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外部性及内部化策略

农业外部性及内部化策略

农业外部性及内部化策略
农业外部性及内部化策略

农业外部性及内部化策略

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厂商和个人)的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外部影响,这种影响并不是在以价格为基础的交换中发生的,其影响是外在的。因此,外部性亦称外在效应或溢出效应。按照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效应分为正外部性及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指经济主体以价格之外的其他方式给其他经济体带来额外收益,并没有为此获得相应的报酬;负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通过以价格之外的其他方式给其他经济主体带来成本,并未为此承担相应的成本。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会造成资源配置不合理,难以达到社会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2]。

一、农业外部性问题的提出

张培刚在《农业与工业化》一书中指出农业国家应该重视农业发展,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农业现代化对工业化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是现实的经济实践表明工业化能够在短期内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因此“唯工业化”思想成为主流,造成农业发展停滞。20世纪60年代,发展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和苏尔曼对农业的作用进行重新认识,

认为农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原料贡献、外汇贡献[3]。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和服务业占GDP比重越来越大,而农业占GDP的比重逐渐减小,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农业的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保证,因而我国政府始终将农业发展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因此,研究农业外部性并提出内部化策略对农业发展,维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有重要作用。

二、农业外部性表现

(一)、农业正外部性。农业正外部性是指农业部门在和非农业部门中以非价格为基础交换产生的效益,农业部门并没有获得相应的报酬。农业正外部主要体现在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两个方面。其中直接使用价值是指农业提供食物纤维和食物保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农业的四个贡献。农业的间接使用价值指农业在直接给人们提供食物、带来收益的同时,间接的提高人民福利水平。其中,农业间接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保护环境、自然景观价值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因此,农业是多元价值产业,发展经济学家基于农业的多元价值而提出“农业多功能性”[4]。

(二)、农业负外部性。农业负外部性主要体现在农业在生产前期,农业耕地与其他用地进行争夺,造成围湖造田。乱砍滥伐、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其中洞庭湖围湖造田使得湖泊面积较少,蓄洪能力下降成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酸化结板,最终使农业劳动效率降低,农业持续发展受阻。

三、农业外部性内部化传统解决策略

农业外部性内部化是指通过改革经济制度,使外部边际收益(成本)内部化。传统的外部性内部化的策略有征税、补贴、政府干预、明确产权和谈判(科斯定理)等方法。

(一)征税。征税适用于产生负外部性的产业,庇古提出向污染者征收相当于外部边际成本的税收,私人边际成本提高到与社会成本相一致,此时外部成本就变成污染者的内部成本,他们在决策时就会考虑到这些成本。农业虽然产生负外部性,但是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同时也是弱质产业,征收庇古税无疑会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因此,农业并不适合通过征税的方式纠正其负外部性。

R_D的外部性及其内部化机制研究

文章编号:1000-2995(2001)05-0056-08 R&D 的外部性及其内部化机制研究 ① 骆品亮,向盛斌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0433)摘要:与一般的产品竞争不一样,R&D 竞争存在外部性。首先分析了R&D 外部性(溢出 效应)的产生机理及其对R&D 激励的损害;接着考察了外部性的内部化机制,着重探讨 如何通过专利保护、合作R&D 、政府补贴及特许权经营等方法将R&D 的溢出效应内部 化。最后,讨论对我国企业R&D 激励的启示。 关键词:技术创新;外部性;内部化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1,2]。随着竞争的日益全球化,R&D 对于现代企业培养核心能力、提高竞争优势之重要性不言而喻。WT O 在即,R&D 的激励对于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意义深远。 市场结构(准确地讲,是市场竞争度)是影响企业R&D 动力的首要因素。尽管Schum pter 于1942年在其经典名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中指出,垄断性大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承担者,是技术变革的发动机[3]。但这一论断更多的是基于直觉的判断,尽管有为数不少的追随者为其寻找论据[4]。半世纪以来,更多的研究表明,竞争比垄断更有利于激励企业的R&D 活动[5-7]。直观地,垄断企业的创新动机最多是为了巩固其对市场的垄断地位,提高垄断地位,尖刻点讲,垄断企业的创新活动是在“自我替代”;而竞争性企业“白手起家”,从事新技术的开发活动则是以囊括整个市场利润为目标。 然而,R&D 的外部性使得竞争性市场结构对R&D 的激励效能大打折扣。由于技术知识具有公共品(Public G ood )的部分特性,当缺乏严格的制度保护时,一个企业的技术创新尤其是工艺R&D 的成果,很容易被其竞争对手所模仿,此即溢出效应(S pill Over E ffect )。事实上,Mans field 等人发现60%的专利在四年内被模仿[8];而Levin 有同样的感叹:三年时间内过半的创新产品被模仿[9]。R&D 的溢出效应产生了信息经济学所讲的(正)外部性问题,即一个企业 收稿日期:2001-04. 基金项目:①本文受复旦大学“三年行动计划”文科科研基金项目(00QNY B031)资助. 作者简介:骆品亮(1969-10),男(汉),福建泉洲人,复旦大学创业与创业投资研究中心培训咨询部主管,博士,副教授,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向盛斌(1967-05),男(汉),湖南长沙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  第22卷 第5期 科 研 管 理 V ol.22,N o.5 2001年 9月 Science Research M anagement Sep., 2001

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环境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具有显著的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影响并没有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实现帕累托最优要求私人边际净收益等于社会边际净收益,但外部性的存在意味着私人边际净收益与社会边际净收益存在差异,因而不能获得最优资源配置效率。 环境污染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污染者所承担的成本远小于社会承担的成本,仅受自身成本约束的污染者终将会使环境污染超过环境的耐受值。而环境保护则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保护者所获得的利益小于社会的收益,仪受自身利益激励的保护者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环境保护。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会影响到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使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 所以要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就是要找到合适的机制,把环境的价值体现出来,加入到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去,从而实现环境的外部性有效内部化。所谓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就是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产生的外部成本进入它们的生产和消费决策,由它们自己承担或“内部消化”,即环境政策领域中普遍接受的“污染负担”或“污染者付费”的方式。 环境污染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命令控制方法。命令控制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强制管理调整方法,主要通过政府的强制命令迫使污染者将污染的费用(成本)内部化来减少污染,例如设立环境标准以及推广某一种低污染环境技术的应用。具体表现为污染者在排污前必须进行净化处理,迫使污染者将原转嫁给社会承担的污染治理费用转化为污染者自身的生产成本,从而消除污染物排放的外部不经济性。 (二)经济刺激方法经济刺激方法是指利用经济手段,间接作用于政策对象,把外部不经济的环境成本内部化,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原有的破坏环境的行为。经济刺激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侧重于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环境问题,可称之为庇古手段,其具体手段有排污费和排污税等。另一类侧重于通过市场本身来解决环境问题,可称之为科斯手段,也叫产权管理。其具体手段是明晰产权和建立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市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解决环境经济问题的

外部性理论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外部性理论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摘要:外部性理论是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它一方面揭示了市场经济活动中一些低效率资源配置的根源,另一方面又为如何解决环境外部不经济性问题提供了思路。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是国际社会迄今为止,解决环境问题最有效、最能形成长效机制的办法。外部性内部化是制定环境经济政策的出发点所在。从环境的外部性理论入手,分析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利用外部性理论,提出解决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外部性环境经济政策环境保护 1、外部性含义 a)外部性是在没有市场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行为(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了其他生产单位(或消费者)的生产过程(或生活标准),如果 F i=f(X i1,X i2,X i3,···,X i m,X j n,) i≠j 则可以说生产者(或消费者)j对生产者(或消费者)i存在外部影响。其中F i是生产者i的生产函数或消费者i的效用函数;X i m是生产者(或消费者)i的内部影响因素; X j n是生产者(或消费者)j对i施加的影响。 b)外部性是指当某个企业的经济行为(或某人的消费行为),经过非价格手段,直接地、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其他企业的生产(或其他人的效用),并且成为后者自己所不能加以控制的情况时,对前者来说就存在外部性问题。实际上,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影响并没有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 外部性的产生,实质上是社会边际收益或社会边际成本与私人边际收益或私人边际成本之间存在着差异。当存在外部性时,人们在进行经济活动时所依据的价格,既不能准确地反映社会边际收益也不能准确地反映社会边际成本,由于价格信号失真,据此做出的经济活动决策会使社会资源配置发生扭曲,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因此,只要存在外部性,资源配置就不是有效的。 在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下,环境资源的无产权和零价格制度,致使其生产和消费中存在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以及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的差异,导致了环境资源的竞争性使用和环境质量的不断降低,产生了环境外部性问题。当存在环境外部性问题时,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并不能导致环境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外部性对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比较,可以分为外部经济性和

对外部性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研究

对外部性问题解决方案的 比较研究

【摘要】外部性问题是一个长久引人关注的问题,对于此问题,庇古和科斯分别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庇古主要依靠政府干预,提出了“庇古税”,而科斯则主要依靠市场运作,提出了“科斯定理”。然而他们的理论也不是完全的对立,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需要政府和市场的配合。本文通过对二者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评价。 【关键字】外部性庇古科斯 一、外部性的含义 1 外部性的定义 外部性(Externalities)一词,在经济学文献中有时又被称为“外部效应(ExternalEffects)”或“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ies)”,国内有的学者将其翻译为“外在经济”或“外在性”。关于外部性概念的内涵,自从其产生以来就存在诸多争议。但是,由于外部性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所处的独特地位,一个世纪以来,许多经济学家都曾从不同角度对外部性概念的内涵进行过探讨。 新古典学派,又称剑桥学派创始人马歇尔在 1890 年出版的经典著作《经济学原理》中首次提出并论述了外部经济概念,其学生庇古则在 1920 年发表的《福利经济学》一书中对外部性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从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外部性理论。在庇古之后,鲍默尔、萨缪尔森、史普博、布坎南、斯蒂格利茨等著名经济学家都对外部性问题做出了精辟的分析。当前,在经济学教科书中较为流行的关于外部性概念的定义,均来自布坎南等人的论述。1962 年,布坎南(Buchanan)和斯塔布尔宾(Stubblebine)给外部性下了这样一个定义:只要某人的效用函数或某厂商的生产函数所包含的某些变量在另一个人或厂商的控制之下,就表明该经济中存在外部性。该定义用数学语言较为准确地描述了外部性行为的基本特征,因此成为后继经济学家研究外部性问题的基本工具之一。

3交通拥挤负外部性内部化的经济手段

关于交通拥挤的环境经济学分析 3交通拥挤负外部性内部化的经济手段 如何解决私人决策与社会决策、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是负外部性问题研究的核心内容,行为主体的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私人边际收益大于边际社会收益致使负外部性的产生。为了消除负外部性存在导致的市场失灵,需要设法将外部成本引入到私人成本之中,激励市场中的买卖双方理性选择,生产或购买更接近社会最优的量,纠正外部性的效率偏差。 3.1税费手段 当存在外部性时,社会资源都无法完全通过市场自发调节 到最优配置状态,要想使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就必须通过 政府干预。[4]现将税费手段应用于交通领域中,交通市 场中税收与补贴示意见图3。 图3 中,P0,Q0 分别代表社会利益最大化时道路使用的 价格成本和车流量,P1,Q1 分别代表私人利益最大化时 道路使用的价格成本和车流量。 图3a 中,存在负外部性时,由于边际外部成本的存在, 边际社会成本曲线位于边际私人成本曲线之上,此时,实 际车流量大于社会最优车流量,存在着拥挤现象。为了减 少车流量,引进税收,单位车流量的税收是图中线段AB 所 示数量。 图3b 中,存在正外部性时,边际社会收益曲线位于边际 私人收益曲线之上,实际车流量小于社会最优车流量,道 路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此时,为了鼓励出行,需要给予 补贴,单位车流量的补贴大小为图中线段CE 所示数量。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政府通过引入适当的税收与补贴,消除了边际私人成本和边际社会成本、边际私人收益和边际社会收益的不一致,使社会资源达到了帕累托最优配置,并使外部性内部化。 政府在得到税费后可以为社会谋取福利,对整个社会而言,总成本没有增加,但在政府直接控制下的条件下,公共资源使用者增加的成本均要消耗一定的资源,且税费手段具有一定的社会边际损害。 3.2政府直接控制 城市道路作为一种公共资源,产权难于得到明确的界定,这 就为政府在对资源的管制中发挥作用提供了条件。通过政府 对共享资源利用的管制,尽量使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保持一 致。 尾号限行是通过政府直接干预,迫使车流量减小的强制性措 施,交通市场中政府管制手段示意见图5。 图5 中,私人效用最大化时,车流量为Q1,如果政府认为需

论经济活动中的外部性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f7961417.html, 论经济活动中的外部性问题 作者:王建国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年第18期 [提要] 本文针对经济活动中的外部性问题,分析和归纳政府在外部效应内部化过程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和所要进行调控的具体措施,体现出政府在市场经济自身调节失灵的情况下应有的作用和功能。 关键词:外部性;政府调控;内部化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8月14日 一、外部性的概念和分类 所谓外部性,指的是某一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于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一种未能由市场交易或价格体系反映出来的影响,从而导致资源配置不能达到最大效率,即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由于这种影响是某一经济主体在谋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对第三人产生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又是处于市场体系之外,故称之为外部性。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根据不同的特性可以将外部性划分为许多种类。由于本文研究的是政府对外部效应的调控和治理,所以现在主要从外部性的实际影响所产生的经济后果对外部性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划分为负的外部性和正的外部性。所谓负的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了负面的经济影响,而又未能通过市场交换给予补偿;所谓正的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主体的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了正面的经济影响,却又未能通过市场交换而得到报酬。 二、外部性的内涵 从外部性的定义可以看出,其概念包含三个基本要点: 第一,经济主体之间的外部性影响是直接的,而不是间接的。也就是说,这种影响不是通过市场价格机制,而是以市场交易的方式施加的。如果没有这个限定,那么外部性概念就过于宽泛。 第二,外部性有正也有负。从外部性的发生主体来看,其行为可能对他人带来未获补偿的效用或产量的损失,也可能带来未付报酬的效用或产量的增加。前者即为负外部性,或称外部不经济,后者则为正外部性,或称外部经济。

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分析

外部性问题内部化分析 提要外部性普遍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是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和消费而产生的“副作用”,这种“副作用”往往是相关行为者非自愿的结果。本文通过对某小区用电产生的外部性内部化的分析,主要分析了“庇古税”和“科斯手段”,并对两种方法做了简要的对比,提出了认为较为合理的方法。 一、外部性基本内涵 人们的经济活动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关联之中,相互之间的外部经济干扰是必然存在的,形成经济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据考证,最早对外部性问题进行研究的是剑桥学派的两位奠基者亨利·西奇威克和阿弗里德·马歇尔。尤其是马歇尔,他在1890年问世的巨著《经济学原理》中首创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这一对概念。自马歇尔之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外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经济学家庇古出版了《福利经济学》一书,补充了“外部不经济”和“内部不经济”这一对概念。对外部性的认识有许多种: 1、“个人收益或成本与社会收益或成本之间的差异,意味着有第三方或者更多方在没有他们许可的情况下获得或者承受一些收益或者成本,这就是外部性。” 2、”当一个或者一些人没有全部承担他的行动引起的成本或者收益时,反过来说,只要有人承担了他人的行为引起的成本或者收益时,就存在着外部性。” 总的来说,外部性是指“一种经济力量对另一种经济力量的‘非市场性’附带影响”,“这种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使价格机制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 外部性可以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就是个人收益不等于社会收益,负外部性就是个人成本不等于社会成本。 在福利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看来,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因为,在正外部性的条件下,经济主体的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但社会从私人经济活动中所得到的额外利益,并未通过一定的手段或途径转移到该经济主体手中,这使该经济主体不会增加生产或消费。在此情况下,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该经济主体对资源的使用不足。同样,在负外部性的条件下,经济主体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该经济主体也并不承担超过私人成本的那部分成本,因而该经济主体的生产量或消费量就超过了社会所能接受的最佳数量。此时,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该企业对该社会资源的使用就过量了。总之,外部性的存在,使得社会资源使用不当;正外部性时,资源使用不足;负外部性时,资源使用过量,这就使资源的配置达不到帕累托最优,影响了社会的福利水平。即当

应用文-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研究综述

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研究综述 '摘要:外部性是一种经常出现的 现象,其特征表现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外部性是导致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的存在意味着资源的非帕累托最优配置,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本文详细阐述了外部性概念产生、发展及完善的过程,根据外部性表现形式将其分为九类,并归纳 了四种外部性内部化的方法。 关键词:外部性、内部化、庇古税、交易费用、产权 虽然人们发现外部性的历史非常短,但外部性在经济学中却十分重要,特别是在 问题越来越被大家关注的今天,研究外部性及其解决方法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且,新古典经济学提出进行政府干预的理论基础和新制度经济学提倡的产权理论或合约理论的理论基础都是外部性理论。因此,我们有必要来认真探索一下外部性理论。 一.外部性理论演进 外部性的概念是剑桥学派的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最先提出的,他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写道:“对于经济中出现的生产规模扩大,我们是否可以把它区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即生产的扩大依赖于产业的普遍发展;第二类,即生产的扩大来源于单个企业自身资源 和 的效率。我们把前一类称作‘外部经济’,将后一类称作‘内部经济’”[1]。 1924年,马歇尔的学生庇古在其名著《福利经济学》中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了外部性问题。他提出了“内部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概念,并从 资源最优配置的角度出发, 边际分析方法,提出了边际社会净产值和边际私人净产值,最终形成了外部性理论。庇古认为,在经济活动中,如果某企业给其它企业或整个社会造成不须付出代价的损失,那就是外部不经济,这时,企业的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4]。 奈特于1924年对庇古上述意见进行了反驳,他认为产生“外部不经济”的原因是对稀缺资源缺乏产权界定,若将稀缺资源划定为私人所有,那么“外部不经济”将得以克服[2]。到1943年,埃利斯和费尔纳提出了与奈特近似的看法,也认为“外部不经济”与产权有关,但是,他们比前人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外部不经济”,将污染等问题与“外部不经济” 起来。[5] 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经济学家对“外部性”概念的表述发生了宽泛化的趋势,有的学者甚至将“外部性”等同于市场失灵来看待。下面3位学者的表述,也许能够透视这一趋势。1952年米德给出了这样一个表述:“一种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指的是这样一种事件:它使得一个(或一些)在做出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这一事件的决定时根本没有参与的人,得到可察觉的利益(或蒙受可察觉的损失)。”[5] 1958年贝特提出了更加宽泛的概念:“我认为将外部经济这一概念扩展是自然而然的,也是有用的,这远比限制要好,最好让‘外部性’指示这样一种状况,即在用价格划分成本与收入时,出现非帕雷托的成本与收益关系。”[5] 布坎南和斯塔布尔宾在1962年用一个函数关系式表达了对“外部性”的认识,“外部性可以表达为:UA=UA ( X1 . X2... Xn,Y1 ) UA表示A的个人效用,它依赖于一系列的活动(X1.X2.Xn),这些活动是A自身控制范围内的,但是Yi是由另外一个人B所控制的行为,B被假定为社会成员之一。”

132外部性的内部化

13.2外部性的内部化 一般认为,运输外部性的内部化是指将运输的外部影响纳入市场过程,其目的是为了使资源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并减少市场失灵。通过外部性的内部化,人们就会从价格上获得更多有关成本和效益的正确信息,就会便于在各种替代方案中做出正确的判断,特别是运输设施的使用者会更多地意识到自己行为所产生的全部成本,结果是那些外部成本的不利影响会减少,经济与环境资源总的利用也将更为有效率。有西方学者认为,外部性的产生并不是由于存在着对其他人的影响,而是人们没有积极性去充分考虑这一影响。任何经济行为都可能影响到其他人,因此外部影响是相当普遍存在的,但在一个良好运作的系统中,其价格机制本身就可以激发出正确处理这些影响的积极性。内部化并不意味着由运输而引起的负外部性,包括环境成本和拥挤成本会完全消除,内部化只不过是有利于降低外部成本,内部化导致的正确价格可以提供一种导向,促进外部成本最小化。 根据多数西方学者的意见,运输的外部效益,即交通运输在正方面的外部性从长远来看是很有限的,其原因是人类具有一种趋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人们会主动地将原来存在的外部效益逐步自发地实现内部化。由于人们趋利的积极性,因此经营者往往会主动地想方设法去把消费者剩余变成自己的经营收益,因而运输外部效益较容易被人们主动地内部化。例如有人提到,假如有足够多的人喜欢观看飞机的起飞和降落,只要技术上许可,机场就可以开辟出一块专门收费让人观看飞机起降的地方,这样,一种显然是正的运输外部性就被内部化了。又如,由于交通条件改善引起会港站相邻地段的土地价值上升,一些国家为支持运输业发展,允许运输商同时进行房地产开发,于是一部分由运输带来的外部效益被转化成了运输商的收入。此外,运输条件改善对地区开发的促进作用在一开始可能非常明显,因为某一边远地区的可达性由于运输费用明显下降而一下子提高了很多,引起经济活动增加,然而这种可达性的提高很快就会在人们的意识中变得习以为常,人们会依据新的供求关系不断重新确定价格,运费也不被认为仍旧是廉价的,于是运输的外部效益也似乎逐渐消散了。可以认为,在经济发达程度较低的国家或地区,由于原来的运输条件比较差,因此运输改进所带来的运输外部效益,例如对闲置土地的利用和对落后地区开发的作用等,相对比较明显。但在经济发达程度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由于运输条件改善的过程已经比较充分,过去的运输外部效益大多已经完成了自发或自动的内部化,剩余的运输外部效益就相对较少了。而运输的外部成本,即交通运输在负的方面的外部性,却很难发生这种自动的内部化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交通工具的使用者并没有承担那些非市场成本的义务和激励,因此那些影响往往就被认作是“外部成本”而留给别人去承受。 因此在西方发达国家,学者们对正的运输外部性(即外部效益)关注较少,有人甚至认为交通运输不存在正的外部性,而对负的运输外部性(即外部成本)却集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从经济学来说,完全或纯粹的内部化只有在有关资源和环境的产权得到完全明确的情况下才会出现,例如在空气污染问题上对大气确定产权、在拥挤问题上对道路空间确定产权等。产权确定之后,各产生影响和被影响的集团之间才可能或者通过产权交易以使资源达到最优利用,或者减少或合并其经济活动,以迫使他们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在纯粹内部化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实际问题

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研究综述

2007 .8 117 学术研究 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研究综述 外部性理论及其内部化研究综述 摘要:外部性是一种经常出现的经济现象,其特征表现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外部性是导致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的存在意味着资源的非帕累托最优配置,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详细阐述了外部性概念产生、发展及完善的过程,根据外部性表现形式将其分为九类,并归纳总结了四种外部性内部化的方法。 关键词:外部性、内部化、庇古税、交易费用、产权 文/李世涌 朱东恺 陈兆开 虽然人们发现外部性的历史非常短,但外部性在经济学中却十分重要,特别是在环境问题越来越被大家关注的今天,研究外部性及其解决方法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且,新古典经济学提出进行政府干预的理论基础和新制度经济学提倡的产权理论或合约理论的理论基础都是外部性理论。因此,我们有必要来认真探索一下外部性理论。 一、外部性理论演进 外部性的概念是剑桥学派的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最先提出的,他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写道:“对于经济中出现的生产规模扩大,我们是否可以把它区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即生产的扩大依赖于产业的普遍发展;第二类,即生产的扩大来源于单个企业自身资源组织和管理的效率。我们把前一类称作‘外部经济’,将后一类称作‘内部经济’”。 1924年,马歇尔的学生庇古在其名著《福利经济学》中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了外部性问题。他提出了“内部不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概念,并从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角度出发,应用边际分析方法,提出了边际社会净产值和边际私人净产值,最终形成了外部性理论。庇古认为,在经济活动中,如果某企业给其他企业或整个社会造成不须付出代价的损失,那就是外部不经济,这时,企业的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 奈特于1924年对庇古上述意见进行了反驳,他认为产生“外部不经济”的原因是对稀缺资源缺乏产权界定,若将稀缺资源划定为私人所有,那么“外部不经济”将得以克服。到1943年,埃利斯和费尔纳提出了与奈特近似的看法,也认为“外部不经济”与产权有关,但是,他们比前人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外部不经济”,将污染等问题与“外部不经济”联系起来。 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经济学家对“外部性”概念的表述发生了宽泛化的趋势,有的学者甚至将“外部性”等同于市场失灵来看待。下面3位学者的表述,也许能够透视这一趋 势。1952年米德给出了这样一个表述:“一种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指的是这样一种事件:它使得一个(或一些)在做出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这一事件的决定时根本没有参与的人,得到可察觉的利益(或蒙受可察觉的损失)。”1958年贝特提出了更加宽泛的概念:“我认为将外部经济这一概念扩展是自然而然的,也是有用的,这远比限制要好,最好让‘外部性’指示这样一种状况,即在用价格划分成本与收入时,出现非帕雷托的成本与收益关系。”[5]布坎南和斯塔布尔宾在1962年用一个函数关系式表达了对“外部性”的认识,“外部性可以表达为: UA=UA ( X1,X2,...Xn,Y1 ) UA表示A的个人效用,它依赖于一系列的活动(Xl,X2,Xn),这些活动是A自身控制范围内的,但是Yi是由另外一个人B所控制的行为,B被假定为社会成员之一。” 于上述这一宽泛化的趋势中,西多夫斯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外部性”不等于市场失灵,但存在某种关系,既然我们对此联系的认识尚未清楚,所以不存在统一的界定。应该承认,并不能因为对某些概念的界定的“不愉快”而放弃对市场的理论分析。 在20世纪60年代,科斯虽然没有对“外部性”进行界定,但他的经典论文《社会成本问题》中“交易成本”这一范畴的提出,似乎为埃利斯和费尔纳及奈特对“外部性”的论述提供了发挥的空间。科斯认为庇古是在错误的思路上讨论外部性问题。他在文中证明,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条件下,庇古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无论初始的权利如何分配,最终资源都会得到最有价值的使用,理性的主体总会将外溢成本和收益考虑在内,社会成本问题从而不复存在。科斯认为,庇古等福利经济学家对外部性问题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并不简单地在于分析方法上的不足,而根源于福利经济学中的方法存在根本缺陷。 1970年,著名华人经济学家张五常发表了《合约结构与非专有资源理论》一文,对“外部性”作出了非常独到的解释。

环境经济外部性的内部化路径比较分析.

内容提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环境污染是最典型的消极外部行为。西方经济理论中关于环境消极外部性的内部化路径主要表现为“庇古手段”和“科斯手段”两种路径,对比以这两种路径为理论渊源的排污收费制度和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异同及各自的适用条件,对于我国在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完善政府规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外部性,内部化,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 过去片面追求增长效率的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在新的世纪,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依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如何借鉴西方经济理论,结合中国实际,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使环境污染这种消极外部性内部化,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排污收费制度和排污权交易制度等环境经济外部性的内部化路径的理论渊源、自身特点及在我国的适用性等问题作一探究。 1.外部性及其产生的原因 关于外部性的涵义,有许多学者曾对它作了探讨。丹尼尔·史普博(daniel spulber)将外部性定义为:“某种外部性是指在两个当事人缺乏任何相关的经济交易的情况下,由一个当事人向另一个当事人所提供的物品束。” [1]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认为:“当个人或厂商的一种行为直接影响到他人,却没有给予支付或得到补偿时,就出现了外部性”,或“未被市场交易所体现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称为外部性”[2]。按照萨缪尔森(paul a samuelson)的理解,“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当有人被强加了非自愿的成本或利润时,外部性就会产生。更为精确地说,外部性是一个经济机构对他人福利施加的一种未在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的影响”[3]。综合上述观点,外部性的涵义是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从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比较而言的。正外部性(或称外部经济)是指一种经济行为给外部造成的积极影响,使他人减少成本,增加收益。负外部性(或称外部不经济)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由于决策者在自己承担的成本之外,带给他人或社会以额外的成本或负担,从而使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的现象。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外部性,主要是生产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尤其是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它会导致低效率的社会资源配置状态和生态环境污染、恶化的负面影响。 外部不经济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但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市场缺陷”导致外部不经济。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是一双看不见的手,引导自利的人们在谋取自身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促进社会福利,自利心对社会不仅没有坏处,甚至比社会关怀更能促进社会福利。但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是有一定的前提条件,或者说有一定范围的,那就是产权首先必须是明晰的。在产权不明晰或者是公共产权领域里,由于自利心的作用,“公地悲剧”必然会不断上演,即出现了大量的把好处留给自己、坏处转嫁给社会的“搭便车”现象。 在环境领域,企业向环境任意排放“三废”等行为,是外部不经济的典型例证。由于污染排放者无需承担消除对其他人造成的不利影响的成本,其私人成本就小于社会成本。这样,污染者仅从自己的私人成本或私人收益出发选择“最优”产量,具有过度生产的动机。这就说明,在存在外部效应的情况下,竞争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并不能自动导致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它只能使某些私人的福利达到最大,却无法使社会的福利达到最大。 二是“产权模糊”导致经济外部性。由于资源环境等属于公共物品的范畴,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消费的特征,即产权通常是不明晰的,也就是说环境资源领域建立产权和市场的交易成本太高。如对海洋渔业资源,特别是那些洄游性鱼类资源,很难建立有效

环境污染负外部性效应内部化方式的择优选择1

环境污染负外部性效应内部化方式的择优选择 摘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当前各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综合一些相关文献与文章,简单统计介绍了一些环境污染外部性问题的解决 方式,并对这些方式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择优,最后结合我国环境污染实际提出一些 治理建议。 关键词:环境污染外部性、命令控制方法、经济刺激方法、庇古手段、科斯手段 一、环境污染外部性内部化及大致途径 外部性指的是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经济现象。当个体的经济决策经过非市场的价格手段直接地或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其他个体的生产函数或成本函数, 并成为后者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变量时, 那么对前者来说就有了外部性。 所谓污染外部性的内部化.就是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产生的外部性效应进入它们的生产和消费决策,由它们自己承担,从而解决污染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内部化的四种主要途径:一是来自于政府的直接管制,二是基于市场的经济激励手段,三是厂商的自愿协商,四是依靠社会准则或良心效应。 直接管制是指政府以规章制度对环境污染外部性进行直接干预,包括命令和控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实施排污标准控制,即由政府管制部门制定并依法强制实施的某一污染源特定污染物排放的限度。 经济激励手段,是指从影响成本和收益人手,利用价格机制,采取鼓励性或限制性措施促使污染者减少甚至消除污染.从而使污染外部性内部化,以便最终解决环境污染负外部性问题的一种手段。对于污染外部性的内部化来说,经济激励手段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价格控制、数量控制和责任制度。 自愿协商即是指在政府干预的情况下,由市场自己来解决环境污染外部性的一种完全自由化的市场方法。 社会准则就是一种不依赖于政府和市场,而是依赖于社会机制的道德教育,对市场活动的参与者尤其是环境污染者进行制约,运用这种思想教育的方式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民文化和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有其作用。 二、环境污染外部性内部化的两种具体方法的对比择优 上述几种环境污染内部化途径在具体实施中往往被被分为两种具体方法:命令控制方法和经济刺激方法。 (一)命令控制方法:指有关行政当局根据相关法律、规章条例和标准等,直接规定活动者产生环境污染负外部性效应的允许数量及其方式,即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直接作用于环境污染对象并强制其执行环境标准的方法手段。它可以分为直接管制和间接管制两种,前者是直接对污染物排放进行规定,而后者一般是通过对生产投入或消费的前端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数量进行规定,最终达到控制污染物排放解决污染的负外部性问题的目的。 (二)经济刺激方法:指利用经济手段,间接作用于政策对象,刺激其改变行为的方

外部性问题

3.产权理论——阐述外部性问题内在化激励? 现代西方产权理论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维护自由的市场制度,提高其运行的效率。 西方产权理论则将效率作为产权制度变迁的动因。科斯主张产权清晰。 产权可分为私有产权和公共产权。科斯研究的是私有产权。他强调:对自身产品的占有、使用、改变、馈赠、转让和不受侵犯的一组权利都被认为是拥有产权的表现。在进行经济活动过程中,为达成任何一项自愿交易所必须耗费的各项费用的总和就是交易成本。这个概念是科斯在1937年《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创的,科学分析了经济中的外部性问题。 第一次把科斯的命题命名为“科斯定理”的乔治·J·施蒂格勒,根据科斯《社会成本问题》一文关于养牛人和粮农的例子,用完全竞争下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关系解释科斯定理。他说: “科斯定理这样断言,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等。”⑧老一代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是:养牛人的牛损害了粮农的庄稼,当然应当赔偿。一般地说,造成有害的外部性例如污染的一方,应当受到指责,并赔偿受害的一方。他们的政策主张是,存在有害的外部性时,政府调节是必要的。现在,科斯提出了新思想:外部性问题有相互性:一方面,养牛人损害了粮农,增大了社会成本;另一方面,粮农索赔,损害了养牛人,增大了养牛人的私人成本。他的政策主张是,存在外部性时,由有关各方进行谈判,就可以达到帕累托效率,而不用政府调节。 外部性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分为正的外部性(外部经济)与负的外部性(外部不经济)。 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的定义:当一个人从事一种影响旁观者福利而对这种影响既不付报酬又得不到报酬的活动时就产生了外部性(externality)。如果对旁观者的影响是不利的,就称为“负外部性或外在非经济”,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利的,就称为“正外部性或外在经济”。 1.生产的外部经济,如技术溢出; 2.消费的外部经济,如修剪自家草坪; 3.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如环境污染; 4.消费的外部不经济,如吸烟,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 庇古主张利用经济手段解决外部性经济问题。他认为环境污染引起了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的差异。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对于排污企业来说是一种外在成本,没有计入会计成本,企业有生产效率并不意味着社会生产的效率。而从社会的角度,要使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即最有效率的状态,就必须使市场价格等于社会成本。因此,需要政府代表社会进行干预,使外在成本企业内在化。 为此,庇古提出了著名的修正性税,即税收——补贴办法,其目的是使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一致。但征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恰当地规定税率和合理地征税,也要花费许多成本,导致社会福利的净损失,所以需要寻找新的解决办法。 (负)外部性的解决办法 1.征税 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矫正税(庇古税):用于纠正负外部性影响的税收 2.企业合并 3.规定财产权 可转让的污染许可证。理论依据:科斯定理 1.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不管权利如何进行初始配置,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

外部性内部化的公共政策手段和科斯定理

外部性内部化的公共政策手段和科斯定理 摘要:现代经济日趋壮大,生产能力带来产品数量激增,同时,由此产生的外部性也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治理外部性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整个社会福利的增长。通过对外部性内部化手段的分析,介绍了公共政策手段的类型,着重比较了公共政策手段,即庇古税和科斯定理之间的特点,找出了其在 解决污染问题方面的优劣。 关键词:外部性;公共政策;科斯定理 1 外部性内部化方法简介 矫正税 矫正税又称庇古税,基本思路是负外部性的发出方必须对每单位的外部性行为支付税收。其计算公式为 T=MSC-MPC=MEC=E(X)T为矫正税MSC,MPC分别 为边际社会成本与边际私人成本。 从矫正税来讲,它能够促使产生负外部性的经济主体将社会成本考虑到其私人产生成本去,并产出与社会成本相符的数量,提供政府收入增加,并有效地减少污染。然而,矫正税也必然有其局限性,由于外部性成本计量上的困难,以及 公共政策管理成本增高和寻租行为出现,使得矫正税的治理效果大大削弱。 矫正性补贴 这类补贴主要针对正负两类外部性提供补助,对正外部性提供补助相当于扩大其外部影响以达到增进社会福利的效果,而对负外部性提供补贴表明向污染者行贿。 (1)向正外部性提供补助。政府对产生外部正效应的厂商进行补贴,使产 量达到市场效率量。 (2)向负外部性者提供补助。负外部性带来的市场失效是具负外部性的生产或消费的产品数量过多,为矫正负外部性,鼓励厂商和减少产量的行为给与补助。 公共管制 指由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配置机制或间接改变和消费者的供需决策的一般规则或其特殊行为。这个治理外部性的方法运用的范围较广,也是普遍的政府手段,但是它要求与负外部效应的生产函数一致,并且信息完全。

政府如何解决外部性问题

政府如何解决外部性问题 什么是外部性?斯蒂格利茨认为,“当个人或厂商的一种行为直接影响到他人,却没有给予支付或得到补偿时,就出现了外部性”,或“未被市场交易所体现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称为外部性”。按照一般说法,外部性指的是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的现象。 你在屋前栽种花草,行人赏心悦目的同时,你并没有经过市场交易而得到他们支付的价格;当你发明了一种好办法清除外溢出来的原油时,这一好处将为许多未向你付款的人所享用,这产生了外部效应。我们将其称为正外部性。正外部性是指一种经济行为给外部造成的积极影响,使他人减少成本,增加收益。当造纸厂排出的生产废水,给下游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损害,也不是经过市场交易而向下游的人们支付了相应的价格;当你向小溪中倒入一桶酸液时,它会将鱼和植物杀死。但你没有向任何人赔偿这场灾难的损失,从而导致了负外部性的产生。负外部性指一种经济行为给外部造成消极影响,导致他人成本增加,收益下降。正如萨缪尔森所说的,“外部性是无意识的但却是有害的经济行为”。 解决外部性的主要方法是将外部性内部化。关于政府如何解决外部性的问题,济南水资源紧张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济南以泉水众多著称于世,素有“泉城”的美誉。清代刘鹗的《老残游记》中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描写。泉水与济南的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它在作出历史性贡献的同时,也抚育了李清照、辛弃疾等诸多文化名人。泉水是济南的灵魂。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泉水时涌时停,断流周期缩短且断流持续时间逐渐增长,最长断流时间多达926天。 造成泉水断流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上游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能力降低。二是下游地下水超采。随着济南市人口和城市规模的扩大 泉水是具有外部性的公共物品,济南人人都可享用它的社会以及生态效应,这是一种典型的外部正效应。而对泉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会破坏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外部负效应,从根本上说,环境的破坏也使得济南的每个居民收益受损。外部正效应的存在,意味着提供保护泉水的这项服务的生产者的边际效益小于社会边际效益,导致生产者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去进行这种活动,也就是说,从经济角度考虑,作为独立的投资者,因为受益小或无收益,没有私人投资者愿意投资保护泉水这项活动。泉水外部性的存在,则使泉水的使用者(泉水采水户)无需支付必要的代价就可获得较大的利益。由于采用地下泉水资源不必支付高代价,济南泉域内的公共供水企业和采用地下泉水的企事业单位,受经济收益的影响,人人都趋向于多采用地下泉水资源,而不愿使用高成本的地表水和黄河客水,从而导致地下泉水资源被过度使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济南泉水的保护仅靠某一个时期采取的紧急工程措施、行政措施是不能持久解决问题的,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提供完全足量的资金进行连续的投入,而必须对泉水保护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 解决公共物品外部性问题的方法有政府方法和市场方法。 政府手段一,加强政策管制,强化政府的监管职能 (1)出台法规,划定保护区 将泉域内易遭破坏的地区列为生态环境“重点预防保护区”,严禁实施各项开发建设项目,杜绝新的水土流失发生;将生态环境已遭破坏的区域列为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重

外部性问题的法经济学分析

第28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11月 Vol. 28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06 ────────── 收稿日期:2006-01-06 作者简介:尹德洪(1968-),男,江苏连云港人,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现代 西方经济学。 - 5 - 外部性问题的法经济学分析 尹德洪 (北京物资学院 经济学院,北京 101149) 摘 要:外部性问题是造成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法律经济学运用了不同于传统的庇古税或补贴以及外部影响内部化的方法,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关键词:外部性;市场失灵;法律经济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F0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6)06-0005-03 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尽管“《国富论》中所包含的经济思想、分析原则或分析方法,没有一个在1776年是全新的”,但“仍然有一些人把斯密的著作吹捧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开创性著作,这些人心里想到的,当然主要是斯密所鼓吹的各项政策,如自由贸易、自由放任、殖民政策等等”[1]。斯密认为,充分的经济自由是国家财富不断增长的首要条件和基础,因此,“利己心”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便贯穿了《国富论》一书的始终。只要“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利己主义动机就会驱使“经济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从而使资源达到最优的配置。同时,斯密认为国家的职能主要限于三个方面:保卫本国不受他国侵犯;保障社会成员的财产和人身不受他人侵犯;建设和保持一些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这些事业对个人来说是无利可图的,而对社会却是必要和有利的。因此,他所规定的国家职能,就是保证资产阶级有一个发展生产、积累财富的和平环境,也就是起到一个“守夜人”的作用,政府只要像一个“守夜人”那样,防止外来的暴行和侵略,并维持公共秩序就可以了,不要干预资产阶级的自由[2]。新古典经济学继承了斯密的衣钵,他们在“理性人”和“完全信息”的假设下,构建了一个“最大化——均衡——效率”的分析框架,认为完全竞争的自由市场能够实现“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以及“资源有效配置”,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然而,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使人们认识到,单纯地依靠市场机制,依靠“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并不会自发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反而会出现“市场失灵”。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了象征着宏观经济学体系建立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通论》认为,由于受“边际消费倾向的递减”、“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以及“对货币流动性偏好”等这三个基本心里因素的影 响,使得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在对新古典经济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凯恩斯提出了与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不同的政策主张,他强调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积极作用,坚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然政府的干预也不是万能的,它会导致“政府失灵”,但《通论》的出版,说明了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市场本身的缺陷,仅仅依靠市场自身的运行,会导致严重的经济后果,形成“市场失灵”,政府干预就是针对市场失灵而采取的一种纠正措施。面对不时出现的“市场失灵”和不时出现的“政府失灵”,人们认识到了“当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取代市场组织、一个复杂的大型经济。问题是市场组织既无心脏,也无头脑,它没有良心,也不会思考,没有什么顾虑。所以,要通过政府制定政策,纠正某些由市场带来的经济缺陷”,因此,“现代经济是市场和政府税收、支出和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混合体”[3]。 既然依靠单纯的市场运行会产生“市场失灵”,那么,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是什么呢? 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外部性的影响和公共物品以及不完全信息的存在[4](限于篇幅,本文仅讨论外部性对经济的影响以及纠正外部性的方法)。 所谓外部性,是指一个人或者一个厂商的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厂商的外部影响,或者称溢出效应,这种效应是在有关各方不发生交换的意义上的,价格体系受到的影响是外来的,存在没有经济报偿的“交易”[5]。具体地说,外部影响又可以分为四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生产的外部经济,即当生产者采取的行动对他人产生了有利的影响,但生产者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报酬时,便产生了生产的外部经济;第二种情形是消费的外部经济,即当消费者的消费活动产生了利于他人的影响,而消费者本人却不能从中得到补偿时,便产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