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营销书籍读后感正文

营销书籍读后感正文

营销书籍读后感正文
营销书籍读后感正文

营销书籍读后感

最近,学校让我们研读关于自己专业的书籍,由于我们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所以我就品读了一下关于营销的书籍,在此想向各位介绍一位营销大师,以及它的营销书籍。

他,被很多人称为现代营销之父,他,著作颇丰,给人以启迪。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传奇人物: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1931年5月27日-)是世界上市场营销学的权威之一,美国西北大学凯洛管理学院国际营销教授和S.C.庄臣学者。他曾获得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也曾在哈佛大学从事数学方面的博士後研究計劃和在芝加哥大学从事行为科学方面的博士後研究工作。

他著作颇丰,例如《混沌时代的管理和营销》《营销管理》以及《科特勒营销新论》、《非营利机构营销学》、《新竞争与高瞻远瞩》、《国际营销》、《营销典范》、《营销原理》、《社会营销》、《旅游市场营销》、《市场专业服务》及《教育机构营销学》。去年又出版了《亚洲新定位》和《营销亚洲》。

今天想与各位分享他的一本书,叫做《市场营销》,是他,告诉我们营销是一种打造一股穿透心智的力量

读菲利普?科特勒的《市场营销》,才真正发现,营销不是一种把戏,不是一时的欺骗,不是暂时的高额利润,不是一种单纯的活动,营销的功能太强大了,因此营销的任务是艰巨的,做好营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的,营销需要运气和机遇,更需要原则和方法,菲利普?科特勒的经验告诉我,营销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科学过程,然而在这个科学的进程中,执行却是那么的变幻多端,需要的要素太多了,近乎艺术,超越艺术,真正做好营销的人,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家,他肯定在营销以外的生活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因为,一个成功的营销人拥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可以穿透人的心智,同时却还浑然不觉,却产生了奇特的功效,虽然我的表达很功利化,但是实在找不到别的语句。

合上书本,一点都没有教科书的感觉,反而觉得很系统,很有条理性,不知道是自己开始学会看书了,还是真的这本书有太多的借鉴作用,以至让我看市场类书籍不再走神。科特勒那种条理分明的思路,从单个概念娓娓道来,渐而延伸,逐步深入,讲解那些自己一直琢磨不透、又夹杂些枯燥的理论和一些案例,原来还是存在很多奥秘的,并不是那么简单,这种写作的思路也很到位,可以逐步吸引读者深入下去,而不会感觉到那种作者的诱惑,而是发自内心的读者需要。

读完之际,几点感悟,总结如下:

一、科学的营销:让营销参数协同最大化

菲利普?科特勒告诉我,营销不是一个单独的步骤,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因素出了问题都会影响营销结果,每个因素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不是孤立的。如何做好营销,我想,把所有的营销参数协同起来,将会取得好成绩,要想取得最好成绩,那就要营销协同最大化,但是我想这只是种理想状态,但是真正执行到位了,我们会在营销效果最大的同时消耗也会做到最低,我们的价值才真正体现出来。

很多人认为,菲利普?科特勒先生的《市场营销》理论中所阐释的系列营销

竞争应对策略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已经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了,我觉得,这些人没有根本意义上领悟科特勒先生的思想,做好协同,才是真正的力量源泉所在。

既然要做到营销参数协同,那么我们必须找出所有的这些参数,营销是从公司到消费者的影响过程,因此影响营销的参数很多,很繁杂,为了做好营销,必须把这些整理好。我觉得影响的参数主要包括基本参数和变化参数,基本参数是指那些对任何一项营销工程来说都必须准备的,主要有:能够满足消费者价值需求的产品设计、交易过程所需要的支持、交易后长期的服务支持;变化参数指那些随营销过程的变化而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那些人的因素,包括营销系统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而这个变化参数才是考验营销结果的真正所在。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产品的高度同质化,市场上大多数存活的产品都是品质很好的,它们交易的渠道、运输等支持都做得非常到位了,交易后的服务已经不是最大的定位竞争区域了,所以变化参数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个时候,营销回归了,开始重视人了,人才是决定一切的东西了,而不是曾经的产品和渠道之类的了。这个领域也已经开始受到很多专家学者的研究重视,但是感觉到还是没有集大成者,原因是什么?都太注重各自的领域了,没有考虑全盘。比如最近几年出了很多诸如关系营销之类的营销策略,其实就是重视客户关系,根本不是靠产品来决定市场了。

如何协同最大化,根本要点是做好营销系统变化参数的全面协同,做好人的协同。我主要考虑了营销系统协同,企业内协同和企业外协同,而且很多问题还没有深究。

企业内协同,所有的专家学者都研究过了,都站在管理的角度,其实它的最重要点是在营销系统,现在都企业都是以顾客为导向,所以从营销系统出发是最理想的。内部协同依靠企业内部每个员工。每个企业包括很多部门,尤其大型集团公司,公司机构繁杂,各司其职,表面非常成功,其实办事效率很低,如何把各个部门协同起来,围绕营销这个目标中心运转,应该是公司的首要问题,当然各个部门内部也同样需要发挥人的最大能动性,做到协同最大,才能够积累资本来协同别的部门,最终才有可能创造良好的业绩。这个具体的协同,需要考核,人的因素一向都是最难管理的,因此制定一套科学人性的考核制度是很有必要和有利益的。

企业外协同,同样重要,这主要需要企业的领导者和对外工作人员。现在各个公司间都追求共赢,不正当竞争都不会有长远利益的。因此,就必须和各个利益攸关方协同起来。政府部门、公众群体、相关社会团体、媒体单位、原料供应商、竞合对手、代理商、银行系统等等,这些都是企业的营销利益攸关方,如何跟他们协同起来,而又保持了自己的获利,同时也使他们能够壮大,才能导致我们共同的长久发展。这些都需要企业内部做好基础,然后如何与外部协同起来。

二、营销中的品牌:永恒的神奇魅力

在终端的卖场里,我们创维的电视是优质的,无论外观、功能、服务等都是优秀的,但是我们为什么做不到第一呢?为什么那些合资品牌能够给人高档次的感觉呢?原因已经出来了,它们是合资品牌。品牌,她拥有神奇的魅力,永恒的魅力。

在营销中,提高我们的品牌魅力,是一个重要的任务,但是现实,我觉得遗憾太大。同样的产品,当然我也承认它们有些自己强势的技术,但是也有很多相对我们来说不足的地方,说明产品层面大家都是持平的,但是外资的液晶电视就是卖得好得多。

在终端的销售中,我们的导购员很有激情,很了解我们的产品,因此也讲解很到位,但是在我们的品牌提升这块没有什么效果,这有导购员的因素,我觉得也有很多公司的自身因素。导购员就是为了拿提成而来工作的,他们当然不会考虑那么长远的利益,但是我们自身就应该要重视。

科特勒先生的《市场营销》也非常重视品牌这个因素,我们的品牌价值还没有外资的大,这是发展的历史因素,但是我们必须在品牌建设上下足功夫,我的建议就是如何通过终端来跨越式提升,有个观点:终端媒体化,的确如果我们开拓出新颖的终端模式,我们的品牌价值提升将也会加速。

罗伯茨所著新书《至爱品牌》,给了我很大启示,一个至爱品牌的魔力太大了,我们如何将创维打造成自己的至爱品牌,如何通过终端销售中同事推进品牌建设,是我们应该加大考虑的领域,一旦我们在这个领域走在前列,那么我们将是真正的天下第一。

当然,营销过程中我们的各种受众很广泛,但是我们直接销售过程中的顾客是最利益直接相关的,我们利用他们与我们的终端人员接触的这个机会来做好品牌,同样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沟通有效而且成本低。

我们应该开发一套终端品牌提升工具来,切实可行,具有操作性,品牌传播本质上是接触点的传播,一个接触点就是一个传播媒介,终端这个接触点是最好的,让这套工具来指导终端,我想我们会加速提升。

三、心灵的沟通:营销时代的尚方宝剑

时代在变化,营销也在变。

科特勒先生在《市场营销》中所阐述的,看起来很是条理清晰的概念和理论,其实我感觉还有一根主线,那就是心灵的沟通。

无论是战略规划、营销环境分析,还是营销系统研究、营销组合设计、销售管理以及营销传播,科特勒先生好像都给了我们详细的理论、策略描述,但是其核心都是以人为中心的,因此我想,营销时代,最注重的就是人的沟通了,为了打造这股穿透心灵的力量,必须做到心灵的沟通。传播无处不在的今天,却缺乏沟通,有的时候,人与人之间只有语言,却没有沟通,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真诚的心灵沟通,我们会得到喜爱的。

看似容易,其实很难。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任何经济体的压力都很大,企业也一样,因此经常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忘记了很多。如何体现我们的真诚,很重要。

尤其是在直接的产品交易过程中,我们的真诚尤为重要和必须突出,心灵的沟通,要求就是真诚,真诚对待别人,别人就对我们好一点。顾客不是笨蛋,不是傻瓜,是我们的太太,一直都说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可是很多时候我们都为了自己的利益忽视了。

对顾客真诚,我们没有任何利益损失,也许短时间内,有些小得失,但是长远来看是我们利益的源泉。

营销已经非常复杂,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营销做得有效率,操作手法方面,各个商家都没有多大差异的,关键是心诚,而且让顾客感觉到了我们的真诚,我们才可能制胜。

攻心战略,永远是最有效果的。

销售工作读后感_读书心得五篇范文

销售工作读后感_读书心得五篇范文 销售是一门学问,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磨练的功夫。想要做好销售,需要有耐 心和毅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销售工作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读后感已经欠了很多篇了,倒不是没时间写,而是一本电子书看了很久,才四五分之一,那样就写了也太不负责了。昨早上天下雨不能出门,就拿着以前买的销售大师翻翻, 突然想到,这个可以凑数! 有好几个世界级的销售大师,我把我这次看到的两位写下。原一平,我记得特别清楚。身高一米四五,三十多了一无所有。没钱吃饭一天只吃两餐,晚上就睡公园的长凳。命真 是比苦瓜还苦,但他依然每天对着每个人微笑,用他的话,这是价值百万的微笑。有次别 人看到他这么开心,想请他吃饭,虽然特别饿,但他还是拒绝了,这位绅士特别敬佩他, 最后成了他的大客户。 乔吉拉德,简直就是疯子。每天身上带着大把的名片,甚至吃饭付钱的时候,也把名 片递上,特别重视人脉,同时在销售汽车时,不欺骗客户。他的250定律现在仍然是非常有效。 很多人对自己说,我不具备大师的激情与能力,所以不会那么成功。是的,百万圆桌 会员可不是人人有分,出人头地的人也只是书上或电视上才能偶尔看到。不过大师的某些东西我们可能具备,不服输呀,不抱怨,或者是每天开开心心的呀,不能每天都做到,但是很多时候能做到,相信我们做个小人物还是可以的,你们说呢? 菲利普·科特勒告诉我,营销不是一个单独的步骤,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因 素出了问题都会影响营销结果,每个因素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不是孤立的。如何 做好营销,我想,把所有的营销参数协同起来,将会取得好成绩,要想取得最好成绩,那 就要营销协同最大化,但是我想这只是种理想状态,但是真正执行到位了,我们会在营销 效果最大的同时消耗也会做到最低,我们的价值才真正体现出来。很多人认为,菲利普科特勒先生的《市场营销》理论中所阐释的系列营销竞争应对策略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已经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了,我觉得,这些人没有根本意义上领悟科特勒先生的思想,做 好协同,才是真正的力量源泉所在。 既然要做到营销参数协同,那么我们必须找出所有的这些参数,营销是从公司到消费 者的影响过程,因此影响营销的参数很多,很繁杂,为了做好营销,必须把这些整理好。 我觉得影响的参数主要包括基本参数和变化参数,基本参数是指那些对任何一项营销工程

经济学书籍读书笔记

经济学书籍读书笔记 经济学书籍读书笔记 这几天,到图书馆查找有关经济类的书籍,发现了张五常先 生的《经济解释》。读完之后顿觉受益匪浅,同时也发现原来经济学的文章还可以这样写,这的确是本很有意思的书。 张五常是一位天赋极高的华裔经济学家,他在产权理论方 面造诣很深。拜读完《经济解释》后,却发现张五常竟把经济学的 文章用散文的体裁写出来,而且写得是如此生动有趣,一下子让原 本枯燥无味的经济理论变得栩栩如生起来,这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让我深深地敬佩起张先生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了。 在幽默诙谐且充满睿智的文字的感召下,我一口气通读了一遍,仍觉意犹未尽,便十分想推荐给更多的同学,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但又不免犹豫,因为《经济解释》这本书就如同张五常先生本人一样充满了争议。正如张先生自己在文中写到的一样:”《经济解释》这本书不是课本,选修经济的学生可以读,也应该读,但因为我往往不依常规,学生考试时用上我的答案,不免凶多吉少。”也许,张先生在这里是高估了他的读者,认为他们应该已掌握了传统的经济理论,现在已不需要他像经济学课堂上一样灌 输所谓的经典理论,而他所要做的就是要从一个全新角度去阐释最为简单的经济学道理。 《经济解释》这本书确实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课本。它兼有散文的基本特征与经济学的灵魂主线,即所谓的”形散

而神不散”.”形散”只是”散”在其形式上,而”神不散”是不散在其经济学的脉络上,是不散经济学的灵魂思想上,即我们所谓的”理性经济人”假定、稀缺、竞争、效用(在《经济解释》中张先生使用了”功用”这一翻译)以及需求定律和交易理论等。实际上张先生也正是按照这样的脉络来为读者讲授他所理解的经济学。当然我不敢苟同他所有的观点,也许这也正合乎张先生的处事原则,因为在他的《经济解释》之中也同样充满了对权威观点的怀疑。这正如他在”经济解释之三”中所明确指出那样,”世上没有不可替代的 理论”.但我对张先生的学识之渊博,行文之流畅,观点之新颖确是十分钦佩的。 张先生把《经济解释》的第一章便定为了”科学的方法”. 在这一章中张先生则更像一位哲学家,向读者传授着他的经济哲学。 而这种经济哲学正体现了张先生科学的精神,这种科学的精神与态 度则正是我们在学习和研究经济学问题时所必不可少的。这一章一 开始,便介绍了两种极端理论,一为特殊理论;一为套套逻辑。所 谓特殊理论,即是特殊到只能解释一个现象的理论,这种理论是不 具一般解释力。所谓套套逻辑,是指一些言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 可能是错的,例如说”四足动物有四只脚”便是一个套套逻辑。这 两种理论实际是无用的,我们应尽量避免走入这两种极端。但有时对特殊理论而言总要比完全没有理论好。 张先生对待学问是十分严谨,极具科学精神。但书中的有 些观点我不能完全认同。张先生在对马克思的评价时带有极强的个

(完整版)市场营销读书笔记

《营销管理》读书笔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为我国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营销。营销无处不在,企业可以营销商品,服务,财产,人、地方、事件、信息、观念或组织。当代营销学权威菲利浦·科特勒著作的《营销管理》,是全球最佳的50本上商业书籍之一,许多海外学者把这本书誉为营销学的《圣经》。书中增加了大量的新概念并更详细地发展了原有的概念,如新经济、互联网营销、交叉营销、病毒营销等等。 本书共分为5个篇章,22个章节。要成为经典的著作,里面的内容的丰富之处可想而知。这里把书中的一些重要的理论及方法做出读书笔记,以便于以后的学习。 营销视野:激进营销的十条原则 1、首席执行官必须掌握营销功能 2、必须保证营销部门扁平化和人数少。 3、与那些和顾客直接相关的人面对面地接触。 4、认真仔细地使用市场调查。 5、至雇用热情的“传道士”。 6、爱护和尊敬你的顾客。 7、创造一个消费社区。 8、重视思考营销组合。 9、总重公众感觉。 10、相信品牌。 营销的主要任务:为顾客和商家创造、推广、传递商品和服务。 营销管理:发生在当一桩潜在交易中至少有一方正考虑着如何从一方获得所渴求的反应的那些目的和手段的过程。 关系营销是一种与关键对象(顾客、供应商、分销商)建立长期满意关系的活动,以便维持各方之间长期的优先权和业务。 进入市场渠道:传播渠道、分销渠道和销售渠道。 新经济的主要驱动力:数字化和连通性、非居间化和再居间化、专门化和客户化、行业趋同。 从旧经济到新经济的业务实践转变有:客户细分(而不仅仅是产品细分),关注顾客终身价值(而不是一次交易),关注利益相关方(而不仅仅是股东),使所有人都参与营销,通过各种活动建立品牌(而不仅仅是广告),关注留住顾客(而不仅仅是获取顾客),衡量顾客满意度,以及降低承诺的水平、同时提高交付的水平。 公司在接受电子营销时遇到的一些问题:怎样设计一个有吸引力的网站;怎样在网站上刊登广告;怎样建立一种能够盈利的网络模式。 测量顾客生命价值(值得认真探讨) 有利可图的顾客:指能不断产生收入流的个人、家庭或公司,其收入应超过企业吸引,销售和服务该顾客所花费的可接受范围内的成本。 解决不盈利顾客有两种方法:提高费用或减少服务。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是近代英国十分着名的经济学家,也是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其着作《经济学原理》是19世纪之前经济学理论之集大成,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经济学原理》是对均衡价格论的论证和引申,正如马歇尔书中写到“市场价格取决于供给和需求双方的力量均衡,犹如剪刀的两翼,同时起作用”,对于《经济学原理》的内容我主要有四点认识 一、均衡价格理论 马歇尔把牛顿力学的均衡概念应用到经济学中提出了“均衡价格论”,不得不说这是伟大的创举,这也为经济学借鉴其它学科的方法开创了先河。马歇尔的在《经济学原理》中确立了均衡概念在经济学分析中的核心地位,这就等于确立了价格机制在经济运行与资源配置中的中心地位,即价格的变动反映了商品稀缺程度的变化,并进一步调节着供求水平使其最终达到平衡。那么什么是均衡价格呢马歇尔认为,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所形成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它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需求直接决定的,其交叉点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但是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并不仅仅局限于供求决定论。马歇尔认为,价格与供求是相互作用的连锁反映,价格会影响供求,供求也会影响价格。他的论证是这样的:假设价格水平一定,如果需求大于供给,价格会上升到当前价格以上,生产也会随之增加。与此相反,假如需求小于供给,那么价格就要下降到当前价格一下,生产也会因之减少。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从这种相互关系出发,分析了供给、

需求和价格的函数关系。《经济学原理》强调的是均衡价格的形成,马歇尔用坐标轴的方式表现了均衡价格,即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相交之点就是该商品的均衡价格(纵坐标表示)与均衡产销量(横坐标表示),这个产量点表示均衡价格下生产者愿意供应的数量恰好等于消费者愿意买进的数量。 二、经济学对象 经济科学的研究内容乃至它的命名,是在《经济学原理》问世后有所改变的。马歇尔认为,经济学不只是研究财富的学问,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主要研究影响人类日常生活事物方面最有利、最坚定的那些动机和阻力。马歇尔改变了传统思路,不再像古典经济学家那样,仅仅重视对生产的研究,而是把研究的重心转向消费、需求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上,并且认为商品的价值不是取决于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量而是取决于人们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啊。这一转变是经济学由一门主要研究整个国家如何致富的学问,转变为主要研究个别消费者行为、个别厂商行为以及这两方面行为对价值价格决定机制的学问。“经济学”一词正式取代“政治经济学”,而被广大西方经济学者所接受。 三、国民收益的分配 《经济学原理》主要是以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的假设为先决条件,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把市场价格作为基本的信息载体和传导机制,以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对物品与劳务进行供给与分配以及制定报酬。

市场营销书籍读后感4篇

市场营销书籍读后感4篇 市场营销又称作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MBA、EMBA等经 典商管课程均将市场营销作为对管理者进行管理和教育的重要模块 包含在内。以下是的市场营销书籍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来没有一门学科像管理学这样迅猛,推动了人类的进程,影响了整个二十世纪。这个一个辉煌的时期,大师辈出,英才不断,学科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种。各门各派,分支脉络,纹理清晰,层出不穷,研究成果之丰富,应用之广泛,超出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在这群星耀眼的时期,从管理学的分支营销管理来讲,如果菲利普·科特勒排名第二,那么没有人敢排第一。在营销管理行业,他是集大成者,一代宗师,丰富并完善了营销管理这个学科,开创了一个营销的时代,他的专著影响了世界500强的多家企业和领袖,因此被称为“现代营销学之父”。《市场营销原理与实践》作为其代表作,在世界范围内,它的影响力和持久性,作者不在赘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找阅读。 本书一共分为四部分,总共二十章。 第一章,首先从引例“亚马逊:执着地创造顾客价值和关系” 开始,引出了市场营销的定义。在传统人们的观念中,市场营销仅仅是“销售与广告”,或者是“劝说与销售”,就是如何把产品或服务卖给顾客而已,不管采用什么办法或手段,只要达成目的就可以,当然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这种肤浅的认识在当代很多人的心理根深蒂固,其实这是一种片面或不客观的认识。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市

场营销的目的在于使推销成为多余”。“推销和广告”仅仅是市场营销的一部分而已,他们是满足客户需要,建立客户关系的市场营销工具的一部分而已。整个市场营销过程其实分为五个步骤: 首先理解市场和顾客的需要(needs)和欲望(wants),市场需要什么?顾客需要什么?这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它的重要性好比毛爷爷说的“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一样。在这里面有五个核心的概念营销者要清楚, 1、顾客需要、欲望和需求。市场营销基础的概念就是人类的需要,它是一种感到缺乏的状态,这些需要都是人类身体的一部分,不是由谁或外物创造的,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属性,这些都是人作为人的固有部分而已。欲望是人类需要的表现形式,受到文化和个性的影响。在得到购买能力的时候,欲望就转化为需求。 2、市场提供物是满足消费者需要和欲望的东西,它包括产品、服务或体验。我们一定要关注消费者的感受和体验,不要替消费者做出决策或选择,不要自以为是,一定要站在顾客的心理和态度考虑问题。有的时候营销者会犯市场营销近视症,过分关注已经开发出来的产品及体验,而忽视了市场和客户的变化。聪明的营销者不仅仅看到已经销售的产品属性和特点,也会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变化,不断升级替换,改造产品,为客户带来新的体验和感受,从而不断赢得客户的信赖。 3、顾客价值和满意,如何设定产品的顾客价值和满意度,这是一个挑战。设置过低,顾客购买到的产品可能不令人满意,无法吸引

科特勒《营销管理》读后感读书笔记3000字

经典阅读读后感

读科特勒《营销管理》有感 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这本书被称作营销学的圣经。科特勒著作众多,其中,他的《营销管理》(Marketing Management: Application,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1967第一版,与凯文·凯勒合著)不断再版已是第十四次再版,是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营销学教科书,该书成为现代营销学的奠基之作,被选为全球最佳的50本商业书籍之一。我觉得每一个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都应该认真研读这本书,因为它扩充了营销的内涵,把营销展开成一门科学,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也有很多感悟。 我所读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第十四版一共有八篇,理解营销管理,获取营销洞察,了解与认识顾客,培育强大品牌,开发市场供市场,交付价值,传播价值,实现成功的长期成长;共分为二十二个章节,这本书紧跟时代环境变化,每一次再版都有改动,并且引用的三星,IBM,宝洁,麦当劳等企业的经典案例来说明每一个章节的问题,和现实联系很紧密,并不是单纯是理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我分别阐述对每某些重要篇章的理解和浅显的感悟。 一、市场营销的现实意义 所谓市场营销,就是识别并满足人类和社会的需要,对象可以是产品,服务,事件,体验,人物,产权,组织,信息等等。营销无处不在,每一个组织和个人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营销活动,在当今的环境中,良好的营销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必备因素。市场营销不仅对于对于企业是重要的,因为那是他们知名度和利润的创造方式,但是营销杜宇社会也是重要的,从一个新产品的投入到消费者的认可,都需要企业把社会责任投入进去。营销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活动,随着现在的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的扩张,产业交融,以及消费者的多样化,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企业要做的还有很多,要从企业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创新生产观念,产品观念,

经济学类书籍读后感

经济学类书籍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经济学类书籍读后感(一) 这几天,到图书馆查找有关经济类的书籍,发现了张五常先生的《经济解释》。读完之后顿觉受益匪浅,同时也发现原来经济学的文章还可以这样写,这的确是本很有意思的书。 张五常是一位天赋极高的华裔经济学家,他在产权理论方面造诣很深。拜读完《经济解释》后,却发现张五常竟把经济学的文章用散文的体裁写出来,而且写得是如此生动有趣,一下子让原本枯燥无味的经济理论变得栩栩如生起来,这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让我深深地敬佩起张先生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了。 在幽默诙谐且充满睿智的文字的感召下,我一口气通读了一遍,仍觉意犹未尽,便十分想推荐给更多的同学,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但又不免犹豫,因为《经济解释》这本书就如同张五常先生本人一样充满了争议。正如张先生自己在文中写到的一样:"《经济解释》这本书不是课本,选修经济的学生可以读,也应该读,但因为我往往不依常规,学生考试时用上我的答案,不免凶多吉少。"也许,张先生在这里是高估了他的读者,认为他们应该已掌握了传统的经济理论,现在已不需要他像经济学课堂上一样灌输所谓的经典理论,而他所要做的就是要从一个全新角度去阐释最为简单的经济学道理。 《经济解释》这本书确实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课本。它

兼有散文的基本特征与经济学的灵魂主线,即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形散"只是"散"在其形式上,而"神不散"是不散在其经济学的脉络上,是不散经济学的灵魂思想上,即我们所谓的"理性经济人"假定、稀缺、竞争、效用(在《经济解释》中张先生使用了"功用"这一翻译)以及需求定律和交易理论等。实际上张先生也正是按照这样的脉络来为读者讲授他所理解的经济学。当然我不敢苟同他所有的观点,也许这也正合乎张先生的处事原则,因为在他的《经济解释》之中也同样充满了对权威观点的怀疑。这正如他在"经济解释之三"中所明确指出那样,"世上没有不可替代的理论".但我对张先生的学识之渊博,行文之流畅,观点之新颖确是十分钦佩的。 张先生把《经济解释》的第一章便定为了"科学的方法".在这一章中张先生则更像一位哲学家,向读者传授着他的经济哲学。而这种经济哲学正体现了张先生科学的精神,这种科学的精神与态度则正是我们在学习和研究经济学问题时所必不可少的。这一章一开始,便介绍了两种极端理论,一为特殊理论;一为套套逻辑。所谓特殊理论,即是特殊到只能解释一个现象的理论,这种理论是不具一般解释力。所谓套套逻辑,是指一些言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是错的,例如说"四足动物有四只脚"便是一个套套逻辑。这两种理论实际是无用的,我们应尽量避免走入这两种极端。但有时对特殊理论而言总要比完全没有理论好。 张先生对待学问是十分严谨,极具科学精神。但书中的有些观点我不能完全认同。张先生在对马克思的评价时带有极强的个人偏见,

服务营销学读后感

服务营销学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帮大家的服务营销学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弹指一挥间,大二生活已即将结束,回顾这学期,服务营销学是我最喜欢的课程之一,服务营销学本以为是很枯燥的、无趣的,但刘老师讲课风趣横生、激-情四溢、结合实际、通俗易懂,加上那带有闽南口音的腔调,格外地好听。课堂上学习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下面就这两点做简要叙述。 我国的服务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已升至40.3%,这跟发达国家的70%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发展空间很大。要知道服务业是带动就业能力最强的,所以在我国推广服务营销学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服务营销学是从市场营销学中派生出来的且异于市场营销的一门独立的.学科,集中研究了在传统的4P组合不够用来推广服务的情况下,又增加了“人”、“服务过程”和“有形展示”3个变量,从形成了7P组合,服务营销最核心的就是这7P了,下面我大概的介绍下。

服务产品,服务产品的概念可以从顾客利益、服务观念、基本服务组合和服务递送体系来理解。服务企业在进行产品决策时,利用安索夫“产品/市场矩阵”形成了服务企业的4种增长矩阵,即市场渗透、新产品开发、市场开发和多角化经营。随着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服务企业必须要重视开发新的服务产品。在服务营销中,企业要取得竞争优势必须要形成企业的服务特色,创造服务品牌,品牌能创造经济或社会效益。 服务定价,服务定价除了受成本、需求和竞争因素外,还受服务业特征的影响,企业在确定服务产品价格目标时,必须考虑产品的市场地位服务产品的生命周期阶段、价格的战略角度等因素。常用的有成本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和竞争导向定价法。 服务渠道,服务分销渠道是指服务从生产者移向消费者所涉及的一系列公司中间商。服务公司的销售渠道主要有直销和中介机构销售两种,比较创新一点的有租赁服务、特许经营、在综合服务和准零售化等形式。 服务促销,促销是一种带有刺激的沟通,能够起到告知、劝说和提醒的功能,使顾客理解、接受服务企业的服务。服务促销组合包括广告、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等。

营销管理读书笔记

营销管理读书笔记 一、大师的专业令人叹服。菲利浦-科特勒教授获得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麻省理工大学经济博士学位。更令人叹服的是:他曾在哈佛大学从事数学方面的博士后和和在芝加哥大学从事行为科学方面的博士后工作。中国之所以缺少国际级大师,我们的教育应该负很大的责任。我们很多的管理学者与国际大师相比,一是缺少国际级公司的工作经历;二是缺少较高的数学素质,当然英文就不用说了。目前我国也正从这些方面努力来培养博士生,但一时难以取得较大的成效。 二、案例之多引人入胜。科特勒教授在书中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给读者呈现丰盛的精神食粮。虽然案例时过境迁,里面的数据已经今非惜比。所幸的是,我们今天可以通过网络找到案例要用到的数据。 三、作者对现实世界的与时俱进的观察。要写成这样的一本书,光在金字塔里是永远也不可能完成的,需要与外部世界息息相通,随时观察业界进展。我们的经济学管理学教授就缺少这种与产业界随时联系和与时俱进的观察的经验。 随着我国传媒产业的不断发展,传媒市场态势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卖方市场的消解,买方市场的形成,是我国传媒业当前面临的最大经济现实。那么,和传统的“传媒为王”相比,我国传媒应该如何来规划自己的市场活动才能实现这一市场理性呢?有人提出了“内容为王”、有人提出了“渠道为王”,其实,这些提法都仅仅是展示了新的市场原理与策略这座冰山的一角而已。 通过对《营销管理》的阅读,自己从书中领会并总结出几点:

其一,建立传媒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因为它是环境因素的直观表达系统。当传媒业的发展跨越了粗放和经验的起步阶段,任何管理行为都只有建立在高效的信息系统之上才会有现实意义。 一般而言,一个成熟的传媒市场营销信息系统由4个子系统组成,它们分别是内部信息系统、营销情报系统、市场调查系统、市场营销信息分析系统。它们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传媒内外环境的沟通与交流。举个例子来说,在40年前,《读者文摘》拥有世界范围的1亿家住户的数据。尽管《读者文摘》杂志以其81年的历史享誉世界,但它的数据库趋确实它的生命线。 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会开发数据库,来了解大众的消费习惯或视听习惯。比如我前段时间,在屈臣氏和来伊份都办过会员卡,之后每逢过节或者搞活动都会发短信给我,由于某些原因,屈臣氏不怎么去,来伊份去的次数比较多,之后屈臣氏不怎么发短信给我,来伊份倒是比以前频次更高,因为我在它们发完短信的几天时间里就会去那边消费,所以我被当作忠诚消费者,每次搞促销活动都会短信通知我。这也说明他们通过自己的数据库中的反应,及时做出筛选,哪些是忠实消费者,哪些是目标消费者。 其二,市场细分,是在市场机会划定的空间内建构起传媒独享的市场优势的各种可能性的集合。受众需求的多元化,要求传媒给予多元化的满足。由于不同阶层的受众接触传媒时表现出的价值判断标准和需求的资讯网络结构不同,根据受众选择原理,他们只会去选择那些和他们观念、认知水平相近的传媒来接触。有的人喜欢体育,可能会关注体育方面的节目多一些,有的人喜欢财经,可能会关注财经类的节目多一些。节目的细化,其实也是在细化听众。

《经济学》读后感1000字

《经济学》读后感1000字 《经济学》读后感1000字一当初拿到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时,手捧着这样一本凝聚着大师无数心血与人类智慧结晶的厚重的书,我想,一定是内容错综复杂而让我学生绞尽脑汁才能看懂其冰山一角的教科书,担心自己无法认真地从头到尾看完这本巨著而对心中的偶像有所不恭。在放假期间里我终于鼓起许久以来都难得一见的勇气翻开了《经济学》的第一页,我下定决心要把它看完。从第一章绪论开始我就感觉到这本书并不像我先前所想象的那样语言晦涩难懂,而是以自然明了的辞藻将本应繁杂的理论娓娓道来,甚至在描述上比我上学期的课本更简单,越是大师,就越能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原本复杂的经济学原理。 保罗·安东尼·萨缪尔森是当代新古典经综合派领袖人物,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坦利·费希尔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介绍萨缪尔森时所说的:“萨缪尔森对经济理论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做了根本性的贡献”。他从小就被誉为“才华横溢的神童”。他比较出名的文章中就有我们经常听到的《乘数分析和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1970年萨缪尔森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标志着他为世界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得到了世人的肯定。我正是带着对大师的崇拜与敬意通篇阅读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编排基本上能满足各个层次读者的需求,较高

深的内容在附录或特别标明的小节里单独安排。第一编是基本概念,主要介绍了一下学习经济学的一些必备基础知识。第二编是微观经济学:供给、需求和产品市场,第三编是要素市场:劳动、土地和资本,以上两篇也是我们在任一本微观经济学的书本中都能看到的主题。第四篇从微观的角度主要讨论了下国际贸易、政府以及环境,第五篇至第七篇全面讲述了宏观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读此书没有特别明显的吃力而泛味地看普通教科书的感觉,简单的文字,甚至有时略带幽默的语言,仿佛是在阅读剧情引人入胜的小说一样让人有一发不可收拾地看下去的冲动,对理论的讲述间或会结合实际加入些许评价,更是让人浮想联翩。 在我看到有关效用论及产品市场的篇章时,我没有想要把关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的各个公式、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产量曲线图、MC曲线与AC曲线之间关系的数学推导过程、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垄断竞争市场的定义、规模报酬递增的定义等全部记下来的愿望,取而代之的是在书本中举出的大量实例的情况下我能更加清晰的知道P&G、Unilever在中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的基础上还将不断扩大它们的市场。 《经济学》读后感1000字二在这本书的第三篇章里讲到了我比较感兴趣的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的知识和对

市场营销管理读后感

《市场营销管理》有感 读完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管理》重要章节,我领悟了很多营销理念,深感获益匪浅,书中许多的经典理论,在我们平时的房地产策划工作中,或是在其他行业的营销举措中都能找到它的踪迹,这些理论在过去、现在、未来都(将)指导着营销行业的发展。现就读书后的一点心得总结如下: 1、营销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无处不营销。我们要向开发商汇报一个方案时,方案涉及营销理论,采取何种策略以求达到销售目标,而汇报亦是观点的营销,后期执行,如何推动开发商又快又好执行到位,也需要根据开发商领导的特点、需求,结合项目营销工作的特点来制定监督执行的策略……。那些缺乏营销观念、不重视营销工作的个人、公司、国家都将面临残酷市场给予的压力,国有四大银行资产雄厚,规模已达世界五百强,却始终不能站在客户角度,满足客户需求,屡遭客户诟病,规模小很多的招商银行却能密切关注客户需求,采取很多创新举措为客户服务,因此而得到众多好评。摩托罗拉自恃移动通讯老大,始终以一款V3产品来打天下,对客户变化的需求(大屏幕、高分辨率、智能化、高像素、时尚、应用软件平台)而无动于衷,最终被第一次做手机的苹果,以及HTC等公司追上,市场份额大幅度下降,只要市场存在竞争,客户有多种选择,要达到目标就要营销。 2、4P 营销的核心在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一次成功和完整的市场营销活动,意味着以适当的产品、适当的价格、适当的渠道和适当的传播促销推广手段,将适当的产品和服务投放到特定市场的行为。 结合到消费行业也是如此,定位及物业发展建议报告是为了给出科学的、适合目标客群的产品,在销售工作中,根据市场、产品、客户及经销商目标而制定科学合理的价格,在销售渠道方面,一般会采取独家、联合、自销、包销、内场+外场等销售模式,厂商根据自身组织结构、目标及对回款的要求、产品特性等而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促销方面,通过产品、市场、客户分析、项目营销所处阶段、费用预算等来制定合适的线上、线下推广组合进行传播促销,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消费行业市场营销活动;

《市场营销学》读后感

《市场营销学》读后感 201213031106 张良作为一名大三的学生,在专业课用户研究与市场分析课程和老师指导下我阅读了《市场营销学》的部分内容。书中菲利普?科特勒告诉我,营销不是一个单独的步骤,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因素出了问题都会影响营销结果,每个因素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不是孤立的。通过读书学习,我们便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自身素质及修养。市场营销学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市场营销是指在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企业所进行的有关产品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的一系列经营活动,旨在满足社会需求,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市场营销管理是规划和实施的理念、商品和服务的设计、定价分销和促销,为满足客户需求和组织目标而创造交换机会的过程。市场营销管理包括以下五个步骤:树立并贯彻正确的营销观念;分析企业市场机会;选择目标市场;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管理与控制市场营销活动。市场营销的最根本任

务是提高企业产品的占有率,取得经济效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一个企业的全部营销活动,实质上是在其所生存的社会“生态环境”中进行的。企业营销环境的变化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及采取的措施。企业营销环境指的是对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企业的宏观环境因素主要由人口环境、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构成,企业 的微观环境因素主要由企业的资源供应者、营销中间商、顾客、竞争者、社会公众、企业内部环境等构成。企业必须对市场营销环境进行分析,把握机会,分析威胁程度,并结合企业自身的长处和弱点采取不同的措施。市场购买行为分析。通过这一章我了解到,企业必须根据市场需要,配置资源,安排供应。因此,必须注重市场的分析研究,包括消费者市场购买行为分析和组织市场购买行为分析等。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赢得市场,维系顾客,进而

营销管理读书心得感悟

《营销管理》读书心得感悟 《营销管理》读书心得感悟篇1 今天终于把第一章21世纪的营销概念看完,算是一个小的里程碑。有学习了几个概念: 1、需要、欲望和需求的区别。简单的说,需要就是人类自发的要求,欲望是特定需要的满意要求;需求很特别了,是有能力购买具体产品的欲望,有能力是核心意思。这个观点澄清了我以前认为需求=需要的错误认识。营销是影响欲望的活动,并不创造需要。 2、目标市场、定位与细分的顺序:先通过人文、心理、行为的差异来细分市场,然后判断公司在那个特定人群的机会最大,这个人群就是目标市场,首选的目标市场是远远小于细分市场的(这个是我的认识。)再下来是通过目标购买者定位产品,通过这个定位来确定产品的核心利益和价值。 3、品牌:形象的说明就是,提到麦当劳这个品牌,人们就会联想到汉堡、乐趣、孩子、快餐、金色拱门。这些就是企业需要达到的品牌形象。我现在想到我的E家,就联想到宽带和无线,想到商务领航就想到同事的脸,哈哈,估计我的品牌想象力存在严重的问题。 4、营销渠道:这个里面提到了新概念,不是传统的代理和营业厅、还有客户经理,上面这些仅仅是分销渠道。营销渠道有三种:信息传播、分销和服务渠道。分销容易理解,信息传播和服务渠道是我没有听说过的。信息传播渠道,不仅仅指的是广播、电视、信件、海报传单、互联网等这些媒体渠道,还包括人员的面

部表情、服饰、零售店的外观(麦当劳的金色拱门。呵呵),还有就是邮件和免费电话、以及电话沟通等。怎么样,过去没有听过,或者不明确吧。呵呵。服务渠道这个概念很难理解,就是指通过提供服务的潜在用户群体的接触,仓库,运输,方便交易的银行和保险公司。不过仔细一想也有道理,用户通过互联网买东西,那么提供交易的网站、用户使用的网上银行、收到邮寄的物品这些方面一方面是用户必要接触的,一方面就给营销和宣传提供了机会。 5、营销计划:核心还是4P,然后加入计划执行、组织、反馈、控制的元素,就构成了一个基本的营销计划。 6、下面说的是概念性的转变,书中描述的趋势,但是这些趋势现在正在逐步蔓延,考虑工作和学习、研究的方向是需要知道。作者总结了14个,我节录我关注的吧。第一个从自力更生到业务外包转变,这个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把作为推平世界的8个推土机中的一个着重分析了。看来大师们的观点是一致的。第二个从店门销售到网络销售转变,昨天看的内容里把互联网的力量分析了一下,实际情况,马云的阿里巴巴就是靠网络交易发达的,对于传统的运营商来说,网络销售的这一课是需要立即补上的。第三个从每个人销售到最佳目标市场销售,这个观点跟上面所说的细分市场、确定目标市场的原则一样,但是给我们的提醒就是认真分析收入构成,对收入构成的重点的客户群进行加大的营销。第四个从关注市场份额到关注客户份额简单的说就是关注每个客户的贡献收入的增量。这个里传统的运营商还较远,现在能关注市场份额已经是不容易了。 7、制定新产品的上市、和新政策出台的营销战略的步骤:一、建立营销信息系统、了解市场行情、现状,通过调研的手段等。二、了解消费市场。知道消费的行为、渠道、地点、场景、价格、功能等。三、确定产品和品牌的位置,高端

市场营销读后感

市场营销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市场营销读后感(一) 菲利普?科特勒告诉我,营销不是一个单独的步骤,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因素出了问题都会影响营销结果,每个因素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不是孤立的。如何做好营销,我想,把所有的营销参数协同起来,将会取得好成绩,要想取得最好成绩,那就要营销协同最大化,但是我想这只是种理想状态,但是真正执行到位了,我们会在营销效果最大的同时消耗也会做到最低,我们的价值才真正体现出来。很多人认为,菲利普科特勒先生的《市场营销》理论中所阐释的系列营销竞争应对策略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已经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了,我觉得,这些人没有根本意义上领悟科特勒先生的思想,做好协同,才是真正的力量源泉所在。 既然要做到营销参数协同,那么我们必须找出所有的这些参数,营销是从公司到消费者的影响过程,因此影响营销的参数很多,很繁杂,为了做好营销,必须把这些整理好。我觉得影响的参数主要包括基本参数和变化参数,基本参数是指那些对任何一项营销工程来说都必须准备的,主要有:能够满足消费者价值需求的产品设计、交易过程所需要的支持、交易后长期的服务支持;变化参数指那些随营销过程的变化而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那些人的因素,包括营销系统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而这个变化参数才是考验营销结果的真正所在。随

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产品的高度同质化,市场上大多数存活的产品都是品质很好的,它们交易的渠道、运输等支持都做得非常到位了,交易后的服务已经不是最大的定位竞争区域了,所以变化参数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个时候,营销回归了,开始重视人了,人才是决定一切的东西了,而不是曾经的产品和渠道之类的了。这个领域也已经开始受到很多专家学者的研究重视,但是感觉到还是没有集大成者,原因是什么?都太注重各自的领域了,没有考虑全盘。比如最近几年出了很多诸如关系营销之类的营销策略,其实就是重视客户关系,根本不是靠产品来决定市场了。 如何协同最大化,根本要点是做好营销系统变化参数的全面协同,做好人的协同。我主要考虑了营销系统协同,企业内协同和企业外协同,而且很多问题还没有深究。 企业内协同,所有的专家学者都研究过了,都站在管理的角度,其实它的最重要点是在营销系统,现在都企业都是以顾客为导向,所以从营销系统出发是最理想的。内部协同依靠企业内部每个员工。每个企业包括很多部门,尤其大型集团公司,公司机构繁杂,各司其职,表面非常成功,其实办事效率很低,如何把各个部门协同起来,围绕营销这个目标中心运转,应该是公司的首要问题,当然各个部门内部也同样需要发挥人的最大能动性,做到协同最大,才能够积累资本来协同别的部门,最终才有可能创造良好的业绩。这个具体的协同,需要考核,人的因素一向都是最难管理的,因此制定一套科学人性的考核制度是很有必要和有利益的。

经济学类书籍读后感

经济学类书籍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或者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经济学类书籍读后感,请参考. 这几天,到图书馆查找有关经济类的书籍,发现了张五常先生的《经济解释》。读完之后顿觉受益匪浅,同时也发现原来经济学的文章还可以这样写,这的确是本很有意思的书。 张五常是一位天赋极高的华裔经济学家,他在产权理论方面造诣很深。拜读完《经济解释》后,却发现张五常竟把经济学的文章用散文的体裁写出来,而且写得是如此生动有趣,一下子让原本枯燥无味的经济理论变得栩栩如生起来,这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让我深深地敬佩起张先生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了。 在幽默诙谐且充满睿智的文字的感召下,我一口气通读了一遍,仍觉意犹未尽,便十分想推荐给更多的同学,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但又不免犹豫,因为《经济解释》这本书就如同张五常先生本人一样充满了争议。正如张先生自己在文中写到的一样:"《经济解释》这本书不是课本,选修经济的学生可以读,也应该读,但因为我往往不依常规,学生考试时用上我的答案,不免凶多吉少。"也许,张先生在这里是高估了他的读者,认为他们应该已掌握了传

统的经济理论,现在已不需要他像经济学课堂上一样灌输所谓的经典理论,而他所要做的就是要从一个全新角度去阐释最为简单的经济学道理。 《经济解释》这本书确实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课本。它兼有散文的基本特征与经济学的灵魂主线,即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形散"只是"散"在其形式上,而"神不散"是不散在其经济学的脉络上,是不散经济学的灵魂思想上,即我们所谓的"理性经济人"假定、稀缺、竞争、效用(在《经济解释》中张先生使用了"功用"这一翻译)以及需求定律和交易理论等。实际上张先生也正是按照这样的脉络来为读者讲授他所理解的经济学。当然我不敢苟同他所有的观点,也许这也正合乎张先生的处事原则,因为在他的《经济解释》之中也同样充满了对权威观点的怀疑。这正如他在"经济解释之三"中所明确指出那样,"世上没有不可替代的理论".但我对张先生的学识之渊博,行文之流畅,观点之新颖确是十分钦佩的。 张先生把《经济解释》的第一章便定为了"科学的方法".在这一章中张先生则更像一位哲学家,向读者传授着他的经济哲学。而这种经济哲学正体现了张先生科学的精神,这种科学的精神与态度则正是我们在学习和研究经济学问题时所必不可少的。这一章一开始,便介绍了两种极端理论,一为特殊理论;一为套套逻辑。所谓特殊理论,即是特殊到

《营销管理》读后感

读《营销管理》心得 以前读书,总喜欢阅读哲史类书籍,认为哲史类的知识才是文化的沉淀和积累,可以让人慢慢咀嚼回味。但是,读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读完之后,并没有一点读教科书看别人经验的感觉,反而觉得很富有逻辑性和条理性,这本书对营销人员有太多的借鉴作用,书中内容很能让人深思,不像那些枯燥乏味的总结性市场类书籍。书中逻辑性条理性的分析思路,从单个概念,逐步深入,把那些枯燥的理论和案例,讲解的深入简出,让人深思营销的奥秘,让读者不自禁的想继续看下去。 或许很多人认为,营销是一种手段,是为了盈利的欺骗,是一种简单的推销方式,那应该读一读菲利普?科特勒的《营销管理》,营销的功能很强大,任务也是艰巨的,做好营销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单纯的买卖推销活动,营销需要运气和机遇,需要原则和方法,它附有科学性。一名成功的营销人,他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的人生是充满魅力的,成功的营销人士有一种力量,让人信服。 菲利普?科特勒告诉我们,营销不是一个单独的步骤,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因素出了问题都会影响营销结果,每个因素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不是孤立的。就像我们产品的营销,需要的是技术、策划、行销、推广的全方面合作,才能做好咱们的营销,技术本门保证产品力的稳定,策划部门负责产品的定位和品牌的宣传,行销部门制定推广的方案,推广人员合理执行营销的策略,所有的营销单元协调一致,将会取得好成绩。或许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但真正执行到位了,我们会在营销效果最大化的同时,消耗的营销成本做到最低,这时营销的价值才真正体现出来。 如何做好各营销单元的协同,做到营销价值的最大化,需要各营销单元共同探讨。比如产品开发过程中,不仅仅是产品开发人员做好本职岗位的要求,就可以开发出一款符合生产、推广的产品,需要生产部门的协同、市场人员的调研、还需要设计策划人员的配合等多方合作,才可以开发一款成功的产品。 在营销中,不仅仅要提升品牌的知晓度,还要最大限度的提高我们品牌的魅力,这是一个很重要而且艰巨的任务。比如市场上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终端受众,在面对面的直接销售时,可以利用与终端人员接触的机会来做好一次品牌的宣传,沟通有效而且成本低,同时能很好的掌握终端对品牌的认知度。但是平时的推广员直接销售过程中,涉及到的是双方的利益,推广员是为了工作的完成和提成去推广产品,终端是为了利润,并没有主动的去对产品的品牌进行维护宣传,他们不会考虑一个品牌长远的利益,但是这个就值得我们深思和重视。 终端是品牌宣传最直接最好的工具,我们应该规范终端品牌的提升方案,切实可行,具有实际可操作性,让标准的方案规范终端的执行,加速提升品牌的魅力。 营销所有单元的核心还是以人为中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任何经济体的压力都很大,企业也一样,因此经常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忘记了很多。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沟通,沟通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而是心与心的接触,了解顾客最真实最真诚的需求,才可以围绕消费者来做好产品。公司经常组织消费者参观总部及各生产厂,让消费者了解信赖公司的同时,挖掘消费者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才会一步步的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在消费者心中留下品牌的魅力,才会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屹立不倒,稳步发展。 营销管理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具有艺术性质的学问,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追求。

《经济学原理》读书心得

( 心得体会)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07186 《经济学原理》读书心得Reading experience of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经济学原理》读书心得 《经济学原理》读书心得 经济学一直是我感兴趣的学科,大体是因为经济学可以让我清楚地看到一些社会现象的本质。经典的经济学入门教材很多,如斯密的《国富论》,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等,但我想向大家推荐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一书。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曾创造了两次吉尼斯世界记录:一是书还未完稿时,出版商就出价140万美元买下版权,从而创下经济学著作卖价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二是书一出版便很快风行美国,出版仅3个月就被300多所大学采用作为教材,其英文版发行量在1998年出版当年就高达20万册,成为世界上首版最成功的经济学教材,其畅销速度与畅销数量又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本书特点鲜明,简明、有趣味、思路清晰且逻辑严谨,是一本绝对值得去细细品读的书!我是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读后有种醍醐灌顶的新鲜感。 通常认为,经济学是一门艰深的学科,常常需要运用大量深奥的数学知识,令人望而却步,但在读完本书后,却有了另一番感受。这主要因为曼昆从容易理解的经济学的十大基本原理入手,循序渐进,旁征博引,用妙趣横生的语言向读者展示经济学的无穷魅力。限于本人的专业知识与文字驾驭能力,就书中前三条基本原理浅显地谈谈我的一些读后体会。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书中告诉我们,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我们面临权衡取舍,这才会在生活中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选择。相信大多数人对于其中的道理并不陌生,但能够时时做出正确取舍的人不多。孟子在《告子上》中感叹,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这充分说明了取舍的痛苦,如何取舍,就得按照理性人的思维模式了。曼昆在提到这个原理时写到:也许一个人一生中没有一种取舍比工作和闲暇之间的权衡取舍更明显和更重要。我完全赞同这句话。尤其对于个人来说,时间是最大的稀缺性资源。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要是把时间都用在怨天尤人上,你就放弃了学会改变境遇的奋斗和追求。 其实,我们自己也在被取舍中生活着。无论我们在找工作时,还是与他人合作时,甚至找女朋友时,如果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拥有稀缺性资源,如高学位、良好的口碑、漂亮的相貌只有这样才可以发送有效的信号,才可以让他人权衡取舍时更多的考虑我们。当然,其信号的成本是昂贵的。 个人行为的取舍或许是简单的,当个人组成社会时,将会面临更多、更难的权衡取舍。对于社会,效率与公平永远是鱼与熊掌的关系。效率决定整个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则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当政府想要把经济蛋糕切得更均匀时,就减少了人们做大蛋糕的热情,从而这块蛋糕本身也就变小了。这就要求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取舍。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读研,对于一个没接触过经济学的人来说,他认为的成本是:学费+住宿费+生活费+考试费用,时间是一个不会计入成本的因素。曼昆却认为:住宿费和生活费是收益,而非成本。想想就会明白,因为这些开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