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夸美纽斯与《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与《大教学论》

摘 要: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的伟大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在欧洲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交替的时期,他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成果,总结了自己四十余年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系统地论述了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夸美纽斯是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他对世界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所著的《大教学论》的问世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关键词: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思想

写作背景
1、连年战争,社会下层人们生活穷困
17世纪初,捷克人们不甘异族的宗教和政治压迫,于1618年掀起反对德国贵族和天主教会的暴动,并由此引发了“三十年战争”。连年的战争使捷克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居于统治地位的贵族为了满足自己奢侈生活的需要,变本加厉地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特别是对农民进行奴役和压榨,农民生活境况十分悲惨。夸美纽斯年幼父母双亡,在捷克兄弟会的资助下才得以接受教育。1620年捷克新教势力战败,捷克兄弟会遭到西班牙占领军的残酷迫害,夸美纽斯和一些兄弟会会员颠沛流离、无家可归,在社会下层,他目睹了人民的穷困生活状况,十分同情,因此他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善人民生活。
2、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文艺复兴运动是公元14世纪到17世纪欧洲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向封建主义和天主教神学体系发动的一场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与之相适应,人文主义教育便应运而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层出不穷,纷纷提出自己的教育见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拉伯雷反对经院主义教育的空洞的学习内容,反对摧残儿童身心的禁欲主义、强制教育、古典记诵和教条灌输;要求尊重儿童的人格,提倡启发诱导,激发儿童求知的兴趣。而蒙田也同样反对死记硬背,认为“死记硬背,并不是完善的知识,这只是把别人要求记住的东西保持在记忆里罢了”;与此同时他十分看重理解力的培养,提倡独立思考反对依附权威。夸美纽斯则是吸取了前人的经验,加上个人的创造,建立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学体系。
3、旧教育弊端重重
夸美纽斯时代的教育,虽然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冲击,但经院习气依旧十分浓厚,教学内容脱离社会生活,教学方法呆板落后,教学管理混乱无序。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里描述道:学校里教导青年的方法通常都是非常严酷的,以致学校变成了儿童恐怖的场所,变成了他们的才智的屠宰场,大部分学生对学习与书本都感到厌恶,都急急离开学校,跑到手艺工人的工厂,或找别种职业去了。然而,这样的学校

,穷人子弟依然难以进入。对旧教育的不满以及对穷人没有受教育机会的同情,夸美纽斯提出了学校改革及普及教育的思想。
4、兄弟会的生活环境
夸美纽斯生长在捷克兄弟会家庭和捷克兄弟会环境之中,他接受教育的经费是捷克兄弟会成员资助的,他本人还担任过兄弟会牧师和兄弟会学校校长。捷克兄弟会是一个新教教派组织,会员多为贫苦农民和城市下层居民。兄弟会内部奉行互助共济生活原则。其成员十分重视儿童的教育,主张人人受教育。兄弟会学校招收学生不论贫富、男女,一律平等。学校教学采用班级授课形式。捷克兄弟会的这种生活环境为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创作提供了土壤。
著作内容
1、教育目的
夸美纽斯认为博学、德行和虔信这三种品质是自然存在我们身上的,并且是要通过教育去取得的。“实际上,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因此,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知识、道德和虔信,使人能过好今生,并且提出教育是人人需要的。“富人没有智慧岂不等于吃饱了糠麸的猪仔?贫人不懂事岂不等于负重的驴子?美貌无知的人岂不只是一只具有羽毛之美的鹦鹉,或是一把藏着钝刀的金鞘?”还提出教育应该从少年时期开始,“人最容易在少年时期形成,除了这种年龄就不能形成合适”。
2、改革旧教育
在学校设立方面,夸美纽斯认为学校作为教育青年的场所是必需的,批判在较小的村庄和村落中没有设立学校,认为在每一个秩序良好的居民区(不管它是一个城市,一个乡镇,或是一个村落),都应该设立一所学校,或者一个教育青年的地点。
在学生方面,他主张普及教育,“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他批判了旧教育中学校不是为整个社会设立的,而是为富人设立的,穷人很难有机会进学校,提出不仅有钱有势的人的子女应该进学校,而且一切城镇乡村的男女儿童,不分富贵贫贱,同样都应该进学校。
在学校改革方面,夸美纽斯认为,学校改革是可能的,并且提出建立一个新的教育体系。学校改革的基础应当是万物的严谨秩序,即把时间、科目和方法巧妙地加以安排而已,而这种严谨秩序应当以自然为借鉴,并且必须不受任何阻碍。
在学校纪律方面,夸美纽斯认为,纪律是学校的发动力和推动力,但纪律教育不是强制和鞭挞,应该用良好的榜样、温和的言词,并且不断诚恳地、直率地关心学生,突发的愤怒只能用在例外的情境上面,应当存心使结果能恢复良好的
3、教与学的原则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提出了几条教学原则:一是教学的便易性原则。他认为教育应当从开

始;受教育者有接受教育的适当准备;教学进程从一般到特殊;教学应当从易到难;学生的负担不能过重;教学应该是缓慢发展的;按照学生的年龄,顺应儿童的天性,采用正当的方法;用直观教学使学生彻底能接受知识;教学的知识应是实用的;教学应该采用同一种方法。二是教学的彻底性原则。 其中包括只教有价值的学科,不省略任何有价值的知识;在教学细节之前,应在学科的一般概念、学生的求学欲望以及感官和心智的实际指正方面打好基础,“明白它的目标、限度和内部结构”“自然把根底打得很深”“自然发展一切事物从根底开始,不从别处入手”;教学应将学科的各部分相联系,将教学的前后相联系,注意相似学科的相似点;教学应考虑起使用性,并在复习和练习中加强,“凡是学过的东西都应该由一个学生传授给另一个学生,使没有知识不被利用”“教导别人的人就是教导了自己”。三是教学的简明性和迅速性原则。他提出实行班级授课制,“一个教师同时教几百个学生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要紧的”;每门学科只用该用一本书,“一方面为了参考方便,一方面某段一定在某页,是可以帮助记忆的”;制定每门学科的教学计划,使每年、每月、每周、每日,甚至每小时都有一定的工作;一切学科与语言都应该采用同样的方法教授;每件事都应该彻底地、扼要地、简练地教,使悟性经过一个钥匙开启以后,就能自行解释新的问题;一切相连的事物都应该联合教授;教学要循序渐进,使一天的功课可以扩充前一天,引起后一天的;排除与避免障碍。
4、分科教学法及学制体系
按照夸美纽斯的理想,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应具备博学、德行和虔信三种品质。与此相适应,夸美纽斯提出了五种学科的教学法,即科学教学法、艺术教学法、语文教学法、道德教育的方法和灌输虔信的方法。结合各项教学原则,尤其是直观教学原则,总结了各科教学法的规则。
夸美纽斯认为,学习应从婴儿期开始,一直持续到成年。它分为4个阶段,即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春期,每个阶段有6年。由此他提出了统一的学制体系,即每个阶段设立一种对应的学校,分别为母育学校、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和大学。根据循序渐进等原则,他还为各级学校设置了相应的课程。

评价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从宏观的教育目的到微观的各科教学方法及各级学校和课程设置系统地论述了教育的各个元素,开创了近代教育学的先河。他的教育思想不仅给当时世界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改革提供了依据,而且对现今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与实

践有借鉴意义,影响深远。
夸美纽斯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使学校教育从贵族走向平民;系统制定了班级授课制,使个别教育转变为集体教育。这两项与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相适应的教育制度,对西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壮大有重要意义,而且一直沿用至今。在普及教育方面,我国目前正在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免费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普及义务教育,普遍提高国民素质。我国的学校由大学至小学均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并根据教学效果的好差,提出小班化教学即减少班级中的人数。
此外,夸美纽斯提出的三条教学原则中包含着许多小点,有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等。在几百年后的今天,这些教学原则由于其合理性广泛存在于现今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中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程改革中的这些要求与上述的教学原则有着相似之处。可见,这些教学原则经受住了历史和实践的考验,对现今的教育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尽管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面面俱全,但综观全书他对教育评价方面很少涉及,并且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
夸美纽斯受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注重人性,但由于基督教的世界观根深蒂固,其教育思想中渗透着神学的思想。在教育目的方面,夸美纽斯提出通过教育过好现世生活,与经院哲学的“原罪论”想比较可以说是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但是他又认为“人的终极目标在今生之外”,在于“与上帝共享永恒的幸福”,在于“使自己皈依上帝”,而“今生是永生的预备”。此外,他认为教育是维护社会和谐的工具,在当时的社会也即维持了等级制度,“地位较低的人要受教育,他们才能聪明地、谨慎地服从他们的长上,不是出于强迫,像驴子的服从一般,要出于自愿,处于爱好秩序之心”。在论述教材问题时,他认为《圣经》是知识的唯一真实来源,学生应以全部时间去寻找它们的真实意义,“《圣经》是智慧的源泉”“《圣经》是上帝的新生儿的最甜最好的乳”。
夸美纽斯受培根的“感觉论”影响提出直观教学,通过感官

帮助理解巩固知识。这与经院主义教育所提倡的死记硬背相比也是教学上的进步,但是他过分夸大了直观的意义,把直观知识和间接知识相对立,夸大了感性认识的作用而忽视了理性认识的作用,“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都应该放到听官的跟前”。
在论及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时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旧教育弊端中的改良,但是存在着机械性和简单化的缺点,将其与自然现象机械地、简单地的类比。如在论及班级授课制时,他提出“一个教师同时教几百个学生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要紧的”;他要求学校组织得“是学生在一定的时候只学一件事情”,还要求绝对遵守教学时间和学科安排,不能有任何省略或颠倒;把教学原则与小鸟孵化及建筑师建造房子简单地相比较等等。

参考文献
① [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② 毕诚.中外教育名著评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874-882.
③ 单中惠,朱镜人.外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1-74.
④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91-210.
⑤ 扎古尔·魔西.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94.140-160.
⑥ 藤大春.外国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315-363.
⑦ 李文奎.试论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1):49-54.
⑧ 李毅.夸美纽斯《大教学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2):88-90.
⑨ 田本娜.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述评[J] .课程.教材.教法,1981,(2):80-8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