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机化学第20章过渡金属

无机化学第20章过渡金属

无机化学第20章过渡金属
无机化学第20章过渡金属

第二十章过渡金属

1.钛的主要矿物是什么?简述从钛铁矿制取钛白得反应原理。

解:钛的主要矿物有钛铁矿FeTiO2

反应原理:

FeTiO3 + 2H2SO4 = TiOSO4 + FeSO4 + 2H2O

TiOSO4 + 2H2O =TiO2?H2O↓ + H2SO4

TiO2?H2O = TiO2 + H2O

2.解释TiCl3和[Ti(O2)OH(H2O)4]+ 有色

解:TiCl3显色是因为产生了电核跃迁,[Ti(O2)OH(H2O)4]+有色是因为O22-离子变形性较强,d—d跃迁所引起。

3.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1)Ti + HF →

(2)TiO2 + H2SO4→

(3)TiCl4 + H2O →

(4)FeTiO3 + H2SO4→

(5)TiO2 + BaCO3→

(6)TiO2 + C + Cl2→

解:(1) Ti + 5HF = H2TiF6 + 2H2↑

(2)TiO2 + H2SO4 = TiOSO4 + H2O

(3)TiCl4 + 2H2O = TiO2 + 4HCl

(4)FeTiO3 + 2H2SO4 = TiOSO4 + FeSO4 + 2H2O

(5)TiO2+ BaCO3 = BaTiO3 + CO2↑

(6)TiO2 + 2C + 2Cl2 = TiCl4+ 2CO↑

4.完成下列反应

(1)TiI4在真空中强热;

(2)FeTiO3和碳得混合物在氯气中加热;

得水溶液加入过量得氨;

(3)向含有TiCl-2

6

(4)向VCl3的水溶液加入过量的氨;

(5)将VCl2的固体加到HgCl2水溶液中。

解:(1) TiI4 = Ti + 2I2

(2) 2FeTiO3 + 6C + 5Cl2 = 2FeCl3 + 2TiCl4 + 6CO

(3) TiCl62- + NH3 = [Ti(NH3)6]4+ + 6Cl-

(4) VCl3 + Na2SO3 =

(5) VCl2 + HgCl2=

5.根据下列实验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将一瓶TiCl4打开瓶塞时立即冒白烟。向瓶中加

入浓HCl溶液和金属锌时生成紫色溶液,缓慢地加入NaOH溶液直至溶液呈碱性,于是出现紫色沉淀。沉淀过滤后,先用HNO3处理,然后用稀碱溶液处理,生成白色沉淀。

解:TiCl 4 + 3H 2O = H 2TiO 3 + 4HCl↑

2TiCl 4 +Zn = 2TiCl 3↓ + ZnCl 2

TiCl 3 + 3NaOH = Ti(OH)3 + 3NaCl

3Ti(OH)3 + 7HNO 3 = 3TiO(NO 3) + 2 NO ↑+ 8H 2O

TiO 2+ + 2OH - + H 2O = Ti(OH)4↓

6. 利用标准电极电势数据判断H 2S ,SO 2,SnCl 2和金属Al 能否把TiO 2+离子还原成Ti 3+离

子?

解:由查表得:

V Al Al E V Sn Sn E V S H S E V SO H SO E V Ti TiO E 67.0/,15.0/,141.0/20.0/,1.0/32423224

32-=====+++-+θθθθθ

因为E θAl 3+/Al

7. 概述下列合成反应地步骤

(1) 由MnSO 4制备K 5Mn (CN )6;

(2) 由MnO 2制备K 3Mn (CN )6;

(3) 由MnS 制备KMnO 4;

(4) 由MnCO 3制备K 2MnO 4;

(5) 由BaMnO 4制备金属锰。

解:(1) MnSO4 + 6KCN = K4[Mn(CN)6] + K2SO4

(2) 4MnO 2+6H 2SO 4 = 2Mn 2(SO 4)3+6H 2O+O 2

Mn 2(SO 4)3+12KCN=2K 3Mn(CN)6+3K 2SO 4

(3) MnS + 2O 2 = MnO 2 + SO 2

2MnO 2 + 4KOH +O 2 = 2K 2MnO4 + 2H 2O

2K 2MnO 4 + 2H 2O = 2KMnO 4 + 2KOH + H 2

(4) MnCO3 + 2HNO 3 = Mn(NO 3)2 + H 2O + CO 2

Mn(NO 3)2 = MnO 2 + 2NO 2

2MnO 2 + 4KOH +O 2 = 2K 2MnO 4 + 2H 2O

(5) BaMnO 4+K 2SO 4 = K 2MnO 4+BaSO 4

K 2MnO 4+CO 2=KMnO 4+MnO 2+2K 2CO 3

KMnO 4+SO 32-+H 2O=2MnO 2+SO 42-+2OH -(中性条件下)

3MnO 2=Mn 3O 4+O 2(加热)

Mn 3O 4+8Al = 4Al 2O 3+9Mn

8.向铬酸钾的水溶液通入CO 2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解: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9.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1) V 2O 5 + NaOH ?→?

(2) V 2O 5 + HCl ?→?

(3) VO 43- + H +(过量) ?→?

(4)VO2+ + Fe2+ + H+?→

?

(5)VO2+ + H2C2O4 + H+?→

?

解:(1) V2O5 + 2NaOH = 2NaCO3 + H2O

V2O5 + 6NaOH = 2Na3VO4 + 3H2O

(2)V2O5 + 6HCl = 2VOCl2 + Cl2 + 3H2O

(3)VO43- + 4H+(过量) = VO2+ + 2H2O

(4)VO2+ + Fe2+ + 2H+ = VO2++ Fe3++ H2O

(5)2VO2+ + H2C2O4 + 2H+ = 2VO2+ + 2CO2↑ + 2H2O

10.钒酸根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组成取决于哪些因素?这些因素怎样影响平衡

VO-3

4V2O-4

7

(V3O-3

9

, V10O-6

28

等)。

解:取决于(1)溶液的pH值,随着pH值的下降,聚合度增大,但若加入足够量的酸,溶液中存在稳定的VO2+离子。

(2)钒酸根浓度的大小,浓度低于10-4mol?dm-3时,溶液中存在的仅为单体钒酸根和酸式钒酸根离子,若浓度大于10-4mol?dm-3,则当酸度过高,pH值约为2时,会沉淀出红棕色的五氧化二钒水合物。

11.新生成的氢氧化物沉淀为什么会发生下列变化

(1)Mn(OH)2几乎是白色的,在空气中变为暗褐色?

(2)白色的Hg(OH)2立即变为黄色?

(3)蓝色的Cu(OH)2,加热时为什么变黑?

解:(1) 2Mn(OH)2 + O2 = 2MnO(OH)2MnO(OH)2为暗褐色

(2) Hg(OH)2 = HgO + H2O HgO为黄色

(3) Cu(OH)2 = CuO + H2O CuO为黑色

12.根据下述各实验现象,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往Cr2(SO4)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析出葱绿色絮状沉淀,后又溶解,此时加入溴水,溶液就由绿色变为黄色。用H2O2代替溴水,也得到同样结果。

(2)当黄色BaCrO4沉淀溶解在浓HCl溶液中时得到一种绿色溶液。

(3)在酸性介质中,用锌还原Cr2O-2

7

时,溶液颜色由橙色经绿色而变成蓝色。放置时又变回绿色。

(4)把H2S通入已用H2SO4酸化的K2Cr2O7溶液中时,溶液颜色由橙变绿,同时析出乳白色沉淀。

解:(1) Cr3+ + 3OH- = Cr(OH)3↓

Cr(OH)3 + OH- = Cr(OH)4-

Cr(OH)4- +Br2 = Br- + CrO42- + H2O

2 Cr(OH)4- + 3H2O2 + 2OH- = 2CrO42- + 8H2O

(2) 2BaCrO4 + 2H+ = Cr2O72- + 2Ba2+ + H2O

Cr2O72- + 6Cl- + 14H+ = 2Cr3+ + 3Cl2↑ + 7H2O

(3) Cr2O72- + 3Zn + 14H+ = 2Cr3+ + 3Zn2+ + 7H2O

2Cr 3+ + Zn = 2Cr 2+ + Zn 2+

4Cr 2+ + O 2 + 4H + = 4Cr 3+ + 2H 2O

6H 2S + Cr 2O 72- + 8H + = 2Cr 3+ + 6S↓ + 7H 2O

13.若Cr +3离子和Al +3共存时,怎样分离它们?Zn +2离子也共存时,怎样分离? 解: 3+3+2+

),?

,BaCl 2

BaCrO 4 3+2+

3)42+

14.在含有Cl -和CrO -24离子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 3溶液,若[Cl -]及[CrO -24]均为

103-mol ·dm 3-,那么谁先沉淀?两者能否基本分离出来。

解:KspAgCl = 1.8×10-10 KspAg 2CrO 4 =2.0×10-12

=[Ag +][Cl -] = [Ag +]2[CrO 42-]

故先得到 AgCl 沉淀

若使AgCl 沉淀 [Ag +

] = 37310

108.110108.1-----??=?=dm mol Cl KspAgCl 使Ag 2CrO 4沉淀[Ag +] =35312244

21047.410

100.2][-----??=?=dm mol CrO CrO KspAg 故当Ag 2CrO4产生沉淀时

[Cl -

] = 35510

104.01047.4108.1][----+??=??=dm mol Ag KspAgCl ??----35

310

104.010100% = 99.6% 故可基本分离

15.用H 2S 或硫化物设法将下列离子从它们的混合溶液中分离出来。

Hg +

22,Al 3+,Cu 2+,Ag +,Cd 2+,Ba 2+,Zn 2+,Pb 2+,Cr 3+ 解:A l (O H )3、Cr(O H )3?→?

(加盐酸)Al 3+、Cr 3+、Zn 2+ Hg 2S 、 CuS 、Ag 2S 、 CdS 、 PbS ?→?

(加浓盐酸)

Cd 2+、Pb 2+ ?→?

(加氨水)

HgS+Hg 、 CuS 、Ag 2S ?→?

(加硝酸)Ag +、Cu 2+?→?(Cl -) Ba 2+

16.指出下列化合物的颜色,并说明哪些是d-d 跃迁,哪些是电荷跃迁引起的? Cu(NH 3)4SO 4(深蓝色),[Mn(CN)6](SO 4)2(深紫色),

顺式-[Co(NH 3)4Cl 2]Cl (紫色),反式-[Co(NH 3)4Cl 2]Cl(绿色),

K 2[MnBr 4](黄绿色),Mn(H 2O)6(SO 4)(浅红色),

KFe[Fe(CN)6](深蓝色),Ag2CrO4(橙红色)

BaFeO 4(深红色), Na 2WS 4(橙色)

Au[AuCl 4](暗红色),Cu[CuCl 3](棕褐色)

解:(1)深蓝色 (2)深紫色 (3)紫色 (4)绿色

(5)黄绿色 (6)浅红色 (7)深蓝色 (8)橙红色

(9)洋红色 (10)橙色 (11)暗红色 (12)棕褐色

(9),(10),(11)为电荷跃迁引起,其余皆为d-d 跃迁所致。

17.根据2CrO -24+2H +Cr 2O -27+H 2O K=1014试求在1 mol ·dm 3-铬酸钾溶液中,

pH 值是多少时

(1) 铬酸根离子褐重铬酸根离子浓度相等;

(2) 铬酸根离子的浓度占99%;

(3) 重铬酸根离子的浓度占99%。

解:(1) 解:设Cr 2O 72- 浓度为x mol?dm -3

2 CrO 42- + 2H+ ? Cr 2O 72- +H 2O

2x x

2 1

[CrO 42-] = [Cr 2O 72-] 则:1 - 2x = x x=1/3 mol?dm -3

224272][2][]

[+--?=H CrO O Cr K =?=++--2

24272][][][][H CrO O Cr H 14210)3/1(3/1? 得:Ph = -lg[H +] = 6.76

18.把重铬酸钾溶液褐硝酸银溶液混合在一起时,析出什么沉淀?

解:生成Ag 2CrO 4(砖红色)沉淀

Cr 2O 72- + 4Ag + + H 2O = 2 Ag 2CrO 4↓ + 2H +

19.为了从溶解有20g 六水合氯化铬(Ⅲ)的水溶液重快速沉淀出氯,需要75ml 2 mol ·dm 3-

的硝酸银溶液,请根据这些数据写出六水合氯化铬(Ⅲ)的配位式(结构式)。 解:设结构式为 [Cr(H 2O)6Cl (3-x)]Cl x 则1mol 该物可电离出x mol 的Cl -

Cl - + Ag+ = AgCl

0.15mol 75×2×10-3mol

1 1

六水合氯化铬的量为: 20g/266.45g/mol = 0.075mol

则: x/1 = 0.15/0.075 = 2

即结构式为: [Cr(H 2O)6Cl]Cl 2

20.为什么碱金属的重铬酸盐在水溶液重的pH<7?

解:因为在溶液中存在2CrO 42-+2H +=Cr 2O 72-+H 2O 所以碱金属的重铬酸盐显酸性。

21.溶液的pH 值怎样影响铬酸根离子、钼酸根离子和钨酸根离子的组成?在什么介质中能

够存在CO ,MO ,MO 离子?

解:pH 降至弱酸性时CrO 42-、MoO 42-、WO 42-会逐渐聚合成多酸根离子。在酸性介质中。

22. 根据记忆,写出从钨锰铁矿制备金属钨粉的整个反应过程。

解:6MnWO 4 + 6Na 2CO 3 + O 2 = 2Mn 3O 4 + 6Na 2WO 4 + 6CO 2

Na 2WO 4 + 2HCl = H 2WO 4 + 2NaCl

H 2WO 4 + 2NH 3?H 2O = (NH 4)2WO 4 + 2H 2O

(NH 4)2WO 4 = 2NH 3↑ + WO 3 + H 2O

WO 3 +3H 2 = W + 3H 2O

23. 利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下列反应的方向:

6MNO -4 + 10Cr +3+ 11H 2O 5Cr 2O -27 + 6Mn 2+ + 22H +

解:E θMnO 4-,Mn 2+ = 1.51V

E θCr 2O 72-,Cr 3+ = 1.33V

E θMnO 4-,Mn 2+ > E θCr 2O 72-,Cr 3+

故反应向右进行

24.试求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并估计反应是否可逆

MnO -4+ 5Fe 2+ + 8H + Mn 2+ + 5Fe 3+ + 4H 2O 解:059

.0lg θ

nE K = E θMnO 4-,Mn 2+ = 1.51V

E θFe 3+,Fe 2+ = 0.771V LgK =059

.0)771.051.1(5-? 得 : K = 4.24×1062 故 反应不可逆

25. 用二氧化锰作原料,怎样制备:(1)硫酸锰;(2)锰酸钾;(3)高锰酸钾。 解:MnO 2 + H 2SO 4 + H 2O 2 = MnSO 4 + O 2↑ + 2H 2O

2MnO 2 + 4KOH + O 2 = 2K 2MnO 4 + 2H 2O

2K 2MnO 4 + Cl 2 = 2KMnO 4 + 2KCl

26.根据下列电势图

MnO -469.1+MnO 223.1+Mn +2

IO -319.1+I 2535.0+I -

写出当溶液的PH=0时,在下列条件下,高锰酸钾和碘化钾反应的方程式:

(1) 碘化钾过量;

(2) 高锰酸钾过量。

解:(1) 2MnO 4- + 10I - + 16H + = 2Mn 2+ + 5I 2 + 8H 2O

(2) 6MnO 4- + 5I - + 18H + = 6Mn 2+ + 5IO 3- + 9H 2O

27.什么是同多酸和杂多酸?写出仲酸铵,12—钨磷酸钠的分子式。绘图表示仲钼酸根,12

—钨磷酸根的结构。

解:同多酸: 若干水分子和二个以上同类酸酐组成的酸

杂多酸: 若干水分子和二个以上不同类酸酐组成的酸

仲钼酸铵 : (NH 4)6(Mo 7O 24)

12-钨磷酸钠 Na 3[P(W 12O 40)]

28.称取10.00g 含铬和锰的刚样,经适当处理后,铬和锰被氧化为Cr 2O -27和MnO -

4的溶液,共250.0cm 3。精确量取上述溶液10.00cm 3,加入BaCl 2溶液溶液并调节酸度使铬全部沉淀下来,得到0.0549gBaCrO4。另取一份上述溶液10.00cm 3,在酸性介质中用Fe 2+溶液0.075mol ·dm -3)滴定,用去15.95cm 3。计算刚样铬和锰的质量分数。

解: Cr%82.210000

.10102503.253520549.0=???

% Mn% = 10000.10500095.54)3/521000100282.01025095.15075.0(????-?? = 1.50%

29. 某溶液1dm 3,其中含有KHC 2O 4·H 2C 2O 4·2H 2O50.00g 。有一KMnO 4溶液40.00cm 3

可氧化若干体积的该溶液,而同样这些体积的溶液刚好30.00cm 3的0.5mol ·dm -3NaOH 溶液。试求:

(1)该溶液的C 2O -

24离子和H +的浓度;

(2)KMnO 4溶液的浓度(mol ·dm -3)。

解: (1) nH +=nOH -=0.5×0.03=0.015mol

[ H +]=0.015mol/L

(2)被30Ml0.5N NaOH 溶液中和的KHC 2O 4?2H 2O 质量为: W = n ×M = 30×0.5×10-3×254.2/3

=1.271g

被40mL xmol?dm -3 KMnO4溶液氧化的KHC 2O 4?2H 2O 的质量为: W = 40?x?254.2/4 ×10-3 =2.542x g

两者相等:

1.271g =

2.542x g

得: [MnO 4-] = 0.50mol?dm -3

30.根据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求算下列反应的热效应

(NH 4)2Cr 2O 7(s)

N2↑(g ) + C 2O 3 (g )+ H 2O ↑(g ) 已知:

△ H θ7224)(O Cr NH = -1807.49K ·moi -1

△ H θ32O Cr = -1129.68 K ·moi -1

△ H θO H 2= -97.49 K ·moi -1

解:?H H = - ?H H (NH 4)2Cr 2O 7 + 4 ?H H H 2O + ?H H Cr 2O 3 = -(-1807.49) + 4×(-97.49) + (-1129.68) =287.85KJ?mol -1

考研无机化学_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质存在的状态………………………………………………………………2 一、气体 .......................................................................................................... 2 二、液体 .......................................................................................................... 3 ①溶液与蒸汽压 ................................................................................................ 3 ②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的下降 ................................................................... 3 ③渗透压 .......................................................................................................... 4 ④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 4 三、胶体 .......................................................................................................... 4 第二章 化学动力学初步……………………………………………………………5 一、化学反应速率 ............................................................................................ 5 二、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 6 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6 2、温度 ............................................................................................................ 7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8 一、热力学定律及基本定律 .............................................................................. 8 二、化学热力学四个重要的状态函数 ................................................................ 9 4、自由能 ....................................................................................................... 10 ①吉布斯自由能 .............................................................................................. 10 ②自由能G ——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 11 ③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θ m f G ? (11)

无机化学心得

姓名: 班级: 学号:

无机及分析化学心得 经过一个学期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我的感触颇多。因为我是一名转专业的学生,所以在大二的时候才开始上这门课。从一开始的自我想象容易,到自我感觉良好,到有点小小的紧张,再到立志要开始认真的学习,到感觉状态有所好转,再到充满自信。这其中的纠结、艰辛和自豪,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描述清楚的。再加上因为我想要获得保研的资格,因此我对于将这门课学好是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心情。下面我就将会将我这一学期所收获的一一讲来。 从一开始的自我想象容易,这其中的莫名的自信感来自于因为我在高中的时候是一名理科生,当时的化学成绩自我感觉还行吧,所以在开学的时候说实话根本就没把《无机及分析化学》这门课当做我所学的重点去认真的准备。到后来在开学的第四周的时候开始上无机化学的第一节课,那节课老师在无心之间问了一句:“同学们,现在这个班上有多少人在高中的时候是学的文科啊?”当时我们就只看见前后左右的人都举手了,还认识到只有我们极少数的人是大二的师兄师姐,所以在当时出于身为少数理科生的骄傲和一点点身为师姐的骄傲对这门课的自信又多了一层(虽然其中没有什么联系,但在当时我还真就这么想了,现在想想当时还真幼稚)。在上了3、4 节课的时候吧,紧张感开始出现了,在当时老师其实讲课是讲的很慢的,而我们差不多学到了胶体溶液那一节,当时在听胶团结构的时候,真的就只感觉眼前是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字符在眼前飞舞,脑袋中是一片空白,感觉平时都听得懂得字怎么现在就不明白了呢?直到后来在课下复习的时候才渐渐的弄明白。比如:AgNO3 溶液与过量的KI 溶液反应制备AgI 溶胶,其反应的方程式为: AgNO3+KI=AgI+KNO3 又因为过量的KI 溶液和固体AgI 粒子在溶液中选择吸附了与自身组成相关的I -,因此胶粒带负电。而此时形成的AgI 溶胶的胶团结构 - + x- + 为:【(Agl) m? nI ?( n-x)K 】?XK 此时,(AgI) m为胶核,I-为电位离子,一部分K+为反离子,而且电位离子和反离子一起形成吸附层,吸附层与胶核一起组成胶粒。由于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为负电荷。其余的反离子则分散在溶液中,形成扩散层,胶 粒与扩散层的整体成为胶团,胶团内反离子和电位离子的电荷总数

无机化学总结

无机化学总结 在学习方法上要求: 一、要掌握基本概念、基础知识 1 基础知识,例如元素名称,符号,周期表,重要的方程式,重要单质的制备、 性质及用途,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性质及用途; 例如:重要的氧化剂:KMnO4、K2Cr2O7、PbO2、H2O2、Cl2、NaClO、KClO3等 还原剂:SnCl2、H2C2O4、Na2SO3、H2S、KI、 沉淀剂:C2O42-、CrO42-、S2-、CO32-、OH- 配合剂:NH3、H2O 、CN-、SCN-、S2O32- 显色剂等; 2、一些重要的基本理论:如:化学键理论: ①VBT:经典的价键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杂化理论、 ②CFT: ③MOT: 原子结构理论 酸碱理论 氧化还原理论 3、各种概念的具体定义,来源,使用范围;各种定律、定理、规则及使用条件 等;例如:PV=nRT 使用条件为高温低压;配合物的定义、K稳的定义等。 镧系收缩、 4、一些伟大科学家的重要贡献; 例如:1893年瑞士年仅26岁的化学家维尔纳(Wrener,A)提出PV=nRT 使用条件为高温低压理论,成为化学的奠基人。 Pauling 阿累尼乌斯(Arrhenius,S.) 5、一些科学方法,例如测定分子量的方法(四种)、测定原子量的方法;使自己 在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方法上得到提高。特别是实验方法,动手操作能力上得到提高。 6、掌握学习方法。例如:演绎法,归纳法。 按照自己的习惯,建立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要系统总结所学过的知识 1、整个无机化学:一个气体定律(四个定律)两个基础知识(热力学、动力学)三个结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四大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配合平衡)及各种元素的性质。

无机化学第15章 氮族元素习题演示教学

第15章氮族元素 15-1 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雄黄;(2)雌黄;(3)辉锑矿;(4)锑硫镍矿;(5)辉铋矿;(6)砷华;(7)锑华;(8)铋华 解: (1)As4S4;(2)As2S3;(3)Sb2S3;(4)NiSbS;(5)Bi2S3;(6)As2O3;(7)Sb2O3;(8)Bi2O3 15-2 在稀硫酸介质中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I-+NO2- ------ (2)NH4++NO2- ------ (3)MnO4-+NO2- ------ (4)MnO4-+As2O3------ (5)NaBiO3+Mn2+ ------ (6)H3PO3+NO2- ------ (7)I-+AsO43- ------ (8)N2H4+NO2- ------ (9)N2H4+AgCl------ (10)As2O3+Zn------ 解: (1)2I-+2NO2-+4H+ ═== I2+2NO↑+2H2O (2)NH4++NO2- ? ===N 2 +2H2O (3)4MnO4-+5NO2-+6H+ === 2Mn2++5NO3-+5H2O (4)4MnO4-+5As2O3+9H2O+2H+ ===4 Mn2++10H2AsO4-(5)5NaBiO3+2Mn2++14H+ === 5Bi3++2MnO4-+5Na++7H2O (6)H3PO3+NO2-+2H+ === H3PO4+2NO↑+H2O (7)2I-+AsO43-+2H+ === I2+AsO33-+H2O (8)N2H4+NO2-+H+ === HN3+2H2O (9)N2H4+4AgCl === 4Ag+N2↑+4HCl (10)As2O3+6Zn+12H+ === 2AsH3↑+6Zn2++H2O 15-3 完成并配平下列NaOH溶液参与的反应。 (1)NaOH+P4------ (2)NaOH(过量)+H3PO2------ (3)NaOH+As2S3------ (4)NaOH+Sb(OH)3------ (5)NaOH+NCl3------ (6)NaOH+NO2------

无机化学_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上)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物质存在的状态 一、气体 1、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理论 ①气体由分子组成,分子之间的距离>>分子直径; ②气体分子处于永恒无规则运动状态; ③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可忽略,除相互碰撞时; ④气体分子相互碰撞或对器壁的碰撞都是弹性碰撞。碰撞时总动能保持不变,没有能量损失。 ⑤分子的平均动能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①假定前提:a 、分子不占体积;b 、分子间作用力忽略 ②表达式:pV=nRT ;R ≈8.314kPa 2L 2mol 1-2K 1- ③适用条件:温度较高、压力较低使得稀薄气体 ④具体应用:a 、已知三个量,可求第四个; b 、测量气体的分子量:pV=M W RT (n=M W ) c 、已知气体的状态求其密度ρ:pV=M W RT →p=MV WRT →ρMV RT =p 3、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①混合气体的四个概念 a 、分压:相同温度下,某组分气体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体积时的压力; b 、分体积:相同温度下,某组分气体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压力时的体积 c 、体积分数:φ= 2 1 v v d 、摩尔分数:xi= 总 n n i ②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a 、定律:混合气体总压力等于组分气体压力之和; 某组分气体压力的大小和它在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或摩尔数成正比 b 、适用范围:理想气体及可以看作理想气体的实际气体 c 、应用:已知分压求总压或由总压和体积分数或摩尔分数求分压、 4、气体扩散定律 ①定律:T 、p 相同时,各种不同气体的扩散速率与气体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2 1 u u =21p p =2 1 M M (p 表示密度) ②用途:a 、测定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b 、同位素分离 二、液体

无机化学总结笔记

《无机化学》各章小结 第一章绪论 平衡理论:四大平衡 理论部分原子结构1.无机化学结构理论:,分子结构, 晶体结构 元素化合物 2.基本概念:体系,环境,焓变,热化学方程式,标准态 古代化学 3.化学发展史:近代化学 现代化学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化学反应速率 υ=Δc(A)Δt 2.质量作用定律 元反应aA + Bb Yy + Zz υ = k c (A) c (B) a b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温度, 浓度, 催化剂, 其它. 温度是影响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温度升高会加速反应的进行;温度降低又会减慢反应的进行。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都会影响反应速率。 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其他因素,如相接触面等。在非均匀系统中进行的反应,如固体和液体,固体和气体或液体和气体的反应等,除了上述的几种因素外,还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的大小和接触机会有关。超声波、紫外线、激光和高能射线等会对某些反应的速率产生影响 4.化学反应理论: 碰撞理论, 过渡态理论 碰撞理论有两个要点:恰当取向,足够的能量。 过渡态理论主要应用于有机化学。

5.化学平衡: 标准平衡常数, 多重平衡规则, 化学平衡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1)平衡常数为一可逆反应的特征常数,是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度。对同类反应而言,K值越大,反应朝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进行的越完全 (2)书写和应用平衡常数须注意以下几点 a. 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各物质的浓度或分压,必须是在系统达到平衡状态时相应的值。生成物为分子项,反应物为分母项,式中各物质浓度或分压的指数,就是反应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气体只可以用分压表示,而不能用浓度表示,这与气体规定的标准状态有关。 b.平衡常数表达式必须与计量方程式相对应,同一化学反应以不同计量方程 式表示时,平衡常数表达式不同,其数值也不同。 c.反应式中若有纯故态、纯液态,他们的浓度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不必列出。在稀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反应有水参加,由于作用掉的水分子数与总的水分子数相比微不足道,故水的浓度可视为常数,合并入平衡常数,不必出现在平衡关系式中。 由于化学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而改变,使用是须注意相应的温度 (3)平衡移动原理如以某种形式改变一个平衡系统的条件(如浓度、压力、温度),平衡就会向着减弱这个改变的方向移动。 a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右移动,减小反应物的浓度或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b 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压力变化只对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有变化的反应平衡系统有影响 在恒温下增大压力,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力,平衡向气体分子数的方向移动 c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温度变化时,主要改变了平衡常数,从而导致平衡的移动。 对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会使平衡常数变小。此时,反应商大于平衡常数,平衡将向左移动。反之,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此时,反应商小于平衡常数,平衡将向右移动。 d 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由

无机化学练习(六)答案元素化学

无机化学练习答案(六)元素化学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单选,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物质中,稳定性最强的物质是------------------------------------------------------------( B ) A. KClO B. KClO3 C. HClO D. HClO3 2、在地壳中,丰度(按原子百分比)最大的四种元素排列是----------------------------------( C ) A. O, Si, Al, H B. O, H, Al, Si C. O, H, Si, Al D. O, Al, H, Si 3.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D ) A. HClO B. HClO2 C. HClO3 D. HClO4 4.在氯水中加入下列物质(或操作),有利于氯水反应的是-------------------------------( B ) A.硫酸 C. NaCl D. 放在黑暗处 5.能形成酸雨的气体是--------------------------------------------------------------------------------( B ) A. O3 B. SO2 C. CO2 D. 氟利昂 6.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是氧化性为主的二元弱酸是------------------------------ ( B ) A. H2S 2 C. H2SO3 D. H2S2O3 7、下列物质最易被氧化的是---------------------------------------------------------------------( B ) A. SO2 3 C D.无法判断 8.能溶于稀盐酸()的下列硫化物是-----------------------------------------------( B )

无机化学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

氮族元素 NO和NO2的常见反应 NO与空气相遇立即被氧化为红棕色的NO2; 2NO + O2 == 2NO2 这是个放热反应, 但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很特殊, 在温度低时反应快, 温度高时却缓慢。

NO2在常温下压缩或在常压下冷却,会有无色的N2O4生成: 2NO2?N2O4 3NO2 + H2O == 2HNO3 + NO 4NO2 + O2 + 2H2O == 4HNO3 4NO + 3O2 +2H2O == 4HNO3 NO + NO2 + O2 + H2O == 2HNO3 氮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 1. 污染对象:但的氧化物都是大气的污染物,常见的以NO和NO2为主.它们都能刺激和损害呼吸系统,也伤害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NO还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亚硝基血红蛋白而失去输氧能力. NO2跟血红蛋白能生成硝基血红蛋白, 同样失去输氧功能. 所以,在空气中浓度大时, 会导致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在低浓度NO、NO2的空气中时间过长时, 可因NO、NO2在肺中生成HNO3和HNO2而发生病变. NO和NO2在湿空气中产生的硝酸,对金属、机械、建筑物等都有明显的腐蚀作用. NO上升到臭氧层, 也会对臭氧层产生破坏作用. 2. 污染来源:污染大气的氮的氧化物, 主要来源是化工燃料(煤、石油)的燃烧废气. 如汽车尾气、喷气飞机尾气和火电厂废气等. 未经处理的硝酸厂和某些工厂的废气排放, 也会产生较高浓度的氮的氧化物. 3. 主要防污染发应: 伦敦和洛杉矶化学烟雾事件. 2CO + 2NO == N2 + 2CO2 6NO + 4NH3 == 5N2 + 6H2O 6NO2 + 8NH3 == 7N2 + 12H2O

无机化学总结 硼族元素

一硼单质及其化合物 制作成员:摆宫泽贾震韦仕富 (1) 硼单质 硼单质可以分为晶体与无定形两大类。 晶体硼呈灰黑色,硬度极高,导电性差,但它的电导率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从而显示出与金属导体的不同。 不太纯的无定形硼为棕色粉末。 晶体硼单质的化学反应活性较低,无定形硼相对活泼。 ①硼单质的晶体结构 晶体硼单质基本结构单元为正二十面体,12个硼原子占据着多面体的顶点。 α—菱形硼:B12结构单元间的硼硼化学键属于三中心二电子键。由片层间B12结构单元按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方式形成晶体,其中所以硼原子间均形成共价键,使单质硬度大,导热能力强,导电能力弱。 β—菱形硼:结构更复杂,其中含B84结构单元。 ②硼单质的化学性质 1 常温下与F2化合:2B+3F2=2BF3 2 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4B+3O2=2B2O3 3 由于硼氢键的键能很大,所以硼能从许多稳定的氧化物如SiO2,P2O5中夺取氧。硼在炼钢过程中可以作为去氧剂。 4 赤热下,无定形硼与水蒸气反应:2B+6H2O(g)=2B(OH)3+2H2 5 在高温下硼能同N2,S,X2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2B+N2=2BN 2B+3Cl2=2BCl2 2B+3S=B2S3 6 在高温下硼也能同金属反应生成金属硼化物,如NbB4,ZrB2,LaB6等。硼化物一般具有高硬度高熔点。

7 无定形硼不与非氧化性酸作用,但可以与热浓H2SO4,热的HNO3反应: B+3HNO3(浓)=B(OH)3+3NO2↑ 2B+3H2SO4(浓)=2B(OH)3+3SO2↑ 8 有氧化剂存在时,硼与强碱共熔可得到偏硼酸盐: 2B+2NaOH+3KNO3=2NaBO2+3KNO2+H2O ③硼单质的制备 工业上用碱法分解硼镁矿制取单质硼。 Mg2B2O5?H2O+2NaBO2=2NaBO2+2Mg(OH)2 4NaBO2+CO2+10H2O=NaB4O7?10H2O+Na2CO3 NaB4O7+H2SO4+5H2O=4H3BO3+Na2SO4 2H3BO3=B2O3+3H2O B2O3+Mg=2B+3MgO 用硫酸与硼镁矿反应一步制得硼酸: Mg2B2O5?H2O+2H2SO4=2H3BO3+2MgSO4 (2) 硼氢化合物 称为硼烷,已知的有:B2H6,B4H10,B5H9,B8H16,B8H18等,BnHn+4与BnHn+6共20 多种。硼烷中常出现五种类型的化学键,其中有包括氢桥键,硼桥键与闭合式硼键的三种缺电子的三中心二电子键与两种一般的化学键——硼氢键 B-H、硼硼键 B-B。 ①乙硼烷 B2H6就是最简单的硼烷。BH3不存在就是由于B的价轨道没有被充分利用,且配位数未达到饱与,又不能形成稳定sp2 杂化态的离域π键。 乙硼烷的结构: 每个硼原子均采取sp3 杂化,4个杂化轨道中有3个单电子轨道与一个空轨道。上方氢原子的有1个电子的1s轨道与两个硼原子的共含1个电子的两个sp3 杂化轨道三者互相成键。这种键称为三中心二电子键,同时由于其类似一座桥,故称为氢桥键。

无机化学13章氮族元素

第13 章氮、磷、砷 13.1 请回答下列有关氮元素性质的问题。 ( l )为什么N-N 键的键能(167KJ.mol-1)比P-P 键(201 kJ·mol-1)的小?而N≡N叁键的键 能(942 kJ·mol-1)又比P≡P叁键(481 kJ·mol-1 )的大? ( 2 )为什么氮不能形成五卤化物? ( 3 )为什么NO的第一电离能比N原子的小? 解:( l )氮的原子半径比磷的小很多,价层中又有孤对电子,当两个氮原子靠近成键时,电子对间的排斥作用抵消了部分键能,故N-N键的键能比P-P键的小。但正由于氮原子的半径小,且内层电子也比磷的少,有利于p 轨道的侧向重叠,氮形成多重键的倾向比磷强,故N≡N叁键的键能反比P≡P叁键的大。 ( 2 )氮原子的价层只有4个价轨道,只能形成4个共价键,故不能形成含有5个N-X键的NX5。 ( 3 )氮原子价电子层半满,稳定。从NO→NO+是失去π*反键轨道上的电子,故所需的能量比N的IE1 要小得多。 13.2.请回答下列问题: ( l )如何除去N2中少量NH3和NH3中的水气? ( 2 )如何除去NO中微量的NO2和N2O中少量的NO ? 解:( l )将含有少量的NH3的N2气,通入水中除去NH3,NH3中的水气用碱石灰吸收。 ( 2 )将含有微量的NO2和N2O通入水中以吸收NO2(用碱液吸收更好)。将含有少量NO的N2O通入FeSO4溶液中,使NO与FeSO4络合成Fe(NO)SO4。 13.3 以NH3与H2O作用时质子传递情况,讨论H2O,NH3和质子之间键能的强弱:为什么醋酸 在水中是一弱酸,而在液氨溶剂中却是强酸? 解:2O作用时,质子传递情况为: NH3+H2O NH4++OH-K=1.77×10-5 O H3O++OH-K=1.0×10-14 22 从K值可知:NH3与H+结合的键能比H2O与H+间的键能大。 NH3接受H+的能力比H2O强,故醋酸在液氨中几乎完全电离,表现强酸性;而醋酸在水中则不能完全电离,表现弱酸性。 13.4.将下列物质按碱性减弱顺序排序,并给予解释。 NH2OH NH3N2H4PH3AsH3 解:碱性减弱次序为:NH3、N2H4、NH2OH 、PH3、AsH3 因为按此顺序,各物种中的中心原子负电荷密度减小,对质子的亲和力减弱。 13.5.请解释下列事实: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元素化学、无机合成化学、无机高分子化学、无机固体化学、配位化学(即络合物化学)、同位素化学、生物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金属酶化学等。 有机化学普通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金属和非金属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有机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热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溶液理论、界面化学、胶体化学、量子化学、催化作用及其理论等。 分析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和新技术分析。包括性能测定、监控、各种光谱和光化学分析、各种电化学分析方法、质谱分析法、各种电镜、成像和形貌分析方法,在线分析、活性分析、实时分析等,各种物理化学性能和生理活性的检测方法,萃取、离子交换、色谱、质谱等分离方法,分离分析联用、合成分离分析三联用等。 无机化学 第一章:气体 第一节:理想气态方程

1、气体具有两个基本特性:扩散性和可压缩性。主要表现在:⑴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⑵不同的气体能以任意比例相互均匀的混合。⑶气体是最容易被压缩的一种聚集状态。 2、理想气体方程:为气体摩尔常数,数值为= 8、314 3、只有在高温低压条件下气体才能近似看成理想气体。 第二节:气体混合物 1、对于理想气体来说,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2、Dlton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3、(0℃=273、15K STP下压强为101、325KPa =760mmHg =76cmHg) 第二章:热化学 第一节: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 1、系统与环境之间可能会有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按传递情况不同,将系统分为:⑴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传递没有物质传递。系统质量守恒。 ⑵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传递〔以热或功的形式进行〕又有物质传递。 ⑶隔离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没有能量传递也没有物质传递。

大学无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 无机化学 元素化学、无机合成化学、无机高分子化学、无机固体化学、配位化学(即络合物化学)、同位素化学、生物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金属酶化学等。 有机化学 普通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金属和非金属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有机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结构化学、热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溶液理论、界面化学、胶体化学、量子化学、催化作用及其理论等。 分析化学 化学分析、仪器和新技术分析。包括性能测定、监控、各种光谱和光化学分析、各种电化学分析方法、质谱分析法、各种电镜、成像和形貌分析方法,在线分析、活性分析、实时分析等,各种物理化学性能和生理活性的检测方法,萃取、离子交换、色谱、质谱等分离方法,分离分析联用、合成分离分析三联用等。

无机化学 第一章:气体 第一节:理想气态方程 1、气体具有两个基本特性:扩散性和可压缩性。主要表现在: ⑴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⑵不同的气体能以任意比例相互均匀的混合。⑶气体是最容易被压缩的一种聚集状态。 2、理想气体方程:nRT PV = R 为气体摩尔常数,数值为R =8.31411--??K mol J 3、只有在高温低压条件下气体才能近似看成理想气体。 第二节:气体混合物 1、对于理想气体来说,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2、Dlton 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3、(0℃=273.15K STP 下压强为101.325KPa = 760mmHg = 76cmHg) 第二章:热化学 第一节: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 1、 系统与环境之间可能会有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按传递情况不同,将系统分为: ⑴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传递没有物质传递。系统质量守恒。 ⑵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传递〔以热或功的形式进行〕又有物质传递。 ⑶隔离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没有能量传递也没有物质传递。 2、 状态是系统中所有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状态函 数的变化量只与始终态有关,与系统状态的变化途径无关。 3、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而与其他部分有明确界面分隔开来的任何均匀部 分叫做相。相可以由纯物质或均匀混合物组成,可以是气、液、固等不同的聚集状态。 4、 化学计量数()ν对于反应物为负,对于生成物为正。 5、反应进度νξ0 )·(n n sai k e t -==化学计量数 反应前反应后-,单位:mol 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 0、 系统与环境之间由于温度差而引起的能量传递称为热。热能自动的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 物体。系统的热能变化量用Q 表示。若环境向系统传递能量,系统吸热,则Q>0;若系统向环境放热,则Q<0。 1、 系统与环境之间除热以外其他的能量传递形式,称为功,用W 表示。环境对系统做功, W>O ;系统对环境做功,W<0。 2、 体积功:由于系统体积变化而与环境交换的功称为体积功。 非体积功:体积功以外的所有其他形式的功称为非体积功。 3、 热力学能:在不考虑系统整体动能和势能的情况下,系统内所有微观粒子的全部能量之 和称为热力学能,又叫内能。 4、 气体的标准状态—纯理想气体的标准状态是指其处于标准压力θ P 下的状态,混合气体 中某组分气体的标准状态是该组分气体的分压为θP 且单独存在时的状态。 液体(固体)的标准状态—纯液体(或固体)的标准状态时指温度为T ,压力为θP 时的状态。

无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篇: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气体 第一节:理想气态方程 1、气体具有两个基本特性:扩散性和可压缩性。主要表现在: ⑴气体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⑵不同的气体能以任意比例相互均匀的混合。⑶气体是最容易被压缩的一种聚集状态。 2、理想气体方程:nRT PV = R 为气体摩尔常数,数值为R =8.31411--??K mol J 3、只有在高温低压条件下气体才能近似看成理想气体。 第二节:气体混合物 1、对于理想气体来说,某组分气体的分压力等于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有与混合气 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2、Dlton 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 3、(0℃=273.15K STP 下压强为101.325KPa = 760mmHg = 76cmHg) 第二章:热化学 第一节:热力学术语和基本概念 1、 系统与环境之间可能会有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按传递情况不同,将系统分为: ⑴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传递没有物质传递。系统质量守恒。 ⑵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传递〔以热或功的形式进行〕又有物质传递。 ⑶隔离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没有能量传递也没有物质传递。 2、 状态是系统中所有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状态函 数的变化量只与始终态有关,与系统状态的变化途径无关。 3、 系统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而与其他部分有明确界面分隔开来的任何均匀部 分叫做相。相可以由纯物质或均匀混合物组成,可以是气、液、固等不同的聚集状态。 4、 化学计量数()ν对于反应物为负,对于生成物为正。 5、反应进度νξ0 )·(n n sai k e t -==化学计量数 反应前反应后-,单位:mol 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 0、 系统与环境之间由于温度差而引起的能量传递称为热。热能自动的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 物体。系统的热能变化量用Q 表示。若环境向系统传递能量,系统吸热,则Q>0;若系统向环境放热,则Q<0。 1、 系统与环境之间除热以外其他的能量传递形式,称为功,用W 表示。环境对系统做功, W>O ;系统对环境做功,W<0。 2、 体积功:由于系统体积变化而与环境交换的功称为体积功。 非体积功:体积功以外的所有其他形式的功称为非体积功。 3、 热力学能:在不考虑系统整体动能和势能的情况下,系统内所有微观粒子的全部能量之 和称为热力学能,又叫内能。 4、 气体的标准状态—纯理想气体的标准状态是指其处于标准压力θ P 下的状态,混合气体 中某组分气体的标准状态是该组分气体的分压为θP 且单独存在时的状态。 液体(固体)的标准状态—纯液体(或固体)的标准状态时指温度为T ,压力为θP 时的状态。

无机化学[第十四章氮族元素]课程预习资料

第十四章氮族元素 知识点归纳 一、氮的单质 单质氮在常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25g/dm3。工业上生产氮一般是由分馏液态空气在15.2MPa压力下装入钢瓶备用,或做成液氮存在于液瓶中,实验室中制备少量氮气。N2分子是已知的双原子分子中最稳定的。 在高温高压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氮气可以和氢气反应生成氨:

二、氦的成键特征 N原子价最子层结构为2s2p3,即有3个成单电子和一个孤电子对,在形成化合物时,其成键特征如下: (1)形成离子键N原子有较高的电负性,它同电负性较低的金属形成一些二元氮化物即能够获得部分负电荷而形成N3-离子。 (2)形成共价键N电子同电负性较高的非金属形成化合物时它总是以不同的共价键同其他原子相结合,这些共价键一般有以下几种: 三、氮的氢化物 1.氨 (1)氨的制备氨是氮的最重要化合物之一,在工业上氨的制备是用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下合成的: (2)氨分子的结构在NH3中,氨采取不等性sp3杂化,有一对孤电子对,分子呈三角锥形结构,键角为107。18'。这种结构使得NH3分子有较强的极性。 (3)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NH3具有相对高的凝固点、溶解热、蒸发热、溶解度和介电常数,氨极易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比任何气体都大,237K时1 dm3的水能溶解1200dm3的氨。

氨的主要化学性质有: ①还原性KH3和NH4+离子中N的氧化价为+3,因此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只能有失去电子的倾向而显还原性。常温下,氨在水溶液中能被Cl2,H2O2,KMnO4等氧化。例如: ③加合反应氨中氮原子上的孤电子对能与其他离子或分子形成配位键,结果形成了各种形式的氨合物,氨能与许多金属离子形成氨配合物如[Ag(NH3)2]+。 ④弱碱性氨极易溶于水,它在水中主要是形成水合分子,同时在水中只有一部分水合氨分子发生电离作用。NH3·H2O的K b=1.8×10-5,可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4)铵盐氨和酸作用可得到相应的铵盐,铵盐一般是无色晶体,易溶于水,而且是强电解质。NH4+离子半径为143pm,接近于钠的半径,因此铵盐的性质类似于碱金属盐类,而且往往与钾盐、铷盐同晶,并有相似的溶解度。 由于氨的弱碱性,由强酸组成的铵盐其水溶液显酸性: (5)氨的用途氨在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机合成工业中,常用在尿素、染料、医药品和塑料的生产。由于氨水的微碱性,因而可作洗涤剂。氨有很高的汽化热,容易加压液化,所以常用冷凝机和制冷机的循环冷剂。 2.联氨

无机化学元素化学部分练习

氢、稀有气体 1.氙的氟化物是很好的氧化剂,其原因是(D ) (A) 氧化性强 (B) 还原到氙 (C) 不污染反应体系 (D) A 、B 、C 都是 2.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几何构型不是正四面体的一组是( D ) (A) SO 42-,ClO 4-,PO 43- (B) SiCl 4,SnCl 4,CCl 4 (C) BF 4-,B(OH)4-,BH 4- (D) SF 4,XeF 4,SeF 4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H 2 的三种主要工业制法和两种较为方便的实验室制法。 工业上高温:CH 4 + H 2O ? →?CO + 3H 2 CO + H 2O ?→?CO 2 + H 2 C + 2H 2O ?→?CO 2 + 2H 2 实验室常温: 2HCl + Zn ? →?ZnCl 2 + H 2 NaH + CH 3OH ?→?NaOCH 3 +H 2 4.举出第2/IIA 、第11/IB 和第16/VIA 族元素氢化合物的实例并进行归类,他们当中有无能参与形成氢键的物种? 第2族:MgH 2,盐型;第11族:CuH ,过渡型;第16族:H 2O ,分子型。 三例当中只有H 2O 形成氢键 硼族元素 1.铝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D ) (A) 单一化合物Al 2O 3 (B) Al 2O 3和Al 2N 3 (C) 单一化合物Al 2N 3 (D) Al 2O 3和AlN 2. BF 3通入过量的Na 2CO 3溶液,得到的产物是( C ) (A) HF 和H 3BO 3 (B) HBF 4和B(OH)3 (C) NaBF 4和NaB(OH)4 (D) HF 和B 4O 3 3.从分子轨道理论出发,可以认为在B 2分子中存在的化学键是(C ) (A) 三中心二电子键 (B) 一个σ 键 (C) 二个单电子π 键 (D) 一个σ 键和一个π 键 4. BX 3分子若再接受一对电子,分子重排需要能量最大的是( A ) (A) BF 3 (B) BCl 3 (C) BBr 3 (D) 不能比较 5. H 3BO 3是极弱的一元酸,在定量分析中不能直接用强碱滴定,如果加一定量的甘油或甘露醇(己六醇),生成配 合物 HOCH CH 2O CH 2 B OCH 2 OCH 2 CHOH H 后,因酸性大为增强,则就可滴定了。 6. BF 3的几何构型为平面三角形,而BF 4-的几何构型为正四面体。BF 3中的B —F 键长比BF 4-中的键要短。 7. BF 3与BCl 3的水解方程式分别为 4BF 3 +3H 2O = H 3BO 3 + 3H[BF 4]和BCl 3 + 3H 2O = H 3BO 3 + 3HCl 。 8. 为什么BH 3不存在,而BF 3却能稳定存在,其原因是什么? BH 3系缺电子分子,不稳定,极易形成B 2H 6。 BF 3也属缺电子分子,但BF 3中的F 原子有未成键的p 孤电子对,它可以提供出来,与B 的空轨道形成大π 键,补偿了缺电子的性质,因此BF 3就很稳定,能单独存在。 9. 为什么BCl 3能强烈地水解?写出水解反应式。 因为BCl 3的配位数为3,还有一空轨道可给H 2O 分子的未配电子对进攻: H H +B Cl Cl Cl = O H H B Cl Cl Cl = HO B Cl + H + + Cl - 第一步的水解产物二氯氢氧化硼继续与水反应,重复配位和取代作用,最后得H 3BO 3和 HCl 。 BCl 3 + 3H 2O = H 3BO 3 + 3HCl 10. 苯和无机苯(B 3N 3H 6)为等电子体,都具有环状结构,但无机苯与HCl 能发生加成反应,而苯却不能,试简要说明原因。 苯和无机苯都为共轭体系,但由于B 和N 的电负性差异使得离域π 键的电荷分布不均匀,即电荷分布主要是定域在N 原子,导致离域π 键不稳定,与极性分子易发生加成反应,加成时,N 为Lewis 碱中心,B 为Lewis 酸中心。 11. 写出下列各物种的结构式,并指出中心原子B 的杂化轨道类型:

无机化学练习(六)答案元素化学

无机化学练习答案(六)元素化学班级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单选,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物质中,稳定性最强的物质就是------------------------------------------------------------( B ) A. KClO B、KClO3 C、HClO D、HClO3 2、在地壳中,丰度(按原子百分比)最大的四种元素排列就是----------------------------------( C ) A、O, Si, Al, H B、O, H, Al, Si C、O, H, Si, Al D、O, Al, H, Si 3、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就是--------------------------------------------------------------------------(D ) A、HClO B、HClO2 C、HClO3 D、HClO4 4、在氯水中加入下列物质(或操作),有利于氯水反应的就是-------------------------------( B ) A.硫酸B、NaOH C、NaCl D、放在黑暗处 5、能形成酸雨的气体就是--------------------------------------------------------------------------------( B ) A、O3 B、SO2 C、CO2 D、氟利昂 6、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就是氧化性为主的二元弱酸就是------------------------------ ( B ) A、H2S B、H2O2 C、H2SO3 D、H2S2O3 7、下列物质最易被氧化的就是---------------------------------------------------------------------( B ) A、SO2 B、Na2SO3 C、H2SO3 D、无法判断 8、能溶于稀盐酸(0、3mol、l-1)的下列硫化物就是-----------------------------------------------( B ) A、CuS B、ZnS C、HgS D、CdS 9、下列各组氢化物酸性强弱顺序不正确的就是-------------------------------------------------( A D) A、NH3 > PH3 B、H2S > PH3 C、H2O > NH3 D、HF > HCl 10、干燥氨气可选择的干燥剂就是-----------------------------------------------------------------( B ) A、NaNO3 B、NaOH(s) C、P2O5 D、无水CaCl2 11、下列物质受热可得到NO2的就是----------------------------------------------------------( D ) A、NaNO3 B、KNO3 C、S + HNO3(浓) D、Cu(NO3)2 12、下列物质属于一元酸的就是--------------------------------------------------------------------- ( B ) A、H3AsO3 B、H3BO3 C、H3PO3 D、H2CO3 13、下列各对元素中,化学性质最相似的就是-----------------------------------------------( D ) A、Be 与Mg B、Mg 与Al C、Li 与Be D、Be 与Al 14、下列反应能得到Na2O的就是-------------------------------------------------------------------( D ) A、钠在空气中燃烧 B、加热NaNO3 C、加热NaHCO3 D、Na2O2与Na 作用 15、含O3-离子的化合物就是---------------------------------------------------------------------------( B ) A、CrO3 B、KO3 C、WO3 D、PtO3 16、下列氢氧化物在空气中稳定的就是---------------------------------------------------------------( C ) A、Fe(OH)2 B、Co(OH)2 C、Ni(OH)2 D、Mn(OH)2 17、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缺电子化合物的就是------------------------------------------------( B ) A、BCl3 B、H[BF4] C、B2H6 D、H3BO3 18、SnCl2与过量NaOH作用后的存在形式就是-------------------------------------------------( D ) A、SnO B、Sn(OH)2 C、SnO22- D、[Sn(OH)4]2- 19、下列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最小的就是---------------------------------------------------------------( A ) A、NaHCO3 B、Na2CO3 C、AgClO4 D、K2CO3 20、不能被浓HNO3钝化的下列金属就是----------------------------------------------------------( B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