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组织中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植物组织中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植物组织中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植物组织中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植物组织中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XXX,YYY,ZZZ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植物组织在逆境中积累脯氨酸的意义。

2、掌握脯氨酸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脯氨酸普遍存在于植物体中,正常的花粉中含量最多,可达干重的1~3%,而在不育的花粉中含量却很低。因而有人把它作为花粉育性指标。植物在遭受水分、盐分和温度等逆境胁迫时,体内脯氨酸含量可以增加几倍到几百倍,故可把它作为植物抗性的指标。

本法根据在酸性条件下,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产生稳定的红色产物,此产物在515nm 波长有一最大吸收峰。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而酸性和中性氨基酸不能与茚三酮反应形成红色产物,一些碱性氨基酸如Lys对测定有干扰,可以用人造沸石吸附除去这些氨基酸后再进行测定,该法有专一性。

三、实验材料:

黄豆Giy c in e max豆目豆科大豆属

四实验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

用浓度为100μg/ml的脯氨酸标准溶液,依次稀释成浓度为0、5、10、15、20、25、30μg/ml的的脯氨酸溶液各10ml。分别取标准溶液2ml,加冰醋酸2ml,茚三酮试剂2ml,摇匀。放入100℃水浴中显色15分钟,冷却后在515nm比色测定,以浓度0为空白对照,将测定结果以脯氯酸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作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C(μg/ml)=47.8A515nm+0.02

2、植物样品液的提取及测定

取对照或处理植物材料各1g,加入研钵中,加入10ml5%乙酸研磨成匀浆,再加20ml 蒸馏水混合均匀后,过滤并定容到50ml,取滤液8ml,加0.8g人造沸石振荡5分钟,将上层液离心(3000rpm)10分钟,上清液即样品提取液。

3、显色与比色

取2ml样品提取液,加冰醋酸2ml,茚三酮试剂2ml,摇匀,放入100℃水浴中显色15分钟,冷却后在515nm比色测定,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对照和处理材料的提取液中的脯氨酸浓度。(测定3次)

另外取2ml蒸馏水做试剂空白,重复上述操作。

C(μg/ml)=47.8(A515nm–A0)+0.02

五、计算:

组织中脯氨酸含量(μg/g)=C*V

其中:

C: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的提取液中脯氨酸的浓度(μg/ml);

V:每克植物材料制备的脯氨酸提取液的体积(ml)。50ml

实验数据:

A515nm=

1.20 1.21 1.20平均值:1.233

A0=

1.19 1.18 1.20平均值1.19

数据处理:

C(μg/ml)=47.8(A515nm–A0)+0.02

=47.8(1.233-1.19)+0.02

=2.0754μg/ml

所以,组织中脯氨酸含量(μg/g)=C*V

=2.0754*(2/50)

=51.885μg/g

六、小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植物组织在逆境中积累脯氨酸的意义,掌握了脯氨酸的测定方法。在实验中,我组测定了黄豆芽的脯氨酸含量,对植物组织中脯氨酸的含量测定有了基本掌握,总体上达到了本次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羟脯氨酸(HYP)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可见分光光度法

羟脯氨酸(HYP)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可见分光光度法 注意:正式测定前务必取2-3个预期差异较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货号:BC0250 规格:50T/48S 产品内容: O(V/V)=1:1,室温保存。 提取液:6mol/L盐酸,自备。浓盐酸:H 2 试剂一:液体15mL×1瓶,4℃避光保存。 试剂二:液体15mL×1瓶,4℃避光保存。 标准品:液体1mL×1支,0.5mg/mL羟脯氨酸标准品,4℃保存。 产品说明: HYP是机体胶原蛋白主要成分之一,胶原蛋白大多分布于皮肤、腱、软骨和血管等,因此HYP含量是反映胶原组织代谢及纤维化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样品经酸水解产生游离的HYP,进一步被氯胺T氧化,氧化产物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产生红色化合物,在560nm处有特征吸收峰。通过测定样品水解液560nm吸光值,可计算HYP含量。 自备实验用品及仪器: 天平、烘箱、玻璃管、离心机、水浴锅、可见分光光度计、1mL玻璃比色皿、6mol/L盐酸和蒸馏水。操作步骤: 一、羟脯氨酸提取 1.组织:称取约0.5g样品于玻璃管,将组织尽量剪碎以便消化,盖子稍松不密闭。加入5mL的提取液,煮沸或110℃烘箱2至6小时消化至没有可见大的团块,16000rpm,25℃,离心20min(若离心后仍有杂质,可通过过滤去除),用10mol/LNaOH(约3mL)调节pH值至6~8范围内。蒸馏水定容至8mL,取上清待测。(过程中可能有黑色物质生成,若长时间不能消化,可能为碳化的物质) 2.细胞:取500万个细胞,加入1mL的提取液,煮沸或110℃烘箱2至6小时消化至透明状,16000rpm, 第1页共3页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实验报告.doc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植物组织中水分状况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及用于测定的方 法和它们的优缺点。 二、实验原理 小液流法测定新鲜白萝卜的组织水势。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当组织水势低于溶液渗透势,组织吸水,溶液变浓,比重增加,小液流下沉。当组织水势高于溶液渗透势,组织失水,溶液变稀,比重下降,小液流上浮。当组织水势等于溶液渗透势,组织与溶液达到水分进出动态平衡,溶液浓度和比重不变,小液流不动。 压力室法测定海桐叶片组织水势,植物叶片通过蒸腾作用产生蒸腾拉力。导管中的水分由于内聚力的作用而形成连续的水柱。因此,对于蒸腾着的植物,其导管中的水柱由于蒸腾拉力的作用,使水分连贯地向上运输。当叶片或枝条被切断时,木质部中的液流由于张力解除迅速缩回木质部。将叶片装入压力室钢筒,切口朝外,逐渐加压,直到导管中的液流恰好在切口处显露时,所施加的压力正好抵偿了完整植株导管中的原始负压。 三、主要仪器设备 小液流法:白萝卜、打孔器、10ml离心管、小刀、镊子、注射器、1mol/L蔗糖溶液、甲基橙压力室法:压力室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小液流法: 1、用1mol/l的蔗糖溶液配制0.05、0.10、0.20、0.30、0.40、0.50M一系列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10mL),用力混匀。 2、分别取4ml不同浓度的溶液到另一组相应的试管中。每管加入厚度约为1mm的萝卜圆片,加塞放置30min。期间晃动(3-4次)。 3、用针蘸取少量甲基橙放入每支试管,混匀。 4、用注射器取少许黄色溶液,伸入对应浓度的蔗糖溶液中部,缓慢挤出一滴小液滴,观察小液滴移动方向并记录。 Ψw(Mpa) = -iCRT = -0.0083×(273+toC) ×浓度 压力室法: 根据植物材料选取枝条(或叶片)型的压力室盖→将试样装入压力室盖的孔(或槽)中夹紧,压入压力室并顺时针旋转紧固。打开钢瓶阀门,使控制阀朝向加压,缓慢打开测定阀,使加压速率达0.1bar,仔细观察伸出压力室盖的植物样品,一发现木质部转湿润液体溢出,立即关闭测定阀,记录压力表读数。 组织Ψw(Mpa) = -0.1×压力室压力表读数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小液流法测定结果: 其他两个小组的实验结果: 根据公式计算得到萝卜组织液浓度 Ψw(Mpa) = -iCRT = -0.0083×(273+t℃) ×浓度= -0.0083×(273+16 ) ×0.1=-0.240Mpa

植物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 100Wf d -f ?鲜重干重鲜重W W % 100d d -f ?W W W 干重干重鲜重植物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1.了解含水量的表示方法; 2.了解绝对含水量和相对含水量的区别 3.掌握植物组织鲜重干重的测量方法 【实验原理】 植物组织的含水量是反映植物组织水分生理状况的重要指标,其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气孔状况,光合功能及作物产量。在环境胁迫情况下,植物组织的含水量也是反映植物受胁迫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水分含量测定也是农作物产品的品质检定和判断其是否适于贮藏的重要标准。所以,植物组织含水量的测定在植物生理学研究及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植物组织含水量的表示方法常以鲜重、干重、相对含水量(或称饱和含水量)来表示。 其中相对含水量可作为比较植物保水能力及推算需水程度的指标。 分别测量植物组织的鲜重Wf ,干重Wd ,饱和鲜重Wt ,依据以下公式可以分别算出植物组织的鲜重含水量,干重含水量,以及相对含水量。 鲜重含水量= 干重含水量= 相对含水量=% 100Wf -Wt d -f ?鲜重饱和鲜重干重鲜重W W 【实验材料】 蜀葵花瓣 【实验步骤】 1.将新采的蜀葵花瓣,称取6 份 0.5 g (Wf ) ,迅速剪成小块。 2.3份分别于120℃烘箱中烘考1~1.5 h ,然后称此时的干重(Wd )。 3.3份分别放入蒸馏水中浸泡70 min ,当达到恒重时称此时的重量(Wt ) 利用所得到的数据:Wf ,Wd ,Wt 分别计算出鲜重含水量,干重含水量,相对含水量 注意事项: 1.测量干重时,先测出称量瓶的重量W ,在测出称量瓶与花瓣重量的总和Wf 与Wd 。放入瓶中以后,花瓣不再取出。烘烤一个小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称量,再放入烘箱中烘烤10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再次称量。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总重量恒重。 2.放入蒸馏水浸泡的花瓣,可以用吸水纸将其覆盖在水中。另取两片花瓣同样的方式浸泡在水中。70min 后称量两片对照物花瓣,其恒重可作为实验材料也恒重的标志。 【实验结果】 蜀葵花瓣的含水量测定数据记录如下: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在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脯氨酸(proline,Pro)的含量显著增加。植物体内脯氨酸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的抗逆性,抗旱性强的品种往往积累较多的脯氨酸。因此测定脯氨酸含量可以作为抗旱育种的生理指标。另外,由于脯氨酸亲水性极强,能稳定原生质胶体及组织内的代谢过程,因而能降低凝固点,有防止细胞脱水的作用。在低温条件下,植物组织中脯氨酸含量增加,可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因此,亦可作为抗寒育种的生理指标。 一、原理 当用磺基水杨酸提取植物样品时,脯氨酸便游离于磺基水杨酸的溶液中,然后用酸性茚三酮加热处理后,溶液即为红色,再用甲苯处理,则色素全部转移至甲苯中,色素的深浅即表示脯氨酸含量的高低。在520nm波长下比色,从标准曲线上查出(或用回归方程计算)脯氨酸的含量。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一)材料 待测植物叶片 (二)仪器设备 1. 722型分光光度计; 2.研钵; 3.100ml小烧杯; 4.容量瓶; 5.大试管; 6.普通试管; 7.移液管; 8.注射器; 9.水浴锅; 10.漏斗; 11.漏斗架; 12.滤纸; 13.剪刀。 (三)试剂 1.酸性茚三酮溶液:将1.25g茚三酮溶于30ml冰醋酸和20ml 6mol/l 磷酸中,搅拌加热(70℃)溶解,贮于冰箱中。 2.3%磺基水杨酸:3g磺基水杨酸加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 3.冰醋酸。 4.甲苯。 三、实验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 (1)在分析天平上精确称取25mg脯氨酸,倒入小烧杯中内,用少量蒸馏水溶解,然后倒入2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此标准液中每毫升含脯氨酸100ug。 (2)系列脯氨酸浓度的配置:取6个50ml容量瓶,分别加入脯氨酸原液0.5ml、1.0ml、1.5ml、2.0ml、2.5ml及3.0ml,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各瓶的脯氨酸浓度分别为1ug/ml、2ug/ml、3ug/ml、4ug/ml、5ug/ml及6ug/ml。 (3)取6支试管,分别吸取2ml系列标准浓度的脯氨酸溶液及2ml冰醋酸和2ml酸性茚三酮溶液,每管在沸水浴中加热30min。 (4)冷却后各试管准确加入4ml甲苯,振荡30s,静置片刻,使色素全部转至甲苯溶

试验5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

实验5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 一、原理 当植物组织与外液接触时,如果植物组织的水势低于外液的渗透势(溶质势),组织吸水、重量增大而使外液浓度变大;反之,则组织失水、重量减小而外液浓度变小;若两者相等,则水分交换保持动态平衡,组织重量及外液浓度保持不变。根据组织重量或外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即可确定与植物组织相同水势的溶液浓度,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溶液的渗透势,即为植物组织的水势。溶液渗透势的计算: Ψs = - iCRT ( 6 – 1 ) 式中:Ψs ——溶液的渗透势,以 MPa 为单位。 R ——气体常数,为0.008314 MPa · L/ (mol · K )。 T ——绝对温度,即273 + t ℃。 C ——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以 mol/kg 为单位。 i ——为解离系数, CaCl 2 为 2.6 。 二、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一)实验材料 植物叶片或洋葱鳞茎。 (二)试剂 1 .甲烯蓝粉末。 2 . CaCl 2 溶液:包括 0.10 、 0.15 、 0.20 、 0.25 、 0.30 、 0.35 、 0.40 、 0.45 mol/kg 8 种不同质量摩尔浓度的溶液。 (三)仪器设备 大试管 8 支 , 小试管 8 支,青霉素小瓶 8 支,移液管( 5mL ),毛细吸管 8 支,培养皿,打孔器,剪刀 l 把,镊子 1 把,解剖针 1 支。 三、实验步骤

1. 编号贴标签取干燥洁净的大试管 8 支,小试管 8 支,青霉素小瓶 8 支,毛细吸管 8 支,编号贴标签,按序号排好。 2. 打取、浸泡叶片取待测样品的功能叶数片,用打孔器打取小圆片约 60 片,放在培养皿中,混合均匀。用镊子分别把 5 ~ 8 个小圆片放到盛有 4 mL 不同质量摩尔浓度 CaCl 2 溶液的青霉素小瓶中,浸没叶片,盖紧瓶塞,放置 30 min ,并不断轻摇小瓶,以加速水分平衡(如温度低时可延长放置时间)。 3. 染色到预定时间后,用解剖针尖蘸取微量甲烯蓝粉末,加入各青霉素小瓶中,并摇动,使溶液染色均匀。 4. 测定把试管中的不同浓度的系列标准液分别倒入相同编号的小试管中,用毛细吸管吸取相同编号青霉素小瓶内的有色溶液少许,插入相同编号的小试管溶液中部,轻轻挤出有色溶液一小滴,小心取出毛细管(勿搅动有色液滴),观察有色液滴的升降情况,并记录于表 6 –1 中。若有色溶滴上升,表示浸过叶片的溶液浓度变小(即植物叶片组织中有水排出),说明叶片组织的水势大于该浓度溶液的溶质势;若有色液滴下降,则说明叶片组织的水势小于该浓度的溶质势;若有色小液滴静止不动,说明叶片组织的水势等于该浓度溶液的溶质势。若在前一浓度溶液中下降,而在后一浓度中上升,则植物组织的水势可取二种浓度溶液的溶质势的平均值。 分别测定不同浓度中有色液滴的升降,找出与组织水势相当的浓度。记录实验时的温度,根据原理中公式( 6 – 1 )计算出组织的水势。 表 6-1 小液流法现象观察记载表 [ 注意事项 ] 1. 所取材料在植株上的部位要一致,打取叶圆片要避开主脉和伤口。 2. 取材以及打取叶圆片的过程操作要迅速,以免失水。 3. 带结晶水的甲烯蓝不易溶于 CaCl 2 溶液,可在100 ℃下烘干成无水甲烯蓝粉末使用。 4. 毛吸管尖端弯成直角,以保证从中出来的液滴不受向下力的影响。 [ 思考题 ] 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时,为什么应强调所用试管、毛吸管应保持干燥,打取小圆片并投入试管中时动作应迅速,加入甲烯蓝不能太多?

脯氨酸的检测方法

脯氨酸的检测方法 1. 原理 样品用茚三酮处理,样品中的脯氨酸反应生成橙色物质,在520nm 检测吸光度,并作空白对照实验。 2. 应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蜂蜜、果汁和浓缩汁中的脯氨酸的检测。本方法在其它方面的应用必须经过个别论证。 3. 试剂及仪器 3.1 脯氨酸 3.2 3%茚三酮2-甲氧基乙醇溶液(0.3g 茚三酮溶解于10ml 2-甲氧基乙醇,每天保持新鲜,即现用现配) 3.3 2-甲氧基乙醇 3.4 蚁酸(96%),即甲酸 3.5 异丙醇(2- 丙醇)水溶液:水:丙醇= 1:1 3.6 15ml 旋盖玻璃离心管(确保离心管的边缘没有缺口,将有缺口的离心管丢掉) 3.7 分光光度计,检测吸光度设定在520nm 下 3.8 1cm 玻璃比色皿 4. 样品准备 4.1苹果,梨和大部分浆果的果汁用单一浓度(即原果汁浓度),橙汁用1:20 的水进行 稀释。其它的果汁应进行适当的稀释,以保证稀释后的样品中的脯氨酸的含量低于50mg/L(见稀释表)。浓缩果汁用水稀释到单一浓度,然后再进一步进行适当的稀释。蜂蜜的稀释,采用2.5g蜂蜜加50ml水。 将样品在分析之前离心5min 左右,去除悬浮物,取上清液进行分析。 4.2 原果汁稀释表 稀释比例 颜色空白期望值样品类型 Apple 苹果1:1 yes Apricot 杏21:1 yes Aronia 野樱莓1:1 yes Banana 香蕉1:1 yes Blackberry 黑莓1:1 yes Cherry 樱桃1:1 yes Cranberry 蔓越莓1:1 yes Grape 葡萄16:1 yes Grapefruit 柚子21:1 no Guava 番石榴3:1 yes Kiwi 泥猴桃1:1 yes

乳与乳制品中动物水解蛋白鉴定——L(-)-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法

乳与乳制品中 动物水解蛋白鉴定 乳与乳制品中动物水解蛋白鉴定 法 —L(-)-羟脯氨酸含量测定 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乳与乳制品制品中L(-)-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乳与乳制品中L(-)-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本方法通过对L(-)-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可判定是否为动物水解蛋白。 2 引用标准 ) --羟脯氨酸含量测定 L(--) GB9695.23-90 肉与肉制品L( 3 原理 试样经酸水解,释放出羟脯氨酸。经氯胺T氧化,生成含有吡咯环的氧化物。用高氯酸破坏过量的氯胺T。羟脯氨酸氧化物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在波长558nm处进行比色测定。 4 试剂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4.1 氯化亚锡(GB638):0.75%溶液。 将氯化亚锡7.5g溶于500mL水中,再加入500ml浓盐酸(GB 622)。 4.2 盐酸(GB622):6mol/L溶液。 4.3 氢氧化钠(GB629);1mol/L、10mol/L溶液。 4.4 缓冲液:将50g柠檬酸,26.3g氢氧化钠和146.1g结晶乙酸钠(GB694)溶于水,稀至1L,此溶液与200mL水和300mL正丙醇混合。 4.5 氯胺T(HG3-972)溶液:将1.41g氯胺T,溶于10mL水中,依次加入10mL正丙醇和80mL缓冲溶液(用时现配)。 4.6 显色剂:称取10g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用35mL高氯酸(GB623)溶解,缓慢加入65mL异丙醇。 4.7 L(-)-羟脯氨酸(C5H9NO3)标准溶液。 4.7.1 标准储备液500μg/mL:称取50.0mg/L(-)-羟脯氨酸用少量水溶解,加一滴6mol/L盐酸,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 4.7.2 标准工作液5μg/mL:吸取标准储备液 5.00mL于500mL容量瓶中,定容。 5 仪器和设备

实验一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实验一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 1、实验目的 了解植物组织中水分状况的一种表示方法及用于测定的方法及其优缺点。 2、实验原理 植物组织的水分状况可用水势来表示。植物体细胞之间、组织之间以及植物体与环境之间的水分移动方向都由水势差决定。将植物组织放在已知水势的一系列溶液中,如果植物组织的水势(Ψcell)小于某一溶液的水势(Ψout),则组织吸水,反之组织失水。若两者相等,水分交换保持动态平衡。组织的吸水或失水会使溶液的浓度、密度、电导率以及组织本身的体积与质量发生变化。根据这些参数的变化情况可确定与植物组织等水势的溶液。 液体交换法测定水势的方法有很多种,本实验练习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的水势,并初步观察其变化情况。 小液流法测定水势的原理 判据 △Ψ=Ψout-Ψcell 组织的 水分得失 外液的密度变化 △Ψ>0吸水升高 △Ψ<0失水降低 △Ψ=0平衡不变 使用器材用滴管测定外液的密度变化 适用的材料叶片或碎的组织 3、仪器和试剂 试管,试管架,移液管,滴管,打孔机或单面刀片,镊子,解剖针,棉花,吸水纸; 0.05-0.4mol/L CaCl2溶液,甲烯蓝; 土豆 4、实验步骤 ①将16支试管清洗干净,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按编号顺序倒置于试管架上,控净水分。 ②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氯化钙溶液(0.05、0.1、0.15、0.2、0.25、0.3、0.35、0.4mol/L),分别注入八支实验组试管中,各10ml左右(体积约为试管的2/3处)。再将实验组各试管溶液的2/3倒入对应编号的对照组试管中。两组试管均加盖棉塞。 ③将土豆用单面刀片切成0.5cm见方的小块。将植物组织混匀,分成八份,放入实验组各试管中。放置20min以上,期间多次摇动实验组试管,以促进水分平衡。 ④用解剖针沾取甲烯蓝粉末给实验组各试管染色,摇匀,用滴管由低浓度向高难度顺序

土壤水份和植物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土壤水份和植物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植物和土壤水分的测定来学习和使用烘干法水分测定仪,掌握实验和实习的技巧,了解一定的实习的规则! 通过对实习数据的比较,以及结合自身的知识来分析土壤和植物组织含水量的关系,了解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了解土壤中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结合生态学的知识来分析土壤和植物含水量受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 实验的主要内容: 记录实验地的周围环境的各种生态环境因素,如温度,风向,湿度。 测量土壤和植物组织含水量值,在不同的环境下测量对比,同一环境下不同物种的值。 记录实验测量的数据值,分析得出结论。 实习的主要工具: 1.烘干法水分测定仪(LSH-100A型): 最大秤量:100g 实际标尺分度值:1mg 准确度级别:2级 水分测量允许误差:±0.2%(样品≥2克) 水分含量测定可读性:0.01% 测量水分范围:0~100% 加热源:卤素灯(环型400W) 温控精度:±1℃ 加热温度设定:室温~160℃(以1℃调整) 时间设定:0~180min(以1min调整) 测量方法:手动、自动 操作温度范围:10~30℃ 电源及功耗:AC220V±22V 50Hz 420W 秤盘尺寸:¢100mm 外壳尺寸:360mm×250mm×270mm 净重:7kg 实验用剪刀、小袋子 实验原理: 首先对同一环境下的不同生长情况的高山榕进行水分的测定,记录数据并比较,然后对不同环境下的不同株池杉进行水分的测定,在数据中得出结论。用烘干法测定仪进行含水量的测定,使用小塑料袋来装实验品以防止植物叶子和土壤水分的蒸发。 实验的步骤: 首先进行样本的采样,在学校的马路边分别进行不同生长情况高山榕叶子的取样,然后再树下进行土壤的取样。在昭阳湖旁不同地方生长情况相同的池杉的叶子和土壤的进行取样。将取来的样品装入袋中,并做好标签。 预热烘干法测定仪后,将取来的样品放入烘干仪中保持5-8分钟,待屏幕中的数值稳定后进行数据的记录。 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 实验的结果:

脯氨酸

实验四十三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一、目的 在逆境条件下(旱、热、冷、冻),植物体内脯氨酸的含量显著增加,植物体内脯氨酸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的抗逆性,抗旱性强的品种积累的脯氨酸多。因此测定脯氨酸含量可以作为抗旱育种的生理指标。另外,由于脯氨酸亲水性极强,能稳定原生质胶体及组织内的代谢过程,因而能降低冰点,有防止细胞脱水的作用。在低温条件下,植物组织中脯氨酸增加,可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因此,亦可作为抗寒育种的生理指标。 二、原理 磺基水杨酸对脯氨酸有特定反应,当用磺基水杨酸提取植物样品时,脯氨酸便游离于磺基水杨酸溶液中。然后用酸性茚三酮加热处理后,茚三酮与脯氨酸反应,生成稳定的红色化合物,再用甲苯处理,则色素全部转移至甲苯中,色素的深浅即表示脯氨酸含量的高低。在52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即可从标准曲线上查出脯氨酸的含量。 三、材料、仪器及试剂 1. 材料:植物叶片。 2. 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分析天平;离心机;小烧杯;普通试管;移液管;注射器;恒温水浴锅;漏斗;漏斗架;滤纸;剪刀;洗耳球。 3 .试剂及配制: 2.5﹪酸性茚三酮溶液配制:将1.25g茚三酮溶于30ml冰醋酸和20ml 6mol·L-1磷酸中,搅拌加热(70℃)溶解,贮于冰箱中。 3%磺基水杨酸配配制:3g磺基水杨酸加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 10μg·ml-1脯氨酸标准母液配制:精确称取20mg脯氨酸,倒入小烧杯内,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再倒入2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为100μg·ml-1脯氨酸母液),再吸取该溶液10ml, 加蒸馏水稀释定容至100ml, 即为10μg·ml-1脯氨酸标准液。 冰醋酸;甲苯。 四、实验步骤 1.脯氨酸标准曲线的制作 1.1取6支试管,编号,按下表配制每管含量为0~12μg的脯氨酸标准液。 加入表中试剂后,置于沸水浴中加热30min。取出冷却,各试管再加入4ml甲苯,振荡30秒钟,静置片刻,使色素全部转至甲苯溶液。

植物组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精华版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了解植物体内水分亏缺与脯氨酸积累的关系 二、实验所用仪器、药品、材料: 1.仪器 分光光度计,水浴锅,漏斗,大试管(20ml),具塞刻度试管(20ml),注射器或滴管(5-10ml)。 2.材料 植物小麦叶片 3.试剂 (1)3%磺基水杨酸 (2)甲苯 (3)2.5%酸性茚三酮显色液:冰乙酸和6mol·l-1磷酸以3:2混合,作为溶剂进行配制,此液在4℃下2-3天有效 (4)脯氨酸标准溶液:准确称取25mg脯氨酸,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250ml,其浓度为100μg·ml-1。再取此液10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即成10μg·ml-1的脯氨酸标准溶液。 三、实验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 (1)取7支具塞刻度试管按表9.2-1加入各试剂。混匀后加玻璃球塞,在沸水中加热40min。 (2)取出冷却后向各管加入5ml甲苯充分振荡,以萃取红色物质。静置待分层后吸取甲苯层以0号管匀对照在波长520nm下比色。 (3)以消光值为纵坐标,脯氨酸含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线性回归方程。

表9.2.1各试管中试剂加入量 2、待测物的提取、显色、比色等测定的数据记录: 3、计算结果: 从标准曲线中查出测定液中脯氨酸浓度 脯氨酸[μg.g-1(干或鲜重)] =(C.V)·(A·W)-1 式中:C一提取液中脯氨酸浓度(PS),由标准曲线求得: V -提取液总体积(ml) A --- 测定时所吸取得体积(ml)

W----- 样品重(g) 脯氨酸[μg.g-1(干或鲜重)] =(C.V)·(A·W)-1= 四、实验小结:(本次实验成败之处和原因分析以及改进措施) 1.配置的酸性茚三酮溶液仅在24h内稳定,因此最好现用现配。 2.测定样品若进行过渗透胁迫处理,结果会更显著。 3.试剂添加次序不能出错。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植物组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原理 植物在逆境条件下,游离脯氨酸便会大量积累,且积累指数与植物的抗逆性有关。因此,脯氨酸可作为植物抗逆性的一项生化指标。 采用磺基水杨酸提取植物体内的游离脯氨酸,不仅大大减少了其他氨基酸的干扰,快速简便,而且不受样品状态(干或鲜样)限制。在酸性条件下,脯氨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稳定的红色缩合物,用甲苯萃取后,此缩合物在波长520 nm处有一最大吸收峰。脯氨酸浓度的高低在一定范围内与其消光度成正比。 (二)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1 材料 植物叶片 2 仪器设备 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漏斗,具塞刻度试管(20 ml) ,移液枪(1 ml和5 ml),5 ml 和1 ml刻度试管,烧杯,吸水纸,玻璃棒,试管架,比色皿等。 3 试剂 (1) 3%磺基水杨酸溶液: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称取3 g磺基水杨酸,然后将称好药品溶于100 ml蒸馏水中。 (2) 甲苯 (3) 2.5%酸性茚三酮显色液:冰乙酸和6 mol L-l磷酸以3:2混合,作为溶剂进行配制,此液在4℃下2~3天有效(此步骤重要)。称取1.25 g茚三酮放入烧杯中用混合液50 ml 放入70℃水浴锅中溶解,冷却。 (4) 脯氨酸标准溶液:准确称取25 mg脯氨酸,用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250 ml,其浓度为100 ug/ml。再取此液10 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即成10 ug/ml的脯氨酸标准液。 三.实验方法 1 标准曲线制作 (1)取7支具塞刻度试管按表2加入各试剂。混匀后加玻璃球塞,在沸水中加热40 min。 试管号 0 1 2 3 4 5 6 脯氨酸标准溶液 0 0.2 0.4 0.8 1.2 1.6 2 /ml 水/ml 2 1.6 1.2 0.8 0.4 0.2 0 冰乙酸/ml 2 2 2 2 2 2 2 茚三酮显色液 3 3 3 3 3 3 3 /ml 脯氨酸含量/μg 0 2 4 8 12 16 20 (2)取出冷却后向各管加入5 ml甲苯充分振荡,以萃取红色物质。静置待分层后吸取甲苯层以0号管作为对照在波长520 nm下比色。

脯氨酸(Pro)含量测定试剂盒使用说明

脯氨酸(Pro)含量测定试剂盒使用说明 分光光度法50T/48S 货号:BC0290 测定意义: 脯氨酸(Pro)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培养细胞中,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Pro 含量显著增加。Pro增加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抗逆性,抗旱性强的品种往往积累较多的脯氨酸。因此,脯氨酸增加量可以作为抗逆育种的生理指标之一。 测定原理: 用磺基水杨酸(SA)提取Pro,加热处理后,Pro与酸性茚三酮溶液反应生成红色;加甲苯萃取后,在520nm测定吸光度。 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 可见分光光度计、水浴锅、台式离心机、可调式移液器、1mL玻璃比色皿、冰乙酸、甲苯、研钵、冰和蒸馏水。 试剂的组成和配制: 提取液:液体50mL×1瓶,4℃保存。 试剂一:冰乙酸4℃保存。(自备) 试剂二:液体45mL×1瓶,4℃保存。 试剂三:甲苯4℃保存。(自备) 标准品:脯氨酸10mg,4℃保存。

样品测定的准备: 1、细胞、细菌或组织样品的制备: 细菌或细胞:先收集细菌或细胞到离心管内,弃上清;按照每100万细菌或细胞加入1mL提取液,超声波破碎细菌或细胞(功率20%,超声3秒,间隔10秒,重复30次),之后置沸水浴振荡提取10min;10000g,常温离心10min,取上清,冷却后待测。 组织: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提取液进行冰浴匀浆;之后置沸水浴振荡提取10min,10000g,常温离心10min,取上清,冷却后待测。 2、血清(浆)样品:取100μL血清(浆)加入1mL提取液,充分混匀,之后置沸水浴振荡提取10分钟,10000g,常温离心10分钟,取上清,冷却后待测。 3、标准品的处理:称取1mg,将标准品稀释为15、10、8、6、 4、2、1、0g/ml。 测定步骤: 1、分光光度计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520nm,蒸馏水调零。 2、取0.5mL上清液(或稀释后的标准品)+0.5mL试剂一+0.5mL试剂二于有盖试管中,置沸水浴中保温30min(盖紧,防止水分散失),每10min振荡一次。 3、待冷却后,在试管中加入1mL试剂三,振荡30s,静置片刻,使色素转至试剂三中;吸取0.8mL-1mL上层溶液于1mL玻璃比色皿中,用试剂三调零,于520nm波长处比色,记录吸光值。 4、根据标准品吸光值和浓度,建立标准曲线。 Pro含量计算: 1、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脯氨酸含量(y为脯氨酸含量,μg/mL;x为OD值)

原料中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原料中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1.材料和试剂 1.1材料 秦宝雪花牛牛蹄筋:陕西秦宝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秦宝普通育肥牛、雪花牛肺:陕西秦宝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秦宝雪花牛棒骨:陕西秦宝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1.2试剂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同浓度的水。 1.2.1硫酸溶液[c(H2SO4)≈3mol/L] 量取750mL水于2L的容量瓶中,在搅拌下缓慢加入320mL浓硫酸(ρ20=1.84g/mL)。冷却至室温后用水定容。 1.2.3缓冲溶液(PH=6.8) 包括下列组分: a)26.0g一水柠檬酸(C6H8O7·H2O); b)14.0g氢氧化钠; c)78.0g无水乙酸钠[Na(CH3CO2)]。 用500mL水溶解上述试剂并转入1L的容量瓶中,加入250mL 正丙醇,用水定容。该溶液于4℃暗处可稳定保存几周。 1.2.4氯胺T溶液 称取1.41g三水·N-氯-对甲苯磺酰胺钠盐(氯胺T),用100mL 缓冲溶液溶解。临用前配制。 1.2.5显色剂 称取10.0g对甲氨基苯甲醛,用30mL高氯酸溶液[70%(质量分数)]溶解,缓慢加入65mL异丙醇。临用前配制。 1.3羟脯氨酸标准溶液 1.3.1标准储备液 称取50mg4-羟基-α-吡咯甲酸(羟脯氨酸)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溶解,加一滴硫酸溶液(1.2.1),用水定容。该溶液于4℃下可稳定存放1个月。 1.3.2标准工作液 移取5.00mL上述标准储备液至5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分

别吸取该溶液10.00mL、20.00mL、30.00mL、4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所得标准工作液浓度一次为0.5μg/mL、1.0μg/mL、 1.5μg/mL、 2.0μg/mL。临用前配制。 2.仪器和设备 3.试样制备 用刀将原料在冷冻时(0℃以下)切成小块(约0.5cm3,边长约为8mm)。将切好的试样装入密封样品盒中,或用耐热塑料袋真空包装,70℃以上保温30min后,冷却。用绞肉机将试样均质。将试样装入密封的容器里,防止变质和成分变化。试样应在均质化后24h内尽快分析。 4.分析步骤 4.1试样 称取4g试样(精确至0.001g)于烧杯中,避免试样粘在烧杯壁上。 4.2水解 4.2.1量取30mL±1mL硫酸溶液,加入烧杯中,用培养皿盖住,于105℃干燥箱内恒温16h。 4.2.2趁热将水解产物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10mL硫酸溶液分三次洗涤烧杯,合并至上述容量瓶中。用水定容,摇匀。然后将其过滤至三角瓶中。 4.3测定 4.3.1用移液管移取5mL的上述滤液至250mL容量瓶中。 4.3.2移取4.00mL上述溶液于比色管中,加入2.00mL氯胺T试剂,混合后于室温下放置20min±1min。 4.3.3加入2.00mL显色剂于比色管中,充分混合,用塞子将比色管封

实验一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一植物体内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一、目的 在逆境条件下(旱、热、冷、冻),植物体内脯氨酸的含量显着增加,植物体内脯氨酸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的抗逆性,抗旱性强的品种积累的脯氨酸多。因此测定脯氨酸含量可以作为抗旱育种的生理指标。另外,由于脯氨酸亲水性极强,能稳定原生质胶体及组织内的代谢过程,因而能降低冰点,有防止细胞脱水的作用。在低温条件下,植物组织中脯氨酸增加,可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因此,亦可作为抗寒育种的生理指标。 二、原理 磺基水杨酸对脯氨酸有特定反应,当用磺基水杨酸提取植物样品时,脯氨酸便游离于磺基水杨酸溶液中。然后用酸性茚三酮加热处理后,茚三酮与脯氨酸反应,生成稳定的红色化合物,再用甲苯处理,则色素全部转移至甲苯中,色素的深浅即表示脯氨酸含量的高低。在52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即可从标准曲线上查出脯氨酸的含量。 三、材料、仪器及试剂 1.材料:植物叶片。 2.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分析天平;离心机;小烧杯;普通试管;移液管;注射器;恒温水浴锅;漏斗;漏斗架;滤纸;剪刀;洗耳球。 3.试剂及配制: ﹪酸性茚三酮溶液配制:将茚三酮溶于30ml冰醋酸和20ml6mol·L-1磷酸中,搅拌加热(70℃)溶解,贮于冰箱中。 3%磺基水杨酸配配制:3g磺基水杨酸加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 10μg·ml-1脯氨酸标准母液配制:精确称取20mg脯氨酸,倒入小烧杯内,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再倒入2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为100μg·ml-1脯氨酸母液),再吸取该溶液10ml,加蒸馏水稀释定容至100ml,即为10μg·ml-1脯氨酸标准液。 冰醋酸;甲苯。 四、实验步骤 1.?????脯氨酸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6支试管,编号,按下表配制每管含量为0~12μg的脯氨酸标准液。 加入表中试剂后,置于沸水浴中加热30min。取出冷却,各试管再加入

植物水分等测定

植物水分、干物质和粗灰分的测定 植物水分、干物质和粗灰分的测定 植物水分和干物质的测定 植物体由水和干物质两部分组成。含水量多少是反映植物生理状态和成熟度的一个指标,含水量过高,植株易徒长倒伏;而过低又易调萎。植物需要有适宜的含水量才能生长健壮。在研究土壤、施肥、栽培和气候等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和光合利用率等问题时,一般要测定植株的水分和干物质积累状况。新鲜植物体一般含水量为70~95%,叶片含水量较高,又以幼叶为最高;茎秆含水量较少,种子含水量更少,一般为5~15%。新鲜植物体除去水分的剩余部分即为于物质,它包括有机质和矿物质两部分。其中有机质占植物干物质的90~95%,矿物质为5~10%。 水分含量测定也是农作物产品的品质检定和判断其是否适于贮藏的 重要标准。在植物成分分析中,都是以全干样品为基础来计算各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因为新鲜样品的含水量变化很大,风干样品的含水量也会受环境湿度和温度的影响而变动,只有用全干样作计算(干基),各成分含量的数值才比较稳定。 水分的测定方法 测定植物水分的方法很多,应根据植物样品成分的性质、对分析精度的要求和实验室设备条件等情况适当选择。常用的方法有常压恒温干燥法、减压干燥法和蒸馏法,其中用得最多的常压恒温干燥法准确度较高,适用于不含易热解和易挥发成分的样品,被认为是测定水分的

标准方法;但对于幼嫩植物组织和含糖、干性油或挥发性油的样品则不适用。减压干燥法,运用于含易热解成分的样品;但含有挥发性油的样品也不适用,蒸馏法,适用于含有挥发油和干性油的样品,更适用于含水较多的样品,如水果和蔬菜等。其他如红外干燥法、冷冻干燥法、微波衰减法、中子法、卡尔·费休法等都要有特定仪器设备,不易推广使用。 常压恒温干燥法 方法原理将植物样品置于100~105°C烘箱中烘干,由样品的烘干失重(即为水分重)计算水分的含量。此法适用于不含有易热解和易挥发成分的植物样品。 植物样品在高温烘干过程中,可能有部分易焦化、分解和挥发的成分损失而使水分测定产生正误差;也有可能因水分未完全驱除(或在冷却、称量时吸湿)或有部分油脂等被氧化增重而产生负误差。但在严格控制操作条件下,该法仍是测定植物水分的标准方法。 操作步骤: 1.风干植物样品水分的测定取洁净铝盒,打开盒盖,放人100~105°C烘箱中烘30min,取出,盖好,移人盛有硅胶的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约需30min),立即迅速称重。再烘30min,称重,两次称重之差小于1mg可算作达恒重(m0)。 将粉碎(1mm)、混匀的风干植物样品约3g,平铺在已达恒重的铝盒中,准确称量后(m1),将盖子放在盒底下,移人已预热至约115°C 的烘箱中,关好箱门,调整温度在100~105°C,烘4~5h。取出,

脯氨酸检测方法

试验目的:在逆境条件下(旱、盐碱、热、冷、冻),植物体内脯氨酸(proline,Pro)的含量显著增加。植物体内脯氨酸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植物的抗逆性, 抗旱性强的品种往往积累较多的脯氨酸。因此测定脯氨酸含量可以作为抗旱育种的生理指标。另外,由于脯氨酸亲水性极强,能稳定原生质胶体及组织内的代谢过程,因而能降低冰点,有防止细胞脱水的作用。在低温条件下,植物组织中脯氨酸增加,可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因此,亦可作为抗寒育种的生理指标。 一、原理 用磺基水杨酸提取植物样品时,脯氨酸便游离于磺基水杨酸的溶液中,然后用酸性茚三酮加热处理后,溶液即成红色,再用甲苯处理,则色素全部转移至甲苯中, 色素的深浅即表示脯氨酸含量的高低。在520nm波长下比色,从标准曲线上查 出(或用回归方程计算)脯氨酸的含量。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一)材料:待测植物(水稻、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等)叶片。 (二)仪器设备:1. 722型分光光度计;2. 研钵;3. 100ml小烧杯;4. 容量瓶; 5. 大试管; 6. 普通试管; 7. 移液管; 8. 注射器; 9. 水浴锅;10. 漏斗;11. 漏斗架;12. 滤纸;13 剪刀。 (三)试剂1. 酸性茚三酮溶液:将1.25g茚三酮溶于30ml冰醋酸和20ml6mol/L 磷酸中,搅拌加热(70℃)溶解,贮于冰箱中;2. 3%磺基水杨酸:3g磺基水杨酸加蒸馏水溶解后定容至100ml;3. 冰醋酸;4. 甲苯。 三、实验步骤 1. 标准曲线的绘制

(1)在分析天平上精确称取25mg脯氨酸,倒入小烧杯内,用少量蒸馏水溶解,然后倒入2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此标准液中每ml含脯氨酸100μg。 (2)系列脯氨酸浓度的配制取6个50ml容量瓶,分别盛入脯氨酸原液0.5,1.0,1.5,2.0,2.5及3.0ml,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各瓶的脯氨酸浓度分别为1,2,3,4,5及6μg/ml。 (3)取6支试管,分别吸取2ml系列标准浓度的脯氨酸溶液及2ml冰醋酸和2ml 酸性茚三酮溶液,每管在沸水浴中加热30min。 (4)冷却后各试管准确加入4ml甲苯,振荡30S,静置片刻,使色素全部转至甲苯溶液。 (5)用注射器轻轻吸取各管上层脯氨酸甲苯溶液至比色杯中,以甲苯溶液为空白对照,于520nm波长处进行比色。 (6)标准曲线的绘制:先求出吸光度值(Y)依脯氨酸浓度(X)而变的回归方程式,再按回归方程式绘制标准曲线,计算2ml测定液中脯氨酸的含量(μg/2ml)。 2. 样品的测定 (1)脯氨酸的提取:准确称取不同处理的待测植物叶片各0.5g,分别置大管中,然后向各管分别加入5ml3%的磺基水杨酸溶液,在沸水浴中提取10min,(提取过程中要经常摇动),冷却后过滤于干净的试管中,滤液即为脯氨酸的提取液。(2)吸取2ml提取液于另一干净的带玻塞试管中,加入2ml冰醋酸及2ml酸性

羟脯氨酸的测定方法

1羟脯氨酸含量测定 2羟脯氨酸标准曲线绘制 3试剂的配制【6-7】 [6] 李秋营,姚汝琳.细胞中羟脯氨酸的测定.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6):558-559 [7] David J Etherington, Trevor J Sims. Detection and Estimation of Collagen[J]. J Sci Food Agric, 1981,32:539-546 柠檬酸缓冲液:柠檬酸钠120g、冰醋酸12mL、柠檬酸46g、氢氧化钠34g 溶解于蒸馏水中,调整pH 值至6.0,然后定容至1000mL。 0.05mol/L 氯胺T 溶液:称取氯胺T 7.05g,溶解于100mL 蒸馏水中,然后加入乙二醇独甲醚150mL,再加入250mL 柠檬酸缓冲液混合均匀。 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 试剂 A:取无水乙醇20mL,慢慢加入浓硫酸2.74mL;试剂B:取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12.0g,慢慢加入无水乙醇40mL,水浴加热使其完全溶解并冷却至室温,然后将A 液慢慢加入B,混合均匀。 3.5mol/L 高氯酸溶液:取27mL 高氯酸,以蒸馏水定容到100mL。 羟脯氨酸标准曲线的绘制羟脯氨酸标准储存液:准确称取L-羟基脯氨酸标准品50mg,加入0.01mol/L 盐酸中溶解,稀释并定容到100mL,在冰箱中保存。 羟脯氨酸标准工作液:吸取羟脯氨酸标准储存液10mL到5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到50mL(临用前配),浓度为100μg/mL。 4标准曲线绘制 分别吸取羟脯氨酸标准工作液1.0、2.0、2.5、3.0、3.5、4.0、4.5mL,用蒸馏水定容到50mL容量瓶中。以蒸馏水为空白,分别吸取上述标准液1mL,加入1mL 柠檬酸缓冲液和1mL 0.05mol/L 氯胺T 溶液,室温(25 ℃) 氧化10min 后,加入高氯酸1mL(3.5mol/L),放置10min,加入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试剂1mL,在65℃水浴显色10min,冷却后在560nm处测吸光度。以羟脯氨酸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出回归方程。 浓度μg/mL0.50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0.612 吸光度A560 0.134 0.284 0.347 0.409 0.477 0.55 6样品水解将样品反复绞碎,充分混合。称取5.000g样品放入250ml三角瓶中,加

土壤水份和植物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土壤水份和植物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植物和土壤水分的测定来学习和使用烘干法水分测定仪,掌握实验和实习的技巧,了解一定的实习的规则! 通过对实习数据的比较,以及结合自身的知识来分析土壤和植物组织含水量的关系,了解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了解 土壤中水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结合生态学的知识来分析土壤和植物含水量受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 二.实验的主要内容: 1.记录实验地的周围环境的各种生态环境因素,如温度,风向,湿度。 2.测量土壤和植物组织含水量值,在不同的环境下测量对比,同一环境下不同物种的值。 3.记录实验测量的数据值,分析得出结论。 三.实习的主要工具: 1.烘干法水分测定仪(LSH-100A型): 最大秤量:100g 实际标尺分度值:1mg 准确度级别:2级 水分测量允许误差:±0.2%(样品≥2克) 水分含量测定可读性:0.01%

测量水分范围:0~100% 加热源:卤素灯(环型400W) 温控精度:±1℃ 加热温度设定:室温~160℃(以1℃调整) 时间设定:0~180min(以1min调整) 测量方法:手动、自动 操作温度范围:10~30℃ 电源及功耗:AC220V±22V 50Hz 420W 秤盘尺寸:¢100mm 外壳尺寸:360mm×250mm×270mm 净重:7kg 实验用剪刀、小袋子 四.实验原理: 首先对同一环境下的不同生长情况的高山榕进行水分的测定,记录数据并比较,然后对不同环境下的不同株池杉进行水分的测定,在数据中得出结论。用烘干法测定仪进行含水量的测定,使用小塑料袋来装实验品以防止植物叶子和土壤水分的蒸发。 五.实验的步骤: 1.首先进行样本的采样,在学校的马路边分别进行不同生 长情况高山榕叶子的取样,然后再树下进行土壤的取样。 在昭阳湖旁不同地方生长情况相同的池杉的叶子和土壤 的进行取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