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PP产品体验报告

APP产品体验报告

APP产品体验报告
APP产品体验报告

APP产品体验报告

PMCAFF产品经理社区2015-10-16 11:09报告框架

报告框架

0. 体验环境

体验产品:简书APP V2.9.2 设备型号:iPhone 5S

系统环境:iOS 9.0.2

体验时间:2015/10/05

1. 战略层

1.1 产品定位

简书官方在App Store里的介绍是“一个基于内容分享的社区”。

口号是“交流故事,沟通想法”,是2015年更改的,刚上线时用的是“找回文字的力量”。

从官方介绍,以及口号的变更,我们可以大体看出简书的定位变化,上线之初,简书应该主要定位为写作平台,创始人简叔曾说过,原本简书的诞生是为了实现一个支持markdown的笔记本。现在简书已经不光是写作平台,而是延伸为“基于内容分享的社区”,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最好的写作、阅读、沟通和分享体验。

1.2 用户需求

简书的用户主要可分为三类。

创作者:这类用户主要是一些写作爱好者或者专业人士,想要通过写作梳理思路、提升影响力,所以他们的主要需求是有一个体验完美的写作环境,并且能够让自己的文章很便捷的出现在读者面前,与同好者产生沟通与交流。

阅读者:需要能够找到更多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获得有趣的阅读体验或者是学习专业知识,他们也会希望与感兴趣的作者沟通交流。

编辑者:除了上面两类最主要的用户外,对于简书而言,其实还有第三类用户,那就是编辑者,在大量优质内容面前,不少用户会有编辑的欲望,想要将有些内容按照自己的思路整理汇总到一起。所以这类用户主要需求就是能够更方便的管理自己创建的专题。

1.3 优势

最近Medium宣布完成新一轮5700 万美元融资,这无疑是对于简书这类提倡纯粹写作和阅读的优质内容平台是一大利好。而在国内,简书的这类竞争者并不算多,传统的博客平台与其区别明显,相似度比较高的十五言有还处于内测阶段。BAT等巨头也暂未介入。所以简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此时如果能够更完美的将写作工具和阅读社区结合,形成自有品牌文化、抓住用户群、占据市场份额,前景将会非常美好。2. 范围层:功能分析

根据前面战略层的分析,其实我们已经很容易想到简书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目前简书的主要功能有,写作与投稿、阅读、交流、分享、专题管理。

2.1 写作与投稿

写作

点击底部栏的羽毛按钮即可进入写作界面。极其简洁的界面,让用户可以进入一种沉浸式的写作氛围之中,更值得一提的是,简书同时支持富文本和markdown两种写作模式,对于有些喜欢用markdown写作的专业人士而言,无疑是巨大吸引。尤其是在移动平台上,由于markdown 本质属于纯文本编辑,输入体验也会比一般的输入平台要好一些。

文章写完之后,如果选择发布,默认会被发布到文集中的第一个,点击键盘上方的三点处可以进行修改(文集的排列顺序是可以在设置中进行修改的)。而如果没写完想暂时退出,或者是写完之后不想被他人看到,则可以直接点击关闭,会弹出提醒询问是放弃编辑还是私密保存。

投稿

作为创作者,其实写只是第一步,写完之后需要让更多的读者能够读到你的文章,在博客类平台上,这个很大程度需要靠作者自己的运营,而简书通过“投稿”功能,很大程度帮助作者解决了这一难题。作者写完点击发布之后,就会弹出“投稿推荐”界面,作者可以选择投稿到“首页投稿”,审核通过后会被推送到简书首页,算是增加曝光最好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可以通过搜索专题找到更多专题进行投稿,或者是直接收录进自己创建的专题之中。

体验感想:

如果要我说对简书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那就是他的写作功能了,羽毛笔按钮文艺优雅,写作界面简洁清爽,还同时支持富文本和markdown两种编辑方式。通过“投稿”方式解决了为文章寻找读者的问题。可以说是为创作者提供了极棒的写作体验。而且可以将不同文章发布到不同文集之中,再加上简书网页端甚至还提供了批量下载自己的所有文章功能,还相当于为用户提供了笔记本的功能。

改进建议:

体验中发现搜索专题进行投稿时,会搜出来很多,而且由于很多专题是可以同名,就会让用户无法比较难找到自己想投的专题。所以建议在进行“投稿推荐”时,将原本的“搜索专题投稿”直接改成“更多专题投稿”,点击后弹出一些投稿建议,同时上面可以点击搜索框另外搜索,如下图所示。而对于建议的专题,有个较为简便的方式就是直接将用户关注的专题,按文章标题相关性排序,因为用户想要投往的专题,很大可能会是他自己也关注了的专题。

投稿改进.png

目前手机端只有在刚发布文章时可以投稿,而之后点击自己的文章,选择“加入专题”,也只能加入到自己的专题,而不能对别的专题进行投稿,网页端是可以的,APP可能是bug吧,估计后期会修正。

用户选择对首页进行投稿时,建议可以加入标签功能,以便文章可以较为准确的分类到首页的生活家、@IT等分类。因为根据我最近的观察与咨询,目前首页分类方法是,用户如果既对首页投稿,又对分类专题进行投稿,首页审核通过后会自动分类到他投了的分类专题中,而如果没有对分类专题投稿则审核时手工进行分类。对于第一种方式,由于简书目前的推荐投稿和搜索功能并不完善,导致用户误投的可能性较高,这

也是目前首页看到的分类会有分类错误的最大原因,而如果首页投稿时让选择标签,应会大大降低这类误投。而对于第二种方式,由审核人员手动进行分类时,无疑增加了很大工作量。而如果投稿首页时本身就选了标签,审核时只要大概瞄一眼是否符合即可,工作量应该也会降低不少。

2.2 阅读

阅读.png

阅读主要有两点,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和帮助用户找到更多感兴趣的内容。用户看到文章是通过“发现”和“关注”Tab,“发现”中的“文章”即“首页投稿”审核通过后的文章,除了热门和最新外,还有生活家、世间事等共十二项分类。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查看。同时用户也可以点击“专题”去自己感兴趣的专题中发现更多文章,最后如果用户的目的性非

常明确,还可以直接点击右上角的搜索按钮进行搜索文章、专题、文集或作者。

“关注”栏则是用户关注的作、专题或文集中收录的文章,在文章上向左滑动,还可以查看导致这篇文章出现的关注源,以便用户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关注源,比如某专题后来总是发一些自己不再感兴趣的文章,则可以将其取消。随着用户在简书时间越长,对于关注的作者、专题调整,相信“关注”这一栏的文章也会越来越对用户的口味。

另外除了“发现”和“关注”两个Tab外,用户还可以通过简友圈的简友动态去发现更多内容。相当于跟随自己关注的用户步伐,通过他们发现更多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和作者。

体会感想:

和写作同属于简书的最重要的两大功能,阅读的体验也是非常棒,文章阅读时,干净简约,没有任何多余的视觉负担。同时通过首页吸引用户发现更多有趣的文章,以及帮助用户更方便的调整关注源,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这个平台获得更有价值的阅读感受。

简友圈中简友动态的存在相当于通过社交中的朋友推荐手段,引导用户去发现关注的人感兴趣的文章,便于用户找到更多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同时也增加了用户之间的联系。

改进建议:

由于用户的兴趣点不一致,建议允许对首页的生活家、世间事、@IT等专题进行排序。至于让热门和最新则可以固定在前两个不许调整。

简友动态的想法其实很好,但是感觉目前的组织方式不太好。目前采用时间流的方式,如下左图,简友的任何操作都会以一个一条动态的方式显示,且间距相隔也较大,如下图左侧所示。导致当某位简友对同一篇文章频繁评论时,列表会非常之长,易让用户产生厌烦。

所以可以像下图右侧所示,将两小时内对同一篇文章的评论合并显示。对于评论条数选择,我虽然写了三条,但是可以根据目前数据分析一下大部分情况下两小时内对同一篇文章产生的评论数进行确定。

这样进行改变的原因,是用户在简友动态中想要发现更多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的话,应该将他想要看到的简友关注的文章、专题、文集等每样一条展示即可,不需要让同一个关注点多次展示。

简友动态.png

2.3 专题管理

专题管理.png

前面说到,用户投稿时,除了官方创建的外,还可以投到其它专题,而这些专题都是用户自己创建的,创建专题的入口很明显,就是在“发现”的专题页中。创建了自己的专题后,自己发表文章时,可以直接加入到自己的专题中,而在阅读过程中看到的好文章也可以选择将其加入到自己的专题中,还可以对其它用户对本专题的投稿进行审核。

写作满足作者需求,阅读满足读者需求,专题管理则满足了编辑需求。用户通过收录文章,审核投稿等方式打理自己的专题,而受到大量关注后,成就感也会得到很大的满足。

改进意见:

目前有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有大量同名专题,导致无论是创作者投稿,还是阅读者想搜索阅读,都很难到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可以考虑给专题增加唯一标识,比如索性和昵称一样只允许独特名称,或者是以很明显的方式显示其创建者。

2.4 交流

交流.png

对于交流而言,简书主要提供了两种方式,评论和简信。交流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读者和作者分别找到同好者,就像简书目前的口号所说“交流故事,沟通想法”。评论是在用户看了文章之后,表达阅读感受或者是观点,能够让读者和作者可以较为明确的交流。而简信则更多会是在某个读者看了某作者多篇文章后,对这个人更有兴趣之后而产生的交流。两者互为补充,增强了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关系。

另外点击“喜欢”,和打赏(最新的iOS版可能由于苹果原因暂时去掉了该功能)也算是交流的方式,尤其点击“喜欢”后还会跳出提醒,让读者顺便评论一下,算是在引导用户进行交流。当然,这里还有个细节是,会在弹出框中明显处提醒用户可以关闭这个功能,可以避免让用户产生腻烦不爽的感觉。

2.5 分享

分享.png

分享功能应当算是简书做的非常精致的一项功能,既可以选择备忘录印象笔记等云笔记进行存储,可分享的社交媒体也众多,尤其还有生成图片分享功能,生成的图片非常精致漂亮。

而且除了可以分享文章之外,评论也是可以进行分享的,可以算是我目前见过的软件中,产生分享链接或图片中最精致的了。很符合简书的气质。

3. 结构层:框架

简书APP整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框架.png

可以看到简书的结构还算是很清晰的,前面范围层提到的五项功能还算是可以比较顺畅的使用到。

对于入口藏的比较深的几项功能,也是有其选择的原因。比如查看收藏的文章功能,层次比较深,应是因为简书移动端希望用户更多的去发现感兴趣的文章,而非经常回顾已读的,对于收藏的深度阅读,很多人会希望在电脑上去再次阅读,便于整理笔记,所以网页版的收藏入口比较明显。

对于自己管理的专题入口层次比较深,是因为大多情况下专题管理主要是将看到的合适文章收录,或者是审核其它用户的投稿,而对于想要将自己专题中有些文章给移除,则是属于低频需求,所以入口较深也没什么问题。

4. 框架层:交互表现(略)

从交互上来说,简书APP采用了iOS最常见的Tab标签式的交互框架,各入口较为清晰。在点击文章之后进入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之中,提供了无打扰的阅读体验。整体的交互也很流畅,符合iOS的交互规范。

有一个小bug是,在iOS 9中,阅读文章时,点击上方状态栏,有时会无法快速回到开头处,相信应该可以很快修复。

5. 表现层:视觉设计(略)

简书的视觉设计主要采用粉色调,背景为白色,显得素雅文艺,基本符合简书纯粹干净的写作和阅读社区的定位。

6. 商业模式

目前简书的商业化尝试主要有两个,一个首页以很文艺的方式展示的“间书包”,引流用户到淘宝或微店中购物,主要是阅读相关的物品。另一个是“作者成书计划”,作者在“简书”上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字内容后,就可以申请加入成书计划,“简书”会与作者签订一套限制较少的版权协议,一般只要求获得“在线发行权”,让作者保持对作品的其他权利。而“简书”则充当“出版经纪人”的角色为作者处理包括修改、上架提交等在

内的一系列编辑流程。通过帮助作者联系出版社、制作电子书、APP,甚至是提供实体打印服务来获取一定的报酬。

应该说简书的商业化尝试还是很克制,简叔也曾坦言简书团队靠承接外包业务的收入维持运作。但是一个产品如果想要长久存在,盈利模式必不可少。个人有以下两点想法。

除了作者本身的成书计划,还可以定期将优质内容集结成月刊等电子书形式发售。或者将同一话题的内容像目前知乎所做的一样整合成书籍出版。

可以尝试允许高品质的软广进入,其实有些软文本身也是挺有价值的,如果能控制好质量与数量,读者也未必不会买账。

以上两点的前提还是需要持续提升简书平台优质文章的读者的数量。

说实话,个人对于商业的了解还比较粗浅,以上两点只是一些简单的看法。

7. 总结

简书,作为目前国内市场上别具一格的写作阅读平台,对于很多热爱写作和阅读的人,已成为一个非常温暖的地方,对我自己也是如此。希望简书能够更好的优化阅读和写作体验,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喜欢而驻留于此,发展壮大起来。

2019年美柚APP产品分析报告!

2019年美柚APP产品分析报告! 一、产品结构分析 1.产品结构图

1.产品使用流程图记录的流程图: 休闲社交的流程图: 购物的流程图:

获得科普小知识的流程图: 二、市场分析 1.定义市场 1.1市场边界 美柚是一款工具、社区、电商三合一的女性健康产品,目标用户是15—44岁关注自身生理健康的女性。以经期记录功能为核心,同时加入社区功能为女性提供交流平台,并且加入商城功能进行优惠导购,为女性经期记录、备孕、怀孕、育儿等各个人生阶段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1.2市场空间估算

美柚的目标用户主要是:互联网用户中具有中高收入水平的年轻女性,大多位于三线及以上城市,年龄以15—35岁为主。 根据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城镇网民约有5.91亿人,其中15—35岁的年轻女性为主要目标用户,因此市场空间约8000万。 1.市场分析 2.1数据概览 在2018年,美柚月活跃用户总数约为2344.62万人,而女性健康行业月活跃用户总数为3016.18万人,美柚的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第一。 从用户活跃情况来看,美柚的日均活跃人数约445.84万,日均启动次数约955.17万次,日均使用时长约85.50万小时,用户活跃情况依旧排名第一。然而,从用户粘性和用户满意度的角度来看,美柚仅位居第二名,人均单日启动次数为2.3次,排名第一的大姨吗为3.1次;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5.2分钟,大姨吗为6.1分钟。 由此可见,纵观整个女性健康市场,美柚在用户活跃度和市场占有方面表现出色,但在用户粘性和满意度方面的表现稍有欠缺。 竞品活跃度对比(易观千帆)

app技术运营模式分析报告

app技术营销模式分析报告 1.手机app运营的优势 1.1高度精准 相较于传统的漫天撒网式营销,APP营销的最大优势便是它前所未有的高 度精准性。它能够按照目标人群的个人属性,精准到目标受众的终端、时空、行为、兴趣等具体指标。一个针对某类目标受众的APP能够准确抓住受众心理需求进行巧妙的信息推送,从而达到很好的营销效果。例如,正在百货商场购物的你,恰逢中午时分,如何在附近地区解决午餐便是当务之急,这时某些基于地理位置服务的生活工具类APP便会自动识别你所在的地理位置,收集分析周围数据并向你发送距离最近的美食信息供你选择。 1.2极具个性 在个性化标签的时代,人们总是希望能够拥有一款方便快捷且为自己独家打造的APP,它要处处彰显使用者的个性。APP营销在个性化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由于各种APP形式丰富,种类繁多,营销者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目标群体的特征和使用习惯设计专属该群体的APP呈现形式和内容,使用户获得更为对味、更富服务体验的营销信息,真正做到根据用户需求改变服务方式和内容的定制式营销。同时近年来比较火热的手机族群论,诸如折扣族、签到族、微博族、搜索族等也为APP营销的个性化精准投放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1.3全面互动 作为天然的社会化媒体,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是最有效的互动平台。APP营销正是借助移动终端的随身性特点,在整合了各种移动新技术的基础上 实现人机互动,以及后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使得互动N次放大传播。用户打开APP进行操作的同时便能够将体验心得、使用感想等实时发布并分享至好友,

增加用户间及用户与品牌之间的互动交流。例如,很多基于LBS、AR、QR等新技术的应用程序,在用户开启摄像头拍照的瞬间便实现了参与互动,一键分享至好友。 1.4成本低 APP营销费用相对低很多,只要开发一个适合于本品牌的应用就可以,还会有一点推广费用,但这种营销模式的效果是传统营销不能代替的。另外,开发APP所需要的人力成本,较之传统营销费用低了很多。 1.5持续性 一旦用户下载到手机成为客户端或在SNS网站上查看,那么持续性使用成为必然。智能移动终端已经成为网络用户打发碎片化时间的首要工具,有吸引力的APP必将产生用户黏性,使用户持续使用。 1.6提升品牌实力,形成竞争优势 APP可以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让用户了解品牌,进而提升品牌实力。良好的品牌实力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为企业形成竞争优势。保持了企业和客户的密切互动沟通,从而不断满足客户个性需求,建立稳定的企业忠实顾客群,从而达到企业的长期稳定高速发展的需求。 1.7随时服务,网上订购 由于移动终端体积较小、方便携带的特性,以及覆盖范围日趋广泛的wifi 环境和4G业务的普及,网购等电子商务活动,也更加频繁地被应用于移动APP。

XXXAPP产品设计方案

XXX产品设计方案 2016-12-06 一、概述 产品名称:XXX。 在“XXX的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复用式的开发,针对XXX上企业机构进行一定范围内的招聘。作为独立的APP。开发包一般命名为:bzp。 (一)XXX的业务 1.针对的招聘群体——XXX上的企业、向企业提供专业的招聘外包、推荐服务。经调查 这些企业对人才的招聘都有强烈的需求。 2.针对的应聘群体——帮助名校毕业生(如清华系、北大系)、和职场上的高端人才(年 薪10万以上)帮助应聘者通过XXX上的机构类型找到感兴趣的职业,树立职业目标,找到满意的工作(很多优秀企业并不被大家所熟知)。优秀人才可直接推荐面试资格、或经线下培训获取面试资格。 (二)XXX行业优势 1.具有专业性强、针对性强的特征,最了解客户的需求,吸引着更合格、更狭窄且经过预 选的参与者,这种市场一旦形成,就具有极大地竞争优势。 2.更有聚集性、定向性,易于建立起忠实的用户群体,吸引固定的回头客,从而形成一个 集约化市场,且客户也多是有效客户。 3.可以通过有效资源的整合,消除中间环节,提高交易效率。 4.等级证书的认证让招聘市场清晰合理、对招聘单位、和应聘者都是信用的保证。

(三)XXX的盈利模式 1.携手XXX,XXX以专业精神深度关切互联网职场人的生存状态、以新闻模块展现形式 与企业和求职者分享最新的调查发现、互联网资讯故事。 2.XXX与中国经济变化相契合互联网寒冬是危机也是契机,是优胜劣汰的过程。一方面、 互联网投融资将减少,泡沫将破灭;另一方面,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适逢其时。中国经济升级重要标志是服务业升级,这是中国政府大力扶持的方向,也是未来就业的重要方向,XXX宜因势利导。 3.XXX的盈利模式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通过向招聘者出售流量来获取广告位、首页 置顶、招聘职位等广告收入及相关的周边增值服务;第二方面,通过向求职者出售流量来获取相关的个人付费服务,不过该块在营收中的占比并不高。第三方面线下带动线上、利用XXX独有的资源针对企业岗位对求职者进行培训、帮助其提高自身优势更好的胜任岗位要求。对应聘者和招聘者形成双赢局面。 二、整体规划 (一)产品定位 所谓定位就是产品在扮演什么角色,要向目标群传达什么样的核心概念,透过产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因此,产品的定位相当关键,换句话说,定位是建设的策略,而产品架构、内容、表现等都围绕这些定位展开。 XXX定位在以下几点: 1、简洁、明了、易操作的界面,在XXX基础上进行复用 2、专业的产品信息,为的发展和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3、强大的后台管理系统。基于WEB模式的会员操作管理平台。方便管理员轻松维护 网站。

单读App体验报告:多元化发展如何才能更好用

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时代,反其道而行,提倡深度阅读,追求内心的平静。爱好阅读的用户希望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深度阅读,沉浸在多维度的阅读体验中。用户对作品的质量也有一定的需求,通过有限的阅读丰富无限的精神世界是用户的追求,也是单读app的美好愿景。 3.2市场分析 以下分别为该app自2016年1月5日上线以来在ios总榜和ios图书榜的排名变化情况,数据来自应用雷达网: 以下为Android平台的总下载量变化情况,数据来自酷传网: 以下为随机截取的IOS平台部分用户的评价:

可见,在上线初期,无论是IOS还是Android平台,该app的排名和下载量都是比较可观的,1月10日时,甚至达到IOS平台图书类排名第一名,Android平台的下载量也呈上升趋势。但这种现象是暂时的,直至近日,该app的总下载量趋于稳定,排名也大不如初期。 据了解,单读app在之前有过另一个版本,但后来停止更新,直到1月5号才重新上线了1.0.0版本,以全新的面貌和过去说再见。因此,我们可以理解app上线初期的爆炸性增长,那是单读app以实体店、实体杂志和公众号为依托的粉丝积累,使用过上一个版本的部分用户期待着它的重新启航,便有了初期的回潮现象,这也是老用户对新版本的肯定。当该部分粉丝下载过后,app的下载量便没有太大的变化,它的受众是相对小范围的。从上面截取的部分评论我们可以看到,该app的用户体验是良好的,大部分用户认同产品的理念,如果app可以在中后期不断完善、更新迭代,并加大宣传力度和推广力度,以其独特的产品理念,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4.功能结构

单读app的设计理念是“为阅读服务”,尽可能的减少繁琐的操作步骤,以最简约的形式展现在用户面前,因此它的功能十分容易被理解,也非常好上手。其目标用户是爱好阅读的文艺青年男女,属于比较小众的app。 5.功能分析 5.1 首页 按时间顺序由近到远展示往期的更新。每个内容介绍独占一屏,包含标题、概要和内容的类别或作者。上下滑动屏幕实现整屏内容的切换。 优点: 页面形式固定,色彩多以黑白灰等暗色调为主,帮助用户酝酿平静的阅读心情,有助于专注阅读,同时凸显该app的设计理念。独占一屏的展示方式,可以避免混淆用户视听,仅展示当下想让用户了解的信息,更能让用户专注,且使界面显得精致、不拖沓。 缺点:

直播8 APP 分析报告

直播8 APP 分析报告

直播8 APP 产品分析报告 直播吧客户端是知名体育直播网站直播吧、直播8、zhibo8的官方手机客户端,提供NBA直播、CBA、英超、德甲、意甲、西甲、欧冠、中超等体育赛事的直播、视频、新闻、论坛交流等。 ---------直播8 APP下载说明 直播8,直播频道的前身是直播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体育转播栏目,经过改进和优化后,于2012年伦敦奥运开幕当天上线,转播部分CCTV及卫视和城市电视台节目,为网友提供最新的奥运比赛视频,开创了网络直播实时播出的先例,受到广大球迷的好评,是直播8喜闻乐见的栏目之一。 -

--------百度百科 一,产品分析 二,可以看出,直播8网站,是直播九信息技术公司经过改进和优化推出的体育转播栏目,从历史的角度来讲开创了网络直播实时播出的先例。而直播8 APP则是直播8网站的手机客户端,主要提供的服务是国内外比较重要的篮球、足球比赛直播服务。

根据官方介绍和个人经验分析,直播8客户端用户多为喜爱运动的年轻人,其中又以篮球迷、足球迷两大群体为主,他们不仅喜爱这些运动,更愿意通过视频来模仿、学习一些技术技巧,也愿意花时间通过直播、视频、新闻、论坛了解两大运动的新闻、热点话题。但是更多的则属于茶余饭后、碎片时间的一种消遣。 其他部分使用者则可能是视频编辑者、直播8使用的视频来源网站运营人员、相关广告投放者等一小部分群体。 二,直播8 APP使用场景

移动端APP产品与Web端使用场景不同,使用移动产品的用户主要是在碎片化时间使用产品的。 所以APP产品的使用场景是:在碎片化时间(通勤、工作间隙等),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观看视频、直播等服务。 三,产品功能分析: 下面以Android 3.5.10的版本进行产品功能分析。 核心功能: - 个人关注的重要比赛直播 - 系统推荐的视频集锦、比赛录像等。

【精】快手产品体验分析报告

快手产品体验分析报告 本文作者抱着学习的态度,体验了快手这款独角兽产品,从而试着了解中国三四线及农村用户的核心需求。 整天坐在办公室的产品经理是肯定做不出快手这款 APP 的,相传快手的 CEO 是在三四线城市居住了几年才做出来这款火爆中国的产品。由于短视频从去年一直处在风口上,而且本人日后也想从事短视频行业,抱着学习的态度,体验了快手这款APP,从而有了这篇产品体验分析报告,文章中也提出了些个人的改进意见,如有不合理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批评指出,共同进步。 1.产品概述 体验环境 体验机型:一加 3t 系统版本:安卓 7.1.1 APP 版本:5.2.0 体验时间:2017.08 产品简介 快手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短视频社交软件,可以让你用快速的方式记录生活中有趣的瞬间。其slogan 是“快手-有点儿意思”,logo 为一个动漫画像式的摄影机,让人第一眼就知道 app 的定位。并且有录下生活中精彩瞬间的欲望。 产品定位 普通人的分享平台,一个充满了奇趣和民间高手的地方。梦想不是改变世界,而是记录这个 世界。用机器学习的方式自主帮助每一个人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找到自己喜欢的人。 产品发展

用户需求分析 (1)目标人群 中国三四线城市及农村用户居多。(2)人群特征 ?有强烈展示自我的意愿 ?猎奇心比较重 ?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3)用户画像

(4)用户需求分析 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4G 已经逐渐普及。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达到7 亿,而针对大占比的二三四线城市居民app 却少之又少,这部分用户也有展示自我的需求,也有社交的欲望。主流的微博等平台更多是用来传递分享新闻,是大 V 的舞台,普通用户的发声很容易被淹没。随着中国新农村建设,宽带的普及,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村网络新用户。但是现有的互联网社会并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地。价值观及学识的巨大差异使他们难以融入现有的圈子。 综上,二三四线及农村广大用户迫切需要一个平台展示自我,以获得其他人的关注。 快手解决方案: ?简单的用户界面:相比微博,QQ,秒拍等软件操作要简单的多。 ?遏制超级大 V 的产生,提高普通用户生产量,人人可以上热门。 ?鼓励用户分享自己真实生活。在快手中确定用户平等价值观。 ?通过算法只给用户推荐自己喜欢的内容,让用户一直沉淀在平台上。

土巴兔网站&app体验报告

土巴兔网站&app体验报告 2013年5月2日

前言 用户体验设计是“以用户为中心”,或者叫“以人为本”的设计。国外把用户体验设计分为:视觉设计、交互设计、用户行为研究、可用性分析和测试等等。其中很多又涉及到美学、心理学、行为学、图形学等。 网站体验,指的是利用网络特性,为客户提供完善的网络体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从而与客户建立起紧密而持续的关系。网络的体验,是体验的延伸。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体验成为体验营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是通过两部分,多个维度出发,分析土巴兔网站和app的用户体验。 网站体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维度: 1:信任体验。土巴兔装修网最终是需要实现用户与装修公司之间的交易,线下需要业主与设计师和工程师直接交互的,所以在信任体验上,将是后续所以操作的延伸。 2:交互体验。对于土巴兔网站在使用和交互上面,特别是不熟悉的人使用是否易用。 3:感官体验。对于土巴兔网站,在用户的视听方面的体验,是否符合大众审美需求和信息需求。 4:浏览体验。用户浏览土巴兔网站时,网站在排版,内容上是否有吸引性。 App体验主要分为以下维度: 1:交互体验。在不同环境下,体验app的操作和交互体验。 2:搜索体验。不同于网站界面的大和宽,app操作需要针对信息的搜索,故搜索体验对于移动用户来说非常重要。 3:浏览体验。用户使用app浏览大量的图片和3d效果中间整体的感受。 下面就针对以上情况出发来分析。

目录 前言 (2) 一:网站体验 (4) 1:信任体验 (4) 2:交互体验 (5) 3:感官体验 (8) 4:浏览体验 (10) 二:app体验 (11) 1:交互体验 (11) 2:搜索体验 (12) 3:浏览体验 (13)

京东到家产品分析报告

关于京东到家的产品分析 1.京东到家发展历程与发展战略 京东到家,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手机APP来进行下单,在2个小时之内把距离用户3公里以内的生鲜,超市产品,外卖,鲜花等送货到家,有的地区除了实体商品之外还提供洗衣做菜维修等上门服务。 1.1京东到家发展历程 2015年1月8日,京东年会上,CEO提出做一个“国民企业”的想法。 2015年3月,京东“拍到家”APP上线。 2015年4月16日,京东将旗下O2O项目“拍到家”正式更名为“京东到家”,定位于3公里范围内的生活服务平台商。 1.2京东到家产品市场数据情况 由移动端的数据来看,从4月份发布到目前为止,京东到家APP在6月和7月末8月初有两次用户搜索高峰,目前9月份处于较低水平的平稳状态。

从“到家”的百度指数来看,京东到家的排名比较靠前,仅次于饿了么外卖应用。 从 城 市 分 布 的 数 据 来看,主要以北上广等沿海城市为主,其次是区域性人口大城市例如成都和武汉等。 从京东到家的人群画像来看,搜索较多的是20-39年龄段的用户,其中30-39岁的用户占了大概75%的比例,我们可以推断结婚10年以内的人群对京东到家APP兴趣很 大。 从豌豆荚的APP下载数据来看,“到家

类”APP京东排名第二位,有12万用户下载,“本地生活类”APP京东到家排名40名左右,距离“大众点评”5000+万的下载量差距较大。 1.3京东到家市场战略 京东到家APP首先目的通过优惠补贴的方式试图改变用户的生活习惯,先积累大量的用户群体,在庞大的用户基础之上再谈盈利模式。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京东到家不仅仅是简单而独立的O2O项目,它是一记可能颠覆未来零售模式的组合拳,虽然现在网页流量还不够稳定和强大,但这种结合京东自身物流的O2O闭环生态圈将可能打破原有的O2O模式,为“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2.京东到家APP功能结构与分析 2.1京东到家功能结构分析 京东到家= O2O+LBS+商家开放平台+物流众包+推荐算法,试图充分利用以用户为中心的3公里内商业圈,让用户足不出户来享受上门服务的便利和快捷。下面是APP的功能结构图: 2.2京东到家功能设计与详细分析 2.2.1启动页

用户体验报告

用户体验报告——《彭博商业周刊》APP 专业:13级新闻辅修 姓名:庞滢 学号:13575119

一、概况 1、体验者:庞滢(国贸专业在读本科生) 2、体验时长:2个月,点击频次为一周 3、体验版本:IPAD online 二、效果体验 1、视觉效果体验: 整个界面分为四个部分,整个主页的最左上角和右上角为功能键,题头是本期杂志的各个部分,例如:今日焦点、专栏、特写等等;主画面以3:1的比例划分,其中主画面的左侧会作为封面故事的推荐,以图片、视频为主,右侧为本期主要文章的推介,主页面的最下方为最后更新时间。 整体页面以白色为主,边框为黑色,字体也以黑白为主,线条和图片视频提亮界面的色彩,搭配较为合理。黑白为主,彩色为辅的搭配符合这本杂志的读者定位,以商业人士、专业人士为主,界面简洁大方 虽然并没有过多的动画插件,但是整个主页面因为有视频的自动播放,所以并不会给人太过沉闷的感觉,体现了移动终端APP的优势。 2、文字信息传达效果 大部分主标题信息明确,但美中不足的是分板块的标题提示并不是非常明确。类似:“驱动未来”、“美国大选”等标题与“科技”、“公司与产业”等并没有太明显的同质性,分类不明确是导致文字信息传达的效果并不佳。 三、产品任务 《彭博商业周刊》的定位是——“专为移动而生的新鲜商业媒体”,从这一句短短的介绍分析可知,三个关键词是彭博想要抓住的“移动、新鲜、商业”,它所搭载的平台必须是移动终端,而它提供的资讯和分析必须是要及时、尖锐和深刻的,而这些资讯主要方向是商业。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大致了解这个APP的产品任务是为了传递新鲜、深刻的商业信息,并且要紧紧抓住移动终端的特点,发挥其优势,使其区别于传统纸质杂志,使受众有较高的阅读体验。

APP产品策划书

APP产品策划书 一、项目简介 (一)项目背景 (二)市场机会 (三)成功关键 二、APP产品/服务 三、目标市场分析与竞争优势 四、目标市场和需求 (一)消费人群定位 (二)竞争优势 (三)盈利模式 五、知识产权 六、战略和计划 七、SWOT分析 .. 八财务计划 九、风险评估 (一)技术风险 (二)政策风险 十、其他因素.

十一、风险资本的退出 一、项目简介 (一)项目背景: 来自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预计在2013年将突破2亿,2034年突破4亿,2054年突破4.72亿。随着国内老龄化问题的加重,政府部门除了将子女探亲立法之外,还开始注意到,新一代的智能手机对这个问题具备解决能力。,2013年一季度国内智能手机用户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占比高达15%,老年群体逐渐进入安卓的网络世界。但是一方面老年群体对智能手机APP应用的需求日益增加,另一方面国内专门针对老年人量身定做的app应用十分稀缺,于是就促使了我设计这一款专门为老年人服务娱乐生活的APP,让他们也可以跟随时代的潮流,享受到智能手机带来的便利与乐趣,而不只是死板单调的老人机。 (二)市场机会: 近年来,国内 APP 市场呈现爆炸式增长。随着3G 的普及、手机应用的丰富和智能化的不断提升,以随身性和便携性考量,手机给用户带来的互动性体验是电脑不能比拟的。随着 Android/苹果等智能机的出现,更多的应用进入手机,微博、客户端软件、手机游戏等新应用大大提升用户的手机娱乐体验。用户上行数据成为手机互联网的显著特征。可以预见,手机互动娱乐体验超越电脑已为时不远,手机将会是互动娱乐的新中心。 2013年3月4日,iiMedia 咨询公司发布《2012中国手机应用市场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已达4.5亿人,其中智能手机用户达到3.8亿人,占84;报告还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互联网网民数已达5.6亿人,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超80,正与互联网网民数趋近,互联网从 PC 延伸至手机的趋势已势不可挡。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产值达到了712.5亿元,较2011年增长82.8,在经历了疯狂增长后,2013年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增长将趋于理性,报告预计,2013

去哪儿APP公寓体验报告

16去哪儿APP体验报告 体验版本:安卓7.4.4、iphone版本4.4.4 体验流程:依照正常的访问浏览下单流程体验; 整体来讲,界面设计简洁实用,购物流程流畅; 可以看出寻找房源是以客户搜索为主,搜索结果做了基于地理位置的优化,使展示的搜索结果更佳精准,同时增加筛选(优惠、精选、基于房型配置的更多筛选等)展示相应的卡片,卡片详情页是房源介绍,浏览房源介绍后寻找到想要的房源后即可下单支付; 在体验后有几个小的建议,希望能够做优化; 一、增加精准匹配结果展示,假定固定其他变量值,而将精准匹配后的结果展示更多,则最终的总订单量会上升,流水上升,三个方面: 1、关键字搜索优化:关键字搜索下拉菜单提示 在关键字搜索详情页,当输入关键词内容后,弹出下拉列表,展示可能存在的搜索结果;示例:进入关键词搜索界面,在文本框中输入“西海国际”,则自动弹出下拉菜单展示西海国际中心以供用户确认;输入“shaoyaoju”则自动弹出下拉菜单“芍药居”; 好处: ①“去哪儿”更懂我,展示搜索结果更佳精准,降低用户心理阙值 ②这样能够让最终的搜索结果匹配出的房源更多,以增加房源更多的展示;假定固定其他变量的数值,房源总展示数量上升到,最终的订单交易量会上升,最终流水会有提高; 2、搜索结果展示优化:希望能够直接搜索到写字楼或者景点 入住公寓的人主要分两种:①商务出差人士②外出旅行游客 由于公寓房源大多是短租,而这种短租由于其品牌不够大,所以大部分人初次消费人群是不能记住公寓名称的;

所以希望搜索结果中针对情形①能增加基于写字楼搜索结果展示; 示例:当选择关键词为地标建筑,如“百度总部”,确认后点击搜索,搜索结果结果显示距离百度总部的的房源; 针对情形②能增加基于景点建筑的搜索结果展示; 示例:当关键词选择”“前门”,确认后,用户点击搜索后能够展示出距离“前门”较近的房源;从而增加最终的匹配结果展示; 好处: ①搜索无结果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整体“体验总房量”是上升的; ②基于精准匹配的结果展示的更多;假定固定其他变量的数值,房源总展示数量上升到,最终的订单交易量会上升,最终流水会有提高; 3、公寓首页增加非基于搜索模块,如增加按照房型主题的模块(此处视房源种类做主题区分展示,具体展示内容待定); 二、增加房间卡片点击率,也就是减少用户浏览列表时间,同时增加用户心中可能所需要设施的icon 房间搜索结果展示界面,在每个图上的小字下方文字展示部分用户筛选内容(比如增加无线网ICON、厨房icon、吸烟icon等,具体展示哪几个icon以后台获取统计到的“用户筛选房间设施”内容的高低决定); 三、丰富房型详情页,使其更加具有说服能力,假定固定其他变量值,提升网销率,进而促使流水上升: 1、详情页面各模块在设计上已经做了卡片区分,希望能够做成点击点击卡片即可进入对应

APP产品体验报告demo

APP产品体验报告:优点分析及改进建议 一、官方应用介绍 简书是一个将写作与阅读整合在一起的网络产品。旨在为写作者打造最优秀的写作软件,为阅读者打造最优雅的阅读社区。 最初上线口号:“找回文字的力量。2015全新简书扬起新的旗帜:“交流故 事,沟通想法”,这也体现出简书开始对社交化领域的探索。 产品类型:写作软件、阅读社区。 简书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简书笔记和简书社 简书笔记是定位于写作者的一款写作软件,界面非常简洁,其最大的特色是支持Markdown 和HTML富文本两种格式,且提供HTML代码的编辑功能,让人无需担心排版问题,希望为作者制造出一种沉浸式的写作氛围,进而可以专注于写作。 简书社则是一个中文阅读社区,采用笔记本架构和多文集管理,其首页有文章、文集和作者的推荐。 简书客户端中包含杂文时政、小说诗歌、电影评论、科技新闻,无论你的兴趣如何构成,总能在这里找到志趣相投的作者与内容。 功能特征: 阅读:即时阅读每日精选文章 评论:对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 沟通:与作者及用户展开沟通 分享:随时转发分享精彩内容综上,简书主要产品内容为阅读与写作,致力于成为中文世界最好用的写作平台,推崇简洁优美的产品理念。 二、背景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信息获取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信息内容也越来越碎片化。 从最开始的博客,到140字的微博,再到图片社交,我们正渐渐失去的不只是阅读能力,还有写作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深度阅读和写作逐渐在碎片化的洪流中逆流而上,亟显重要,于是有这么一群人正试图把我们拉回到起点,寻找我们的初心,slogan为“找回文字力量”的简书便应运而生。在简书中,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创建自己的专题,专题接受所有人的投稿,你可以对投稿进行审核,也可以主动将符合你专题要求的文章添加到专题中。这给予了内容以一种全新的、结构化的组织和沉淀方式,那些分散地、被埋藏的优质文章将通过专题收录被重新发现并赋予价值。而用户也可以通过评论分享等实现互动,从而形成阅读和写作社区,实现社交功能。在博客和微博等SNS社交领域,主角是知名博主和微博大V,是一种品牌社交,而简书则以内容和话题取代品牌,实现言论和思想传播的民主化、多元化。 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浪潮的快速发展,自媒体时代开始来临,自出版、数字出版成为颇具发展潜力的蓝海市场。14年4月,“简书”正式上线了“作者成书计划”。作者在“简书”上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字内容后,就可以申请加入成书计划,不过不同于豆瓣这样平台来自己去帮作者完成出版分发,“简书”选择了与这些平台合作。“简书”会与作者签订一套限制较少的版权协议,一般只要求获得“在线发行权”,让作者保持对作品的其他权利。而“简书”则充当“出版经纪人”的角色为作者处理包括修改、上架提交等在内的一系列编辑流程。通过帮助作者联系出版社、制作电子书、APP,甚至是提供实体打印服务,打造成为一个自出版平台的商业模式,正逐渐受到专注新兴领域创业的风险投资的关注。刚刚获得戈壁投资500万天使轮融资的简书便是佐证。目前初步涉足该领域的国内互联网巨头只有新浪微博旗下的微刊及类似的豆瓣阅读,BAT三巨头尚未布局,种种情况来看,简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面对的竞争也不太激烈,在此情况下,如何将写作工具和阅读社区完美结合,形成自有品牌文化、抓住用户群占据市场份额是简书的关键。

app产品分析报告(足记)

产品概述 产品中文名:足记 产品英文名:FotoPlace 产品类型:移动手机应用 使用平台:IOS、Android 产品口号:像电影一样去生活 公司名称:上海如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产品简介: 一款以“电影”为主题的创意图片摄影社交app,以“电影”的辅助手法记录每个人的生活——每一步、每一刻、每一个故事、每一句话、每一个精彩瞬间,使用户在生活的点滴中拍出富有情怀的照片,并分享,让好友和全世界的人共享。 功能简介: 1、图库(查询工具):通过足记APP,用户可以立刻得知自己当前所在位置所发生过的故事、所拍过的影视剧;或者通过搜索,轻易得知自己将要前往的地点所值得前往的景点(不仅仅是名胜古迹),或者了解与自己感兴趣的电影、明星相关的地点信息。 2、拍照功能:通过足记APP,可以拍摄独特的嵌入式合成照,或者上下、左右的对比图。你可以将电影剧照轻易置入现实场景,当然也可以与童年照片来一场有趣的对比。 3、社交功能:用足记所拍摄的创意照片,都可以发布在应用中与好友分享交流,你也可以通过应用组建自己的兴趣圈子,关注浏览更多有趣的照片,结交更多同道中人。当然,足记也支持分享到微信、微博等常用社交平台。 4、导航功能:发现想去的地方,即刻为你导航指引。

5、用户分享:除了图库中的图片,每个用户都可以上传自己收藏的剧照或老照片来拍摄创意合成图,同时,足记尊重每个用户,大家可以选择是否公开自己的照片共享给他人(当然,共享的照片需要通过审核)。 市场情况 用户群体: 电影爱好者、社交狂人、爱分享晒东晒西狂人,总的来说以拥有大量碎片时间的学生和白领群体为主。 市场规模:现已突破三百万(4月上旬) 覆盖全国中大型城市 竞争情况: - 模仿其“大片功能”的相机360等 -“蛋幕”一类图片辅助软件市场的异军突起 - 同类图片社交软件ins等 发展历程: 足记上线于2014年12月3日,团队始终没有对产品做过主动的推广,因此注册用户数始终处于一个比较小的规模(几万人)。 2月7日,足记上线“大片模式(或称‘宽屏模式’)”,当天新增用户数200多人; 次日新增过千人; 3月13日,足记应用总下载量达到18万次; 截至3月14日下午3点,总用户数达到70万人;

千帆APP体验报告

西子圈 序号可借鉴功能补充 1 图片提醒,功能引导广告和引导 2 手机号直接注册舆论监控,政府要求 3 QQ、微信、微博登录降低网友参与门槛 4 注册后立即引导用户使用APP 新手必备 5 关注功能首页优先显示关注板块内容 6 支持帖子内表格和报名应当支持所有DZ本身PC端功能 7 支持图片投票专题专题页面,可外链,但是要同步网站和APP登录状态 8 试试手气摇一摇抽积分,积分兑换功能娱乐功能,刺激用户积分感 9 绑定手机号功能 10 查违章,查客运,查影讯, 事故快速处理,找工作,兑换中心,彩票 便民类,网友刚需 11 扫码功能养成扫码专用习惯 12 DZ个人动态网友之间的关注、了解平台 13 清除缓存节省用户手机内存空间 14 推送通知每天推送多条信息 山水网 序号可借鉴功能补充 1 丰富的首页焦点推荐,便民功能展示3 QQ、微信、微博登录降低网友参与门槛 4 附近的人、最近访客功能娱乐,访客应该是基于DZ 个人空间 6 帖子列表及内容页展示形式列表页为用户头像和标题,可刺激用户发帖积极性。内容页过于简洁。 7 支持DZ分类信息功能自动调用分类信息字段,优化模板 8 试试手气摇一摇抽积分,积分兑换功能鼓励网友挣积分 9 论坛订阅功能论坛首页只显示订阅版块,可设置用户注册自动订阅的版块 10 多账号功能切换账号满足网友需求 13 清除缓存节省用户手机内存空间 14 推送通知每天推送多条信息

总结 1、山水网首页更适合作为门户,上部按钮自定义链接到网站个频道,账号状态要与APP本身同步。 2、下方菜单为:首页,论坛、房产(分类信息+楼盘)、人才、我的。 3、注册支持QQ、微信、微博、手机,其中手机在任一项注册中必须填写,老账号可在app 内实现手机绑定,不绑定手机的账号无法发帖回帖。 4、多账号登录功能。 5、注册后有西子圈的APP引导使用功能。 6、帖子要支持DZ本身各种功能,以及语音、视频发布。 7、扫码功能,取代微信扫码。 8、清楚缓存和推送通知。 9、APP进入动画可自行控制。 内置浏览器,自行规划和调用网站本身数据, 画报功能(交友、自拍、风景)

用户体验报告

用户体验报告 ? 体验项目一 产品种类: 阅读类APP 产品名称: 网易云阅读 版本: v4.9.1.60 ? 体验概述:网易云阅读是时下流行的阅读软件之一,其中书籍内容非常丰富,就如《Java 编程思想》,在其他几款阅读软件没有找到此书籍, 在网易云阅读里可以找到。里面不仅有书籍、书刊还有漫画等,并且大部分是免费的。网易云阅读器不仅有手机版本、还有电脑网页版本、iPad 版本,并且完美实现了响应式布局。点击软件后弹出广告,如有最新版本,提示有最新版本更新。进入首页后,顶部是搜索功能,中间是分类图标,下面都是推荐阅读。底部是集成了发现、书架、订阅、账号的功能区。在四个功能区只能上下滑动。 ? 产品优点: ① 进入任一书籍中查看详情,点击立即阅读,该本书籍会自动放入到书架上,方便下次查看。 ? 产品缺点: ① 阅读界面不能设置仿照真实书籍页面,真实感欠佳。

②四个功能模块只能上下滑动,不能左右滑动,用户体验较差。 体验总结:软件功能比较丰富,但是用户体验有点差,颜色般配一般。

?体验项目二 产品种类:投资理财类APP 产品名称:陆金所版本:ver2.6.9 ?体验概述:陆金所是一款投资理财类软件。点击软件,首先进入的是自己给自己打的一个广告,然后进入首页。首页右上角只放了免费注册四个字,在繁冗的首页中为了更加醒目、突出。左上角的logo用了简明扼要的陆金所代替。手机banner图用了时下流行的金色和红色搭配,符合常规的做法,并使用了扁平化设计,美观大方。底部集成了首页、投资理财、路米世界、我的账号及更多。 ?产品优点: ①在同一款软件中,集成了投资理财和网上商城(路米世界)的功能,很大程度节约了成本,不用单独再去开发另一个app。 ②在路米世界(网上商城)中,营销手段比较丰富,增强人的购买欲。 3 / 9

国内APP分析报告

国内APP分析报告 一、APP分类分析 目前国内主要类别的APP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 1.社交应用 如微信、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开心网、腾讯微博。 以微信为首的社交类软件,目前有3亿多的用户群体,通过对用户终端的占领,目前微信已经向着微信支付、微信商城以及游戏领域扩张。 2.地图导航 如Google地图、导航犬、凯立德导航、百度地图、悠悠手机导航、SOSO地图。 地图导航类的以谷歌地图和百度地图为代表,在2013年发展相当迅猛,用户量激增,服务范围逐渐覆盖生活服务。 3.网购支付 如淘宝、天猫、京东商城、大众点评、淘打折、团购大全、拉手团购、美丽说。 网购支付类的APP以阿里系和京东为主,主要是为了适应越来越多移动端用户手机操作的需求而开发,主要依存自身平台用户基数发展。 4.通话通讯 如手机QQ、Youni短信、飞信、QQ通讯录、YY语音、QQ同步助手。

通话通讯类的APP主要以qq和通讯助手类为主,实现用户的迁移和扩张,同时助手类以解决手机通讯环节的障碍和数据记录为定位,发展用户数。 5.生活消费类 如去哪儿旅行携程无线 114商旅百度旅游穷游锦囊大众点评58同城。 生活消费类APP以旅游商务、分类信息和点评类为主,主要还是实现用户迁移。 6.查询工具 如墨迹天气、我查查、快拍二维码、盛名列车时刻表、航班管家。 此类APP功能单一,目前基本前景不明朗盈利模式也无明确的定位,并且此类功能已经在各类主流APP中集成,用户量较少,也不被资本市场看好。 7.拍摄美化 如美图秀秀、快图浏览、3D全景照相机、百度魔图、美人相机、磨屏漫画、照片大头贴、PhotoWarp、GIF快手、多棱相机。 拍摄美化类APP其适合智能手机拍照功能,易趣、简单的特性,覆盖众多女性用户群体。 8.影音播放 如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奇艺影视、多米音乐、手机电视、PPTV、QQ音乐。 影音播放也是以手机新概念娱乐功能为主,方便随时随地的对于

(完整版)手机APP测试报告

招标手机APP测试总结报告

14 14 4. 15 1.测试概述 2. 1.1. 编写目的 1.2. 测试范围 测试计划执行情况 2.1. 2.2. 2. 3. 测试类型 ....... 测试环境与配置 测试人员 ......... 测试问题总结 . 3. 2. 4. 测试总结 ............... 3.1.测试用例执行结果 ......... 3.2. 安全测试 ................ 3.2.1. 软件权限 ........ 3.2.2. 安装与卸载安全性 3.2.2. 数据安全性 ...... 3.2.3. 通讯安全性 ...... 3.2. 4. 人机接口安全性 3.3. 安装、卸载测试 .......... 3.3.1. 安装 ............ 3.3.2. 卸载 ............ 3. 4. UI 测试 ................. 3.4.1. 导航测试 ........ 3.4.2. 图形测试 ........ 3.4.3. 内容测试 ........ 3.5. 功能测试 ................ 3.5.1. 运行 ............ 3.5.2. 注册 ............ 3.5.3. 登录 ............ 3.5. 4. 注销 ............ 3. 5.5. 应用的前后台切换 3.5. 6. 免登入 .......... 3.5. 7. 数据更新 ........ 3.5. 8. 离线浏览 ........ 3.5. 9. APP 更新 ......... 3.5.10. 时间测试 ....... 3.5.11. 性能测试 ....... 3.5.12. 交叉性事件测试 3.6. 兼容测试 ................ 3.7. 用户体验测试 ............ 测试结果 .................... 目录 9 9 10 10 10 10 11 11 11 12 12 12 13 13 13

快手APP产品分析报告!

快手APP产品分析报告! 本篇文章,我会从快手的发展进程讲起,接着会和大家分享我对快手思考,希望对你有启发。 01、快手的发展进程 一般来说,了解一家公司的发展进程,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官网逛逛。下面这张思维导图,就是我根据快手官网的介绍梳理出来的。 点开可看大图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知道,快手最开始是叫「GIF快手」,主要做动图。2012年11月,快手从纯粹的工具应用转型为一个短视频社区。;2013年10月,快手转型为短视频社交。 这几年快手的slogan从“发现真实有趣的世界”到“生活,没有什么高低”再到“记录世界,记录你”。 我们通过slogan的变化,就能看出来快手的侧重点越来越倾向于「记录」。 02、快手的产品功能 快手的功能可以说是非常克制了,学习成本极低,打开APP就可以直接观看视频。我简单的梳理了一下,大家可以看一下下图:

打开快手,进入的是「发现」页面,这个页面推送的内容会相对多样化:明星、网红测评、做饭方法、搞笑视频······ 我们会发现快手的学习成本很低,使用流程简单:打开APP就能看视频,点击右上角就能发视频. 对于普通的用户来说,可以流畅的看视频和发视频,就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了。

03、快手的用户画像 我们先看一下快手的用户画像,这样可以更好的了解他们,从而更好的去理解他们。 地域分布:图为快手和抖音的对比,蓝色为快手 人群属性:图为快手和抖音的对比,蓝色为快手 以前我单凭感性的认知,认为抖音和快手是两波完全不同的用户,当我看完数据后,发现抖音和快手的用户画像很相似。

我们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快手的用户主要在2线以下城市,这些用户的生活方式以及需求可能完全不一样,我们不理解他们的需求,不代表他们的需求不合理或者不存在。 数据来自企鹅智酷 我在公众号《小道消息》看过这样的一段话,对我启发很大:「大部分科技媒体人员和互联网从业者的价值观基本是北京五环内的价值观,有些虽然物质上还没到五环,但精神层面已经在五环内了」。 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圈层里,且以为自己看见的就是全世界。我记得梁宁老师在《产品思维30讲》中举了一个例子:她的朋友做小额贷款,每次只贷200元,她的朋友通过数据分析,这些人在月底的时候都缺200元钱,且这些人中,可能有人彼此认识。 这个例子颠覆了梁宁老师的认知,因为在她的圈子里,不会有人缺200元,或者说,200元对于她的圈子里的人,是无济于事的。

产品体验报告

运动健身类App----keep 1.体验环境:Android 5.1 2.产品简介:以你的“随身私人教练”为目标的健身App,融入了社交和电商功能(喜欢Keep的Slogan“自律给我自由”); 3.战略层: 用户群体:需要减肥的胖纸、需要塑形的男女、需要健康+放松的职场白领、健身爱好者。 4.结构层:Keep产品结构 5.范围层:功能体验分析及优化 (1)核心功能: 训练:1、制定课程表:可以根据健身的目标(减脂、塑形、增肌、初级、中级、高级)、年龄、性别来选择keep制定的课程、也可以自己制定课程表; 2、添加单个训练课程 :可以从“动作库”选择指定部位的课程、也可以分类选择课程(包含明星课程、动作入门等分类详细专业); 3、课程以专业视频的形式教学(包括动作图解、完成的次数、燃脂指数等数据) 4、完成打卡才可分享,完成目标课程才能解封勋章; 5、总共训练的记录; 优点:

1、对于不同层次的用户都能在App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特别是对于小白用户上手容易; 2、界面布局清晰美观、细节处理细腻,课程分类很细致、每次完成动作或者休息都有名言鸡汤 3、视频质量高,语音提示到位,不用用户去记组数和背动作,还可以自己根据运动的节奏切换音乐; 缺点及优化: 1、分解动作只有图解,没有视频教学,很多用户都懒,不想看图解,所以会导致动作不到位,健身效果不佳,以至于用户弃坑。 优化建议: a) 教学视频中增加讲解、 b) 穿戴设备的引用(为商业模式打基础)、 c) 增加动作纠正的功能,用户贴图或者视频邀请专业人士或者健身达人分析; 2、完成后反馈不够深入,除了基本的打卡完成获得勋章,分享社交圈就没有了。导致用户粘性不够。 优化: a) 增加自测表(身体机能的反应、出汗的程度等)、 b) 照片对比记录墙(记录自己身体部位的变化,激励用户), c) 肯定不止单单运动就能达到目标,肯定要配合饮食和生活习惯,挖掘用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给出分析和解决方案; (2)特色功能: 明星课程:加入了明星课程(明星人数不是特别多,只有邹市明、刘湘、邱波)。鹿晗加入为keep代言,这是一个大势所趋的做法,能够利用明星的粉丝效应带动一部分用户,利用明星的知名度来强化品牌效应。 (3)其他亮点与个人建议: 1、下载后的引导页,律动感很强,运动气息很符合keep主题,每个动图都能够吸引用户的眼球,将品牌形象塑造的很成功,采用类似讲故事的方式,使引导具有情景性,建立与用户使用情景匹配的场景,让用户能建立一种熟悉的感受,能让用户对引导的功能点感同身受。 2、社交做的比较完善。社交和运动并不冲突,社交能够满足人性,而人性能够更好的促进锻炼。现在人都越来越孤独,每个人都不知为了什么而行色匆匆,每天面对工作、家庭各种各样的压力,都希望能够有人理解能够分享那一份喜怒哀乐,社交能够满足了人的存在感、满足感、虚荣心等,能够稍稍填补一下空缺的心。keep的打卡完成分享,以及“我要上精选”的社交都能够为提升用户的粘性起到作用。 建议:邀请好友监督的玩法,男女朋友互相监督、闺蜜互相监督、网友之间的监督等,并结合一定的营销方案,比如“最佳搭档”“最熟悉的陌生人”“最佳情侣”等大奖; 3、身体数据记录的小功能很人性化,能够帮用户清楚的记下身体指标的参数,并形成了折线图能够给用户清晰的反馈数据的变化情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