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大北京矿床学真题总结

地大北京矿床学真题总结

地大北京矿床学真题总结
地大北京矿床学真题总结

矿床学总结

名词解释:

1.矿产:自然界产出的有用矿物资源

2.矿床:指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质和量,在一定的经济技术

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地质体

3.金属矿产:从中可提取某种金属元素的矿物资源

4.非金属矿产:从中可提取某种非金属元素或可直接利用的矿物资源

5.能源矿产:指能为工业和民用提供能源的地下资源

6.同生矿床:指矿体和围岩是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矿床

7.后生矿床:指矿体的形成明显晚于围岩的一类矿床

8.矿体:矿床中金属或其他有用物质富集的地段

9.围岩:矿体周围的岩石

10.母岩:指矿床形成过程中,提供主要成矿物质的岩石

11.矿石: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从中可提取有用组分的矿物集合体

12.矿石矿物:指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

13.脉石矿物:指矿石中不能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

14.脉石:一般泛指矿体中的无用物质

15.夹石:指矿体内部不符合工业要求的岩石

16.矿石的构造: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17.矿石的结构: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18.品味:矿石中有用组分的百分含量

19.金属矿产的品味:大多数金属矿石(如Fe、Cu、Pb、Zn等)是以其中金属元素含量的

重量百分百比表示;有些金属矿石,则以其中的氧化物(如WO3、V2O5等)的重量百分比表示

20.边界品味:划分矿与非矿界限的最低品味

21.工业品味:指在当前能供开采和利用矿段或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

22.矿石品级:矿石工业品级的简称,主要根据矿石的品味及有益、有害组分的含量确定的

23.矿床成因类型:按照矿床形成作用和成因划分的矿床类型

24.矿床工业类型:一般把这些作为某种矿产的主要来源,在工业上其主要作用的矿床类型,

称为矿床工业类型

25.元素的迁移:元素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含量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总是处在不断运动状

态中,运动的结果,或导致元素的分散,或导致元素的集中,元素的这种运动转移现象或过程叫做元素的迁移

26.浓度克拉克值:元素在某一地质体中的平均含量与其克拉克值的比值

27.浓度系数:工业品位与该元素的克拉克值之比

28.交代作用:溶液与岩石在接触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组分的带入和另一些组分带出的地球

化学作用,也称为置换作用

29.成矿作用: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是分散中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

环境中相对富集而形成矿床的作用

30.岩浆矿床:由各类岩浆在地壳深处,进过分异作用和结晶作用,使分散在岩浆中的成矿

物质聚集而形成的矿床

31.同化/混染作用:岩浆在发生就位的运移过程中可以熔化或溶解其围岩的物质,是岩浆

改变成分,这种作用叫做同化作用,而不完全的同化作用叫混染作用

32.岩浆矿床的形成作用:岩浆中成矿物质的析出和聚集,是岩浆分异作用的结果。岩浆的

各种分异作用,也就是岩浆矿床的形成作用

33.结晶分异作用:岩浆中矿物按顺序进行结晶,并在重力和动力影响下发生分异和聚集的

过程

34.海绵陨铁结构:金属矿物充填在硅酸盐类矿物或胶结硅酸盐矿物,形成···

35.岩浆熔离作用:指在较高温度下一种均匀的岩浆熔融体,当温度和压力下降时,分离成

两种或两种以上不混溶的熔融体的作用

36.岩浆爆发矿床:指那些经过结晶分异作用或熔离作用后,喷发至地表所形成的矿床

37.伟晶岩/伟晶岩矿床:伟晶岩是一种颗粒结晶粗大的,具有一定内部构造特征的,常呈

不规则岩墙、岩脉或凸镜状的地质体。当伟晶岩中的有用组分富集达到工业要求是,即成为伟晶岩矿床

38.气水热液:指在一定深度下,具有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力的气态和液态的溶液。其成分是

以H2O为主,并含有F、Cl、Br、I、C、S等多种挥发成分以及W、Sn、Mo、Pb、Zn等成矿元素

39.充填作用:热液在围岩内流动时,若与围岩没有明显的化学反应和物质交换,则热液中

成矿物质的沉淀,主要是由于温度、压力或其他因素的影响,直接沉淀在围岩的孔洞或裂隙中,这种成矿作用···

40.交代作用:指矿物与围岩发生化学反应或置换反应,而造成矿质的聚集

41.扩散交代作用:交代作用中,组分的带出或带入是由于组分的浓度差所引起的扩散过程

进行的

42.渗滤交代作用:在交代作用过程中,组分的带出或带入是借助于流经岩石裂隙中的溶液

进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压力差

43.青磐岩化:指安山岩、玄武岩、英安岩及部分流纹岩,在中低温热液作用下,特别是热

液中CO2、S和H2O等作用下发生的一种蚀变作用

44.矿化期:代表一个较长的成矿作用过程,是根据显著的物理化学条件下来确定的

45.矿化阶段:表示一组或以上的矿物在相同或相似的地质、物理化学条件下形成的过程

46.矿物生成顺序:在同一矿化阶段中不同矿物结晶的先后顺序

47.接触交代矿床(矽卡岩矿床):在中酸性—中基性侵入岩类与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上

或其附近,由含矿汽水热液交代作用而形成的矿床

48.热液矿床:指含矿热水溶液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在各种有利的构造和岩石中,由

充填和交代等成矿方式形成的有用矿物堆积体

49.蚀变作用:岩石在气水热液作用下,发生一些列旧矿物为新的更稳定的矿物所替代的交

代作用

50.围岩蚀变:由于热液矿床矿体四周的围岩,在成矿作用过程中经常发生蚀变作用,称为

51.钠长石—云英岩矿床:指产在花岗岩体的顶部或大岩体附近的小岩株中,主要由钠长石

组成的块状钠长岩和主要由白云母、石英组成的块状云英岩为含矿岩石,与花岗岩有密切空间和成因联系,以产稀有金属为主的一类矿床

52.喷流沉积型矿床(Sedex型矿床):指在细碎屑岩为主的沉积岩中成层产出、以发育块

状,具条带层纹状富硫化物矿石为特征的一类矿床

53.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MVT型矿床):产于碳酸盐岩中,具有显著后生特征的一类

铅锌矿床,因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有典型发育而得名

54.卡林型金矿床:指容矿岩石为沉积岩,金及载金矿物呈侵染状分布,且颗粒极其细小的

矿床,常有As、Sb、Hg等共生组合,品位低,规模大

55.砂岩型铜矿床(SST型矿床):以砂岩、页岩等沉积岩为容矿岩石的层状铜矿床

56.火山成因矿床:系指与火山岩、次火山岩有成因联系的金属和非金属矿床

57.斑岩型矿床:指产在斑岩类矿体及其附近大范围内分布的侵染状和细网脉状矿床

58.玢岩铁矿:指产在陆相安山质火山岩分布区,与辉石闪长玢岩—次火山岩或火山—侵入

岩体有空间、时间以及成因上有联系的一组以铁为主的矿床

59.VMS矿床:矿床产在海相火山岩、火山沉积岩系中,矿体常呈似层状或透镜状。矿体中

金属硫化物特别富集,含量常可达60%以上,构成块状、密集条带状矿石

60.风化矿床:系指陆地表层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质和量都能满足工业要求的有用矿物堆

积的地质体

61.残积及坡积砂矿床:原生矿床或岩石遭受风化作用,其中未被分解的重砂矿物或岩石碎

屑,残留在原地或沿斜坡堆积起来形成的矿床(主要类型:砂金矿床,残积-坡积砂锡矿床,残积铌钽砂矿床)

62.残余矿床:原生矿床或岩石进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后,形成一些难溶的表生矿

物,残留在原地表部,其中有用组分达到工业要求时,即成为残余矿床(主要类型:残余粘土矿床(高岭石矿床,蒙脱石矿床),残余红土型铝矿床,离子吸附型稀土元素矿床)

63.淋积矿床:原岩或贫矿体经化学风化作用,某些易溶物质被水带到风化壳下部的潜水面

附近沉淀下来,所形成的矿床(主要类型:淋积型硅酸镍矿床,淋积型铀矿床)

64.铁帽:在金属硫化物矿床的氧化带的表部,铁和锰的硫化物和碳酸盐很容易被氧化形成

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它们和难溶物质如粘土、砂粒等残留地表,构成了铁帽

65.次生硫化物富集作用:从硫化物矿床氧化带淋滤出来的某些金属硫酸盐溶液渗透到潜水

面以下,在还原环境中,以交代原生硫化物的方式形成次生硫化物,于是增加了原生矿石中某种金属的含量,提高了矿石的工业价值,这种作用称为···

66.次生硫化物氧化作用:当矿体遭受长期风化,侵蚀面和潜水面随之下降,使得次生硫化

物富集带逐渐进入氧化部位,引起此生硫化物再氧化

67.沉积矿床:地表的岩石、矿石等物质,在水、风、冰川、生物等营利的风化作用下破碎、

分解,搬运到有利的环境中,经过沉积分异作用形成的各类沉积物,当其中有用物质富集到质和量都达到工业要求时,便形成了···

68.机械沉积矿床(砂矿床):指风化岩屑或矿物颗粒经流水搬运富集于沉积物的矿床

69.蒸发沉积矿床;指水盆地中溶解度较大的无机盐类,通过蒸发浓缩产生各种盐类矿物沉

淀形成的矿床

70.宣龙式铁矿和宁乡式铁矿:产于震旦系串岭沟组中,位于燕山凹陷带,北临内蒙古陆,

以宣化龙关一带最佳;华南泥盆纪沉积铁矿床,形成和分布在古陆边缘的浅海地带

71.腐植煤/腐泥煤:由高等植物形成的煤称为腐植煤;由低等植物形成的煤称为腐泥煤

72.成煤作用:由植物遗体转化为煤,主要经历泥炭化/腐泥化作用和煤化作用作用两个阶

段。由植物转变为泥炭的作用即泥炭化作用。腐泥化作用是指浮游生物和菌类死亡后沉向水底,在停滞水体中,即一种缺氧的还原环境下通过细菌,特别是厌氧细菌的作用,植物体中的脂肪和蛋白质遭到分解,通过聚合作用转化为腐泥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形成大量沥青,故又称沥青化作用。煤化作用是由泥炭向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的转变过程73.变质矿床:由内生或外生作用形成的岩石和矿石,由于地质环境的变化和温度压力的增

高,其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及结构构造等发生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地质作用成为变质作用。遭受变质作用改造过的矿床或由变质作用形成的矿床都称为变质矿床74.受变质矿床:指原先已存在的矿床遭受变质作用后,矿石的成分、结构构造以及矿体的

形态和产状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其工业用途未改变的矿床

75.变成矿床:指岩石经变质作用后成为有工业价值的矿石,以及由于变质作用改变了工业

用途的矿床

76.区域变质成矿作用:由于区域构造运动的影响,产生高温、高压条件,并有岩浆和变质

热液的活动在广大地区发生的变质作用。

77.混合岩化作用:在区域变质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演化的结果,是由深部上升的流体

或由部分岩石产生的“混浆”,与不同类型的原岩经过一系列相互作用形成的

78.矿田构造:指在矿田范围内,控制矿田的形成和分布的地质构造因素的总和

79.成矿系列:指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形成的,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成因上有密切联系的一

组矿床类型

简述论述题

1.简述矿产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定义:矿产是自然界产出的有用矿物资源

特征①是一种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②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社会生产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类早期

社会就是以矿产和矿产制品命名的

③当今,对矿产资源的开发规模和利用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财富、科学技术和

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

④矿产基本上是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2.简述矿产资源的基本属性

①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②矿产资源是在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③矿产资源的分布具

有随机性、不确定性④矿产资源的概念是不断演化的,它是为我们服务的,是要能被我们当前的经济技术条件所利用

3.矿床学的基本任务和具体研究内容

基本任务:第一、正确认识各类矿床的地质特征、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查明矿床的成因;第二、查明矿床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规律,认识矿床在地壳中的的分布规律,以便预测在何种地质环境中,可以期望找到何种矿产和矿床类型

具体研究内容:

1)研究矿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及其在矿体中的分布与变化,并了解矿石的形成条件,确定矿产的质量和加工工艺性质

2)测定矿体的形态、大小、产状及其与围岩的关系,查明矿床的规模、产出位置和开采条件

3)研究矿床与地层、构造、岩石及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生物活动、气候、地貌等因素的关系,查明它们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4)研究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生物等作用和演化过程,阐明矿床成因

5)研究矿床所在区域的大地构造、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及其对矿床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矿床形成和分布与地壳发展演化的关系,阐明矿床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4.具体研究一个矿床的方法

1)野外(现场)观察:对区域地质和矿床地质进行细致的观察和编录,测制各种地质图件,采集需要深入研究的矿物、岩石、化石及构造现象标本等

2)实验室研究:将现场采集的标本和样品,在实验室内进行鉴定、测试和分析,以了解矿石与有关岩石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结构构造和形成条件,以及确定矿石质

量、品级和类型

3)成矿模拟实验:应用数学的、物理的、物理化学的和生物化学的原理等来分析各种成矿作用

4)综合研究: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各种数据、资料、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对比,编制综合性图件和专题性图件,编写地质报告

5.决定矿床工业品味的因素

1)矿床的规模大小:规模愈大,工业品味要求愈低

2)矿石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如在斑岩型铜矿床中伴生的钼,只要达到万分之几便可综合利用。由于钼的存在扩大了矿床工业价值,因此对铜矿床的工业品位要求可适当降低3)矿石的工艺技术条件:对于自熔性铁矿石的品味要求也比非自熔性铁矿石品味要求低。如菱铁矿矿石就比磁铁矿矿石的工业品位要求低,因为在冶炼菱铁矿矿石时,

可以不加或少加熔剂

6.决定矿床工业价值的因素

1)矿床本身的特征和性质:包括矿体的形态、大小、产状和储量,矿石的质量,矿石综合利用价值和矿床开采、选矿、冶炼技术条件等

2)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对矿产的要求:主要包括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计划中对各类矿产的需要数量,矿床的地理分布,该地区的发展远景计划等

3)矿区的经济因素:如动力之源、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交通运输以及粮食、劳动力供应等

7.元素聚合成矿石矿物的方式

1)结晶作用:包括岩浆结晶作用、凝华作用、蒸发作用。

岩浆结晶作用:当岩浆冷凝到一定程度时,达到了其中某一矿物的饱和点,矿物

就会从岩浆中结晶出来

凝华作用:岩浆的热能使一些易挥发的物质气化,并沿着裂隙逸散,它们在火山口、

喷气口等处直接结晶形成凝华物

蒸发作用:在天然盐池中,当海水或湖水受蒸发而逐渐浓缩,盐在溶液中的浓度不

断增加,最后达到饱和而结晶出来

2)化学作用:包括化合作用、胶体化学作用、生物化学作用

化合作用:各种气体、液体和固体相互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矿物

胶体化学作用:胶体溶液通过吸附作用或离子交换作用,把某些有用元素固定下来

生物化学作用:生物对某些成矿物质的聚集具有重要意义,如煤和石油、硅藻土3)交代作用:溶液与岩石在接触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组分的带入和另一些组分带出的地球化学作用,也叫置换作用

4)离子交换及类质同象置换作用:

8.简述成矿作用

概念: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使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相对富集而形成矿床的作用

1)内生成矿作用:主要是由地球内部热能的影响导致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岩浆、伟晶岩、接触交代、热液)

2)外生成矿作用:主要是在太阳能的影响下,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表层的相互作用导致的成矿作用(风化、沉积)

3)变质成矿作用:主要指由于地球内力影响,是固态的岩石或矿石不经过熔融阶段而直接发生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改变的各种作用(接触变质、区域变质、混合岩化)4)叠生成矿作用:在先期形成的矿床或含矿建造的基础上,又有后期成矿作用的叠加9.简述矿床的成因分类

Ⅰ内生矿床

一、岩浆矿床(岩浆分结矿床、岩浆熔离矿床、岩浆爆发矿床)

二、伟晶岩矿床

三、接触交代(矽卡岩)矿床

四、热液矿床(岩浆气液矿床、非岩浆气液矿床)

五、火山成因矿床(火山岩浆矿床、火山-次火山气液矿床、火山沉积矿床)

Ⅱ外生矿床

六、风化矿床

七、沉积矿床(机械沉积矿床、蒸发沉积矿床、胶体化学沉积矿床、生物化学沉积矿

床)

八、可燃有机矿床

Ⅲ变质矿床

九、接触变质矿床

十、区域变质矿床

十一、混合岩化矿床

Ⅳ叠生矿床

十二、层控矿床

10.简述矿床多成因问题

1)矿床多成因论的中心思想是矿床的物质来源、成矿作用和成矿过程等方面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多样的

2)还有一种矿床多成因的认识是指对某些成因已有定论的矿床类型在随后的研究工作中发现了新情况,获得了新资料,提出了与传统认识不同的新的成因看法

11.岩浆矿床的定义和一般特征

定义:由各类岩浆在地壳深处,经过分异作用和结晶作用,是分散在岩浆中的成矿物质聚集而形成的矿床

特征:1)成矿作用与成岩作用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

2)矿体产在岩浆岩母岩体内

3)侵染状矿体与母岩一般呈渐变或迅速过渡关系;贯入式矿体则呈具清楚、明显的界线。围岩蚀变一般不发育,但自变质作用较普遍

4)矿石的矿物组成与母岩的矿物组成基本相同

5)多数岩浆矿床的温度较高,达1500--1200℃,形成深度在地下几--几十公里12.岩浆矿床的形成的地质条件

1)岩浆岩条件:是首要条件。岩浆是成矿物质的来源和载体,而岩浆岩即是成矿母岩2)大地构造条件:大地构造条件对基性--超基性侵入体的类型、分布和岩石化学特征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在造山带,以镁质超基性岩为代表,其特征是含镁高,Me/Fe 常在6.5--14;在地台区,主要是一些巨大的层状超基性--基性杂岩体,MeO/FeO

一般为0.5--6.5

3)同化作用(围岩影响):岩浆在发生就位的运移过程中可以熔化或溶解其围岩的物质,是岩浆改变成分,这种作用叫做同化作用,而不完全的同化作用叫混染作用。由于

岩浆的同化混染作用从围岩中吸收了某些组分,可以影响岩浆的分异成矿过程4)岩浆的多期次侵入作用:岩浆矿床的母岩大多数是多期多次形成的杂岩体,表明在构造环境中的控制和影响下,岩浆的起源和演化经历了比较复杂的过程

13.对比早期岩浆矿床和晚期岩浆矿床

1)早期岩浆矿床:指岩浆冷凝过程中,有用物质较早地从岩浆中结晶和富集所形成的矿床

特征a矿石的矿物组成与母岩的矿物组成基本一致b矿体与母岩没有明显的界线,

一般呈逐渐过渡关系,矿石常具自形晶--半自形晶结构、包含结构c矿石构造以

侵染状为主,矿体形态呈矿瘤、矿巢、凸镜状、似层状

2)晚期岩浆矿床:在岩浆冷凝的晚期阶段,在矿化剂的影响下,有用矿物较硅酸盐矿物从熔浆中晶出较晚,矿石矿物主要是金属矿物充填在硅酸盐类矿物间或胶结硅酸

盐矿物,形成海绵陨铁结构

特征a矿体与围岩一般界线明显,矿石主要为致密块状构造b矿体常呈条带状或似

层状,还可形成脉状、凸镜状

14.简述金伯利岩结晶分异作用

a当金伯利岩浆在地下深处进行正常的结晶分异作用,往往开始晶出橄榄石,少量镁铝榴石、金刚石等b当岩浆沿断裂上升,并和碳质围岩发生一定程度的混染时,更促进了金刚石晶体的生长c当岩浆不断上升,达到近地表浅出时,橄榄石大量晶出,挥发份大量增加,内压力不断增加d当上敷围岩盖层已无力抵挡岩浆的冲力时,岩浆便开始了猛烈喷发。这是岩浆随挥发份把以晶出的金刚石、橄榄石等矿物和围岩捕掳体一起,带入已形成的空洞和裂隙中,有些甚至溢出地表

15.简述岩浆矿床的主要类型

1.镁质超基性岩中的铬(铂)矿床

2.镁质基性岩中的含钒钛磁铁矿矿床

3.镁铁质基性--超基性岩中的铜镍(铂)硫化物矿床

4.金伯利岩中的金刚石矿床

16.简述伟晶岩矿床的特点

概念:伟晶岩是一种颗粒结晶粗大的,具有一定内部构造特征的,常呈不规则岩墙、岩脉或凸镜状的地质体。当伟晶岩中的有用组分富集达到工业要求是,即成为伟晶岩矿床特点:1)物质成分极其复杂,在化学成风上以元素种类众多为特征,除O、Si、Al等主要造岩元素,还富集Li、Be、Cs等稀有和反射性元素,W、Sn、Mo、Cl、 F等金属和挥发性组分也较富集,总计达40余种。

2)矿物成分也是丰富多样的,除石英、白云母、黑云母、斜长石等主要造岩矿物外,还有锂云母、锂辉石、绿柱石、烧绿石、方钍石等稀有和放射性矿物,

以及独居石、褐帘石等稀土元素矿物和锡石、黑钨矿、萤石等 3)结构既有结晶结构,还有交代结构。结晶结构是早起由岩浆结晶而成,按石英、长石、云母的粒度可以细分为细粒结构(粒径<1cm)、粗粒结构(粒径 1--10cm)、巨晶结构(粒径>10cm);当石英和微斜长石共结连生时还可以形成文象结构。交代结构是伟晶岩形成晚期的热液交代早期结晶矿物形成的 4)带状构造非常明显。由边缘向中心一般可以分为:

①边缘带:主要由细粒长石和石英组成,厚度不大,仅为几厘米。形态不规

则,分布不连续

②外侧带:矿物颗粒较粗,主要由文象花岗岩和粗粒长石、石英、云母组成,

厚度比边缘带大

③中间带:矿物颗粒更粗大,主要由巨晶结构的长石、石英和云母组成,呈

块状构造,是稀有金属矿化发育的地段。厚度一般较前两带大

④内核:矿物颗粒特别粗大,主要由石英、石英--长石或石英--锂辉石块体

组成

5)伟晶岩体的形态复杂,大多呈脉状。产状复杂多样,有的沿围岩层理或片理贯入,产状与围岩一致;有的沿构造裂隙贯入,与围岩呈切割关系;伟晶岩

的倾角随构造裂隙而异,大多呈陡立状。规模差别很大,很少单独产出,而

是成群、成带出现并形成范围较大的伟晶岩区

17.简述接触交代矿床(矽卡岩矿床)的形成条件

1)岩浆岩条件:岩浆演化过程中析出的含矿热液是形成接触交代矿床的先决条件。最为密切的主要为中酸性岩浆岩,一般侵位于中深到浅成环境的岩体最有利于矿床的

形成,且有关的侵入体多为中小型。时代在我国东部以燕山期为主,西部主要为海

西期

2)围岩条件:重要条件。有利围岩主要是各种碳酸盐岩石,其次是火山岩,如安山岩、英安岩、凝灰岩等

3)构造条件:成矿构造主要有四类:1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构造2围岩层理、层间破碎带及构造裂隙3褶皱构造4捕掳体构造

4)物理化学条件:温度一般为800--300℃,中等深度1--4.5km

18.矽卡岩矿床的成矿过程

“两期五阶段”:

1)矽卡岩期;主要形成Ca、Fe、Mg、Al的硅酸盐、没有石英

a早起矽卡岩阶段:形成岛状或链状无水硅酸盐矿物

b晚期矽卡岩阶段:对早起矽卡岩阶段的矿物明显交代,为带状或复杂链状含水硅酸盐矿物

c氧化物阶段:介于矽卡岩期与石英--硫化物之间,具过渡性质。形成长石类矿物(正长石、酸性斜长石),云母类矿物(金云母、白云母)

2)石英--硫化物期:独立地形成大量石英,并有典型热液矿物如绿泥石、方解石等 a早期石英硫化物阶段:交代早起硅酸盐矿物而形成的,并有萤石和石英,矿石矿物以生成铁铜硫化物为特点

b除交代早起硅酸盐矿物,还有石英特别是碳酸盐类矿物增多,主要是黄铁矿和铅锌硫化物

19.简述热液矿床的特点和类型

概念:指含矿热水溶液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在各种有利的构造和岩石中,由充填和交代等成矿方式形成的有用矿物堆积体

特点:a含矿热液多来源b含矿热液的成分复杂c形成温度低、深度浅d成矿时间一般晚于围岩d构造控制作用极为显著f成矿方式以充填作用和交代作用为主g矿石

物质成分复杂h形成过程多起多阶段性i围岩蚀变发育

类型:大部分有色金属矿产(Cu、Pb、Zn、Hg、Sb····)

稀有、分散元素矿产(Le、Be、In···)

放射性元素(U)

非金属矿产:硫、石棉、萤石、水晶、重晶石

20.简述热液矿床重要蚀变(高温···、中温···、低温···)

高温热液矿床:云英岩化、钠长石化、钾长石化、电气石化、黄玉化等

中温···: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黄铁长英岩化、硅化、碳酸盐化、蛇纹石化等

低温···:高岭土化、明矾石化、泡沸石化、重晶石化、石膏化等

21.简述围岩蚀变的概念和研究意义

概念

蚀变作用:岩石在汽水热液作用下,发生一系列旧矿物为新的更稳定的矿物所替代的交代作用

围岩蚀变:由于热液矿床矿体周围的围岩,在成矿作用过程中经常发生蚀变作用,称为研究意义:1)有利于发展成矿理论:由于围岩蚀变是整个热液成矿作用的一部分,蚀变矿物的形成与矿石的沉淀在成因上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2)有利于找矿:蚀变围岩是重要

的找矿标志。由于围岩蚀变的分布范围比矿体要大,在找矿时易被发现

22.概述密西西比河谷(MVT)型矿床和勘察评价要点

概述:产于碳酸盐岩中的,具有显著后生特征的一类铅锌矿床,因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有典型发育而得名。成矿物质来之地下(热)卤水,在碳酸盐岩中的孔隙、裂

隙、溶洞、不整合面及层间破碎带等空间内充填交代形成的属于受地层层位控制

的后生矿床

勘查评价要点:1)常位于一些特大型沉积盆地的边缘附近或沉积盆地之间相对隆起区

的边缘

2)大多数产于相对未受变动的台地或浅水碳酸盐中,尤其是白云岩 3)矿田的范围很大,矿田内各个矿床的规模不一定很大,矿田内未发

现与成矿有关的火成岩

4)MVT矿床是后生的,Pb、Zn等硫化物充填于岩石早先存在的空隙或

交代胶结物

5)矿物组成简单,主要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白铁矿等23.论述斑岩型矿床的概念、特点和主要地质特征

概念:指产在斑岩类岩体及其附近大范围分布的侵染状和细网脉状矿床

特点:①规模大,埋藏浅、易于开发,矿床常呈带状分布②矿石品位低,但矿化分布均匀,矿石成分简单、易选③可综合利用的矿产多

主要地质特征:1)在时间上、空间上、成因上,矿床与斑状结构的中酸性浅成或超浅

成的小侵入体有关,如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石英斑岩 2)矿床受区域断裂--构造带控制,故常呈带状分布

3)围岩岩性对成矿有一定影响,常与其他类型矿床,如矽卡岩铜矿床

或脉状铜矿床相伴生。

4)围岩蚀变很发育,范围可达几百米到几千米。分带现象明显,由岩

体中心向外为;钾化带、石英--绢云母化带、泥化带、青磐岩化带24.简述斑岩铜矿床板块构造成因模式

在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接触地带,富有有用金属组分的的大洋地壳俯冲到大陆板块下,并从消失带插入地幔,致使大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这种熔融作用可从洋底沉积物释放出大量富含金属的含盐流体,当这些富含金属的含盐流体随同钙碱性岩浆一起上升到地壳浅部,岩浆冷凝结晶时,它们便运移到侵入岩体顶部,通过交代岩体本身或附近围岩而形成斑岩铜矿。

25.简述VMS矿床的及其产出环境

概念:矿床产在海相火山岩、火山沉积岩系中,矿体常呈似层状或透镜状,成群成带集中分布。矿体中金属硫化物特别富集,含量可达60%以上,构成块状、密集条带状矿石产出环境:1)富钠镁铁质和长英质岩石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或称细碧角斑岩系列中2)在正常钙碱性系列以长英质岩石为主的火山岩系

3)镁铁质火山岩的蛇绿岩中

26.简述风化矿床的形成条件

(一)气候条件:a在极地冻土带,风化作用很弱,一般不形成风化壳,有时由机械碎屑物质形成残积矿床b在温带内陆沙漠和热带沙漠区,多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

风化壳主要由碎屑物质组成c在热带和热带湿润炎热地区,往往发生强烈的化学

风化作用

(二)原岩条件:风化壳的物质成分是以原岩成份为根据的,原岩是成矿物质的来源。如富含铁、镍的超基性岩和基性岩可形成红土型铁矿床和镍矿床。

(三)地貌条件:不仅控制侵蚀和堆积作用的进行,同时还可决定地下水的动态和风化壳的地球化学特征。高差不大的山区、丘陵地形最为有利

(四)水文地质条件:在决定风化矿床的规模和深度方面起着很大作用

(五)地质构造条件:地台区有利于风化矿床的形成,造山区不利于。侵蚀基准面决定风化壳的最终厚度

(六)时间条件:只有在一个较长时期稳定的地质环境中,才可以使风化作用进行地彻底27.简述风化矿床的分类与类型

1残积及坡积砂矿床:原生矿床或岩石遭受风化作用,其中未被分解的重砂矿物或岩石碎屑,残留在原地或沿斜坡堆积起来形成的矿床。类型:砂金矿床,残积--坡积砂锡矿床,残积铌钽砂矿床

2残余矿床:原生矿床或岩石化学经风化作用或生物风化作用后,形成一些难溶的表生矿物,残留在原地表部,其中有用组分达到工业要求时,即成为残余矿床。类型:残余粘土矿床(如高岭土矿床,蒙脱石矿床),残余红土型铝矿床,离子吸附型稀土元素矿床

3淋积矿床:原岩或贫矿体经化学风化作用,某些易溶物质被水带到风化壳下部的潜水面附近沉淀先来所形成的矿床。类型:淋积型硅酸镍矿床,淋积型铀矿床

28.简述次生硫化物富集作用和次生硫化物氧化作用

富集作用:从硫化物矿床氧化带淋滤出来的某些金属硫酸盐溶液渗透到潜水面下,在还原环境下,以交代原生硫化物的方式形成次生硫化物,于是增加了原生矿石中某种金属的含量,提高了矿石的工业价值,这种作用称为···

氧化作用:当矿体遭受长期风化,侵蚀面和潜水面随之降低,使得次生硫化物富集带逐渐进入氧化部位,引起次生硫化物再氧化

29.论述机械沉积矿床(砂矿床)的概念、特点和形成条件

1)概念:指风化岩屑和矿物颗粒经流水搬运富集于沉积物中的矿床

2)特点:a种类很多,以金、铂、锡、钛、锆、金刚石等砂矿床最为重要

b现代砂矿床,含矿层一般埋藏浅,便于开采利用,具较大经济意义

c通过对现代砂矿床的研究,还有可能找到原生矿床

3)形成条件:a重砂矿物的来源:可来源于原生矿床,也可以来源于岩浆岩、变质岩

等岩石中的副矿物

b重砂矿物的特性:具有化学性质稳定、物理性质坚固和比重大等特性 c搬运介质条件:以河流、湖水、海水、波浪最有利

d地貌条件:最有利的还是低山丘陵的河谷区和海滨湖滨区

30.论述蒸发沉积矿床的概念、种类、特点和形成条件

1)概念:指水盆地中溶解度较大的无机盐类,通过蒸发浓缩产生各种盐类矿床沉淀形成的矿床。种类;主要是K、Na、Mg、Ca的氯化物、碳酸盐、重碳酸盐、硫酸盐、

硼酸盐、硝酸盐等

2)特点:a多产于红色碎屑岩系与碳酸盐相中b矿体呈层状、凸镜状,亦有呈液态存在的卤水层者c具明显的沉积韵律,即从碳酸盐、石膏或硬石膏、石盐到钾

盐的沉积韵律d矿石多呈青白色、淡红色或无色透明的结晶粒状和板状集合

体e多形成于造山作用之后的山前凹地和山间凹地或陆台的内陆凹陷盆地中3)形成条件:a主要是;干旱气候条件,封闭或半封闭的水盆地环境b岩性基本是两种,碳酸盐相和红色碎屑岩系;岩相有“牛眼式”岩相和“泪滴式”岩相c

页岩是最有利于保存盐类的覆盖层

31.沉积铁矿床铁矿物相示意图

A氧化矿物相带:氧化界面直达盆地底部,在水底淤泥层中有大量过剩氧而成为充分的氧化环境,形成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如赤铁矿、褐铁矿等

B硅酸盐矿物相带:氧化界面在盆地底面附近,但淤泥中已无剩余的游离氧,这样就形成了铁的硅酸盐(鲕绿泥石)等矿物

C碳酸盐矿物相:氧化界面在盆地底面以上,在淤泥中含有有机质,含氧量不足,不能是低价铁化合物氧化,因此在还原条件下形成菱铁矿和碳酸钙的混合物

D硫化物相带:氧化界面远在水盆地底面之上,在细菌活动下,使有机质分解产生大量H2S,并于铁结合,形成黄铁矿、白铁矿等

32.沉积锰矿床矿物想变示意图

33.论述磷灰(块)岩化学成因说(“洋流上升说”)

A上部海水层是浮游生物的活动地带,在大约60m深度的范围几乎不含磷,因海水中的磷已被生物大量吸收

B当生物死亡后向海底下沉,也将表层海水的磷带入较深水层。由于有机质分解出CO2,因而随着深度增加,CO2含量不断增高,分压力增高了,海水溶解磷的的能力增大

C由于海水的垂直循环,当富含磷的和CO2的深部海水上升到陆缘地带时,因深度越来越小,CO2不断向浮游生物光合带扩散,使其分压力减小。这种水首先变得对碳酸钙饱和,所以碳酸钙首先沉淀,后来这种水对磷酸钙也饱和了。所以磷酸钙就以磷灰石的一种变种沉淀下来

D因此,磷酸盐沉积在陆缘带的上部和中部,生成鲕状构造的胶状凝灰岩

34.简述成煤作用

煤是由植物遗体和极少部分的动物遗体堆积而形成的。

由植物转化为煤,一般需经过泥炭化/腐泥化和煤化两个作用阶段。

由植物转变为泥炭的作用即为泥炭化作用。腐泥化作用是指浮游生物和菌类死亡后沉向水底,在停滞水体,即一种缺氧的还原环境下通过细菌,特别是厌氧细菌的作用,植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质遭到分解,通过聚合作用转化为腐泥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形成大量沥青,故又称为沥青化作用。

煤化作用是由泥炭向褐煤、烟煤和无烟煤转化的过程

35.简述油气藏的形成条件

a首先要有产生大量石油的生油岩b其次要有多孔的渗透性的储集岩,以容纳从生油岩中运移出来的石油c第三要有由储集岩与不渗透盖层或其他遮挡因素组成的圈闭捕捉石油,使之能在圈闭中聚集起来

36.简述变质矿床的形成条件

(一)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变化是是岩石发生变质的最主要因素,多数变质是随温度升高而进行的;由上覆岩层的重力而产生的静压力,是控制变质反应过程中矿物组

合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气水溶液不仅起着溶媒的作用,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其本身也常常作为一种组分参加反应,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二)地质条件:在空间上和成因上都与一定的变质岩相相关,不同的变质岩相与不同类型的矿产相关

(三)原岩建造的含矿性:是形成变质矿床的物质基础。变质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原岩或原矿床

热力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概 念 部 分 汇 总 复 习 第一章 热力学的基本规律 1、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所研究的对象:由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宏观物质系统 其中所要研究的系统可分为三类 孤立系:与其他物体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的系统; 闭系:与外界有能量交换但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 开系:与外界既有能量交换又有物质交换的系统。 2、热力学系统平衡状态的四种参量:几何参量、力学参量、化学参量和电磁参量。 3、一个物理性质均匀的热力学系统称为一个相;根据相的数量,可以分为单相系和复相系。 4、热平衡定律(热力学第零定律):如果两个物体各自与第三个物体达到热平衡,它们彼此也处在热平衡. 5、符合玻意耳定律、阿氏定律和理想气体温标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 6、范德瓦尔斯方程是考虑了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排斥力和吸引力),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作了修正之后的实际气体的物态方程。 7、准静态过程:过程由无限靠近的平衡态组成,过程进行的每一步,系统都处于平衡态。 8、准静态过程外界对气体所作的功:,外界对气体所作的功是个过程量。 9、绝热过程:系统状态的变化完全是机械作用或电磁作用的结果而没有受到其他影响。绝热过程中内能U 是一个态函数: A B U U W -= 10、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表述:任何形式的能量,既不能消灭也不能创造,只能从一种形 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在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恒定;热力学表达式:Q W U U A B +=-;微分 形式:W Q U d d d += 11、态函数焓H :pV U H +=,等压过程:V p U H ?+?=?,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公式一比较 即得:等压过程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态函数焓的增加量。 12、焦耳定律: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与体积无关,即)(T U U =。 13.定压热容比:p p T H C ??? ????=;定容热容比:V V T U C ??? ????= 公式:nR C C V p =- 14、绝热过程的状态方程: const =γpV ;const =γ TV ; const 1 =-γ γT p 。 15、卡诺循环过程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正循环为卡诺热机,效率2 11T T - =η,逆循环 为卡诺制冷机,效率为2 11T T T -= η (只能用于卡诺热机)。 16、热力学第二定律:克劳修斯表述: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而不引起其他变化(表明热传导过程是不可逆的); 开尔文(汤姆孙)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有用的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表明功变热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另一种开氏表述: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造成的。 17、无摩擦的准静态过程是可逆过程。 18、卡诺定理:所有工作于两个一定温度T 1与T 2之间的热机,以可逆机的效率为最高。并且所有的可逆机 的效率η都相等21 1T T - =η ,与工作物质无关,只与热源温度有关。 19、热机的效率:1 21Q Q -=η,Q 1为热机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Q 2 为热机在低温热源放出的热量。 20、克劳修斯等式与不等式:02 211≤+T Q T Q 。 21、可逆热力学过程0=?T dQ ,不可逆热力学过程0

北京大学考博英语模拟题14

北京大学考博英语模拟题14 Part ⅠVocabulary 1. The attack of the World Trade Center will leave a ______ impression on those who have witnessed the explosion. A.long B.forever https://www.doczj.com/doc/cd742979.html,sting D.lively 答案:C [解答] 本题空格处是说留下持久的印记。long的意思是“长期的”;forever的意思是“永远”;lasting的意思是“持久的”;lively的意思是“活泼的,逼真的”。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题意。 2. The magician picked out several persons ______ from the audience and asked them to help him with the performance. A.by accident B.on average C.on occasion D.at random 答案:D by accident偶然的。on average平均的。on occasion有时。at random随意的。 3. British hopes of a gold medal in the Olympic Games suffered ______ yesterday, when Hunter failed to qualify during the preliminary heats. A.a sharp set-back B.severe set-back C.a severe blown-up D.sharp blown-up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考博英语翻译

2018年地大(北京)英语考博翻译试题 Social impacts of technology Although affordances and constraints of technological products are not objective features of them, they can be correlated with objective material features in them. For example, the physical constitution of speed bumps physically prevents cars from speeding without damage to the car or major inconvenience. The physical procedure of fertilization in IVF affords pregnancies without prior physical intercourse. In a particular context of use, these physical features translate into new social realities (new behaviors, new social arrangements, new perceptions and beliefs) that can be identified as impacts of a technological product. Social impacts of technology can be identified at different levels of social analysis, including the micro-level of individual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the meso-level of groups and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and the macro-level of social structures, cultural systems and social institutions and their dynamics. For the study of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a good society, which is an issue that plays out at the macro-level, macro-level impacts of technology are obviously the most important to consider. However, micro- and meso-level impacts may also need to be considered in order to properly identify and understand macro-level impacts. At the micro-level, technological products may influence their immediate context of use in at least three ways. First, they may affect the behavior of users and the social roles and relations that users build in relation to others. For example, the possession of an automobile may influence where people live and what places they visit, and may also signal social status and identity. Second, technological products will not fit every user profile equally well, meaning that some users will not be able to use them well, or not at all, because they lack the required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knowledge, skills, interests, or access to resources. As a consequence,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technological product will affect potential users in different ways, benefiting some while excluding or marginalizing others. Third, technological products often require the presence of material and social contextual background conditions for them to function well. For example, for automobiles to function well as vehicles for transportation, there must be material and social infrastructure present, such as roads, traffic lights, police, ambulance services, and so forth.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technological products will therefore often stimulate the creation of appropriate background conditions for them to function well. This is also a way in which technological products have social impacts. These three types of affordances and constraints, concerning influence on behavior and social roles, selection of user profiles, and selection of materi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conditions, also play out at the meso-level of groups and organizations.

中国地质大学考博英语真题部分解析

中国地质大学考博英语真题部分解析 34.A解析:例证题。题目“Toyota Motor是一个_______的例子”。定位到末段,末段主要提到热情的消费者可能会号召其他人抵制某个产品,威胁到产品所属公司的名声,这时公司的回应有可能不够迅速、周到。这是本段的核心信息。接下来就拿Toyota Motor举例,举例中提到这个公司在公司名声遇到如上提到的危机情况时作出的反应,且成功减轻了危害程度。由此可知,例子是对本段中心句的一个反面例子论证公司对hijacked media 的反应。故选项[A](有效地回应被劫持利用的媒体)为正确答案。 干扰项:[B]persuading customers into boycotting products(劝说消费者抵制产品),文中末段第一句提到了消费者可能会劝说其他人抵制某些产品,故为张冠李戴。[C]cooperating with supportive consumers(与支持自己的消费者合作),在例子中提到Toyota Motor公司缓解危机的方式是与消费者直接沟通,这首先属于例子内的信息,不符合例证题的解题思路,其次沟通交流不等于合作,故排除。[D]taking advantage of hijacked media(利用被劫持的媒体),文中是消除被劫持媒体带来的危害,而非去利用被劫持的媒体,故排除。 (PS:The way to contact yumingkaobo TEL:si ling ling-liu liu ba-liu jiu qi ba QQ:772678537) 35.A解析:主旨题。题目“这篇文化在那个主要讲述的是______”。本文首段第三句就提出文章中心“companies today can exploit many alternative forms of media”,即虽然传统收费媒体仍在发挥重大作用,但是现今的公司可以去选择其他媒体形式。后文主要是介绍其他可选择的媒体形式,并对其作出评论。故选项[A]Alternatives to conventional paid media(与传统收费媒体对应的其他媒体形式)为正确答案。 干扰项:[B]Conflict between hijacked and earned media(被劫持媒体和免费媒体之间的冲突)[C]Dominance of hijacked media(被劫持媒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总结

工程热力学大总结 '

… 第一章基本概念 1.基本概念 热力系统:用界面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周围环境分隔开来,这种人为分隔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系统。 边界:分隔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外界:边界以外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称为外界或环境。 闭口系统:没有物质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闭口系统,也称控制质量。 ) 开口系统: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开口系统,又称控制体积,简称控制体,其界面称为控制界面。 绝热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称为绝热系统。 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称为孤立系统。 单相系:系统中工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称为单相系。 复相系:由两个相以上组成的系统称为复相系,如固、液、气组成的三相系统。 单元系:由一种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单元系。 多元系:由两种以上不同化学成分组成的系统称为多元系。 } 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均匀分布的为均匀系。 非均匀系:成分和相在整个系统空间呈非均匀分布,称非均匀系。 热力状态: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称为工质的热力状态,简称为状态。 平衡状态: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系统内外同时建立了热的和力的平衡,这时系统的状态称为热力平衡状态,简称为平衡状态。 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如温度(T)、压力(P)、比容(υ)或密度(ρ)、内能(u)、焓(h)、熵(s)、自由能(f)、自由焓(g)等。 基本状态参数:在工质的状态参数中,其中温度、压力、比容或密度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仪表测量出来,称为基本状态参数。

2011北京大学博士英语考试试题及解析

Part Two:Structure and Written Expression(20%) Directions:For each question decide which of the four choices given will most suitably complete the sentence if inserted at the place marked、Mark your choices on the Answer Sheet、 11. Whether the extension of consciousness is a “good thing”for human being is a question that a wide solution、 A.admits of B、requires of C、needs of D、seeks for 12.In a culture like ours, long all things as a means of control, it is sometimes a bit of a shock to be reminded that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A.accustomed to split and divided B.accustomed to splitting and dividing C.accustomed to split and dividing D.accustomed to splitting and divided 13.Apple pie is neither good nor bad; it is the way it is used that determines its value、 A、at itself B、as itself C、on itself D、in itself 14. us earlier, your request to the full、 A、You have contacted…we could comply with B、Had you contacted…we could have complied with C、You had contacted…could we have complied with D、Have you contacted…we could comply with 15.The American Revolution had no medieval legal institutions to or to root out, apart from monarchy、 A、discard B、discreet C、discord D、disgorge 16、Living constantly in the atmosphere of slave, he became infected the unconscious their psychology、No one can shield himself such an influence、 A、on…by…at B、by…for…in C、from…in…on D、through…with…from 17、The effect of electric technology had at first been anxiety、Now it appears to create 、 A、bore B、bored C、boredom D、bordom 18、Jazz tends to be a casual dialogue form of dance quite in the receptive and mechanical forms of the waltz、 A、lacked B、lacking C、for lack of D、lack of 19、There are too many complains about society move too fast to keep up with the machine、 A、that have to B、have to C、having to D、has to 20、The poor girl spent over half a year in the hospital but she is now for it、 A、none the worse B、none the better C、never worse D、never better 21、As the silent film sound, so did the sound film color、 A、cried out for…cried out for B、cry out for…cry out for C、had cried out for…cried out for D、had cried out for…cry out for 22、While his efforts were tremendous the results appeared to be very 、 A、trigger B、meager C、vigor D、linger 23、Western man is himself being de-Westernized by his own speed-up,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A、as much the Africans are detribalized B、the Africans are much being detribalized C、as much as the Africans are being detribalized D、as much as the Africans are detribalized 24、We admire his courage and self-confidence、 A、can but B、cannot only C、cannot but D、can only but 25、In the 1930’s, when millions of comic books were the young with fighting and killing, nobody seemed to notice that the violence of cars in the streets was more hysterical、

知识点热力学与料热力学部分

知识点热力学与料热力学部分

————————————————————————————————作者:————————————————————————————————日期:

热力学与材料热力学部分 热力学: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研究物质热运动的客观规律;以实验事实为基础,总结研究系统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功能转化和热力学过程的方向性问题。 热力学研究能(energy)和能的转变(transformations)规律 材料研究的每个过程离不开热力学 1、材料服役性能 2、材料制备 3、材料微观组织 材料热力学是热力学基本原理在材料设计、制备与使用过程中的应用。 材料热力学是材料科学的重要基础之一。 材料学的核心问题是求得材料成分-组织结构-各种性能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前半部分,即材料成分-组织结构的关系要服从一个基本的科学规则,这个基本规则就是材料热力学。在材料的研究逐渐由“尝试法”走向“定量设计”的今天,材料热力学的学习尤其显得重要。 材料热力学是经典热力学和统计热力学理论在材料研究方面的应用,其目的在与揭示材料中的相和组织的形成规律。固态材料中的熔化与凝固以及各类固态相变、相平衡关系和相平衡成分的确定、结构上的物理和化学有序性以及各类晶体缺陷的形成条件等是其主要研究对象。 现代材料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对材料的微观层次认识不断进步。利用场离子显微镜和高分辨电子显微镜把这一认识推进到了纳米和小于纳米的层次,已经可以直接观察到从位错形态直至原子实际排列的微观形态。这些成就可能给人们造成一种误解,以为只有在微观尺度上对材料的直接分析才是深刻把握材料组织结构形成规律的最主要内容和最主要途径;以为对那些熵、焓、自有能、活度等抽象概念不再需要更多的加以注意。其实不然,不仅热力学的主要长处在于它的抽象性和演绎性,而且现代材料科学的每一次进步和发展都一直受到经典热力学和统计热力学的支撑和帮助。材料热力学的形成和发展正是材料科学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工业技术的进步在拉动材料热力学的发展,而材料热力学的发展又在为下一个技术进步准备基础和条件。 材料热力学是热力学理论在材料研究、材料生产活动中的应用。因此这是一门与实践关系十分密切的科学。学习这门课程,不能满足于理解书中的内容,而应当多进行一些对实际材料问题的分析与计算,开始可以是一些简单的、甚至是别人已经解决的问题,然后由易渐难,循序渐进。通过不断的实际分析与计算,增进对热力学理论的理解,加深对热力学的兴趣,进而有自己的心得和成绩。 热力学最基本概念: 1、焓变 enthalpy

北京大学考博英语真题常见句子翻译方法

北京大学考博英语真题常见句子翻译方法近期很多考生问关于条件状语从句的分析和翻译问题,在此,育明考博老师结合同学提出的两个典型问题为大家分析条件状语从句,并给出相应的参考译文。 一、问题:请分析并翻译:If you are part of the group which you are addressing,you will be in a position to know the experiences and problems which are common to all of you and it’ll be appropriate for you to make a passing remark about the inedible canteen food or the chairman’s notorious bad taste in ties. 解析:很多考生看到这样一句从横三、四行的长句会心生畏惧,对自己没有信心,自然也就无法理清这句中的各种枝节。拿到这样的一个句子,最主要的仍然是先把主干找到,然后再看其他部分和主干的关系。需要各大院校历年考博英语真题及其解析请加扣扣七七二六七八五三七或二八九零零六四三五一,也可以拨打全国免费咨询电话四零零六六八六九七八享受考博辅导体验。 句子主干:you will be in a position to know the experiences and problems and it’ll be appropriate for you to make a passing remark about the inedible canteen food or the chairman’s notorious bad taste in ties 主干是由两个并列的分句组成的,第一个分句是you will be in a position to know the experiences主系表结构,第二个分句是it’ll be appropriate for you to make a passing remark about the inedible canteen food or the chairman’s notorious bad taste in ties形式主语+系表结构+不定式作真正的主语。

中国地质大学 考博真题 英语 2003及答案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G E O S C I E N C E S PhD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English 21April 2003 LISTEN TO THIS! Good morning! You are about to take the English test for people who wish to enter the doctoral program in the earth sciences at this school. The test may be rather different from any exam you’ve taken in the past. The first part is a timed listening exercise. The other four sections test your knowledge of grammar, elementary writing skills and basic vocabulary, plus your reading ability. You can have as much time as you like for the last four parts of the test—within reason, of course. The test has five sections, worth a total of 130 points in all; the answers in part 5, the reading test, are worth three points each. The answers for parts 1,2,3 and 5 (in other words, every part except 4) should be marked on your answer sheet. The answers for part 4 should be written directly on this test paper. Make sure you READ AND FOLLOW THE DIRECTIONS for each part of the test! The results of this exam will enable us to compare your preparation in English with that of the other candidates. The “passing” grade is relative; in other words, it will depend on the scores for the whole body of test-takers. You should just relax and do as well as you can. We shall now begin. Turn the page to part 1. Good luck!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

Φ-=B A c t t R 1211k R h h δλ=++传热学与工程热力学的关系: a 工程热力学研究平衡态下热能的性质、热能与机械能及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规律, 传热学研究过程和非平衡态热量传递规律。 b 热力不考虑热量传递过程的时间,而传热学时间是重要参数。 c 传热学以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为基础。 传热学研究内容 传热学是研究温差引起的热量传递规律的学科,研究热量传递的机理、规律、计算和测试方法。 热传导 a 必须有温差 b 直接接触 c 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热运动而传递热量,不发生宏观的相对位移 d 没有能量形式的转化 热对流 a 必须有流体的宏观运动,必须有温差; b 对流换热既有对流,也有导热; c 流体与壁面必须直接接触; d 没有热量形式之间的转化。 热辐射: a 不需要物体直接接触,且在真空中辐射能的传递最有效。 b 在辐射换热过程中,不仅有能量的转换,而且伴随有能量形式的转化。 c .只要温度大于零就有.........能量..辐射。... d .物体的...辐射能力与其温度性质..........有关。... 传热热阻与欧姆定律 在一个串联的热量传递的过程中,如果通过各个环节的热流量相同,则各串联环节的的总热阻等于各串联环节热阻之和(I 总=I1+I2,则R 总=R1+R2) 第二章 温度场:描述了各个时刻....物体内所有各点....的温度分布。 稳态温度场::稳态工作条件下的温度场,此时物体中个点的温度不随时间而变 非稳态温度场:工作条件变动的温度场,温度分布随时间而变。 等温面:温度场中同一瞬间相同各点连成的面 等温线:在任何一个二维的截面上等温面表现为 肋效率:肋片的实际散热量ф与假设整个肋表面...处于肋基温度....时的理想散热量ф0 之比 接触热阻 Rc :壁与壁之间真正完全接触,增加了附加的传递阻力 三类边界条件 第一类:规定了边界上的温度值 第二类:规定了边界上的热流密度值 第三类:规定了边界上物体与周围流体间的表面..传热系数....h 及周围..流体的温度..... 。 导热微分方程所依据的基本定理 傅里叶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傅里叶定律及导热微分方程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热流密度不是很高,过程作用时间足够长,过程发生的空间尺度范围足够大 不适用的:a 当导热物体温度接近0k 时b 当过程作用时间极短时c 当过成发生的空间尺度极小,与微观粒子的平均自由程相接近时

北京大学考博英语历年试题分析

北京大学考博英语历年试题综合分析 导言:考博英语真题的重要性 全国各大院校在制定本校英语专业考试大纲时,对英语的考核基本上不指定参考书,考生在备考时往往感到漫无目的,无所适从,所以对各大院校的考博英语历年真 题分析则显得尤为重要。华慧考博英语教研中心在历时8年的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总 结国内50多所重点院校的考博英语试题的出题特点与规律,认为考生精研各院校的历年试题对考出良好的成绩有非常大的帮助。 考博英语试题的独特性 众所周知,英语类的考试,如高考、大学英语四六级、专业四八级考试、研究生 入学考试等均由统一的命题组人员统一命制试题,命题组阵容强大,且耗费的人力、物力也不在少数,其题目基本是原创题目。而考博英语却并非这样,因此,考博英 语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考博英语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其命题方式与题目来源两方面。 首先,从命题方式来看,博士考试中,要求考生达到英语的最低分数线,这一要 求就注定了各大考博院校的英语试题的命题方式,各大考博院校不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及时间原创一套考博英语试题。并且各大院校为了保证其试题的准确性,一般会 选择已经考过的各类相关难度的试题,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大量的因个人学术水平方 面而引起的错误和争议。 其次,从题目来源看,各大院校的考博英语试题基本来自专四、专八、六级、杂 志文章或其它考博院校的原题,极少出现原创题目。因其题目来源的独特性,我们研 究各大院校的考博英语试题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且益处极大。如果考生在考前了解了这 一情况,且充分重视这个规律,那么获得考博英语高分不是什么难事。所以考生考前 精研考博英语真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考博英语试题的作用 考博英语试题的作用主要有三个,即指导、规划与调控作用。 指导作用。通过研读历年的考博英语试题,考生可以了解该院校的题目类型、题目来源、 题目难度等,指导考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正确的复习方法,获得自己满意的成绩。 规划作用。考生在宏观把握所报考院校的英语试题的出题规律后,结合自身的英语情况,对自己的英语备考做出一个正确且切合实际的复习规划。 调控作用。通过研读历年的考博英语试题,以所报考院校的英语真题为标杆,随时监控与调节自己的复习计划,使自己的复习计划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满意的成绩。 由此可知,研究真题对于考生在较短时间内提升成绩是有很大帮助的。因此,华慧考博英语研究中心对北京大学历年的考博真题进行了细致且深入的研究,将北京大学考博英语的出题特点、题目类型等进行了详细论述,对下一年度的考博英语命题趋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针对北京大学考博英语的备考方法,让考生的复习备考更加具有针对性,让考生少走弯路,快速提高考试成绩。 以下是华慧考博英语研究中心对北京大学考博英语历年试题详细分析。 一、北京大学考博英语试题的考核要求 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非英语专业入学考试是学校为招收博士研究生而设置的选拔性考试。教育部颁布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博士生入学其英语水平原则上应达到或略高于硕士生的水平”。根据这一规定,并结合历年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具体情况,我校博士生入学英语考试既考查考生的语言知识,又注重测试考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2011北京大学博士英语考试试题及解析

Part Two:Structure and Written Expression(20%) Directions:For each question decide which of the four choices given will most suitably complete the sentence if inserted at the place marked. Mark your choices on the Answer Sheet. 11.Whether the extension of consciousness is a “good thing”for human being is a question that a wide solution. A.admits of B. requires of C. needs of D.seeks for 12.In a culture like ours, long all things as a means of control, it is sometimes a bit of a shock to be reminded that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A.accustomed to split and divided B.accustomed to splitting and dividing C.accustomed to split and dividing D.accustomed to splitting and divided 13.Apple pie is neither good nor bad; it is the way it is used that determines its value. A. at itself B. as itself C. on itself D. in itself 14.us earlier, your request to the full. A.You have contacted…we could comply with B.Had you contacted…we could have complied with C.You had contacted…could we have complied with D.Have you contacted…we could comply with 15.The American Revolution had no medieval legal institutions to or to root out, apart from monarchy. A. discard B. discreet C. discord D. disgorge 16. Living constantly in the atmosphere of slave, he became infected the unconscious their psychology. No one can shield himself such an influence. A. on…by…at B. by…for…in C. from…in…on D. through…with…from 17. The effect of electric technology had at first been anxiety. Now it appears to create . A. bore B. bored C. boredom D. bordom 18. Jazz tends to be a casual dialogue form of dance quite in the receptive and mechanical forms of the waltz. A. lacked B. lacking C. for lack of D. lack of 19. There are too many complains about society move too fast to keep up with the machine. A. that have to B. have to C. having to D. has to 20. The poor girl spent over half a year in the hospital but she is now for it. A. none the worse B. none the better C. never worse D. never better 21. As the silent film sound, so did the sound film color. A. cried out for…cried out for B. cry out for…cry out for C. had cried out for…cried out for D. had cried out for…cry out for 22. While his efforts were tremendous the results appeared to be very . A. trigger B. meager C. vigor D. linger 23. Western man is himself being de-Westernized by his own speed-up,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A. as much the Africans are detribalized B. the Africans are much being detribalized C. as much as the Africans are being detribalized D. as much as the Africans are detribalized 24. We admire his courage and self-confidence. A. can but B. cannot only C. cannot but D. can only but 25. In the 1930’s, when millions of comic books were the young with fighting and killing, nobody seemed t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