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究中国社会贫困问题

研究中国社会贫困问题

研究中国社会贫困问题
研究中国社会贫困问题

研究中国社会贫困问题

我国的城市贫困层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居民的贫困问题并没有引起较多的关注。一些由于个人或家庭原因而陷入生活困难的人口,通常被政府或各单位内部的救济体制所接纳。但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迁的过程中,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通货膨胀加剧,加上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的影响,一些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下降或者感受到了严重的相对剥夺。原有的社会救济体制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这样,城市居民的贫困问题浮到了社会的表层,继中国农村贫困问题之后,开始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一、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城市贫困层状况

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在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城市贫困人口有减少的趋势;而在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城市贫困人口则有明显的增加趋势。进入90年代后,我国城市贫困层有何新的变化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市贫困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在研究贫困问题时,我们一般区分两种贫困状况,即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所谓绝对贫困人口是指,难以维持该地区最低水平的生活、需要得到社会救助的人口。1991年,民政系统所进行的城市孤寡病残救济和城市贫困户救济覆盖了1660万人口,占当年市镇人口的5.4%.近年来,由于一些企业,特别是国有、集体企业效益不好,导致许多职工生活困难和城市贫困人口增加。根据全国总工会提供的资料,1992年,全国约有700多万职工的实际生活水平处于贫困状态,加上其赡养人口(人均赡养系数为3.03),则贫困职工家庭总人数超过2000万人,占当年市镇人口的6.2%;1994年,全国贫困职工约1120万人,加上其赡养人口,约为3300万人,占当年市镇人口的9.7%.根据中国社科院朱庆芳研究员的研究,“1995年底被拖欠职工工资的人数有1000万人,被停发或减发退休金的退休人员有151万人,劳动部公布的登记失业人数为520万人,以上三部分共计1671万人,若包括他们的抚养人口,则为2890万人,再加上由民政系统救济的城镇孤老残幼等弱者190万人,共计3080万人。以上数字还不包括下岗人员550多万人。”到了1997-1998年,中国城镇贫困人口仍然居高不下,总数仍有约3000万人之多。

所谓相对贫困人口是指,相对于社会上其它群体比较而言的低收入人口。一般将收入低于城市居民平均收入之50%的人口算作相对贫困人口。1988年,张问敏、李实根据全国10省市的抽样调查资料计算出来的相对贫困户比例为6.83%.笔者曾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资料,测算出1990年我国城市居民家庭中相对贫困户的比例约为7.38%(即家庭月人均收入60元以下的户)。另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调查中心1994年在全国范围的抽样调查资料计算,当年城市居民的人均月货币收入为224.14元,相对贫困线应力112.07元,相对贫困户在样本中所占比

例为22.7%.同年,在北京市8个城区进行的一次抽样调查资料也显示出,被访者中有39.8%的人认为自己的收入处在“中下等水平”;18.1的人认为其处在“下等水平”,这从主观方面反映了城市相对贫困的严重性。这些数字看上去似乎过高,但是,考虑到前述绝对贫困的状况,也可以认为是合理和可信的。

第二,城市贫困人口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大量失业人员、下岗(或放长假)人员、困难企业的部分在岗职工以及部分退休职工成为目前城市贫困层的主要成员。据估计,他们占了城市全部低收入者的88%.以前,城市贫困层的主体是所谓“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依无靠十天固定生活来源”或“无依无靠、无固定职业、无固定收入”的人员),主要是由于个人或家庭的原因导致贫困。这一部分贫困人口的数量相对稳定,对社会结构的冲击较小,而且在城市贫困层中所占的比例正在逐步缩小。而现在,上述城市贫困层的主体之所以陷入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结构变迁的原因,是社会经济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当然,某些政策的执行不当,在某种意义上也催生了新的贫困层。例如,某些政策倾斜不当,加剧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城市新贫困层的分布呈现出较强的区域特征。随着社会经济体制转轨的深入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上述城市贫困层的渐成员还有可能继续增加。如何缓解这些人的贫困状况,将他们重组到新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去,这不仅关系到社会转型能否顺利进行,而且影响到未来的社会结构型态。

第三,城市贫困层的贫困程度有所加深。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居民贫困问题研究》课题组的研究表明,1989年,贫困居民家庭独立收入(包括家庭成员的工资、福利费、其他劳动收入以及退休金、困难补助费、价格补贴等,不包括赡养、赠送收入和储蓄收入)比贫困标准低28.3%,比全国城市居民平均水平低60.1%贫困居民平均实际消费比贫困标准低13.7%,比城市居民平均消费水平低52.3%.贫困居民消费呈如下特点:(1)食品消费比平均水平低43.3%,且食品质量差;(2)衣着消费比平均水平低56.6%;(3)日用消费比平均水平低73.9%,家底薄、财产少;(4)住房面积比平均水平低24%,且设施较差,有12.20%的户无自来水,有55.9%的户无卫生设备,有30%的户无取暖设备,有21%的户无厨房,这些比例均大大低于总体平均水平。

根据1998年对全国39080户城市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占总体5%的贫困户(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定义划分)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2198.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7倍,比最高收入户低4倍。贫困户大多入不敷出,许多家庭靠借贷维持生存。1998年,贫困家庭用于食品的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为5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介百分点,比最高收入户高出20介百分点。贫困户饮食量少质低,营养严重不足。贫困户的主要食品消费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肉类、家禽、蛋类及鲜乳品等高蛋白质食品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0%以上。贫困户人均服装支出仅97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2倍,比最高收入户低4.9倍,衣少质次,许多人己经多年未进商店买过新衣服。贫困户很少购置耐用消费品,他们年人均用于耐用消费品的金额仅有3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6倍,比最高收入户低21.5倍。

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国有集体企业的效益难以迅速提高的情况下,城

市贫困层中的许多渐成员甚至缺乏必需的收入保障。失业、下岗职工首当其冲,退休人员的收入也在贬值,而且他们大多难以享受原先曾是免费的医疔等服务和各种其他福利。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巳开始建立“职工最低劳动工资保障制度”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当然,距离这一制度的真正发挥作用和制度的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部分商品,特别是食品等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持昂贵和就业不足的打击下,城市贫困层的生活条件有日趋恶化的趋势。对于许多城市贫困层的渐成员来说,通过再就业获取收入的机会并不多,特别是在一些国有集体企业集中、新经济增长点缺乏的地区,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前景更加黯淡。对于数量众多的下岗女工而言,其再就业的困难要比男工更大。很多人找不到合适的职业,只能靠领取微薄的救济金或生活费度日。家里有老、有小的女工,其心理压力更大。据调查,下岗女工中因生活所迫而卖淫者有上升趋势。沈阳、丹东、阜新、铁岭等市因经济收入下降或不开工资等原因而离婚的下岗女工比例也有所上升。

城市贫困层贫困程度的加深,己经成为一个具有潜在爆炸性的问题。实际上,各地一些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事件的发生,或多或少都与此有关。

第四,与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收入的迅速增长相对照,城市贫困层的利益相对受损,并容易由此激发不满情绪。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资料,1990年到1998年,我国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从1522.79元增加到5458.34元,增幅为258.4%,年均增长44.8%.而与此同时,贫困层的收入并无太大增长,甚至有所下降。例如,1995年,北京市将最低工资标准从1994年的210元调到240元,增长14.3%而同期职工平均工资增幅为44.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24.9%福建省1995年的最低工资标准280元,平均递增7.11%,而同期职工平均工资增幅为40.61%,物价涨幅则高达25.3%.这样,那些陷入贫困的城市居民,因为不能或较少分享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好处,极易滋生或强化逆反心理,从而对社会整合和社会稳定构成威胁。

二、城市贫困层致贫原因的宏观分析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随着失业、下岗人数的增长,城市中的贫困层出现了扩大的趋势。对于城市贫困层致贫原因的分析,主要是有两种角度,一种是宏观角度,另一种是微观角度。宏观角度讲的是社会结构方面的比较大的社会变迁对于贫困的影响;比如市场转型所带来的影响。微观角度讲的是因个人原因所造成的贫困。本节主要侧重于宏观角度的分析第三节则主要是微观分析。

i.产业结构的变迁

我国的国有企业大体上都是五十年代创建的,当时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比较低,产业结构也比较落后。当时所建的企业大体上都是集中在采掘业、加工业、制造业上,如采矿、炼钢、轧钢、金属加工、纺织、化工品制造、机械制造等都是当时的主导产业。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商业、服务业、金融业、信息业以及众多的高技术产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

所占的比例急剧上升,例如,我国服务业产值在gdp 中所占的比重己从七十年代的不足15%上升到2000年的将近33%.在产业结构急剧变迁的形势下,很多国有、集体企业并没能迅速适应这种变迁,反而是固守着原来的产业,结果经营每况愈下。因此,国有企业的衰落不仅是管理体制上的问题,而且是由于产业结构变迁所致。目前,停产、半停产、下岗职工较严重的多是集中在这些己衰落的产业、行业上。

2.就业体制的变迁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就业体制经历了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变革。由于这种巨大的社会结构变迁,由于结构变迁中的不协调,由于一方面旧的体制己经瓦解、另一方面新的体制还没建立起来等等诸种因素并存,使得城市中的失业下岗人数剧增,由此引发了城市中的贫困层问题。

关于目前我国城市中失业下岗的人数、失业率究竟是多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统计说全国下岗职工总数达到了1750多万人,也有的认为人数更多。多数研究认为1998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笔者与人民大学姚裕群教授对于失业下岗的调查,将失业下岗人员分为三类:登记失业人员、下岗人员(指虽已停止工作,但与工作单位还保持关系者)和待业人员(新就业求职者),调查结果如下(表15-1)。表15-1城市失业下岗人员比例(1998全国调查)从表15-1可以看到,登记失业人员仅为全部天业人员(包括下岗、待业人员在内)的31.6%,由此推算1988年全国包括下岗、待业人员在内的失业率应为10.4%,人数约为1912万人。无论就失业人数还是失业率而言,目前的失业下岗问题都是十分严重的。

为了说明失业问题的发生和就业体制的变革,有必要回顾一下我国城市就业体制变迁的历史。

从50年代初直到文化大革命以前,我国城市已逐步建立了一套国家指令型的就业体制,即几乎全体劳动力都是由国家统包统分的。所以,那个时期几乎不存在失业问题,当然各个单位都存在冗员过多、普遍低薪制和效率低下的问题。这种制度在文化大革命中实际己遇到危机,1968年以后在毛泽东主席的号召下,千百万城市青年上山下乡,这只是暂时推迟了城市剩余劳动力和失业危机的爆发。所以,城市中的失业问题在计划体制内是早己有之,当时之所以没有爆发出来是由于政治高压手段将其掩盖了。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千百万知识青年返城待业。面对如此宏大的待业人口,国家己再无统包统分的能力了,由此也造成一种契机,即自由的劳动力市场机制的萌芽开始产生。国家开始鼓励待业者自谋职业,个体户、自由职业者、自己寻找就业门路的兴起,预示着劳动力自由进入就业市场的渠道己经出现。当然,另一方面,国家对于当时的国有企业还有比较高的控制能力,、为了缓解城市青年待业的压力,国家对于国有企业下达了比较高的招工指标,这实际上形成了一种潜伏的危机。后来,在八十、九十年代的市场竞争中,这种潜伏的危机就爆发出来了。所以,目前出现的国有企业冗员过多、效益低下、尾大不掉的问题,以及大量失业下岗的问题,与前一时期国有企业为缓解社会待业压力、为社会作贡献也是有关的。

我们知道,劳动力的市场化机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劳动力进入职业岗位的市场机制,二是劳动力价格的市场决定机制,三是用人单位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受到大市场影响的机制。在所有上述三个方面,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的机制都还很不完善,这表现为,劳动力进入职业岗位的渠道还受到很多非市场化因素的阻碍,劳动力的价格还远远没有由市场决定,用人单位对于劳动力的需求还受到很多人为因素的干扰而不是由市场决定的。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的机制还很不完善,所以,目前出现的大量失业、下岗人员的情况,并不是由于劳动力市场充分发展的结果,相反,恰恰是由于劳动力市场机制还很不完善所至。目前的研究和数据都证明,我国城市中的失业基本上还属于结构型失业而不是总体需求型失业,这就说明了,解决城市失业、下岗的出路只有进一步推动劳动力市场化的改革,而不是倒退到计划体制。

3.单位体制的变迁

1949年以后,中国城市逐渐形成了一种单位体制。单位制的最大特点是单位组织与每一个成员之间的权利交换关系。一方面是单位成员在单位内享有众多的权利,单位成员的受雇几乎都是终身的,除了获得工薪、奖金外,他们还常常从单位获得住房、医疗、低价的食堂商店甚至子女入学等福利。当然,作为交换,单位对于每一个成员也就有众多的管理权利,例如,单位可以阻止成员的调离,又如单位成员结婚、生孩子等也要得到单位的认可。正是这种成员在单位内享有众多福利与权利的体制,使得从1949年直到改革以前的中国城市社会实现了一种大体上平均主义的经济模式。而正是这种平均主义的经济模式使得城市居民在相对的意义上并没有形成一个贫困群体。

自经济改革以来,特别是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单位体制受到了市场经济的重大冲击。首先,最大的冲击就是单位的终身雇佣制发生了变化,随着就业体制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失业、下岗成为比较常见的现象。下面表15-2是1998年笔者与姚裕群教授关于失业下岗原因的调查数据。从表中可以看到,失业下岗有两种,一种是被动的失业下岗,另一种是主动的辞职。当然,被动失业下岗的是多数,占失业下岗总数的79.9%.

表中列出的被动失业下岗的原因包括:企业停产、停业整顿、企业撤销、关闭、破产、单位裁减人员、劳动合同到期单位不再给续签、被企业辞退等等,

这些原因本身就证明了,终身雇佣式的单位体制已经终结,单位己不再是职工永久的“避风港”,当然,同时,我们也看到,许多职工是主动辞职的,也就是说,职工的观念也发生变化,他们也不再将某一个单位视为自己的终身栖息之地。绝大多数人主动辞职的原因或是为了寻求较高的收入,或是由于对于原单位的条件不满意,所以,单位体制的变迁,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其次,单位内部提供给职工的福利正在一项项地消失,例如,住房体制的改革使住房正在由分配制度走向市场制度,又如,单位内部的食堂、商店、招待所等服务设施也大多已走向市场经营。再者,如前所述,很多经营不善、亏损的企业已无能力向其职工提供适当的报酬和福利,目前,在中国东北、中部、西北停发工资的企业数目相当可观。再其次,由于传统单位的吸引力大大下降,青年人中到传统的单位就业的人数越来越少;相反,那些新型市场体制的三资、私营体制企业由于收入等因素的吸引,成为青年一代追求的目标,因此,从趋势上看,单位体制正走向衰落。最后,城市中己出现了一个无单位归属群体,如自由职业者、个体户、炒股人员、邮票交易者、流入城市农民工等。

4.城市社会保障体捌的变迁

市场经济的引入使得申国城市社会保障体制开始由单位内的保障向全社会的保障过渡,但是,现在遇到的问题是,一方面,原有的单位保障己经出现漏洞或己经部分解体,而另一方面,全社会的保障体制又远远没有建立起来。

关于单位保障体制出现的漏洞,上文关于“单位体制的变迁”中己有表述,除此之外,单位保障体制还遇到了单位成员离退休负担过重和医疗费用负担过重的问题。我国城市的绝大多数国有单位、集体单位始建于五十年代,至今己有数十年的历史,企业离退休人员占的比例相当大。由于支付这些离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是从企业现收入中提出的,也就是说,过去的单位退休金财会体制有重大漏洞,因此,这给今天的单位离退休保障提出重大难题。

离退休人员过多造成企业负担过重(个案)

申国水利电力工会从1995年5月起,组织全国水利系统工会对所属企业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调查涉及到全国18个省、市。“根据对全国29个水利施工企业的调查,离退休人员占在职职工总数的37.7%,除去待岗人员因素平均每2.2人负担一名离退休人员。在干部征询问卷中,35%的领导千部认为本单位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离退休人员增多。河北水利工程局有职工3442人,离退休人员已达1316人,除去因任务不足而在家待业的职工外,平均每两名在岗职工就要负担一名离退休职工,离退休人员的经费1993年共计支出540万元,1994年共支出677万元,预计1995年将达880万元。由于年龄结构的原因,近几年,工程局离退休人员正以每年新增100人、经费增加100多万元的速度增长。问卷调查表明,80%的职工表示,后顾之忧是退休以后收入无保障。河南省水利二局在职职工1848人,其申待业620人,离退休人员825人(含退养),平均每个在岗职工负担1.6人。1989一1994年间,离退休费用年均218万元。最低占年产值的10%之多,有的年份高达13.4%o1994年工资改革后,全年开支更增加到441.5万元。如此沉重的负担,企业实在无法承受。尽管企业竭力压缩其它方面的开支,但到目前仍然欠付离退休费用47万元。长期大量欠付工资,使离退休人员生活无法维持,有病无法就医。有的退休老职工老泪横流,三番五次找领导解决工资及就医问题。有相当一批离退休人员老俩口、甚至全家都在水利二局,老职工领不到退休金、孩子待岗在家,生活相当困难。”

按照目前的改革思路,新的保障体系应是社会性的而不仅仅是单位内的。这样,新的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就很大。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城市中,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职工仅占全国城市从业人员的50%,参加失业保险社会统筹的职工为63%,参加生育保险的仅古9劣,参加工伤保险的占15%.'因此,新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有远远不能覆盖城市人口,在这些不能覆盖部分的弱者群体申极易产生贫困问题。

目前,我国的城市社会保障既存茬法规方面的滞后,又存在资金方面的滞后。在法规方面,我国的社会保险法、社会救济法等均尚未出台;在资金方面,一些小城镇的最低生活保障资金都还没有落实。

5.收入分配结构的变迁

前文已述,经济体制改革以前,中国社会奉行的是一种平均主义的经济分配政策。从1949年直到1976年收入分配的基本政策导向是试图缩小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曾经几次对高收入者减薪。而且,还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票证制度,通过这个制度使得生活必需品能平均地分配到每一个居民手中。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我国开始奉行效率优先的政策,提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的口号。自70年代末就恢复了奖金制度,在企业内开始实行奖励优先、惩罚落后的制度。从80年代中期企业改革实行“利改”,以及80年代末、90年代初实行“利润承包制”以来,企业在制定分配政策方面的自主权扩大了,无论是企业之间还是企业内部的收入差距都有了很大的上升。另一方面,私营、独资、合资、港澳台资的企业有了很大的增长,它们奉行的是完全不同于我国传统企业的分配制度。经济体制改革、市场体制引入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活力,给社会成员带来了发展的机会,但是在竞争中高收入层与低收入层的差距也越拉越大。特别是社会上开始出现了一个百万富翁层、甚至亿万富翁层,他们与工薪层的收入不啻天壤之别。而在城

市居民的另一头则出现了贫困层。所以,城市中的相对贫困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也是特定的分配格局造成的。

6.通货膨胀对于居民生活的影响

据统计,1993-1995年,连续三年物价涨幅较高。城市居民消费指数,1993年比1992年上涨了16.1劣,1994年又上涨了25%,1995年上涨了16.8劣,1996年1-9月虽然涨幅降至9.3乃,有所回落,但这是在多年物价上涨基础上的涨幅。据全国35个大城市的抽样调查,物价平均上涨18%,会使40%的城市家庭收入呈下降趋势,其中,受打击最大的是退休人员,据调查,我国城市中有46.8劣的退休人员考退休金为主要生活来源。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下,占退休人员总体43%的1985年以前离退休的高龄老人,基本的饮食和医疗保障都出现困难。

7.户籍制度的变迁与农民工流入城市

经济体制改革以前,由于受到户籍制度、票证制度、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等多种限制:农民是不能到城市里来工作的,因此,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城市中的贫困农民间题。自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提出“允许农民进城开店、设坊、兴办服务业,提供各种劳务”的经济政策以来,千百万青壮年农民纷纷走出家门,到城市做工。据估计,目前流入各级城市的农民工大约有8000万至1亿人之多。

农民工在城市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劳动力市场,该市场的劳动力价格明显低于有城市户口人员的劳动力市场价格。在城市申就业的农民工一般都没有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而且,农民工的工作是相当不稳定的,失去工作、被解雇和进城后找不到适当工作的比例都相当高。因此,相当比例的农民工进城后都有过陷入贫困的经历。许多陷入贫困的农民往往挺而走险。城市农民工犯罪的比例是比较高的,据北京、上海的数据,在城市人身侵犯型犯罪者中,农民工占了5%以上。在农民工的一些聚集地也出现了贫民窟的征兆。

迄今为止,在城市贫困层的研究中,人们一般还是把农民工排除在外的,完全没有关注到这个阶层的社会保障问题。

8.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迁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结构方面的最大变化是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正是由于这一变化才引发了社会结构诸方面的变化。在城市里,市场转型所引发的贫困问题在国有企业的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国有企业在经历了八十年代初期的利润分成改革、八十年代中期的利改税改革、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期的利润承包制改革以后,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大体上都被推向了市场。然而,国有企业一方面是被推向了市场,另一方面无论是国有企业自身的管理机制还是政府控制国有企业的机制都还没有适应市场机制。这样,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大批国有企业经营不善,失业下岗人数剧增。据劳动部门的不完全统计,到1996年6月底,全国破产、停产、半停产企业为4.2万户,所涉及的企业职工651万人。由于很多的隐性失业并没有被计算在内,比如很多停发缓发工资的职工就没有

被计算在内,因此实际上失业的问题还要严重。

三、城市贫困层致贫原因的微观分析

一个人或一个群体陷入贫困,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上述的宏观原因外,还有微观上的原因。所谓微观原因,主要是指个人或家庭方面的原因。

下面这个表列出了1998年我国城市贫困居民家庭的一些情况,笔者试将其与最高收入户的情况加以比较:

由上表可以看出,城市贫困居民家庭是平均人口多,就业人口少,就业面小,每一就业者需要负担、赡养的人口较多,所以生活压力大,常常入不敷出。而国家在给予城市居民各种补贴时,一般是按照职工人头发放的。结果,家庭就业面大的高收入家庭收入更多,家庭就业面小的低收入家庭收入则更少。

导致城市居民陷入贫困的另一个家庭因素是家庭成员的户口类型。一些刚由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的家庭以及所谓“半边户”极易陷入贫困。农转非一般分两种。一是由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城市发展占用了农民的耕地而导致的大面积农转非。对于这些新居民,国家虽然给予一定的补偿金,但由于数额不大,加上有些人使用不当,基本上无助于改善其生活条件;二是一些干部、职工家属因符合有关政策而安排的零星式农转非。这两种“农转非”家庭,因其部分或全部成员失去了土地的依托,难以再靠农业为生;同时,由于刚由“农民”变为“市民”,自身文化和技术素质不高,不能很快适应城市生活和生存竞争,甚至根本不能找到就业机会,尤其是高收入的就业机会,所以往往因待业、无收入而陷入贫困。所谓“半边户”,指来自农村的职工,一人在城里工作,同时又负担农村家庭的生活费用,压力很大。据以前的调查,上述人员在城市职工贫困层中约占1/30城市居民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及其家庭文化也与其生活状况密切相关。有关资料表明,贫困居民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由于职工本人或其家属患有重病而陷入贫困的。导致贫困的其它家庭文化方面的原因还包括婚丧喜事大操大办、超生抢生被罚款、违法犯罪被监禁(导致家属贫困)、投机经营遭损失、沾染恶习不理家等。实际上,此类致贫因素往往与贫困状况形成恶性循环。

四、缓解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对策

从战略上看,缓解我国城市居民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同缓解我国农村贫困问题一样,要靠控制人口增长,大力发展生产力。因为,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国际上的穷国。根据世界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中国人均训口仅860美元,这与人均gnp20000美元以上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同发达国家的居民生活相比,中国国内的高收层也相形见细。简单地说,中国居民收入这块“馅饼”并不大,人均份额则更小。如果企图靠平均分配来解决贫困问题,那是不切实际的。

另一方面,我们只能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和大原则下研究贫困问题的解决办法。因此,探讨缓解城市贫困的思路,就既不可能考虑由国家、企业或社会哪一方包办贫困层的生活,也不可能考虑由哪一方来包办贫困层的就业。过去的那种企图通过硬性政策、强制推行充分就业以缓解贫困的作法,在今日已经行不通了。我们今天所能做的,最主要是通过提高贫困层的自身素质、优化就业环境、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促进贫困者自主择业,自我“解决”问题;同时,调擎和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建立、健全有关的社会保障制度。

从具体策略上看,现阶段我们至少可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以控制城市贫困层的扩大,缓解贫困问题,减小其负面影响。

第一,进一步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我国自1993年起,率先在上海出台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在上海全市范围内按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标准救助生活困难的居民。后来,又在厦门、青岛、大连、福州、广州、海口十无锡、沈阳、本溪、抚顺、丹东、北京、武汉、南京等城市陆续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到2000年1月我国全部668个城市和1689个县的县镇所在地都己宣布建立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传统上,我国的城市社会保障是被单位分割的,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打破了这种分割,它是面向全体市民的。目前,主要是面对三类保障对象:其一是无固定职业、无固定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人赡养或抚养的城市居民。其二是家中虽有在职人员,但因赡养、抚养系数高或所在单位经济效益差,使家庭收入降低或生活陷入困境的城市居民。其三是城市受灾居民或原来的特困户。这样,实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以后,就将城市中所有生活在保障线以下的人都纳入救济范围了。特别是将那些因所在企事业单位亏损、停产、半停产和破产而生活困难的职工及其家庭也列入救济范围了。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是个系统工程,这个制度在我国的确立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的完善。这涉及到城市基层政权组织的配合、各地区保障线的测量、救助资金的筹集、分担和管理、相关的医疗、养老保障改革的完成等等。

第二,改革和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建立统一的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网络。其基本目标是:(i 一体化,即打破所有制界限,实现城市范围一体化,真正做到社会保障保社会;(2社会化,即彻底改革原单位保障体制,实现其管理服务的社会化,真正做到社会保障社会办:(3)动态化,即随着经济状况的变动,不断地适当调整社会保障水平,使其不至于固定在一个水平上、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甚至由于过高或过低,妨碍社会经济的发展;(4)多元

化,即筹资渠道多元化,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合理负担,共同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体制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促进社会经济良性运行和发展的正功能。

在健全社会保障体制方面,城市离退休老人保障体制的改革显得尤为突出。近年来,许多效益不好、亏损很大的企业停发和拖欠离退休老人的退休金。例如,自1993年至1996年,辽宁省停发、减发退休金的单位从767个增加到2325个,增加了3倍。这说明,原有的单位保障己难以适应今天的局面,从单位保障向城市养老保险的变革己迫在眉睫。目前,在城市养老保险的改革上,应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试行多样的养老措施。在那些单位体制仍然比较健全的地方,继续发挥单位体制的优势。对于单位体制已难以维持的地方,应考虑逐步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体制,即,将原来分散管理的养老保险统一起来,由政府统一管理。在统一养老体制的管理方面,要统一养老政策,统一资金管理,通过立法收取养老税金,发挥社会大统筹的作用;同时,还要建立对资金使用的监督机构。

此外,不少地方的经验都证明,离退休人员的再就业对于增加他们的收入、调剂他们的生活发挥重要作用。例如,1995年5后,北京的调查证明,离退休人员再就业的比率为32.6%."因此,应为有能力的离退休人员开拓再就业的门路。

第三,扩大生产性就业,完善劳动力市场。一方面,积极促进社会经济高速、平衡发展,便就业机会合理分布。另一方面,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特别是社会服务及家庭服务业迅速发展。1993年,美国在社会服务、家庭服务就业的人数占35.5乃,而我国仅占3.9%.因此,我国这一行业的就业潜力,特别是妇女的就业潜力很大。同时,我们还应适当地重振第二产业,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为,目前我国适合在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力还是占多数,而且,从长远看,尽管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例将逐步减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绝对量的减少。相反,其绝对量也应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同时,应当加强就业培训(尤其是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信息咨询和劳动监督与仲裁工作,保证公平竞争,保障各类职工的正当权益,尽量帮助贫困家庭通过增加就业摆脱贫困,或者防止一部分人陷入贫困。

在扩大就业方面,国家为解决失业下岗工人间题而出台的一项重要政策,这就是“再就业工程”。“再就业工程”的特点是由各级政府牵头,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组织失业、下岗工人的再就业。其内容包括:职业指导、转岗培训、失业救济、临时补助等。据统计,自1995年5月至1996年9月,再就业工程已在全国200个城市推进,在这期间,共组织了500万失业、下岗工人参加了再就业,其中,300万人参加了职业指导,110万人参加了转岗培训,243万人实现了再就业,450万人享受了失业救济,20万人得到了临时补助。

第四,加强贫困居民的家庭文化建设,引导其成员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消费方式。扶贫先扶志。应当鼓励贫困者通过努力学习和工作,勤俭持家,充分发挥家庭成员间的互补作用,共度难关;帮助他们解决两地分居的问题和创造集中消费的条件,引导其作长远打算,重视积累;加强家庭文化建设,积极发掘家庭的社会保障功能,这些实际上也是所有家庭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最后,在进行配套体制改革,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控制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保证社会公平的同时,还应当利用包括社会舆论在内的各种有效手段,约束、控制和引导高收入层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反对奢侈腐化、铺张浪费,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鼓励扶危济贫,养成良好的社会风尚,缓和贫困层的被剥夺感。在舆论宣传中,应抨击那种盲目攀比、仿效高消费的社会风尚。换句话说,缓解贫困不仅要重视消除贫困者自身的局限性,也要重视消除其所处环境的缺陷;不仅要注意提供良好的物的硬环境,也要注意调整其他社会阶层的行为和态度,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软环境。

中国贫困问题

中国城乡贫困问题 材料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 汪天平3007208218 李佳悦3007208203 在“十一五”时期,我国将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紧要发展阶段,是推进和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确预测和分析“十一五”期间城乡贫困人口发展趋势,对于完善相关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总以上看我国的城乡贫困的原因比较复杂既包括个人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前者如疾病、伤残、劳动能力、劳动偏好、就业机会等,后者如失业、劳动力市场壁垒、社会再分配制度等。而现阶段城市贫困人群中,绝大部分因社会因素致贫。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成熟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相关的利益调节和分配制度,影响城市居民收入的结构性、制度性因素仍然存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城市贫困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一,城市贫困问题分析: 第一,失业问题将继续存在。失业是市场竞争和经济转轨的产物,也是贫困最主要的原因。相对稳定的职业和收入为城市低收入人群提供了现实的经济收入,保证了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反之,将陷入贫困。根据调查,下岗、失业是城市贫困的最主要原因。 第二,劳动力市场壁垒仍坚不可破。由于改革不到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存在许多制度壁垒,并在短期内难以消除。经济资源的垄断、就业机会的歧视、劳动力流动的限制,使不同行业、企业,不同就业方式下的同等劳动能力所获得的劳动报酬不一样,导致一部分人收入

低下;同时,使不具竞争力的低收入劳动者的岗位“固定化”,他们难以通过改换职业而改变收入状况。失业人员再就业大多只能选择小商小贩、临时工等非技术性职业,收入较低,且收入增长率有越来越低的趋势。因此,对相当一部分劳动者来说,即使努力工作也难以改变低收入状况,他们中的一些人将成为城市贫困人群。 第三,再分配制度短时期内难以完善。我国的再分配制度由于制度设计缺陷、配套措施不到位等因素,预计在今后几年之内,难以完全发挥收入调节的功能。一方面,经济改革使城市低收入职工的福利性、物质性收入降低甚至取消,而原来由单位负担的大宗消费,如医疗、住房、养老等的支付责任转移到职工个人,使低收入者的消费负担超出其支付能力。另一方面,作为再分配制度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城市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医疗、教育等基本需要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第四,城市“新穷人”持续涌现。“十一五”期间,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将保持增长势头。2006—2010年,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力966万,如按照70%的劳动参与率计算,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676万,将有200多万人难以就业,形成城市“新穷人”。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耕地被征用。据统计,全国现有完全失去土地,或失去大部分土地,所拥有土地不足以维持生活的被征地农民5000万人。由于征地安置补偿不到位,许多失地农民变成城市“新穷人”。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劳动力市场供给的有限性及相关改革的配套制度滞后,城市“新穷人”将维持一定规模。

学习困难案例分析

学习困难案例分析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也日益增加,班主任不仅要做一个"传道授业"的师长,而且应当扮好学生的"心理医生"这个角色,正确、及时地解决、疏导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困难,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根据以往经验,学生在学习中主要存在以下困难。 学习困难1 学习方法不当 (1)有的同学很刻苦、很勤奋,但结果成绩却不好。 (2)读死书,背死书,把闲暇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临到考试,机械的背书、背题,浪费了大量的精力,考试成绩却不理想。 (3)大量搞题海战术,不去分析,不会综合,结果心身疲劳,思维迟钝。 要点: ①根据个性特点来选择学习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个性不同,则学习方法亦应不同。例如对性格外向的同学来说,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转移快,思维敏捷,反应问题迅速,但坚持性差。因此就不必强迫自己整天埋头复习,应用“交替学习法”,不断交换大脑优势兴奋中心,该玩时就玩得痛快淋漓,该学时就“两耳不闻窗外事”,必要时就用意志来约束自己。而内向型的同学则沉着稳重,感知事物细腻,思考问题有深度,学习认真能持久,但思路不宽,领会知识速度慢。这就应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多与同学交流讨论。 ②根据思维的状态来选择学习方法。人的思维状态在一天之中是有变化的,这些变化受时间、环境和情绪的影响,我们应根据变化特点,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思维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时,就把最重要的功课或难题放在这个时间去复习、思考、背诵等。思维处在低潮时,可搞摘一些阅读、浏览、整理笔记、练习绘画等。 ③根据记忆特点来选择学习方法。记忆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或是机械记忆法,或是形象记忆法,或是理解记忆法,但不管哪种方法,不管记忆采用什么形式,只要能记得牢,效果好,就要加以利用。但是,如果记忆效果不佳,就应忍痛割爱,另择良法。 ④根据不同学科来选择学习方法,各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规律,都有其基本的学科结构,因此在学习时,要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的知识结构,各个结构又有些什么内容,怎样把它们联系起来。总之,方法的选择要因学科而异。 ⑤根据学习的目的性来选择学习方法。如果学习是为了迎接考试,就应偏重于反复学习,

中国当前的贫困状况分析

中国当前的贫困状况分析 1.1 贫困与中国的贫困群体 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给“贫困”下的定义是:“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状况,我国的贫困群体可以归纳为无法合法地获得基本生活条件并参与基本的社会活动的人的集合。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扶贫办对全国6万农村人口的消费支出情况进行的入户调查,确定农村贫困标准2003年为人均年收入637元,按照这一标准统计,目前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有2 900万,城市中有2 000~3 000万的贫困人员需要救助。这两部分人口属于绝对贫困人群。 这一贫困群体主要由以下两类人员组成:一是计划体制下的贫困群体。一般是城市中的三无人员, 即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人;农村中的五保户,由集体经济负担的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的农村无依无靠的老、弱、孤、寡、残疾人员。二是市场体制下的新贫困群体,城市下岗、失业、半失业而造成生活困难的人员;以及在农村中因城市化,而“上班无岗、种田无地、劳保无份”,生活陷于贫困的失地农民,以及流动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部分农民工。除了这一绝对贫困人群外,我国还有近2亿的农村人口的年均收入是在850~950元之间,以及一些因灾返贫和因病返贫的人群。 1.2 中国的贫困现状 1.2.1 计划体制下的贫困问题得到了基本缓解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基本上走的是一条由农村补贴城市,农业补贴工业的发展道路,因此在计划体制下,贫困主要集中在农村,表现为“普遍性的区域贫困与极端贫困”。但是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中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一些自然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迅速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在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家财力得以能够进行一系列大规模的扶贫运动,使一些贫困地区摆脱了绝对贫困的处境,取得的扶贫成就举世瞩目。2004年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中国宣布: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3年底的2 900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为3%左右。 1.2.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贫困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城市中除了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三无人员外,基本上不存在贫困群体,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许多国家给予的优惠,比如就业、上学、住房、医疗等福利待遇,通过户籍制度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区分开来,逐渐形成以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为依托的城市经济体制。随着市场化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降,从而使职工的生活状况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目前,城市中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集体单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在转轨过程中普遍表现出对市场的不适应,造成了自身的经营困难,部分企业破产、倒闭,减发、停发职工工资,造成城市“新贫困群体”的出现。 从收入分配制度上来说,由于规范和调节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法律、法规、经济杠杆、行政措施等存在许多缺陷,从而导致了部分城市居民的收入非透明化、非制度化,同时由于对高收入群体的调节不力,对低收入群体又保护不足,使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拉大,造成相对贫困现象。 2 当前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2.1 非政府组织的基本含义及基本特征 非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不以盈利为目的,且具有正式组织形式,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 由于非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因此它具有和政府与企业相区别的特性。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教授提出了著名的五特征法,只要是符合这5个特征的社会组织都

当前中国贫困问题发生、发展的原因分析

当前中国贫困问题发生、发展的原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实施一系列的扶贫政策措施,使贫困人口大大减少,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然有一定比例的贫困人口。由于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同时又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所以,导致中国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亦非常复杂,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条件的影响 自然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及家庭收入增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我国贫困人口分布的情况看,边远地区、山区、老革命根据地居多。这些地区都有生产、生活条件差,交通不便,与世隔绝,教育文化、工农业不发达,信息闭塞、商业网点不健全,粮食及其它农产品不畅,社会化服务水平低,收入来源单一而且微薄的特点。这些是制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因素,也是扶贫开发项目效益低下的最直接原因。“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确定的592个国家重点扶贫县几乎都在山区、高原等自然环境较差甚至恶劣的地区。所以,中国的贫困明显带有区域性的特点,并且大多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包括其中,这使得占全国总人口不到10%的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却要占全国乡村贫困人口的40%。各种自然灾害是导致贫困的又一重要原因。无论采取多么有效的救灾措施,都会有一部分人口因灾陷入困境。因此,自然条件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天灾更是无法避免,它们使贫者愈贫、脱贫者返贫,甚至使一部分生活水平较高的人口陷入贫困境地。 2、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历史上就有很大的差距。改革开放后由于梯度发展战略的实施,使中、东、西三个经济地带的差距又进一步扩大。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们富裕程度的差距拉大。中西部地区的贫困人口多,比重大,程度深。贫困人口比例在全国约占到80%左右。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抽样调查显示,1996年全国城市贫困率为4.2%,贫困人口为1176万人。其中,东部地区城镇贫困人口为188.16万人,约占16%;中部地区城镇贫困人口为658.56万人,占56%,西部地区城镇贫困人口为329.28万人,占28%;东部地区城镇困难居民家庭人均年生活费收入为2012.98元,其中最高是广东省,为3291.46元,最低的是海南省为1429元;中部地区城镇困难居民家庭人均年生活

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中国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发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我国城市贫困现象随之凸显,因此就现阶段来说,对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应对策略的研究尤为重要。 关键字:城市贫困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 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贫困应当是缺乏基本的生活资料以及发展的物质条件和资本条件的生活状态,是生存意义上的绝对贫困和发展意义上的相对贫困的综合体。无庸讳言,城市贫困问题已成为我国改革和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治理城市贫困关系到社会稳定大局,关系到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城市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城市贫困问题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它既包括宏观的社会制度因素,也有微观的贫困人口家庭结构及自身因素,但其中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的变革是导致城市贫困的主要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体制转型及结构调整导致职工下岗和人员流动 1. 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下岗失业者剧增 经济转制过程中对国企的改革和调整导致部分职工失业、下岗,进而因生活困难进入贫困行列。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是我们对国有企业改革和调整的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在我们为盘活国有资产,对国有资产以资产为纽带进行兼并重组时,必然要求改变过去那种人力资源在资本营运中,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资本与劳动力的结合方式,而转变为以效率为基础,这必然会导致大量冗员的剥离和低素质劳动力的退出。这样一来,以前广泛存在的隐性失业显性

化、公开化,从企业退出的职工因收入锐减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和水平,部分适应能力差、自身条件差的职工因而进入城市贫困人口行列。[ 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必然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从产业发展规律看,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在全部就业人数中比例将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第三产业仍不发达,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较低,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比例也低。从现代产业分工规律来看,产业结构布局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大城市、特大城市主要发展服务业、高科技产业,中小城市、乡镇企业主要发展普通制造业,而我国长期受计划体制影响,没有遵循这个“产业分工”规律,加入WTO后,我国产业分工将必然遵循这个普遍规律。因此,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失业是造成城市贫困的直接原因。 2.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使城市贫困问题复杂化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早于城市,在80年代初就开始启动,并取得显著成效。农村改革后,生产力空前解放,农民有了较大的自主权,大量劳动力流入城市,寻求新的发展。由于二元经济制度的限制,农民进城在80年代并没有对城市就业产生很大压力。但进入90年代后,由于城市企业有了用工自主权,可以招收农民工,而农民工的低成本对企业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从而形成了农民工与城市工的竞争。在用工需求量有限的情况下,劳动力供给量的增加,无疑增大了就业的难度。这样,一方面是城市企业需要清理大量冗员,另一方面又有大量农民工想挤进企业,因此就导致了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的急剧增加,使贫困问题凸现出来。[ 可见,我国城市贫困主体表现出多元性,不仅有下岗失业人员还有涌入城市的农 [1]城市贫困人口及反贫困对策——以武汉市为调查个案 [2]转型期我国城市贫困与反贫困的对策探讨

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案例

由一名贫困生旷课兼职引发的思考 xxxx 一、案例背景 A同学是我院12级会计某班的一名女生,自幼父母离异,由于其父亲组建了新的家庭,母亲一直在外打工,该生从小到大由其奶奶抚养,家庭教育基本缺失。该生考入大学后,家庭已经无力供其大学期间的费用,故该生在大学期间的一切费用都需要自己筹措。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筹齐大学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可谓非常困难,故该生利用一切空余时间打工兼职赚取生活费学杂费,导致无心学习,有时甚至于整天旷课去兼职上班。 了解到该生情况,作为辅导员,我首先尽我能力给她帮助。虽然有过旷课行为,但是通过向学院和系部特殊申请,通过各类奖助学金措施对她进行帮助,给该生发放了国家助学金,通过积极协助其办理了大学生助学贷款解决了该生的学费筹集问题。按照常理推断,该生的经济问题算是得到了解决,那么应该安心学习了。但是等到大二开学一段时间后,该生开始又经常性的迟到旷课,甚至有时会出现整天要求请假不来上课的现象,询问其去向,总是借口为了赚钱兼职上两个班次。 二、解决方法 针对学生A同学的情况,我与其进行了几次深入的谈话。通过谈话,了解到该同学目前确实处于父母双方都基本不管状态,也核实了目前所在在外打工的单位其上班的情况基本属实。但是通过与该生的交流,我发现该生存在着一

种“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她认为打工兼职可以让自己认识到很多社会上的人,而这些社会人让她看到在学校里学的东西根本甚至很少会用到以后的工作中。再加上自己所学的专业学习只是理论只是的学习,在社会要找到对口的会计工作很困难。对于期末考试,即使平时不上课,只要考前突击一下,也照样能过关。与其花费这么多时间在学校里浪费,倒不如多到社会上学点东西。 通过沟通交流,我首先肯定了她的自强自立,有孝心,能主动为家庭分忧的思想。进入社会锻炼,提升自身素质的想法的正确性,对她早意识到一些社会问题表示赞同。但是我同时也告诉她“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是错误的。读书获取知识仍是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在社会上是很难获取成功的。拿该同学自身的经济观点帮助分析其旷课打工的经济得失,目前在外打工靠的是体力劳动赚钱,每月能够赚到的收入也不足2000元,而且在职业前途上基本上没有任何发展空间,而等到自己安心读完读大学后靠脑力劳动赚钱,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同时拿社会上成功创业的案例给该生分析其还不具备相应的条件,创业成功是基本没有可能的。让该生认识到学校学习的必要性,不要顾此失彼。 由于该生经常外出打工,一个女生安全问题比较令人担忧,于是我就经常给她发个短信询问她的情况,提醒她注意安全,要按时返校,以一个朋友、亲人的角度去关心她,同时我还经常与她母亲打电话沟通联系,要她母亲在工作之余多打打电话了解其女儿的情况,对她多加关心。让她认识到自己的父母和家庭给她的温暖。在班级有各类活动的时候,也打电话要求A同学一定要参加,让她参与到班集体这个大家庭中间来,体会班集体的温暖。

贫困生案例

七庄小学贫困生帮扶关爱案例 宋玉莹,七庄小学三年级学生,母亲精神不好,父亲常年看护、种地,奶奶享受低保,别无经济来源。 情景案例分析: 宋玉莹的案例是特困生工作中的一个典型案例,也是班主任比较常遇到的问题,要解决好此案例,必须对“是什么问题?”、“引起问题的原因是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采取怎样的方式能最佳地解决问题?”等作出全面准确地判断。这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思维模式。 1、确定案例属于什么问题。 这是一个给案例定性的问题,很明显以上的案例是特困生宋玉莹因家境问题引起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性格自卑怯懦、不知道如何处理生活、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心理等。 2、分析引起问题的原因。 这是需要班主任花心思作的工作,只有原因了解得透彻,才能够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原因了解得不深透,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甚至容易使工作走入死胡同。在宋玉莹的案例中,可以了解宋玉莹的自卑怯懦的性格有以下原因组成: ①母亲病情带来的生活创伤; ②家境贫苦的心理阴影; 了解宋玉莹不知道如何处理生活,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感的原因:

①以前教育过程中教师因同情太过于注重物质帮助,形成了他对别人照顾和资助他的依赖和不希望被别人同情的矛盾心理,教育过程中(父母教育缺失)缺乏对未来生活规划的教育训练 ②幼儿园与小学的截然不同的情况一时让她手足无措 ③长期形成的不擅交流和沟通的性格让他无法获得相关的信息。这些造成了他到小学后的不适应状况的发生。 3、明确解决的问题。 经过观察和分析,很容易可以确定要解决的问题有: ①最近目标—改善生活状态; ②短期目标—改变自卑胆小的性格; ③中长期目标—未来生活发展合理规划; ④全程目标—改变命运,快乐健康成长。 4、选择解决方法,注意工作技巧。 ①合理运用了心理学的共情和理解。没有劝说、陪哭在学生潜意识中会产生老师比我有主意的认知,从而产生对老师的信任心理;从行动上说明老师理解你,是心理学上共情理解的最经典方法;班主任把谈话的主动权从学生那里转移到自己这里的最佳方式,让他勇敢面对生活、锻炼胆子,放掉包袱。 ②生活上全方位关心、照顾,给予救助:每年给予救助补助金。 ③注意工作长期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真正地解决特困生的问题,不是简单地给其物质帮助这么简单,因此宋玉莹的案例体现出解决此种问题的长期性,需要长期积极关注,及时指导,才能真正达到精神解困。 5.启示

我国贫困问题和治理对策

我国贫困问题及治理对策 摘要:贫困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各国政党、政府和社会各界对贫困问题一直相当重视消除贫困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政府的奋斗目标。但是中国目前的农村贫困问题与城镇贫困问题呈现此消彼长的发展趋势。因此,必须要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和贫困现状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 关键词:贫困;农村贫困;城镇贫困;治理对策;制度保障 一、中国贫困问题的现状 贫困线的标准因各个国家发展水平、社会文化和制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而绝不能用别国的贫困线标准作为我国的衡量标准。中国国家统计局对贫困线下的定义是:所谓贫困线,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条件下,维持人们的基本生存所必需的物品和服务的最低费用,贫困线又叫贫困标准。现阶段我国把把每人每年收入低于2300元的低收入人群定为贫困人群,2017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统计资料:2016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4335万人,比上年减少1240万人。我国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毋庸置疑,中国扶贫开发工作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不仅为13亿中国人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推动全球反贫困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中国贫困人口还很多,而且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特定区域国务院扶贫办表示,在14.8万个贫困村当中,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33%;在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和地方病高发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以及42个沿边境的扶贫重点县,这个数字超过40%。在贫困人口总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这些地区需要移民的农户比例明显提高。此外,革命老区发展相对滞后,全国237个革命老区目前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7%。 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城市岗位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城镇失业率也处在较高的水平,经济结构改革和转型使部分城镇职工失去了工作岗位。,在农村

我国城市反贫困问题研究

我国城市反贫困问题研究 作者:郝亮来源: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制度的转型和各种经济、社会政策的变化,我国城市人口在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城市贫困问题开始显现出来,且规模扩张速度令人吃惊。本文将针对现如今我国城市所呈现出来的贫困问题的现象及特征,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原因分析,在着重考虑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反贫困策略。 一、我国城市贫困的现状及特征 城市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产物,城市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但是,长期以来,单一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模式,虽然促成了城市的一时繁荣,但市场经济的高效率也严重破坏了城市社会的公平和公正。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剧增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贫困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说,城市的贫困问题将成为21世纪“最引人注目、政治上最为敏感的问题”。 城市贫困(Urban Poverty)指的是城市社会的贫困问题。对于贫困来讲,是指在物质资源方面处于匮乏或遭受剥夺的一种状况,其典型特征是不能满足基本生活之所需。贫困主要包含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层含义。绝对贫困(Absolute Poverty)是指个人或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相对贫困(Relative Poverty)是指个人或家庭获取的劳动所得和合法收入不能维持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努力,人类可以消除绝对贫困。但是由于贫困的相对性,消除相对贫困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我国现阶段城市贫困概念的定位总体上是指人的基本生存条件的缺乏,即指人的衣、食、住、行、医、教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生活状况。 1 我国城市贫困的现状 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截至2003年3月31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140.3万人。另外学术界认为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规模应在1500万至3100万人之间,占中国城镇人口总数的4%—8%。这些城市贫困人口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一是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的“三无”人员(占贫困人口总数的6%);二是贫困的失业者(占贫困人口总数的17%);三是领取基本生活费、离退休金或养老金后,家庭人均收人仍低于当地贫困线标准的在职职工、下岗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占贫困人口总数的54% );四是其他贫困人员(占贫困人口总数的23%)。其中,第一类是社会长期救助和保障的对象,第二类和第二类是当前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主体,占总数的70%以上。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 亚行专家组 1.背景 直到90年代初期,中国的贫困问题仍然被认为主要发生于农村地区。因此,中国政府在制订有关政策时,主要着眼点依然是如何消除农村贫困。当然,当时在城镇地区也同样存在贫困问题,但其涉及面只是总人口中的一小部分,主要是“三无”人员(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的赡养人、扶养人和抚养人)。然而,到了上个世纪的最后10年,城市贫困问题日益凸显,相当多的城镇人口陷入其中。 中国城镇中的“新”贫困人口与“老”贫困人口相比,有三点明显的差别: ⑴.城镇中“新”贫困人口在数量上远比“老”贫困人口要多。 ⑵.新城镇贫困的出现同时伴随着城镇地区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这种贫富差距是前所未有的。 ⑶.城镇中的“新”贫困人口与“老”贫困人口不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有工作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但是他们没有工作机会。 在上述三点中,前两点是相互关联的。提出城镇贫困问题,部分原因是由于人们对贫困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许多人从前不会被认为是贫困人士,而按现在的标准则会被认为是贫困人口。在此之前,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工作,而政府有责任为他们安排工作岗位,虽然有时报酬很低而且不能及时发到他们手中。 从1994年以来,中国城镇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企业的工作岗位在过去几年中以极快的速度锐减。从1996年以来的三年中,国有单位已精减了2700万名职工,相当于1996年国有单位总人数的25%。城镇国有单位和集体企业削减人员的趋势预计将会继续下去。非国有部门虽然也创造了一些新的工作岗位,但是在数量上远远不足以抵消国有部门缩减的工作岗位。缩减工作岗位与创造就业机会之间的“时间差”导致了下岗、失业问题,而下岗、失业问题便是近期出现的城镇贫困的主要原因。 2000年,城镇失业人口为595万,这意味着中国的城镇失业率相当低,只有 3.1%。然而,这一数字仅仅包括“登记失业人员”,而为数甚多的本应列为

河南省郸城县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河南省郸城县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王芳敏经济学院2009级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引言 目前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但属于生存型、数量型消费低水平小康,还未进入到发展型、质量型消费的阶段;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中国1339724852人口中农村人口为67415万人,占50.32%。(国际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因此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显的尤为重要,而深入了解农村贫困的现状及原因是对症下药、帮助提高农村扶贫效果的重要前提。 一、郸城县发展现状 (一)郸城县背景简介 郸城县位于河南省东部,茨河上游,北依鹿邑县,西连淮阳县,南接沈丘县,东南和东部与安徽省界首市、太和县,亳州市为邻。县境总面积1471平方公里,辖8镇11乡3个办事处和1个工业区,共518个行政村,总人口131万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耕地面积1637235亩。 县境属黄淮平原,地处黄河冲积扇南缘,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地势平坦,土质粘重,降水丰富,适宜多种农作物及林木生长。 郸城县既非名胜古迹、又非伟人故乡,经济发展仅靠田地耕种、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人均GDP在同级县中排名较为落后。近年来,郸城县为发展经济,大力开发以亚洲最大的金丹乳酸厂为代表的经济效益较为明显的企业,导致郸城县生态环境恶化,居民的幸福指数大幅下降。郸城县外来开发商较多,但大都为房地产开发商,他们在政府的庇护下由租用到强制购买农民土地,得到利润后又

大都撤资,是名副其实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并未为郸城县的经济发展做出多少真正的贡献。 (二)郸城县农村贫困状况及特征总结 郸城县各乡镇贫富程度各异,村庄中的富裕人和贫困人并存。富裕农民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越来越富裕,而贫困人口则进入了恶性循环,越来越贫困。从中国宏观形势来看,1987年中国农村改革初期,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0.22,2002年已经是0.37,在25年的经济转轨和发展过程中,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了2/3以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05)郸城县的农村贫困也呈现出这样的变化趋势: 1.收入水平低、入不敷出、难以维持日常基本生活需要 郸城县农村居民人均耕地水平较少,加之近年来郸城县房地产业高速发展、对耕地保护不当,农民尤其是城市边缘地带农民可耕种土地大量减少。造成农民失去了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生活得不到保障。受传统思想影响,每户居民家中大都有2~4个孩子,甚至更多!即使外出务工也很难维持家用,长期以来持续存在的收支倒挂导致贫困居民的生活处境越来越困难,恩尔格系数大,食物消费量少质差、营养供给不足,消费结构明显不合理。 2.人口增长过快,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低,生活质量不高 与经济水平落后成为对比的是,贫困地区往往又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贫穷落后的地区人们想通过多生育子女作为生产活动及养老的保障,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境地。当前中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现象严重,城镇占有教育资源多,农村占有资源少,资源分配不公平影响教育不平等,从而导致收入的不平等。村镇教育设施落后、办学条件差、适龄儿童失学和辍学率较高,且农民的素质、劳动技能低下导致难以获得有较高收入的工作机会。农村卫生资源薄弱,新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报销困难,医生职业道德素质下降,巨额医疗费用使很多家庭陷入贫困,目前疾病已经成为郸城县农村贫困产生的第二位重要原因。 3.贫困家庭应付意外(如疾病、经济冲击、自然灾害、伤害)的能力低,因而更容易反复陷入贫困,不能自拔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2005年4月3日称:2003年脱贫人口有1460万,返贫

19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19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罗遐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贫困问题一直没有脱离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等学科的视域,而且不同学科有其独特的视角和贡献。概括来看,经济学多是从资源配置、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发展等方面来研究;人类学多从民族、生态环境等方面来研究;管理学则倾向于政策取向,研究反贫困的实践问题,主要有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医疗救助政策等,这类文献占现有研究成果的绝大多数;社会学多从理论层面研究该问题。本文以社会学为主要视角,结合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对80年代中期以来的我国贫困问题的研究文献作一梳理和评述。 一、关于基本概念的研究 (一)贫困的概念 贫困是一个带有社会性、历史性和地域性内涵的概念,中外学者一直力图给贫困下一个与其时代的社会经济背景相适应的定义,至今没有一个得到普遍接受的界定,但不容置疑的是贫困概念的界定是一个逐渐由狭义的经济视角转变为广义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元视角的过程。正如康晓光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困的内涵和界定的标准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贫困的内涵和标准也反映特定民族对于社会福利的基本人权的规范性认识。 国外贫困概念是经由布思、朗特里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到20世纪50年代由蒂特马斯(R.M.T itmuss)、斯密斯(A.Sm ith),汤森(P.T ownsend)等学者对贫困的理解进行了扩展,贫困不再是基于最低的生理需求,而是基于社会的比较,即相对贫困。世界银行在1981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当某些人、某些家庭或者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那个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就处于贫困状态。在1990年又加入了能力因素,缺乏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例如健康、教育和营养等。1991年又增加了风险、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以及不能表达自身需求和影响力。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人文贫困的概念。 我国学者在贫困概念的研究方面也体现了与国际贫困研究学者观念的趋同性,现举以下几例: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定义的贫困是:个人或者家庭依靠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求。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的总称,是由低收入造成的基本物质、基本服务相对缺乏或绝对缺乏以及缺少发展机会和手段的一种状况。贫困是因种种发展障碍和制约因素造成的生存危机和生活困境;一定层面的贫困是一种社会状态,这种状态不被改善将是恶性循环的。贫困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部分社会成员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而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了正常获得生活资料和参与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权利,并使他们的生活持续低于社会常规生活水准。由以上几个概念我们不难看出,我们在学术上基本与国际的多元贫困观相同,既包括经济上的,也包括社会的、文化的、政治意义上的意含,但是在实践领域加入了中国的现实基础,主要使用的是绝对的、核心的、客观的贫困概念。 (二)新贫困的概念 西方学者把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经济增长减缓和失业率增加的原因导致的贫困叫新贫困。而我国学者近几年也倾向于把因城市化、社会经济的变迁而导致的贫困称为新贫困。尹志刚认为源于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公有制企事业单位改革,而同时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相对滞后等因素诱发了新贫困人口的出现。刘家强等在此基础上将新贫困人口定义为在市场经济中由于所处社会地位和获取社会资源较差,因而缺少竞争能力和就业机会,需要借助外在力量的支持摆脱困境的群体。显而易见,我国新贫困概念的提出是在城市化、工业化以及现代化的背景下,它虽然没有包括传统的贫困,但是它并不排斥传统贫困的存在。 从国内学者对于贫困概念的界定,可以看出既受西方的影响,同时又具有与我国社会经济

中国弱势群体贫困问题分析

中国农村弱势群体贫困问题分析 摘要:当前中国社会各阶层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基本权利、生活质量等方面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差距,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社会分层日益突出。于是在众多方面处于劣势地位的农村弱势群体也开始形成。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关注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者及贫困群体,也无疑得更多的关注那些生活在农村的弱势群体。 关键词:中国农村弱势群体贫困 正文:低收入人群和贫困群体主要是指一批收入较低,生活困难,社会资源短缺,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并缺乏相应发展潜能的人群。这一群体在农村弱势群体中具有极强的代表性。众所周知,贫困的核心是能力的欠缺。就我国农村的贫困而言,主要是绝对贫困问题,即指收入难以维持最低生活限度的生活水平。然而由于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农村的贫困发生率大大降低,因此我国农村的绝对贫困又是一种不断缩小的局部性贫困。 一、中国农村贫困的原因 贫困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造成贫困的因素也很多。(1)政策和制度的障碍是造成改革前农村存在的普遍贫困的主要原因。例如,首先长期以来实行的统购统销和工农产品的不等价交换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其次二元户籍制度从根本上限制了农民通过进城务工改善生活状况和处

于恶劣生存环境下的贫困人口通过迁移来解决贫困的机会。人民公社制度从根本上抑制了农民的积极性。 (2)不合理的生产开发方式是构成贫困的重要原因。自然资源转化为生产资源并成为经济资源,需要一个适当的转换过程,而选择什么样的生产开发方式,则在资源开发利用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开发方式始终是围绕粮食生产中心的初级开发方式,而不是对农业进行全方位的深度开发。 (3)人口素质低。中国贫困地区的人口素质差,从根本上制约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成为贫困延续的基本原因之一。人口素质差也是构成缓解贫困的一大障碍,这是中国反贫困工作至少在中短期内所无法回避和逾越的难题。 二、中国农村贫困的现状 中国一直面临较为严重的农村贫困问题。虽然经过长期的扶贫开发工作,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大为减少,但是农村的贫困问题依然严峻。中国农村贫困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大部分的农村贫困人口集中于西部。由于农民间收入差距和农村地区间收入差距的逐渐扩大,农村相对贫困问题逐渐显现,逐渐也呈现出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的转移,相对贫困问题逐渐扩大。大部分的农村贫困人口集中于西部是新时期农村贫困的一大特点,西部地区的农村贫困主要属于生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与政策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与政策 [ 吴波(1982—)男,四川遂宁人,博士研究生,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信息中心信息工程师。电邮:bobby0506_cn@https://www.doczj.com/doc/d1197827.html,] 摘要: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贫困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发生的原因、现象、当前政策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反贫困的政策应分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对贫困人口的救济;二是避免贫困人群陷入贫困陷阱;三是要从城乡统筹的角度进行政策制订。 关键词:城市贫困;反贫困 urban poverty and policy in china wu bo abstract:urban poverty is a new emergence i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rapid economy growth after opening and reform.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factors involved in urban poverty incidence, phenomena of it and problems remaining in current policies. then suggestions proposed when making anti-poverty policy lies in three aspects: first, a well-defined safety-net should be constructed; second, poverty trap ought to be avoid, and the last, rural-urban co-ordination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keywords: urban poverty; anti-poverty 城市贫困在传统意义上指城市里的三无人员,即无生活来源、

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案例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1197827.html, 农村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案例分析 作者:彭仲生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5年第06期 【摘要】文章选取了一个典型的案例来探讨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问题。其做法与体会是:首先,和学生及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其次,针对性格内向的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要找到谈话的切入点和关键点;再次,通过学生求职心态的调整通常能促进其它问题的顺利解决;最后,作为高校,要充分利用其拥有的各方面社会资源为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做好就业服务工作。该案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案例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进行,我国高校在校生人数不断增长,贫困学生人数也在不 断增加。据国家教育部的最新统计,目前我国贫困大学生总数已超过600万,其中80%以上来自农村地区。受自身条件和社会资源的限制,加之就业市场机制还不健全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上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其就业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和诸多高校的高度关注。据不完全统计,贫困大学生就业率一般要低于全校平均就业率约10个百分点[1],低于非贫困生就业率17.6个百分点[2],同时,与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还呈现出签约时间明显滞后、签约率明显偏低、就业岗位明显偏差等特点[3]。贫困大学 生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给我国就业工作相关部门和我国和谐社会的建构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而如何帮扶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目前还缺乏相应的研究。为此,本人组织了一个课题组,对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对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中积累起来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多个案例,现选取一个典型案例作一介绍,希望能为从事高校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农村地区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案例分析 1、帮扶对象基本情况介绍 刘某某,男,汉族,1991年10月出生,本科学历,2012年6月毕业于南华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父母务农,父亲残疾,来自湖南湘西农村地区,家庭经济非常困难,其在校学费和生活费主要靠亲戚朋友资助。在校学习期间没有做过学生干部,没有参加过学生团体,也没有获得过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团干等荣誉。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该生性格比较内向,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不主动与他人交流,喜欢一个人出行,学习很刻苦,但学习成绩不理想,偶尔还有挂科的现象。 2、行业就业环境介绍

中国的贫困问题及福利现状

中国的贫困及其福利现状 论文摘要: 我国现阶段的城市贫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前一阶段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结构变迁的结果,因此它具有较大的临时性特点。但是,在目前的贫困问题基本缓解以后,新的贫困特点和贫困问题还会出现并长期存在。因此要及时调整反贫困行动的目标、原则和具体政策措施。 中国已经从一个落后农业国成长为跻身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并正在向现代化强国冲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也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而尽快补上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滞后的短板显得异常重要。在推进中国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需要的不是传统社会福利制度的简单扩张与延伸,也不是欧美国家 关键词:贫困现状、福利现状、养老问题 一、中国面临的贫困现状 当前我国城市贫困的规模。由于不同的研究者和各个城市地方政府在对贫困的测量中所实行的标准很不统一,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城市贫困测量的统一标准和全国范围城市贫困规模的准确数字。但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不少研究者根据已有的官方统计数字和各种调查数据对我国城市贫困的规模作出了估计,其测算和估计数从1500万到5000万不等,估算的城市贫困率从5%左右到超过15%。 近年来,在各种研究文献和各个城市反贫困的实践中,比较多地采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来作为测算贫困者规模的标准。根据民政部统计的数字,到2002年10月,全国城市中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为1980万人。鉴于低保覆盖面目前仍然处于扩大之中,加上未能纳入的,因此实际的贫困者数量很可能高于这一数字。民政部关于全国低保对象的数据是根据各个城市低保对象调查的数据,而各个城市的低保对象调查中一般是根据维持基本生活的最低需求来测算的。因此这一数据只是代表了“绝对贫困型”的测算,是城市贫困规模估计中的下限数据。由于许多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标准和测算,以及对受益者的认定还受到各级财政对低保制度财力投入量的限制,因此与贫困救助有关的贫困规模估算数只能是一个低位测算。例如,一些研究者根据实际失业率的情况,以及对一些地

产业精准扶贫与案例分享试题答案解析

产业精准扶贫及案例分享
WORD 格式整理版
?
1.产业扶贫的目标是( )。(单选题 3 分) 得分:3 分
o
A.绝对收入要提高
o
B.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都要提高
o
C.相对收入要提高
o
D.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至少一项提高
?
2.贫富发生的理论框架包括结构主义和( )。(单选题 3 分) 得分:0 分
o
nmlkj A.文化主义
o
nmlkj B.沙文主义
o
nmlkj C.宗教主义
o
nmlkji D.自由主义
?
3.1978 年至 1985 年,农业增长 7%,经济增长 13%,几亿人减贫,这属于减贫机制
中的( )。(单选题 3 分) 得分:0 分
o
nmlkj A.农业为主体动力的减贫
o
nmlkj B.非农业产业和劳动力转移
o
nmlkji C.综合性动力
o
nmlkj D.工业为主体动力的减贫
?
4.扶贫对象分成贫困人口和( )。(单选题 3 分) 得分:3 分
o
nmlkj A.没住房人口
o
nmlkj B.没工作人口
o
nmlkji C.低收入人口
专业学习 参考资料

WORD 格式整理版
o
nmlkj D.中低收入人口
?
5.政府将税收做成公共物品,例如教育、卫生等,然后再通过社会公正地分配到大
家,这属于( )。(单选题 3 分) 得分:0 分
o
nmlkj A.瞄准性的经济开发
o
nmlkji B.社会公平再分配
o
nmlkj C.社会保护性的再分配
o
nmlkj D.瞄准性的政府投入
?
6.从 2001 年到 2006 年,因采用现价标准,每年都根据物价上涨进行微调,标准介
于( )元间。(单选题 3 分) 得分:0 分
o
nmlkji A.300—400
o
nmlkj B.400—500
o
nmlkj C.500—600
o
nmlkj D.600—700
?
7.贫富发生的理论框架包括文化主义和( )。(单选题 3 分) 得分:0 分
o
nmlkj A.爱国主义
o
nmlkj B.沙文主义
o
nmlkj C.结构主义
o
nmlkji D.自由主义
?
8.2011 年,扶贫标准增加到 2300 元,这个标准已经( )世界银行每天 1 美元的国
际贫困标准。(单选题 3 分) 得分:3 分
o
nmlkji A.非常接近
o
nmlkj B.高于
o
nmlkj C.低于
专业学习 参考资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