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戏曲发展历程.

中国戏曲发展历程.

中国戏曲发展历程.
中国戏曲发展历程.

中国戏曲发展历程

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支奇葩。戏曲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闪边,其声腔曼妙委婉、韵律动人;其人物形象饱满、鲜明生动;其故事感人至深、脍炙人口。戏曲纵横古今、博雅通实、韵律无穷,是一门品赏不尽的艺术。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歌谣。如果说戏剧史西方的歌谣,那么戏曲则是古老中国五千年灿烂辉煌文明史上的优美歌谣。然而,中国戏曲这么博大精深的艺术,或许是因为太古老太遥远,竟没人说得清楚它究竟起源何处。关于戏曲的起源,有一下几类说法:其一,起源于宗教仪式说。这一说法认为,中国戏曲的形成于原始鬼神崇拜之间有着颇为密切的关系。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龙彼得他在《中国戏剧起源于宗教仪式考》一文中认为:“在中国,如同在世界任何地方,宗教仪式在任何时候,包括现代,都可能发展为戏剧,决定戏剧发展的各个因素,不必求诸于遥远的过去,它们在今天仍然还活跃着。”其二,起源于原始歌舞说。这是非常主流的一种说法,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戏曲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时代的歌舞。原始时代的歌舞虽具有模仿性质,但它的宗教性质却决定了它并非审美静观之物,不是纯粹的表演,还不能成为“戏曲”。不过它一初具戏曲的前期形态了,中国戏曲就酝酿于这种原始时代的歌舞中。其三,起源于古代宫廷优人说。戏剧只能活在舞台上,没有演员的当众表演,也就不会有戏剧。上古宫廷的俳优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职业演员。他们或笑谑,或歌舞,或弹奏,以供

人主之笑乐,所以不少古代学者视之为“优戏之始”。优可以说是中国戏曲最早的专业演员,他们为中国戏曲的发展积蓄了深厚的底蕴。其四,起源于傀儡戏说。早在戏曲正式诞生之前,傀儡戏就已在我国广大地区普遍流行,是深受群众喜爱的表演艺术,因为傀儡戏是以演绎人物故事为职,故被称为戏曲之源。戏曲的起源决定了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貌,同时也具有十分顽强的生命力。

到汉代,“百戏”开始盛行。“百戏”不是指一种单一的艺术形式,而是熔汉时杂乐和各种表演艺术技艺为一炉的综合体,是盛行于汉代广大社会,包含有民间散

乐、歌舞杂奏、杂技、角抵、幻术等音乐艺术形式的总称。“百戏”又称“角抵戏”。《东海黄公》就是一出古老的角抵戏,演的是秦朝末年善施法术的黄公到东海区降服白虎却法术失灵被虎所杀的故事。在《东海黄公》的表演中,有人虎相斗、人被虎杀的情节,有特定的服饰、人物、情节冲突和既定的结局,这显然已不属于两两相角、以力的强弱裁定胜负的角抵竞技,而是衍化出为表演既定的故事内容的戏剧表演。因此,这出古老的艺术也一度被许多学者看做中国戏曲的雏形。汉以后的魏晋六朝一直到隋朝都盛行百戏,百戏的发展为戏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成为戏曲萌芽的摇篮。

迈入唐代以后,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表演模式——弄参军。弄参军得名于表演的角色,“参军”属于官职的名称,是当时的芝麻小官;“弄”是古代百戏乐舞中角色扮演或节目表演的代称,如汉代百戏有“弄丸”,唐代有“弄参军”、“弄兰陵王”等。弄参军将两者结合,成为唐代戏曲的专有名词。弄参军的内容是提前准备、精心安排的。弄参军既风靡于

宫廷,又流行于民间;既有男演员,又有女演员,如周季崇和妻子刘采春都擅长演的弄参军《望夫歌》。据唐赵璘《因话录》记载:“

(唐)肃宗宴于宫中,女优有弄假宫戏,其绿衣秉简者,谓之‘参军桩’。”除了正式的参军戏,还有一些参军戏的延伸。

之后,出现了庙会和瓦舍,它们为戏曲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登上历史的舞台提供了客观和主观的条件,使其拥有固定的场所、稳定的观众和专业艺人群,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宋代出现的宋杂剧标注着戏曲真正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宋杂剧主要流行于都城以及繁华的商业城市,如北宋的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杭州)。在北宋时期,杂剧没有明确的范围艰定,它不仅继承了唐代的“参军戏”,还广泛吸取各种表演艺术的技法,因此包含了傀儡戏、滑稽戏、角抵戏等,如《目连救母》就是其中精彩的一出。宋杂剧的演出形式有着生动活泼的特点,在表演形式上大致分为“滑稽戏”和“歌舞戏”两个类别,它们表现内容的方法各异,题材丰富。其中,“滑稽戏”所占比重比较大,《宋官本

杂剧段数》中的280个剧种中,绝大多数都是滑稽戏。而歌舞戏在宋杂剧中则居于突出的地位。宋杂剧在开始的时候上演一段歌舞,表演一段生活中的俗事,称为“艳段”;然后再上演正杂剧,通名“两段”,可以是一段滑稽戏,一段大曲;最后是开玩笑式的小节目“杂扮”。金灭北宋后,继承了北宋的杂剧,称为“金院本”。金院本和宋杂剧名异实同,在表现形式上也没有太多的区别,但是金院本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地域色彩,是金朝在燕京(今北京)定居时形成的北方派杂剧。金杂剧是宋杂剧向元

杂剧转化的渡口,起到继往开来的作用,推动了中国戏曲的历史性发展。

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时产生于元代的文学主题。我们常说的中国三大文学体裁“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名翁灿烂辉煌的长卷中最为绚丽的篇章,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虽然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元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元杂剧是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综合各种民间艺术发展而成的一种成熟的戏曲形式。虽然说中国戏曲的源头至今众说纷纭,但是中国戏曲成熟与繁荣的标志,却都一致公认为元杂剧。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点。元杂剧在金代就已经开始了其演变、形成的过程,是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到了元代初年才趋于成熟而与原来的金院本有了显著的区别。二者继承的关系可以从其剧目上看出一二。不少杂剧就是把金院本加以丰富或改编而成的。如《太湖石》、《打球会》均取材于同名的金元本。此外,从杂剧的角色行当以及歌舞、表演、念诵等各种表演形式等方面,也不难看出其与金院本一脉相承的关系。元杂剧在形成的过程中还广泛吸取了其他艺术的成就和特色,如宋金时期的说唱艺术诸宫调就对元杂剧产生了极重要的影响。在舞台艺术方面,特别是在曲调的音乐和声腔形成方面,元杂剧还充分吸取了北方各民族的民间歌舞及各种百戏等因素。同时,在金元时期,在北方有很多少数民族的人民和汉族人民杂居,这对于元杂剧能够融合各民族的艺术成就,特别是接受各民族音乐和歌舞的影响,以形成元杂剧

的戏曲声腔,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元杂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唱。元杂剧主要有三个角色,即正末、正旦和净。元杂剧一剧一角色,由正末演唱的成为“末本”,

由正旦演唱的称为“旦本”。此外,还有外旦、贴旦(女配角)、外末、副末(男配角)和杂(有孤、驾、卜儿等)。元杂剧“一人主唱”——即在旦本戏中,正旦一人唱,在末本戏中正末一人唱,分工十分明确。元杂剧综合了丰富的文学和动听的音乐,继承和发展了说唱艺术,同时表演中也不乏滑稽和舞蹈。可以说,元杂剧是一个朝代的戏曲,它随着元代的兴起而孕育,伴着元代的发展而繁荣,最终随着元代的灭亡而退出历史舞台,但元杂剧具有空前的艺术成就,代表了中国古代戏曲的鼎盛时期,标志着戏曲的成熟,在我国戏曲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元杂剧的逐渐衰落,南戏迎来了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到了元末明初,南戏发展更加迅猛,并产生了一种新的戏曲形式——传奇。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传奇渐渐繁荣和成熟,成为继元杂剧之后戏曲发展的又一个高峰。“传奇”一词来源于唐代对奇异荒诞小说的统称,自元代起,“传奇”一名指称戏曲,宋元南戏、元杂剧都曾称为“传奇”,自明代以后,则多之明清两代以演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作品,寓意着具有传奇性和新颖性的特色。至今,戏曲学界对于传奇的指称范围尚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有的认为传奇包括元末南戏,有的认为传奇可追溯到昆腔...... 可谓众说纷纭。明清传奇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等一系列因素,都促使传奇进入繁荣时期。这时期,传奇不仅创作人才辈出,各

种优秀剧本更是争奇斗艳,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辉煌局面。明清传奇的舞台艺术在南戏、北杂剧和元杂剧的基础上,有了更为显著的进步。在面部造型中,分为俊扮和丑扮,并用各种各样的脸谱色彩来区分不同人物的性格。另一方面,传奇演出注重场景的布置,充分运用简易的道具和写实的灯彩,达到了很好的视觉效果。需要特别强调的事,传奇突破了杂剧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的体例,使《西厢记》那样五本二十折且部分突破一人主唱格局的剧本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稳固。同时,传奇时代的开始,标志着南戏的结束,二者的区别不仅仅在于称谓的变更,更在于体制上已有很大的变化。明清时期常演内容复杂、人物众多的大戏,增加了许多新型人物,传统角色行当就分化、派生出新的角色,明清时期的角色行当没有改变以生、旦为主的体制,在角色行当的分工上趋于细密和

合理,更专业化,表演的程式化加强。纵观明清传奇,传世作者八百多人,作品存目有两千六百种左右,保存至今的作品有六百多部,真可谓是繁盛一时。明清时期最突出的作品是历史剧,出现了“南洪北孔”两位伟大的剧作家,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是这一阶段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明清传奇的崛起,不仅在戏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后来遍地开花的民间地方戏曲也有深远影响。近代,各个地方剧种涌现,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川剧...... 纷纷走上历史舞台。戏曲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中国戏曲如一枝春意盎然的红杏,蓬勃着生命和活力。

中国戏曲发展历史赏析

中国戏曲发展历史赏析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戏曲,就像我国的一部部历史,只有懂得欣赏它的人,只有懂得关注它的人,只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他们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戏曲是我们的国剧。 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剧目是《东海黄公》,据张衡《西京赋》云:“东海黄公,赤刀奥祝,翼厌白虎,卒不能救。挟邪作蛊,于是不售。”中国戏曲的发展经历了从秦汉时期到唐代(中后期),到宋代,继而到成熟期的元代和处于繁荣起的明清时候。 《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大面》、《兰陵王》《拨头》《苏莫遮》等都是当时当时流行的的汉代歌舞戏。中唐以后,是戏曲的成熟期,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到了元代,是到了戏曲的成熟期。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宋杂剧和金院本,“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元杂剧得以呈一代之盛,艺术发展和社会现实从两个方面提供了契机。从艺术的自身发展来看,戏剧经过漫长的孕育和迟缓的流程,已经有了很厚实的积累,在内部结构和外在表现上都达到了成熟。在有才华的艺术家眼里,剧坛艺苑是一块等待他们去耕耘的新土地。从社会现实方面来看,元蒙统治者废除科举制度,不仅断绝了知识分子跻身仕途的可能,而且把他们贬到低下的地位,这些修养颇高的文化人,被沉入社会底层。在疏远经史,冷淡诗文的无可奈何之中,他们只有到勾栏瓦舍去打发光阴、去寻求生路。于是,新兴的元

浅谈中国戏剧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戏剧在新时代的发展之路 中国是戏剧大国,作为国粹的梅兰芳的京剧体系和布莱希特的柏林剧团与斯 坦尼拉夫斯基的莫斯科大剧院并称世界三大戏剧体系,而另一种剧种昆曲则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然而,中国并没有形成世界性的戏剧中心,而且在当下的社会中,中国的戏剧已经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低谷。这个低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作为戏剧接受主体的观众对于戏剧本身的拒绝接受,另一个则是作为戏剧管理者和戏剧文学家们对于戏剧与市场和戏剧文学创作的不切实际。 如今,步入低谷的中国戏剧已无法与繁荣发展的西方戏剧相媲美。世界齐名的两大戏剧中心——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然成为西方戏剧的王国,而且也成为了表演艺术的国际舞台。时至今日,它们作为戏剧中心和娱乐中心,不仅将西方戏剧的影响日益扩大,而且在美英两国的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令人瞩目的作用,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这种发展势头和成就是现在的中国戏剧无法企及的。 那么,中国戏剧为什么会出现今天这种状况呢?与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相比,它有哪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认为二者的发展路线存在差异。非源于大多数观众的欣赏而产生的艺术形式本身就注定是一种“大雅”的艺术审美形式,这种“大雅”本身不会存在着太多的接受者。经过漫长的发展,中国的戏剧一直保留着当时的唱腔、表演形式与剧本模式,这种保留一方面是国粹的传承,一方面却很容易走向拟古守旧的误区。而纽约百老汇则不同,它走的是大众化路线,经常会组织人员对各地的观众进行市场调研,以满足他们不同的口味和与

当地的风俗习惯等因素谋求和谐。伦敦西区的魅力和优势也在于它在有限的空间内为观众提供了多样的选择,以集体的优势吸引庞大的观众群,产生连锁效益,因为不同口味的观众在西区都能找到自己中意的节目。 所以,中国戏剧要有所发展,应该“让戏剧走向大众视野”,戏剧是演给人看的,戏曲的创作演出时刻应当为观众而存在,失去了观众,戏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戏曲创作必须考虑观众的需求,自觉地受观众的制约。其实中国的戏曲艺术历来重视在舞台上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传统戏曲时刻不忘观众。过去的戏曲编剧在选材时,大都取材于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记及社会上的新闻等,以此来引起观众的兴趣。导演也是如此,时刻提醒演员不要忘了观众。而演员则必须唱得好、演得好、舞得好、打得好,才能赢得观众的赞赏和肯定。总之,戏曲的创作与演出要以观众为中心,以观众的欣赏需要为目的,承认观众的存在,重视观众的需求,就是尊重戏曲的艺术规律。综观戏曲舞台上历来产生的大批优秀剧目,正是遵循艺术规律,以观众为出发点,发挥戏曲独特的表现手段,才会深深地打动群众,受到观众的好评。 戏曲演出必须明确一点:要让观众看得懂、引起观众的浓厚兴趣,才能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如果观众对所演的剧目根本看不懂,或是虽能看懂,但剧目曲高和寡,或反映的是观众不关心的事,那么即使编剧的写作再娴熟,导演的手法再高明,演员的演技再炉火纯青,对于观众来说都是隔靴搔痒、无动于衷的。戏曲不能打动观众,就会失去生命。这在中国戏曲史上也曾有过教训。如昆曲历史悠久,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皇家御用的宫廷戏后,离百姓生活愈来愈远,渐渐脱离了群众。 戏曲艺术以观众为中心的原则,归纳起来是:思想性、娱乐性、群众性三结合的原则。首先,它有很强的思想性,但表演要深入浅出,寓教于乐;既讲究娱乐性,要求演出声情

近现代中国歌剧的发展概况

近现代中国歌剧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歌剧可以说萌芽于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的儿童舞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黎锦晖作曲),配乐剧《扬子江暴风雨》(聂耳作曲)它们都将歌曲与对白并重。四十年代初的《上海之歌》( 张昊作曲),《大地之歌》(钱仁康作曲),《秋子》(黄源洛作曲)等作品,在如何吸收西洋歌剧特色以探索中国歌剧创作的道路方面,起了先行作用。直到1942年以后,由延安秧歌剧发展而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歌剧《白毛女》(马可,瞿维等作曲)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歌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后来的歌剧创作有深刻的影响。为了与中国固有传统戏曲相区别,此种歌剧被称为新歌剧。到解放战争期间,又产生了不少新的歌剧创作,如《刘胡兰》(罗宗贤等作曲),赤叶河(梁寒光等作曲),《王秀鸾》(艾实惕等作曲)等。a{g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歌剧得到了新的发展,许多作品在继承《白毛女》的传统时,又吸收了地方戏曲的特点和西洋歌剧的一些有益经验,陆续涌现出《小二黑结婚》(马可作曲),《红霞》(张锐作曲),《洪湖赤卫队》(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江姐》(羊鸣等作曲),《草原之歌》(罗宗贤作曲),《阿依古丽》(石夫,乌斯满江作曲),《伤逝》(施光南作曲)等优秀作品。 中国歌剧的发展,自三十年代开始进入探索期,有多种体裁,多种题材的形式出现。 体裁方面,有歌舞剧、小调剧、音乐剧、秧歌剧、正歌剧等;题材方面多在民族英雄事迹、民间故事、抗战生活与精神等方面;形式上或就传统戏曲形式改造、将话剧与歌曲结合、或据民间曲调填词改编,总有作品近百部之多。 中国新歌剧的最初尝试 一九二七年阎述诗(1905-1963) 创作用民乐伴奏的舞台歌剧「高山流水」,阎述诗多才多艺,自已写剧本,自已谱曲,自导自演,还亲自参加灯光布景的设计制作,「高山流水」情景交融,再现了春秋时代的音乐盛况和善乐者辈出的高文明社会。 阎述诗继而又创作并演出「梦里桃花」及「疯人泪」、「孤岛钟声」、「忆江边」等歌剧。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大批爱国志士离开东北进入关内,阎述诗不惧艰险,在编演揭露日寇侵略罪行的歌剧「风雨之夜」后,离开东北入关。

中国古代戏曲史模拟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戏曲史模拟题(共100分) 一、简述题:(共40分) 1、中国戏曲程式化的表现及出现的原因。10分 就戏曲艺术来说,给艺术形式设立一定的标准,使之成为一种规范化的形式就叫做程式。实际上,不独戏曲,中国传统的文艺形式都存在程式这一问题,如律诗、绝句、词、等对平仄、韵角、字数的严格要求,骈文的上四下六,书法、绘画的点线组合都有一定的标准,只不过戏曲在程式化的运用上更广、频率更高,所以我们称之为程式化。戏曲的程式化包括剧本创作的程式化、戏曲舞台表演的程式化。 剧本创作的程式化表现在: 第一,故事情节的雷同化。 第二,人物性格的类型化。 第三,结构形态的定型化。 舞台演出的程式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动作的规范化. 脸谱的模式化。 服装的同一化。 出现的原因: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极度稳定和社会生活的缓慢发展是戏曲程式化产生的外部原因。 中国戏曲虚拟化的艺术原则是程式化产生的内部原因。 2、论述元明水浒戏主旨上的差异及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15分 水浒戏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颗奇葩。由于元明两代社会意识形态和文人政治地位的不同,导致元明水浒戏主旨上的巨大差异和不同追求,即元代水浒戏对义的实践与明代水浒戏对忠的努力。 元代水浒戏:义的实践。 作品中梁山好汉行义的出发点基本上有三种类型:一是朋友间互相帮助、见义勇为。第二种类型是为了报恩而行义。第三种类型便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行义。作为伦理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面:为朋友两肋插刀、为了集团利益而舍生忘死、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表现在元代水浒戏中,他们反对的都是作恶多段的衙内、恶棍,但三者之间却又品格的高低之分。最后一种值得大书特书,因为他抛开了个人或小集团的利害得失,偏重于行为真正的正义性,甚至为了大义而灭小义。 惩善扬恶、行侠仗义是元代水浒戏中梁山英雄形象最突出的特征。作品中,戏剧冲突的展开、戏剧主题的完成都是借助于他们的义举才赖以进行下去的,而这种义,在元代特殊历史条件下,具有极其现实的进步性。 明代水浒戏:忠的努力。 明代的水浒戏既写出了梁山好汉的义,更写出了他们对朝廷的忠,行义只是尽忠的铺垫和手段,是达到忠的途径和阶梯;它们也有对伦理道德的维护,但更重要的是通过义军与官军的对立,通过对官府中人的争取,从而实现与封建国家、与皇帝政治上的一致。 按照作品中人物极其行动划分,梁山好汉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除《水浒记》(许自昌)中宋江是作为受害者而被逼上梁山,戏剧动作多一些之外,其余的作品都是将其作为发号施令的山寨之主来塑造的。作为义军的首领,宋江虽不是作品的主要人物,但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这是因为,第一,出于水浒英雄以义相聚和山寨的纪律严明他对其他人有绝对的支配力量,这就使得宋江的意志能够毫不费力地转化为这一武装

中国歌剧的发展现状和未来

?18 ? 摘要:中国歌剧从无到有,已经有了百年的历史。新时期下,在文化多元化和市场化的形势下,要对中国歌剧进行现状的分析审视,总结出经验和教训,同时结合着自身的优势所在,在新的的时下,取得更好的发展,让中国的歌剧能够在世界乐坛上占有重要的低位。 关键词:中国歌剧;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发展策略 艺术之所以有国界和民族之分,就是因为各个国家和民族,其艺术创作,是有着各自艺术特色的。这种个性的特色,共同构成了世界艺术花园的多姿多彩。作为歌剧来说,一方面,歌剧是一门外来的艺术;另一方面,又跟中国戏剧艺术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这两个方面决定了歌剧在中国的发展,注定是一条不平凡的道路。一百年中,我们欣慰地看到这门艺术形式从无到有,从生根到发芽,从开花到结果。音乐工作者们创作出了大量的中国原创优秀歌剧;音乐表演者们用他们各自扎实的演唱和表演功力,塑造出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歌剧人物形象,而音乐教育者们则默默奉献着,培养出了大量的中国歌剧表演人才,可以说,中国歌剧,已经形成了从创作到表演,到人才培养的较为完善的体系。但是毕竟,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有别于之前任何一个时代,较之以往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歌剧研究者最先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如何在新时期下让中国歌剧再迎来一次辉煌,成为了一个热议的话题。大部分专家和学者,都能对此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即充分正视中国歌剧发展的现状,分析出新时期新环境下发展的优势之所在,然后扬长避短,鼓足干劲,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让中国的歌剧,不但能够满足本民族人们群众的欣赏需要,还能够在世界舞台上获得广泛的影响。 一、中国歌剧的发展现状 1.创作理念方面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歌剧创作虽然在创作数量上有了较大规模的增长,但是众多作品中,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并不多,更不用说在世界的舞台上看到中国歌剧的身影了。究其原因,创作者的创作观念,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或者说,没有将创作的重点放在“中国”二字上。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金曼曾经表示,要想出精品,出能够叫响世界乐坛的作品,就要创作出“中国歌剧”,具体说来,就是要有中国的题材、中国的创作手法、中国的文化精神、中国的情感表达和中国的音乐灵魂。在各种文化交融日渐繁荣的今天,一些创作者似乎在创作中迷失了方向。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创作环境相对封闭,却创作出了很多经典的作品,而今有了一个开放的新环境,很多创作者却在多种选择中迷失了自我,不知道该作何选择,致使创作出来作品民族性尽失。对于此,无论是普通的歌剧欣赏者还是歌剧工作者,都是难以接受的。 2.大众审美取向方面 从中国歌剧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凡是获得巨大成功的作品,都是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深入现实生活,和人们群众审美水平相一致的作品。拿一些经典的歌剧来说,歌剧的故事本身都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影响,他们也愿意看到用歌剧来展现这个故事,将会是怎样的艺术效果。从审美心理的角度来说,他们愿意主动地在歌剧版本中寻找到一种新的审美认同。这也是当时这些经典歌剧大受欢迎的原因之一。但是今天的歌剧创作在大众化的审美倾向方面,却有了很大的缺失。一方面,创作者们在创作中,过于追求歌剧的外在效应,力求推陈出新,本意是好的,但是却不自觉地拉远了与观众的距离;另一方面,则是对一些专业创作手法的运用不当,一个突出的特点就在于,歌剧在冲突最激烈、最关键的时候,音乐的创作却很单薄,致使歌剧整体的观赏性大大下降,也就与大众的审美情趣发生了偏差。 3.市场营销方面 歌剧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观众,没有了观众,歌剧也就成为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特别是在文化市场化的今天,要想让歌剧的发展,走上一个良性发展的道路,市场的培养和营销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从歌剧创作者的角度来说,随着人们价值观的逐渐改变,很多创作者创作目的有了很大变化,创作不是为了歌剧本身能够满足人们群众的文化审美需要,而是掺杂了太多了名利因素。这种心态下创作出来的作品,只能是离生活和观众越来越远。而没有好的作品,或者创作出来的作品观众们都不知道,或者不喜欢看,就不能够获得经济效益;没有经济效益,各种创作和排演之处就捉襟见肘,也就谈不上市场宣传和推广,使得中国歌剧陷入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 二、中国歌剧未来发展的优势分析 从中国歌剧发展的现状发展来看,尽管形式不容乐观,也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中国歌剧的发展方向、发展态度还是好的,而且作为中国歌剧的发展来说,还有着自己多不具有的很多优势之所在,这给中国歌剧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有利的条件,也更坚定了我们的发展信心。 1.创作理念的优势 通过对于一些经典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各种创作理念的融合是我们创作的优势之一,前文中所提到的创作理念方面的问题,不是说我们不具备这种优势,而是没有将这种优势用一种合适的方式表现出来。一方面,歌剧本身是一门外来的艺术,百年的发展中,我们的前辈们给我们留下了相当丰富的创作融合性的经验;另一方面,当今中国对外文化的交流,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开放阶段,给创作者提供了开放的环境和平台,让创作者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 中国歌剧的发展现状和未来 唐慧霞 戏剧

中国古代戏曲史 题库

填空题 1.戏曲是对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京剧、各种地方戏的总称。 2.中国戏曲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综合性、程式性、虚拟性、歌舞性。 3.中国戏曲的起源发生有多种观点,如王国维的古巫古优说,此外还有印度梵剧说、影戏 傀儡戏说、原始歌舞说、宗教仪式说等观点。 4.构成戏曲的主要来源是古代歌舞、说唱艺术、滑稽戏。 5.世界上民族戏剧的源流归结主要有三大源流它们是: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6.希腊的三大悲剧家分别是埃斯库罗、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它们的代表作分别是《普 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美狄亚》。 7.印度戏剧家首陀罗迦的代表作是《小泥车》,迦梨陀娑的代表作是《沙恭达罗》,跋娑的 代表作是《惊梦记》。 8.优孟衣冠: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里记载了著名的“优孟衣冠”的故事。 9.西汉角抵戏的代表作是《东海黄公》。 1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歌舞戏主要有《代面》(兰陵王)、《踏摇娘》和《拨头》。 11.唐代参军戏的两个主要角色是参军和苍鹘。 12.说唱艺术完全成熟的代表作是金代出现的董解元的说唱诸宫调《西厢记》。 13.北宋时期,“变文”被“鼓子词”所继承,用以说唱长篇故事。 14.宋杂剧是在唐代参军戏的基础上,广泛吸收歌舞、多种表演技艺,并将其进一步综合形 成的。 15.宋杂剧一般是“一场两段”:“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为两段。” 16.金院本是金朝在燕山(今北京)建都时逐渐形成的北方派杂剧。 17.金院本与宋杂剧的不同点在于金院本中用大曲歌唱的节目很少;在属于艳段的节目形式 上更加丰富;还存在着一类称为“院幺”的特有节目。 18.院本是金代所流行的一种戏曲形式。“院本”指行院艺人的演出脚本。院本是宋杂剧与 元杂剧之间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 19.宋杂剧的结构特点是“全以故事,务在滑稽”。 20.南戏,又称南曲戏文、南曲、戏文。最初产生于浙江温州(又名永嘉)地区,故又称“温 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21.宋元南戏是指北宋末叶至明初时期在中国南方流行的戏曲艺术。 22.宋元南戏中描写爱情婚姻、家庭内容的作品中包含的两种主题是 1.以歌颂爱情自由、婚 姻自主的2.描写婚变、以谴责男子发迹变泰负心的。 23.早期南戏不少剧目关于结局的处理不外乎以下两类,一类是给负心汉严厉的惩罚如《赵 贞女蔡二郎》、《王魁》和《负心汉陈叔文》;一类是负心丈夫同受害妻子言归于好如《张协状元》。 24.南戏是公元12世纪在南方温州等地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一般认为南戏产生是中国戏 曲形成的标志。 25.《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是现存最早的三个宋元南戏剧本,包括《小孙屠》《张协状元》 和《宦门子弟错立身》。 26.南戏的表演是由歌唱、念白、科介、舞蹈等艺术形式综合而成的一种戏剧表演形态。 27.南戏在化妆上继承了宋杂剧的艺术传统,采用了“洁面”和“花面”化妆两种基本形式。 28.南戏的角色行当共有七种:生、旦、净、丑、外、贴、末。 29.元代后期南戏发展出现复兴的局面,产生了五大南戏,分别是《琵琶记》、《荆钗记》《白 兔记》、《杀狗记》、《拜月亭》。

中国戏曲史简要

第一章戏曲的起源与成熟 第一节中国戏剧的起源 中国戏曲的艺术品貌:“以歌舞演故事”综合诗、乐、舞演故事的舞台艺术样式。超越时空,虚拟手法,程式化,但遵循一个原则:美。 一、中国戏剧的艺术形式,追溯其来源。一般认为,戏剧源于模仿。1、仪式拟态:交感巫仪、图腾拟态、傩仪2、人化拟神:雩祭、腊祭、葛天氏之乐、《九歌》祭仪 二、先秦歌舞和宫廷演艺,以西周辉煌的《大武》为代表。 巫与优:宗教剧演员与非宗教剧演员1、《九歌》作为楚地的祭祀歌,本身就潜存了许多后来的戏剧因素。 2、“优孟衣冠”(1)优戏之始:“优孟衣冠”。优戏因“善肖人形容”,因而有了戏曲因素中最终要的“装扮性”,因而被很多古代研究戏曲的人认为是戏曲的重要源头,尤其是战国时期楚国宫廷乐人优孟,被我国古代戏曲研究家认为是我国戏曲表演的“始作俑者”。后世很多戏班也将优孟视为“戏神”加以供奉。 (2)“优孟衣冠”之于戏曲史的意义。A扮演之始:演员装扮人物进行化身表演是戏剧的主要特征之一。优孟扮演楚相孙叔敖,惟妙惟肖,扮演的非常成功,但是,这种扮演并不是戏曲扮演,因为戏曲不仅要演人之形容,更要在规定情景(戏剧情景)中“化身表演”。但是优孟是用自己的语气在“讽谏”,而非用孙叔敖的语气表演孙叔敖的生活,所以,优孟衣冠不是戏剧之始。B影响了后世戏曲的功能:后世很多人将“优孟衣冠”作为戏曲的开端,“优孟衣冠”的讽谏精神和政治目的为戏曲所继承,很多戏曲非常注重戏曲的讽世功能,主张戏曲应当起到积极的现实批判和劝诫功能。 第二节自秦汉至五代的戏剧 一、秦汉的百戏角抵戏 1、百戏。“百戏”一次出现在汉代。参考p13-14 2、角抵戏。《东海黄公》:产生于西汉时期,演出时一人扮演黄公,一人扮演老虎,按照预定的情节进行打斗,是角抵戏的代表剧目,也是我国戏剧形成于汉代的重要标志。《东海黄公》成为中国戏剧史上首次见于记录的一场完整的初级戏剧表演。 《西京赋》,以歌舞表演为主的“总会仙唱”,使各种技艺融汇形成了后来戏曲容唱、念、做、打、舞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二、唐代歌舞戏和优戏 1、唐代乐舞的背景知识及对“梨园弟子”的认识 唐代戏曲发展条件之一:宫廷乐部机构p18 条件之二:唐代的家班。P19 梨园弟子:梨园弟子在中国戏曲史上是戏曲从业人员的总称。名称始于唐玄宗时期,由于李隆基本人热爱表演艺术,他挑选太常寺坐部伎子弟三百人,亲自教授“丝竹之戏”,将他们安置在禁苑梨园旁边,所以他们被称为“梨园弟子”。后来又设宫女数百人,置于宜春北院,也称梨园弟子。 2、唐代优戏。唐代优戏演出频繁,最有代表性的是弄参军戏。 参军戏:唐代称为“弄参军”,是以表演当时官职卑微的“参军”的故事的雏形戏曲。最初在军队流行,后来流传至民间。上场人物有妻妾、参军、苍鹘等,人物形象鲜明,多以插科打诨、讽喻吏治为主要内容。中晚唐发展成为“陆参军”,戏剧性更为突出。 3、唐代歌舞戏。突出歌舞因素的歌舞戏有《大面》、《钵头》、《踏摇娘》、《秦王破阵乐》等。其中,《踏摇娘》是唐代歌舞戏的突出代表。P21 《踏摇娘》的表演,最初男扮女装,扮妻子的演员徐徐入场,边走边唱,以评说心中的苦,唱时还要不断的摇动身子,每唱完一段,有人合唱帮腔,扮丈夫的上场后,两个人作斗殴表演。丈夫虽然很凶残。但却醉步踉跄,丑态百出,从而形成一种滑稽表演,舞蹈,角抵相结合的舞台艺术。

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pdf

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全工程0902班 彭嘉--5076 大约最令国人感到陌生隔阂。别在所有“舶来”的音乐体裁样式中,“opera” 的暂且不提,仅从“opera” 被翻译成“歌剧”一事便可看出其中存在的误解。 一词不仅原本并没有“歌剧”的意思(源出意大利语opus――“作品”的复“opera” 数形式),而且就其真正的内涵而言,也绝不仅仅意味着“歌唱的(或带歌的)戏剧”。或许,opera的本来含义更接近“音乐戏剧”,但这又会与瓦格纳的 (通译为乐剧)相混淆。无论如何,opera在中文语境中既已约定“Musikdrama” 俗成被称为“歌剧”,我们对此当不必过份认真。毕竟,“名”与“实”,称呼与本质,并不是一码事。但是,中文里找不到opera的确切对等词这一事实提醒我们,“歌剧”是一门“异种”艺术样式,如想求得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可能需要我们 双倍的努力和耐心。 歌剧的这种“异种禀性”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我国歌剧事业的举步维艰。曾 几何时,我国音乐界中对歌剧“民族化”的争论何其热烈,但最终却无法达成有 说服力的结论;歌剧的发展与我国传统戏曲的关系似乎永远是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难题;也曾听到过一种论调,认为中国歌剧的关键是“宣叙调”问题的突破;还有许多人想当然地一概而论,西方歌剧重“乐”轻“戏”,戏剧价值很值得怀疑。而当上述(此外还有很多)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在理论上得到真正澄清时, 我们的耳旁又斜杀出一个“程咬金”的声音: “音乐剧”正跃跃欲试登场亮相。“音乐剧”的商业效应和艺术魔力,冲击着我们原本并不成熟、并不稳固的音乐戏剧观念,因而歌剧究竟是什么,在当前似 乎越发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另一方面,歌剧在所有重要的西方音乐体裁中,又是一个身份最为暧昧的 “杂交”品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们真正有效地触及歌剧的本质。我们 现在所熟悉的音乐分析方法,大多是针对以器乐作品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工具 模式,因而在面对歌剧音乐时,不是“文不对题”,就是“捉襟见肘”。“纯音乐”的耳朵所习惯寻找的,是音乐中的“有机统一”或“深层结构”,面对歌剧中伴随剧情

古代历代戏曲发展演变

历代戏曲演变 整体概述: 原始乐舞(巫岘祭祀)→古优讽谏(优孟衣冠)→汉代白戏、角抵戏→ 六朝优戏(钵头代面)→唐代踏摇娘、参军戏→ 北方乐曲: 辽金院本杂剧→元杂剧→明清杂剧→花部(地方戏) 南方戏曲: 两宋官本杂剧→宋元南戏→明清传奇→雅部(昆曲) 元曲分为杂剧和散曲 散曲: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音乐文学,与杂剧合称元曲。杂剧是戏剧,散曲则是用来清唱的曲文,性质上更接近于合乐的诗歌。在元代,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小令是单支的曲子,又叫“叶儿”,按不同的宫调曲牌创作,曲调不同, 字数和句式也不一样。套数又称套曲,由 2 支以上同宫调曲牌的曲子连缀而成,曲牌间的联系有一定的顺序,曲词需一韵到底,结尾时有“煞调”或“尾声”。散曲具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成为当时极为流行的新诗体。 元代散曲创作特点 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曲风较为质朴,没有专门的散曲作家;后期曲风则趋于雅丽清婉,出现了一批专攻散曲的作家,注重字句锤炼、对仗工整和典故运用,有诗词化和格律化倾向,使散曲创作趋于规范和繁盛,作品数量较前期多,社会反映面也比较广。 前期【剧作家及书会才人(白关马)、宦达文士(刘秉中、姚燧、卢挚)】 剧作家及书会才人 风格多样,挥洒自如,曲尽其妙,既保留了民间文艺浅俗活泼的自然本色,又不乏文采情韵。 白朴颇多“看破”世情的感慨。 关汉卿直白真率,尽显本色。 马致远:元代前期散曲大家 【越调·天净沙】《秋思》 ①擅长将超旷情怀、人生感悟与苍凉意境融为一体,作品带有更多的恋世与愤世交织的旷放意气。 ②提高散曲艺术境界,扩大散曲表现领域。马致远的散曲市井气减少,文人品味增加。雅俗兼备而具有文采。如《秋思》小令,用 意象叠加的方式构成流动的画面,意境萧瑟苍凉,景中含情,蕴藉隽永,被誉为“秋思之祖”。

中国戏曲发展历程.

中国戏曲发展历程 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支奇葩。戏曲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闪边,其声腔曼妙委婉、韵律动人;其人物形象饱满、鲜明生动;其故事感人至深、脍炙人口。戏曲纵横古今、博雅通实、韵律无穷,是一门品赏不尽的艺术。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歌谣。如果说戏剧史西方的歌谣,那么戏曲则是古老中国五千年灿烂辉煌文明史上的优美歌谣。然而,中国戏曲这么博大精深的艺术,或许是因为太古老太遥远,竟没人说得清楚它究竟起源何处。关于戏曲的起源,有一下几类说法:其一,起源于宗教仪式说。这一说法认为,中国戏曲的形成于原始鬼神崇拜之间有着颇为密切的关系。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龙彼得他在《中国戏剧起源于宗教仪式考》一文中认为:“在中国,如同在世界任何地方,宗教仪式在任何时候,包括现代,都可能发展为戏剧,决定戏剧发展的各个因素,不必求诸于遥远的过去,它们在今天仍然还活跃着。”其二,起源于原始歌舞说。这是非常主流的一种说法,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戏曲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时代的歌舞。原始时代的歌舞虽具有模仿性质,但它的宗教性质却决定了它并非审美静观之物,不是纯粹的表演,还不能成为“戏曲”。不过它一初具戏曲的前期形态了,中国戏曲就酝酿于这种原始时代的歌舞中。其三,起源于古代宫廷优人说。戏剧只能活在舞台上,没有演员的当众表演,也就不会有戏剧。上古宫廷的俳优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职业演员。他们或笑谑,或歌舞,或弹奏,以供 人主之笑乐,所以不少古代学者视之为“优戏之始”。优可以说是中国戏曲最早的专业演员,他们为中国戏曲的发展积蓄了深厚的底蕴。其四,起源于傀儡戏说。早在戏曲正式诞生之前,傀儡戏就已在我国广大地区普遍流行,是深受群众喜爱的表演艺术,因为傀儡戏是以演绎人物故事为职,故被称为戏曲之源。戏曲的起源决定了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貌,同时也具有十分顽强的生命力。 到汉代,“百戏”开始盛行。“百戏”不是指一种单一的艺术形式,而是熔汉时杂乐和各种表演艺术技艺为一炉的综合体,是盛行于汉代广大社会,包含有民间散

中国戏曲发展历程

中国戏曲发展历程 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就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支奇葩。戏曲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闪边,其声腔曼妙委婉、韵律动人;其人物形象饱满、鲜明生动;其故事感人至深、脍炙人口。戏曲纵横古今、博雅通实、韵律无穷,就是一门品赏不尽的艺术。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歌谣。如果说戏剧史西方的歌谣,那么戏曲则就是古老中国五千年灿烂辉煌文明史上的优美歌谣。然而,中国戏曲这么博大精深的艺术,或许就是因为太古老太遥远,竟没人说得清楚它究竟起源何处。关于戏曲的起源,有一下几类说法:其一,起源于宗教仪式说。这一说法认为,中国戏曲的形成于原始鬼神崇拜之间有着颇为密切的关系。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龙彼得她在《中国戏剧起源于宗教仪式考》一文中认为:“在中国,如同在世界任何地方,宗教仪式在任何时候,包括现代,都可能发展为戏剧,决定戏剧发展的各个因素,不必求诸于遥远的过去,它们在今天仍然还活跃着。”其二,起源于原始歌舞说。这就是非常主流的一种说法,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戏曲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时代的歌舞。原始时代的歌舞虽具有模仿性质,但它的宗教性质却决定了它并非审美静观之物,不就是纯粹的表演,还不能成为“戏曲”。不过它一初具戏曲的前期形态了,中国戏曲就酝酿于这种原始时代的歌舞中。其三,起源于古代宫廷优人说。戏剧只能活在舞台上,没有演员的当众表演,也就不会有戏剧。上古宫廷的俳优可以说就是我国最早的职业演员。她们或笑谑,或歌舞,或弹奏,以

供人主之笑乐,所以不少古代学者视之为“优戏之始”。优可以说就是中国戏曲最早的专业演员,她们为中国戏曲的发展积蓄了深厚的底蕴。其四,起源于傀儡戏说。早在戏曲正式诞生之前,傀儡戏就已在我国广大地区普遍流行,就是深受群众喜爱的表演艺术,因为傀儡戏就是以演绎人物故事为职,故被称为戏曲之源。戏曲的起源决定了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貌,同时也具有十分顽强的生命力。 到汉代,“百戏”开始盛行。“百戏”不就是指一种单一的艺术形式,而就是熔汉时杂乐与各种表演艺术技艺为一炉的综合体,就是盛行于汉代广大社会,包含有民间散乐、歌舞杂奏、杂技、角抵、幻术等音乐艺术形式的总称。“百戏”又称“角抵戏”。《东海黄公》就就是一出古老的角抵戏,演的就是秦朝末年善施法术的黄公到东海区降服白虎却法术失灵被虎所杀的故事。在《东海黄公》的表演中,有人虎相斗、人被虎杀的情节,有特定的服饰、人物、情节冲突与既定的结局,这显然已不属于两两相角、以力的强弱裁定胜负的角抵竞技,而就是衍化出为表演既定的故事内容的戏剧表演。因此,这出古老的艺术也一度被许多学者瞧做中国戏曲的雏形。汉以后的魏晋六朝一直到隋朝都盛行百戏,百戏的发展为戏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成为戏曲萌芽的摇篮。 迈入唐代以后,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表演模式——弄参军。弄参军得名于表演的角色,“参军”属于官职的名称,就是当时的芝麻小官;“弄”就是古代百戏乐舞中角色扮演或节目表演的代称,如汉代百戏有“弄丸”,唐代有“弄参军”、“弄兰陵王”等。弄参军将两者结合,

中国戏曲发展史历史发展

中国戏曲发展史 中国的戏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歌舞,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萌芽 在原始社会,氏族聚居的村落产生原始歌舞,并随着氏族的逐渐壮大,歌舞也逐渐发展与提高。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还保持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如“傩戏”;同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正是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一点点迈进。 繁荣 12世纪中叶到13世纪初,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宋杂剧和金院本,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报仇》等作品。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期。 延展 16世纪明朝中叶,江南兴起了昆腔,涌出了《十五贯》、《占花魁》等戏曲剧目。这一时期受农民欢迎的戏是产生于安徽、江西的弋阳腔,昆腔受封建上层人士的欢迎。 鼎盛 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写人民群众心中的英雄,如穆桂英、陶三春、赵匡胤等。这时的地方戏,主要有北方梆子和南方的皮黄。京剧是在清代地方戏高度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名列“同光十三绝”的第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师,标志着京剧艺术的成熟与兴盛。不久京剧向全国发展,特别是在上海、天津,京剧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剧种,将中国的戏曲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革新 辛亥革命前后,一批有造诣的戏曲艺术家从事戏曲艺术改良活动,著名的有汪笑侬、潘月樵、夏月珊等,他们为以后的戏曲改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现代戏曲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这段时期,一些有志之士对戏曲进行了改革。梅兰芳在“五四”前夕演出了《邓霞姑》、《一缕麻》等宣传民主思想的时装新戏,周信芳、程砚秋等也都创作了不少的作品。 星宿 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各个剧种都出现了一批高水平的优秀演员。京剧有馀叔岩、言菊朋、梅兰芳等,川剧有周慕莲,汉剧有董瑶阶,湘剧有吴绍芝,秦腔有刘毓中,蒲剧有王存才,等等

小度写范文[欧洲歌剧发展历程]中国歌剧发展历程模板

[欧洲歌剧发展历程]中国歌剧发展历程 (一) 17世纪的巴洛克时期是欧洲历史上最惊心动魄、最为活跃的时期,欧洲的许多国家都还处于动荡不安之中。社会制度由封建社会逐步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思想文化从文艺复兴向启蒙主义运动过渡。17、18世纪的意大利,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经济霸权开始衰落,但仍然依靠过去积累的财富维持着表面的繁荣。罗马教廷经过16世纪宗教改革的打击,权威势力一落千丈;教会的内部日益趋向世俗化;教会中的开明分子在世界观上倾向于人文主义,积极支持艺术工作,一些音乐家本人身就是神职人员。音乐逐步脱离了宗教的束缚,独立性的世俗音乐得到快速发展。因此,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艺术充满了蓬勃的生机,涌现出的作品令人目不暇接。顺应时代的潮流和人文主义艺术理想发展的要求,一种将古希腊的戏剧表现手法和世俗音乐融合的新的声乐体裁――歌剧在意大利诞生了,而《达芙尼》正是其诞生的标志。此后,威尼斯歌剧乐派的蒙特威尔第把意大利牧歌和经文歌的创作经验,运用于歌剧之中,将歌剧的启蒙时代推向了第一个高峰期。1607年,《奥菲欧》――第一部真正意义的歌剧诞生了。巴罗克晚期,人们在思想上已没有文艺复兴时期那种极端的个性的放纵,开始以一种比较理性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和个人幸福。最重要的代表是A?斯卡拉蒂。他创作了115部歌剧,多以历史传奇和风俗化的内容为题材,形成正歌剧。18世纪的欧洲,在法国大革命之前“百科全书派”经历了一场广泛的思想革命――启蒙运动,在它的影响下,音乐更趋向于通俗化、世俗化,喜歌剧就此诞生。这种轻松诙谐的新的歌剧体裁形式,正是对启蒙运动追求“回归自然”的思想的回应。意大利的佩格莱西的《女仆作夫人》是第一部意大利喜歌剧。19世纪的意大利随着欧洲革命和封建复辟,政治形势也不断变化,世纪初的艺术领域里渗透着强烈的民族意识,浪漫主义创新精神的深入人心。艺术家狂热的追求自由和解放、标新立异,力图彻底摆脱传统的轨道,迎来了意大利歌剧的再次繁荣。罗西尼、多尼采蒂和贝利尼是19世纪初期意大利产生的三位歌剧大师。罗西尼创作的《塞维利亚理发师》、多尼采蒂的《拉美莫尔的露契亚》、贝利尼的《梦游女》等作品旋律流畅美丽,音乐中有许多炫技等个性部分,迎合了当时意大利人的天性和趣味。19世纪中后期欧洲各国掀起民族解放和独立的运动,同时推进了音乐文化艺术领域的民族主义潮流。歌剧中也出现了许多反映强烈爱国和民族情感的题材。威尔第正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其成功之作有《纳布科》、《欧那尼》等作品,表现出威尔第对意大利传统的继承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洲进入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代。思想领域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理论和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各种政治思潮也不断涌现,如“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真实主义”等。欧洲的音乐艺术出现了新的特征和流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虽然1870年意大利也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但资产阶级革命并不彻底,意大利陷入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的困境,出现了同情贫苦农民和城市平民悲惨遭遇的作家。他们以描写社会底层小人物为主,以接近自然主义的写作手法,表达环境与情感的“真实”。这种文学上的真实主义思潮,带来了歌剧史上一次深刻的变革,产生了真实主义歌剧。马斯卡尼创作的独幕歌剧《乡村骑士》是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正式诞生的标志,奠定了真实主义歌剧的创作基础。烈昂卡瓦洛创作的两幕歌剧《丑角》是真实主义歌剧的又一代表作。普契尼的歌剧创作从真实主义起步,其作品与真实主义紧密相连,超越了真实主义歌剧。(二) 17、18世纪德国饱受“三十年战争”之苦,政治分裂、经济落后,使得德国歌剧处于停滞状态。战争带来的贫穷挫伤了德国的民族自尊心,大小诸侯投靠欧洲列强,民族意识泯灭,审美趣味盲目趋从法国和意大利,法国、意大利式的宫廷音乐充斥贵族府邸。在极度动荡不安的生活中,宗教是人们精神的重要寄托,宗教也成为这一时期德国音乐茁壮成长的沃土。马丁?路德的新教音乐传统和音乐教育体制焕发着活

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之欧阳家百创编

中国戏曲发展历程 欧阳家百(2021.03.07) 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支奇葩。戏曲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闪边,其声腔曼妙委婉、韵律动人;其人物形象饱满、鲜明生动;其故事感人至深、脍炙人口。戏曲纵横古今、博雅通实、韵律无穷,是一门品赏不尽的艺术。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歌谣。如果说戏剧史西方的歌谣,那么戏曲则是古老中国五千年灿烂辉煌文明史上的优美歌谣。然而,中国戏曲这么博大精深的艺术,或许是因为太古老太遥远,竟没人说得清楚它究竟起源何处。关于戏曲的起源,有一下几类说法:其一,起源于宗教仪式说。这一说法认为,中国戏曲的形成于原始鬼神崇拜之间有着颇为密切的关系。英国牛津大学教授龙彼得他在《中国戏剧起源于宗教仪式考》一文中认为:“在中国,如同在世界任何地方,宗教仪式在任何时候,包括现代,都可能发展为戏剧,决定戏剧发展的各个因素,不必求诸于遥远的过去,它们在今天仍然还活跃着。”其二,起源于原始歌舞说。这是非常主流的一种说法,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戏曲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时代的歌舞。原始时代的歌舞虽具有模仿性质,但它的宗教性质却决定了它并非审美静观之物,不是纯粹的表演,还不能成为“戏曲”。不过它一初具戏曲的前期形态了,中国戏曲

就酝酿于这种原始时代的歌舞中。其三,起源于古代宫廷优人说。戏剧只能活在舞台上,没有演员的当众表演,也就不会有戏剧。上古宫廷的俳优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职业演员。他们或笑谑,或歌舞,或弹奏,以供人主之笑乐,所以不少古代学者视之为“优戏之始”。优可以说是中国戏曲最早的专业演员,他们为中国戏曲的发展积蓄了深厚的底蕴。其四,起源于傀儡戏说。早在戏曲正式诞生之前,傀儡戏就已在我国广大地区普遍流行,是深受群众喜爱的表演艺术,因为傀儡戏是以演绎人物故事为职,故被称为戏曲之源。戏曲的起源决定了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风貌,同时也具有十分顽强的生命力。 到汉代,“百戏”开始盛行。“百戏”不是指一种单一的艺术形式,而是熔汉时杂乐和各种表演艺术技艺为一炉的综合体,是盛行于汉代广大社会,包含有民间散乐、歌舞杂奏、杂技、角抵、幻术等音乐艺术形式的总称。“百戏”又称“角抵戏”。《东海黄公》就是一出古老的角抵戏,演的是秦朝末年善施法术的黄公到东海区降服白虎却法术失灵被虎所杀的故事。在《东海黄公》的表演中,有人虎相斗、人被虎杀的情节,有特定的服饰、人物、情节冲突和既定的结局,这显然已不属于两两相角、以力的强弱裁定胜负的角抵竞技,而是衍化出为表演既定的故事内容的戏剧表演。因此,这出古老的艺术也一度被许多学者看做中国戏曲的雏形。汉以后的魏晋六朝一直到隋朝都盛行百戏,百戏的发展为戏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成为戏曲萌芽的摇篮。 迈入唐代以后,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表演模式——弄参军。弄

探索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历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d1774223.html, 探索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历程 作者:杨俊平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1年第11期 [摘要] 纵观中国歌剧发展的历程,从其萌芽状态一直发展到今天的划时代高峰期,不难看出只有在民族音乐上建立起来的歌剧才具有生命力和感召力,只有人民性的音乐作品,才为人民所承认和喜爱,才有生命力,才会久演不衰。 [关键词] 中国歌剧民族音乐音乐作品 歌剧是一种以歌唱为主,集音乐、诗歌、舞蹈、美术等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戏剧形式。这种形式诞生在歌剧之乡意大利,经过作曲家、歌唱家们不懈的努力探索和尝试,发展和确立了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等曲式组成的新型结构的歌剧模式。 在中国,歌剧是随着西方音乐的传入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西方歌剧未进入中国之前,可以说戏曲是最主要的舞台表演艺术。外国人把中国戏曲叫做北京歌剧。从某种特定意义上来说戏曲与西洋歌剧有许多共性,二者都是歌、舞、音乐三种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都是以唱词为主,表现戏剧内容,推动剧情发展的。但也有不同之处,西方歌剧着重写实,中国戏曲着重写意、传神;西方歌剧注重舞台背景的烘托效果,而中国传统戏曲主要依靠艺人的表演才华;西方歌剧主要以作曲家专门创作的音乐为艺术表现手段,而中国戏曲音乐多采用曲牌体或板腔体的结构,所以中国戏曲与西洋歌剧显然不是一个相同的概念,他们的形似而质不同。 “五四”以后中国的音乐家门在接受西方音乐文化观念的同时,开始对西方歌剧这种体裁形式结合着中国国情和民族审美习惯进行大胆尝试。经历了萌芽期、探索发展期、里程碑期、高峰期,使其渐渐与西洋歌剧接轨、成熟和完善。 萌芽期,首先是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这些作品虽然是为儿童写的,而且也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歌剧,但是他有情节、有人物,有专门设计的独唱、齐唱、对唱,以及载歌载舞的场面、纯舞蹈的场面、个人内心独白的场面。因此,他基本上具备了歌剧的一些主要特征,可以说是中国歌剧的雏型。为中国新歌剧的创作积累了经验,揭开了中国歌剧发展史的第一页。 探索发展期,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的探索期内,则有多种体裁,多种题材的歌剧正式出现。在体裁方面,有歌舞剧、音乐剧、秧歌剧、正歌剧等,从形式上来讲,则有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形式的改造。人们不断探索西洋歌剧的这种形式如何于中国传统、与现实社会相结合,如何为人民群众所接受。 一、吸收西洋歌剧形式的探索 1925年在北京上演的歌剧《观音》是西洋歌剧的完整形式在中国的最早探索。这部歌剧 的演出服装是中国传统戏装式的,但唱腔基本上是按照西洋歌剧的形式来写的,此剧在北京上

最新中国戏曲史-复习资料

中国戏曲史 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表演成份的“角抵戏”,尤以《东海黄公》为著。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舞戏”,具有了更为浓郁的表演成份,如《拔头》、《代面》、《踏摇娘》等。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民间的歌舞戏进入宫廷,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民间又出现了“俗讲”和“变文”等通俗说唱形式。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出现很多市民娱乐场所──“瓦舍”和“勾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有了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宋杂剧”。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出现了“南戏”。元代,北方形成“北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发展成熟,戏曲形成。 2、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 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表现形式,它形成于南北宋之交的浙江温州(古称永嘉)一带的民间,时称撚兰卧泳鐢。它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融和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艺术因素形成的。以体制庞大、曲词通俗质朴为其特点,已粗具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 3、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 元代,是中国戏曲史的一种重要时期,它以其元曲闻名于世,而元曲中影响最著者,唯北杂剧(亦称元杂剧)。北杂剧之文学,以质朴自然胜,后世戏曲文学无有出其右者;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杂剧作家,使北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北杂剧之表演则显示出戏曲在形成之初的朴实和浓郁的民间气息。 4、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明清传奇 传奇,源于宋元南戏,是它成熟化与规范化的结果。明中叶以后,传奇代替杂剧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角。其剧本文学曲词典雅,体制庞大,名篇佳作不胜枚举,为戏曲文学绝盛之时。表演上则日趋成熟. 5、明代四大声腔 所谓明代四大声腔是对中国明代南曲系统的浙江海盐腔、浙江余姚腔、江西弋阳腔和江苏昆山腔的合称。明代戏曲,在音乐上出现明显的地方化趋势,主要表现为地方声腔的崛起。对后世戏曲影响最大的是后两种,即弋阳腔和昆山腔,前者发展为全国影响广泛的高腔系统;后者发展成典雅细腻的昆曲。 用昆曲演唱。 6、中国戏曲的转型期──清代地方戏的兴起 自清代前期起,戏曲舞台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先是昆曲、高腔折子戏的盛行,后是地方戏的兴起。从此,戏曲舞台不再是传奇戏的天下,昆曲与高腔有了来自民间的竞争者。戏曲的表演场所也由厅堂氍毹变为了茶肆歌台。 7、徽班进京 乾隆五十五年,即公元1790年,为庆祝乾隆的八十寿辰,撊鞌徽班进京献艺,带来了与昆曲皆然不同的一种地方曲调棗徽调,给京城观众以耳目一新之感。而后,撍南矓、摯禾〝、摵痛簲等徽班相继进京。徽调以其通俗质朴之气赢得了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