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渗漏细部节点

防渗漏细部节点

防渗漏细部节点
防渗漏细部节点

节点详图

25mm

后浇筑,沉降型后浇带待高层主体结构完成后浇筑),

后浇带混凝土的抗渗和抗压等级不得低于底板混凝土。后

浇带混凝土须选用具有补偿收缩作用的微膨胀混凝土。后

养护时间

地下防水工程细部构造防水施工工艺标准-坑、池防水工程施工工艺

总则 5.5.1 基本规定 5.5.1.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坑、池、储水库、地下室底板的坑、池施工。 5.5.1.2 编制依据 (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术语 5.5.2 术语、符号 5.5.2.1 术语 (1)地下防水工程: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工程、防护工程、隧道及地下铁道等建(构) 筑物,进行防水设计、防水施工和维护管理等各项技术工作的工程实体。 (2)防水等级:根据地下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所确定结构允许渗漏水量 的等级标准。 基本规定 5.5.3 基本规定 5.5.3.1 坑、池储水库宜用防水混凝土,内设其他防水层。受振动作用时应设柔性防水层。

5.5.3.2 底板以下的坑、池、其局部底板必须相应降低,并应使防水层保持连续。(见图5.5.3.2)。 5.5.3.3 坑、池、储水库使用防水混凝土时:技术要求、质量验收按《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按防水混混凝土施工工艺。 5.5.3.4 地下室底板的坑、池施工同地下室底板。 施工准备 5.5.4 施工准备 5.5.4.1 技术准备 (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健全技术管理系统。 (2)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技术交底,特别是工艺过程、质量标准 的交底。 (3)进行抗渗混凝土的试配并确定配合比能满足设计要求。 5.5.4.2 材料要求 (1)坑、池所用钢筋品种、规格、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2)水泥使用前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检,合格后方能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 得混合使用。 (3)砂、石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砂、石的含泥量和强度标准按现行《普通砂用质量标 准检验方法》JGJ52-2001 和《普通砂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检验方法》JGJ53-2001 标准要

地下室防水做法汇总及节点处理

地下室防水做法汇总及节点处理 混凝土防水工艺说明: 适用于地下室防水等级为1-4级的整体式防水混凝土结构。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32.5MPa;砂宜用中砂,不得为碱活性骨料,含泥量不得大于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石子粒径宜为5-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不得使用碱活性 骨料;防水混凝土可掺入一定数量的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硅粉等,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 于Ⅱ级,掺量不宜大于20%,硅粉等其他掺和料的掺量应经过试验确定;防水混凝土可根据工程需要掺入减水剂、膨胀剂、密实剂、引气剂、防水剂、复合型外加剂、水泥渗透结 晶型防水材料、钢纤维或合成纤维等,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试验确定,技术性能应符合现 行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 底板及地下室外墙卷材防水 工艺说明: 底板垫层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宜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其他与混凝土结构相接触的部位 应采用满粘法;卷材接缝必须粘贴严密,接缝口宽度不应小于10mm;在立面与平面的转 角处,卷材的接缝应留在平面上,距立面不应小于600mm;阴阳角处找平层应做成圆弧 或45°(135 °)角,并应增加1层相同的卷材,宽度不宜小于500mm;防水基层必须平整、牢固,铺贴卷材前应使基层表面干燥,基层含水率小于9%,新作业面施工前先用简易法 测基层含水率,即用1㎡的卷材覆盖4h后察看凝结水情况,若无凝结水即可进行卷材的 铺贴。 底板及防水卷材错槎接缝 工艺说明: 两幅卷材的搭接长度,长边与短边均不应小于100mm。相邻两幅卷材接缝应错开1/3- 1/2幅宽,上下两层卷材接缝应错开1500-1600mm,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阴角 及附加层做法同底板及地下室外墙防水。 地下室外墙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涂料防水 工艺说明: 施工前15min左右将施工面提前用干净水浇透;刮涂时应用力按刀,使刮刀与被涂面的 倾斜角为50°~60°,按刀要用力均匀。涂层一般刮涂一至两遍,总厚度达到0.8mm。刮 涂后的防水涂层,必须在初凝前马上用油漆刷醮水涂刷均匀;防水涂层施工完毕,须采用 干净的雾状水喷洒养护。

屋面防水卷材的施工要点及细部处理

1、屋面防水卷材的施工分析 屋面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技术管理人员会审屋面工程图纸,掌握施工图中的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屋面工程的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这样避免施工后留下缺陷,造成返工,同时工程依据施工组织有计划地展开施工,防止工作遗漏、错乱、颠倒影响工程质量。有了施工组织,下一步施工负责人应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内容包括:施工的部位、施工顺序、施工工艺、构造层次、节点设防方法、增强部位及做法,工程质量标准,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成品的保护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屋面防水卷材工程设计原则: 1.1以防为主,放排结合 排水是屋面防水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平屋顶,应以防为主,但应尽快将水排走,减轻防水层的负担,避免屋面较长时间积水。这就要求设计屋面及天沟的排水坡度和排水路线、排水管的管径及数量。 1.2按级设防,满足设防要求 屋面防水工程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以及防水层的耐用年限等,选用不同的屋面防水卷材和不同的构造层次,以满足设防要求,保证防水可靠。 1.3适当考察施工因素 屋面防水卷材的质量取决于材料、设计、施工等诸因素,而其中施工因素的影响最大。尤其是现在,我国防水施工让以手工操作为主,

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心理素质以及工艺的繁杂难易程度均会对施工质量造成相当大的影响。因此,一个好的设计,必须适当考虑施工因素,尽量采用简单的构造,选用施工方便的材料或提到设防能力,提高防水安全储备,弥补施工可能产生的缺陷。 1.4屋面找平层的要求 找平层是铺贴卷材防水层的基层,给防水卷材提供一个平整、密实、有强度、能粘结的构造基础。因此,铺贴卷材的找平层应坚实,不得有突出的尖角和凹坑或表面起砂现象,当用2米长的直尺检查时,直尺与找平层表面的空隙不应超过5mm,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且每米长度内不得超过一处。找平层相邻表面构成的转角处,应做成圆弧或钝角。当基层为整体混凝土时,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层,厚度为20mm,水泥与砂浆比为1:2.5~1:3(体积比),水泥标号不低于42.5。找平层还要设分格缝,并嵌填密封材料,这样可避免或减少找平层开裂,以至于当结构变形或温差变形时,防水层不会形成裂缝,导致造成渗漏。缝宽为20mm,分格缝的纵向和横向间距不大于6 m,分格缝的位置设在屋面板的支端,屋面转角处防水层与突出屋面构件的交接处,防水层与女儿墙交接处等,且应与板端缝对齐,均匀顺直。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时,先把屋面楼板杂物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在铺设砂浆时,按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的程序进行,每分格内一次连续铺成,按设计控制好坡度,用2m以上长度刮杆刮平,待砂浆稍收水后,用抹子压实抹平12小时后用草袋覆盖,浇水养护。对于突出屋面上的结构和管道根部等细部节点应做圆弧、圆锥台或方锥台

防水防渗漏节点梳理方案

首开龙湖翔安2016XP08地块主体及室外工程防水防渗漏节点梳理方案 长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03月03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1、总体概况 (1) 2、建筑基本情况一览表 (1) 二.工程目标 (2) 三.防渗漏节点梳理 (2) (一)地下工程防渗漏节点 (2) (二)屋面、露台防渗漏节点 (6) (三)厨卫间防渗漏节点 (9) (四)阳台防渗漏节点 (11) (五)外墙防渗漏节点 (12)

一.工程概况 1、总体概况 本项目占地面积约63721㎡,建筑面积约257620㎡。其中:地下室二层,建筑面积约101277㎡;地上2栋33层高层住宅(平层)建筑面积约43685㎡,地上5栋高层住宅(复式)建筑面积约65716㎡,地上8栋8层叠拼建筑面积约20438m2,地上LOFT建筑面积约22040㎡,另有会所、底层商业建筑面积约4464㎡。 地块西侧为翔安东路,已建成通车;北侧为新店路,东侧为纵一路,南侧为横一路,均尚未修建。 序号内容说明 1 工程名称首开龙湖翔安2016XP08地块主体及室外工程 2 建设单位厦门莹泰置业有限公司 3 勘察单位厦门华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4 设计单位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院有限公司 5 监理单位厦门勤奋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6 施工单位长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2、建筑基本情况一览表 建筑设计概况 总建筑面积257620m2㎡建筑类别一类高层住宅/商业、多层住宅地下/上建筑面积55843.5㎡/84658.72㎡人防工程等级甲类、核6级、常6级 建筑高度A1地块 商业:1#商业11.15m;2#、3#商业46.8m 住宅:4#、5#住宅:99.6m;6#、7#、10#、11#住宅26.8m;8#、9#住宅20.4m A2 地块 1#、2#楼:99.6m;3#、4#楼20.4m ;5#楼87.5m A3地块 1#楼:99.6m;2#楼54.3 m; 建筑层数A1地块 地下:2层 商业:1#商业1层;2#、3#商业10层 住宅:4#、5#住宅:33层;6#、7#、10#、11#住宅8层;8#、9#住宅6层A2地块 1#、2#楼:33层;3#、4#楼6层;5#楼31层 A3地块 1#楼33层;2#楼18层 耐火等级A1地块:1#-3#商业、4#5#住宅一级;6#-11#住宅二级;地下车库一级A2地块:1#、2#、5#楼一级,3#、4#住宅二级;地下车库一级 A3地块:1#、2#楼一级;地下车库一级。 建筑场地类别Ⅱ类

防渗漏设计五大节点做法

防渗漏设计五大节点做法 底板设防水层:素土夯实,密实度≥93%;防水层不小于2mm等7项 构造做法。 外墙防水做法:当项目地下水位较低,地下室底板防水混凝土厚度大 于500mm。 室外顶板防水做法:室外顶板宜优先采用结构起坡。 混凝土结构防水细部构造:墙板转角节点、墙面收口等5大节点做法。一般要求及说明 ??一般要求 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下须做素混凝土垫层,垫层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 C15、厚度不小于100mm,当地基土比较软弱时,混凝土垫层厚度不小 于 150mm,或者采用下铺 100mm碎石,上做 100mm厚垫层的做法。 要特别关注地下结构的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盒)等薄弱环节, 应重点核查细部构造措施是否严格按防渗漏节点做法施工。 室外墙有线缆穿过或管道为软连接而不能承受地下水压时,须在地下 室墙外做线缆/管道井以避免穿墙节点承受水压。 ??结构要求 地下结构迎水面(底板、外墙、顶板)必须采用防水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和外墙厚度不应小于 250mm,设计裂缝宽度不得 大于 0.2mm,施工完成后不得出现贯通裂缝。 ??防水混凝土 (1) 原材料要求

a. 防水混凝土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过期或 受潮结块的水泥,不得将不同品种或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合使用; b. 防水混凝土掺入粉煤灰的级别不得低于二级; c. 石子应洁净,最大粒径不大于 40mm,泵送时其最大粒径应不大于 输送管径的 1/4,石子吸水率不大于 1.5%,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 d. 砂应洁净且为中粗砂,不得使用海砂。 (2) 材料用量及配比 a.胶凝材料总用量不小于 320Kg/m3。在满足混凝土抗渗等级、强度、 耐久性等条件下,水泥用量不得小于 280Kg/m3。 b. 硅粉用量控制在胶凝材料总量的 3%左右。 c. 粉煤灰用量应控制在胶凝材料总量的 20%左右。 d. 防水混凝土砂率应控制在 35%~40%区间。 e. 防水混凝土灰砂比按 1:1.5~1:2.5 控制,防水混凝土水胶比不得 大于 0.5。 (3) 抗渗要求 a. 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得小于 P6 级。 b. 在防水混凝土施工前应审查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并作抗渗试验确认;施工期间对原材料、配比等进行实地抽查验证。 (4) 相关要求 a. 预拌防水混凝土入泵坍落度按 140mm~200mm控制,并应做好现场 实测。 b. 预拌防水混凝土初凝时间按 6~8 小时进行配合比设计。 c. 防水混凝土机械搅拌时间应不少于 2min。

地下防水细部构造

地下防水细部构造 变形缝施工 1.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止水带埋设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 (2)止水带应妥善固定,顶、底板内止水带应成盆状安设,止水带宜采用专用钢筋套或扁钢固定。采用扁钢固定时,止水带端应先用扁钢夹紧,并将扁钢与结构内钢筋焊牢。固定扁钢用的螺栓间距宜为500mm。 (3)中埋式止水带先施工一侧混凝土时,其端模应支撑牢固,严防漏浆。 (4)止水带的接缝宜为一处,应设在边墙较高位置上,不得设在结构转角处,接头宜采用热压焊。 (5)中埋式止水带在转弯处宜采用直角专用配件,并应做成圆弧形,橡胶止水带的转角半径应不小于200mm,钢边橡胶止水带应不小于300mm,且转角半径应随止水带的宽度增大而相应加大。 宜采用遇水膨胀橡胶与普通复合的复合型橡胶条、中间夹有钢丝或纤维织物的遇水膨胀橡胶条、中空圆环型遇水膨胀橡胶条。当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条时,应采取有效的固定措施,防止止水条胀出缝外。 后浇带施工 后浇带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后再施工,但高层建筑的后浇带应在结构顶板浇灌混凝土14d后进行。 (2)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后浇带部位和外贴式止水带予以保护,严防如杂物和损伤外贴式止水带。 (3)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两侧混凝土。 (4)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穿墙管(盒) 细部构造 (1)穿墙管与内墙角、凹凸部位的距离应大于250mm。 (2)穿墙管应采用套管式防水法,套管外应加焊止水环。 穿墙管防水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采用套管式穿墙管防水构造时,翼环与套管应满焊密实,并在施工前将套管内表面清理干净。 (2)管与管的间距应大于300mm。 (3)当工程有防护要求时,穿墙管除应采取有效防水措施外,还应采取措施满足防护要求。 埋设件 (1)埋设件端部或底部的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250mm,当厚度小于250mm时,应采取局部加厚或其它防水措施。 (2)预留孔(槽)内的防水层,宜与孔(槽)外的结构防水层保持连续。 预留通道接头 预留通道接头的防水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7、防水节点处理方案

沈阳三盛-颐景园219项目三期22#、31#楼地下车库工程 防渗漏节点施工方案 上海世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三盛--颐景园219三期工程项目

目录 1、编制依据------------------------------------------------------- 4 2、工程概况------------------------------------------------------- 4 2.1、工程概述----------------------------------------------------- 4 2.2、设计概况----------------------------------------------------- 4 2.2.1.SBS卷材防水----------------------------------------------- 4 2.2.2.结构自防水------------------------------------------------ 5 2.2. 3.屋面防水-------------------------------------------------- 5 2.2.4.卫生间防水------------------------------------------------ 5 2.2.5.风井屋面、露台、空调板、飘窗板防水------------------------ 5 3、防渗漏构造----------------------------------------------------- 6 3.1、基础防渗漏构造----------------------------------------------- 6 3.1.1.桩芯处理-------------------------------------------------- 6 3.1.2.桩头防水处理---------------------------------------------- 7 3.1.3.基础底板-------------------------------------------------- 8 3.1.3.水平、竖向施工缝----------------------------------------- 10 3.1. 4.垂直施工缝----------------------------------------------- 10

屋面防渗漏节点做法要求及节点

屋面防渗漏节点做法

目录 1.一般要求 (1) 1.1 结构自防水 (1) 1.2 一般屋面做法 (1) 1.3 斜屋面混凝土 (1) 2.平屋面防渗漏 (1) 2.1 上人平屋面防渗漏 (1) 2.1.1 倒置式单层防水 (1) 2.1.2 双层防水 (3) 2.1.3 顺置式单层防水 (5) 2.2 不上人平屋面防渗漏 (6) 2.2.1 倒置式单层防水 (6) 2.2.2 双层防水 (8) 2.2.3 顺置式单层防水 (10) 3. 斜屋面防渗漏 (11) 3.1 干铺瓦做法(1) (11) 3.2 干铺瓦做法(2) (13) 3.3 湿铺瓦做法 (15) 3.4 斜屋面横墙处防渗漏做法 (16) 4. 种植屋面防渗漏 (18) 4.1无保温种植屋面 (18) 4.2有保温种植屋面 (20) 5. 出屋面烟风道防渗漏 (22) 5.1平屋面烟风道做法 (22) 5.2斜屋面烟风道做法 (23) 6.出屋面管道根部防渗漏 (25) 7. 女儿墙防渗漏 (26) 7.1 女儿墙防水做法(1) (26) 7.2 女儿墙防水做法(2)/种植屋面侧墙做法 (28) 8. 出屋面反坎防渗漏 (29) 9. 屋面变形缝防渗漏 (31) 9.1 等高屋面变形缝防渗漏 (31) 9.2 高低屋面变形缝防渗漏 (32)

9.3 等高屋面变形缝金属盖板做法 (34) 9.4 高低屋面变形缝金属盖板做法 (36) 10. 屋面落水斗防渗漏 (38) 10.1 屋面竖向落水斗防渗漏 (38) 10.2 侧排落水斗防渗漏 (39)

屋面防渗漏节点做法 1.一般要求 1.1 结构自防水 屋面结构自防水是屋面防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屋面自防水的性能,除了根据结构计算确定结构配筋以外,适当增大屋面板的配筋率、在板面配置双向钢筋网对于控制板面裂缝、提高结构自防水性能尤为重要。 另外,降低屋面混凝土塌落度,混凝土浇捣密实、表面压实收光等施工措施都会提高屋面自防水性能。 有条件时应优先采用防水混凝土。 1.2 一般屋面做法 在防水层在下、防水层在上的屋面保温层内设置排气孔,能够排掉保温层中的湿气,防止防水层起鼓、破坏。 屋面表面的刚性防水层的分格缝间距不得大于规范规定的6m×6m,建议3m×3m,以利于混凝土自由收缩、在分仓缝间不出现不可控裂缝。分格缝内嵌填密封膏。 平屋面应尽量优先选择结构起坡,以避免找坡带来的房屋重量增加和找坡层裂缝。 1.3 斜屋面混凝土 斜屋面混凝土必须浇捣密实。当屋面坡度大于45度时,应在上部支设封闭模板,防止混凝土因塌落度过大而难于浇筑或混凝土浇捣不密实。 2.平屋面防渗漏 2.1 上人平屋面防渗漏 2.1.1 倒置式单层防水 做法说明: 本做法适用于上人平屋面的防渗漏处理。 屋面应优先采用保温层在防水层之上的倒置式体系,本体系可保护防水层、延长防水层使用寿命。保温层应选用憎水性保温材料,如挤塑聚苯板(XPS板)。 屋面坡度应优先采用结构起坡。当室内顶棚有装饰可以掩盖楼板不平时,应优先采用同一板厚结构起坡,否则,则下平上起坡。实在因为条件限制不能结构起坡时,可用找坡层起坡。 屋面坡度应不小于2%。 工艺流程: 钢筋混凝土屋面板——闭水试验及结构修补——找平层/找坡层——防水层——闭水试验——保温层——隔离层——刚性保护层——装饰面层 节点图:

地下防水工程细部的构造防水及图示

地下防水工程细部的构造防水及图示 一、变形缝 (一) 细部构造: 1 变形缝处的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2 用于沉降和变形缝其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应大于30mm。当计算沉降值大于30mm 时,应在设计时采取措施。 3 用于沉降的变形缝宽度宜为20~30mm,用于伸缩的变形缝宽度宜小于此值。 4 变形缝的防水措施可根据工程开挖方法、防水等级按规范规定要求选用。 变形缝的几种复合防水构造形式见下图。 图中埋式止水带式外贴防水层复合使用 处贴式止水带L≥300 外贴防水卷材L≥400 外涂防水涂层L≥400 1—混凝土结构;2—中埋式止水带;3—填缝材料;4—外贴防水层

图一中埋式止水带与遇水膨胀橡胶条、嵌缝材料复合使用 1一混凝土结构;2-中埋式止水带;3一嵌缝材料; 4一背衬材料:5一遇水膨胀胶条:6-填缝材料 圈一中埋式止水带与可卸式止水带复合使用 1-混凝土结构;2-填缝材料;3-中埋式止水带;4-预埋钢板;5-紧固件压板; 6-预埋螺栓;7-螺母;8-垫圈;9-紧固件压块;10-Ω型止水带;11-紧固件圆钢 (二)变形缝施工。 1 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止水带埋设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 (2)止水带应妥善固定,顶、底板内止水带应成盆状安设,止水带宜采用专用钢筋套或扁钢固定。采用扁钢固定时,止水带端训应先用扁钢夹紧,并将扁钢与结构内钢筋焊牢。固定扁钢用的螺栓间距宜为500mm,见下图。 图顶(底)板中埋式止水带的固定 1一结构主筋:2一混凝土结构;3一固定用钥筋:4一固定止水带有扁钢;

5一填缝材料;6-中埋式止水带;7-螺母:8一双头螺杆 (3) 中埋式止水带先施工一侧混凝土时,其端模应支撑牢固,严防漏浆。 (4) 止水带的接缝宜为一处,应设在边墙较高位置上,不得设在结构转角处,接头宜采用热压焊。 (5) 中埋式止水带在转弯处宜采用直角专用配件,并应做成圆弧形,橡胶止水带的转角 半径应不小于200mm,钢边橡胶止水带应不小300mm.且转角半径应随止带的宽度增大而相应 加大, 2 宜采用遇水膨胀橡胶与普通复合的复合型橡胶条、中间夹有钢丝或纤维织物的遇水膨 胀橡胶条、中空圆环型遇水膨胀橡胶条。当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条时,应采取有效的固定措施, 防止止水条胀出缝外。 二、后浇带 (一)细部构造: 1 后浇带应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间距宜为30~60m,宽度宜为700~1000mm。 2 后浇带可做成平直缝,结构主筋不宜在缝中断开,如必须断开,则主筋搭接长度 应大于45倍主筋直径,并应按设计要求加设附加钢筋。后浇带的防水构造见图1-1、图1-2、图1-3。

防水 细部节点防水施工

其实不懂防水中级细部节点施工 徐州卧牛山防水 防水施工应遵循先节点后大面的施工工序,做好节点施工,确保应力集中处、易发生渗漏处的防水密实性。 一、屋面节点介绍及防水节点施工 (一)中级防水防水施工屋面常见细部节点 1、在防水施工中应对节点部位进行增强处理,以提高防水层的整体防水能力,延长整个防水层的使用寿命。 2、屋面防水节点,一般多而复杂,主要包括: 2.1 泛水,泛水是指平面与立面的转角部位,(泛水是建筑上的一种防水工艺,通俗的说其实就是在墙与屋面,也就是在所有的需要防水处理的平立面相交处进行的防水处理,说白了就是用防水材料把墙角包住。)此处结构变形较大,容易造成防水层破坏,应加铺一层卷材附加层。其构造要点及做法为 (1)将屋面的卷材继续铺至垂直墙面上,形成卷材防水,泛水高度不小于250mm。 (2)在屋面与垂直女儿墙面的交接缝处,砂浆找平层应抹成圆弧形或45度斜面,上刷卷材胶粘剂,使卷材胶粘密实,避免卷材架空或折断,并加铺一层卷材。 (3)做好泛水上口的卷材收头固定,防止卷材在垂直墙面上下滑。一般做法:在

垂直墙中凿出通长的凹槽,将卷材收头压入凹槽内,用防水压条钉压后再用密封材料嵌填封严,外抹水泥砂浆保护。凹槽上部的墙体亦应做防水处理。 泛水细部处理示意图1 泛水细部处理示意图2

泛水细部处理示意图3 2.2 天沟(指屋面排水的沟槽)、檐沟(檐下面横向的槽形排水沟)、出水口、反梁出水口,是雨水集中流经的部位,容易积水,天沟、檐沟结构较薄,变形较大,阴阳角多,不平整,应遵照多道设防,附加增强,节点密封的原则。 檐沟和天沟的示意图

檐沟 2.3 阴角和阳角的节点。这些地方应力集中,往往先于大面积泛水层破坏,必须在这些部位做好增强附加层。分隔缝,分隔缝是为了减少裂缝,在屋面找平层、刚性保护层或保护层上预留的沟槽,间距为4-6米,每一块的面积不超过36平方米,缝宽20mm。 2.4防水层收头,防止翘边,造成渗透。 2.5 出入口:易踩踏或被物品损坏或因不均匀沉降造成破坏 2.6穿过防水层的管道或预埋件,管道周围易开裂破坏,这是因为管道材料与混凝土材料收缩系数不同,管道根部要做成圆弧状,增设附加层。突出屋面柱子的根部,由于变形应力作用,容易造成变形、渗漏。屋面节点施工,十分重要。

地下防水工程细部的构造防水及图示

8 地下防水工程细部的构造防水及图示 8.1 变形缝 8.1.1 细部构造: 1 变形缝处的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2 用于沉降的变形缝其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应大于30mm。当计算沉降值大于30mm时,应在设计时采取措施。 3 用于沉降的变形缝宽度宜为20~30mm,用于伸缩的变形缝宽度宜小于此值。 4 变形缝的防水措施可根据工程开挖方法、防水等级按规范规定要求选用。 变形缝的几种复合防水构造形式见图8.1.1-1、图8.1.1-2、图8.1.1-3。 图8.1.1-1 中埋式止水带与外贴防水层复合使用 外贴式止水带L≥300 外贴防水卷材L≥400 外涂防水涂层L≥400 1—混凝土结构;2—中埋式止水带;3—填缝材料;4—外贴防水层 图8.1.1-2 中埋式止水带与遇水膨胀橡胶条、嵌缝材料复合使用 1—混凝土结构;2—中埋式止水带;3—嵌缝材料;

4—背衬材料;5—遇水膨胀胶条;6—填缝材料 图8.1.1-3 中埋式止水带与可卸式止水带复合使用 1—混凝土结构;2—填缝材料;3—中埋式止水带;4—预埋钢板;5—紧固件压板; 6—预埋螺栓;7—螺母;8—垫圈;9—紧固件压块;10—Ω型止水带;11—紧固件圆钢 8.1.2 变形缝施工。 1 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止水带埋设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 (2)止水带应妥善固定,顶、底板内止水带应成盆状安设,止水带宜采用专用钢筋套或扁钢固定。采用扁钢固定时,止水带端部应先用扁钢夹紧,并将扁钢与结构内钢筋焊牢。固定扁钢用的螺栓间距宜为500mm,见图8.1.2。 图8.1.2 顶(底)板中埋式止水带的固定 1—结构主筋;2—混凝土结构;3—固定用钢筋;4—固定止水带用扁钢; 5—填缝材料;6—中埋式止水带;7—螺母;8—双头螺杆 (3)中埋式止水带先施工一侧混凝土时,其端模应支撑牢固,严防漏浆。 (4)止水带的接缝宜为一处,应设在边墙较高位置上,不得设在结构转角处,接头宜采用热压焊。 (5)中埋式止水带在转弯处宜采用直角专用配件,并应做成圆弧形,橡胶止水带的转角半径应不小于200mm,钢边橡胶止水带应不小于300mm,且转角半径应随止带的宽度增大而相应加大。 2 宜采用遇水膨胀橡胶与普通复合的复合型橡胶条、中间夹有钢丝或纤维织物的遇水膨胀橡胶条、中空圆环型遇水膨胀橡胶条。当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条时,应采取有效的固定描施,防止止水条胀出缝外。

地下室防渗漏节点构造做法

地下室防渗漏节点做法 目录 1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0 1.1防水混凝土原材料 0 1.2防水混凝土施工 0 2 地下室底板防渗漏做法 (1) 2.1设防水层地下室底板做法 (1) 2.2设滤水层地下室底板做法 (2) 3 地下室外墙防水做法 (4) 4 地下室室外顶板防水做法 (5) 5 地下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防水 (7) 5.1地下室底板后浇带 (7) 5.2地下室外墙后浇带 (8) 5.3地下室顶板后浇带 (9) 5.4地下室侧墙施工缝 (10) 5.5一次性止水螺杆节点处理 (11) 5.6固定式穿墙管防水构造 (12) 5.7套管式穿墙管防水构造 (13) 5.8地下室底板转角节点 (14) 5.9地下室顶板转角节点 (16)

地下室防渗漏节点做法 1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地下工程的防水,应采用经过试验、检测和鉴定,并经实践检验质量可靠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 地下结构迎水面(底板、外墙、顶板)应采用结构自防水混凝土。 在防水混凝土施工前项目部应审查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报告,并在施工期间对原材料、配比等进行实地抽查验证。 要特别关注结构自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地下结构的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盒)等薄弱环节,应重点核查细部构造措施是否严格按防渗漏节点做法施工。 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6。 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并提交项目部审查。 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的混凝土垫层,强度不得小于C15,厚度不小于100mm,软弱土层厚度不小于150mm。 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设计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施工完成后不得出现贯通裂缝。 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1.1防水混凝土原材料 防水混凝土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不得将不同品种或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合使用。 防水混凝土掺入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二级,粉煤灰用量应控制在胶凝材料总量的20%-30%。 硅粉用量控制在胶凝材料总量的2%-5%。 石子应洁净,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泵送时其最大粒径应不大于输送管径的1/4,石子吸水率不大于1.5%,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用于混凝土原材料。 砂应洁净且为中粗砂,不得使用海砂。 1.2防水混凝土施工 底板防水混凝土施工前要做好降排水工作,不得在有积水的环境中浇注混凝土。 胶凝材料总用量不小于320Kg/m3。在满足混凝土抗渗等级、强度、耐久性等条件下,水泥用量不小于260Kg/m3。 防水混凝土砂率应控制在35%-40%区间,泵送时可增至45%。 防水混凝土灰砂比按1:1.5-1:2.5控制,防水混凝土水胶比不得大于0.5。 预拌防水混凝土入泵坍落度按120mm-160mm控制,并应做好现场实测。 预拌防水混凝土初凝时间按6-8小时进行配合比设计。 外墙和底板防水混凝土应分层浇注,分层厚度不大于500mm,每层应振捣密实。 外墙及顶板防水混凝土模板应拼缝严密,支撑牢固。 防水混凝土机械搅拌时间应不少于2min。 防水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如发生离析,必须采用二次搅拌。如坍落度损失不能满足施工

建筑工程管道穿楼板等细部节点防水做法

建筑工程管道穿楼板等细部节点防水做法

构造做法: 1、止水套管预埋(聚氨酯发泡) 止水环与套管必须满焊。 浇筑混凝土前将套管内表面清理干净并将孔口临时封闭。按要求定位并安装牢固。止水环的高度根据管道材质及直径,依据规范确定。 2、套管清理 在安装管道/线缆前须先清除套管内的杂物、铁锈 3、安装管道/线缆 管道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 调整管道坡度及支吊架,固定好管道/线缆后方可进行管道/

线缆与套管间隙的封堵。 4、内侧堵塞 先从内侧用沥青油麻丝填充至套管的中间部位,并填充密实。 5、外侧堵塞 从外侧填堵沥青油麻丝。 6、打胶 打室内套管与管道密封胶,在室内采取措施顶实密封材料后打室外套管与管道间隙密封胶。 7、防水附加层及防水层 在迎水面一侧,沿套管周边施工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沿套管及套管外墙周边各不小于150mm。 防水附加层经验收合格后与外墙一起施工防水层。 二、管道穿墙不加防水套管做法

1、采用1:2干硬性微膨胀细石砼封堵管道与墙面的空隙; 2、在迎水面采用密封胶填缝; 3、涂刷防水附加层,采用1.5厚Ⅱ型JS防水涂料,上部到管根部位,下部高度不小于50mm。 三、外墙止水螺杆防水做法

1、止水螺杆中间设置高度为50mm的的金属止水片,与止水螺杆进行焊接; 2、在止水螺杆迎水面设置宽50mm,厚10mm的木块或者垫片; 3、模板拆除并凿除垫片后,继续剔凿混凝土成锥型,采用1:2的干硬性水泥砂浆填实补平。 4、涂刷防水附加层,采用JS一型防水涂料,厚度1.5mm。 四、多水房间管道穿楼板及地漏口防水节点做法

1、洞口吊模分两次采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第二次灌注在

地下防水工程细部的构造防水及图示

地下防水工程细部得构造防水及图示 一、变形缝 (一) 细部构造: 1 变形缝处得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2 用于沉降与变形缝其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应大于30mm。当计算沉降值大于30mm 时,应在设计时采取措施。 3 用于沉降得变形缝宽度宜为20~30mm,用于伸缩得变形缝宽度宜小于此值。 4 变形缝得防水措施可根据工程开挖方法、防水等级按规范规定要求选用。 变形缝得几种复合防水构造形式见下图。 图中埋式止水带式外贴防水层复合使用 处贴式止水带L≥300 外贴防水卷材L≥400 外涂防水涂层L≥400 1—混凝土结构;2—中埋式止水带;3—填缝材料;4—外贴防水层 图一中埋式止水带与遇水膨胀橡胶条、嵌缝材料复合使用 1一混凝土结构;2-中埋式止水带;3一嵌缝材料; 4一背衬材料:5一遇水膨胀胶条:6-填缝材料

圈一中埋式止水带与可卸式止水带复合使用 1-混凝土结构;2-填缝材料;3-中埋式止水带;4-预埋钢板;5-紧固件压板; 6-预埋螺栓;7-螺母;8-垫圈;9-紧固件压块;10-Ω型止水带;11-紧固件圆钢 (二) 变形缝施工。 1 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止水带埋设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缝得中心线重合。 (2)止水带应妥善固定,顶、底板内止水带应成盆状安设,止水带宜采用专用钢筋套或扁钢固定。采用扁钢固定时,止水带端训应先用扁钢夹紧,并将扁钢与结构内钢筋焊牢。固定扁钢用得螺栓间距宜为500mm,见下图。 图顶(底)板中埋式止水带得固定 1一结构主筋:2一混凝土结构;3一固定用钥筋:4一固定止水带有扁钢; 5一填缝材料;6-中埋式止水带;7-螺母:8一双头螺杆 (3) 中埋式止水带先施工一侧混凝土时,其端模应支撑牢固,严防漏浆。 (4) 止水带得接缝宜为一处,应设在边墙较高位置上,不得设在结构转角处,接头宜采用热压焊。 (5) 中埋式止水带在转弯处宜采用直角专用配件,并应做成圆弧形,橡胶止水带得转角半径应不小于200mm,钢边橡胶止水带应不小300mm、且转角半径应随止带得宽度增大而相应加大,

22个外墙防渗漏节点做法

22个外墙防渗漏节点做法 一、外墙孔洞防渗漏 1.1 穿墙对拉螺杆 1.1.1 水泥砂浆封堵 做法说明: 本做法适用于±0.00 以上混凝土结构外墙穿墙对拉螺杆孔洞的封堵。 穿墙对拉螺杆孔洞必须逐个封堵密实。 对拉螺杆两端(模板内侧)有锥形塑料垫块的,封堵前需逐个剔除塑料垫块。 未加设锥形塑料垫块的孔洞,封堵前先对外墙外侧对拉螺杆孔洞用机械扩孔,并将扩孔部分的PVC 管除去。扩孔尺寸为:直径不小于30mm、深度不小于20mm。 工艺流程: 剔除塑料垫块或将外侧螺栓孔扩孔——浇水湿润——内侧堵塞——外侧封堵——外侧刷JS 防水——外饰面施工 普通穿墙螺杆封堵节点做法

成品塑料垫块用于穿墙螺杆示意 构造做法: 1、剔除塑料垫块或将外侧螺杆孔扩孔 逐个剔除对拉螺杆中使用的塑料垫块。对未使用成品塑料垫块的螺杆孔,将外侧用机械扩孔,并将扩孔部分的PVC 管除去。扩孔深度不小于20mm、直径不小于30mm。 2、浇水湿润 清理孔内杂物垃圾,周边浇水湿润。 3、内侧堵塞 从内侧堵塞1:2干硬性水泥砂浆(添加防水剂及膨胀剂)到墙体中部并压实。 4、外侧封堵 从外侧堵塞1:2干硬性水泥砂浆(添加防水剂及膨胀剂)到墙体中部并压实。 5、外侧刷JS 防水 待外侧水泥砂浆干燥后(约24 小时),在外侧孔洞及周边分多遍涂刷1.0mm 厚JS 防水,涂刷范围为100×100mm。

6、外饰面施工 按图纸要求施工抹灰、保温及外装饰层等。 质量控制点: 1、塑料垫块剔除或扩孔 2、孔洞清理并湿润 3、砂浆堵塞密实 4、JS 防水厚度及范围 1.1.2 聚氨酯发泡胶封堵 做法说明: 本做法适用于±0.00 以上混凝土结构外墙穿墙对拉螺杆孔洞的封堵。 穿墙对拉螺杆孔洞必须逐个封堵密实。 对拉螺杆两端(模板内侧)有锥形塑料垫块的,封堵前需逐个剔除塑料垫块。 未加设锥形塑料垫块的孔洞,封堵前先对外墙外侧对拉螺杆孔洞用机械扩孔,并将扩孔部分的PVC 管除去。扩孔尺寸为:直径不小于30mm、深度不小于20mm。 工艺流程: 剔除塑料垫块或将外侧螺杆孔扩孔——浇水湿润——外侧封堵——孔内打发泡胶——外侧刷JS 防水——外饰面施工

外墙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

外墙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 外墙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 目录 1 总说明1 1.1 门窗框与洞口间的缝隙要求1 1.2 门窗洞口允许偏差1 1.3 门窗安装弹线定位1 1.4 门窗洞口偏差处理1 1.5 混凝土窗台板(下带)及企口2 1.6 砌体墙洞口边预埋混凝土块4 1.7 防渗漏主要材料4 1.8 门窗口滴水及流水坡度构造要求7 1.9 门窗淋水试验7 2节点做法8 2.1 混凝土墙体、涂料及外墙砖外饰面8

2.2 混凝土墙体、石材及铝板外饰面11 2.3 砌体墙体、涂料及外墙砖外饰面13 2.4 砌体墙体、石材及铝板外饰面16 2.5推荐做法19

外墙门窗防渗漏节点做法 1总说明 1.1门窗框与洞口间的缝隙要求 框与洞口边之间的缝隙大于35mm时,须在门窗框与洞口边之间增设混凝土企口或钢副框。企口与门窗框之间的缝隙不得大于20mm;副框与门窗框间的缝隙为5mm,副框与洞口边的缝隙不得大于20mm;无副框时完成后的饰面表面须压门窗框5mm,有副框时饰面表面与副框顶平齐。 2、门框下槛与洞口间的缝隙应根据楼地面材料及门框下槛形式的不同进行调整,须确 保门槛与楼板(墙)之间的缝隙充填密实且外部防水完整,完成后的楼地面应内高外低。 1.2 门窗洞口允许偏差 1.3 门窗安装弹线定位 在门窗框或副框安装前,土建施工单位应为门窗安装提供三线(水平线、垂直线和进出线)基准,由门窗安装单位逐个复测洞口尺寸及偏差,对需要进行处理的门窗洞口应做好记录和标识。 1.4 门窗洞口偏差处理 门窗框(或副框)与洞口间的缝隙不符合表1所规定的要求时,须对洞口进行处理,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具体处理方法见下表: 表3、门窗洞口缝隙偏差处理方法

-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防水

-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防水

————————————————————————————————作者:————————————————————————————————日期:

5 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防水 5.1 变形缝 Ⅰ 一般规定 5.1.1 变形缝应满足密封防水、适应变形、施工方便、检修容易等要求。 5.1.2 用于伸缩的变形缝宜不设或少设,可根据不同的工程结构类别及工程地质情况采用诱导缝、加强带、后浇带等替代措施。 5.1.3 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Ⅱ 设计 5.1.4 用于沉降的变形缝其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应大于30mm。 当计算沉降差值大于30mm时,应在设计时采取措施。 5.1.5 用于沉降的变形缝的宽度宜为20~30mm,用于伸缩的变形缝的宽度宜小于此值。 5.1.6 变形缝的防水措施可根据工程开挖方法、防水等级按本规范表3.3.1—l、3.3.1—2选用。变形缝的几种复合防水构造形式见图5. 1.6—l、 5.1.6—2、 5.1.6—3。

5.1.7 对环境温度高于50℃处的变形缝,可采用2mm厚的紫铜片或3mm厚不锈钢等金属止水带,其中间呈圆弧形,见图5.1.7。 Ⅲ 材料 5.1.8 橡胶止水带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物理性能应符合HG 2288—92的规定。钢边橡胶止水带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5.1.8的规定。

5.1.9 遇水膨胀橡胶条的性能指标应符合本规范表8.1.5—2中的规定。 5.1.10 嵌缝材料最大拉伸强度不应小于o.2MPa,最大伸长率应大于300%,拉伸—压缩循环性能的级别不应小于8020。 Ⅳ 施工 5.1.11 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应与变形缝的中心线重合; 2 止水带应妥善固定,顶、底板内止水带应成盆状安设。止水带宜采用专用钢筋套或扁钢固定。采用扁钢固定时,止水带端部应先用扁钢夹紧,并将扁钢与结构内钢筋焊牢。固定扁钢用的螺栓间距宜为500mm,见图5.1.11;

管线防渗漏的节点做法

建筑防渗漏有关设备管线的节点做法 建筑的各类设备各种管线是不可或缺的功能载体,完备的功能设施方构成完整的建筑物,管线设备是建筑的血脉、神经。在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中,管线设备的实施与建筑施工关系密切,互为依存,良好的专业协调配合是建筑物实现最终价值的保证。建筑渗漏现象作为行业普遍忧心的质量缺陷,一直在工程项目管理中作为重难点处理。设备管线既对建筑防水防渗有较高的效果要求,同时其施工安装又对建筑防水防渗工程质量具有十分密切的影响,为保证防水防渗防潮的要求,设备管线与建筑交圈地带的防水工艺不仅仅是土建专业单方责任,更需要设备管线的安装工艺科学合理,针对渗漏,联防联治。 管线穿越建筑结构是十分普遍的现象,涉水部位的结构一经管道贯穿,将导致渗漏可能的隐患。 涉水部位常见以下情况:各类水池,建筑屋面、露台、建筑外墙、地下室顶板等露天部位,地下室室内外分隔挡墙、地下室地坪、室内阳台、室内卫生间沉箱等可能积水部位。 1)管道直穿结构的防水处理方式。根据管道的材质,钢管、铸铁管等与结构砼形变系数接近,结合紧密,可以将管道直接设置于砼结构中,并按照图示施以防水处理。塑料管道穿结构不宜采用此做法。需要注意的是,管道穿越洞口的砼填补支模尽量采用顶撑形式以保证后浇的砼不发生坠裂倾向。

2)因寿命及其他原因,介质管道应该考虑检修拆换的可能,需要在穿越结构的部位设置套管,在涉水结构的部位采用防水套管。此方式要求套管与内穿管道尺寸匹配合适,要保证足够的后塞间隙,翼环防水套管制作正确,在结构中安置准确合理

3)屋面侧排雨水口安装与防水做法, 在雨水口进水处,参照撮箕样式施工找坡成型 4)屋面下排雨水口做法 如条件允许,屋面排水尽量采用下排形式,注意进水篦子堵塞

8-地下防水工程细部构造防水

8 地下防水工程细部构造防水 8.1 变形缝 8.1.1 一般规定 本施工工艺标准的适用范围为;适用于地上、地下、土木工程变形缝的建筑施工。 (1)变形缝应满足密封防水、适应变形、施工方便、检修容易的要求。 (2)用于伸缩的变形缝宜不设或少设,可根据不同的工程结构类别及工程地质情况采用诱导缝、加强带、后浇带等替代措施。 (3)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 (4)用于沉降的变形缝其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应大于30㎜。当沉降差值大于30㎜时,应在设计时采取措施。 (5)用于沉降的变形缝的宽度宜为20~30㎜,用于伸缩的变形缝的宽度宜小于此值。 (6)对环境要求高于50℃处的变形缝,可采用2㎜厚的紫铜片或3㎜厚不锈钢等金属止水带,其中间呈圆弧形。 (7)止水带宽度和材质的物理性能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无裂缝和气泡;接头应采用热接,不得叠接,接缝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和脱胶现象。 (8)中埋式止水带中心线应和变形缝中心线重合,止水带不得穿孔或用铁钉固定。 (9)变形缝设置中埋式止水带时,混凝土浇筑前应校正止水

带位置,表面清理干净,止水带损坏处应修补;顶、底板止水带的下侧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边墙止水带内外侧混凝土应均匀,保持止水带位置正确、平直,无卷曲现象。 (10)变形缝处增设的卷材或涂料防水层,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8.1.2 施工准备 1.技术交底 (1)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向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资料应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 (2)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的要求,应在执行前向执行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3)技术交底内容应包括:本施工项目的施工作业特点和危险点;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 (4)确定施工技术方案,针对防水变形缝的不同部位、不同功能要求、不同的现场条件,编制满足设计要求、相关规范和工艺要求的施工技术方案。 (5)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应注意的事项和技术要求,以及确保功能的技术措施与施工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