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电大】04灌溉排水新技术-0002辅导答案

【贵州电大】04灌溉排水新技术-0002辅导答案

【贵州电大】04灌溉排水新技术-0002辅导答案
【贵州电大】04灌溉排水新技术-0002辅导答案

04灌溉排水新技术-0002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205649 参考资料

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共10题,共50分)

1.(5分)

排水计划面积一般指()。

A、受灾面积

B、平均受灾面积

C、减免受灾面积

D、实际受灾面积

参考答案:B

2.(5分)

渠系动态配水是指在完成实时()后,确定各级渠道的初始供水日期和时间,放水延续时间以及放水流量。

A、灌溉流量

B、灌溉频率

C、灌溉次数

D、灌溉预报

参考答案:D

3.(5分)

平均流量法是根据多年实测资料,按日平均流量,将大于渠道引水能力的部分削去,再按()过程求其平均值,作为所拟定的水源供水流量。

A、旬或5日流量

B、旬或10日流量

C、月或5日流量

D、旬或月流量

参考答案:A

4.(5分)

为了对工程建筑物损坏的不完成整情况及功能丧失潜在情况作出更具体的评价,可用()

A、工程老化程度

B、工程安全运行指标

C、工程设备指标

D、工程设施完好率

参考答案:A

5.(5分)

作物有效利用率是评价田间()被作物有效利用的程度。

A、作物需水量

B、作物灌水量

灌溉排水工程学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中文名称:灌溉排水工程学 二、课程英文名称: 三、课程编码: 四、课程性质:专业课 五、学时数、学分数、开课学期、面对专业 学时:32;学分:2;开课学期:第七学期;水资、水利水电 六、课程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目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农田的需水规律和需水量计算,灌溉用水过程、用水量的确定,灌水方法和灌水技术的应用,灌溉系统规划布置及设计施工与管理。利用灌溉排水工程措施来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及改变和调节地质水情,及消除水旱灾害,合理科学和利用水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 学习本课程须注意下列要求: (1)要深入了解各种农田水分形式对作物影响和机理及作物生长对水分状况的要求,掌握利用势能理论研究土壤水分运动原理及计算。 (2)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选择合理的设计条件和计算方法,掌握作物需水量的计算、灌溉制度设计,灌水率值的基本技能。 (3)了解目前我国各灌区主要采用的灌水方法类型及原理,掌握各种节水灌溉技术的要素确定、细部结构设计。 (4)具有有压管道灌溉输水系统水力计算,管道布置的技能。 (5)能够结合实际确定灌溉渠系的规划布置原则并能合理规划布置,必须掌握灌溉渠道流量计算,渠道纵横断面设计,渠系水工建筑物工作原理的基本内容。 (6)具有绘制规划设计图纸、编制规划设计文件的技能。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水文水资源原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专业课。 先修课程:测量学、水力学、水文与水利计算、土壤物理学。 后续课程: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等专业课。 八、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以课堂授课为主,辅以多媒体课件和节水模型讲解。 九、考核方法: 闭卷考试,考试内容覆盖全部讲授内容; 课程成绩评定:平时作业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和出勤相结合的方式评定成绩。

试述给排水工程新技术

试述给排水工程新技术 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方面,与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有直接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排水工程必须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采用新技术,不断提高工程的质量,进一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给排水工程单位应该加强对给排水工程的重视程度,通过使用新技术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文章主要针对当前给排水工程中的新技术进行认真地分析,并提出新技术对给排水工程的重要作用,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足够的意见。 标签:给排水工程;新技术;应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镇化步伐,在发展的过程中给排水工程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间接地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于给排水工程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给排水工程必须能够适应新环境的发展,解决当前用水量逐渐增多以及水污染严重的问题,这也是当前相关部门必须认真解决的方面之一。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使用进一步促进了给排水工程的发展步伐,使得各项施工环节都得到了优化,进一步提高了给排水工程的质量,对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使用提供了帮助。下面文章主要針对当前给排水工程的基本情况来细致分析各项新技术的作用。 1 给排水工程 所谓的给排水工程其实主要是就是输送水资源的一些系统工程,其输送的水资源种类不一,作用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但是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体来说,给排水工程又可以细分为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两部分。给水工程,顾名思义主要是指把干净清洁的水资源输送到需要的住户内供人们使用,当然也存在一些其它的给水现象,比如消防用水也是一个重要的给水工程组成部分,需要进行恰当的设计,确保整个给水网络的合理性;而对于排水工程而言,则主要是把不需要的水资源排放到固定的位置,总的来说,其主要的排水类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把人们生活或者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生活污水或者工业废水进行排放,当然这种排放很多情况下都需要首先进行相应的处理,另外一方面则是针对雨水产生的积水进行排放,这也是排水工程比较关键的一个功能,其关系到整个城市的有效运转。由此可见,给排水工程确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需要我们慎重对待,试想一旦给排水工程出现了任何问题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城市的正常运转。 当前的给排水工程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运行问题,例如,水污染越来越严重,使得給排水工程的供水质量难以保证,这就使得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水资源污染的重视程度,同时使用最新的净水技术来提高供水的质量,保证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水。随着城镇人口数量的逐渐增多,用水量也越来越多,这不仅提高了供水的难度,需要进一步合理优化供水系统,同时通过采取科学的节水技术和设备来提升整个给排水系统的性能。当前工业污水越来越多,如何实现高效地净化并及时地排出已经成为了当前给排水部门的又一个难题,继续完善相关的技

灌溉排水工程doc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灌溉排水工程学:灌溉排水工程学是研究农田水分状况和有关地区水情的变 化规律及其调节措施,消除水旱灾害,并利用水利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而服务的科学。 2.农田水分状况:农田水分状况一般是指农田土壤水、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状况 及其相应的养分、通气、热状况 3.凋萎系数:作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率, 4.田间持水率: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 5.干旱:是指因天气、土壤、生理等原因导致作物体内水分亏缺的现象,或指 作物由根吸水不足而导致其体内水分失去平衡和协调的现象。 6.大气干旱:指农田水分尚不妨碍植物根系的吸收,但由于大气温度过高 (T=30°C)和相对湿度过低(≤30%),阳光过强或遇旱风(≥3m/s),造成植物蒸腾耗水过大,使根系吸水速度不能满足蒸发的需要。 7.土壤干旱:土壤含水率过低,作物根系从土壤中所能吸收的水量很少,无法 补偿叶面蒸发的消耗。 8.渍害:因降雨、灌溉水量太多,或因地下水补给水量太多,使土壤长期过湿, 危害作物生长的灾害。 9.土壤盐害:盐害:指土壤含盐过多,土壤溶液渗透压过高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 现象。 10.SPAC系统:田间水分运动是在水势梯度的作用下产生的,各环节之间是相互 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为了完整地解决农田水分运动问题,必须将土壤-植物-大气看作一个连续体统一考虑。这一连续体即为SPAC系统 11.作物需水量:植株蒸腾和株间蒸发两者的腾发量(蒸发蒸腾量)。 12.作物耗水量:土壤在任何水分条件下实际消耗的植株蒸腾、土壤蒸发和植物 体含水量之和。 13.需水量模比系数:作物某一生育阶段的需水量占全生育期的百分比。 14.需水临界期或关键期:水分亏缺对作物产量影响最敏感最严重的生育时期。 15.灌溉制度:是指特定作物在一定的气候、土壤、供水等自然条件和一定的农 业技术措施下,为了获得高产或高效,实现节约用水,所指定的适时适量的农田灌水方案。 16.灌水定额: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 17.灌溉定额:指作物全生育期单位面积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18.土壤计划湿润层:旱作物灌水时计划湿润的土层深度。 19.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作物产量与投入水量或作物消耗水量之间的关系。

灌溉排水新技术测试卷答案

灌溉排水新技术期中考试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 1.SPAC概念认为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是一个统一的连续体。 2.水分作为生产函数的自变量一般用灌水量(W)、实际腾发量(ETa)和土壤含水率三种指标表示。 3. 农作物的灌溉制度是指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 4.渠道输水损失主要包括水面蒸发损失、漏水损失和渗水损失三大部分。 5.微灌技术按灌水时水流出流形式分为微喷灌、滴灌和涌泉灌溉。 6. 喷灌均匀度是指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程度,常用均匀系数和水量分布图来表示。 7.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由水源与取水工程、输配水管网、给配水装置、保护设备四部分组成。 8.在进行水资源优化管理配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可承载原则、综合效益最大原则、可持续原则、水资源利用和水患防治结合原则、水资源利用和水资源保护相结合原则、开源与节流并重原则。 9.灌溉用水包括农业灌溉用水渔业用水、林业用水、畜牧业用水、、乡镇企业用水、农村居民生活用水。 10.我国南方渍害低产田可划分为贮渍型、涝渍型、潜渍型、泉渍型、酸渍型和酸渍型六种不同 类型。 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4分,总计20分) 1.水势梯度:含水体系(植物或土壤等)内两点间水势的逐渐升高或下降的变化现象。可用两点间水势之差与两点间距之比来表示。 2.凋萎系数:经过长期干旱后,作物因吸水不足以补偿蒸腾消耗而发生叶片萎蔫时的土壤含水量。为作物能利用水分的下限。 3.灌溉制度:灌溉制度是指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栽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 4.灌溉水资源优化管理:灌溉水量在空间上的合理分配、灌溉水量在时程上的合理分配。 5.渍害:亦称“渍害”。农业气象灾害之一。主要表现为:南方多雨地区麦类等作物在连续 降雨或低洼,土壤水分过多,地下水位很高,土壤水饱和区侵及根系密集层,使根系长期缺氧, 造成植株生长发育不良而减产。 三、选择题 (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至少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取上样,装入10g重铝盒中,称其重量为50g,放入烘箱烘干后重40g,则土壤重量含水率为( C )。 A.20% B.25% C.33.3% D.40% 2. 布置低压管道系统时,如果水源位于田块中心,且长宽比大于2,最适宜的管网布置形式为( A )。 A.“一”字形布置 B.“T”形布置 C. “L”形布置 D.环形布置 3.可以作为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工程径流聚集区域的有( ABCD )。 A. 休闲田块 B.路面 C. 坡面 D. 屋面和庭院 4. 水资源优化管理的动态规划数学模型,包含的变量有( ABD )。 A. 阶段变量 B. 状态变量 C. 离散变量 D. 决策变量 5. 以下哪一项属于微灌灌水器( ABC )。 A. 滴头 B.滴灌管 C.微喷头 D.渗水管 四、问答题(简要回答,每题5分,共20分) 1.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与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有何不同? 答:灌溉制度是指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栽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非充分灌溉是指在作物生育期完全按作物高产需要水量实施的灌溉方式。充分灌溉是针对水资源的紧缺性与用水效率低下的普遍性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灌溉技术。而非充分灌溉作为一种新的灌溉制度,不追求单位面积上最高产量,允许一定限度的减产。在水资源有限地区,建立合理的水量与产量关系模式,通过增加灌溉面积而获得大面积总量的均衡增产,力求在水分利用效率(WUE)—产量—经济效益三方面达到有效统一。 2. 渠道防渗衬砌技术有哪几种? 答:①土料防渗;②砌石防渗;③砌砖防渗;④混凝土衬砌防渗;⑤沥青材料防渗;⑥塑料薄膜防渗。 3.何为喷灌?与其他灌水方式相比,喷灌有何优缺点? 答:(1)喷灌是利用压力管道输水,经喷头将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的水滴,象降雨一样均匀地洒落在地面,湿润土壤并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一种灌溉方式。 (2)与传统的地面灌水方法相比,喷灌具有明显的优点:节约用水、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作物品质、省

综合管廊工程新技术应用

综合管廊工程新技术应用 1、测量新技术 测量采用全站仪,用极坐标法进行放线,保证精度,提高工效。计量、资料全部采用计算机进行,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效率。 2、路基新技术 (1)基底处理技术 软土基底处理是路基工程的难点,针对软土地基的排水、固结、观测,采取下列一些新技术。 ①竖向排水技术 竖向排水有许多方法,有一些也是传统技术、综合介绍如下:袋带砂井排水、砂桩排水、碎石桩排水、排水芯带排水,还有一种电渗排水。 ②真空填载预压技术 过去预压时间都较长,一般计划时间6个月,现在是在地基上覆盖薄膜真空装置,称竖向排水体。然后填筑路基、边填边进行真空吸水,软基中的含水量通过竖向排水体排水,很快软土地基完成固结。达到设计效果,比超载预压的成本要降低很多。 ③地基加固技术:软土地基加固的技术有粉喷桩、水泥浆搅拌桩、旋喷桩及碎石(中粗砂)挤密桩、石灰桩等加固技术措施。 3、级配碎石层新技术 应采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级配碎石,用稳定拌和机拌和2遍以上。用拖拉机、平地机或轮胎压路机在已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和整形。整型后,当混合料中的含水率等于或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

时,即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一般需碾压6~8遍。 4、水泥稳定碎石层新技术 用稳定拌和机拌和2遍以上。拌和深度应直到级配碎石层底,用拖拉机、平地机或轮胎压路机在已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和整形。整型后,当混合料中的含水率等于或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一般需碾压6~8遍,应使表面无明显轮迹。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用2.0~2.5km/h,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中央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答案

《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复习题(一) (包含第一、二章内容) 一、不定项选择题 1、衡量作物蒸腾强弱的表示方法有()。 B.蒸腾效率 A.蒸腾速率 C.蒸腾系数D.蒸腾原动力 2、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土壤中大孔隙向下渗透至根区以下的水分叫做()。B.膜状水C.毛管水D.重力水 A.吸湿水 3、()是指土壤水分体积占土壤孔隙容积的百分数。 B. 土壤容积百分率 A.土壤质量百分率 C.土壤水饱和度D.土壤相对含水量 4、下列哪些是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 B.灌水入渗 A.降雨 C.裂隙水D.承压水 5、单位数量土壤水所具有的势能称为()。 B.压力势 A.土水势 C.基质势D.重力势 6、下列哪些属于影响作物产量的可控因素()。 B.水量 A.气候 C.种子D.肥料 7、水分作为生产函数的自变量一般用下列哪些指标表示()。 B. 腾发量 A. 灌水量 C. 土壤含水量D. 边际产量 8、下列哪些是分阶段考虑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 B. 减法模型 A. 加法模型

C. 相乘函数模型D. 积和综合模型 二、判断题 1、原生质是细胞的主体。() 2、蒸腾效率是蒸腾系数的倒数。() 3、碳水化合物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与蛋白质相同。() 4、土壤含水量增高时,脂肪含量和油的碘价都有降低的趋势。() 5、当农田水分多时,蒸发蒸腾强烈,空气湿度高、气温低。() 6、土壤基质势越低,土壤阻力越小。() 7、土壤比水容随土壤含水量变化较大。() 8、毛管水能抗拒重力作用而不流失。() 9、田间持水量是土壤中有效水的下限。() 10、一般壤质土的有效含水量最多,砂质土含量最多。() 11、因变量只有一个,即产量。() 12、缺水程度用实际腾发量和最大腾发量之比表示。() 参考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 C AB A BC D ABC ACD ABC D 二、判断题 √√××√×√√××√√ 《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复习题(二) (包含第三、四章内容) 一、不定向选择题 1、旱作物目前的节水型灌水方法主要有()。

灌溉排水工程总结教学教材

1.我国水资源概况:缺水、时间分布不均匀、空间分布不均匀。 2.灌溉排水的发展方向:我国灌溉排水事业发展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重点放在对灌 区专管机构和末级渠系的管理体制改革、现有灌排工程的更新改造和积极贯彻落实终端水价改革上。 3.灌溉排水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内容:1.调节农田水分状况2.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 4.调节农田水分状况的措施:1.灌溉措施(补充农田水分的不足)2.排水措施(排出农田多 余水分) 5.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的措施:1.蓄水保水措施。2.调水、排水措施。 6.灌溉排水工程学的根本任务:通过兴建和运用各种水利工程措施,调节和改善农田水分 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使之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7.农田土壤水分存在的基本形式:固态、液态、气态。固态水只有在土壤冻结时才存在。 气态水存在于未被水分占据的土壤孔隙中。液态水是土壤水分存在的主要形态,分为吸着水、毛管水、重力水。 8.农田水分消耗的五个方面:植株蒸腾、棵间蒸发、渗漏、地表径流、组成植株体的一部 分。 9.作物需水量=植株蒸发量+棵间蒸发量 10.作物需水量影响因素:作物因素、气象因素、土壤因素、农业技术。 11.作物需水量计算方法: 1.直接计算法:经验公式、蒸发皿法、产量法、多因素法。 :ET同时段的水面蒸发量ɑ需水系数 b经验常数 2.基于参照物蒸发蒸腾量的半经验公式。 12.水分亏缺对作物生长的影响:1.对作物生理过程2.对作物生长和产量3.正面效应。 13.土壤水分亏缺的评价指标:土壤水分指标、作物水分指标、气象指标。 14.灌水方法分为全面灌溉和局部灌溉。 全面灌溉分为地面灌溉、喷灌。(地面灌溉分为:畦灌、沟灌、淹灌、膜上灌) 局部灌溉分为微灌和渗灌。 15.畦灌适用于窄行距离的作物;沟灌适用于灌溉宽行距的中耕作物;淹灌适用于水田。盐 碱地改良;喷灌使用于蔬菜、果园、苗圃。

给排水管道非开挖施工新技术探析

给排水管道非开挖施工新技术探析 发表时间:2017-08-09T13:53:50.3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作者:林淑珍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政给排水管道建设量猛增.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仍采用开槽埋管的作业方式,开挖路面施工会影响交通 身份证号码:44068219850413xxxx 广东 5282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政给排水管道建设量猛增.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仍采用开槽埋管的作业方式,开挖路面施工会影响交通、污染环境,给市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本文从概述相关内容着手研究,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析了给排水管道非开挖施工新技术的应用,以期给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给排水管道;非开挖;施工;新技术 前言 作为给排水管道施工中的重要工作,对新技术新方法的采用可以大大提升施工效率,优化施工效果。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其施工新技术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给排水管道在实际施工及后期应用中的整体效果。 一、非开挖施工技术概述 非开挖技术被应用于公路、铁路、建筑物、河流与在闹市区、古迹保护区、农作物及环境保护区等不能开挖条件下市政管线的铺设、更修与修复。该技术的综合成本低、施工周期短、环境影响小、不影响交通、施工安全性好等优点,因此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地下管线工程施工中也得以十分广泛的应用。 非开挖技术可分为两类,新管线的铺设技术和旧管道的修复与更新。以下是新管线铺设和旧管道的修复与更新的非开挖技术施工的主要方法。新管线铺设的主要方法:顶管法、水平定向钻进、导向钻进、水平顶推钻进等;旧管道的修复与更新主要方法:爆管法、胀管法、内衬法、软衬法、喷涂法、灌浆法等等。 非开挖技术设计前必须进行现场踏勘、勘察、测量等调查。目的是查明有无阻碍施工的因素,确定非开挖给排水管道的路线,从而使非开挖施工工程经济合理、安全可靠。非开挖段设计前的调查结束后,就要进行非开挖的设计工作,非开挖设计直接关系到非开挖段的施工质量,非开挖设计应综合考虑工程性质、使用要求、地质条件、现场条件、施工技术、综合造价等因素。 二、给排水管道非开挖施工新技术的应用 非挖开技术在给排水施工中主要有铺设、更换新管道和修复置换旧管线两方面的应用。通常铺设管线采用的施工技术包括:小口径管道(d<900mm)采用夯管法、气动矛法、水平导向钻进法;大口径管道(d>900mm)采用顶管法、盾构法、隧道施工法等。修复旧管道施工技术包括:原位固化法、滑动内插法等。 2.1 铺设管道 (1)顶管法 顶管法在给排水施工中是较为常见的,按工艺分为手掘式、土压平衡式、泥水平衡式、气压平很式等4种。顶管施工是继盾构施工之后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下管道施工方法。我国最早采用的非挖开施工法就是顶管法。过去顶管法是一种特殊的施工手段,但现在顶管施工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手段被普遍接受。顶管施工先在管道设计路线上施工一定数量的小基坑作为顶管工作井,作为一段顶管的起点与终点,工作井的一面或者两面侧壁设有圆孔作为预制管节的出口和进口。顶管出口孔壁对面侧墙为承压墙,其上安装液压千斤顶和承压垫板。千斤顶将带有切口和支护开挖装置的工具头顶出工作井出口壁,然后以工具头为先导,将预制管节按设计轴线逐节顶入土层中,直至工具头后第一段管节的前端进入下一工作井的进口,这样就施工完一段管道的铺设。 (2)水平导向钻进法 水平导向钻进法是一种无需挖掘工作井就能快速铺设地下管线的钻进将钻探技术与控向技术,是非挖施工法中应用较广的一种。其原理是通过预先设计的铺管线(可通过设备上的电脑进行辅助设计)由转机驱动装有锲形钻头的钻杆从地面钻入,再按照预定方向绕过地下障碍,直至抵达目的地。然后卸下钻头换装适当尺寸和特殊类型的回程扩孔器,使之能够在拉回钻杆的同时水平钻孔至所需直径,并将需要铺设的管线同时返程牵回至钻孔处,以保证铺设管线不会由于空间不足或摩擦而受到破坏。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测量定位→钻机就位→导向孔钻进→扩孔→回拉管线→检查井砌筑→工作坑回填→地貌恢复。该工艺施工优点:1.导向仪导向,快速高效准确;2.钻孔方向易控制,施工场地要求简单;3.导向探测与管线探测相结合有效调整钻头,避开管线,适合复杂地层条件下的施工。 2.2 管道更换 目前非挖开管线更换方法主要有裂管法、吃管法、胀管法、抽管法等4种。目前裂管法、吃管法在管线更换中较为常用。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PE管等塑料管的更换,适用于小区改造等。 (1)裂管法:它是用一组裂管器将旧管道切开并扩径后,代入一根同径或者大1-2级的PE管,以达到修复旧管道或者扩容的目的。整个系统由柴油动力源、压力机、拉杆及裂管器组成。 (2)吃管法:它使用经改进的微型隧道施工设备或者其他的水平钻机,以旧管道为导向,将旧管道从端部连同周围的土层回转切削,破碎或冲击破碎的同时顶入直径相同或者稍大的管道,完成管线的更换。破碎后的旧管片和土由螺旋钻杆排出。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更换埋地较深的非加筋管道。 2.3管道修复 由于受到设备和技术的限制,在我国非挖开管道修复技术刚刚起步,用于管线修复的设备基本上依靠进口,所以一些施工方法还不成熟,甚至有些工艺处于空白状态。管线修复一般分为局部修复法和内衬法两种。 (1)局部修复法是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手段,对管道内部局部已经腐蚀或者破坏的部分进行修补,达到防渗防漏的目的。它包括化学稳定法,机器人进管道修补法,喷涂法等。 (2)内存法是在施工前将新管道通过机械变形,使其端面产生变形(直径变小或者改变形状),随后将其送入旧管内最后通过加热,加压或者依靠自然作用使其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和尺寸,从而与旧管形状紧密配合。它包括传统内衬法,缠绕法,管片法等。下面就缠绕法具体介绍一下:缠绕法主要用于修复污水管道,该技术发明于澳大利亚。缠绕法是利用聚氯乙烯(PVC)或高密度聚乙烯(HDPE)

第五节 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第五节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本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应注意与其它工程施工的配合与衔接。如与田间路桥工程施工就形成交叉作业,过水管涵的施工应与田间路桥工程施工密切配合,避免二次开挖。渠道与新修道路伴行时,必须待道路路面施工完毕后,方可进行渠道两侧的衬砌及渠底砼的浇筑,避免道路工程压实时侧压对水利工程的破坏。灌溉与排水工程应视整个工程进展情况有计划地进行。 一、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沟槽土方开挖→浆砌石(砼)渠道施工→土方回填→养护→报验。 二、施工工艺 (一)、土方开挖 沟槽开挖之前弄清与施工相关的地下情况、已建管道情况,沟槽以逆流方向进行开挖,使已铺设的下游管道先期投入使用,供后段工程的施工排水。根据施工设计图纸、现场地质情况及场地条件,沟槽采用人工与机械开挖相结合方式,单槽开挖,开挖深度H 小于1.5m 的采用直槽开挖挡土板支撑,开挖深度H 大于1.5m时采用按1:0.75放坡开挖。用机械开挖至槽底高程以上20cm 左右时,采用人工清槽,以保证槽底土壤结构不被扰动或超挖,认真控制槽底高程和宽度。当开挖到接近槽底深度时,应随时复核槽底标高,避免超挖。开挖的槽底标高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先设法降低地下水位。沟槽开挖后应及时进行管道、沟渠、池槽等构件的基础施工,以免槽底土壤暴露过久,若出现超挖现象,则及时进行处理。施工期间应注意保护与开挖的沟槽附近的地上、地下设施。对于不明障碍物,应查明情况采取措施清除后才能施工。 (二)、模板制作与安装 1、模板的设计,制作和安装保证模板结构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承受混

凝土浇筑和振捣的侧向压力和振动力,防止产生移位,确保混凝土结构外形尺寸准确,并有足够的密封性,避免漏浆。 2、模板采用现场制作木模板,模板的制作应满足施工图纸要求的建筑物结构外形,其制作允许偏差控制在规范的规定标准之内;支架材料采用钢脚手架,模板的金属支撑材料应符合金属支撑要求。 3、模板木材的质量达到Ⅲ等以上的材质标准,腐朽、严惩扭曲或脆性的木材严禁使用。 4、木模面板厚应不小于3cm ,析面应尽可能光滑,不允许有凹坑、皱折或其他表面缺陷。 5、安装按施工图纸进行模板安装的测量放样,重要结构应设置必要的控制点,以便检查校正;模板安装过程中,应设置满足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变形和倾覆;结构混凝土模板安装的模板允许偏差,遵守规范的规定。 6、模板的清洗和涂料 模板在每次使用前应清洗干净,为防锈和拆模方便,木模板面应采用烤涂石蜡或其他保护涂料,不得采用污染混凝土的油剂,不得影响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的质量,若发现在已浇筑的混凝土面沾染污迹,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清除。 7、拆除 模板拆除时限,除符合施工图纸的规定外,还遵守下列规定:不承重侧面模板的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损伤时,方可拆除,在混凝土强度不低于3.5Mpa时,方可拆除,底模应在强度达到规定后,方可拆除。 (三)、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施工程序 测量放样→检测→支模→浇筑混凝土→拆模→养护。 2、混凝土施工方法 进行基槽开挖并人工修整工作面,结构尺寸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经监理单位

给排水管道非开挖施工新技术

给排水管道非开挖施工新技术 发表时间:2017-12-11T11:15:51.4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作者:王星军 [导读] 摘要:随着给排水管道应用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其非开挖施工新技术凸显出重要意义。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171 摘要:随着给排水管道应用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其非开挖施工新技术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从概述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分析了给排水管道非开挖施工新技术的应用,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研究了非开挖技术的提高,阐述了个人看法。 关键词:非开挖技术;施工;给排水管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政给排水管道建设量猛增。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仍采用开槽埋管的作业方式。开挖路面施工会影响交通、污染环境,给市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也容易造成路面质量下降,缩短使用寿命。政府部门将出台限制开挖政策以消除路面“拉链”现象。城市的给排水管道超期服役,管道往往要铺设在车道下或穿过构筑物,按传统的施工方式不仅耗资巨大,实施上也有一定的难度,这就使得管道更新改造无法完成。非开挖施工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厦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在管网的建设中,应用水平非开挖技术完成了多项给排水管道穿越工程,均取得较好效果。 1非开挖技术的概念和发展 我们通常所说的非开挖技术就是指在不破坏地面完整性的情况下,在地下开展管线的铺设和一些修复性的工作。在非开挖施工受到了地理环境或者是技术因素限制的时候,通常,铺设的过程中地下管线的直径为40—2500mm。市政的给排水管道施工的过程中已经开始使用非开挖技术,这种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体现出了非常明显的优越性,和传统的技术相比,其在施工的准确性和施工的效率方面都要更好,因此,这种技术在我国的市政给排水管道建设当中也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2常用的非开挖技术 2.1导向孔 导向孔通常是在水平方向上根据预定的角度沿着已经设定的截面完成钻进,导向孔方向的控制主要是钻头后面的钻杆内控制器来完成。 2.2预扩孔 导向孔完成后,要将该钻孔进行扩大到合适的直径以方便安装成品管道,此过程称为预扩孔,依最终成孔尺寸决定扩孔次数。通常,在钻机对岸将扩孔器连接到钻杆上,然后由钻机旋转回拖入导向孔,将导向孔扩大,同时要将大量的泥浆泵入钻孔,以保证钻孔的完整性和不塌方,并将切削下的岩屑带回到地面。 2.3回拖管道 预扩孔完成以后,成品管道即可拖入钻孔。管道预制应在钻机对面的一侧完成。扩孔器一端接上钻杆另一端通过旋转接头接到成品管道上。旋转接头可以避免成品管道跟着扩孔器旋转,以保证将其顺利拖入钻孔。回拖由钻机完成,这一过程同样需要大量泥浆配合,回拖过程要连续进行直到扩孔器和成品管道自钻机一侧破土而出。 2.4盾构法 就是一种在地下由前端掘进后端衬砌的施工设备,为钢制壳体,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前部的切削环、中部的支撑环和尾部的衬砌环。切削环可作为保护罩,能将其刃脚插进土层中,人工或机械在环内挖土、出土。在支撑环内安装有液压千斤顶等推动装置。千斤顶的前端固定在切削环上,当切削环内挖土工作完成后,它负责将整个盾构壳体向前移动。当千斤顶回程后端收缩后,就留出了衬砌环,在衬砌环内人工或机械衬砌预制砌块当砌完一环砌块后,千斤顶又可以将砌块傲为后背向前推动盾构壳体,开始下一个挖土和衬砌的循环。 3施工中应注意风险的防范 相比传统的施工方法,采用水平定向钻铺管技术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地下施工的复杂性和不可视性使得管道穿越面临失败的风险,要表现为管孔的报废、回拖的失败以及钻坏现有设施造成的损失。实践表明:根据不同的工程情况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是确保管道穿越成功的关键。 3.1获取详尽准确的地下资料 施工单位常因为主观疏忽和一些客观的因素,对钻孔沿途土层结构和管线情况了解不够准确,钻进轨迹上遇到障碍物而导致钻进失败,甚至发生损毁现有设施的事故。一般可采用查阅相关资料、实地开挖和钻探方法获取有关地层和地下水的情况,主要是土层的标准分类、孔隙率、含水性、透水性以及地下水位、基岩深度和含卵砾石情况等信息,为评估施工风险、选择钻进方法和配制钻液提供依据。在老城区施工,获得有关地下管线和其它埋设物的详细资料尤为重要。现存资料可能不够准确完整,为保证钻进施工安全,在对场地周围各管线井室、标志以及相关资料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采用物探的技术手段进行探测,防止发生事故。 3.2选用合适钻 机钻机是定向钻的核心设备,依靠其产生的推拉力、旋转扭矩完成钻进、扩孔和回拉管道。在钻机的选择上考虑不周是造成工程失败的重要因素。推拉力和最大输出扭矩是钻机最重要的性能参数,也是钻机选定时首先要考虑的。钻机的回拖力必须足够克服管道、钻杆与地层之间产生的摩擦阻力。好的地质条件,成孔质量好,回拖力小;管径越大、长度越长,回拖力越大。一般情况下,钻机最大回拉力应大于回拖管段自重的1/2。另外采取较大的扩孔直径,回拉过程保证泥浆流顺畅等措施,可有效减小回拖力。预扩孔的扭矩主要与地质条件、扩孔器直径、扩孔速度和上一级扩孔的质量有关。土质的硬度和扩孔器的直径越大,扩孔速度越快时,扭矩越大。上一级扩孔的质量越好,扭矩越小。其次,钻机具有良好的连续工作性能,可避免施工中途停钻而发生危险,提高工程成功率,这对于较大口径、长距离的钻进施工有重要意义。同时应注意钻机检查保养工作,保持良好使用状态。 3.3钻进监控手段 导向孔钻进过程中#为了防范钻头偏离设计轨迹发生事故,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监控。通过随钻测量技术获取孔内钻头的有关参数,发现偏差做出相应的调整,确保钻进的精确度。反馈信息的准确性是精确定位和及时控向的基础,传递信息的手段主要有电磁波法和电缆法两种。电磁波法有效范围在300m以内,测量深度在15m左右,缺点是需要随钻跟踪,所接受的信号质量会受周围磁场干扰#影响信息的准确性,一般用于中小型工程。电缆法依靠缆线作为传输信息的手段,缆线在增加操作复杂性的同时,抗干扰能力大为提高#也不需随钻跟

灌溉排水工程学试卷3

课程试卷(3)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作物耗水量主要是指(作物生理耗水)及(作物生态耗水)。 2、斗、农级排水渠沟网主要有(沟—渠—路)、(沟—路—渠)及(路—沟—渠)三种基本布置形式;其内部条田田间灌溉网可根据不同地形布置为(纵向布置)与(横向布置)。 3、在明渠横断面设计中应以(设计)流量作为基本设计依据,并考虑非常情况下的(最小)流量和(加大)流量。 4、作物的耐淹能力是指作物允许的(耐淹水深)和(耐淹历时)。 5、农作物对排水的基本要求有(除涝)、(防渍)、及(控制土壤盐碱化)。 6、灌区灌溉管理主要由(组织管理)、(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经营管理)、(环境管理)组成。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土壤水分存在的基本形式及其对作物有效性。 答、(1)吸着水;紧附于土壤颗粒表面,一般不能被作物利用,其上限(最大分子持水率)以下的水分为无效水。(2)毛管水;田间持水率和无效水之间的水,容易为农作物利用,称为有效水。(3)重力水;如地下水位高,停留在根系层的重力水影响土壤的通气,这部分水称为过剩水。 2、简述量测作物需水量的主要方法和步骤。 答、量测作物需水量的主要方法有: (1)、直接计算作物需水量的方法。主要步骤:根据田间试验直接测定作物需水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经验关系,直接计算出作物需水量,其中作物需水量的田间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器测法、田测法、坑测法等。 (2)基于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实际作物需水量的方法。主要步骤:先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 ;再根据不同作物的实际情况及土壤实际含水率状 况,确定作物系数K C 和土壤水分修正系数K θ来计算实际作物需水量。 3、简述灌溉用水量概念、计算方法与其在生产实际中的作用。 答、灌溉用水量是指某一灌溉面积上需要水源提供的水量,其大小及其在多面和年内变化情况,与各作物的灌溉制度、灌溉面积、作物种植结构、土壤、水文地质、气象条件以及渠系输水和田间灌水的水量损失等因素有关。 计算方法:对于某灌区,各作物某次灌水的净灌溉水用量该种作物种植面积 与灌溉定额的乘积,即M 净=ω i ×m i 。全区任何一个时段内的净灌溉用水量M 净 等 于该时段内各种作物净灌溉用水量之和。在根据灌溉水利用系数η 水 即可求得灌溉水毛流量,即为灌区从水源取得的水量。 灌溉用水量在实际中的作用体现在影响灌溉工程规模的大小和对灌水率的使用修正。一般情况下,修正灌水率即是改变灌溉制度中灌水持续时间,增加了输送水的损失量,这会影响该时段的灌溉用水量。 4、简述灌水方法种类及特点。 答、我国目前主要的灌水方法有: (1)地面灌水方法;优点:操作简便、运行简洁;整体经济投资小,土壤储水量大。 缺点:地形高差变化均匀,前期使用劳动力较多;水的使用量大。 (2)喷灌灌水方法。优点:省水、增产、省工省地、适应性强,可以结合施肥、喷药等同时进行,有利于实现灌水机械化和自动化。

2020年电大考试《灌溉排水新技术》形成性考核1-2

《灌溉排水新技术》作业 作业1 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1至2章,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 一、问答题(简要回答,每题2分,共40分) 1、水对作物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7 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一切生化反应的介质; 溶解和输送养分; 保持作物体处于一定形态。 2、简述水对作物的生态作用。P9-10 在作物的一生中,水对其生育发展状态作用各异,主要表现在: 种子萌发期,水分可使种皮软化,氧气透入,呼吸加强,凝胶状态的原生质向溶胶状态转变,促进种子萌发。 水分影响作物根系的发育,土壤水分多,根系生长缓慢,土壤水分较少时,根系较发达。 水分影响作物茎叶的生长,一般是土壤水分缺乏时,茎叶生长缓慢,而水分过多时,作物茎秆细长柔弱,后期易倒伏。 水分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水分的减少对生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蒸腾,再次是同化。 土壤水的含量还会影响作物的产品质量,一般土壤含水量少时(在适宜含水量范围内),氮和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碳水化合物,当土壤含水量减少时,淀粉含量相应减少,木质素和半纤维有所增加,纤维素不变,果胶质则减少;在土壤含水量增高时,脂肪含量和油的碘价,都有增高的趋势;纤维作物的纤维,在土壤含水量较低的情况下,作物的导管发达,输导组织充实,纤维质量好。 3、水对改善作物生态环境的作用有哪些?P10-11 水对改善作物生态环境的作用主表现在: 以水调气; 以水调温; 以水调肥; 改善农田小气候; 提高耕作质量和效率; 影响农业技术措施的采用和实施。 4、何谓作物蒸腾?有何作用?P8 作物将根部从土壤中吸入体内的水分,通过植物体本身输送到作物的叶片,由叶片上的气孔,蒸散到大气中去的现象,叫做作物蒸腾。 作用: 首先,蒸腾是作物吸收和转运水分的主要动力;第二,蒸腾作用引起的上升气流能使进入作物的各种矿物盐类分配到各个部位;第三,蒸腾可调节作物体内的温度。 5、衡量作物蒸腾作用强弱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P9 衡量作物蒸腾强弱的表示方法有以下3种: ⑴作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面积蒸腾的水量,蒸腾速率; ⑵作物制造1g干物质所需要的水分克数,蒸腾系数; ⑶作物每消耗1kg水所形成的干物质克数,蒸腾效率。 6、如何对土壤水进行分类?P14-15 存在于土壤中的水,我们把它称为土壤水。可根据土壤水的存在形态及水分在土壤中的受力情况进行分类。土壤水有 三种存在形态,气态、固态和液态,其中气态水是以水汽的形式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气态水分子,可与大气相通,数量 极少;固态水是指土壤冻结时存在于土壤中的冰晶;液态水是以液态的形式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水分,它是对作物最有 意义的水分形式。 液态水,根据水进入土壤后受力的不同和被作物利用的难易程度,可分为:吸湿水和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其中 吸湿水和膜状水是受土粒的分子引力作用,而吸持的水分;毛管水是受毛管力作用而保持的水分;重力水是在重力的作 用下穿行于土壤中的水分。 7、何谓土壤水分常数?有哪几种?P16 将土壤水的数量和形态联系起来的特征含水量,称为土壤水分常数。常用的有:吸湿系数(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饱和时,土壤吸湿量达最大值,称最大吸湿量或吸湿系数)、最大分子持水量(膜状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田间持 水量(毛管水悬着水的最大含量)、凋萎系数(当植物的吸水力小于土壤的持水力,植物因水分亏缺而发生永久凋萎, 此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作凋萎系数) 8、何谓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处于有效水上下限之间的水分是否具有同等的有效性?P16 土壤水分的有效性是指土壤水分是否能被作物利用及其被利用的难易程度。

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节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1、排水施工工艺流程和方法 排水管道的施工应遵循先深后浅的原则进行,根据管道的埋深不同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总体采取分两个作业面同时施工。 排水工程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施工准备及场地平整→测量放样→沟槽开挖→砂碎石基础→安管→护管及检查井→闭水试验→回填土。 2、主要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除了机械、工具及人员的准备外,应及时组织人员布置材料堆场和加工场地,并联系好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 2、测量放样:根据业主交付的道路定位桩和水准点,进行复核,将复核结果上报监理工程师,如与原提供的数据有出入,则应请监理和业主复核,如有疑意需请专业测量单位重新设点。沿线100米左右设一临时水准点,复验合格并经监理认可后启用。 3、沟槽开挖支护: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沟槽开挖采用大开挖。场地采取明沟排水的施工方案,即在沟槽两侧设置明沟集水坑集水。 4、沟槽开挖:沟槽开挖按先深后浅的原则进行施工。边坡系数按各段具体土质情况控制在1:0.33~1:0.5之间。管沟槽开挖,先用挖掘机挖至管顶高程后,放中心线用人工挖土清底,雨季施工要控制开挖长度不宜大于30M,做到流水线施工,尽量减少晾槽时间,以防止边坡失稳塌方。 5、砂碎石基础:沟槽开挖到设计标高并经项目部质检组及监理复验合格,立即根据设计要求铺设,先用中、粗砂将管底腋角部位填充密实后,再用中、粗砂或最大粒径小于40㎜的碎石屑、砂砾分层填筑至管顶以上500㎜以内。 6、安管:采用机械下管,人工紧管。管道由汽车运入工地后,机械下管,

安装时采用挖掘机起吊至沟槽,然后采用倒链葫芦紧管。安管就位应稳固,严格保证高程,复核测量,同时控制平面位置准确。 7、检查井砌筑:砌筑前必须检查基层尺寸及高程,并给砌筑用的红砖洒水湿润。砌体中砌砖灰缝应不大于1CM,垂直方向应错缝,并采用挤浆法砌筑。每砌高0.7~1.2M找平一次。检查井流槽,应严格按照设计弯道半径及槽顶高程砌筑。支管及雨水管随砌随接好,灰浆挤严,支管与检查井间应使用短管断开,以免沉陷不均断裂。 8、闭水试验:试验可利用管节两端检查井作为闭水水头,要求水头在上游管道内顶2.0m以上,闭上试验前应先灌水24小时,使管道充分浸透。加水至标准高度,观察水位下降值,若在30min内水位下降在规范规定值以内,则闭水试验合格。 闭水试验合格后,应及时抽干管内水,拆除管内封堵。 9、沟槽回填:闭水试验符合要求后,进行沟槽回填,回填土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管道工程和道路工程的质量,故回填不得采用淤泥质土,土质要求均匀,无块石、碎砖、垃圾等杂物。为了保证回填时的质量,当日回填应当日夯实,同时必须保证构筑物的安全,管道、井室等不位移、不破坏。回填土时应注意的其它事项: (1)沟槽两侧应同时回填,两侧高差不得超过30CM。 (2)构筑物、井室、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回填土的夯实,宜用人工夯实或蛙式打夯机夯实,确保回填土的密实,防止沉降。 (3)两个回填土段的搭接处不得开陡坡,应将夯实层留成阶梯状,其长度应大于高度的二倍。 (4)每层虚铺厚度宜≤30CM,层层做密实度试验,经密实度试验合格后,方可继续回填,不达到质量要求的不准回填。 (5)沟槽回填土压实度标准,详见“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灌溉排水新技术

03灌溉排水新技术-0005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90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50分。) 1. 在排水顺畅的情况下,由设计暴雨推求流量的方法有()和平均排除法。 ?流量资料推求 ?地区排涝模数公式法 ?暴雨资料推求 ?排水面积推求 2. 地下水临界深度最小的是()。 ?砂壤土 ?轻壤土 ?中壤土 ?黏质土 3. 动态规划是把研究的问题分成若干阶段,且在每一个阶段都要(),从而使真个过程取得最优效果。 ?初步设计 ?经济论证 ?进行可研 ?作出决策 4.

防治土壤盐碱化要求必须控制地下水位在()以下。 ?实际深度 ?临界深度 ?分水岭水深 ?地下水深 5. 通常把不至于引起耕层土壤积盐危害作物生长的最小地下水埋藏深度,叫做()。 ?地下水深 ?地下水分水岭 ?地下水临界深度 ?地下水实际深度 6. 以下几种盐碱土中,对作物危害最大的是()。 ?白碱 ?油碱 ?瓦碱 ?马尿碱 7. 放淤改碱的时间应选择在()。 ?冬季

?河流水量充沛季节 ?含沙量低的季节 ?含沙量高的季节 8. 以下对于盐碱地改良措施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排水是改良盐碱地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采用较多的是明沟排水 ?灌水冲洗时,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土壤含盐量越高,所需要的冲洗定额越大 ?放淤冲碱的计划落淤厚度确定后,河水泥沙含量越高,所需放淤定额越大 ?种稻改碱措施中,当土壤含盐量较高时,必须进行播种和插秧前的泡田洗盐,使土壤含盐量降低到对稻苗生长无害的程度 9. 耕作土壤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而转化为盐碱土的过程称为土壤()。 ?次生盐碱土 ?盐碱土 ?盐碱化 ?次生盐碱化 10. 推算大中型水库的的可利用地表水资源时,应根据()进行水库径流调节,确定不同保证率的可供水量。 ?水库入库水量 ?水库入库流量 ?水库总容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