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氮肥种类及施用方法

氮肥种类及施用方法

氮肥种类及施用方法
氮肥种类及施用方法

氮肥种类及施用方法

1、碳酸氢铵:分子式为NH4HCO3,含氮17%左右,是化学性质不稳定的白色结晶,易吸湿分解,易挥发,有强烈的刺鼻、熏眼氨味,湿度越大、温度越高分解越快,易溶于水,呈碱性反应(pH8.2-8.4)。

碳酸氢铵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常压下、温度达到70℃时全部分解。在气温20℃时,露天存放1天、5天、10天的损失率分别为9%、48%、74%。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吸水潮解和结块(结块本身就是一种缓慢分解的表现)。在贮存和施用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其挥发损失。

适合于各类土壤及作物,宜作基肥施用,追肥时要注意深施覆土。

2、尿素:分子式为(NH2)2CO,含氮46%左右。普通尿素为白色结晶,吸湿性强。目前生产的尿素多为半透明颗粒,并进行了防吸湿处理。在气温10-20℃时,吸湿性弱,随着气温的升高和湿度加大,吸湿性也随之增强。

尿素属中性肥料,长期施用对土壤没有副作用。施入土壤后,经土壤微生物分泌的尿酶作用,易水解成碳酸铵被作物吸收利用。其水解过程为:(NH2)2CO+2H2O→(NH4)2CO3水解速度与土壤酸度、湿度、温度有关,也受土壤类型、熟化程度和施肥深度等因素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尿素全部水解成碳酸铵的时间是:气温10℃时约10天,气温20℃时4-5天,气温30℃时约2天。所以,尿素的肥效比较慢,作追肥时应适当提前。

尿素适合于各类土壤及作物,可作基肥、追肥及叶面喷施用(喷施浓度为1-2%)。

3、氯化铵:分子式为NH4Cl,含氮24-25%,为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吸湿性小,不结块,物理性状好,便于贮存。氯化铵呈酸性,也是生理酸性肥料。

酸性土壤、盐碱地及忌氯作物(果树、烟草等)不宜施用氯化铵。氯离子对硝化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施入土壤后氮素的硝化淋失作用比其它氮肥要弱。因此,氯化铵是水田较好的氮肥。

施用氯化铵应结合浇水,争取将氯离子淋洗至下层土壤,以减轻它对作物的不利影响。氯化铵不宜作种肥施用。

4、硝酸铵:分子式为NH4NO3,含氮33-35%。硝酸铵有结晶状和颗粒状两种,前者吸湿性很强,后者由于表面附有防湿剂,吸湿性略差一些。硝酸铵易溶于水,pH呈中性。

硝酸铵既含有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小的铵态氮(NH4+-N),有含有移动性较大的硝态氮(NO3--N),二者均能很好地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硝酸铵是一种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物质的良好氮肥,属生理中性肥料。

硝酸铵宜作旱田作物的追肥,以分次少量施用较为经济。不宜施于水田,不宜作基肥及种肥施用。

氮肥基础知识(一)

一、氮肥种类 1、碳酸氢铵(铵态氮):分子式为NH4HCO,含氮量17噓右,是化学性质不稳定的白色结晶,易吸湿分解,易挥发,有强烈的刺鼻、熏眼氨味(因分解出氨气NHO,湿度越大、温度越高,分解越快,易溶于水,呈碱性(pH8.2-8.4)。 碳酸氢铵是一种不稳定化合物,常压下,温度达到70C时全部分解。在气温20C时,露天存放1天、5天、10天的损失率分别为9% 48% 74%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吸水潮解和结块(结块本身就是一种缓慢分解的表现)。在贮存和施用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其挥发损失。适合于各类土壤及作物,宜作基肥施用,追肥时要注意深施覆土。 2、氯化铵(铵态氮):分子式为NHCI,含氮24-25%为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吸湿性小,不结块,物理性状好,便于贮存。氯化铵呈酸性,也是生理酸性肥料。氯离子对硝化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施入土壤后氮的硝化淋失作用比其它氮肥要弱。因此,氯化铵是水田较好的氮肥。 3、硝酸铵(铵态氮、硝态氮):分子式为NMNQ,含氮33-35%。硝酸铵有结晶状和颗粒状两种,前者吸湿性很强,后者由于表面附有防湿剂,吸湿性略差一些。硝酸铵易溶于水,pH呈中性。硝酸铵既 含有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小的铵态氮,又含有移动性较大的硝态氮,二者

均能很好地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硝酸铵是一种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物质的良好氮肥,属生理中性肥料。硝酸铵宜作旱田作物 的追肥,以分次少量施用较为经济。不宜施于水田,不宜作基肥及种肥施用。 4、尿素(酰胺态氮):分子式为(NH2) 2CO含氮46%左右。普通尿素为白色结晶,吸湿性强。目前生产的尿素多为半透明颗粒,并进行了防吸湿处理。在气温10-20 C时,吸湿性弱,随着气温升高和湿度加大,吸湿性也随之增强。尿素属中性肥料,长期施用对土壤没有副作用。施入土壤后,经过土壤微生物分泌的尿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铵被作物吸收利用。其水解过程为:(NH2) 2CO+2Q(NH4)2CO3。水解速度与土壤酸度、湿度、温度有关,也受土壤类型、熟化程度和施肥深度等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尿素全部水解成碳酸铵的时间为:气温10C时约10天,气温20C时4-5天,气温30C时约2天。所以,尿素的肥效比较慢,作追肥时应适当提前。尿素适合于各类土壤及作物,可作基肥、追肥及叶面喷施用(喷施浓度为1-2%)。 二、三种形态的氮肥(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在土壤中的转化特点 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一部分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一部分被土壤胶体吸附,另一部分通过硝化作用将转化为硝态氮。

兽医临床诊断学 章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与程序 1.兽医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范围。 一、问诊(病史调查) 兽医通过询问的方式向畜主或有关人员调查、了解畜群或病畜有关发病的各种情况。 问诊的目的是为临床检查提供线索和重点。 问诊是兽医临诊检查的第一步,一般在着手病畜体检之前进行,通过问诊可获得第一手临诊资料,对其他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现症史(现病历),本次发病的时间与地点;疾病的主要表现;病的经过和伴随症状;对发病原因的估计;畜群的发病情况;采取的治疗措施与效果。 。 。 几种常见叩诊音 2.猪、禽、牛、犬、猫等的临床检查要点。 一、猪 (一)常发病1.传染病 2.中毒病和代谢病3.寄生虫病 (二)检查要点1.了解防疫、驱虫、饲养管理;2.疾病流行情况——流行病学;3.视诊:整体、体表、粪尿;4.测定体温和呼吸;5.听取病理性音响;6.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 二、牛、羊 (一)常发病1.消化道疾病;2.生殖疾病(奶畜);3.代谢病;4.肢蹄病;5.其他(呼吸道、中暑、寄生虫、传染病)。 (二)检查要点1.了解饲养管理、耕牛使役或生产性能;2.观察体温、呼吸、鼻汗、姿势; 3.消化功能(反刍、嗳气、排粪及粪便); 4.胃的检查——尤其是瘤胃、真胃(奶牛); 5.生殖器检查及乳汁检查。 6.其他检查 三、禽类 (一)常发病1.感染性疾病(传染病—细菌、病毒;寄生虫疾病);2.营养代谢病;3.中毒病; 4.热应激等。 (二)检查要点1.了解免疫情况;2.饲料及饲喂、生产性能;3.当地疫情及流行病学调查; 4.观察整体、表皮(冠髯)、姿势; 5.测定体温、呼吸数; 6.嗉囊、粪便检查; 四、犬、猫 (一)常发病1.传染病——几大病毒病;2.消化道疾病;3.呼吸道疾病、中毒病、代谢病; 4.皮肤病、骨关节病; 5.寄生虫疾病。 ~ 1 ~

氮肥种类

氮肥种类

一、氮肥与磷肥的种类 (一)氮肥种类 1、碳酸氢铵:分子式为NH4HCO3,含氮17%左右,是化学性质不稳 定的白色结晶,易吸湿分解,易挥发,有强烈的刺鼻、熏眼 氨味,湿度越大、温度越高分解越快,易溶于水,呈碱性反 应(pH8.2-8.4)。 碳酸氢铵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常压下、温度达到70℃时 全部分解。在气温20℃时,露天存放1天、5天、 10天的损 失率分别为9%、48%、74%。在潮湿的环境中易吸水潮解和结 块(结块本身就是一种缓慢分解的表现)。在贮存和施用过程 中,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其挥发损失。适合于各类土壤 及作物,宜作基肥施用,追肥时要注意深施覆土。 2、尿素:分子式为(NH2)2CO,含氮46%左右。普通尿素为 白色结晶,吸湿性强。目前生产的尿素多为半透明颗粒,并 进行了防吸湿处理。在气温10-20℃时,吸湿性弱,随着气温 的升高和湿度加大,吸湿性也随之增强。尿素属中性肥料, 长期施用对土壤没有副作用。施入土壤后,经土壤微生物分 泌的尿酶作用,易水解成碳酸铵被作物吸收利用。其水解过 程为:(NH2)2CO+2H2O→(NH4)2CO3水解速度与土壤酸度、湿 度、温度有关,也受土壤类型、熟化程度和施肥深度等因素 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尿素全部水解成碳酸铵的时间是:气

温10℃时约10天,气温20℃时4-5天,气温30℃时约2天。所以,尿素的肥效比较慢,作追肥时应适当提前。尿素适合于各类土壤及作物,可作基肥、追肥及叶面喷施用(喷施浓度为1-2%)。 3、氯化铵:分子式为NH4Cl,含氮24-25%,为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吸湿性小,不结块,物理性状好,便于贮存。氯化铵呈酸性,也是生理酸性肥料。酸性土壤、盐碱地及忌氯作物(果树、烟草等)不宜施用氯化铵。氯离子对硝化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施入土壤后氮素的硝化淋失作用比其它氮肥要弱。因此,氯化铵是水田较好的氮肥。 施用氯化铵应结合浇水,争取将氯离子淋洗至下层土壤,以减轻它对作物的不利影响。氯化铵不宜作种肥施用。 4、硝酸铵:分子式为NH4NO3,含氮33-35%。硝酸铵有结晶状和颗粒状两种,前者吸湿性很强,后者由于表面附有防湿剂,吸湿性略差一些。硝酸铵易溶于水,pH呈中性。 硝酸铵既含有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小的铵态氮(NH4+-N),有含有移动性较大的硝态氮(NO3--N),二者均能很好地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硝酸铵是一种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物质的良好氮肥,属生理中性肥料。硝酸铵宜作旱田作物的追肥,以分次少量施用较为经济。不宜施于水田,不宜作基肥及种肥施用。

《诊断学》 第四节 叩诊

第四节叩诊 腹部叩诊的主要作用在于叩知某些脏器的大小和叩痛,胃肠道充气情况,腹腔内有无积气、积液和肿块等。 直接叩诊法和间接叩诊法均可应用于腹部,但一般多采用间接叩诊法,因其较为准确,可靠。腹部叩诊内容如下。 一、腹部叩诊音 正常情况下,腹部叩诊大部分区域均为鼓音,只有肝、脾所在部位,增大的膀胱和子宫占据的部位,以及两侧腹部近腰肌处叩诊为浊音。当肝、脾或其他脏器极度肿大,腹腔内肿瘤或大量腹水时,鼓音范围缩小,病变部位可出现浊音或实音。当胃肠高度胀气和胃肠穿孔致气腹时,则鼓音范围明显增大或出现于不应有鼓音的部位(如肝浊音界内)。叩诊可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至右下腹部,再至脐部,借此可获得腹部叩诊音的总体印象。 二、肝脏及胆囊叩诊 用叩诊法确定肝上界时,一般都是沿右锁骨中线、右腋中线和右肩胛线,由肺区向下叩向腹部。叩指用力要适当,勿过轻或过重。当由清音转为浊音时,即为肝上界。此处相当于被肺遮盖的肝顶部,故又称肝相对浊音界。再向下叩1~2肋间,则浊音变为实音,此处的肝脏不再被肺所遮盖而直接贴近胸壁,称肝绝对浊音界(亦为肺下界)。确定肝下界时,最好由腹部鼓音区沿右锁骨中线或正中线向上叩,由鼓音转

为浊音处即是。因肝下界与胃、结肠等重叠,很难叩准,故多用触诊或叩听法确定。一般叩得的肝下界比触得的肝下缘高1~2cm,但若肝缘明显增厚,则两项结果较为接近。在确定肝的上下界时要注意体型,匀称体型者的正常肝脏在右锁骨中线上,其上界在第5肋间,下界位于右季肋下缘。二者之间的距离为肝上下径,约为9~11cm;在右腋中线上,其上界为第7肋间,下界相当于第10肋骨水平;在右肩胛线上,其上界为第10肋间。矮胖体型者肝上下界均可高一个肋间,瘦长体型者则可低一个肋间。 肝浊音界扩大见于肝癌、肝脓肿、肝炎、肝淤血和多囊肝等。肝浊音界缩小见于急性重型肝炎、肝硬化和胃肠胀气等。肝浊音界消失代之以鼓音者,多由于肝表面覆有气体所致,是急性胃肠穿孔的一个重要征象,但也可见于腹部大手术后数日内,间位结肠(结肠位于肝与横膈之间)、全内脏转位。肝浊音界向上移位见于右肺纤维化、右下肺不张及气腹鼓肠等。肝浊音界向下移位见于肺气肿、右侧张力性气胸等。膈下脓肿时,由于肝下移和膈升高,肝浊音区也扩大,但肝脏本身并未增大。 肝区叩击痛对于诊断肝炎、肝脓肿或肝癌有一定的意义。 胆囊位于深部,且被肝脏遮盖,临床上不能用叩诊检查其大小,仅能检杏胆囊区有无叩击痛,胆囊区叩击痛为胆囊炎的重要体征

几种氮肥施用中注意的问题

氮肥的种类不同,在土壤中的转化特点不同。 硫铵、碳铵和氯化铵中NH4+的转化相同,除被植物吸收外,一部分被土壤胶体吸附,另一部分通过硝化作用将转化为NO3-;硫铵和氯化铵中阴离子的转化相似,只是生成物不同,酸性土壤中两都分别生成硫酸和盐酸,增加土壤酸度;石灰性土壤中则分别生成硫酸钙和氯化钙,使土壤孔隙堵塞或造成钙的流失,使土壤板结,结构破坏;二者在水田中的转化亦有所不同,氯化铵的硝化作用明显低于硫铵,且不会像硫铵一样产生水稻黑根,因此在水田中往往氯化铵的肥效高于硫铵;碳铵中的碳酸氢根离子则除了作为植物的碳素营养之外,大部可分解为CO2和H2O,因此,碳铵在土壤中无任何残留,对土壤无不良影响。 硝态氮肥如硝酸铵施入土壤后,NH4+和NO3-均可被植物吸收,对土壤无不良影响。NH4+除被植物吸收外,还可被胶体吸附,NO3-则易随水淋失,在还原条件下还会发生反硝化作用而脱氮。 酰胺态氮肥如尿素施入土壤后,首先以分子的形式存在,在土壤中有较大的流动性,且植物根系不能直接大量吸收,以后尿素分子在微生物分泌的脲酶的作用下,转化为碳酸铵,碳酸铵可进一步水解为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铵。所以尿素施在土壤的表层也会有氨的挥发损失,特别在石灰性土壤和碱性土壤上损失更为严重。尿素的转化速度主要

取决于脲酶活性,而脲酶活性受土壤温度的影响最大,通常10℃时尿素转化需7-10天,20℃时需4-5天,30℃时只需2天。因为尿素在土壤中需要转化为铵态氮以后,才能大量被植物吸收利用,故尿素作追肥时,要比其它铵态氮肥早几天施用,具体早几天为宜,应视温度状况而定。 氮肥合理施用的基本目的在于减少氮肥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充分发挥肥料的最大增产效益。由于氮肥在土壤中有氨的挥发、硝态氮的淋失和硝态氮的反硝化作用三条非生产性损失途径,氮肥的利用率是不高的,据统计,我国氮肥利用率在水田为35%-60%,旱田为45%-47%,平均为50%,约有一半损失掉了,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所以合理施用氮肥,提高其利用率,是生产上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氮肥的合理分配应根据土壤条件、作物的氮素营养特点和肥料本身的特性来进行。 土壤条件:土壤条件是进行肥料区划和分配的必要前提,也是确定氮肥品种及其施用技术的依据。首选必须将氮肥重点分配在中、低等肥力的地区,碱性土壤可选用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铵、氯化铵等;酸性土壤上应选用碱性或生理碱性肥料,如硝酸钠、硝酸钙等。盐碱土不宜分配氯化铵,尿素适宜于一切土壤。铵态氮肥宜分配在水稻地区,并深施在还原层,硝态氮肥宜施在旱地上,不宜分配在雨量偏多的地区或水稻区。“早发田”要掌握前轻后重、少量多次的原则,

氮肥的主要种类、利用现状及需求供应概况

氮肥的主要种类、利用现状及需求供应概况 巩来江 (CSU化工0802班,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氮肥(nitrogenous fertilizer),是指提供植物氮营养,具有氮标明量的单质肥料。元素氮对作物生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组成部分、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叶绿素的组成部分。氮还能帮助作物分殖。施用氮肥不仅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还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本文简介氮肥的主要种类、利用现状及需求供应概况。 关键词:氮肥种类利用供求 一.氮肥[1] 氮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一般集中于生命活动最活跃的部分(新叶、分生组织、繁殖器官)。因此,氮素供应的充分与否和植物氮素营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农作物生育的有些阶段,是氮素需要多,氮营养特别重要的阶段,例如禾本科作物的分孽期、穗分化期,棉花的蕾铃期,经济作物的大量生长及经济产品形成期等。在这些阶段保证正常的氮营养,就能促进生育,增加产量。 二.氮肥的主要种类[2] 可做氮肥的有:尿素[CO(NH2)2],氨水(NH3.H2O),铵盐如:碳酸氢铵(NH4HCO3),氯化铵(NH4Cl),硝酸铵(NH4NO3) 。一些复合肥如磷酸铵[磷酸二氢铵NH4H2PO4和磷酸氢二铵(NH4)2HPO4的混合物],硝酸钾(KNO3)也可做氮肥。 常用的氮肥主要品种可分为铵态、硝态、铵态硝态和酰胺态氮肥4种类型。各种氮肥主要品种为:(1)铵态氮肥:有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和液体氨;(2)硝态氮肥:有硝酸钠、硝酸钙;(3)铵态硝态氮肥:有硝酸铵、硝酸铵钙和硫硝酸铵;(4)酰胺态氮肥:有尿素、氰氨化钙(石灰氮)。(土肥站) 1.铵态氮肥 铵态氮肥包括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氨水、液氨等。铵态氮肥有一些共同特性,简要如下: 1).铵态氮肥易被土壤胶体吸附,部分进入粘土矿物晶层。 2).铵态氮易氧化变成硝酸盐。 3).在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损失。 4).高浓度铵态氮对作物容易产生毒害。 5).作物吸收过量铵态氮对钙、镁、钾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硝态氮肥 硝态氮肥包括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铵等。同样的,硝态氮也有着一些共同特性: 1).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较快。 2).NO3—吸收为主吸收,作物容易吸收硝酸盐。 3).硝酸盐肥料对作物吸收钙、镁、钾等养分无抑制作用。 4).硝酸盐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不能被土壤胶体所吸附。 5).硝酸盐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成气体状态(NO、N2O、N2),从土壤中逸失。 3.铵态硝态氮肥

诊断学之叩诊音考点

诊断学之叩诊音考点 在诊断学考试中,主要考察内容为症状学与体征,而在体征中又以胸部检查的叩诊、听诊,腹部检查的触诊为主要考点,现在就胸部叩诊中考试频率最高、考生最易错误的叩诊音,进行知识梳理。 什么是叩诊音? 叩诊音,叩诊时被叩击部位产生的反响称为叩诊音。 1.清音:是正常肺部的叩诊音。它是一种频率约为100~128次/秒,振动持续时间较长,音响不甚一致的非乐性音。提示肺组织的弹性、含气量、致密度正常。 2.浊音:是一种音调较高,音响较弱,振动持续时间较短的非乐性叩诊音。除音响外,板指所感到的振动也较弱。当叩击被少量含气组织覆盖的实质脏器时产生,如叩击心或肝被肺段边缘所覆盖的部分,或在病理状态下如肺炎(肺组织含气量减少)的叩诊音。 3.鼓音:如同击鼓声,是一种和谐的乐音,音响比清音更强,振动持续时间也较长,在叩击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脏器时出现。正常情况下可见于胃泡区和腹部,病理情况下可见于肺内空洞、气胸、气腹等。 4.实音:是一种音调较浊音更高,音响更弱,振动持续时间更短的一种非乐性音,如叩击心和肝等实质脏器所产生的音响。在病理状态下可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或肺实变等。 5.过清音:介于鼓音与清音之间,是属于鼓音范畴的一种变音,音调较清音低,音响较清音强,为一种类乐性音,正常成人是不会出

现的一种病态叩击音。临床上常见于肺组织含气量增多、弹性减弱时,如肺气肿。正常儿童可叩出相对过清音。 叩诊音怎么考? 通过多年来对于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的研究,在招聘考试里,对于叩诊音的考察,频率最高的在于各类音响对应的正常组织或组织发生的病变,其次考察各叩诊音的音响频率特点。 对于各叩诊音的学习考生可以联想一下往暖壶倒开水的过程,在倒水的最开始,壶内水分较少,空气较多,声音响度大,但是频率低,随着液体不断增多,音响下降,频率升高。明白这个道理过后再看一下叩诊音的命名。

三种氮素形态

1.硝态氮和铵态氮 如,栽培在淹水环境中的水稻或水生植物,以吸收还原态的铵态氮为主要氮源;生长在旱地上的玉米、小麦等旱作物,则较多利用氧化态的硝态氮。又如,对北方大多数呈碱性反应的石灰性土壤,以及保护地表层土壤,由铵转化成硝态氮的硝化作用旺盛,硝态氮是其优势氮源;即使对其施用铵态氮肥(铵盐、尿素以及有机氮),也都很易在土壤中转化成硝态氮,因而种植在其上的旱作物、喜硝作物等生长良好,并可用硝态氮的含量作为评价其速效氮水平的指标。而对南方酸性土壤,尤其是pH值<5.0的土壤,硝化作用很弱,常态下能保持的硝态氮量较低,铵态氮是这类土壤的优势氮源,水稻等作物将生长较好;若种植喜硝态的旱作物,往往生育不理想,或需要在施用较多硝态氮源下才能更好生育,因而那些含有一定量硝态氮的复合肥的肥效常较好而更受欢迎,定价也较高。 2.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各有何优点? 酰铵、氨基酸等不经过进一步分解,不能成为营养氮源。硝态氮和铵态氮能够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他们施入土壤后的行为以及进入植物体内的代谢是不同的,因此作为植物氮源也各有利弊。 首先,硝酸根带负电荷,不易被带负电荷为主的土壤胶体吸附;铵离子带正电荷,容易被土壤吸附,不仅吸附在土壤表面,还可进入粘土矿物的晶体中,成为固定态铵离子,因此,硝态氮主要存在于土壤溶液中,移动性大,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也容易随雨水流失。而安泰但主要被吸附和固定在土壤胶体表面和胶体晶格中,移动性较小,比较容易被土壤“包存”。其次,不同形态的氮在土壤中会相互转化。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通气条件下,在土壤微生物和酶的作用下,尿素水解为铵态氮,铵态氮氧化为硝态氮。因此,早春低温季节尿素和铵态氮的转化比较慢,夏季高温季节转化快。在旱地土壤中硝态氮往往多于铵态氮,而在水田土壤中硝态氮很少。第三,在土壤湿度过大。通气不良和有新鲜有机物存在的情况下,硝态氮在微生物作用下可还原成氧化亚氮,氧化氮和氮气,这种反硝化作用是硝态氮损失的主要途径之一。硝态氮从土壤中损失的主要途径是氨挥发。因此,硝态氮肥适宜于气候较冷凉的地区和季节,在旱地分次施用,肥效快而明显,但不宜在高温、多雨的水田地区使用;铵态氮肥适宜于水田,也适宜于旱地使用,但适用于土壤表面或撒施于水田,氨挥发的损失较大。 3.胺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的共性是什么? 一、铵态氮肥

氮肥的正确施用及对不同作物合理平衡施肥

氮肥的正确施用及对不同作物合理平衡施肥化肥利用率低是全球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一般的施肥方法条件下氮肥的利用率为35%-40%,磷肥的利用率更低,一般为10%-25%。今年来化肥生产量在不断增长,化肥施用 水平不断提高,但粮食产量并没有像20世纪50-60年代那样随之大幅度增加。进入20世纪末,一些地区施用肥大增,造成减产现象,使肥效下降。分析原因施肥方法不当和不讲究施 肥技术是导致肥效降低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经济合理的施肥,提高经济效益,以最小的 肥料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已成为今后农业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氮肥在作物生产过程上由于对作物产量的调控能力最强,因此施用量也最大,使用次数也最频繁,氮肥施到土壤后的转化比较复杂,涉及到化学、生物化学等许多过程。不同形态氮素的相互转化造成了肥料氮在土壤中较轻易发生挥发、逸散、流失,不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还可能污染大气和水体,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一、氮肥的合理分配与施用 土壤条件:土壤的酸碱性是选用氮肥的重要条件。碱性土壤酸性肥料或生理酸性肥料,及中性肥料。碱性土壤选择酸性肥料或生理碱性肥或中性肥料。这样有利于通过施肥改善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也有利于土壤中多种营养元素的对作物的有效性吸收。低洼,淹水等易出现强还原性的土壤上,不应施用硫酸铵等含硫肥料,以防止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生成,在水田中也不宜施硝态氮,以防止随水流失或反硝化脱氮损失。 土壤氮素养分供应水平及其他养分供应水平也是施用氮肥的重要依据。对氮素供应量大而作物而作物生长前期供应速率较小的土壤,应将肥料投入适度提早,以免作物生长不足和后期贪青晚熟引起产量和品质下降。对养分释放速率较大,而供应量较小的土壤,应将肥料投入适度推迟,防止作物生长后期脱力早衰造成产量和品质的下降。 氮肥品种较多,氮肥中氨极易挥发,因此为提高利用率对于氮肥基施一般要强调深施。 据测定同样数量的氮素化肥,深施利用率多40%–60%以上,表面撒施利用率一般只有20% -30%。与氮肥表施相比,将氮肥深施并结合耕翻覆土,增加土壤对养分的吸附固持,能明显减少氨挥发和地表径流,为充分发挥深施的作用,应注意控制每次施肥的数量和施入的深度。当然在一些降雨量大、降水量集中或灌溉量大的、土壤砂性严重等有可能发生淋溶损失的条件下,则不应强调深施。在这中情况下,肥料深施不仅费工,不利于作物早发,而且可能加剧氮素淋溶损失。 氮肥配施是合理施用氮肥另一个重要方面。 氮肥与有机肥配合,及氮肥与磷肥配合是当前我国主要的氮肥配施途径。氮肥与有机肥

叩诊音常见症状与体征

叩诊音常见症状与体征 想想叩花盆、叩瓷砖、敲鼓 叩花盆以知道是否有水,叩瓷砖以知道是否空。 以肺组织含气量由多到少为序,鼓音一过清音一清音一浊音一实音 【考纲要求】胸部异常叩诊音及其临床意义。 【考点纵览】正常肺的清音区范围内出现浊音、实音、过清音或鼓音称为异常叩诊音,掌握其临床意义。 一、胸部异常叩诊音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肺部叩诊音为清音。正常肺的清音区范围内出现浊音、实音、过清音或鼓音,称为异常叩诊音。胸部异常叩疹音及其临床意义: 1.浊音或实音 (1)肺大面积含气量减少的病变:如肺炎、肺结核、未液化的肺脓肿、肺梗死、肺不张、肺水肿、肺硬化等; (2)肺内不含气的占位病变:如肺肿瘤、肺棘球蚴病等; (3)胸膜肥厚、胸腔积液等。但直径<3cm且距胸部表面化>5cm的深部病变,难以叩出浊音。 2.过清音:见于肺气肿,其机制为肺泡弹性与张力减弱

且含气量增多。 3.鼓音 (1)肺内空腔病变,其直径<3~4cm且靠近胸壁,如空洞性肺结核、肺囊肿和肺脓肿空洞形成等; (2)气胸,若空腔巨大、浅表,且腔壁光滑张力大,则鼓音具金属调,称空瓮音。 4.浊鼓音:为兼有浊音与鼓音特点的混合性叩诊音,见于肺泡壁松弛、肺内含气减少病变,如肺不张、肺炎充血期或消散期、肺水肿等。 【真题库】正常肺部叩诊音为 A.鼓音 B.过清音 C.浊音 D.清音 E.实音 答案:D 【答疑编号:30010401针对该题提问】 真题:正常肺部叩诊音为 A.鼓音 B.过清音 C.浊音 D.清音

E.实音 答案:D 【答疑编号:30010402针对该题提问】 2006-217 患者胸部叩诊浊鼓音见于(C) C.肺不张(或肺水肿) D.肺气肿 E.气胸 【答疑编号:30010403针对该题提问】 注:该题不是以前考试试题的原题,但是是以前的试题所涉及到的重点内容 [真题]正常青年人胸部不会出现的叩诊音是 A.清音 B.浊音 C.实音 D.鼓音 E.过清音 答案:E 【答疑编号:30010404针对该题提问】 试题点评:肺张力减弱而含气量增加时,如肺气肿,扣诊呈过清音。正常青年人胸部不会出现过清音。 协和习题8.以肺组织含气量由多到少为序,叩诊音的排序是

氮肥合理施用准则(发布稿)

65.080 B13 DB51 氮肥合理施用准则 Rules for nitroge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617—2007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氮肥类型 (2) 5 施用原理 (2) 6 施用依据 (2) 7 施用技术 (3) 8 效益评价 (3) 附录A (规范性附录)氮肥施用总量的确定和计算方法 (4) 附录B (规范性附录)施肥的效益评价 (6) I

DB51/T617—2007 II 前言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农业厅土壤肥料与生态建设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琦、孙锡发、曹旭辑、曹均成、熊俊秋。

DB51/T617—2007 氮肥合理施肥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氮肥类型、施用原理、施用依据、施用技术、效益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具有氮(N)标明量、以提供植物所需氮养分为主要功效的大量元素肥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400 尿素 GB 2945 硝酸铵 GB 3559 农业用碳酸氢铵 GB 535 硫酸铵 GB/T 2946 氯化铵 GB/T 6278 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术语 NY/T 496 肥料合理施用准则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肥料fertilizer 以提供植物所需养分为主要功效的物料。 3.2 大量元素macronutrient 对氮、磷、钾元素的通称。 3.3 氮肥nitrogen fertilizer 具有氮(N)标明量、以提供植物所需氮养分为主要功效的大量元素肥料。 3.4 磷肥phosphate fertilizer 具有磷(P2O5)标明量,以提供植物磷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大量元素肥料。 3.5 钾肥potassium fertilizer 具有钾(K2O)标明量,以提供植物钾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大量元素肥料。 3.6 有机肥料organic fertilizer 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效的含碳物料。 3.7 植物养分plant nutrient 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矿质元素。 3.8 肥料养分nutrient from fertilizer 肥料中可供植物吸收的养分。 3.9 施肥量fertilizer rate, fertilizer dose 施于单位面积耕(林)地或单位质量生长介质中的肥料养分(包括土壤调理剂)的质量或体积。 3.10 植物的土壤氯容量chloride capacity of soil and plant 作物耐氯临界值减去土壤含氯量的差值。 1

常用肥料的种类及其特点

1、什么是肥料? 肥料是以提供植物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物料。它分为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生物肥料(菌肥)。 2、什么是有机肥料? 主要来源于植物和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效的含碳物质。包括经沤制、处理的生活垃圾、家禽家畜粪便、植物残体等。特点是:(1)含养分全面;(2)含有大量有机质;(3) 肥效稳定长久;(4)种类多、数量大、来源广、成本低;(5)养分含量低、施用量答,积造、施用不便。 3、什么是无机肥料? 由提取、物理或化学工业方法制成的,标明的养分呈无机盐形式的肥料。包括单一肥料和复合(混)肥料。具有养分含量高、肥效快、便于贮运和施用的优点。 4、什么是单质肥料? 是指氮、磷、钾三种养分中仅有一种养分标明量的氮肥、磷肥、钾肥的通称(如碳铵、过磷酸钙、硫酸钾)。 5、什么是复合肥料? 是指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的,仅化学方法制成的肥料,如“二铵”、“撒可富”牌三元复合肥、“绿原”牌三元复合肥。 6、什么是复混肥? 是指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标明量并通过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如宣化产的“天喜”牌三元复混肥。 7、什么是生物肥料? 生物肥料即微生物(细菌)肥料,简称菌肥。它是由具有特殊效能的微生物经过发酵制成的,施入土壤后或能固定空气中氮素,或能活化土壤中养分改善作物营养环境,或产生活性物质刺激作物生长的特定微生物制品。生物肥料与化学肥料、有机肥料一样,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肥源。 8、什么是氮肥?氮肥的作用有哪些? 具有氮(N)标明量,并提供植物氮素营养的单元肥料。氮肥的主要作用是:(1)提高生物总量和经济产量;(2)改善农产品的营养价值。特别能增加种子中蛋白质含量,提高食品的营养的营养价值。施用氮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在增加粮食作物产量的作用中氮肥所占份额居磷(P)、钾(K)等肥料之上。 9、常用的氮肥品种有哪些? 常用的氮肥主要品种可分为铵态、硝态、铵态硝态肥和酰胺态氮肥4种。各类氮肥主要品种如下: (1)铵态氮肥:有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氨水和液体氨; (2)硝态氮肥:有硝酸钠、硝酸钙; (3)铵态硝态氮肥:有硝酸氨、硝酸铵钙和硫硝酸铵; (4)酰胺态氮肥:有尿素、氰氨化钙(石灰氮)。 10、什么是磷肥?磷肥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具有磷(P)标明量,以提供植物磷素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单元肥料。磷是组成细胞核、原生质的重要元素,是核酸及核苷酸的组成部分。作物体内磷脂、酶类和植素中均含有磷,磷参与构成生物膜及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和脂肪的合成、分解和运转等代谢过程,是作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养分。合理施用磷肥,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加速谷类作物分蘖,促进幼穗分化、灌浆和籽粒饱满,促使早熟;还能促使棉花、瓜类、茄果类蔬菜及果树等作物的花芽分化和开花结实,提高结实率。增加浆果、甜菜、甘蔗以及西瓜等糖分、薯类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主要问答题

1、兽医临床诊断学概念与主要内容? 2、症状、诊断、预后(概念与分类)? 3、兽医临床诊断学学习目的、方法? 4、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发展与现状? 5、诊断的基本过程与要求? 6、完整科学的诊断? 7、主要的临床检查法? 8、问诊的概念与内容? 9、视诊的概念与主要内容? 10、触诊的概念、应用范围与分类? 11、叩诊的概念、方法与基本的叩诊音? 12、3种基本叩诊音的产生部位及特性? 13、听诊的概念、应用范围? 14、嗅诊的概念、应用范围? 15、临床检查的程序? 16、病历的内容与原则? 17、整体及一般检查的主要内容? 18、整体状态观察的主要内容? 19、体格、发育判定的方法、分类与表现? 20、营养程度的划分的方法、分类与表现? 21、精神状态(兴奋与抑制)的表现与特征? 22、沉郁、嗜睡、昏迷、晕厥的特征与区别?

23、动物站立时的异常姿态? 24、强迫卧位的异常姿态? 25、运动、行为异常表现? 26、表被状态的检查的主要内容? 27、健康与患病动物被毛(羽毛) 的特点? 28、白色皮肤的动物皮肤颜色的改变、特征及提示的临床意义? 29、皮肤温度的检查的方法与病变分类? 30、皮肤湿度检查的部位、病变的特征及提示的临床意义? 31、皮肤弹性检查的方法及提示的临床意义? 32、皮肤及皮下组织的肿胀分类? 33、皮下浮肿的分类、临床特征及临床意义? 34、疝(赫尔尼亚)的概念? 35、皮肤的疹疱? 36、可视黏膜的概念与部位? 37、健康动物可视黏膜的特征? 38、可视黏膜检查的方法? 39、可视黏膜病理变化、临床特征及临床意义? 40、体表淋巴结主要有哪些,检查的内容? 41、健康动物(猪牛羊家禽)体温、脉搏及呼吸数 42、体温、脉搏及呼吸数测定方法?

如何正确的施用氮肥

如何正确的施用氮肥 大量元素氮是植物体内氨基酸、叶绿素的组成部分,对作物植株的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叶菜类全生育期需求最多。氮肥是指只具有氮(N)标明量,并提供植物氮素营养的单元肥料。常见的氮肥有硫酸铵、碳酸铵、尿毒等等。据调查目前农民习惯用氮肥的方式(以尿素为例)多半是在地表撒施后浇水或随水冲施,农民常常认为这样的施用方式有利于作物快速吸收养分,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其实不然,这样的施肥方式氮肥的当季利用率只有30%-40%,剩余60%-70%的氮素均以挥发、淋湿等形式被浪费,常年增加氮肥的施用量,不但没能满足作物需氮高峰期对氮素的需求,而且破坏了土壤结构,增加了施肥成本。金宝贝微生物菌肥反馈,在施用氮肥时配合金宝贝微生物菌肥,可大大提高氮肥利用率,而且肥料释放时间长。凭借实践经验,在这里简单给种植户介绍一下常见氮肥的种类及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方式,仅供种植户参考。 一、常见氮肥种类。根据氮肥中氮的存在形态分为三类: 1、铵态氮。比如氨水、硫铵、碳酸氢铵(气肥)、氯化铵等。这类氮肥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起效快,易挥发,高浓度对作物尤其是幼苗产生毒害,易与土壤中镁钙离子发生拮抗作用。碳酸氢铵含氮量在,很不稳定,易分解挥发,肥效期短,一般10-15天左右,深埋使用。氯化铵稳定性稍好,不宜对忌氯作物施用,比如白菜、烟草等,硫酸铵稳定性较好,不宜在稻田施用。 2、硝态氮。如硝酸铵、硝酸钾等。这类氮肥易溶于水,易被作物主动吸收,易促进钙镁钾的吸收,易流失,含氮量较低。 3、酰胺态氮。如尿素。酰胺态氮主要通过脲酶的作用下水解,形成铵态氮被作物吸收。含氮量较高,46%。因为要经过转化才被作物吸收,一般转化期根据温度不同需要2-10天,所以起效稍慢,没有铵态氮和硝态氮起效快,但是相对来说肥效较长,正确施用可达30-40天左右。

叩诊原理

三、叩诊 (一)叩诊的方法与顺序 叩诊时病人宜采取坐位或仰位。解开衣服,肌肉放松,呼吸均匀。检查前胸时,胸部前挺;检查背部时,病人头向前略垂,躯干稍向前弯,两肩自然下垂,两手置于膝上,必要时两手抱对侧肩部或肘部,以使背部平坦。 叩诊顺序应先胸后背,自上而下,左右对比,即由肺尖部向下,沿肋间由前向后进行叩诊,注意辨别轻微叩诊音的变化。叩诊前胸及两侧时,板指应与肋间平行。叩背部板指可与脊柱平行,叩肩胛下角水平以下的部位时,板指仍保持与肋间隙平行。叩诊力量要均匀一致,叩诊的轻重应视被检查部位胸壁的厚薄,肌肉的状态而定。 (二)正常的肺部叩诊音 正常肺部叩诊音为清音,肺组织复盖心脏,肝脏实质脏器部位的叩诊音为浊音。左下胸部,因正常的肺组织与含气的胃泡相重叠,所以叩诊时有一鼓音区。 正常肺部叩诊音的音响强弱及音调高低与肺脏含气量、胸壁的厚薄等因素有关。前胸上部较下部叩诊音稍浊。因上叶体积较小,含气量较少,且该部肌肉较多,右肺上部叩诊音比左肺上部稍浊,系由于右侧胸肌比左侧稍厚及右上肺体积较小之故;背后叩诊音较胸前稍浊,因背后肌肉较多。但上述这些正常差异一般不明显。 (三)肺部定界叩诊 1.肺上界 肺上界即肺尖的上界,检查方法自斜方肌前缘中央部开始叩诊为清音,移向外侧,当清音变为浊音时用笔作一记号,再由外叩向内侧,至清音变为浊音,此清音范围即为肺尖的宽度。正常肺尖上缘在锁骨上2-3厘米,右侧较为稍窄,因右肺尖的位置较低,且右侧肩胛带的肌肉常较发达。一侧肺上界缩小,见于肺尖部结核;明显狭小可为该侧肺尖纤维性变或萎缩;肺气肿时叩诊音可增强。 2.肺下界 (1)正常肺下界及其改变:叩诊肺下界时,一般先叩右侧、后叩左侧,在平静呼吸时,自上而下沿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下角线等各垂直线进行叩诊。除在右锁骨中线上叩诊音由清音先变为浊音(称肺肝界,即肝上界),后由浊音变为实音处为肺下界,在其他垂直线上由清音变为实音处,即为该垂直线上的肺上界。 正常人肺下界的位置,右肺下界在锁骨中线上第六肋间隙;腋前线上第七肋间隙;腋中线上第八肋间隙;腋后线上第九肋间隙;肩胛下角线上第十肋骨。临床检查时常简用锁骨中线、腋中线及肩胛下角线的位置(第六、八肋间隙、第十肋骨)。左肺下界除锁骨中线的下端因受心脏浊音区及胃泡鼓音区的影响,不易确定外,其它均与右肺相同。 肺下界的改变:在生理情况下瘦长体型者其肺下界可低一肋;儿童及矮胖者可升高一肋;妊娠末期,两侧肺下界上升。病理情况下,两侧肺下界下降常见于肿气肿;两侧肺下界上升常见于腹内压升高,如高

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一> 氮肥的种类和性质 根据化合物形态分: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 一、铵态氮肥: 含有铵根离子(NH4+)或氨(NH3)的含氮化合物。包括碳酸氢铵(NH4CO3)、硫酸铵((NH4)2SO4)、氯化铵(NH4Cl)、氨水(NH4OH)、液氨(NH3)等。 1.共同特点: (1)易溶于水,是速效养分,作物能直接吸收利用,肥效快。 (2)NH4+被土壤胶体吸附形成交换性养分,移动性小,不易淋失。 (3)遇碱性物质分解产生氨气挥发损失。在使用时,不能和碱性肥料混合使用;在储运时防止挥发(密封、开袋后使用);石灰性土壤深施覆土。 (4)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易发生硝化作用形成硝态氮。 (5)肥效比硝态氮肥慢但长,可作追肥,也可作基肥。 2.常用的铵态氮肥: (1)氯化铵:分子式NH4Cl,含N 24~25%。肥料水溶液呈弱酸性反应;物理性状较好,吸湿性略大于硫酸铵,属于生理酸性肥料。适宜作基肥、追肥,不宜作种肥。施用时忌氯作物不要施用,稻田可长期施用。 (2)硫酸铵:分子式(NH4)2SO4,一般称为标准氮肥。含N 20~21%。肥料水溶液呈弱酸性反应;物理性质好(不吸湿、不结块),属于生理酸性肥料,长期单独施用会使土壤酸化。适宜作基肥、追肥和种肥,适宜各种作物,喜硫作物施用效果更好。施用时不宜长期单独施用,石灰性土壤或水田要深施,水田不宜长期施用。 (3)碳酸氢铵:分子式NH4HCO3,含氮17%左右。肥料水溶液呈碱性反应;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分解挥发损失氨,易发生潮解、结块,不残留任何副成分,被称为“气肥”。可作基肥、追肥,不宜作种肥。施肥时一不离土,二不离水。二、硝态氮肥: 含有硝酸根离子(NO3-)的含氮化合物。包括硝酸铵、硝酸钠、硝酸钙等。 1.共同特点: (1)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属速效性氮肥。

氮肥施用的正确方法

氮肥施用的正确方法 (1)深施覆土。 开沟、挖穴,施入土下,深施氮肥可以减少氮素挥发,促进作物根系吸收,利于加强土壤微生物活动促进固态氮的转化。浮面撒施不仅损失大.且会在环境中因氮气积聚造成农作物肥害。可通过改善土壤通气性,从而促进带动肥、水、热的改善,利于作物根系下扎,扩大根的吸收范围,促进土壤养分利用。耕深依土壤质地和质地构型而不同,应灵活掌握。一般耕深度保持在20~25cm。其中砂土地宜浅,淤土地宜深;有砂土层宜浅,无砂土层宜深。施用深度一般为土表下6~15cm。追施与底施有所不同,追施深度宜在6cm以下,底施深度宜在10cm以下。 (2)看天气情况施肥。 尿素施入土壤经过氨化过程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加快。因此,气温高时宜施用尿素,温度低时宜施用氨水和碳铵.叶面喷氮肥,其肥效的高低与肥液在叶面上停留的时间长短有关。若在光照充足、温度高时喷施,则水分蒸发快,氮元素很难进入叶子细胞:如喷后即降雨,会使氮肥淋失.这样都会失去叶面喷肥的作用.所以最适宜的时间是阴天无雨或下午4时以后喷施。 (3)做好以水调肥。 不同作物和作物不同生育时期对土壤肥水有不同要求。通过农艺措施,使土壤肥水供应与作物需求相一致,可以促进提高氮肥利用。就土壤水分而言.过少时会造成植株萎蔫、气孔关闭,蒸腾减弱;根尖周围离子浓度减少,根压力减弱,严重影响土壤养分向上运输;过多会造成土壤空气减少,根系环境变差,影响根的吸收,还可造成氮素渗漏淋失。以水调肥主要包括遇旱浇水、防除涝灾、前肥后水专项措施。遇旱浇水、防除涝灾与农田基础建设关系密切。水源充足、机械配套、田面平整,则利于保灌和提高浇水质量。干、支、斗、毛管设施配套,及时疏浚。可减少氮素的淋失,利于改善根系环境。前肥后水要客观灵活运用。一般在土壤肥水均出现不足时采用。要根据所施氮肥种类确定浇水时间。铵态氮肥可水肥相跟,酰胺态氮肥宜于施用2d后浇水,硝态氮肥宜于施用数天后浇水。要灵活掌握浇水量,浇水量一般以耕层土壤水分短时饱和为度。 (4)配合有机肥施用。

兽医临床诊断学习题整理

临床诊断学习题整理 一、填空题 1.临床的基本检查方法包括__视诊__,__问诊_,叩诊__,__听诊__,_触诊___和___嗅诊__. 2.吸气时肺泡呼吸音组成只要有:_空气进入时的摩擦音, 空气进入肺泡产生的漩涡运动、弹力纤维扩张。 3.尿液物理学检查主要包括尿液的透明度,尿量,尿色,尿比重,尿气味,尿粘稠度。 4.咳嗽的临床分类干咳,湿咳,稀咳,连咳,痉挛咳,痛咳 5.发热期的长短,发热可分为4种(急性热,亚急性热,慢性热,暂时热) 6.临床诊断学包括三部分内容,分为(方法学)(症状学)(诊断的方法论) 7.听诊的应用范围(心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8.一般门诊条件下,对个体病畜,一般的检查程序如下(并处登记)(病史调查)(现症检查) 9.心搏动的强度决定于以下三个方面(心脏的收缩力量)(胸壁的厚度)(胸壁与心脏之间的介质状态) 10.动物呼吸类型有以下三种类型(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是呼吸) 11.心音的组成因素:瓣膜的振动,心肌的紧张,血液的流动与振动。 12.发热程度可分为(微热)(中热)(高热)(过高热) 13.正常体温值:猪(38~39.5℃)牛(37.5~39.5℃)犬( 37.5~38.5℃)猫( 38.5~39.5℃)马( 37.5℃ ~38.5℃) 14.呼吸困难的根据病症类型有(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混合型呼吸困难) 15.在兽医临床一般检查中,表被状态检查包括3个空 16.红细胞减少贫血依病因分类可分为(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营养缺乏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17.家畜整体状况的检查包括(体格)(营养)(姿势)(运动)(精神) 18.表被检查包括:被毛,皮肤,皮下组织 19.皮肤检查包括:皮肤温度、湿度、弹性、颜色、病损。 20.排尿次数及排尿量的诊断意义(频尿)(多尿)(无尿)(少尿)(闭尿) 21.精神抑制包括:(沉郁 )(昏迷 )(昏睡) 22.注射方法有:(皮下注射 SQ)(皮内注射 IQ)(肌内注射IM )(静脉注射IV)(胸腹腔注射)(瓣胃注射法)(乳 房注射法)(气管注射法) 23.抗凝剂的种类:双草酸混合剂,EDTA-2Na,枸橼酸钠,肝素 24.尿液的化学检查项目:Ph值,尿蛋白,尿葡萄糖,尿潜血,尿酮体,尿比重,胆红素,尿胆原,亚硝酸盐,白 细胞 25.血气分析和酸碱指标测定的3个主要项目是(血液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 26.水肿根据其病因分为(心性)(肾性)(营养性) 27.间接叩诊的方法(指指叩诊)(锤板叩诊发) 28.触诊的方法:按压触诊法,冲击触诊法,切入触诊法 29.口腔检查包括:口唇,口腔,颜色,温度,舌苔,湿度,口腔气味,牙齿形态。 30.真性腹痛分类:急性胃扩张,肠痉挛,肠臌气,肠变位,肠便秘 31.尿管型分类:透明管型,上皮细胞管型,颗粒管型,蜡样管型,脂肪管型 32.建立诊断的步骤:调查病史,收集症状,建立初步诊断,实施防治,经验诊断 33.建立正确的诊断条件:充分占有材料,保证材料客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疾病,全面考虑,综合分析 34.产生错误诊断的原因:病史不全,条件不完备,疾病复杂,业务不熟练 35.填写病历的原则:全面而详细,系统而科学,具体而肯定,通俗而易懂 36.发热的分期:生热期,极热期,退热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