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冠脉造影操作规范.

(完整版)冠脉造影操作规范.

(完整版)冠脉造影操作规范.
(完整版)冠脉造影操作规范.

操作规范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指标”,为冠心病病人的确诊提供了最好的手段。它利用穿刺针经皮穿刺动脉血管(股动脉或桡动脉)后置入细小造影导管于心脏冠状动脉开口,造影显示全部冠状动脉内情况。具有准确、直观、微创、痛苦少的特点,目前是冠状动脉疾病最准确的确诊方法。通过它可了解冠脉内情况,有无冠脉病变、部位、严重程度,同时为下一步药物治疗方案的确定、能否可以行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重新疏通病变冠状动脉血管、还是需要外科搭桥手术等决策做准备,并对病人的预后做评估。

一、适应证

1、典型心绞痛发作,无创检查提示心肌缺血。

2、原因不明的胸痛,需除外冠心病。

3、原因不明的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

4、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术前或外科手术前明确病变特征;术后症状复发。

5、原发心脏骤停经心肺复苏者。

6、特殊职业人员疑似冠心病者(飞行员、高空作业人员等)。

7、冠状动脉先天性畸形。

二、禁忌证

AHA/ACC对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禁忌证未作特殊规定。一般认为,下列情况属于相对禁忌。

1、不能控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2、严重心律失常。

3、发热及急性感染。

4、严重肝肾功能损害。

5、严重肺部疾病。

6、周身动脉硬化。

7、凝血功能障碍。

8、碘制剂过敏。

9、低钾血症。

10、预后不良的心理或躯体疾病。

11、桡动脉穿刺禁忌证:无桡动脉搏动;Allen试验阴性,提示掌弓侧支循环欠佳。肾透析的动静脉短路。

三、术前准备

1、了解上、下肢动脉搏动情况。了解桡动脉以及股动脉手术、外伤史。在做桡动脉导管术前,Allen试验(手指压迫两侧尺和桡动脉使手掌变白,在两侧动脉放松时产生充血)能测定一旦发生桡动脉闭塞是否有足够的尺动脉侧支血流灌注手掌(如先压迫尺动脉再放松后10秒种内不产生再灌注,则不应进行动脉导管术雷诺病和现象中的Allen试验)。双侧腹股沟区以及双侧前臂备皮。行碘过敏试验。

2、了解过敏史(尤其造影剂过敏史)。术前心理教育,呼吸训练、适量限制饮水。

3、术前24h行抗血小板治疗。口服阿司匹林100mg Qd,噻氯匹啶250mg Bid或氯吡格雷75mg Qd。

4、术前静注地塞米松5 mg,穿刺成功后注射肝素1000~2000U(应用4、5F造影导管,15分钟内结束手术者可不用肝素)。

5、临时起搏器不作为常规使用,仅用于窦房结和房室结病变、高危A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时。

四、操作步骤

(一)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

1、选择穿刺点:右(或左)腹股沟韧带下1cm股动脉搏动最强点。

2、消毒铺洞巾后1%利多卡因5~10mL在穿刺点处皮内、皮下局麻。

3、用刀尖横切皮肤2mm,用血管钳自穿刺点沿穿刺方向扩张皮下组织和筋膜。

4、将股动脉搏动最强点置于左手食指和中指之间,右手持动脉穿刺针45°角(30°~60°)斜行刺向股动脉搏动最强点,有突然减压感同时见到穿刺针尾部有动脉血涌出时停止进针,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将短导丝插入针内并轻轻向前推送,退针将导丝留于动脉内。

5、扩张套管沿导丝旋转推送入股动脉内,将导丝和扩张套管一并退出,外鞘管留于股动脉内。

6、推送造影导管时一定用0.035”长导丝伸出造影尖端3~4cm引路,在荧光屏下经降主动脉逆行将导管送至升主动脉后退出导丝,迅速将导管与三联加压系统连接,回抽血液以排气,持续监测压力。

7、注入少量造影剂充盈导管,轻推导管使其尖端位于主动脉窦上方2cm处。

8、左冠状动脉造影:正位下见导管尖端向外侧轻轻窜动提示尖端已进入左冠状动脉口部,轻推少量造影剂“冒烟”确定导管尖端位置,并显影左主干及其分支。心电图及血压均正常,可固定导管,迅速调好造影体位,用力加压推注造影剂并拍摄电影。电影开始1~2秒不推注造影剂,以便观察钙化及冠脉内支架的位置,直至造影剂完全排空后1秒停止电影,以观察血流速度、有无造影剂滞留。

9、右冠状动脉造影:左前斜位45°送管。导管送至主动脉窦时,缓慢顺时针旋转导管,使其尖端转向正前方(即主动脉左前方),导管尖端向外侧轻轻窜动提示尖端已进入右冠状动脉口部。其余过程同左冠状动脉造影。

(二)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

1、选择穿刺点:因心血管造影机按照医生站在病人右侧操作设计,故多选择患者

右桡动脉,左侧也可进行操作。消毒铺洞巾后取桡骨茎突近心端1~2cm桡动脉

搏动最强,走行最直处为穿刺点。

2、1~2%利多卡因1mL在穿刺点上方局麻,针尖与皮肤基本平行,以避开浅表静

脉并勿触及动脉。穿刺时右手持动脉穿刺针以30°~60°角斜行刺向桡动脉搏

动最强点。

3、可在桡动脉壁的上方直接穿刺,穿透后壁,再缓慢退针至尾部有动脉血喷出

时停止退针,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将短导丝插入针内并轻轻向前推送,退针

将导丝留于动脉内。

4、刀刃朝上切开皮肤,送入5-6F鞘管。透视在泥鳅导丝引导下将导管经桡动脉

-肱动脉-腋动脉-锁骨下动脉逆行将导管送至升主动脉后退出导丝,其余过

程同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也可使用多功能造影导管同时行左、右冠状

动脉造影而不必更换导管。

五、并发症

1、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颤、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和传导阻

滞。

2、急性心肌梗死。由于血栓栓塞或严重冠状动脉痉挛所致。

3、栓塞。可发生于冠脉内或颅内及外周动脉,由于斑块脱落或气栓所致。

4、死亡。发生率≤1%。

5、造影剂反应。可出现于皮肤、神经、呼吸、胃肠、泌尿及心血管系统。表现为:

肾功能不全、低血压、过敏性休克、急性肺水肿、心脏骤停。

6、穿刺局部血管并发症:出血、血肿、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

7、其他:迷走反射、导管打结、断裂、感染等。

六、注意事项

1、穿刺股动脉时尽量不要损伤后壁,否则容易形成血肿。动脉血呈喷射状时才能送入短导丝;导丝推送遇到阻力时应停止推送,在荧光屏下观察局部和判明原因,股动脉过于迂曲时更换泥鳅导丝在X线下小心向前推送,切忌遇到阻力时用力推送导致动脉夹层或斑块脱落造成动脉栓塞等并发症。

2、整个造影系统应始终保持密闭状态,时刻注意防止和排除气泡,持续监测心电和血

压。

3、左冠状动脉造影时勿直接将导管插入左主干,要边冒烟边调整导管位置。以防止左主干病变时斑块脱落、闭塞及左主干痉挛造成严重后果。左主干病变时要特别小心操作,要在尽短时间和最少体位下(1~2个)完成操作。

4、右冠状动脉造影要特别防止导管尖端插入过深,超选或口部痉挛引起血压下降或室颤。

5、桡动脉造影时推送导管动作要轻柔,以防止沿途动脉段发生痉挛。如果发生痉挛导致导管不能推送或转动时,应停止操作,自鞘管或造影导管内给予100~200μg硝酸甘油或异搏定注射,也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待痉挛解除后再行操作。

6、冠脉造影操作与对结果的解释应当力求完美。完整的检查包括右前斜位和左前斜位的左心室造影,这样可以确定左心室功能以及室壁运动异常。检查左冠状动脉的体位通常有5个,以保证能最佳显示某一段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检查体位至少有2个。应避免各段冠状动脉相互重叠,需要经常使用大角度的左前斜位加足位和右前斜加足位。对血管造影结果的评价包括描述冠脉病变的形态与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侧支血管。

7、多数血管造影医生在介入治疗前会高估狭窄的程度,治疗后却又低估残余狭窄,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对准确评价冠状动脉狭窄非常有帮助。临床实践中,50%-75%狭窄的诊断和治疗,还必须评价心肌缺血生理学意义。在弥漫性狭窄和/或小血管病变,最好不使用百分比来表示狭窄的程度,最好使用最小腔径(MLD)绝对值表示。一般,近段血管MLD<1mm,提示血管有受限性狭窄,而无论其狭窄直径的百分比如何。

总之,冠状动脉造影已成为一项常规性检查。它们对确立诊断估计冠状动脉病变的预后,提供了大量信息。然而,是否进行此项检查,必须在认真复习病史和心脏缺血证据后,根据临床和生理学的结果而作了决定。

冠脉造影操作图解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最详细--—--—--新人入门全纪录 论坛上高手林立,介入中龙争虎斗!很多大神已经将此做到了炉火纯青,在我们一班小字辈新入行者来到论坛,看的是一头雾水.当我6个月前刚刚接触介入时,来到论坛踏雪寻贴,但是可惜,论坛帖子中对冠造最基础的东西,介绍的并不是太多,那就和大家特别是像我这样新手分享下最基础的知识吧! 作为一个新手,我想大家在第一次走进导管室时,会发现莫名的紧张和茫然失措,你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该干什么.呵呵,因为我就是这个样子进入导管室的。当我作为菜鸟一枚进入到导管室时。也是面对着C型臂和大屏幕无所适从,对整个流程茫然无知。但是不要紧,当你能耐心读完以下文字后,你也可以了解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细枝末节了,我们这次探讨的是冠脉造影术的基本操作流程,是一个基础探讨,不涉及任何策略性问题。本着给入门新手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尽快的适应和熟悉冠脉造影的基本过程,使此过程尽可能的熟练.希望对大家特别是新手菜鸟有所帮助!。 学习冠脉造影,是学习介入治疗手术的前奏,是基础,是基本功,是一个飞行员在真正驾驶战斗机前,在教练机上的几千个小时的实战训练。在接触介入造影术前,我想大家其实也肯定做了不少的功课,去看书,看百度文库中的资料,看丁香园上的帖子,看期刊,去和前辈探讨.但是,大部分资料是雷同的,讨论的让人头昏眼花,而真正操作起来,你却一点也想不起来了。所以,我将其简化,来和大家一步一步地讨论单纯造影术的操作流程细节,和鲜为人知的注意事项。为所有新入的朋友提供下帮助,整理下头绪,因为我在这里所讲的,真的是基础中得基础。因为咱们不是在写论文,也不是出大部头,只是为新学习介入的朋友们提供下基础的讲解,所以不会按照常规出牌哟~~~,那我们就言归正传吧! 当我们第一次进入导管室,映入眼帘的是那些价值不菲的机器,一排排的支架,导管,满桌子的药品,耗材,但是作为临床已是老手的咱们。不会被吓到滴~~!因为我们的在选择介入时,肯定会做了不少前期工作,那我们的工作究竟该怎样开始呢?那就从认识导管室的布局开始吧! 认识了布局,大家起码不会在导管室中迷路了,不会再找不到你想要找的东西.不会忘记你站的地方是有放射标志的位置。那我们了解了导管室基础布局后,下一

史上最详细:冠脉造影全程图解

史上最详细:冠脉造影全程图解 作为一个新手,我想大家在第一次走进导管室时,会感到莫名紧张和茫然失措,你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该干什么。不要紧,当你能耐心读完以下文字后,也许结果会不一样。 学习冠脉造影,是学习介入治疗手术的前奏,是基础,是基本功,是一个飞行员在真正驾驶战斗机前,在教练机上的几千个小时的实战训练。 在接触介入造影术前,大家肯定做了不少的功课,而真正操作起来,却想不起来了。所以,今天我们将其简化,和大家一步一步地讨论单纯造影术的操作流程细节,和鲜为人知的注意事项。 就从推病人进导管室,上导管床开始学起吧!这时,你将成为助手的助手。 首先,帮助病人躺在导管床合适的位置上,头向C 型臂,现在大家越来越倾向于桡动脉入路,所以我们先从摆穿刺手,也就是固定右手开始。 将病人右臂外展45°左右,放在右手支撑板上,为了给操作者提供良好的穿刺体位,在病人右手腕下垫上绷带卷,或者纱布包,有条件最好垫上500 ml 的袋装盐水,既能支撑,病人舒服,还能充分暴露穿刺点。

把支撑板和盐水袋子用手术包的外包装袋套上,视野干净多了。 然后用绷带绕患者右手掌捆扎结实,避免其移动。自指尖一直到肘关节进行消毒,如下图。谨慎起见,建议将右股动脉穿刺点也准备好,提前消好毒。已备桡动脉穿不成功的不时之需。 消好毒,请站到一边,因为助手将铺手术巾了,这时你可以穿好铅衣,站在一旁看看肝素是怎么配置的,心电监护的联接,三联三通的联接,并学习助手操作。当你站在一旁观察上十几台造影术后,你大可以试一试助手的工作。有些工作不可能看会,比如说摇床到位! 一个合格的助手,其实不输术者,阜外医院的摇床者多是经验丰富的专家,因为一台造影做得成不成功。最关键的不是你造没造成影,而是你造的影是不是能完整将血管展开看清。这就全凭助手摇床的技术了。 关于摇床,我们下次另讲。穿上手术衣,站在助手的位置上,该从何处下手呢?就从整理手术台铺无菌巾开始。首先要帮助操作者整理手术台,可以趁机学习造影所用的基本器械了。 一个造影所需的器械有: 桡动脉穿刺包(将东西取出,放到弯盘里备用);造影导丝(一般为绿色J 头硬导丝,或者超滑又叫泥鳅导丝,它将在

680例冠脉造影正常排除冠心病临床分析

680例冠脉造影正常排除冠心病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7-07-31T16:03:19.95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0期作者:郭丽 [导读] 对既往诊断冠心病通过冠脉造影检查正常从而排除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为临床更加有效的选择冠脉造影提供依据。(贵州省水城矿业集团总医院心内科贵州六盘水 553000) 【摘要】对既往诊断冠心病通过冠脉造影检查正常从而排除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为临床更加有效的选择冠脉造影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冠脉造影正常患者绝大多数表现为非典型胸痛,且心电图有非特异性改变,对部分患者进行认真分析,提高有创冠脉造影检测的价值。【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脏神经官能症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0-0152-01 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患者中10%~30%冠脉造影正常[1],我们试对其病因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12年10月—2016年10月在贵州省水矿总医院所有怀疑冠心病或为排除冠心病而进行诊断性冠脉造影检查的680例患者。其中男410例,女270例,年龄28~75岁。冠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共有310例,其中男200例(65%),女110例(35%)平均年龄51.8岁。4年的冠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比例在45.6%~46.7%,逐年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Seldinger法穿刺右桡动脉,成功后分别送入左右造影导管至左右冠脉口多角度进行造影,有经验医生进行结果分析,血管内径狭窄>50%定位冠脉病变。 2.结果 2.1 在310例冠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中,220例(71%)主要因为不典型胸痛而接受造影。100%的患者接受了12导心电图检查及24H动态心电图。将T波低平、T波倒置、ST段下移、各种心律失常及各种束支阻滞列为心电图异常,那么260例心电图异常(8 3.9%)。其中,单纯T波改变(31%),T波合并ST段变化(47),心律失常(12%),束支阻滞(10%)。 2.2 冠脉造影正常的非冠心病患者的出院诊断 310例中高血压和心脏神经官能症分别占42.5%和33.8%,且这两个诊断的逐年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炎,消化性溃疡,胆石症,反流性食管炎等。呼吸系统包括:肺炎,胸膜炎,肺心病等。其他包括:瓣膜疾病,肋间神经炎,带状疱疹,病毒性心肌炎等。 3.讨论 冠脉造影被认为是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疾病及狭窄程度的最可靠方法,并称之为金标准。高血压病人可出现胸痛及心电图缺血改变。其机制在于高血压导致冠状动脉微血管管壁增厚和毛细血管数目减少,心肌肥厚引起冠状小动脉舒张功能受阻以及冠脉储备功能异常。瓣膜疾病患者有心绞痛病史和/或心电图示ST-T改变不一定是合并冠心病的重要临床依据。考虑与其瓣膜病变造成体循环供血不足,致使冠状动脉血液灌注不足特别是合并心律失常有关[2]。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也有较多的主诉症状,若合并有心电图的异常,都容易被怀疑为冠心病。此外,消化系统疾病(3.8%)和呼吸系统疾病(2.1%)也都有自己的特征。问题的关键在于临床医生心中一定要对这些病因有清楚的认识,充分理解冠脉病变导致的缺血性胸痛的特点,才能免于误诊。 综上所述,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均应行冠脉造影以确诊。但冠脉造影亦有一定局限性,仍需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无创心电检查等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1]吴永健.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胸痛研究现状[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3,14(3);129. [2]凌坚.成年人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伴发情况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1997,25(5);337-339.

全脑血管造影术流程指导流程完整版

全脑血管造影术流程指 导流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全脑血管造影术流程指导 一、术前准备: ⒈造影医师了解病人情况: ①病人的现病史、既往史、过敏史(尤其麻醉药、造影剂)。 ②体格检查: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注意:双侧股动脉搏动。 ③查阅TCD、CT、MRI等资料,了解病变部位,以便术中重视。 ⒉完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PT、INR、APTT 、肝、肾功能、丙肝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艾滋病抗体、心电图、胸部X 线检查。 ⒊签定手术授权委托同意书: ①客观地介绍手术情况、获益、风险。 ②病人(病情不允许时注明)和家属同时签字、盖手印。 ⒋病人准备: ①双腹股沟备皮。 ②术前6h禁饮食。 ③术前指导:患者适应性训练,如变换体位、床上排尿、排便、深吸气、屏气、咳嗽等 ⒌、器械准备:

⒍、药物准备: ⒎、术前用药: 8、严格按照手术安全制度接患者 二、操作程序: ⒈体位:病人仰卧,调整头位适宜,固定上肢,双腿稍分开并外展,接监护导联。 ⒉消毒:%碘伏双侧腹股沟区消毒,上界平脐,下界大腿上1/3处,外界为腋中线,内界大腿内侧。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围消毒两遍。 ⒊铺无菌单:由脐部至会阴铺第1块手术巾,第2块手术巾在穿刺点上方并与第1块垂直,第3、4块手术巾与第1、2块成45度角暴露右、左穿刺点。 ⒋无菌套覆盖影像增强器、操作面板和遮挡板。 ⒌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生理盐水冲洗手套,铺大手术单。 ⒍冲洗与抽吸:肝素盐水冲洗穿刺针、动脉鞘、泥鳅导丝、猪尾管,浸透J形导丝。 ⒎连接:冲洗管、Y形阀、三通。 ⒏抽吸:2%利多卡因。 ⒐抽吸:造影剂并接高压连接管。 ⒑穿刺置鞘: ⒒肝素化:

冠脉造影操作规范

操作规范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指标”,为冠心病病人的确诊提供了最好的手段。它利用穿刺针经皮穿刺动脉血管(股动脉或桡动脉)后置入细小造影导管于心脏冠状动脉开口,造影显示全部冠状动脉内情况。具有准确、直观、微创、痛苦少的特点,目前是冠状动脉疾病最准确的确诊方法。通过它可了解冠脉内情况,有无冠脉病变、部位、严重程度,同时为下一步药物治疗方案的确定、能否可以行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及冠脉内支架术重新疏通病变冠状动脉血管、还是需要外科搭桥手术等决策做准备,并对病人的预后做评估。 一、适应证 1、典型心绞痛发作,无创检查提示心肌缺血。 2、原因不明的胸痛,需除外冠心病。 3、原因不明的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 4、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术前或外科手术前明确病变特征;术后症状复发。 5、原发心脏骤停经心肺复苏者。 6、特殊职业人员疑似冠心病者(飞行员、高空作业人员等)。 7、冠状动脉先天性畸形。 二、禁忌证 AHA/ACC对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禁忌证未作特殊规定。一般认为,下列情况属于相对禁忌。 1、不能控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2、严重心律失常。 3、发热及急性感染。 4、严重肝肾功能损害。 5、严重肺部疾病。 6、周身动脉硬化。 7、凝血功能障碍。 8、碘制剂过敏。 9、低钾血症。 10、预后不良的心理或躯体疾病。 11、桡动脉穿刺禁忌证:无桡动脉搏动;Allen试验阴性,提示掌弓侧支循环欠佳。肾透析的动静脉短路。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操作规程1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操作规程 一、术前准备 1、体位:病人取仰卧,调整头位适宜,固定上肢,双腿稍分开并外展,接监护导联。 2、消毒:0.05%碘伏双侧腹股沟区消毒,上界平脐,下界大腿上1/3处,外界为腋中线,内界大腿内侧。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围消毒两遍。 3、铺无菌单:由脐部至会阴铺第1块手术巾,第2块手术巾在穿刺点上方并与第1块垂直,第3、4块手术巾与第1、2块成45度角暴露右、左穿刺点。 4、无菌套覆盖影像增强器、操作面板和遮挡板。 5、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生理盐水冲洗手套,铺大手术单。 6、冲洗与抽吸:肝素盐水冲洗穿刺针、动脉鞘、泥鳅导丝、猪尾管,浸透J形导丝。 7、连接:冲洗管、Y形阀、三通。 8、抽吸:2%利多卡因, 9、抽吸:造影剂并接高压连接管。 二、穿刺置鞘 优先右侧股动脉穿刺,以右侧腹股沟与股动脉交界处沿

股动脉向下1~1.5cm为穿刺点,局麻后穿刺股动脉,穿刺针成角30~45 °喷血良好后插入J形导丝(注意:必要时透视了解导丝位置),置入动脉鞘,撤出导丝,注射器抽吸肝素盐水,连接动脉鞘侧管并回抽,回血良好时注入肝素盐水,接冲洗管30滴/min左右持续冲洗。 三、肝素化 置鞘成功后即刻肝素化,首剂:体重kg×2/3=肝素量mg,1h后给首剂1/2量,以后再1h给上次剂量的1/2,减至10mg时,则每小时给10mg。 四、造影术 1、主动脉弓造影: ①连接猪尾管与Y形阀,泥鳅导丝插入猪尾管导丝不出头,猪尾管进入动脉鞘后进导丝20cm左右,透视下将猪尾管置于升主动脉。 ②摆体位:左侧斜30~45度(一般年龄越大斜度越大),上缘到牙齿平面,造影剂20~25ml/秒,总量25~30ml,压力700pa投照 ③插入泥鳅导丝,展开猪尾管头端,撤出猪尾管 2、颈总动脉造影 ①肝素水浸泡造影管,接Y阀,冲洗管腔,进泥鳅导丝,导丝不出头,造影管头进动脉鞘后进导丝20cm左右,透视下达升主动脉弓,导丝撤到导管内,翻转导管头回撤,弹入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最详细--------新人入门全纪录

论坛上高手林立,介入中龙争虎斗!很多大神已经将此做到了炉火纯青,在我们一班小字辈新入行者来到论坛,看的是一头雾水。当我6个月前刚刚接触介入时,来到论坛踏雪寻贴,但是可惜,论坛帖子中对冠造最基础的东西,介绍的并不是太多,那就和大家特别是像我这样新手分享下最基础的知识吧! 作为一个新手,我想大家在第一次走进导管室时,会发现莫名的紧张和茫然失措,你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该干什么。呵呵,因为我就是这个样子进入导管室的。当我作为菜鸟一枚进入到导管室时。也是面对着C型臂和大屏幕无所适从,对整个流程茫然无知。但是不要紧,当你能耐心读完以下文字后,你也可以了解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细枝末节了,我们这次探讨的是冠脉造影术的基本操作流程,是一个基础探讨,不涉及任何策略性问题。本着给入门新手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尽快的适应和熟悉冠脉造影的基本过程,使此过程尽可能的熟练。希望对大家特别是新手菜鸟有所帮助!。 学习冠脉造影,是学习介入治疗手术的前奏,是基础,是基本功,是一个飞行员在真正驾驶战斗机前,在教练机上的几千个小时的实战训练。在接触介入造影术前,我想大家其实也肯定做了不少的功课,去看书,看百度文库中的资料,看丁香园上的帖子,看期刊,去和前辈探讨。但是,大部分资料是雷同的,讨论的让人头昏眼花,而真

正操作起来,你却一点也想不起来了。所以,我将其简化,来和大家一步一步地讨论单纯造影术的操作流程细节,和鲜为人知的注意事项。为所有新入的朋友提供下帮助,整理下头绪,因为我在这里所讲的,真的是基础中得基础。因为咱们不是在写论文,也不是出大部头,只是为新学习介入的朋友们提供下基础的讲解,所以不会按照常规出牌哟~~~,那我们就言归正传吧! 当我们第一次进入导管室,映入眼帘的是那些价值不菲的机器,一排排的支架,导管,满桌子的药品,耗材,但是作为临床已是老手的咱们。不会被吓到滴~~!因为我们的在选择介入时,肯定会做了不少前期工作,那我们的工作究竟该怎样开始呢?那就从认识导管室的布局开始吧! 认识了布局,大家起码不会在导管室中迷路了,不会再找不到你想要找的东西。不会忘记你站的地方是有放射标志的位置。那我们了解了导管室基础布局后,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呢?你不可能一下子就成为一个合格的操作者,甚至不能一下子成为一个助手,那我建议你先从外围工作做起,先看看别人怎么做,不要嫌麻烦。(术前的准备工作肯定到位了,我们在这里不再叙述。)所以就从推病人进导管室,上导管床开始学起吧!这时,你将成为助手的助手!但是就算想成为助手的助手,我们也得自己私下里做做功课必须。最好买本《冠

脑血管造影术操作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脑血管造影术操作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脑血管造影术操作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DSA适应证:①怀疑血管本身病变或寻找脑血管病病因;②怀疑脑静脉病变;③脑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检查;④头面部富血性肿瘤术前检查;⑤了解颅内占位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某些肿瘤的定型;⑥实施血管介入或手术治疗前明确血管病变和周围解剖关系;⑦急性脑血管病需动脉溶栓或其他血管内治疗;⑧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的治疗后复查。 DSA禁忌证:①碘造影剂过敏或不能耐受;②介入器材过敏;③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④穿刺点局部感染;⑤并发脑疝。特殊情况可经过各方讨论,知情同意采取个体化处理。 二、术前准备 (一)掌握一般情况 DSA术前应掌握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现病史和既往史,尤其是有无造影剂过敏史。术前对患者进行体检,有助于在术中、术后对比观察神经功能变化。了解股动脉、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如有异常建议完善下肢血管超声或CTA。拟行桡动脉穿刺者,需行桡动脉触诊和Allen 试验[9]。 术前完善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检测。如果已有血管超声、TCD、CTA等血管检查结果,可结合临床资料初步判断责任血管,以便术中着重观察。如果已有主动脉弓结构信息,可在造影前预判可能的解剖变异或路径困难,提前做好介入器材和技术准备[10]。 (二)知情同意 DSA术前需要向患者及家属充分告知检查的必要性、简要操作过程,造影期间需要配合医生的注意事项、术中术后可能的不适感、可能的并发症及相应处理方案。在取得患者和(或)家属的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三)药物调整 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在DSA术前如何调整抗凝治疗方案,目前还缺乏研究结论。理论上,口服抗凝药物会增加DSA等介入检查(治疗)的出血风险以及出血后处理的困难;术前直接停药,又可能增加围手术期发生栓塞事件的风险。对于一般手术,需要暂时停用口服抗凝药。通常在术前5 d左右停用华法林,并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降低至1.5以下[11];如存在较高的血栓栓塞风险,也可使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过渡治疗[12]。对于血管内介入操作(如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起搏器植入术等),多项研究结果提示继续口服华法林是安全的,并不会增加出血风险[13,14,15]。2016年,欧洲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认为,绝大部分心血管介入操作都能在不停用华法林的情况下安全实施[15]。因此,我们建议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风险-获益评估,来决定术前是否停用华法林。

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因分析

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5-07-10T10:35:15.10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6期供稿作者:刘雪何佰永[导读] 急性心肌梗死(AMI)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继而破裂导致急性血栓形成。刘雪何佰永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宜宾 644000 【摘要】目的探讨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临床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提示冠脉正常,分析该组患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结果该组患者多见于年轻患者,以男性为主,发病前多有大量吸烟、情绪变化、过度劳累等诱因。结论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病因为冠脉内急性血栓形成继发血栓自溶、冠脉痉挛。 【关键词】冠脉造影正常;急性心肌梗死【中图分类号】R814.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6-163-01 急性心肌梗死(AMI)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继而破裂导致急性血栓形成,造成冠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对应心肌发生缺血性坏死。随着冠脉造影检查的普及,AMI 也可发生在冠脉造影正常的患者,本文就对该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因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与方法入选标准:选择2011 年10 月-2014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32 例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必须具备以下3 条中的2条:①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②心电图上ST-T 的动态演变;③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2 倍以上且有动态演变。排除标准:①急性心肌炎;②应激性心肌病。 1.2 冠脉造影结果的判定所有病例经桡动脉途径行常规冠脉造影检查,行多角度、多体位投照,充分暴露其病变,最后由2 名有经验的介入专科医师阅片并记录结果。冠脉造影未见任何病变或仅见轻度的血管壁不规则斑块(狭窄程度小于30%)的患者视为冠脉造影正常。 2 结果 2.1 临床特点该组患者年龄为30-62 岁,平均年龄为42 岁,其中男性27 例,女性5 例,合并高血压病4 例,高脂血症2 例,糖尿病1例,吸烟22例。据心电图改变,该组人群中ST 段抬高心肌梗死21 例,其余为非ST 段抬高心肌梗死。约90%患者发病前有大量吸烟、情绪变化、过度劳累等诱因。 2.2 病因分析32 例冠脉造影正常的AMI 患者中,冠脉痉挛7 例,血栓栓塞4例,主动脉夹层3 例,心肌桥2 例,血液系统异常(红细胞及血小板增多症)2 例,感染中毒2 例,其余考虑为冠脉内急性血栓形成继发血栓自溶。常见病因分析:①7 例冠脉痉挛患者中,在发病时可见心电图上连续导联ST 段明显抬高,缓解后ST 段迅速恢复正常,考虑患者为冠脉持续痉挛导致心肌明显缺血继而梗死,痉挛缓解后冠脉造影提示正常。②4 例血栓栓塞中,1 例左心明显扩大伴左心室附壁血栓,另3 例为房颤患者,考虑为血栓栓塞至冠脉有关。③3 例主动脉夹层中,皆为A 型主动脉夹层,考虑为逆向撕裂内膜累及冠状动脉开口,导致心肌缺血或梗死。④冠脉内不稳定斑块或内皮损伤导致急性血栓形成,刺激机体抗凝系统作用发生血栓自溶,从而冠脉造影显示血管再通、冠脉正常。 3 讨论 随着冠脉造影检查的普及,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报道逐渐增加,该类患者的可能病因[1]为:①冠脉内急性血栓形成继发血栓自溶;②冠脉痉挛;③其他少见的原因如冠脉内血栓栓塞、主动脉夹层、血液系统异常、感染中毒、心肌桥等。 大量研究证实: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年龄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研究显示: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见于年轻患者,特别是男性,与既往文献[2]报道一致,大多数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该组患者发病前多有大量吸烟、情绪变化、多度劳累等诱因,这些诱因导致冠脉持续痉挛及冠脉内皮损伤而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尽管冠脉造影检查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血管内超声(IVUS)的开展弥补了冠脉造影的不足,能更准确的了解冠脉病变情况。同时,通过心室造影联合心脏彩超对室壁运动分析可进一步反映该类患者有无阶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并分析异常运动心肌的部位、范围以及有无反常运动,从而为临床的病情判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1]姚道阔,王雷,贾三庆,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J].山东医药.2007.(47)19:164-165.[2]Bouraoui H,Trimeche B,Ernez-Hairi S,at al.Epidemiologicfeature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young patients[J].Tunis Med.2004,82:475-478.作者简介:刘雪,女(1985-),山东潍坊人,住院医师,研究方向:急诊内科学。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操作规程1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 操作规程 一、术前准备 1、体位:病人取仰卧,调整头位适宜,固定上肢,双腿稍分开并外展,接监护导联。 2、消毒:0.05%碘伏双侧腹股沟区消毒,上界平脐,下界大腿上1/3 处,外界为腋中线,内界大腿内侧。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围消毒两遍。 3、铺无菌单:由脐部至会阴铺第1块手术巾,第2块手 术巾在穿刺点上方并与第 1 块垂直,第3、4 块手术巾与第1、 2 块成45 度角暴露右、左穿刺点。 4、无菌套覆盖影像增强器、操作面板和遮挡板。 5、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生理盐水冲洗手套,铺大手术单。 6、冲洗与抽吸:肝素盐水冲洗穿刺针、动脉鞘、泥鳅导丝、猪尾管,浸透J 形导丝。 7、连接:冲洗管、Y 形阀、三通。 8、抽吸:2%利多卡因, 9、抽吸:造影剂并接高压连接管。 二、穿刺置鞘

优先右侧股动脉穿刺,以右侧腹股沟与股动脉交界处沿 股动脉向下1?1.5cm为穿刺点,局麻后穿刺股动脉,穿刺针成角30?45 °喷血良好后插入J形导丝(注意:必要时透视了解导丝位置),置入动脉鞘,撤出导丝,注射器抽吸肝素盐水,连接动脉鞘侧管并回抽,回血良好时注入肝素盐水,接冲洗管30 滴 /min 左右持续冲洗。 三、肝素化 置鞘成功后即刻肝素化,首剂:体重kg x 2/3 =肝素量mg,1h 后给首剂1/2 量,以后再1h 给上次剂量的1/2 ,减至10mg 时,则每小时给10mg。 四、造影术 1 、主动脉弓造影: ①连接猪尾管与Y 形阀,泥鳅导丝插入猪尾管导丝不出 头,猪尾管进入动脉鞘后进导丝20cm 左右,透视下将猪尾管置于升主动脉。 ②摆体位:左侧斜30?45度(一般年龄越大斜度越大),上缘到牙齿平面,造影剂20?25ml/秒,总量25?30ml,压力 700pa 投照 ③插入泥鍬导丝,展开猪尾管头端,撤出猪尾管2、颈总动

冠脉造影操作现用图解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最详细--------新人入门全纪录 论坛上高手林立,介入中龙争虎斗!很多大神已经将此做到了炉火纯青,在我们一班小字辈新入行者来到论坛,看的是一头雾水。当我6个月前刚刚接触介入时,来到论坛踏雪寻贴,但是可惜,论坛帖子中对冠造最基础的东西,介绍的并不是太多,那就和大家特别是像我这样新手分享下最基础的知识吧! 作为一个新手,我想大家在第一次走进导管室时,会发现莫名的紧张和茫然失措,你不知道自己的位置,不知道该干什么。呵呵,因为我就是这个样子进入导管室的。当我作为菜鸟一枚进入到导管室时。也是面对着C型臂和大屏幕无所适从,对整个流程茫然无知。但是不要紧,当你能耐心读完以下文字后,你也可以了解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细枝末节了,我们这次探讨的是冠脉造影术的基本操作流程,是一个基础探讨,不涉及任何策略性问题。本着给入门新手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尽快的适应和熟悉冠脉造影的基本过程,使此过程尽可能的熟练。希望对大家特别是新手菜鸟有所帮助!。 学习冠脉造影,是学习介入治疗手术的前奏,是基础,是基本功,是一个飞行员在真正驾驶战斗机前,在教练机上的几千个小时的实战训练。在接触介入造影术前,我想大家其实也肯定做了不少的功课,去看书,看百度文库中的资料,看丁香园上的帖子,看期刊,去和前辈探讨。但是,大部分资料是雷同的,讨论的让人头昏眼花,而真正操作起来,你却一点也想不起来了。所以,我将其简化,来和大家一步一步地讨论单纯造影术的操作流程细节,和鲜为人知的注意事项。为所有新入的朋友提供下帮助,整理下头绪,因为我在这里所讲的,真的是基础中得基础。因为咱们不是在写论文,也不是出大部头,只是为新学习介入的朋友们提供下基础的讲解,所以不会按照常规出牌哟~~~,那我们就言归正传吧! 当我们第一次进入导管室,映入眼帘的是那些价值不菲的机器,一排排的支架,导管,满桌子的药品,耗材,但是作为临床已是老手的咱们。不会被吓到滴~~!因为我们的在选择介入时,肯定会做了不少前期工作,那我们的工作究竟该怎样开始呢?那就从认识导管室的布局开始吧! 认识了布局,大家起码不会在导管室中迷路了,不会再找不到你想要找的东西。不会忘记你站的地方是有放射标志的位置。那我们了解了导管室基础布局后,下

一文读懂手把手教你做冠脉造影(精美图文教学)

一文读懂手把手教你做冠脉造影(精美图文教学) 现阶段,冠状动脉造影仍然是冠心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为实现“今天做造影,明天就上班”的安全、准确,熟练掌握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是重中之重。本期,我们步步为营的讲解方式,手把手向您介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细节,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本文内容欢迎转发分享,既可以用作新手入门的参考,又可以用于教学资料。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知识的共享,让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提升自我。1.完善术前检查,排除相关禁忌症:三大常规肝肾功、电解质、BNP凝血全套甲状腺功能输血前全套心电图心脏超声造影剂皮试(部分医院已取消)2.备皮+消毒+铺巾常规消毒桡动脉及股动脉穿刺区域: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已为主流,但桡动脉穿刺不难见到高位桡动脉、严重迂曲、血管直径过细、严重血管痉挛等情况,所以股动脉区域常规消毒有备无患。桡动脉及股动脉区域常规消毒铺巾3.器械准备下图中列举了冠状动脉造影术中所使用的器械,现广泛使用的多功能造影导管,即可同时用于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的导管。这种导管在经右桡动脉操作时极为方便,但有时通过左侧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型号便偏小,可借助其他类型造影导管进行操作。介入器材多为亲水涂层,沾水便极为滑利、便于操作。猪尾造影管用于左心室造影

检查,但左心室造影并非所有中心都常规开展的项目。4.药物配制每个中心常规配制的药物不太一样,部分中心还喜欢使用混塔的“鸡尾酒”。我中心常规配制药物:肝素钠(用于术中肝素化,60-80U/Kg),维拉帕米及硝酸甘油缓解血管痉挛。“鸡尾酒”配置及其浓度 5.桡动脉穿刺及置管穿刺点定位:约桡骨茎突上一横指,桡动脉搏动较强处。此处桡动脉搏动一般较为良好,且血管走形较直,便于穿刺。且此处桡动脉离桡骨骨面较近,便于术后压迫止血。为何不直接选择腕关节桡动脉搏动最强处呢?是因为此处虽便于穿刺,但可能术后不利于止血,故非上上之选。桡动脉穿刺置管采用的是广为使用的Seldinger穿刺法,如下图所示。Seldinger穿刺法局麻:在拟定的穿刺点处进针,避开体表静脉,于皮下打一皮丘,再进针,回抽未见血液后方继续推注利多卡因。尽量不要局麻便刺到桡动脉,导致血管痉挛以致穿刺困难;亦不要远离拟定穿刺点持针方法:笔者持针多喜以拇指、食指捏住穿刺针内外鞘连接处,针尖斜面朝上,沿局麻针眼进针,针身与患者上肢大约成角30-60°,沿血管走形缓慢进针;待针回血后继续进针穿刺切忌急于进针,首当仔细感受血管走形,避开血管弯曲处,沿血管走形进针。初学者穿刺不成功多因进针前未能体会血管走形,盲目进针,首针未见血管实乃常事,此时不要忙于退出穿刺针,仔细感

全脑血管造影术流程指导流程

全脑血管造影术流程指导 一、术前准备: ⒈造影医师了解病人情况: ①病人的现病史、既往史、过敏史(尤其麻醉药、造影剂)。 ②体格检查: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注意:双侧股动脉搏动。 ③查阅TCD、CT、MRI等资料,了解病变部位,以便术中重视。 ⒉完善实验室检查:血常规、PT、INR、APTT 、肝、肾功能、丙肝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艾滋病抗体、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 ⒊签定手术授权委托同意书: ①客观地介绍手术情况、获益、风险。 ②病人(病情不允许时注明)和家属同时签字、盖手印。 ⒋病人准备: ①双腹股沟备皮。 ②术前6h禁饮食。 ③术前指导:患者适应性训练,如变换体位、床上排尿、排便、深吸气、屏气、咳嗽等 ⒌、器械准备: ⒍、药物准备:

⒎、术前用药: 8、严格按照手术安全制度接患者 二、操作程序: ⒈体位:病人仰卧,调整头位适宜,固定上肢,双腿稍分开并外展,接监护导联。 ⒉消毒:0.05%碘伏双侧腹股沟区消毒,上界平脐,下界大腿上1/3处,外界为腋中线,内界大腿内侧。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围消毒两遍。 ⒊铺无菌单:由脐部至会阴铺第1块手术巾,第2块手术巾在穿刺点上方并与第1块垂直,第3、4块手术巾与第1、2块成45度角暴露右、左穿刺点。 ⒋无菌套覆盖影像增强器、操作面板和遮挡板。 ⒌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生理盐水冲洗手套,铺大手术单。 ⒍冲洗与抽吸:肝素盐水冲洗穿刺针、动脉鞘、泥鳅导丝、猪尾管,浸透J形导丝。 ⒎连接:冲洗管、Y形阀、三通。 ⒏抽吸:2%利多卡因。 ⒐抽吸:造影剂并接高压连接管。 ⒑穿刺置鞘: ⒒肝素化: 在电视监视下(或导管内插入导丝),将造影导管送入股

全脑血管造影术注意事项

全脑血管造影术 【适应证】 1.颅内外血管性病变。如出血性或闭塞性脑血管病变。 2?自发性脑内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检查。 3.头面部富血性肿瘤,术前了解血供状况。 4.观察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某些肿瘤的定性。 5 .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治疗后复查。 【禁忌证】 1.对碘过敏者(需经过脱敏治疗后进行, 或使用不含碘的造影剂)。 2.有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者。 3.有严重心、肝或肾功能不全者。4)脑疝晚期,脑干功能衰竭者。 【术前准备】 1.常规术前检查:包括血、尿常规, 出、凝血时间, 肝、肾功能, 心电图及胸部X 线片。 2.术前8h 禁饮食, 特殊情况, 如急诊可经麻醉师酌情适当缩短。 3.碘过敏试验: 造影拟使用的造影剂1ml, 静脉推注。无心慌| 、气短、荨麻疹及球结膜充血等过敏体征,注射前后测量血压搏动低于10~20mmH者为阴性。碘过敏试验阳性而必须行造影者,应术前3d 进行激素治疗,并尽量使用非离子碘水溶液造影制剂。 4.双侧腹股沟及会阴区备皮:操作时间长的患者要留置导尿管。 5.术前30min 肌肉注射苯巴比妥。 6 .酌情术前24h静脉持续给予钙离子拮抗剂。 7.器械准备 血管造影手术包1个,压力袋2个,软包装等渗盐水500mlX4袋,丫形阀1个三通接头2个,脑血管造影导管1根(5F或4F,血管迂曲者酌情选不同形状的造影导管),导管鞘1个(5F、6F),30cm短导丝和160cm长导丝各1根。高压注射器及连接管,100~200ml造影剂。穿刺针(成人选16G或18Q儿童选18G 或20G)。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经股动脉穿刺操作步骤 1)常规双侧腹股沟及会阴区消毒铺单,暴露两侧腹股沟部。 2)至少连接2 套动脉内持续滴注器(其中1 个与导管靶连接,另1 个备用或接丫形阀导丝)。接高压注射器并抽吸造影剂。所有连接装置要求无气泡。肝素盐水冲洗造影管。3)穿刺点选腹股沟韧带下1.5~2cm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局部浸润麻醉,进针角度与皮肤呈30 度~45度。 4)穿刺成功后,在短导丝的辅助下置血管鞘。持续滴注调节,滴数为15?30 滴/min 。5)全身肝素化,控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120s 或活化凝血时间 (ACT >250s。肝素化的方法可参照以下方法:首次剂量每公斤体重2/3mg静脉注射,1h后再给半量,2h后再加1/4量,以后每隔1h追加前次剂量的半量,若减到10mg时,每隔1h给予10mg。 6)在透视下依次行全脑血管造影,包括双侧颈内、颈外动脉,双侧椎动脉。必要时可行双侧甲状颈干及肋颈干造影。对血管迂曲者,导管不能到位时,可使用导丝辅助。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造影正常原因分析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造影正常原因分析 作者:林桐梅, 郭新胜 作者单位:林桐梅(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455000), 郭新胜(兰考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刊名: 中国实用医药 英文刊名:CHINA PRACTICAL MEDICAL 年,卷(期):2010,5(12)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1条)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 2008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常以芳.Chang Yi-fang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中国医药导刊2008,10(9) 目的:探讨冠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的内皮功能.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2例,分别给予急诊或择期的冠脉造影及进一步的支架置入术,健康对照32例.分别检测三组患者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冠脉造影正常和异常组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浆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冠脉造影正常及异常组血浆ET、NO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冠脉造影正常组合并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比率明显少于冠脉造影异常组,而吸烟者的比率明显高于冠脉造影正常组(P<0.01).结论:冠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与冠脉造影异常的心肌梗死患者蚓样都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临床应充分重视,做好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 2.期刊论文蒲月英.张万超.文真程48例心电图正常的胸痛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09(18) 目的 了解心电图正常的胸痛患者冠脉造影的结果及特点,以指导临床诊疗.方法 随机抽取48份心电图正常且作了冠脉造影的胸痛患者的出院病历,并对其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8例中7例冠状动脉造影异常被确诊为冠心病,占77.1%,其中单支病变9例(24.3%),双支病变16例(43.2%),三支病变12例(32.4%).单支病变中轻度狭窄7例,多支血管病变中,有血管狭窄部位相对应的22例.结论 以反复胸痛为主要症状而心电图正常的患者,不能轻易除外冠心病.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其心电图正常可能与这些部位产生的缺血性ST-T改变向量相互抵消、病变进展缓慢及有良好的侧支循环、狭窄程度较轻有关. 3.期刊论文韦彩雯.毛家亮.WEI Cai-wen.MAO Jia-liang冠脉造影正常胸痛患者的病因辨析-心血管病学进展2008,29(2) 胸痛是心血管科常见症状,临床医师常较重视冠心病引起的胸痛而忽略了胸痛的其它原因,造成了一定的误诊.有资料显示一半以上胸痛患者冠脉造影正常,临床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中有10%~30%冠脉造影正常.现就这一问题总结了冠脉造影正常胸痛患者的常见病因,希望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胸痛患者提供帮助. 4.期刊论文许军.吴进.唐可清.范德花.管慧丽.王霞.王素凤补元通冠胶囊治疗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冠脉综合征34例-中医研究2008,21(12) 目的:探讨补元通冠胶囊治疗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机制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69例,随机分为两个组.对照组35例,每日均按ACS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除每日均按ACS常规治疗外,另给予补元通冠胶囊4粒,tid.两组均连用30 d后出院.观察两组住院期心血管事件、抗炎效果、改善微循环效果、保护血管内皮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住院期间反复发作性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生危险明显较对照组减少(P<0.05).同时,C-反应蛋白(CRP)、血管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元通冠胶囊治疗冠脉造影正常的ACS安全、有效,可减少住院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可以改善ACS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起到抗炎、稳定斑块及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5.期刊论文郭照军.GUO Zhao-jun20例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冠脉造影正常的病例报告-中国热带医学2009,9(9) 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方法简单,重复性强,尤其对急性心肌梗塞诊断及时有效,但在冠心病诊断中也有其局限性.掌握不好,甚至误导临床诊断.在有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后仅凭心电图ST-T改变而诊为冠心病,不结合临床资料者已极少见,但临床上仍时有因心电图ST-T改变而误诊为冠心病者.为此目的,本文回顾性分析了临床所见20例静息心电图ST-T改变而冠脉造影正常的病例特点,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6.期刊论文梁健球.辜和平.刘怀昌.张耿新.王玉燕.蹇祥玉冠脉造影正常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急诊杂志2001,2(2) 5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均年龄68岁,有心绞痛史5例,高血压史4例,糖尿病史3例,高脂血症4例,吸烟史2例.心电图诊断:前壁心梗2例,前间壁心梗2例,下壁伴右室面心梗1例,Q波心梗4例,非Q波心梗1例.心脏彩超,梗死2周内室壁运动异常3例,随诊后3例均恢复正常.5例病人行冠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结果,5例冠脉造影正常,3例左室室壁运动异常.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造影正常的原因很可能是冠脉造影局限性出现的假阴性所致. 7.期刊论文郑华强.李自成.巫少荣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3,9(5) 急性心肌梗死(AMI)绝大多数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但也可发生在冠脉造影正常或轻度病变的冠状动脉,本文报道1例外科小手术后出现AMI而冠脉造影正常的病人. 8.期刊论文王正东.吴鹏冠脉造影正常的胸闷痛伴ST段或T波异常患者的病因分析-海南医学2009,20(1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但具有典型胸闷痛且伴ST段或T波异常改变患者的病因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45例胸闷、胸痛,或同时有胸闷痛症状且伴明显ST段、T波,或ST-T异常改变患者(其中仅有胸闷者15例,典型胸痛者20例,胸闷胸痛均有者10例),冠脉造影结果 采用目测法,狭窄≥50%者诊断为冠心病.结果 45例患者除2例右冠脉轻度狭窄20%-30%,2例左前降支轻度狭窄25%-35%外,余冠脉均未见明显狭窄等异常.结论 冠脉造影有其不足的一面,它对狭窄程度的判断依赖于与邻近的"正常"血管节段的对比,不能发现微血管的病变.不典型胸痛患者冠心病发病率较低,单凭ST段、T波或ST-T的异常改变作为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不具特异性. 9.期刊论文薛秀美静息心电图正常的拟诊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分析-临床荟萃2002,17(1)

全脑血管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全脑血管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及支架植入术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法:对40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或支架置入术的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术前心理疏导,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加强术中、术后监测和护理,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结果:1例支架置入术患者由于血管扭曲支架无法到位而手术终止,其余病例均获手术成功。2例支架置入术患者术中、术后出现了心率缓慢、血压下降,给予提高心率、升血压等措施,1周后症状消失;2例术后穿刺部位出现了假性动脉瘤,经加强局部压迫止血而治愈;1例出现肺部感染,经加强抗感染及护理后治愈。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监护,术后加强护理对手术成功意义重大。 【关键词】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护理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一种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的血管检查方法[1],动脉法数字血管造影,成像清晰,造影剂用量少,方便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减少了由于大剂量造影剂引起的某些不良反应。全脑血管造影(DSA)是神经内科常用的检查方法,在脑血管性疾病及某些脑肿瘤的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2]。全脑血管造影术具有一定创伤性,患者有可能出现某些并发症,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探讨如何观察、护理、确保检查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我院神经内科2005年2月~2007年5月40例全脑血管造影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有关护理问题予以探讨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0例DSA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0~76岁。 1.2治疗方法 患者平卧位,在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股动脉穿刺,置入血管鞘,DSA监视40例脑血管病患者,全部行全脑血管造影或支架置入。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心理疏导 全脑血管造影术是一种创伤性检查,虽然操作简单安全,但由于采用局部麻醉,患者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手术,术中有一定的痛苦,难免产生顾虑和恐惧心理,易造成血压升高或脑血管痉挛,影响造影效果。因此,术前一天应与患者及家属及时沟通,认真倾听患者的陈述和要求,了解其心理状态,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对介入治疗的预期,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有关问题,客观分析介入治疗的预后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方法、步骤,以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感觉、注意事项、手术安全性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简单介绍造影的程序,可结合介入成功的典型病例教会患者做到精神放松,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以取得其良好的配合,使手术顺利进行。 2.1.2术前体位训练 手术体位采取平卧位,造影时患者必须保持不动,否则会影响到成像的清晰度;术后术侧肢体应伸直制动12h.护士应向患者讲述此卧位的重要性,让患者练习床上排便,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