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论网络犯罪预防

浅论网络犯罪预防

浅论网络犯罪预防
浅论网络犯罪预防

浅论网络犯罪预防

【摘要】本文即通过阐释网络犯罪以及网络犯罪预防的概念为切入点,具体分析了网络犯罪预防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以道德约束、打击、安全技术、机制预防、法律等方式分析防范网络犯罪的手段和措施。

【关键词】犯罪预防;网络犯罪;手段;措施

网络犯罪是指犯罪分子通过利用计算机以及信息网络在技术上和管理上的漏洞,以计算机以及网络对受害者私人计算机以及网络系统进行非法操作,进而造成了受害者在名誉、经济和心理各个方面遭受损失的一种犯罪行为。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民众中普及度相当高,而在现实社会向虚拟网络社会发展过程中,亦相应伴随了互联网技术繁衍的各类高端网络犯罪,这无疑会成为诸多社会现实中众多危险之中相当重要的因素。然而,因为网络技术受到很大的局限,网络犯罪者在现今的网络条件下有机可乘,这时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给网络犯罪的打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必须做好网络犯罪的预防、加强法制教育、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完善立法、探索在网络犯罪方面的成因并进行相应的预防和打击,预防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大课题。

一、预防网络犯罪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预防网络犯罪的必要性

网络犯罪因其破坏强度大、技术性强和侦查难度大等原因,给当今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近年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化建设发展进程中网络犯罪发生率亦逐渐上升,利用互联网而实施犯罪行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网络犯罪当下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犯罪问题。随着我国的PC和互联网的普及,犯罪分子通过网络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案例亦呈快速上升趋势,所以,网络犯罪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性问题。

网络犯罪对于社会的危害主要可以分为直接危害与间接危害。直接危害指的是没有发生任何中介性质的犯罪行为,同时也没有发生被害人所造成的间接损失的危害。间接危害指的是由直接危害导致的附带伤害和损失,这是以直接危害的发生而导致的新型危害。事实上,预防网络犯罪对于我国的社会整体健康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和社会意义。预防网络犯罪不只可以减少因突然性犯罪而造成的社会危害,同时对于潜在的犯罪人和被害人都有其现实意义,这同时也是预防网络犯罪的必要性所在。

(二)预防网络犯罪的可行性

从犯罪学理论上看,犯罪现象是因犯罪原因的发生而引起的,积极干预并阻断原因同现象之间的自然联系是预防网络犯罪的基本原理。网络犯罪预测是基于事物的相似率、惯性率、因果关系和关联性等方面,所以通过这个角度来看,网络犯罪是可以预防的。同时,必须坚持对网络犯罪规律的研究和调查,坚持打防相结合,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实行网络的环境并进行综合治理,强化网络犯罪控制的机制,网络犯罪的预防是可以实现的。

二、预防网络犯罪的措施

(一)在立法方面进行预防

对于网络犯罪,我国现行的《刑法》仅在第285和第286条中规定了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与破坏计算机系统方面的犯罪.而面对日益蔓延的计算机性质网络犯罪,这两种罪名则很难将这种犯罪行为囊括其中,同时根据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这就导致了许多网络犯罪行为通过立法上的空白最终逃避了法律的制裁。为了更好的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互联网和现实社会的安全,非常有必要借鉴国外立法的实践,制定一部互联网犯罪的专门法律,用以增强其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系统性,从而对依法治理和预防网络违法犯罪提供必要和有效的法律保障。

(二)增强网络技术的开发研制,提高系统自我保护能力

因为网络犯罪事实上是属于一种高智商的犯罪行为,就像是加密和反加密这一矛盾关系一样,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更新,并研制新型网络产品,提高网络自我防护能力,堵塞防御安全漏洞和提供网络安全的信息服务,同时改进关键网络信息保密技术,如

安全内核技术、加密路由器技术、网络地址转换技术、防火墙、数据加密技术、身份证认证制度、网络反病毒技术、代理服务技术等方面项目的研制与改进,不给任何网络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虚拟网络环境。

(三)提高网络安全管理能力,不断完善网络安全管理机制

这就需要网络安全管理机构严格遵守安全管理方面的规章和制度,及时发现和管理网络安全漏洞。优秀的安全管理体系节省一半的工作效率.同样来说,科学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能够大大提高网络方面的安全性。大多数的网络管理员并没有严格遵守网络安全操作和章程以致于造成诸多安全漏洞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理。而在事实上.大多数的安全事件于安全隐患的发生,管理不善是这些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有调查表明几乎一半以上的网络安全漏洞事实上是人为原因,而更多的网络攻击性犯罪则来自系统内部的员工。因此,加强管理并防堵各种网络安全漏洞是十分迫切而必要的。

(四)提高网络道德教育水平

良好的网络道德环境是预防网络犯罪的重要举措。邓小平同志很早就要求我们: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但是,从娃娃抓起的不应仅是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方面的传授,还应包括良好的网络道德培养和教育。网络犯罪的年龄已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小黑客”已经屡见不鲜。在狠抓“两个文明”的建设同时,千万不要忘记网络的文明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的空间和现实的空间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相比较,前者比后者在事实上更为艰巨。只有加强人文方面的教育,用优秀的文化道德思想进行引导网络社会而形成既符合当代科技进步的要求又要符合良好的网络道德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网络环境的思想道德教育.建立科学和健康的网络道德观念,这对于预防网络犯罪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增进国际合作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高度的全球化和网络全球化,很多网络犯罪案件不再单纯与单个国家相关,而很有可能涉及到多个国家的执法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增进预防网络犯罪的国际合作。一方面,我们要学习国外的预防经验和先进技术。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执法合作.坚决打击跨国性网络犯罪。在当今的世界发展为地球村的过程中,预防网络犯罪必须加强国际合作。没有国际上的合作和交流,就不能取得打击网络犯罪的全面胜利。

参考文献

【1】秦玉海.左琦.网络犯罪的预防.【J】《信息网络安全》2010年6期

【2】卢晓丽.论网络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及其预防.[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6期

【3】周英锐张津农村青少年网络犯罪预防机制研究.【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年11期

网络犯罪论文 精品

论文题目网络犯罪的特点和预防 学校名称:包头广播电视大学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王辉 学号: 091020148 专业:法学 入学时间: 2009年

论文题纲 一、网络犯罪的特点 (一)智能性 (二)隐蔽性 (三)复杂性 (四)跨国性 (五)匿名性 二、网络犯罪的预防 (一)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净化网络空间。 (二)完善立法,加大打击力度。 (三)加强法制教育。在健全法制的同时,要大力宣传有关互联网方面的法律法规,使广大网民依法规范上网。 (四)加强对网络犯罪的研究,提高维护网络安全水平。

网络犯罪的特点和预防 【摘要】近现代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一般大众发现了这种新媒体的力量,互联网发展迅速,成为个人计算机用户电子通讯的大众化方式。其很重要的部分就是电子邮件(E-mail)和在电子论坛发表文章,成为Usenet新闻组。90年代中期,万维网(WWW)的出现,使互联网更为普及。万维网是多媒体的界面,允许同时传输文本、图片、声音和图像,就是网页,类似杂志的界面。这些种类繁多的要素使互联网成为通讯和信息搜索的媒体。网络人口的惊人增长成为20世纪40年代电视发明以来电子通讯领域最重大的变革。但是,这种新的通讯技术,突飞猛进,尚未规范,也带来很多法律问题。各国网络的广泛使用,网络人口的比例越来越高,素质又参差不齐,网络成为一种新型的犯罪工具、犯罪场所和犯罪对象。网络犯罪,向整个社会施加着压力。据日本警察厅统计日本2009年上半年查处的网购诈骗等滥用信息技术的网络犯罪案达3870起,同比猛增76.6%,创下2000年该项统计开始以来的新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网络色情泛滥成灾,严重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软件、影视、唱片的著作权受到盗版行为的严重侵犯,商家损失之大无可估计;网络商务备受诈欺的困扰,有的信用卡被盗刷,有的购买的商品石沉大海,有的发出商品却收不回货款;更有甚者,已经挑战计算机和网络几十年之久的黑客仍然是网络的潜在危险。伴随着网络技术的急剧发展繁衍的各种网络犯罪,

关于网络犯罪的形成与预防及个人看法

关于网络犯罪的形成与预防及个人看法给排水112班林敏201116022232

内容提要:计算机网络空间是相对于领陆、领水、领空、浮动领土的“第五空间”,“第五空间”中资源全球共享,数据传输信息化,任何人只要“轻轻一点鼠标,世界便尽在掌握”,计算机以其高效、智能、规范等优势迅速溶入我们的社会与生活。另一方面,没有围墙、没有铁锁、没有防盗门、没有国家卫兵,没有坚固防护的“第五空间”俨然一个世界大同的广场,一切都是公用的,没有了家与国的概念,极端的互动开放与贫弱的安全防护,就为时刻肆机作案,谋取非法利益的犯罪分子提供了一个显示才华的新的广阔舞台。计算机网络犯罪层出不穷,花样翻新,日渐猖狂,已给“第五空间”的正常运行提出了不容忽视的严峻挑战,罪与罚?生与死?成为网络世界和法制社会的一个新的难点。本文以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现状、概念为切入点,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构成及预防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对网络犯罪遏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以期能有效的制止和减少计算机网络犯罪发生,还“第五空间”以宁静与安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犯罪犯罪构成预防 导论 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今天,计算机以其市郊、智能、规范等优势已逐渐进入我们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深入和扩大,它在为国家机关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企事业单位带来无限商机和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形形色色的计算机网络犯罪提供了较多的可能之机。人们在享受着计算机网络传输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为日益缺乏控制、肆意滋生蔓延的计算机网络犯罪所困扰。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在极大的造福人类的同时,又无情地损害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一、计算机网络犯罪概述 国内外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概念尚无定论,众说纷纭,本人比较赞同我国计算机犯罪研究专家张越今对计算机网络犯罪概念的阐述“所谓计算机网络犯罪,就是犯罪分子利用计算机或网络的技术上或管理上的部分安全漏洞,通过计算机网络对受害者的计算机或网络系统进行非授权操作,从而造成受害者在经济、名誉以及心理等方面损失的犯罪行为”,也就是说犯罪分子以计算机或网络为犯罪工具或攻击对象,故意实施的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触犯有关法律规范的行为。由于互联网上的犯罪现象越来越多,网络犯罪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关注的社会公共安全问题。据统计,1998年美国FBI调查的侵入计算机事件共547件,结案399件;1999年则调查了1154件,结案912件。一年之间,翻了一番。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网络色情泛滥成灾,严重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软件、影视、唱片的著作权受到盗版行为的严重侵犯,商家损失之大无可估计;网络商务备受欺诈的困扰,有的信用卡被盗刷,有的购买的商品石沉大海,有的发出的商品却收不回来货款,更有甚者,已经挑战计算机和网络犯罪几十年之久的黑客仍然是网络的潜在危险。计算机犯罪专家唐?帕克说,将来,计算机犯罪作为一种特定的犯罪类型可能会不复存在,所有的经济犯罪都将是计算机犯罪,因为各种工商活动都离不开计算机。英国苏格兰的一位官员走得更远,他声称:“15年之后,几乎全部的犯罪都将有计算机参与其中。” 我国自1986年发现首例犯罪以来,利用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数量迅猛增加。1986

防范网络犯罪常识

防范网络犯罪常识 清波派出所教导员沈宁 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又有机会大家一起探讨相关法律安全问题。 网络是一个精彩的世界。但是精彩的背后蕴含着危险。大家可否想过,你的QQ号被盗可能是病毒惹的祸,你的网银被盗可能是钓鱼网站干的事,你的数据不见了八成是黑客干的;而你因为和网络陌生人聊大、网络购物、网络招工、网络中奖而导致的钱财被盗被骗,那就是骗子干的。 今天的这堂法制教育课分为四个板块:一是网络犯罪的概念,二是网络犯罪的特点,三是网络犯罪的常见类型,四是预防网络犯罪侵害的策略。 一、网络犯罪的概念 网络犯罪的定义主要有两大种,第一种是狭义的,针对以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为犯罪对象的社会危害行为,如: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而我们今大所要讨论的是另一种广义的,更加贴近于我们身边的网络犯罪,即以计算机网络为犯罪手段或工具的犯罪行为。如: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网络盗窃、网络色情犯罪等等。 二、网络犯罪的特点 网络犯罪与传统犯罪的不同之处集中表现在“网络”二字上。网络犯罪除了具备传统犯罪所具备的特征外,还具备以下特点: 1.犯罪手段的智能性。网络是一个技术概念,网络本身所具有的高科技特性决定了网络犯罪的智能性。网络操作日趋简单,有的网络犯罪只需利用网络最基本、最简单的功能进行,并不需要太多的专业技术,比如说QQ、微博、微信陌生人聊天诈骗,但能够顺利完成技术性的网络犯罪的行为人大多都具有娴熟的网络专业知识和精湛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有些人甚至是网络安全方面的技术专家,网络犯罪是-种高智能犯罪。 2.犯罪行为的隐蔽性。计算机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这就决定了网络犯罪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犯罪行为人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而以匿名、假名、网名等非真实身份在网络中实施犯罪行为,这大大增强了他们犯罪活动的欺骗性、隐敝性。其次,一般受害者难以确定犯罪行为地和结果地,因为行为人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有联网设备的地方对任何一个目标实地犯罪行为,其至连IP地址也可能被犯罪分于利用技术手段进行隐藏。 3.犯罪地域的广阔性。网络与生俱来的开放性意味着任何人都能够得到发表在网络上的任何资料,任何个人、任何组织包括国家和政府,都不能完全控制互联网。这种变化打破了时空条件对犯罪的制约,从而为犯罪提供了便利。网络犯罪往往是跨地区、甚至跨国界进行的。 三、网络犯罪的常见种类 ㈠网络盗窃 网络盗窃;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利用盗窃密码、控制帐号、修改程序等方式,将有形或无形的财物和货币或其他信息据为己有的行为。具体来说,行为人通过控制被害人的计算机而窃取被害人的个人信息,而被控制的计算机就被称为“肉鸡”。犯罪分子通过登陆器与“肉鸡”连接,并在被害人的电脑上安装一种木马工具,这种工具可以自动记录被害人的各种账号和密码。常见的就是通过盗取QQ、邮箱、微博。人人网、淘宝、支付宝、网络游戏等账号,直接盗窃账号中的钱财,或通过己盗取的账号向朋友、亲戚二次骗取钱财。 案例:郭先生的妻子在新加坡工作,平日里都是利用QQ与家人联系。2012年7月30

浅谈网络犯罪与防范措施5篇

浅谈网络犯罪与防范措施5篇 浅谈网络犯罪与防范措施5篇 【篇一】 近年来,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和普及,在审判实践中,网络新型犯罪呈现多发和上升趋势,为了有效打击治理网络犯罪,经过对我院近两年来涉网络犯罪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形成如下报告: 一、基本情况: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关于网络犯罪的相关条款,网络犯罪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及网络的犯罪。即将计算机信息系统及网络作为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对象,如黑客入侵、传播木马病毒等。涉及到的刑法条文有第二百八十五条和第二百八十六条,罪名包括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二是利用计算机及网络实施的其他犯罪。随着信息网络在社会各领域中广泛应用,有些犯罪分子把计算机信息系统及网络作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工具。这种类型涉及的犯罪罪名比较广泛,有诈骗罪、盗窃罪、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诽谤罪、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非法经营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等等。我院近两年受理的刑事案件中没有涉及第一类网络犯罪的情形,涉及到第二类网络犯罪的共有18案,包括盗窃罪1件、诈骗罪3件、强奸

罪3件、宣扬恐怖主义罪1件、贩卖毒品罪4件、出售假币罪及伪造货币罪各1件、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1件、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2件、诽谤罪2件,其中审结15件、移送2件、1件未审结。 二、主要做法: 网络犯罪相比现实犯罪而言,社会危害性大,隐蔽性更强,涉及的犯罪方法种类繁多,花样日新月异,这对我们刑事审判工作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为了及时有效的打击网络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组建专业的审判团队。我院在刑事审判庭专门设立了审理网络犯罪案件的合议庭,审判长由刑庭副庭长担任,合议庭成员由从事刑事审判工作多年的、审判经验丰富的审判员组成。对我院受理的涉网络犯罪案件,统一由该合议庭进行审理。 2、依法履行职责,从重从快打击网络犯罪。网络犯罪具有种类多、涉及面广、传播快、危害人群众多、危害大、隐蔽性强等特点。受害人既有年轻人,也有中老年人;有国家工作人员,也有企业工作人员;有知识分子,也有一般民众。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危害巨大。我院始终坚持对该类犯罪依法从重从快进行打击,已审结的15件案件中,我院平均结案时间为1个月,最快的在10天内结案。对审结的15案中的涉案人员21人,判处10年以上刑期的2人,3年以上刑期的9人。 3、精学深研,精准打击网络犯罪。网络犯罪隐蔽性和专业化相对其他案件都较强。我院从三方面入手强化审判人员的知识更新,以

预防网络犯罪活动总结

合涧镇二中预防 网络违法犯罪宣传活动总结合涧镇二中接上级通知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结合学校实际,围绕“远离网吧、预防网络犯罪”的活动主题,通过丰富的活动内容,让广大师生学习和远离网吧、预防网络犯罪,现在将我校防范网络违法犯罪宣传活动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的“远离网吧、预防网络犯罪”领导小组,具体部署和实施远离网吧、预防网络犯罪活动.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目标一致,互相协调,分工不分家,上下一盘棋,确保“远离网吧、预防网络犯罪”活动的有序开展.并将“远离网吧、预防网络犯罪”活动列入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教育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验收,同总结表彰。 组长:孙志勇 副组长: 牛广平曹艳杰郭子仪 成员:全体在职教师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为了使“远离网吧、预防网络犯罪”人人皆知,班喻户晓.学校加大了活动的宣传力度,各班主办宣传板报,通过广播站和国旗下讲话大力宣传。各班主任利用微信这个平台发信息,利用发告家长书的方式告知每一位家长。使全体师生认识到“远离网吧、预防网络犯罪”与个人,学校,家庭,社会息息相关。学校开展了一次全校性的法制教

育讲座。校会上学校举行一次全体学生“远离网吧,预防网络犯罪”集体宣誓。 三.加强管理,注重实效 我校严格管理教职工和学生家长联系手册,绝不向任何第三方泄露,同时教育教师及家长不向外界透露、买卖双方信息。 通过开展这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既引导在校教师、学生及其家长提高警惕,加强自我防范,防止上当受骗,构筑坚实的思想防线;又通过学生将相关预防知识传递给家长,形成小手拉大手,家校共同预防网络犯罪的协作机制,提升防范合力,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论网络犯罪及其防治

论网络犯罪及其防治 发布日期:2009-08-03 文章来源:互联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更可谓一日千里。新兴网络技术的普及构建了一个不为时空所限的“网络世界”,从而形成了“地球村”的新概念。然而,在人类为此欢呼的同时,发生在网络虚拟空间的种种网络犯罪行为也向我们发起了挑战并呈蔓延趋势。截至2001年底,我国的网络用户已经增加至3370万以上,到2005年将超过美国,而我国的网络犯罪,“2000年剧增为2700余起;2001年达到4500余起,比上年上升了70%。其中,90%以上的计算机违法犯罪牵涉网络。”[1]这一惊人的犯罪增长速度,不得不引起我们对网络犯罪问题深层次的思考,也促使我们要加强对网络犯罪问题的理论研究,这对指导和推动我国立法和司法活动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犯罪的概况与立法现状 (一)网络犯罪的概况 网络犯罪的雏形是计算机犯罪,最早发生在美国。1958年美国发生了第一起有案可查的利用计算机犯罪的案件。1960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一位计算机工程师通过篡改程序的方法修改银行帐目上的余额而被发现并受到法律追究。这是世界上首例使用计算机犯罪而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件。1970年代末,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网络犯罪开始大幅度增长。趋势科技在2004年1月16日表示,全球企业在2003年,因为病毒的攻击,付出了550亿美元的代价,这还不包括间谍、勒索、共谋、伪造、盗窃及计算机软硬件盗窃等案件。[2] 综观世界各国当前的网络犯罪情况,其主要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利用网络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 2、利用网络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行为。 3、利用网络侵吞公私财产的犯罪行为。 4、利用网络进行色情交易、传播等活动的犯罪行为。 5、利用技术及其用户作为攻击对象而实施的犯罪行为。 6、利用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的犯罪行为。 在21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将更加深入到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医疗、教育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社会结构精密、复杂,组织化程度高,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因而更容易受到损伤,网络犯罪危害的面也越来越广,一旦某个要害环节受到破坏干扰,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网络犯罪的立法现状 1、国外的立法状况

关于计算机网络犯罪调查报告

关于计算机网络犯罪的调查报告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今天,计算机以其市郊、智能、规范等优势已逐渐进入我们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深入和扩大,它在为国家机关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企事业单位带来无限商机和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形形色色的计算机网络犯罪提供了较多的可能之机。人们在享受着计算机网络传输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为日益缺乏控制、肆意滋生蔓延的计算机网络犯罪所困扰。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在极大的造福人类的同时,又无情地损害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一、计算机网络犯罪现状 近些年来,由于互联网上的犯罪现象越来越多,网络犯罪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关注的社会公共安全问题。我国自1986年发现首例犯罪以来,利用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数量迅猛增加。1986年我国网络犯罪发案仅9起,到2000年即剧增到2700余起,去年全年突破4500起。诈骗、敲诈、窃取等形式的网络犯罪涉案金额从数万元发展到数百万元,其造成的巨额经济损失难以估量。当前我国计算机犯罪的最新动态表现为:一是计算机网络犯罪在金融行业尤为突出。由于目前金融界对伴随金融电子化发展而出现的计算机犯罪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相当一部分银行、证券等单位没有从管理制度、人员和技术上建立起相应的电子化业务安全防范机制和措施,致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金融行业计算机网络犯罪案件发案比例占整个计算机犯罪比例的61%。二是“黑客”非法侵入或攻击计算机网络。目前,在我国负责提供国际互联网接入服务的单位,绝大部分都受到过“黑客”们的攻击和侵入。“黑客”们有的侵入网络为自己设立免费个人账户,进行网络犯罪活动;有的在网上散布影响社会稳定的言论;有的在网上传播黄色信息、淫秽图片;有的恶意攻击网络,致使网络瘫痪。三是境外敌对组织和敌对分子利用国际互联网向境内散布政治谣言,进行非法宗教宣传等危害国家安全活动。 二、网络的特性及其对犯罪的影响 (一)开放性。开放性是因特网最根本的特性,整个因特网就是建立在自由开放的基础之上的。开放性意味着任何人都能够得到发表在网络上的任何事物,意味着任何个人、任何组织包括国家和政府,都不能完全控制互联网。这实质上意味着个体权利和能力的扩张及其对传统的金字塔模式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和体制的消解。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个封闭程度不一的实体,它垄断着信息,孤立的个人在强大的垄断组织面前是弱小无依的,根本没有力量同国家对抗。而开放网络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国家对信息的控制,为个体对国家和社会的基于实力平等的挑战提供了可能。 (二)不确定性。互联网的开放性必然带来不确定性。只有封闭的、孤立的系统才是确定的、可控制的。而开放的系统由于存在着太多的不可预知的因素,必然是不确定的,难以控制的。

防范网络违法犯罪安全注意事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613863408.html, 防范网络违法犯罪安全注意事项 作者: 来源:《中国防伪报道》2019年第02期 如今,网络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为我们了解认识外面的世界提供了一条捷径,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利也有弊。各种网络诈骗案件,以及个人信息被泄露、网站被攻击等事件的发生,让“触网”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陷入深渊。 相比线下犯罪,线上犯罪又触犯哪些法律?如何安全“触网”,不给别有用心的人留下可乘之机?下面就为大家解答相关问题,给防范网络“陷阱”提个醒。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明确,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注意事项 要注意加强防范以下9种情况: 1.谨慎点击通过手机短信、即时通讯工具发送的链接。网络购物仔细验看登录网址,审慎点击从即时通讯工具上发送的支付链接。含有链接的短信莫点击,或者可以通过电脑输入网址查看。 2.不运行不熟悉的可执行文件,尤其是一些游戏或游戏插件。 3.各类账单,不随地丢弃,及时涂抹、销毁。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单据,快递单号要撕掉,收件人姓名及手机号要涂掉;实名车票要撕毁有名字、身份证号、二维码的地方。 4.身份证复印件需写明用途。例如,仅提供XX银行使用,申请XX基金扣账;他用無效。 5.网上投递求职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

简析网络犯罪的预防措施

简析网络犯罪的预防措施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商业活动中 的一个必要工具,但也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企业对互联网和局域网的依赖性经常会使其遭受巨大的,甚至是灾难性的损失。为此,文章探讨了企业和法律部门如何遏制网络犯罪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犯罪;内涵;特点;预防对策 、网络犯罪的内涵 网络犯罪最广为接受的定义来自于美国作家凯西《数字 证据和计算机犯罪》一书中“任何涉及到计算机和网络的犯罪,包括那些不大量使用计算机的犯罪,都是网络犯罪。 这个定义使得任何涉及网络的犯罪都被定义为网络犯罪。 网络犯罪通常会涉及到人身、企业或者财产安全问题。 本文主要讨论有关企业和财产安全的问题。针对企业和财产的攻击,犯罪人通常用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种是非法入侵。所谓入侵就是侵入一个安全系统。 大部分时候,入侵基本不会产生任何损失,仅仅是供入侵者 吹嘘他们的行为,所以看起来似乎是无害的。入侵者认为他 们“帮忙”指出了安全系统的漏洞,并使得管理员日后可以 增强该系统的安全性,但实际上的确造成了损害。

第二种是网络诈骗。包括网络钓鱼、网络服务欺诈、网 络电话欺诈等。 第三种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主要是用来破坏计算 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的脚本或者程序,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它可以像自然界的病毒一样自行复制,甚至变异。计算机中毒后,病毒会破坏或者删除计算机里的数据,严重的甚至会损坏计算机硬件,如臭名昭著的病毒CIH。 第四种是拒绝服务攻击(DDOS。拒绝服务攻击是一种 破坏性攻击,是黑客常用的攻击手段之一。攻击者进行拒绝服务攻击,实际上是让服务器实现两种效果:一是迫使服务 器的缓冲区满,不接收新的请求;二是使用IP欺骗,迫使服务器把合法用户的连接复位,影响合法用户的连接,从而使用户产生服务器崩溃或者自己断网的感觉。 第五种是特洛伊木马。木马程序通常由两部分组成:服 务端(被控制端)和客户端(控制端)了木马” ,是指安装了木马的服务端程序,如果你的电脑被安装了服务端程序,拥有相应客户端的人就可以通过网络控制你的电脑,为所欲为,这时你电脑上的各种文件、程序,以及使用的账登陆密码就毫无安全可言。网页挂马是一种常用的手段,所谓的挂马,就是黑客通过各种手段,获得网站管理员账然后登陆网站后台,向网站页面中加入恶意转向代码。也可 以直接通过口令获得服务器或者网站FTP然后直接对网站 页面进行修改。当你访问被加入恶意代码的页面时,你就会自动的访问被转向的地址或者下载木马病毒。 、网络犯罪的特点 ,成本低、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广。就电子邮件而 言,比起传统寄信所花的成本少得多,尤其是寄到国外的邮件。网络的发展,只要敲一下键盘,几秒种就可以把电子邮件发给众多的人。

网络犯罪研究

编号: 毕业论文(设计) 网络犯罪研究 目录 摘要 1前言 1.1本文研究背景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2. 网络犯罪的概念 2.1 什么叫网络犯罪 2.2 网络犯罪的基本概念 2.3 现代网络犯罪现象 2.4网络犯罪的分类 3 .网络犯罪成因,特征,年龄及预防 3.1网络犯罪心里特征 3.2 网络犯罪年龄

3.3网络犯罪成因分析 3.4网络犯罪现状 3.5 预防网络犯罪 4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与网络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网络从一种信息沟通工具,逐步成为虚拟网络社会的载体。与此同时,网络犯罪日益频繁,犯罪形式不断升级,传统犯罪在网络上出现了新的犯罪形式。加强对网络犯罪的研究,不断强化和完善各种预防和打击网络犯罪的手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网络犯罪信息安全管理监控。

1前言 1.1本文研究背景 21世纪注定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电子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流的效率,变革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乃至社会结构;而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系统本身的脆弱性导致网络安全问题日渐严峻,尤其是有着巨大社会危害性的网络犯罪行为日益猖獗,给社会、国家和个人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同时,因技术和法律滞后等诸因素,我国对于网络犯罪的打击尚显力不从心,刑法实践在此方面尚处于低效率的状态,很难适应当前的形势。探究网络犯罪原因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规制、预防和打击,是现代社会应予特别关注的问题。所以我们应做好预防准备与全人类一起来迎接这一挑战。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欧美各国刑法多将网络犯罪放在财产犯罪的章节中,立法保护网络信息系统的出发点有三,即保护私人财产权、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可以说仅从立法出发点观之,欧美各国的网络犯罪刑事立法就比我国要科学合理得多。我国现行刑法关于网络犯罪的规定明显站在了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立场上,对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的保护却远远不够,这有悖于现代法治观念。在今天的互联网络上损害个人权益和社会利益的行为随处可见,如此单薄的刑法规定已经羁绊了我国的司法实践。

论网络犯罪及其防治

论网络犯罪及其防治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更可谓一日千里。新兴网络技术的普及构建了一个不为时空所限的“网络世界”,从而形成了“地球村”的新概念。然而,在人类为此欢呼的同时,发生在网络虚拟空间的种种网络犯罪行为也向我们发起了挑战并呈蔓延趋势。截至2001年底,我国的网络用户已经增加至3370万以上,到2005年将超过美国,而我国的网络犯罪,“2000年剧增为2700余起;2001年达到4500余起,比上年上升了70%。其中,90%以上的计算机违法犯罪牵涉网络。”这一惊人的犯罪增长速度,不得不引起我们对网络犯罪问题深层次的思考,也促使我们要加强对网络犯罪问题的理论研究,这对指导和推动我国立法和司法活动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犯罪的概况与立法现状 (一)网络犯罪的概况 网络犯罪的雏形是计算机犯罪,最早发生在美国。1958年美国发生了第一起有案可查的利用计算机犯罪的案件。

1960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一位计算机工程师通过篡改程序 的方法修改银行帐目上的余额而被发现并受到法律追究。这是世界上首例使用计算机犯罪而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件。1970年代末,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网络犯罪开始大幅度增长。趋势科技在2004年1月16日表示,全球企业在2003年,因为病毒的攻击,付出了550亿美元的代价,这还不包括间谍、勒索、共谋、伪造、盗窃及计算机软硬件盗窃等案件。 综观世界各国当前的网络犯罪情况,其主要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利用网络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 2、利用网络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行为。 3、利用网络侵吞公私财产的犯罪行为。 4、利用网络进行色情交易、传播等活动的犯罪行为。 5、利用技术及其用户作为攻击对象而实施的犯罪行为。 6、利用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的犯罪行为。 在21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将更加深入到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医疗、教育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社会结构精密、复杂,组织化程度高,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因而更容易受到损伤,网络犯罪危害的面也越来越广,一旦某个要害环节受到破坏干扰,后果将不堪设想。

第十章第三节网络犯罪预防(杨靖森 李冠东)

第一,抓紧时间撰写初稿。下周一发给我。 第二,建议集中笔墨对现状进行阐述,把类型、特点、发展趋势等说清,数据、案例也尽量全面、充实。 第三,原因可简写。 第四,引用资料要准确、新颖、权威。小网站资料尽量避免。 参考资料见附件。 第十章重点行业犯罪预防 第三节网络犯罪预防 [重点问题] 今天的互联网已经逐渐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日益严重的网络犯罪极大地危害了社会生活秩序和经济的平稳运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以计算机网络本身和网络信息为犯罪对象或以计算机网络为主要工具和手段,故意实施的严重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侵犯社会主体利益,违反社会现有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行为。在网络犯罪中,不仅互联网本身是犯罪的重要对象,同时更为许多传统犯罪提供了现代化工具,使得这些犯罪的危害性进一步加大。如何有效管理互联网并综合

运用多种手段对网络犯罪进行预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典型案例] 尼日利亚骗局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石油价格大跌,对尼日利亚很多从事石油交易的商人打击惨重。于是,那些本来受过高等教育、英语流利的专业人士索性利用自己熟悉国际贸易的特长,改行从事另一种跨国生意:国际诈骗。他们设计的“尼日利亚骗局”起初以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小型企业主为诈骗对象,骗取了巨额钱财。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化,此骗局已飞快地蔓延到俄罗斯、新西兰及亚洲各国,而且已从“尼日利亚骗局”逐渐演变出“津巴布韦骗局”、“塞拉利昂骗局”等其他非洲国家骗局。诈骗者往往利用网络,同时把成千上万封E-mail发到世界各地。这种E-mail的外在形式多变,但其中心内容都跟从尼日利亚或其他非洲国家要设法转出的一笔巨款有关。由于当地政府对这笔巨额财产要征收50%的税,他需要转入您名下的国外账户来逃税。为了感谢您的帮忙,事成之后,他愿意付您20%至25%的酬谢费。除此之外,信上还会附上这笔钱目前所在尼日利亚银行的账户号码,鼓励你去核实。从这一骗局的演变发展过程,我们可见网络犯罪亚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情况之一斑。 [正文] 一、网络犯罪的特点 1、高智能性 对于多数网络犯罪来说,其行为人都具有相当程度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作案前通常会进行周密的预谋和精心的策划,作案后通过技术手段消除痕迹以掩盖犯罪行为。1较高的智力水平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结合是网络犯罪区别于其他犯罪的基本特点。 2、高隐蔽性 网络犯罪的高隐蔽性首先在于互联网本身具有匿名性和广域性,这使得互联网使用者可以轻松掩盖其真实身份,逃脱司法机关的侦缉。其次,多数网络犯罪是通过对程序和数据等信息的操作来实现,作案的直接对象通常是那些无形的电子数据和信息,一般不会对网络设备本身造成损害,而能作为证据的电子数据等又很容易转移、篡改和毁灭,因而具有极高的隐蔽性。2因此,在世界范围内,网络犯罪都具有非常高的犯罪黑数。 1李云凯,试论计算机网络犯罪[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5:12(4),P18. 2杨恩国,论网络犯罪的概念和特点[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P21.

浅析网络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网络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网络犯罪是指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来实施盗窃、诈骗、破坏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试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网络犯罪网络安全犯罪预防 目前在我国,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社会,它既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便利和丰富多彩的享受,同时也存在着一定隐患和不安全的因素。由于网络本身的虚拟性,它同时还具有跨地域性、非实体性、交互性等特点,更由于它普及的速度、深度和广度,它强烈冲击着人类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很多不法分子更是利用网络这个平台作为掩护,实施网络犯罪,比较常见的犯罪形式有:网络黑客、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网络行贿、网络洗黑钱、网络色情犯罪、网络贩卖毒品等等,严重扰乱了人们正常的社会秩序,干扰了百姓的正常生活。由于网络犯罪的主体隐蔽,形式不一,案情错综复杂,罪行猖獗,一时间百姓怨声载道,深恶痛绝,欲除之而后快。 一、网络犯罪的类型及特点 1.一些黑客利用电脑技术,移植计算机病毒,使得用户的系统产生严重故障,重要数据大量丢失,服务器甚至瘫痪,还有的利用木马程序窃取他人密码登录并进入他人系统盗取银行账户网络账号,给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财产损失。 2.有不法之徒采用欺骗的手段,骗取网络用户的信任,实施网络诈骗,使得很多无辜的用户轻信上当而倾家荡产,钱财两空,本

来幸福和谐的家庭陷入危机,甚至造成种种人间悲剧。 3.由于网络的传播速度和广度,有不良用心的人利用网络传播淫秽图片、色情电影,甚至提供网络色情服务,使得很多涉世未深、自制力差的青少年走上歧途,越陷越深,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社会影响极坏。 4.由于网络侵权的出现和盗版现象的频繁,使得某些原创作品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力保障,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秩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5.随着互联网的突飞猛进,网络还被恐怖分子利用,成为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活动的一个工具和操作平台。事实表明,在从事恐怖主义的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受过良好的教育,熟悉电脑的操作。他们建立网站来招募恐怖主义成员,筹集资金并传播恐怖主义的意识形态。他们在各种公开场合露面并依靠网络来传播暴力图像。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和网络进入千家万户,它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促成了新一轮的犯罪热潮,由于网络犯罪具有隐蔽性、匿名性、数字化、高科技化等特点,这些不法分子躲在网络后面为所欲为,自以为逍遥自在,无法无天,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势必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一发而不可收拾。 二、网络犯罪的解决对策 上面提到,由于网络犯罪自身的载体特点,使得网络犯罪的主体呈现多元化、组织化的特点,犯罪的方式多样化、隐蔽性、交叉性,犯罪的区域跨度大,因而调查起来困难重重,难度较大。要想预防

浅论网络犯罪预防

浅论网络犯罪预防 【摘要】本文即通过阐释网络犯罪以及网络犯罪预防的概念为切入点,具体分析了网络犯罪预防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以道德约束、打击、安全技术、机制预防、法律等方式分析防范网络犯罪的手段和措施。 【关键词】犯罪预防;网络犯罪;手段;措施 网络犯罪是指犯罪分子通过利用计算机以及信息网络在技术上和管理上的漏洞,以计算机以及网络对受害者私人计算机以及网络系统进行非法操作,进而造成了受害者在名誉、经济和心理各个方面遭受损失的一种犯罪行为。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民众中普及度相当高,而在现实社会向虚拟网络社会发展过程中,亦相应伴随了互联网技术繁衍的各类高端网络犯罪,这无疑会成为诸多社会现实中众多危险之中相当重要的因素。然而,因为网络技术受到很大的局限,网络犯罪者在现今的网络条件下有机可乘,这时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给网络犯罪的打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必须做好网络犯罪的预防、加强法制教育、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完善立法、探索在网络犯罪方面的成因并进行相应的预防和打击,预防网络犯罪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大课题。 一、预防网络犯罪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预防网络犯罪的必要性 网络犯罪因其破坏强度大、技术性强和侦查难度大等原因,给当今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近年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化建设发展进程中网络犯罪发生率亦逐渐上升,利用互联网而实施犯罪行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网络犯罪当下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犯罪问题。随着我国的PC和互联网的普及,犯罪分子通过网络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案例亦呈快速上升趋势,所以,网络犯罪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性问题。 网络犯罪对于社会的危害主要可以分为直接危害与间接危害。直接危害指的是没有发生任何中介性质的犯罪行为,同时也没有发生被害人所造成的间接损失的危害。间接危害指的是由直接危害导致的附带伤害和损失,这是以直接危害的发生而导致的新型危害。事实上,预防网络犯罪对于我国的社会整体健康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和社会意义。预防网络犯罪不只可以减少因突然性犯罪而造成的社会危害,同时对于潜在的犯罪人和被害人都有其现实意义,这同时也是预防网络犯罪的必要性所在。 (二)预防网络犯罪的可行性 从犯罪学理论上看,犯罪现象是因犯罪原因的发生而引起的,积极干预并阻断原因同现象之间的自然联系是预防网络犯罪的基本原理。网络犯罪预测是基于事物的相似率、惯性率、因果关系和关联性等方面,所以通过这个角度来看,网络犯罪是可以预防的。同时,必须坚持对网络犯罪规律的研究和调查,坚持打防相结合,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实行网络的环境并进行综合治理,强化网络犯罪控制的机制,网络犯罪的预防是可以实现的。 二、预防网络犯罪的措施 (一)在立法方面进行预防 对于网络犯罪,我国现行的《刑法》仅在第285和第286条中规定了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与破坏计算机系统方面的犯罪.而面对日益蔓延的计算机性质网络犯罪,这两种罪名则很难将这种犯罪行为囊括其中,同时根据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这就导致了许多网络犯罪行为通过立法上的空白最终逃避了法律的制裁。为了更好的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互联网和现实社会的安全,非常有必要借鉴国外立法的实践,制定一部互联网犯罪的专门法律,用以增强其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系统性,从而对依法治理和预防网络违法犯罪提供必要和有效的法律保障。 (二)增强网络技术的开发研制,提高系统自我保护能力

怎样防范网络犯罪

怎样防范网络犯罪?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在社会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网络犯罪也随之滋生,并日益演变成为危害当今社会秩序的主要犯罪行为之一。网络犯罪是以网络为犯罪工具或以网络为犯罪对象实施危害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的犯罪行为。其中,以网络为犯罪工具的,有黑客、网络诈骗,网络洗钱、网络病毒、网络窃密、电子邮件炸弹等犯罪行为;以网络为犯罪对象的,则是指破坏网络、窃用网络以及危害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等的犯罪行为。网络犯罪具有隐匿性、高科技性、跨地域性和国际性,而正是这些特点也使得防范网络犯罪的难度加大,随着侦查范围的扩大,打击网络犯罪需要世界各国的协同合作。 网络犯罪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是网络技术的局限,这有点像“矛”与“盾”的典故,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相应的攻击手段也在加强,这也是网络犯罪难以杜绝的技术原因。其次,法制建设的滞后和执行力量的薄弱放纵了网络犯罪的滋生。在我国,有关计算机的立法尤其是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方面的法规条例还在逐步完善中,尚不能完全适应打击和防控网络犯罪的需要。再次,社会观念误区妨碍着网络犯罪的防控。计算机教育重技能培训轻职业道德培养,这种由观念倾向导致的教育偏向,使得全社会中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绝大多数是社会道德和法制观念尚处在培育形成过程之中的青少年,使得网络犯罪者呈现低龄化和年轻化特征。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防范网络犯罪呢?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以技术治网。网络犯罪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施的高科技犯罪,因此,防范网络犯罪首先应当依靠技术手段,以技术治网。主要措施有:防火墙(Firewall)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掌上指纹扫描仪和通过改进通信协议增加网络安全功能。网络犯罪行为人往往都精通电脑及网络技术,包括安全技术,因而侦察与反侦察、追捕与反追捕的战斗,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一场技术上的较量。只有抢占技术制高点,才有可能威慑罪犯,并对已经实施的网络犯罪加以有效打击。第二,依法治网。如果仅从技术层面来防范网络犯罪是不够的,因为再先进的技术,总有破解的方法,而一旦陷入攻防循环之中,就有可能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且达不到预防犯罪的目的。所以,要更有效地防范网络犯罪,还得靠法律,实行依法治网。要加强对网络犯罪的研究,分析其趋势及特点,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使打击网络犯罪有法可依;同时,应大力宣传有关互联网方面的法律法规,重点培养青少年人群的法制观念,提高防范意识,使广大网民依法依规上网。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建立起适应现代生活的法律观念,是预防任何形式的犯罪的关键。第三,以德治网。网上交往的虚拟性,淡化了人们的道德观念,削弱了人们的道德意识。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提倡网络文明,培养人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是预防网络犯罪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要积极开展网络行为道德宣传教育活动,坚决抵制网络色情等不良信息的诱惑,自觉地遵守有关网络规则,规范办网、文明用网。

网络犯罪的预防

2004年第6期(总第45期)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Jo哪alofHeilon西iaIlgAdIIlinis昀tiVeCadre111stituteofPoliticsAndIJaw No.62004 SumNo.45网络犯罪的预防 孙景仙1,安永勇2,杜娟3 (1,3.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2.中国武警学院北京100088) [摘要】以网络空间为基础的网络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它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传统。因此,我们不能仅用传统犯罪学中的犯罪预防手段来预防网络犯罪,而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尤其是有关网络的技术、管理和法律因素,来预防网络犯罪。 [关键词]网络犯罪;网络犯罪预防;网络犯罪预防分类;网络犯罪预防原理 [中图分类号】DF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966(2004)04一0029一03 一、网络犯罪预防的概念 犯罪预防是犯罪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属。构建严密而理性的犯罪预防理论体系,首先必须科学地界定犯罪预防的概念。就网络犯罪的预防而言,笔者认为有下面三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犯罪预防是以限制和消除犯罪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为主要目的的行为工程体系。以网络空间为基础的网络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它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传统。因此,我们不能仅用传统犯罪学中的犯罪预防手段来预防网络犯罪,而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尤其是有关网络的技术、管理和法律因素,来预防网络犯罪。 其次,网络犯罪的预防内容中包括了刑事处罚和犯罪矫治。这是从刑事一体化的角度得出的必然结论。刑法既有一般预防的功能.,也有特殊预防的功能,而犯罪矫治则是为了防止再犯可能。 再次,从语义学上讲,犯罪预防(crimeprevention)与犯罪控制(crimecontr01)是有着不同内涵的两个概念。犯罪预防是对犯罪行为具有先发效应和威慑效应的措施。它着眼于犯罪原因的消除,主要目的在于使犯罪无从发生。犯罪控制则是在犯罪行为发生之后用以处理犯罪与犯罪人的各种措施。我们所说的犯罪预防,是一个概括性的概念,它是一种包含犯罪控制在内的范围广泛的理论体系。 综上,网络犯罪的预防,概念有以下几个要点: (1)网络犯罪预防概念的出发点是刑事一体化理念。 (2)预防网络犯罪的目的是限制和消除网络犯罪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3)预防网络犯罪的方法和手段包括了一切积极因素。有法律的措施,也有非法律的措施。由于网络犯罪是在网络环境中实施的,因此技术的手段在预防网络犯罪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4)预防网络犯罪的主体是国家、社会(群体、组织)和个人,而不仅仅是国家刑事司法机关。 (5)犯罪预防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而不仅仅只是具有犯罪危险的行为人。 (6)网络犯罪预防措施是一系列的对策体系。 (7)网络犯罪的预防是一个控制过程。犯罪预防是一切防止犯罪发生和再发生的各种措施的集合及过程,亦称犯罪前、犯罪中、犯罪后的罪前罪中罪后预防。 二、网络犯罪预防的分类 (一)社会预防、情景预防和社区预防 这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为流行的一种犯罪预防分类法。从理论角度看,这种分类是以犯罪的原因理论和犯罪的行为理论为基础的。 犯罪社会预防,又被称为犯罪行为预防或对犯罪者的定向预防,即通过对可能导致犯罪的社会因素和社会环境的改造和治理,达到限制和消除犯罪目的的预防体系。为此,这类预防的组织和实施要求进行两项前后相继的预备活动:其一,确定这些因素的性质及范围;其二,提出旨在排除或疏导这些因素影响的行动方案。 情景预防是建立在这一基本认识之上的:“增大犯罪的代价,增加犯罪的危险,减少犯罪之所得。”【11情景犯罪预防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形式,它通过管理、设计等方式,建立一种特定的预防犯罪环境,在犯罪易发区或高发区,通过减少犯罪之机会而预防犯罪。从操作层次看,情景预防 收稿日期:2004—11—12 作者简介:1.孙景仙(1968一),男,黑龙江肇东人,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2.安永勇(1976一),男,甘肃天水人,中国武警学院讲师;3.杜娟(1972一),女,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 注:本文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阶段性成果。 ?29?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