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意思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意思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意思是:就像烟雨一川青草,就像随风飘转的柳絮,梅子黄时的雨水,无边无际。出自:宋代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赏析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川烟草,满城 风絮赏析 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一川烟草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上片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立意新奇,能兴起人们无限想象,为当时传诵的名篇。 贺铸的美称“贺梅子”就是由这首词的末句引来的。据周紫芝《竹坡话》载:“贺方回尝作《青玉案》词,有‘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可见这首词影响之大。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横塘,在苏州城外。龚明之《中吴纪闻》载:“铸有小筑在姑苏盘门外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往来于其间。”是作者隐居之所。凌波,出自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里是说美人的脚步在横塘前匆匆走过,作者只有遥遥地目送她的倩影渐行渐远。基于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遗憾,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推测那位美妙的佳人是怎样生活的。“锦瑟年华谁与度?”用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诗意。下句自问自答,用无限婉惜的笔调写出陪伴美人度过如锦韶华的,除了没有知觉的华丽住所,就是一年一度的春天了。这种跨越时空的想像,既属虚构,又合实情。

上片以偶遇美人而不得见发端,下片则承上片词意,遥想美人独处幽闺的怅惘情怀。“碧云”一句,是说美人伫立良久,直到暮色的四合,笼罩了周围的景物,才蓦然醒觉。不由悲从中来,提笔写下柔肠寸断的诗句。蘅皋,生长着香草的水边高地,这里代指美人的住处。“彩笔”,据《南史·江淹传》:“……(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一川烟草’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这里用彩笔代指美人才情高妙。那么,美人何以题写“断肠句”?于是有下一句“试问闲愁都几许?”刘熙载云:“贺方回《青玉案》词收四句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其未句好处全在‘试问’句呼起,及与上‘一川’二句并用耳。”笔者认为,“试问”一句的好处还在一个“闲”字。“闲愁”,即不是离愁,不是穷愁。也正因为“闲”,所以才漫无目的,漫无边际,飘飘渺渺,捉摸不定,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种若有若无,似真还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差堪比拟。作者妙笔一点,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超人的艺术才华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宋·罗大经云:“以三者比愁之多,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清·王闿运说:“一句一月,非一时也。”都是赞叹末句之妙。 贺铸一生沉抑下僚,怀才不遇,只做过些右班殿臣、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之类的小官,最后以承仪郎致仕。将政治上的不得志隐曲地表达在诗文里,是封建文人的惯用手法。因此,结合贺铸的生平来看,这首诗也可能有所寄托。贺铸为人耿直,不媚权贵,“美人”、“香草”历来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因此,作者很可能以此自比。居住在香草泽畔的美人清冷孤寂,不正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形象写照吗?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首词之所以受到历代文人的盛赞,“同病相怜”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吧!当然,径直把它看作一首情词,抒写的是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怅惘,亦无不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

贺铸的诗词《横塘路》注释及译文

贺铸的诗词《横塘路》注释及译文《横塘路》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释 ①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②芳尘去:指美人已去。 ③锦瑟华年:指美好的青春时期。锦瑟:饰有彩纹的瑟。 ④月台:赏月的平台。花榭:花木环绕的房子。 ⑤琐窗:雕绘连琐花纹的窗子。朱户:朱红的大门。 ⑥蘅皋: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

⑦彩笔:比喻有写作的才华。事见南朝江淹故事。 ⑧都几许:共有多少。 ⑨一川:遍地。 译文 你的玉步不肯来到横塘,我只有目送你离去。但现在不知你与谁相伴,共度这花样的美好年华?在那修着偃月桥的院子里,朱红色的小门映着美丽的琐窗。只有春风才能知道你的归处。 天上飞云在空中拂过,长满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隐若现。佳人一去而不复返,我用彩笔写下断肠的诗行。如果要问我的忧伤有多深多长,就像烟雨一川青草,就像随风飘转的柳絮,梅子黄时的雨水,无边无际。 扩展阅读:贺铸的作品风格 贺铸能诗文其词内容,尤长于词。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

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代表作为《青玉案·横塘路》、《鹧鸪天·半死桐》、《芳心苦(踏莎行·杨柳回塘)》、《生查子·陌上郎》、《浣溪沙》([一]、[二]、[三])、《捣练子·杵声齐》、《思越人》、《行路难·小梅花》、《凌歊·控沧江》、《捣练子·望书归》、《采桑子》等,其中以《青玉案·横塘路》、《鹧鸪天·半死桐》、《芳心苦(踏莎行·杨柳回塘)》三首为最。《鹧鸪天·半死桐》悼念词人相濡以沫的妻子,字字悲切,如泣如诉,“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这一句更是饱含深情,哀婉凄绝。《芳心苦(踏莎行·杨柳回塘)》写“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的荷花,视角新奇却又不失于理,且托物言志,可谓手法高妙。 贺铸虽然诗、词、文皆善。但从实际成就看,他的诗词高于文,而词又高于诗。其词刚柔兼济,风格多样,所以张耒赞为“盛丽如游金、张之堂,而妖冶如揽嫱、施之祛,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东山词序》)。其中以“深婉丽密”之作为最多。贺铸曾说:“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建康集》卷八《贺铸传》)。这主要指他善于融化中晚唐诗句入词。他融化前人诗句的技巧,堪与周邦彦比美。他的许多描写恋情的词,风格也是上承温、李等人,写得婉转多姿,饶有情致。[4]贺铸作词,像苏轼一样,也是“满心而发,肆口而成”(张耒《东山词序》),抒发自我的人格精神。而贺铸作为一生不得志的豪侠,他的词具有独特的情感内涵:在宋代词他第一次表现出英雄豪侠的精神个

横塘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

横塘原文翻译及赏析 横塘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 横塘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译文 春天到来的时候,这满塘的水就绿了, 但水上的石桥和水边的红塔旧色依然。 在每年送朋友上路的横塘里, 蒙蒙细雨中,即将远行的画船栓在岸边的垂杨柳上。 注释 南浦:泛指送别之处。 赏析: 赏析 这首诗写送别朋友时的情景,表达了与朋友间的深情。横塘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南,风景宜人。 前两句为送别之景。南浦,泛指送别友人的河边。一川;是为一片,遍地。朱塔;红色的宝塔。这两句可以这样理解;春天来了,南浦平披上了绿装,大地焕然一新。只有石桥、朱塔,不管春夏秋冬,还是老样子。两依然,朋友乘春光而去,以后只有石桥、朱塔与诗人为伴。想到这诗人黯然神伤。 后两句是离别之情。系;拴着。画船;油漆彩绘之船。在年年送客的横塘,今又有一条将要离去的画船,在蒙蒙细雨中拴在杨柳上,垂柳轻舟、雨中送客、依依惜别之情更使人伤怀。 全诗以抒情之笔写景,通过环境景物描写,烘托离别之情,情景交融,深情缠绵,回味无穷。 横塘原文翻译及赏析2 卜算子·烟雨幂横塘

烟雨幂横塘,绀色涵清浅。谁把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江半。 隐几岸乌巾,细葛含风软。不见柴桑避俗翁,心共孤云远。 翻译 朦胧的烟雨笼罩着池塘,天青色的横塘水清澈见底。是谁用并州这把锋利的剪刀,剪来了吴淞半江水? 倚着几案,只见到露出额头的纶巾,细葛布像风一样柔软。不见隐于柴桑的避俗老人,我的心思和他一样飘渺高远。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幂:覆盖,笼罩。 横塘:泛指池塘。 绀色:天青色,一种深青带红的颜色。 并州:古九州之一,宋代为太原府,治所在今山西太原。 隐几:即靠着几案。 岸:露出额头的戴头巾法。 乌巾:黑头巾,隐者的服饰。 细葛:指用较细的葛布制作的衣服。 柴桑避俗翁:指陶渊明。陶渊明为柴桑人,故云。 创作背景 词人屡次参加科举考试皆不中第,遂以隐士自视。本首词就是词人为歌咏隐逸生活而作的一首词,以表达其高洁情操和高远志趣。 赏析 词的上片描写隐者所处风景如画的环境;下片描述志向高远的隐者形象,体现出词人不为尘俗功利所缚的恬远心性和通脱怀抱。全词写得空灵隽永,飘逸潇洒。 上片写景,笔意精准利落。“烟雨幂横塘”历来观点认为语出唐诗人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烟雨封巫峡”之句;接下去的“谁把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江半”化用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的句

《横塘路》(贺铸)全诗翻译赏析

《横塘路》(贺铸)全诗翻译赏析 横塘路贺铸系列:宋词三百首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注释1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2芳尘去:指美人已去。3锦瑟华年:指美好的青春时期。锦瑟:饰有彩纹的瑟。4月台:赏月的平台。花榭:花木环绕的房子。5琐窗:雕绘连琐花纹的窗子。朱户:朱红的大门。6蘅皋:长著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7彩笔:比喻有写作的才华。事见南朝江淹故事。8都几许:共有多少。9一川:遍地。译文你的玉步不肯来到横塘,我只有目送你离去。但现在不知你与谁相伴,共度这花样的美好年华?在那修著偃月桥的院子里,朱红色的小门映着美丽的琐窗。只有春风才能知道你的归处。天上飞云在空中拂过,长满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隐若现。佳人一去而不复返,我用彩笔写下断肠的诗行。如果要问我的忧伤有多深多长,就像烟雨一川青草,就像随风飘转的柳絮,梅子黄时的雨水,无边无际。赏析此词抒写了因理想不能实现而郁郁不得志的「闲愁」。作者退隐横塘,壮志难伸,故借美人迟暮,盛年不偶,写自己的不为世用。「碧云冉冉横皋暮」,托洛神以寄对君主的思慕。上片写相恋和怀念,开头两句写昏暮景色,暗示出抒情主人公等待盼望那位「凌波」仙子直到黄昏,仍不见踪影。写「美人」可望而不可及,以此喻指理想不能实现,形象生动。下片的「碧云」句喻指时光流逝之迅速,末尾连用三个比喻来表现「闲愁」之多、乱、缠绵不断,十分生动。词中他把抽像的闲情化为可感可知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仅形象、真切地表现出词人失意、迷茫、凄苦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生动、准确地展现了江南暮春时烟雨迷濛的情景,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本片尤以结句著称,用烟草风絮梅雨等三种景物,将不可触摸的虚的感情,转化为可见、可体味的实的景,而且运用了复合之比,超迈前人。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云:「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

贺铸《感皇恩》翻译赏析

贺铸《感皇恩》翻译赏析 贺铸《感皇恩》翻译赏析 半黄梅子,向晚一帘疏雨。断魂分付与,春将去。 [译文] 梅子已经一半黄熟,傍晚时又下了疏雨。春天啊,你要走就走吧,并请把我的愁思也一并捎去。 [出自] 北宋贺铸《感皇恩》 兰芷满汀洲,游丝横路。罗袜尘生步,迎顾,整鬟颦黛,脉脉两情难语。细风吹柳絮,人南渡。 回首旧游,山无重数。花底深朱户。何处?半黄梅子,向晚一帘疏雨。断魂分付与,春将去。 注释: 感皇恩:唐教坊曲名。 兰芷:香兰、白芷,均为香草。 汀洲:汀,水边平地。洲,水中陆地。 游丝横路:庾信《春赋》:“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 脉脉:相视而含情不语貌。 译文1: 兰草芷草长满了汀洲,重重游丝蛛网横挡小路。她步履轻盈走来,一边走一边看,略整发髻愁皱双眉,我俩深情相望默默无语。微风吹得柳絮纷飞,只见她登上小舟向南行去。 回头看那旧游之地,只有山峦无数连绵起伏。百花深处的红楼,如今可在何处?梅子已经半黄,傍晚又落下一阵细雨。我这断肠心,只好交给那暮春带去。 译文2: 香兰和白芷长满汀洲,游丝在路上飞来飞去。她迈着轻盈的脚步,罗袜生尘,前来把我等候。她的眼神顾盼,深情款款,一双美丽的娥眉却上心头。我们相互对视,似有深情却无法倾诉。细风吹得柳絮四处飞散,她默默无语地行舟南下。

回头再也不能细望过去的同游旧地,只有山峦景色依旧。在那百花锦簇的地方,哪里才是她的香闺?梅子已经一半黄熟,傍晚时又下了疏雨。春天啊,你要走就走吧,并请把我的愁思也一并捎去。 译文3: 水边的洲渚长满了兰草白芷,散发出微微的清香;路边树上蜘蛛一类的小虫吐出游丝飘飘悠悠,不时横过小路。她步履轻盈地走向前来,略整发髻,微皱双眉,脉脉含情地望着我,却没有任何语言。微风吹得柳絮飞舞,她默默地登船南去。 回头看那旧游之地,只见无数山峦重重叠叠。她的朱门闺阁在哪里?莫不是在那白花深处?梅子已经开始发黄,傍晚又一阵疏雨。我真想把这颗破碎的心交付春光,让春光永远带去。 译文4: 香兰白芷长满汀洲,香草藤丝爬满小路。她如凌波迈着轻盈的碎步,将我迎侯盼顾。她整理好钗鬟,稍皱眉头,我俩对视良久,脉脉含情乎,没有一言一语,衷肠真情难诉。微风悠悠柳絮飞舞,结局还是伊人翩然南渡。 回首往事旧游景致,恰是山峦叠翠无数。百花丛深、朱红门户,你究竟在何处?见枝头挂着半黄熟的梅子,已是向晚时候,帘外正下着稀疏细雨。我将断魂托付埋葬春天里,若春欲离,请别忘了带着它一同归去。 赏析: 这是一首爱情词。全词写相见不能相爱的帐恨。上片写两个乍见又别的的情景。下片写相思的愁苦。全词不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而且景物深化了情思。整鬟颦黛,脉脉两情难语。“整鬟颦黛”表现出一幅尴尬的姿态和满腹的.心事,但感情仍默默相许。“脉脉两情”传达出彼此双方情感之交流、贯通。“难语”二字顿挫,一种无端的阻隔使双方难以倾诉衷情。这首词写送别恋人,难舍难分。全篇没有什么警句妙语,但细加品味,则觉其语浅情深,清疏淡雅,意蕴隽永,别有一番风味。。上片怀旧,“罗袜”四句,写与美人眉目传情而衷肠难诉,描摹细腻,生动传神。下片写离愁。“回首”二句,从自己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赏析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赏析 青玉案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①贺铸,为人耿直,才兼文武,可惜官职低微。此词作于晚年退居苏州时。②凌波:形容女子轻盈的步态。③蘅皋:长满杜蘅的沼泽地。 1、词的下阕“试问闲愁都几许”,却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来作答,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赏析。 【解析】 上阕是说美人的脚步在横塘前匆匆走过,作者只有遥遥地目送她的倩影渐行渐远。基于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遗憾,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推测那位美妙的佳人是怎样生活的。下阕则承上片词意.遥想美人独处幽闺的怅惘情怀。伫立良久,直到暮色四合,笼罩了周围的景物,才蓦然醒觉。不由悲从中来,提笔写下柔肠寸断的诗句。结句的“闲愁”,正因为“闲”,所以才漫无目的,漫无边际,飘飘渺渺,捉摸不定,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种若有若无、似真还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可堪比拟。 【答案】 这里运用了渲染的表现手法,词人紧扣季节,用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雨来渲染这闲愁之浓,之深。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高超

的艺术表现力。 2、 末四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历来为人所称道,词人也因此有了“贺梅子”的雅号,请你说说它究竟妙在何处?(不超过100字)(5分) 答:词人连用三个比喻(博喻),以烟草、风絮、梅雨三个意象合成一幅时空展衍的江南暮春烟雨图,不仅将不可捉摸的抽象情感,转化为可见、可闻、可触、可感的客观景物,而且形象地表现出闲愁的无处不在、无法排遣。(角度1分;结合作品分析2分;语言1分) 3 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D ) A.这首以美人离去发端,似写相思之情,实则抒发作者的孤寂生活和政治上的失意。 B.上阕写目睹佳人飘然远去的场景,以及由此引起的遐想;下阕写春归冉冉,云水相隔,音讯难通,只能题诗自解。 C.作者善于熔化前人的语意或诗句入词,自成意境,有天衣无缝之妙。 D.词末借江南暮春常见的三种物象,用比喻、拟人及夸张手法写闲愁,用语工整,意味深长。 二: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2)“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其妙处。(4分) 答案: (1)词中明写相思之情,实则借怀思美人抒发自己的苦闷闲愁和迷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贺铸《菩萨蛮 彩舟载得离愁动》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 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 贺铸 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送。波渺夕阳迟,销魂不自持。 良宵谁与共,赖有窗间梦。可奈梦回时,一番新别离! 【译文】 画船载着离愁驶离了岸边,不料正有顺风送我登程。水波辽远夕阳中天色已晚,暮色中禁不住黯然伤神。 美好的夜晚再与谁共度,幸好还能与爱人小窗同倚在睡梦里。无奈到了梦醒的时候,又是一番新的别离。 【注释】 ①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 ②彩舟:结彩的船,此处指行人乘坐的船。唐刘禹锡《竞渡曲》:“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③无端:无缘无故。樵风:树林中吹来的风。《后汉书·郑弘传》:“会稽山阴人”注引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云:郑弘入山遇仙人问其所欲,“日:‘常患若耶溪载薪为难,愿旦南风,暮北风。后果然。”因称若耶风为郑公风,又叫樵风。后用樵风指顺风。 ④波渺:水面宽阔,烟波茫茫的样子。迟:晚。 ⑤自持:控制自己。 ⑥赖:感情依托。 ⑦可奈:怎奈,岂奈之意。 【创作背景】 贺铸17岁时离家赴汴京,由于所任皆冷职闲差,抑郁不得志,自称“四年冷笑老东徐”。元符元年(1098年)因母丧去职,不久东归,游历或居住于苏、杭一带。他因尚气使酒,终生不得美官,不得志。诗人一生有很多离愁时刻。 【鉴赏一】 这首词描写离愁别恨。 上片写离愁。“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送”二句,想象十分丰富,构思奇特,它突破了向来以山、水、烟、柳等外界景物来愈愁的手法,把难于捉摸、无踪无影的抽象愁情写得好像有了体积、有了重量。这里,“彩舟”指行人乘坐之舟。长亭离宴,南浦分手,一片哀愁。现在,兰舟已缓缓地离开了码头,随着兰舟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原文及赏析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原文及赏析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原文及赏析 原文: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闲情一作:愁) 翻译: 轻移莲步不再越过横塘路,只有用目力相送,她像芳尘一样飘去。正是青春年华时候,可什么人能与她一起欢度?是月台,是花榭,是雕饰的窗,是紧闭的朱户,这只有春天才会知道她的居处。飘飞的云彩舒卷自如,芳草岸旁的日色将暮,挥起彩笔刚刚写下断肠的诗句。若问闲情愁绪有几许?好象一江的烟草,满城随风飘落的花絮,梅子刚刚黄熟时的霖雨。 注解: 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芳尘去:指美人已去。锦瑟华年:指美好的青春时期。锦瑟:饰有彩纹的瑟。月台:赏月的平台。花榭:花木环绕的房子。琐窗:雕绘连琐花纹的窗子。朱户:朱红的大门。蘅皋(héng gāo,横高):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彩笔:比喻有写作的才华。事见南朝江淹故事。试问闲愁都几许:都几许,有多少。试问,一说“若问”。闲愁,一说“闲情”。一川:遍地。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上片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立意新奇,能兴起人们无限想象,为当时传诵的名篇。 贺铸的美称“贺梅子”就是由这首词的末句引来的。据周紫芝《竹坡诗话》载:“贺方回尝作《青玉案》词,有‘梅子黄时雨’之

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可见这首词影响之大。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横塘,在苏州城外。龚明之《中吴纪闻》载:“铸有小筑在姑苏盘门外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往来于其间。”是作者隐居之所。凌波,出自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里是说美人的脚步在横塘前匆匆走过,作者只有遥遥地目送她的倩影渐行渐远。基于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遗憾,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推测那位美妙的佳人是怎样生活的。“锦瑟年华谁与度?”用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诗意。下句自问自答,用无限婉惜的笔调写出陪伴美人度过如锦韶华的,除了没有知觉的华丽住所,就是一年一度的春天了。这种跨越时空的想像,既属虚构,又合实情。 上片以偶遇美人而不得见发端,下片则承上片词意,遥想美人独处幽闺的怅惘情怀。“碧云”一句,是说美人伫立良久,直到暮色的四合,笼罩了周围的景物,才蓦然醒觉。不由悲从中来,提笔写下柔肠寸断的诗句。蘅皋,生长着香草的水边高地,这里代指美人的住处。“彩笔”,据《南史·江淹传》:“……(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这里用彩笔代指美人才情高妙。那么,美人何以题写“断肠句”?于是有下一句“试问闲愁都几许?”刘熙载云:“贺方回《青玉案》词收四句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其未句好处全在‘试问’句呼起,及与上‘一川’二句并用耳。”笔者认为,“试问”一句的好处还在一个“闲”字。“闲愁”,即不是离愁,不是穷愁。也正因为“闲”,所以才漫无目的,漫无边际,飘飘渺渺,捉摸不定,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种若有若无,似真还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差堪比拟。作者妙笔一点,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超人的艺术才华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宋·罗大经云:“以三者比愁之多,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清·王闿运说:“一句一月,非一时也。”都是赞叹末句之妙。

《苏溪亭》原文及翻译赏析

《苏溪亭》原文及翻译赏析 《苏溪亭》原文及翻译赏析 《苏溪亭》原文及翻译赏析1 苏溪亭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古诗简介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与《兰溪棹歌》相近。戴叔伦公元780年在(唐德宗建中元年)旧历五月至次年春曾任东阳令,苏溪在今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与浙江省东阳市不远,这首诗大约是他在这段期间所作的。 翻译/译文 苏溪亭边野草茁长,遍地青青,已是暮春时节。在东风吹拂中,斜倚阑干象《西洲曲》里的那人是谁呢? 燕子还没有回到旧窝,而美好的春光已快要完了。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料峭春风中的杏花,也失去了晴日下艳丽的容光,显得凄楚可怜。 赏析/鉴赏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与《兰溪棹歌》相近。戴叔伦公元780年在(唐德宗建中元年)旧历五月至次年春曾任东阳令,苏溪在今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与浙江省东阳市不远,这首诗大约是他在这段期间所作的。 诗中所写的景是暮春之景,情是怨别之情。“苏溪亭上草漫漫”,写出地点和节候。野草茁长,遍地青青,已是暮春时节。这时的溪边亭上,“春草碧色,春水渌波”,最容易唤起人们的离愁别绪,正为下句中的倚阑人渲染了环境气氛。“谁倚东风十二阑”,以设问的形式,托出倚阑人的形象。在东风吹拂中,斜倚阑干的那人是谁呢?这凝眸沉思的身姿,多像《西洲曲》里的人:“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阑干头。阑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这位倚阑人眼中所见、心中所思的是什么呢?“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燕子还没有回到旧窝,而美好的春光已快要完了。虽是眼中之景,却暗喻着心中之情:游子不归,红颜将老。“一汀烟雨杏花寒”,正是“春事晚”的具体描绘。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料峭春风中的杏花,也失去了晴日下艳丽的容光,显得凄楚可怜。这景色具体而婉曲地传出倚阑人无端的怅惘,不尽的哀愁。如此写法,使无形之情因之而可见,无情之景因之而可思。宋人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词里的警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可能就是受到这首唐诗的启发的。 四句诗全是写景,而景语即情语,情景融浑无迹。诗人描写暮春景色浓郁而迷蒙,恰和倚阑人沉重而忧郁的心情契合相印,诗韵人情,隽永醇厚。 《苏溪亭》原文及翻译赏析2 原文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译文及注释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苏溪亭外野草青青,无边无际;是谁随着东风唱着阑干十二曲呢? 苏溪亭:在现在的浙江义乌市。漫漫:无边无际。十二阑:乐府古曲中有阑干十二曲。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tīng)烟雨杏花寒。 春天来得晚了些,燕子还没有归来;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杏花在料峭春风中只感凄寒。 燕子不归:远方未归的.游子。汀:水边平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苏溪亭外野草青青,无边无际;是谁随着东风唱着阑干十二曲呢? 春天来得晚了些,燕子还没有归来;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杏花在料峭春风中只感凄寒。

古词创作的结拍

古词创作的结拍 结拍也叫“歇拍”,又称“煞拍”。即一段词或者一首词的结句。结拍的好坏,是一首词成败的关键。“临去秋波那一转”,尤能给人以消魂欲绝之感。因此,“词要住得恰好”。 那么,怎样的结拍才算“住得恰好”呢?古人云:“小令不能续之使长;长调不能缩之使短;调之单者,欲增之使双而不得;调之双者,欲去半调而使单,亦不能。如此,方是好词。其不可断续增减处,全在善于煞尾。”双调前后两结尤有讲究:“前结如发奔马收缰,尚存后面地步,有住而不住之势;后结如流泉归海,回环通首源流,有尽而不尽之意。” 至于常用的结法。前人归纳为:“或拍合,或宕开,或醒明本旨,或转出别意,或就眼前指点,或于题外借形,如白石所云:辞意俱尽,辞尽意不尽,意尽辞不尽三者而已。”所谓“辞意俱尽”是指“急流中截后语,非谓词穷理尽者也”。 如刘克庄的《玉楼春·双林推》 玉楼春戏林推 刘克庄 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小标题“戏林推”,黄昇《花庵词选》作:“戏呈林节推乡兄。”节推就是推官。首句“跃马长安”,指林推官骑马巡行首都的街市。长安本为汉、唐京师,这里用来借指临安(今浙江杭州)。他与作者同乡,家在福建莆田县,现今供职于京师,年复一年,长期以客舍为家,而在家之日倒反而如寄旅之客一般,十分短暂。 接下两句,从“客舍似家”引出林推官的日常生活。白天是将钱沽酒豪饮,更无别事。“无何”,见《汉书·袁盎传》:“师古曰:

“无何,言更无余事。”晚间则高烧红烛,通宵赌博。”可见林推官是在妓院中进行赌博。“呼卢”,指呼“卢”的声音。《晋书·刘毅传》:”五木类似骰子,五子全黑称为“卢”,掷得“卢”便获全胜,所以赌徒们都连声呼“卢”。对于同乡友人这样的生活方式,作者是深感不安的,所以下片就着重在劝慰和激励。 下片“易挑”两句运用对比,一方面是家乡对丈夫的爱情忠贞不渝的妻子,另一方面是京师妓院中三心两意的美人。“锦妇机中字”,见《晋书·窦滔妻苏氏传》”作者认为,林推官妻子的真挚情意犹如苏氏锦织回文诗那样明确易解,而妓女变化多端的心事却是难以捉摸,相形之下,应该珍惜妻子对自己的一片深情。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陡然振起,“男儿西北有神州”,这句话是全词中心思想所在,作者慨然指出,大丈夫生当国家难之秋,应以收复中原为己任。“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炎正《水调歌头》)“浪说胸吞云梦,直把气吞残虏,西北望神州。”(戴复古《水调歌头》)这是多少爱国志士一致的心愿。末句针对上片林推官沉缅于声色的生活,希望他不值得为那些水西桥畔的妓女抛洒泪水,而是要振作起来,有所作为,为恢复中原增添一分力量。 前六句泛写林沉溺于青楼酒肆,忘记了国家按危,突出一个“戏”。然结句却出人意料:“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正面忠告,点明词旨。而就在词意急转直下处,词便戛然而止,“词意俱尽”了。所谓“辞尽意不尽”并非词意未明,实“辞中已仿佛可见矣”。 如辛弃疾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本是抒写哀民忧国之情的,而竟然以“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二句作结,似乎已另辟蹊径了,而实际上鹧鸪“不如归去”的叫声却包含了极丰富的内容,辞虽尽而意犹未尽。所谓“意尽辞不尽”是指“意尽于未当尽处,则词可以不尽矣,非以长语益之者也”。 为了利于理解与借鉴,在此愚做一个整理,将词的常见结法总结如下:

青玉案贺铸赏析 青玉案贺铸翻译

青玉案贺铸赏析青玉案贺铸翻译 这首词抒写了因理想不能实现而郁郁不得志的“闲愁”。上片写相恋和怀念,下片开头两句写昏暮景色,暗示出抒情主人公等待盼望那位“凌波”仙子直到黄昏,仍不见踪影,或“闲愁”太多。写“美人”可望而不可及,以此喻指理想不能实现,形象生动。下片的“碧云”句喻指时光流逝之迅速,末尾连用三个比喻来表现“闲愁”之多、乱、缠绵不断,十分生动,作者也因此获得了“贺梅子”的雅号。词中他把抽象的闲情化为可感可知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仅形象、真切地表现出词人失意、迷茫、凄苦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生动、准确地展现了江南暮春时烟雨迷蒙的情景,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结尾处“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以江南景色比喻忧愁的深广,以面积广大喻愁之多,“满城风絮”以整个空间立体地比喻愁之深广,“梅子黄时雨”以连绵不断比喻愁之时间长和难以断绝,兴中有比,意味深长,被誉为绝唱,贺铸也因此而有“贺梅子”的雅号,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黄庭坚更是极口称赞说:“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寄贺方回》)。=======================断肠一曲贺梅子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龚明之《中吴纪闻》说,贺铸有一座小屋,在姑苏盘门外十余里一个叫横塘的地方。他经常在这一带盘桓,后来写下了这首词。从词的开头两句“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看,大概是偶然的一次机遇,使作者结识了词中所写的这位女子。但她未能到横塘来,便只好看她姗姗而去了。“凌波”不见,“芳尘”已渺,此刻的画面上只有一个伫立“目送”的人。开头三句,破空而来,一下子把事情揭示出来,用的是“直陈其事”的赋体。从平淡的叙述中,暗示出情在其中,因此有下面的遥想: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锦瑟华年”,直用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全句说你青春的美好年华将怎样度过呢?“谁与度”本意是和哪个在一起度过。但联系下两句,这个女子似是孤独寂寞的,所以这句猜想、不肯定的口气更重一些。想象着的情景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出自宋朝诗人贺铸的《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赏析 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上片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立意新奇,能兴起人们无限想象,为当时传诵的名篇。 贺铸的美称“贺梅子”就是由这首词的末句引来的。据周紫芝《竹坡诗话》载:“贺方回尝作《青玉案》词,有‘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可见这首词影响之大。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横塘,在苏州城外。龚明之《中吴纪闻》载:“铸有小筑在姑苏盘门外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往来于其间。”是作者隐居之所。凌波,出自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里是说美人的脚步在横塘前匆匆走过,作者只有遥遥地目送她的倩影渐行渐远。基于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遗憾,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推测那位美妙的佳人是怎样生活的。“锦瑟年华谁与度?”用“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诗意。下句自问自答,用无限婉惜的笔调写出陪伴美人度过如锦韶华的,除了没有知觉的华丽住所,就是一年一度的了。这种跨越时空的想像,既属虚构,又合实情。 上片以偶遇美人而不得见发端,下片则承上片词意,遥想美人独处幽闺的怅惘情怀。“碧云”一句,是说美人伫立良久,直到暮色的四合,笼罩了周围的景物,才蓦然醒觉。不由悲从中来,提笔写下柔肠寸断的诗句。蘅皋,生长着香草的水边高地,这里代指美人的住处。

贺铸《青玉案》赏析

贺铸《青玉案》赏析 这首词抒写了因理想不能实现而郁郁不得志的“闲愁”。上片写相恋和怀念,下片开头两句写昏暮景色,暗示出抒情主人公等待盼望那位“凌波”仙子直到黄昏,仍不见踪影,或“闲愁”太多。写“美人”可望而不可及,以此喻指理想不能实现,形象生动。下片的“碧云”句喻指时光流逝之迅速,末尾连用三个比喻来表现“闲愁”之多、乱、缠绵不断,十分生动,作者也因此获得了“贺梅子”的雅号。词中他把抽象的闲情化为可感可知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仅形象、真切地表现出词人失意、迷茫、凄苦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生动、准确地展现了江南暮春时烟雨迷蒙的情景,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结尾处“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以江南景色比喻忧愁的深广,以面积广大喻愁之多,“满城风絮”以整个空间立体地比喻愁之深广,“梅子黄时雨”以连绵不断比喻愁之时间长和难以断绝,兴中有比,意味深长,被誉为绝唱,贺铸也因此而有“贺梅子”的雅号,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黄庭坚更是极口称赞说:“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寄贺方回》)。 ======================= 断肠一曲贺梅子 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龚明之《中吴纪闻》说,贺铸有一座小屋,在姑苏盘门外十余里一个叫横塘的地方。他经常在这一带盘桓,后来写下了这首词。 从词的开头两句“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看,大概是偶然的一次机遇,使作者结识了词中所写的这位女子。但她未能到横塘来,便只好看她姗姗而去了。 “凌波”不见,“芳尘”已渺,此刻的画面上只有一个伫立“目

横塘原文、翻译及赏析

横塘原文、翻译及赏析 横塘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 横塘原文、翻译及赏析1 版本一 青玉案⑴ 凌波不过横塘路⑵,但目送、芳尘去⑶。锦瑟华年谁与度⑷?月桥花院⑸,琐窗朱户⑹,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⑺,彩笔新题断肠句⑻。试问闲情都几许⑼?一川烟草⑽,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⑾。[2] 版本二 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3] 词语注释 ⑴青玉案:词牌名。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因取以为调名。六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韵。亦有第五句不用韵者。 ⑵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⑶芳尘去:指美人已去。 ⑷锦瑟华年:指美好的青春时期。锦瑟:饰有彩纹的瑟。唐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⑸月桥花院:一作“月台花榭”。月桥:像月亮似的小拱桥。花院:花木环绕的庭院。 ⑹琐窗:雕绘连琐花纹的窗子。朱户:朱红的大门。 ⑺飞:一作“碧”。冉冉:指云彩缓缓流动。蘅皋(hénggāo):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

⑻彩笔:比喻有写作的才华。《南史江淹传》:“……(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断肠句:伤感的诗句。 ⑼试问:一说“若问”。闲愁:一说“闲情”。都几许:总计为多少。 ⑽一川:遍地,一片。 ⑾梅子黄时雨:江南一带初夏梅熟时多连绵之雨,俗称“梅雨”。《岁时广记》卷一引《东皋杂录》:“后唐人诗云:‘楝花开后风光好,梅子黄时雨意浓。’”[3][4] 白话译文 你步履轻盈却不肯来到横塘,依旧凝望目送你带走了芬芳。你与谁相伴共度这美好时光?月桥花屋朱门映着美丽花窗,只有春风才知你生活的地方。 碧云飘飘的杜恒洲暮色茫茫,我用彩笔写下这伤心的诗行。如果要问我的伤心多深多长?就像那一川烟雨笼罩的青草,满城飞絮如同梅子黄时的雨。[5] 作品鉴赏 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上片写情深不断,相思难寄;下片写由情生愁,愁思纷纷。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立意新奇,能兴起人们无限想象,为当时传诵的名篇。 贺铸的美称“贺梅子”就是由这首词的末句引来的。可见这首词影响之大。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横塘,在苏州城外。龚明之《中吴纪闻》载:“铸有小筑在姑苏盘门外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往来于其间。”是作者隐居之所。凌波,出自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里是说美人的脚步在横塘前匆匆走过,作者只有遥遥地目送她的倩影渐行渐远。基于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遗憾,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推测那位美妙的佳人是怎样生活的。“锦瑟年华谁与度?”用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