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ASS实验指导书(实验四)

CASS实验指导书(实验四)

CASS实验指导书(实验四)
CASS实验指导书(实验四)

四、用CASS8.0作数字化

用数字化仪录图的原理是将图纸平铺到数字化板上,然后用定标器将图纸逐一描入计算机,得到一个以.dwg为后缀的图形文件,这种方式所得图形的精度较高,但工作量较大,尤其是自由曲线(如等高线)较多时工作量明显增大。用扫描矢量化软件录图的原理是先将图纸通过扫描仪录入计算机,以.BMP、.GIF、.PCX等为后缀的光栅图像文件存放在计算机里,再利用扫描矢量化软件提供的一些便捷的功能,对该光栅图像进行矢量数字化,最后可以转换成为一个以.dwg为后缀的图形文件。这种方式所得图形的精度因受扫描仪分辨率和屏幕分辨率的影响会比数字化仪录入图形的精度低,但其工作强度较小,方法要简便一些。

本实验用三节的篇幅分别介绍CASS8.0的三种数字化录图的方法、步骤,内容包括:

1.用数字化仪手扶跟踪录入已有图的原理及方法;

2.用CASS8.0软件进行图形的数字化;

3. 用扫描矢量化法进行老图数字化的原理及方法。

4.1 用手扶跟踪法进行老图数字化

用数字化仪手扶跟踪法录入已有图纸是实现地图数字化的一种重要模式,它是一种传统而成熟的方法。CASS8.0软件在数字化仪使用的功能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它功能菜单有700多项,该菜单大部分项目均有图标和汉字注记,清晰明了,使得CASS软件屏幕菜单的绝大部分功能能够在数字化仪图板菜单中实现。图4-1是图板菜单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打开C:\Program Files、CASS80\SYSTEM\TABMENU.DWG来看一下菜单的结构。

图4-11 图板菜单Tabmenu.dwg的一部分

用数字化仪录入已有图的工作流程如下所示:

配置数字化仪─→配置CAD ─→标定数字化仪菜单─→定屏幕显示区─→图纸定向─→开始数字化录图

4.1.1 配置数字化仪

现代数字化仪设备比较简单,硬件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感应板,这是数字化仪最重要的部分,它决定着一台数字化仪的精度和幅面。在感应板上,数字化仪一般设有指示灯,用来配置数字化仪的各种性能参数,这些配置主要是根据不同的应用软件而设置相应的参数,不同品牌的数字化仪设置方法各不相同,在具体配置时请参考数字化仪自带的说明书。

数字化仪的另一部分为图形操作定标器,常见的有4键和16键,上有透明十字丝用来瞄准定标,是数字化手工输入的部件。定标器分有线定标器和无线定标器两种。

4.1.2 在CASS8.0软件中配置数字化仪

CASS8.0的操作平台为AutoCAD2005或2006等,常用的输入设备是鼠标,另外还可以使用数字化仪。如果要联接使用数字化仪,则必须对AutoCAD的输入设备重新配置。配置的方法是在屏幕菜单的左上角点取“文件”项,然后再选取“AutoCAD系统配置”功能,进入AutoCAD 2005的“选项”窗口,点取窗口内上列菜单的“系统”项,即可弹出数字化仪的配置界面,上面列出了AutoCAD 支持的所有数字化仪(当前定点设备),选定一个用鼠标单击按钮“Set Current”,如该数字仪还没有配置,则要根据窗口下边的提问进行选择,选定

后该窗口将关闭又回到“选项”窗口,点击“ok”键,AutoCAD2005的数字化仪的配置即告完成。如果配置成功,屏幕上会出现小十字丝,同时数字化仪会鸣叫一声,这时定标器将控制屏幕十字丝的移动。如果屏幕上没有十字丝出现,则说明数字化仪没有联通,请重新检查数字化仪有没有通电,系统参数有没有设置好,然后再试。注意要将其配置为数字化仪和鼠标双重输入功能。

另外,如果数字化仪支持Windows2000/XP操作系统,则可先在Windows2000/XP中以添加硬件设备的方式安装该数字化仪,例如CalComp数字化仪。然后在AutoCAD 的定点设备配置中选择“Wintab Compatible Digitizer ADI 4.2-by Autodesk,Inc”。

4.1.3 标定数字化仪菜单

一般数字化仪可以在其数字化板上的有效区域内贴上用户自己设计的操作菜单,这样在录入时就可以用数字化仪的定标器直接在数字化仪的菜单上点取所要的功能进行操作,以减少返回屏幕点取屏幕菜单的麻烦。

CASS8.0的数字化仪菜单为C:\PROGRAM FILES\CASS80\SYSTEM\目录下的TABMENU.DWG。其中TABMENU为功能操作菜单。这个文件可以作为图形调出屏幕观看,然后根据数字化板的尺寸任意选择适当大小,用绘图仪或打印机可将该菜单绘出来,将它们贴到数字化板的右边,贴的时候要注意贴到数字化板的有效区内,尽量将菜单展平摆正,以免产生误差。

贴好菜单后就要在CASS8.0上对它们进行标定,过程如下:

在命令区键入“TABLET”指令,命令区提示:

Option(ON/OFF/CAL /CFG ):键入CFG,回车。

说明:ON为打开数字化仪,OFF为关闭数字化仪,CAL为校准数字化仪,CFG为配置数字化仪菜单。

Enter number of tablet menus desired (0-4)<0> :键入1,回车。

说明:提问要标定几个菜单,因为CASS8.0只有一个菜单,故输入“1”即可。

Digitize upper left corner of menu area 1: 用数字化仪的定标器点取数字化板菜单上左上角的小圆心。

说明:此步提示定位贴在数字化仪上的图板菜单的左上角。同样,下面两步依次提示定位贴在数字化仪上的图板菜单的左下角和右下角。

Digitize lower left corner of menu area 1: 用数字化仪的定标器点取数字化板菜单上左下角的小圆心。

Digitize lower right corner of menu area 1: 用数字化仪的定标器点取数字化板菜单上右下角的小圆心。

Enter the number of columns for menu area(1-47)<11>:回车默认11列。

Enter the number of rows for menu area (1-64)<61>:回车默认61行。

说明:提示输入菜单的列数和行数(尖括号内为软件默认的数字,如果尖括号内不是这个数请分别输入11和61)。因为该菜单有11列×61行,这两个数字写在菜单上半部的一条空行内,读者如果记不住可以在该菜单上查到。

软件回到“Command:”提示状态,结束数字化仪菜单的标定工作。

标定该菜单的目的是让CASS软件能够根据实际菜单的大小来识别该菜单,使数字化仪的定标器需要点取菜单上相应的操作功能时,CASS软件能够正确地执行。

做完上述操作之后,用数字化仪录图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接下来就可以开始正式的数字化录图工作了。

4.1.4 图纸定向

首先将准备数字化的图纸平贴在数字化板上,贴时要注意将图纸贴在数字化板的有效区内。因为上一步已经标定好数字化仪菜单,现在就可以直接使用了。用数字化仪的定标器在数字化菜单上点取“图纸定向”的功能,然后根据屏幕提示按下列步骤操作:

1. 用定标器点取图纸左下角,再输入该点的坐标,要注意的是Y(东)方向应放在前面,两个坐标间用逗号隔开,如40000(东),30000(北)。

2. 用定标器点取图纸右上角,再输入该点的坐标。

3.当屏幕提问要不要定向第3点时,可以直接回车结束图纸定向。

上面所说的是两点图纸定向,对于有变形的图纸,应采用多点图纸定向以消除误差。

4.1.5 定屏幕显示区

定屏幕显示区的作用是确保数字化板上的图纸能整幅地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具体的做法是先用定标器在数字化菜单上点取“窗口缩放”功能,当软件提问“第一角”时,用定标器点取图纸左下角的左下方向附近的一点,当软件提问“第二角”时,用定标器点取图纸右上角的右上方向附近的一点,这样整幅图纸的范围就能在屏幕上完全显示出来了。

4.1.6 开始数字化录图作业

完成上述工作以后就可以着手数字化录图了。整个数字化的作业流程可以

分为绘图框、绘地物地貌、注记等几个步骤。

1.绘图框

图纸数字化的第一步工作是绘图框。目的是将贴在数字化仪板上的整幅图的范围在屏幕上确定下来,使接下来的清绘工作都明确地在图框中进行,这样不但能确定整幅图的显示范围,而且还能在绘地物的过程中随时监视所绘地物的尺寸大小,以及在图幅中的相对位置是否正确,防止误操作。

图框绘制的具体步骤如下:

①用鼠标或数字化仪定标器点取屏幕下拉菜单的“绘图处理”项,再将鼠标移到“图幅整饰”功能,这时在“图幅整饰”条目的右边会自动弹出一个子菜单,上面列有“标准图幅(50x50cm)”、“标准图幅(50x40cm)”、“任意图幅”、“小比例尺图幅”、“倾斜图幅”和“工程图幅”等几种类别。如果是标准的图幅,可以直接点取“标准图幅”项,如果是非标准的图幅,则要选择“任意图幅”项,然后根据屏幕的提问键入图纸的宽度和高度。这里假设数字化一幅50x40cm的标准图幅,则用鼠标点击“标准图幅(50x40cm)”条目,屏幕将出现如图例4-2的信息窗:

②按信息窗的要求填好相应的文字后,单击“确定”键。

③如果进入CASS软件后还未确定比例尺,此时屏幕下方的命令区将提示:

绘图比例尺1:,这时将图纸实际的比例尺填入。

图框左下角屏幕坐标:按照图纸左下角的测量坐标先输入Y坐标,用逗号隔开后再输入X坐标。

图4-12 输入图幅信息窗

④ 做完上述步骤之后图框就已经调入屏幕了。如果屏幕显示区没有定好,可能在屏幕上看不到图框,这时可用鼠标点击屏幕菜单右下角的“缩放全图”或者用定标器点击数字化仪图板上的“显示全图”功能,则可以看到一幅完整

的图框了。

之后可以用定标器游走一下图纸的图框线,观察一下屏幕上的图框与十字丝的位置关系是否与定标器的移动相吻合。

2. 绘地物地貌

调好图框以后就可以正式开始描绘地物地貌了。CASS8.0软件自动地将各种地物地貌归到各个不同的层,在描图时只要用定标器点取各种绘图功能(如房屋、道路、电力线、等高线、陡坎等),CASS8.0软件会自动地切换至相应的层,然后根据图纸上的地物或地貌逐个输入。对于直线形的地物地貌如房屋、电线等只需用定标器点取它的端点即可,而对于曲线形的地物地貌如陡坎、等高线等则要用定标器密集地沿着地貌曲线取点采样,采样的密度视曲线的曲缓而定,曲折的采点密一些,舒缓的则可以开一些,但要注意对于那些较为明显的特征点不要漏掉。通过图板菜单上的“屏幕菜单”和“返回图板”功能可以进行屏幕工作方式和图板工作方式的切换,在屏幕工作方式时可以应用CASS8.0界面上的各种下拉菜单、工具条、屏幕菜单等功能,在图板工作方式时光标只能在工作区中滑动,要使用贴在数字化仪上的图板菜单来进行操作。

用数字化仪描图主要是要把握好两个原则,一个是描绘时采点应尽量准,另一个是不要漏地物地貌。要做到第一点除了靠细心之外还要熟练准确地运用各种绘图和编缉功能,如复制、镜像、旋转、移动等等,这样既保证了所绘地物地貌的精确性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点,应先订好作业计划。最常用的是以地物地貌类别为顺序,即先画完图纸上的某一种地物地貌,再画第二种地物地貌,如此一种一种地将所有的地物地貌描完。其特点是可以用一种绘图功能连续作业,但身体移动的范围比较大;另一种方法是按自然区域划分作业,例如根据不同的街区,或河流的两边、坎类的两边,先画完一个区域内的所有地物地貌,再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用这种方法作业时身体移动的范围较小,但是需要经常切换绘图功能。这两种方案在实际作业时可以交替使用,具体视图纸的实际情况而定。另外,由于地物符号太多,每个符号都到图板菜单去找的话会增加很多工作量,这时候就可以充分利用“图形复制(F)”功能,将图上已绘出的实体当菜单用,可省去不少麻烦。当然以上所述的只是一些粗略的方法,各位用户自己可以在工作中不断地摸索、总结经验,找出一种自己习惯又理想的方法来。

3. 注记

绘完地物地貌以后的工作就是注记。注记分为注记坐标和注记文字。注记与绘地物地貌的性质不同,绘地物地貌时对精度有严格的要求,而注记则没有精度方面的要求,只须位置大致准确即可。具体的做法为用定标器在数字化菜单上点取“注记文字”功能项进行注记,用户如果对注记的操作不熟,可以参见《参考手册》第一章有关屏幕菜单“文字”项的介绍。

绘地物地貌时必须在图板状态下操作,而注记则既可在图板状态下操作也

可以在屏幕状态下进行。如果地物比较简单,可以直接在屏幕状态下注记较为方便;如果地物较为复杂密集,则应该在图板状态下操作,这样能在图板图纸上直接找到要注记的地物,才不会发生注错对象的错误。

在注记过程中由输入数字(或西文字母)转到输入汉字要同时按下“Ctrl”和“Space”键,经常这样做非常麻烦,所以一般应先注记数字字母再注记汉字,这样就避免了要经常切换的麻烦。

最后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在数字化录图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意外,应该每隔20或30分钟存一下盘,这样即使在中途因误操作或其它原因死机,最多也就损失几十分钟的工作量,不致于前功尽弃。

4.2用南方CASS8.0软件进行数字化

地形地籍成图软件CASS8.0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增了图形数字化功能。利用CASS8.0光栅图象工具可以直接对光栅图进行图形的纠正,并利用屏幕菜单进行图形数字化。操作步骤如下:

通过“工具”菜单下的“光栅图象->插入图象”项插入一幅扫描好的栅格图,如下图4-21。

图4-21 插入一幅栅格图

这时会弹出图象管理对话框,如下图4-22;

图4-22 图形管理对话框

选择“附着”按钮,弹出选择图像文件对话框,如图4-23;

图4-23 选择图形文件

进入bmp格式存储的路径。此时,单击一个图形,则在右边预览会出现该图的一个预览情况。选择要矢量化的光栅图后,点击“打开”按钮,进入图像管理对话框,如图4-24;

图4-24 图像管理对话框

选择好图形后,点击“确定”即可。命令行将提示:

指定插入点 <0,0>:

输入图像的插入点坐标或直接在屏幕上点取,系统默认为(0,0),回车即可。

基本图像大小: 宽: 1.000000, 高: 1.379000,无单位

指定缩放比例因子<1>:

命令行显示图象的大小,指定是否需要缩放,直接回车

此时,图形已经插入,可能会出现没有图像的情况,尝试转动鼠标的中间转珠,直到白点出现,接着可利用“实时缩放”功能把图像放大到合适的大小。

用“工具”下拉菜单的“光栅图象->图形纠正”对图象进行纠正,命令区提示:选择要纠正的图象:时,把鼠标移到图片的外框上,鼠标变成小四角形,点击鼠标左键,这时会弹出图形纠正对话框,如图4-25。

图4-25 图形纠正

选择五点纠正方法。在纠正方法后选择“线性变换”。此方法最少需要输入五个控制点。点击“图面:”一栏中“拾取”按钮,回到光栅图,局部放大后选择角点或已知点(鼠标变成小四方形),此时自动返回纠正对话框,在“实际:”一栏中输入该点的实际坐标,点击“添加”,添加此坐标。完成一个控制点的输入后,依次拾取输入各点,最后进行纠正。如图4-26。

图4-26 五点纠正

纠正之前可以查看误差大小,如图4-27。

图4-27 误差消息框

五点纠正完毕后,坐标便已经变换成实际坐标。如果精度不高则可用其他的纠正方法再进一步进行纠正。

值得注意的是,纠正过程中将会对栅格图象进行重写,覆盖原图,自动保存为纠正后的图形,所以在纠正之前需备份原图。

在“工具->光栅图象”中,还可以对图象进行图象赋予、图形剪切、图象调整、图象质量、图象透明度、图象框架的操作。用户可以根据具体要求,对图象进行调整。

图象纠正完毕后,利用右侧的屏幕菜单,可以进行图形的矢量化工作。如图4-28,矢量化等高线(地貌地质)。进入该菜单的交互编辑功能时,您必须先选定定点方式。

图4-28 矢量化等高线

回弹模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回弹模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1 承载板法 1.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试验适用于不同湿度和密度的细粒土。 1.2 仪器设备 1.2.1 杠杆压力仪:最大压力1500N 1-调平砝码;2-千分表3-立柱4-加压杆5-水平杠杆6-水平气泡7-加压球座8-底座气泡9-调平脚螺丝10-加载架 1.2.2 承载板:直径50 毫米,高80 毫米,如图19.1.2-2 所示。欠图 1.2.3 试筒:内径152 毫米、高170 毫米的金属圆筒;套环,高50 毫米;筒内垫块,直径151 毫米,高50 毫米;夯击 底板与击实仪相同。 1.2.4 量表:千分表两块。 1.2.5 秒表一只。 1.3 试样 按击实试验(T0131-93)方法制备试样,根据工程要求选择轻型或重型法,视最大粒径用小筒或大筒进行击实试验,得出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然后按最佳含水量用上述试筒击实制备试件。 1.4 试验步骤 1.4.1 安装试样:将试件和试筒的底面放在杠杆压力仪的底盘上,将承载板放在试件中央(位置)并与杠杆压力仪的加压球座对正;将

千分表固定在立柱上,将表的测头安放在承载板的表架上。 1.4.2 预压:在杠杆仪的加载架上施加砝码,用预定的最大单位压力p 进行预压。含水量大于塑限的土,p=50--100k Pa,含水量小于塑限的土,p=100--200kPa。预压进行1--2 次,每次预压1min。预压后调正承载板位置,并将千分表调到接近満量程的位置,准备试验。 1.4.3 测定回弹量:将预定最大单位压力分成4--6 份,作为每级加载的压力。每级加载时间为1min 时,记录千分表读数,同时卸载,让试件恢复变形,卸载1min 时,再次记录千分表读数,同时施加下一级荷载。如此逐级进行加载卸 载,并记录千分表读数,直至最后一级荷载。为使试验曲线开始部分比较准确,第一、二级荷载可用每份的一半,试验的最大压力也可 略大于预定压力。 1.5 结果整理 1.5.1 计算每级荷载下的回弹变形L: L=加载读数-卸载读数(19.1.5-1) 1.5.2 以单位压力p 为横坐标(向右),回弹变形L 为纵坐标(向下),绘制p--L 曲线 1.5.3 按下式计算每级荷载下的回弹模量: E=πpD/4L(L-μ2) 式中:E--回弹模量,kPa; p--承载板

大学物理学实验指导书_4

大学物理学实验指导书 大学物理实验 力学部分 实验一长度与体积的测量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类别:专业主干课 实验学时:2 所属课程:大学物理

所涉及的课程和知识点:误差原理有效数字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测长度的几种常用仪器的使用,并会正确读数。练习作好记录和误差计算。 二、实验要求 (1)分别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测金属圆筒、小钢球的内外径及高度,并求体积。(2)练习多次等精度测量误差的处理方法。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金属圆柱体,小钢球,铜丝 四、实验方案 1、用游标卡尺测量并计算所给样品的体积。 2、分别用千分尺和读数显微镜测量所给金属丝的直径。 数据处理 注意:有效数字的读取和运用,自拟表格,按有关规则进行数据处理。 描述实验过程(步骤)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五、考核形式 实际操作过程实验报告 六、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和处理。 对实验中的特殊现象、实验操作的成败、实验的关键点等内容进行整理、解释、分析总结,回答思考题,提出实验结论或提出自己的看法等。 七、思考题 1、游标卡尺测量长度时如何读数 游标本身有没有估读数 2、千分尺以毫米为单位可估读到哪一位初读数的正负如何判断 待测长度如何确定 实验二单摆 实验类型:设计 实验类别:专业主干课 实验学时:2 所属课程:大学物理 所涉及的课程和知识点:力学单摆周期公式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使用停表和米尺,测准单摆的周期和摆长。利用单摆周期公式求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二、实验要求 (1)测摆长为1m时的周期求g值。 (2)改变摆长,每次减少10cm,测相应周期T,作T—L图,验证单摆周期公式。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单摆、米尺、游标卡尺、停表。 四、实验方案 利用试验台上所给的设备及材料,自己制作一个单摆,然后设计实验步骤测出单摆的周期,再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计算当地的重力加速速。 改变摆长,讨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五、考核形式 实际操作过程实验报告 六、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和处理。 对实验中的特殊现象、实验操作的成败、实验的关键点等内容进行整理、解释、分析总结,回答思考题,提出实验结论或提出自己的看法等。 七、思考题 1、为什么测量周期不宜直接测量摆球往返一次摆动的周期试从误差分析来说明。 2、在室内天棚上挂一单摆,摆长很长,你设法用简单的工具测出摆长不许直接测量摆长。 实验三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类别:专业主干课 实验学时:2 所属课程:大学物理 所涉及的课程和知识点:力学牛顿第二定律摩擦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气垫导轨的使用,使学生通过在气垫导轨上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更深刻的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物理本质。 二、实验要求 验证当m一定时,a∝F,当F一定时,a∝1/m。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 气垫导轨,数字毫秒计,光电门,气源 四、实验方案 1、调整气垫导轨水平。 在导轨的端部小心安装好滑轮,使其转动自如,细心调整好导轨的水平。

四年级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 四年级(上) 4课.小吊车 活动1:做小吊车(分组实验) 制作目的:做小吊车并研究小吊车原理 制作材料及工具:小纸盒吊车臂吊臂支架线绳两个铁丝钩一个剪刀锥子胶水钩码 制作过程: 1.小组分工合作 2.观察小吊车模型组装各部分 ①四个点要对称,固定牢固; ②绳子要从前往后穿,不要穿反了; 3.调试小吊车分别拉动两根线,看看小吊车的臂能否灵活运动. 实验现象:小吊车能提起或放下钩码 实验结论: 放松上牵引绳,拉紧下牵引绳,吊臂向下运动; 拉紧上牵引绳,放松下牵引绳,吊臂向上运动。 活动2:收与放 实验目的:推断动物与人的肢体运动原理(分组实验) 实验过程: 1. 弯曲手臂,感受上臂上下肌肉的长短松紧变化。 2.伸直手臂,感受上臂上下肌肉的长短松紧变化。

3.反复几次体会与小吊车的原理的联系。 实验现象:手臂骨骼就像小吊车的吊臂,肌肉就像绳子,手臂运动时,当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时,肱二头肌牵动前臂向内收缩;当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时,肱三头肌牵动前臂向外伸展. 实验结论:前臂收缩类似小吊车抬起重物。 前臂伸展类似小吊车放下重物。 6课.做沙盘(分组实验) 制作目的:通过制作校园沙盘模型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 制作材料:硬纸板学校平面图橡皮泥潮湿的沙土废旧泡沫包装纸小木棍颜料盒剪刀 制作步骤: 对校园建筑的布局进行观测 2.用大的硬纸板做底座。在纸板上画好学校平面图。(明确建筑物.树木等的位置) 3.用橡皮泥旧泡沫等材料做出立体的楼房等校园建筑物,根据平面图摆放好位置。(可以用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泡沫做楼房,硬纸板做围墙,小木棍做旗杆等)。 4.要注意建筑物的比例。(四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很精确地计算出比例尺,教师适当指导。) 8课.快与慢 实验目的: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分组实验)

击实试验实施细则

土工作业指导书击实试验实施细则 文件编号: 版本号: 编制: 批准: 生效日期:

击实试验实施细则 1. 目的 为了规范标准固结试验中的各个环节,特制定本细则。 2. 适用范围 本试验分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粘性土,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采用三层击实时,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 3. 引用文件 GB/T50123-199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4. 检测设备 本试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a、击实仪的击实筒和击锤尺寸应符合下表规定: b、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c、台秤: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 d、标准筛:孔径为20mm、40mm和5mm。 e、试样推出器:宜用螺旋式千斤顶颧液压式千斤顶,如无此类装置,亦可用刮刀和修 土刀从击实筒中取出试样。 5.操作步骤进行: 5.1试样的制备: 5.1.1干法试样制备:

a .用四分法取代表性土样20kg (重型为50kg ),风干碾碎,过5mm (重型过20mm 或40mm )筛,将筛下土样拌匀,并测定土样的风干含水率。根据土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并制备5个不同含水率的一组试样,相邻2个含水率的差值宜为2%。 注:轻型击实中5个含水率中应有2个大于塑限,2个小于塑限,1个接近塑限。 b .湿法制备试样按下列步骤进行:取天然含水率的代表性土样20kg (重型为50kg ),碾碎,过5mm 筛(重型过20mm 或40mm ),将筛下土样拌匀,并测定土样的天然含水率。根据土样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并选择至少5个含水率的土样,分别将天然含水率的土样风干或加水进行制备,应使制备好的土样水分均匀分布。 5.2击实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a .将击实仪平稳置于刚性基础上,击实筒与底座联接好,安装好护筒,在击实筒内壁均匀涂一薄层润滑油。称取一定量试样,倒入击实筒内,分层击实,轻型击实试样为2~5kg ,分3层,每层25击;重型击实试样为4~10kg ,分5层,每层56击,若分3层,每层94击。每层试样高度宜相等,两层交界处的土面应刨毛。击实完成时,超出击实筒顶的试样高度应小于6mm 。 b.卸下护筒,用直刮刀修平击实筒顶部的试样,拆除底板,试样底部若超出筒外,也应修平,擦净筒外壁,称筒与试样的总质量,准确至1g ,并计算试样的湿密度。 c.用推土器将试样从击实筒中推出,取2个代表性试样测定含水率,2个含水率的差值应不大于1%。 d.对不同含水率的试样依次击实。 6.计算结果: 6.1试样的干密度按下式计算: i d ω01.01ρρ0 += 6.2干密度和含水率的关系曲线,应在直角坐标纸上绘制。并应取曲线峰值点相应的纵坐标为击实试样的最大干密度,相应的横坐标为击实试样的最优含水率。当关系曲线不能绘出峰

大学物理实验4-指导书

1.1 静电场 实验内容 图示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同心球壳电场及电势分布图。 实验设置 有两个均匀带电的金属同心球壳配置如图。内球壳(厚度不计)半径为R 1=5.0 cm ,带电荷 q 1 = 0.6?10-8 C ;外球壳半径R 2 = 7.5 cm ,外半径R 3 = 9.0 cm ,所带总电荷q 2 = - 2.0?10-8 C 。 实验任务 画出该同心球壳的电场及电势分布。 实验步骤及方法 基本原理:根据高斯定理推导出电场及电势的 分布公式;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如Microsoft Excel 绘制电场及电势的分布图。 在如图所示的带电体中,因内球壳带电q 1,由于静电感应,外球壳的内表面上将均匀地分布电荷-q 1;根据电荷平衡原理,外球壳的外表面上所带电荷除了原来的q2外,还因为内表面感应了-q 1而生成+q 1,所以外球壳的外表面上将均匀分布电荷q 1+q 2。 在推导电场和电势分布公式时,须根据r 的变化范围分别讨论r < R 1、R 1 < r < R 2、R 2 < r < R 3、r > R 3几种情况。 场强分布: 当r < R 1时, 001=?=???E dS E S 当R 1 < r < R 2时, ?= ???0 1 εq dS E S 2 1 0241 r q E επ= 当R 2 < r < R 3时, 00 3=?=???E dS E S 当r > R 3时, 1

2 210 40 2 141r q q E q q dS E S += ? += ??? επε 电势分布: 根据电势的定义,可以求得电势的分布。 当r < R 1时, 3 2 10210110143211414141 3 3 2 21 1R q q R q R q U dr E dr E dr E dr E dr E U R R R R R R r r ++ -=?+?+?+?=?=?????∞ ∞ επεπεπ 当R 1 < r < R 2时, 3 2 102101014321414141 3 3 2 2R q q R q r q U dr E dr E dr E dr E U R R R R r r ++ -=?+?+?=?=????∞ ∞ επεπεπ 当R 2 < r < R 3时, 3 2 10143141 3 3 R q q U dr E dr E dr E U R R r r += ?+?=?=???∞ ∞ επ 当r > R 3时, r q q U dr E dr E U r r 2 1014141 += ?=?=??∞ ∞επ 至此,可以用MS Excel 来绘制电场及电势分布图。方法如下: 打开Excel 后会有一个默认的表格出现(如下图) 在A1、A2、A3单元格内分别输入“R1=”、“R2=”、“R3=”;在B1、B2、B3单元格内分别输入R1、R2、R3的数值。

试验室资质评审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目录 一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 (1) 二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3) 三石灰的有效氧化钙含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5) 四石灰的氧化镁含量试验作业指导 (6) 五水泥稳定土中水泥剂量测定试验作业指导书(EDTA滴定法) (10) 六粉煤灰细度试验作业指导书 (12) 七粉煤灰烧失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13) 八粉煤灰比表面积试验作业指导书 (14)

一、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 1.依据标准:《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 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 2.1目的:在规定的试筒内,对水泥稳定土(在水泥水化前)、石灰稳定土及石灰(或水泥)粉煤灰稳定土进行击实试验,以绘制稳定土的含水量-干密度关系曲线,从而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2.2适用范围:试验集料的最大粒径宜控制在37.5mm以内(方孔筛)。 3.试验环境:进入试验室内先检查温湿度仪,并在记录中注明试验时室内的温湿度。 4.试验准备: 4.2试样制备 4.4.1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必要时,也可以在50℃烘箱内烘干)用木锤或

木碾捣碎。土团均应捣碎到能通过5mm的筛孔。但应注意不使粒料的单个颗粒破碎或不使其破碎程度超过施工中拌和机械的破碎率。 4.2.2如试料是细粒土,将已捣碎的具有代表性的土过5mm筛备用(用甲法或乙法做试验)。 4.2.3如试料中含有粒径大于5mm的颗粒,则先将试料过25mm的筛,如存留在25mm筛孔的颗粒的含量不超过20%,则过筛料留作备用(用甲法或乙法做试验)。 4.2.4如试料中粒径大于25mm的颗粒含量过多,则将试料过40mm的筛备用(用丙法试验)。 4.2.5每次筛分后,均应记录超尺寸颗粒的百分率。 4.2.6在预定做击实试验的前一天,取有代表性的试料测定其风干含水量。对于细粒土,试样应不少于100g;对于中粒土(粒径小于25mm的各类集料),试样应不少于1000g;对于粗粒土的各种集料,试样应不少于2000g。 5. 试验步骤: 具体试验步骤依据《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T 0804-1994的方法进行试验。 6. 试验结果整理: 6.1按下式计算稳定材料的干密度: Pd=P w/1+0.01w 式中P w—试样的含水量。 6.2制图: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含水量—干密度曲线。将试验各点采用二次曲线方法拟合曲线,曲线的峰值点对应的含水量及干密度即为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内容:○1.检测项目名称;○2.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3.试验日期及时间○4.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5.试样的最大粒径、超尺寸颗粒的百分率;;○6.无机结合料类型及剂量;所用试验方法类别;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并附击实曲线;○7.执行标准;○8.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8. 试验注意事项: 8.1. 2011版中试验仪器和操作步骤与2000版有所不同,应注意区分,勿延用老标准。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4磁盘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实验四 实验题目:磁盘管理 实验目的:熟悉并掌握磁盘管理常用命令;掌握利用虚拟机增加新硬盘,使用fdisk对磁盘分区操作;熟悉和了解磁盘显示信息内容;掌握使用卷组进行磁盘管理操作。 实验类型:综合 实验要求:必修 仪器设备:计算机 实验内容、方法、步骤: 1,使用GUI方式建立用户user01,具体属性如下: 登录shell为/bin/bash, 主目录/user01, 用户id: 520, 用户组grp01 2,使用修改配置文件方式建立用户user02,具体属性如下: 登录shell为/bin/bash, 主目录/user02, 用户id: 530, 用户组grp02 3,使用命令方式建立用户user03,具体属性如下: 登录shell为/bin/bash, 主目录/user03, 用户id: 530, 用户组grp03,附属组grp02 4,对user01,user02,user03,设置密码并登录。 一、磁盘和分区信息查看 1 fdisk查看当前系统硬盘及分区情况,在实验报告中说明当前的磁盘容量,分区数量、名称和大小,分区挂载点,分区使用方式(卷组名称、逻辑卷名称和大小)。 步骤:fdisk –l 2 显示当前文件系统使用情况,在实验报告中说明当前主要文件系统信息及使用情况(包括主要文件系统名称、挂载点、容量、使用量及百分比等)

步骤:df –h 二、添加新硬盘 内容:关闭虚拟机操作系统,添加2块硬盘,大小分别为5G和10G。开机后查看新硬盘是否成功添加。 步骤: 1 关机:init 0 2 添加新硬盘:右键单击虚拟机,选择setting(设置)。在Add中按照要求添加2块新硬盘(HardDisk) 3 开机后,打开终端。输入命令fdisk –l 或ls /dev/sd*查看新硬盘是否添加成功。 三、对新添加硬盘进行分区 内容: 1. 将第二块硬盘sdb分区(5G),要求分区1(sdb1)为主分区,类型为swap (82),大小为500M;分区2(sdb2)为主分区,类型为linux(83),大小为2G;分区3为扩展分区(sdb3),大小为sdb所有剩余容量;分区5为逻辑分区,类型为lvm(8e),大小为2G。分区后,查看sdb新添加所有分区,将截图添加到实验报告中。 2. 将第三块硬盘sdc分区(10G),要求分区1(sdc1)为扩展分区,大小为10G;

CASS(NSS)试验箱操作规程

CASS试验箱操作规程 1、打开电源开关及气阀; 2、扳动右侧气动升降开关,打开箱盖,向箱内底部水槽加入自来水,至白色底板处(如水箱缺水则控制箱 处警示灯会点亮)。另外试验箱上部密封水槽内也需注水(自来水即可),水位漫过橡胶垫块即可; 3、从试验箱后部漏斗处加入饱和水箱用水(必须使用蒸馏水),水位高度可观察试验箱右侧水位标尺; 4、将配置好的试验溶液从上部圆口处加入溶液箱内; 5、将控制面板上计时器设定至最大(9000h); 6、将控制面板上连续开关打开,再打开设备运转开关;(确认喷雾压力值,喷雾压力为0.07-0.17Mpa); 7、按照试验要求将已用酒精擦拭过的零部件(实验前需拍照)逐一放入试验箱,并按要求摆放; 8、在检测看板上按试验时间放好各零部件的标贴,以便按试验时间不同分次取出; 9、试验品时间到后开箱取出并用清水进行冲洗,按国家试验标准进行评级并拍照; 10、需要停机或检修时,将饱和水箱、箱体及溶液箱内的水全部排掉,之后用自来水冲洗箱体内部及溶液箱; 11、关闭电源开关及进气阀。 CASS试验溶液配比方法: 1.将氯化钠溶于蒸馏水中,浓度为5%(既50±5g/L); 2.再加入氯化铜加入以上所得溶液中(浓度为0.26±0.02g/L); 3.最后在溶液中加入适量冰乙酸以保证试验箱内盐雾收集液的PH值为 3.1-3.3。喷雾前溶液的PH值为 3.0-3.1,用能读出0.1PH值变化的精密PH试纸作为日常检测,溶液的PH值可用冰乙酸调整。 NSS试验箱操作规程 1、打开箱盖; 2、向箱内底部及密封水槽内注水(自来水即可); 3、将浓度为5%NaCl溶液加入右侧溶液箱; 4、打开电源开关、气阀及运转开关,检查喷雾是否正常(喷雾量可通过上下调节喷雾口处锥形盖控制); 5、按照试验要求将已用酒精擦拭过的零部件(实验前需拍照)逐一放入试验箱,并按要求摆放; 6、在检测看板上按试验时间放好各零部件的标贴,以便按试验时间不同分次取出; 7、试验品时间到后开箱取出并用清水进行冲洗,按国家试验标准进行评级并拍照; 8、需要停机或检修时,将箱体及溶液箱内的水全部排掉,之后用自来水冲洗箱体内部及溶液箱; 9、关闭电源开关及气阀。 NSS试验溶液配比方法: 1.将氯化钠溶于蒸馏水中,浓度为5%(即50±5g/L)。 试验箱运行要求 1.在试验之前设备至少空运行24h必须测量收集液的PH值,以保证整个喷雾期的溶液PH值在规定范围内;2.试验样品试验表面与垂直成30o左右摆放不能相互接触,也不能受到盐雾的直接喷射; 3.NSS试验箱内温度为35℃±2℃,CASS试验箱温度为50℃±2℃,饱和水箱温度为50℃±2℃; 4.盐雾的沉降速度,经24h喷雾后,每80平方厘米面积上为1-2mL/h。

C上机实验报告实验四

实验四数组、指针与字符串 1.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数组 2.学习字符串数据的组织和处理 3.学习标准C++库的使用 4.掌握指针的使用方法 5.练习通过Debug观察指针的内容及其所指的对象的内容 6.联系通过动态内存分配实现动态数组,并体会指针在其中的作用 7.分别使用字符数组和标准C++库练习处理字符串的方法 2.实验要求 1.编写并测试3*3矩阵转置函数,使用数组保存3*3矩阵。 2.使用动态内存分配生成动态数组来重新完成上题,使用指针实现函数的功能。 3.编程实现两字符串的连接。要求使用字符数组保存字符串,不要使用系统函数。 4.使用string类定义字符串对象,重新实现上一小题。 5.定义一个Employee类,其中包括姓名、街道地址、城市和邮编等属性,以及change_name()和display()等函数。Display()显示姓名、街道地址、城市和邮编等属性,change_name()改变对象的姓名属性。实现并测试这个类。 6.定义包含5个元素的对象数组,每个元素都是Employee类型的对象。 7. (选做)修改实验4中的选做实验中的people(人员)类。具有的属性如下:姓名char name[11]、编号char number[7]、性别char sex[3]、生日birthday、身份证号char id[16]。其中“出生日期”定义为一个“日期”类内嵌对象。用成员函数实现对人员信息的录入和显示。要求包括: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拷贝构造函数、内联成员函数、聚集。在测试程序中定义people类的对象数组,录入数据并显示。 3.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1.编写矩阵转置函数,输入参数为3*3整形数组,使用循环语句实现矩阵元素的行列对调,注意在循环语句中究竟需要对哪些元素进行操作,编写main()函数实现输入、输出。程序名:lab6_1.cpp。 2.改写矩阵转置函数,参数为整型指针,使用指针对数组元素进行操作,在main()函数中使用new操作符分配内存生成动态数组。通过Debug观察指针的内容及其所指的对象中的内容。程序名:lab6_2.cpp。 3.编程实现两字符串的连接。定义字符数组保存字符串,在程序中提示用户输入两个字符串,实现两个字符串的连接,最后用cout语句显示输出。程序名:lab6_3.cpp。用cin实现输入,注意,字符串的结束标志是ASCII码0,使用循环语句进行字符串间的字符拷贝。 4.使用string类定义字符串对象,编程实现两字符串的连接。在string类中已重载了运算符“+=”实现字符串的连接,可以使用这个功能。程序名:lab6_4.cpp。 5.在employee.h文件中定义Employee类。Employee类具有姓名、街道地址、城市和邮编等私有数据成员,在成员函数中,构造函数用来初始化所有数据成员;display()中使用cout显示

土的击实试验培训

土的击实试验培训 培训人志良 时间2017.05.30 1 依据标准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2 目的和适用围 2.1本试验目的是求出土的最佳含水率及最大击实密度,本方法适用于细粒土。(注:细粒土即粒 组划分图中细粒组含量≥50%的土,粗粒土为巨粒组含量≤15%且巨粒组与粗粒组之和>50%的土) 2.2 本试验的若干概念及规定: 2.2.1本试验分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 轻型击实只适用于粒径≤20mm的土,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40mm的土。 2.2.2击实试筒有尺寸有径10cm试筒、15.2cm试筒、大尺寸(尺寸由土的最大粒径确定)试筒, 一般试验室常见前两种。 a、径10cm试筒只适用于最大粒径≤20mm土; b、径15.2cm试筒适用于最大粒径≤40mm土; c、当土中最大颗粒粒径≥40mm,并且≥40mm颗粒粒径的质量含量大于5%(前提:土 仍然属于细粒土)时,则应使用大尺寸试筒进行击实试验(注:当≥40mm颗粒含量大 于5%且小于30%时,也可按6.4进行最大密度和最佳含水率校正)。 大尺寸试筒要求其最小尺寸大于土样中最大颗粒粒径的5倍以上,并且击实试验的分层 厚度应大于土样中最大颗粒粒径的3倍以上。单位体积击实功能控制在 2677.2~2687.0kJ/m3围。 2.2.3当细粒土中的粗粒土总含量大于40%或粒径大于0.005mm颗粒的含量大于土总质量的 70%(即d30≤0.005mm)时,还应做粗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注:有振动台法和表面 震动压实仪法),其结果与重型击实试验结果比较,最大干密度取两种试验结果的最大值。

2.2.4击实试样制备方法分为干土法和湿土法。 干土法:将土样自然风干或晾晒至含水量很小(或绝干)的状态后,测其含水率量,按照预估最佳含水量,通过计算加不同量的水拌和闷土,制备5个或以上含水率以2% 左右递增的土样,其中至少有2个大于和2个小于最佳含水率。 湿土法:采集5个以上的高含水率土,按施工时能进行碾压的最高含水率,分别晾干至不同含水率(不必像干土法一样先风干再加水,而是直接分别风干至预定的不同含 水率),其中至少3个土样小于最高含水率,至少2个土样大于最高含水率。 湿土法适用于高含水率的土,干土法和湿土法土样均不得重复使用。 3 仪器设备 3.1 标准击实仪。击实试验方法和相应设备的主要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击实试验方法种类 注:根据规程T 0131-2007 击实试验中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的规定,上表中I-2方法中最大粒径应是20mm。 3.2 烘箱及干燥器。 3.3 天平:2000g,感量0.01g;15kg,感量0.1g 3.4圆孔筛:孔径40mm、20mm和5mm各1个。 3.5 拌和工具:400mm×600mm、深70mm的金属盘,土铲。 3.6 其他:喷水设备、碾土器、盛土盘、量筒、推土器、铝盒、修土刀、平直尺等。 4 试样 4.1 本试验可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准备试样。各方法可按表2准备试料。

测绘程序实验报告

实验1 Visual C++.Net环境和程序设计初步 1.掌握 VC++ 语言的基本语法; 2.理解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特点及应用; 3.掌握对基于对话框的 MFC 应用程序设计方法; 4.掌握一些简单算法。 5.编写一个方位角计算程序。提示:先使用反正切函数计算,然后利用坐标增量 的符号来判断所在的象限。 设计思路:在按钮下面添加程序。X Y同时大于0在第一象限,方位角等于arctan(y/x);X>0,Y<0在第二象限,方位角等于arctan(y/x)+90;X<0,Y<0在第三象限,方位角等于arctan(y/x)+180;X<0,Y>0在第四象限,方位角等于arctan(y/x)+270; 界面设计: 主要代码:计同一参考椭球下的三维地心坐标(笛卡儿坐标系)与大地坐标系转换的程序。 (提示:用 do…while 迭代,B、H 初始为 0 进行迭代,直到 H 的精度达到 米) 注意:东经 0~180(Y>0),西经:0~-180(Y<0)

式中,B、L、H 为椭球面上的大地纬度、大地经度、大地高;X、Y、Z 为空间直角坐标;N 为卯酉圈曲率半径,e 为椭球的偏心率,a 为椭球的长半径,b 为椭球的短半径。(WGS84 椭球参数:长半径 a=6378137m,扁率α=1/) 设计思路:在按钮下面设置主程序,按照指导书给的思路编辑公式 界面设计: 主要代码: 写一个后方交会计算程序。 基本原理及计算公式 若将 Pa、Pb、Pc 看成权,则 P 点的坐标即为三个已知点的加权平均值 计算程序设计步骤 (1)设计界面,用于输入 3 个已知点的坐标和三个观测角、和,以及用于输出待定点坐标的文本框(12 个)、静态标签框和 Button 按钮; (2)定义文本框控件变量(Value); (3)根据已知点计算三个内角 A、B、C; (4)计算 Tan(α)、Tan(β)、Tan(γ)、Tan(A)、Tan(B)、Tan(C); (5)计算 Pa、Pb、Pc; (6)计算待定点坐标 Xp、Yp。 界面要求: 三个坐标输入框,两个角度输入框 一个坐标结果输出框 一个计算按钮,一个清除按钮,一个退出按钮。

微机原理实验四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四 8251可编程串行口与PC机通信实验一、实验要求 利用实验箱内的8251A芯片,实现与PC机的通信。 二、实验目的 1.掌握8251A芯片结构和编程方法; 2.了解实现串行通信的硬件环境,数据格式和数据交换协议; 3.了解PC机通信的基本要求。 三、实验原理 (一)8251A芯片工作方式配置: 1. 8个数据位; 2.无奇偶校验位; 3.1个停止位; 4.波特率因子设为16; 5. 波特率设为9600。 (二)8251A主要寄存器说明 图4-1 模式字 图4-2 命令字

CO MMAN D I NSTR UCT ION FO RMA T 图4-3 状态字 (三)8251编程 对8251 的编程就是对8251 的寄存器的操作,下面分别给出8251 的几个寄存器的格式。(1)方式控制字 方式控制字用来指定通信方式及其方式下的数据格式,具体各位的定义如图4-4所示。 图4-4 方式控制字说明 (2)命令控制字 命令控制字用于指定8251 进行某种操作(如发送、接收、内部复位和检测同步字符等)或处于某种工作状态,以便接收或发送数据。图4-5 所示的是8251 命令控制字各位的定义。 图4-5命令控制字说明 (3)状态字 CPU 通过状态字来了解8251 当前的工作状态,以决定下一步的操作,8251 的状态字如 图4-6所示。 图4-6 状态字说明 四、实验电路连接: 1.CS8251接228H,CS8279已固定接至238H; 2.扩展通信口18中的232RXD连8251RXD ,232TXD连8251TXD;

3.计算机的两个RS232通信口,一个连至仿真机通信口,一个连至扩展通信口18(所有通信口均为DB9)。注意:RS232通信口必须在设备断电状态下插拔! 图4-7 连线图 五、实验内容及要求 1. 将例程从PDF文档中导入到WMD86软件编辑环境中,调试通过。使用软件自带的示波器,观察Txd管脚的输出,验证结果的正确性。将结果截图保存,贴入实验报告。 2.剔除例程中冗余部分,实现对例程的精简和优化。将精简内容与相应理由写入实验报告。 3.将自己学号的后三位数字通过RS232端口的Txd管脚输出。使用软件自带的示波器,观察Txd管脚的输出,验证结果的正确性。将结果截图保存,贴入实验报告。 4.通过读状态寄存器的方法,获得发送移位寄存器是否为空的信息,实现学号后三位数字的循环发送。将结果截图保存,贴入实验报告。 5.给每帧数据间添加固定的时间间隔,时间间隔为10000个指令周期。将结果截图保存,

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 (2)

击实试验作业指导书 7.3.1试验目的:通过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确定该土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7.3.2 依据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7.3.3 仪器设备 标准击实仪 烘箱及干燥器 天平台秤感量 圆孔筛 拌和工具 金属盘 土铲 喷水设备 碾土器 盛土盘 量筒 推土器 铝盒 修土刀 平直尺等。 7.3.4 本试验可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准备试样:

1、干土法(土重复使用)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或在50℃温度下烘干的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圆木棍碾散,然后过不同孔径的筛(视粒径大小而定)。对于小试筒,按四分法取筛下的土约3kg,对于大试筒,同样按四分法取样约6.5kg。 估计土样风干或天然含水量,如风干含水量低于开始含水量太多时,可将土样铺于一不吸水的盘上,用喷水设备均匀地喷洒适当用量的水,并充分拌和,闷料一夜备用。 2、干土法(土不重复使用)按四分法至少准备5 个试样,分别加入不同水份(按2-3%含水量递增),拌匀后闷一夜备用。 3、湿土法(土不重复使用)对于高含水量土,可省略过筛步骤,用手拣除大于38mm的粗石子即可。保持天然含水量的第一个土样,可立即用于击实试验。其余几个试样,将土分成小土块,分别风干,使含水量按2-3%递减。 7.3.5 试验步骤: 1、根据工程要求,按规定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根据土的性质(含易击碎风化石数量多少,含水量高低),按规定选用干土法(土重复或不重复使用)或湿土法。 2、将击实筒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取制备好的土样分3-5次倒入筒内。小筒按三层法时,每层约800-900g(其量应使击实后的试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的1/3);按五层法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击实试验方法作业指导书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击实试验方法作业指导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本试验法适用于在规定的试筒内,对水泥稳定土(在水泥水化前)、石灰稳定土及石灰(或水泥)粉煤灰稳定土进行击实试验,以绘制稳定土的含水量-干密度关系曲线,从而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1.2试验集料的最大粒径宜控制在25mm以内,最大不得超过40mm (圆孔筛)。 1.3试验方法类别。本试验方法分三类,各类击实方法的主要参数列于表T0804-1中。 表T0804-1试验方法类别 类别锤的 质量 (kg ) 锤击 面 直径 (cm) 落高 (c m) 试筒尺寸 锤 击 层 数 每层 锤 击次 数 平均 单位 击实 功 容许 最大 粒径 (mm ) 内 径 (c m) 高 (c m) 容积 (cm3 ) 甲 4.5 5.0 45 10 12.7 997 5 27 2.687 25 乙 4.5 5.0 45 15.2 12.0 2177 5 59 2.687 25 丙 4.5 5.0 45 15.2 12.0 2177 3 98 2.687 40 2 仪器设备

2.1击实筒:小型,内径100mm,高127mm的金属圆筒,套环高50mm,底座;中型,内径152mm、高170mm的金属圆筒,套环高50mm,直径151mm和高50mm的筒内垫块,底座; 2.2击锤和导管:击锤的底面直径50mm,总质量为4.5kg。击锤在导管内的总行程为450mm。 2.3天平:感量0.01g。 2.4台秤:称量15kg,感量5g。 2.5圆孔筛:孔径40mm、25mm或20mm以及5mm的筛各一个。 2.6量筒:50mL、100mL和500mL的量筒各1个。 2.7直刮刀:长200~250mm、宽30mm和厚3mm,一侧开口的直刮刀,用以刮平和修饰粒料大试件的表面。 2.8刮土刀:长150~200mm、宽约20mm的刮刀。用以刮平和修饰小试件的表面。 2.9工字型刮平尺:30mm×50mm×310mm,上下两面和侧面均刨平。 2.10拌和工具:约400mm×600mm×70mm,的长方形金属盘,拌和用平头小铲等。 2.11脱模器。 2.12测定含水量用的铝盒、烘箱等其它用具。 3 试料准备 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必要时,也可以在50℃烘箱内烘干)用木锤或木碾捣碎。土团均应捣碎到能通过5mm的筛孔。但应注意不使粒料的单个颗粒破碎或不使其破碎程度超过施工中拌和机械的破

单片机实验指导书终稿

实验一清零、移数、判断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调试方法。 2、掌握RAM存储器读写及存储块操作方法 3、熟悉分支结构程序的设计。 二、实验内容 将片内30H~40H及片外0010H~0100H清零,然后将片内41H~47H的内容移到片外0041H~0047H,判断: 若(0041H)<15,则求其平方存到0050H中,并将位00H置1。 (0041H)=15,则加15存到0050H中,并将位01H置1。 (0041H)>15, 则减15存到0050H中,并将位02H置1。 三、实验说明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单片机读写存储器的读写方法,同时也可以了解单片机编程,调试方法。 四、实验框图 片内外RAM清零流程图移数流程图

判断流程图 五、思考题 1、如果平方数超过255,怎样将数放到片内RAM 30H和31H单元内,写出指令。 2、位的表示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将01H位清零的方法有几种,写出指令。

实验二排序、加法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调试方法。 2、掌握数据排序的算法及加法运算。 二、实验内容 1、有两个长度为10个字节的无符号数分别放在片内30H和40H为首的存储单元中 (低字节),求其和(带进位位),放在50H为首的单元中。 2、将50H为首单元中的数按升序排列放在60H为首的单元中。 三、实验说明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单片机排序的算法,本程序采用“冒泡排序”法,算法是将一个数与后面的数相比较,如果比后面的数大,则交换,如此将所有的数比较一遍后,最大的数就会在数列的最后面。再进行下一轮比较,找出第二大数据,直到全部数据有序。 四、实验框图 加法运算流程图排序流程图 五、思考题 1、-125与-9相加,PSW中OV、AC、CY的值是多少?各表示什么含义? 2、两个压缩BCD码59和22相加,结果放到片内RAM 30H单元中,写出程序。

测记法 野外数据采集及制图实验报告

数字测图实验报告 班级2013012班 专业地理信息科学 组别第六组 组员王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地理信息科学教研室

野外数据采集及制图 [实验名称] 测记法野外数据采集及制图 [实验目的] 掌握用全站仪的程序进行碎部点数据采集,并利用内存记录数据的方法,掌握全站仪和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并学会画草图,学会用CASS软件把草图展绘在计算机上。 [仪器和工具] 全站仪,脚架,棱镜杆,棱镜,钢卷尺 [实验原理] 测记法是在观测碎部点时,绘制工作草图,在工作草图记录地形要素名称、碎部点连接关系。然后在室内将碎部点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根据工作草图,采用人机交互方式连接碎部点,输入图形信息码和生成图形的一种测量方法。 [实验步骤] 1.认识测区 进入测区后,领镜(尺)员首先对测站周围的地形、地物分布情况大概看一遍,认清方向,制作含主要地物、地貌的工作草图(若在原有的旧图上标明会更准确),便于观测时在草图上标明所测碎部点的位置及点号。 2.野外数据采集 用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可采用三维坐标测量方式。测量时,应有一位

同学绘制草图。草图上须标注碎部点点号(与仪器中记录的点号对应)及属性。 (1)安置全站仪,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检查中心连接螺旋是否旋紧。 (2)打开全站仪电源,并检查仪器是否正常。 (3)建立控制点坐标文件,并输入坐标数据。 (4)建立(打开)碎部点文件。 (5)设置测站,选择测站点点号或输入测站点坐标,输入仪器高并记录。 (6)定向和定向检查,选择已知后视点或后视方位进行定向,并选择其他已经点进行定向检查。 (7)碎部测量,测定各个碎部点的三维坐标并记录在全站仪内存中,记录时注意棱镜高、点号和编码的正确性。 (8)归零检查,每站测量一定数量的碎部点后,应进行归零检查,归零差不得大于1′。 (9)数据编码,测记法数据采集通常区分为有码作业和无码作业,有码作业需要现场输入野外操作码(如CASS7.0)。无码作业现场不输入数据编码,而用草图记录绘图信息,绘草图人员在镜站把所测点的属性及连接关系在草图上反映出来,以供内业处理、图形编辑时用。野外采集时,能测到的点要尽量测,实在测不到的点可利用皮尺或钢尺量距,将丈量结果记录在草图上,室内用交互编辑方法成图。(10)搬站,在一个测站上当所有的碎部点测完后,要找一个已知点

马歇尔击实试件(终)解析

文件编号:ZY01-243-2008 作业指导书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击实试验) 编写: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受控状态:持有者姓名: 分发号:持有者部门: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1.主要设备及开展项目 (3) 2.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3) 3.检测工作程序及剩余样品处置 (5) 4.试验操作过程 (6) 5.原始记录表格 (15)

1.试验主要设备及开展项目 表1 主要仪器设备 主要仪器设备 仪器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马歇尔电动击实仪TX-3 南京拓兴/ / 马歇尔电动击实仪TX-3 南京拓兴/ / 马歇尔电动击实仪TX-3 南京拓兴/ / 马歇尔电动击实仪MDJ-I 西安公路研究所/ / 沥青混合料拌和机HB-20 北京兰航测控技术 研究所 室温~ 200℃ ±5℃表2 开展检测项目 开展检测项目 项目名称试验方法方法来源测量范 围 允许误差范围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击实法)T0702-2000 JTJ052-2000 / / 2.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2.1马歇尔自动击实仪 马歇尔电动击实仪 2.1.1接通电源,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 2.1.2设定击实次数

接通电源 设定击实次数 2.1.3将达到击实温度的混合料装入试模, 按击实次数双面击实规定次数 到达击实温度装模 2.1.4试验完毕后,填写原始记录, 清理仪器,保持整洁 2.2拌和机 拌和机 2.2.1接通电源,电源指示灯发亮,混合料拌和机开始加热 2.2.2设定拌和温度和时间

拌合温度拌合时间 电源指示灯 2.2.3待拌和机温度升至工作温度时,开启拌和器,向拌和锅内加入试样2.2.4降下拌和器至底部,开动电机 上升按钮 下降按钮开始按钮加入试样 2.2.5试样拌和均匀后,关闭电机,开启拌和器,从拌和锅中取出试样 2.2.6切断电源 2.2.7拌和试样结束后,一定要将拌和锅清理干净,以免生锈 3.检测工作程序及剩余样品处置 委托送样:接样员判断样品是否接收→如可接收,接收样品并填写委托单→样品编号→样品区→下放通知单至主管处→主管根据计划下发通知单给试验员→试验员从待检样品区取样品→试验员进行试验检测(未进行完试验放入在检样品区)→试验检测完毕→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对试验区卫生进行清理→剩余样品放入已检样品区按规定集中处理→由指定人员出具报告→报告审核、批准→报告盖章、发送。 4.试验操作过程 4.1 试验准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