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第4课洋务运动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第4课洋务运动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第4课洋务运动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第4课洋务运动导学案无答案

第4课洋务运动

页 1 第

页 2 第

页 3 第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带反思-第4课 洋务运动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洋务运动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评价;通过对洋务运动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法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相关图片,学会处理信息的方法;通过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新式学堂等内容,认识洋务运动的目的及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洋务运动的目的、口号及内容,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认识它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冲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的现实,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一部分有识之士为了富国强兵进行了近代史的探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洋务运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洋务运动图片 1.材料展示: 材料一: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2.问题思考: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思考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和原因。 3.教师讲解: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中期清朝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僚掀起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自救运动。这些开明的官僚在当时被称为洋务派。 4.引导学生:完成下表 洋务运动 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 原因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打击,让清王朝认识到

第4课洋务运动导学案

百汇学校八年级历史第4课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日期:编制:审核: 编号:课题:第4课洋务运动 【学习目标】 1、知道洋务运动的产生、经过、结果以及作用。 2、理解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洋务运动的经过和作用 学习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和作用 【预习导学】(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在书本上做上标记。)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 洋务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______________,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 代表: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_______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为代表。 3. 洋务运动:从19 世纪60 年代到90 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的一场旨在“_______”“_______”的运动。 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l。兴办军工企业:自19 世纪60 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_____________、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 辅助产业: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兴办____________,设立翻译馆,派遣_________出国深造等。 3. 兴办民用企业:从19 世纪70 年代起,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主张,创办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_________、湖北织布局等一批民用企业。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 1. 新式陆军:从19 世纪60 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_________,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2. 新式海军:从19 世纪70 年代起,洋务派陆续建成了南洋、_______和福建三支海军。1885 年,清政府成立_____________统一协调指挥。 3. 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_________运动。经过30 多年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____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也起到了一定_______作用。但由于它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合作探究】(小组团结协作完成探究问题,小组汇总并展示质疑。) 通过下图探讨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洋务运动》 公开课导学案_2

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发展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运用分组讨论评价洋务运动,通过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会从图片等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概况。 【教学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要点 图片导入展示李鸿章的图片并介绍,这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一下李鸿章领导的这场洋务运动。引发学生疑问,思考 直接进入主题, 创设意境 精讲点拨【教师提问】什么是洋务?什么是洋务派?什么 是洋务运动? 环节一、【审时度势的李鸿章】 1.洋务运动开始的19世纪60年代中国处于一个 怎么样的状况? 国内有没有动荡或者什么大事 啊?有没有受列强欺负? 2.图片展示材料: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 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 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3.请同学阅读课本找出,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 口号,目的,代表人物。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根 据提示思考 初步掌握 基本知识 环节二【踌躇满志的李鸿章】 展示探究问题: 1.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的口号是什么?企业名 称? 2. 对比洋务运动前后军事生产方式有什么变 化? 3.洋务派的教育举措有哪些具体做法? 4.结合七年级学习的八股取士的内容和目的比 较,洋务派的教育举措有哪些新变化? 5.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口号是什么?企业名 称? 6.洋务派怎样建立新式海陆军的?创办了哪几 支海军? 7.结合两次鸦片战争的形势,思考洋务派为什么 发展海军? 分小组合作探究, 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探 究的精神

洋务运动导学案

《洋务运动》导学案 一、目标导学: 【知识与能力】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口号代表人物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 【过程与方法】分析洋务运动使学生认识到这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是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辩证发展的看待历史事物,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二、本课重点: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 本课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三、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一、背景 1、内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统治阶级内部分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本目的是什么? 4、各方面的支持:慈禧太后,地方实力派(前提条件) 5、提问:什么是洋务运动? 6、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中央------- 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六子。1851年(咸丰元年)任恭亲王。 地方------(),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洋务派的观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7、顽固派的代表人物-------大学士倭仁 二、内容 1、创办军事工业 2、创办民用工业 3、筹划海防 4、培养人才 三、洋务运动的破产

标志;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 -- ①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②未能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 原因:(1)西方列强的破坏 (2)顽固派的阻挠根本原因;不变革封建制度 (3)缺乏领导核心 四、【合作探究】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材料一: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可以镇压农民起义,抵抗外侮) 材料二:倭仁:“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所以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务 参考该材料每组分为两派进行5分钟辩论。 正方:是成功的自救运动反方:失败的自救 积极-----①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和工具 ②培养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③刺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④一定程度抵制外国经济扩张 ⑤在改革封建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消极------①官办,维护反动统治 ②军事工业主要为镇压革命 ③民用工业是为解决军事工业的困 难④经营管理腐败 课堂小结 一、一个中央代表; 二、两个旗号;两个阶段; 三、三支海军 四、四个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四字旗号——自强求富; 四大内容——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军,文化; 四点失败原因: 1)西方列强______________。 2)顽固派_______________。 3)缺乏___________核心。 5)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制度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评价;通过对洋务运动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相关图片,学会处理信息的方法;通过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新式学堂等内容,,认识洋务运动的目的及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洋务运动的目的、口号及内容,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认识它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的冲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的现实,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一部分有识之士为了富国强兵进行了近代史的探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所要学习的内容:洋务运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洋务运动图片 1.材料展示: 材料一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2.问题思考: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思考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和原因? 3.教师讲解: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中期清朝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僚掀起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自救运动。这些开明的官僚在当时被称为洋务派。 4.引导学生:完成下表 洋务运动 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 口号“自强”“求富” 代表人物中央恭亲王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 5.材料解读: 材料一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 材料二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俾西人不敢蔑视中华…… 6.教师讲述:为克服遇到的阻力,洋务派便以用西方的科技知识捍卫中国的文化为由开展洋务运动。中国的本体文化不变,以西方相关知识作为辅助。这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的思想。但他们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没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治标不治本,为其最后失败的命运埋下伏笔。 7.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洋务运动简介 目标导学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洋务运动》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新编历史新教材上册。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开始,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从纵向的历史发展来看,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了技术力量,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所以本节课地位十分的重要。从思想教育内容而言,了解我国近代工业兴起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从而挖掘领悟本节课中深刻的思想内涵。www-2-1-cnjy-com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或掌握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出现与他们之间的主要分歧;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口号、主要内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性质。通过比较洋务派和顽固派观点的异同,培养学生抓住事物之间的“共性”和“个性”进行比较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客观评价洋务运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浏览教师提供的大量史料,以及通过因特网查找相关资料,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解决洋务运动的评价问题;培养学生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述;与此同时,学习的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和交流。【出处:21教育名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和顽固派观念上的异同与时代变革的关系,引导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洋务运动是清政府试图自救的运动,也是洋务派从兴办军事工业着手进行的一次变革试验。洋务运动中开办的民用工业,于不知不觉之中将封建主义的坚冰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的渗开,文化教育上的新措施打开了传统文化之外的另一个天地。【版权所有:21教育】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第4课 洋务运动

第4课洋务运动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介绍的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隆盛时代。可是到近代,却饱受屈辱,在屈辱中的清统治阶级为了拯救没落的封建统治而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持续了几十年,它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使中国由经济变革发展到改变封建统治的政治变革。因此洋务运动在近代化的历程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知识梳理】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或师夷长技以自强。 3、代表人物:中央奕沂;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4、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区别:顽固派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物。洋务物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5、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一些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筹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新式学堂,培养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6、洋务运动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7、失败原因: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8、评价(意义):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重点、难点讲解】 一、教学重点: 洋务运动的概况。 知识链接: 1、背景: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清政府的统治是内外交困。

第4课 洋务运动教案

第4课洋务运动教案 第4洋务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掌握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比较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掌握分析比较事物的能力;学生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掌握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兴趣;史料分析,提高能力;讨论交流,加深理解;思辨探究,激励创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历史发展的趋势观察,洋务运动包含一些成功的因素,使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但它作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却明显的失败了。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模式:发现探究式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请同学们注意大屏幕上的图片,屏幕上这幅图片是中国第一套邮票,共有三枚,面额分别是壹分银、参分银和五分银。由于它的设计者使用中国传说中的龙作为图案,它们被称为“大龙邮票”。该邮票是清政府下令印制的,当时正处于洋务运动时期,这场运动是缘何兴起的,它的发展状况如何,它对中国近代社会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二第二节洋务运动。第二第二节洋务运动(板书) 【目标导读】首先,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材。 一、洋务运动的背景 洋务派和顽固派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洋务派与顽固派有何异同?洋务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有利条是什么? 二、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列举洋务运动的时间、口号及主要措施,分析洋务运动所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分布特点及企业性质。 三、洋务运动的结局及评价 洋务运动的结局如何,分析出现这种结局的原因并评价洋务运动【讲授新】 一、洋务运动的背景 1、原因(板书) 好,同学们自学到这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这分,洋务派和顽固派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教案 第4课 洋务运动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 ?教学分析? 知识与能力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评价;通过对洋务运动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相关图片,学会处理信息的方法;通过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新式学堂等内容,,认识洋务运动的目的及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洋务运动的目的、口号及内容,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认识它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的冲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的现实,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一部分有识之士为了富国强兵进行了近代史的探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所要学习的内容:洋务运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洋务运动图片 1.材料展示: 材料一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2.问题思考: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思考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和原因? 3.教师讲解: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中期清朝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僚掀起的学

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自救运动。这些开明的官僚在当时被称为洋务派。 4. 洋务运动 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 口号“自强”“求富” 代表 人物 中央恭亲王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 5.材料解读: 材料一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 材料二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俾西人不敢蔑视中华…… 6.教师讲述:为克服遇到的阻力,洋务派便以用西方的科技知识捍卫中国的文化为由开展洋务运动。中国的本体文化不变,以西方相关知识作为辅助。这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的思想。但他们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没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治标不治本,为其最后失败的命运埋下伏笔。 7.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洋务运动简介 目标导学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安庆内军械所 1.学生归纳:阅读教材,归纳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采取哪些措施? 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表格: 军事工业民用企业 目标19世纪60年代起以“自强”为口号19世纪70年代起以“求富”为口号 代表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 政局 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 织布局 弊端官办性质,官僚衙门式管理,成本高、 效率低 官督商办性质,也存在同军事工业一样的 问题

第4课洋务运动学案

第4课洋务运动学案 一、预习与质疑(课前学习区) (一)预习内容:P20-P23 1、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代表人物 2、洋务运动的口号和活动内容 3、洋务运动的评价 (二)预习时间: (三)预习目标: 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和目的,识记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口号、起止时间,主要内容,掌握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主要企业。 (四)预习检测: 1、洋务派在中央以_______为代表,在地方,以______、_______、_______、张之洞为代表,从19世纪60到90年代中期,掀起了一场旨在______、_______的洋务运动。 2、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运动以________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创办了_______、_________、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运动又提出______主张,创办了轮船招商局_______、________湖北织布局等一些近代民用工业。 3、19世纪80年代,洋务派初步建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支海军,其中以_______规模最大。 4、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____的产生,对___________的入侵起一定的抵制作用。

二、合作探究(课内学习区) 探究1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探究2 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探究3 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课后互助区 1.学案整理:整理“课中学习区”后,交给学习小组内的同学互检。 2.构建知识网络 互帮互助: “我”认真阅读了你的学案,“我”有如下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签名:_____________

【八年级】2020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

【关键字】八年级 第4课洋务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通过对洋务运动的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发展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运用分组讨论评价洋务运动,通过分析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会从图片等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教学重点】 洋务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概况。 【教学难点】 洋务运动的评价。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打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的现实,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在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次统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这就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这场自救运动有哪些内容?结果如何?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2.中央代表人物有奕;地方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3.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2、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1.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3.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比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 1.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2.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部编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洋务运动导学案答案

【课题】第4课洋务运动班级 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洋务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掌握洋务运动兴起的标志、洋务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洋务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流程 [自主学习] 课前提问 1.太平天国时期||,颁布了哪两个重要文件? 2.太平天国起义的性质、影响?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第20页) 1. 洋务运动开始的目的? 目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口号||。 人物:洋务派在中央以亦訢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 口号: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第21页) 问题1:近代军事工业有哪些? 军事工业: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问题2:文化教育有哪些? 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问题3:近代民用工业有哪些? 民用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下||,开办一些民用企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轮船××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第22页) 问题1:新式海陆军: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兵操练兵||。19世纪70年代||,新疆大部分地区被中亚浩罕国将领阿古柏占据;俄国还出兵侵占了伊犁||。清政府派左宗棠为饮差大臣收复新疆||,他采取的措施是“先南后北||,缓进急战”的策略||,1884 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2.70年代起||,开始大规模进行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80年代||,初步建成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同年在台湾建省||。 问题2:洋务运动的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分层导练] 选择题 知识点1洋务运动的兴起 1.如图是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工匠制造的铁甲舰“平远号制造此舰的目的是( B ) A.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统治 C.发展海外贸易 D.进行科学考察 2.洋务派创办的企业||,表面上多分布在“东南沿海”||,实际上完全是创建官员的驻地||。 但在当时也得到了中央的支持||。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是(A ) A.奕訢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张之洞 3.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的大致时间是( B ) A.19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 B.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D.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4.奕诉在一个奏折中提道: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有( C ) ①轮船××局②汉阳铁厂市 ③江南制造总局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 B.①③

人教版2020-2021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精品教案-第4课 洋务运动

人教版2020-2021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精品教案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洋务运动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评价;通过对洋务运动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学生运用辩证法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相关图片,学会处理信息的方法;通过让学生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新式学堂等内容,认识洋务运动的目的及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洋务运动的目的、口号及内容,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认识它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冲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的现实,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一部分有识之士为了富国强兵进行了近代史的探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洋务运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洋务运动图片 1.材料展示: 材料一: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2.问题思考: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思考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和原因。 3.教师讲解: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中期清朝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僚掀起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自救运动。这些开明的官僚在当时被称为洋务派。 4.引导学生:完成下表

洋务运动 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期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 原因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打击,让清王朝认识到自己的落后 口号“自强”“求富” 代表人物中央恭亲王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 5.材料解读: 材料一: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 材料二: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俾西人不敢蔑视中华…… 6.教师讲述:为克服遇到的阻力,洋务派便以用西方的科技知识捍卫中国的文化为由开展洋务运动。中国的本体文化不变,以西方相关知识作为辅助。这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的思想。但他们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没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治标不治本,为其最后失败的命运埋下伏笔。 7.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洋务运动简介 目标导学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安庆内军械所 1.学生归纳:阅读教材,归纳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采取了哪些措施? 军事工业民用企业 口号19世纪60年代起以“自强”为口号19世纪70年代起以“求富”为口号 代表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精品教案

第4课 洋务运动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概况 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鸦片战争清军战舰 甲午战争清军战舰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这两场战役中清军的战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回答,教师继续引导)为什么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清军的装备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一向夜郎自大的清朝统治者为什么会一反常态,运用西方的军事装备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第4课洋务运动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教师首先讲解:什么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中期清朝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僚掀起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自救运动。)这些开明的官僚在当时被称为洋务派。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完成下表: 3.教师强调:面对严重的统治危机,清朝统治集团的开明官员——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从而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他们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没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治标不治本,为其最后的命运埋下伏笔。 4.教师过渡:接下来我们共同来看看洋务派具体怎样学习西方的? 目标导学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1.教师提问:为什么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 军事工业?创办了哪些军事工业。 学生回答:鸦片战争中,中国武器落后,致使战争失败。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军事工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近代军事工业。 2.教师提问:为了满足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兴办新式教育,培养翻译和军

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3.教师过渡:创办军事工业,需要巨额经费,但当时清政府对外支付赔款,对内镇压人民起义都要大量经费,政府财政面临枯竭。洋务派看到外国资本主义以工商致富,认为“求富”是“自强”的先决条件,于是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企业。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有哪些? 学生回答: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实现强兵,接下来在看看清政府是如何实现强兵的? 目标导学三:建立新式海陆军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洋务派建立新式海陆军的过程? 2.教师讲解:洋务派建立的新式海陆军,尤其是海军,成为当时亚洲第一水师,势力雄厚,但是甲午中日战争,由于统治集团内部腐败,军备训练不当,最终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同时也宣告了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破产。 3.教师指出:有人认为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具有进步意义;也有人认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不值得肯定。你的看法如何?(学生回答) 4.教师进一步阐述: 首先,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要充分肯定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第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第二: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第三: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其次,指出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破产。这其中的原因有许多,但最根本的是不触动封建制度,立新而不除旧,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这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 三、课堂总结 19世纪60——9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员,先后提出“自强”“求富”为口号,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洋务运动。这一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使古老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板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4课 洋务运动

第4课洋务运动 【知识与技能】 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评价;分析理解洋务运动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历史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小组对史料进行分析讨论,培养合作学习、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通过对洋务运动作用的客观分析,培养辩证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重点】 洋务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概况。 【难点】 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自主学习】 1.什么是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有哪些? 2.洋务运动中创办了哪些民用和军用企业? 3.应该怎样评价洋务运动? 【新课导入】 (材料式导入)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打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的现实,在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次统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洋务运动》。 (情境式导入)出示图片 鸦片战争清军战舰甲午战争清军战舰

通过观察可知,这两场战役中清军的战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什么短短几十年时间清军的装备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进入第4课《洋务运动》的学习。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阅读教材P20第一段,思考: (1)19世纪60年代清朝面临怎样的情况? 答案提示:内忧外患。 (2)面对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提示: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一些开明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这些被称为“洋务派”的官员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教师点拨:洋务运动的目的一是解除内忧外患,二是实现强兵富国,最终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所以说洋务运动的性质是晚清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但他们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没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治标不治本,所以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3)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案提示: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知识点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1.阅读教材P21第一段,思考: (1)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前期怎样进行的呢? 答案提示: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 (2)为什么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军事工业?创办了哪些军事工业。 答案提示:洋务派认为在鸦片战争中,由于中国武器落后,致使战争失败。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3)为了满足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提示:兴办新式教育,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2.19世纪70年代后,洋务派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始创办民用工业。思考: (1)为什么后期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呢? 答案提示:创办军事工业,需要巨额经费,但当时清政府对外支付巨额赔款,对内镇压人民起义都要大量经费,政府财政面临枯竭。洋务派看到外国资本主义以工商致富,认为“求富”是“自强”的先决条件,于是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了一些民用企业。 (2)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有哪些?

(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同步练习卷:第4课 洋务运动

第4课洋务运动 一、选择题(4分×12题=48分) 1.何怀宏的《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一文指出:“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体现“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答案】A 2.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①创办军事工业①创办民用工业①筹划海防①培养人才①改革行政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A.①①①① B.①①①① C.①①①① D.①①①① 【答案】A 3.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中,最能体现我国近代航运业初步发展的民用企业是() A.轮船××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福州船政局 D.江南制造总局 【答案】A 4.《同治夷务》中说:“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观点并付诸实施的是()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 【答案】B 5.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内容是() A.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民族工业 B.张謇创办的民族工业 C.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创办的民族工业 D.“一五”计划时期创办的民族工业 【答案】A

6.同治十三年,李鸿章上书:“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固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 B.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 C.改革政治体制,确立民权 D.运筹外交谋略,以夷制夷 【答案】B 7.学习西学、兴办新式学堂是洋务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的名称是() A.总理衙门 B.福州船政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京师大学堂 【答案】C 8. “北洋舰队的覆灭并不是一场战役的失败,而是那场持续数十年求索的失败。”“那场持续数十年求索”是指( )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D.洋务运动 【答案】D 9.下侧漫画反映的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一些天真的想法,该想法最终破灭的根源是() A.得不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B.没有学到真正的技术 C.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D.顽固派的阻挠与破坏 【答案】C 10.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C.推动了中国政治制度的近代化 D.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答案】C 11.促使洋务运动发生的历史因素是() ①两次鸦片战争的打击 ①统治集团内部有一些具有探索意识的官员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序号: 4 主备人:审核人:、、课时: 1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旅顺陷落;威海卫溃败。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台湾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 2、让学生讲述邓世昌的英雄事迹,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邓世昌等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他们是甲午战争的民族英雄;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化的程度。 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内容。 难点: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中国失败的原因和《马关条约》的影响。 自主学习探讨 (一)预习导入 “同学们,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在近代历史的耻辱柱上,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哪一句哪一字不启人蒙昧、动人心魄呢?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甲午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今天,我们学习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二)自主学习内容 一、黄海大战 1、背景:1894年日本为实现的梦想,出兵占领朝鲜国都,接着,又发动。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因此,这次战争叫做“”。 2、经过:1894年9月,中国执行护航任务,返航途中,在黄海,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为保护旗舰,指挥舰艇冲锋向前。双方激战达五小时之多。 3、结果:四艘日舰包围,邓世昌沉着应战,舰身中弹过多严重倾斜,但要也将用尽。他下令开足马力,朝日舰“”号撞去。日舰慌忙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二百多名战士壮烈牺牲。 二、《马关条约》 1、背景:黄海大战后,日本海军进攻,很快就侵占了辽东半岛,接着就夹击。威海卫是的基地,结果,全军覆没。慈禧太后急忙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本议和。年月,和日本首相签订了《马关条约》。 2、内容:清政府割、、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允许日本在中国;增辟等。 3、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