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亚洲教学要点

初中地理亚洲教学要点

初中地理亚洲教学要点
初中地理亚洲教学要点

第一节“日出之地”——亚细亚洲

七年级地理(广东版)教学要点

一、面积最大的大洲

1、地理位置: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接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临地中海、红海。

2、大洲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土耳其海峡

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3、七大洲面积和海拔比较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面积(万平方千米)4400 3000 2400 1800 1400 1000 900

海拔(米)950 750 700 600 2350 300 400

二、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1、以高原山地为主,整个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流

主要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蒙古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主要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恒河-印度河平原

主要河流:

2、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原因:跨经纬度广,面积大

(1)亚洲东部三类季风气候

气候类型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气候特征

夏冬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太平洋边缘暖热多雨,南北温

差小寒冷干燥,南北温差大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太平洋边缘高温,降水较多凉爽,降水较少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印度洋、太平洋边缘高温多雨炎热干燥

①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

最冷月均温>0℃、年降水量800mm分布上;分布界线:秦岭—准河一线

②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主要是海陆位置引起的:背靠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部,面临世界最大海洋——太平洋,冬夏季节海陆热力差异大。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2)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大陆性强烈,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蒙古、中亚等地。

三、人口、经济与发展

1、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众多加剧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是亚洲国家都必须关注的问题。

2、亚洲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多数国家工业基础较薄弱,农业占主导地位。

3、沿海与内陆的差异:

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日本是世界的工业大国、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

内陆地区自然条件较差,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这里天然草原广阔,矿产资源丰富。

第二节与中国山水相连的地区——东南亚

[读图识记]1.中南半岛、马来群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2.10个国家(新世纪第一个独立的国家——东帝汶);3.赤道穿过;4.克拉地峡

一、复杂的地形,重要的位置

⑴范围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组成,主要位于热带。

中南半岛:有6个国家,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三个(越南、老挝、缅甸),老挝是惟一内陆国,半岛上的半岛是马来半岛

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群岛,6个国家和地区,印尼是东南亚面积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首都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城市。

⑵十字路口的位置

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在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⑶地形与河流

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上游河段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中下游地区多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

马来群岛:地形崎岖,河流短促。因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地壳运动频繁,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

二、富饶的物产,旖旎的风光

1、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马亚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分旱、雨两季。

2、主要物产及分布

(1)本区气候高温多雨,适合水稻和天然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2)主要物产

物产国家地位

橡胶泰国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蕉麻菲律宾菲律宾是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

椰子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稻米泰国、越南、缅甸世界重要的出口国,泰国出口最多

石油印度尼西亚、文莱东南亚主要的石油输出国

油棕马来西亚

锡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锡矿产量世界第一

3、旅游资源丰富:热带沙滩岛屿、众多的名胜古迹、独特的风土人情。“新马泰”是著名的旅游线路。

三、华人华侨最大的聚居地

东南亚是华人、华侨最集中分布区,总数在2000万以上,原籍主要为广东、福建。四、新加坡——“花园式城市”

⑴城市岛国:马来半岛南面的城市岛国,位于马六甲海峡东口,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港口条件好。粮食、淡水矿产资源缺乏。

⑵利用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在转口贸易的基础上,发展对外贸易和海上航运;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技术,进口原料,发展炼油和造船业、海上钻井平台制造、电子电器业等;利用风景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的长处,迅速发展旅游业

第三节喜马拉雅山之南——南亚

[读图识记]1.印度半岛(南亚次大陆);临海:孟加拉湾(东)、阿拉伯海(西)、印度洋;2.七国、七国首都及克什米尔地区;3.三大地形: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4.三大河流: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为雅鲁藏布江);4.重要城市:加尔各答、新德里、孟买、班加罗尔;5.北回归线

一、独立的地里单元

1、位置范围: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的地区

“南亚次大陆”与“南亚”的比较: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和中段的南侧到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称为南亚。由于喜马拉雅山脉把南亚跟亚洲其他地区隔开,使南亚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所以又把南亚大陆部分称为南亚次大陆,它仅指大陆上的五个国家。

2、国家

内陆国:尼泊尔、不丹(均与中国相邻)

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巴与我国相邻)

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3、自然条件

(1)三大地形区:北部喜马拉雅山山地,中部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

(2)主要河流

印度河:源出西藏,注入阿拉伯海,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灌溉水源。

恒河:大部分在印度境内,下游流经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

(3)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6~9月为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西南季风容易引起水旱灾害,孟加拉国受影响最大。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世界降水最多

热带沙漠气候:西北部降水稀水,加上原始森林遭破坏形成

二、印度

1、世界文明古国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次于中国。

2、印度的主要矿产煤、铁、锰、石油等

3、主要工业区及其与矿产资源分布的关系

工业发展较快,形成完整体系。以东北部的加尔各答和西部孟

买为中心的传统工业,南部以班加罗尔为中心是新兴工业区。

加尔各答附近有依托煤铁资源建立的钢铁工业,又是重要的黄麻产区,故主要以麻织品和机械制造工业为主;孟买依托棉花产区和天然良港及石油资源,发展成为多部门的综合性工业中心和海陆空交通枢纽;班加罗尔是全国最主要的航空、电子、机械工业中心。

4、印度核技术比较发达,软件出口仅次于美国,还是掌握发射卫星技术的国家之一,航天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5、农业

(1)耕地面积占一半以上,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2)农业发展条件的评价

耕地面积大,热量充足,土壤肥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由于降水集中雨季,干季降水稀少,且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因此发展水利灌溉对农业生产特别重要。

(3)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

6、重要城市

新德里:首都,位于印度西北部,东南的阿格拉有著名建筑泰姬陵——铁路交通中心加尔各答:位于恒河口,麻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海港,人口最多城市——黄麻产地

孟买:位于西部沿海最大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德干高原西北部棉花产地

三、民族、宗教与习俗

1、民族、人种复杂,被称为“民族大熔炉”和“人种博物馆”。以白色人种为主。

2、是印度教、佛教的发祥地

斯里兰卡、不丹以佛教为主;印度、尼泊尔以印度教为主,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马尔代夫等国以伊斯兰教为主。居民为白色人种。

3、印巴冲突(克什米尔问题)

第四节世界石油宝库——西亚

[读图识记]1.主要国家(石油、战争),沙特、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卡塔尔首都,伊拉克的邻国;2.阿拉伯半岛、安纳托利亚半岛(高原)、伊朗高原、两河平原、河流、;3.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五海;4.北回归线

一、地理位置

1、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沟通大西洋、印度洋,联系亚欧非三洲,位于地中海、红海、黑海、阿拉伯海、里海之间,还有霍尔木兹海峡和土耳其海峡控制海上交通要道

2、高原为主的地形

有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小亚细亚高原等,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400米)

3、炎热干燥的气候

(1)原因:本区处于亚热带大陆西岸,长期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加上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比较封闭,海洋水汽难于到达。

(2)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大部分属热带沙漠气候,干燥少雨,河流稀少。地中海沿岸地区属地中海气候。

(3)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畜牧业比较发达,游牧为主;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绿洲地区。

二、丰富的石油资源

1、主要产油国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石油产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区。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为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是世界储油最丰富的国家。

2、石油输出运输方式及路线

(1)管道运输油田油管—地中海、红海沿岸

(2)油轮运输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马六甲海峡—日本、东南亚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北美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非洲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北美

3、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

(1)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为主的社会

人种为白色人种,本区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

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

(2)宗教圣地

伊斯兰教:麦加、麦地那三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圣城:耶路撒冷(3)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亚非的“陆桥”:巴勒斯坦地区位于阿拉伯半岛西侧,地中海东岸,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4)西亚地区冲突的主要原因

复杂的历史宗教背景,丰富的石油资源,重要的战略地位,水源等。

第五节樱花之国——日本

[读图识记]1.四大岛、日本海、濑户内海、北方四岛;2.纬度(300N—450N);3.关东平原、富士山;4.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

一、一衣带水的邻国

1、东亚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及一些小岛组成。

2、面积狭小,人口稠密,人口超亿的国家。

3、海岸曲折,港湾优良,境内多山,平原狭小。森林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4、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区比较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

5、日本海陆位置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对外交流产生的影响

靠近亚洲大陆,历史上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近现代以来,日本利用便利的海洋运输,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经贸联系也十分密切,这也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二、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1、多地震火山的原因: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很不稳定。富士山是著名的活火山。

2、日本温泉众多,这是地壳活动的结果。

3、日本多地震火山的自然环境特征也直接影响了日本的民俗与文化,如传统民居多采用木结构,现代建筑也有防震措施。

三、资源小国,经济大国

1、世界经济大国---“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三极之一”

2、经济发展的条件

不利条件:自然资源贫乏,原料燃料严重不足,大部分矿产需要进口,贸易主要依靠国际市场,对外依赖性强。

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及岛国多港湾的有利条件。

3、原料矿产主要进口地区或国家

石油:波斯湾地区、东南亚煤:北美、澳大利亚

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棉花:中国、美国

木材:东南亚、北美

4、日本的工业

(1)分布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①主要工业区:京滨、阪神、名古屋、北九州、濑户内五大工业区。

②分布原因:沿海地形是平原,地势平坦,多港湾,适合建立大港口。在海边,原料运进和产品外运极为方便,减少了陆上运输,省时、省钱、成本低。日本矿产资源多是从太平洋航线运到日本,因此,工业多建在太平洋沿岸地区。----接近消费市场和对外贸易的海港。(2)主要工业产品:钢铁、汽车、船舶、电子、录像机、照相机、合成纤维等

(3)工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工业向高新技术化、信息化、多样化转变

5、农业和渔业

(1)发达的农业:人多地少,采用小型农业机械,侧重于生物技术和水利的发展,单产高。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2)渔业发达,捕鱼量常居世界第一,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

有位于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处的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

6、主要城市

首都东京,是超千万的特大城市

科学城——筑波宇航中心——种子岛硅岛——九州岛

四、日本的填海造陆与交通

1、日本国土狭小多山,为了扩大工业用地面积,实施了大规模的填海造陆工程。

2、日本由大桥和隧道把岛屿连接起来,“新干线”高速铁路系统连接了日本各主要城市。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 亚洲概述 精品教案

第一节“日出之地”――亚细亚洲(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 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3 了解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 能力目标 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 亚洲的位置特点; 2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在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将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一1题 (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 完成P3活动一2题 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通过双边活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完成P3活动一3题 过渡: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还需认识它的地形、湖泊、河流及气候等方面。讲述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地形的特点。 (展示“亚洲地形图”或看课本P4图7.3 亚洲地形图) 引导: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哪类地形图? 生:分层设色地形图。 (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下方的陆高海深表。结合地图判断不同的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我

重点初中地理笔记汇总

精心整理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 (1)平均半径6371千米 (2)最大周长4万千米 (3)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有0°的可以直接判断,0°经线以东是(E)、以西是(W),0°纬线以北是(N)、以南是(S) (2)没有0°经线或纬线的经纬网根据数值的增加方向来判断—数值向东增为东经(E),数值向西增为西经(W),向北增为北纬(N)向南增为南纬(S)

7.判断半球位置: (1)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纬度后面的字母为(N)即北半球,为(S)即南半球 (2)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①数轴法:画出半球划分数轴,将要判断的点在数轴相应的位置标出,然后读出半球位置。②数值法:大部分东经度在东半球,东经度>160°的在西半球;大部分西经度在西半球,西经度<20°的在东半球 二、地球的运动 (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比例尺: (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3)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世界自然地理 一、世界海陆分布 1.海陆分布概况: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3)无论我们怎样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陆地概况: (1)大陆:面积大于澳大利亚(亚欧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2)岛屿:面积小于澳大利亚(格陵兰岛) (3)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阿拉伯半岛) ( ( 3. 1. ( ②人类活动(填海造陆) (2)实例: ①青藏高原上的海洋生物化石 ②台湾海底的森林和古河道遗迹 ③东非大裂谷的扩张 ④地中海的面积缩小 2.大陆漂移假说: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 3.板块构造学说: (1)地表岩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乡村初中地理教学浅谈

乡村初中地理教学浅谈 宣汉县凉风乡中心校地理教师:杨贤勇 本人一直从事乡村地理教学,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目前有很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地理不感兴趣、不愿意学,究其原因,从事地理教学的教师其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不当起着很大的影响,而从农村学生自身的角度看他们普遍认为:第一,学校对地理课不重视,相对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而言,地理课显得不重要,对升学没有多大意义; 第二,地理知识学起来太麻烦,天文气象、人地关系等知识对于地理知识相对贫乏的农村学生来说不好懂,地名多,不好记; 第三,教师讲课不生动,教师不能采用必要的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讲究教学方法,不注意联系实际,这样更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的难度,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也就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第四,地理教学在初中阶段授课时间少,往往不被学生所重视,加之目前中考取消地理考试,必然使部分学生产生偏科的现象,有的甚至干脆放弃,给教师正常的授课带来很大困难。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传统的偏见,虽然现在已经实现了向素质教育转轨,但是当前的片面追求应试教育倾向仍然存在,不论是社会上还是农村学校,的确还有一部份人至今对乡村地理的教育价值没有正确认识,错误地认为地理是“副科”、“杂课”,无非是“地名加物产”,谁都能教,对升学影响不大,学得好坏无关紧要,因而不加重视,这已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地理课的学习。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课堂是主站场,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因此从事地理教学的教师个人的基本功至关重要,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教学理念也要与时俱进,教学方法也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运用直观的视觉、听觉艺术手段,激励学生自觉动手动脑,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地理学习中去。 首先,学生初次接触地理课,在地理课的绪论学习中不能走过场,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要怎样才能把学生引进地理知识学习的大门呢?那么我们首先就要抓住绪论部分,注意运用丰富、生动、有力的实例,说明地理学科所要学习的内容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资源的开发利用到环境的保护,从乘坐车船、探亲访友、观光旅游、购买各地土特产,到工农生产邮电交通,到与国际交流合作友好往来,无不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不能继续走“南辕北辙”的老路。比如说,我们将来投身社会,有的同学可能要从事做生意,那么去广东沿海就容易买到琳琅满目、物美价廉的电子产品;做水果生意,去新疆保证收获颇丰;做服装生意,去福建一带等等,所以考虑到经济效益,自然不能忽略交通运输、价格对比、产品分布、人们需求等等因素,这都需要用到地理知识。 其次,课文引语部分更要精心设计。好的引言如同演员亮相,可以镇住“台脚”,抓住观众的心,也就是把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进入最佳的求知状态。比如在讲“经纬网”前可以引入案例:“在茫茫的海洋中,一艘海轮遭遇风暴失去控制,报务员发出呼救信号报告了出事地点。但海洋上并没有其它相对目标,那么遇难船只是怎样报告它的位置、营救者又是怎样找到它的?”学生就会议论纷纷,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通过这样的提问,自然而然就把学生引入到“经纬网”的学习中去。

初中地理 亚洲 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提纲 第六章亚洲 左图代表的大洲是亚洲。一、读图填空: 1 北冰洋2太平洋 3 印度洋 4 乌拉尔山(洲界)5喜马拉雅山 6苏伊士运河(洲界) 7 里海湖泊9 贝加尔湖 10 马来群岛13 阿拉伯半岛 二、根据亚洲知识填空: ①半球位置:大部分在东半球和北半球 ②亚洲地形特点:以高原、山地为主, 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③亚洲河流分布特点: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④世界最高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大的湖:里海。世界最深、蓄水最多的湖:贝加尔湖 ⑤亚洲气候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⑥亚洲东部和南部是季风气候区,该气候降水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三、连线: ①西亚沙特阿拉伯②南亚恒河三角洲③北亚东西伯利亚④东南亚印度尼西亚 A终年炎热干燥B地势低,多河湖C气候严寒D终年高温多雨 四、右图代表的大洲是北美洲。 读右图填空 1、纬度位置:北美洲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三 个热量带。 2、地势特点:东西高,中部低。 3、密西西比河流向: 支流自东西向中部流, 干流自北向南流。

第七章日本和东南亚 左图代表的国家是日本。日本的国山是富士山。 填空:5太平洋,7濑户内海,8首都东京 1、日本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岛国。 2、日本领土组成:由2本州岛等四大岛及附近小岛组成。 3、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狭小,多分布在沿海。 4、主要自然灾害:多火山、地震。 原因:该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地壳活跃的有利影响:形成了很多温泉。 5、日本的经济特点: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对外依赖严重,矿产资源贫乏,大量进口原料燃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 6、日本工业分布特点: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沿海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便于进口工业原料,出口工业产品。沿海平原集中,城市和人口集中, 7、日本文化特点:东西方兼容的文化民族构成特点: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8、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自然: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人文:科技发达 不利条件——地域狭小,市场小,矿产资源贫乏。 左图代表的地区是东南亚 东南亚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6缅甸、老挝、越南。 1、组成:包括1中南半岛和2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2、位置:地处亚洲与大洋州、4太平洋与5印度洋之间 的“十字路口”位置,3马六甲海峡是通过这个路口的咽喉, 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3、气候:中南半岛大部分是热带季风气候, 马来群岛大部分是热带雨林气候。 4、湿热的气候使该地区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产量居世界首位的热带农产品: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蕉麻。 5、盛产热带经济作物和盛产水稻的原因是:该地气候湿热,耕地较少,人口稠密,有悠久的种植历史。 6、主要国家:6缅甸8泰国9印度尼西亚10马来西亚11菲律宾 7、中南半岛山河分布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8、中南半岛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原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水陆交通便利。 9、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 10、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 的地区。 11、东南亚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缅甸仰光(大金塔)

初中地理笔记汇总演示教学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 (1)平均半径6371千米 (2)最大周长4万千米 (3)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麦哲伦环球航行P2 (2)月食 (3)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 (4)地球卫星照片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经线和纬线: (1)有0°的可以直接判断,0°经线以东是(E)、以西是(W),0°纬线以北是(N)、以南是(S) (2)没有0°经线或纬线的经纬网根据数值的增加方向来判断—数值向东增为东经(E),数值向西增为西经(W),向北增为北纬(N)向南增为南纬(S) 7. 判断半球位置: (1)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纬度后面的字母为(N)即北半球,为(S)即南半球 (2)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①数轴法:画出半球划分数轴,将要判断的点在数轴相应的位置标出,然后读出半球位置。②数值法:大部分东经度在东半球,东经度>160°的在西半球;大部分西经度在西半球,西经度<20°的在东半球 二、地球的运动

(1)低纬:0°-30° (2)中纬:30°-60° (3)高纬:60°-90° 三、地图 1.方向: (1)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比例尺: (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3)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4)应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 3.图例和注记 世界自然地理 一、世界海陆分布 1.海陆分布概况: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3)无论我们怎样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2.陆地概况: (1)大陆:面积大于澳大利亚(亚欧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浅论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浅论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18-08-23T13:24:07.253Z 来源:《成长读本》2018年8月总第33期作者:李海云丁连超[导读] 在教学技术研究课题下的初中地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广大地理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出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 山东省安丘市和平中学李海云丁连超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课程作为其主要载体成为素质教育改革的首要内容。目前,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改革在初中地理课程中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改革要求初中地理教师必须以素质教育的严格标准要求自己,对初中地理教学教材深入研究,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其积极引导作用,努力发掘学生潜能,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主要围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种方法策略展开论述,以期望初中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中永不落伍。 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展开教材知识讲授的主要阵地,成为素质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效率(即在课堂学习中学习到的知识内容、学习方法以及收获感想等)。初中地理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习成为爱好,使地理成为学生最喜爱的科目,学生才能学好地理,学会地理。 一、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分析 初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逐渐从经验型向理论型阶段蔓延发展,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记忆能力较之以往也显着提高,从这一方面来看,这些心理特征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抽象记忆,教师应该紧紧把握住学生思维活跃、积极爱表现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运用合作学习、参与学习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和整体素质得到充分发展。学生心理除了这些有益于学习的方面还有一些不好的难以控制的方面,例如,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分散不集中、课堂碎碎念、学生水平不均衡、课堂秩序杂乱,还有青春期叛逆心理等各种不良因素的干扰使得初中地理教学具有难度,这就要求广大初中地理教师要有耐心、恒心、爱心,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做到不偏心、不烦心。 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1.合理利用教具教学,展现教学直观性 直观性原则是教育原则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利用教学用具,不仅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直观性原则,而且还给地理教学中抽象的知识点提供了形象合理展示的平台。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具不仅可以将五湖四海以及祖国的旖旎风光通过视频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学习新课程之前就对地理学科充满好奇,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在学习过程中将各种地形地貌罗列整齐,使课本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学习效率显着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新课程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地形和河流》时,多媒体教具在教学过程中占有中流砥柱的地位,新课伊始,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样也适用于这一学期从一个大洲的角度来分析研究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状况,通过展示东、西两个半球七大洲、四大洋的图片使学生说出名称和地理位置,做到对上学期学习内容的简单回顾。之后再点数一个洲——亚洲的范围图,由大及小,由远及近,循序渐进,使学生一步步被带入地理新课程的学习之中,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显着提高。 2.引入生活案例,展现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性 初中地理既介绍祖国的美好江山,地球的丰富物产,又在展现地球现状的同时发现目前存在的严重问题,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解联系学生平时所看、所听、所思,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认识自己所居住环境的同时做到懂得爱护环境、知道保护我们共同家园的重大责任和使命。 在讲授《水资源》这一节内容时,通过给学生展示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图,介绍我国的水资源储备量,以及淡水可用资源人均占有量和在全世界的排名等数据,引发学生对珍惜水资源,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的讨论,使学生了解到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的地理现状,使学生认识到南水北调的意义,激起学生对国家大事的关注。这些生活性较强的案例体现在初中地理课本上本不足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但是只要教师重视,再通过课堂形式加以讲解引导,相信学生定能在生活点滴小事中体会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只有带着解决实际问题的心去学习才是活的学习,学习掌握的才是活的知识。 初中地理作为初中课程教学的基础学科,在初中基础学科教学中处于十分弱势的地位,主要原因除了教师不够重视,将其作为小科目对待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初中地理教师找不到合理有效的途径来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技术研究课题下的初中地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广大地理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出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亚洲及欧洲》教案

《亚洲及欧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 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3.教育目标: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 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讲授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泰国景观、蒙古人摔跤、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板书:第一章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二、讲授新课: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 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 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

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 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 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 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 先进性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 欧洲: 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 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 四、作业:目标检测练习题 教学后记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练习读图能力,通过地图掌握你所需要的地理知识。本节课可以多加入一点学生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读图获得地理知识。

初中地理课堂实施探究学习策略浅析共5页文档

初中地理课堂实施探究学习策略浅析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创新和实践都离不开探究学习。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分析了初中地理课堂探究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探究式学习方法构建的策略,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改善学生学习地理的效果。 一、初中地理课堂中实施探究学习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研究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和研究的源泉。探究学习就是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使它不会因为后天繁重的知识学习而丧失,知识学习乃至长大成人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所创新和成就的重要心理品质。比如,讲授《大洲和大洋》一课,在课前导入时,设计了一个小小的探究游戏,将一个充气地球仪轮流在全班学生的手中传递,每个学生记住自己大拇指按住的地方是海洋还是陆地,然后在全班统计结果,学生们很快就发现地球的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有益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探究学习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延长或深化学习过程,更强调学习过程中深刻的、充实的、探究的经历和体验,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在地理教学中,结合社会、生活、环境、时事,开展一些适宜的实践性探究学习,例如:组织学生春游或考察,出发前,先让学生在地图上“预游”,找路线、查景观,并布置一些考察任务,到达实地后,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去完成任务,并写出考察报告。

3.有利于学生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探究过程与方法对于绝大多数初中学生来说,重点并不在于获得多少重大的创新成果,更重要的在于形成尊重事实、注重独立思考和研究的意识及态度倾向。学习地理是为了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并在改造利用环境的同时,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让学生从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关注周围的种种地理现象,并探究其形成发展的地理 原因。 二、初中地理课堂中实施探究学习的途径 1.学科教学中穿插专题研究单元 (1)从教材中确定研究课题 把教材中的某些基本原理、概念和规律设计成让学生再创造和再发现的过程。如学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内容时,可把此内容改为“是生活在南方好还是生活在北方好?”的研究课题,让学生自选一方,然后通过学生网络查询、查阅书籍、访问、调查等活动来收集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双方激烈的辩论,从而得出南北方地区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这种课题选择时须考虑哪些内容适合学生自主搞研究,还要考虑每个学生都能参加。 (2)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与学科内容有关的问题 探究学习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解决身边与学科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学生可通过查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同时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尝试着与他人交往和合作,懂得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并试图综合已

初中地理试卷分类汇编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附答案)100

一、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选择题 1.观察下面亚洲地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对于亚洲所跨温度带叙述正确的是() A. 跨热、温、寒三带 B. 跨热、溫二带 C. 跨寒、温二带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亚洲水系呈辐射状流动,说明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A. 中部高,四周低 B. 四周高,中部低 C. 北高南低 D. 西高东低 【答案】(1)A (2)A 【解析】【分析】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个热量带,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 (1)由图中亚洲所处的纬度位置可知,有赤道、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亚洲,说明亚洲是一个地跨寒、温、热三个带的大洲,故选A。 (2)亚洲水系呈辐射状流动,说明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这种地势导致亚洲河流由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故选A。 故答案为:(1)A;(2)A; 【点评】(1)考查亚洲的温度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是热带,回归线到极圈之间是温蒂,极圈以上是寒带,因此亚洲都有。 (2)考查河流与地势的关系,河流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亚洲河流是从中间流向四周,所以亚洲中间高四周低。 2.亚洲地域辽阔,山岳巍峨,气候复杂多样,拥有众多的“世界之最”。下列关于亚洲的世界之最的叙述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高原 B. 死海是世界最深的湖泊 C. 亚洲东部、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 D. 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 【答案】 C 【解析】【解答】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湖泊;死海是世界

上陆地的最低点;里海既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又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亚洲东部濒临太平洋,南部濒临印度洋,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季风气候显著。 故答案为:C 【分析】亚洲的世界之最: (1)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湖面。 (2)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 (3)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3.朝韩两国最高领导人于 2018 年 9 月 19 日在平壤签署《9月平壤共同宣言》,宣布半岛战争状态结束,并提出实现和平、共同繁荣的具体方案。 读下图“东亚地区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朝鲜、韩国() ①位于东半球的朝鲜半岛 ②以平原地形为主 ③朝鲜是我国陆上邻国 ④韩国与我国海岸相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朝鲜族是两国的主体民族。“巴基”是传统的朝鲜族男式“裤子”,其裤裆、裤腿肥大。朝鲜族男子爱穿“巴基”的原因() A. 便于攀爬采摘香蕉等水果 B. 在棉花种植中便于挽起裤腿 C. 便于骑马射箭驰骋草原 D. 便于在火炕上盘腿而坐 【答案】(1)B (2)D 【解析】【分析】(1)①朝鲜和韩国位于东半球的朝鲜半岛②以山地地形为主③朝鲜是

地理亚洲教案

地理亚洲教案

第4节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编制人:李学进审核人:高二地理组 一、学习目标 1. 识记亚洲的位置、分区及主要国家。 2. 掌握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 3. 知道亚洲人口、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差异 教材分析 本章是我们学习区域地理的第4节,将高二年级学习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下面的其它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 这一节主要从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学起,使学生学会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来分析归纳某一大洲位置的特点。了解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能使用地图等相关资料,描述亚洲的位置、濒临大洋、相邻大洲及分界线 难点 学会归纳出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地形特点。 教学方法: 探究学习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展示图集(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温带大陆、贝加尔湖) 简单介绍图片,这些都在我们居住的大洲——亚洲。 它们在亚洲的什么地方呢? 亚洲有在世界的什么位置呢?亚洲的范围有多大呢? 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探究拓展(一) 想一想、你所知道的亚洲有哪些世界之最? 2、讲授新知: (1)大家还记得上册,我们学过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吗?对于一个区域,我们可以用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来了解它。

(2)展示“东西两半球图”。 要明确亚洲的位置,我们先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看看。 观察地图: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 各学习小组进行自主学习,讨论出问题答案。 小结: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3)展示“亚洲经纬度地图” 观察地图,找到亚洲东西南北四至点的经纬度? 各学习小组自主学习,讨论得出答案。 小结:亚洲的经纬网位置( 26°E-170°W,81°N-11°S) (4)展示“亚洲的范围图” 观察地图,根据上册学习的大洲和大洋 ①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什么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什么方位? ②说说亚洲与邻近大洲的分界线? 各学习小组自主学习,讨论结果。 小结:(播放亚洲与邻近大洲分界线的地图图片。) 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 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探究拓展(二) (2011年上海卷)

初中地理笔记汇总

教师教案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提高教学效率不但要保证教师教的效率,更要保证学生学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更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反应。及时与学生沟通,采取积极评价,使学生体验到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教育情感。特别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更加关心和体贴他们。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的差异,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给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意识到只要自己的努力,学习成绩就会提高,同时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热爱数学,学习数学。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 (1)平均半径6371千米 (2)最大周长4万千米 (3)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麦哲伦环球航行P2 (2)月食 (3)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 (4)地球卫星照片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经线和纬线: 纬线经线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 圆圈 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 半圆 形 状 圆半圆 长 度 从赤道向极点逐渐缩短相等 指示方 向 东西方向南北方向 相互关 系 相互平行相交于极点 5.经度和纬度: 经度纬度 划分起 点 0°经线(本初子午线) 0°纬线(赤道) 划分方 法 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0°纬线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 数值范 围 0°—180°0°—90°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地理论文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赖林坤 (浦城县忠信中学,福建南平353411) 【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之中,因为地理学科具有其自身的特色,要想建立高效的课堂,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建立起高效的教学课堂,促进地理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更轻松愉悦的去学习地理,更好的去掌握地理。这篇文章从以下四方面来讲述初中地理课堂高效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为老师提供一些参考,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地理。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老师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对教学方法作进一步改进,并采用高效率的教学策略,以使课堂教学的效率不断提高,这不仅使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更好的掌握,而且还可以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以学生为主,并根据各自的特点实行个性化教学 很多人都知道,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特征,学生之间也是这样,正是他们的千差万别,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课堂。所以,作为初中老师在进行地理教学中,要全面考虑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并根据他们的个性来开展教学。另外,初中地理老师在开展地理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老师虽然对学生有传授知识的作用,但并不是课堂主体,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要在课堂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逐步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把课堂真正利用起来,从而使他们更加愿意去学习地理知识,对地理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二、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真正形成原因和过程

最古老的教学方式就是凭老师的讲,学生的听来完成教学的。学生自身能动性发挥的非常不足,是一种被动的学习。老师把知识一个劲往学生脑子里灌,学生不得不用力去消化,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学生对学到的知识也不能够灵活应用,对知识掌握的也不够深刻,很容易忘掉知识,就不能够在脑子里面融合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老师要多多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实现学生、老师的互动。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也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很大提升。作为初中地理课堂要充分让学生参与,要让他们身临其境。地理所涉及的知识非常的广,方方面面都有,而且每个方面都互相联系,所以,更要引导学生参与,让他们去探索知知识形成的真正原因。 三、使教学趣味性增加,让学生手和脑都活动起来 学生时刻要充满兴趣,这样才能够使他们产生动力去学习和探索,才能够保持巨大热情。老师要让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兴趣高了,学习的欲望才能够加强。老师要将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把握住,使地理课堂的趣味性增强,把学生主动性和参与性都吸引到课堂中来,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成为课堂真正主人。不仅如此,还要让他们在课堂中增加亲自动手和动脑的能力。比如在讲授我国的行政区域的时候,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进行。 第一,通过想象。把中国的每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通过拼图来展现给学生,使每个行政区域的轮廓在学生脑中产生深刻印象,并把各省的轮廓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如,黑龙江可以说像只美丽的天鹅,这样用形象的东西给学生加深了印象。第二,通过示范。老师可以把每个省的轮廓拼在一起,这样就把完整的中国政区图还原回来。 第三,学生准备。让学生对各省的位置和轮廓进行记忆。

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摘要 本文先对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接着从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就揭示了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字:地理,教学,分析 初中地理是初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传统学科,其教育结果直接影响到初中生的知识结构体系。目前,我国的初中地理教育方法存在着巨大的欠缺,还需广大的初中教育工作者尽力弥补,从而使初中生的地理教学更加完善。 一、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现状特征 二、1、图式教学是地理教学的独特方式 三、充分运用图式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是地理教学独特之处。重视图式教学,创造学生身临其境的氛围和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是近年来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现行初中地理教材仅上册就包括了实物实地照片、模式图、结构图、过程图、示意图、分布图、剖面图等,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得出相关结论,锻炼、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他们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从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践看,多种形式的图式教学,在初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电教媒体运用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现代教育改革不仅体现在观念转变、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革新等方面,还体现在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上。长期以来,教师是课堂教学信息的主要传递者。在电教媒体进入课堂教学之后,它有效地改进了教与学的活动方式,使教学信息传递方式更加生动活泼,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学生心理更加协调,思维活动更加积极活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提高。电教媒体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虽然具有突出的优势,若使用不当,不但其优势难以体现,而且还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3、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地理教学成功的重要基础 越来越多的学生厌烦了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迫切希望自己能在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试题(附答案)

一、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选择题 1.(广安)下列关于亚洲气候描述错误的是() A.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B. 季风气候显著 C. 海洋性气候强 D. 夏季风的强弱导致水旱灾害频繁 【答案】C 【解析】【分析】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受夏季风的影响,水旱灾害频繁,选项AB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夏季风的影响,当夏季风势力强的年份,它从南向北推进的速度很快,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相反则出现北旱南涝的局面。 2.亚洲气候具有的特点是() A. 季风性气候分布广 B. 气候复杂多样 C. 大陆性气候显著 D. 海洋性气候广布 【答案】 B 【解析】【分析】亚洲南北跨纬度广,所跨热量带多,东西跨距长,海陆差异大,加上地形上高低错落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亚洲气候问题,亚洲由于跨经纬度都很广,东西南北差异大,内部沿海差异大因此气候复杂多样。 3.日本位于亚洲按地理方位划分的6个地区中的() A. 东亚 B. 东南亚 C. 北亚 D. 南亚【答案】 A 【解析】【分析】解:按照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亚洲划分为东亚、东南亚、

北亚、南亚、中亚、西亚。日本位于东亚。故答案为:A。 【点评】日本是位于亚洲大陆东岸太平洋岛国,西、北隔东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东濒太平洋。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本州岛是日本最大的一个岛屿,位于日本列岛的中部,是世界上第七大岛。 4.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依据是() ①跨纬度最广②面积最大③周围被大面积海洋包围④东西距离最长⑤绝大部分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②④ D. ②③⑤ 【答案】 C 【解析】【解答】亚洲在七大洲中,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故答案为:C。 【分析】亚洲位于北半球以及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面积达4400万平方千米。 5.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A. 欧洲西部 B. 中亚 C. 中东地区 D. 东南亚【答案】 D 【解析】【分析】解: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主要来自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特别是广东、福建两省。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各国华人最多的国家;新加坡华人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约占76%,故本题选D。 【点评】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之一,人口特点是人口稠密,多华人聚居,人口多分布在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东南亚各国都是多民族的国家,全区有90多个民族,人种以黄色人种为主。东南亚也是世界上外籍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这些华人、华侨大部分是祖籍广东省和福建省,这是由于地缘上的优势,加上广东省和福建省人的胆识和拼博精神。 6.6月至7月,某探险队沿①到④线路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七年级地理教案)第一章认识亚洲

第一章认识亚洲 七年级地理教案 ●第一章认识亚洲 [教学目的] 1、了解亚、欧两洲的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的特点。通过读图能分析亚欧两洲的地形特点,能理解亚欧两洲复杂多样的气候特征,记住亚欧两洲的著名湖泊并能在地图上熟悉其位置 2、了解亚、欧两洲的主要国家及民族,学会分析亚欧两洲的人口分布特点及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 3、培养学生从地理图表、地理资料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分析一个大洲或一个地区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河流特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及主要的河流、湖泊的分布 难度:亚欧两洲复杂多样的气候特征和原因,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具准备] 亚洲地形图、亚欧两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启发法、读图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世界的陆地可以分为几个大洲?你了解哪些大洲?(学生根据所学回答)这七个大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各有不同,今天,就让我们插上科学的翅膀,乘着浩荡的长风,来巡游这些大洲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洲名的由来 1、学生结合预习,讲述亚洲、欧洲洲名的由来 2、结合挂图,教师指出亚欧大陆的位置并提问:亚欧两洲的洲界线是什么?引导学生在地图上说出 (过渡)分析一个大洲,首先从分析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入手

3、分析讲述:地理位置包括其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4、师生共同阅读“亚欧地形图,引导学生从经纬度位置来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并突出从南北半球看、从东西半球的位置看亚洲的位置特征 5、引导学生从海陆位置说明亚洲的地理位置特征 (2)亚洲的地理位置 6、学生讨论完成p3活动题,讨论回答欧洲的地理位置特征,而后结合挂图强化 6、提问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怎样分析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 [作业布置] 见基础训练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学生上台,结合挂图说出亚欧两洲的地理位置特征 二、亚、欧两洲的地形 (1)亚洲的地形特征 1、结合p5活动向学生介绍分析地形特征的方法 2、师生共同阅读“亚洲地形图”,从四方面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 a 读“亚洲地形图”,观察亚洲地形图上主要以哪两种颜色为主?各代表了什么地形?并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亚洲的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的,帕米尔高原的位置 b 观察提问:亚洲海拔最高的地方海拔有多少米以上?占地面积广不广?说明了从大洲看,亚洲的海拔高吗? c 引导学生计算青藏高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珠穆朗玛峰与死海的高度差,得出结论:地势高低悬殊,地面起伏大) d 继续观察:亚洲的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哪个部位?平原又分布在哪里?这说明了亚洲的地势哪里高,哪里低? 七年级地理教案 3、通过刚才的分析,由学生小结亚洲地形的特征,教师指导学生在书本上找重点 3、按上述思路,学生阅读欧洲地形图和p6活动1题的资料,讨论欧洲的地形特征,教师结合地图引导学生理解,并引导学生找出欧洲的主要平原:东欧平原、西欧平原、阿尔卑斯山的位置 4、教师板书小结欧洲的地形特征: (1)平均海拔最低,仅340米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 地球与宇宙 (七年级上第3章) (一) 我们居住的地球 中国人:天圆地方“盖天说” “浑天说” 1、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印度人:大地是个圆盾 巴比伦人:大地是个空心山 2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帆船的远去和返回 (2)登高望远 (3)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的 (4)麦哲伦环球航行(最早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5)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6) 天涯海角总是走不到边 (7)相同长度的杆子在地球不同地区的同一时间所形成的影子长度不同。 3 .地球概况:地球实际上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并不是正圆的。(形成的原因:地球的自转) 赤道半径:6378千米 两极半径:6357千米 地球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 地球由三部分构成(从外到内): 地壳 、地幔 、 地核 (二)、地球仪和地图 本初子午线(00经线)(东、西经1800 “一轴两点”:地轴和两极经纬网 经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200W 、1600E ) 赤道(00纬线) 纬线 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1.地球仪: 就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 作用:可直观地表现地球面貌和地理事物的分布,能演示地球运动等自然现象。 经纬线的特点: (1)经线是半个地球的大圆,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约为2万千米。 (2)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 (3)由赤道到两极,纬线的长度逐渐减小。 3.经度和纬度的划分方法 (1)经度的划分是以本初子午线为00经线,向东、西各分为1800。00经线以东(右)为东经,以西(左)为西经。 (2)纬度的划分是以赤道为00纬线,向南北各划分900。赤道以南(下)为南纬,以北(上)为北纬。 4.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 (1)东西半球:以西经200,东经1600为界,分为东西半球。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