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渤中地区火山岩特征及其与断裂关系

渤中地区火山岩特征及其与断裂关系

收稿日期:20150309;改回日期:20150615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近海隐蔽油气藏勘探技术”(2011ZX05023-002) 作者简介:王志萍(1981-),女,工程师,2006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12年毕业于该校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从事地

震储层预测研究工作。

DOI :10.3969/j.issn.1006-6535.2015.04.006

渤中地区火山岩特征及其与断裂关系

王志萍,

吕丁友,王保全(中海石油

(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2)摘要:为了更好地预测渤中地区火山岩分布,寻找有利火山岩储层,在钻井资料分析基础上,采用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火山岩相地质和地震特征研究,建立火山岩分布与断裂关系模式。渤中地区火山岩为中基性火山岩,以安山岩最为发育、凝灰岩次之;岩相以喷溢相为主,爆发相次之。渤中地区“H ”型断裂控制了火山岩分布方式及分布范围,火山岩沿着断裂成“串珠状”分布。断裂的规模和火山喷发模式控制了火山岩的规模。中生界火山岩与断裂有不同赋存关系,火山岩沿基底或走滑断裂面呈裂隙—中心式喷发,火山机构串珠状叠置或在潜山内幕断层的上升盘呈中心式喷发,前者发育规模大于后者。靠近喷发中心,即靠近断裂带,物性较好的爆发相及喷溢相发育,将是火山岩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域。关键词:火山岩;分布特征;地震-地质一体化;断裂;渤中地区

中图分类号:TE1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535(2015)04-0020-05

0 引 言

火山岩油气藏已成为中国东部中、新生代陆内裂谷盆地的重要油气藏类型,松辽盆地、渤海湾盆

地等均在火山岩中发现工业油气流[1]。渤海中部

地区在中生界白垩系火山岩地层中有良好的油气发现。但目前对该区火山岩的研究程度较低,认识程度不高,对火山岩的分布还不十分清楚,而且火山岩相对油气藏的储集性能影响很大,因此火山岩相分布规律的研究十分关键。在钻井少的情况下,在岩心、岩屑观察、岩相识别的基础上,采用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火山岩地震-地质特征研究,建立火山岩相分布与断裂关系,为火山岩平面分布预测提供依据,将有利于降低深层火山岩勘探风险、提高钻探成功率。

1 火山岩岩性岩相特征

通过统计渤海中部地区12口井的中生界火山岩岩心及岩屑资料,发现区内火山岩岩性主要包括火山熔岩、火山碎屑熔岩、火山碎屑岩以及沉火山碎屑岩类。火山熔岩类包括玄武岩、安山岩、粗面

安山岩以及粗面岩,主要为中性、基性火山岩,这与

徐桂忠

[2]

通过对BZ5、BZ6、BZ13以及13B5-1井中生界火山岩化学成分分析得出火山熔岩主要为中基性火山岩(以碱性的粗面岩—粗安岩—粗面玄武岩为主)的观点相符;火山碎屑熔岩类主要为凝灰熔岩;火山碎屑岩包括凝灰岩和安山集块岩;沉火山碎屑岩主要包括泥质凝灰岩、砂质凝灰岩等;其中以安山岩最为发育、凝灰岩次之。

钻井资料统计显示:渤中区域以喷溢相出现最多,占69%;

其次为爆发相,占26.1%,火山沉积相占3.8%。物性以爆发相最好,喷溢相次之

[3-6]

。由于火山岩喷发后又经历了构造运动、剥蚀风化等破坏,原始的火山岩相与现存的有较大差异。本区相序类型较为简单,主要有喷溢相—爆发相,喷溢相—火山沉积相,喷溢相—爆发相—火山沉积相,爆发相—喷溢相,喷溢相。

2 火山岩相地震响应特征

2.1 火山机构外形

首先对火山机构外形进行识别,从而与围岩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