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肖邦夜曲的艺术特点

浅析肖邦夜曲的艺术特点

浅析肖邦夜曲的艺术特点
浅析肖邦夜曲的艺术特点

摘要:肖邦是波兰杰出的钢琴作曲家,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很多属于夜曲体裁。本文在引言部分先从研究目的与意义和肖邦的生平进行简介,说明对肖邦夜曲的研究能够提升个人的艺术综合素养和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意义。然后在第一部分归纳出夜曲的起源和艺术特征。再在第二部分从情怀、旋律和诗意三个方面分析肖邦夜曲的艺术特点。最后在第三部分选取肖邦最具代表性的三首夜曲,《升F大调夜曲》,《降A大调夜曲》和《降E大调夜曲》,从创作背景和曲式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肖邦;夜曲;艺术特点.

Abstract: Chopin is an extremely excellent piano composer born in Poland. Most of his masterpieces are nocturnes. Firstly, in the Introduction 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 the life stories of Chopin and the target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which can improve our aesthetic abilities and have great historical and aesthetic value. And then in the Part I the origin histor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octurne are summarized. The Part II analyz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nocturnes created by Chopin from three aspects, feelings, melody and poetry. Finally, three most typical masterpieces including Nocturne No 2 in E Flat Major are investigated on the creation background and structure and style.

Keyword: Chopin; Nocturn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引言

(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浪漫主义时期,夜曲是非常具有代表性一种音乐创作形式,起源于爱尔兰作曲家约翰·菲尔德,并经过其他著名钢琴作曲家发展,例如由波兰的作曲家肖邦把夜曲这种形式推到发展的巅峰。对肖邦夜曲杰作进行艺术分析能够更进一步深刻了解其创作,体会肖邦在处理作品时的技巧,同时学会研究作品的表现手法的方法。在当代,肖邦是夜曲领域的典型代表,掌握其艺术特点能够事自身作品的旋律性更具有表现力,充分描绘歌曲的感情色彩丰富,提升对作品的审美水平,同时可以冶自身的情操,因此本人把肖邦的夜曲杰作设置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希望能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和对阅读者有一定的艺术指导和帮助。

夜曲从属于浪漫主义时期的抒情小品,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征,其渗透着浪漫主义时期艺术作品的典型特征。所以,研究肖邦的杰作夜曲集的特征和相应的时代环境有利于探讨夜曲的发展历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意义。

(二)肖邦生平介绍

肖邦,全名为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是波兰钢琴家和作曲家,是音乐史上最受欢迎、最具影响力和最重要的艺术家和浪漫主义音乐家之一,肖邦一生主要从事钢琴音乐创作,素有“钢琴诗人”之称[1]。

十九世纪波兰惨遭奥地利、普鲁士和俄国三个强国的瓜分,导致肖邦从小就生活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幸运的是,波兰这个小国家并有因此而灭亡。帝国列强瓜分波兰的国土,奴役波兰人,同时扼杀波兰人民的民族归属感,帮助他们能长久地统领波兰。然而,正如那首波兰爱国歌曲所言:“波兰不会灭亡。”波兰人民自始至终投身于爱国反抗战争。十九世纪前期,由于波兰民族和先进的浪漫主义文化,对反侵略起了重要的作用[2]。波兰出现数量庞大的爱国思想家艺术家。他们提倡文艺要有鲜明的民族元素,要含有热爱祖国、人民和自由的思想涵,要有多元化的感情色彩。因此,当时青年时期的肖邦受其老师和朋友的指导与教育,彰显自己在的思想,为人民的自由而创作,投身于具有民族性的艺术作品创作。这些背景,给肖邦后期的思想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法国七月革命发生后,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同时对欧洲多国的革命起了促进的作用。那时,波兰的爱国力量再次达到巅峰,爱国组织秘密形式,也在个地方活跃起来。由于在那不稳定的情况下,肖邦的父母、教师和挚友们都建议着肖

邦到国外去发展,并借助他的艺术创作和演奏去为波兰争取荣誉。

十八岁时,肖邦已展现了泰若自然的性格和极具个人特色的风格。他很多的作品属于精致的创作。这些作品能引出激烈的情感共鸣,多数作品幽美、文雅和容易歌唱。例如,《玛祖卡》事实上并没有应用传统的曲调,但却充分显示出了波兰的民族灵魂[3]。

肖邦的作品已经深为众多人所了解,他创作的艺术作品一直地为更多的民众所接纳和传颂。肖邦的作品多如牛毛,且全部属于钢琴曲,当部分是钢琴独奏曲。然而,有些研究说肖邦十分善于钢琴即兴创作,具有下笔千言般的流畅性,但当他创作追思即兴时,却十分费力,草稿上经常可以看到大量的涂改痕迹,因而肖邦创作时,一般都在钢琴键的旁边。大部分的已有作品,每次经过肖邦演绎,就会呈现一种全新的感觉,从此得出肖邦在作曲方面通常带有情绪化。基于此不难总结出肖邦拥有卓越的钢琴技巧,帮助他成为一名钢琴舞台上的璀璨的明星,然而他更乐于为能够真正理解他作品且拥有艺术水准的听众演奏。

肖邦是一名卓越的钢琴作曲家,他用异于常人的音乐天赋造就了杰出的艺术成果。肖邦也是唯一一名笃志于钢琴创作的艺术家。当时很多人提议他尝试创作歌剧或管弦乐,但肖邦坚持在年少青春的时间,唯有从事钢琴才能满足他的艺术人生和追求。他通过各种音乐方式来抒发他的音乐情感,包括、钢琴协奏曲、玛祖卡、华尔兹、奏鸣曲、波罗乃兹、夜曲、前奏曲、变奏曲以及叙事曲回旋曲等。他成为十九世界具有诗歌情怀和色彩鲜明风格的著名钢琴创作家。

肖邦是十九世纪世界音乐史上的一颗璀璨恒星。他的作品富有诗意、带有激动人心的抒情特点和充满戏剧性,是“黄金时代”浪漫主义艺术的先锋性人物。同样,他的作品又充满着强烈的波兰民族元素和情怀,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既以欧洲浪漫主义的卓越代表闻名,又以欧洲十九世纪民族艺术家奠基人载入历史。肖邦的伟大是由于他把浪漫主义的时代特征和浓厚爱国主义情怀有机地结合在钢琴作品中[4]。

肖邦钢琴作品的思想价值来源于它反映了十九世纪欧洲工人阶级运动潮流的特点,为遭受奴役压迫的波兰民族呐喊出愤怒和反抗的声音。肖邦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波兰民族元素。他严肃对待民族音乐,不接受猎奇,同时却不被它所禁锢,经常不顾一切地体会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再次创造。正因为如此,他既促进了民间音乐水平的提高,又秉持了它洁净的风格,但又不抛弃鲜明的民族民间风格。

图. 1肖邦肖像

一、夜曲的起源及艺术特点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出现了法国大革命和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等一连串的标志性事件, 导致欧洲群众寻找自由平等生活变成一白纸。遭受到多次的战争带来的痛苦, 群众对政府愤怒和失望的情绪日渐增强。在这种环境和体制的禁锢下, 在欧洲的艺术界里出现了浪漫主义的萌芽,成为欧洲大陆文艺中的思潮。政治思想方针上, 浪漫主义抵抗封建专制的压迫; 艺术方面,又古典主义相抗衡, 从属于资本主义发展期间的某一类意识形态。浪漫主义催生了浪漫主义音乐。其诞生使已经占主流的音乐风格和形式逐渐失去地位。凭借本身特有的属性符合了那时群众精神层面的追求, 其倡导无限制地表达蕴藏在心的想法。所以浪漫主义的音乐顺理成章地占据了古典主义音乐的位置, 迅速发展为那时欧洲音乐界思想潮流的主导位置。

到了十八世纪九十年代中, 钢琴弹奏技术发生了一次具有革命性的改变, 法国应用钢琴踏板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因为该类新风格的诞生, 导致法国的钢琴界经历了蜕变。1812年, 菲尔德创作了第一首夜曲。尽管夜曲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地进行抒情, 但在发行作品时融入了歌唱包,例如浪漫曲是很普遍的。只进行抒情的乐曲也面世, 该类风格与菲尔德创作的作品有着紧密的关系, 且在法国和英国流行了15年以上。那时候,斯特评价: “菲尔德的作品夜曲没有歌词、为即兴和叙事作品等开拓了一条全新的路途, 艺术家能够凭借研究一些描绘、抒发心理情绪的夜曲来理解菲尔德。”夜曲亦叫暗夜,它来源于拉丁文中的nox。18世纪, 意大利的音乐描述中可以频繁见到Notturno的出现。夜曲属于一种钢琴创作的

体裁, 主要在钢琴曲中表达夜的静谧和人心情绪及思想的抒发, 一般带有宁静地沉思思考的特征。在菲尔德的“夜曲”三首作品诞生后, “夜曲”正式地作为一种钢琴体裁活跃于舞台上。

那时夜曲的艺术特征主要是具有歌曲般的旋律和充满浓郁的诗意并抒情的特点,像没有歌词的歌曲,容偏向于深沉,一般带有惆怅的思绪。曲式结构上,夜曲是一种不受限制的三段体钢琴类短曲,通常来说中间部分偏热情激烈,却又有冥思和惆怅的特点。风格高雅,具有浓浓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很好的歌唱性旋律,伴奏常以和弦的形式出现在低音部,结合高音部演奏出夜阑人静,飘扬着梦幻般典雅的节奏旋律,因而被称为夜曲。

二、肖邦夜曲的艺术特点

肖邦的钢琴做的创作特征大概可以从民族情结和爱国情怀、独特旋律和诗意情景三个方面来论述。

在民族情结和爱国情怀方面,如上所述,由于肖邦自幼出生在被帝国列国共同瓜分的弱小国家波兰之中,肖邦的钢琴音乐作品与波兰的民族音乐体现了非常紧密的联系。作品之中表达出了波兰人民对帝国主义愤怒的呐喊,他的作品经常借鉴波兰民族元素,特别是表现在旋律和节奏两个方面。譬如,祖玛卡作品的节奏借鉴了波兰民族舞曲,在音乐调式、结构和和声三个方面,是基于民间音乐的调性特点和结构特征上,创造了富有波兰民族特点的乐曲。肖邦经常参考波兰民间中特有的旋律因素,不断改进和发展,使创造出的作品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同时又具有作曲家鲜明的标签特点。他作品的民族性和爱国情怀只要涵盖了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波兰显示的社会给他带来的切身感受,第二个方面是继承了波兰民族音乐中无比珍贵的宝库,可以说波兰的大自然的丰富了他的心,而民族风情浸润了肖邦的灵魂,使其作品萦绕着明显的忧国忧民的风味,扎根在他们的心当中,使其艺术情绪获得升华[5]。

在旋律方面,肖邦艺术作品中最明显的特征是他的独特旋律。肖邦的钢琴作品十分具有歌唱性,优美的旋律随处可见,主要是受到意大利歌剧的熏。肖邦通过编排力度的层次和控制松弛,把十指沉到钢琴键上的演奏技巧,把声乐性的旋律游刃有余地演化为器乐具有的旋律,构成了异于贝多芬的作品结构的另一种风格的旋律特点(例如降D大调夜曲OP.27)。正因为如此,一种有别于古典浪漫主义的并拥有华丽色彩的典雅,在肖邦演绎下完美地表露出来了。另一方面,肖邦经常尝试在优美典雅的旋律中加入巧妙的织体和大胆靓丽的和声下,填补了钢琴

难以长时值持续音的缺点[6]。为了解决旋律在动力发展上的短板和与旋律自身相符的曲式导致的多次反复的听觉缺点,肖邦在其的钢琴曲中经常地运用和旋律相照应的具有器乐性的装饰音。尽管短时值的装饰音难以摆脱器乐的性质,但还是具备若干的音乐特性,其不止是外部形态上的丰硕,也是对主流音乐灵魂的恰当填补。另外,有一种经过句具有装饰性质,意思就是以音流或音群的形式编排的变奏装饰,则更具有代表性地说明肖邦在旋律的动力性上给予了更多的灵性。肖邦除了旋律创作的才华外,在构建和声方面上的能力更是浪漫主义时代最闪耀的钻石之一。他的和声色彩丰富,十分巧妙地变化调性。他在和声色彩的独特感觉和他发掘的才华使同期的钢琴家门觉得自愧不如,他的和声其中一个最明显亮点是和声与旋律间巧妙自然地结合一起。在肖邦的每一首作品听众或演奏者都能够感受到和声与旋律的水乳交融。

在诗意情景方面,肖邦被尊称为“钢琴诗人”,可见其在钢琴乐曲上诗意情景的塑造能力。浪漫主义属于整个文艺运动的一部分,同时每个艺术畴之间的互相共同,是音乐大师诞生的沃土。肖邦的生涯在波兰和法国度过,因此在肖邦的艺术系统里,他既遭受到强烈的时代飓风,更体会了各种民族文化构成的独树一帜的造诣。波兰和法国这两个国家,是音乐的发源地,更是诗的肥沃的土地,钢琴成就了一个音乐巨人,诗锻造了一个文化诗人,诗与乐的交融,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巨人。肖邦的作品中的爱国情怀更是其诗人特质的表现,他以英雄般的姿态向世人显示其钢铁般的民族品行,鼓舞着和歌颂者民族反帝国列强的斗争。

肖邦有着敏锐细腻的钢琴天赋,造就了他在民族情结和爱国情怀、独特旋律和诗意情景三个方面独具风格,使他在狭小的钢琴键上演奏出一个宏伟广阔的音乐国度。

三、肖邦的代表性夜曲分析

(一)升F大调夜曲

1. 创作背景

《升F大调夜曲》是肖邦创作于1830并在1831年正式发表,创作的目的是是作为礼物给费迪南德·希勒,其是肖邦夜曲作品中最著名,最动听,最深受听众钟爱的作品。在该首升大调夜曲中,主旋律配以了色彩斑斓的装饰,埃莱特评价道“《升F大调夜曲》是高度戏剧化的装饰,展现了艺术的纯洁,在获得听众喜欢的升大调夜曲里,主旋律配以了色彩斑斓的装饰让人焕然一新。为了使整首夜曲更赋诗意美,肖邦应用了精致重复的阿拉伯花式乐段,甚至把乐曲中间部分

也装饰城接近所谓的悲情风格。这首夜曲要表达的基本思想隐藏在若隐若现的面纱后,最巧妙的是这面纱自身同样是一件装饰品。”

2. 曲式结构

《升F大调夜曲》全曲共62小节。乐曲为2 /4拍和采用复三部曲式。

第一部分起于第1小节终结于24小节,采用单二部曲式,没有再现。乐段A是方整型复乐段,结构是四个a-b-a-c型乐句。第一乐句能够作为两个再现乐节。第二乐句为变奏。乐段B为方正型乐段,结构是两个d-d,4小节对比型乐句。

三声中部起于第25小节终结于48小节,是扩展复乐段,可划分为4个平行乐句。第四乐句进行了大幅度的扩展,从4小节的基本结构扩展到12小节。

再现部起于第49小节终结于58小节,缩减重复乐段A和B,即第一部分。放弃了再现全部,只再现了第一部分乐段A的a-b乐句。最后,夜曲结束于5小节的扩展中。

(二)降A大调夜曲

1. 创作背景

《降A大调夜曲》创作在1836-1837年,在1837年发表,为德?毕林男爵夫人创作。直到现时,《降A大调夜曲》很少被弹奏,可能是缺乏类似于《降E 大调夜曲》的那种优美旋律,也缺乏吸引人的戏剧性。但是这首夜曲拥有温和典雅的情绪与亲切的感觉。

2. 曲式结构

《降A大调夜曲》曲式结构很平行,采用缓板,4/4拍和三段体式进行表现。缓板采用小调色彩的引子作为开头,高明地表达了肖邦心惆怅的心境,也体现了他创作能力的高水平,只应用了两小节表明了主题。

第一段乐曲的节奏起始于大调式不稳定的三音,左手三连音的起伏类似于三

拍舞曲的跳跃,营造一种平静而又单纯的气氛。到了第二主题的开始,氛围突变,呈现犹如暴风雨般的热情,给听众呈现了肖邦坚如磐石的信念,也仿佛在矛盾冲突中再次站立起来,直面新的挑战。正当热烈动的情绪结束的时候,重现第一主题,但是遭受到暴风雨的阴影下,主题出现了清晰的变化,如歌似的旋律使听众怀念和珍惜美好的生活。

(三)浅析降E大调夜曲

1. 创作背景

夜曲通常以钢琴曲的形式出现,起源于意大利,属于小夜曲的一个部分。夜曲经常划分为多个乐章,通过非室室外的方式弹奏,在19世纪初期十分流行。被尊称为“钢琴诗人”的浪漫主义音乐杰出家肖邦,是夜曲形式的最突出的传承者和创造家。肖邦的夜曲作品包括共有21首作品,均都是广为流传成功的作品。根据维也纳论坛的公论,肖邦的作品中常有情感思想上与技术上的新萌芽。在肖邦多姿多彩的各种钢琴艺术作品中,大部分夜曲的风格是宁静安详的,云淡风轻,和谧夜的气氛一样。但在节奏方面样式多变,充满力和弹性,类似于即兴作品,也仿佛是幻想曲。肖邦的作品时常让听众不知不觉进入一个幽静的晚上,青春而思绪万千的肖邦端坐在钢琴前,仰望星空,耐心地品鉴着天空这部书籍,欣赏悬挂在天际的每一颗明星。当然让肖邦实际上看到的不是星星的轮廓和闪亮,而是他自身映射在晚空中的心灵景象,那么的惆怅和那么的缠绵[7]。

肖邦所创作夜曲系列中的最具代表性的是《降E大调夜曲》。其创作与1830-1831年之前,当时肖邦在当年9月前往法国巴黎前就已创作完这个作品,创作这首杰作时肖邦只有20岁,在波兰居住,在这首夜曲横空出世后,肖邦前往巴黎然后定居,那时已经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的肖邦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实际上这首曲是为玛丽.普勒耶夫人的而创作的,当时他在沙龙和挚友聚旧,特别乐于演绎op.9其中的《降E大调夜曲》,到了现今这首夜曲也是肖邦作品集最受听众喜爱的曲目之一,其后被其他艺术家改编成吉他、小提琴等其他乐器的独奏模式。《降E大调夜曲》属于行板,行板使用左手伴奏,右手在装饰音里一直采用咏唱,回旋曲式,12/8拍,拥有较为强烈的即兴感受。哈涅卡评价说,此夜曲应当以“纯粹的触键。”然而,这首夜曲在当时也引来一些非议,19世纪初,爱尔兰作曲家菲尔德先生对夜曲推出新,创新地创作了抒情的小型钢琴夜曲,并经过音乐界的传统,夜曲成为浪漫主义器乐作品的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形式。肖邦借鉴了菲尔德夜曲的有点,并结合其卓越的创造实力使夜曲这种类型的音乐获得突飞

肖邦F大调夜曲No4--Op15-1曲式分析

肖邦《F大调夜曲》No.4, Op.15-1 曲式分析如下: 一作品介绍及结构图: 夜曲是肖邦自己创新的一种钢琴独奏体裁,它具有冲淡平和,寂静幽澜的特点,轻缓中偶尔透着那么一点点沉思。F大调夜曲作于1830-1831,是Op.15的三首夜曲之一,是题献给肖邦的另一位好友希勒(Friedrich Hiller ,1811-1855)的。希勒是身兼钢琴家、指挥家和作曲家的全能音乐家。当肖邦初到巴黎时,曾拜师卡克布兰纳(Friedrich Kalkbrenner,1788-1849)学习钢琴。希勒慧眼看出肖邦的钢琴技巧早已超过卡克布兰纳,所以经常鼓励他,有时候也捉弄“老卡”一番,以杀杀他的锐气。所以肖邦虽初到人生地不熟的巴黎,但是浓厚的艺术气氛和人情味,却是暂时抚慰他乡愁的唯一凭藉。 尽管艾勒(Louis Ehlert)形容《F大调夜曲》的一开头,左手装饰性的三连音,像是肖邦用柔软的蝴蝶翅膀刷出来的主题,但从25小节以后,感情却如洪水般毫无节制地涌出,其中还闪耀着银色的月光。肖邦夜曲的发展,似乎从这首《F大调夜曲》开始,有了一个极为明显的转变,他已完全从费尔德夜曲的风格中跳脱出来,怀念故土的热情、对革命动乱的悲愤,以及他本人高贵优雅而又忧郁犹疑的气质,都毫无掩饰地融汇成戏剧性的乐章。 这首夜曲是一个带再现段的三段体,结构图如下: A【a(4+4)+a’(4+4+4+补充4)】+B【b「(2+2)+(1+1+2+2+2)」+b’「(2+2)+(2+2+4) 」】+A’【a’’(4+4)+a’’’(4+4+4+补充3+终止

2)】 二附谱例分析说明: A段(1-25小节) 分析如下:A【a(4+4)+a’(4+4+4+补4)】,1. a 句分为:4+4的结构, F大调 a 句轻缓中偶尔透着那么一点点沉思,主旋律在高声部、右手部分,中声部、次中声部、低声乐部为伴奏,多出现这种类型的伴奏,衬托主旋律的深沉,其和声的编配主要还是在F大调中,在a句的最后一个音还原B上(升B),有F-C的趋势,每小节和声编配如下:Ⅰ——Ⅵ6-Ⅶ6——Ⅵ6-Ⅶ6——Ⅰ——Ⅱ34-Ⅴ7——Ⅰ34-Ⅳ-Ⅵ——Ⅶ34Ⅲ-Ⅳ34——Ⅶ7 2. a’(4+4+4+补4) 句分为:4+4+4+补4的结构,F大调 前四句除主旋律将一些音改了节奏,如三连音、倚音,但和声的编配 都一样,后面的是4+4+补充4,在旋律特点上,在14——17为一小 句,但18——20与14——16一样,20-21有停顿感,但18—21还 是一句,不可分,主和弦完全终止,图如下: 从21小节后两拍开始(最高音D形始),补充了4小节,主音落在七级音上,形成不稳定感,进而引出B段。 B段(26-49)分析如下: B【b「(2+2)+(1+1+2+2+2)」+b’「(2+2)+(2+2+4) 」】,调式变化为:f-降D 整个B段是整首夜曲的高潮,变化起伏较大,与A段和A’段相比,较为激扬, 音乐较为快速。 1.b句(2+2)+(1+1+2+2+2),分为两个小名,前面四小节为2+2的结构,为f小调,

肖邦夜曲讲义资料研究汇总

肖邦夜曲讲义资料研究汇总 提起云迪,太多人都会想到夜曲。云迪指尖下的夜曲,冲淡平和,寂静幽澜,轻缓中偶尔透着那么一点点沉思,空灵中流露出些许诗意的吟唱,偶尔惆怅、瞑想、缱绻,偶尔躁动、兴奋、不安。因此,读懂肖邦夜曲,也许会让大家更深地了解恰如夜曲气质般的云迪和让钢琴诗韵蔓延于音乐史上的肖邦,因此,将自己笔记下来的讲义和一些不错的学术研究资料与大家分享~~~ 讲义笔录部分: 对十九世纪中叶的肖邦的定位,通常为浪漫主义时期欧洲最具独创性的音乐家。之所以赋予其独创性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在于肖邦对于音乐体裁的发展和革新非常引人注目,并对整部音乐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夜曲作为肖邦音乐创作中的重要体裁,肖邦通过大胆新颖的改革时期突破了最开始夜曲所具有的非常狭窄的明朗抒情的形象范围,因为肖邦的夜曲更多地揉入了大量的悲剧——戏剧性的成分,这使得肖邦的夜曲创作有一些非常特殊的侧面,而这也使得肖邦同时代的人乃至二十世纪早期的评论家对肖邦夜曲的定性常常感到不知所措。 首先,对于夜曲的定性,通常是指描绘夜景、具有安谧、恬静的气质和沉思默想的性格的抒情器乐短曲。夜曲的英文是“Nocturne”、意大利文为“Notturn”、法文为“Nocturne”,其雏形来源于晚间或黎明所演奏的弥撒曲,是弥撒曲中的组成部分,后来逐步发展到游吟歌手在黄昏时分在他人屋外或窗下的抚琴轻歌。近代的夜曲多指钢琴小品,是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题材,发端于英国天主教会的夜祷。十九世纪初,爱尔兰作曲家、钢琴家约翰·菲尔德用NOCTURNE为标题写下了第一首钢琴夜曲,开创了夜曲这一新的钢琴题材,并逐渐形成一种优雅、宁静、轻柔的风格。但最开始的夜曲,大多局限于抒写黄昏或月夜情调,以爱情为主题来表达内心的忧郁、甜美、恬静等感情占据主导地位。这也导致了夜曲一开始就以音乐形象单一,音乐词汇简单,没有摆脱多情善感的沙龙情调出现在世人面前。若进一步谈,菲尔德对于夜曲这一题材的提出和发掘,并非是单纯对钢琴的夜祷曲雏形的简单改革,更多地受到了同时期十九世纪启蒙运动中感伤主义的直接影响。感伤主义的潮流普遍反应在了浪漫主义诗歌、绘画、音乐中,主题多为静静的月夜,朦胧的黄昏,情感则以惆怅和感怀身世为主。 尽管菲尔德的夜曲一直竭力保持着晶莹明澈的风格,从名称、概念以及风格上为肖邦夜曲的到来做了深厚的铺垫,但菲尔德的夜曲却缺少了钢琴本身的激情和力

高中音乐鉴赏《怀念肖邦》教学设计

《怀念肖邦》 课型:音乐欣赏课 课时: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等 教学内容:欣赏肖邦的《玛祖卡》《波罗涅兹》《夜曲》《练习曲》《圆舞曲》等。 教学重点:欣赏感受钢琴诗人肖邦的代表作品,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民族风格与民族精神。 教学难点:分析肖邦作品富有诗意的风格特点。 教学方法:欣赏对比、感受分析等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肖邦的生平,感受肖邦作品的诗意的表达以及他对祖国的眷恋与爱国主义的情怀。 2.聆听、分析和对比他的代表作品,了解“玛祖卡”、“夜曲”、“练习曲”、“圆舞曲”及“叙事曲”等各种音乐体裁的特点,了解他不同时期作品的风格,认识他对钢琴艺术所做的贡献。 3.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积极参与课堂的评价活动,从而加深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的感受,能够归纳、总结肖邦音乐的艺术价值和他所获得的艺术成就。 教学过程: 课前曲: 1.欣赏《雨滴前奏曲》,观看欧洲风景的油画。 2.欣赏《C小调革命练习曲》马克西姆演奏。 (两首作品看学生进教室时间和情绪而定) 一.导入: 1.同学们,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欧洲涌现了一批音乐大师,他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往往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和对音乐所做的贡献,给予他们美好的赞誉,例如:巴赫人们称之为音乐之父,舒伯特人们称之为歌曲之王等。 提问欣赏“圆舞曲之王”是谁?“圆舞曲之父”是谁? 出示莫扎特、贝多芬和肖邦画像以及他们的美称,提问学生三位音乐家的名字。 音乐神童:莫扎特;乐圣:贝多芬;钢琴诗人:肖邦。 出示诗人海涅的话:“他既不是波兰人,也不是法国人,更不是德国人,他有更高贵的血统,他来自莫扎特、拉斐尔、歌德的国土,他的真正的祖国是诗的国家。” 提问学生海涅说的是谁? 每一位作曲家都会创作优美抒情、富有诗意的作品,而肖邦的作品是最富有诗意

肖邦夜曲鉴赏

肖邦夜曲鉴赏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肖邦夜曲鉴赏 怀着对古典音乐的好奇和喜爱,因此这学期选择了音乐鉴赏的课程。通过一学期的欣赏,领略了贝多芬,舒伯特,肖邦,李斯特等人的伟大作品,也欣赏了威尔第等的歌剧作品。在欣赏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更深地了解了这些作者通过音乐作品传达出的深沉情感。其中,肖邦的夜曲给我印象尤其深刻,故仔细欣赏一番。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1810年,肖邦出生于波兰;1817年开始创作;1818年登台演出;1822年至1829年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1829年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1849年,肖邦因肺结核逝世于巴黎。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肖邦多以钢琴曲为主,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感情朴实、手法简练、题材紧扣波兰人民的生活、历史和爱国诗歌,曲调热情奔放、和声丰富多彩、结构灵活自如。作为着名钢琴演奏家,肖邦的演奏技巧精湛、手法细腻、音响华丽、富裕激情、出神入化,他的钢琴踏板用法独特。而夜曲作为肖邦自己创新的一种钢琴独奏体裁,具有冲淡平和,寂静幽澜的特点,于轻缓中偶尔透着那么一点点沉思。 夜曲一般指由爱尔兰作曲家菲尔德首创的一种钢琴曲体裁。旋律优

美,富于歌唱,常用慢速或中速,往往采用琶音式和弦的伴奏型。总的表现意境是夜的沉静与人的内心抒发。肖邦的二十一首夜曲是这一体裁最为出色的代表作品。18世纪的夜曲常以意大利语notturno为名,是一种器乐合奏的小夜曲。J.海顿、W.A.莫扎特均写有此类乐曲。19世纪的夜曲是旋律如歌、富于诗意的抒情特性曲,类似无词歌,但内容较为深沉,常含有忧郁的情绪,始作者为爱尔兰作曲家J.菲尔德。肖邦把它发展为一种形象丰富、情深意远的钢琴音乐体裁,他的21首夜曲是这一体裁的艺术珍品。 要想认识钢琴诗人的浪漫气质,领略钢琴诗的独特韵致,肖邦的作品是当之无愧的首选,肖邦似乎命里注定是为钢琴而生的,在他的指下,钢琴以自己独有的声音诗意地吟唱起来,音乐的个性与钢琴的特性如水乳交融一样和谐。我们不妨先从夜曲听起,细细体会乐曲中所弥漫的惆怅、瞑想、缱绻气氛,以及其中包含的激动、叹息、兴奋、不安等丰富而微妙的情绪。你会感到夜晚的风格是统一的,而夜中的情调又是如此得不同。 在欣赏这组夜曲之前,老师曾分享道:他曾在月夜,听完肖邦的夜曲,顿觉自己的整个灵魂都得到了洗涤,于是趁月出门,在月色中散步,久久回味着其中的魅力...在老师略带浪漫的介绍下,我也静静地欣赏起了这组夜曲。 《降E大调夜曲》是肖邦夜曲中最优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同时也是脍炙人口的一首。作品以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描绘着大自然的景色,也倾注着作者心灵的话语。恬静优美的旋律和精雕细作的钢琴质体

肖邦《F大调夜曲》No.4, Op.15-1曲式分析

曲式分析如下: 一作品介绍及结构图: 夜曲是肖邦自己创新的一种钢琴独奏体裁,它具有冲淡平和,寂静幽澜的特点,轻缓中偶尔透着那么一点点沉思。F大调夜曲作于1830-1831,是的三首夜曲之一,是题献给肖邦的另一位好友希勒(Friedrich Hiller ,1811-1855)的。希勒是身兼钢琴家、指挥家和作曲家的全能音乐家。当肖邦初到巴黎时,曾拜师卡克布兰纳(Friedrich Kalkbrenner,1788-1849)学习钢琴。希勒慧眼看出肖邦的钢琴技巧早已超过卡克布兰纳,所以经常鼓励他,有时候也捉弄“老卡”一番,以杀杀他的锐气。所以肖邦虽初到人生地不熟的巴黎,但是浓厚的艺术气氛和人情味,却是暂时抚慰他乡愁的唯一凭藉。 尽管艾勒(Louis Ehlert)形容《F大调夜曲》的一开头,左手装饰性的三连音,像是肖邦用柔软的蝴蝶翅膀刷出来的主题,但从25小节以后,感情却如洪水般毫无节制地涌出,其中还闪耀着银色的月光。肖邦夜曲的发展,似乎从这首《F大调夜曲》开始,有了一个极为明显的转变,他已完全从费尔德夜曲的风格中跳脱出来,怀念故土的热情、对革命动乱的悲愤,以及他本人高贵优雅而又忧郁犹疑的气质,都毫无掩饰地融汇成戏剧性的乐章。 这首夜曲是一个带再现段的三段体,结构图如下: A【a(4+4)+a’(4+4+4+补充4)】+B【b「(2+2)+(1+1+2+2+2)」+b’「(2+2)+(2+2+4) 」】+A’【a’’(4+4)+a’’’(4+4+4+补充3+终止2)】

二附谱例分析说明: A段(1-25小节) 分析如下:A【a(4+4)+a’(4+4+4+补4)】, 1. a 句分为:4+4的结 构,F大调 a 句轻缓中偶尔透着那么一点点沉思,主旋律在高声部、右手部分,中声部、次中声部、低声乐部为伴奏,多出现这种类型的伴奏,衬托主旋律的深沉,其和声的编配主要还是在F大调中,在a句的最后一个音还原B上(升B),有F-C的趋势,每小节和声编配如下:Ⅰ——Ⅵ6-Ⅶ6——Ⅵ6-Ⅶ6——Ⅰ——Ⅱ34-Ⅴ7——Ⅰ34-Ⅳ-Ⅵ——Ⅶ34Ⅲ-Ⅳ34——Ⅶ7 2. a’(4+4+4+补4) 句分为:4+4+4+补4的结构,F大调 前四句除主旋律将一些音改了节奏,如三连音、倚音,但和声的编配 都一样,后面的是4+4+补充4,在旋律特点上,在14——17为一小 句,但18——20与14——16一样,20-21有停顿感,但18—21还 是一句,不可分,主和弦完全终止,图如下: 从21小节后两拍开始(最高音D形始),补充了4小节,主音落在七级音上,形成不稳定感,进而引出B段。 B段(26-49)分析如下: B【b「(2+2)+(1+1+2+2+2)」+b’「(2+2)+(2+2+4) 」】,调式变化为:f-降D 整个B段是整首夜曲的高潮,变化起伏较大,与A段和A’段相比,较为激扬,

肖邦夜曲作品9之1的演奏与风格把握开题报告

《肖邦夜曲作品9之1的演奏与风格把握》开题报告 学生刘娟 指导教师田野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 一、课题来源 本课题由三峡大学艺术学院田野老师拟定,以理论研究型为主。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研究目的:肖邦一生共创作21首夜曲.,但其中比较出名的,流传较广的还是其作品第九号。1830至1 831年间,共有三首创作.分别为降b小调夜曲、降E大调夜曲和B大调夜曲。降b小调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一首作品.它优美明朗的旋律、丰富多变的和声色彩以及简单生动的音乐形象都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对该曲的学习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探索与研究其演奏与风格,可以在演奏和教学中更细致的把握乐曲,体现出此乐曲的价值。 理论意义:平静流淌的、沉思的旋律,亲切温馨的情绪,充满了梦中朦朦胧胧的甜蜜欢快,把黄昏和夜的寂静以及由它产生出来的一切美好的东西统统给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肖邦的《降b小调夜曲》(Op.9.No.1)。这是一首非常好的教学与音乐会曲目。 在教学与表演实践上的意义:教师就像一面镜子,只有自己深入了解乐曲的风格及特点,才能让学生得到规范的学习,正确把握乐曲。作为演奏者,更要正确把握乐曲风格及特点。演奏者通过乐器给听众传递信息,乐器是介质,乐曲是内容,如果一个演奏者不知道自己要传递的内容是什么,那他的演奏就是空洞乏味的。 三、阅读的主要文献,国内外学术动态及本课题的主攻方向 阅读文献 1、《欧洲音乐简史》钱仁简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钢琴演奏之道》赵晓生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 3、《西方钢琴音乐概论》张式谷潘一飞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 4、《音乐的分析与创作》杨儒怀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

肖邦及其《降E大调夜曲》、《E大调练习曲:离别》欣赏

肖邦及其钢琴独奏曲欣赏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是一位伟大的波兰钢琴家、作曲家,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不满20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遭遇波兰亡国,在国外度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亡国之恨,痛苦地自称为“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他的晚年生活非常孤寂,并在临终时嘱附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肖邦一生创作的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舒曼称他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仿佛是在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他二十岁就参加战争,离开祖国18年之久,但一直不忘祖国,把自己关在小黑屋里创作,把一腔热血化为音符,甚至在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肖邦一生创作了大约二百部作品,作为一个波兰作曲家,

他为故乡的波兰舞曲和玛祖卡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另一类肖邦所发展的音乐形式是夜曲,肖邦共有21部夜曲作品,听上去非常和谐,充满变换的韵律,曲调也非常灵活。 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作于1830年,是肖邦夜曲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也是最明朗的一首,作品的风格明显地流露出传统夜曲的痕迹。这首夜曲具有典型的肖邦早期作品的风格,平易优美、饱含诗意。第一次接触《降E大调夜曲》应该是小学4年级左右,在学习电子琴,无意中听到这首夜曲。当时体味不出夜曲中丰富又细腻的感情,只觉得曲调优美浪漫,后来才知道这首曲子是肖邦最著名的一首,并饱含作曲者内心充沛的情感。这首曲子以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描绘着大自然的夜色,也倾诉着作曲者内心的话语,而略带沉思的抒情气氛好象可以使人忘却了一切烦恼痛苦。明亮澄澈的琴声,营造出一种月光下恬静安逸的意境,把人带进了万籁俱寂的深夜。在喧嚣的环境中,听这首《降E大调夜曲》,让自己的心灵更安

浅谈肖邦钢琴夜曲的风格及特点

浅谈肖邦钢琴夜曲的风格及特点 夜曲原始“夜间的音乐”的意思,他是浪漫派音乐独特的体裁,通常是指一种具有安谧恬静的气质和沉思默想的性格的抒情器乐短曲。大多为钢琴曲,伴奏音型常常采用分解和弦。 在19世纪前叶是浪漫思想风起云涌的时代,肖邦的作品充满浪漫的色彩,他的风格完全是他自己的。在一流的艺术家中,肖邦是唯一把他的创作生活集中于钢琴上的大师。他的想象献给了键盘,他的天才把钢琴的局限性也转变成美。在他的音乐中的源泉,精致的颤音、装饰音、轻盈的过渡句,都安排得得心应手,音乐几乎像是自己演奏出来的。 肖邦没有写过交响乐,也没有写过歌剧,他的一生都致力于钢琴的创作中。在这些创作中,夜曲是他的创作中最具特色风格的一种体裁,也是他音乐创作中最精彩的一组珍品。肖邦特别适合演奏夜曲,他不媚低俗的优雅格调和高尚情操,使夜曲在甜美旋律中能自然表现内在的深刻情感。在肖邦短暂的生命岁月中,共创作了21首夜曲,他以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描绘着大自然的夜色,也倾诉着作者心灵的话语,他的夜曲旋律恬静、优美、抒情。思想内容丰富而深刻,形式多样而色彩绚丽。在夜曲中,肖邦把他的整个心灵都打开了。它不像大型音乐作品那样充满矛盾和斗争,揭示出深刻的哲学和社会问题,他就像诗歌、散文一样,有眼泪,痛苦和愤怒,也有乐观和美好的愿望。 肖邦夜曲有以下几个来源: 1、受费尔德的影响,通常左手为分解和弦,右手有大气息的处理, 音乐处理细腻。 2、受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奏鸣慢乐章中悠远、亲切、宁静风格的 影响。 3、意大利歌剧咏叹调中常富于变化及旋律中悠长、气息,对肖邦夜 曲的创作影响很大。 但是,肖邦夜曲又有着明显的个人气质:忧郁沉思,淡淡的伤感,自然而真

肖邦《F大调夜曲》No4--Op15-1曲式分析

肖邦《F大调夜曲》No4--Op15-1曲式分析

肖邦《F大调夜曲》No.4, Op.15-1 曲式分析如下: 一作品介绍及结构图: 夜曲是肖邦自己创新的一种钢琴独奏体裁,它具有冲淡平和,寂静幽澜的特点,轻缓中偶尔透着那么一点点沉思。F大调夜曲作于1830-1831,是Op.15的三首夜曲之一,是题献给肖邦的另一位好友希勒(Friedrich Hiller ,1811-1855)的。希勒是身兼钢琴家、指挥家和作曲家的全能音乐家。当肖邦初到巴黎时,曾拜师卡克布兰纳(Friedrich Kalkbrenner,1788-1849)学习钢琴。希勒慧眼看出肖邦的钢琴技巧早已超过卡克布兰纳,所以经常鼓励他,有时候也捉弄“老卡”一番,以杀杀他的锐气。所以肖邦虽初到人生地不熟的巴黎,但是浓厚的艺术气氛和人情味,却是暂时抚慰他乡愁的唯一凭藉。 尽管艾勒(Louis Ehlert)形容《F大调夜曲》的一开头,左手装饰性的三连音,像是肖邦用柔软的蝴蝶翅膀刷出来的主题,但从25小节以后,感情却如洪水般毫无节制地涌出,其中还闪耀着银色的月光。肖邦夜曲的发展,似乎从这首《F大调夜曲》开始,有了一个极为明显的转变,他已完全从费尔德夜曲的风格中跳脱出来,怀念故土的热情、对革命动乱的悲愤,以及他本人高贵优雅而又忧郁犹疑的气质,都毫无掩饰地融汇成戏剧性的乐章。 这首夜曲是一个带再现段的三段体,结构图如下: A【a(4+4)+a’(4+4+4+补充4)】+B【b「(2+2)+(1+1+2+2+2)」

+b’「(2+2)+(2+2+4) 」】+A’【a’’(4+4)+a’’’(4+4+4+补充3+终止 2)】 二附谱例分析说明: A段(1-25小节) 分析如下:A【a(4+4)+a’(4+4+4+补4)】,1. a 句分为:4+4的结构, F大调 a 句轻缓中偶尔透着那么一点点沉思,主旋律在高声部、右手部分,中声部、次中声部为伴奏,多出现这种类型的伴奏,衬托主旋律的深沉,其和声的编配主大调中,在a句的最后一个音还原B上(升B),有F-C的趋势,每小节和声编配如下:Ⅰ———Ⅵ6-Ⅶ6——Ⅰ——Ⅱ34-Ⅴ7——Ⅰ34-Ⅳ-Ⅵ——Ⅶ34Ⅲ-Ⅳ34——Ⅶ7 2. a’(4+4+4+补4) 句分为:4+4+4+补4的结构,F大调 前四句除主旋律将一些音改了节奏,如三连音、倚音,但和声的编配

浅谈肖邦钢琴夜曲的风格及特点

浅谈肖邦钢琴夜曲的风格及特点 夜曲原是“夜间的音乐”的意思,它是浪漫派音乐独特的体裁,通常是指一种具有安谧恬静的气质和沉思默想的性格的抒情器乐短曲。大多为钢琴曲,伴奏音型常常采用分解和弦。 在19世纪前叶浪漫思想风起云涌的时代,肖邦的作品充满了浪漫的色彩,他的风格完全是他自己的。在一流的艺术家中,肖邦是唯一把他的创作生活集中于钢琴上的大师。他的想象献给了键盘,他的天才把钢琴的局限性也转变成美的源泉。在他的音乐中,精致的颤音、装饰音、轻盈的过渡句,都安排的得心应手,音乐几乎像是自己演奏出来的。 肖邦没有写过交响乐,也没有写过歌剧,他的一生都致力于钢琴的创作中。在这些创作中,夜曲是他的创作中最具特色风格的一种体裁,也是他的音乐创作中最精彩的一组珍品。肖邦特别适合演奏夜曲,他不媚低俗的优雅格调和高贵情操,使夜曲在甜美旋律中,能自然表现内在的深刻情感。在肖邦短暂的生命岁月里,共创作了21首夜曲,他以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描绘着大自然的夜色,也倾诉着作者心灵的话语,他的夜曲旋律恬静、优美、抒情。思想内容丰富而深刻,形式多样而色彩绚丽。在夜曲中,肖邦把他的整个心

灵都打开了。它不像大型音乐作品那样充满矛盾和斗争,揭示出深刻的哲学和社会问题,它就像诗歌,散文一样,有眼泪,痛苦和愤怒,也有乐观和美好的愿望。 肖邦夜曲有以下几个来源 1、受费尔德的影响,通常左手为分解和弦,右手有大气息的处理,音乐处理细腻。 2、受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奏鸣曲慢乐章中悠远、亲切、宁静风格的影响。 3、意大利歌剧咏叹调中常富于变化及旋律中悠长,气息,对肖邦夜曲的创作影响很大。 但是,肖邦夜曲又有着明显的个人气质忧郁沉思,淡淡的伤感,自然而真挚。肖邦的音乐,优美温柔、浪漫甜美、如诗如画、令人似醉似痴。穿过近两个世纪的肖邦夜曲的优美旋律,仍在今天的夜空中闪耀。 肖邦夜曲的创作孕育于波兰民族音乐的沃土之中。它的旋律构成、音高特色、节奏组合、和声色彩及作品形式、体裁方面都散发出波兰民族音乐的浓郁风格。如大自然迷人的夜景的塑造,月色掩映中情侣的幽会,夜间的急风暴雨所引起的惆怅、忧郁的沉思;如丝缕的伤感、内心的悲哀或思念、柔情的表白,这就是肖邦夜曲旋律特性典型的情绪和形象的一个方面。而另一个方面,则是火一般的激情,内心的惶恐不安,沉痛的倾诉以及与叙事曲相辉映的戏剧性的情节。

肖邦《c小调夜曲》Op.48 No.1分析报告

cc Op.48No.1 Op.48No.1 这首夜曲创作于这首夜曲创作于1841 1841年,是公认的最年,是公认的最优秀的肖邦夜曲之一。优秀的肖邦夜曲之一。它的与众不同在于音乐形象鲜明突出、对比强烈,音乐的发展充满动力和戏剧性的激情,其所伸展的感情幅度惊人的广阔,这在夜曲体裁作品中实属仅有。该作品为使用综合型中部的三部该作品为使用综合型中部的三部曲式,即中部采用了三声中部与插部曲式,即中部采用了三声中部与插部中部相结合的写法,其结构图示如下中部相结合的写法,其结构图示如下::作品的作品的呈示部呈示部为使用动力再现的对比为使用动力再现的对比性三段曲式,其性三段曲式,其呈示段呈示段为为8 8小节方整并行二小节方整并行二句式乐段。主题句式乐段。主题始于较慢的速度Lento,主调为c小调,进而表现出宽广、沉稳且略带哀伤的情绪。其音区波动并不大,主要集中在c2-g2之间,并要求用mezza voce(半声唱法)演奏,致使旋律音色格外柔和。主题旋律为点线结合的织体形态,其走向整体上呈下行趋势,具有冠音型旋律的感叹语气特征。该主题的节奏形态主要为顺分性组合,这为主题带来了声乐化曲调的倾向,其旋律发音点密度在各小节间形成的稀疏对比又具有一种器乐化的装饰性效果,使的主题更为丰满、华丽。伴奏织体采用了强调低音节奏的分解和弦形式,其伴随着主旋律徐缓

的进行更烘托出凝重庄严的气氛。呈示段的第二句在第呈示段的第二句在第55小节真并行进入,小节真并行进入,但调性离至主调的平行大调但调性离至主调的平行大调bE bE上,致使同上,致使同样的旋律具有了更为明朗的和声色彩,呈样的旋律具有了更为明朗的和声色彩,呈示段最终开放地结束在主调的小属和弦上,示段最终开放地结束在主调的小属和弦上,延续了音乐发展的动力。延续了音乐发展的动力。对比性中段对比性中段始于第始于第99小节,其与呈示段小节,其与呈示段的对比及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对比及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比方面对比方面::①①虽然同为虽然同为88小节方整型乐段,但是中段小节方整型乐段,但是中段发展为发展为2+2+1+3 2+2+1+3的分裂综合性句法,这种的分裂综合性句法,这种乐段内部结构的长短不齐给乐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张力。(结构句法)②旋律外形变为大山型,使音区幅度得旋律外形变为大山型,使音区幅度得以扩展,以满足发展的需要。(以扩展,以满足发展的需要。(旋律外形旋律外形))③③中段一开始就离至中段一开始就离至bD bD大调,带来了调大调,带来了调式色彩上的新鲜感。(式色彩上的新鲜感。(调式调性调式调性))联系方面联系方面::①①伴奏织体形态得以保持,延续了呈示段伴奏织体形态得以保持,延续了

肖邦夜曲曲式分析

肖邦夜曲曲式分析 此曲为浪漫主义时期波兰作曲家肖邦的夜曲作品9之2曲子为降E大调节拍为12/8。全曲旋律由右手声部进入主题缓缓表达出悠扬、柔和的情绪。左手则在12/8节拍的基础上分为4拍每拍3个音运用双音的柱式和弦跳进营造出流动的氛围。整首曲子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两个主题。第1-4小节为第一主题第5-8小节为第一主题的加花重复运用了倚音和颤音的演奏手法丰富了主题使旋律更柔美动听。这一主题的旋律采用了大音程跳进的演奏手法给人以宽广的感觉。而第9-12小节的第二主题则采用小音程急进音域集中在中 音区使得第二主题在音色上明显和第一主题形成对比其旋 律更安静、平稳。第12小节中的几个8分音符的渐慢渐强引出了曲子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由第一主题的一个加花再现13-16小节开始旋律在保留主干音的前提下进行了旋律填充使音乐更富有流动性音响更丰富。第17-20小节是另一个主题可称之为第三主题。第三主题仍采用小音程急进的演奏手法由弱——极弱——强——极强。强弱变化显著使旋律起伏较大、较明显给人情绪上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也引出了乐曲的第三部分。第三部分同样也由第一主题的加花再现开始21-24小节。第25-28小节则是第四主题由弱到极弱并运用了回音的演奏手法更为曲子增添了浪漫忧郁朦胧的 色彩。第29小节开始是第四主题的加花重复也是全曲的高潮所在部分。经过一串16分音符的推进30小节旋律上扬至

高八度第31小节的一串八度8分音符渐强奏出将情绪带到最高点所有激情在这小节全部爆发。随后在一个2分音符的三拍延长音后曲子进入一个华彩乐句快速32分音符由弱——强——弱轻柔地、缓缓地进入曲子的尾声部分。尾声又回到了曲子刚开始的情绪也由前面的高八度音域回到了中高音区将激动的情绪重新抚平全曲由极弱结束。整首曲子采用大调的基调简单的旋律充满了民族气息。作曲家不时地采用波音、倚音、回音、颤音以及半音阶式的快速16分音符琶音等演奏手法还有曲末的华彩乐段都使得曲子既华丽又不失柔美。

肖邦《c小调夜曲》音乐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66451198.html, 肖邦《c小调夜曲》音乐分析 作者:刘菁菁王世红 来源:《参花(下)》2018年第07期 摘要:18世纪的夜曲主要为流行的器乐套曲,仅活跃在少数西方贵族阶层。许多杰出的 音乐作曲家都曾尝试创作夜曲这一体裁的钢琴音乐作品,其中著名的波兰作曲家肖邦,也对夜曲这一体裁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创新。肖邦一生共创作了21首夜曲,它们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c小调夜曲》(Op.48 No.1)更为精品中的精品。此次笔者根据肖邦《c小调夜曲》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的民族性,结合肖邦创作的浪漫主义色彩及现实情怀来进行综合分析,深入了解波兰民族音乐作曲家肖邦夜曲的魅力。 关键词:夜曲肖邦音乐分析 夜曲以高雅轻盈的曲风而受人喜爱。从上世纪开始,受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夜曲也逐步转为浪漫主义的一类音乐体裁,是行云流水的安谧,是田间小溪的恬静,也是哲理逻辑的静默,是以器乐表演为主的抒情短曲,以钢琴类表演作品居多。与其他钢琴作品主张“炫技”不同,夜曲体裁更加侧重于旋律的动听性,是一类极富歌唱性的钢琴曲调,节奏以慢速或中速居多,带给听众心灵上的洗礼和精神上的放松,以恬静淡雅来抒发情感。 一、创作背景 这部《c小调夜曲》(Op.48 No.1)是上世纪杰出的波兰作曲家肖邦在1841年创作并完成的,也是肖邦诸多夜曲创作中极具代表性和创造性的一部。夜曲的创作也在肖邦的改创下逐步摆脱了西方贵族的浓重气息,转为另一种更有质感的、以丰富形象及深刻内涵为创作方向的钢琴音乐体裁。创作之时恰逢肖邦的人生顺境,尽管身处异乡巴黎,但在音乐艺术创作方面备受瞩目,在物质生活上也十分富裕。在肖邦的物质生活有滋有味之时,他的个人感情也在与乔治·桑的恋情中得到充实和享受。这首《c小调夜曲》(Op.48 No.1)尽管篇幅较小,但五脏俱全,完全具备叙事曲的要求,以三段式为全曲的结构。第一段主要为宣泄情感和叙述故事,旋律十分优美动听但微微泛着感伤;第二段转换为庄重深远的和弦,厚重有力且汹涌澎湃;第三段延续第一段音乐的伤感和含蓄,并逐步加入了不安的躁动情绪,随着乐曲的进行明显加重,以致这种躁动的情绪在收尾处显得无法克制,充满悲愤。在悲情和愤恨中变得平和,音乐在淡淡的伤感中戛然而止。 二、音乐作品创作的民族性 肖邦推崇莫扎特式的创作风格和理念,喜爱简约纯朴的曲调,因此,二者的整体创作方向大致相同,都是以深邃的作品立意和巧妙的构思打动听众,以远而深的质感扣人心弦,完美的织体和清晰的脉络随时经得起推敲和品味。这便是肖邦毕生的创作理念,他用丰富的想法来构思作品,将创意与作品完美融合,尽可能地将个人情感和思想逻辑紧密联合。为了保证肖邦夜

肖邦《幻想即兴曲》的赏析及感想

肖邦 (1810~1849) ,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七岁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他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渡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有哀恸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如不少夜曲与幻想曲。它优美度旋律,以及极大的个人创作空间,所以曾在2008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被一位盲人钢琴家弹奏过。 肖邦的许多作品刚开始都是通过自己精彩而成功的演奏才得以成型的。肖邦本身就是一位出色的演奏家,只是他不像李斯特那样经常举办音乐会,平时他会化很多时间辛勤地练习钢琴。美国钢琴家ROTH SLENCZYNSKA(露丝史兰倩丝卡)在她的著作中提到,肖邦练得最多的是巴赫和莫扎特的作品,他无以数计地练着这些作品,目的是使指尖具有敏锐的触键能力:莫扎特的奏鸣曲对力度的控制有很大的助益,而巴赫的赋格则要求手与脑有绝对完善的配合。肖邦天才地掌握了键盘的技巧,使人确信,那些乐曲的和声、结构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千锤百炼才完成的。 幻想即兴曲的第一主题充满了热情,在不断反复的六连音琶音组成的伴奏音型衬托下,右手奏出了快速的十六分音符的旋律。右手四个音符对左首三个音符,对于许多初学者确实有些难以下手,但这段音乐在成熟的演奏家手中却可以被演绎得如痴如醉,肖邦的激情和浪漫主义情怀在此获得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肖邦是钢琴诗人,更是诗狂。 肖邦的这首乐曲早已是钢琴音乐中广为人知的名作,此曲作品编号为.肖邦的作品至都是在他逝世后由其好友冯达纳JulianFontana,1810-1865)所发现并加上编号出版的.而冯达纳的编号并不能说明作者的创作时期.就像这首<即兴幻想曲>的创作时间为1834年,最后定稿在1835年.这样一首优秀作品,为何未能即时发表据说是由于肖邦觉得乐曲的A段主题与当时著名的钢琴家及作曲家莫舍列斯(Ignaz Moscheles,1794-1870)所作的一首<降E大调即兴曲>有相似之处,为了避免引起误会就一直没有出版面世.原作为四首<即兴曲>之一,冯达纳于肖邦逝世后六年,即1855年整理出版时又加上了幻想曲之名,就成了现在<即兴幻想曲>(Fantaisie-Impromptu).。其实这首乐曲的内容远比莫舍列斯的那一曲丰富得多,结构也严谨得多。通过这一典故,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在创作方面的严谨态度。但事实上,这首幻想即兴曲绚丽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内涵不仅超过了莫舍列斯的即兴曲,也超过了其他同类乐曲,这段变幻的、闪光的音乐有着直接的吸引力,它赢得了无数爱乐者的喜爱。曲开始的一段细碎叮咚的快速音符,仿佛少年无忧无虑的嬉戏笑声;中间优美的主题部分以变奏的形式反复出现,大师在这里将音色控制的美妙绝伦,似乎在回忆着甜蜜青涩的爱情;紧接着开始部分的旋律又再响起,然而已没有了最初的无忧无虑,一股不安的情绪在酝酿堆积,这一份躁动的力量最终以一串珠落玉盘般的响亮音符达到顶点,这时大师著名的左手低音沉稳响起,在一段晨钟暮鼓般的低沉琴声中结束全曲。 曲开始的一段细碎叮咚的快速音符,仿佛少年无忧无虑的嬉戏笑声;中间优美的主题部分以变奏的形式反复出现,大师在这里将音色控制的美妙绝伦,似乎在回忆着甜蜜青涩的爱情;紧接着开始部分的旋律又再响起,然而已没有了最初的无忧无虑,一股不安的情绪在酝酿堆积,这一份躁动的力量最终以一串珠落玉盘般的响亮音符达到顶点,这时大师著名的左手低音沉稳响起,在一段晨钟暮鼓般的低沉琴声中结束全曲。 在听过的那么多西方古典曲中,这首曲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来自灵魂深处的梦想启示 肖邦,性格敏感细腻,忧郁多情,瘦弱的身体中,却蕴藏如此浩浩荡荡的能量与气魄。中间部分是如歌的行板,抒情、明朗、流畅的迷人旋律,在清澈如流水般的音型伴奏下,

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演奏浅析

2016年3月14日 郑重声明 本人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并完成的。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所有合作者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如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行为,本人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各种后果,直至法律责任;并愿意通过网络接受公众的监督。 特此郑重声明。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年月日

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沧州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设计)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目录 一、肖邦及其夜曲特点简介 (1) (一)肖邦生平简介 (1) (二)肖邦夜曲的创作特征分析 (2) 二、《降E大调夜曲》特征分析 (3) (一)创作背景 (3) (二)曲式结构分析 (4) (三)艺术风格 (5) 三、《降E大调夜曲》演奏分析 (6) (一)《降E大调夜曲》的记号分析 (6) (二)《降E大调夜曲》演奏的难点把握 (7) 参考文献 (10)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内容提要:肖邦是波兰杰出的钢琴作曲家,《降E大调夜曲》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本文先从肖邦的生平进行简介,说明《降E大调夜曲》属于肖邦第一阶段的夜曲作品,具有旋律优美和情感描述得较为细致的特点。接着从内容,爱国情怀,旋律和诗意方面归纳出肖邦夜曲作品的主要特征,指出其夜曲作品具有气吞山河的气势与细腻的戏剧性,旋律上十分具有歌唱性与特点,同时还有诗情画意的特征。然后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和艺术风格三个方面对《降E 大调夜曲》进行了分析,说明该曲为玛丽.普勒耶夫人而创作,曲式结构带有二部曲式特征的单三部曲式,而艺术风格具有明显转变的色调和应用了大量的华彩性变奏手法。最后从夜曲里的记号分析和七大难点角度对其进行了演奏技巧分析,其中演奏技巧包括声音的把握,踏板运用,弹奏调音,三拍子节奏,半连音的演奏,多音和装饰音的弹奏七个方面,只有把表情符号、力度符号与七大难点解决,才能更完美地演绎这首夜曲。通过本文,能时弹奏着更深刻地理解这首夜曲的主题和把握好关键的演奏技巧。 关键词:肖邦;《降E大调夜曲》;结构风格;演奏技巧;Abstract:Chopin is an extremely excellent piano composer born in Poland. One of his typical masterpieces is Nocturne No 2 in E Flat Major. Firstly, 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 the life stories of Chopin ,which implies that the trouble Poland has great impact on his works. And the Nocturne No 2 in E Flat Major has beautiful melody and detailed emotional description. Subsequently, several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hopin’s n octurnes in nationality, patriotism, structure and style and poetry, are concluded. And then the Nocturne No 2 in E Flat Major is investigated from three aspects which are writing background, musical structure and style of art. The structure belongs to single trilogy form and this song applied a large number of Cadenza variation. This nocturne is formed in rondo and has strong feeling of improvisation. Finally, to play this Nocturne well,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performance hints while proposing seven difficult points, like vocal requirements and applications of pedal. Keyword: Chopin; Nocturne No 2 in E Flat Major; Structure and style; Techniques

浅析《肖邦夜曲Op

浅析《肖邦夜曲Op.9No.2》的艺术特色 一、《肖邦夜曲Op.9No.2》的结构 肖邦1830年创作的《降E大调夜曲》(Op.9No.2)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流传最广的夜曲作品,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它以其浪漫主义的这一方式来充分展示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传达着创作者内心的情感。静谧和谐的旋律和精心思考的钢琴织体是突出的特征。另一个显著地特征就是节奏上较为闲适、有着和船歌一般的摇摆,同时有着特有的Rubato用法,这样一来,创作有张有弛,有条不紊。在织体结构上,右手一直维持着美好的附有装饰性的歌唱旋律,左手则是与船歌相同的伴奏,特别像是一首有着较深刻、较多元意义的无词歌。 二、肖邦夜曲的演奏技巧(夜曲NO2)的演奏技巧 肖邦的夜曲的音乐深度远超过技巧难度,所以很难用级别来衡量。注意旋律的如歌连奏和Rubato的伸缩节奏,伴奏要轻巧、整齐、安静,随着旋律的进行要有起伏。右手有几个地方的分句要注意,连线连了哪些音,句头句尾要清楚。全曲有三个主题材料,按a a1 //:b b1://c c1的方式组成。以Andante开的呈示旋律温和柔美,就如同有着多种情感表达方式的花腔女高音般的歌唱,势如破竹,荡气回肠。 同一个美好的主题在整曲中循环了3次,情感跌宕起伏,但是旋律的装饰性变化很大,表现出浓烈的即兴意味。该特征在具体演奏的过程中又慢慢消退,因此表演的进度非常迅速。然后又再次出现开始的篇章,它的即兴表达的更为明显,整曲的装饰性改变了,左手和右手的区别也渐渐显现。整个旋律表现出一种深深的情感,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幸福与悲伤。上述的主题再次出现之后,有了不同的情感,慢慢结束了演奏。 此时,乐曲的感情升华,该处就好像在黑夜中渐渐明亮的星星,在展示的时候手指要完整的按下相应的部位,同时调整好手腕此时的用力大小、转变快慢。在高潮的地方要发挥8度的演奏,同时要调整

肖邦夜曲的演奏心得定稿

中文摘要 肖邦以钢琴音乐著称于世。在肖邦的创作生涯中,夜曲是肖邦一生创作中最富抒情性和诗意的音乐体裁,他一生共创作21首夜曲,这些作品可以说是他音乐创作中最精致的一组作品,且首首堪称旷古绝今之经典。基于此,笔者在各种专家学者文献的著作的引导下,结合笔者本人的演奏心得,对肖邦夜曲及演奏方法进行粗浅的分析。但因篇幅的限制,笔者将在文中以其几首夜曲为例,论述其艺术特色及演奏技巧。希望可以为钢琴爱好者研究本课题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肖邦夜曲演奏方法艺术特色

Abstract Chopin is famous for the piano music.In Chopin writing career, serenade is the most lyrical and poetic.He has created 21 nocturnes which are supposed to the most exquisite works. and head the head be rated as a thou of to cut off now of classic.Based on these famous works,with the guide of documents,the author analyzes Chopin’s nocturnes and playing method with playing experience. but because of the restriction of space, The author in this thesis will discuss artistic features and performance skills with some examples of serenade. hoped can be piano fancier and in the days to come others study originally the topic provide to draw lessons from just some little. Key words:Chopin's nocturnes ;performance skills ;artistic feature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