶与西湖龙井的相关内容。我翻着一页页的介绍,突然想起茶不仅是我们口中的饮品,也是那些美丽的传说,是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的纽带,是心情的寄托,也是茶农们赖以生存的手段。它深入到整个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各种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成为了中国社会文化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于是,我再次阅读了《茶经》。这一次,多少有些惊叹。学习了四年文化人类学之后,再读从茶的本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历代茶事、茶叶产地等几乎各个方面介绍了茶的《茶经》,以一种客位的角度来审视与茶相关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在这些看似独立的事件背后,茶文化以茶作为符号基础,系统的整合,为人们所共享,代代沿袭。这些,刚好满足了“文化”所有的特征。 选择中国茶文化的课程,一个方面是我自己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导师的指定。研究区域中茶作为农业的一个重要作物品种,直接影响着茶农的生活质量。而不同茶叶品种的比较,和与茶叶种植和生产相关的文化特征也是茶叶产地重要的社会文化特质。而这方面的研究在目前的研究成果中还是空白。带着这样的任

白茶知识大全配图

白茶知识大全 基础知识 一、白茶的定义:白茶,是轻微发酵茶,不经过揉稔(新工艺白茶是特例,在萎凋后会轻揉)、只经萎凋文火足干后制成的茶叶。 二、白茶的种类:通常是只福建的福鼎、建阳、政和、松溪、福安等地所产的白毫银针、白牡丹(新工艺白茶)、贡眉寿眉;云南景谷县附近产的景谷大白茶。 三、产白茶的茶树种类:位于福建北部的福鼎大白茶树、福鼎大毫茶树、福安大白茶树、政和大白茶树,位于云南景谷的景谷大白茶树。 配图: 四、白茶的外形形状: 1、白毫银针:最早是采摘菜茶一芽制成,后期工艺改进采福鼎大白、福鼎大毫、福安大白、政和大白茶粗壮的单芽制成,没有幼叶或者老叶。银针分南路和北路银针(北路银针,指的是福鼎、福安地区所产的银针,外形优美、芽头壮实、富有光泽、汤色成杏黄色、香气清淡、滋味醇和;南路银针指的是政和、建阳、松溪一带的银针,芽长粗壮、毫毛略薄、香气清鲜、滋味浓厚)。 配图:

2、白牡丹:采大白茶树、大毫茶树或者部分水仙种的一芽一两叶制成的白茶,芽叶相间,芽很多。主产区在福建政和附近,其他产白茶地也有生产。 新工艺白茶:新工艺白茶与白牡丹的唯一区别就是加上揉稔这一道工序,在白茶萎凋后轻揉(揉后外形略有缩皱),再经文火足干后制成的白茶。 配图: 3、贡、寿眉:采菜茶一芽两三叶或者大白茶大毫茶叶片制成的白茶寿眉品质次于贡梅。一

般叶片比较老而且芽不是很多。 配图: 4、景谷大白茶:采景谷大白茶树的芽叶制成的白茶。 五、加工工艺:茶青采摘、萎凋、初焙、筛选、复焙制成。 ●茶青采摘的十不采:雨天不采、露水未干不采、烈日不采、细瘦芽不采、 紫芽不采、伤芽不采、晴天有云不采、开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态芽 不采。 ●萎凋:最早的白茶萎凋工艺是采用室外自然萎凋。因为室外自然萎凋受 光照、温度、季节、芽叶老嫩程度等的影响,人们改进工艺发明了室内萎 凋(包含室内自然萎凋和室内加温萎凋)和复式萎凋(自然萎凋和室内萎 凋交替进行)。萎凋这道工序是白茶香气与滋味产生的关键。茶青萎凋到 八九成干后经合屏后一段时间放置,方可完成萎凋。 ●烘焙足干:无论是初焙还是复焙都讲究文火足干。烘焙的温度大约控制在 85度左右,使茶青足够干,以方便储存。 ●筛选:按等级筛选出茶叶等级,进行评级。 六、白茶的储存与老白茶:俗话说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但并不是所有白茶都是越陈越好,首先要看白茶是不是原产地的白茶(不同气候影响茶树的品性)其次看白茶工艺是否正确完整(萎凋不好会产生劣质的茶的香气滋味,不是文火足干会影响茶的保存)。 白茶一般常温密封保存就可以,无需冷藏。温度一般控制在4-25摄氏度,密封容器要求无毒无味防潮。 白茶工艺不经杀青,所以很好的保存了茶叶中酶的活性,在长时间的保存中经过自然地酶的发酵白茶会逐步发酵成老白茶,保存三年后白茶会初步产生老白茶的特性,保存七年后就成了“宝”。一年的白茶与保存三年的白茶和七年的白茶在外形、香气、颜色、茶汤、口感、叶底是有明显区别的。置于如何去鉴别新老白茶,亲看本文第七部分白茶的冲泡与鉴别。

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

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 一、白茶,凡落民间的珍宝 闽东北山区里,在那缺医少药的年代,白毫银针被民众视为至宝,用白茶可以治疗小儿麻疹、咽喉肿痛、感冒发烧、肠胃不适、水土不服等症,而且具有立竿见影之功效,使人们不得不服其神奇之处。古代富家女出嫁时,往往陪嫁品中就有两罐锡制的罐,内装有陈年的白毫银针。同时,白茶因清新淡雅,茶性温和,并具有美容抗皱,降脂减肥,清热解毒的功效,而深受女性喜爱,是爱美女性的必需品,故也称为女人茶。 二、科学揭秘白茶功效 2011年2月到2012年6月,福鼎市政府委托: l 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l 清华大学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 l 北京大学衰老医学研究中心 l 国家教育部茶学重点实验室 l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亚健康干预技术实验室 以白茶为研究对象,同化学物质组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探讨了白茶保健功能及其科学机理。实验发现了白茶的诸多功效: 1、白茶具有显著的美容与抗衰老作用; 2、白茶可预防皮肤细胞的光老化; 3、白茶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 4、白茶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5、白茶可有效修复饮酒过量引起的酒精性肝损伤; 6、白茶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7、白茶可有效平衡肠道微生物菌群,从而调节肠胃; 8、年份白茶比新产白茶在保健功效上有独到的表现。 三、收藏白茶,享受健康 白茶储存方便,只要在干燥、避光、无异味的条件下,就能长期保存。在福鼎民间对存茶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认为越陈的白茶,药用价值也就越高。事实上,研究人员通过对1年、5年、20年的白茶同时进行保健功效的研究确证,随着白茶贮藏的年份的延长,陈年白茶在抗炎症、抗病毒、降血糖、降尿酸和修复酒精肝损伤的效果上,比新产白茶具有更好的功效。 同时,陈年白茶解毒而不凉,口感也更甜更滑更顺,较新茶更为醇厚。贮藏的越久,茶的香气也会发生变化。当年新白茶独有“毫香蜜韵”呈杏花香,3-8年以上呈荷叶香,8-15年以上更有枣香,15年以上呈药香。 福鼎白茶存放时间越长,其药用价值越高,这一观点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同。二十年的福鼎老白茶在市场几乎很难寻找,因为可比性小,所以,一般茶客很难识别真正的老白茶,所以,无论作为收藏还是投资都应该谨慎。 小编建议,收藏的时候要注意茶叶的干度和湿度、避光、通风等储存条件,以免茶叶发霉变质,而茶商则要谨慎经营。另外也可以从新茶入手,现在福鼎白茶的市场价格并不高,每年藏一部分新茶,白茶的规律是,一年为茶,三年为药,七年为宝,并不用等待太久就可以享用。 【本文由该娅安全茶摘自网络】

关于黄金白茶

黄金白茶 一、网络释义 黄金芽茶叶编辑 黄金芽身世很传奇黄金芽茶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由浙江余姚三七市德氏家茶场场长张完林在附近茶叶地中偶然发现的。经过十多年的选育,在余姚相关部门和浙江大学的支持下,先后系统地完成了繁育特性、应用领域、产业化关键技术等研究。由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余姚市德氏家茶场、余姚市林特总站等单位经过近十年时间选育而成,现在已经被引种到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珍稀名茶种质资源圃内。 大家印象中的新鲜茶树叶子都是绿色的,白化茶是一种十分珍稀的茶树种质资源,迄今尚未开展过系统的资源发掘和研究,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白化茶品种也只有安吉白茶。现在,农业科研部门成功培育出了“黄金芽”这一新品种,它是珍稀白化茶树种质资源品种,是国内目前培育成的惟一黄色变异茶种。“黄金芽”最大的特点“三黄”:干茶亮黄、汤色明黄、叶底纯黄。 茶味道特别鲜美: 据了解,根据测定,黄金芽氨基酸含量高达9%,而白茶的氨基酸含量为5~7%,普通茶的氨基酸含量为3~4%;黄金芽性状稳定,叶片呈金黄色,而白茶气温达到25℃时叶片由白转绿,性状不稳定。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杨亚军表示,一般来说,由于夏季光照强烈,茶叶当中茶多酚含量较多,而氨基酸却很少,因此一般茶很难卖出好价钱,茶农一般采摘完春茶就完事了。黄金芽一年三季均可采制,而且即使在夏秋季节品质也不逊于其他春茶,可作为高档珍奇茶品来开发。 二、产品价格 在阿里巴巴上面询问了几个安吉茶商,大致给的价格1800-10000不等。大多数茶商还没有这个品种,还算是比较有潜力的茶种。给几家搜到的参考: 1、https://www.doczj.com/doc/c74320277.html,/offer/1210140112.html?spm=a261b.2187593.0.0 2、https://www.doczj.com/doc/c74320277.html,/offer/36997341162.html?spm=a261b.2187593.0.0 三、收集资料 黄金白茶产地在浙江安吉,那里有一个“茶研所”,而白茶,正是农业方面的科技产业。白茶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外型成功,营养多。最近进过来的茶叶有两个品种,一是黄化品种(黄金叶),一是黄化中间品种(黄金翠芽),都是科技产物。 今年的白茶尤其稀有,多数白茶在变异后就会退化,由于去年的干旱,今年的白茶质量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高,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今年的白茶出产量也低

茶艺师基础知识大全

茶艺师基础知识大全 日常生活中,虽然人人都能泡茶、喝茶,但要真正泡好茶,喝好茶却并非易事。泡好一壶和享受一杯茶也要涉及到广泛的内容,如识茶、选茶、泡茶、品茶、茶叶经营、茶文化、茶艺美学等。因此泡茶、喝茶是一项技艺、一门艺术。泡茶可以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方法。泡茶时涉及茶、水、茶具、时间、环境等因素,把握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泡好茶的关键。 第一节泡茶要素 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是组成茶叶色、香、味的物质基础,其中多数能在冲泡过程中溶解于水,从而形成了茶汤的色泽、香气和滋味。泡茶时,应根据不同茶类的特点,调整水的温度,浸润时间和茶叶的用量,从而使茶的香味、色泽、滋味得以充分的发挥。综合起来,泡好一壶茶主要有四大要素:第一是茶水比例,第二是泡茶水温,第三是浸泡时间,第四是冲泡次数。 一、茶水比例 1.茶的品质: 茶叶中各种物质在沸水中浸出的快慢与茶叶的老嫩和加工方法有关。氨基酸具有鲜爽的性质,因此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多少直接影响着茶汤的鲜爽度。名优绿茶滋味之所以鲜爽、甘醇,主要是因为氨基酸的含量高和茶多酚的含量低。夏茶氨基酸的含量低而茶多酚的含量高,所以茶味苦涩。故有“春茶鲜、夏茶苦”的谚语。 2.茶水比例: 茶叶用量应根据不同的茶具、不同的茶叶等级而有所区别,一般而言,水多茶少,滋味淡薄;茶多水少,茶汤苦涩不爽。因此,细嫩的茶叶用量要多;较粗的茶叶,用量可少些,即所谓“细茶粗吃”“精茶细吃”。

普通的红、绿茶类(包括花茶),可大致掌握在1克茶冲泡50~60毫升水。如果是200毫升的杯(壶),那么,放上3克左右的茶,冲水至七八成满,就成了一杯浓淡适宜的茶汤。若饮用XX普洱茶,则需放茶叶5~8克。 乌龙茶因习惯浓饮,注重品味和闻香,故要汤少味浓,用茶量以茶叶与茶壶比例来确定,投茶量大致是茶壶容积的1/3至1/2。XX潮、汕地区,投茶量达到茶壶容积的1/2至2/3 。 茶、水的用量还与饮茶者的年龄、性别有关,大致说,中老年人比年轻人饮茶要浓,男性比女性饮茶要浓。如果饮茶者是老茶客或是体力劳动者,一般可以适量加大茶量;如果饮茶者是新茶客或是脑力劳动者,可以适量少放一些茶叶。 一般来说,茶不可泡得太浓,因为浓茶有损胃气,对脾胃虚寒者更甚,茶叶中含有鞣酸,太浓太多,可收缩消化黏膜,妨碍胃吸收,引起便秘和牙黄,同时,太浓的茶汤和太淡的茶汤不易体会出茶香嫩的味道。古人谓饮茶“宁淡勿浓”是有一定道理的。 二、冲泡水温 据测定,用60℃的开水冲泡茶叶,与等量100℃的水冲泡茶叶相比,在时间和用茶量相同的情况下,茶汤中的茶汁浸出物含量,前者只有后者的45%~65%。这就是说,冲泡茶的水温高,茶汁就容易浸出;冲泡茶的水温低,茶汁浸出速度慢。“冷水泡茶慢慢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泡茶的茶水一般以落开的沸水为好,这时的水温约85℃。滚开的沸水会破坏维生素C等成份,而咖啡碱、茶多酚很快浸出,使茶味会变苦涩;水温过低则茶叶浮而不沉,内含的有效成分浸泡不出来,茶汤滋味寡淡,不香、不醇、淡而无味。 泡茶水温的高低,还与茶的老嫩、松紧、大小有关。大致说来,茶叶原料粗老、紧实、整叶的,要比茶叶原料细嫩、松散、碎叶的,茶汁浸出要慢得多,所以,冲泡水温要高。水温的高低,还与冲泡的品种花色有关。 具体说来,高级细嫩名茶,特别是高档的名绿茶,开香时水温为95℃,冲泡时水温为80℃~85℃。只有这样泡出来的茶汤色清澈不浑,香气纯正而不钝,滋味鲜爽而不熟,叶底明亮而不暗,使人饮之可口,

喝白茶的好处和坏处

喝白茶的好处和坏处 白茶是茶类的一种,白茶具备了茶类的好处,并且还有着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防止中暑;同时白茶可以防止蛀牙,保护到牙龈;而茶叶当中的氨基酸则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而富含的维生素A则让人眼睛受益;另外白茶在饮用方面避免空腹饮用,同时要避免胃寒的人饮用,这些禁忌需要注意的,不注意的话,会让人身体受损。 喝白茶的好处 1、防中暑 白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具有清热、降火、祛暑、解毒的功效,夏季的时候经常喝白茶的人能防暑降温,有效的预防中暑。 2、保护牙齿 白茶茶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氟含量也比较高,对于蛀牙的形成是有抑制作用的,并且能坚固牙齿让牙齿变得健康;而且白茶具有比较强的杀菌效果,多喝白茶有3、助于口腔的清洁和健康。 促进血糖平衡白茶中的茶多酚的含量较高,是天然的抗氧化剂,能够起到提高免疫力和保护心血管的作用,而且白茶中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活性酶,能促进脂肪分解代谢。有效的控制胰岛素分泌量,分解体内血液中多余的糖分,促进血糖的平衡。 4、增强免疫力 白茶中不仅氨基酸含量高,其中茶氨酸的含量更高,是有利于人体血液免疫细胞干扰素的分泌,从而能提高人体机能的免疫

力。 5、明目 白茶中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的,被人体吸收之后,能够快速的转化为维生素a,而维生素a是能合成视紫红质,使得眼睛在暗光下看东西看得更清楚,可以预防干眼病和夜盲症。青少年儿童可以多喝上一些白茶,对于保护眼睛是有帮助的。 6、减少辐射 白茶中是具有防辐射物质的,对于人体的造血机能有比较显著的保护作用,能够减少电视辐射的危害。经常看电视的话,不妨经常喝上一些白茶减少电视辐射。 喝白茶的副作用 适当的服用白茶具有保健身体的作用,但是不科学的服用则会给身体带来副作用,并且不是所有人群都是适合服用的。具体的副作用如下: 1.过量的服用白茶容易损伤身体的精血,并且也会令脾胃更加的寒性。长期服用,患者的脸部会变得面黄肌瘦,同时食欲大减,甚至出现呕吐的情况。 2.空腹直接服用白茶,茶水会直接进入肾经,对于肾脏健康非常的不利。 3.如果服用到了劣质的白茶,那么对于身体健康损害非常的大。劣质的茶叶中含有大量的污染残留物,并且这些残留物仅仅只有百分之二能够被开水清除出来。虽然这些残留物对于身体的损伤比较的小,但是并不代表沉积之后不会损害健康。

福鼎白茶企划书分析

福鼎白茶 商业企划书 公司名称 地址 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 联系人 2017年4月

第一部分公司概况 公司名称: 成立时间: 公司宗旨: 注册资本: 注册地点: 主营业务: 销售茶叶 股东情况: 公司概况:是以种植、批发、零售以及配套自营本品牌的茶叶为主,其主导要产品是福鼎西昆白茶。白茶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名誉,且市场前景良好,本公司的产品都是经过专业的采购员兼品茶师精心挑选的。 本公司目前有XX位股东:XXX、XXX。公司内部设有一名总经理,下设各部门,在各设部门经理,部门有:采购部、包装部、财务部、营业部、人事部等。采购部内有XX名专业的采购员兼品茶员。本公司预计投入有300、500万元左右的资金筹建10亩地、厂房、会所、仓库等,并会采购真空包装机、大型冰箱、空调等运营所需的固定资产。 本公司认为营销的最高境界是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也就是为每一位客户不管是产品或服务相对客户而言,都能体现出物超所值的经营理念。以创造和谐、有机茶为宗旨。 服务理念:服务从细节做起。 第二部分公司管理层 企业内部部门的设置情况: 股东会:公司股东成员。 董事会:有股东会投票推选出董事会成员。 总经理:董事长聘任一名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对公司的生产经营进行全面的领导,依照公司的章程授权行驶职权。 采购部:负责公司的生产材料的采购,各种运营物品的采购,跟财务部与生产部关系密切。

包装部:负责将采购部门采购来的茶叶进行挑捡和包装。 财务部:负责核算公司的费用收支,统计公司的销售,制作财务报表,前台收银等。 营业部:主要负责公司的销售经营和产品宣传推广。 人事部:招聘员工并管理员工。 第三部分福鼎白茶的功效与作用 西昆白茶: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中国六大茶类分别是:绿茶、红茶、黑茶、黄茶、青茶、白茶。 白茶原产自中国福建福鼎,又称为福鼎白茶。本公司正位于世界白茶的原始地福建省福鼎市管阳镇西昆村,是孔子后裔在江南最大的聚居地现为江南孔氏后裔第一村,系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孔氏家族从清朝早期就开始对当地特产白茶的种植品种进行研究,精心研制出上好白茶,在中国的茶史上得到有关专家的认可,孔氏家族从明清时期就向曲阜孔府专供各种白茶,后成为曲阜主要产品之一。 先祖孔昭淦是光绪时期的秀才,废除科举后出任福鼎官立高等小堂堂长,积极改良私塾。士民仰若泰斗,福鼎盛产白茶,在茶叶贸易中与洋商时有纠纷,商界一致推举先祖为总理与洋商交涉,为后人争取运载利益贡献显著,发展至今孔氏家族已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在当地拥有5000余亩白茶园,其中有180多亩放养型野生茶园地处海拔850—1000米的崇山峻岭之间,至今还采用手工拔草,手工修路的原始做法,是福鼎市公认的唯一的一整片保存最好的原始野生茶园。 为传播孔子思想与文化,我公司更是本着全民养生,以茶结缘的人文精神,积极倡导“长寿才是硬道理”的保健理念,把原汁原味的高山养生茶和孔家传统的制茶工艺相结合,不断推出具有健康长寿功效的生态白茶系列,使广大的白茶爱好者健康长寿之路畅通无阻。 有道是:中国白茶在福鼎,高山白茶属孔家,孔家白茶耐寻味,健康长寿大文化。白茶功效: 1、六大茶类里最被低估的黑马 白茶在绿、黑、黄、青、红、白六大茶类里是最被忽视的类别,前些年主要用于出口。由于白茶和普洱、黑茶一样具有适合长期收藏存放、越陈越香越珍贵的特征,其价格参照目标是普洱、黑茶,白茶会是继普洱、黑茶暴涨之后,下一个市场引爆点。 中国2015茶叶博览会上多数茶叶品牌都推出福鼎白茶新品,尤其以多家黑茶、普洱上市公司推广力度尤为更甚。 微观方面,马连道茶城、各地茶馆茶艺师对白茶推广力度加强,部分先知先觉者已经开始存茶。 2、加工工艺最天然的白茶 白茶只采用萎凋、干燥两道工序,严格来讲干燥在采用自然干燥的情况下,只有萎凋一个环节。人工环节少、无添加,最大化的保留了茶叶本身的天然营养价值。 3、可长期收藏存放的白茶

一段美丽福鼎白茶的传说流传至今

一段美丽福鼎白茶的传说流传至今:相传尧时(公元前2358-2257年) 战乱,太姥山下一农家女子,为躲避战乱逃至山中,栖身鸿雪洞,以种蓝为生,为人乐善好,施深得人心,人称蓝姑。由于连年战乱,附近村庄麻疹恶疾流行,无数患儿因无药救治而夭折。一日夜里,蓝姑梦见南极仙翁,仙翁告知:鸿雪洞顶有一株2米高小树叫“茶”,是当年给王母娘娘御花园运送茶种时不小心掉下的一粒茶种发芽长成的,“茶”的叶子晒干后泡开水是治疗麻疹的良药。蓝姑惊喜醒来,趁月色攀上鸿雪洞顶,洞顶岩石垒垒,杂草丛生,荆棘遍布,在榛莽之中找到那株与众不同的茶树,迫不及待地采下绿叶,晒干后送到每个山村的村民手中,过了半个月时间,神奇的白茶终于战胜了麻疹患魔。从此,蓝姑精心培育这株仙茶,并教太姥山乡亲一起种白茶、采白茶、制白茶。很快,整个太姥山区就变成了茶乡。晚年,蓝姑在南极仙翁的指点下羽化成仙,人们感其恩德,尊称她为太姥娘娘,太姥山也因此而得名。距今150 多年前(约1857年),有柏柳乡(今福鼎点头镇)竹头村陈焕把此茶移植家中繁育了福鼎大白茶。现如今福鼎太姥山鸿雪洞顶还留有太姥娘娘亲手培植的古茶树,它是有着“华茶1号”“华茶2号”之称的国家级茶树良种“福鼎大白茶”“福鼎大白毫”茶树的母树始祖,后有文人墨客称其为“绿雪芽”福鼎大白茶母树目前已被烈入福建省古树保护名录。这就是经过福鼎茶农们口口相传至今的福鼎白茶传说。 白毫银针的传说 传说很早以前有一年,政和一带久旱不雨,瘟疫四起,在洞宫山上的一口龙井旁有几株仙草,草汁能治百病。很多勇敢的小伙子纷纷去寻找仙草,但都有去无回。有一户人家,家中兄妹三人志刚、志诚和志玉。三人商定轮流去找仙草。这一天,大哥来到洞宫山下,这时路旁走出一位老爷爷告诉他说仙草就在山上龙井旁,上山时只能向前不能回头,否则采不到仙草。志刚一口气爬到半山腰,只见满山乱石,阴森恐怖,但忽听一声大喊“你敢往上闯!”,志刚大惊,一回头,立刻变成了这乱石岗上的一块新石头。志诚接着去找仙草。在爬到半山腰时由于回头也变成了一块巨石。找仙草的重任终于落到了志玉的头上。她出发后,途中也遇见白发爷爷,同样告诉她千万不能回头等话,且送她一块烤糍粑,志玉谢后继续往前走,来到乱石岗,奇怪声音四起,她用糍粑塞住耳朵,坚决不回头,终于爬上山顶来到龙井旁,采下仙草上的芽叶,并用井水浇灌仙草,仙草开花结子,志玉采下种子,立即下山。回乡后将种子种满山坡。这种仙草便是茶树,,这便是白毫银针名茶的来历。

白茶的研究进展

2007年第2期 FUJIANCHAYE 白茶是我国传统的六大茶类之一。主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建阳、松溪等县。因制法独特,不炒不揉,成茶外表满披白 毫,色泽银白灰绿,故称“白茶”[1] 。 白茶依采摘标准不同分为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传统上,将采自大白茶或水仙品种嫩梢的肥壮芽头制成的成品称“银针”。采自大白茶或水仙品种嫩梢的一芽一、二叶制成的成品称“白牡丹”或“水仙白”。采自菜茶群体的芽叶制成的成品称“贡眉”。由制“ 银针”时采下的嫩梢经“抽针”后,剩下的叶片制成的成品称“寿眉”[2] 。现在生产的白茶品种主要有福鼎大毫、 福安大白、政和大白、福鼎大白等,已很少用水仙、 菜茶来生产白茶。 白茶以性清凉、退热、降火、祛暑的治病效果和清幽素雅的风格,在国内外市场素负声誉,尤受侨胞的喜爱。白茶现主销香港、德国、日本、荷兰、法国、澳门、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瑞士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政和、松溪等地生产的白茶销区以香港等东南亚为主,福鼎等地生产的白茶以欧洲为主销市场。 长期以来,白茶主要作为外销茶叶销往海外,而内销极少,以致许多人不知道中国还有白茶。有关白茶的研究也较少,特别是白茶品质形成机理与白茶保健功能的有关研究尤其缺少。现就白茶的研究概况作一简述,并就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1白茶的发展史研究 从茶叶发展历史而言,白茶应该是最早的茶类,因为古人将茶叶晒干保存就类似现代白茶的生产方法。最早的有关白茶生产与品质的记载是明代田艺蘅所著的《煮泉小品》记载:“茶者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清翠鲜明,尤为可爱。”其中“生晒者为上,亦近自然”就是白茶的加工方法,并表明白茶的品质接近自然,品质良好。 许多茶叶文献中提到白茶都有讲到宋徽宗的《大观茶论》,该书记载“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为常品”。书中所讲的白茶,包括三色细芽、银丝水芽都不是现代六大茶类中的白茶,而是指叶片白化的茶树,而且其制作方法也与绿茶相同,这与武夷山的白鸡冠、浙江安吉白茶、宁波印雪白茶相同。 林今团就建阳白茶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证,认为现代白茶发源于建阳水吉,约清朝乾隆三十七年至四十七年 (1772 ̄1782年),由肖乌奴的高祖创制。 从产品创始到商品形成,大体历经二、三十年。由于当时的白茶是以当地菜茶幼嫩芽叶采制而成,由于创制于建阳县漳墩南坑,因此俗称“南坑白”或“小白”,因其满披白毫,又称“白毫茶”,并认为左宗棠所称“白亳”就是道光(1812年)后由水吉集散的南坑白茶。道光初年,水仙茶树被发现,后来引进大白茶树品种,于同治九年(1870年)左右,水吉(今建阳水吉镇)茶农以大叶茶芽制“银针”(芽茶),并首创“白牡丹”[3,4]。 张天福则认为,白茶的制造历史先由福鼎开始,以后传到水吉,再传到政和;先有银针,后有白牡丹、贡眉、寿眉;先有小白、后有大白、水仙白。最早是用菜茶(有性群体种)的壮芽为原料来制作白毫银针。约在1857年,福鼎大白茶茶树被发现后,由于福鼎大白茶芽壮、毫显、香多,所制白毫银针外形、品质远远优于“菜茶”,于是改用福鼎大白茶的壮芽为原料加工“ 白毫银针”[5] 。清代周亮工所写的《 闽小记》载:“太姥山有绿雪芽,今名白毫,色香俱绝,而尤以鸿雪洞为最,产者性寒凉,功同犀角,为麻疹圣药,运售国外,价高金蹲。”许多人认为其中的“绿雪芽”就是白茶。 据现在有限的茶叶史料推测,白茶真正成为一种茶类约在十八世纪中后期,当时的白茶没有特殊的采摘要求,原料只有菜茶,所生产的白茶都统称“白毫”,最早的生产产地可能是在建阳水吉,但是福鼎太姥山一带很快也有了白毫的生产技术,并形成生产规模。一开始生产的“白毫”可能与“白牡丹”相似,但真正叫“白牡丹”可能是用大白茶作为生产原料之后,但是“ 白牡丹”最早出现在哪里,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史料佐证。后来随着福鼎大白茶的发现与推广,福鼎人民开始用福鼎大白茶的芽生产“银针白毫”。至于“大白”“小白”“水仙白”的称呼应是各种茶树品种推广普及之后出现。 2 白茶的栽培研究白茶的种植与其他绿茶无多大差别,有关研究也多局限于总结白茶所用的品种等方面。上世纪60年代的福建白茶调查研究总结了制造白茶的茶树品种与茶树栽培技术,并对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水仙、菜茶的生物学性状、生产的白茶品质作 了较为详尽的总结[5] 。福建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编著的《茶树品种志》、 农业部农业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编的《中国茶树优良品种集》中对适制白茶的品种作了详细的介绍[6,7]。刘祖生、夏品恭、王有功、谭永济、陈乐生等对福鼎大白茶、歌乐茶、政和大白茶、福建水仙、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做了专门介绍[8,9,10,11,12,13,14]。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发布的《白茶标准综合体》中,收录的白茶茶树品种有武夷菜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茶、福云六号、水仙、福安大白茶、福鼎大白茶等七个。该标准综合体还规范了茶树有性繁殖、茶树扦插育苗规程、茶 园建立与种植、茶园管理、低产茶园改造等内容[15] 。范金帅对政和东平白茶生态茶园建设进行了探讨[16]。3白茶采摘与鲜叶质量研究3.1白茶采摘技术研究 采摘直接关系到白茶的原料质量,张天福总结了银针、白牡丹、贡眉的采摘方法,并简要论述了采摘时间与品质、产量的 摘 要:本文论述了白茶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白茶的发展史、种植技术、采摘与鲜 叶质量、白茶的加工、保健品质研究五个部分,最后提出了白茶未来研究要点。 关键词:白茶研究进展 白茶的研究进展 袁弟顺1, 2 郑金贵2 (1)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 2) 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品质研究所 福州350002) 综述 2

茶文化的基础知识

水木芙蓉员工考试复习资料 填空: 1、茶树鲜叶根据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红茶、绿茶、黄茶、白茶、青茶和黑茶六大茶类。 2、青茶又称乌龙茶,它分为四大类型:闽白乌龙、闽南乌龙、台湾乌龙、广东乌龙。 3、闽北乌龙“四大名丛”分别为: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 4、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5、芙蓉茶庄成立于1994年,旧址在老报社对面,芙蓉茶庄2008年1月1日举办首届茶文化艺术节。 6、冲泡绿茶的投茶方式有三种:上投法、下投法、中投法。 7、泡茶技艺三要素分别是:投茶量、泡茶的时间、水的温度。 8、安吉白茶产于浙江,属绿茶类。 9、冲泡铁观音的水温应有95度以上。 10、狗脑贡是名优绿茶,它产于湖南资兴。 11、普洱茶产于云南,冲泡普洱茶,水温应达到100度。 12、君山银叶产于湖南岳阳,它属于黄茶类。 13、茶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的茶叶是西湖龙井。 14、青山绿水它是苦丁和毛尖杂交培植出来的,它产于贵州。 15、益阳伏砖它属于黑茶类。 16、黄山毛峰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它属绿茶,产于安徽黄山。 17、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 18、泡茶时择水很重要,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19、中国的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 20、“千两茶”是安化的一个传统名茶,以每卷(支)的茶叶净含量合老秤一千两而得名,因其外表的篾篓包装成花格状,故又名花卷茶。“ 21. 冲泡名优绿茶时,水温应以80—90度为宜 22.举出三种乌龙茶类蜻蜓头形:黄金桂、铁观音、单从奇种。两种粗条形乌龙茶大红袍、凤凰单丛。 23. 青茶中凤凰水仙是广东乌龙的代表品种。 24. 冲泡花茶时所用的茶具是三才杯,其中的杯盖是天,杯身是天,杯托是地。 25“三龙护鼎”中的“三龙”是指中指食指大拇指。 26.滇红主产于云南省,属于大叶种类型。 27 饮茶四要为茶水火器。 28 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