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5分数除法 单元测试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5分数除法 单元测试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除法单元

测试

一、填空题

1.56÷=56×________;÷4= ×________。

2.填上“>”“<”或“=”。4÷________4 ÷________ ×________

÷1________

3.把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________。

4.把两个因数的积是,其中一个因数是14,求另一个因数的算式是________

5.有一批货物,每天运走他的,________天可以运完全部货物。

二、判断题。

6.在除法里,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7.1除以一个数(0除外),所得的商就是这个数的倒数。

8.两个真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9.÷3= =

10.把10克盐溶在100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三、选择题。

11.如果a>0,那么a÷()a×。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12.一种钢材米重吨,这种钢材每米重()吨。

A. B. C. 20

13.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平方分米,它的宽是分,长是()。

A. dm

B. dm

C. 2.5dm

14.你家大米的是500克,这个大米是()kg。

A. 2500

B. 2.5

C. 100

15.下面各式中结果大于的是,()。

A. ×

B. ÷

C. ÷

四、计算。

16.÷

17.÷13

18.8÷

19.6÷

20.÷

21.÷

五、解方程。

22.=8

23. =

24.=

25.+ =

六、解决问题。

26.小蚂蚁每分钟爬行米,行4米长的一段路,需要多少分钟?

27.小时做24个零件,1小时做多少个?

28.一条公路已经修好240米,是全长的,这条公路全长是多少米?

29.小红看一本书,已经看了35页,正好相当于全书的,这本书有多少页?

30.学校舞蹈队有20人,是合唱团人数的,合唱团有多少人?

31.一块长方形玻璃的面积是平方米,它的长是米,这块玻璃的宽是多少米?

32.学校图书馆有多少本书?

答案解析部分

一、填空题

1.【答案】;

【解析】【解答】解:56÷=56×;

故答案为:;【分析】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由此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即可.

2.【答案】>;<;<;=

【解析】【解答】解:<1,所以4÷>4;

>1,所以;

<1,所以;

除数是1,所以÷1=.

故答案为:>;<;<;=【分析】一个数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0除外),商大于被除数;除以1,商等于被除数;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一个数乘一个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第一个因数.

3.【答案】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

【分析】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其中的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由此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

4.【答案】÷14=

【解析】【解答】解: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式:

故答案为:【分析】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5.【答案】3.5

【解析】【解答】解:=3.5(天)

故答案为:3.5【分析】以这批货物为单位“1”,用1除以每天运走的分率即可求出运完全部货物需要的天数.

二、判断题。

6.【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如果除数小于1,那么商大于被除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分析】一个数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0除外),商大于被除数;除以1,商等于被除数;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

7.【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根据倒数的定义,两个数的乘积等于1,则这两个数互为倒数,因此要求一个数的倒数,只要用1除以这个数即可,因此本题是正确的,故本题的答案是正确【分析】通过审题,根据倒数的定义,两个数的乘积等于1,则这两个数互为倒数,因此要求一个数的倒数,只要用1除以这个数即可,据此即可解答问题.

8.【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真分数都小于1,除数小于1,那么商一定大于被除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分析】一个数除以一个小于1(0除外)的数,商一定大于被除数,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

9.【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分析】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由此把除法转化成乘法计算即可.

10.【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盐占盐水的:10÷(10+100)=10÷110=,原题计算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分析】用盐的重量加上水的重量求出盐水的重量,用盐的重量除以盐水的重量即可求出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

三、选择题。

11.【答案】A

【解析】【解答】解:a÷=a×5,5>,所以a÷>a×.

故答案为:A

【分析】把左边的除法转化成乘法,然后比较第二个因数的大小即可判断得数的大小.

12.【答案】B

【解析】【解答】解:=(吨)

故答案为:B【分析】用总重量除以钢材的长度,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求出每米的重量即可.

13.【答案】C

【解析】【解答】解:2÷=2.5(dm)

故答案为:C【分析】长方形面积=长×宽,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用长方形面积除以宽即可求出长.

14.【答案】B

【解析】【解答】解:500÷=2500(克),2500克=2.5千克.

故答案为:B

【分析】以总重量为单位“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500除以占总重量的分率即可求出总重量,注意统一单位.

15.【答案】B

【解析】【解答】解:A、<1,所以<;

B、<1,所以>;

C、>1,所以<1.

故答案为:B【分析】一个数乘一个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一个出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0除外),商大于被除数.

四、计算。

16.【答案】解:

【解析】【分析】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由此把除法转化成乘法计算即可.

17.【答案】解:

【解析】【分析】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由此把除法转化成乘法计算即可.

18.【答案】解:8÷

【解析】【分析】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由此把除法转化成乘法计算即可.

19.【答案】解:6÷=20

【解析】【分析】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由此把除法转化成乘法计算即可.

20.【答案】解:

【解析】【分析】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由此把除法转化成乘法计算即可.

21.【答案】解:

【解析】【分析】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由此把除法转化成乘法计算即可.

五、解方程。

22.【答案】解:

=

【解析】【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把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即可求出未知数的值.

23.【答案】解:

=

【解析】【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把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即可求出未知数的值.

24.【答案】解:

=

【解析】【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把方程两边同时除以4即可求出未知数的值.

25.【答案】解:

=

【解析】【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把方程两边同时减去即可求出未知数的值.

六、解决问题。

26.【答案】解:4÷=10(分钟)

答:需要10分钟.

【解析】【分析】用这段路的长度除以每分钟爬行的长度,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求出需要的时间即可.

27.【答案】解:24÷=36(个)

答:1小时做36个.

【解析】【分析】用做零件的总数除以时间,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1小时做的个数.

28.【答案】解:240÷=1680(米)

答:这条公路全长1680米.

【解析】【分析】以这条公路的全长为单位“1”,用已经修好的长度除以占全长的分率即可求出这条公路的全长.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29.【答案】解:35÷=49(页)

答:这本书有49页.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解析】【分析】以这本书总页数为单位“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已经看的页数除以占全书的分率即可求出这本书的页数.

30.【答案】解:20÷=50(人)

答:合唱团有50人.

【解析】【分析】以合唱团人数为单位“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舞蹈队人数除以占合唱团人数的分率即可求出合唱团人数.

31.【答案】解:(米)

答:这块玻璃的宽是米.

【解析】【分析】长方形面积=长×宽,由此用长方形的面积除以长即可求出长方形的宽.

32.【答案】解:300÷=1800(本)

答:学校图书馆有1800本书.

【解析】【分析】以图书总数为单位“1”,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五年级分数与除法练习题

宿州市第八小学五(3)班家庭作业 姓名:家长签字:命题人:刘老师 一、填一填.(30分) 1、把单位“1”()若干份,表示这样的()或者()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 2、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7份就是(),它的分数单位是().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12毫升=()升 38cm2 =( ) d㎡ 30cm = ()m 123㎝3 =( )dm3 (填分数) 4、37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89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5.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除数相当于分数的(),除号相当于(),商相当于()。 7/8 =()÷()()÷27= 4/27 5÷()= 5/11 23÷49 = ( ) 7. 35 kg表示把3kg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每份是()kg;也表示把()kg平均分成()份,取其中的()份,每份是()千克。 二、先填空,再根据分数除法的关系列出算式。(8分) 1.小芳每天睡眠9小时,她一天的睡眠时间占全天的( ) 。 2.小林看一本85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48页,看了全书的( ) 三、判一判。(10分) 1.正方形的边长是它周长的14 。() 2.分数中的分子、分母都不可以为0 。() 3.如果n表示被除数,m表示除数,m≠0,那么n÷m =n/m () 4、分母越大的分数,分数单位越大.() 5、五(2)班有男生25人,女生23人,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23 /25 。() 四、选一选。(6分) 1.把4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全长的(),每份是()米。 A. 49 B. 19 C. 94 2.3千克的15 和1千克的35 比较,()重。 A.3千克的15 B.1千克的35 C.一样 五、解决问题 1、把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每段长多少米?(7分) 2、把6千克糖果,均匀地装在4个袋子里,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多少千克糖果?每个小朋友分到多少袋糖果?(7分) 3 .把一个5 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6 块,每一块是多少平方米?(用分数表示)(6分) 4 、五(4)班有女生29人,男生28人。求:(12分) (1)、男生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2)、女生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3)、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4)、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5、把2 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 段,每段长多少米?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7分) 6、一根钢管长4米,平均截成7 段,每段是这根钢管的几分之几?5段占这根钢管的几分之几?每段长几分之几米?(7分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除法一教学设计

校内公开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一)》 教 学 设 计 六安市裕安区顺河镇德仁希望小学张宗权

分数除法(一) 六安市裕安区顺河镇德仁希望小学陈军 教材分析: 教材中呈现了两个问题,经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这两个问题的共同 点是都把平均分,第(1)题是平均分成2份,第(2)题是平均分3份, 第(1)题的算式是丄2,被除数的分子是能被除数整除的,而第(2)题 4 的算式是+ 3,被除数的分子是不能被3整除的。无论哪种方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在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和认识了倒数在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之前掌握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为本单元在新知识起到了良好在铺垫作用。学生对倒数在认识,为分数除法中“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在倒数”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教学方法: 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 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5-56 页,涂一涂、算一算及想一想、填一填和课后试一试 教学目的: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长方形纸不同颜色彩笔几支幻灯片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什么是倒数(乘积为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求一个数的倒数时,用 1 去除以这个数. 如果求一个整数的倒数,直接写成这个整数分之一即可;如果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就是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互换;如果求一个小数的倒数,要将这个小数先化成分数再求;如果求一个带分数的倒数,应先将其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二、算一算 笑笑和淘气去买白糖。 问题1他们每人买了两袋白糖,一共买了多少袋白糖(2X 2=4袋)问题2:这些白糖一共重2千克,每袋白糖有多重(2 + 4=千克) 问题3:如果笑笑家15天吃完一袋白糖,那么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十15= 千

【新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与除法-优质教案

分数与除法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材第49~50页的内容及第51~52页练习十二的1~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图片,投影。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 1.3 5 单位? 2.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你们把谁看作单位“1”? 3.引入: 教师: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

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 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板书课题:分数与除 法。 【新课讲授】 1.教学例1(教材第49页例1)。 (1)读题后,指导学生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 (板书:1÷3=) (2)讨论:1除以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3)教师画出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应是 这个蛋糕的1 3,就是1 3 个“1”。 板书:1÷3=1 3 (个) 2.教学例2(教材第49页例2)。 (1)学生观察图画,说一说图画内容。 (2)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把它看作3块饼,用剪刀把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 (3)请几名学生口述方法及每份分得的结果,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4)归纳。从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出,把3块饼平均分成4份, 无论怎样分,每一份都是3块饼的1 4,即3个1 4 块,把3个1 4 块饼合 起来就是1个饼的3 4,即3 4 块,因此,3÷4=3 4 (块)。 由此可见,3 4 不仅可以理解为把1块饼(单位“1”)平均分成4

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

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 一:教材内容 “分数与除法”这一教学内容,是小学教学第十册第四单元中的授课内容,本节课承接了分数的意义等知识,又为今后学习,单位名称的转化和分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做好知识的铺垫,所以让学生很好的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 1.是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如何用分数来表示除法算式的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在生生合作中学会倾听,收集他人的信息,在师生合作中,大胆创新勇于发现,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 三、学情分析 在教学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意义,知道了分数的产生等知识,具有动手操作的学习技能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要使学生具有领悟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而且要感受到用分数来表示结果时量与率的不同之处。 本课教材的内容: 第一部分:是将1个物体平均分,来体会除法算式与分数的商的结果之间的联系。 第二部分:是将3个物体来平均分,来体会每份的多少它的商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是本节的升华,总结分数与除法间的关系,归纳字母表示关系式。 四、重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难点:具体体会每一个商的由来,它具体表示的意义,也就是通过分数与除法之间各部分关系的教学,实际上要将分数的意义在学生的感性认识上进行一次升华。 五、教法,学法。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启发与发现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在体验中、在交流中发现规律。 在教学的进行中,充分创设让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氛围,设计生动有趣,富有个性的数学活动,在学习中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实实在在的学好基础知识,让每个学生通过学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营造民主、和谐、活跃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自主建构。 (1)学生独立完成课前练习,引入新课。 (2)出示例1:把一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块 (3)当他们发现不能得到整数的商时,引导他们讨论应该怎样表示他的结果。 (4)介绍分数表示除法的商的由来。 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完整word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

④分数与除法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与除法 【教学内容】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材第49到5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回顾导入】 1.回顾整数除法的含义。 (1)幼儿园的马老师把6块小点心,平均分给3个小 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多少块? (2)提问:你是怎么得到的? 预设:6÷3=2(块) 2.回顾分数的意义 ①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多少个? 预设: 1÷2=0.5(个) 1÷2=12 (个) (2)你是怎么想到 12 个的? (3)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多少个?

预设:1÷3=0.333……(个) 1÷3=13 (个) (4)当商不能用整数表示时,怎么办呢? 【探究新知】 (一) 借助问题解决完成分数意义的深化 1. 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块? 2. 要求: 请你用手中的学具剪一剪、摆一摆,也可以在本上写 一写、画一画。表示出平均每人分得多少块? 2. 汇报:一边摆一边说自己是怎么得到每人分的块数的。 预设:①一块一块的分,先把每个圆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每人每次分得 14 块,结果每人分得3个14 块,也就是 34 块。 ②把每个圆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再把12小块平均分成4份, 每份是3个14 块,再把3个14 块拼在一起,每人分得 34 块 ③把3个圆形纸片叠在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块的 , 也就是3个14 块,再把3个14 块拼在一起,每人分得34 块。 4. 你们认为他们的推理过程合理吗?你们怎么能确定每人分到是 34 块? 预设:拼在一起。 5. 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你能说说“34 块”可以怎么理解吗 6. 小结: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 34 块。 板书:3÷4= 34 (块)

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除法练习题

分数除法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填空。 1、2 1的倒数是( ),207的倒数是( ),0.1的倒数是( )。 2、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 )乙数的( )。 3、 98里面有( )个181,( )的21是4 3。 4、116÷2的商( )被除数,116÷21的商( )被除数。(本题括号中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用 3 4的倒数去除1得( )。 6、a ×27=75×b=c ×21 13,且a 、b 、c 都不为0,则( )最大,( )最小。 7、3 2小时加工6个零件,则1小时加工( )个零件。 8、一个数的98是56的71,则这个数是( )。 9、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5□×□2=4514 13□÷2=□ 3 94÷5□=18□ 二、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中画“√”,错的画“×”。) 1、 65÷6=6 5×6=5 ( ) 2、253÷34和253×43,它们的结果相同。 ( ) 3、自然数(零除外)的倒数一定是真分数。 ( ) 4、a 表示一个任意数,那么a ÷ 72>a ( ) 5、m 8和8m 互为倒数,所以m 8是倒数。 ( ) 6、a 的4 1等于b 的51,所以a

2、一个不为零的数除以31,这个数就( )。 A 、扩大到3倍 B 、缩小为31 C 、增加32 3、一个数的92是92 ,求这个数,应列式为( )。 A 、92×92 B 、92÷92 C 、92+92 D 、92-92 4、除法中,当商大于被除数时,除数的分子( )。 A 、大于分母 B 、小于分母 C 、等于分母 D 、无法确定其与分母的关系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 43 ÷3= 85 ÷15= 21+31= 31×21= 71÷215= 12÷54 = 10×53= 4-31= 183 ÷6= 3÷32 = 0÷95= 83+41 = 2、填表格中。 3、计算下面各题。 1511÷107= 135÷3910= 152 ÷6= 48÷74 = 4、解方程 103x=1513 81 ÷x =112 x -72=141 五、解决问题。 1、看图列式。 (1)

(完整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练习题

分数与除法练习1 1.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21厘米=( )米 23分=( )时 123千克=( )吨 7角=( )元 150平方米=( )公顷 21时=( )日 41平方分米=( )平方米 154毫升=( )升 175立方分米=( )立方米 29秒=( )分 2. 表示的意义是( ),也可以是( )。 3.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 )米,每段长是1米 的 ,每段长是5米的 。 4.小明用23分钟做完21道数学题,他平均每分钟做 道题。 5.某班有学生45人,其中女生有22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是男生的 。 6.小刚把13克的糖放入100克的水中,糖占水的 ,糖占糖水的 。 7·把2千克糖果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些糖果的( )( ) ,即得到了( )( ) 千克。 8·把3 米的绳子平均剪成4段,每段长( )米;把1 米长的绳子平均剪 成4段,其中3 段是( )米,也就是说3米长的绳子的( )( ) 和1米长绳子的( )( ) 是相等的。 9·用3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框架,每边的长度是总长度的( )( ) ,每条边实际长( )米。 二.判断题。 1)红花7朵,黄花5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 。( ) 2)3千米的一段路,7天修完,平均每天修 全长的千米。( ) ( )( )( )( )( )( )( )( )( )( )( )( )56( )( )( )( )57 171 4

3)正方形边长是它周长的 。 ( ) 4)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但分数中分母可以为0。( ) 5) 分米=2厘米 ( ) 6)把5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1个 ,也是5个 ( ) 7)1克盐放入20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 ) 分数与除法2 一.填一填(30分) 1、53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它有( )个5 1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3÷5= 1÷8= 7÷9= 35÷37=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5cm =( )dm 300g =( )kg 75秒=( )分 8dm =( )m 11cm 3=( )dm 3 25时=( )日 4、填一填: 31=1÷( ) 9()=7÷( ) 5 4=( )÷5 ( )÷7=()2 15÷( )=()() ( )÷( )=() () 5、把8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3段,每段长( )米 6、把4块月饼平均分成5个人,每人分得( )块 7、小华用13分钟走了1千米路,平均每分钟走( )千米 8、小芳每天睡眠9小时,她一天的睡眠时间占全天的() () 9、 () () 10、 (1)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人,平均每人分几个苹果?列式:( ) 1 45616120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教案 以下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教案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师:你知道画面上的人是谁吗?一起说! 生:(齐)屈原! 师:对,他就是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的故乡就在咱们…… 生:(齐)秭归! 师:我还知道秭归有个美誉,它被称为中国脐橙之乡,秭归的脐橙个个果大味甜,每个脐橙的重量可达200g左右。老师想问问大家了,每个脐橙约重200g,3个有多重? 生:200×3=600(g) 师:每个脐橙约重200g,3个约重600g。小精灵也想问问大家了,根据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怎样将它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呢? 生:3个脐橙有600g,每个约重200g,请问一个有多重? 师:你想提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3个脐橙有600g,每个有多重? 师:(板书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用总重量600g除以每个的重量200g等于3个。 师:咱们先来解决黑板上的这个问题,好吗?来,旁边的同学帮帮他! 生:用总重量600g除以脐橙的总数3个,等于200g。 师:你直接说算式可以吗? 生:600÷3=200(g) 师:还可以怎样改编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呢? 生:3个脐橙的重量约600g,每个重200g,问有多少个脐橙? 师:同不同意他的说法?你来说说看? 生:有一些脐橙,它的总重量有600g,知道每个脐橙约200g,问有多少个脐橙?

师:可以吗? 生:(齐)可以! 师:老师把她的问题稍稍提炼了一下,每个脐橙约200g,几个约重600g?(板书问题)怎样算呢? 生:600÷200=3(个) 师:非常好!在咱们刚才的这几个问题里,脐橙的重量我们用克来作单位,如果用千克来作单位,200g又可以看作是多少呢?请你说! 生:200g等于0.2kg。 师:用分数表示又是多少呢? 生:0.2千克等于15kg。 师:好的,那每个脐橙的重量约是15kg(板书),那刚才的乘法算式又可以怎样写呢? 生:15×3=35(kg) 师:那下面两个除法算式又可以怎样改写呢? 生:3个脐橙约重35kg,每个有多重? 师:直接说算式可以吗? 生:15除以3等于15。 师:别着急! 生:35÷3=15(kg) 师:下面的除法算式又可以怎样写呢? 生:35÷15=3(个) 师:看一看咱们改写的这三个算式,上面一个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分数乘法算式,下面两个是…… 生:(齐)分数除法。 师: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数除法问题。(板书课题) 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已知3个脐橙的总重量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师:你的意思是你观察左边的三个整数算式,是吗?谁来帮他说得更清楚些? 师:你们看,黑板上的这两组算式,左边都是……

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计算题练习

五年级数学——分数除法 53÷3 2= 45÷5 12= 20÷65= 54÷21= 98÷4= 45÷54= 5÷6 5= 32÷32= 16 ÷23 = 34 ÷18 = 2÷16 = 14 ÷34 = 1÷34 = 15 ÷19 = 45 ÷34 = 23 ÷94 = 45 ÷14 = 37 ÷710 = 2 3 ÷12= 14÷37 = 12 ÷14 = 23 ÷58 = 49 ÷19 = 3 5 ÷15= 13 ÷18 = 511 ÷611 = 710 ÷127 = 13 ÷18 = 1÷4= 12 ÷13 = 71 6 ×16 7 = 1635 ÷47 = 51 8 ÷1227 = 14 ÷14 = 15÷35 = 720 ÷1415 = 8÷9 16 = 47 ÷114 = 23 ÷415 = 4÷15 = 10 7 ÷7= 5÷7 5= 27416 9 = 32 ÷2= 12 ÷ 16 = 53÷54= 43÷5 1= 12÷83= 54 ÷2 3= 2 1 ÷21= 32÷4 3= 12÷ 3 2= 4 1 ÷3=

五年级数学——分数除法 54÷21= 98 ÷4= 45÷54= 5÷6 5= 32÷32= 41÷3 1= 13 2 ÷2= 265 ÷13= 65÷52= 83 ÷3= 36÷ 2 1= 2 1 ÷52= 6 5 ÷5= 9 5 ÷18= 76÷56= 26÷ 2 1= 7 6 ÷2= 53÷2 1= 71÷2 1= 24÷ 3 2= 83÷5 4= 85÷84= 59÷3 2= 118 ÷8= 41÷3 1= 5 3 ÷15= 21÷43= 43÷3 2= 14÷ 7 5= 1÷7 5= 9 8 ÷4= 32÷23= 3 1 ÷27= 5 4 ÷3=

五年级分数除法应用题

天之骄教育 分数除法应用题 1、在我国600多个城市中,缺水的城市约占 21。我国约有多少个城市缺水? 2、一张彩纸第一次用去它的74,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2 1,第二次用了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 3、在第27届奥运会上,中国获得金牌28块,第28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数是第27届奥运会的7 8。第28届奥运会获得金牌多少块? 4、上世纪80年代中期,长江口能观测到的水生底栖动物共有126种,到2002年,能观测到的水生底栖动物仅占80年代中期的 6326。2002年,长江口能观测到的水生底栖动物只剩下多少种? 5、一条公路,第一天修好了全长的 31,第二天修的是第一天的21,第二天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 6、在一次健康检查中,五年级得近视眼的同学有24名,占五年级总人数的151。五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 7、小青蛙每天可吃30只害虫,是大青蛙每天吃的2 1,大青蛙每天大约吃多少只害虫?

8、淘气的体重是35千克,是爸爸体重的 9 5。爸爸体重多少千克? 9、亮亮家四月份生活开支1200元,占这个月总收入的 53。亮亮家四月份的总收入是多少元? 10、今年教师节表彰的优秀教师有50名,是去年的 9 10。去年教育局表彰了多少名优秀教师? 11、2005年,全国渔业经济总产值758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 101。2005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多少亿元? 12、小军的体重是40千克,是他爸爸的 3 2。小军的爸爸体重多少千克? 13、十一岁左右的儿童每顿饭需要的蛋白质约30克,是碳水化合物的 4 1。十一岁左右的儿童每顿饭需要的碳水化合物约多少克? 14、在一次检测的3600户居民家中,空气污染指标超标的占检测总数的10 7。在这次检测中有多少户空气污染指标超标? 15、六年级同学收集180个易拉罐,其中的1/3是一班收集的,2/5是二班收集的。两个班各收集多少个?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分数与除法教案

《分数与除法》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会用两种方法叙述分数的意义。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 3、情感目标: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难点:理解一个分数所表示的两种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1、师:老师想知道我们班有哪位同学准备要过生日呢?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边学数学,一边跟这位同学庆祝生日好吗?【百度mp3】生日快乐: 师:同学们请看,林老师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8个蛋糕) 2、师:如果要把这8个蛋糕平均分给这个同学所在的小组里面的4个人,每人可以分得多 少个? 师指名由那名生日的同学回答。 生:2个,8÷4=2(个)(师板书)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例1。 师:同学们真棒,现在将8个小蛋糕变成1个大蛋糕,把这个大蛋糕平均分给他们 4个人,每人又可以分得多少个呢?现在请每个同学用手上的圆折一折,分一 分,然后同位交流一下,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板书) (2)学生议论,教师巡视。(巡视时找一组同位汇报) (3)生1:1÷4=0.25(个) 师:为什么这样列式? 生:要求每人分得多少个,就要算1÷4得多少。 生2:1÷4=4 1(个) 师:你是怎样想的? (如果第1个学生说得不好,再找第二个) (4)教师用课件演示验证: (5)师:请同学们拿着你们手上的圆,自己说一次分的过程。

(6)补充练习: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现在看谁学得最棒,老师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可 以分得多少个?平均分给7个人呢?(师提问时指着板书说) 生回答,师同时板书。 (7)引出课题。 师:两个数相除,商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究竟怎样准确地用分数表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板书课题) 2、教学例2。 (1)把例1变例2。 师:刚才老师带了1个蛋糕平均分给你们4个人,今天我们跟这位同学庆祝生日, 请问你愿意带1个蛋糕来吗?(生:愿意),你呢?你呢?好,现在有3个蛋糕。 教师在四人小组身边说完后,先改正板书,再用课件出示3个蛋糕。 师:现在将他们带来的3个蛋糕平均分给他们4个人,求每人分得多少个,要怎样 列式呢? 生:3÷4 师:你能猜想一下它的结果吗? 生:3÷4=43(个)(板书:4 3(个)?)(?号用红色笔板书) 师:大家的猜想都是这样吗? (2)师:他的猜想对不对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5页,四人小组利用桌面上的学具合作来 分一分,剪一剪,并讨论这两个问题。(课件出示) 1、每人可以分得多少个蛋糕? 2、你是怎样分的? (3)学生动手剪拼,先独立思考,后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教师可用激励语言:这个小组合作得很好) (4)学生汇报,集体探究。 生1:一个一个分,把每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1份就是1个蛋糕的4 1,每人可分得3个4 1个蛋糕,就是43个蛋糕。 (学生汇报分时,教师站在讲台与学生之间,听请学生的汇报,特别是“平均分”三字, 教师订正时注意把圆摆正。) 师:小组的另外几个同学有补充吗?其他同学对于这种分法有补充吗?对,这个小组 1个1个地分。其它小组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2:把3个蛋糕摞在一起分,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其中的1份,这1份占这三个蛋糕的41,相当于一个蛋糕的43,就是4 3个蛋糕。 师:小组的另外几个同学有补充吗?其他同学对于这种分法有补充吗?对,这个小组 很聪明,三个一起分。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除法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除法教学设计分数除法【一】 教材分析: 教材中呈现了两个问题,经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这两个问题的共同点是都把4 7 平均分,第【1】题是平均分成2份,第【2】题是平均分3份,第【1】 题的算式是4 7÷2,被除数的分子是能被除数整除的,而第【2】题的算式是4 7 ÷3, 被除数的分子是不能被3整除的。无论哪种方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在学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和认识了倒数在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之前掌握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为本单元在新知识起到了良好在铺垫作用。学生对倒数在认识,为分数除法中“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在倒数”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教学方法: 学生在涂一涂、算一算的过程中,借助图形语言,利用已学过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问题,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从中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5-56页,涂一涂、算一算及想一想、填一填和课后试一试 教学目的: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长方形纸不同颜色彩笔几支幻灯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什么是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求一个数的倒数时,用1去除以这个数.如果求一 个整数的倒数,直接写成这个整数分之一即可;如果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就是 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互换;如果求一个小数的倒数,要将这个小数先化成 分数再求;如果求一个带分数的倒数,应先将其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 二、算一算 笑笑和淘气去买白糖。 问题1:他们每人买了两袋白糖,一共买了多少袋白糖?【2×2=4袋】 问题2:这些白糖一共重2千克,每袋白糖有多重?【2÷4=1 2 千克】 问题3:如果笑笑家15天吃完一袋白糖,那么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1 2 ÷15=?千克】 三、探究新知 师:我们怎么解决问题3的困难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除数是 整数的分数除法。[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一】] 1、出示情境图问题:把一张纸的4 7 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师:观察屏幕上的图,想一想:是把哪一部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在准备的长方形纸条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折一折,涂一涂。 学生活动,师巡视。 组织交流:通过画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4 7里面有四个1 7 ,平均分成两份,是两个1 7 ,就是2 7 。 师: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涂色的过程吗?【板书算式】 师:想一想,如果不看图,你会计算4 7 ÷2 嘛? 你能说说你的大胆猜想嘛?【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整数得到商的分子】2、师:大胆的猜想是一种非常好的数学思考方法,但还要经过科学的验证。我们来看看大家的猜想能不能也解决这一题呢? 课件出示:把一张纸的4 7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板书算式】师:看来我们要换一种思维方式探索一种能普遍运用的方法。把这4份平均分 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请同学们动手在纸上分一分,涂一涂, 涂好后和同桌交流一下怎样分。 学生活动,师巡视 组织交流:通过画图,你发现了什么?

五年级分数除法习题.doc

分数除法练习题2007.10.28 一、直接写得数 61÷0.2 = 3-0.28 = 261+23265 = 56.56÷1.4 = 5 4×1.5 = 二、填空。 1、261时=( )分钟 ; 12.5时=( )分钟 ;45 3时=( )分钟 2、24等于乙数的,乙数是( )。 3、有1641吨煤,若用一辆26 1吨的卡车来运,至少要运( )次。 4、小花4 3时行走3千米,照这样计算,行走1千米要多少小时?算式是( )。 5、一堆煤重202 1吨,21天烧完,每天烧( )吨,每天烧这堆煤的几分之几?( ) 6、求2021千克是302 1千克的几分之几的算式是( )。 7、汽车小时行40千米,汽车每小时行( )千米,汽车行1千米平均用( )小时。 8、如果a 除以b 等于7除以8,那么b 就是a 的( ) 9、( )是40的,45是( )的。 10、把 米长的电线平均剪成8段,求每段长是几米的算式是( ),或是( )。 三、判断正误 1.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 ) 2、当A 、B 、C 都不等于0时,若A ÷54=B ÷154=C ×14 1,则A >B >C 。 ( ) 3、一个数除以真分数,所得的商比原数要大。 ( )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1. 一条绳子剪去6米正好是,这根绳子长是( )米 A.18 B.9 C.3 2. 一个数(0除外)除以5 3,这个数就( )。 A.扩大53 B.扩大35倍 C.缩小3 21倍 3.一根铁丝长5 4米,用它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面积是( )平方米。 A 54×54 B. 54÷4 C. 51×5 1 五、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83×101-37.5 6 11×360÷7 1÷1001÷10001 454×1353-45 4×3.6 六、列式计算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与除法的教学设计

分数与除法的教学设计 乌市兴安一小郭丽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复习3/4的意义。课件出示练习题:(1) 把6个月饼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个月饼? (2) 把3个月饼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个月饼?

(3) 把1个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个月饼? 0.5个或 (1/2 )个。 引入:分数与除法之间存在着许多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1: 课件出示例1: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个? 师:这道题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列式,师板书:1÷3) 师:1÷3表示什么意思? 生:1÷3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求一个人分得多少。 师:好,这道题也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求一份是多少,也是平均分的问题,所以也要用除法来计算。那么,你知道每人分得多少个吗? (猜想) 生: 1/3个。(师板书) 师:大家都认为是这样吗?(是)独立思考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边说边演示:我们把这个圆看作这个月饼,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人得到其中的一份,也就是这个蛋糕的1/3 ,也就是1/3个饼。 师总结:一个月饼的1/3 ,也就是1/3个饼。 教师说明;同样都是1/3个饼怎么大小不一样? 延伸:一个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分给3个人,3个人一共得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生回答;3/4,也就是3/4个饼。 师: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我们知道了每人分得1/3个,现在要分一些其它的物品,你会吗?(课件出示例2) 指名读题师:谁能列出算式? 生:3÷4(师板书) 师:这道题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也是用除法来计算的。究竟每人分得多少块月饼呢?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学具(3个圆片),现在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学具一起动手分一分,看看到底每人分得多少块月饼。 小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都有了结论了,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来给大家说一说你们小组的结论是什么? (小组边汇报,边演示)

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计算题练习

5 34 5 ÷512= 20÷6 5= 54 ÷21= 98 ÷4= 45 ÷54= 5÷6 5= 32÷32= 16 ÷23 = 34 ÷18 = 2÷16 = 14 ÷34 = 1÷34 = 15 ÷19 = 45 ÷34 = 23 ÷94 = 45 ÷14 = 37 ÷710 = 14÷37 = 12 ÷14 = 23 ÷58 = 49 ÷19 = 3 5 ÷15= 13 ÷18 = 511 ÷611 = 710 ÷127 = 13 ÷18 = 1÷4= 12 ÷13 = 71 6 ×16 7 = 1635 ÷47 = 51 8 ÷1227 = 14 ÷14 = 15÷35 = 720 ÷1415 = 8÷9 16 = 23 ÷415 = 4÷15 = 10 7 ÷7= 5÷7 5= 27416 9 = 32 ÷2= 12 ÷ 16 = 53÷5 4= 43 ÷51= 12÷83= 54 ÷2 3= 2 1 ÷21= 32÷4 3= 12÷ 3 2= 4 1 ÷3=

9 8 ÷4= 45÷54= 5÷6 5= 32÷32= 41÷3 1= 13 2 ÷2= 265 ÷13= 65÷52= 83 ÷3= 36÷ 2 1= 2 1 ÷52= 9 5 ÷18= 76÷56= 26÷ 2 1= 7 6 ÷2= 53÷2 1= 71÷2 1= 24÷ 3 2= 83÷5 4= 85÷84= 59÷3 2= 11 41÷3 1= 5 3 ÷15= 21÷4 3= 43÷3 2= 14÷ 7 5= 1÷7 5= 9 8 ÷4= 32÷23= 3 1 ÷27= 5 4 ÷3=

小学五年级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计算 (1)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知识点一:分数除法的意义 整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 )计算。 10 13103=÷的意义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103,其中一个因数是........3.,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知识点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整数份,求其中的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的计算方法:(.1.)用分子和整数相除的商做分子,分母不变。(.....................2.)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练习: 1、填空 (1)根据35 6 5372=?和分数除法意义可得: =÷53356( ),=÷7 2 356( ) 。 (2)把29m 长的绳子平均剪成4段,每段是2 9 m 的( )。 (3)打字员打一份文件,打了20分钟后还剩5 2 ,平均每分钟打这份文件的( )。 2.列式计算。 (1)一个数的6倍是5 1 ,这个数是多少? (2) 51的6 1 是多少? 3.看图列式计算。 ? ? ? ? 811 (2)一个数除以分数 知识点一: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 知识点二:分数除法的统一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知识点三: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 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除以1,商等于被除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0除以任何数商都为0. 练习:1.算一算 4851625÷ 44392213÷ 14 27 277? 210÷ 2.填空。 (1) 32的43是( ),它和3 2 ÷( )得数相同。 (2)分数除法可以转化为( )进行计算,计算过程中,转变成乘( )的倒数。 3.判断。 (1)两个真分数相除,商大于被除数。 (2)一个数除以假分数,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3)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 知识点一:分数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 例:8÷ 32-4=8×2 3 -4=8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如果没有括号,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知识点二:连除的计算方法 例: 92÷72÷15 14 分数连除,可以分步转化为乘法计算,也可以一次都转化为乘法再计算,能约分的要约分。 知识点三:不含括号的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一个分数混合运算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知识点四:含有括号的分数混和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一个分数混合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知识点五: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分数混和运算中的运用 在进行分数的混和运算中,可以利用加法、减法、 乘法、除法的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使计算简便。 2.解决问题 知识点一: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解法 列方程解题的关键: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等量关系。 用算术法解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找准已知数量对应的单位“1”的几分之几。 解简单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题方法:方程解法:(1)找出单位“1”,设未知量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二)

《分数除法二》教学设计 ——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二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体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通过分析的出结论。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欢乐 三、学习重点、难点 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推导过程。 四、教学策略 在小组间交流合作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得出结论。 五、教学准备 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一课我们学习的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你们还记得吗?老师考一考你们好吗,请看下列题目: 95÷5= 52÷4= 7 1÷7= 指名说出计算方法和结果,并评价。 得出: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就等于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那么今天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二)、情境教学——学习整数除以分数 PPT出示分一分 1.有4个同样的月饼,每两个分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指名回答,并列式:4÷2=﹖ 同时说出列式依据

2.有4个同样的月饼,每一个分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指名回答,并列式:4÷1=﹖ 同时说出列式依据 3. 有4个同样的月饼,每二分之一个分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让学生画一画,涂一涂,在小组间交流讨论,最后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教师小结:从图上看出结果是8,4÷21=8,也可以用4×2=8来表示。 4.有4个同样的月饼,每三分之一个分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有4个同样的月饼,每四分之一个分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 在小组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然后全班交流,教师评价。 (三)、计算法则的教学

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

星火教育一对一辅导教案 学生姓名 性别 男 年级 五年级 学科 数学 授课教师 上课时间 20__年 2月18 日 第( )次课 共( )次课 课时: 课时 教学课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巩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抽象、概括,自主掌握相关概念;并掌握解决实际应用 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使学生体验数学的科学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与 难点 重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并会分数除法解决相关的问题. 难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 教学过程 分数除法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倒数 1.理解倒数的意义: 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2.求倒数的方法: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 3.1的倒数仍是1;0没有倒数.0没有倒数,是因为在分数中,0不能做分母. 例题精讲: 【例1】51 的倒数是( ) 【例2】72 - 的倒数是( ) 方法总结:m n 的倒数为n m ,m n -的倒数为n m - . 变式训练:

1.21 的倒数是( ),207 -的倒数是( ),0.1的倒数是( ). 2.用34 的倒数去除1得( ). 3.53 的倒数是( ),1的倒数是( ),0.6的倒数是( ),0( )倒数. 4.判断:若A×B =1,那么A 是倒数,B 也是倒数.( ) 5.判断: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1.( ) 知识点二、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1.分数除以整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例题精讲: 【例1】3116÷表示把116平均分成( )份,求( )份是多少,也就是求116 的( )是多少. 【例2】A 除以整数B (B 不为0),等于A 乘以( ). 方法总结:分数除以整数n (0≠n ),表示把分数平均分成n 份,求其中的n 1 . 【例3】求 7 52÷ 方法总结:分数a b 除以整数n (0≠n )等于n a b n a b ?=?1 变式训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