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贸企业较大安全风险作业监督管理规定

工贸企业较大安全风险作业监督管理规定

工贸企业较大安全风险作业监督管理规定
工贸企业较大安全风险作业监督管理规定

工贸企业较大安全风险作业监督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工贸企业较大安全风险作业的监督管理,防止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企业(以下统称工贸企业)的较大安全风险作业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中较大安全风险作业是指工贸企业的有限空间、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以下简称粉爆场所)、煤气区域和熔融金属等作业。

第三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全国工贸企业存在较大安全风险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监管的原则,对本行政区域内工贸企业存在较大安全风险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地方人民政府对工贸企业的安全监管职责划分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第四条企业是较大安全风险作业的责任主体,其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较大安全风险作业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相关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本企业较大安全风险作业的安全生产负责。

第二章较大安全风险作业一般要求

第五条存在较大安全风险作业的工贸企业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第六条存在较大安全风险作业的重点建设项目在进行安全预评价、安全设施设计和安全验收评价时,应当包含对较大安全风险作业的评价、设计和验收。

第七条工贸企业应根据其生产工艺的特点,对设备设施、作业区域等定期进行较大安全风险作业辨识和风险分析,对本企业存在的较大安全风险作业,应提出控制措施,建立台账。

第八条工贸企业应建立健全较大安全风险作业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对较大安全风险的临时性作业,企业应当制定施工作业安全技术方案,并明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工贸企业应对较大安全风险作业执行作业许可管理。未经企业安全和业务主管部门许可,未落实安全措施,不得作业。

对从事有限空间与煤气区域的作业活动应明确现场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监护人员及检测人员的职责,不得在没有监护人员的情况下作业。

第九条工贸企业应对从事较大安全风险作业人员及相关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合格方可上岗。

第十条工贸企业应根据本企业较大安全风险作业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专项应急预案,并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和器材。作业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应掌握相关应急预案内容,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章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

第十一条有限空间作业应先检测后作业,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禁止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值等;检测工作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应根据作业环境需要按规定时限和要求进行检测分析或者强制通风,检测和通风合格后方可作业。

第十二条应当采取可靠隔断(隔离)措施,将作业的有限空间与其他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备设施或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隔断。

第十三条有限空间盛装或残留物料对作业存在危险时,作业前应当对物料进行安全清洗、清空或置换,达到相关安全要求。

第十四条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应当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

第十五条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应充分照明,照明灯具和电压等级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对存在可燃性气体的有限空间,所有电气设备设施及照明灯具应符合防爆安全要求。

第十六条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应根据有限空间

作业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种类和危害程度,依据相关防护标准,配备个体防护装备并确保正确穿戴与使用。救生需要时,

作业人员进入前应当拴带救生绳。

在缺氧或存在有毒物质(气体)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当采取有毒有害气体监测措施,并正确佩戴符合要求的呼吸器具。

在易燃易爆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使用防爆型工具。

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穿戴好防酸碱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防护用品。

在产生噪声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配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护具。

第十七条在有限空间入口附近应当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并告知作业人员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

第十八条工贸企业将有限空间作业外包时,应当委托具有符合本规定条件的承包方,并签订安全生产协议,约定双方的安全生产职责。应当对承包方进行安全风险交底,监督承包方按照施工作业方案实施安全作业。

第十九条工贸企业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一)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要求;

(二)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

(三)检测仪器、个体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四)紧急情况下的个人避险常识、中毒窒息和其他伤害的应急救援措施等。

培训应当有专门的记录,并经受训者签字确认。

第二十条有限空间发生事故时,监护人或发现人应及时报

警,救援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配备必要的呼吸器具、救援器材,在有人监护的情况下进行施救。禁止盲目施救。

第二十一条有限空间作业还应当遵守如下安全要求:

(一)保持有限空间出入口畅通;

(二)交叉作业时,采取避免互相伤害的措施;

(三)禁止作业人员在有毒、窒息环境下摘下呼吸器具;

(四)作业前后应清点作业人员和作业工器具。

第四章粉爆场所作业安全要求

第二十二条存在粉爆场所的企业应当掌握本企业爆炸性粉尘特性、粉爆场所数量及分布等情况,并应根据相应技术规范划分粉爆场所区域等级,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粉尘爆炸、降低爆炸损失。

第二十三条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设备设施,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抑爆、阻爆(隔爆)、泄爆等措施。在其附近应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告知作业人员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等。

通风、除尘、粉尘爆炸预防、粉尘爆炸控制等设备设施未经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同意,不得拆除、更改及停止使用。

第二十四条有粉尘爆炸危险的生产场所或存在可燃粉尘的建(构)筑物,应与其他建(构)筑物隔离或分离,防火间距和防雷电措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二十五条在粉爆场所作业时,所用电气设备、盛装起电粉尘的器具、输送粉尘的管道(带)、金属管道连接处等设备设施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电弧、电火花、摩擦碰撞火花以及静电

的产生。

第二十六条粉爆场所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明火与热表面引燃。生产系统运行期间不得实施明火作业。

第二十七条粉爆场所应当利用自然或机械的方式进行有效的通风。

第二十八条应按生产工艺分区设置相对独立的除尘系统,并根据工贸企业生产工艺及粉尘特性选择除尘设备,除尘设备应按相关技术规范装设专用泄爆口、泄爆装置等。

除尘系统应当合理设计管道与管网,防止粉尘积聚。应根据生产工艺及粉尘特性,选择合适的粉尘回收、处置措施和方法。应当定期对除尘系统进行维护保养,使除尘系统处于完好、有效状态。

第二十九条所有可能积聚爆炸性粉尘的生产车间、储存室等都应及时清扫,清扫粉尘时应当采用负压方式,禁止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

应当建立严格的定期清扫制度,及时清除墙面、地面、横梁、天花板吊顶,设备、管道的水平表面、支腿、管箍等,以及其他不易清扫的隐蔽面上的粉尘。

第三十条在粉爆场所进行检维修作业前,应当完全停止生产系统,禁止边生产,边维修。故障处理及检维修需动火时,动火作业应当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取得相应动火证,清除动火区域可燃粉尘,配置足够的灭火器材,进行必要的隔离并在专人监护下方可进行。检维修不得使用铁质工具,防止产生撞击火花。

第三十一条粉爆场所作业人员应按规定佩戴符合技术要求的防尘口罩、防尘面具、防尘头盔、防护服等防护用品,不应穿戴化纤制品。

第五章煤气区域作业安全要求

第三十二条涉及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煤气的工贸企业应设立煤气防护站,并保证每班至少配备2名作业人员。

第三十三条煤气设施投入使用前,应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确认检测监控设施齐全、安全装置有效、不存在泄漏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十四条煤气设施送气前,应对煤气设施内的空气进行置换。空气置换完毕,才能引入煤气。置换气体应是氮气、蒸汽或合格烟气。

第三十五条煤气设备短时间停止生产应采取保压措施;煤气设备短时间停止生产而保压又有困难时,则应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并将内部煤气吹扫干净。处于生产运行的煤气设备和非生产的煤气设备应当可靠断开。

煤气设施检修或长期停用,应当将煤气设施内的煤气吹扫或置换干净,煤气设施的吹扫应有方案,防止留有死角或盲点。

长期检修或停用的煤气设施,应打开上、下人孔、放散管等,保持设施内部的自然通风。

第三十六条检修的煤气设施,包括煤气加压机、抽气机、鼓风机、布袋除尘器、煤气余压发电机组(TRT)、电捕焦油器、煤气柜、脱硫塔、洗苯塔、煤气加热器、煤气净化器等,煤气输入、输出管道等应当采取加盲板等可靠的隔断措施,不得采

用单一阀门或单一隔断装置。

第三十七条需经常检修的煤气设施的可靠隔断装置处,应设置安全的操作平台。非露天抽堵盲板或开闭眼睛阀,应当采取通风措施。

第三十八条煤气危险区域应按规定设置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进入煤气区域作业时,作业人员应携带便携式报警仪,使用防爆工(器)具,禁止用铁质器具敲打管线、法兰等。

带煤气作业,如抽堵盲板、开闭眼睛阀、更换探料尺、盘根、煤气管道扳眼接管、煤气设施内检修、内外动火等,应当办理作业许可证,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应当佩戴空气呼吸器,并在煤气防护站人员监护下方可作业。监护人员应站在上风向。

第三十九条进入煤气设施内作业时,应当对煤气设施内的气体进行相应项目的检测。检测项目不能互相替代,检测时间不能早于作业开始前半小时。再次进入时,要重新进行检测。经检测合格后,进入煤气设施内作业人员应携带一氧化碳及氧气监测装置,并采取防护措施,设专职监护人。

第四十条进入煤气设施内检修作业,含氧量不应少于19.5%,并应根据一氧化碳的浓度来确定作业时间。一氧化碳浓度超过200毫克/立方米时,必须佩戴呼吸器作业。

第四十一条带煤气动火补焊等作业,设施内煤气压力不应低于100帕,不宜高于300帕。动火点附近应有专人连续监视设施内煤气压力,无法确保规定压力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动火

部位应可靠接地,焊接应采用焊条电弧焊,应准备不燃封堵材料及灭火器材。

第四十二条煤气管道着火时,应立即采取灭火措施。直径小于或等于100毫米的煤气管道起火,可直接关闭煤气阀门灭火。大于100毫米的煤气管道起火应逐渐降低煤气压力,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设施内气体压力最低不得小于100帕。

第四十三条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时,应立即将中毒者转移到安全地点施救。施救人员取下呼吸器具前,应当确认施救地点安全;对失去自主呼吸的中毒人员,应立即就地采取急救措施。

第四十四条工贸企业应当建立各类阀门、排水器、燃烧器、点火器、火焰监测器、检测报警装置、膨胀器、泄爆装置等煤气设施的日常巡检和维护制度。

第六章熔融金属作业安全要求

第四十五条熔融金属生产、处置和贮存设施附近区域、运输线路及附近区域不得有积水,正上方不应存在滴、漏水隐患。要有防水措施,以防止熔融金属遇水爆炸。

对原料、辅助材料严格检查,确保加入炉中的原料、辅助材料干燥无水。

输送、转注熔融金属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在输送、转注前须经充分干燥并保证畅通。

第四十六条吊运熔融金属应当采用冶金铸造起重机。司机室等高温作业岗位应当采取降温防护措施;熔融金属运行区域内设备、电线电缆、管线和建(构)筑物等应当采取隔热防护措施。

第四十七条吊运熔融金属起重机的吊具(钩)、钢丝绳,盛装熔融金属的容器(设备)的耳轴等应定期进行检验。

盛装熔融金属的容器(罐、包)的制造应当符合有关质量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测和修补,保证完好。

吊运的熔融金属液面应保持与盛装容器口至少300毫米的距离。

第四十八条熔融金属吊运线路及运输车辆应当与建(构)筑物以及作业人员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不可与其他物体碰撞。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场所不得设置在熔融金属的吊运(运输)影响范围内。

第四十九条承受重荷载和受高温辐射、热渣喷溅等危害的建(构)筑物,应定期进行结构安全鉴定。

第五十条起重设备进行改造时,应当同时对承重厂房结构进行荷载核定,保证承重结构具有足够的承重能力。

第五十一条保温炉每次放熔融金属铸造前,应检查确认流眼砖、流槽完好,并确保流眼与流槽搭接处堵塞严实,控制流眼流量,防止冒槽。

倾倒熔融金属时,容器(罐、包)周围4米内不可有非作业人员,防止熔融金属飞溅或洒落伤人。

第五十二条铸造开始前应保证铸造井内安全水位,防止熔融金属泄漏发生爆炸。

铸造机应设置应急水源,保证在意外停水或停电时将铸造机流槽中的熔融金属冷却完。铸造机升降平台或托座等不得有储水的空间。

第五十三条铸造井四壁和铸造机升降平台等可能会与熔融金属接触的部位宜涂专用防爆涂料,铸造井口应设置防止熔融金属注入铸造井的沟沿。

第五十四条发生熔融金属泄露后,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及时用熔剂或砂土挡住已流出的金属液体,防止熔融金属大面积流淌或流入积水,尤其是半封闭空间环境中的积水中。当熔融金属引起可燃物着火时,应使用干燥沙子或其他耐火材料扑救,不得使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水剂灭火器灭火。

第五十五条存在高温辐射及熔融金属喷溅危险岗位的作业人员,应当配备阻燃服及其他防护用品。

第五十六条熔融金属地面运输车辆应当采用专用运输车辆,并设置安全监控系统。

第五十七条熔融金属的运输设备应有耐高温、防喷溅的措施,设有完善可靠的制动措施。装载熔融金属车辆在厂区道路行驶速度不得超过10公里/小时。

第五十八条装运熔融金属的专用车辆,不得在煤气、氧气、氢气管道下方和有易燃易爆物质的区域停留。跨越道路上方管道应采取隔热措施。

第五十九条应对熔融金属运输车辆进行定期安全检查、检测、维修和保养,发现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禁止用非法改装的车辆从事熔融金属运输。

第七章监督管理

第六十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工贸企业较大安全风险作业的监督检查,将检查纳入年度执法计划。对检

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和违法违规生产行为,依法作出处理。

第六十一条监督检查人员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应重点抽查企业相关较大安全风险作业管理制度、作业记录台账、安全设备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应急救援装备、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等。

第六十二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监督检查人员加强有关较大安全风险作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为进入较大安全风险作业活动区域的执法人员配备必需的个体防护用品、监测检查仪器和执法取证设备。

第六十三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督促本行政区域内存在较大安全风险作业的工贸企业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六十四条工贸企业较大安全风险作业中存在重大隐患的要责令停止作业,对拒不整改或逾期未完成整改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第六十五条工贸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进行较大安全风险作业辨识和风险分析、建立台账的;

(二)未在较大安全风险作业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的;

(三)未对吊运(运输)熔融金属的起重机、专用运输车等进行定期检测、检验的。

第六十六条工贸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本规定对较大安全风险作业进行辨识、提出控制措施、建立台账的;

(二)未按照本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的;

(三)有限空间和煤气区域作业活动未按照本规定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监测并实行专人监护作业的;

(四)从事较大安全风险作业人员未按照本规定佩(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的;

(五)未按照本规定要求对较大安全风险作业制定专项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和器材,并定期进行演练的。

第九章附则

第六十七条本规定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在作业过程中,人员进入有一定困难或受到限制和约束的密闭或半密闭的空间和场所,以及进出口较为狭窄的设备、设施,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本规定所称粉爆场所,是指存在可燃性粉尘且易引发粉尘燃烧、爆炸的危险场所。

本规定所称煤气区域,是指所有可能产生煤气泄漏、聚集的场所。包括煤气生产、运输、储存与使用的场所等。

本规定所称熔融金属,是指存在生产、处置、贮存、运输熔融金属的作业。

第六十八条本规定自年月日起实施。

工贸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与分析

工贸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与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企业的安全管理滞后,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事故发生率较多,近年来发生多起重特大事故,实在令人痛心。如粉尘爆炸、危化品爆炸事故、火灾事故、触电事故、机械伤害事故等等,使安全管理的这根玄越绷越紧,不得不思考安全管理的有效方式和监管措施,完善我区企业安全管理,使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是做好安全管理的基础。 我区企业主要存在有电子品产业、铝镁金属加工压延、木器生产、纺织品、金属加工、塑料加工制品等企业,这些企业的安全管理的模式各不相同,优劣不齐,对于安全管理以及投入是有限的,领导重视度欠缺,安全管理随着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和政策的变化而变化。目前我区部分企业安全管理主要存在以下现象: 1、企业领导安全管理认识不到位。高层管理者不重视安全管理这项工作,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我公司安全管理、生产安全不会出问题,;不懂不培训、不给资源,领导如何说安全工作就如何做,没有原则性,不懂法不依法。只有企业领导站在法律的高度上看安全管理: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和组织领导,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第一位,真正把安全生产作为大事来抓,一

手抓生产、一手抓安全,把安全发展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消除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二是责任和措施同时落实,坚决消除安全生产措施只是停留在会议上、要说、写、做一致,真正得到贯彻执行,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三是落实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采用现代安全管理科学技术和方法,监管到位,消除安全管理存在一些死角和盲区;四是保障安全生产经费投入的机制健全,随时用随时支取,从而使安全生产条件得到保障。认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全民安全意识,依照自我管理、自我防护为保障前提的自律行为,安全管理不愁做不好。 2、安全管理费用只支无回报,增加成本,减少个人绩效。企业认为安全管理是耗用公司成本,只投入不回报,随意对安全生产的经费提取不当回事,能省就省,应付政府监管部门检查就可以了。安全设施改造,不当回事,修修补补,可以稼动就行,是否有防护功能或者工作效率,不是企业主管实际追求的绩效。遇到政府监管部门要求改造的,就迟迟不动,抑或说不知道怎么做、没有供应商、或者投资费用大,采取缓兵之计、或者了解同行是否有投入或改造行动的,根据状况再采取措施,不是积极改善安全作业环境而是在观望。安全生产经费是必须要依法依规提取的,规定了安全生产经费的使用范围。为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维护企业、职工以及社会公共利益,

重点工矿商贸企业常见事故隐患警示清单

重点工矿商贸企业常见事故隐患警示清单 一、非煤矿山企业 1.主要负责人长期不在岗,不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2.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证过期或者未参加继续教育; 3.未按要求配备地质、采矿、通风等技术人员,未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4.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5.未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矿山工作服、安全帽、防电防穿刺矿工鞋等)从事矿山作业; 6.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没有按照规定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协议中没有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7.将矿山外包工程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相应资质的承包施工单位或者个人; 8.未将矿山工程承包单位及其项目部纳入本单位安全管理体系,未对外包工程的作业现场实施全过程监督检查; 9.发包单位未建立健全外包工程安全生产考核制度;未对承包单位每年至少进行1 次安全生产考核; 10.没有按照采矿设计方案进行开采;重大变更没有进行设计,或者没有通过安全设施设计审查; 11.露天矿台阶超高,生产台阶宽度过窄,不符合安全要求,没有保留安全平台,工作帮坡角大于设计值; 12.边坡浮石没有及时清理; 13.灯光照明不足情况下,从事夜间作业; 14.台阶边坡上下交叉作业; 15.地下矿山采空区超高超宽,采空区未按规定进行处理; 16.危险性较大的矿用设备设施未按规定检测检验,或者逾期未检测检验投入使用;

17.电气设备损坏、带电体外露,电线电缆乱拉乱接,配电系统缺少接地装置。 18.提升运输系统安全设施缺损; 19.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山,没有落实探水防水措施; 20.尾矿库排水、排洪设施堵塞; 21.尾矿坝冲刷拉沟现象严重; 22.汛期时尾矿库未安排全天24小时值班值守,未记录巡查检查情况与监测数据; 23.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 24.采场未设置或者缺少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安全标志; 25.未按要求配备应急救援装备、物资,或装备、物资损坏(如绞车房电话故障,应急药物失效); 26.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和班组未按规定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隐患整改没有做到“五落实”。 二、存在有限空间作业企业 1.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危害性与防范措施不清楚; 2.没有建立健全有关有限空间作业制度和规程; 3.没有对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或者培训内容不全,或者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记录不健全; 4.对有限空间没有进行辨识,没有确定有限空间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情况; 5.没有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 6.有限空间作业前,没有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没有制定作业方案; 7.作业方案或者作业审批表未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审核,未报企业负责人批准; 8.没有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9.检测仪器未经检验或者校准; 10.检测指标不全,未对所有涉及的易燃易爆物质、有害有毒气体浓度进行检测;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有限公司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批准:审核:编写: 发布日期: 2014年9月30日实施日期:2014年9月30日

目录 一、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职责和考核制度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件:隐患排查整改治理(通知单)汇总表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隐患排查治理标准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件一、事故隐患信息表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件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表[季度]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件三、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表[年度]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件四、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报表错误!未指定书签。 附件五、2017年安全隐患排查计划表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职责和考核制度 (一)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坚决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落实各级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建档、监控工作,预防各类事故发生,特制订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二)制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十三号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第16号令 《安全检查及隐患治理管理制度》 (三)实施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公司各单位及外来施工单位。 (四)时间安排 此次安全隐患排查专项行动从2017年1月1日开始至2017年12月31日结束。 (五)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各单位实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管理部,负责日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 组长:谭秋明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总)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无棣恒福盐化有限公司 2018年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辨识公司范围内影响安全的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其风险程度,确定一般和重大风险,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以预防、降低或消除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包括: ——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3 频次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管控的时机:常规活动每年一次,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 4 依据 4.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十三号) 4.2《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4.3《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 2971-2017 5 原则 5.1根据本公司的安全生产的实际运行情况,成立风险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风险管控小组组织各单位进行风险辨识和分级管控。 5.2公司风险管控领导小组成立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生产厂长 成员:部门负责人及班长等。 5.3各级职责 组长职责:负责组织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领导小组成员做好组织、协调、计划、实施、总结、归纳、汇总、上报、专家审核等过程的工作,批准重大及重要的风险清单。 副组长职责:负责体系建设工作组织协调、过程培训、技术指导,完成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文件编制,对体系建设过程中各部门提出奖惩建议。 组员职责:具体落实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工作,完成各自区域内的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对评价结果负责。 其他部门:按照“分级管理、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企业生产、工艺、设备、电气等部门及人员积极按照企业部署,成立本部门风险管控工作小组,完成本部门、本业务范围内的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对评价结果负责。 6 工作程序 6.1首先对所有人员进行风险管控培训。

企业安全环保风险防控管理办法

安全风险管控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安全环保风险防控管理,增强风险防控能力,预防和减少安全环保事故,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机关、各车间及其所属单位的安全环保风险防控管理。控股公司通过法定程序实施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危害因素,是指可能引发安全环保事故事件,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的根源和状态。 危害因素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能量、危险物质及其载体。第二类危害因素是指能量、危险物质的控制措施的失控状态,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和管理缺陷。第二类危害因素泛指事故隐患。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安全环保风险防控是指在危害素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预先通过工程技术、教育培训、管理改进等措施对风险进行治理,以消除、削减和控制风险的过程。 第五条安全环保风险防控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一)“五及时”原则。危害识别与风险防控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理、及时销项、及时评估、及时统计”,确保风险受控,避免类似隐患重复出现。 (二)过程控制、分级防控。从设计、施工、投产、运行等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进行生产安全风险防控,每一层级按照规定组织开展危害识别,查找隐患、评估风险,逐级落实防控责任和措施。 (三)直线责任、将安全环保风险防控的职责落实到职能部门和管理岗位,实现管工作必须管风险。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公司安全科是安全环保风险防控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制订实施安全环保风险防控管理规章制度,培训、指导、监督、考核所属单位安全环保风险防控工作。 (二)组织开展安全环保危害识别和风险防控工作,监督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 (三)负责运行维护本公司安全环保风险防控信息库,定期统计分析通报风险和隐患情况。 第七条车间负责组织开展所辖业务的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制定并落实所辖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环保风险防

山东省工贸行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评估标准(试行)

山东省工贸行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评估标准(试行) 考核 指标 考核要点达标标准评分标准考核方法考核记录扣分 基本 要求(80分)组织机构 (20分) 1、企业应建立双重预防体 系建设组织领导机构,组织 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应包括企 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 及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 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 主要领导职务,全面负责企 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2、企业应明确企业主要负责 人,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负 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双重预 防体系建设应履行的职责, 并在安全生产责任制中增加 安委会、安全领导小组相关 职责。 3、企业应制定双重预防体系 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分 工、工作目标、实施步骤、 工作任务、责任人与分工、 进度安排等。 1、未以正式文件明确建立企业双重预防 体系建设组织领导机构的,扣5分。 2、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组织领导机构 的组成人员不全,缺一个岗位扣2分; 企业主要负责人未担任主要领导职务 的,扣5分,扣满5分为止。 3、未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 及各部门负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双重预 防体系建设和运行职责的,一项不符合 扣2分,扣满10分为止。 4、未制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 或者实施方案中主要工作程序与通则、 细则等标准要求不符,不具有指导性的, 扣5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未 明确工作任务、责任人与分工、工作进 度等,一项不符合扣2分,扣满5分为 止。 否决项: 未建立双重预防体系组织机构并明确企 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及各部门负 责人及重要岗位人员相关职责的,评估 不通过。 查文件: 1、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组织机 构成立文件、安全生产责任 制。 2、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 案。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确保企业的生产安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要求,全面推行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职业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第三条本制度对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提出了要求,适用于集团公司总部、各直属单位。全资及控股权属企业,应根据本制度和国务院安委办《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等文件精神,结合各自实际,实现本制度的转化、对接和落实。 第二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 第四条各单位应当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的规定,充分考虑危害的根源和性质,对本单位潜在的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安全生产危害因素进行辨识。 第五条各单位应当结合实际,选择有效、可行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可使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选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第六条各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和全体员工,采取安全绩效奖惩等有效措施,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过程要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高度关注暴露人群,聚焦重大危险源、劳动密集型场所、高危作业工序和受影响的人群规模。 (一)生产工艺固有风险重点评估内容。 1.设计施工情况、边坡高度、边坡角、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封闭圈以下深度、排土场情况和周边环境等。 2.设计施工情况、库容、坝高、汇水面积、筑坝方式、浸润线控制情况、库址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等。 (二)设备设施重点评估内容。 1.生产设备设施系统的机械化程度和自动化水平。 2.生产、调度、管理、监控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3.设备设施的技术水平,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应用情况。 4.设备设施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情况。 5.设备设施定期检测检验执行情况。来安全生产监管指令落实情况。 第七条各单位应当对辨识出的安全生产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第八条各单位应当将安全生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D级\1级(重大风险)、C级\2级(较大风险)、B级\3级(一般风险)和A级\4级(低风险),分别用红、

工贸行业安全监管分类标准

工贸行业安全监管 分类标准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行业安全监管分类标准(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管四〔2014〕29号)内容,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11),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行业安全监管作出分类标准。 冶金 (02) 有色 (03) 建材 (05) 机械 (07) 轻工 (24) 纺织 (42) 烟草 (45) 商贸 (46) 冶金行业 一、炼铁:指用高炉法、直接还原法、熔融还原法等,将铁从矿石等含铁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的生产活动。 二、炼钢:指利用不同来源的氧(如空气、氧气)来氧化炉料(主要是生铁)所含杂质的金属提纯活动。 三、黑色金属铸造:指铸铁件、铸钢件等各种成品、半成品的制造。

四、钢压延加工:指通过热轧、冷加工、锻压和挤压等塑性加工使连铸坯、钢锭产生塑性变形,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的钢材产品的生产活动。 五、铁合金冶炼:指铁与其他一种或一种以上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合金生产活动。 有色行业 一、常用有色金属冶炼:指通过熔炼、精炼、电解或其他方法从有色金属矿、废杂金属料等有色金属原料中提炼常用有色金属的生产活动。 (一)铜冶炼:指对铜精矿等矿山原料、废杂铜料进行熔炼、精炼、电解等提炼铜的生产活动。 (二)铅锌冶炼 (三)镍钴冶炼 (四)锡冶炼 (五)锑冶炼 (六)铝冶炼:指对铝矿山原料通过冶炼、电解、铸型,以及对废杂铝料进行熔炼等提炼铝的生产活动。 (七)镁冶炼 (八)其他常用有色金属冶炼 二、贵金属冶炼:指对金、银及铂族金属的提炼活动。 (一)金冶炼:指用金精(块)矿、阳极泥(冶炼其他有色金属时回收的阳极泥含金)、废杂金提炼黄金的生产活动。 (二)银冶炼:指用银精(块)矿、阳极泥(冶炼其他有色金属时回收的阳极泥含银)、废杂银提炼白银的生产活动。 (三)其他贵金属冶炼 三、稀有稀土金属冶炼:指钨钼、稀有轻金属、稀有高熔点金属、稀散金属、稀土金属及其他稀有稀土金属冶炼活动,但不包括钍和铀等放射性金属的冶炼加工。 (一)钨钼冶炼

工贸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工贸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方案 一、总体要求 通过全面、深入对我县工贸行业的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推动企业进一步健全并落实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把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抓紧抓实,坚决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我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这次大检查顺利进行,决定成立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隐患大排查领导小组,由县安委会副主任、县安监局局长任组长,县安监局副局长、县工业园安监分局任副组长,县质监局、气象局、消防大队、供电公司等安委会成员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安监局综合股。 三、检查范围 全县工贸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重点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场所、交叉作业场所、煤气使用、粉尘作业、人员密集场所等。 四、检查内容

1.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及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 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程执行情况。 3.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情况。 4.设立职业卫生领导机构,落实专人管理,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5.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作业规程建立、执行情况。 6.作业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情况,依法履行安全设施和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情况等。 7.隐患排查整改和重大危险源监控情况。 8.企业安全生产重要设施、装备的完好状况及日常管理维护、保养情况;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的存储容器、运输工具的完好状况及检测检验情况。 9.应急管理情况,配备应急救援物资、制订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演练情

公司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xx公司企业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全风险管理实施细则 2xxx发布 2xxx实施 xx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方针,全面加强风险预控,规范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有效遏制和坚决防范事故,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本标准由xx公司标委会提出 本标准由xx公司安全监察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安全监察部 本标准主要修订人:xxx 本标准审核人:xxx 本标准审定人:xxx 本标准批准人:xxx 本标准委托安全监察部负责解释。 安全风险管理实施细则 1、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现场以及所辖的多经企业安全管理的风险评价与控制,适用于作业现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和非正常情况,包括新改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拆除、报废各阶段的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信息更新以及重大危险源的风险管理(包含危险点分析与预控管理)。 2、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十三号)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企业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国能安全〔2015〕1号)《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xxxx公司电力企业作业环境本质安全管理重点要求》(2017版) 《xxxx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暂行规定(2017年版)》? 3、定义 本制度中的“安全生产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4、风险预控管理 组织机构与职责

(安全生产)2020年工贸行业安全监管分类标准

工贸行业安全监管 分类标准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行业安全监管分类标准(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管四〔2014〕29号)内容,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行业安全监管作出分类标准。 冶金 (02) 有色 (03) 建材 (05) 机械 (07) 轻工 (24) 纺织 (42) 烟草 (45) 商贸 (46)

冶金行业 一、炼铁:指用高炉法、直接还原法、熔融还原法等,将铁从矿石等含铁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的生产活动。 二、炼钢:指利用不同来源的氧(如空气、氧气)来氧化炉料(主要是生铁)所含杂质的金属提纯活动。 三、黑色金属铸造:指铸铁件、铸钢件等各种成品、半成品的制造。 四、钢压延加工:指通过热轧、冷加工、锻压和挤压等塑性加工使连铸坯、钢锭产生塑性变形,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的钢材产品的生产活动。 五、铁合金冶炼:指铁与其他一种或一种以上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合金生产活动。

有色行业 一、常用有色金属冶炼:指通过熔炼、精炼、电解或其他方法从有色金属矿、废杂金属料等有色金属原料中提炼常用有色金属的生产活动。 (一)铜冶炼:指对铜精矿等矿山原料、废杂铜料进行熔炼、精炼、电解等提炼铜的生产活动。 (二)铅锌冶炼 (三)镍钴冶炼 (四)锡冶炼 (五)锑冶炼 (六)铝冶炼:指对铝矿山原料通过冶炼、电解、铸型,以及对废杂铝料进行熔炼等提炼铝的生产活动。 (七)镁冶炼 (八)其他常用有色金属冶炼 二、贵金属冶炼:指对金、银及铂族金属的提炼活动。 (一)金冶炼:指用金精(块)矿、阳极泥(冶炼其他有色金属时回收的阳极泥含金)、废杂金提炼黄金的生产活动。 (二)银冶炼:指用银精(块)矿、阳极泥(冶炼其他有色金属时回收的阳极泥含银)、废杂银提炼白银的生产活动。 (三)其他贵金属冶炼 三、稀有稀土金属冶炼:指钨钼、稀有轻金属、稀有高熔点金属、稀散金属、稀土金属及其他稀有稀土金属冶炼活动,但不包括钍和铀等放射性金属的冶炼加工。 (一)钨钼冶炼 (二)稀土金属冶炼 (三)其他稀有金属冶炼

工贸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附件4 工贸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试用版) 目录 1.适用范围 (3) 2.编制依据 (3) 3.总体要求、目标 (3) 4.职责分工 (3) 5.术语和定义 (3) 6.事故隐患排查方法 (4) 7.事故隐患排查标准 (5) 8.事故隐患治理原则与程序 (5) 9.事故隐患治理措施 (5) 10.事故隐患治理效果验证 (6) 11.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记录 (6) 附件1.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样表 (8) 附件2.隐患排查治理记录样表 (9) 附件3.隐患排查治理公示样表 (9) 附件4.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样表 (9) 附件5.一般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样表 (10) 附件6.重大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样表 (11)

附件7.隐患分类汇总样表 (13) 附件8.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示范)企业成果清单 (14) 附件9.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程序框图 (15)

1.适用范围 本实施指南适用于冶金等工贸行业企业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编制依据 本指南编制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及相关政策要求,并充分结合公司安全管理实际。 3.总体要求、目标 3.1总体要求。实现作业现场事故隐患的动态管理,按照责任制要求,确保事故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治理,最大限度防止各类事故发生。 3.2总体目标。实现作业现场隐患排查治理的“全覆盖、无死角、无空档”;实现“零隐患、零伤害”目标。 4.职责分工 按照专业特点、区域特点、职能层级等进行职责分工。 5.术语和定义 5.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简称隐患、事故隐患或安全隐患。隐患通常指潜藏或不易发现的危险或祸患。在安全生产领域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5.2隐患分级 隐患的分级是以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影响范围为标准的,可以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5.2.1一般事故隐患 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5.2.2重大事故隐患 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对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目的 为加强公司风险管理和岗位风险控制,预防事故发生,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经营过程中安全风险的评估与控制。 职责 3.1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是安全风险评估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负责建立、更新危险源档案,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更新。 3.2公司各部门应参与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工作。 工作程序 4.1风险评估活动的实施步骤 4.1.1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人主持风险评估活动,成立评估组织。 4.1.2收集识别国家、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的有关规定,组织员工学习与之相关的内容。 4.1.3全员以部门为单位参与对作业活动的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 4.1.4以岗位为单位收集整理危害辨识、风险评估结果及控制措施,逐级进行审核签字后,提交本公司评估组织。 4.1.5评估组织成员通过定性或定量评估,确定评估目标的风险等

级。 4.1.6辨识出的危险源,评估组织成员应进行现场勘察,明确危险有害因素。4.1.7评估组织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4.1.8各单位根据评估结果,分析风险控制管理等级,分级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实施和管理。 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 5.1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控制措施的先进性和安全性,控制措施的经济合理性。 5.2控制措施应包括: 1)工程技术措施,采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装备,实现本质安全; 2)管理措施,学习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规范安全管理; 3)教育培训措施,采取有效的教育培训方法和手段,达到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的目的; 4)个体防护措施,根据岗位需要配备安全防护用品,保证防护用品质量,减少职业伤害和职业危害。 6.风险等级的分级管理 6.1确定为重大风险等级的,由公司进行管理。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审核风险控制措施,由公司主管领导最终签字确认。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监督控制措施的实施,定期监督检查,确保重大风险控制的有效性。

2016年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附件 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坚决防和遏制重特大事故,指导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行业(以下简称工贸行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根据《中华人民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判定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判定工贸行业的重大事故隐患,有关行业领域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条工贸行业重大事故隐患分为专项类重大事 故隐患和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适用于所有相关的工贸行业,行业类重大事故隐患仅适用于对应的行业。 第四条专项类重大事故隐患,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行业领域 1.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建(构)筑物为多层厂房时,未设置符合要求的泄爆口的。 2.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设置在居民区的。 3.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设置有会议室、更衣室、休息

室的。 4.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除尘系统未按工艺分片(分区)独立设置,各除尘系统管网互通互联的。 5.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除尘系统未按照可燃性粉尘爆炸特性采取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措施的。 6.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除尘系统选用干式电除尘器或正压送风除尘的。 7.粉尘爆炸危险20区、21区域电气设备未使用防爆电气的。 8.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设备设施未采取可靠的防雷、防静电接地措施的。 9.未制定粉尘清扫制度,对作业现场及设备部积尘未进行及时规清理的。 10.遇湿易自燃的铝、镁等金属粉尘的生产、收集、贮存,未采取防止粉料自燃措施或未配备防水防潮设施的。 (二)使用液氨制冷的行业领域 1.包装间、分割间、产品整理间等人员较多生产场所的空调系统采用氨直接蒸发制冷系统的。 2.快速冻结装置未设置在单独的作业间,且作业间作业人员数量超过9人的。 3.液氨管线通过有人员办公、休息和居住的建筑物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风险辨识与分级管控制度 编制: 批准: 2019年4月

关于公司成立风险辨识、分级管控领导小组的通知 公司各级部门: 为更好地推进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工作,落实风险辨识、管控措施,经研究决定成立风险辨识、分级管控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公司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建设领导工作。 组长:XX 成员:XXXXXXXXXX XXXXXXX 2019年3月1日

风险辨识、分级管控职责 1 主要职能部门职责 1.1 安全生产委员会职责 1、本着“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的原则,搞好公司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和劳动保护工作,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法令和上级指示,教育广大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3、主持审定全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措施规划,年度安全生产及风险管控工作计划,安全经费、考核、奖惩方案和重大隐患问题的解决方案,积极改善员工劳动条件,搞好安全生产系统管理。 4、确定年度、季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组织各项安全制度、风险管控措施的贯彻、落实。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和各种活动。 5、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总结,评选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个人。总结和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表彰和奖励安全生产先进典型。 6、负责对重大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事故结案后,研究决定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 7、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安委会,分析和掌握安全生产动态,查找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重大问题提交公司领导会议研究决定解决方案。并做到定期向上级汇报安全工作情况。 8、安全生产委员会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想安全、管安全。积极做好安全生产中的宣传教育工作。督促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搞好全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劳动保护工作。 9、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

工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要点

工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要点 一、工作目标 (一)加强工贸行业安全基础建设,不断提升工贸行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二)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推进,积极推进工贸行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全县规模以上工贸企业一年内必须达到三级及以上安全标准化标准。 (三)着力提高工贸企业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科学化水平。 二、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推进工贸行业管理工作 1、促进工贸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通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进一步推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落实。 2、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和政策要求,通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及时发现并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坚决打击取缔非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淘汰和取缔落后和不安全地生产和工艺技术,促使本质安全。 (二)进一步加大打非治违和隐患治理力度 3、持续开展“打非治违”,严肃查处各类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行为。 4、建立完善企业自查、专家检查和政府督查相结合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促进隐患排查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督促指

导企业落实安全隐患治理主体责任,按照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原则,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帐,对重大隐患及风险要向职工公告。 (三)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基础建设工作 5、抓实安全“三同时”制度宣传;进一步宣传《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6号),使管理部门、工贸企业掌握国家政策要求,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6、加强安全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进工贸企业安全科技装备、信息化建设及技术改造,淘汰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安全性能低下、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设备和工艺,提高企业安全保障能力。 7、巩固完善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达标等级。积极推进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四)进一步抓好重点行业安全监管工作 8、石油天然气::以防管道损坏、破裂、泄漏、油气燃烧爆炸等为重点,认真开展油气输送管道安全专项整治,以防井喷失控和防硫化氢中毒为重点,抓好钻井、完井、修井、试油(气)、采油(气)等作业现场安全监管,高含硫气井要落实放喷点火现场决策人和点火程序。 9、冶金、有色、建材等行业:以防煤气中毒、防高温灼烫和防炉体烧穿等为重点,认真开展焦炉、高炉和转炉炉体安全、煤气、高温

工贸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流程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为进一步实践和树立科学发展观,确立安全发展的理念,严格落实《国家安全总局第16号令》关于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检查责任制的落实,全面排查整治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认真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逐步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1.目的和内容: 1.1为了建立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规定了事故隐患分类﹑排查、报告、整改及奖励办法。 2.适用范围:丽舍(烟台)木业有限公司 3.职责: 3.1公司总经理对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负全面的领导责任,负责组织建立健全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保证安全资金的投入,逐步解决各类安全隐患。 3.2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生产部厂长为分管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项目部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负主要领导责任。各车间主任、班组长对所辖范围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负责,每个职工对本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负责,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厂长、车间主任或公司领导报告。 3.3公司管理科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分类,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对各类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负责对事故隐患报告奖励资金的汇总和发放等。

3.4各车间、班组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监控治理。 3.5公司财务科负责事故隐患报告奖励资金和事故隐患治理资金的落实。 3.6公司技术支援部对隐患整改措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负责。 4.事故隐患 4.1事故隐患的含义: 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4.2事故隐患的分类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 4.2.1一般事故隐患 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4.2.2重大事故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5.工作程序 5.1组织机构 5.1.1公司成立安全隐患排查领导小组,分别由公司总经理李元镕任组长,公司生产厂长李昌松任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安全隐患排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生产部办公室,主要负责活动开展的日常管理工作。 5.2隐患的排查与报告 5.2.1隐患的排查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一、总则 1、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钱安全风险管理,防范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维护企业稳定,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制度。 2、各部门按照“分级控制”的原则,建立“分工明确、上下协同、专业配合、共同防御”的安全风险预警和控制体系,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建立安全风险预警和控制工作流程,根据安全风险列别及严重程度,落实预防和应急措施,化解和降低安全风险。 3、各专业管理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履行部门职责,落实安全责任,认真做好本专业管理范围内安全风险预警和控制工作。 二、安全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 1、风险评价的方法 风险矩阵法 将可能性发生的大小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分别用定性的语言或表明相对差距的分值来表示,然后将两者结合起来,得到形似矩阵的风险程度的表示。 可能性能级分类 后果等级 危险程度等级

风险矩阵 MES法 LEC法 风险控制 是指根据危害评价的结果,选择、制定和实施适当的风险控制计划来处理风险,它包括风险控制方案范围的确定,风险控制方案的评定、风险控制计划的安排和实施。 2、安全对策措施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在考虑、提出安全对策措施时,有如下基本要求: 1)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危害; 2)能处置危险和有害物,并降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 3)能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危害; 4)能有效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 5)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件。

3、制定安全对策措施应遵循的原则 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 安全对策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1)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 ●当安全技术措施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安全技术措施上的要求,并应按 下列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选择安全技术措施: ●直接安全技术措施。 ●间接安全技术措施。 ●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 ●若间接、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事故、危害发生,则应采用岗位安全作业 标准、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体防护用品等措施来预防、减弱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应遵循的具体原则 ●消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如生产 中以无害物质代替有害物质,实现自动化、遥控技术等。 ●预防—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确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预防危险、危害 的发生,如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熔断器、防爆膜、事故排放装置等。 ●减弱—在无法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险、危害的措 施,如采用局部通风排毒装置、生产中以低毒性物质代替高毒性物质、降温措施、避雷装置、消除静电装置、减振装置、消声装置等。 ●隔离—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开和将不能 共存的物质分开,如遥控作业、安全罩、防护屏、隔离操作室、安全距离、事故发生时的自救装置(如防护服、各类防毒面具)等。 ●联锁—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应通过连锁装置终止危险、危 害发生。 ●警告—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设置 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 2)安全对策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 ●针对性是指针对不同岗位的特点和评价中提出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后果,提出

关于部分工贸行业企业退出安全监管的通知(2020)

关于部分工贸行业企业退出安全监管的通知(2020) 各镇人民政府,各安委会成员单位: 为进一步科学界定冶金等工贸行业范围,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应急管理部重新修订了《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行业安全监管分类标准(试行)》(应急厅〔2020〕17号),2019年1月31日应急管理部《关于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监管分类标准(试行)》正式发布。按照应急厅〔2020〕17号文件和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关于贯彻落实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行业安全监管分类标准(试行)的函》文件精神,部分工贸企业不再属于八大行业的监管范围,应退出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监管,现将有关内容通知如下: 划归经信局: 安徽龙港船舶制造有限公司(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业) 划归商务局: 安徽中和食品有限公司(畜类屠宰) 划归农业农村局: 安徽德隆禽业有限公司(禽类屠宰) 安徽宏海畜禽制品有限公司(禽类屠宰) 安徽飞越禽业有限责任公司(禽类屠宰) 安徽省和县恒兴米业有限公司(农副产品初加工业) 和县金城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农副产品初加工业) 安徽阳光面粉有限责任公司(农副产品初加工业) 和县翠微斋食品有限公司(农副产品初加工业) 和县西埠镇大响粮油有限公司(农副产品初加工业) 和县谷香米业有限公司(农副产品初加工业) 和县万谷粮油有限责任公司(农副产品初加工业) 和县香泉镇利民粮油厂(农副产品初加工业)

和县善厚米业有限公司(农副产品初加工业) 和县陶店米业有限公司(农副产品初加工业) 和县善丰米业有限公司(农副产品初加工业) 以及其他各类涉农初加工企业。 2020年5月22日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