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文化

土家文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次团队去土家族聚集地调研,必先了解学习土家族的文化。如果不先了解土家族文化,则不能有调研的想法,不如不去。若学习土家族文化不彻底,轻则会贻笑大方,重则会遇到各种麻烦使团队陷入困境。入乡随俗,现从图书、网上、及个人经历的土家文化简作介绍,望各队员认真学习。一则中华各民族文化均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华民族的子孙应当担起保护各民族文化的责任。二则为此次调研作必要的准备,以免影响以后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一、土家族概况

土家族是湘、鄂、渝、黔毗连地带的一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麓的10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主要分布于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人口数为802.81万人,仅次于壮、满、回、苗、维吾尔族,在全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排第六位,在湖南省264万、湖北省218万,重庆市150万,贵州省143万,还有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居住在湖南、湖北、贵州三省及重庆市的51个县市(区),目前在25个县区实行区域自治,其中两个自治州(共辖16个县市),5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4个土家族自治县,40个土家族乡,41个土家族联合自治乡。他们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所辖的8县市: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花垣县、古丈县、吉首市、凤凰县、泸溪县;张家界市的桑植县、慈利县、永定区、武陵源区;常德市的石门县、桃源县;怀化市的沅陵县、芷江县、溆浦县、麻阳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的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巴东、宣恩、咸丰、鹤峰、来凤

县;宜昌市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杂居区有兴山县、宜昌县、秭归县、枝城市等县市。重庆市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黔江区,杂居区有巫山、巫溪、云阳、奉节、万县、涪陵等县市;贵州省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杂居区有德江、江口、石阡、思南县、铜仁市及松桃苗族自治县。

二、族源

土家族族源,尚无定论,目前处于诸说并存,其主要来源仍有以下几说:一说是古代巴人后裔。认为土家族的自称与历史上巴人活动的有些地名读音相近,巴人崇虎与土家族相同,巴人的一些姓氏与土家族的一些姓氏相同等等。二说是土著先民的后裔。认为最早定居湘西的先民是土家族的主要来源之一。从龙山里耶、大庸古人堤等地出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证明,湘西很早就有古人类活动,很多土家语地名至今犹存,说明这些地方最早应该是土家族先民开辟和居住的。三说是唐代中叶由贵州迁入的乌蛮的一部分。认为贵州境内称为“比跻”或“比际”的人与土家族自称相同,而中唐以后,“越嶲”一带乌蛮入侵贵州,征服了当地一部分土著,就是白罗罗称谓的起源,一部分与他们长期斗争,最后被迫迁入湘西和云南,而土家族与彝族在语言、信仰、歌舞方面有相似之处,进而认为土家族是乌蛮的一支。四

说是来自江西彭氏的后裔。认为唐末五代初年,由彭王咸率领的江西彭氏子孙及百艺工匠入主湘西后,披荆斩棘,开拓疆土,统治湘西,在此繁衍生息起了巨大作用。以上诸说虽不完全一致,但有一点认识是统一的,这就是发展到唐代末五代后,土家族已逐步形成为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开始形成为一个单一的民族。1957年1月3日被中央正式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

三、语言

土家语土家族本民族语言称土家语,土语称"备兹煞"。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一支独立的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家语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一是语言本身的变化。由古代土家话演变成现代土家话,演变主要指词汇在演变。其中通过全借和半借形式,借入大量汉语词,使土家语词汇日益丰富。

二是使用情况的变化。在"改土为流"前,土家族地区只有极小数人懂得一点汉语。"改土归流"后,随着民族交往的日益密切,因而操土家语的地区逐渐减少。

目前状况是:(一)仍然以土家语为主要交际工具,妇孺均不懂汉语;(二)土家语汉语兼懂兼用,对外用汉语,对内用土家语;(三)土家语基本消失,完全转用汉语汉文,但在地名文化和日用词汇中仍保留有一定数量的土家语的底层语言。属(一)(二)类的有40余万人,主要分布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永顺、保靖、古丈等县,其余均属三类。

四、风俗

1、服饰:

远古服饰

1986年3月至1987年9月,在永定城区西北郊三角坪武陵大学工地发掘清理的西汉墓中,出土一铜质跪式男俑,男俑头戴编织帽,上身裸露,见两乳,下身着裙,左肋佩长刀,佩带挎右肩,刀长8厘米、宽0.6厘米,前端带锋,后端环手衔

短把。有学者将其称为“三烛青铜烛台西南蛮夷铸像”。“头戴编织帽”、“下身着裙”、“左肋佩长刀,佩带挎右肩”,这是远古土家先民服饰的缩写。

1981年,在永定区出土錞于2件,盘上刻铸有手心纹、椎结人头纹、鱼纹、梭子形窃曲纹、船形纹等,学者认为这是巴人遗物。可见土家先民在战国时期的发式为“椎结”。

在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众多的玉佩、琉璃器、滑石器耳环、铜带钩等,反映了这一时期土家先民佩饰文化。

古代土家服饰

古代土家男女服装为:上身穿琵琶襟,下着八幅罗裙。上襟和下裙均用土家织锦缝制,五色斑斓,别具一格。服饰用料:为葛为麻,为棉为丝,为皮为毛。至清代乾隆年间,土家服饰特点可归结为:

短衣短裙。土家人着交领短衣、短裙,尚未有裤,衣长齐臀,裙长齐膝,以布缠腿,便于劳作。裙腰不封口,在后腰以带系之。

衣裙尽绣花边。因为花边众多,色泽变化,而被视为“五色斑衣”。男、女服饰的区别在花边上。

头裹刺花巾帕。夏则以巾勒额,冬则以布裹头。勒额巾宽2寸,长4尺,分为二式:一为棉布,白底、黑线刺绣;一为织锦。裹头布亦为棉布,白底、黑线刺绣。

高髻螺鬟。男女垂髻,把头发挽起高束于头顶脑后,以巾捆扎,或用丝网束之。

喜垂耳圈。两耳累累然,各赘至十。又有项圈、手圈、足圈(后去掉),象征富贵。

近现代土家服饰

清代“改土归流”以后,土家服饰被强令改制而逐渐发生变化。新中国建立后,土家老年男子仍穿“满襟衣”和稍短便裤,头裹青布帕。中青年男子穿对襟衣和长裤。

男性服饰

包头白布改为黑布,后进化为青丝帕,但额前仍保留“人”字形,有的地方还在左耳留两寸长的帕头。其次是著鞋袜。上衣早先为“琵琶襟”,后改为穿对襟衣,老年人于对襟衣外罩满襟衣;中年人多着黑色,袖口、襟沿、衣下摆贴天青色布条,腰饰如意勾;青年男子多为蓝色,镶花边。男裙改为裤,不论老中青,均是青、蓝布,裤管上为白布裤腰,裤口处青年镶花边,中年贴异色布,老年素色。衣袖长而小,裤筒短而大。中老年男子腰缠板带,青年男子捆织锦彩带。

女性服饰

头饰:姑娘垂长辫,扎红头绳,搭挑花方巾,是为未出嫁的标志。土家姑娘出嫁之前,要“上头”。上头的发式一般有三种:一种是挽“粑粑鬏”,就是把新娘的头发在后脑扎成一条独辫子,再把辫子在后脑一圈圈地盘绕,用别簪绾住,如同一个圆圆的粑粑。二种是缠“麻花头”,就是把新娘的头发在脑后编成四条辫子,再将四条辫子合编成两条,然后将两条辫

子上下折叠缠绕用别簪绾紧,象四个紧密排列的麻花糖。三种是盘“太极头”,就是把新娘的头发在耳轮边分成两股用红头绳扎住,再将两股头发在脑后相交盘成一个圆圈,形如阴阳八卦太极图的形状。头发盘成后,罩上青丝网头套,包黑布帕或青丝帕,成“锅螺圈”形。

衣服:上衣为短领右开襟,根据花色繁简分为“银钩”、“外托肩”和“内衣”三式。同一式样的衣有长短之分,长衣做客时穿,短衣劳动时穿。“外托肩”过腰大而长,衣袖大而短。在“银钩”、“外托肩”上,贫穷人家贴1—3条异色布条,中等人家镶花边,殷实人家还在异色布条上绣花。中老年妇女通常在外衣上

罩一件围裙;下裳:妇女下裳先为裙,款式有八幅罗裙、筒裙、百褶裙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八幅罗裙。湘西自治州民族研究所藏八幅罗裙,时代为民国初年。底色为素白色,以细黑布条勾棱成8幅,下摆与大平幅中下部贴稍宽黑布条。每幅下大上小用数纱工艺绣3组花,前后对称,左右匀衡。整件裙黑白相间,棱角分明,主题突出,庄重朴实,工艺精湛。妇女下裳后以裤取代裙。裤短而大,喜在裤脚边缀三条异色边或梅花条,讲究的以十字挑花来美化裤脚。湘西自治州博物馆藏有1件清末土家族十字挑花女裤。

鞋袜:土家制鞋历史较短。清《嘉庆龙山县志》卷七“风俗”载:“向不知制履,市之肆中。近皆自制,与客妇等。”一旦土家妇女学会了制鞋,便把衣裙中的挑花绣朵运用于鞋面,做出各种精美的鞋。女式花鞋有船头鞋、气筒鞋、鲇头鞋、圆口鞋、翁鞋、钉钉鞋等。土家族姑娘订婚后,为情郎赠送的礼物除荷包、彩带外,最珍贵的就是布鞋;出嫁前,日夜赶制鞋,留予父母兄弟,赠送夫家长辈。土家族妇女多缠裹脚,少女穿红袜。

妇女首饰:土家妇女头饰有金或银莲蓬花、撇簪、银梳、插簪、瓜子针、茉莉针、芭蕉扇等,头饰中最珍贵的是银帽,俗称“箍箍帽”,帽前是一个银宝花,银宝花二面钉上一对龙,龙后一对凤,凤后一对龙,龙后一对银帽襟,襟下缀凤九只,凤口各含银摆坠三颗,行动摇晃,闪闪发光。耳饰有龙耳环、一包针、灯笼、单环、连环、吊船、瓜子、鼓锤等。项饰多为轮圈,有粗细之分。手饰分银质与玉石手镯,戒指有银三镶戒、一颗印、单股子等。胸饰挂牙签、扣花、纽扣和新娘专用的状元花,上面吊有银链、银牌、银铃、银牙签、银珠子等一大串。

儿童服饰:幼儿的衣服和裤子一般用花布做成,亦有在素色布上绣花。土家男女幼儿皆戴花花帽,春季戴“紫金冠”,夏季戴“蛤蟆帽”、“圈圈帽”,秋季戴“冬瓜帽”、“八角帽”,冬季戴“虎头帽”、“狗头帽”、“凤尾帽”、“风帽”。儿童4岁以后服饰方有男孩女孩之别,男孩趋素,女孩趋花。头发变化最为

明显,男孩头顶从天门心至发际留方块头发,俗称“塔点儿”。女孩则蓄盖盖头发,俗称“马桶盖”,或蓄满头长发,打小辫,或扎成一把“朝天椒”,或束成一对“羊角角”;7岁,戴瓜子耳环;也有到12岁才穿耳朵的。穿耳朵的日子一般在农历二月的花朝节。据传说,这天穿耳朵不化浓,因为有花神保护。

儿童首饰:帽饰造型有八仙、寿星、十八罗汉、方形算盘、狮头耳錾、银链、银牌、银铃。项饰有轮圈。胸饰有银锁、银牌,其上刻有“长命富贵”、“富贵双全”等吉祥之词或花草、八卦等图案。手饰手镯上吊有金瓜、铃、瓢、石榴、仙桃、四方印等物,印上多刻“状元及弟”等文字。

2、饮食

土家人主食以苞谷、大米、高梁、红薯、杂豆、洋芋为主。加工花样颇多,吃法也银讲究。菜肴讲究酸、辣、香味。这是土家饮食的又一大特点。“辣、酸、香”三字,土家妇女做出了许多妙文章。腌制泡辣子,吃起来又辣又麻,别有滋味。酸辣子,既可油煎,又是上等佐料。糯米酸辣子、苞谷酸辣子,可算是土家族妇女的绝技。秋冬后,每家都要制作几坛各种辣品,以备冰封时节、农忙时节、蔬菜淡季吃。夏天,天气炎热,不宜吃荤腥,鱼、猪肉又易腐,拌上糯米粉子,腌制成酸鱼肉,既不油腻、腥臭,又防腐、上口,是招待宾客

的佳品。合渣也是土家极喜欢的菜肴。以黄豆粉掺青菜叶温火煮,味美易咽,营养丰富。豪饮品茗,也是土家人的一大嗜好。饮酒煮酒,由来已久,古代巴人就已豪饮成习,这些传统土家人继承下来。土家酿酒工艺精道且种类繁多,如五谷杂粮酒、葛根酒、药材酒。饮酒亦有讲究,明清时期,土家族有特殊饮酒习俗,谓之“咂酒”。据传“咂酒”始于明代土兵按时奔赴抗倭前线,将酒坛置于道旁,内插竹管,每过一人咂一口,以此传习成俗。

在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土家饮食文化可以说是别具一格,光彩夺目。因为土家人世代生活在万山丛林中,其饮食喜好自然表现为“喜辛辣、好豪饮”的特点。如果要进行归纳的话,大体为以下四点:

一是喜酸辣:据旧志载:“丛岩幽谷中,水冷泉冽,岚瘴郁蒸,非辛辣不足于温胃健脾。”所以土家人的菜肴中自然少不了辣椒。就如俗谚所说,筷子碗一端,少不得咸辣酸。因而辣椒便是土家人一年四季的一道家常菜。蒸、炒、煮、卤、拌,均要放辣椒。“合菜”俗称“团年菜”,是土家族过年家家必制的民族菜。相传明嘉靖年间,土司出兵抗倭,为不误军机,士兵煮合菜提前过年。其制作是将萝卜、豆腐、白菜、火葱、猪肉、红辣椒条等合成一鼎锅熬煮,即成“合菜”。除味道佳美,还别有深意。它象征五谷丰登,合家团聚,又反映土家人不忘先民的光荣传统。

土家特色菜:湘西腊肉、合菜、猪血稀饭、杂辣妹儿、酸刚豆儿、社饭等。

二是好饮酒:土家地区是产美酒的地方。汉代著名的辞赋家司马相如有歌

咏:“蜀南有醪兮,香溢四宇,促吾幽思兮,落笔成赋。”而对土家人而言,“酒席场上无父子”,喝酒喝的是豪情,是胆量。

土家特色酒:咂酒、米酒、包谷酒、竹筒酒等。

三是喜饮茶:土家地区自古为茶乡,产好茶,唐代陆羽《茶经》这样记载:“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州有两人合抱者。”巴山即唐时巴山县,于天宝八年(749)归入土家地区。土家地区的“宜红功夫茶”蜚声中外。而在土家人眼里,“好吃不过粗茶饭,好看不过淡打扮”。喝粗茶成为土家人的养生秘诀之一。茶是土家族生活必需品。茶,有凉水甜酒茶、凉水蜂蜜茶、糊米茶、姜汤茶、锅巴茶、绿茶、灯笼果茶、老叶茶、茶果茶,还有炒米茶、蛋茶等等。凡来人、来客,主妇必视其对象筛茶,层次级别颇有讲究。常客筛一般茶,贵客筛蛋茶、甜酒茶。夏天,天热口渴,山民用葫芦、竹筒提来沁凉清冽山泉,冲糯米、高梁甜酒,连酒糟

一起喝。土家族喜养蜂,蜂蜜为居家珍藏,客来茶中加放蜂蜜,这是客人的口福。冬天,喜喝熬茶。茶用大瓦罐置火坑间熬煮,常年不离,是土家火坑中的“不倒翁”。熬茶多用老茶叶或茶果,汤色深红,香气扑鼻。糊米茶是将米炒成焦块,用布扎紧,放至开水中,待冷却后喝,有止渴解暑之功能。“住山靠山,靠山吃山。”

土家特色茶:梵净山翠峰茶、古丈毛尖、恩施藤茶、恩施玉露、恩施富硒茶、油茶汤等。

土家特色小吃:年粑粑、油香儿、阴米、土家烧饼、稿子粑粑、米豆腐等。

四是重山肴:土家多山区,以产苞谷、洋芋、红薯、稻米为主,间作黄豆、绿豆及其他杂粮。所以土家人的主食向以苞谷、洋芋、水稻、红薯为主。这是土家族生活经验之谈。清代土家族诗人彭勇行写的竹枝词可以为证:

三月出蕨初茁芽,

枞林九月菌生桠,

秋岭红熟累累果,

玉湎狸肥味更佳。

山珍野味,取之不尽,吃之不竭。诸如:野猪、鹿子、白湎、竹鸡、刺猪应有尽有; 胡葱、椿芽、蕨笋、葛粉、枞菌、野木耳、炖肉煮汤鲜美至极。若用油烹炸,谓之“菌油”,香纯味鲜。武陵山里多野蜂,巢于树洞土窟之中。蜂卵化取卵蛹,油炸酥脆,堪称土菜一绝。

山民将野猪、鹿子、白面卤腌缸中半月,取出挂于火炕烟熏火烤,作成宴宾上等佳肴。“血豆腐”即将豆腐合猪血、猪肉及花椒、辣椒等佐料拌成泥状,捋成卵形,以竹筛置火炕上,烟熏烤成腊黄,吃起来耐嚼味香,堪称佐酒上品,亦为土家特色.

但以上这些仅为土家人日常的饮食习惯。逢红白二事,则整“十碗八扣”。“十碗八扣”是土家饮食文化最富内涵之所在。旧志这样记载:“邑俗,客至款饭。遇节,相互宴饮。姻家显贵,依时款,或十簋、或八簋一火锅、或五簋四盘、或四簋二盘不等。”簋(音鬼gui)是一种古代的圆口圈足的食器,专用于盛装大鱼大肉,其后,它成了大碗的代名词。这里所谓的“十簋”、“八簋”,也就是十碗八碗。十碗八扣即一碗头子,二碗笋子,三碗鸡子,四碗鱼,五碗蒸杂,六碗羊肉,七碗丸子,八碗肚子,九碗正肉,十碗汤。头子即肉糕,垫菜为粉条、黄花和木耳。笋子如有海参、鱿鱼,则以笋子垫底。鱼的垫菜是莲米或花生。蒸杂的垫菜为洋芋和南瓜。羊肉的垫菜为豆腐。丸子或以豆腐做成,或以瘦肉做成。肚子的垫菜为豆芽或炕黄瓜。正肉的垫菜为豆豉。汤则由虾子或肉丝做成。而所谓“八扣”,实际是十碗中,除第一碗的头子和最后一碗汤以外,其它均用扣碗上席。因为第一碗是最好的一道菜,以肉糕、粉丝、肉丝、黄花、木耳等做成,故放在打道出席。而最后一碗汤又叫“醒酒汤”,用于酒醉饭饱之后醒酒,所以放在最后。

在乡间,招待一般客人则以煨罐子肉为敬。这种肉称为“坨坨肉”,切成大块,配以作料煮成。再配以三五碗小菜,间或二三碟腌菜酱菜即成。

土家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不可穷尽。但透过这些饮食文化,让我们看到的是土家人与生俱来的那种强悍豪壮的性格,那种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因而历史上的土家人便以英勇善战著称。

3、建筑

湘西北是土家人聚居地,这里属喀斯特地形,天然溶洞较多。土家先民最初居所,便是这些洞穴,称为“穴居”。

唐宋时期,砖、瓦、石灰、油漆等建筑材料的应用技术已经相当熟练,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楼台殿阁和城池建筑,杆栏建筑日趋成熟。

位于永顺县灵溪河两岸的老司城分衙署宫殿区和土民街道区。土司衙署为“金銮殿”,衙署区建筑由迎宾馆、绳武楼、绳忠楼、永镇楼、筹边堂、寿禄堂、奉先堂等组成,城墙用石头与石灰混砌而成。

改土归流后,随着汉文化的更加深入,领主经济的解体,地主经济的确立,建筑规模和工艺又有了新的发展,建筑类型和样式也日趋多样,如城堡、市镇、书院、学宫、戏楼、寺观、衙署、石拱桥、塔坊、六角凉亭等。

现存建筑类型

居类建筑:

民居:土家人的住宅由正屋、偏屋、转角楼、朝门四部分组成,一般人家只有正屋。小康人家有正屋、偏屋和转角楼。富有人家加修朝门和冲天楼,豪门大户修四合院,砌以院墙,四面封砖。土家民居以木结构穿斗房为主,间有穿斗、抬梁复合结构的民房。较为典型的有永顺列夕彭氏木房,其排架系穿斗与雕花状相结合形式,别具特色。木屋瓦房一般为四排三间,也有六排五间的。“排”是用“穿枋”组合起来的一排架,再用“开间枋”把排联系起来,竖于础石之上,形成“间”。正屋规模有三柱四棋、五柱八棋、七柱十二棋等多种组合形式。棋以“满棋”者居多。排越多间就多,棋越多屋进深就越大。永顺樟木就有十二排十一间、三个四合天井的大院。土家民居以平房居多,柱径以粗为荣,柱高比值较大,具有粗犷之美。柱间尺寸喜“八”,以图吉利,如一丈二尺八、一丈四尺八等。房屋出檐喜宽,以防雨水洗蚀壁板。出檐有单挑、双挑、挑挂棋、配“托替”等表现形式。屋面盖青瓦,亦有盖石板、

茅草、杉树皮的。为了保证结构稳定,木匠常用“迈柱脚”手法,以使周边立柱的“脚”达到向“四方八挓”的目的;为使房屋造型有变化,常用“抬檐冲脊”手法,以获屋脊、瓦坡面合理的弧线,这不但让建筑线条充满美感,还使檐口不至出现“偷水”现象。在住房使用方面,以四排三间“一字屋(即修成一排)”为

例,正中一间为堂屋,正上方装板壁安“神龛”,供祖宗神位,是土家族人祭祀祖先、宴请宾客的场所。堂屋左右两间居室叫“人间”,供住人。一般长子住东头,次子住西头。人间以木板为界又分成前、后两小间,前面一间设火坑,火坑上方铺竹、木条,并且吊炕,供烘烤腊肉、玉米等用;后面一间为卧房,窗小且少开,有较强的秘密性。人间铺木地板,而且楼枕较高,以利通风防潮。堂屋后面有过道房,作放物或老人用房。称偏屋为磨角,连接于正屋的左右两边,作为灶房或碓磨房之用。在正屋和偏屋两根脊线交点,立起一根“伞把柱(即柱子像伞)”,成为土家匠师的独创。

随着人口增加,土家人就用配厢房、接拖屋、加偏房等手法,增加房间。最有特色的房屋是土家族转角楼。在正屋左右一头或两头,与正屋垂直向外延出一组或多组排架,每排柱子长短依地势高低而取舍,形成杆栏楼宇建筑,即“转角楼”。转角楼多为三排两间,上、下两层,亦有三、四层的,其屋脊必须低于正屋屋脊,寓“客不压主”,同时也是工艺需要。修得最多的转角楼是一正屋一厢房,富有人家修一正屋二厢房(即双厢转角楼)。转角楼最有特色的地方是司檐和龛子。山墙与挑檐相接,成为司檐,用于挡雨通风。龛子是土家楼阁的雅称,是转角楼的厢房,外有悬空走廊。谓之楼,就须有梯可上:有直上的、有斜上的,有暗上的、有搭上的;有石的、有木的;有从室里上的、有从室外上的……拾级而上至楼房,矮小的对子门两侧放小格窗棂。楼阁多为闺房。走廊是由落地柱向外挑出的挂柱形成过道,有单面的、双面的、三面的乃至四面设廊的,称为“走马转角楼”。转角楼两边上端,檐角翘起,雄伟壮观。转角楼的挂柱下常饰木雕金瓜,走廊装木花格。连接挂柱的“眉毛枋”既利于采光,亦增加美感。别看转角楼“脚”参差不齐,柱子弯扭粗细不匀,眉毛枋凸翘平直不一,但是可谓形曲意直,韵到神足。土家民居的特点概括起来为:“八字朝门青瓦屋,飞檐翘角转角楼”。

山寨:土家人好聚族而居,因而常选一块地势较高处作为寨址,同宗同姓的组成一个寨子,一般以姓氏作为寨名,如向家寨、覃家寨、田家寨、彭家寨……也有用土家语作寨名的,如麦寨(太阳照到的地方)、业必寨(鸟儿落脚的地方)、苦竹寨(山坡上的寨子)等,也有以汉语取作寨名的,如慈利吴王坡、桑植峰峦溪、永定马头溪等。山寨设有寨门,中央连摆手堂。

城镇:多为封火外墙的印子屋,以天井过亭组合,有三进两亭以至五进四亭的。起伏的封火墙、高耸的过亭、精致的装修,显示其突出地位。沿街民居多与铺面结合,柜台外露,饰以雕花栏杆。沿河则多成悬挑的吊脚楼形式。如永顺王村古镇、凤凰沱江古城等。祠祀建筑:

摆手堂:摆手堂建筑分为土王祠及摆手场两部分。在成牌坊形大门之内,由短墙围成又深又长的长方形摆手场地;摆手场的顶端为“土王祠”。凡是土家族人祭祖、祈年、神断、还愿、迎春、歌舞、竞技,多在此举行。土王祠为石瓦建筑,内设神龛一座,供奉土王、八部大王或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偶像,有的供奉本地土王。这些古代建筑保存着土家祖先流传下来的木雕、石刻、彩绘、岩画等民间工艺。龙山县马蹄寨、保靖县利湖、永顺县双凤和永定区茅冈等地均有摆手堂。

宗教建筑: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自汉末开始传入土家地区;佛教自西汉末传入我国后,魏晋南北朝时期又逐渐在今土家族聚居地区流传。随着道佛的传播,历代各地都兴建了许多宫观庙宇,其中著名的有后晋的永顺老司城祖师殿、唐代草创的慈利五雷山道观,唐代石门夹山寺,

宋代永定普光禅寺,明代以来营建的梵净山庙宇群等。

从现存道佛建筑来看,其建筑风格与结构基本上与汉族地区的相同,只不过往往一处宗教建筑常融道、佛、儒教于一体。如普光禅寺,初为观,后融佛、儒。另

外,有的宗教建筑添加了一些土家建筑符号。如观音岩寺,就有土家转角楼建筑的风格。

路桥建筑:

拱桥:有独拱、多拱的,独拱的两头砌石堡,一拱横跨河床;多拱的,中间砌石墩,拱拱相联。往往桥面还配木质凉亭,飞檐翘角,雕花镂空。亭设木凳,以供行人躲风雨、歇息。著名的洗车河花桥,位于龙山县洗车河镇,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由绅士萧家霖等倡修。三孔,为石墩木面凉亭桥。桥顶画有太极图形;两边桥帘刻有各种花纹;走廊两边建有木栏杆,并设平板坐凳。

岩桥。土家地区溪河纵横,为方便来往行人,对一些河床较宽和河基较深的溪河,一时无钱修桥,便就近取来石条,相隔一定的距离搭建,步步相连,直达对岸。这样,未涨大水时,只要河水没有淹没石墩,行人就可过河。至于小河小溪,岩桥更是随处可见。指路碑。湘西土家族地区,随处可见的指路碑又叫“令牌碑”。它是一种长条形上圆下方的碑石,酷似县太爷在大堂上使用的令牌,故尔得名。世界上万千碑石,无一归活人享用,唯令牌碑例外,它是专为活人树立的。湘西土家有个习俗,若某家小孩多灾多病,养育不顺,父母疑有鬼神相缠,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十字路口立一碑石,并标明东西南北可去某处,正中两行大字:“长命富贵,易养成人”。此碑专为外乡行人指点迷津,是一种行善积德之举。据说凡照此办理的,小孩子百养百顺。

陵墓建筑:

墓碑:土家居住的山野,到处可见石碑石墓。这是死者后人为纪念先辈恩德和显示自己孝心而修建的。土家墓碑别具一格,很少立单块碑,多为单厢碑,家境富裕者,则修三厢碑、五厢碑、七厢碑、九厢碑。单厢碑较简朴,又称“儒碑”,用一块正碑和碑帽、碑角、碑柱、碑耳、碑墓等八至十余件石料拼成。三厢以上墓碑,较繁复,除一大块正碑外,还有二至数块副碑。正碑刻墓主姓名和孝男女名

字,副碑刻墓志铭与祭文或诗词;正副碑上面各有碑梁、碑帽、碑角,均雕龙刻凤;各碑左右有碑柱,碑柱正面刻各种文字对联;柱之内侧刻人物故事或花鸟虫鱼、龙凤狮虎。

崖棺古墓:在临江河的悬崖峭壁上,利用较为宽阔平坦的崖面,人工开凿出规整的长方形横龛或方形洞口的纵向洞穴,也有少数略经加工的自然洞穴,置棺木于其中。横龛的棺木外侧显露,方形洞穴不封门。一般以三五穴为一组,多的数十穴为一群。横穴居多。 4、传统节日

岁时:即正月初一日晨,开门对东方作揖祝圣;归者跪拜尊长,日拜年。拜年者以未出上九日谓亲厚。过上九日谓迟年。妇女于夜间迎紫姑神,谓"请七姑娘"。正一初一,给父母及本族亲人拜年,正月初二起,先给妻子家族亲人拜年,然后给其他亲戚朋友拜年。正月十五夜:取衫树枝,于宅外烧之,谓"烧"。儿童大声呼逐,谓"赶毛九"。是夜,张灯结彩,演戏,玩花灯,舞龙灯,狮子灯,蚌壳灯,通宵达旦,城乡皆然,叫"闹元宵"。正月十五家土家各行各业不做任何事,正月十五晚上吃“爬坡饭”,意为新一年的工作步步高升,风调雨顺。第二天,各行各业开始正常的工作。

舍巴节:立春节第五个戊日。舍巴”即土家族语“摆手”之意,摆手舞是土家族最古老的舞蹈之一。土家族因有语言而无字,其民族民间艺术只能以语言为载体世代相传。节日那天,主持节日者之房族不分男女老少、排成长队,敲锣打鼓,吹起土号,放三眼炮、鞭炮,由“梯玛”领队来到社场。队伍中还有一个头戴烂草帽、身披土花被面的人,由四个人抬着进入社场。相传这人是祖先,他后边跟着一个拿扫帚的人,边走边扫,传说祖先战死后其尸体长了蛆日须清扫。跟在后面的人群,由族长带领,一路吆喝,领唱人每唱一句,众人齐声呐喊:

“干哉~干哉~啊喂~……”和声整齐,地动山摇。祖先抬到社场时,又是一阵锣鼓声、鞭炮声、土号声。庙内老人跪在地上迎神让坐,然后烧香敬神。敬神毕,

由主祭人带队在坪场里围成圆圈,跟随锣鼓声,跳起摆手舞,由“梯玛”唱祖先来源的古歌。这天的活动称“小社”。

第二天的活动称为“大社”,这天分三次活动,每次均先敬神,后表演歌舞,唱歌内容转向农业生产活动过程,期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到黄昏时,主祭的长辈们整理衣冠,磕头,并吹起土号,放火炮,送神回山,社巴节结束。通常参加节日活动的还有外来唱戏、玩魔术、打千秋、表演武术的人,以及做生意买卖的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三月三日:这天吃蒿子粑粑,叫"蒿子节"。现在一般与清明节同时过。清明插柳叶于门,谓之清,取一年合家清吉之兆。又以丝棉五色纸制为彩幡,挂于祖坟顶,亲族为死者祭扫坟墓,叫"插青"或"挂青",意为挂念亲人,为过世的亲人送钱送衣服。若过世的亲人在节没有墓碑,在世的后人亲人,当在有生之年为过世的亲人立墓碑,立墓碑的日子为清明的前一天。端午节:凡附近寺观,必印送张真人图像,至节日必悬挂堂中,小儿辈则以雄黄涂额,以"邪毒"。是日则食棕子饮菖蒲,系艾蒿悬于门楣。永定及慈利九溪等地,喜于澧水、水赛龙舟。端午节有大小之分,五月初五为小端午,十五为大端午。

六月初六日:农历六月初六,是祭祀向王天子即廪君的节日,称向王节。传说廪君为抢救落水老人而死。有年六月初六,清江发大水,有个老人在清江捕鱼落水,呼喊“救命”。廪君水性好,在巨浪中救起了老人,自己却被鱼网缠住,被漩涡水卷入江底。廪君蒙难的这一天,正是农历六月初六。从此,土家人为了祭祀这位祖先,在清江两岸修建了40多座向王庙,并把农历六月初六定为向王节,祭祀向王,就是祭祀廪君。向王节的主要祭祀活动有:一是杀鸡祭向王,也称为血祭。《后汉书》记载:“廪君死,魂魄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人们最早祭祀向王,是用人祭。随着社会文明进步,改人祭为畜祭,后又改为用鸡血祭祀。土家人六月六除到向王庙拜祭外,清江船工祭奠活动最为隆重。这一天,全体船工上午在船头设祭坛,用公鸡一只,快刀断喉,也有用手掐破鸡冠,把鲜红的

鸡血滴入清江。这时,船工们在船头焚香烧纸,鸣鞭放炮,叩拜向王。以求向王天子保佑赐福。也有同时用母鸡一只,祭祀德济娘娘。“向王天子掌舵,德济娘娘拿艄”。祭毕,船工们分享供品。二是晒龙衣。传说向王天子遇难后尸休在巴王沱打捞上岸,巴民们给他换上新衣服安葬,把旧衣服洗晒收藏。从此,每年六月初六,家家户户都要翻箱倒柜把衣服拿出来曝晒,由此形成六月六晒龙衣的习俗,以表达人们对向王天子的怀念。三是放河灯。传说向王天子落水后,巴民们四处寻找,通宵达旦。夜晚,人们高举火把,灯笼,沿清江寻找向王,希望他能看见灯火。由此形成六月初六晚上燃放河灯的风俗。点点灯火,顺江飘流,蔚为壮观,以表达人们对向王天子的哀思。

七月七夕:亦称情人节。妇女结彩绸对月穿织,陈瓜果于道以祀牛郎织女。与各民族差不多。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与各民族差不多。

十月十六日,俗谓寒婆婆打柴。若此日雨,打柴不成,冬必晴暧;若此日晴,则虿褚殉桑,"二月初二晴,果木吃不成;二月初二落,果木结成索"等俗言同类。腊月二十三夜,土人祀炉神。为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流传至土家地区。与各民族差不多。腊月二十八日,为打年粑节。土家人素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说法。每逢春节来临,农历腊月末,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

腊月二十八日,为家神洗尘净身。打扫家里及祠堂的各个角落,意为扫去这一年不干净的东西。

除夕,谓过年

土家族人和中华各民族人一样过着春节,也叫过年、除歹。但其中也有土家人过年的特色。湘西人过年从腊月24就开始了。按姓氏过。彭姓过腊月24,田姓过腊月25,向姓过腊月

26,覃姓过腊月27,李姓过腊月28,王姓过腊月29,其他姓都过大年30。这有故事的。明朝时候,东南沿海倭寇横行,屡剿不绝。湘西人急国家所急,痛国家

所痛,在土司首领彭荩臣、彭翼南带领下,3万男儿,先后5次出兵远征。湘西人会打仗,敢打仗,不怕死,很快就赶走了倭寇,保住了国土。明皇帝下旨颁昭,御赐皇匾,授予湘西官兵“东南战功第一”的称号。

当时的湘西土司王朝,都是家族和宗族制。土司王是彭姓人,率先出兵,出兵时正好是腊月24日。所以彭姓人家就腊月24日提前过年。过完年就出发。田姓人家是腊月25日出兵,所以田家人是腊月25过年。依次类推,每个姓过年的日子都不一样。因为天一亮就要出发,所以都是晚上过。赶年的习俗就这样留了下来。所以,进入腊月时,你只要听见哪家在放鞭炮,你就可以知道这家人姓什么。所以,在湘西过赶年时,你就知道湘西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怎样的一种义无反顾,怎样的一种铁血丹心,丰丰盛盛的一桌年饭,热气腾腾的一桌子美味,都是生活的香味、劳动的香味,是对先祖年复一年的敬意和思念。

湘西人过年,是要煮够三天年夜饭的。就是说,过年时,要煮出三天的年夜饭,表示丰衣足食,吃得有余有剩。过年时,小孩不准吃鸡爪子,吃了就成绩不好,写不好字,写的字像鸡爪子抓的。更不准吃猪尾巴和猪脚叉子(猪蹄),吃猪尾巴,会事事落后;吃猪脚叉子,长大问亲(找对象)时,人家肯打叉子,对象会被叉掉。大人小孩都不准泡汤吃,泡汤就会来年发大水,垮田勘,年成不好。

现在湘西人过年大多白天过了。一部分人依然晚上半夜过年,一边看电视、打麻将,一边办年夜饭,办好后,边吃边天亮了,预示来年的日子会越来越亮。

5、红白喜事

婚嫁

土司时期,土家族流行“骨种”婚.18世纪30年长“改土归流”以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逐渐占了上风。这时,土家人结婚一般都要经历这样一些过程(童养媳、抢婚等情况除外)。

求婚与放话男方与女方求亲,必请媒人前往。媒人去为男方求亲,须自备伞

一把,表示团圆;同时还须带上男方准备的礼物前往女方家,若女方收了礼,便有了八成希望;若女方不收礼,表示拒绝这门亲事,媒人不必再来。一般女方为显示金贵,不会轻易答应,讲究“三媒六证九早晨”。三媒指正媒、副媒、劝媒;六证指天、地、君、亲、师和老祖宗。女方表示同意,称为“放话”。女方放话后,即点上腊烛,并由媒人放鞭炮三挂,称“定准火炮”,既表祝贺,也是信息,同时告知世人知晓。

插看认亲亦叫“订亲”。女方同意,男方需准备礼物(主要为衣物、首饰、食品)用抬盒送去女方家。其衣物、首饰为赠女子之物,食品送女方亲友。送礼讲究四抬、六抬、也有八抬的。认亲亦称“插香火”。订婚之后,双方视为姻亲。土家人说:“不开亲是两家,开了亲是一家”。从此,男方需去女方送节、送红白喜事。拜年时,女方需做1-2双布鞋赠与男方,女方父母需回赠钱物作为答谢。男方提出结婚那年,需送一只带有尾巴的大猪腿,若女方同意年内结婚,便将礼物收下;若女方不同意年内结婚,则割下猪尾巴交给男方。

讨庚即讨女方的生庚八字。“方庚”需由男方准备好庚书,由媒人陪同前

往。但讨庚时,男方不得见女方的面,待女方开了庚,男方即放三挂鞭炮,以示庆贺。

送日子即由男方选择好良辰吉日,去女方通知“佳期”。土家人称“送日子”。送日子后,男女双方积极筹办婚事,女方准备嫁妆,男方准备办喜酒。女方的嫁妆以生活用具和食物主。生活用具主要为盖的被条,铺的毯子及至碗与茶瓶之类。土家人有“三天不吃婆家饭,三年不穿婆家衣”的说法。

哭嫁哭嫁是土家族的重要习俗,也是土家女子婚前一个重要仪式。新娘哭

嫁,一般在

出嫁前七天、半月哭起,也有哭上一月的。哭嫁时有亲友陪哭。枫木是哭“十姊妹”。即另找九位姑娘“陪哭”。哭嫁的主要内容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头”、“哭戴花”、“哭吃离娘饭”、“哭辞祖宗”、“哭上轿”等等。哭嫁期间,其家族亲友都要请出嫁的姑娘吃“送嫁饭”。“ 送嫁饭”虽办得尽量丰盛,但不许喝酒。

过礼婚前三天,男方需前往女方家“过礼”。所送去的衣服只送衣不送裤,裤由女方做。有的女子自己有多少新裤便向男方要多少新衣,以相配成套;于被子,女方也只做被面、棉絮,包单由男方做,称作“礼布”。“过礼”的时间,也有在婚前十天,及至半月的。过礼须用抬盒送去。抬盒为全木制作,呈正方形,边长80公分,四角有方木柱,下呈盒状,盒高18公分,有的还在抬盒四周饰以花纹。其花多为喜鹊闹梅、野鹿衔花、龙凤呈祥等。上边四方木柱两两绑在一抬杠上,专供喜庆抬礼品用。

冠笄婚前头一天,女方需办“花园酒”。土家人又将“花园酒”称作“戴花酒”。“花园酒”上,女方需将全部嫁妆摆出来,擦洗干净。并请媒人给新娘“开脸”。“开脸”是用线绞除脸上的汗毛,新眉毛扯成一钩新月,发辫盘成“巴巴髻”戴上“花冠”,等待迎亲队伍的到来。

迎亲男方派来的迎亲队伍,由彩旗、乐队(有长号、哨呐、钹钹庆、筛锣、边鼓等)、抬盒数个(必为双数)、花轿三乘、头嘎、二嘎、摸米组成。“头嘎”为媒人;“二嘎”为“礼官”;“摸米”代表新郎,由青年小伙子担任(因新郎是不去迎亲的),于头天下午到女家。迎亲的花轿呈正方形,边长1米左右,高1.2米,用木方作架,三面装木板作轿顶,四面轿檐饰以花纹,其花多为戏曲中的爱情故事。前面留有门,用大红布遮拦。用时在中部绑两木杠(或竹杠)。轿夫们抬着轿子在崎岖山路上行进时,由于后面不好看路,前面为给后面报告道路情况,以协调动作、统一步调,创作了《轿夫歌》:

对土家族文化起源的认识

对土家族文化起源的认识 姓名:江凯 学号:2011160138 学院:医学院 班级:20111601班 摘要 这是一篇我通过查阅关于土家族文化以及土家族的相关书籍还有这三个星期老师的讲解写的关于土家族风俗文化起源的文章。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土家族的历史、文化、婚俗、宗教、习俗、禁忌等方面内容。这篇文章结构清晰,文章有条理,主次分明。 关键词: 土家族、历史、文化 正文 一、土家族历史 土家族是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发达的文化。早在二千多年前,在湘西、鄂西就出现了他们的身影。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土家族以起勤劳和智慧,铸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称汉族为“客家”。二千年以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那时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侮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关于土家族的族源说法不一,一说是古代巴人的后裔;一说是古代由贵州迁入湘西的乌蛮的一部;一说是唐末至五代的初年(一九一零年前后),由彭咸率领的从江西迁居湘西的百艺工匠的后裔。这些说法,都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有一点可以断定。即大约自五代以后,湘鄂西地区土家族这一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开始逐渐形成为单一民族。 土家族约有五百七十万人(一九九零年),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为主要聚居区,其余分布在湖北省恩施地区来凤、利川、鹤峰、咸丰、宣恩等县和四川石柱黔江、彭水等土家自治县。 土家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 土家族所居住的湘鄂西区丘陵地带,海拔多在四百至一千五百米之间,境内山岭重迭,

岗峦密布,武陵山脉横贯期间,酉水、澧水、清江纵横交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的良好条件。山区森林密布,梯田满岗,种植水稻、玉米、薯类、麦类等;经济作物有甜菜、苎麻、棉花、油桐、油茶、茶叶等,其中油桐、油茶是土家族地区多种经营中的主要项目,在土家族人民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经济林木有松、杉、楠、柏等。此外,贵重的药材、水产与地下矿藏也很丰富,特产娃娃鱼是闻名中外的珍贵动物。 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土家族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郡县制时期(秦至隋)——羁縻州县制时期(唐宋时期)——土司制度时期(元明至清初)——改土归流时期(清代中晚)。 在我国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土家族没有确定的族称,不过由于其历史渊源、居住地、白虎图腾等,被人们称呼为“廪君种”、“巴郡南郡蛮”、“白虎夷”等,从中也可见古代汉人对土家族的偏见。到了明末清楚,大量汉人迁入土家族地区,为了区别于汉族,才出现了土家族这个族称。 在1956年10月,土家族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单一的少数民族,土家族野得以正式成为56个少数民族的一员。 二、土家族文化 1、跳丧舞 土家族跳丧舞又叫绕棺、打绕棺、丧鼓舞,是巴人在两千年前传承下来的民间歌舞。老人逝世,停灵枢于堂前数日,亲属邻里前往吊唁。入夜,“打鼓踏歌”,通宵达旦,以增热烈气氛,谓为亡人人解寂,慰新属节哀。土家人热爱跳丧舞,“听到鼓声响,脚板就发痒”。跳丧舞的特点基本与土家族摆手舞相似,手脚同边,舞净豪放,动作平委、舒缓们着节奏强烈的打示波器乐,舞者边跳边唱,唱腔多用假嗓,近似喊歌。适合男女老幼齐跳,舞蹈词汇健康,一般以歌颂死者生平事迹、歌唱抚育以及生产劳动方面的内容为主。土家跳丧舞集歌、舞、吹、打于一体,是一种综合的民间艺术,跳丧舞本质上是一种民间祭祀活动,表现了土家人对祖抚的崇拜。 2、白虎崇拜 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可见白虎在其心目中的地位。故老相传,土家五姓部落首领巴务——廪君带领族人乘船到达盐阳,杀死邪恶的盐水女神,让族人在此安居乐业。廪君去世后,灵魂化为白虎升天。此后土家族奉白虎为祖神,家家都需常年供奉。 除了虔诚的宗教式敬祭,白虎的影子出现在土家族生活的每一个地方。土家族先民在战争中所持武器均有白虎花纹。现今土家族也用白虎来驱邪、避灾。 3、民歌 薅秧、锄草、薅草,放牛、相爱、出嫁、死人、石工、扛工、土工、船工等,在土家族都有相应的民歌或者号子。 土家人有自己的语言。“他们自称“毕兹卡”,用“舍巴”指摆手舞。他们语言丰富:父

土家族、苗族特色民族文化及花灯文化研究报告

秀山土家族、苗族特色文化及花灯文化研究报告 土家族苗族文化 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汉族人大量迁入后,“土家”做为族称开始出现。土家族人自称为“毕兹卡”,意思是“本地人”。中共建政后,通民族识别,长期不被承认的土家族被确定为单一民族,并且在1957年成立了湖南省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又成立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其后还成立了酉阳、秀山、石柱、长阳、五峰、印江、沿河等民族自治县。 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西南卡普:是秀山独具特色的一种具有传统历史文化的衣服材质,土家语“西兰卡普”是一种土家织锦。在土家语里,“西兰”是铺盖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西兰卡普”即土家族人的花铺盖。人们往往在“花铺盖”前冠以“土”字,以标示出这项民间工艺所包含的土家族民族特点。土花铺盖是受到土家族人民的珍爱,视之为智慧、技艺的结晶,被称作“土家之花”。 而由西南卡普制成的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袄开襟,滚镶2~3层花边,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过赶年”,即提前l~2天过年,是其重要节日。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在土家族的心中,繁多的色彩中,红色则最受人青昧。红色有着热烈、鲜艳、醒目、样和之感,因此喜红者诸多。有色必有红,久而久之,不但在服饰上而且在生活上也形成了无红不成喜,有喜必有红之俗。“改土归流”后,由于受封建王朝的压制,以及中原文化的强大影响,土家族的服饰男女服装均为满襟款式,改掉了“男女服饰不分”的民族服装,加以土家族的家织花边,保持着本民族服装的浓厚特色。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在调式上﹐徵﹑羽调式较多﹐宫调式较少﹐部分民歌有调式交替现象﹔曲式结构上以二乐句﹑四乐句﹑五乐句的乐段结构较多﹔在一些偏僻山寨﹐有一个乐句不断反覆的乐句式结构。在各种民歌中﹐多段(联曲)体结构比较普遍﹔旋律多为级进﹐与语言紧密结合﹐富

土家文化

土家族历史及其民族文化的发展现状 一、土家族历史及其民族文化特征 1、土家族历史 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区、酉水河畔。巴人、賨人(板蓝蛮)与土家人有一个共同的祖先,那就是“茅古斯人”。秦灭巴后,幸存者中的大多数巴人返回武陵山下、酉溪及其他江流两岸。这以后,巴人没了,是回到了自己的同祖兄弟——“本土人”的群体里。根据土家王朝悠久的历史推算,再根据土家人分布及居住的状况看看,土家祖先为了生存,沿酉水上下曾有分迁的历史,巴人和賨人该是分迁到上游四川的茅古斯人的后裔。当巴人回到武陵时期,这里的茅古斯人已经发展成了本土人。而巴人所有的习作与武陵“本土人”相差无几,当巴人归宗后,自然习惯土家的一切生存习俗和贤德的教养。战国时期,也有不少的賨人迁回酉水、武陵山一带安居乐业,其习作与武陵“本土人”相差无几,很快与同祖的本土人融为一体。 五代后梁开平年后,江西酋豪彭瑊(jian)归楚为溪州刺史,最先安家于辰州(沅陵)。不久,彭瑊先后派族人沿酉水而上,相继打入酉水禾撮賨领地,以至夺取了整个永顺及酉岸南渭州以下的土王领地,成了土著王族外来的一个土王家族。 综上所述,土家族是由茅古斯人的后裔本土人与茅古斯人的后裔迁回武陵脚下的巴人、賨人以及江西迁来人融合而成的一个顽强勇敢的民族。 2、土家族民族文化特征 人神共存,虚实相衬是土家民族文化主要特征之一。比如:土家《梯玛神歌》,就是说唱土家始祖神以及借神人的威力驱逐邪恶的精神治疗法,是一种典型的民族信仰。土家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具有原生态性、兼容性、多元性等多种特征。比如,土家《茅古斯舞》、《摆手舞》,就是典型的人类原生态舞蹈;“土家山歌”、“土家建筑”,具兼容性和多元性情形。其种类繁多,包括民族建筑,民族工艺,民族古迹及特色民俗等,都具有自我的特征。 二、土家文化发展现状、处境及其发展成果 1、土家文化发展的现状 一是土家摆手舞等六项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代表龙山县的文化资源汇聚了商周文化,龙山遗址文化,土家文化之精华,是世界文化遗产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是几千年文化历史所形成的结晶。二是土家族一批优秀剧、节目在全国获过大奖,有的还走出国门。土家文化乡土气息浓厚,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民俗性、

土家族简史

土家族概述 作者:小敏彭彭 摘要:土家族是我国一个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民族,在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中,形成了其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精神文化。 土家族形成 土家族的族源在史学界并没有统一的意见,大致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她是古代巴人的后裔,第二种则认她是当地的土著居民,第三认为她是有贵州迁来的乌蛮族的后代。多源论和主源论者的学说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是由纯粹的族源形成的,土家族也不例。现在主流的观点认为,土家族是由古代巴人的两支——廪君蛮和板楯蛮为主源,融合了后来的众多的族群,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最终形成的一个独立的民族共同体。 土家族的先民与古代巴人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山海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太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巴人分为板楯蛮和廪君蛮。 秦汉以来,以巴人为主体的又融合了彭、冉氏等其他民族成分的土家族逐渐开始形成。唐王朝在今土家族地区实行羁縻州制,致使向氏、彭氏、田氏、冉氏、覃氏、杨氏、白氏、张氏等等,纷纷涌现,得以壮大,从而发展成为上述土家族地区的主要姓氏,这也是构成今日土家族宗族制度突出的重要历史原因。 史籍中将湘鄂西一带土家族称为“土人”、“土民”等,清末地方志中开始用“土家”名称。2000多年前,他们定居于现在的湘西、鄂西一带,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宋代以后,土家族单独被称为“土丁”、“土民”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土家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土家族。彭、田、覃、向,冉、马六大姓氏首领世袭统治地位的确立,标志着土家族稳定的共同地域最后形成。 以后随着汉族居民大量迁入,清末地方志中开始用“土家”名称。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土家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土家族。 土家族的历史传承: 土家族是一个热爱祖国和富有反抗精神的民族。 早在殷商时期,土家族人的祖先巴人就积极参加反抗历代奴隶主和封建王朝的斗争。《华阳国志》已有关于巴国军队的记载在夏禹“会诸侯于会稽,执帛者万国,巴蜀往焉”。“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故后人称之为“武王伐纣,前歌后舞”。 周之季世,巴国内乱,将军巴曼子许楚三城以平乱,事平,将军不与楚城,自刎以谢楚

土家族的丧葬文化习俗

土家族的丧葬文化习俗 土家先民曾实行火葬、岩墓葬、悬棺葬,他们哀悼死者的方式之一是击鼓踏厉而歌,叫啸以兴哀;而后受汉族丧葬习俗的影响,逐渐采用土葬,但他们依然保留了其先民掉念死者的方式,以跳丧、歌丧来哀悼死者,慰藉生者。 土家族最古老的葬谷是火葬。现今犹存的许多土家地区的地名,诸如“箱子岩”、“仙人洞”、“蛮王坟”、“棺木岩”等,都是对土家先民曾有过岩墓葬、悬棺葬习俗的追述。? 土家族保存到现今的古老葬谷是“绕棺”和“跳丧”。 “绕棺”,又名“打绕棺”,或名“穿花”,广泛地流传于湘鄂西及川东部分土家族地区。老人去世,停灵枢于堂中,请巫师行法事祭祀,“绕棺”时,灵堂红烛高照,香炉香烟袅袅,棺木右角点“长明灯”一盏;巫师将法咒一念,昭告亡灵,“绕棺”就开始了。“绕棺”活动,一般由五或七人,至少三人,成奇数跳唱。跳唱,由土老司担任领头,现今,以年长者出任,其他人跟后,围绕棺木,不能出离灵堂,故称“绕棺”。歌词内容广泛,可唱亡人生平,可唱神话传说,曲调多变,伴之以鼓、锣、镲、钹等打击乐,气氛欢悦而热闹,乡土生活气息浓郁,承袭了古代“绕尸而歌”之传统。 “跳丧”,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鄂西长阳、五峰、巴东等县流行的“打丧鼓”,又称“跳仗鼓”;一类是湘西凤凰、泸溪地区流行的“打廪”,又称“跳牌”“跳流落”。“跳丧鼓”与“绕棺”一样,是一种丧葬性的歌舞活动。在土家山寨,一旦哪家老人终寿,不问男女、名望、尊卑、皆是“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为死者“跳丧”。 跳丧,先跳什么,后跳什么,都有一定仪式程序。一般分为七项程式: 一、待师,跳者为表谦虚客气,边跳边等待师傅临场指导; 二、跳丧; 三、摇丧; 四、跩丧; 五、穿丧; 六、退丧; 七、哭丧。 哭丧,只在与汉区临界地区方有。这七项跳丧仪程,都由掌鼓者指挥,跳丧人跟着鼓点的变换而变换仪程。歌词的内容丰富多样,有歌唱先民祖先的;有唱农桑鱼猎的;有唱风土人情的;有唱男女爱情故事的。歌舞通夜不息,可谓“长歌为哭”,“以乐致哀”,慰死者英灵,为家属“散忧”、“解愁”驱逐死者家里天灾人祸,赐降吉祥瑞气,独具民族性。? “打丧歌”,又名“唱丧堂歌”,或叫“坐丧”,也是远古“鼙鼓以道哀”的一种葬俗传至今日。这种“打丧歌”,鄂西、湘西、川东土家族地区,直至现今,还相当盛行。“打丧歌”分两种形式:一种是一人击鼓,领唱,众人相和。另一种是不只击鼓,还要鼓锣钹笛唢呐齐备,“打围鼓”,唱戏曲,这也很别致。听唱观看的人很多,“坐丧”“打丧歌”成了群众一种娱乐活动了,将“忧愁”、“悲痛”驱逐于九霄云外了。

土家族风俗调查研究

土家族风俗调查研究 摘要:土家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史,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经过代代传承,成为土家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土家族一些独特的风俗文化出现失真失落现象,我国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开发土家族有意义的传统风俗文化,使其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土家族风俗调查研究

目录 一.绪论 (3) 1.1土家族历史 (3) 1.2土家族文化 (3) 1.2.3跳丧舞 (4) 二.土家族婚嫁风俗 (5) 三.土家族宗教风俗 (5) 四.土家族风俗禁忌 (6) 五.土家族风俗文化调查研究 (6) 六.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9) 七.对土家族传统风俗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9) 八.结语 (10) 参考文献 (10)

一.绪论 1.1土家族历史 土家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其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从秦朝至隋朝时期,土家族的发展被称为郡县制时期,到唐宋时期被称为羁縻州县制时期,发展到元明时,被称为土司制时代,一直到清朝初期,又被重新定义为改土归流时期。 土家族在历史上曾一度存在于人们的偏见中,这与其历史渊源、居住地等分不开,在人们对他们的称谓上可见一斑,如“白虎夷”“巴郡蛮”等。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土家族没有确定族称,一直到大批汉族人迁入土家族地区,人们为了区分两个不同的种族,才有了土家族这个称谓。并于1956年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单一的少数民族,从此,土家族才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土家族自称“毕兹卡”,在中国56个民族中,土家族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两千多年前出现于湘西、鄂西一代,在漫长的岁月里,土家族用其独特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1.2土家族文化 1.2.1白虎崇拜 众所周知,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这是什么原因呢?相传,很早以前,土家族五姓部落首领巴务被推举为酋长,即廪君,他带领部落成员到达盐阳杀死了凶残的盐水女神,拯救了人民,让人们得以安居乐业,深受人们爱戴。后来,廪君死后,其灵魂化作白虎升天,从此,人们奉白虎为祖神,世世代代尊敬供奉。土家族中的男方结婚时,要在正堂大方桌上铺上虎毯,象征着祭祀祖先以及对白虎的尊崇。 图腾是原始民族的标志,是被神化的祖先,土家族的图腾就是白虎。在土家族人的心中,白虎是神圣不可战胜的,是力量与勇猛的象征,这种信仰通过代代的口传心授,以不容质疑的形式渗透于土家族的每一代人,每一个领域,潜移默化的形成一种思维及心理定势,白虎崇拜在土家族的发展及文化的形成方面均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白虎崇拜作为一种信仰,成为维系土家族内部团结的

土家族医药的文化特征

土家族医药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土家族医药;山地文化;观念文化;泛神崇拜 世界上各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总结和发展了对本民族的繁衍昌盛起到重 要作用的民族医药,并通过文字、图形、实物、语言和风俗习惯,一代代流传下来。其中一部分已为人们普遍知晓和广泛应用,但还有相当部分的经验尚未整理和研究,也无正式记载,而是反映在日常生活和传统习惯中,成为各民族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随着现代科技不断进步,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日益现代化,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的价值。土家族医药的形成是土家先民与大自然的不断斗争的结果,随着土家族文化的发展,研究土家族医药的文化特征,阐释土家族文化对该民族医药发展的影响,对挖掘、整理、开发利用民族医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山地文化对土家族医药的影响

土家族的聚居区,从古至今基本都是固定 在湘、鄂、渝、黔四邻接壤的内陆山地,一般称之为武陵山区,包括贵州省铜仁地区,重庆市黔江开发区及秀山、酉阳、彭水等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长阳、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等地,总面积约10万km2。这里是连山叠岭和险峡急流,地僻民贫,易守难攻,历史的节拍比外围地区舒缓。北起大巴山,中经巫山,南过武陵山,止于南岭,是一条文化沉积带。古代的许多文化景象,在其它地方已经绝迹或濒临绝迹了,在这个地方却尚有遗踪可寻。如此长又这么宽的一条文化沉积带,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当然,时移则势异,保存在这条文化沉积带里的古代文化景象或多或少已经变了形,甚至变了性,但总能使人察见文化景象流变的线索。此今彼古,“性与貌,略相似”。“土家族正好分布在这条文化沉积带的中部,所保存的古代文化信息特别丰富。”[1]可以看出,山与土家族的生存和繁衍是割裂不开的,世世代代居住在山,奔走在山,耕种在山,

土家族文化

土家文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次团队去土家族聚集地调研,必先了解学习土家族的文化。如果不先了解土家族文化,则不能有调研的想法,不如不去。若学习土家族文化不彻底,轻则会贻笑大方,重则会遇到各种麻烦使团队陷入困境。入乡随俗,现从图书、网上、及个人经历的土家文化简作介绍,望各队员认真学习。一则中华各民族文化均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华民族的子孙应当担起保护各民族文化的责任。二则为此次调研作必要的准备,以免影响以后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一、土家族概况 土家族是湘、鄂、渝、黔毗连地带的一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麓的10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主要分布于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人口数为万人,仅次于壮、满、回、苗、维吾尔族,在全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排第六位,在湖南省264万、湖北省218万,重庆市150万,贵州省143万,还有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居住在湖南、湖北、贵州三省及重庆市的51个县市(区),目前在25个县区实行区域自治,其中两个自治州(共辖16个县市),5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4个土家族自治县,40个土家族乡,41个土家族联合自治乡。他们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所辖的8县市:龙山县、永顺县、保靖县、花垣县、古丈县、吉首市、凤凰县、泸溪县;张家界市的桑植县、慈利县、永定区、武陵源区;常德市的石门县、桃源县;怀化市的沅陵县、芷江县、溆浦县、麻阳县。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的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巴东、宣恩、咸丰、鹤峰、来凤县;宜昌市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杂居区有兴山县、宜昌县、秭归县、枝城市等县市。重庆市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黔江区,杂居区有巫山、巫溪、云阳、奉节、万县、涪陵等县市;贵州省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杂居区有德江、江口、石阡、思南县、铜仁市及松桃苗族自治县。

苗族、土家族文化介绍

苗族,(越南文:Mèo;泰语:???? / ???;Maew / Mong 英语也称Hmong),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的民 族,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苗族总人口为:894,0116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苗族人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 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原先苗族有自己民族文字,《苗族古歌》记载了苗族先民在逃避战争和躲避朝廷的追杀中,为了隐秘行踪,担心苗族文字暴露予敌人,不得不将文字抹掉烧掉,当仅有的那些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去世后,文字也随之丢失,留下的只有现在的那写在衣服上的文字。 后20世纪50年代后期苗族又开始创制了拉丁化拼音文字。现今大部分人通用汉文。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群众喜爱的芦笙舞,技艺很高。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花山节”、“四月八”、“龙舟节”等。 苗族曾经自称Hmub(谐音:牡)、Hmongb(谐音:蒙)、Hmaob(谐音:摸)、maob(谐音:毛),有的地区自称“ghab nus(谐音:嘎脑)、ghab Xongb (谐音:仡熊)、deb songb(谐音:带叟)等。他称“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等等,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苗族,英文写作:MIAO 和HONGB. 其中青苗人精通药草,善于运用草药治病救人。 苗族自治州:恩施州、湘西州、文山州、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 苗族自治县: 苗族地区: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 外国:越南、老挝、泰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 蚩尤的读法:蚩尤chī yóu,。因其有与黄帝争战失败的经历而闻。上古时代九黎族部落酋长,中国神话中的武战神。曾与炎帝大战,后把炎帝打败,于是炎帝与黄帝一起联合来战蚩尤。蚩尤率八十一 个兄弟举兵与黄帝争天,在涿鹿展开激战。。黄帝不能力敌,请天神助其破之。杀得天昏地暗, 血流成河。蚩尤被黄帝所杀,帝斩其首葬之,首级化为血枫林。后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 争之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 作战,诸侯见蚩尤像不战而降。传说中蚩尤性情豪爽、刚直不阿、打仗勇往直前,充满武将帝 王阳刚之美,不愧为一代盖世豪杰。后来人们为了歌颂黄帝,便丑化蚩尤,把他论为妖魔、邪 神形象。 蚩尤约在4600多年以前,黄帝战胜炎帝后,在今河北涿鹿县境内,展开了与蚩尤部落的战争——涿鹿之战,蚩尤战死,东夷、九黎等部族融入了炎黄部族,形成了今天中华民族的最早主体。 苗族文明始祖、中国工业鼻祖-----------蚩尤 苗族歌后----阿幼朵苗族、籍贯:贵州省黄平县谷陇镇爱好:唱歌、跳舞、服装设计文化:现在就读北师大单位:中央民族歌舞团 宋祖英—苗族1966.08.13降临湘西古丈县岩头寨乡老寨村 刘媛媛苗族红旗歌手————<五星红旗> 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神龛文化研究

第29卷第1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29No.1 2009年1月 Journal of Sou 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 alities(Hum anities an d S ocial S ciences) Jan.2009 土家族神龛文化研究1 田清旺 (吉首大学酉水流域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湖南吉首41600) 摘 要:土家族民居普遍设有神龛,土家人由制作、供奉神龛而产生了具有独特内容的神龛文化现象。从发生学角度分析,神龛并非土家族古老的文化形式,但土家族接受、内化和传承这一文化形式有其必然性。 关键词:土家族;神龛文化;独特内容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33X(2009)01-0065-05 一 神龛,土家族又称之为“家先”。土家民居正屋一般为一排三间,两端是生活起居的场所,中间为中堂,土家族称之为“堂屋”,主要用于接待客人、婚丧娶嫁以及祭祀。神龛位于堂屋后墙壁正中的上方,面对大门。神龛为竖立长方形,大多数神龛直接设在墙壁上,与墙壁处于同一平面,但也有少数神龛是专门制作的,如有的神龛镶在墙壁中,呈内凹状,有的神台为外凸的柜状,并一直延续到地面。神龛上方有诸如“祖德流芳”等内容的横批,神龛的正中,供有“天地国(君)亲师位”的位牌,位牌主体字的左右端用较小的字体竖写“九天司命太乙府君”和“XX堂上历代祖先”。位牌两边分别书写对联一副,大多为诸如“金炉不灭千年火,玉盏长明万岁灯”之类的内容。位牌的下方设有木板制作的平台,土家族又称之为“神台”,主要用于摆放香炉、蜡烛、祭祀品,有的家庭也用来安置祖先神及其它神物。神龛下方的地面上放有方桌一个,也是为祭祀所用。方桌与神台之间倒着贴一“福”字,下有三小条幅,中书为“安神大吉”,两边分别是“堆金高北斗”和“积玉比南山”。同时,神龛书写纸皆为大红纸,字的颜色或黑色或金黄色。 神龛是神圣、圣洁的地方,在土家族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具体可以表现为下述四个方面。 第一,神龛供奉着系列神灵以及世俗最高智慧象征的老师。神龛中的“天”,指天上存在的一切神,“地”指地上的一切神灵,“君”是指过去的“土王崇拜”[1]179,“亲”和“XX堂上历代祖先”指祖先神,包括族神、氏族神和家庭祖先神。土家族认为祖先是祖业的创造者,也是自己生命得以产生的根本,理应享用子孙的供奉。土家地区至今流传着一种为去世老人举办招魂并将灵魂安放在神龛的仪式,俗称“接亡”。仪式一般在老人去世并下葬3天时进行:请土老司作法事,将老人灵魂召唤回家,接着又将老人的姓名写入祖先的名单中,放在神台的香炉下,于是,老人就可以与祖先一起享用子孙后代的祭祀了。但凶杀、自缢、投水、战殇、难产等非正常死亡或在自家房屋外死亡的人,灵魂不能安上神龛,而只能在山洞或家族祠堂中安牌位享祭[2]109。因此,土家族地区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年岁较高的老人生病不愿住院治疗或住院治疗效果不佳时,一再恳求儿女将自己送回家。当然,老人一生勤俭持家,担心增加儿女负担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担心在外死亡,灵魂不能安放于神龛也是不能排除的重要因素。“师”即老师,将老师作为供奉对象,实属比较奇异。依笔者的推断,当以老师所从事的职业有关,“师者,解惑授道也。”土家族处于内陆的腹地,受汉民族文化影响较深,特别是改土归流前后,大量学校的兴办,在土家地区出现了许多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他们知识渊博,上通天文, 65 a收稿日期:2008-08-22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民族差异与少数民族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研究”(07K016)。 作者简介:田清旺(1965-),男(土家族),湖南省古丈县人,吉首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民族文化。 1本文所涉及的民俗资料除注明出处外,均来自于笔者参与吉首大学酉水流域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的2007年酉水流域田野考察活动时的所见所闻。

土家族传统器物的分类及其文化内涵

土家族传统器物的分类及其文化内涵 信息来源:武陵民族研究院网站 一、土家族器物的分类 千百年来,土家族人民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创制了类型繁多、经济实用的各种器物,成为土家族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族器物若按用途分,可分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文化用品、祭祀用具、战争武器、体育器材等六大类;若按材料分可分为:木制品、竹制品、石料用具、金属器具、陶瓷器皿、丝棉织品、其他质地器具。为了让人们清晰地、全面地了解土家族器物,本文采用第一种分类法。这里要特别指出以下几点。第一,有许多器物的创制者并不一定是土家族,但因为被土家族人长期使用,并代代相传,自然地成为了土家族的器物;第二,虽然采用了第一种分类法,但有时为了阐述的方便和让读者较好地把握,在大类的子类中又采用了第二种分类法;第三,有的器物用途多样,难以归为某一类,一般以其主要用途归类,过别器物可能会重复出现归类的情况。 (一)生产工具 生产工具是构成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科技落后的民族中,生产工具的创制和改进是提高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手段。据初步调查,土家族的生产工具可分为以下几类: 1、农事工具 农事工具是土家族人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中经常使用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又可分为木质生产工具,如浇水用的简车、插秧用的秧盆、打稻谷用的挞斗、上山劳作装刀具的刀盒子等;竹篾生产工具,如种包谷、黄豆用的笆篓、灰篼;筛火灰的筛灰篮、打谷用的档席、晒谷用的晒席等;金属工具有砍柴用的砂刀、割谷麦用的有齿镰刀、砍火畲用的镰刀、剥桐子用的桐子撬等;复合工具有打黄豆用的连盖、翻田用的犁铧、耙田用的犁耙,挖土用的挖锄、薅草用的薅锄、种黄豆用的窖锄等。农事工具以木制品和竹制品最具特色,如挞斗、连盖、笆篓、刀盒等极富民族个性;金属工具多从外地引进,适应地方需要在型制上有所变化。

浅析土家族文化发展的现状与战略

浅析土家族文化发展的现状与战略 【内容摘要】:通过分析土家族文化发展现状与问题、优势和机遇,构建了土家族文化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 为土家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这个大家园中,每一个成员的发展、进步大家都会为他高兴和祝福。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历史传统、生活习俗、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反映,是民族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是民族情感和理想的重要载体。一个民族的特色,其本质体现在这个民族的文化特色上。 【关键词】:土家族文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战略分析

【Content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ujia cultural development, advantage and opportunities, constructing the framework of tujia cultural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ujia culture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In the garden, every member'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everybody happy for him and blessing. Ethnic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is the national historical tradition, life custom, morality and aesthetic appeal of national character, is the important symbol with unique spiritual, emotional and ideal is the important carrier. A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nature reflected in the na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Tujia culture Development situation Problems Strategy analysis

土家族简介

土家族 土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是湘、鄂、渝、黔毗连地带的一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麓的10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一、语言 土家族语言属藏语系藏缅语族,比较接近于彝语支的一支独立语言,土家族仅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现在绝大多数人通用汉语. 二、文学 土家族文学以叙事诗、山歌及跳摆手舞时所唱之摆手歌等最为著名。摆手歌有大摆手歌和小摆手歌之分,大摆手歌具有史诗性质;小摆手歌多为苦歌、恋歌,系抒情性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山乡风味。长篇叙事诗《锦鸡》是四句头民歌的组合体,用男女对唱方式表现,它以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出广阔的社会生活面。 三、艺术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摆手舞”是流行的古老的集体舞,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方面的70多个动作。是与祭祀祖先、乞求丰收相联系的。“摆手”选阴历单日开始,持续的天数也是单数。一般三天、五天、七天。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九或三月初三,参加的人数有上万人。节奏鲜明、动作优美、朴素、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四、风俗 土家族很注重礼仪,见面要互相问侯,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土家族平时粗茶淡饭,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开水泡团馓,然后再以美酒佳肴待客。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米或汤圆、荷包蛋等。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办酒席,一般习惯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无八碗桌、十碗桌。因为八碗桌被称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与石同音,都被视为对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土家族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有“哭嫁”习惯。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开始是轻轻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伤。直到哭得口干舌噪,两眼红肿。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实行火葬。土司制度时期至今实行土葬。葬礼由土老司主持操办,土老司祭祀亡人时,将天窗口的纺车倒纺三下,念经送亡人过天桥上天廷。然后假扮亡人,围绕“哈哈台”转圈出门,死者子女跟随土老司哭丧,土老司唱丧歌,吹牛角,顿时火炮连天,哭唱哀鸣,极为悲痛,历时几天几夜。然后将装好遗体的棺木抬上山埋葬。改土归流至民国时期,土家族丧葬由道士主持,停尸三、五、七日后,由道士根据主人家境

《利用土家族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研究》.解答

《利用土家族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研究》 成果公报 课题批准号:9—20 课题类别: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一般立项课题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课题主持人:彭云武,中学高级教师,古丈县断龙中学 主要成员:彭云武向平田宏齐田开富杨菊花彭文文 田海霞向庶向圣华向永红田青王兆生 向琳媛田宏香张翔铭梁世菊田开敏杜小舟 田邦志葛文斌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 1.1指导思想 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外各种课程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是学校义不容辞 的责任”。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可根据 具体情况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目前我们的学校课程比较单一,只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基本上是空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均强调课程的共性,大多为静态的课程,而校本课程则强调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多为动态的课程,合理开发校本课程就可以使我们的学校课程的内容得到充实,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可以说开发校本课程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丰富学校三级课程的需要。

土家族是有着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土家族形成了本民 族特有的文化,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土家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其中土家族打镏子、土家族摆手舞、土家族织绵技艺均被列为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它还有土家族哭嫁歌,传统体育活动项目“打贡鸡”、“赤膊溜”“地牯牛”等均都是十分优秀的文化遗产。而这些文化遗产目前有些还在民间流 传,有些接近失传。很多已出现“断代”现象,只是在50岁以上的土家老人中流传,对这些优秀文化的传承保护已迫在眉捷。目前全国各地有许多地方在传承土 家文化方面已经做出了许多工作。其中土家族摆手舞的开发工作做得较好,许多土家族地区都在跳摆手舞,重庆酉阳已为摆手舞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张家界土家 文化风情园将跳摆手舞作为民俗表演主打节目,2006古丈县举办了摆手舞比赛, 永顺、龙山也举办过较为大型的土家族摆手舞比赛。而将土家摆手舞引进学校的 也有不少,例如六年前永顺王小一小曾将摆手舞作为课间操,但坚持得不太久就 放弃了,利用土家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学校也有,但至今都未开发出校本课程。我校地处土家族聚居区,学生大多数为土家族,断龙山乡土家文化保存完好, 成立有断龙山乡社巴节土家文化理事会,在田家洞社场坪建有专供每年举办大型 祭祖活动的土家摆手堂。每年由各村轮流组织大型社巴节摆手祭祖活动,并表演大型摆手舞。全乡五十岁以上的人都还在使用土家语进行日常交流,红白喜事均 按本民族风俗习惯操办,但由于多种原因,断龙山乡的土家文化正在加速消亡, 传承断龙山乡地区的土家文化以刻不容缓,而学校作为当地的教书育人之处,能够并且应该为传承优秀的土家文化做些事情。于是我们决定开发具有断龙特色的 土家文化校本课程,为传承土家优秀文化做出一些事,为保存中华民族文化多元 性尽一份力。

土家族历史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州州 一、简介 恩施土家族是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发达的文化。早在二千多年前,在湘西、鄂西就出现了他们的身影。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土家族以勤劳和智慧,铸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在我国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土家族没有确定的族称,不过由于其历史渊源、居住地、白虎图腾等,被人们称呼为“廪君种”、“巴郡南郡蛮”、“白虎夷”等,从中也可见古代汉人对土家族的偏见。到了明末清楚,大量汉人迁入土家族地区,为了区别于汉族,才出现了土家族这个族称。在1956年10月,土家族被国务院正式确认为单一的少数民族,土家族得以正式成为56个少数民族的一员。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于1983年8月19日,是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南部,地处云贵高原的东延部分,西面和北面邻接重庆市,东临宜昌市,南邻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北接神农架林区。辖恩施、利川两个县级市和巴东、来凤、咸丰、建始、鹤峰、宣恩6个县。自治州首府为恩施市,面积24111平方千米。截止2010年末,人口约394万,其中汉族约占45%,土家族约占46%,苗族约占6.5%。春秋为巴国地。1949年设恩施专区。1970年改称恩施地区。1983年

臵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4月改现名。属鄂西南山地,有“山原”之称。 二、自然资源 恩施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境内森林茂密,植被良好,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1.62%,素有"鄂西林海"、"天然植物园"、"华中药库"的美誉。已知的植物品种达3000余种,树种资源占全国现有的七分之一,其中有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树种3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药用植物达50多种。有第四纪冰川时期幸存下来的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有珍贵的珙桐、银杏、台湾杉等,植物中有不少名贵中药材,如:黄连、党参、当归等,不仅种类多,而且产量高。矿产资源以沉积矿床为主体,门类齐全,目前已发现各种矿藏60多种,矿产地366处,占全国已发现矿产种类的五分之一。尤其是近年发现的世界独有的硒矿床,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恩施州也因此被誉为"世界硒都"。 三、区位优势 恩施州区位优势明显。西端是中国最大的直辖市重庆,东端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城市武汉,北与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相连,南通湖南张家界。恩施州与长江三峡、张家界两大国家级风景旅游区形成中国旅游的"金三角"。作为湖北省唯一纳入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地区,随着国

恩施土家族文化综述

恩施土家族文化研究综述 摘要:恩施的土家族文化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在恩施旅游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土家族的相关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方的特色吸引着很多游客。这里主要综述了有关土家族文化领域的相关研究,包括一些土家族文化的介绍,土家族文化发展中的问题以及一些措施。 关键词:土家族文化,恩施,旅游业,文化传承,研究 一、土家族文化的基本情况概述 学术界对于文化的定义种类繁多,尚缺少一种统一的分类,一般认为,文化是人们的活动方式,这种活动的主体是作为群体或类的人,当然,这种人类活动方式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产品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文化是一种群体性标志,是与他类区别的依据。我们可以物态文化、方式文化、精神文化等三个层面对一种人类文化进行解读和理解。我国的土家族主要聚居在湘鄂黔地区,该地区是云贵高原余脉,山峰林立、丘陇环绕,世世代代的土家族人在这里开拓生活,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创造沉淀了独具特色的山区文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湘、鄂、渝三省(市)交汇处。2003年末,恩施州总人口381.79万人,其中土家族人口169.87万人,占总人口的45%。土家族主要分部在清江以南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和利川五县市,巴东、建始和恩施三县市的土家族占其总人口的25%至30%不等。土家族与古代巴人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是古代巴人在融合当地其他土著部族和迁入该地区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具有多元一体的典型特征。秦灭巴后,巴人被迫迁徙,但有一部分仍定居于湘鄂川黔毗邻地区。其中定居于鄂西南地区的巴人构成了恩施州土家族的主源。这部分巴人在吸收融合濮人等当地土著部族和迁入该地的汉族的基础上,大约于宋代形成了土家族。此后,又有大批汉族和蒙古族、苗族等兄弟民族迁入恩施州境内,他们中的一部分融合到土家族中,构成了恩施州土家族的支流。恩施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土家族文化,笔者认为恩施的土家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竹器为特色的物器文化,虽然随着时代环境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金属以及其他制品的物器出现在土家文化中,但是很多用竹木编制成许多精制的手工艺品仍然是恩施土家族人民的一大特色,甚至还有部分地区的居住房屋(土家吊脚楼)的原材料也是竹器。二是复合型经济结构。由于恩施地区的独特地形特征,山多林茂,野生动植物多,农耕经济在土家人民的生活中地位举足轻重,生态环境良好,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也渐渐发展起来,加之现代化的一些贸易经济的渗透,在该地区形成了复合型的经济结构。三是图腾崇拜的文化,这种图腾崇拜主要体现在以自虎为神灵,土家族在民族文化方面受巴文化的影响十分巨大,古代巴人便是以白虎为图腾,史书中有“察君死,鬼魂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这种图腾崇拜对土家族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信仰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四是祭祀文化兴盛。浓厚的巫术色彩是土家文化的一大特点,这与恩施地区独特的山地环境,地理较为封闭,信息闭塞不无关系,现在很多土家人在婚丧嫁娶等大事中还有鬼神崇拜,且较为普遍,需要说明的是鬼神崇拜在其他民族中也存在,但是在普遍性方面存在差别。五是生性勇敢、性格豪放的文化,由于山地的穷岩壑谷都是人们耕种的地方,勇敢的行为方式便在这种环境下成为一种“基因”世代遗传,土家人民的情感极为丰富,性情豪放,不掩饰自己心中的感情,如摆手舞等都是这种性格的体现,另外土家女儿会也是非常好的一种体现。在土家族文化中,还有

土家族文化简介

土家文化简介 土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土家族传统文化不仅种类繁多,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它不仅在单纯的文化艺术领域表现出丰富多彩的巨大成就,还在政治、军事、教育、生产技术、医药卫生、哲学思想、古代法律、历史典籍、古代建筑、书画雕塑、名胜古迹和出土文物等多种领域,也有丰厚的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有深富的文化内涵,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土家族的历史发展进程。 一、土家族概况 土家族是湘、鄂、渝、黔毗连地带的一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麓的10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主要分布于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人口数为802.81万人,仅次于壮、满、回、苗、维吾尔族,在全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排第六位,在湖南省264万、湖北省218万,重庆市150万,贵州省143万,还有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土家族。 二、土家族文化简介 1.语言 土家族语言属藏语系藏缅语族,比较接近于彝语支的一支独立语言,土家族仅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现在绝大多数人通用汉语;沿酉水(源自湖北鹤峰,注入湖南沅水)流域约20万人仍使用土家语,有的也兼通汉语。 土家语在语音方面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声母中无唇齿音f和舌尖后音zh、ch、sh、r,韵母中无U、ang、eng;二是有专声母ng、r(舌尖前音)和韵母io;三是声母g、k、h 和韵母i分别合拼成gi、ki、hi;四是有四个声调,但一声和四声差别不大,很难区分。土家语的音位系统,共有二十个声母,二十四个韵母,四个基本调类。 2.文学 土家族文学以叙事诗、山歌及跳摆手舞时所唱之摆手歌等最为著名。摆手歌有大摆手歌和小摆手歌之分,大摆手歌具有史诗性质;小摆手歌多为苦歌、恋歌,系抒情性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山乡风味。长篇叙事诗《锦鸡》是四句头民歌的组合体,用男女对唱方式表现,它以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出广阔的社会生活面。 3.艺术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摆手舞”是流行的古老的集体舞,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方面的70多个动作。是与祭祀祖先、乞求丰收相联系的。“摆手”选阴历单日开始,持续的天数也是单数。一般三天、五天、七天。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九或三月初三,参加的人数有上万人。节奏鲜明、动作优美、朴素、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4.风俗 土家族很注重礼仪,见面要互相问侯,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土家族平时粗茶淡饭,若有客至,夏天先喝一碗糯米甜酒,冬天就先吃一碗开水泡团馓,然后再以美酒佳肴待客。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米或汤圆、荷包蛋等。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办酒席,一般习惯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无八碗桌、十碗桌。因为八碗桌被称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与石同音,都被视为对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 土家族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有“哭嫁”习惯。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开始是轻轻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伤。直到哭得口干舌噪,两眼红肿。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 土司制度前,土家族实行火葬。土司制度时期至今实行土葬。葬礼由土老司主持操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