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学》专科课程考核答案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学》专科课程考核答案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学》专科课程考核答案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学》专科课程考核答案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学》专科课程考核

1、名词解释

(1)组织文化:指一个组织共有的价值体系,包括组织共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道德规范、习惯、仪式、精神、作风等。(2)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的对称。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梅奥通过“霍桑实验”提出,是人们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以感情、喜好等情绪为基础的松散的、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

(3)程序: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4)激励相容原则:在市场经济中,每个理性经济人都会有自利的一面,其个人行为会按自利的规则行为行动;如果能有一种制度安排,使行为人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正好与企业实现集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这一制度安排,就是“激励相容”。现代经济学理论与实践表明,贯彻“激励相容”原则,能够有效地解决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使行为人的行为方式、结果符合集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让每个员工在为企业“多做贡献中成就自己的事业,即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两个目标函数实现一致化。

(5)矩阵结构制:矩阵制组织结构是为了改进职能制组织结构横向联系差,缺乏弹性的缺点而形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它的特点表现在围绕某些专门任务成立跨职能部门的专门机构上,例如组成一个专门的产品(项目)小组去从事新产品开发工作,在研究、设计、试验、制造各个阶段,由有关部门派人参加,力图做到条块结合,以协调有

关部门的活动,保证任务的完成。这种组织结构的形式是固定的,人员却是变动的,需要谁,谁就来,任务完成后就可以离开。项目小组和负责人也是临时组织和委任的,任务完成后就解散,有关人员回原单位工作。因此这种组织结构非常适用于横向协作和公关项目。(6)沟通: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人与人的沟通过程包括输出者、接受者、信息、渠道等四个主要因素。

2、简答题:

(1)简要说明管理的四种基本职能及之间的关系?

答:计划:对组织活动进行的一种预先筹划,包括研究活动条件,制定经营策略,编制行动计划。组织:为了完成计划,对可用资源(包括单位,成员及其关系)进行合理的安排。领导:计划的实施,其中包括激励成员,使得他们以最大的积极性投入工作中。控制:对组织活动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监控,以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是最基本的管理职能,它们分别重点回答了一个组织要做什么和怎么做,靠什么做,如何做得更好,以及做得怎么样等基本问题。管理职能并不只是这四种。作为管理工作的手段和途径,随着管理对象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管理职能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2)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主要有五大管理职能和十四项管理原则。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并进行了相

应的分析和讨论。法约尔认为十四项管理原则是:1.劳动分工; 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人员的报酬;8.集中;9.等级制度; 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的稳定;13.首创精神; 14.人员的团结。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思想的重要代表,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以后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重要依据,对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历程均有着深刻的影响。其中某些原则甚至以“公理”的形式为人们接受和使用。因此,继泰罗的科学管理之后,一般管理理论被誉为管理史上的第二座丰碑。

(3)结合实际简述政策、程序、规则之间的区别?

答:政策是组织在决策时或处理问题时,用来指导和沟通思想与行动方针的明文规定。政策是组织的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如对待犯罪“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程序是规定了如何处理那些例行问题的标准方法。程序即管理的途径或步骤。如管理的程序是决策、计划、指导、控制。规则是对具体场合和具体情况下,允许或不允许采取某种特定行动的规定。规则即组织的规定、规范等。如交通规则。

(4)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

答: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五种需要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但这样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变化,也有种种例外情况。一般来说,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不发达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

(5)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怎样影响?

答: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主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下级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沟通的程度、授权的程度、计划的完善程度、组织的稳定性程度、管理层次的高低(与管理幅度成反比)。

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低,就会管理的幅度小,管理人员素质和能

力高则反;下级人员素质高管理的幅度大,下级人员素质和能力低管理的幅度就小;管理层次的高低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中,管理人员所能直接管理或控制的部属数目,直接管理的越多,幅度越小。

3. 论述题:

试述巴纳德组织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

答:巴纳德将社会学概念应用于分析经理人员的职能和工作过程,并把研究重点放在组织结构的逻辑分析上,提出了一套协作和组织的理论。巴纳德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包括军事的、宗教的、学术的、企业的等多种类型的组织都是一个协作的系统,这些协作组织是正式组织,都包含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联系。所有的正式组织中都存在非正式组织,两者是协作中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一个协作系统是由相互协作的许多人组成的。对于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不一致,巴纳德提出了“有效性”和“能率”两条原则。当一个组织系统协作得很成功,能够实现组织目标时,这个系统就是“有效性”的,它是系统存在的必要条件。系统的“能率”是指系统成员个人目标的满足程度,协作能率是个人能率综合作用的结果。这样就把正式组织的要求同个人的需要结合起来了,这在管理思想上是一个重大突破。

巴纳德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1、组织是一个合作系统

2、组织存在要有3个基本条件

3、组织效力与组织效率原则

4、权威接受论

他认为主管人员有三个主要职能:

1、制定并维持一套信息传递系统;

2、促使组织中每个人都能作出重要的贡献,这里包括职工的选聘和合理的激励方式等;

3、阐明并确定本组织的目标 (1) 明确的目标 (2) 协作的意愿(3) 良好的沟通。

首先,一个组织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否则协作就无从发生。其次,组织不仅应当有目标,而且目标必须为组织成员所理解和接受。再次,对于组织目标的理解可以分为协作性理解和个人性理解。

主管人的重要职能就是向组织成员灌输组织目标和同意对组织目标的理解。协作意愿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作出贡献的意愿。一个人是否具有协作意愿依个人对贡献和诱因进行合理的比较而定。(所谓贡献,是指个人对实现组织目标作出的有意的活动和牺牲。所谓诱因,是指为了满足个人的需要而由组织所提出的效应。) 所谓组织效力是指实现其目标的能力或实现其目标的程度。所谓组织效率是指组织在实现其目标的过程中满足其成员个人目标的能力和程度,也就是组织的生存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