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鄂教版六年级品社复习资料

2019鄂教版六年级品社复习资料

2019鄂教版六年级品社复习资料
2019鄂教版六年级品社复习资料

六年级下品社复习资料

第一课源远流长的中外交往

1、在古代丝织品是中国奉献给世界最重要产品之一。

2、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现在的西安,穿过河西走廊,最后到达西方各国。

3、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外交流的代名词。

4、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1271年经丝绸之路来到元大都(今北京),于1292年在福建刺桐城(今泉州市)上船,返回欧洲。被称为东西方文化的使者,《马可.波罗行纪》介绍了他在中国等地的见闻。

5、“丝绸之路”称为古文化交流的彩带,一座辉煌的“人类文化桥梁”。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文化明珠。

6、唐僧的原型是唐三奘。

7、2000多年前我国已有东海和南海两条航线东海航线通往朝鲜和日本,南海航线驶往东南亚和印度。

8、较早的中外交流是从日本交流开始的。在唐朝日本遣唐使12次通过通海航线到达中国。

9、唐代扬州人鉴真,六次东渡日本,被日本人称为“过海大师”,设计修建了日本奈良市的“唐招提寺”。

10、公元1405年,郑和率船队从苏州刘家河(今江苏仓浏河)出发南下,最远到非洲的东岸。郑和下西洋被称为“和平之旅”,扩大了中国通亚、非各国的和平交往。

11、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新大陆,比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晚了87年。

第二课飘扬的五星红旗

1、1949年10月2日,苏联与中国建交。也是第一个承认并于中国建交的国家。

2、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的完整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④平等互利⑤和平共处

3、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5、联合国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汉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法语。

6、到2016年3月,我国已同174个国家建交。

7、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于1995年9月4日在北京举行。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于1945年11月16日,总部设在法国巴黎。

9、“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于2001年,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会议中心位于海南省博鳌镇。

10、国际绿色和平组织,是一个国际性的环境保护民间组织,该组织以保护海洋环境为中心,反对乱倒有害废物,反对核试验等。

11、绿色和平组织中国分部建立于1997年2月。

12、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简写WTO。

第三课风靡世界的中国制造

1、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日本。

2、目前贴牌生产在我国外贸出口中占很大比重,称为“世界加工厂”。

3、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又称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以出口贸易为主,也做进口生意,除传统的看样成交外,还举办网上交易。

4、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是当今世界最高级别的展览活动,是世界各国展示其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成就和发展前景的全球性盛会。2002年中国取得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办权。

5、2010年5月1日到10月31日举行上海世博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第四课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1、1932年,中国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是刘长春。

2、1984年,许海峰勇夺冠军,实现了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3、2001年7月13日,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2008年8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鸟巢”宣布29届奥运会开幕。

4、北京奥运会提出并循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想,确定并传扬“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

5、第29届奥运会举行了328个大项,38个分项的比赛,产生了302枚金牌,我国共获得51枚金牌,居金牌榜的第一名。

6、29届奥运会,我国获得最多金牌项目的是举重,获金牌枚数最多的运动员是邹凯。

7、北京奥运会最知名的两大建筑是鸟巢(北京奥运国家体育场)和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

8、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写下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

9、体育运动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个人生活的健康、美好。

第五课战争带来了什么

1、1914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和德国为争夺凡尔登,进行了生死决战,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2、坦克第一次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让战争更加残酷。

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

4、1939年9月德军袭击波兰,英国、法国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5、奥斯维斯集中营是德军设立的最大的集中营。二战期间最大的“杀人工厂”。28个民族400多万人死于该集中营。

6、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这是二战的转折点。

7、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投降书。欧洲战场结束。

8、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9、2001年9月11日,4架航客机遭劫持,纽约世贸大厦被撞毁。

10、描写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著作有《森林游击队》、《辛德勤的名单》。

11、以战争为题材的电影有《甲午战争》,反映中国抗日战争的电影有《南京!南京!》

1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把战争称为“卫国战争”,中国称为“抗日战争”,欧洲称为“反法西斯战争”。

第六课和平来之不易

1、国际红十字会是世界最庞大的志愿者组织,它的标志:白底红十

2、国际红红十字会的基本原则有:人道性、公正性、中立性、独立

性、志愿服务、统一性、普遍性。

3、5月8日是世界红十字日。今年的主题是:携手为人道

4、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负责维持国际间的和平与安全。

5、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是:美、俄、中、英、法。现任联合

国秘书长是古特雷斯。

6、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署负责向全世界的难民和处境像难民一

样的人提供保护和援助。

7、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受联合国大会或安理会的委派,士兵必须佩

带蓝色盔帽,上有联合国英文缩写“UN”,臂章缀有“地球与橄榄枝”的图案,所以也称作“蓝盔”部队。

8、1988年10月联合国维和部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9、1992年4月—1993年9月中国派出第一支军事工程大队800名官

兵到柬埔寨参加维和行动。

10、2003年4月中国维和部队前往非洲刚果执行任务首次走出亚洲。

11、2004年10月执行维和任务的中国防暴警察队伍前往海地执行维和任务。

12、1950年宋庆龄当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领导成员。1952年,宋庆龄被选为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联络委员会主席,宋庆龄是国际上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也是受到全中国儿童少年热爱的最慈祥的老奶奶。

13、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科学家诺贝尔而设立的。法国的列翁.如奥由于积极参加反战和工人运动于1951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美国的朱

迪.威廉姆斯倡导禁止使用地雷的运动,于1997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14、1940年,毕加索画了一只鸽子寄给巴黎世界和平大会,从此鸽子就成了和平的象征。

第七课放飞和平鸽

1、历史是一面镜子,给世界人民以正与反的借鉴。

2、法国1954年颁布法令,确定每年4月最后一个星期天为二战期间

全国被遣送受害者及反抗者纪念日。

3、2005年9月2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胜利60周年,二战老兵在北京签署《北京和平宣言》。

4、纪念历史的目的就是绝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安南

5、奥斯维辛是德国和欧洲文明史上最惨痛的一页。

6、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旋律。

7、国际和平日源于1981年,2002年由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

9月21日定为“国际和平日”。

8、卢森堡大公园送给联合国的礼物是枪筒上卷。苏联赠给联合国名

为“铸剑为犁”的青铜雕塑。2004年在纪念二战诺曼底登陆60周年之际,中国赠给法国人民的礼物是和平女神。

9、每年9月21日定为“国际和平日”,是希望实现全球停火。

10、1986年是国际和平年。中国少年儿童在《世界儿童和平条约》上签字。

第八课人类唯一的家园

1、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登月成功。

2、2003年10月15日九时整,“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的国家。

3、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是要有合适的土地、空气、水、和温度。

4、因为月球上没有水、没有氧气,高低温差达300度,平均温度零下23度,所以不适合人类生存。

5、人类生存的最低标准是:人均耕地0.8亩以上,人均水资源1000立方米以上,有比较充足的日照和绿地,常年空气质量在二级以上。

6、1989年,美国在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上建成一个模拟地球的生态环境系统,叫“生物圈2号”,最终实验失败,这标志着人类登录其他星球建立居住地的可能性很小,“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后,日本又开始制造“迷你地球”的实验,同样以失败告终。

7、山地中蕴藏有丰富的矿藏和森林资源,大海、湖泊为我们提供丰富的水产品,大海和河流还为我们灌溉提供方便。如果没有了维持人类呼吸的清洁空气,人类将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如果没有了干净的水资源,人类将因干渴而死亡;如果没有了适宜耕种的土地,人类将因食物短缺而死亡。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第九课伤心的地球妈妈

1、影响地球的首要因素是人口众多。

2、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地球不堪重负,生物学家根据生物圈所能提供

的食物量预测出地球的人口容量为80亿,截止上世纪末,全世界的人口总数已达60多亿,预计2050年全球的人口总数为90亿。

3、大洋洲占世界人口的0.1﹪,亚洲占65﹪,非洲占16﹪,欧洲占

15﹪,美洲占40﹪,人口最多是亚洲。

4、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新中国成立时已有5.4亿人,现有13亿

人,占世界人口的20﹪

5、2005年1月6日,中国的第13亿个公民诞生。

6、人口增长过快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住房拥挤、粮食短缺、就业

压力增大。随着人口的增长,粮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要求吃的越来越好;随着工业的发展,种植粮食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小,全世界有7亿人处于饮食严重不足的状态,每年有1500万~2000万人直接死于营养不良,其中四分之三是儿童。

7、20世纪70年代,我们开始控制人口增长,80年代开始实行“一

对夫妻只能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了我国的人口数

量,2016年1月1日起,我们实施修改以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8、湿地具有维持生物多弹性、调蓄洪水、降解污染等不可替代的生

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森林和湿地被成为“地球之肺”,河流湖泊被成为“地球的血液”。

9、世界目前探明的石油总储量约为1.15万亿桶。

10、酸雨危害巨大,有“空中死神”之称。

11、沙尘暴是我国北方地区春季频发的一种恶劣天气,它的源头

主要是大量的流沙。

10、臭氧层可以吸收阳光中杀伤力很强的光线,特别是紫外线,臭氧层发生变化原因是由化学物品氟利昂引起的,这类化合物常用于生产气雾剂、电冰箱制冷剂、干洗机以及某些塑料制品。,造成后果之一是皮肤癌的可能性增加。

11、1997年12月11日在日本东京通过了旨在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主题是拯救气候。我国于1998年5月25日签署并执行了该议定书。

12、一个民族的环保质量标志着这个民族的尊严和力量。

13、空调节能行动标志是指夏季空调温度调整为26摄氏度。五小企业是小炼油厂、小煤矿厂、小化肥厂、小造纸厂、小水泥厂。我国乡镇节能住宅使用太阳能供应热水和辅助采暖技术,

14、我国环境标志是由青山、绿水、太阳及十个环组成。组成中心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十个环表示公众参与,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15、保护地球是全人类的责任。

16、可可西里有着“中国的肺”和“中华水塔”之称,环保志愿者在这建立了中国民间唯一一个自然保护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17、2月2日——国际湿地日(主题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3月22日——世界水日(主题是:借自然之力,护绿水青山)3月23日——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智慧气象)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主题是:)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主题是:)

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是:科技强环保,生态惠民生)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是: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家园,我们的未来)

7月11日——世界人口日(主题是:计划生育:增强人民能力,促进国家发展)

9月16日——世界保护臭氧层日(主题是:呵护阳光下的生命)10月6日——世界粮食日(主题是:改变移民未来——投资粮食安全,促进农村发展)

18、我国在2005年世界地球日发行了首套“世界地球日”纪念邮票(图形为彩色双手捧起一颗透明地球)。

19、保护环境的方法:(1)积极参加植树活动。(2)使用可再生材料制成的工作生活用品。(3)节约能源。(4)节省使用自然资源。(5)改变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饮食习惯。(6)尽量利用公共交通,短途旅行尽可能骑自行车,以步代车。(7)在居室庭院中种植多叶植物。(8)爱护每一块绿地。(9)积极宣传动员周围的人为环保尽心尽力。(10)亲近大自然,和我们的动植物朋友和谐相处。(11)关心和并积极参与科技事业,使它成为改善环境状况的动力。(12)从事每项科技活动前,充分考虑它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预防措施。

第十课在自然灾害面前

1、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十大自然灾

害是:水灾、旱灾、风灾、地震、泥石流、虫灾、火山喷发、滑坡、雪灾和森林火灾。

2、长江中下游平原有时会出现水灾,河北位于华北地震区,上海夏

天常有台风,新疆冬季常发生雪灾。

3、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现象,微小地震人们不容易感觉到,但强烈

的突发性地震往往使人猝不及防,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经济损失。我国的五个地震区:华北地震区、青藏高原地震区、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

4、1923年9月1日日本东京附近发生7.9级强烈地震,被称为关东大地震。

5、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汶川大地震地震造成69227人死亡,1792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多元人民币。

6、1976年河北省唐山市发生强烈地震,造成240000人死亡。直到1986年唐山大地震抗震十周年纪念会上,我国政府才宣布唐山的灾后重建已基本完成。

7、洪水是由于降水集中,河道排泄不畅等原因造成的。我国洪水灾害主要发生在5月至9月,以华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最为严重。

8、1954年长江发生特大暴雨洪水,1998年夏季在我国南方长江流域、北方嫩江松花江流域都发生了特大洪水。旱灾往往与洪涝灾害交替出现,旱灾的出现与气候异常有直接关系。

9、火山爆发喷发出的灼热熔岩流和大量的火山灰,能将一个城市淹没。龙卷风的袭击突然而猛烈,对建筑物的破坏是毁灭性的。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它经常突然爆发,携带巨大的石块快速前进,破坏力极大。

10、公元132年,我国著名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不仅可以知道有没有发生地震,而且可以测出地震的方向。

11、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2018年的主题是——建设安全家园:远离灾害,减少损失!

12、地震发生时如何逃生?如果来得及,快速跑到空旷场所。假如在楼上,一时跑不出去,就近抱头,暂避在桌子等坚固家具下面或暂避在厨房或卫生间等跨度较小的地方。

洪水猛于虎,受到洪水威胁时,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的向山坡高地转移,洪水来的太快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高墙、大树,或者把木家具用绳子捆在一起,组成救生排,暂时躲避等待救援。发现高压线倾倒、电线低垂或者折断,要远离避险,防止触电。洪水过后应及时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

13、每个家庭都应该准备一个急救箱,里面存放酒店、纱布、碘伏、棉签、创可贴、感冒药、消炎药、心脏病药、烧烫伤药等急救用品。

第四单元我们一起走过

1、中学生活有哪些新变化:(1)同学的重新组合。(2)学习科目的

增加。(3)学习任务和特点的变化。(4)校园生活多姿多彩。2、我们应该积极适应新生活(如何适应初中生活?):(1)自觉遵守

中学的规章制度。(2)尽快建立新的人际关系。(3)主动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补充资料:

1、“一带一路”,全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2013年开始倡议并主导的跨国经济带。

2、丝绸之路经济带范围涵盖历史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行经的中国、中亚、北亚和西亚、印度洋沿岸、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和地区。海上丝绸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它的起点位于福建省泉州市。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2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1.《源远流长的中外交流》 设计思路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理念,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学生获得。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学习,其前提是学习的兴趣。因此本课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多媒体教学,即以视频、图片等形式将历史在课堂中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历史事件及人物;阅读法,即让学生联系文字和图片资料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阅读教材,为探究性学习奠定基础;合作学习法,即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围绕某一个问题开展学习,使问题得到拓展和延伸,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智能,以此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的积累及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 第一课时:考古发现带来的思考、丝绸之路上的中外交流、古今丝绸路,同为交流桥。 第二课时:相似文化背后的思考、郑和下西洋,海上交流的巅峰。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代中外交流带来的共同发展,为古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具有的独特魅力而骄傲。 知识与技能:知道中外交流的历史,知道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对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主动收集整理资料,愿意倾听他人意见,乐于和同伴交流看法,努力达成共识的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古代中外交往悠久的历史,感受中外交流促进世界发展的历程,带来的共同发展。 教学难点 认识丝绸之路是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汇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世界地图,标明丝绸之路线路;《丝绸之路》视频;《郑和下西洋航线图》以及 《郑和与哥伦布远洋航行对照表》 学生准备:收集古代中外物品、文化交流的资料;网上查找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资料, 共同准备:课前收集体现日本和韩国文化特征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郑和下西洋的相关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2-P5页内容,话题为“丝路驼铃”。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6-P7页内容,话题为“海上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考古发现带来的思考 1.(课件:出示教材P2《考古发现带来的惊喜》)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两则关于考古发现的报道,大家读一读,看看从这两则报道中,你有什么惊喜的发现?又有怎样的思考? 2.教师从以下方面相机点评:(中外交往时间久远、传播距离远、中国古代文化灿烂,优秀的纺织工艺得到世人的珍爱) 3.师:是啊,精美的蚕丝纺织制品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外国,让我们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而骄傲。同时也不禁思考:中国的丝绸为什么会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外国?它们是怎样到国外去的呢? 4.学生猜测,教师把握学生认知起点,对了解张骞出使西域或丝绸之路的学生给予肯定。 5.小结: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形成了路。2000多年前的古代中国,有一个人开辟了这样一条路,沟通了中国与欧亚的交往。这就是——中国古丝绸之路。这节课就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古代,探访丝绸之路,去看看源远流长的中外交往。(出示课题:源远流长的中外交往——丝路驼铃。) 活动二丝绸之路上的中外交流 1.(课件:出示古代“丝绸之路”示意图)师:看,这2000多年前的古代“丝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2

鄂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1 生命是宝贵的 一、教材分析 《生命是宝贵的》是第一单元《珍爱宝贵的生命》中的第一个主题。课文以珍爱我们自己的生命,学会保护自己为重点,并将为他人的生命献出自己的爱心作为延展。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探寻生命的历程,了解成长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着亲人的爱与期望,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 2、懂得要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心怀感恩。 三、教学重点 在探寻生命孕育、生命成长的过程中,了解生命成长的不易,感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四、教学难点 认识到生命是美好也是脆弱的,自己的生命承载着家人的爱与期待,更关系着家人的欢乐与幸福,深刻领会“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从而倍加珍惜自己的生命。 五、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讲授法 六、活动准备 1、课前组织学生对家人进行调查采访; 2、收集有关的视频资料及见证学生生命历程的物品; 七、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师:传说中孙悟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葫芦娃是从树上长出来的,那我们的生命又是怎样孕育开始的呢?你们想知道吗?(板书:孕育)(播放课件) 2、师:瞧,生命怀孕到出生经过差不多二百八十多天。最初小生命在妈妈肚子里从只有这么小,来咱们比一比(师生用手比划)。像绿豆那么大,到九个月的时候有30多厘米(师生用手比划30多厘米的大小);从只有一个细胞发育成拥有1万亿个细胞、300多块骨骼、600多块肌肉、全身血管总长足足可以绕地球两圈的胎儿,这段过程怎么样? 3、指名交流,相机板书课题。 二、深入探索,感悟体验 师:我们对生命由衷的赞叹与欣赏。对于生命的孕育,我们的家人也有终生难忘的体会,课前我们开展了采访家人的活动,你了解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2、妈妈的行为 师:生活中,你还了解到妈妈是怎样小心翼翼地保护肚子里的宝宝的? 生1:我妈妈原来很喜欢热闹,可怀了我以后,她很少去人多的地方,即使去也是护着肚子,十分小心。 师:学学看,妈妈怎么护着肚子走路的?(生一只手抱着肚子,另一只手撑着腰,缓步行走) 师:瞧,妈妈走路多谨慎小心啊! 3、妈妈的肚子 师:你了解得很细致,的确是这样。 4、家人的付出 师:不仅妈妈不容易,其他家人也很不容易啊,通过调查,你们了解到妈妈怀孕时家人是怎么做吗? …… 5、提升感悟:

最新鄂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知识要点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中国在世界舞台上 1.填空。 (1)古代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代中国(闭关锁国、饱受屈辱),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力强盛)展现了东方大国的风采。 (2)(丝绸之路)是中国走向世界之路,后来成了古代中外交流的(代名词),它被称为(古文化交流的彩带),一座辉煌的“人类文化桥梁”。 (3)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已有(东海)和(南海)两条航线,(东海)航线通往朝鲜和日本,(南海)航线驶往东南亚和印度洋。 (4)(鉴真)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日本人称他为(过海大师);(郑和)七下西洋,先后到过印度洋沿海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的东岸,他下西洋被称为(和平之旅)。 (5)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它的官方语言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6)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成立于1945年11月16日,总部设在(法国巴黎)。 (7)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提出并遵循(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确定并传扬(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 (8)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同志挥笔写下(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9)(博鳌亚洲论坛)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 (10)2010年5月1日至11月3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我国(上海)举办。吉祥物是(海宝)。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联合国是什么性质的国际组织? 联合国的宗旨是什么?五星红旗在联合国上空升起标志着什么? 答:(1)联合国是一个国际合作组织,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2) 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并且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作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3)五星红旗在联合国上空升起标志着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过去人们经常所说的洋灰、洋火、洋油分别指的是什么吗?在这些词语的开头为什么要加一个“洋”字?随着时代的变迁,名称发生了变化,这又说明了什么? 答:(1)洋灰、洋火、洋油分别指水泥、火柴、煤油。(2)因为旧中国工业落后,经济上严重依赖外国进口,所以带上了“洋”字。(3)名称的变化说明了我国已有能力自己发明创造了,标志着我国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 4、通过本单元教材中《海上交流》之郑和下西洋内容的学习,请你简要说说郑和为什么能够完成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 答:因为①当时我国航海技术发达;②当时国力强盛,皇帝给了郑和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③郑和本人熟悉航海,热爱航海。 5、一张光盘只需要一元钱,可当它被加工成一张电影VCD、一张视窗操作系统光盘和一张管理系统光盘时就需要几十元、几百元和几千元,针对这一现象谈谈你的感想?结合所学课文内容说说要想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跨越的关键是什么? 答:我的感想是商品的科技含量越高,价格就越高,就能创造更大的价值。(2)要想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跨越的关键是科技创新。 6、结合所学课文内容,说说我国被称为“世界加工厂”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了我国还缺少自主的世界知名品牌,我国生产的产品要贴上外国的标签,实际上只是加工,也说明了我国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低,有的是以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 7、结合所学课文内容,说说古代丝绸之路与新“丝绸之路”有哪些异同?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答:答(1)不同之处是古代丝绸之路是以运送丝织品为主的商路,运输工具主要是马或骆驼,而新丝绸之路经贸活动的范围更加广泛,主要以铁路火车为运输工具。相同之处都是以贸易为主。(2)我从中感受到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只有通过交流与合作,才能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8、请你说说周恩来总理在什么时间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1)周恩来总理在1954年6月访问印度和缅甸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具体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9、古代有哪些外国人到中国学习考察(列举三例),并以其中一例介绍其事迹。 答:有利马窦、南怀仁、汤若望、马可??波罗。马可??波罗于1271年从他的家乡威尼斯出发,经“丝绸之路”来到元大都,在中国居住了17年返回欧洲,经他口述而笔录成书《马可??波罗行记》,介绍了他在中国的见闻,他被称为“东西方文化的使者”。 10.说说体会:2002年我们中国取得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办权,你能说说上海世博会会徽的含义吗? 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1.《源远流长的中外交流》 设计思路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理念,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学生获得。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学习,其前提是学习的兴趣。因此本课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多媒体教学,即以视频、图片等形式将历史在课堂中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历史事件及人物;阅读法,即让学生联系文字和图片资料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阅读教材,为探究性学习奠定基础;合作学习法,即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围绕某一个问题开展学习,使问题得到拓展和延伸,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智能,以此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的积累及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 第一课时:考古发现带来的思考、丝绸之路上的中外交流、古今丝绸路,同为交流桥。 第二课时:相似文化背后的思考、郑和下西洋,海上交流的巅峰。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代中外交流带来的共同发展,为古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具有的独特魅力而骄傲。 知识与技能:知道中外交流的历史,知道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对人们

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主动收集整理资料,愿意倾听他人意见,乐于和同伴交流看法,努力达成共识的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古代中外交往悠久的历史,感受中外交流促进世界发展的历程,带来的共同发展。 教学难点 认识丝绸之路是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汇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世界地图,标明丝绸之路线路;《丝绸之路》视频;《郑和下西洋航线图》以及 《郑和与哥伦布远洋航行对照表》 学生准备:收集古代中外物品、文化交流的资料;网上查找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资料, 共同准备:课前收集体现日本和韩国文化特征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郑和下西洋的相关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2-P5页内容,话题为“丝路驼铃”。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6-P7页内容,话题为“海上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考古发现带来的思考 1.(课件:出示教材P2《考古发现带来的惊喜》)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两则关于考古发现的报道,大家读一读,看看从这两则报道中,你有什么惊喜的发现?又有怎样的思考?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长江作业答案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长江作业答案 第一单元珍爱宝贵的生命答案 第一单元珍爱宝贵的生命 1 生命是宝贵的 【课中拾贝】 一、1.父母,期盼。 2.平安,幸福,快乐。 3.爱,父母亲人,老师同学,朋友。 4.孤立,彼此相连。 5.不能复生。 6.美丽,有限。 二、1.B。2.A。3.D。4.A。 三、1.√。2.×。3.√。4.√。5.×。6.√。 7.×。8.√。 【课内探索】 一、1.(参考教材第3页完成此题) 2.医务人员到幼儿园为孩子喂食预防疾病的药丸;老爷爷每天义务护送我们上学放学。 3.示例:志愿者,在街上帮我们发宣传材料;交警叔叔,护送我们过马路;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校车司机,接送我们安全上学、放学。 4.示例:你们是人间温暖的风,吹拂在我们成长的路上。 二、示例:生命不等于呼吸,生命是活动。 【课外采风】 生命是宝贵的,生命是美好的,但生活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我们成长的路上,如果我们遇到了病痛、困难、挫折,甚至是磨难,我们要坚强,不能被恐惧打败。 2 呵护我们的生命 【课中拾贝】 一、1.“危险”。 2.努力避免危险的袭击。 3.采取正确的防范行为。 4.尽量保持镇静。 5.119。 6.122。 二、1.C。2.C。3.A。4.D。5.D。 三、1.√。2.×。3.×。4.√。5.×。6.√。 【课内探索】 一、1.要立即到医院治疗。在没有到医院前,可以喝大量的温开水或淡盐水,然后把手指插

入口腔,触摸咽喉壁,迫使自己呕吐,通过呕吐排出毒物。 2.不能,因为这样可能会加深对受伤部位的伤害,造成二次伤害。 3.有道理。因为金属做的雨伞正好属于导体,这样就相当于拿着“避雷针”,落雷很容易被吸引过来。 二、火警119,急救120,报警110 【课外采风】 1.汽车发生碰撞时,要抱住头部躺在座位上,或双手握拳,用手腕护住前额,同时屈身用膝护住腹部和胸部;另外碰撞一停止,要立即离开汽车,以防汽车起火。 2.遇到性侵,要尽快冷静下来,想办法逃跑,不要激怒侵害者,回家后把事情告诉父母。 3.走散了不要哭,以免引起不良分子的注意,惹上麻烦。不随便相信陌生人,向警察和公共场所统一着装的工作人员求救。 3 生命的宣言 【课中拾贝】 一、1.鸦片、海洛因、冰毒、摇头丸等能够使人形成瘾癖,意志薄弱。 2.人一旦吸食成瘾,很难摆脱。 3.收起你的好奇心。 4.邪教组织。 5.“法轮功”。 6.邪教,邪教,邪教。 二、1.B。2.A。3.A。4.D。 三、1.×。2.×。3.√。4.√。5.×。6.√。 7.√。 【课内探索】 一、1.严重危害身心健康,能导致人的大脑和其他脏器受损,出现幻觉、痴呆、心理阴暗等,甚至死亡。同时,还会诱发多种犯罪。 2.吸毒给家庭造成经济困难,吸毒的支出非常高,可导致家破人亡;吸毒者自我封闭,对家人的情感需要毫不关心;吸毒还会增强家庭暴力,离婚率也会增高。 3.吸毒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吸毒诱发各种犯罪活动,扰乱社会治安,给社会的安定带来巨大威胁等。 4.坚决不要因为好奇而以身试毒,坚决不与吸毒人交友,坚决不尝试第一次,吸毒能治病、减肥、提神的说法全是骗人的;无论遇到多么大的挫折,千万不要沾毒品的边。 5.当毒魔靠近我们的时候,想想生命的宝贵,坚定意志,绝不让它跨进生命大门。我以生命主人的名义对自己的生命做出承诺。 二、(略) 【课外采风】 1.不能。这是一种迷信活动,什么是迷信?迷是不明白,信是相信。在没有把事情搞明白、搞清楚之前就相信。所以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必须抱着正确的态度,才不会迷信。 2.因为个人的利益点不同,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别人利益;有的人判断力低,就容易上当受骗,相信别人。 3.危及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会误大事。 第一单元检测题答案

鄂教版六下《品德与社会》期末复习题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复习题 第一单元中国在世界舞台上 1、填空。 (1)古代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代中国(闭关锁国、饱受屈辱),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力强盛)展现了东方大国的风采。 (2)(丝绸之路)是中国走向世界之路,后来成了古代中外交流的(代名词),它被称为(古文化交流的彩带),一座辉煌的(“人类文化桥梁”)。 (3)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已有(东海)和(南海)两条航线,(东海)航线通往朝鲜和日本,(南海)航线通往东南亚和印度洋。 (4)(鉴真)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日本人称他为(过海大师);(郑和)七下西洋,先后到过印度洋沿海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的东岸,他下西洋被称为(和平之旅)。(5)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它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和西班牙语。 (6)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成立于1945年11月16日,总部设在(法国巴黎)。 (7)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提出并遵循(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确定并传扬(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 (8)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同志挥笔写下(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9)(博鳌亚洲论坛)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 (10)2010年5月1日至11月3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我国(上海)举办。吉祥物是(海宝)。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联合国是什么性质的国际组织? 联合国的宗旨是什么?五星红旗在联合国上空升起标志着什么? 答:(1)联合国是一个国际合作组织,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纽约。(2) 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并且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作为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3)五星红旗在联合国上空升起标志着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过去人们经常所说的洋灰、洋火、洋油分别指的是什么吗?在这些词语的开头为什么要加一个“洋”字?随着时代的变迁,名称发生了变化,这又说明了什么? 答:(1)洋灰、洋火、洋油分别指水泥、火柴、煤油。(2)因为旧中国工业落后,经济上严重依赖外国进口,所以带上了“洋”字。(3)名称的变化说明了我国已有能力自己发明创造了,标志着我国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 4、通过本单元教材中《海上交流》之郑和下西洋内容的学习,请你简要说说郑和为什么能够完成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 答:因为①当时我国航海技术发达;②当时国力强盛,皇帝给了郑和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③郑和本人熟悉航海,热爱航海。 5、一张光盘只需要一元钱,可当它被加工成一张电影VCD、一张视窗操作系统光盘和一张管理系统光盘时就需要几十元、几百元和几千元,针对这一现象谈谈你的感想?结合所学课文内容说说要想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跨越的关键是什么? 答:我的感想是商品的科技含量越高,价格就越高,就能创造更大的价值。(2)要想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跨越的关键是科技创新。 6、结合所学课文内容,说说我国被称为“世界加工厂”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试卷及答案

鄂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试卷及答案 一、我会填(这些小知识肯定难不倒你,好好回忆一下,把答案写上去。每空1分,共20分) 1.中国的四大发明、、、等技术,沿着“丝绸之路”传到西亚和欧洲,促进了那里的文明。 2.2010年5月1日,世博会在我国_ _举办,大会吉祥物是。 3.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提出:“绿色奥运、奥运、_ __奥运”的举办理念,确定并传扬“___ __、_ _ __”主题。 4.唐朝僧人曾应日本人邀请,东渡日本讲学,后来他被称为“日本文化的大恩人” 5.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于1492年发现新大陆,比第一次下西洋晚了87年。 6.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1995年10月联合国成立50周年纪念活动时,中国政府将青铜礼器“ _”赠给联合国。 8.我国防灾减灾日是每年的。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省__ _发生了7.1级大地震,国家主席胡锦涛等中央领导赶赴灾区,看望慰问受灾民众。 9、我国环境标志是、、及组成的。中心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十个环表示公众参与。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10.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它经常突然爆发,携带巨大石块,快速前进,破坏性极大。 二、我会辨(你认为对的,就在后面的括号内打“√”,不对的就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热爱和平,维持和平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1939---1945年,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 3.联合国是世界最大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的政治性组织。() 4.“诺贝尔奖”是根据法国科学家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 5.“蓝盔”部队是联合国维持和平的特种部队。() 6.“生物圈2号”实验取得成功。() 7.影响地球母亲健康的首要因素就是人口越来越少。() 8.地球是慷慨的,它给我们提供了永远也消耗不尽的资源。我们可以尽情享用。() 9.宋庆龄是一位伟大的和平使者。() 10.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充分说明了我国国力强盛。别() 三、眼力大比拼(每空1分,共12分) 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哦!) 1.电影《珍珠港》是源于()战争期间的一段真实记录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第三次世界大战 2. 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是()

鄂教版六年级

鄂教版六年级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复习练习题 第一单元(1课) 一、填空题 1、要知道我与去年比较,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臂长)等数据。 2、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身体变化比较明显的是(身高)和(体重)。 3、从统计结果看,我班女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比男生(高)和(重)。 4、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5、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 6、(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二、问答题 1、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 答:都有遗传现象。 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 小麦、稻谷、油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 2、三——六年级时,男女同学生长发育有什么特点? 答:女生在10岁左右生长发育速度加快,身高逐渐会超过男生。男生在12岁左右生长发育速度加快,身高逐渐会超过女生。 第二单元(2——5课) 一、填空题 1、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 2、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3、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5、调查或查阅资料,看一看一天中气温变化与海洋或沙漠有没有关系。(有关系,海洋散热慢,一天气温变化不大,沙漠散热快,一天中气温变化很大) 四、实践题 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美国夏威夷、俄罗斯莫斯科、英国伦敦、日本东京、新加坡、美国纽约、加拿大多伦多等几个城市,按日出早晚顺序用红铅笔将它们连起来。 第四单元(10-16课) 一、填空题 1、我们经常在(沙堆里)、(沙滩)、(河床中)等地方见到卵石。 2、我发现卵石大都集中在河床的(下)游。 3、往石灰岩上滴几滴稀盐酸,我发现石头会(冒气泡)。 4、我曾经进过溶洞,我观察后发现,钟乳石是(吊在洞顶上的)、石笋是(从地下往上“长”的)。 5、黄河流到河南省郑州市以后,河床就逐渐高出两岸达(10)米以上。 6、(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7、到了黄河的中下游,河中的泥沙含量达到每立方米(30)多千克。 8、沙尘暴多发生于(沙漠)、(沙地)和干燥的(沙质裸露)的地表。 9、我国沙尘暴发生的次数随着工业的发展在逐年(增加)。 10、我们都知道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时间为(2008年5月12日),地震强度为(8.0)级。 11、20世纪初,德国的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12、在2亿年以前,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是(一块大陆)。 二、问答题 1、河滩上的卵石是从哪里来的? 答:是通过流水的冲击从河的上游搬运下来的 2、河流上游的岩石是怎样变成下游的卵石的?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复习资料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复习要点 一、填空部分: 1.生命有一个敌人,它时常威胁着我们,这个敌人的名字叫“危险”,为了生命的安全我们要努力避免危险的袭击,在危险还没出现的时候就要时常加以提防。遇到危险向他人求助是我们常用的方法,可打电话或直接向家长、老师、警察等自己信任的人求助。 2.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危险会随时发生。当危险发生时,应尽量保持镇静,并立即行动起来,自救自护。危险发生十万火急,你认为关键词是镇定、方法和机智。 3.凡是具有我国国籍的人都是我们国家的公民,每个公民都有自己的民主权利。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年满18 岁的公民(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力的人除外)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投票选举是我国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人民代表是由各地区的选民投票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是由全国人大代表投票选举产生的。 5.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日益民主化。人民群众依据法律赋予的权利,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事物的决策、管理和监督。 6.别说我们年龄小,我们也是公民,也有权利和义务以公民的名义参与社会,为社会献言献力献智慧。 7. 我国每年都要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两会”)。它的意义是让来自各行各业的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参政议政、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发出国家公民的最强音。 8.地球上的人分为黄色人种、黑色人种和白色人种三种基本人种,尽管人们的肤色不同,但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中国人。南美洲洲由于不同人种的长期融合,混血人数量和比例超过了其他任何洲,号称“世界人种的大熔炉”。 9.全人类的理想是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平等。为此许多人为实现这个理想而努力着,美国著名的黑人人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演讲的《我有一个梦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0.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是汉语。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是英语、法语、俄语、汉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11.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中国面积世界第三,非洲国家最多,南极洲没有国家。 12. 世界上不少国家、城市拥有独具特色的“雅号”,像墨西哥是“仙人掌之国”,缅甸是“万塔之国”,列支敦士登是“邮票王国”;“水城”是威尼斯,“鲜花之国”是荷兰,“钟表王国”是瑞士,“樱花之国”是日本。 13. 与我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4个,按逆时针方向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14.世界音乐之都是维也纳,它最重要的音乐会演出场所是“金色大厅”;世界艺术之都是巴黎,卢浮宫是世界最大的美术博物馆,藏品多达40万件,它的镇宫三宝是:蒙娜丽莎画像、维纳斯雕像、胜利女神雕像。 15.施特劳斯是圆舞曲之王,他的代表作是《蓝色多瑙河》;贝多芬是交响乐之王,也被称为“乐圣”,他的代表作是《命运交响曲》;肖邦是钢琴诗人,他的代表作是《革命练习曲》。 16.安徒生是最伟大的童话大师,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世界儿童文学大奖是儿童文学界最高的荣誉。 17.米勒是法国的杰出画家,《拾穗》是他的代表作。《白雪公主》是德国格林兄弟编写的;苏格兰作家柯南.道尔写的探案小说是《福尔摩斯探案集》;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是《童年》;法国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作品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是《一千零一夜》。 18.我国的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和《西游记》,其作者分别是:罗贯中、施耐庵、曹雪芹和吴承恩。 二、列举部分: 1.例举我们生活中存在的危险:(1) 在动物园用食物逗猛兽(2)在建筑工地上玩耍;(3)在同学背后拉钥匙绳;(4)在变压器旁攀高;(5)玩“枪战”游戏;(6)横穿公路或铁路。 2.写出三则安全提示语1、避免交通事故最好的办法是遵守交通规则;2、在公共场所,如商场车站,要看清安全标志;3、使用新电器时一定要读“使用说明书”。 3.在我们生活中,危险事故时有发生。请你在此说出两例生活中存在的危险隐患,并写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①上下楼梯,危险隐患是容易发生踩踏和摔倒事件,防范措施是上下楼梯靠右行,扶好栏杆扶手,不拥挤打闹,在楼梯道口悬挂安全警示牌。 ②过马路时,安全隐患是发生交通事故,防范措施是遵守交通规则,走斑马线,看好交通信号灯。 三、问答部分: 1.遇到危险,向他人求助是我们常用的方法。请你帮帮这位小朋友:小明在外出旅游时,与家长走散了,他该怎么办? 答:小明在外出旅游时,与家长走散了,他应该找导游或报警,说出自己是哪个旅游团的人,从什么地方走散的让他们与爸爸妈妈取得联系。 2.星期天的中午,东东在家中帮助妈妈炒菜时,油锅突然起火。假若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答:假若我在场我会迅速将锅盖紧紧盖上,这样就能将火与空气隔绝,使锅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灭。或将锅内放内放些青菜,然后关掉火源,避免火灾发生,做到防险于未然。 3.危险威胁生命的安全。我们怎样预防和避免危险发生?当危险发生时,又怎样进行目我救护? 答:为了生命的安全,我们要时刻预防危险的发生,做事时要留神,要有预见危险性。明知是危险的事,不要蛮干,遵守交通规则,在公共场所要看清安全标志,使用电器.一定看“使用说明书”,做到防险于未然。当危险发生时,我们应尽量保持镇静,思考对策,做到立即行动起来,机智地自护自救,也可以向他人求救或报警等方式来救护。 4. 暑假的一天,刘明准备乘车到县城去走亲戚。当他上车时发现汽车上面人员严重超载,车上的售票员一个劲的拉他上车,还说少收他几块钱。这个时候你认为刘明应该怎么做,为什么? 答:当刘明发现汽车里面人员严重超载时,不应该上车,因为汽车超载人员,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对自己生命安全负责,时时做到防险于未然。 5、吴威寒假到乡下玩,携带烟花鞭炮乘车,当车站工作人问他拎的什么时,他还谎称是食品。他的行为对吗?为什么?我们平时在玩鞭炮时应注意什么? 答:吴威的行为不对。因吴威这样做违反了《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携带烟花炮竹上车,对

2019鄂教版六年级品社复习资料

六年级下品社复习资料 第一课源远流长的中外交往 1、在古代丝织品是中国奉献给世界最重要产品之一。 2、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现在的西安,穿过河西走廊,最后到达西方各国。 3、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外交流的代名词。 4、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1271年经丝绸之路来到元大都(今北京),于1292年在福建刺桐城(今泉州市)上船,返回欧洲。被称为东西方文化的使者,《马可.波罗行纪》介绍了他在中国等地的见闻。 5、“丝绸之路”称为古文化交流的彩带,一座辉煌的“人类文化桥梁”。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文化明珠。 6、唐僧的原型是唐三奘。 7、2000多年前我国已有东海和南海两条航线东海航线通往朝鲜和日本,南海航线驶往东南亚和印度。 8、较早的中外交流是从日本交流开始的。在唐朝日本遣唐使12次通过通海航线到达中国。 9、唐代扬州人鉴真,六次东渡日本,被日本人称为“过海大师”,设计修建了日本奈良市的“唐招提寺”。 10、公元1405年,郑和率船队从苏州刘家河(今江苏仓浏河)出发南下,最远到非洲的东岸。郑和下西洋被称为“和平之旅”,扩大了中国通亚、非各国的和平交往。 11、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新大陆,比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晚了87年。 第二课飘扬的五星红旗 1、1949年10月2日,苏联与中国建交。也是第一个承认并于中国建交的国家。 2、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的完整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④平等互利⑤和平共处 3、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5、联合国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汉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法语。 6、到2016年3月,我国已同174个国家建交。 7、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于1995年9月4日在北京举行。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于1945年11月16日,总部设在法国巴黎。 9、“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于2001年,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会议中心位于海南省博鳌镇。 10、国际绿色和平组织,是一个国际性的环境保护民间组织,该组织以保护海洋环境为中心,反对乱倒有害废物,反对核试验等。 11、绿色和平组织中国分部建立于1997年2月。 12、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简写WTO。 第三课风靡世界的中国制造 1、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日本。 2、目前贴牌生产在我国外贸出口中占很大比重,称为“世界加工厂”。 3、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又称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以出口贸易为主,也做进口生意,除传统的看样成交外,还举办网上交易。 4、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是当今世界最高级别的展览活动,是世界各国展示其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成就和发展前景的全球性盛会。2002年中国取得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办权。 5、2010年5月1日到10月31日举行上海世博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第四课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1、1932年,中国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是刘长春。 2、1984年,许海峰勇夺冠军,实现了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鄂教版六年级品社期中复习资料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二、辨别类。 1、生命有一个敌人叫“危险”,它时常威胁我们。(√)

2、有些危险事故的发生不在于危险事情的存在,而在于我们人的行为不当。(√) 3、生命喜欢平安也喜欢危险。(×) 4、当危险发生时,慎定、方法、机智都很重要。(√) 5、投票选举是国家主人管理国家和社会这个大集体的重要方式。(∨) 6、 我们小学生虽说也是公民,但是年龄小,所以不必参与社会,为社会献言献智慧。(×) 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 8、法律能保护我们,但如果法律不会限制我们的自由就好了。(×) 9、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10、我们是未成年人,受法律保护就是说我们未成年人所有的行为法律都支持。(×) 11、在新班委会选举时,王娟自我推荐做候选人。(√) 12、小学生都有选举和被选举权。(×) 1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新中国的最高权利机关。( √)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 三、填表类:可能出现的危险 四、问答类 1、为什么说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如何珍爱生命? 答:因为生命是会死亡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我们的生命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珍爱生命也是对社会负责的表现,所以说生命是宝贵的。 我们应该时刻呵护我们的生命,做到防险于未然,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不信邪教,遵守交通规则等。 2、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在孕育、诞生、哺育、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父母的养育之恩。请你说说你对生命的孕育、诞生、哺育、成长的过程有什么感谢? 答:我对生命的孕育、诞生、哺育、成长的过程感受是:每当我看我儿时的照片时,再看看爸爸和妈妈,我知道了我的生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知道了我的成长浸透着父母的很多的心血,知道了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珍爱宝贯的生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