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590201)(移动通信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590201)(移动通信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590201)(移动通信方

向)

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分析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是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的专业。目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正在发展成为信息产业的主流技术。21世纪,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最先进的生产力,正朝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迅猛发展,各国都把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加快推进国家信息化作为新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来实施。

1.社会相关行业或企业状况

山东省在《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网络与通信产品。以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建设为契机,加快通信设备产业发展,推进产品和服务的融合创新。加快TD-SCDMA等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积极开发适应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特点和移动互联网需求的系统设备、芯片、手机等新产品和新业务、新应用,带动系统和终端产品升级换代,打造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链。通过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和宽带通信网络升级,大力推动相关应用以及IPTV(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服务模式创新,支持企业开发基于先进网络技术的系统设备、应用终端,加速宽带光纤接入网络建设,带动相关产业链快速发展。

济宁市规划建设济宁电子信息产业园、曲阜省级电子元器件产业园、汶上电子信息产业园,目前已形成以英克莱、英特力光通信、正和电子、奥太电器、无界科技、高科光电、济宁海晶电子、山东诺斯曼电源、正和电子、山东新风光电子、济宁高科股份、兖州市星威科技电子等企业为代表的企业群,重点发展光纤、光缆、光隔离器等光通信产品,高精密电阻器、蓝光二极管及芯片等新型电子元器件产品,智能税控机、电力自动化控制设备、智能抄表仪、变频调速器、矿井安全信息系统等控制类及应用类产品。

目前电子信息产业面临的发展形势是:(1)技术创新融合加快,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2)社会发展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转变,要求加速发展绿色低碳的信息技术;(3)国内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极大地拓展了市场空间。

2.毕业生就业前景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

随着济宁电子信息产业集中园区及配套产业发展,以及RFID产业园区的组建将需要大量电子信息人才;随着国家、山东省及济宁市物联网发展规划的出台,将促进各行业进行物联网建设、改造及研发,电子信息人才作为信息采集、处理及传输并熟悉软硬件设计的专业人才将成为各行业的紧缺人才;元鸿、冠铨、宝霖及配套产业集群,需要大量电子信息人才从事设备维护、技术改造及研发、生产管理;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及业务量的提高,软件公司、工矿企业需要大量具有较好电子硬件基础的嵌入式软件开发人才进行新产品研发、设备智能化改造、自动化设备维护、升级。

因此从事企事业单位与本专业相关的产品及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销售及售后服务、新产品技术开发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市场对该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有着广泛的就业前景。

二、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电子、信息、通信行业领域从事电子产品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维护等方面工作, 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三、培养规格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刻苦学习、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二)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较系统地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需要的基本技能,掌握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处理、嵌入式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实训和实践训练,具有一定的电子产品分析、设计、制造、安装与调试能力;

(三)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会讲普通话,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并达到相应等级要求;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四)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开拓创新、立业创业的精神,以及一定的职业拓展能力;

(五)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一)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二)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三)掌握计算机电子技术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原理,熟练使用EDA工具软件进行电子线路PCB板仿真与设计;

(四)掌握电子产品的一般生产工艺具有电子产品生产管理能力;

(五)掌握电子电器类维修焊接技术具有按工艺文件完成复杂产品的全部装接焊接能力;

(六)具有熟练使用和维护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和调试电子设备排除故障的能力;

(七)具备在电子产品中应用嵌入式软、硬件设计的能力;

(八)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九)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十)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表

四、学制、学分、学时

(一)学制:三年

(二)学分:122学分

(三)学时:1968学时

五、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1.大学物理(5902011501)4学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物理思想分析处理问题,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学习物理方法,善于观察、勤于动手、学习推论、归纳、演绎、综合等科学的认识方法。学习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必须要有扎实的物理学基础知识。注重结合实际,与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同步。

2.高等数学(5902011502) 8学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学分析、空间解析几何、线性代数、矢量场论等基础知和基础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高等数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逻辑思维和推理论证能力,并具备较熟练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3.电路分析(5902011505)4学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部分为总论和电阻电路分析部分,主要内容有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网孔分析和节点分析,叠加方法与网络函数,分解方法及单口网络。第二部分为动态电路时域分析部分,主要内容有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一阶电路。第三部分动态电路相量分析部分,主要内容有阻抗与导纳,正弦稳态电路的能量和功率,三相电路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电路中的基本定理、基本定律,掌握各种电路的基本概念,学会应用各种方法进行电路的稳态和暂态分析,掌握基本实验技术,为进一

步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奠定好良好的电路基础知识。

4.工程数学(5902011504) 3学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行列式与矩阵、线性方程组、方阵的对角话与二次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在工程技术中所用到的线性代数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必要地数学基础。

5.信号与系统(5902011507)4学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连续时间信号和系统、连续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分析、连续LTI系统的复频域分析、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离散LTI系统的Z域分析、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使学生了解《信号与系统》的实际应用;为后续课程《数字信号处理》等打下基础。

5.模拟电子技术(5902011506) 4学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常用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放大电路中的反馈、信号的运算和处理、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变换、功率放大电路、直流电源和模拟电子电路读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电路及与之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的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定性分析能力,定量计算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具有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的工作或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6.数字电子技术(5902011508) 4学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制和码制、逻辑代数基础、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半导体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模-数和数-模转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数字电子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应用数字电子技术的能力。以培养能力为主,以应用为目的,以小规模集成电路引路逐步向大规模集成电路深入,注重器件的外部特性和应用,重点学习常用器件及应用实例,并注意培养阅读电路图和查阅集成电路手册的能力。

8.数字信号处理(5902011514)4学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离散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系统、序列傅里叶变换和系统频率响应、Z变换及系统函数、系统的网络结构、有限长序列的离散傅里叶变换、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数字滤波器设计和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离散信号与系统、离散傅立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FFT)和数字滤波器设计方法等方面有较强的分析、设计能力,掌握用数字方法处理确定性信号

的原理、通用技术及一般方法,为随机信号、多维信号的分析和处理方法打好坚实理论基础,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及应用领域。

六、课程结构和教学计划

课程结构比例见附表1,教学计划进程见附表2。

附表1: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结构比例一览表

说明:实践课学分总计40.5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33.20%;专业集中性实践环节总计20周,不计入总学时,其学期分布见附表2中。

注:1.形势与政策课按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计2学分。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分两段上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部分20学时,在第二学期完成;就业创业指导部分18学时,在第六学期完成,计1学分,以理论课、讲座、答疑的形式进行。

3.对于中学阶段学习俄语的同学,可将大学英语(GZ04)改学为大学俄语(GZ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