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搜寻理论

搜寻理论

搜寻理论
搜寻理论

搜寻和搜寻理论

“搜寻(search)”一词最先由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J.Stigler)提出。他把“搜寻”定义为:某一买者要购买时,总要询问许多卖者以确定最合适的价格,这样的现象叫做搜寻信息不对称和价格的离散性是搜寻的前提。如果信息是完全对称的,买者从一开始就知晓商品的价格分布和地理分布,那么买者不需花费任何成本就可以买到使他效用最大化的商品;如果价格不是离散分布而是连续分布,那么买者可以根据已知价格推断未知价格,搜寻的成本和时间都可节省。但现实并非如此,所以需要搜寻。斯蒂格勒的搜寻理论这样表述:为了使购买者的效用最大化,他需要不断搜寻更多的价格,直到从购买中得到的预期节约额等于再多拜会一个销售商的代价为止。然后,他停止搜寻,从他遇到的报价最低的销售商那里购买产品。

搜寻理论把搜寻分为固定样本搜寻和连续搜寻。该理论认为,人们对信息的搜寻是有成本的。既然存在搜寻成本,那么,对搜寻者而言,他所面临的选择就是:“搜寻”或“停止搜寻”。如果搜寻者决定“停止搜寻”,就意味着他在已有的机会集合中选择一项行动,搜寻过程结束;如果搜寻者决定“搜寻”,就意味着他继续搜寻新的选择对象。必须指出,随着搜寻次数的增加,获得自搜寻的边际收益总是下降的。当搜寻活动使搜寻的预期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搜寻活动才会停止。这里,搜寻额外价格的预期边际收益是指追加一次搜寻所带来预期最低价格的减少量乘以购买量。搜寻额外价格的边际成本由时间、交通费用、信息费用构成。

人力资本积累和物质资本积累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两大支柱,但是在二寸一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经济学家仍然把人力资本视为一种均值的自然享赋,直到五十年代中期经济学家在发现工业化国家的产出增长率大大高于劳动和资本投入增长率而形成的增长“残差”(RobertSolwo,1956)时,才一意识把人力资本投入单纯地视为量的增加而不考虑质的改进是有问题的。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著名经济学家舒尔兹(TheodoreW.Sch。ltZ,1961)结合经济增长问题的分析明确的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他把人力资本投资划分为四类:教育投资、在职培训、劳动力流动和健康投资。其中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以及劳动力与工作岗位之间的配置效率是影响劳动力市场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对己有的人力资本存量的利用效率以及经济的长期增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最早开始着手进行一般人力资本流动理论的是斯蒂格勒(Stigler,1961,1962)和麦科尔(MCcall,1965)提出的工作寻访模型。自此之后,工作寻访就成为了现代劳动经济学分析的主要范畴之一。并且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开始,以帕森斯(Parso。s,1973)、乔瓦诺维奇(Jovanovie,1979)、戴尔蒙德(Diamond,1984)、匹萨里迪斯(PISSarideS,1982)、摩滕森(Mortensen,1970,1986,1999)和麦克纳(MeKenna,1985)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开始在放松瓦尔拉斯经典劳动力市场理论中关于劳动力同质性和市场信息的完全性和对称性假设,以劳动者和就业岗位的异质性以及劳动力市场信息的非对称性和非完全性这种更加接近于现实经济的假设条件下,对微观劳动力市场中的工作寻访行为以及整个劳动力市场的职业匹配效率进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其研究成果对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就业管理政策,社会福利政策,教育培训政策以及工资政策等等都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

工作寻访理论的发展

寻访理论主要是针对市场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在一定的行为假定条件之下,描述个人如何采用一套理性的决策法则,进而推演出合乎理性逻辑的结果。即运用一些特定的、不完善技术对资源配置进行分析,这些技术用于告知经济行为者交易机会、并且把市场上潜在的

交易者聚集在一起。但至今为止,寻访理论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还是在劳动经济学中对工作寻访行为的分析川。

自从斯蒂格勒发表了《信息经济学》(1961)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信息》(1962)以来,对工作寻访行为的分析主要沿着两条主线。其一是从斯蒂格勒(1961)提出的“最优样本规模法则”,也就是所谓的“斯蒂格勒决策法则(Stiglerdecsiionrule),。其后许多经济学家,尤其是摩藤森(1986)和麦克纳(MeKenna,1987)对如何确定取样企业最优数量的“最优样本规模法则”理论发展做出了进一步的贡献。这一理论的主要方法是寻访者以追求最高工资期望值与寻访成本的差额最大化为目标,在每一家厂商提供不同的工资条件下选取最适的厂家数量作为寻访的对象,然后根据新古典的最优化理论,人们将持续的寻访到这一数量,使得进一步寻访的边际收益将等于边际成本,这样寻访者接受其中可以得到的最好工作条件的岗位。

因为这是一种非序贯决策的工作寻访方式,所以这种研究方法并不能很好的描述人们在现实中的工作寻访行为。自从麦克尔(MCaall,1965)和摩藤森(1978,一956)之后,工作寻访理论主要采取了一种序贯决策(sequentialdeeisionurle)的分析方法,也称之为“最优中止法则”。这种方法采取了另外一种更加符合现实情况的假设,即劳动者在进行寻访的过程中,首先会存在着一个心理上的“保留工资(reservationwage)”,它表示劳动者可以接受的最低工资,一般来说,这种最低的工资由劳动者的生活费用所决定,在理论的分析过程,这一价格等同于劳动者失业时的闲暇价值来替代。在绝大多数关于工作寻访的理论中,保留工资这一概念都具有核心的地位。在这些模型中,寻访者于寻访前都会确定一个最佳的保留工资,然后作为寻访时接受或者拒绝的依据,若寻访的企业提出的工资等于或者大于保留工资,则接受这一份工作,反之则拒绝。

与“最优样本规模法则”相比,“最优中止法则”具有许多越之处。首先,如果采用最优中止法则,其最大化未来收入的期望现值更高,其次,这种方法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比如说,契约一旦在现实生活中发生,那么必须在签订雇佣合同不久之后履行,而不是等到所有的厂商都已经寻访完毕之后再决定是否接受这一雇佣合同,而且了解工资报价水平的分布可能本身就是工作寻访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最后,采用“最优中止法则”的序贯抽样的方法更具有分析上的可操作性因为一旦某种序贯战略被使用,那么抽样的规模就是一个收集的变量,其分布也是由“最优中止法则”所决定。因此在分析的过程中,随机抽样规模就被解释为一种随机寻访期间的长短分布。并且,这种对寻访期间长短分布在理论上的含义可以从实证上得到证明

随后,沿着“最优中止法则”发展的工作寻访理论模型,一般是采用李普曼和麦克尔(LIPPmna&McCall,1976)文中讨论的方式。即以无限序贯寻访模型(infinitesequentialsearehmodel)的基本假设为基础,然后针对其假设条件加以放松,从而发展出各种不同的模型。无限序贯寻访模型的基本假设如下:(1)寻访的期限是无限制的;(2)寻访者被假定为目前正处于失业状态;(3)寻访者的成本假定固定不变;(4)寻访者依据其保留工资来判断是否接受厂商所提供的工作机会,一旦接受,工作契约立即生效,没有工人反悔或厂商撤回等情形:若拒绝,只能等待下一个机会;(5)寻访者被假定为风险中立者。

无限序贯寻访模型是工作寻访理论最基本的理论框架,麦克尔(1970,1976)、摩藤森(1970)、格诺纳(Gronau,1971)等多位学者曾相继研究,同时从劳动力市场的微观层面用来解释菲利普斯曲线中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也有极大的贡献,从工作寻访和职业匹配的角度奠定了菲利普斯曲线的微观基础,证明了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随后的模型都是根据这个模型的基本假定,分别放松其假设条件,进而发展出五种不同

类型的模型:(1)限期序贯寻访模型,此模型最早由格诺纳(Gornau,1971)提出,是针对假设1和假设3加以放松,认为寻访者的工作生涯有限,单位寻访成本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因此,随着失业期间的延长,保留工资会逐渐的降低;(2)在职寻访模型,此模型最早由伯德特(Burdett,1978)提出,是针对假设2加以放松,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中除了存在失业者对工作的寻访外,大部分存在在职寻访的情况,并且开始将寻访强度(esaerhnigintnestiy)的概念引入分析的框架;(3)学习型寻访模型,此模型是针对假设4加以放松,寻访者在寻访之前并不确切知道工资的条件概率分布,而是在寻访的过程当中不断的了解和学习市场中工资条件的具体分布,从而不断调整“保留工资”水平;(4)回溯型寻访模型,此模型最早由李普曼和麦克尔(Lippmna&McCall1976)提出,是针一对假设5加以放松,认为如果当期放弃某一项工作机会,往后寻访仍然可以回溯而选择最适合的工作;(5)预期效用极大化模型,此模型是针对假设6加以放松,在冯·诺依曼一摩根斯坦效用函数的基础上,将劳动力市场风险引入分析框架,假设寻访者是为了极大化一生效用的折现值(expeeetddiseountedlief一timeutljiyt)而进行工作寻访。在这一分析框架中摩藤森(1986)证明了如果劳动力市场中工资率分布的方差扩大,寻访者将提高其“保留工资”,失业率和空岗率都将相应的提高,即贝弗里奇曲线出现外移的情况。

进入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工作寻访理论试图采用一种建立在马尔可夫决策理论之上的框架来对个体工人工作经历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在摩藤森(Mortensen,1999)和纽曼(Neumnan,1997)提出的模型中,将劳动者在不同职位_}二的跳槽行为,选择进入或者推出劳动力市场的决策行为都被视为劳动者所面临的空岗、岗位薪酬以及闲暇的时间价值这三种随机因素所做出的一种反应。这种发展对在随机动态的分析框架中为劳动力市场中个体劳动者对不同时点上的就业机会以及对这些机会的反应来决定市场中工资率、失业率和空岗率的高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诺贝尔奖: “搜寻模型”挑战古典经济学

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于10月11日揭晓,美国经济学家彼得·戴蒙德(Peter Diamond)、戴尔·莫滕森(Dale Mortensen)和英裔塞浦路斯籍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Pissarides)共同获此殊荣。三位学者的贡献在于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就业市场被广泛应用。

欧洲在上个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深受失业问题的困扰。在此背景之下,皮萨里德斯教授率先开始研究劳动市场的搜寻成本问题。古典经济学模型将劳动市场分为劳动供给(特定的工资水平下愿意就业的工人数量)和劳动需求(特定的工资水平下企业愿意雇用的工人数量)两个方面。在某个工资水平,供给与需求相等从而达到市场均衡。这就是古典经济学得出的结论。对于诸如铜、水或小麦(2613,-16.00,-0.61%)等无差别的产品来说,供求模型十分有效。但是,放到劳动市场或房地产市场当中,供求模型就存在诸多缺陷。尤其是古典经济学模型不能解释“美国劳动市场中接近1/10的人表示他们愿意工作却找不到工作”这一古怪现象。古典经济学模型的坚定支持者认为,有时工资标准(比如最低工资)太高而使市场难以“出清”。但是,美国的最低工资水平是很低的,而且有一小部分人的就业会受此影响。另一个支持古典经济学模型的理由是在当前的市场状况下,失业工人过分看重自己的时间。但是,失业工人宁肯花费时间观看有线电视也不就业的事实显得与真实情况格格不入。理论与现实发生冲突时,新的解释范式就出现了,也就是戴蒙德、莫滕森和皮萨里德斯带给我们的“搜寻理论”。

他们的模型并没有假设买者和卖者共同面对着使市场出清的价格,而是试图去描述决定价格的过程。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Stigler,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发表于1961年的

研究论文《信息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中,他论证了一个这样的产品市场—消费者总是在搜寻低价,直至搜寻的成本与消费者预期的边际报酬相等。1962年,斯蒂格勒将“搜寻理论”应用到劳动市场研究当中,考察了工资分散的作用。他认为,搜寻越困难,工资就应该越高。但是,斯蒂格勒的研究没有涉及失业问题,也没有真正解决企业的定价行为。

莫滕森教授1970年发表的论文《工作搜寻、失业的持续时间与菲利普斯曲线》(Job Search, the Duration of Unemployment and the Philips Curve)系统阐述和发扬了斯蒂格勒的思想。莫滕森教授认为,企业提供的工作职位都需要一定的技术要求,同等技术要求的工作工资相同。工人应聘工作时,如果合格,他们既可以选择就业,也可以选择不就业。越来越多的技术娴熟工人符合更多职位的要求,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仅仅是高校辍学者失业率的1/3,尽管他们也很挑剔。娴熟技术工人的挑剔也会导致失业,因为他们在等待更好的工作机会。从一定意义上说,失业反映的是工人宁可闲着无事可做也不会选择低薪工作的事实。

但是,莫滕森教授1970年的论文并没有就企业方面的问题作出详尽的阐述。这恰恰是戴蒙德教授1971年发表在《经济理论》(The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期刊上的论文《价格调整模型》(A Model of Price Adjustment)所补充的。论文得出了某些令人吃惊的结论:在同质同价的商店中,竞争会导致较高的垄断价格,而不是较低的竞争价格或者斯蒂格勒提出的价格分散状况。如果消费者知道企业的定价相同,那么他们就不会费力地去“搜寻”。如果没有“搜寻”过程,企业唯一所能作出的合理选择就是收取高垄断价格。这个结论被称之为“戴蒙德悖论”(the Diamond Paradox)。如果降价的企业能够进行宣传,这项结论就会被削弱,但是也显示了搜寻摩擦对扭曲市场的巨大力量。

上世纪70年代后期,戴蒙德、莫滕森和皮萨里德斯开始研究搜寻模型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莫滕森教授发表于1977年的论文《失业保险与工作搜寻决策》(Unemployment Insurance and Job Search Decisions)考察了失业救济对失业率的影响。他的结论认为,失业救济的效果比预期设想的更加模糊。因为工人在得知如果失业就会得到失业保险的情形下,当前没有领到失业保险救济的工人会更可能选择低薪、高风险的工作。

戴蒙德教授对搜寻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979年至1982年之间。他的成果因完美的模型(创建了解释劳动力流动的理论工具)和深刻的见地而声名鹊起。其主要思想是“搜寻外部性”(search externality)理论,即“每一个额外的工人会使空缺的职位容易招到工人而使其他工人难以找到工作”。也就是说,就像多余的驾驶者会使高速公路堵塞一样,过多的失业工人也会使劳动市场变得“堵塞”。当一名工人放弃一份工作时,这名工人的行为会令其他工人找工作变得容易。由此,戴蒙德教授得出的结论是,高水平的失业保险由于能够使一些工人放弃工作而提高劳动市场的效率。

皮萨里德斯教授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工作搜寻模型的研究。但是,直到1994年他才和莫滕森教授在《经济研究评论》(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上联名发表了名为《失业理论中的就业创造与就业破坏》(Job Creation and Job Destruction in the Theory of Unemployment)的论文。在他的模型中,工人作出搜寻工作的决策,企业作出增设新职位的决策。研究发现,空缺职位水平(需要招人的工作职位)与失业水平负相关,也被称作“贝瓦雷茨曲线”(Beveridge Curve)。更重要的是,周期性的衰退会导致经济体系至少在一段时间内陷入混乱状态,因为被破坏的工作数量增加了而创造的就业岗位减少了。

实用的“搜寻理论”

三位学者的研究成果解决了来自搜寻工作职位和职位候选人之间的难题:失业工人要想找到合适的新工作需要花费时间。因为人不是趋同一致的个体,同样,工作职位也不是。所有这一切都似乎关乎直觉,在上个世纪70年代甚至被看做是极端的。

然而,关于搜寻成本(search cost)如何影响劳动市场的研究成果,不仅引起了劳动经济学的革命,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公共财政和房地产经济学等其他领域。在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的美国,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决策者来说尤为实用。70岁的戴蒙德表示,从他的研究成果中得出的一个重要的结论是财政与货币刺激计划对就业增长是必须的。他说:“刺激计划到位越慢,越来越多的失业工人就会丢掉技能,停止搜寻。”

本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研究成果也显示出那些原本意在帮助失业工人的政策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例如,由于失业救济会降低失业成本,因此失业救济会延长工人的失业状态。“最近,在美国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争论”,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Robert Shimer表示,“多数模型都表明,即使在经济萧条时期,慷慨的失业救济也会提高失业率。显而易见,失业救济对失业工人有好处,但是这里面也存在一些其他方面的权衡.

模型也解释了为何欧盟劳动市场比人员流动相对自由的美国劳动市场更加富有刚性。“很多欧盟国家在企业聘用和解雇工人方面作出了许多限制”,哈佛大学经济学家Lawrence F. Katz说,“如果聘用和解雇工人变得十分困难,那么这个劳动市场就是非常僵化的,工作流动越来越少,失业更加长期化”。

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研究领域在今天仍然十分热门。“搜寻理论”(Search Theory)已被应用到诸如金融体系和风险投资市场等其他许多领域。例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学家Justin Wolfers就将该理论应用到对结婚和离婚的研究中。“劳动经济学家会考虑解雇成本,同样,家庭经济学家会考虑离婚成本”,Wolfers教授说。正如对企业解雇员工的限制会造成缺乏足够的工人应聘新职位的局面一样,低离婚率的局面也会自发地形成。由于离婚的人越来越少,婚姻不幸福的夫妇在选择离婚时也会慎重考虑,因为即使离婚以后适合可再婚的配偶也会越来越少。

国内文献述评

国内最早开始探讨搜寻行为的是谢康(1994)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搜寻行为与效益分析》一文,该文在介绍国外主要研究结果基础上,从搜寻技术及经济结果角度对搜寻理论和方法做了初步探讨,可以说该文开了国内研究搜寻行为的先河。后来不断有学者跟进,如消费者的商品信息搜寻行为(李东进,2000;薛强等,2003;汪波等,2005),还有学者用搜寻理论来研究企业的融资行为(张利风,2004)。

直接研究工作搜寻行为的学者为数不多,主要有钱永坤(2001)、刘宗谦等(2001)、赖德胜(2001)等人。钱永坤借助工作搜寻模型研究下岗职工再就业行为,该文综合斯蒂格勒的搜寻模型和伊兰伯格—史密斯模型,建立下岗职工工作搜寻模型,并对江苏省徐州市的下岗职工进行实证研究,其主要发现是保留工资较高或较年轻的劳动力寻找工作时间较长,失业可能性较大;工作能力较强的劳动力,再就业可能性较大;劳动力市场越完善,劳动力寻找工作的时间越少,失业率越低,再就业比例越高。刘宗谦等人在为“求职决策”提出有关概念的基础上,运用概率论知识,通过构建工作搜寻的博弈模型来刻画经济活动参与者在充满大量随机现象环境中的行动和决策。赖德胜,直接切入大学毕业生主题,从分析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工作搜寻行为入手,借助斯蒂格勒的工作搜寻模型,重点强调制度分割是影响大学毕业生和用人的工作搜寻行为的重要因素,各种制度性交易成本的存在造成用人单位(需求方)和大学生(供给方)的“错位”。作者指出,在有信息成本的情况下,工作搜寻对大学毕

业生来说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种理性选择,但对整个社会来说,过长时间和过大规模的工作搜寻则肯定是一种资源浪费

自2004年以来,运用工作搜寻理论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文献开始增多,但是直接运用工作搜寻理论来解析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中文文献不多,其中张建武和崔惠斌对中国大学生的保留工资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户籍制度和性别对保留工资的影响十分显著,同时发现较低的技能水平和较低的月生活费用不利于提升学生的保留工资。

间接运用工作搜寻理论对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剖析的中文文献可分为以下两类:1 是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出发进行论述;2是从社会网络对工作搜寻的作用出发进行论述。其一,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出发进行论述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是赖德胜于2004 年提出的,他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在劳动力市场分割这一特定制度背景下,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相互搜寻的结果,大学生就业难是相对的,具有转型性和结构性的特点,即在某些大中城市,大学生的供给量是相对过剩,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和西部地区却绝对不足,因此,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择业难”的问题,而不是“就业难”的问题。对于自愿性失业者而言,他们选择自愿失业有合理的理由,从职业搜寻理论的角度分析,这是一种投资行为,他们愿意也能够承受失业的代价,否则就不会自愿失业,所以,存在一定程度的大学生失业是合理和必然的现象(吴克明/赖德胜,2004)。其二,从社会网络对工作搜寻的作用出发进行论述的文献大多都归属于社会学,而非经济学。社会学的研究更注重于从学生的自身特征和行为方式上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就业各方面的影响,如就业预期、就业途径.就业方式以及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等,其中对求职渠道的研究是社会学解决此问题的切入点。学生找工作的各种渠道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正式的包括各种招聘广告、职业中介等,非正式的主要指社会关系。强的社会网络有助于扩大工作搜寻范围,从而加大找到工作的概率,拥有更多社会资本的人更容易和类似的人成为朋友,也就有更好的社会网络,能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所以工资和职位较高(郑晓涛、李旭旦、相正求,2006)

从文献综述可以看出,目前,大多数有关工作搜寻方法的研究主要考察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学者,对发展中国家的在职搜寻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运用二分对数单位(logit)模型,对印度城市移民工作搜寻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

国外学者比较关心的是一般的工作搜寻行为与哪些因素相关,谈到更多的是工作转换率(turnover rate)的问题,虽然对青年的工作搜寻行为作了较细致的研究,但未对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搜寻行为进行分析。从国内的研究来看,把工作搜寻理论与大学生就业结合起来的研究不是太多,而与研究生就业有关的研究仅有少数几篇文章进行了理论探讨,缺少实证数据进行验证。因此,本研究将运用工作搜寻理论对这一人群作详尽分析。

论文安排:从工作搜寻理论浅析大学生知识性失业

大学生知识性失业,是指受过较高教育的大学生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它表现为:一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找不到适合于自己的工作又不愿低就于较低层次的工作而成为显性的知识性失业者。二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找不到适合于自己的工作但迫于生计或为达到其他目的屈就于较低层次的工作则成为隐性的知识性失业者。即“人才高消费”。

第一部分:从工作搜寻理论看大学生知识性失业

运用问卷调查数据或者网络上查询的数据,介绍一下现在大学生知识性失业的状况。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搜寻中,由于较高的解雇成本和雇用成本以及对经验门槛的设置等原因,企业趋向于少招聘没有经验的大学毕业生。由于新进一个大学生,其效益要在工作几年以后才能发挥出来,多进人意味着单位人力成本的提高与职工平均收益的降低,由于短期效益,很多用人单位不愿进新人。

在大学生工作搜寻过程中,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全,大学生需要寻访若干个企业才能清楚地预计哪个企业就职的可能性最大以及哪一个企业的工资报价最高,最后通过工作搜寻来比较收益,从而获得最满意的工作。对于一部分大学生而言,由于期望得到更好的工作机会,而拒绝已有的不符合自己期望的工作。求职期望偏离实际是大学生自愿失业的主观原因。现在学生的期待和用人单位的薪酬存在较大差距。据有关资料显示: 2005年高校毕业生的平均预期工资是2, 140. 6元,比较2004年毕业生的实际起薪1, 500元,预期工资高估了40%。2006年,毕业生期望月薪2500 元,而企业起薪只有1000元,落差较大。

第二部分:大学生知识性失业的影响

1.影响人们投资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

2.大学生知识性失业与教育深化恶性循环

3.造成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4.社会流动渠道的不畅与社会不公的进一步加剧

第三部分:大学生知识性失业的对策

1.积极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

2.积极转变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

3.增加就业渠道,改善信息的不完全

关于信息搜寻理论模型的思考

关于信息搜寻理论模型的思考 传统经济学认为,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递是无偿的, 至少其成本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是, 随着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特别是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人们认识到, 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递需要支付成本。搜寻理论由两种相互独立的体系组成,一是以施蒂格勒和马肯南等为代表的搜寻理论,该方向侧重研究搜寻技术及经济结果,理论成果目前还没有能够与一般均衡理论相衔接;二是以罗思柴尔德、戴蒙德和萨洛普等为代表的搜寻理论,该领域注重从一般均衡角度对具有搜寻活动的均衡条件进行分析。信息搜寻理论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它对于探讨我国正在兴起的市场调研活动,广告活动, 以及我国越来越普遍的职工“跳槽”,民工潮等经济活动,具有相当现实的意义。以下主要参考《不完全信息市场旅游线路搜寻的经济学思考》(文连阳,2014)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搜寻行为与效益分析》(谢康,1994)两篇文章,从一般均衡和经济结果两个角度对信息搜寻理论进行阐述。 1.一般均衡角度 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内有一个隐含的前提:消费者是了解整个市场价格系统的全知全能者。当人们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时,不需要花时间和成本去发现价格信息,在瞬间可以知道所有价格。但现实中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现象极为普遍,而不同的企业对近似商品制定的价格也往往差别较大。大,且频繁调价(如商场中的各种打折、促销价格),因此买主需要付出搜寻成本(Search Cost)以寻找对他们最有利的价格。Stigler(1961)考察现实的市场后发现即使对完全同质的商品,卖方要价也非处处相同,而是普遍存在着价格离散(Price Dispersion)。如果外生假定厂商的价格为服从累积分布函数F(p)的随机变量,消费者将权衡搜寻的期望收益和搜寻成本来决定搜寻企业的个数。 消费者对信息的搜寻有两种搜寻原则,一是搜寻完n个商店才停止搜寻,并从n次搜寻所获价格中选择最低价格;二是可以预先选择一个保留价格,最多搜寻n个商店,并且一旦遇到小于或等于保留价格的最低价格则停止搜寻。这就是所谓的保留价格原则,该原则能够充分利用搜寻早期观察到的低价格机会。我认为,第二种搜寻原则比第二种搜寻原则更为合理,与消费者实际的消费情况更加契合。 假设消费者的保留报价为 ,所获得的报价是p ,搜寻期望为H(),即再进行一次搜寻的边际收益。

做好基层理论宣传工作心得体会

做好基层理论宣传工作心得体会基层宣讲是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如何使“高大上”的理论宣传变得接地气,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听了受益,是理论宣讲工作者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破解新时代基层宣讲面临的难题,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既要做到选题“准”、破题“活”,又要做到解题“实”。 选题要“准”,既要“有意义”又要“有意思”。如果宣讲不能贴近群众、抓住热点、引起兴趣,宣讲效果将大打折扣。应积极探索推行“订单式”宣讲,在选题上,必须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深入了解基层群众的需求和喜好,预约订制宣讲内容,变“大水漫灌”为“按需滴灌”,确保理论宣讲“有意义”。同时,要改变一篇“通稿”讲一片的现象,根据各地不同的受众人群,提前做足功课,有针对性地选取当地的实际案例,通过当地群众的“身边事”说清“大政策”,确保基层宣讲“有意思”。 破题要“活”,既要“有高度”又要“有温度”。只有提前做好做足功课,才能在破好基层宣讲这道题时灵活应对,否则就可能在宣讲过程中“站不住脚、说不出话、经不住问”。宣讲者必须加

强理论学习,深入挖掘所宣讲内容的精神内涵,理清逻辑关系,吃透理解宣讲内容,做到“胸中有丘壑”,确保基层宣讲“有高度”。同时,宣讲工作要“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多一些当地特色,多一些当地俚语,善于通过“小文艺”讲好“大道理”,将党的创新理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演出来。多深入基层一线,在田间地头和房前屋后与群众面对面宣讲,把枯燥的“说教”变成有趣的“唠嗑”与“谈心”,拉近与基层群众的距离,确保基层宣讲“有温度”。 解题要“实”,既要“增信心”又要“暖人心”。基层宣讲既是用先进的事迹鼓舞人、好人的作用感染人、榜样的力量引导人的“增信心”过程,又是化解矛盾、舒解情感的“暖人心”渠道。在宣讲过程中应增加互动环节,让基层群众提出疑惑、表达情绪,然后有针对性地做好疏导工作,用真情实感感化人、纾解情绪。基层宣讲的最终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对群众关心关注和反映强烈的问题,能解决的马上协调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要给出解决的措施和对策,并及时回应群众,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 (一)心理分析理论 这是以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们的著作、学说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是迄今为止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结构中的“自我”与超我所控制的。不良行为的产生源于由各种本能集合而成的“本我”同“自我”、“超我”之间关系的失衡(本我受到过度压抑或自我、超我发育不全等)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恢复“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平衡,并应用心理分析的基本伦理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 (二)认知理论 这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与心理分析学不同,它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制与理性思考,而不是潜意识的本能。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啊不能关注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维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能得到正确的、理性的指引。 (三)行为主义理论 这是以行为心理学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与心理分析学派和认知理论相似,它也认为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服务的不适当的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正,但它不是应用心理分析或认知心理学而是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如条件反射、条件运算、学习理论)与方法(如实验等)来完成这一任务。它认为心理分析及认知理论将关注的焦点放在难以观察、验证的内心世界上是一种不智之举,我们真正能观察到因而也能关心的只是个体的外显行为而已。它认为行为时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反应,不适当的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不恰当的反应,社会工作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恰当的反应模式。 (四)社会系统理论 这是以一般系统论及其社会学版本—结构功能主义等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把人与生活环境看作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时该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是个体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基本条件。当这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即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或各个元素之间不能有效的配合、互相协调时,系统均衡就会受到破坏,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出现问题。社会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帮助恢复各个子系统或元素之间的均衡关系,使他们能够重新有效配合、相互协调。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系统理论对社会工作产生了并继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五)标签理论 这是以社会学家勒麦特和贝克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许多人之所以成为“有问题的人”,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密切相关的。因此,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正常人”。 (六)沟通理论 这是以社会心理学、人类认知学和社会语言学中有关人际沟通的一些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这种理论强调人际沟通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它认为许多的行为问题都出在人际沟通的方面,如不能恰当地接受、选择与评估信息、不能很好的给予或接受信息的反馈等。社会工作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帮助人们消除这些沟通过程中的障碍,使人们的相互沟通得以顺利完成。 (七)人文主义理论 这是以马斯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胡塞尔与舒茨的现象学与布鲁默的符号互动主义等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在“意义”或“解释”建立起来的。当人

理论宣传调研

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理论宣传工作的 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了解基层理论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增强理论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更好地发挥其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中的作用,根据XX宣传部要求,XX县委宣传部开展了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层理论宣传工作的基本情况 科学的理论源于实践,又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实现其价值。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是理论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头活水。通过开展各种基层理论宣传工作,把学习贯彻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结合,同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结合,同推动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结合,逐步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正确的方针政策,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组织县乡村三级理论宣讲团(组)和基层理论辅导员,开展“送理论下基层”,深入到社区、乡村、学校等基层单位,大力开展理论宣传和教育活动,使理论宣传与调查研究相结合,政策宣讲与基层交流相结合,服务基层与向基层学

习相结合。举办宣讲报告会,进行理论灌输,开展理论对谈,提供咨询,解疑释惑,服务基层。向基层赠送理论学习材料,开展读书会、知识竞赛等,普及社科知识,倡导科学精神。开展主题教育,“三个代表”在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系列大型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的开展,拉近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和普通百姓的距离,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成为越来越多群众的自觉行动。深入调研,推广典型,同时,广播电视、互联网积极发挥各自优势,推动理论成果走近干部群众。通过广泛运用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宣传和普及工作。 二、基层理论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基层理论宣传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与理论发展和社会需求相比较,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一是基层理论宣传形式比较单一,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二是基层理论宣传内容不系统,覆盖面不够。宣传内容简单化、肤浅化,理论与实际两层皮。三是基层理论宣传队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宣传中常常出现空话套话、低水平重复等问题,不符合新形势对理论工作者的要求。 三、加强和改进基层理论宣传工作

《社会工作理论》阅读书目(2013)

《社会工作理论》推荐阅读书目 (2013级社会工作专业硕士) 基础书目: 1.[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2.[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3.[美]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或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六版)、2006年(第七版)。 4.苏国勋、刘小枫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社会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5.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6.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7.刘少杰:《当代国外社会学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8.周永新:《社会工作学新论》,商务印书馆1998年。 9.[美]史密斯、博伊尔著,隋玉杰等译:《社会工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李增禄:《社会工作概论》,(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2年。 专业书目: 1. (英)马尔科姆·派恩著:《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何雪松等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 社2005年或冯亚丽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宋丽玉、施教裕:《优势观点-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3.廖荣利:《社会工作理论与模式》,(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 4.宋立玉、曾华源、施教裕、郑丽珍:《社会工作理论——处遇模式与案例分析》,(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 5.范明林:《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上海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 6.(英)多米内利著,刘梦等译:《社会工作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7.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8.文军:《社会工作模式:理论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9.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0.王思斌:《社会工作本土化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1.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劳动力市场搜寻理论和匹配理论评价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69712092.html, 劳动力市场搜寻理论和匹配理论评价 作者:端木云霄 来源:《时代金融》2014年第05期 【摘要】搜寻理论着眼于解释现象,为什么有人找不到工作的同时又有大量职位空缺;而匹配理论作为广义的搜寻理论的一大发展,更多地倾向于用数字表现这一搜寻匹配的过程,解决上述失业问题的目的性更加明显,也更能有效地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可以说,最初的搜寻理论更多地在进行理论分析,而匹配理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相结合,摆脱了纯理论的桎梏,试图为人们的行为与政策实施提供指导,从而变为一种更加实用的理论。 【关键词】搜寻理论匹配理论劳动力市场均衡失业 一、搜寻理论概述 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流动是永续存在的,在职的人们可能会因为薪资等因素而去寻找更加理想的工作;每年,又有以毕业生为代表的大量新生劳动力流入劳动力市场,开始寻找工作;同时,退休的工人、经理人退出这个庞大的市场,留下了一些职位空缺,促使企业、单位寻找新的劳动力来填补。但是,由于市场信息并不是完全充分的,劳动者又具有异质性,即使在职位空缺数量与失业人数均等的情况下,空缺与失业还是会并存。如何解释这种现象,以便更好地解决失业问题?工作搜寻,作为劳动力流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此现实条件下有了研究的必要性。 工作搜寻理论将搜寻行为划分为外部工作搜寻与内部工作搜寻两种情形。对于外部搜寻,假设求职者对工资分布有着非常明确的认识,同时排除了在职搜寻。它把“可接受工资”作为一个关键值,结合边际收益法则用来解释求职者是否接受工作的行为,并且分析了通货膨胀等因素对这一关键值的影响。该理论还引入了雇佣成本以及工会力量这两大因素,比较全面地解释了内部工作搜寻的行为。 二、匹配理论概述 匹配理论的核心是匹配函数,它被认为是一种“搜寻工具”,遵循规模报酬不变的规律,描述了空缺职位数、求职人数与匹配完成的职位数量的关系。匹配理论致力于对一些变量如何影响失业进行定量分析,它的微观基础主要是协调失灵,求职者的异质性,不同市场的加总以及流量存量匹配。协调失灵指由于信息不充分而导致的多人申请同一岗位和多个岗位无人申请的情况,从而导致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情形。求职者的异质性包括搜寻强度,保留工资和失业时间等因素。不同市场的加总则是指由于劳动力和资本流动的限制造成摩擦,从而导致失业与职位空缺并存。至于流量-存量匹配,则是指:把求职者一次向一个职位申请的行为扩展为求职者首先经历一个了解职位空缺情况的过程,然后向他认为可接受的所有空缺职位发出申请。

劳动力市场搜寻理论新进展

黄亮,彭璧玉1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现实中的劳动力市场是信息不完备的、有摩擦的。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劳动力市场搜寻理论为深刻理解有摩擦劳动力市场中的许多现象,如就业与失业、职位变动、工资分散等提供了一个十分有用的分析框架。本文总结了劳动力市场搜寻理论最新的研究成果――搜寻均衡理论。搜寻均衡理论包括匹配模型和工资公告模型两个分支。文章认为,将匹配模型和工资公告模型融合起来的综合性模型、不同工资机制下特定劳动力市场政策的效应的比较研究以及实证研究中如何准确衡量市场摩擦对工资分散现象的影响程度将是搜寻均衡理论未来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搜寻,职位匹配,就业与失业,工资公告,工资分散中图分类号:F241.2 文献标识码:A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Labor Market Search Theory Huang Liang,Peng Bi-yu [Abstract]Real labor market is characteristic of imperfect information and friction. Labor market search theory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recent years,and it provides a useful analytic framework in explaining phenomena such as 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job alteration and wage dispersion in frictional labor market. This paper surveys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labor market search theory:search equilibrium theory,which contains two branches,matching models and wage posting model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future research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following parts:first,matching models and wage posting models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all-round models;second,the effects of certain labor market policies under different wage determined mechanism should be comparatively studied;third,how to measure the effect of market friction on wage dipersion accurately should be deeply discussed. Keywords:labor market search,job match,employment and unemployment,wage posting,wage dispersion 研究领域:劳动、人口经济学 1黄亮,男,1981年12月生,汉族,广东新会人,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4级劳动经济学研究生。彭璧玉,男,1966年1月生,汉族,湖南双峰人,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工商管理系教授。

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理论基础 社会工作理论三分法模型示意图 一、心理分析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结构中的“自我”与“超我”所控制的,不良行为的产生源于各种本能的集合而成的。“本我”同“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的

失衡(“本我”受到过度压抑或“自我”“超我”发育不均等)。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恢复本我、自我与超我间的平衡,并用心理分析的基本理论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 (一)交流与人的心理防卫机制 1、焦虑:人在精神上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其发展结果是个体会选择一种行动适应或试图解决这种状态。 2、心理防卫机制:人在除了以积极方式面对问题外,通常还会发展出一套消极的方法来逃避道德的困境或摆脱精神焦虑,从而解脱情绪的暂时困扰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这种应对问题的策略或方式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成为“心理防卫机制”,主要包括:否定、抑郁、解脱、认同、合理化、转移、理想化、投射、割裂、升华、移情、反移情等。 二、认知理论 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制于理性思考,而非潜意识中的本能。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要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正确的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得到正确、理性的指引。 三、行为主义理论 以行为心理学为基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工作理论。认为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对服务对象的不适当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正。但它并非应用心理分析或认知心理学,而是用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如条件反射、条件运算、学习理论等)与方法(如实验等)来完成这一任务。它认为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反应,不适当的行为是个体对当前环境所作的不恰当反应。社会工作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当前的反应模式。 四、社会系统理论 以一般系统论及其社会学版本——结构功能注意等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 工作理论。 把人与环境看做是由功能上相互以来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协调或均衡是该系统运行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即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基本条件。当这个条件得不到满足,即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或各个元素之间不能有效配合、相互协调时,系统均衡就会破坏,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就会出现问题。社会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帮助恢复各个子系统或元素中的均衡关系,使它可以重新有效配合、相互协调。 五、标签理论

搜寻摩擦市场

搜寻摩擦市场:搜寻和匹配模型的发展及其应用1 收稿日期:2010-10-28 作者简介:李宝良(1980-),男,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助理教授,经济学博士; 郭其友(1963-),男,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 一、引言 阿罗-德布鲁范式是一种理想状态(斯塔尔,2003),它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假设: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买方和卖方,买卖双方拥有商品价格和质量等方面的完全信息,市场交易可以无任何阻碍地瞬时完成,买卖双方无需经过搜寻过程就可以找到交易对手,市场总能达到出清的状态。然而,现实中的市场并不能满足阿罗-德布鲁范式的理论假设。在现实市场中,随时存在阻碍交易顺利达成的因素。因此,买卖双方要达成交易,通常需要经历一个搜寻过程。譬如在劳动力市场上,一方面雇主在寻找雇员,另一方面雇员也在寻找雇主。搜寻过程需要耗费时间和资源,即花费搜寻成本,这就是所谓的搜寻摩擦①(search frictions)。正因为这样,市场才会经常处于非出清状态,就像劳动力市场上同时存在失业和空缺职位那样的市场非出清状态。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戴蒙德(Peter A. Diamond)、美国西北大学的戴尔·莫滕森(Dale T.Mortensen)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这三位经济学家对劳动力市场的非出清状况,即存在搜寻摩擦的市场进行了理论分析,极大地推动了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因此,今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这三位学者。瑞典皇家科学院称,这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提出了分析搜寻市场的理论框架。其中,戴蒙德奠定了该理论框架的基础,莫滕森和皮萨里德斯进一步扩展了该理论框架,将戴蒙德提出的搜寻和匹配模型应用于分析存在搜寻摩擦情形下的价格差异(price dispersion)和经济效率,发展了基于搜寻和匹配模型的失业理论,并且运用该理论深入分析了失业的决定因素。 戴蒙德、莫滕森和皮萨里德斯能荣膺201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是因为他们的研究与现实经济具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这三位经济学家提出和发展的理论框架不仅适用于劳动力市场分析,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应用于对其他市场的分析。本文接下来将简要介绍他们的学术生涯及主要著作,阐述他们在研究搜寻摩擦市场方面所做出的理论贡献以及对基于市场搜寻分析框架构建的搜寻与匹配模型的发展与应用,最后对他们的理论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指导意义进行简要评价。 二、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生平与主要著作介绍 (一)戴蒙德的生平及主要著作 戴蒙德生于1940年,1960年毕业于耶鲁大学,获数学学士学位;1963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64~196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始教学生涯;1966年至今一直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并在1985~1986年担任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院院长;2002~2003年被推选为美国经济学协会主席;2010年10月被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为美联储委员会理事。 戴蒙德著述颇丰,他的研究涉及经济增长、社会保障、公共财政和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问题。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里,他共出版了九部著作,并发表了130多篇论文。1994年,美国西北大学校长在为戴蒙德颁发欧文·普莱恩·内默斯奖②( Erwin Plein Nemmers Prize )时称,他的理论研究为其他经济学家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很少有学者能够做到这一点,哪怕是一次,而戴蒙德却做到了三次。戴蒙德在经济学界享有极高的声望,获得了很多的荣誉和奖励。他不但是美国计量经济学学会成员、古根海姆成员、内默斯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而且还是美国社会保障研究院的创始人之一。在过去的40多年里,戴蒙德一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资助。 戴蒙德的经济学家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进耶鲁大学时选择了电子工程学专业,后因受同宿舍的研究生(当时大学新生和研究生一同住在老校区)的影响改修数学,并选修了经济

5-18-理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练习题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练习题 一、判断题(共45题) 1人力资源的供需平衡是人力资源规划应解决的核心问题。 2微观集成法可以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 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设立军队人事分类委员会来实施工作分析,工作分析一词由此产生。 4工作分析最广泛的用途是用来建立甄选标准。 5期望理论中,激励力量指调动个体积极性的强度,效价指所要达到的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来说具有的价值和重要性,而期望值则是指主观上对于一定的工作行为与努力能够导致任务达成和需要满足的可能性(或概率)的预期。因此,目标价值越重要,实现目标的概率越高,激发的动机就越强烈。 6激励型工作设计方法即以工作内容为主导的方法。 7应聘率除可反映申请人的数量外,同时也可以反映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情况和空缺职位的吸引力。 8结构化面试最大的优点是灵活性较强,主考官可以针对某一问题深入询问。 9工作日志法也称现场工作日志法,是工作承担者按照时间顺序详细记录在一段时间内(一天、一个月或者一个工作周期)所从事的各项工作活动或任务,以及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的方法。 10学习型组织培训模式强调以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提出的“五项修炼”基本原则。 11雇员介人及其职业锚是固定不变的。 12通过KPI可以落实组织目标和业务重点,传递组织的价值导向,有效激励员工为组织战略目标共同努力。 13人力资源的再生性,它基于人口的再生产和劳动力的再生产,通过人口总体内个体的不断更替和“劳动力损耗一劳动力生产一劳动力再次损耗一劳动力再次生产”的过程予以实现。 14影响组织薪酬的因素很多,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外在环境因素、组织内在因素与个体自身因素。 15企业文化是指以先进文化为主导的各种文化要素与文化因素在组织中的反映、表现及其特征的总和。 16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17达到法定的劳动年龄人口都属于劳动力 18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取决于人,而人能否发挥其能力取决于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19计时工资制、提成制都是不完全绩效薪酬。 20主观判断法又称为专家评估法。 21档案资料分析法是通过预测组织内部人员转移来预测内部人员供给的方法,它根据组织以往各类人员之间流动比率的概率来推断未来各类人员数量的分布。 22观察法的优点在于工作量小,成本相对较低。 23评估培训效果有四个基本的环节:反映、学习、行为迁移和结果,即评估培训项目促进受训员工学习的程度,影响受训员工工作行为的程度以及影响组织基本绩效的程度。 24职位分析问卷法是一项基于计算机并以人妁基础的系统性职位分析方法。 25工作丰富化,即对工作范围的水平扩展,主要是扩大员工工作范围,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工作种类。 26生物型工作设计方法所关注的则是人类的心理能力和心理局限。 27猎头公司专门为雇主搜寻和推荐高级管理人才和关键技术人员。 28人均招聘成本=总经费/应聘人数。 29压力面试目的是了解应聘者承受压力、控制情绪的能力,以及应聘者的应变能力和解决紧急问题的能力。 30所谓个性测试,是指在控制的情境下向应试者提供一组标准化达标刺激以所引起的反应为代表行为的样本,从而对其个人行为作出评价。 31职业生涯规划也称职业规划,就是指一个人对一生的各阶段所从事的工作、职务或职业发展道路进行的设计或计划。32绩效管理是管理者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以及工作产出能够与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的过程。 33薪酬系统的设计对内应具有公平性,对外应具有竞争性。 34传统的人事管理是以“事”为中心,注重的是控制与管理人,不但研究“人的事”,而且研究“人本身”。 35人力资源的需求预测技术和供给预测技术则成为人力资源规划是否高效的关键所在。 36比率分析法是根据某种可变指标与所需人数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预测的方法。 37航海日志、维修记录、特殊活动的记录片等都属于观察法。 38工作扩大化,即对工作责任的垂直深化,可使员工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一种成就感、以同感、责任感。 39知觉运动型工作设计方法所关注的是人的身体能力和身体局限。 40招聘广告的设计应力求达到“AIDA”原则:即吸引注意、激发兴趣、创造愿望和促使行动。 41录用率越低,表明被录用人员的素质越低。 42非结构化面试的面试结构具有可比性,有利于人才选拔。 43晕轮效应,主考官根据某人所在的团体知觉为基础看待应聘者。 44人力资源管理通过规划、招聘、甄选、培训、考核、报酬等各种技术和方法,有效地运用人力资源来达成组织目标的活动。45目标管理法的假设是:绩效衡量过程中不但要考虑主观因素,更要考虑工作结果。

理论宣讲工作制度

“大讲堂”宣讲工作责任制 1、、将“大讲堂”宣讲工作列入全镇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了基层党组织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理论宣讲领导机制。 2、镇党委讲师团具体负责全镇“大讲堂”宣讲工作。每年召开宣讲座谈会,研究全年宣讲工作。 3、建立信息上报制度,各基层单位及时将宣讲课题、宣讲人员及听讲人数等情况上报镇党委讲师团,使镇委讲师团及时掌握基层理论宣讲实际情况,为制定理论宣讲工作计划提供基础材料。 4、建立宣讲工作督查考核和奖励制度,将宣讲工作纳入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对宣讲工作突出的基层单位和宣讲人员进行表彰奖励。

理论专题调研制度 1、镇党委讲师团必须坚持在“大讲堂”宣讲活动开展前,了解基层单位理论学习需求情况,根据基层理论学习需要确定宣讲内容和宣讲方式。 2、调研方式为深入基层开展专题调研,或利用网络、发放调查表等方式进行。

宣讲协调服务机制 1、为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必须保证理论宣讲的师资力量。为规范教员管理,建立了镇党委讲师团及基层理论工作者信息库,实行宣讲课题登记制度。 2、宣讲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挥教员特长,安排宣讲课题。 3、镇党委讲师团根据全年理论宣传重点,定期向基层印发宣讲课题,方便基层单位按需选题。 4、为保证教员及基层理论宣讲人员理论宣讲的政策性和原则性,对重要的理论宣讲课题,镇党委讲师团统一印发宣讲提纲,规范宣讲内容。

“点菜制”理论宣讲制度 1、“点菜制”将上级“要求学什么”与基层“需要学 什么”有机结合,由“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提高基层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镇党委讲师团根据上级要求和全镇理论学习重点, 确定党员干部学习必选课题,即“主菜”;同时,根据调研结果和基层要求确定学习的自选课题,即“副菜”。镇党委讲师团对主、副菜进行搭配,制成宣讲课题“菜单”,年初印发到全镇各基层党组织,供基层单位选择。 3、镇党委讲师团根据基层“点菜”情况,协调教员送 理论宣讲上门。

何为“社会工作理论”与“社会工作理论”为何

何为“社会工作理论”与“社会工作理论”为何摘要:社会工作理论是现代社会工作产生的重要的标志,为我们社会工作的实践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方法论,为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理论是社会工作前行的指南针,我国的社会工作发展的相对于西方的社会工作发展的时间较晚,但是发展的进程是很快的,我国的学者也在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基础上改进成了适合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理论用于知道我国的社会工作。从而使我国的社会工作得以发展的很快。 关键字: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是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标志,更是为社工实践提供了方法和原则。是关于社会工作理念、社会工作实践的系统化的观点、是关于社会工作专业的性质、目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论。社会工作理论主要是指:社会工作中所运用的各种理论用来描述和解释案主问题及成因;预测变化及其条件;指引改变的方向和介入行动。 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功能。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协助解决的问题的性质和原因。根据其对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与成因所做的解释,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提出一套达到上述目标的实务工作、技巧以及模式。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活动。社会工作实务包括一系列的的决定:是什么事?(what is the matter?)。情况怎样?(what is going on?)。得做什么?(what is to be done?)。如何做?(how is it to be done?)。做到了吗?(has it be done?)。所有的着一切都依赖于它所持的理论。理论就是一系列的看法,由概念、分类、观点、原理等所组成的,用来描述、解释、预测、控制所带来的改变。人在清醒地行动时皆有理论,区别只在于所持的理论的形态:外显的理论,隐含的理论。理论的“外显化”有助于沟通和检测。 西方的社会工作理论也是很完善和齐全的。西方的社会工作理论发展到现在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为我国的社会工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所以本文介绍一下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主要的

人职匹配理论

人—职匹配理论即关于人的个性特征与职业性质一致的理论。其基本思想是,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而侮一种职业由于其工作性质、环境、条件、方式的不同,对工作者的能力、知识、技能、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等有不同的要求。进行职业决策(如选拔、安置、职业指导)时,就要根据一个人的个性特征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职业种类,即进行人一职匹配。如果匹配得好,则个人的特征与职业环境协调一致,工作效率和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为提高。反之则工作效率和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很低。因此,对于组织和个体来说,进行恰当的人职匹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进行人一职匹配的前提之一是必须对人的个体的特性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而人才测评是了解个体特征的最有效方法。所以人一职匹配理论是现代人才测评的理论基础。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特性一因素论”和“人格类型论”。 1、特性一因素论 特性一因素论(Trait-Factor Theory)的渊源可追溯到18世纪的心理学的研究,直接建立在帕森斯(F.Parsons)关于职业指导三要素思想之上,由美国职业心理学家威廉斯(E. G. Wil lianson)发展而形成。 特性一因素论认为个别差异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个人心理与行为中,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能力模式和人格特质,而某种能力模式及人格模式又与某些特定职业存在着相关。每种人格模式的个人都有其相适应的职业,人人都有选择职业的机会,人的特性又是可以客观

测量的。帕森斯提出职业指导由三步(要素)组成。 第一步是评价求职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特性)。通过心理测量及其它测评手段,获得有关求职者的身体状况、能力倾向、兴趣爱好、气质与性格等方面的个人资料,并通过会谈、调查等方法获得有关求职者的家庭背景、学业成绩、工作经历等情况,并对这些资料进行评价。 第二步是分析各种职业对人的要求〔因素),并向求职者提供有关的职业信息.包括①职业的性质、工资待遇、工作条件以及晋升的可能性:②求职的最低条件,诸如学历要求、所需的专业训练、身体要求、年龄、各种能力以及其它心理特点的要求;③为准备就业而设置的教育课程计划,以及提供这种训练的教育机构、学习年限、入学资格和费用等;④就业机会。 第三步是人一职匹配。指导人员在了解求职者的特性和职业的各项指标的基础上,帮助求职者进行比较分析,以便选择一种适合其个人特点又有可能得到并能在职业上取得成功的职业。 特性一因素强调个人的所具有的特性与职业所需要的素质与技能(因素)之间的协调和匹配。为了对个体的特性进行深入详细的了解与掌握,特性一因素论十分重视人才测评的作用,可以说,特性一因素论进行职业指导是以对人的特性的测评为基本前提。它首先提出了在职业决策中进行人一职匹配的思想。故这一理论奠定了人才测评理论的理论基础,推动了人才测评在职业选拔与指导中的运用和发展。 2、人格类型理论

工作计划2021宣传部理论工作计划

XX宣传部理论工作计划 XX年宣传工作计划 1、XX年宣传工作计划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每个部门都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宣传部,由于其工作的性质和本身的功能,决定了它不仅要遵循系领导及团总支的旨意,而且要配合其他部门开展各种活动。所以不论怎样,宣传部总是充当着一个鼓号手,一个开路先锋的作用,所以,这是一项重要但完成起来需要特别认真完成的工作。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本部门活动计划及工作展望 1?新生人学之际,积极配合系各部门做好新生接送的一系列工作,并做好大一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强化本系黑板报、宣传栏、海报等本职工作. 2?负责本学期的数计系各部举办活动以及所有的其它部门工作的具体时间、地点、内容的通知。 3?重大节日的宣传工作。在确定具体日期后,根据需要做好文化节日的对外宣传。 4?和网络部合作,在网上做好数计系重大事件的宣传工作。及时,完整地把数计系各重要活动粘贴到网上,使同学们能了解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进展过程。 5?配合系领导、副书记以及学生会主席做好对外联系工作,举办一系列的主题宣传活动。 6?对本学期的各项宣传工作进行备案。尽量详细、完整地把宣传工作

记录保存下来并和各部门密切合作,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展宣传工作。7?提高本部门各成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素质,在提高工作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使宣传部的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 8?配合所有其他兄弟部门不可预见的活动的宣传,确保我系每项学生活动的顺利开展。由于宣传部的工作多难免会有冲突,所以为使宣传工作到位,希望其他部门提前通知我部,以便本部门有更充分的时间去设计,创作。 9?适时开展书法、板报、绘画等形式灵活的比赛,充分挖掘同学们的宣传才华,加强系文化氛围,开发出一片新的宣传阵地。如:节日贺卡设计比赛。为表达对父母和老师的尊敬和感谢,在父亲节、母亲节和教师节前,在全系征集各类优秀贺卡。这不仅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创新意识,还可以调起同学们对父母和老师们的感激之情,让他们自己敬一份孝心。 以上就是宣传部对工作的计划、展望,请领导审阅。 2、xx年公司宣传工作计划 为统一思想,提高员工素质,增强凝聚力,塑造公司良好形象,更好地做好新形势下的企业宣传工作,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增强企业凝聚力,突出企业精神的培育,把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为公司的发展鼓与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好舆论阵地的作用,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社会工作理论、方法梳理

行为 与社会环境人生发展阶 段理论 弗洛伊 德 人格发展阶段 论 口唇(1)-肛门(3)-性器(6)-潜伏(青春)-生殖(青春 -成年)性驱力是人格发展主动力 埃里克 森 心理社会发展 理论 强调青少年时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并认为这是自我发展的关键 环节 皮亚杰 认识世界三原 则 运用组织、同化、顺应 科尔伯 格 道德发展阶段 论 前习俗(惩罚、服从,天真享乐)习俗(好孩子定向、维护权威、 秩序)、后习俗(社会契约定向、普通伦理) 人生 发展 阶段 特征 婴 幼 儿 大脑发育迅 速、动作发展 快、逐步掌握 行走操作 感觉运动阶段,随 意性过渡到目标 取向,形成符号思 维 形成依恋额阶 段 开始寻求自主性,失败羞愧怀 疑能力,成功形成“意志”美 德 儿 童 脑接近成人, 动作熟练协调 增长 语言记忆力增强, 开始具体化逻辑 思维 朋辈成为生活 部分,自我概念 形成 面临主动性、内疚感冲突 青 少 年 二性征,生理 机能日益成熟 叛逆转稳定,形成 价值观、人生观、 处事方法 学校是阵地, 家、校、友影响 大 自我认同角色混合 成 年 生理机能高峰 渐衰退,出现 更年期综合症 认识、操作力上 升,心智活跃,特 长在工作中得以 体现 建立社会角色, 始真正承担公 民责任义务 亲密对孤独,繁殖对停滞。(婚 姻、精神、健康、就业问题) 老 年 记忆力下降, 老年疾病,身 体依赖他人 思维偏重回忆、角 色转变和发挥预 热的认知 社会角色变化; 参与减少,走向 封闭,地位下降 自我整合与绝望;“无用论”; 孤独感;疾病等 社会工作理论理论分类与功 能 功能(对于社工专业来说,首先在于帮助专业建立权 威地位,取得合法性) ——解释、预测、确定干预的方法和模式、发展新的 理论 社工就是找助人办法途径;社工理 论=社工理念、实践观点 佩恩:(现代+后现代)社工理论 =为实践服务+实践 精神分析论 的应用 1887年,催眠治疗歇斯底里;二十20“儿童引导”、、“精神分析洪流”,提供契机; 二十60,成为临床主导 观点 人的心灵构成(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人格构成(本我+自我+超我);性 心理发展五阶段(口腔+肛门+性蕾+潜伏+生殖); 原则 个别化原则——签订治疗协议——安全与支持的环境——自由联想——倾听和同 感 应用 治疗过 程 治疗情境建立(设施态度中立分析)+关系建立(让其感受安全支持)+ 治疗性对话(自由联想、治疗性倾听、诠释过程) 精神分析论在工作领域应用的衰落。衰落,但根本性影响仍不可否认 认知行为理 论 理论基 础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 射学说 基本取向心理与行为分离 主要观 点 认知、情绪、行为三者中,认知扮演中介、协调作用 认知的形成受“自动思考”机制的影响——积累形成的固有模式,不经大脑而按 既有行动

匹配理论

1.匹配理论 低频电路中,从波长与器件或传输线的尺寸关系来看,信号传输中的相位与幅度近似不变,所以对传输线没太大要求,也就不需要考虑匹配理论。 但随着工作频率的升高,波长随之减短。对于由信号源、传输线及负载所组成的传输系统,为了提高传输效率,保持信号源工作的稳定性以及提高传输线的功率容量,希望微波源给出最大功率,同时负载吸收全部入射波功率,要求没有或很少有返回信号源的波。这就要实现两方面的匹配:一是源的匹配,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从微波源取出最大的功率;二是负载的匹配,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消除负载的反射,使负载得到最大的功率。前者要求信号源内阻与传输线输入阻抗实现共轭匹配,后者要求负载与传输线实现无反射匹配。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考虑传输线的因素。 (1) 微波源的共轭匹配 参照图1(a)所示的微波功率装置,其中微波源通过一段传输线与负载相连接。 图1 采用等效电路方法进行分析,分别取负载和能源的参考面0T 和1T ,如图1(a)所示。 0T 面上的负载阻抗为000jX R Z +=;相对于1T 面将微波源用等效电压源E 及其内阻抗i i i jX R Z +=来代替,这样就得到如图1(b)所示的等效电路。这个等效电路还可以进一 步简化,为此将0T 面的负载阻抗0Z 利用传输线理论中求输入阻抗的公式转换到参考面1T 上来,即求出从1T 面向右看的输入阻抗为: l tg jZ Z l tg jZ Z Z jX R Z c c c ββ00111++=+= 这样就得到了如图1(c)所示的等效电路。这是集总参数的电路了,可直接求出回路的电流为:

) ()(111X X j R R E Z Z E I i i i +++= += ? ? ? 微波源输出到负载1Z 上的有功功率为: 2 12 11 2 1) ()(2 1X X R R R E I I R P i i +++= = ?* ? 由于当传输线的长度l 不太长时,其损耗可以忽略,所以P 即为传输线终端负载0Z 所 吸收的功率。因此问题归结为在? E 和i Z 不变的条件下求P 的极大值,先对变量1X 求极值,令: 0221 =X P 则 01=+X X i 或 1X X i -= 再对变量1R 求极值,令: 0221 =??R P 则 01=-R R i 或 i R R =1 所以,微波源输出最大功率的条件为: * =-=+=i i i Z jX R jX R Z 111 由此看来,微波源给出最大功率的条件是:在同一参考面上向负载看去的输入阻抗1 Z 应与微波源的内阻抗i Z 互为共轭复数,即* =i Z Z 1,这个条件称为共轭匹配。 (2) 无反射匹配 无反射匹配要求负载阻抗与传输线特性阻抗相等,此时负载吸收全部入射波功率,线上电压及电流呈行波分布。 无反射匹配的条件应用于传输线始端时,由于无耗传输线特性阻抗为实数,因此要求信号源内阻为纯电阻,若两者相等,则始端实现无反射的信号源为匹配信号源。当传输线始端接匹配信号源时,即使负载与传输线不匹配,负载的反射波也将被匹配信号源所吸收,始端不再产生新的反射。 由于共轭匹配和无反射匹配的实现条件不同,故两种匹配不一定能同时实现。只有信号源内阻、负载阻抗与传输线特性阻抗都相等且均为纯电阻时,才能同时实现共轭匹配和无反射匹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