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总结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总结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总结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总结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总结

篇一:“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心得体会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心得体会

中石油小学:南荣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个人认为语文课堂的“读”是理解、是吸收、“写”是表达、是运用。而将两者放在一起,正是因为“读”与“写”这两种能力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因此,语文课堂上必须读写结合。

阅读是我们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吸收、是输入,是在丰富自己的思想和内部语言。而语言的积累就需要大量的阅读,学好语文的根本乃在于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正如古人云:“开卷有益。”“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而写作则是语言的应用。是倾吐,是输出,是将自己的某些人生体验、内部思维转化为外部语言,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

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和书面表达

练习活动。

读写结合,就是把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紧密联系起来,

在作文教学中要明确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哪些条件、打下哪些基础,写作要借助阅读的哪些知识、利用学得的哪些技巧。读写结合,能形成有效的学习链,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一、正确认识读、写之间的关系

著名诗人郭沫若写过这样一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

张。”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万卷山积,一篇吟成。”“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从这些诗句和名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作对读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或者说是阅读积累对学习表达的重要意义。具体地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大量阅读书籍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积累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广泛地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丰富写作素材,解决缺乏写作内容的问题。

3、精细地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开阔写作思路,激起学生表达欲望。

4、深入地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感悟写作规律,学习借鉴优秀作文的写作方法。

当然,阅读对写作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同时读写之间也是厚积薄发的关系。正如古人云:“读

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意思是说读书有利于写作,这道理十分简单。由此,在阅读教学中,使读写有效结合,才能使阅读与写作两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二、在课堂教学中以“读”促“写”,让读写有效结合。

“读写结合”以课文内容为素材,加上是在对课文内容的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有利于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

1、把握契机,变被动为主动,引起学生兴趣。

2、明确要求,让学生“练”有所依。

(1)于精彩处仿写。

(2)于空白处补写。

(3)于“迁移点”拓写。

(4)于结尾处续写。

(5)变换文体练习写。

三、在课寻找练写时机,让课堂中的读写结合获得有效延伸。仅靠教师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学生在小学六年时间内也仅仅是学了二三百篇课文,而这样的阅读量又岂能满足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需要呢?因此,我们在注重课内阅读教学的同时,也要把视角投放到课外阅读之中,之前所说的“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也就成了课外阅读最为重要的阅读范畴。但是,由于课外阅读相对课堂教学来讲更加开放、自主,教师在阅读与写作上的引导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

作为教师的我们又该怎样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训练写的能力呢?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采用背诵古诗,读童话、寓言、民间故事、通俗的小文章并且摘抄词语、句子等。而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我们则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每天课外阅读半小时,并摘录好词佳句甚至名段,学会做读书笔记,写一写自己的见解,读书后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将这些心得体会在平时的班级活动中加以体现,供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无论是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的读写训练,还是在课外阅读中的写作能力训练,在实际运用中,我们都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情特点,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

从学到仿,随文说写;

积累体验,由说到写;

从仿到创,由扶到放;

关注生活,加强练笔。

我们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如何用好这个例子,决定了学生的实际收效有多大。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的技巧,在写作中增强对语言文字阅读的感悟能力,在这样无数次的阅读—写作—阅读的双向迁移中,阅读和写作形成了互相补充的有机体,那么,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不再是遥远的梦。

篇二: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黄欲晓

摘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要从读做起,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一、以读学写。学生在读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会掌握得很牢固,逐渐形成较强的写作技能,使其终生受益。二、以读蓄写。学生不能只作书籍的复印机,要学会用脑读书,去粗取精,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为今后的习作蓄积材料。三、以读评写。作文教学要重视讲评,自读自评、互读互评或指名读、集体评等多种形式,可以调动学生写、读、评作文的积极性。写好作文需要多种因素,而好好读书,多读好书,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必将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关键词:

古人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诹。”可见,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现在的学生电视看得越来越多,游戏玩得越来越溜,而读书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作文写得越来越差。提起作文,学生发憷,老师发愁。所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要从读做起,以读促写。

一、以读学写

读和写是语文教学的两部重头戏,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作文练习不应该单单是每周两节作文课的任务,它应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尤其是在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时,不要忘记教给学生从读中学写。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经过精挑细选,篇篇文质兼美,是学生习作的典范。因此,教师要在学生熟读文章的基础上,结合其写作的特点,传授写作的方法,并让学生通过再读来理解、体会、消化、吸收,进而形成自己的写作技能。如在读中学会给文章点题。作文即写文章,而好的点题能够突出内容,揭示中心,照应题目,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点题看似容易,写好却难,这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细读体会。例如《桂林山水》开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作者运用了引用点题的方法,言简意赅,既赞美了桂林山水风景如画,又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锦绣山河的思想感情;《再见了,亲人》中两次点题,表现了中朝两国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金色的鱼钩》结尾夸张点题:“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金色的光芒”正象征着老班长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对战友无限关怀的崇高品质。文章的点题或在文首,或在文尾、或在文中,点题的方

法也各有不同,如果单凭教师讲解,学生不易接受,在习作中只能生搬硬套,很难做到点题自然和谐。引导学生通读全文,细细品味其点题的绝妙,在心中融会贯通,那么在实际的写作中才能运用得得心应手。

读书重在“品”,品文章的情韵,品文章的趣味,品文

章的意境,品文章的气势,品出文章的“滋味”,才能让学生有滋有味地学习运用语言语言表情达意。张开嘴,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课文是“品文”的一种有效手段,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读对文章有一种感悟,形成语感。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句话都读不下来,他如何能把自己的作文写得通顺流畅?如果读课文时他不能倾注感情,与文中人物同喜同悲,他如何能在自己的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没有语感,学生在写作文时会感到有话说不出来,有理道不明。所以,良好的语感是学生写好作文又一重要因素,而这种语感任何教师也不能硬塞给学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大量朗读课文才能逐渐形成。《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全文篇幅较长,情节感人,教学重点应放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的语言来表达这一凄婉的故事。《林海》一课,语言生动朴实,学生在读中仿佛亲自置身于“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的兴安岭。作为语言大师的老舍先生用他那亲切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了兴安岭的“亲切与舒服”。对于一些语句优美,独具特色的段落不妨让学生熟读成诵。背诵是培养语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形成自己的语言,行文时方能如行云流水,使文章一气呵成。

另外,仿写是读书之后学生将学到的写作方法付诸实践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较快地提高

作文水平。如读《火烧云》后可仿写一些事物的变化状态;读过《小站》一课可学习按方位顺序介绍处所。所以仿写如同习字时描红模子,降低了写作难度,学生会感到写作亦有矩可循,既减轻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心理,又能加强写作的单项训练。

学生在读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会掌握得很牢固,逐渐形成较强的写作能力,使其终生受益。

二、以读蓄写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人们对孩子的教育愈加重视,出版的适合少年儿童的书籍也越来越多。这些书籍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有自然科学知识,有

社会生活介绍,有文化艺术欣赏??学生在这些书海中遨游,既可以了解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又能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尤其是一些优秀的小学生作文选,对学生写作文的帮助更直接、更有效。由于小作者与我们的学生年龄相当,思维、语言相近,所以他们写出的文章更易为学生理解、接受,更具借鉴价值。然而面对这些无言的老师,许多学生却不知如何请教。有的学生家中的存书很多,却将其束之高阁,等到写作文时感到脑中空空而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有的学生书读得不少,但读过之后抛于脑后,对自己的写作并未起到什么作用。而有的学生一写作文就掏出作文选照抄不误,说什么“天下文章一大抄”。但“抄”这个字大有学问,

学生不能只作书籍的复印机,要学会用脑读书,去粗取精,使其能为我所用。这就要求教师教给学生读书的同时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或记下自己读书的感想和收获,或摘录精彩词句和段落,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为今后的习作蓄积材料。

为了激发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兴趣,教师可鼓励学生给自己的笔记本起个喜欢的名字,如《名词佳句摘抄本》、《星星集》、《采撷集》、《采蜜集》等,还可以给它设计一个好的封面,使学生能够喜欢它、珍惜它、保护它。为了不流于形式,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课上时间,让他们读书读报,边读边作笔记,并定期进行展览和交流。对于一些积极读书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表扬,并请他们读一读自己的读书笔记,对其中的精彩摘抄可让全班同学记录下来,以利大家共同进步。课上的阅读量毕竟有限,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大量的书籍报刊,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渐

成一个“小文库”,这样学生在写作文时才能够文思敏捷,文如泉涌。

三、以读评写

由于学生的作文水平不同,写出的作文也参差不齐,不少作文存在着字迹不工整,语句不通顺,词不达意等问题,如果老师只停留在把所有作文进行逐字逐句地批改,势必花

费很多时间,而有的学生拿到作文本连看也不看,白白浪费了老师的心血,所以作文教学一定要重视讲评,讲评课一定要让学生读自己的作文,通过读对其作文进行评价。

可采取自读自评、互读互评或指名读、集体评等多种形式,这样可以开动学生的脑筋,调动他们写、读、评作文的积极性。在讲评课前老师一定要认真阅读

学生的作文,做好充分准备,以便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学生通过读会发现作文中的许多毛病,如有的会因为字迹潦草,连自己都看不清而感到脸红;有的会因为一字之差而闹出笑话;还有的学生因为句子不通顺而急得抓耳挠腮。有的同学在老师的指点下还可以通过读来纠正作文中的标点错误。记得在《我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的讲评时,一名同学写得很好,我让他把这篇作文当范文读给大家听。其中一句写道:“我大叫:‘不好,小鸡花花掉到水里去了。’”他读得很投入,充满了对小鸡的担心,但我分明注意到他句末用的是句号!我适时将这句话写到了黑板上,等他读完之后,有的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这篇作文是写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可他最心爱的小鸡都掉到水里了,他一点也不着急,他根本就不喜欢这只小鸡!”“不,我喜欢!”“那你怎么用句号,你读读!”两名同学争论起来。“大家都读读,标点不同时这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用句号能不能表达作者的感情?”我适时点拨,学生在对比朗读中认识到原来标点在作文中能

起到那么大的作用,改变了一些同学在写作为时“一逗到底”的做法。教师除了在课上让学生读自己的作文,还要鼓励学生在课下写完作文后自己要反复诵读,查漏补缺,及时修改,并形成谴词造句、选择推敲的好习惯。总之,写好作文需要多种因素,既有作者对生活的观察、思索,对事物的理解、感受,又需要长期以来形成的勤于动笔的好习惯。而好好读书,多读好书,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是写好作文的又一有利保证,长期坚持,必将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篇三: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读写结合训练“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读写结合训练就是利用课文这个语言载体,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设计与课文有密切联系的“写”的训练内容,将阅读、写作、思维训练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在读写训练中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教学思想。而读写结合训练“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是以知识掌握理论——环状结构理论为理论依据,为适应读写结合训练这一教学思想而设计的一种教学操作程序。本文拟就这四个环节在具体操作中应分别完成哪些训练任务、达到哪些目的、有哪些具体要求等问题,结合相应环节与课例,作一概要描述。

一、导入、定向

导入、定向环节是以环状结构理论的“定向环节”为依

据设置的,是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创设出与新课相适应的学习情景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上来并揭示学习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夸美纽斯说:“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是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那它就会很乐意地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是要打开学生的“胃口”,并告诉他可吃的“食物”,为他乐意地吃下去并且很好地消化它作准备。比如教《自序》一文,我这样处理这个环节:同学们,在初中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社戏》等,你知道它们选自鲁迅先生的哪一本小说集吗?(学生很容易回答:《呐喊》)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把他的这部小说命名为《呐喊》吗?(此时学生说不太清楚了)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的《自序》一文里,现在请同学们读课文,来看看鲁迅先生为什么要把他的小说集命名为《呐喊》。这一段导入,从学生已有知识(知道《故乡》、《社戏》选自《呐喊》)入手,引出学生未知的知识并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想知道鲁迅先生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小说集命名为《呐喊》),顺利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及学习动机引入到课文的阅读当中,为课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当然,导入的方式是多样的。比如对《鲁提辖拳打镇关

西》一课的导入,既可根据电视剧《水浒》的好汉歌来一个情景导入,也可以从介绍背景知识入手导入;还可以从标题提问入手导入:鲁提辖为什么要拳打镇关西?但不管怎样导入,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主要目标,不能为导而导,切忌生拉硬“导”。

二、示范、指导

这一环节与下一环节主要是以环状结构理论的第二环节“同对象环节实际接触的效应过程”即学习过程中的行动环节为依据设置的。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激情之后,教师的任务则是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学习的激情和信心。当学生面对的是陌生的知识、未知的领域时,则需要老师的示范性操作,向学生展示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让学生获得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方法、技巧,以及规范的操作程序等方面的知识。比如教第二册的《谈骨气》一文,由于它是一篇比较典型的议论文,也是学生在初中第一次接触议论文。因此,教这一篇课文,不但要以“议论中的记叙”为重点,而且还应教给学生有关议论文的知识和议论文阅读的方法,为后面自读《失败是个未知数》、《起点之美》打基础。所以本课的教学指导应以示范为主。一般说来,对每个单元的教读课文,宜采用示范性指导。这既有利于语文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学生学到获取这类知识的方法,更有利于今后学生独立地获取这类知识,以便学生能借

用这种方式去解决同类问题。当学生面临的虽然是较熟悉的训练材料,但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了新情况、新困难,自己不能解决时,则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或点拨,为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奠定基础。比如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就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读懂尚不太难,但要让他们尽快抓住文章主旨、把握文章写作特色则并非易事,如果我们给予以下指导:从标题看,本文写的是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事,那么,鲁提辖为什么要拳打镇关西?是怎样打的?表现了鲁提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这样,学生就可以顺着这个思路研读课文,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课文的主题也就能够把握了。此时,老师再作点拨:我们明白了课文的主题,但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一主题的呢?是如何塑造鲁提辖这个人物形象的呢?请同学们从故事情节的安排、人物描写的方法(如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进行研读,看看作者是如何表现主题、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这样,学生的阅读就从“写什么”转移到“如何写”上面来了。这一学习过程的结束,学生得到的将是读写水平的整体提高。

当然,示范、指导往往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不能截然分开。在学生“心理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时,或示范,或点拨,宜视具体情况而定。

三、练习、巩固

这一环节是上一环节的延伸。如果说上一环节侧重于老

师的点拨、指导的话,那么,这个环节则侧重在老师点拨指导下学生的自我练习了。其最终结果是学生运用老师所指导的学习方法,结合老师给定的训练材料,通过自身有目的有计划地练习,达到举三反(本文来自:https://www.doczj.com/doc/d21251841.html, 小草范文网: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总结)一进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这里所指的训练材料,既可以是课文本身,也可以是与课文有密切联系的写的内容。比如教《向沙漠进军》,针对“以诠释和举例为主的综合说明方法”这一教学重点,我以第四段为示范材料,让学生初步了解诠释、举例这两种说明方法及其在文中的作用之后,再教给学生阅读这种段落的方法,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自读其余各段,看看还有哪些段落用了诠释、举例这些说明方法,起了什么作用?这是以课文为训练材料的练习。上完该课之后,我设计了《音序查字法》片段作文练习以强化学生对诠释、举例这两种说明方法综合运用的理解。教完整篇课文之后,我又设计了《向老鼠进军》这个作文题目,要求学生模仿课

文,用诠释、举例综合运用的方法进行篇的训练。这些与课文有密切联系的写的训练,既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又促使其写作能力的提高,在读与写的相互转化中获得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这里我把它改一下套用,

以说明这一环节的作用:练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自读,自读然后知该怎样读;写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自读,自读然后知怎样写,进而会写,也会读。

四、迁移、创造

这个环节是以“借助返回联系修正和充实起初传入印象”即知识掌握过程的反馈环节为依据设置的。它是实现知能转化的交互迁移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把在第二、三环节掌握的读写知识,用来指导自己独立阅读,在此基础上用悟得的写作方法来指导自己的作文训练,并从作文训练中促进自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读文”为吸收,

“作文”为表达。学生在“读文”过程中,吸收范文的思想观点,学习作者观察社会、生活的方法,借鉴作者的表达技巧等,然后在“作文”过程中或触发联想,或模仿借鉴,或创新运用,从而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自我修改中不断校正、充实、调节,是对二、三环节所学的知识的整合完善进而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训练,有别于上一环节的练习,如果说上一环节注重的是局部的练习,以掌握读写知识为目的,那么这一环节则注重对课文整体的模仿,以学生读写水平的整体提高为目标。比如教完《向沙漠进军》,我要求学生写的《向老鼠进军》就是迁移性练习。迁移性练习还不是最后的目的,最后的目的在于创造,在于从课文中获得新的启迪、新的发现,进而训练学生的思维。比如学生从《从

三到万》一文中学习了从一个故事引出论点的写法,我就要求学生仍以《从三到万》这个故事为材料,看看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拟出论点。结果,有的学生从富翁这个角度拟出了“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凡事应三思而后行”等观点,从老师的角度拟出了“为人师者应对自己的学生负责”等观点,从富翁儿子的角度拟出了“浅尝辄止害自己”,“简单的类推必然导致失败”等观点。也有学生另辟蹊径,拟出了“这个故事到底讽刺谁?”这一观点。学生每拟出一个论点,我都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理由,结果学生发言踊跃,思维敏捷。然后趁热打铁,我又要求学生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议论文。这样,整篇文章教完,受到的就是读(包括听)、写(包括说)、思维三位一体的训练。既有模仿借鉴,也有运用创新。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以上所谈读写结合训练“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是读写结合在课堂实施的一种基本的操作程序,兼顾了教法、学法。它既体现了教师施教的思路,又体现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及操作过程。一堂课中,如果将这四个环节处理恰当,使之自然衔接,有机结合,就能充分发挥读写结合的优势。当然,这四个环节在具体操作中也并非要面面俱到,应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情况有所侧重。比如教读课应以第二环节为重点,自读课则应

以第三环节为重点。至于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那更是

多种多样了。只要有利于学生读写水平的提高,各种教学方法都可为我所用。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心得体会修订稿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心得 体会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心得体会 中石油小学:南荣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个人认为语文课堂的“读”是理解、是吸收、“写”是表达、是运用。而将两者放在一起,正是因为“读”与“写”这两种能力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因此,语文课堂上必须读写结合。 阅读是我们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吸收、是输入,是在丰富自己的思想和内部语言。而语言的积累就需要大量的阅读,学好语文的根本乃在于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正如古人云:“开卷有益。”“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而写作则是语言的应用。是倾吐,是输出,是将自己的某些人生体验、内部思维转化为外部语言,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和书面表达 练习活动。 读写结合,就是把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紧密联系起来,在作文教学中要明确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哪些条件、打下哪些基础,写作要借助阅读的哪些知识、利用学得的哪些技巧。读写结合,能形成有效的学习链,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一、正确认识读、写之间的关系

着名诗人郭沫若写过这样一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万卷山积,一篇吟成。”“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从这些诗句和名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作对读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或者说是阅读积累对学习表达的重要意义。具体地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大量阅读书籍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积累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广泛地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丰富写作素材,解决缺乏写作内容的问题。 3、精细地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开阔写作思路,激起学生表达欲望。 4、深入地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感悟写作规律,学习借鉴优秀作文的写作方法。 当然,阅读对写作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同时读写之间也是厚积薄发的关系。正如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意思是说读书有利于写作,这道理十分简单。由此,在阅读教学中,使读写有效结合,才能使阅读与写作两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二、在课堂教学中以“读”促“写”,让读写有效结合。“读写结合”以课文内容为素材,加上是在对课文内容的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有利于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

聆听花开的声音—四月天小学读写绘课程一年开展情况总结 

聆听花开的声音—四月天小学读写绘课程一年 开展情况总结&;nbsp; 聆听花开的声音—四月天小学读写绘 课程一年开展情况总结 四月天小学作为新课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学校,许多课程的设置都与传统课程有所差异,“读写绘”课程在低年级教学中占据很大的比重。一年来,低年级语文组在以往读写绘教学中获取的直接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完善,切实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读写绘教学。 现将基本情况总结如下。 一、典型经验: 1.“一周一主题,一班多体会”,保证了绘本教学实施的时间和自主性。 时间是固定的,每周周三下午是低年级绘本教学的时间段。因此,每到周三下午的时候,可以看到各班教室里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兴致勃勃地分享绘本的场景。不过,作为一种文本,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每个故事带给孩子们不同的文本体验。在共同分享的基础上,我们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在提取主题的过程中,让孩子多多讲述自己的看法,从而达到情趣共生的目的。

2.“一校一统筹,齐力做课程”,保证了绘本教学实施的科学性和计划性。 这个学年,学校成立新课程教育实验小组,选取了对读写绘教学有独到经验的一些老师进行课程规划,一、二年级全力配合实施,并且以一个学期为一个阶段,以季节为主线,寻找符合低年级儿童心理特点的绘本,制定了学期的教学内容。在每周都有固定主题的基础上,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实施。正是这样的方式,使课程实施目标明确,主线分明。 3.“一行一阅读,一书一课程”,保证了绘本教学实施的生活化和典型化。 四月天小学历来有以绘本架起幼小衔接的习惯,让孩子从绘本中明白小学与幼儿园的差别,为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行动与阅读并行,绘本与课程同步,让孩子们通过绘本联系生活实际,通过阅读强化行为习惯,通过书籍感受文字魅力,逐步让课程指导行为,道理落实行动。如此以来,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都得以实现,也为孩子们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4.“一课一核心,一文一桥梁”,保证了绘本教学实施的有效性和发展性。 读写绘课程开展之初,因为低年级孩子不会书写,单纯以图画形式又容易引起孩子们的误解,认为读写绘课程就是主题绘

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共24页】

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 ----------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 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 一、语文教改的实验历程从1951 年开始,丁有宽老师先后在26个教学班进行了八轮教改实验,经历了初试,再试,验证,深究四个阶段,逐步形成了以“记叙文为主体的读写结合五步系列训练”小学语文教学新体系。丁有宽老师的”读写结合法“是学用结合的具体体现。近半个世纪,丁老师的语文教改经历了一个艰苦的历程。这个历程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51年春到1963年秋;第二个时期,从1963年秋到现在。 (一)“文道统一,教书育人”的实验(1951年—1962年)这个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1951年秋到1958年春),试验课题是“生动讲读,有机结合,教书育人”。教学主要把语文课和班级活动结合起来,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事指导作文教学。 2、第二阶段(从1960年到1963年),进行“文道统一,教书育人”的试验。丁老师写《坚持文道统一,培养读写能力》、《浅谈咬文嚼字教学》、《怎样指导课外阅读》等教学论文阐明自己的教学成果和教学方法。

(二)“以记叙文为主,读写结合,培养读写能力”的实验(1963年秋至今)这个时期分为五个阶段: 1、初试阶段:(从1963年秋至1968年),丁老师在这阶段总结了6条经验: 第一,以读带写,以写促读; 第二,从篇着眼,从句入手; 第三,打好基础,从“有法”到“无法”; 第四,从仿到作,从放到收; 第五,从述到作,从说到写; 第六,因材施教,典型引路。 2、再试阶段(从1974年至1981年秋),丁老师提出“读书、观察、作文三结合”和“以记叙文为主,坚持读写结合,培养自学能力”的实验课题,在教法上,每教一段、一篇或一组课文,就引导学生调查访问,实地观察,撰写赞扬好人好事的宣传稿。这次试验的着力点在指导学生读写训练上,做到有的、有序、有点和有法,使学生真正做学习语文的主人。在作文教学上,丁老师提出“寻美作文,练文炼人”的主张。 3、验证阶段(从1981年秋至1983年春)。提出“以记叙文为主,坚持读写结合,培养学生自学、自得、自写、自改的能力”的实验课题。在 三、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心得体会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心得体会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心得体会 中石油小学:南荣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个人认为语文课堂的“读”是理解、是吸收、“写”是表达、是运用。而将两者放在一起,正是因为“读”与“写”这两种能力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因此,语文课堂上必须读写结合。 阅读是我们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吸收、是输入,是在丰富自己的思想和内部语言。而语言的积累就需要大量的阅读,学好语文的根本乃在于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正如古人云:“开卷有益。”“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而写作则是语言的应用。是倾吐,是输出,是将自己的某些人生体验、内部思维转化为外部语言,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和书面表达练习活动。 读写结合,就是把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紧密联系起来,在作文教学中要明确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哪些条件、打下哪些基础,写作要借助阅读的哪些知识、利用学得的哪些技巧。读写结合,能形成有效的学习链,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一、正确认识读、写之间的关系 著名诗人郭沫若写过这样一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万卷山积,一篇 1

吟成。”“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从这些诗句和名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作对读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或者说是阅读积累对学习表达的重要意义。具体地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大量阅读书籍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积累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广泛地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丰富写作素材,解决缺乏写作内容的问题。 3、精细地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开阔写作思路,激起学生表达欲望。 4、深入地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感悟写作规律,学习借鉴优秀作文的写作方法。 当然,阅读对写作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同时读写之间也是厚积薄发的关系。正如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意思是说读书有利于写作,这道理十分简单。由此,在阅读教学中,使读写有效结合,才能使阅读与写作两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二、在课堂教学中以“读”促“写”,让读写有效结合。“读写结合”以课文内容为素材,加上是在对课文内容的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有利于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 1、把握契机,变被动为主动,引起学生兴趣。 2、明确要求,让学生“练”有所依。 2 (1)于精彩处仿写。 (2)于空白处补写。 (3)于“迁移点”拓写。 (4)于结尾处续写。 (5)变换文体练习写。 三、在课寻找练写时机,让课堂中的读写结合获得有效延伸。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就是重点,也就是难点,绝大多数学生怕作文,尤其就是农村小学的学生最怕作文。而怕作文的重要原因就就是课外阅读少,没有素材积累;没有生活底蕴,缺乏写作热情。“少年时代的大量阅读,就好比在银行里储蓄,孩子可以终生享用它的‘利息’。所以对小学生而言,要想真正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必须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说:“阅读就是吸收,写作就是倾吐。”只有读中有写,写中带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所以,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就是作好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这篇文章。 为此,我校语文组特提出“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课题研究项目。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与交流的重要方式,就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小学作文的基本职责与主要任务就是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主要就是通过阅读与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际。著名特级老师丁有宽老师最早提出读写结合训练,强调读中学写,以写促读的思想,克服了长期存在的读写分离的弊端。 2、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个体智力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记忆力强而理解力弱,注意力适宜引到记忆类事物而不宜分散到难以理解的多种事物中去。这就表明:少年时期应该有一个强化读书,大量积累语言信息而后运用的阶段。 3、朱作仁教授在其著述的《阅读心理》中,曾把阅读定义为“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并指出这种“意义”,不但指阅读材料内说的“就是什么”,对于学生来说,更重要的就是作者就是“如何表达的”阅读不仅就是自外而内意义的吸收过程,更就是写作的基础。 4、心理学研究还指出,阅读就是内化的吸收,就是对基础知识理解的过程;写作则就是外化的表达,就是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过程。通过阅读记忆,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表达才具有心理前提。同时,阅读还能为作文提供范例,提供技能模仿运用的直观形式。从这一意义上讲,阅读就是作文的基础,作文则就是阅读的发展与提高。当然,反过来讲,作文又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模仿的心理需要,从而带动阅读、促进阅读。所以说,阅读与作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老师说:“读写结合蕴含了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的精华,符合语文教学规律。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这里的“写” ,既是阅读内化的语言、写法的模仿、迁移和创造,也是借“写”叩问文本,进入语境与文本对话,凭借词语进行阅读分析、激活想象的过程。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重人文、轻工具,重感悟、轻写法的倾向,从一个角度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不高。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文本的特点,确定读写结合点,适当安排小练笔,可以有效实现读写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深入解读文本,找准读写结合点,明确训练目的。 新教材中有许多文质优美的文章,有的行文流畅,似流水淙淙;有的奔放豪迈,似热血沸腾;有的语言优美,宛若置身人间仙境;有的语言朴实,似娓娓道来,但却饱含着作者的深情。可以说,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文本、运用文本?我认为,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确定读写结合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为阅读与写作搭建一条沟通的桥梁。 (1)以读促写,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 诗人杜甫曾写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可以说,他用最概括的语言表达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看,读与写密不可分,读可促写,读是写的前提。读可以为写提供参考模式,给写以更多的启发。在教学中,紧紧抓住这点进行设计读写结合点,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 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一课,第四自然段详细描写了盘古倒下后身体各部分变成了美丽的宇宙,想象丰富奇特,同时又运用了排比的句式,读来颇有气势。因此我将这段中的排比句确定为本段的读写结合点,进行了如下的教学环节设计: 首先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简单地写写自己的体会。然后全班交流讨论,谈体会。接着采用师生配乐合作读的方式,男生读“他的”,女生读“变成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你发现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容易说出运用了排比句式、并且每个句子句式相似的特点,从而明白课文表达上的特点。之后我出示了“你的____ ,变成了___ ,为我们_____ 。你的___________ ,变成了________,为我们_____ 。”,引导 学生进行小练笔,有许多学生写得不错,如“你的爱,变成了美丽的宇宙,为我们创造了美丽的家园。你的身体,变成了美丽的世界,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的环境。你的四肢,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为我们指引方向。你的奉献,变成了无私的爱,为我们树立了典范。”,这样学生就更好地理解了盘古的奉献精神,而且还能够运用排比句写出自己的读书体会,从而为阅读与写作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2)以写促读,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写是表达的一种手段,是为了交流思想感情。写的过程,事实上也就是对于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运用的过程。写不仅需要懂得怎么写,还要解决为什么写和写什么。写的过程词语的运用,篇章的结构,都会受到所读文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会有意识地从某一读过的文章中寻求启发和借鉴,然后去创造和写作。以写促读,使学生在从感性到理性再回到感性的训练动活中受益,发展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如《北京的春节》一课,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如在描写除夕一段时,开头第一句便点明了“除夕真热闹”,接下来便如家常般地写出了春节的热闹,从声音、色彩、味道等方面来写,可以说是调动了作者全身的感官来写,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北京的春节习俗,还感受到家家户户都是这么热闹,感受到那浓浓的年味,浓浓的亲情,领悟到其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 在教学这段时,为了更好地深入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特点,我在学生初步理解这段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请你也调动起自己的各种感官,写一写你是如何过除夕的。学生动笔写作,真实地写下自己的“除夕之旅” 。仔细看同学们的习作,不难发现,学生运用了许多比喻句来写除夕的热闹,同时又加上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心得体会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心得体会 中石油小学:南荣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个人认为语文课堂的“读”是理解、是吸收、“写”是表达、是运用。而将两者放在一起,正是因为“读”与“写”这两种能力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因此,语文课堂上必须读写结合。 阅读是我们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吸收、是输入,是在丰富自己的思想和内部语言。而语言的积累就需要大量的阅读,学好语文的根本乃在于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正如古人云:“开卷有益。”“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而写作则是语言的应用。是倾吐,是输出,是将自己的某些人生体验、内部思维转化为外部语言,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和书面表达 练习活动。 读写结合,就是把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紧密联系起来,在作文教学中要明确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哪些条件、打下哪些基础,写作要借助阅读的哪些知识、利用学得的哪些技巧。读写结合,能形成有效的学习链,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一、正确认识读、写之间的关系 著名诗人郭沫若写过这样一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万卷山积,一篇吟成。”“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从这些诗句和名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作对读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或者说是阅读积累对学习表达的重要意义。具体地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大量阅读书籍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积累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广泛地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丰富写作素材,解决缺乏写作内容的问题。 3、精细地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开阔写作思路,激起学生表达欲望。 4、深入地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感悟写作规律,学习借鉴优秀作文的写作方法。 当然,阅读对写作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同时读写之间也是厚积薄发的关系。正如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意思是说读书有利于写作,这道理十分简单。由此,在阅读教学中,使读写有效结合,才能使阅读与写作两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二、在课堂教学中以“读”促“写”,让读写有效结合。 “读写结合”以课文内容为素材,加上是在对课文内容的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有利于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 1、把握契机,变被动为主动,引起学生兴趣。 2、明确要求,让学生“练”有所依。 (1)于精彩处仿写。 (2)于空白处补写。 (3)于“迁移点”拓写。 (4)于结尾处续写。 (5)变换文体练习写。 三、在课寻找练写时机,让课堂中的读写结合获得有效延伸。 仅靠教师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学生在小学六年时间内也仅仅是学了二三百篇课文,而这样的阅读量又岂能满足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需要呢?因此,我们在注重课内阅读教学的同时,也要把视角投放到课外阅读之中,之前所说的“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也就成了课外阅读

绘本阅读总结

2017-2018学年绘本阅读教学计划总结 ----- 市直二小 绘本教学是我校全面深入课程改革的一个切入点,它服务于语文 学科教学。上学期,我们带领教师初步探索了绘本教学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本学期,我们将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之绘本教学和绘本 阅读从1年至6年全面铺开。目的是为了让绘本教学更好的服务于 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绘本特点概述 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说得抽象一点,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 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在绘本里,图画不再是文字 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甚至可以见到一个字也没有的无字书。 一本好的图画书,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各 大意。此外,一般来说图画书都有一个精心设计的版式,封面、扉页、环衬、正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文字与图画相互依存,依靠翻页推进情节…… 二、学校绘本开展情况 本学期我们的绘本“悦”读针对绘本的这些基本特点,从激发 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新思维出发,确定了以下一些阅读书目:《我 妈妈》、《母鸡萝丝去散步》、《生气汤》、《看光线》、《我有 友情要出租》等文质兼美、人文性浓厚的书籍。在阅读课中老师们 的主要做法是引导猜想,激发想象;指导看图,教给方法;品味语言,感受积累。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我不急着翻页,而是让孩子仔 仔细细地去看那些图画,引导孩子在看图中读懂故事、发现细节、 感悟内涵。在绘本快乐阅读的开设过程中,课堂上通过老师讲读, 师生共读,学生续编,学生交流等形式,让孩子在美好的事物中心 灵得到浸润,因为低年级孩子识字量少,语言表达还不够精确,但 是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活跃,绘本中的图画能帮助孩子读懂故事,所以我选择绘本故事的阅读。 通过共读,用最温暖的方法,用最不着痕迹的方法,让孩子掌 握“阅读”这种人生最重要的学习武器。,通过亲口向孩子传递最 重要的语言密码,让孩子从小爱上阅读,在阅读中收获故事,收获

小学二年级语文工作总结第一学期

( 工作总结)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78681 小学二年级语文工作总结第一The first semester of Chinese work summary of grade two in

小学二年级语文工作总结第一学期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x)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按照学期初制定的教学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工作。积极学习,主动听课,认真听取同行们的建议,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转眼一个学期已经结束,我回顾了自己在上学期所做的工作,认真反思,总结积累经验,希望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并始终谨记校长的教诲:一切工作,从计划开始;一切进步,在总结反思。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总结: 第一部分:开学准备工作情况 1、教室内与教室外展板布置 在孩子们还没来报道之时,来到学校布置教室,为了让教室变得更加整洁,程老师和林老师选择这学期不张贴那么多板块,而是粘贴了教室外的展板,用于我的《读写绘》,及教室内的一块展板,用于程老师的口算满分榜。 2、开学须知 为了让家长更加了解开学的事项,我们特地在教室门口张贴了开学须知一份:开学须知 一、报到程序:

1、到班主任处报到,交报告书、暑假作业(开学后将进行展示评选)、五本新书、每周之星、银行缴费回执单。 2、领取新书,将自己的新书写好班级、姓名、学号,包好书皮,并妥善保管; 3、到寝室将自己的衣物及生活用品整理好,与生活老师做好交接。 4、新学年开始,请家长缴纳医疗和意外伤害保险,共计80元。如已在社区购买医疗保险,请提供保险复印件。(交予班主任) 二、学期所需学习用品:铅笔、橡皮、一套三角板、文件夹、《日有所诵》、《新华字典》、一盒彩笔(或油画棒) 备注:9月1日早上7:40到校,8:00举行开学典礼,请孩子们穿校服、佩戴红领巾,学校大队部将进行检查。 第二部分:班级情况介绍 二年级(x)班到这个学期结束,我已经带了三个学期。以下表格是本班男、女,日托、住校、走读等情况: 学生数42男生数22女生数20 走读学生数1日托学生数19周托学生数22 第三部分:本学期作业安排 1作业布置2作业批改3作业二次订正 作业种类作业使用情况批改情况订正及二次批改家长反馈 语文练习与测试课堂作业随堂批改及时、有效家校沟通本 学习指导家庭作业全批全改及时、有效根据需要留言 司马彦字帖下午课前练字

读写结合心得体会

读写结合心得体会 篇一: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心得体会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的有关感悟作为一个语文老师, 我个人认为语文课堂的“读”是理解、是吸收、“写”是表达、是运用。而将两者放在一起,正是因为“读”与“写”这两种能力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因此,语文课堂上必须读写结合。 阅读是我们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吸收、是输入,是在丰富自己的思想和内部语言。而语言的积累就需要大量的阅读,学好语文的根本乃在于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正如古人云:“开卷有益。”“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而写作则是语言的应用。是倾吐,是输出,是将自己的某些人生体验、内部思维转化为外部语言,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和书面表达练习活动。 读写结合,就是把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紧密联系起来,在作文教学中要明确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哪些条件、打下哪些基础,写作要借助阅读的哪些知识、利用学得的哪些技巧。 读写结合,能形成有效的学习链,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 文字的魅力 一、正确认识读、写之间的关系 著名诗人郭沫若写过这样一句诗: “胸藏万汇凭吞吐, 笔有千

钧任翕张。”古人说: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写诗也会 吟。”“万卷山积, 一篇吟成。”“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从这些诗句和名言中,我们可以看出 写作对读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或者说是阅读积累对学习表达的重要意义。具体地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大量阅读书籍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积累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广泛地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丰富写作素材,解决缺乏写作内容的问题。 3、精细地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开阔写作思路,激起学生表达欲望。 4、深入地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感悟写作规律,学习借鉴优秀作文的写作方法。 当然,阅读对写作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同时读写之间也是厚积薄发的关系。正如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意思是说读书有利于写作,这道理十分简单。由此,在阅读教学中,使读写有效结合,才能使阅读与写作两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二、在课堂教学中以“读”促“写” ,让读写有效结合。 “读写结合”以课文内容为素材,加上是在对课文内容的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有利于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论文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从阅读教学到习作教学 武功县实验小学赵引线阅读与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那么,如何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使二者有机结合,互相促进,这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一直商讨的问题。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确立“写作基于阅读”的思想。习作能力的根是阅读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古人云“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一是说,“怎样写”大多是从阅读中悟到的。凭借课文这一个个例子,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既不断熟练阅读的技巧,又不断习得作文的技巧。这样以读促写,才能海阔天空。二是说,“厚积才能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勤于读书,大量阅读,必能促进作文能力的提高。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重视积累语言。 阅读和习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习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基于这一认识,在阅读教学中,要依照课标的要求,在阅读训练中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学生的语言库存量越丰富,思维的领域就越广阔,说话和习作时就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随时作出恰当的选择,准确地调用词句,从而组合出生动、形象而又具有美感的话语来。课堂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方面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方法。

以下是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做法,愿与各位同仁一起商榷。 1、指导多读多背。采用多种形式多读名篇课文,精彩的部分还要多品读,直到能背诵下来,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2、指导摘录词句。要求学生配备一本摘录本,让学生把课文的好词好句录到本子里,做到笔记、脑记相结合。 3、指导读读写写。各年级语文教材都提出了读读写写的要求。教师应安排时间让学生熟读、抄写,最好能默写下来。摘录在本子里的词句也要求多读熟记。 因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学习运用语言,运用语言,不仅要积累语言,还应了解和掌握一些语言的规律。因此,阅读教学还应该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以课文为例,教给学生一些有关语言方面的知识以及写作的规律和方法,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从中体会到为了表达一定的内容,作者是怎样准确、生动、鲜明地使用语言的,做到读写结合,从读中学写。 因而,在结合阅读教学,要不失时机地练习仿写(仿写句子、段落、篇章)、续写、改写、扩写、缩写,以及适当练习给材料作文(提供文字、图画、声音等),均有助于提高作文能力。 我们语文书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学习习作的范例,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每篇课文,挖掘教材,寻找读写结合点,设计各种形式的片断练习,进行读写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由于课上时间有限,我们

读写绘试验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读写绘实验》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现象 当电视、网络游戏等现代媒体逐渐侵占了孩子的空间,当低劣的、商业化的儿童读物抢占了孩子的书包时,我们如何开启一个孩子的阅读人生?朱永新教授提出让阅读成为孩子的需要,成为一种习惯,乃至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正好是准备接任一年级的语文老师,于是提出这个课题,希望在实验中选择更为结合儿童生活、学习的优秀儿童诗篇,在晨诵中让童诗、童谣丰富每一个孩子童年的快乐,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更为优质的精神食粮,在读写绘过程中提高儿童语文素养与审美能力,使儿童得以良好的发展。 (二)问题思考 一年级学生刚进校门,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有着纯真的童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如果能够指导他们学会捕捉生命成长中的惊诧与感动,并学会用稚嫩的笔触学习表达,那么,这些鲜活而灵动的文字将会成为世间最美的语言。这种成就感又会激发儿童阅读与写话的兴趣,促使儿童养成乐于写话的习惯,儿童就能从中习得写话方法,较早地形成和发展儿童的语文素养。因此,我们一年级的语文老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而绘本是以绘画为主,兼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绘本中的图画能帮助孩子读懂故事。优秀的绘本能使孩子快乐地走进阅读,并让心灵和语言充满美好和诗意。用美丽的绘本训练学生想象和表达的本领,我们一年级老师可以进行实验与探索。 二、问题的研究 (一)专业学习 1.理论学习 朱永新说:新教育不但是梦想,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新教育不但有六大行动,更有以六大行动为基本方法的三大课程。其中“晨诵——午读——暮省”为核心的儿童课程,力求恢复儿童生活的幸福完整,与以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为核心的教师课程和以有效教学为基础的理想课堂,三大课程彼此促进,共同构筑了一种追求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新教育课程观。 相对于以分数为主要导向的应试教育,新教育注重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并且通过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生活方式,让学生拥有一个博爱而敏感的心灵,重塑他们精神世界的蓝图。 教育哲学家怀特海有一个重要的论断,即人认识事物的规律与学习的规律都是:浪漫——精确——综合。可见,童年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从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 《手心里的光》是新教育儿童课程读写绘项目用书,我通过认真研读,懂得了读:低段读写绘的核心是“读”,读绘本、童谣、儿歌,故事……通过老师的大声朗读,儿童同时也在经历故事,在思考自己目前或者将来所要遭遇到的一些问题,而故事则告诉他该如何正确地作出道德上的选择。同时,他也在一遍遍地学习汉字、汉文学语法,学习一种简洁的、诗意的表达。写绘:这是儿童在学龄初期特定阶段的生命的完整表述,讲述他完整的故事、想法、情感。 一个完整的读写绘作品由三部分组成: (1)绘画语言:画面(一幅或者多幅);

《挖掘课文读写结合点,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挖掘课文读写结合点,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研究》课 题结题报告 乾县城关高庙中心小学刘粉亚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语文课上学生不善表达,不愿表达,表达不清: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不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也表达不清,语言组织能力较差;同时,习作课上,一部分学生,提笔无话可写,写作文成了他们的“老大难”。此种现状,促成了我此次课题研究“挖掘课文读写结合点,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向。实践证明,在感知、理解、积累、语言过程中,读写结合,相互贯通,培养学生的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目前小学作文教学面临的一个最严酷的现实就是小学生普遍害怕写作文,对写作没有兴趣,一提到写作文,许多学生就感到头疼。平时一要写作文,有的学生就唉声叹气,愁眉苦脸不知写什么。而许多教师还是按部就班,一成不变地上作文指导课,结果教师往往也只是靠自己的特殊的身份命令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要求的作文。试想一下,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怎么能写出好的作文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我们老师要学生写,即“要我写”,而不是学生“我要写”。越是对作文没有兴趣,越是让学生写,学生就越是害怕、讨厌写作,也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正因如此,坚定了我对小课题《挖掘课文读写结合点,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研究》的决心和信心。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本课题研究力图寻找在理论指导下的“挖掘课文读写结合点,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研究”的实效性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大面积进行的在理论指导下的阅读策略与提高阅读与写作的方法。 2.有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在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中,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因为阅读教学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材料、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作文教学,既能从语言文字方面训练学生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润饰成文,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又能从思想认识方面训练学生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受,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个性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探索出一系列课堂阅读指导方法,使学生乐于读书,善于读书,并学会从读书中积累有利于写作的素材。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心得体会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心得 体会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心得体会中石油小学:南荣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个人认为语文课堂的“读”是理解、是吸收、“写”是表达、是运用。而将两者放在一起,正是因为“读”与“写”这两种能力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因此,语文课堂上必须读写结合。 阅读是我们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吸收、是输入,是在丰富自己的思想和内部语言。而语言的积累就需要大量的阅读,学好语文的根本乃在于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正如古人云:“开卷有益。”“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而写作则是语言的应用。是倾吐,是输出,是将自己的某些人生体验、内部思维转化为外部语言,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和书面表达 练习活动。 读写结合,就是把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紧密联系起来,在作文教学中要明确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哪些条件、打下哪些基础,写作要借助阅读的哪些知识、利用学得的哪些技巧。读写结合,能形成有效的学习链,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一、正确认识读、写之间的关系

着名诗人郭沫若写过这样一句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万卷山积,一篇吟成。”“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从这些诗句和名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写作对读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或者说是阅读积累对学习表达的重要意义。具体地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大量阅读书籍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积累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广泛地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丰富写作素材,解决缺乏写作内容的问题。 3、精细地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开阔写作思路,激起学生表达欲望。 4、深入地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感悟写作规律,学习借鉴优秀作文的写作方法。 当然,阅读对写作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同时读写之间也是厚积薄发的关系。正如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意思是说读书有利于写作,这道理十分简单。由此,在阅读教学中,使读写有效结合,才能使阅读与写作两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二、在课堂教学中以“读”促“写”,让读写有效结合。 “读写结合”以课文内容为素材,加上是在对课文内容的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有利于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 1、把握契机,变被动为主动,引起学生兴趣。

读写绘

“读写绘” 指导思想: 儿童时代是感受性的形成期,非常容易受影响,而儿童时代的印象是难忘的,这些印象累积起来,就形成长大后表现出来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要给孩子多读经典绘本,使他们多识字,多读书,这样长期积累,不但他们的语文读解能力强,提高读书能力,丰富知识,还能获得情操教育。本学期将在认真解读“儿童生活方式——读、写、绘”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地、有研究、有创造性地开展读写绘工作。 总体目标: 为了基于学生丰富生命体验的创造与表达,用阅读图画书、讲故事、用图画表达与创造相整合的办法,来唤醒一个个经典绘本故事,让它们无声无息地进入孩子们的灵魂深处。在孩子们成长的一个个阶段,用绘本点燃生命的光,用故事串写成长的足迹。本学期我们将开展丰富多彩的读、写、绘系列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让孩子们在穿越了一个个绘本旅程中,不断成长,不断润泽起来。 注重教师的教学措施、方法的研究,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做好总结,推出先进。学期末将优秀教学设计、优秀活动方案、优秀绘本剧及优秀学生作品收编成册。 工作安排: 9月份 1.讨论制订计划。

2.确定每周研课时间及授课教师。 3.各班按课程计划开展读写绘活动。 10月份 1.各班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给学生讲两到三个绘本故事,让学生自己选择好故事,写绘。交流各班学生的作品。 2.继续开展读写绘研课活动。 3.跟踪学生读写绘与写话结合情况——“绘画日记”。 4.做好阶段性小结工作。 11月份 1.继续开展读写绘研课活动。 2.交流各班绘本作业完成情况。 3.“放飞想象的翅膀”——绘画日记比赛。 4.做好阶段性小结工作。 12月份 1.举办读写绘作品展览,并按年级评出优胜奖。 2.举行一次绘画日记展。 3.做好阶段性小结工作。 1月份 1.收集典型学生的作品(整理为一本),学期结束举行学生个人作品系列展览。 2.开展家校交流。 3.优秀教学案例交流。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方案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绝大多数学生怕作文,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学生最怕作文。而怕作文的重要原因就是课外阅读少,没有素材积累;没有生活底蕴,缺乏写作热情。“少年时代的大量阅读,就好比在银行里储蓄,孩子可以终生享用它的‘利息’。所以对小学生而言,要想真正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必须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只有读中有写,写中带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学生的作文能力才会逐渐提高。所以,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作好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这篇文章。 为此,我校语文组特提出“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课题研究项目。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小学作文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是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主要是通过阅读和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际。着名特级老师丁有宽老师最早提出读写结合训练,强调读中学写,以写促读的思想,克服了长期存在的读写分离的弊端。 2、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个体智力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记忆力强而理解力弱,注意力适宜引到记忆类事物而不宜分散到难以理解的多种事物中去。这就表明:少年时期应该有一个强化读书,大量积累语言信息而后运用的阶段。 3、朱作仁教授在其着述的《阅读心理》中,曾把阅读定义为“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并指出这种“意义”,不但指阅读材料内说的“是什么”,对于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作者是“如何表达的”阅读不仅是自外而内意义的吸收过程,更是写作的基础。 4、心理学研究还指出,阅读是内化的吸收,是对基础知识理解的过程;写作则是外化的表达,是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过程。通过阅读记忆,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表达才具有心理前提。同时,阅读还能为作文提供范例,提供技能模仿运用的直观形式。从这一意义上讲,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则是阅读的发展和提高。当然,反过来讲,作文又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模仿的心理需要,从而带动阅读、促进阅读。所以说,阅读与作文,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读与写,确实存在着有机结合的客观依据。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任务 1、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认读方法,增强学生的认读兴趣,为阅读积累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探索出一系列课堂阅读指导方法,使学生乐于读书,善于读书,并学会从读书中积累有利于写作的素材。 3、以读促写,以写带读。加强对学生的课内阅读指导,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将刻文字的语言、章法、写作技巧自觉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的课堂授课技巧,从而达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课题研究目标。

一年级级部全科阅读总结_1_

全科阅读,读出精彩世界 ——一年级全科阅读总结世界经合组织曾经研制一个关于“现代人”的标准的国际性评价,“阅读素质”和“数学素质”“科学素质”一起被视作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三大素质,而“阅读素质”排在首位,是现代人终身学习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最关键的素质之一。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一书中,反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提出“必须教会少年阅读”“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思考之室’——我们的阅览室”等。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语文学科是全科阅读的主力军,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2018年我校进行以教科书为原点的全科阅读的课题研究,学校也在全校层面推进了全科阅读,经过各个学科的联动,形成了以“阅读”为圆心的综合性、整合性的大阅读教学活动。如周一的阅读之夜,举行读书节等等引领全科阅读。现将一年级全科阅读活动总结如下。 一、教科书阅读 教科书,即教材,它既是“教”的材料,也是“学”的材料。任课教师在开课之初,首先要教会学生读教科书,学会读本学科的教科书,这是真正的学科教学的第一课,亦即学会掌握阅读本学科教科书特定的方法。 1.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图片 一年级孩子天真活泼,他们识字少,阅读能力相对薄弱。而课本中的图片可以帮助孩子们阅读。比如第一堂语文课,我们可以让孩子从观察语文书的封皮开始,并用语言来引导孩子,“这是什么季节呀?”“图上都有谁呀?”“他们在干什么呀?”孩子们畅所欲言,紧张的气氛瞬间消失了。 2.教授拼音这门工具 一年级孩子阅读最大的障碍是识字少,而拼音是提高低年级孩子阅读能力的好帮手。在教授拼音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一些琅琅上口的儿歌,形象的动作来帮助孩子记忆。最受我们班孩子欢迎的是拼音树游戏:同桌俩一个抽出声母,一个抽出韵母,分别读出后,同桌俩一起拼读,下面的同学跟读。游戏的运用,避免了枯燥的机械重复,而随机抽取的卡片也提高了不同拼音组合的概率。最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喜欢。 3.介绍多种识字方法 阅读的有效进行,识字是关键。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识字。比如讲故事识字法,把生字编成一个故事来学,如:一个人走路走累了,正好看到路边有棵树,他就靠在树上休息一下,这个字是“休”。还有比较识字法、偏旁识字法(形声字识字)、猜谜识字法、熟字带生字法、表演动作识字等等。生活识字激发初入学儿童学习汉字的兴趣。例如一开学我就给孩子印发了姓名歌黏在课本上,一张小小的纸既提高了拼音识字的能力,又认识了同学。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还有入学儿歌,既识字积累又进行了每日常规教育。再如我们一年级独特的生字开花,是通过偏旁部首的学习,引出大量同类生字。多种识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