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革开放30年成就之三科技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成就之三科技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成就之三:科技的发展一、科技发展情况

(一)最新科技统计数据

1.科研经费

2.科技人员

3.科技产出

4.高技术产业及技术贸易

5.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6.主要科技指标在世界上的位置

(二)科技成就、

1、建立中国蕨类植物分类新系统(1978)

中科院植物所秦仁昌在本年《植物分类学报》第16卷发表《中国蕨类植物科属的系统排列和历史来源》,建立起中国蕨类植物分类新系统。在这篇文章中,他对当时世界蕨类植物分类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论,将中国蕨类植物分为5

个亚门、63科、223属,其中23科是他本人或由他人代为发表的新科。这一成果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2、建成325米高的气象铁塔(1979)

8月23日,大气物理所在北京西郊新建的高达325米的气象铁塔正式投入使用。它的高度在当时仅次于美国的两座铁塔,是亚洲最高的专用气象铁塔。塔上设有15层平台,安装有多种测试仪器,可以进行全天候、连续、同步的遥测。

3、东亚大气环流成为中国天气预报业务模式(1980)

大气物理所与中央气象台、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合作建立“联合数值预报室”,将东亚大气环流等研究成果发展成国家气象局的业务预报模式。1982年,中央气象台作出72小时数值天气预报,结果表明,对中、高纬度西风带环流形式演变具有一定的预报效果。1987年,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4、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获得成功(1981)

11月20日,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获成功。这是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与天然分子相同的化学结构和完整生物活性的核糖核酸。由中科院生化所、细胞所、有机所、生物物理所、北大生物系和上海试剂二厂等单位组成会战组,历时13年努力取得的这项成果,1983年5月在《中国科学》B辑全文刊出,国际同行给予高度评价,该项成果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5、人工合成天然青蒿素(1982)

青蒿是中国传统治疟药物。1973年,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等从中药青蒿中分离出优于氯喹的抗疟新药青蒿素。1976年,上海有机所、中医研究院和生物物理所合作,通过X射线衍射晶体分析方法,解决了青蒿素的化学和空间结构与绝对构型问题。1979年起,上海有机所开始研究天然青蒿素的人工合成。科研人员经过大量试验,终在本年完成天然青蒿素的人工合成。这项成果及后续工作获1 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6、研制成功“757”工程千万次计算机(1983)

1975年7月,为了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提出的大型科学、工程计算问题,中国开始自行研究试制大型向量计算机。本年11月14日“757”工程千万次计算机通过国家鉴定。中国以往研制的计算机均为标量机,“757”工程千万次计算机是中国第一台大型向量计算机。向量机在运算速度上比标量更快,更适合演算数据量大的大型科学、工程计算问题。该成果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7、提出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1984)

在1984年召开的国际微分几何与微分方程北京讨论会上,我国学者冯康首次系统提出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从而开创了计算物理、计算力学与计算数学之间的一个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前沿领域。该研究1990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此后,辛算法在天体力学、弹性力学等领域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8、澄江古生物化石群的发现与研究(1985)

11月,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侯先光等在中国《古生物学报》上发论文《纳罗虫在亚洲大陆的发现》,将其在云南地区考察中,于澄江帽天山页岩系中发掘出纳罗虫动物化石群命名为澄江动物群。此后经系统采集与深入研究,在生物群的分类学、形态解剖学、古生态学等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先后在《自然》和《科

学》等国外权威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发现,澄江动物群生物门类种属极为丰富,几乎涵盖了所有现代动物门类,以及某些已经灭绝的动物;展示出生物门类广、数量多、形状奇特、保存完好,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距今5.3亿年前的澄江动物群的发现和研究,为研究地球早期动物的起源、形态结构、组织构造、生理功能、生态环境和系统演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化石。澄江生物群是当代古生物学上一项重大发现,获1997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特等奖。

9、国内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1986)

12月16日至1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通过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部门组织的评审验收。该实验室瞄准国际上分子生物学发展方向,从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开展研究,以阐明生命现象的奥秘。这也是中国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10、建成“神光”高功率激光装置(1987)

“神光”高功率激光装置于6月27日在上海光机所通过国家鉴定。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高功率钕玻璃激光装置,“神光”由激光器系统、靶场系统、测量诊断系统和实验环境工程系统组成,输出激光总功率达1万亿瓦,激光时间只有1秒钟的十亿分之一到百亿分之一。该装置为进行激光核聚变新能源研究及其他多种物理研究提供了重要实验手段。本项目获得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1、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1988)

10月16日,中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首次对撞成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能加速正负电子束团使其产生对撞,并可用大型探测器进行实验研究。10月22日,大型探测器调试成功,首次得到了宇宙线径迹。至此,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宣告建成。

12、研制丙纶级聚丙烯树脂(1989年)

在化学纤维5个品种涤纶、锦纶、丙纶、腈纶和维纶中,只有丙纶是中国自行研究开发成功的。中科院化学所从20世纪60年代起进行大量研究,掌握了“丙纶稳定纺丝新工艺”的关键技术,并最终开发出一系列用化学降解法创建的流动性聚丙烯纺丝专用料。新产品的纺丝性能和耐老化性能达到国际同类先进产品的水平,为中国的丙纶工业奠定了基础。本项目获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3、研制成功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1990)

1988年9月和1990年9月,中国先后两次成功发射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气象卫星的核心探测仪器是扫描辐射计,迄今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先进国家能够制造。上海技术物理所为“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研制成功的“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计”,从900公里外高空的卫星上,向地面发回了高质量的夜间红外云图。这标志着中国的遥感卫星技术已经达到了20世纪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14、建立全国粮食产量预测研究方法(1991)

粮食收成的预测,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近年来在国际上已发展为边缘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陈锡康等人深入研究了12类因素与粮食产量的函数关系后,提出了社会经济技术产量预测法。在1980~1991年的12年间,平均预测误差为1.4%,预测提前期均为半年以上,各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5、合成铂202、汞208和铪185三种新核素(1992)

各种不同的原子核统称为核素。探索新核素产生的途径,研究它们的性质及其可能的应用前景,是当代核物理和核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前沿领域。上海原子核所和兰州近代物理所在世界上首次合成并鉴别了铂202、汞208和铪185三种新核素。这是中国科学家在远离稳定线核的合成和研究中取得的重大成果。

16、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获红外自由激光(1993)

由高能物理所谢家麟等承担的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BFEL),经8年工作,于5月26日成功地实现了红外FEL振荡激光,并于12月28日凌晨顺利实现了饱和振荡。中国由此成为继美国、西欧之后又一个利用直线加速器获得红外自由激光的国家。

17、研制成功潜深千米的自治水下机器人(1994)

中国第一台潜深1000米的无缆水下机器人“探索者号”,由沈阳自动化所等研制成功,其整机主要技术性能和指标达到国际20世纪90年代最先进的同类水下机器人的水平,其中水下平台回收技术是创新的。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水下机器人技术正在走向成熟。本项目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8、“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研制成功(1995)

5月12日,由计算所研制的“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通过国家级鉴定。它是面向大规模工程计算的一类巨型计算机,可以扩展为由成百上千台处理机组成的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峰值速度每秒25亿次,实际运算速度每秒15.8亿次,内存容量1024兆字节。该项目获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首次合成镅235(1996)

镅的同位素链有16个核素,从镅232到镅247,尚存在着镅233、镅235和镅236三个未知环节。近20年来,世界上一些著名核物理实验室都努力接续这些环节,但一直未获进展。8月,由近代物理所和高能所合作,在世界上首次合成并鉴别出新核素镅235,使中国新核素合成与研究进入另一个重要核区——超铀缺中子区。

20、在海拔7000米处钻取出最大冰芯(1997)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所宣布,中美希夏邦马峰冰芯科学考察队,在海拔7000米处的达索普冰川上钻取总长480米、重5吨冰芯样品,且安全运回兰州。创下钻取冰芯样品世界之最的壮举。对冰芯样品的研究,可为揭示青藏高原过去2万年的环境变化过程,逐年追踪过去2000年间的西南季风变化过程,以及为预测预报未来青藏高原环境与气候变化提供丰富的资料。

21、制备成功超长定向碳纳米管列阵(1998)

中科院物理所成功制备出长达2~3毫米的超长定向碳纳米管列阵,并实现了利用常规试验手段测试碳纳米管的物理特性。该研究成果在1998年英国《自然》杂志发表后,引起科技界的关注,认为这是首次将碳纳米管的长度提高到毫米量级。

22、我国推定出夏商周三代纪年(1999)

举世瞩目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经过70多位专家学者历时3年的多学科协同攻关,推定出夏商两代的分界点在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左右,商周两代的分界点在公元前1050年至公元前1020年之间。

23、我超级杂交稻研究取得重大成果(2000)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主持的“超级杂交稻选育研究”,由江苏省农科院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合作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先锋组合“两优培九”,获得大面积推广,经专家验收,江苏、湖南共有14个百亩片和3个千亩片实收亩产超过700公斤。这一成果对保障21世纪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4、人类基因组“中国卷”率先绘制完成(2001)

人类基因组计划率先在中国取得突破:中国科学家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完成了所承担的染色体区域测序任务,在6个参与国中率先绘制出完成图。与草图相比,“中国卷”完成图的覆盖率从90%提高到100%,准确率从99%提高到99.99%。

25、初步掌握当代CPU关键设计制造技术(2002)

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首枚高性能通用微处理芯片——“龙芯”1号CPU,装载此颗“龙芯”的第一台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服务器——“龙腾”也应运而生,它改变了中国信息产业的无“芯”历史。该枚芯片包含近400万个晶体管,实测定点与双精度浮点运算速度均超过每秒2亿次。

26、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2003)

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升空,绕地球飞行14圈后安全着陆。

27、10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启用并跻身世界十强(2004)

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曙光公司和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共同研制的每秒峰值运算速度10万亿次的曙光4000A系统,2004年11月15日在上海正式启用,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制造10万亿次商品化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

28、青藏铁路全线铺通(2005)

青藏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和建设者按照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目标,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优质高效地完成了青藏铁路全线铺通任务。

29、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建成(2006)

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9月28日在进行首轮物理放电实验过程中,成功获得电流200千安、时间接近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表明世界上新一代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已在中国首先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EAST装置集全超导和非圆截面两大特点于一身,同时具有主动冷却结构,它能产生稳态的、具有先进运行模式的等离子体,国际上尚无成功建造的先例。EAST的建设使中国聚变研究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受到国际聚变界的高度重视。

30、嫦娥一号发射成功,获得清晰月面图像(2007)

探月工程是中国航天活动的又一个里程碑,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

31神州七号发射顺利,宇航员太空行走(2008)

神舟七号”将实现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是中国人首次脱离宇航器进入外太空,在外太空完成人类的行动,将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历史上一个新里程碑,也是中国继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2007年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后的又一次重大航天科技活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计划,“神七”既是二期工程的第一步,也是奠定中国空间站技术基础的重要一步。

(三)科技政策的发展

恢复与重建(1978-1985)基本针对文革中遭受严重破坏的中国科技体制进行恢复元气。有过局部的调整与创新,但总体来讲,是对文革前奉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科技体系的恢复与重建。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中止工农兵大学生报送制度,高等教育开始走上正轨。

1978年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明确20世纪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四化之一,并被认为是四化的关键)作为国家战略目标。

一大批知识分子的冤假错案得以平反,大批知识分子重新回到教学科研岗位。国家科委和地方科委相继恢复。科协和专业学会积极开展工作。中国科学院大批划归地方的研究机构重新回归,并成立一批新的科研机构。《发明奖励条例》,

《自然科学奖励条例》,《技术改进奖励条例》,《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专利法》相继颁布实施。

1982年,中国科学院设立自然科学基金,面向全国,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前身。也是1982年,第一个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由计委、科委牵头的“科技攻关计划”

开始实施。

这一阶段,对知识分子来说,是扬眉吐气的时刻。知识的力量作为一种信仰,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陈景润、蒋筑英等科学家代表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流传市井的口号。千军万马,拥挤在通往大学之门的独木桥上。

经费投入上,对知识分子而言,也是黄金时代。这时,科研经费短缺不是主要矛盾。当时的制度是中央财政拨款制度,研究机构的经费按照预算下拨。科研任务要么是上级下达,要么是自由选题。临时有任务,上级往往还要追加经费。

当时的主要问题,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结构性问题。比如,五路科研大军(中科院、高校、部委研究机构、地方研究机构、军队研究机构)互不通气,各自为政,造成研究项目低水平重复;研究机构和生产机构脱节,造成科研成果得不到转化;科研队伍臃肿,效率低下,造成经费上的浪费。

这样的制度环境,对恢复、建立和保持一个相当规模的科研队伍,对于科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的基本建设,功不可没。但是,从国家的角度考虑,在国力尚不够强大、财政相对紧张的条件下,对于科研的投入,是不划算的。从创新系统的角度看,当时的科研体制,效率太过低下。

当时有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可说明政府对科技界的不满:大量科研经费投下去,连个水泡儿都没见着。这个比喻流传很广,以至于在科研管理部门,“冒泡儿”成了出重大科研成果的代名词。“穷则思变”。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震动科技界的重大政策调整,经过酝酿、论证,终于出台了。这就是1985年3月3日正式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科技体制随即进入了“竞争与市场”阶段。

竞争与市场(1985—1993)

《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在运行机制方面,要改革拨款制度,克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科研工作;国家项目,要引入经济杠杆和市场机制;在组织机构方面,改变部门分割、行业分割等科研与生产脱节现象,提高企业R&D能力;在人事制度方面,推进人才流动。

1987年,正式颁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将1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的目标进一步落实为七条措施。

(1)政研职责分开,简政放权,把科研机构逐步下放到企业、企业集团、行业和中心城市;(2)以技术开发工作为主的大多数科研机构,特别是从事产品开发的科研机构,都应逐步进入企业;(3)其他技术开发机构可采取多种形式面向经济建设;(4)科研机构要精简缩编;(5)适当加快科研事业费的削减速度;(6)全面实行所长负责制;(7)逐步实行科研机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1988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肯定了上述改革思路,同时强调积极推进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以各种形式直接介入经济领域,并支持集体、个体等多种所有制科研机构的发展。

这一阶段,国家出台的其他科技政策,都是在上述三项政策规定的大框架下做出的。从1985年到1993年,出台其他主要科技政策有:

1985年,国家科委、教育部、中科院开始试办博士后流动站;

1985年,实施星火计划;

1986年,国务院发布改革科学技术拨款管理制度,对于开发型科研机构开始逐步减拨事业经费;

1986年,国家实施“863”计划,实行首席科学家制,科研项目通过竞争获得;

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

1987年,人大审议通过《技术合同法》;

1988年,北京市在海淀区设立新技术开发区;

1988年,中国科学院实施“一院两制”发展模式;

1988年,火炬计划诞生;

1989年,中科院、教委建立开放实验室制度;

1990年,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1991年,国家科委颁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若干政策》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收政策》;

1992年,实施攀登计划;

1992年,国家科委、体改委颁布《关于分流人才、调整机构、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这一阶段,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也引入了竞争机制,重大科技项目竞争立项。

这一阶段国家科技发展的方针,是“面向和依靠”,即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90年代实施攀登计划后,又加上了一句,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如果要概括这一阶段国家科技政策的主要特点的话,用“市场与竞争”应该是比较恰当的。可以说,这一阶段整个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路都是围绕着引入竞争机制,依靠市场调节来进行的。

引入市场机制,就意味着要打破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伴随这种新陈代谢过程,科技系统出现了很多变化。主要有:(1)几乎每一所高等院校,每一家科研机构都开办了一家或几家公司,从事经营活动;(2)研究机构大多事业费不足,必须依靠通过竞争从外部获得的经费才能维持;(3)一大批科研人员“下海”,投入市场;(4)科研人员必须“创收”,否则难以为继。

科研院所内部出现了分化,一部份优秀人才通过到社会上竞争国家项目和地方横向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较为充足,市场体制使他们实现了自我的价值;大多数科研人员,则是整日惶惶,朝不饱夕。他们的处境,一个字:“难”。

社会上,科研人员不再是天之骄子,社会地位一落再落。社会分配的脑体倒挂现象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竟出现了“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的现象。看到在国内从事科学研究的处境,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的优秀毕业生不是流向科研单位或者留校读研,而是投身商海,或者出国留学。

这一阶段的科技体制改革,有成功的地方,比如,打破大锅饭,在项目申请和立项方面,成功引入了竞争机制;部份科研人员分流,进入企业;通过国家项目的资助,取得了一些重大科技成果。

另一方面,科技体制改革的代价也是很大的。除了上面提到的知识分子收入降低,社会地位下降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后果就是科研队伍出现了明显的断层,青黄不接。还有,由于减少科技事业费,又赶上国际书刊价格上涨最快的年头,基本科技信息源的保障成了日益尖锐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科技体制改革有些矫枉过正了。尽管出发点和大方向都是正确的,但在政策措施上,多少有点忽略了科技人员的承受能力。1985年全国范围内还没有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情况下,把大量科技人员推向市场,近乎残酷。也就是说,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采用渐进式的路线,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时候,我国科技体制改革采用的则是类似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休克疗法”。

有老科学家估计,这次改革对科研系统的冲击,可能不弱于文革。这当然是极端的估计,事实上负面效应不至于这么大。但,我们回头反思,是否当时可能有更好的、更科学的、更稳妥的改革方案呢?

调整与创新(1993——)

1985年到1992年,国家的科技计划,如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863计划、攀登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绝大多数是围绕科研项目设立的。为了获得这些科研项目而开展的竞争,是以科学家为主体进行的,科研单位、部门仅仅起到部分协调作用。这种状况造成的一个负面的影响,就是研究所领导对下属科研人员的研究选题、项目管理等等很难有一个全盘的考虑,因而很难对研究所的长远发展进行深入的思考。这一时期,似乎无论国家立项,还是科研院所发展,都难以避免短期行为。

1993年,这种情况开始有所调整,其标志就是国家教委于当年开始实施的“211工程”。211工程的含义是到2000年,国家教委准备重点支持国内100所高等院校的建设,每个院校的平均支持强度为1亿人民币。211即取自上述三个数字的字头。

211计划是一项以支持科学研究基地为主的国家计划,明显有别于以往的以项目为龙头的国家计划,这是国家科技政策演化进入第三个阶段的标志。

除了在高等教育系统实施的211计划以外,1993年以来其他支持科研基地建设的国家计划还包括:(1)1996年开始实施的针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计划”,在数家大型企业建立R&D中心,被资助的企业包括海尔,长虹等;(2)1998年开始在中国科学院试点的“知识创新工程”。

此外,国家已经确立的科研计划继续实施,而且在支持基础研究方面,有更大的动作。1997年,开始实施的“973计划”,是继自然科学基金和攀登计划后又一个高强度的以支持基础研究为主的国家计划。

上述计划的投资额度明显超过80年代开始实施的国家计划,也是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的一个反映。

除以上科技计划外,国家相继出台了不少政策性文件。根据时间顺序罗列如下:

1993年,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

1994年,国务院制订《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决定明确提出,到2000年,全社会R&D支出将达到全国GDP的1.5%,但事实上只达到了不到1%;

199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继续贯彻1985年以来的改革思路;

1996年,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1997年,国家科委颁布《“九五”期间科教兴市工作要点》;

在1998年开始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下,教委确定了重点支持的10

所高等院校,其中,尤其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得到了巨额的资助;

近几年,国家明显加快了科技体制改革的步伐。1999年,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提出对科技产业化项目实行财政、金融扶持政策,对科研机构专制为企业给予专项政策支持。1999年5月,颁布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科研机构转制方案;2000年7月,发布建设部等11个部门134个科研机构转制方案。看起来,这次转制,不再停留在文件上,而是动真格的了。转制的具体结果不太了解,可能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这一阶段国家科技政策的特征,可以用调整和创新来概括。这是因为:第一,国家明显调整了国家计划资助的方式,从单纯的以项目为核心的方式,变为支持项目和支持科研基地建设并重的方式,支持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第二,“创新”

作为一个词汇,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政策文件之中,科技政策中,越来越强调创新。体现在国家计划的设置上,这一阶段明显增加了支持基础研究的计划。

这一阶段虽然从1993年实施211计划开始,但真正下大力气的调整措施,则是自1997年开始的,成效如何,还有待时间作证。眼见的成效是:国内知识分子的地位大幅度回升,知识分子的待遇大大提高,社会重新树立的尊重知识的风气。一批研究机构按照新机制运行,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此外,大批海龟加盟祖国的科研教育事业,改革开放后国内培养的博士也逐步挑起了科研工作的大梁,缓解了青黄不接的局面。

二、我国科技发展深层原因解析

(一)党和国家对科技发展的高度重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在率领中国人民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根据世界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新态势,构建起指引新时期科技发展的战略思想。第一,提出没有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的著名论断,第二,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同时要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再也不能闭关自守,再也不能盲目排外。第三,必须把高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第四,高科技的发展,核心在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

江泽民成为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后,以求真务实的风格,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谋划跨世纪科技发展的宏图、推进中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科技战略思想。

第一,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将这一战略确立为中国的基本国策。第二,重申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际合作为辅的方针,把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起来第三,反复强调科技创新问题,把创新视为我国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视为超越世界科技先进水平最有力的手段。第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增强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第五,极为

重视和关心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年轻一代科技人才的成长。”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胡锦涛在中科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强调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性作用。

(二)科技发展战略的成熟、理性

从第一生产力到创新型国家建设。“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由于左倾路线一统天下,我国科技事业倍受摧残,科技发展几乎停滞不前。

1978年3月1 8日,在北京隆重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成了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的第一个新起点。邓小平同志在大会上的讲话,从战略高度上明确了我国新时期发展科学技术的指导思想,对科技界拨乱反正起到了巨大的思想解放作用,极大唤起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献身科技创新和现代化建设的满腔热情,为我国在新时期实现科技发展战略的历史性转变奠定了牢固的思想根基。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报告特别强调了科学技术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把科学技术列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同年1O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国务院领导人提出了我国的科技事业应以“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作为一个基本的战略思想。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进一步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的本质属性和当代价值,确立了科学技术在我国发展战略中核心地位的理论基础。进入上世纪9O年代,风起云涌的国内外形势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高屋建瓴,审时度势,正确把握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新形势,在1 995年5月颁布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全面总结了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的实践经验,毅然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这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块界碑,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在同年5月26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

江泽民同志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这次大会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攀登科技新高峰的号召,预示着我国迎来了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第二个春天。

1998年1月,中国科学院系统提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战略研究报告。党中央及时采纳了报告提出的建议,作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

1999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将“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确立为中国科技跨世纪的发展战略目标。这标志着我国

科技发展进入了一个以系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的新阶段。跨入21世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国科技界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促进新型工业化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积极营造创新环境,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科技进步,在科技改革与发展上都取得了卓著成就。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

2006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这次大会是继1 978年全国科学大会、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之后,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三)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场解放和开拓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伟大实践。30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卓越成就,为我国新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开辟了辉煌局面。1978年以前,我国主要效仿了前苏联的科技发展体系。这一体系实行企业科研、院所科研、高校科研、国防科研相互独立的结构,以计划经济的思想来推动科技项目的开展。上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国际形势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变化,这一体系的严重弊端日渐凸现。由于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垂直结构体系,科技与经济好似“两张皮”,不利于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依靠科技工作;由于缺乏知识产权的意识,缺少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的机制,不利于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由于国家采用行政手段直接管理过多,存在着“大锅饭“的现象,不利于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经济建设成为全党工作中心后,科技体制改革就势在必行了。1985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正式启动。这一阶段科技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使科学技术成果迅速地、广泛地应用于生产,使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大力解放科学技术生产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主要科技政策走向是“放活科研机构、放活科技人员”。政策供给集中在拨款制度、技术市场、组织结构及人事制度等方面,鼓励研究、教育、设计机构与生产单位的联合,提出了技术开发型科研机构进入企业的发展方向。同时,政府支持和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开始迈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科技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新型体制,促进科技进步,攀登科学高峰,以实现经济、科技和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主要科技政策走向是“稳住一头、放开一片”,即按照少而精的原则,稳住少数重点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研机构,从事基础性研究、有关国家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应用研究、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研究和重大科技攻关活动:稳住一支精干的、高水平的科技队伍。同时,放开放活一大批技术开发型和技术服务型机构,将其引向市场,由事业性机构转变成经营性企业,成为独立的企业法人。1998年至今,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成为这一阶段的科技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主要科技政策走向。政策供给集中在促进科研机构转制、提高企业和产业创新能

力等方面,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关于中国科学院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汇报提纲》和《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及《关于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 0个国家局所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意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和《关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管理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30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科技工作的战略重点正在转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企业科技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国家级技术开发类研究院所已基本完成转制工作,多数科研机构的运作直接面向市场需求,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初见成效,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科技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崛起,技术市场发展迅猛:宏观科技管理体制逐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科技体制初步形成,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正在开展。

三、新世纪我国科技展望

(一)指导方针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立足国情,以人为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今后15年,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方针是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

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和倡导自主创新。在对外开放条件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认真学习和充分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引进了大量技术和装备,对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只引进而不注重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势必削弱自主研究开发的能力,拉大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事实告诉我们,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总之,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

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要把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培养和凝聚各类科技人才特别是优秀拔尖人才,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努力建设一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相适应的规模宏大、结构合理

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经过15年的努力,在我国科学技术的若干重要方面实现以下目标:一是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二是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有效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三是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取得突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四是在重点行业和重点城市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发展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五是重大疾病防治水平显著提高,艾滋病、肝炎等重大疾病得到遏制,新药创制和关键医疗器械研制取得突破,具备产业发展的技术能力。六是国防科技基本满足现代武器装备自主研制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保障。七是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在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上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信息、生物、材料和航天等领域的前沿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八是建成若干世界一流的科研院所和大学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

(三)总体部署

未来15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部署:一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和需求,确定若干重点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本纲要确定11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并从中选择任务明确、有可能在近期获得技术突破的68项优先主题进行重点安排。二是瞄准国家目标,实施若干重大专项,实现跨越式发展,填补空白。本纲要共安排16个重大专项。三是应对未来挑战,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本纲要重点安排8个技术领域的27项前沿技术,18个基础科学问题,并提出实施4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四是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增加科技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可靠保障。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需求、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国力,必须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一是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下决心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二是抓住未来若干年内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和新材料技术迅猛发展的难得机遇,把获取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三是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加强生物技术在农业、工业、人口与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四是加快发展空天和海洋技术。五是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特别是交叉学科的研究。

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伟大革命,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下面是相关参考内容: 一、经济发展成就: 1. 经济增长:改革开放后,中国以平均每年约百分之九的经济增长率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2. 贸易扩大:进出口总额大幅度增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3. 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建设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提高了交通运输效率。 4. 科技创新:在科技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成为全球领先的高科技制造大国,具备了独立研发和创新能力。 5. 农村改革:农村经济由集体经济向家庭经济转型,农村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明显提高。 6. 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工作,推动了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二、人口和社会领域成就: 1. 政策改革: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速度,改善了人口结构。 2. 教育改革: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普及率提高,改善了教育水平。 3. 医疗卫生改革:建立了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提高了医疗卫生水平。 4. 扶贫工作:大规模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将上亿人从贫困中解救出来。

5. 社保改革:建立了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提高了人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6. 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得到重视,并通过各种方式加以保护和传承。 三、国际交往与影响力增大: 1. 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吸引外商投资,大幅度扩大对外贸易和经济领域合作。 2. 外交突破:与各国建立了广泛的外交关系,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3. 互联网的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通过互联网与世界各地建立了更广泛的联系,有力推动了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 4. 和平崛起:中国通过和平发展的道路,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组织,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了贡献。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中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国际影响力也日益增强。然而,我们也看到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今后,我们应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和推进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成果 近四十年来,中国经历了一次次的改革开放,这个历史性的进程不仅 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也为科技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这个 时期,中国不断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技成果。本文将基于 深度和广度标准,评估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成果,并探讨其中的多个 方面。 一、农业科技成果 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科技取得了显著的突破。通过推广先进的 农业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中国农民的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产 品供给得到了保障。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产大幅提升,有 效地解决了中国庞大人口的口粮问题。中国在农业机械化、灌溉技术、农业科学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科技成果,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现 代化进程。 二、信息技术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信息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计算机

到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快速跟上了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中国的信息科技企业如华为、阿里巴巴等在国际上崭露头角,成为世界领先的科技公司之一。与此中国也加大了对信息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培养了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推动了信息技术在国内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和科技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生物技术成果 生物技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得到了飞速发展。遗传工程在中国的应用不断扩大,转基因技术的研发取得了重要突破。通过转基因作物的种植,中国农民不仅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降低了农药的使用。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例如遗传疾病的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等。这些生物技术的创新为人们的生活健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四、能源科技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能源科技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中国加大了对清洁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不断提高,为中国能源结构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中国还在核能、煤层气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这些能源科技的发展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奠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成就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成就 自1978年以来,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仅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深刻地影响了全球。以下将从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总结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成就。 经济方面。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从封闭、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被实施,例如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这些改革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增长,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0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99.1万亿元,年均增长约9.5%。同时,改革开放还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教育方面。改革开放使中国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体制改革使教育资源更加公平地分配,普及了教育。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使中国基本消除了青少年文盲,大大提高了全民素质。高等教育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得到创立,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中国的科技实力也因此得到提升,很多科研成果在国际上享有声誉。 科技方面。改革开放推动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中国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中国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在互联网和

通信技术方面,中国已成为全球的领导者之一。例如,中国的5G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领先,为全球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持。 文化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文化事业也取得了显著成就。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和传承,同时也吸收了世界各国的文化精髓。文化交流与合作也得到了大力推进,中国的电影、音乐、艺术等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影响力。中国的文化软实力逐渐提升,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提供了支持。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科技创新不断推进,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因此,我们应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推动中国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取得的成就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这30年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瞩目。改革开放带来的变革和进步发生在各个方面,以下是我国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取得的一些突出成就。 一是经济发展的飞跃。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经济增长平均高达8%,跃居全球第二位。这使得中国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制造业和出口大国。改革开放后,我国开辟了沿海地区、特别经济区和自由贸易区等开放的区域,也成为了吸引外资和技术的高地,这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改革开放还带来了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等方面的新政策,使得中国经济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处于更加开放和竞争的地位。 二是民生改善的显著进步。我国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特别是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住房等方面。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都是由政府单一机构或部门掌握,与市场化经济相差较大。但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强了民众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不仅逐步废除了大规模的公有制,而且还允许私有企业进入教育、医疗等领域,增加了公民在人生路径上的自由意志。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加,城市化进程日益扩大,大量农村居民得以进入城市工作和居住,住房条件有所改善,居住环境更加宜居。 三是科技创新的飞跃。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有许多领先的科研技术和机构,尤其是在高科技领域。我国也在空间发展、核能、航空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

就,有效地促进了国家综合实力的进一步提高。 四是国际地位的提高。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影响力逐渐增强,成为了世界重要国家之一。此外,在国际贸易、反恐、环保等多个领域,我国也大力参与和倡导,不断提升国际地位,实现了强劲而平稳的发展。 总之,我国改革开放后三十年来取得的成就让世界刮目相看,不仅使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引领者,也为人民带来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和更多的自由选择权。必须看到,我国的改革开放还需综合推进,特别是在落实与改善民生、推动创新发展以及加强国际交流等方面,仍需不断努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相继成功发射了一系列卫星和载人航天器。其中,中国自主研制的神舟系列飞船成为我国载人航天的重要标志。2013年,我国首次成功实现了航天器与空间实验室的自主交会对接,并成功发射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这些成就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也展示了我国在航天技术方面的实力。 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对信息技术的研发投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在互联网、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我国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企业,如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同时,我国自主研发的超级计算机也多次跻身全球领先水平,展示了我国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创新力和实力。 我国在能源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加大了对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国,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装机容量居世界前列。此外,我国还在核能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核电站,并研发了第三代核电技术。这些成就为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对生物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了生物医药、农业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国家,具备了自主研发和应用基因编辑技术的能力。此外,我国还在人工肉、干细胞治疗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人类健康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不仅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全球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后,我国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努力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成果盘点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成果盘点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成果盘点 一、引言 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我国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本文将就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成果进行盘点,并探讨这些成果对我国社会、经济和全球科技发展的深远影响。 二、农业科技成果 在农业领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成果主要体现在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方面。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改良作物品种,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我国水稻杂交育种技术的突破,使得水稻产量大幅提升,为解决人口食品问题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工业科技成果 在工业领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成果表现在工业自动化、柔性制造、新材料等方面。我国的制造业从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一系列高

科技产品不断涌现。我国的高铁技术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标杆,大型 飞机、芯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四、信息科技成果 我国的信息科技成果在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猛,尤其是移动互联网、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我国已成为全球互联网应用最多的国家, 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兴业态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人工智 能技术在自动驾驶、医疗诊断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五、环境科技成果 我国的环境科技成果主要表现在清洁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我国在 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清洁能源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成为全球领先 的清洁能源大国。我国在空气、水污染治理、生态建设等方面也开展 了大量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六、总结与展望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成果盘点,表明我国已经从科技大国向科技 强国迈进。这些科技成果不仅仅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也为全球科 技发展贡献了我国智慧。在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 动科技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成为推动全球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十年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简要报告

《公共事业管理学》 课题报告: 三十年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简要报告

报告关键词:改革开放科技发展政策总结科技成就报告纲要: -----一:绪论 -----二: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科技发展状况 -----三:三十年来关于科技发展的重要政策总结 -----四:三十年来科技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发展的不足和优势 -----六:总结

绪论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科技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旧中国的满目疮痍,到建国后的蒸蒸日上;从文革间的横遭摧残,到改革开放后的欣欣向荣,再到新世纪吹响自主创新的号角。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下,我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技实力持续增强,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吹响了我国全面向前发展的号角,三十年以来,我国各行各业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综合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科技行业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成果不断涌现。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全面阐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地位、发展趋势、战略重点、科技人员的政治地位、人才培养等重大问题,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等著名论断。从那时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科技事业,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调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强调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一系列推进科技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不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极大地激发了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迎来了我国科技事业大发展的历史新时期。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从科学研究理念到科技工作地位、从科技体制机制到科研环境条件、从科研布局到科技实力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我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学科领域,形成了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我国整体科技发展水平已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有些科研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科技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 我国的科技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比如创新结构的不合理,产出结构的不合理,科技发展不平衡,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研发的不平衡等等问题。很多领域的科技水平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已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谁掌握了先进科技,谁就掌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这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取得了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取得了的巨大成就 ——科技创新举世瞩目 3月30日张笑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技实力持续增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得到加强,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进了高技术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一、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队伍不断壮大 改革开放以来,为确保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各项科技发展计划的顺利实施,我国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强,科技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为各项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和大批科技成果的涌现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科技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截至2007年底,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和教学人员等五类专业技术人员2255万人,是1978年的5.2倍。同时,我国科技人力投入不断增加,科技研发人员的水平与素质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到2007年,全国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454.4万人,是1991年的2倍;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折合全时人员达173.6万人年,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42.3万人年,分别是1991年的2.6倍和3倍;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比重由1991年的70.3%提高到82%,增加了11.7个百分点。目前,我国的研发人员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二、创新体系建设取得进展,企业在科技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日益显现 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仅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近年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展顺利,尤其是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稳固,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愈发明显。 统计结果显示,在2007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中,各类企业支出2681.9亿元,是2000年的5倍,占全社会R&D支出的72.3%,比2000年高12.3个百分点;其中起主导作用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支出2112.5亿元,是1995年的14.9倍,年均增长达25.3%,大中型工业企业R&D支出占全社会R&D 支出的比重已达56.9%,比1995年高出16.3个百分点。 三、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 (一)高技术产业成就瞩目 为跟踪世界高科技发展前沿,我国自1986年开始实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下同)。二十多年来,863计划顺利实施,使我国在高性能计算机研制、微电子装备、能源技术、生物和现代农业、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掌握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和产业核心技术,培育了一批新兴产业的生长点,培养和凝聚了一批高技术创新型人才和团队,为我国高技术研发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 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据统计,2007年我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6348亿美元,是1986年的111.3倍(1986年以前无该项统计);其中出口3478亿美元,进口2870亿美元,分别是

改革开放后的科技成就

改革开放后的科技成就 一、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 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程,这标志着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新时代。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科技成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 力量。改革开放后,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成就斐然。 二、农业科技成就 1.新品种育种 改革开放后,中国加强了对新品种育种的研究和推广。1980年代初期,水稻新品种“早粳1号”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成功,使全国水稻产量大 幅提高。此外,在玉米、小麦、棉花等作物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2.农业机械化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减轻人工劳动负担,中国在农业机械化方面 进行了大力发展。1980年代初期,我国农村使用拖拉机数量已达到100多万辆,并逐步实现了全面机械化。

三、医疗卫生科技成就 1.基础医学研究 19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基础医学领域开始逐步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例如,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人类乙肝病毒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为乙肝 疫苗的开发提供了基础。 2.医疗技术创新 改革开放后,我国医疗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例如,我国成功实 现了心脏移植、肝脏移植等高难度手术,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医学。 四、信息技术成就 1.计算机技术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大力发展计算机技术。19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开始自主研制计算机,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例如,1992年我国自主设计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问世,成为当时世界上最 快的超级计算机。

2.通信技术 改革开放后,中国通信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19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开始建设数字通信网和互联网,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通信产业体系。 五、航空航天科技成就 1.卫星技术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大力发展卫星技术。1980年代中期,我国首次成功发射了自主研制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太空 时代。 2.载人航天技术 2003年,中国成功实现了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并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 六、能源科技成就 1.核能技术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大力发展核能技术。19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

改革开放30年成就之三科技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成就之三:科技的发展一、科技发展情况 (一)最新科技统计数据 1.科研经费 2.科技人员 3.科技产出 4.高技术产业及技术贸易

5.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6.主要科技指标在世界上的位置 (二)科技成就、 1、建立中国蕨类植物分类新系统(1978) 中科院植物所秦仁昌在本年《植物分类学报》第16卷发表《中国蕨类植物科属的系统排列和历史来源》,建立起中国蕨类植物分类新系统。在这篇文章中,他对当时世界蕨类植物分类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论,将中国蕨类植物分为5 个亚门、63科、223属,其中23科是他本人或由他人代为发表的新科。这一成果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2、建成325米高的气象铁塔(1979) 8月23日,大气物理所在北京西郊新建的高达325米的气象铁塔正式投入使用。它的高度在当时仅次于美国的两座铁塔,是亚洲最高的专用气象铁塔。塔上设有15层平台,安装有多种测试仪器,可以进行全天候、连续、同步的遥测。 3、东亚大气环流成为中国天气预报业务模式(1980)

大气物理所与中央气象台、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合作建立“联合数值预报室”,将东亚大气环流等研究成果发展成国家气象局的业务预报模式。1982年,中央气象台作出72小时数值天气预报,结果表明,对中、高纬度西风带环流形式演变具有一定的预报效果。1987年,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4、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获得成功(1981) 11月20日,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获成功。这是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与天然分子相同的化学结构和完整生物活性的核糖核酸。由中科院生化所、细胞所、有机所、生物物理所、北大生物系和上海试剂二厂等单位组成会战组,历时13年努力取得的这项成果,1983年5月在《中国科学》B辑全文刊出,国际同行给予高度评价,该项成果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5、人工合成天然青蒿素(1982) 青蒿是中国传统治疟药物。1973年,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等从中药青蒿中分离出优于氯喹的抗疟新药青蒿素。1976年,上海有机所、中医研究院和生物物理所合作,通过X射线衍射晶体分析方法,解决了青蒿素的化学和空间结构与绝对构型问题。1979年起,上海有机所开始研究天然青蒿素的人工合成。科研人员经过大量试验,终在本年完成天然青蒿素的人工合成。这项成果及后续工作获1 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6、研制成功“757”工程千万次计算机(1983) 1975年7月,为了解决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科学研究中提出的大型科学、工程计算问题,中国开始自行研究试制大型向量计算机。本年11月14日“757”工程千万次计算机通过国家鉴定。中国以往研制的计算机均为标量机,“757”工程千万次计算机是中国第一台大型向量计算机。向量机在运算速度上比标量更快,更适合演算数据量大的大型科学、工程计算问题。该成果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7、提出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1984) 在1984年召开的国际微分几何与微分方程北京讨论会上,我国学者冯康首次系统提出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从而开创了计算物理、计算力学与计算数学之间的一个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前沿领域。该研究1990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此后,辛算法在天体力学、弹性力学等领域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8、澄江古生物化石群的发现与研究(1985) 11月,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侯先光等在中国《古生物学报》上发论文《纳罗虫在亚洲大陆的发现》,将其在云南地区考察中,于澄江帽天山页岩系中发掘出纳罗虫动物化石群命名为澄江动物群。此后经系统采集与深入研究,在生物群的分类学、形态解剖学、古生态学等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先后在《自然》和《科

改革开放后中国科技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后中国科技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国家在科技领域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加上科研人员的辛勤努力,为中国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下面将从科研机构建设、科技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成果三个方面阐述改革开放后中国科技取得的成就。 一、科研机构建设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研机构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政府相继设立了一批国家级科研机构,如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这些机构在科研资源、人才培养和科研项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一大批高校和企业也建立了自己的科研机构。这些科研机构的建设为中国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科技人才培养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力培养科技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首先,在高等教育方面,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提高了科技人才的培养水平。高校科研机构和科研项目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科研平台。其次,国家设立了一系列的科研奖励和资助政策,吸引了大量的科研人才从事科技创新工作。此外,国家还鼓励科研人员走出实验室,与企业合作,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这些措施促进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发展。

三、科技创新成果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国的互联网、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的科研人员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突破,如人脸识别、智能机器人等。在生物技术领域,中国的基因测序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航天技术领域,中国成功实施了一系列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的第三个具备独立发射航天器能力的国家。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总结起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科研机构的建设、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为中国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在未来,中国科技将继续发展壮大,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全球科技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1990年代到现代中国科技的成就

1990年代到现代我国科技的成就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 进步。尤其是从1990年代开始,我国的科技研发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全球科技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我国科技在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以此展望我 国在未来科技领域的发展潜力。 一、信息技术领域 1. 电子产品制造业 在1990年代,我国的电子产品制造业开始蓬勃发展。我国在生产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 品生产国之一。 2. 互联网发展 随着1990年代互联网技术的兴起,我国也开始积极发展互联网产业。我国的互联网企业如腾讯、阿里巴巴等先后涌现,成为世界知名的互 联网公司,为我国的信息技术领域赢得了国际声誉。 二、航空航天领域 1. 载人航天

2003年,我国成功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实现了我国航天史上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 个能够自主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国家。 2. 卫星技术 我国的卫星技术研发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相继成功发射了一系列通信、导航、气象卫星等,为国家的通讯、定位、预警等领域提供了强有力 的支持。 三、生物科技领域 1. 基因工程 我国的基因工程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植物育种、医学基 因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为农业和医学健康领域注入了 新的活力。 2. 中医药现代化 我国的中医药也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实现了现代化发展,传统中药的 药理研究、临床应用等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成为世界关注的 焦点之一。 四、人工智能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发展成就 新中国科技艰难的拓荒者 ,李四光、华罗庚、吴阶平、钱学森、邓稼先。钱学森说:“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邓稼先说:“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 9 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奋斗几十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成就就要表现在农业科技、生物医药科技、国防军事科技、信息科技、航天工程和交通运输科技等领域。 一、农业方面 (1)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迄今累计增产稻谷6亿吨。六七十年代的国力展示,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这是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他的评语。 (2)转基因技术的引入为病虫害的防治、农作物的反季栽培带来了福音二、生物医药科技 (1)重组入P53腺注病毒射液,这是由中国企业自主开发的重组入P53腺注病毒射液产品,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个比准上市的基因治疗制品,开创了肿瘤基因治疗的新局面。 (2)生物科技的突破,不仅初步改变了中国医药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的被动局面,还带动形成了近600亿元的现代生物。 (3) 中国培育出的克隆牛,我国第一头克隆猪。 三、国防军事科技 (1) 军事科技是直接运用于军事领域的工程技术,亦称国防科技、军事科技。他是建设武装力量和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与技术手段,包括各种武器装备极其研制、使用和维修保养技术,军事工程,军事系统工程。 (2)辽宁号航空母舰,简称“辽宁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 (3)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简言之,我国在军事科技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议和完善了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建设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三)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