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作文指导立意选材

中考作文指导立意选材

中考作文指导立意选材
中考作文指导立意选材

中考作文指导——立意与选材

复习目标:

1.明确作文中选材与立意的关系;

2.掌握与立意要求和选材方法;

3.在实际案例中感知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复习重难点:

掌握选材与立意的方法和要求,并完成写作。

复习过程:

一.关于立意的指导。

导入语:前两天啊,老师碰到个亲戚的孩子,写了一篇《假如我是老师》,里面写自己想做一个贪财、不负责任、毫无公平之心的老师。你们觉得这样的文章会的高分吗?我想这种文章肯定会被打入冷宫。但是也有一些文章,整体看来写得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偏偏得不了高分。大家想到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今天我们首先来研究一下有关此方面的关键问题——立意。

1.请同学说说什么是立意。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立意就是确立中心思想。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因为,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如中枢神经,统领全文,贯穿首尾,制约每段,支配每句。故“意在笔先”,作文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把表达的意图,说明的问题,论述的道理,首先确定好。

2.把握立意的要求。

请学生说说你认为一篇好作文,它的立意的要求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后明确:立意的要求是正确、集中、深刻、新颖。

〔一〕立意要正确:

立意正确是作文的根本要求。一般说来,我们作文的立意都应该是积极、健康的,力求反映生活中的本质内容,要有一定的社会普遍性。也就是说,文章的主题,应该是大家能够认可或是积极倡导的。最好是健康向上,体现出现代中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的。当然,社会生活中不乏阴暗面、消极事。考生也并不是不可写揭露社会之阴暗面、消极事的文章。关键在于中学生知识面窄,人生阅历浅,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分析问题时往往缺少理性,容易片面化。只写揭露社会中阴暗面、消极事,一定要把握好尺度,看问题绝对不能片面化、绝对化。切莫只顾自己宣泄情感。

(二)立意要集中

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突出一个主题。就像我们平时说话,不能同时表达两个意思;否则,就会让别人听得糊涂,摸不着头脑。一篇作文,可以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几件事;可以写一个人,也可以写几个人,但表达的意思主要是一个,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立意集中,就是要把中心思想突出;越突出,文章就越有感染力。这是文章的基本要求。(三)立意要深刻

鲁迅先生曾说:“抓住一点,深深开掘。”写文章,要透过观察,直奔本质。从中找出最具有时代精神的,最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如最近发生的、别人不常用的,或自己有切身体会的材料。我们可以从小题材、小问题落笔,通过引申发挥,揭示具有普通意义的主旨。

( 四) 立意要新颖

就是写作意图要紧扣时代的脉搏,所考虑的问题有新的角度,所写的内容有独立的见解。如像摄影一样,虽然在不同的侧面、角度都可拍摄,但只有选取一个最佳、最合适的镜头,才能摄出最佳的照片。在写法上,应采取新颖别致、富于变化的写作方法,使人读了,耳目一新,受到感染。如果是简单地套用或袭用别人的东西,或脱离当前的实际,不敢正视

现实,回答新的问题,就很难引起读者的兴趣。

请学生看几位同学的作文立意,并说说你对此的看法。从而引出立意新颖的常用方法。

(1)如写“拔河的启示”,一般人常会想到“人多力量大”,如果从别的角度想一想,诸如“贵在鼓劲”、“提倡韧的精神”、“啦啦队的精神”等,就可能写出见解新颖的文章。

——“旧瓶装新酒”。针对人们习惯了的事物、思想、理念,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看法和见解,这样便能开拓出不俗的立意。

(2)如写《我爸真傻》,我们如果仅从字面的“傻”字构思立意选材,恐怕不易有什么新的突破,但我们如从“不傻”二字立意写出看似“傻”而实质不傻的高尚情趣,那文章当然会显得新颖而深刻了。

——“反弹琵琶”。即运用逆向思维,敢于从反面提出自己与传统和世俗相悖的观点,以新眼光,新观念来分析事物,评价事物。

(3)某同学写话题是“我”的作文,在文中的“我”是一条河中的小鱼,写了目睹十年前和十年后小河的变化,点出了环境的污染。

——聚焦时代。即文章最好能紧扣时代脉搏,针对社会现实,关注社会的热点,反映时代精神,这样我们的作文就会常写常新。写对于救助弱势群体的看法,对环境污染的看法等等,把自己对材料的独特体验、见解、评价等纳入进去。这样的文章,革除陈腐之气息,尽吹新鲜之微风,让人耳目一新。

3.关于立意的课堂练习。

(1)出示题目和要求:风,有自然界的,也有人类社会的;有可亲可爱的,也有可憎可恶的。请以“风”为话题,进行立意练习。(要求写两三句话。如:我想到了——。)(2)学生打草稿,交流汇报。

二.关于选材的指导。

导入。拿到一道作文题,立意定下来之后,接下来考虑的就是选材。作文选材的范围很广,正因为此,有些考生反而失去了方向,要么抓耳挠腮,一时不知从何人手;要么选材流于空洞,缺少真情实感。其实,特别是对于记叙文而言,材料的范围是很宽的,一个事件(重大的或平常的)、一个人物(高尚的或普通的)是材料,一个情景、一个场面甚至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也都是材料。这些材料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来自我们对它们的感受、思考和认识,而这些感受、思考和认识,也是我们要积累的写作材料。

1.掌握选材的方法。

那么,究竟如何选材才能获得高分呢?可采取以下方法。

(请学生先看片段,然后说说片段写了什么,你觉得这是一段怎样的片段。然后教师揭示出选材的方法。)

一、选真实的素材。

“感人心者在乎真”,真实是文章的生命。也就是说,作文要立足于现实,从自己身边的、亲身经历的事写起,写出切身的体验,说出内心的感悟与震撼,如此,内容才会具体,感情才会真挚,从而感染人。

片段一:

从柜角和墙脚的夹缝中看到两只小爪子,接着,是一对可怜巴巴的眼睛。这是一只小老鼠,它悄悄地出来,小心地嗅着什么。

“姐。它准是饿极了!”

弟弟的话使我心里一动,我竞可怜起这只老鼠来了——饿的滋味毕竟不好受呀!一只小小的老鼠能吃多少?我干嘛非要打死它呢?想到这,我放下火钳子,从弟弟手里拿过丰块饼干,轻轻地放在老鼠刚才露头的地方,走开了。一会儿,只见老鼠咬起饼干慌慌张张地离去……

过了些天,我拉开抽屉时,惊呆了:抽屉里一片狼藉,崭新的作业本被啃去一角,旁边还有不少老鼠屎。

唉,老鼠,毕竟是老鼠啊!

(选自《灭鼠记》)

点拨:作者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感来写老鼠的可怜与可恶,带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我们在赞赏小作者心地善良的同时,也为老鼠的劣习不改而痛恨。

二、选小巧的素材。

据说,宋朝有个姓马的画家,他画山,画水,画庙宇……总是画其中一部分,从不画全景。然而他的画,山水灵动,人物鲜活,人们干脆叫他“马一角”。马一角的聪明之处在于选材以小见大。其实,作文何尝不是如此呢?大凡文学大家都善于从小口切入,以看似平凡的琐事来反映重大题材,达到一滴水见太阳的效果。

片段二:

我从爸爸手里接过针,犹豫起来:怎么挑才好呢?用劲大了,怕妈妈叫疼;用劲小了吧,又怕刺儿挑不出。要是不赶快把刺儿挑出来,妈妈的手指就会发炎脓,那样她会更痛苦。于是,我让爸爸紧紧捏住妈妈手指的两侧,我看准刺儿的部位,沿着刺儿的周围拨开皮层,使藏在里面的刺儿露出来。我小心翼翼一针一针地挑着,拨着,刺儿终于露了头,我用针尖朝上拨一次,妈妈便咬一次牙,眉头拧成了疙瘩……经过一阵忙活,该死的刺儿总算被我给挑了出来,最后我在妈妈的手指上摸了摸,捏了捏。

(选自《第一次给妈妈挑刺》)

点拨:亲情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而小作者就是选取给妈妈挑刺这样细小的琐事来写,通过“我”的心理、动作刻画,彰显了对妈妈的爱。事件虽然细小,但表达的亲情主题却是深刻的。

三、选有趣的素材。

每个人的生活并不仅仅就是每天刻板地工作与学习,许多时候,正是一些情趣让我们沉醉于生活中,乐此不疲,老师诙谐的批评,同学善意的嘲讽,朋友无理的取闹………诸如此类的情趣正是我们生活中的料,让我们生活得有滋有味。假如我们把这些闲情趣事用生花妙笔记录下来,必会感动每一个生活在平中的人。

片段三:

睡得酣畅漓。老政笑眯眯地走下讲台,轻敲“老大难”的脑:“打雷了,下雨了,收衣服了!”口气温柔俨然“大”里的唐僧。同学们都已经忍笑憋到内伤,但显然“老大难”未曾感受到老政的温柔,依然酣然梦中,面泰然。只见老政抬起手掌,用尽全力拍了下去,这下去非死即伤,我们都替“老大难”担忧。没想到掌竟然落到了桌子上,声如雷震。“老大难”猛然醒,霍然起立,嘴里不停地嘟囔着:“下雨了?这雷声这么大……”众人捧腹大笑。

(选自《老政》)

点拨:作者定格了这样一个精彩的瞬间:“老大难”在课堂上云游梦中,老政最终用“降龙掌”拍打桌面,惊醒“老大难”,从而才有了令人忍俊不禁的一幕。到此,不得不佩服老政的幽默风趣,文章也因此而生动。

四、选能触发感情的素材。

人是充满感情的动物,并且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相通的,所以作文要想动人,就要选择那些能触发人感情的素材来写。它可以是一句激动人心的话语,一个爱意浓浓的动作,一个温暖的眼神;也可以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狗,一株不屈的小草,一棵摇曳多姿的风景树,一场突如其来的冬雪等,它们有时与人的心境相契合,于是便进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片段四:

每一朵玉兰花绝美得像下凡的仙子,身着一袭洁白的素衣,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她们

气质高雅,超凡脱俗,还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如果你深深地吸口气,你会感到那股幽香从鼻腔慢慢地渗入到你全身的血液。每个花瓣静静绽放着,无论开得多么浓郁,散发出来的花香也是清清淡淡的,淡到极致却又沁人心脾,令人闻之欲醉。不管你用多么美丽的词句来形容她,非但不嫌过分,甚至总觉不足。因为她是把一冬的积蓄都化作了美,来装点春日的。(选自《我爱玉兰花》)

点拨:作者笔下的玉兰花之所以绝美得脱俗,是因为它“洁白的素衣”,它“淡淡的香气”,它的端庄素雅,这些正是作者自我的写照。以玉兰花来言志,是文段的高超之处。

五、选历史经典素材。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乏风流人物、志士仁人,更不乏英雄事迹、动人“史诗”。司马迁忍辱负重,著成《史记》;唐玄宗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岳飞精忠报国,赢得世人景仰;文天祥威武不屈,丹心一颗照千秋;谭嗣同舍身求法,用鲜血为后继者铺就道路……这些人和事是生动的教科书,或点燃信心,鼓舞斗志;或激起共鸣,催人泪下;或发人深思,启人智慧。作文时,准确扣住题目要求,生动演绎其中一个或几个精彩故事,以事寓情理,定能让你的作文熠熠生辉。

片段五:

当吴王夫差的人马攻入越都,当五湖大战以越国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会稽山上的五千残兵败将令勾践掩面长叹。拔剑自刎欲以死谢罪。但大夫文种苦苦的哀求、贤将范蠡坚定的眼神、五千将士不屈的斗志让他明白:不能轻言放弃。他登高远望国土,那是他祖先的土地、子民的家园啊!回首,他毅然脱下龙袍不顾一国之君的尊严,主动向吴国求和。当他那高贵的双膝跪在冰冷的地上,当夫差的双脚踏在他坚硬的背上,当吴国的士卒把他当奴仆一样地使唤,他心中有恨,眼中有痛,但脸上却挂着笑。

(选自《选择》)

点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向来为大家所熟悉。以上片段就是撷取了其中的一个瞬间,作精彩演绎——越国与吴国交战兵败,在自己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面前,勾践选择了后者——把我们又带到了那个兵荒马乱、诸侯争霸的年代,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六、选时事新闻素材。

文章和诗歌要反映时事,为现实生活而作。的确如此,古往今来,那些脍炙人口的佳作都是因为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而永垂不朽。作为一名学生,我们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学会从时事新闻中开掘写作素材:我国云南遭受地震,日本地震海啸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这些时事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人手,由身边的人和事写出对时事的看法,这样的文章才有看点。

片段六:

就这样袭来,没有任何征兆,灾难就这样笔挺挺地躺在我们面前。瞬间,天堂与人间,白天与黑夜分界模糊不清。那张张惊慌的面孔,那饱含辛酸的泪水.那双双无辜的眼睛,把人们的心拽得生疼,不可名状的痛已深深地植根于汶川这片土地上,更永远地烙在四川人民善良的心田里。废墟、尸体、泪水……不知道这痛苦有多深。

温家宝总理来了……

救援人员来了……

无数志愿者来了……

文化艺术界人士来了……

就这样默默地伸出你的手,把更多的阳光给予那些受难的人们。

我们昂起头,不哭!

我们手牵着手,心连着心,灾难定会过去。抬头望天,依然是湛蓝湛蓝的。

(选自《昂起头颅,我们不哭》)

点拨:本文以汶川地震为题材,生动地刻画了温总理、救援人员、志愿者、文化艺术界人士等支援灾区的感人镜头,富有时代气息。

2.课堂练习。

1.一个学生以“母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后来老师又帮他做了修改。看前后两篇,请学生说说两者的不同。

【病文展示】

我家的“总管”

一个家庭,柴米油盐、吃喝拉撒、亲朋故友、迎来送往、一家老小,大事小事,千头万绪,琐琐碎碎,总得有一个人来打理,这个人就是家里的“总管”。

我家的“总管”是我妈。事无巨细,她无一不管。

每逢新学期开学前几天,妈妈每晚都管着我,只肯让我看一会儿电视,然后叫我回房睡觉。妈妈说她想让我提早进入学习状态。而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觉得是爸妈想独享“电视之乐”。想着想着,我进入朦胧状态中,依稀听见爸爸的鼾声,而妈妈却在独“管”电视。

每天晚上,妈妈反复唠叨的一句话就是:“别看了。快去做作业吧!”

“这‘总管’真行,看一会儿电视都管。”我心想。

“好啦好啦,别再看了。”

“我的好妈妈呀。”我边说,边暗示爸爸,“让我再看一会儿吧。”

“是啊.就让她再看一会儿。”真好,我的好爸爸,我心里暗喜。

“唉,我亲爱的妈妈,这下总不要再管了吧!”我的嗓门大了起来。

“嗯——不行。这样吧,明天星期六,放假看电视.好不好?”

“明天?”我又向爸爸投去求援的目光,爸爸也很无奈。

我家的“总管”,里里外外一把手,大事小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前天一同学过生日,我准备买件礼物送去。但“总管”认为这是一种浪费,让我亲手做一张精致的生日贺卡送给同学。

我家的“总管”忙得很,一日三餐,营养搭配;一年四季,衣服加减;日复一日,卫生清洁……哪一方面都有“总管”操不完的心,哪一天都有“总管”管不完的事。

在“总管”的教育下,我走出失意的低谷,重新找回自我;在“总管”的严厉批评下,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让我傲然崛起……

【成功升格】

我家的“总管”

谁说只有宫廷里才有总管,我家也有一位“总管”。这“总管”就是我妈。(开篇留有悬念)

我家的“总管”那真是名副其实,可谓事无巨细,无一不管:上管“太后老佛爷”——奶奶,下管“七品芝麻官”——我,而且一管就灵,管即有效。(语言风趣幽默)在人们的印象中,谁都招惹不起“太后老佛爷”,但在我们家,“太后老佛爷”却像下了岗一样,没什么特权。

“老佛爷,这个不能吃,已经变质了,应该扔掉啦!”细细一听,又是“总管”与“老佛爷”的对话。“这就不能吃了?扔掉太浪费啦。”

“我的老祖宗呀,这可不是什么浪费,吃下去是要生病的!”

“怎么,连我的话都不听啦!”

“老佛爷呀,不是我不听您的话。您老看,这都发霉啦,今天吃下去明天就得去请大夫。您老知道吗?”

“总管”真够厉害的,一向说一不二的“老佛爷”还真的不吃剩饭了。我家“总管”说出的话就是“最高指示”,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得照办。

(写“总管”管奶奶吃剩饭)

劝“老佛爷”有高招,管我这个“七品芝麻官”,“总管”同样得心应手。

“别看了,快去做作业吧!”

这“总管”啥都管,看会儿电视都不行,好像“自由”跟我没关系似的。我在心里暗自嘀咕。“好啦好啦,别再看了。”

“我的好妈妈,”我边说,边暗示爸爸,“让我再看会儿吧,我的好‘总管’。”

“是啊,就让她再看一小会儿吧。”真好,还是爸爸好,我在心里暗暗感激。

“我亲爱的妈妈,2比l,这下总可以让我再看一会儿子吧!我先发制人。

“不行,马上做作业,不然没收这个月的零用钱”,妈妈说的斩钉截铁。

“别啊,我马上去做作业,怕了你个大总管了。”面对这么一个雷厉风行的老妈,我只好乖乖去做作业了。

妈妈不仅对我学习管,就连一些生活的小事也管。前天一同学过生日,我准备买件礼物送去。但“总管”认为这是一种浪费,让我亲手做一张精致的生日贺卡送给同学,说什么从小就要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和动脑动手的能力。(略写“总管”管“我”送生日礼物)

瞧,这就是我家的“总管”。

教师总结;

第一篇习作以“我家的‘总管”’为题,从妈妈“事无巨细,无一不管”的角度切入,比较有新意。但是全文读下来,总觉得“总管”的个性特点不够突出,人物形象也不够丰满。

一是选材不够精准,不能多角度凸显“总管”的个性特点。文章用较多的笔墨写了“总管”不许“我”看电视这一材料,并以“开学前几天每天只让我看一会儿电视”和“开学后只许我星期六晚上看电视”这两件事为例,来表现“总管”对“我”学习的关心,笔墨过多。为能全面反映“总管”的个性特点,建议删去其中一件事,再从其他角度精选一事来写,例如对家里其他人生活上的“管”,从而突出“总管”关心照顾家人的性格特点。

当然除了选材上的不精确,文章的是开篇比较哕唆,结尾也稍显拖沓,缺少点晴之笔。

第二篇升格作文在材料的选择上提升了很多,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妈妈对老人、对孩子在生活和思想上的关心和照料,点面结合,详略有致,使妈妈这个“总管”的形象活灵活现。在写法上,作者主要以对话表现人物性格,比如对奶奶就用商量、劝说的语气,表现其对老人的耐心和尊敬;对“我”则果断、坚决、不可通融,表现出一个母亲的严厉。作者将这些分寸掌握得很好,使“总管”这一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2. 让学生讲讲:今天我们学习了选材的方法,如果让你写“母亲”这个话题,你会写什么事情呢?

3.欣赏妙文。

让我们看看关于写母亲的两篇优秀作文,然后谈谈你对这两篇文章的感想。

妈妈的手

妈妈的手在变,可妈妈的爱却不曾改变。

十多年前,妈妈由一个白衣少女变成了家庭主妇。伴随着我的成长,母亲白嫩、柔软的双手不得不接触各种家务——淘米、洗衣,她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她的手不再细嫩,而变得有些粗糙、干涩。

傍晚,母亲陪着我读书。她将自己的手轻轻搭在我的背上,一会儿,充满爱意的抚摸我的头;一会儿,贴贴我的脸。当我生病卧床时,母亲用那双粗糙干涩的手,在我手臂上涂抹药膏,将手背放在额头上感受我的体温。那双手并没有光泽,但每每碰到我,我仍感到无比舒服、温暖。

上初中了,学费更多了。父亲一个人在外打工,根本不够维持家用。母亲为了让我能和别的孩子一样吃好、穿好,她全然不顾及自己,在工地上找了份工作,工地的钱并不容易挣,为此母亲付出了许多,她的手被钢铁、砖块划满一道道裂痕,“这哪是一个三十多岁母亲的手?”我问自己。

一切的一切迫使我来到工地,我想看看母亲究竟做什么工作。我在碎砖泥土躲闪中来到一个拐弯处,忽然听到有人叫我小名,我环视了一周,才看到正带着安全帽的妈妈。她站在一个不断往外溢水的水坑里,穿着雨靴,周围站着几个背着手的男人,没有人上去帮助早已汗流浃背的她。我哭了,泪水流得那么纵然,我跑过去,拉着妈妈的手:“妈妈,你怎么干这种活儿?”妈妈笑着用那双满是裂痕的手轻轻为我抹去眼泪,然后一甩“妈妈不累”。那手是那么粗糙,扎得我很痛很痛。

晚上我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拉着那双手,天哪!我根本不敢相信,那大小不一的老斑、凹凸不平的指甲,粗大的骨节和绽起的条条青筋,母亲为了我都做了些什么?我的泪又来了。妈妈的手一天天在变,变得那么粗糙,这种种的一切都是母亲为了我,为了这个家。那手虽粗糙,却充满爱和温暖,那份爱和温暖不曾消失过。我要带着这双手,让它伴我走过人生的每一站。我要改变这双手,让它变得和从前一样的细嫩、光滑。

我的母亲

“人生最圣洁、最美好的,就是母亲”。这是苏联的一位教育家苏姆林斯基说的一名话。的确是这样,母亲是伟大的灵魂,是我失败时的伴侣。同样也是生命的绿洲。(是啊,母爱是值得我们一生歌颂的)

在我的脑海中常常浮现出母亲清晰的背影。小时候,妈妈送我上学前班,由于是第一次进学校,马上要获得知识,所以对整个校园充满了陌生感。可这时,母亲用手拍拍我肩,安慰我说:“别害怕,我在外面,等到你下课。”我两腿发抖,缓缓走进教室。不一会,老师从容地走来,这我们上起第一堂课(为我们上起了第一堂课)。然而,我倒不那么自然。忽然,我的目光透过窗户,看见一张熟悉的笑脸,原来是她——母亲!我喜出望外,心里想:妈妈这么鼓励我,我一定要争取得到她的表扬。于是,我挺直腰,开始专心致志地听课。是母亲,是她陪伴我上完我的第一堂课,此时,她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很感人的一个事例,在窗外陪着“我”上完第一节课,相信从此小作者一定能专心致志地上好每一节课,不会让妈妈失望。)

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里,我在花园玩游戏,捕着蝴蝶。瞧我!使出全身上下的力气,对准一只粉白的小蝴蝶,猛地扑过去,没想到扑了个空。“呸!呸!呸!”真恶心,我拿手往嘴里掏,可草像不听话的孩子,总不听从我,唉!还是回家洗洗吧!“来,给你纸,擦擦嘴。”哦!这有冰淇淋,是你爱吃的香橙味。原来是妈妈,我的眼眶湿润了,两颗金豆豆掉了出来,嘴里断断续续地叫着:“妈......妈妈!”这时,母亲像天真的小孩子,酒窝又展开了,灿烂的笑容多么迷人。(描写独到,通过对妈妈笑容的描写体现出了对作者的深沉的爱)片刻后,她拿出毛衣,开始织。我心里仿佛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在我的记忆里,已不记得母亲关心了我多少次,我该有一点回报吧!一天,妈妈下班,刚换上鞋,就闻到了饭菜香:“咦!什么香味?”妈妈寻味到了厨房,这下她可乐了,因为,我正在厨房做饭呢!我像个大花猫,脸上沾满发脏东西,做饭可不容易。想想妈妈,十多年来都是这么任劳任愿,我是多么幸福呀!(小作者很把为妈妈做饭当成是一种幸福,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日历一天天翻过去,我也渐渐长大,懂事了。我想对我那慈祥的母亲说:“妈妈您辛苦了!”

点评:文章感情真挚,通过三件事例表现出了妈妈对我的爱和我对妈妈的爱,描写真实细腻,令人感动。文章让读者充分感到了文中的妈妈的慈爱和“我”的懂事。

教师总结。

三.完成练习。

1、出示题目:以“你在我心里”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2、学生思考立意和选材,完成填空。

我文中的我是,你指的是,文章的立意(中心)是表现,我的选材有,其中详细写,略写。

3、学生汇报。师生点评。

4.完成这篇作文。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

中考作文指导——“六步十五法”写作训练 第一部分:审题立意训练 审题的几个方面 1、审文体是记叙文体还是议论文体?抑或夹叙夹议类散文?或者其它? 2、审范围时间限制、人物限制、事件限制、空间限制、主体限制;功能、构造、使用方法的限制,等等 3、审内容从哪些方面写什么内容 4、审关系根据概念之间或偏正、或并列、或因果、或递进、或包容等关系,以便确立文章的重点和内容的逻辑关系。 5、审写法注意题干中“联系实际”、“运用比喻”、“展开想象”、“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改写”、“续写”等提示语。确定相应的写法。 6、审人称什么人称,是单数还是复数,等等 7、审题三法: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化人为己 第二部分:话题作文“九问审题法” 应试作文向来都注重审题,历来多数失败的考场作文都败于审题。话题作文在写作内容和表达形式上给了考生较大的“自由”,但决不意味在“淡化”审题甚至不要审题。恰恰相反,话题作文更需要高度重视,强化作文的审题。例如,以“感受快乐”为话题,写成《谈快乐》、《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快乐的意义》、《金钱不等于快乐》都属于偏题,因为《感受快乐》的题眼在“感受”二字上,省去关键“感受”二字,偷换了概念,自然是偏离了话题。由此可见,话题作文应注重审题,审题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①仔细阅读“提示”所提供的信息,吃准这个“话题”的含义;②认真看准“注意”(有时是“要求”),照规定去完成话题作文。 如何细化话题,锁定中心,这是话题作文审题的难点和重点。这里向同学介绍一种简易的快速审题法——“九问审题法”。“九问”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九个主要的思维词:谁、什么、什么样、怎么样、为什么、何时、何地、多少、假如。“九问审题法”就是用这九个思维词去提问,点出思维,激活思路。 具体操做方法是:运用“九词”设问,从提示语中寻觅多角度,迅速打开思路,然后从多角度中选择一个自己较有把握的小角度切入,即把话题落实到具体的人、事、物或具体的场景上,锁定你话题作文的中心。 例一:以“变化”为话题的作文,如何审题?先这样设问:①变化都有什么样的变化?人的、事的、物的、观念的。②你打算写哪方面的什么变化?把话题的范围细化缩小到具体的人、事、物或观念上。你可以立足于家乡“路”的变迁或“灯”的变化,写出时代的发展变化;你还可以写“电脑进农家”,凸现出农村的新变化;还可以写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如“奶奶的鞋子”、“老年迪斯科”,这样一步步设问就能让宽泛的话题具体化,从而确定中心。 例二:以“幸福”为话题,运用“九词”设问:①什么是幸福?平安是幸福,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知足也是一种幸福。②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体验”。③你对幸福的态度是什么?“享受幸福”、“创造幸福”、“守护幸福”④怎样创

作文指导——初中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初中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云阳县第三初级中学张酉权 (2018年01月04日) 一、为什么要审题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性的一步。文章的审题,就是仔细辨认、审查、分析、研究题目的意义和要求,确定文体和写作的范围、角度、重点等。有人说,为文审题是前提,立意是关键,表达是重点。因此,审清命题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必要前提。快速作文审题时,对作文题目的命题意图、写作对象、选材范围、中心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可以分步进行分析、推敲。 二、审题审什么 审的对象是:体裁、范围、命题意图等 主要包括:体裁、范围、中心词、写作对象、修饰词、句式、题意、情感、字数、人称、写作要求等等。 审查题目,分析这些信息,不是每处都仔细琢磨,得分个详略:有些,需要仔细审题,要推敲,思考,花上一刻钟也不为过。有些,则只需瞄一眼,知道了,心中有数就成,时间控制在几秒以内; 三、怎么来审题 (一)审题需要具备的“五种能力” 审题需要具备“五种能力,四种方法”。五种方法为“揣摩命题意图的能力、分辨表达体裁的能力、明确选材范围的能力、把握题意重点的能力、明确作文要求的能力。” 1.揣摩命题意图的能力:命题教师一般都会联系学生的阅读实际或者生活实际进行命题。 2.分辨表达体裁的能力: 注意文题中表明文体的标志词语。 题目中含有“记”“忆”“访”“传”“纪事”“巡礼”“见闻”“赞”“颂”“歌”“抒怀”“畅想”等词语,即写记叙文或抒情散文,如《童年纪事》、《琐忆》、《内蒙访古》《武夷游》等;题中含“论、说、辩、驳、评、析、感、看法、启示、谈起”等词语,即写议论文;题中含“用途”“功能”“介绍”“说明”“解说”“性质”“怎样”“制作”“方”“技巧”“(某物)自述”等,即写说明文。

中考作文指导-选材教案

中考作文——选材教案记叙文就是记叙人的言行和事情的经过,通过人物或事件或景物表现一定中心思想的文章。所谓的“选材”就是根据中心,从已积累的材料中选择要用的材料。文章的中心,无外乎“亲情空间”“友情天地”“故乡眷恋”“自然怀抱”“感悟历史”“讴歌生命”“拥抱幸福”“品味孤独”“直面挫折”“敲击心灵的音符”“逆境抗争”等等。写好记叙文,首先看选材。就像蜜蜂采花粉酿蜜一样,不是所有的花粉都能酿蜜,只有精心挑选的花粉,经过精心酿制,才有甘甜可口的蜂蜜。选材是根据主题需要,有目的的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主题,使文章产生最好的效果。 例子:PPT5--8 【点评】本文是对人内心精神家园的讴歌。对于一个在一个地方生活了多年,对这个地方有过热情的人,这个地方都可以成为“乡土”。也就是精神上的“家”。这便是作者要表达的中心。为表达这个中心,作者抓住爷爷的孤独,“爷爷”在“奶奶”的葬礼后被子女带到城里,在外人看起来是晚年生活有了依靠,但在内心,“爷爷”却远离了那给他无限经历的“家”。作者对“爷爷”在远离家园后的一系列描写是那么细腻,丝丝入扣,使读者产生共鸣,情感抒发很到位,能突出中心。这就是围绕中心选材。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没有材料,就等于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即使观点再新颖、再正确,也会因空洞无物,犹如镜中月、水中花,是虚的,使人印象不深。犹如一个人要有躯体一样,文章必须要有材料——材料就是文章的“躯体”。没有好的材料,就好比人的躯体不健康、不美观、不合理一样,材料决定着文章的质量。 常见的选材失误

一是材料虚假,有悖常理。有些同学老是觉得自己经历的事情不够感人,只有电影电视里发生的生死离别一类的事情才是感天动地的,才是能轻易赚到高分的。于是,拿到题目后就开始胡乱拼凑起来,想当然地编造故事却又不能自圆其说,结果造成感情失真,细节失真,漏洞百出。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可以用第一人称来写;不是自己亲眼看到的景物,可以大大方方地写成亲眼所见;自己的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人,可以无中生有地成为文中的亲朋好友。即便是想象,也必须源于生活,合乎情理。 很多学生的作文形式相似,内容雷同,千篇一律,虚情假意,就像流行感冒一样具有广泛性。有一个中考作文是要求考生写在生活中是如何战胜困难,如何在逆境中奋发的。结果,考生们为了表示自己如何追求坚韧,如何战胜脆弱,编造了许多生活的“坎坷”。阅卷过程中老师发现,大量的考生不是写父母离异或者父母亡故,就是写自己手脚残疾后如何克服困难。 据报道,有一个考场30份的试卷中,竟有6篇作文写的是考前父母双亡!至于将好好在一块儿生活的父母写成离异的就更多了。后来媒体上对中考作文中的虚假现象议论纷纷,有文章在惊问:我们这一年的考生,绝大多数是不幸的??其实,这是考生为了达到取得高分的目的,肆意渲染,胡编乱造莫须有的困难来感动阅卷老师。 二是材料贫乏,内容空洞。有些同学,写人时就只是罗列评语式的人物特点;叙事时只说故事提要,概述过程;议论时只会将相同的意思翻来覆去地说。这样的文章,缺少细节,缺少深度,空洞无物。 三是材料平庸,内容雷同。比如写家庭生活,必写父母限制自己的自由;写母爱,不是送伞就是深夜背你去医院;写同学,总是写因误会导致友谊破裂,而后对方转学等等。由于材料缺乏新鲜感,所以,让人觉得是老生常谈,让人不爱读不想读。此外,常见的题材“撞

中考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指导课

中考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指导课 1.全命题作文常见类型 (1)有比喻义的作文题如:《飞翔》、《送你一轮明月》 (2)以动词为核心词的作文题如:《分享》、《抉择》 (3)题目中含有副词或修饰词的作文题如:《这也是一种美》《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 2.何谓审题 所谓审题,就是通过对考题的审视、分析,确定写作的方式、范围和文体,把握写作中心和立意方向。(学生齐读) 3.从题目中审出什么 (1)审清词语含义,拓宽思路。(字面义及引申义、象征义、比喻义) 《一道风景线》(“美好高雅”等值得赞美的人和事) 失误:自然景色、考试作弊、环境破坏、乞讨老人 《送你一轮明月》(学生思考) 含义:友情、亲情、安慰、鼓励、希望。最好虚实结合 (2)审清写作重心,找准立足点。《下雨天,真好》 (3)审清限制要求。(文体、人称、范围等) 《这一天,让我铭记》:记叙文、第一人称、一天之内 注意:题目后的写作要求,字数、体裁等。 4.怎样审题 方法:逐词推敲,抓住关键词。 (大家看这个题目,逐字推敲,看写作时该注意什么,把你的发现写在练习本上。小组讨论) 例:《这也是一种美》 “这”(距自己较近的事或物,切身感受为好) “也”(写的内容表象和实质有差异,如:残缺、谎言、寂寞、挫折) “美”(给人享受、教益) 题眼:也 三、立意 (明末清初学者王夫之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审题只是明确

写作方向,而立意往往决定着文章的成败) 1.什么是立意 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等。(学生齐读)即:写本文的目的 2.立意的要求:(教师解说) 正确明确深刻新颖 3.立意的技巧 a 变换视角《珍惜》(实、虚)(顺、逆) 从“实”立意:珍惜环境;珍惜土地;珍惜水资源;珍惜粮食;珍惜动物;珍惜鸟类;珍惜植物;珍惜朋友…… 从“虚”立意:珍惜荣誉;珍惜幸福;珍惜感动;珍惜灵感;珍惜诚信;珍惜创新精神;珍惜美好的情感;珍惜纯真的友谊;珍惜锻炼的机会;珍惜自己的思想;珍惜现在;珍惜每一天…… 顺向立意:珍惜友谊;珍惜生活;珍惜事业;珍惜文物;珍惜文明;珍惜文化遗产…… 逆向立意:珍惜失败、珍惜挫折、珍惜磨难…… (逆向立意,反弹琵琶,容易写出新意,让人耳目一新。但要言之成理) b联想想像《绿色》 自然的绿色: 主观色彩:心灵的绿色、绿色食品、青春、希望、绿色军营、生机…… c 展现个性(张扬个性、写出独特体验) d 聚焦时代(学校、家庭、社会折射的时代风貌) 四、练兵场 1.《我想握住你的手》 2.《翅膀》 要求:两个题目任选一个,写成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体裁不限。 解析 《我想握住你的手》 “我”、“你的手”:要求写的是“我”和“你”的关系。 “你”: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也可以是作品中的形象,亦可是拟人化的事物。

2019年中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专项训练(含解析)

2019年中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专项训练 (精选优秀试题+名师解析答案,建议下载保存) 审题立意训练 1. 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一只蜗牛,很想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 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 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审题立意】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小和尚跟着老和尚出来化缘,满心不情愿,看见几尾逆水而游的鱼,便借题发挥:“这些鱼真傻呀,逆水而游,多费力,多辛苦!”“可它们正在享受奋斗的快乐呢!”老和尚说,他顺手一指河面上的落叶,“你看见那片黄叶了吗?只有死去的东西,才会享受这种随波逐流的安逸和舒适啊!”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立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年轻人在阳台上种植了一大排紫藤花。夏天,枝叶垂悬于两层楼之间,形成了美丽的绿色叶幔。年轻人几度想将枝叶拉起用木架固定,帮他挡住阳光,降低屋内暑气,但感觉如此做太小气而作罢。 第二年,年轻人在阳台欣赏盛开的紫藤花时,发现有几株葡萄藤攀上了他的阳台。往下看,一个女孩正对着他微笑。楼下的人家为了感谢他种植的紫藤花挡住夏天的太阳,所以种植葡萄作为回馈。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立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审题立意】 4.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窗前有一棵树,树上有一片叶子。叶总是微微地摇摆着。 我问:“叶,为什么你老是摆动?”

(遵义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五部分作文专题三满分作文选材立意技巧

专题三满分作文选材立意技巧 (一)立意选材方法 一、立意选材提炼新颖的立意 庄子说:“语文所贵者,意也。”“千古文章意在先。”立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和“统帅”,一篇文章的质量高低,主要看它的立意如何。立意主要有四个原则:(1)正确;(2)新颖;(3)深刻;(4)简约。 1.以小见大,以新颖见长 通过小事情、小场景、小角度反映丰富的社会内容,揭示出深刻的社会主题。比如,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借自己所选的具体的人事景物来表达人类普遍的感情和抽象的道理;把题材放入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高度,让文章跃动时代脉搏,传递时代信息,弘扬时代精神。例如初中教材中的《变色龙》一文,写的是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这件小事,但反映的是沙皇统治下警察制度的黑暗与罪恶。 又如: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作文。 家,是早出晚回的住所,是日夜思念的故乡,是精神栖息的殿堂……回,是过程,是情结,是觉醒……回家,从家人的喜怒哀乐中感受亲情,从故乡的离别团聚中体味牵挂,从精神迷失回归中寻找寄托……回忆你记忆中最难舍的“家”,叙写出你的故事,抒发你的情感,分享你的感悟…… 题目:回家。要求:①不少于600字,900字以内;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能出现影响评分的校名、人名,如不得不出现,请用×××代替;④不得抄袭或套作。 如我们在写作“回家”一文的时候,可以从生活中平凡小事着笔,写让流浪儿童回家,留守少年盼望在外打工的父母快点回家;考试失利后回家的一段心路历程等。也可结合中央电视台“回家”栏目中被拐卖人的漫长回家路来写;也可写空巢老人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的主题;也可以从关心动物的角度写流浪猫狗回家,保护森林让鸟雀回家。 通过一些细小的事情来反映当前重大的主题。让一滴水显出太阳光辉。 2.纵向开掘,以深刻取胜 通过现象探究本质,依照结果探求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现状出发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向或结果。这时文章的立意,往往不只是回答“是什么”“有什么”的问题,而是就“为什么”“怎么办”发表看法。例如作文题“苦趣”。要想出彩,应该把重心放在如何表现“趣”上。写出深意,写出高度,如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与众不同的情感体验;在散步时,发现石头下伸出的小草,表现出小草旺盛的生命力;在练舞、练字的过程中,表现出永不放弃、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自己收获的感悟,心灵上受到的启发等。 结合生活常识和个人阅历,不断深入挖掘材料的隐藏内涵,就能写出深刻优秀的作文。 3.挑战旧论,以独到启思 对传统观念和社会定论大胆说“不”,旨在从反面发现事物新的特点,独辟蹊径,表达出令人信服的全新思想和观点来,让入耳目一新。比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一段时间后。别的树的叶子都已张开,这棵树才刚刚冒出嫩芽。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不过这棵树并不着急,还是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长着,不经意间夏天来临,举头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浓浓的绿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样可以遮阴纳凉。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 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依据材料的整本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按照惯常思想可从以下角度立意:耐心等待,不必杞人忧天;晚行一样见风景;过程比起步更美;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当然,这些立意也可从反面进行,如浮躁的等待;忧虑孩子比不过别人;输在起跑线上;过程往往被人忽略;等等。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一.材料作文“题目说明”的类别: (一)给一段材料,再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作文。 例题(武汉市08年元月调考题): 18.阅读下面新闻,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表达你的想法,文体自选,文题自拟。 在克罗地亚的海滨扎达尔,有一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海风琴。这是一架经过精心设计的海浪管风琴,白色石阶下暗藏35个大型风琴管,大海就是风箱。海水拍打和潮汐涨落会在风琴管中自动形成气压变化,美妙的乐声也随之产生。海风琴建成于2005年,设计者是建筑师尼古拉?巴希奇,巴希奇生长在海边,小时候就喜欢聆听海浪拍打岩石的声响,海风琴的设计灵感也来源于此。去年海风琴获得了欧洲城市公共空间奖。 (二)给一段材料,并结合材料,写了几句提示语,再请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作文。 例题一(武汉市08年4月调考题): 2007年“感动中国”的颁奖晚会上,我们认识了一个弱女子,她坚守一位医生的良知,冒着生命危险揭露行业潜规则,屡遭报复,陷入困窘,但她十年不辍,无怨无悔,被她揭露的伪劣医疗器械有20多种,其中8种已被查处,她最终推动主管部门出台多个法规性文件。她——陈晓兰,只是一个弱女子,却挑起了维护医疗环境纯洁的大任。 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也是强大的;是有限的,也是无穷的……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戏剧除外) 例题二(武汉市08年5月调考题): 5月8日,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克服低温、低压、缺氧、大风等极端不利条件在珠峰之巅燃烧,举世为之惊叹。在这史无前例的壮举背后,凝聚着中国航天人的智慧。在设计火种灯的过程中,由于以往常用的液体航空煤油6500米以上无法正常工作,科研人员先后试验多种材料都被—一否定,后来,退休科研人员任国周看到一个用碳做热源的暖手炉后突发灵感,决定用碳做火种,但第一次试验效果不理想。后来,任国周看到一个烧饼摊旁的蜂窝煤炉,顿生联想,将碳柱象蜂窝煤一样上下深放在火种灯内,下面的碳柱燃尽化成灰,上面的碳柱自动落下来,这样通过不断添加碳柱就可以保持火种灯不灭,而且排友问题也能解决。最终珠峰火种灯装上了5节50毫米高的特殊碳柱,连续工作了20个小时。 一个大难题通过生活中的两个小发现迎刃而解,这个现象一定会引发你的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例题三: 花园。有朵玫瑰花,边上有只青蛙。玫瑰认为青蛙很丑陋,就把它赶走了,可过了几分钟,青蛙再来到花园时,发现玫瑰花已经枯萎了。原来没有青蛙吞食害虫,玫瑰花也就失去了保护。 生命是相互依存的,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三)给一段材料,并结合材料,写了几句提示语,并给一话题,再请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作文。 例题一:在每个犹太人家里,当小骇稍微懂事的时候,母亲就会翻开书本,滴一些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闻书本上的蜂蜜。 这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书本是甜的,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 请以“书本是甜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讲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等等。(2)题目自拟。(3)不少于800字 例题二:有一种很小的鸟,能够飞行几万里,跨越太平洋,它需要的是一小截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到水面上,然后飞落在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它站在那截树枝上捕鱼,困了它站在那截树枝上睡觉。无独有偶,有只日本苍鹭肚子饿得发慌,它瞪着眼睛,注视着池中小鱼。突然它飞到附近的树林中,衔来一根嫩枝。折成几段,丢入池中,并不时用嘴移动小枝,水中鱼儿误以为是小虫,便浮上水面抢食,苍鹭趁机捉来饱餐一顿。

初三作文之初中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初三作文之初中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初中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篇一:2014年中考作文复习指导与训练——审题】 2014年中考作文复习指导与训练——审题 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作文审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并结合审题指导拟题。学习重点: 通过审题方法的分类整理和指导,让学生掌握各类题目的特点和审题技巧,并用之于写作实践。 学习难点:审题中的全局把握。 学习设想:引导学 生通过分析和演练,掌握各类题目的特点和审题技巧。【导学过程】一、教师导引 审题就是在动笔之前,对作文题目做一番研究,彻底弄清题目含义。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性的一步。文章的立意就是在审题的过程中确定的。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章的体裁。(教师板书 二、学习过程(审题方法指导) 1、明确重心法 【含义】 所谓“重心”是指命题作文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

作的重点。偏正结构的题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考生在审题时要重点对表修饰或限制的“偏”的部分进行深入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立意不走偏。 1 【典例】 题目: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审题指导】 “诗意地生活”其表意重心在“诗意”上,所以审题时就要紧扣“诗意”二字,“诗意”是什么?“诗意”不仅是诗情画意,更是一种心灵的和谐,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是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等。那么,“诗意地生活”就是用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或乐观豁达的精神去面对生活。如果考生眼睛只盯着中心词“生活”,而没有仔细思考修饰语(重心)“诗意”的含义,立意就会走偏。 2、以问领想法 【含义】 “以问领想法”就是通过对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来打开思路的方法。一般可针对题目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并自问自答。“以问领 想法”可使考生多角度地审视题目,发散思维,最终使中心论点周密而深入。 课题)【典例】 题目:《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1)自然界。(2)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3)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审题指导】 对于这个题目,可以运用“以问领想法”,例如:“自然”指什么?“自然”

中考作文选材指导教案全解-共11页

九年级作文训练(1) 教学内容:作文的选材(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选材组材的误区; 2.培养学生选材组材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优秀的作文往往需要很优秀的材料,或者善于将平凡的材料精细化,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写作内容。那么怎样进行作文的选材呢?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选材误区在哪里呢? 二、何谓选材: 选材,简单地说,就是作者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观点。如《我的妈妈》,可以叙述她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也可以写她孝敬长辈、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可以写她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也可以写她坚强、乐观,艰苦创业。这不同的内容就是你选择的材料。 三、选材上常见的误区: 1.材料低幼化一部分学生由于写作水平差,写作时选材总把思维拘于家庭、学校、班级等领域,定调于亲情、友情、等主题上。记叙平铺直叙,没有细节,没有波澜;描写缺少修饰,形象不生动,意境不优美;抒情缺乏真实体验,显得干瘪、牵强;议论总是堆砌事例,触及不到问题的本质。 2.材料陈旧化由于学生阅读面狭窄,选材往往跳不出教材、文本和历史的积累,喜欢列举“英雄榜”“英烈榜”,古今中外伟人、名人、死人等比比皆是。材料缺乏时代气息。 3.材料单一化600字左右的字数虽限制了学生自由发挥,仍还有一部分学生在选材时显得很单一,紧紧抓住原材料不放,或就原材料进行扩充,或以话题故事为原型杜撰,或对原材料就事论事,折腾不休。 4.抄袭现象严重作文是严禁抄袭的,但话题作文的“三自”原则又为极少数学生投机取巧提供了可能。于是写作中偷工减料,把平时阅读中遇见的类似文章进行剪贴,文章呈现出一种克隆或变相克隆现象。 5.选材杂乱,凑足字数一部分学生在选材时,全然不顾话题要求、写作中心意图,一味堆砌材料,只求凑成600多字。结果思路不清,中心不突出。 四、选材的常规要求: 1.思想健康,力避禁区 每年考场作文都会出现一些考生作文思想偏激或消极情形,思想健康与否直接影响作文的质量。文以载道。文章一定要有一个激进的思想,能体现你的道德价值取向。在考场上,为求稳妥,最好不要涉猎思想禁区、道德禁区、恋爱禁区。 2.新颖典型,力避陈腐

2017年各地中考作文审题立意分析及范文

2017年各地中考作文审题立意分析及范文 Llt32100 2017年济宁中考作文“习惯,是逐渐适应后的一种常态” 习惯,是逐渐适应后的一种常态,是习以为常后的一种自然。习惯可以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心理,甚至是一种风气、一种传统……你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影响巨大。关于“习惯”,你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验?又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思考?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问题特征鲜明; (3)要有真实情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解析】 这道题目的材料围绕“习惯”展开,从对习惯的定义、认识以及影响三方面进行了解说.其中“习惯可以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心理,甚至是一种风气、一种传统…”是理解材料的重点,“行为”“心理”“风气”“传统”是从浅层次到深层次的认识,考生可从中选取角度进行写作,也可写对“习惯”的其他感悟与认识。“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影响巨大”提示考生要在文中写出习惯所产生的影响。 【审题立意】写作时,既要写“经历与体验”,也要写“认识与思考”,这样才能使文章有血有肉,立意深刻。审题时,需要注意习惯有好有坏,文章不止可写好习惯,也可写坏习惯,从

反面立意,写出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思路点拨】“习惯成自然”、“熟能生巧”、“耳熟能祥”、“习以为常”等等都是人们的口头禅,也是初中生不难理解的话题。但是,受自身思维囹圄的限制(责任主要在于老师),很可能会提笔瞢圈,不知所云.其实,打开思维就好写.譬如,“优秀是一种习惯”,懒惰是中学生最大的毛病,同学们可据此阐述和旁证博引,一篇锦绣文章便如汩汩江水从指尖流出…… 【范文】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回首十五年的青葱过往,深感自身最大的恶习就是懒惰。曾几何时,“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是我的追求;“磕着瓜子,扯着闲皮,打开试卷,高分拿来”是我的梦想。然而,一朝梦醒,洗尽铅华,才发觉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乱随流水到人家”的黄粱南柯。对,背上行囊,上征程,征战去,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才是正途! 优秀是一种习惯,更是诸多品质: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是外烁教育的品质;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是砥砺学习的品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是物华天宝的品质;喜鹊连声叫,黄狗轻声吼,是山高水长的品质……修身、养性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更是当代中学生必需的功课。 这门课如果做的不好,不仅遗祸自己,更会戕害他人,甚至误国误民。现代大学者、北京大学教授胡适笔下的“差不多”先生就是没有养成良好习惯,最终害死了自己.小时候,母亲让差不多去买红糖,结果他买了白糖回来,母亲责怪,他却说:“白糖红糖都是糖,差不多.”长大了,他要坐火车去外地,原本8点30的火车,可他到车站已经8点32了,火车已开走了,他抱怨:“30和32差不多啊,火车咋就开了呢?”;得病了,家人找不到东村的王大夫,他让家人请西村的兽医汪大夫,结果庸医误诊,生命垂危之际,他还说:“王和汪,就

初中语文作文训练之审题方法

初中作文训练之审题方法 审题是决定作文成败的第一步。在考试时,审题定位准确,是作文获得高分的重要 保障,如果审题出现偏题或离题现象,作文的得分就比较低。 2、“审题”的含义 审题:就是在动笔作文之前,先认真阅读、思考、分析、推敲题目的含义及其重点、 范围、体裁等要求,或者说要审清命题者的出题意图,以便有的放矢进行写作。 3、审题的方法 (一)“辨”——辨识类别(常考的作文题形式有四种) 文题的形式:①全命题作文②半命题作文③话题作文④材料作文例: ①生活中笑声常与我们相伴。在笑声中,友情在加深,学业在长进,困难被克服,隔阂 被消除……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选一个有意义的侧面,以“笑声”为题,写一篇 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要有场面描写。(全命题作文) ②《想起这件事,我就__》,题目中的“__”要先填写完整,再写成记叙文。(半命题作文) ③以 “座右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话题作文) ④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所以天空广阔无边。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 其大小,所以高山雄壮无比。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所以大海浩瀚无涯。 请就所给的这几句诗的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材料作文) (二)、“审”——逐个破译 1、审文题的“要求” 为了严谨和科学,也为了考生尽量少失误,中考作文题的命题者总是要在文题前后 交代几点,并冠以“要求”、“注意”等提示语。文字虽然简短,指令性和指导性却很强。如果小看了它,可能会给考场作文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练习] 1.下面文题的“要求”中有哪些重要的内容? 题目:忘不了您的教诲 要求:①“您”必须是长辈或老师。如果涉及学校名、老师和自己的姓名,一律分 别用刘老师、王斌、红星中学来代替,否则扣分。②要写成记叙文,具体写出一件事来

中考作文之中考材料作文立意选材

中考材料作文立意选材 【篇一:中考材料作文题目精选】 1、《老子》第二十二章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又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思就是说:?委曲就会保全,弯曲就会伸直,低洼就会充盈,破旧就会更新?;?因为不与人 相争,所以没有谁能争过他。?有人说,《老子》讲无为而治,其实 讲的也是为人的道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 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 要套作,不要抄袭。 【构思提示】:从“曲则全”、“洼则盈”、“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 之争”等,看到为人应该“谦虚,处人之下”,这样则更容易获得你想 得到的。也就是说看到《老子》并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不过 老子是采取了以退为进的方法。委曲是为了保全,低下是为了获得 更多,不争是为了别人无法与之争,这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启示:在充满竞争的时代,更应该从古人那里吸收智慧,讲究方式 方法,去取得成功。勾践、韩信。。。 2、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 到一种能散放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 木炭总是很快卖光,开始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 父亲。父亲却老泪纵横。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 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 了一车的木炭。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 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 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构思提示】: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下面提供几种参考构思: (1) 每一个人都有一段“ 沉香” 的经历,但往往不能发现并珍惜它,反而对别人的“ 木炭” 羡慕不已,最终的 结果只能是利令智昏、本末倒置,让蝇头小利蒙蔽了自己智慧的双眼。 (2) 现实生活中,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十分严重,往往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3) 如果你是一个人才,你就不能被动的去等别人来 发现你,而应该主动去实现你的价值,让自己闪闪发光。 (4) 做事要

(完整版)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及答案

作文(审题、立意) 作文(审题、立意)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任选)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时候,孩子不想上学大哭大闹时,有的父母常常生气地教育说:"如果你不好好读书,以后只配扫大街。”而如今,同济大学有一位博士生却主动利用假期时间帮助在杭州做环卫 工的母亲认真地清扫马路。一些网友表示,博士生利用假期分担父母的辛苦让人感动,但是 也有一些网友表示,作为一个博士去“当环卫工”似乎有点儿可惜。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的句子,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王勃的压抑和不得志。而“文革”中,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屡遭批斗,却以一篇自制的“陋室铭”激励自己: “山不在高,只要有葱郁的树林。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鱼群。这是陋室,只要我唯物主义地快乐自寻。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书桌不平,更怪我伏案太勤……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喜听邻居的收音机送来音乐,爱看素不相识的朋友寄来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这是一个不再羞于谈论梦想的时代。它支撑起无数大国工匠向星辰大海出发的 信念,也让这片土地上无数平凡人的梦想落地开花。迈入新时代的我们,拥有更多实现梦想的 可能,拥有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拥有对美好明天的渴盼和信心。用力活着,才有分量;向前奔跑,才能抵达。为了更美好的中国,为了更美好的自己,新时代,我们一起出发!请以“新时代再出发”或”新时代,我们一起出发”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语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又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新。就是要推陈出新,要有新的思想理念,要开拓新的领域境界,于人于国均是如此。“新”字是十九大报 告的字眼,“新时代”是十九大报告的主题词,十九大报告向世人宣示我们已经进入了新时代 , “新”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它是遍布在祖国的大地上的!“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标志 !

作文选材立意

作文选材与立意 立意要使文思畅通,关键在于立意。 何谓立意?简单地说,就是一篇文章的主题,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明确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我们在选材,布局,语言的选择,感情的倾向上才有方向性,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如文章的灵魂,它统领全文,贯穿首尾。 一般来说,初中生的记叙文大都是表现出赞同、赞美、欣赏、歌颂什么,或者是反对、批判、揭露、讽刺什么,当然也有表达自己的怀念、感叹、倾诉、情趣等等的。应该说,写文章的立意是比较自由的。但是,中考作文的立意并不是绝对自由的,它是有很多的限定的,它也是有很多的评价标准的。作为一名学生当然也应该有一个受教育的方向,而在中考作文中也体现了这个方向性,所以,我们的中考作文立意也符合这些方向标准。 所以,好的立意应该力求做到: 一、方向要正确 所谓正确,就是立意要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健康、积极向上。一般来说,我们的立意要与我们目前国家社会倡导的公德相一致,要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一致。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提倡以人为本、爱国、诚信、环境保护、无私奉献等等。决不能表现一些厌世消极的思想,或者是为那些腐败分子、迷信分子歌功颂德。 二、情感要鲜明 情感的鲜明是指在文章中的情感指向要明确,该批判的批判,该歌颂的歌颂,并且在你的语言中要饱含感情。最好不要出现那些让读者都想不透的模棱两可的情感倾向。这不仅仅会减弱对主题的表现,也会伤害到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也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感情的鲜明最忌的是故作姿态,夸大其辞,没有分寸,这样反而会让人感觉作呕。所以说,我们的感情表达真实可信才会感人,才会打动人。 三、思考要深刻 深刻的思考就是要求我们能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思考出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能在一般人认识上再进一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并能给人以启示。思考的深刻需要我们对眼前的事物作仔细深入的思考,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并能用文章的语言表达出来。 深入的思考也不能随意引申,更不能无原则地提高和升华。它必须结合生活实际,要具体、真实、可靠。对于记叙文的深刻更多地是关于人生社会的启示与感悟。 四、思维要创新 思维的创新是指克服以往的思维定势,打破常规去思考、分析,找到我们自己独特的创见,给人以启迪。 考场作文不论以何种形式出现,一般都会给考生以思想驰骋的余地,我们就可以突破常规的思维习惯模式,从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方向思考,进行有积极意义的创新思考,拿出与众不同的立意,再用自己充满个性化的语言,向我们真实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察、感受、思考和认识,让读者也从中得到启示。 但是,创新决不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标新立异的胡编乱造,它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这样才能让人感到入情入理而眼前一亮。 具体的立意内容: 一、符合当今社会公德和时代精神的 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提倡以人为本、爱国守法、诚信、环境保护、无私奉献、敬业、自强、与时俱进等等。 二、表达个人感情的 如:爱戴、崇敬、怀念、赞美、爱好、情趣、愿望、讽刺、批判、抨击等等。 三、思考生活内涵的 主要是指对某人或某事的感悟与启迪。 四、追求个性表达的 主要是表达个人独特见解的。 立意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盲目跟别人的风,无论是怎样的题,选择立意时,一定要选自己熟悉的平时训练过的内容从小处切入。切忌一时心血来潮写一些不熟悉的东西,勉为其难,这是写不出优秀作文的。 如何精深立意 1.由表及里,开掘深意。 如鲁迅在《风筝》里回忆自己少年时代对弟弟放风筝的粗暴干涉行为。事件的表层意蕴是:“自己的行为是对儿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

作文指导——“六步十五法”写作训练 第一部分:审题立意训练 审题的几个方面 1、审文体是记叙文体还是议论文体?抑或夹叙夹议类散文?或者其它? 2、审围时间限制、人物限制、事件限制、空间限制、主体限制;功能、构造、使用方法的限制,等等 3、审容从哪些方面写什么容 4、审关系根据概念之间或偏正、或并列、或因果、或递进、或包容等关系,以便确立文章的重点和容的逻辑关系。 5、审写法注意题干中“联系实际”、“运用比喻”、“展开想象”、“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改写”、“续写”等提示语。确定相应的写法。 6、审人称什么人称,是单数还是复数,等等 7、审题三法: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化人为己 第二部分:话题作文“九问审题法” 应试作文向来都注重审题,历来多数失败的考场作文都败于审题。话题作文在写作容和表达形式上给了考生较大的“自由”,但决不意味在“淡化”审题甚至不要审题。恰恰相反,话题作文更需要高度重视,强化作文的审题。例如,以“感受快乐”为话题,写成《谈快乐》、《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快乐的意义》、《金钱不等于快乐》都属于偏题,因为《感受快乐》的题眼在“感受”二字上,省去关键“感受”二字,偷换了概念,自然是偏离了话题。 由此可见,话题作文应注重审题,审题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①仔细阅读“提示”所提供的信息,吃准这个“话题”的含义;②认真看准“注意”(有时是“要求”),照规定去完成话题作文。 如何细化话题,锁定中心,这是话题作文审题的难点和重点。这里向同学介绍一种简易的快速审题法——“九问审题法”。“九问”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九个主要的思维词:谁、什么、什么样、怎么样、为什么、何时、何地、多少、假如。“九问审题法”就是用这九个思维词去提问,点出思维,激活思路。 具体操做方法是:运用“九词”设问,从提示语中寻觅多角度,迅速打开思路,然后从多角度中选择一个自己较有把握的小角度切入,即把话题落实到具体的人、事、物或具体的场景上,锁定你话题作文的中心。 例一:以“变化”为话题的作文,如何审题?先这样设问:①变化都有什么样的变化?人的、事的、物的、观念的。②你打算写哪方面的什么变化?把话题的围细化缩小到具体的人、事、物或观念上。你可以立足于家乡“路”的变迁或“灯”的变化,写出时代的发展变化;你还可以写“电脑进农家”,凸现出农村的新变化;还可以写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如“奶奶的鞋子”、“老年迪斯科”,这样一步步设问就能让宽泛的话题具体化,从而确定中心。 例二:以“幸福”为话题,运用“九词”设问:①什么是幸福?平安是幸福,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知足也是一种幸福。②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体验”。③你对幸福的态度是什么?“享受幸福”、“创造幸福”、“守护幸福”④怎样创造幸福?怎样享受幸福?⑤为什么“享受幸福”?为谁守护幸福?……还可以设问下去。总之,每一个设问就是一个角度,一个思路,一个切入点。经过筛选,最后敲定你最有把握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指导 教案 教学设计

中考作文指导——审题和立意 【教学目标】 学习中考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培养学生全面、准确、快速地捕捉各种文题信息的能力,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 一、导入 航行大海,掌好舵则无惧;车驶道路,掌控好方向盘则无险;下笔千言,审准题则无畏。只有审准题,才不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才能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下笔千言不走题。”所谓立意,即指写作时确定的中心思想,文章没有一个确定的中心,好比人没有主心骨,所以立意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作文的审题和立意。 二、全命题作文审题立意 1.何谓审题、立意 所谓审题,就是通过对考题的审视、分析,确定写作的方式、范围和文体,把握写作中心和立意方向。 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等。 2.全命题作文常见类型 (1)有比喻义的作文题如:《飞翔》、《送你一轮明月》(2)以动词为核心词的作文题如:《分享》、《抉择》 (3)题目中含有副词或修饰词的作文题如:《这也是一种美》《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

3. 审题方法:逐词推敲,抓住关键词。 (1)重点分析“题眼”; 把握住题眼,也就抓住了文章要突出的重点,避免了写作的误区。这些词语对写作范围起着约束限制的作用,是文章特殊要求的标志。 江苏盐城中考作文题《温暖的时刻》 《一次不寻常的考试》 《成功是被逼出来的》 (2)注意副词隐含的信息与要求; “最”“也”“还”“再”“更”“其实”等副词出现在题目中,都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 《这也是课堂》《这也是一道风景》《其实很简单》 例:《这也是一种美》:也 “这”(距自己较近的事或物,切身感受为好) “也”(写的内容表象和实质有差异,如:残缺、谎言、寂寞、挫折) “美”(给人享受、教益) (3)要完全理解比喻意义; 比喻性题目前往往有一段精心设计的提示语,考生审题时需认真阅读这些提示语,学会由“虚”而“实”,在你熟悉的生活素材中确定与这一比喻义匹配的本体,写作时方能做到紧扣题目。 南京中考题《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这也是一道风景》、成都中考题《我心中的风景》《心中的彩虹》《画一扇窗给自己》

中考最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中考最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1 一、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