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色与希望——生物基聚氨酯

绿色与希望——生物基聚氨酯

绿色与希望——生物基聚氨酯
绿色与希望——生物基聚氨酯

个聚氨酯基本概念

读懂70个聚氨酯基本概念 1、羟值:1克聚合物多元醇所含的羟基(-OH)量相当于KOH的毫克数,单位mgKOH/g。 2、当量:一个官能团所占的平均分子量。 3、异氰酸根含量:分子中异氰酸根的含量 4、异氰酸酯指数:表示聚氨酯配方中异氰酸酯过量的程度,通常用字母R表示。 5、扩链剂:是指能使分子链延伸、扩展或形成空间网状交联的低分子量醇类、胺类化合物。 6、硬段:聚氨酯分子主链上由异氰酸酯、扩链剂、交联剂反应所形成的链段,这些基团内聚能较大、空间体积较大、刚性较大 7、软段:碳碳主链聚合物多元醇,柔顺性较好,在聚氨酯主链中为柔性链段。 8、一步法:指将低聚物多元醇、二异氰酸酯、扩链剂和催化剂等同时混合后直接注入模具中,在一定温度下固化成型的方法。 9、预聚物法:首先将低聚物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进行预聚反应,生成端NCO基的聚氨酯预聚物,浇注时再将预聚物与扩链剂反应,制备聚氨酯弹性体的方法,称之为预聚物法。10、半预聚物法:半预聚物法与预聚物法的区别是将部分聚酯多元醇或聚醚多元醇跟扩链剂、催化剂等以混合物的形式添加到预聚物中。 11、反应注射成型:又称反应注塑模制RIM(Reaction Injection Moulding),是由分子量不大的齐聚物以液态形式进行计量,瞬间混合的同时注入模具,而在模腔中迅速反应,材料分子量急骤增加,以极快的速度生成含有新的特性基团结构的全新聚合物的工艺。 12、发泡指数:即把相当于在100份聚醚中使用的水的份数定义为发泡指数(IF)。 13、发泡反应:一般是指有水与异氰酸酯反应生成取代脲,并放出CO2的反应。 14、凝胶反应:一般即指氨基甲酸酯的形成反应。 15、凝胶时间:在一定条件下,液态物质形成凝胶所需的时间。 16、乳白时间:在I区即将结束时,在液相聚氨酯混合物料中即出现乳白现象。该时间在聚氨酯泡沫体生成中称为乳白时间(cream time)。 17、扩链系数:是指扩链剂组分(包括混合扩链剂)中氨基、羟基的量(单位:mo1)与预聚体中NCO的量的比值,也就是活性氢基团与NCO的摩尔数(当量数)比值。 18、低不饱和度聚醚:主要针对PTMG开发,PPG的价格,不饱和度降低到0.05mol/kg,接近PTMG的性能,采用DMC催化剂,主要品种Bayer公司Acclaim系列产品。 19、氨酯级溶剂:生产聚氨酯选用溶剂要考虑溶解力、挥发速度,但生产聚氨酯所用的溶剂,应着重考虑到聚氨酯中重NC0基。不能选用与NCO基起反应的醇、醚醇娄等溶剂。溶剂中还不能含水、醇等杂质,不能含有碱类物质,这些都会使聚氨酯变质。酯类溶剂不允许含有水分,也不得含有游离酸和醇,它会与NCO基反应。聚氨酯所用的酯类溶剂,应采用纯度高的“氨酯级溶剂”。即将溶剂与过量异氰酸酯反应,再用二丁胺测定未反应的异氰酸酯量,检验其是否合用。原则是消耗异氰酸酯多者不适用,因为它表明了酯中所含水、醇、酸三者会消耗异氰酸酯的总值,如果以消耗leqNCO基所需要溶剂的克数表示,数值大者稳定性好。异氰酸酯当量低于2500以下的不用作聚氨酯溶剂。溶剂的极性对生成树脂的反应影响很大。极性越大,反应越慢,如甲苯与甲乙酮相差24倍,此溶剂分子极性大,能与醇的羟基形成氢键而使反应缓慢。聚氯酯溶剂选用芳烃溶剂较好,它们的反应速度比酯类、酮类快,如二甲苯。在双纽分聚氨酯施工时,用酯类和酮类溶剂可延长其使用期.在生产涂料时,选片前面提到的“氨酯级溶剂”,对贮存的稳定件有利。酯类溶剂溶解力强,挥发速度适中,低毒而使用较多,环己酮也多使用,烃类溶剂固溶解能力低,较少单独使用,多与其他溶剂并用。 20、物理发泡剂:物理发泡剂就是泡沫细孔是通过某一种物质的物理形态的变化,即通过压缩气体的膨胀、液体的挥发或固体的溶解而形成的。 21、化学发泡剂:化学发泡剂是那些经加热分解后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氮气等气体,并在聚

聚氨酯介绍

介绍 1、硬质聚氨酯导热系数低,热工性能好。当硬质聚氨酯密度为35~40kg/m3时,导热系数仅为0.018~0.024w/(m.k),约相当于EPS的一半,是目前所有保温材料中导热系数最低的。 2、硬质聚氨酯具有防潮、防水性能。硬质聚氨酯的闭孔率在90%以上,属于憎水性材料,不会因吸潮增大导热系数,墙面也不会渗水。 3、硬质聚氨酯防火,阻燃,耐高温。聚氨酯在添加阻燃剂后,是一种难燃的自熄性材料,它的软化点可达到250摄氏度以上,仅在较高温度时才会出现分解:另外,聚氨酯在燃烧时会在其泡沫表面形成积碳,这层积碳有助隔离下面的泡沫。能有效地防止火焰蔓延。而且,聚氨酯在高温下也不产生有害气体。 4、由于聚氨酯板材具有优良的隔热性能,在达到同样保温要求下,可使减少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厚度,从而增加室内使用面积。 5、抗变形能力强,不易开裂,饰面稳定、安全。 6、聚氨酯材料孔隙率结构稳定,基本上是闭孔结构,不仅保温性能优良,而且抗冻融、吸声性也好。硬泡聚氨酯保温构造的平均寿命,在正常使用与维修的条件下,能达到30年以上。能够做到在结构的寿命期正常使用条件下,在干燥、潮湿或电化腐蚀,以及由于昆虫、真菌或藻类生长或者由于啮齿动物的破坏等外因影响,都不会受到破坏。 7、综合性价比高。虽然硬质聚氨酯泡沫材的单价比其它传统保温材料的单价高,但增加的费用将会由供暖和制冷费用的大幅度减少而抵消。 产品用途 本公司生产的硬质聚氨酯保温大板材可广泛用于彩钢夹芯板、中央空调、建筑墙体材料、冷库、冷藏室、保温箱、化工罐体等领域。 特点 ●规格品种多,容重范围:(40—60kg/m3);长度范围:(0.5米—4米);宽度范围:(0.5米—1.2米);厚度范围:(20毫米—200毫米)。 ●切割精度高,厚度误差±0.5mm,从而保证了制成品表面的平整度。 ●泡沫细密,泡孔均匀。 ●容重轻,可以减少制成品的自重量,比传统的产品低30—60%。 ●抗压强度大,可以承受在制造成品过程中的巨大压力。 ●方便质量的检验,由于在切割过程中去掉了四周的表皮,板材的质量一目了然,保证了制成品的保温效果。厚度可按用户要求生产加工。 规格 硬质聚氨酯泡沫泡块(本公司提供不同密度的泡块,用来加工制作各种型材) 品种聚氨酯泡沫泡块(单位mm) 规格4000×1200×1000 2000×1200×1000 硬质聚氨酯泡沫大板材 品种聚氨酯大板材 密度40-60kg/m 规格长度:4000-500mm

聚氨酯最新应用进展

聚氨酯最新应用进展 近年来,聚氨酯行业在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等)、交通运输(汽车、高铁)、节能(建筑行业)、日用品(服装、鞋、玩具)、医用材料及生物基材料等方面的 应用取得很大进展,并产生了比较的经济效益。 一、新能源 1、巴斯夫在太阳能电池板、风电叶片制造、LED、防护、隔热保温等方面 的应用获得很大发展; 2、外壳为聚氨酯的LED梨灯 3、聚氨酯复合材料电线杆 加拿大复合材料产品技术公司Resin System Inc.推出牌号为RStandard 的电线杆,采用拜耳科技的聚氨酯复合原料生产,这些电线杆经历了德克萨斯 州的一场龙卷风袭击及斯堪的纳维亚冬日的恶劣气候依然矗立,而传统材料制 成的电线杆早已倒下一片。这些新型电线杆优势颇多:比木质电线杆更环保、 更结实耐用(一般情况下使用寿命长达125年,在气候多变得地区寿命至少也有65年),还可以节约成本,并提高国家电网的安全性。此外,这些电线杆表面 还能防钉扎,涂鸦痕迹也更容易清除。并且,这种电线杆采用缕空设计,大大 降低了运输、按照及储存成本,其重量是混凝土电线杆的1/10,钢筋电线杆的 1/4,木质电线杆的1/2。 4、生物基聚氨酯硬泡打造风力涡轮片 美国Malama Compasites公司采用植物基树脂生产聚氨酯硬泡,并从大豆、蓖麻、麻风树及海藻中提炼多元醇来生产用作涡轮机叶片的核心材料,这些材 料比石油基材料更环保,具有坚固、质量轻、价格低等优点。使用生物基聚氨 酯硬泡打造的核心材料能减轻叶片重量、提高叶片转速、简化安装过程。此外,这些材料还能减少齿轮系统的摩擦,延长使用寿命,使叶片保持平衡,并最终 提高整个风力涡轮机的工作效率。

人教版七上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知识点归纳及习题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知识管理 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水分的吸收:植物体吸水的主要器官是__根__,其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__根尖__的__成熟__区,这个部位生有大量的__根毛__。 水分的运输:植物的根、茎和__叶__中都有相互连接的__导管__,根吸收的水分沿着__导管__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水中溶解的__无机盐__也同时运往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2.植物的蒸腾作用 (1)叶片的结构 叶片的结构: 写出各结构的名称: ①__上表皮__;②__下表皮__;③__叶肉__; ④__气孔__;⑤__叶脉__。 组成:叶片由__表皮__、__叶肉__和__叶脉__三部分组成。 功能:叶脉——作用是支持和输导;表皮——由[①]__上表皮__和[②]__下表皮__组成,起保护作用。叶肉细胞内含有大量的__叶绿体__。[④]__气孔__由一对半月形的__保卫__细胞构成,是__蒸腾作用__的“门户”,也是__气体交换__的“窗口”。 【注意】①陆生植物下表皮的气孔数多于上表皮,这样既能保证气体交换,又有利于减少水分的散失;水生植物上表皮的气孔数多于下表皮。 ②在叶片的结构中,表皮细胞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保卫细胞、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2)蒸腾作用 概念: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__气体__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部位:主要器官是__叶__,主要结构是__气孔__,它的张开和闭合受__保卫细胞__控制。 意义:①拉动植物体对__水分和无机盐__的吸收和向上运输; ②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③降低植物体叶片表面的温度。 影响因素:光照强度越__强__、环境温度越__高__、空气湿度越__小__、空气流动越__快__,蒸腾作用越强。 【注意】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90%用于蒸腾作用。 二、例题解析 【例】(临沂中考)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初一生物教案: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七年级生物教案 课题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 --- 氧平衡 教师活动 教材 教育目标 1 、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 、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 --- 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章的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关注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学生活动 教材 重点、难点 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全过程探究活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 --- 氧平衡 1 、 含义 2 、 如何维持平衡的 ●四、光合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 、光合作用公式 2 、光合作用过程 与呼吸作用的区别: 原料;产物;条件;部位;能量转变;物质转变 3

、、光合作用的应用 合理密植 课堂小结 课堂巩固 课外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吗? 启发引导:生物圈中哪些生物消耗氧气(二氧化碳),哪些生物不断向大气重视放养期(二氧化碳) 提问:为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永远清新,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含义; 出示插图,提出问题: 1 、 光合作用原料;产物; 2 、 二氧化碳、水、氧气、有机物的来龙去脉 指导学生列表比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与区别。 提问:如何合理利用阳光? 你学到了什么? 答疑;纠错 技能训练 成功的关键: (光照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枝叶繁茂等) 学会自己独立设计探究实验; 氧气平衡: (生物呼吸消耗氧气,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二氧化碳平衡: (生物呼吸产生并释放二氧化碳,植物吸收利用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 各抒己见,献计献策, 具有环保意识 理解公式含义 观察示意图, 结合已有知识,回答问题 1 、 二氧化碳,水;氧气,有机物; 2 、 二氧化碳从气孔进入;氧气从气孔排出;水分通过导管运来;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走。掌握列表比较的方法 知道合理密植的道理 自己总结归纳 课后练习 P131.3 学会分析实验结果

聚氨酯相关 个基本概念

聚氨酯相关70个基本概念 1、羟值:1克聚合物多元醇所含的羟基(-OH)量相当于KOH的毫克数,单位mgKOH/g。 2、当量:一个官能团所占的平均分子量。 3、异氰酸根含量:分子中异氰酸根的含量 4、异氰酸酯指数:表示聚氨酯配方中异氰酸酯过量的程度,通常用字母R表示。 5、扩链剂:是指能使分子链延伸、扩展或形成空间网状交联的低分子量醇类、胺类化合物。 6、硬段:聚氨酯分子主链上由异氰酸酯、扩链剂、交联剂反应所形成的链段,这些基团内聚能较大、空间体积较大、刚性较大。 7、软段:碳碳主链聚合物多元醇,柔顺性较好,在聚氨酯主链中为柔性链段。 8、一步法:指将低聚物多元醇、二异氰酸酯、扩链剂和催化剂等同时混合后直接注入模具中,在一定温度下固化成型的方法。 9、预聚物法:首先将低聚物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进行预聚反应,生成端NCO基的聚氨酯预聚物,浇注时再将预聚物与扩链剂反应,制备聚氨酯弹性体的方法,称之为预聚物法。10、半预聚物法:半预聚物法与预聚物法的区别是将部分聚酯多元醇或聚醚多元醇跟扩链剂、催化剂等以混合物的形式添加到预聚物中。 11、反应注射成型:又称反应注塑模制RIM(Reaction Injection Moulding),是由分子量不大的齐聚物以液态形式进行计量,瞬间混合的同时注入模具,而在模腔中迅速反应,材料分子量急骤增加,以极快的速度生成含有新的特性基团结构的全新聚合物的工艺。 )。 12、发泡指数:即把相当于在100份聚醚中使用的水的份数定义为发泡指数(I F 13、发泡反应:一般是指有水与异氰酸酯反应生成取代脲,并放出CO2的反应。 14、凝胶反应:一般即指氨基甲酸酯的形成反应。 15、凝胶时间:在一定条件下,液态物质形成凝胶所需的时间。 16、乳白时间:在I区即将结束时,在液相聚氨酯混合物料中即出现乳白现象。该时间在聚氨酯泡沫体生成中称为乳白时间(cream time)。 17、扩链系数:是指扩链剂组分(包括混合扩链剂)中氨基、羟基的量(单位:mo1)与预聚体中NCO的量的比值,也就是活性氢基团与NCO的摩尔数(当量数)比值。 18、低不饱和度聚醚:主要针对PTMG开发,PPG的价格,不饱和度降低到0.05mol/kg,接近PTMG的性能,采用DMC催化剂,主要品种Bayer公司Acclaim系列产品。

以生物质为原料制备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研究进展

第41卷第5期2007年9月 生 物 质 化 学 工 程B iomass Che m ical Eng i n eering V o.l 41N o .5Sep .2007 以生物质为原料制备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6-11-02 作者简介:张猛(1982-),男,河南周口人,硕士生,从事生物质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通讯作者:周永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生物质化学转化与应用研究。 张猛,李书龙,周永红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2)摘 要: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利用淀粉、松香、植物油、纤维素、木质素等生物质原料用于合成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研究进展。以生物质替代石化原料,可以改善聚氨酯泡沫塑料生物降解性等性能,可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关键词:生物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进展;生物降解 中图分类号:TQ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54(2007)05-0052-05 Researc h Progress of Pol yuret ha ne Foa m s fro m B i o m ass Z HANG M eng ,LI Shu -long ,Z HOU Yong -hong (Institute o f Chem ica l Industry o f Fo rest Products ,CAF;K ey and O pen L ab .on F orest Che m ical Eng i nee ri ng ,SFA,N anji ng 210042,Ch i na ) Abstrac t :Th is paper m a i nly i ntroduced t he research and deve l op m ent o f po l yurethane foa m s ,based on starch ,rosin ,p lant o i,l li gnin and ce llulose bo t h a t home and abroad .T he po l yure t hane foa m s properties such as b i odeg radab ili ty cou l d be i m prov ed by substituti on of petrochem ical m ateria l s w ith b i om ass .It also could reduce producti on cost and raise m arket competiti ve pow er .K ey word s :b i o m ass ;po l yure t hane foa m s ;progress ;b i odegradability 聚氨酯树脂是一类用途广泛、性能优良的高分子合成材料,因其性能优异、产品形态多样,已成为当今世界重点发展的六大合成材料之一,目前世界总产量已超过1000万吨,我国2005年产量达300多万吨。其中,聚氨酯泡沫塑料是聚氨酯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种,占50%以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绝热、防震、隔音、轻质结构件和座椅靠垫、包装等方面,成为现代塑料工业中应用广泛、发展较快的品种之一。 聚氨酯(P UR)是由异氰酸酯(MD I 、TD I)与多元醇(聚酯、聚醚多元醇)反应而制成的一种具有氨基甲酸酯链段重复结构单元的聚合物。目前生产聚酯、聚醚多元醇的原料均是毒性和腐蚀性较强的石油化工产品。这些化石资源的大量使用,引起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导致全球气温变暖、损害臭氧层、破坏生态圈碳平衡、释放有害物质、引起酸雨等自然灾害。开发和寻找新的替代资源发展能源和化学品已成为人类社会在新世纪必须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 目前制备聚氨酯材料所利用的生物质资源主要有蔗糖及淀粉、纤维素及木质素、植物油、松脂等。按原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把生物质制成多元醇作为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主要原料;另一类是 以生物质作为填料来改性聚氨酯泡沫塑料,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1 蔗糖、淀粉多元醇 糖类及其衍生物在制造聚氨酯泡沫塑料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蔗糖利用较早,且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有8个反应羟基的蔗糖具有为生产硬质聚氨酯泡沫体所需高交联度的必要官能度;蔗糖的双环结构给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提供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外型稳定性。蔗糖的高质量和高纯度使它成为一种理想的聚氨酯原料 [1] 。 淀粉属多糖类化合物,具有良好吸湿、降解和成本低廉等优点,用于对聚氨酯泡沫塑料改性,无疑能赋予新的性质。按照结构的不同,淀粉可分为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两大类,其中用于制备可

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陈家集中学集体备课活页(主页) 课题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主备人罗林泉辅备人 学习目标1、归纳光合作用的概念,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2、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3、培养不断探究新知识的精神及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 重点1、进一步探究光合作用的实质。 2、设计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实验。 难点绿色植物在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学习过程 环节、措施、时间分配(预习、反馈、展示)提纲 一、预习检测(10min)(小组讨论,并把题展示在黑板上,小组内完成,后全班归纳,得出结论) 二、课堂达标(20min)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巡回指导,个别辅导)【预习导学】预习127~130页知识 【预习检测,探究质疑】 (一)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 1、教师按演示实验操作,学生观察回答: (1)装置里的金鱼藻在阳光下是否放出了气泡? (2)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管口,看到有何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提示:氧气可以助燃) (3)尝试应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对自然界有什么好处? (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1、阅读教材P128,普利斯特利的著名实验。并完成如下练习: (1)第一幅图中蜡烛会熄灭可能是缺少 小白鼠会死亡可能是缺少 (2)第二幅图与外界空气相比,由于蜡烛燃烧,玻璃罩内哪种气体的含量发生了显著变化?但蜡烛没有熄灭证明了罩内该气体含量,这种气体来自于,根据图中的情况,你推测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对植物可能有什么作用? (3)第三幅图中,小白鼠呼吸需要的氧气来自于植物的作用,而小白鼠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对植物可能有什么作用? 2、自读128页相关知识,小结重点 【课堂达标】 (一)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提示:(1)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2)为了证明有机物是在光下制造的而非植物体原有的,对 植物应如何处理? (3)植物应放在什么条件下?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知识点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普利斯特利实验得出的结论: 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2、 探究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步骤: 暗处理、把插有天竺葵的两个小烧杯分别放入装有清水和25%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去,编号A、B 组,放在日光下、酒精脱色、漂洗叶片、滴加碘液、清洗叶片、观察叶片颜色。 3、光合作用表达式: 原料:二氧化碳、水, 条件:光, 场所:叶绿体, 产物有机物和氧气 4、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合理密植,让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2)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给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贮存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这种方法称为气肥法,二氧化碳被称为“空中肥料”。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卧室里摆放多盆绿色植物是不科学的原因是: 有光照时,绿色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可以更新居室的空气。在黑暗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停止,呼吸作用仍在进行,会消耗居室内的氧气,将二氧化碳排放到居室中,影响居室内的空气质量。 2、呼吸作用(概念):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其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呼吸作用的表达式 4、呼吸作用意义: 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量散发出去。

5、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①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 ②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6、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NDI基聚氨酯弹性体项目计划书

NDI基聚氨酯弹性体项目 计划书 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NDI基聚氨酯弹性体项目计划书 NDI即1,5-萘二异氰酸酯,也称为萘-1,5-二异氰酸酯,分子式为 C12H6O2N2,分子量为210.19,CAS编号为3173-72-6、25551-28-4(泛指萘二异氰酸酯)。1,5-萘二异氰酸酯是白色至浅黄色片状结晶固体。 该NDI基聚氨酯弹性体项目计划总投资7060.7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286.4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87%;流动资金1774.2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13%。 达产年营业收入15665.00万元,总成本费用12168.59万元,税金及附加136.60万元,利润总额3496.41万元,利税总额4115.27万元,税后净利润2622.3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492.9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9.52%,投资利税率58.28%,投资回报率37.14%,全部投资回收期4.19年,提供就业职位250个。 本报告所描述的投资预算及财务收益预评估均以《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为标准进行测算形成,是基于一个动态的环境和对未来预测的不确定性,因此,可能会因时间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导致与未来发生的事实不完全一致,所以,相关的预测将会随之而有所调整,敬请接受本报告的各方关注以项目承办单位名义就同一主题所出具的相关后续研究报告及发布的评论文章,故此,本报告中所发表的观点和结论仅供

报告持有者参考使用;报告编制人员对本报告披露的信息不作承诺性保证,也不对各级政府部门(客户或潜在投资者)因参考报告内容而产生的相关 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因此,报告的持有者和审阅者应当完全拥有自主采纳 权和取舍权,敬请本报告的所有读者给予谅解。 ......

聚氨酯树脂及其涂料_

含氟聚合物及其涂料 201606001具有良好机械性能和热性能的微孔透气膨胀型聚四氟乙烯复合物:US20160075914[美国专利公开]/美国:W.L.Gore &Associates,Inc.(Dutta,Anit 等).-2016.03.17.-18页.-2014/14484392(2014.09.12) 涉及了多孔透气膨胀型聚四氟乙烯(PTFE )复合物 的制备。该复合物在微观结构上的纤维及其结节包覆了聚合物,既保持微孔结构又增强了其机械性能。聚合物的用量为复合物总量的3%~25%。聚合物的耐温性能赋予复合物在温度≤300℃条件下的收缩率≤10%,透气性测试(按日本工业标准Gurley )结果显示为≤500s 。 201606002一种低VOC 高固体分氟聚物及其涂料的制备:WO201640525[国际专利申请]/美国: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Jiang,Wanchao 等).-2016.03.17.-49 页.-US2014/62047959(2014.09.09) 本专利旨在涂装过程中减少VOC 排放。涂料中含有VOC 类化合物以及至少一种氟聚物。该氟聚物由3种单体经共聚反应制得。第一种单体为氢化氟烯烃类单体,第二种单体为乙烯基酯,第三种单体为乙烯基醚,且至少部分上述乙烯基醚单体为羟基乙烯基醚。涂料中的氟聚物含量≥70%,VOC 类化合物含量<30%。 聚氨酯树脂及其涂料 201606003由棉籽和卡兰贾树油制备的环境友好型聚氨酯涂料及其性能研究[刊,英]/Gaikwad,Mandar S.等//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2015,86.-164~172 采用环氧化植物油和聚(乙二醇)(PEG),通过缩聚 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聚酯多元醇。从自然资源即卡兰贾树(水黄皮)、棉籽(木本棉)获得的植物油,经环境友好的工艺环氧化后,进一步与PEG 反应,制备多元醇。PEG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0~600g/mol 。制得的聚酯多 元醇采用光谱分析进行表征。环境友好型聚氨酯由二戊烯合成的聚酯多元醇和取代传统二甲苯的绿色溶剂 等组分制得。该聚氨酯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能和热性能。本研究还评估了其涂膜性能,如光泽、硬度、冲击性能、附着力和柔韧性,结果表明,该聚氨酯适用于工业涂料的制备。 201606004用于功能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生物基石墨纳米粒子锚定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杂化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刊,英]/Gaddam,Rohit Ranganathan 等//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2015,87.-45~51 采用生物基石墨纳米粒子锚定的二氧化硅纳米粒 子杂化材料,以简易方法制备了功能性聚氨酯涂层。即将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反应,使粒子表面带上氨基基团,然后进一步与樟脑煅烧获得的羧基封端的石墨纳米粒子反应。通过电子显微图像和其他光谱技术证实了杂化结构的生成。红外光谱测量结果显示,碳-二氧化硅纳米杂化结构通过酰胺键成功建立。合成的杂化材料按不同质量分数分散于聚醚多元醇中,然后与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得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碳-二氧化硅纳米杂化材料中未反应的氨基基团的引入有利于脲键的生成,能使杂化材料在聚合物基料中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由于纳米微粒的引入,制得的聚氨酯复合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而且,该复合材料还具有形状恢复能力。研究指出,在60℃下,涂膜的这种形状恢复能力与纳米材料含量的增加具有对应关系。研究还指出,将纯的和引入1.5%碳-二氧化硅纳米杂化材料的两种聚氨酯复合材料进行比较,发现室温下储存模量由183MPa 提高至432MPa 。 201606005环保型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研究进展[刊,英]/Noreen,Aqdas 等//Korean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 ing.-2016,33(2).-388~400 环保型水性聚氨酯涂料(WPU )由于其较溶剂型涂 料更低的VOC 排放,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WPU 具有优异的低温柔韧性、pH 稳定性、耐水性、耐溶剂性、耐候性、机械性能等。本文综述了WPU 涂料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在涂料行业中的新应用。UV 固化WPU 涂料由于其卓越的机械性能和快速固化性能在环保涂料品种中占据重要地位; 超支化聚氨酯树脂的官能度高,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如溶解性高、活性强、流变性能好,而

(七年级生物教案)绿色植物与生物圈教案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教案 七年级生物教案 第1节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整理要点: 开始课前自主学习了,先试试你的身手吧! 1:生物圈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生物,其中, 是生物圈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生物成分,它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绿色植物能够通过作用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起到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的作用。从而为人类和一切需氧生物的生存创造了必要条件。 4: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再通过作用散失水分,从而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自主研练:重点,难点,常考点,当堂学习,当堂巩固,高效率!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V",错误的画"X"。 植物的蒸腾作用会散失大量的水分,这是一种浪费。() 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 在植物体内,水住高处流,这主要是蒸腾作用拉动的。() 1.(1)×;(2)×;(3)√。 3、将绿色水草放在金鱼缸里的作用,主要是为了( ) A、增加养料 B、增加氧气 C、保持水清洁 4.下列何种生态结构较为稳定 [ ] A.生物种类少 B.食物链构成的食物的网络复杂 C.食物链较长 D.食物链中消费者多 7.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CO2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 [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自由扩散 12.生活在高山上的人,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比普通人多,和这一现象有关的生态因素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大气 3.C 4.B 7.B 12.D 16.下面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回答:

(1)生态系统中碳循环首先依赖于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分解者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分解方式将生物组织内的碳放回大气中。 (3)图中A里的碳,除碳酸盐外,通过________回到大气中。 (4)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以________状态进行循环,碳循环始终与 ________结合在一起进行。 16.(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发酵)(3)燃烧(4)CO2(气体)能量流动 1: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了大量的枝叶,这是为什么? 2:有的草原比较干旱,为改变这种状况,有人主张多种树,因为树林能够保持水土,树林的蒸腾作用强烈,会消耗大量的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进而加重旱情。你对此持什么看法? 3:根据你的理解,谈一谈"治水先治山"的道理。 答案:2.因为叶片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导致树苗因缺水而死亡,所以要剪去大量的枝叶。3.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讨论题,不要求得出一致的结论。以下提示仅供参考。提示:在草原适度种树,可以保持水土;但是如果种树过多,叶片的蒸腾作用会带走大量的地下水。4.山水相依,唇亡齿寒。治水必须先治山,植树造林,绿化荒山,能够防治水土流失,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还能促进降水,改善小气候。这对防止或减少洪、涝、旱灾的发生有很重要的意义。 人与自然:走出教材,进入大自然,里面的世界真精彩哟! 植物相亲相克行为 将两种植物种在一起,常常出现这样一些有趣的现象。有些表现"相亲相爱",相互助长;有些则冤家对头,"八字相克",搞得不是一方受害,就是两败俱伤。这种现象就是植物间的相亲相克行为。如果把蓖麻和芥菜种在一起,虽然前者要比后者粗壮许多,但前者下部的叶子会大量枯黄而逐渐死去。如果让番茄和黄瓜生活在同一个"房子"里,它们就会彼此天天赌气,不好好地生长,因而导致减产。如果甘蓝和芹菜间种,两者生长都不会好,甚至死亡。在葡萄园种甘蓝,葡萄的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在森林里,如果栎树和榆树碰到一起,那么你会发现栎树的枝条会背向榆树弯曲生长,力求远避这个"坏邻居"。上述这些现象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很多植物会从体内分泌出某种气体或汁液,影响或者抑制了其它植物的生长。但也有些植物的分泌物对某些病毒、细菌和害虫有很强的杀伤力,因而,它能同其它植物相处甚密,相得益彰。因此它们能互惠互利,长期共存。如果韭菜和甘蓝间行种植,就能使甘蓝的根腐病减轻。这是由于韭菜能产生一种浓烈的特殊的怪味,能驱虫杀菌。因此,韭菜常常是许多其它植物的好朋友。大蒜和棉花、大白菜等间行种植,大蒜所挥发出来的大蒜素,既能杀菌,又能赶走害虫。所以,大蒜和棉

聚氨酯概况综述

聚氨酯概况 一、聚氨酯定义 聚氨酯:凡是在大分子主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的聚合物称为聚氨基甲酸酯,简称聚氨酯。 分类:聚酯型聚氨酯; 聚醚型聚氨酯。 聚酯型聚氨酯:以异氰酸酯和端羟基聚酯为原料制备的聚酯称为聚酯型聚氨酯。 聚醚型聚氨酯:以异氰酸酯和端羟基聚醚为原料制备的聚氨酯。 二、聚氨酯生产常用原料简介 己二酸(AA) 1、物理性质: 白色晶体或结晶粉末,略有酸味,微溶于水、环己烷,溶于丙酮、乙醇、乙醚。不溶于苯、石油醚。熔点152℃,沸点330.5℃(760mmHg),比重1.360(20/4℃),闪点196℃。 2、用途: AA主要用于生产尼龙(纤维和树脂),约占总生量的70%以上,聚氨酯行业中AA 的用量只约 20%,余下的用于增塑剂、造纸、药物等方面生产。 在PU行业中,AA用于生产PU革用树脂、鞋底原液、弹性体、胶粘剂和油漆等方面。 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 1、物理性质: 白色到微黄色结晶体(或粉末)。溶于丙酮、苯、甲苯、氯苯、硝基苯、煤油、乙酸乙酯等,比重1.197(70℃),凝固点38-39℃,沸点190℃(5mmHg)。 2、用途: MDI只用于聚氨酯行业中,其应用范围是:弹性体、纤维、革用树脂、鞋底原液、胶粘剂和油漆等方面。 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 1、物理性质: 棕色粘稠液体,溶于丙酮、苯、甲苯、氯苯、硝基苯、煤油、乙酸乙酯等,比重1.23(25℃)。 2、用途: 在PU行业中,PAPI主要用于生产硬泡,此外还可用于胶粘剂、铺装材料等。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1、物理性质 无色至淡黄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可溶于醚、丙酮、苯、四氯化碳、氯等。与水、醇及胺等反应,比重 1.2244(20/4℃),熔点19.5-21.5℃,沸点251℃(760mmHg)。 2、用途: TDI的主要用途是生产PU泡沫,约占TDI总量的80%以上。此外还用于胶粘剂、弹性体、油漆、固化剂等方面。 N,N-二甲基甲酰胺(DMF) 1、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液体,有氨气味,溶于水、乙醇、乙醚、氯仿等大多数有机溶剂,微溶于苯。溶解能力强,被称为万能有机溶剂。比重0.9445g/cm3(25/4℃),熔点-61℃,沸点153℃,折射率为1.4269。 2、用途: DMF主要用于革用树脂的合成和PU皮革生产加工方面,约占总量的90%以上,余下的用于医药和分析方面。 1,4—丁二醇(BDO) 1、物理性质: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味苦,有吸湿性,无气味。可溶于水、甲醇、乙醇和丙酮,微溶于乙醚,不易挥发。比重为1.016g/cm3(20/4℃),凝固点为20.9℃,沸点为228℃,折射率为1.4446(25℃)。 2、用途: 用于制造聚酯多元醇、不饱和树脂、药物、染料、化妆品及油漆等。 多元醇 一):聚酯多元醇 1、分类: 聚酯多元醇的种类繁多,根据其结构来分可分为三大类:聚酯多元醇类(主要是己二酸系列),聚ε—己内酯类,聚碳酸酯类。 聚酯多元醇是由二元酸与二元醇或三元醇经酯化、缩聚成一定分子量的端羟基高聚物。 聚ε—己内酯类是ε—己内酯在催化剂(有机钛类、辛酸亚锡)存在下,由起始剂(二醇或二胺)开环聚合成线性的端羟基或端胺基高聚物。 聚碳酸酯类是1,6—己二醇与二苯基碳酸酯经酯交换、缩聚而成的聚碳酸己二醇酯二醇。 2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备课时间:11、23 授课时间:11、2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的结构;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尝试用徒手切片方法制作临时装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 识,认同气孔的张开闭合是相对的,形成辩证看待事物的观 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重点】 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难点】 徒手切片,观察叶片结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用课件。 新鲜树叶[至少12片],视频资料[包含课本插图],电脑,彩电,显微镜,双面刀片[两片并排在一起,一侧用胶布粘牢],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碘液,纱布,毛笔,小木板。 【教学过程】 【导入】

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导入:植物通过根将外界的水吸收进体内后,通过茎中的导管运输到叶,然后会怎样呢学生自由回答 【新授过程】 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导入:植物通过根将外界的水吸收进体内后,通过茎中的导管运输到叶,然后会怎样呢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观察叶片结构”实验的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强调安全。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辅导。强调将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与永久切片对照观察,放视频资料展示教材中插图23、24。 集体讨论:保卫细胞和它周围的细胞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保卫细胞的这种结构特点对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学生自由回答或者指名回答。 教师小结:保卫细胞呈半月形,靠近气孔的一侧壁厚,远离气孔一侧的壁薄,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关闭。当太阳升起温度升高时,气孔张开,植物的蒸腾作用加强,降低了叶表面的温度,避免叶片被阳光灼伤。同时,随着水分的散失,使水向上运输的动力增大,促进植物根部吸水,使植物能够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当夜幕降临时,气温下降,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逐渐减弱,甚至停止,这时大多数气孔也关闭了。 教师提问:蒸腾作用除了能够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以及向上运输以外,还有没有其它意义 小组一起讨论。(教师要求各抒已见的同时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分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及时予以评价。 视频展示插图25,学生观察,同桌相互描述地球上水循环过程,然后阅读教材116面图下的文字。 小组讨论:(1)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起什么作用(2)如果地球上没有绿色植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试题【复习准备】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考点一: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1.叶片中与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A. 线粒体 B. 细胞核 C.叶绿体 D. 细胞质 答案:C*9 2.在鱼缸内放一些水草,在阳光照射下,水草会有气泡冒出,这些气泡里的主要气体是() A.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B. 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C. 蒸腾作用产生的水蒸气 D. 以上三项全是 答案:A 3.养鱼缸里经常要放一些新鲜的水草,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水草呼吸作用增加鱼缸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B.新鲜的水草可以美化养鱼缸 C.水草是鱼的重要饵料 D.水草光合作用增加鱼缸内氧气的含量 答案:D 4.下图所示是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的装置。对一定时间内金鱼藻产生的气泡数没有影响的因 素是( ) A.金鱼藻数量 B.试管的体积 C.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D.光源与金鱼藻间的距离 答案:B 考点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5.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答案:B 6.在完全密闭的玻璃瓶中,蜡烛能够燃烧更长时间的一种实验装置是() A. 植物、动物和土壤中适量的水 B. 光照、动物和土壤中适量的水 C. 植物、光照和土壤中适量的水 D. 植物、动物和光照 答案:C 7.(2010·菏泽市)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为此他们对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进行24小时测定,下图曲线能正确表示其测定结果的是(横坐标为日时间,纵坐标为二氧化碳浓度)( )

答案:C 8.谷类植物在一定光照下,要增加产量,可以相对增加某物质在空气中的含量,这种物质是()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一氧化碳 答案:B 9.同学们在初中生物课中做过许多实验。以下是某同学对几个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A.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子叶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时,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暗处理 B.在探究CO 2 C.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细胞物像模糊,可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进行观察 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程序为:一擦→二滴→三刮→四涂→五染 答案:B 考点三: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0.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之间的相对平衡称为碳—氧平衡。下列人类活动最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的是( ) A.减少农药使用量 B.发展畜牧养殖业 C.发展淡水养殖D.大力植树造林 答案:A 11.为保护环境而提倡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各项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①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②农田秸秆焚烧处理③少开空调、少吹风扇 ④电脑始终处于开机状态⑤少看电视,多户外运动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 答案:A 考点四:光合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2.(2010.·深圳市)2010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拥有世界最大的5000平方米生态绿墙,栽种上海本地的绿色植物,成为世博园里“绿色的明珠”。生态绿墙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帮助吸收园区内二氧化碳,降低夏季温度,这一功能是由植物的哪些生命活动来实现的()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气体扩散和蒸腾作用 答案:B 13.以下是老王在种植大棚蔬菜时的一些做法,不科学的是() A.移栽幼苗时,去掉了部分枝叶 B.生长发育期,白天适量通入二氧化碳 C.生长发育期,夜晚提高棚内温度 D.开花结果期,取下一些雄花的花蕊触碰雌花的花蕊 答案:C 14.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两种气体的含量比较稳定 ②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为动、植物和人的呼吸提供氧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