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粱红色素稳定性研究

高粱红色素稳定性研究

高粱红色素稳定性研究
高粱红色素稳定性研究

高粱红色素稳定性研究

陈金娥,刘丽琴,张海容*

(忻州师范学院生化分析技术研究所,陕西忻州)030400、、、、、

摘要:通过对不同条件下高粱红色素特征吸光值变化的研究,探讨其在不同光照温度pH 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蔗糖等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试验结表明:糖溶液光照对其影响较小;在不同的pH 条件下稳定性不同;离子中Ca Na K 对该色素的稳定性较好,并有不同程度的护色效果,Al 和Zn 对其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Cu、、

对其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或破坏作用;氧化剂和还原剂对其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关键词:高粱红;高粱红色素;稳定性

Abstract: The stability of red pigment of sorghum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 conditions, such as light,temperature, pH, oxidant, reducing agent, metal-ion, and sugar was investigated by spectrophotometer. The result suggested that the sugar solution, light, oxidant, and reducing agent have a small effect on the stability of red pigment of sorghum; the stability is difference under different pH condition; the Al and Zn exhibit a intensification effect on the stability of red pigment of sorghum and has the varying degree the protective function, the Ca , Na , and K have a little influence to the stability of red pigment of sorghum, Cu has a intensive influence or destructive effect to the stability of red pigmen tof sorghum.

Keywords:sorghum red;red pigment of sorghum; stability

高粱又名蜀黍秫秫芦粟茭子等,高粱红是从高粱壳中提取的,利用这些废弃物提取天然高粱红色素[1-3] ,来源方便成本低廉供应丰富加工工艺简单安全无毒色泽自然.现在市面上许多食品添加剂仍使用人工合成色素,合成色素虽然色泽鲜艳,性质稳定,但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自身健康的重视,合成色素被天然色素所完全取代是大势所趋,因为天然色素使用安全无毒,稳定性能良好,色调自然,颜色逼真且具有相当的营养和医疗保健作用而备受人们推崇[4-5] ,高粱红色素可应用于熟肉制品果冻饮料糕点彩装畜产品水产品及植物蛋白着色[6]。近年来,由于环保意识的增强,天然色素已日益深入人心。因此,高粱红作为天然染料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7]。

1 试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1.1.1试剂

硝酸锌氯化铜蔗糖(分析纯):北京化工厂;氯化钠醋酸(分析纯):天津化学试剂三厂;氯化钾(分析纯):成都临江化工厂;磷酸硝酸铝:化学纯;硼酸(分析纯):济南试剂总厂;氢氧化钠(分析纯)、过氧化氢、(分析纯)、无水乙醇(分析纯)、乙醇(分析纯)、95 % 氯化钙:天津市北辰方正试剂厂;抗坏血酸(分析纯):北京化学试剂公司。

1.1.2仪器

UV-2550 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KQ-100DB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生仪器有限公司;HH—2 数显恒温水浴锅:江苏省金坛市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电子分析天平:AB204—N Metter-ToLedo DZ-1A Group;型真空干燥箱: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722S 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青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旋转式蒸发器:上海安亭电子仪器厂;RE -52 SHZ—D 循环水式真空泵:河南巩义市峪华中仪器厂;精密数显酸度计:上海达仪器有限公司;TES 1330 DigitalLuxMeter:泰仕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1.2 试样制备

1.2.1高粱红色素的提取

称取10 g的高粱壳为原料,放入具塞锥形瓶中,加入100 mL50 %乙醇在40 ℃90 W的条件下超声提取,抽滤,将残渣放入相同条件再次提取30 min,合并两次提取液,浓缩,调节

浓缩液的pH至4~5,离心,去上清液,烘干,得高粱红色素产品。

三酸缓溶液的配制1.2.2

准确称取硼酸;(H3BO4)2.474 5g;准确量取①(H3BO4)2.474 5g ②的磷酸;准确量取

2.71mL85%(HPO) ③ 2.35mL 36%乙酸;将硼酸溶解,同磷酸乙酸一并加入,(HAc)

④、定容至在三酸缓冲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1 000 mL。0.2 mol/LNaOH 溶液来调节酸碱度,从而配制不同pH 缓冲溶液。

1.3高粱红色素的光谱特性

准确称取高粱红色素,用乙醇溶0.060 0 g 60 %解,稀释定容至,充分摇匀后,以乙醇作参100mL 60 %比液,比色皿厚度为,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扫描,1 cm测定其最大吸收峰。

1.4高粱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1.4.1温度对高粱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称取的高粱红色素,用乙醇定容至0.0300g 60%,制成高粱红色素溶液,取等量溶液分别于100 mL 25室温的恒温水浴中,用可见分光光( )、40、60、80℃1.5h度计在其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值,并目测其颜色变化情况,以此来判断温度对高粱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1.4.2光照对高粱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分别用比色管取的高粱红色素溶液支,支10mL 8 4放置于室外日光照射,用光TES 1330 Digital Lux Meter4 1 h量计测定光强度,支放于室内自然光下,每隔测。定吸光值,并目测其颜色变化情况

1.4.3 pH值对高粱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采用不同三酸缓冲液研究酸碱性对高粱红色pH素稳定性影响分别量取高粱红色素溶液与。5mL 5mL不同pH三酸缓冲液充分混合;对照为 5 mL 高粱红色素溶液与超纯水的混合液,在室温条件下放置5mL 1.5h后,测定其吸光值,并目测其颜色变化情况。

1.4.4 氧化剂对高粱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分别量取的2 2 溶液30 % HO 0.5、1.0、1.5、2.0、2.5、3.0、3.5、4.0、4.5、5.0 mL 加入到高粱红色素溶液5 mL中,对照液为高粱红色素溶液与超纯水的5 mL 5mL混合液,在室温条件下放置后,测定其吸光值,并1.5 h目测其颜色变化情况。

1.4.5 还原剂对高粱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分别量取的溶液2.5 % Vc 0.2、0.4、0.8、1.0、1.5、2.0、2.5、3.0 mL 加入到高粱红色素溶液中,对照5 mL液为高粱红色素溶液与超纯水的混合液,5 mL 5mL在室温条件下放置后,测定其吸光值,并目测其1.5 h颜色变化情况。

1.4.6 蔗糖对高粱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分别量取的蔗糖溶液8 g/L 0.2、0.4、0.8、1.0、1.5、2.0、2.5、3.0 mL 加入到高粱红色素溶液中,对照5 mL液为高粱红色素溶液与超纯水的混合液,5 mL 5 mL

在室温条件下放置后,测定其吸光值,并目测其1.5 h颜色变化情况。

1.4.7 金属离子对高粱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分别取硝酸铝溶液分别为(0.2 mol/L) 0.2、1.0、1.5、2.0、2.5、3.0 mL 加入到高粱红色素溶液中,对照5 mL液为高粱红色素溶液与超纯水的混合液,5mL 5 mL在室温条件下放置后,测定其吸光值,并目测其1.5 h颜色变化情况用相同的方法测钙离子,锌离子,钠离。子,钾离子,铜离子对高粱红色素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粱红色素的光谱特性

由高粱红色素的光谱特性可知,高粱红色素在480 nm~485 nm 之间有一最大吸收峰,以下实验的测定波长选择为482nm。

2.2 温度对高粱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见图 )

1

图1温度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0.75

0.8

0.85

0.9

0.95

1

1.05

1.1

2040

6080温度℃

吸光度A

从图1色素在 时吸光值变化较大,从1 20 ℃~40 ℃溶液的颜色来看,无明显的颜色变化,仍然为橙红色,较稳定;当温度升高到 时,吸光值下降幅度40℃~80℃明显减少,颜色仍无明显的变化,说明在此温度范围内,色素较稳定。

2.3 光照对高粱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见图 )

2

2

从图2可看出,室内自然光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变化吸光度几乎没发生变化,颜色无明显的变化,说明室内自然光对高粱红色素的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光照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变化吸光度值有减少的趋势,但变化不是很大,溶液的颜色变化也很小,说明光照对高粱

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2.4 pH 3值对高粱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见图)

从图3可看出,高粱红色素在不同值条件下,3 pH其吸光值有一定的差异,当值在范围内时,吸pH 2~6光值下降较为明显,在为范围内时,其吸光值pH 6~11

2~11 。

逐渐上升,在之间溶液的颜色由橙红色变为红色

2.5 氧化剂对高粱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从图4可看出,高粱红色素溶液在有不同浓度的氧化剂存在时,其吸光度值呈下降趋势,颜色为橙红。色,无明显变化,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上因此该色素在氧化剂中较稳定,说明该高粱红色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特性

2.6 还原剂对高粱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见图)5

从图5可看出,存在不同浓度的还原剂抗坏血酸5 ( )时,高粱红色素溶液吸光度逐渐上升其颜色没有明显变化总体来讲,高粱红色素在还原剂抗坏血酸溶液中。是较稳定的

2.7 蔗糖对高粱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见图)6

从图6可看出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对该色素影响不大,色素溶液的颜色也无变化,表明高粱红色素溶液存在蔗糖时其稳定性较好

2.8 金属离子对高粱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见图)7

从图可看出,种金属离子对高粱红色素均有

7 6

不同程度地影响,在色素液的吸光值及颜色变化上,影响效应不同高粱红色素溶液在存在不同浓度的金属

2+ + +

离子中时,吸光度值变化不大,其颜色没Ca 、Na 、K

2+ + +有明显变化,均为橙红色,金属离子中对Ca 、Na 、K该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高粱红色素溶液在存在不3+ 2+同浓度的金属离子中时,吸光度值增大,但其Al 、Zn3+ 2+颜色没有明显变化,均为橙红色,和有一定的Al Zn2+增色作用不同浓度的中高粱红色素溶液吸光度; Cu ,2+值有较大的变化,由棕红色变为棕色,说明与对高Cu粱红色素有化学反应发生而变性其颜色发生明显变,化,其稳定性有强烈的影响或破坏作用。

3、结论

通过对不同条件下高粱红色素特征吸光值变化的研究,探讨其在不同光照温度氧化剂还原剂pH、金属离子蔗糖的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高粱红色素对光照温度氧化剂还原剂蔗糖都比较稳定;对高粱红色素的影响较复杂,在范围内时,pH 2~6吸光值下降较为明显,随超过以后,其吸光值逐pH 6渐上升,有利于高粱红色素的稳定;对大多金属离子也比较稳定,是一种性能较好的色素。

参考文献:

[1] 周国海,于华忠,余志勇朝天椒中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7(2) 170-174

[2] 张兆俊,肖丽娟天然色素高粱红开发应用粮食与油脂,.[J].2005(5):40-41

[3] 王毅民,李师翁天然高粱红色素提取方法与性质的研究甘肃.[J].科学学报,:1996(2) 82-85

[4] 李传欣,李景琳,张华出口高粱红色素生产工艺的研究杂粮.[J].作物,:2000(2) 48-49

[5] 曹晓峰,卫建琮,刁海鹏高粱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食品科学.[J].2000 21(11) 19-21

[6]苗桂珍,陈维斌高粱壳红色素开发与利用杂粮作物,,..[J].2001 21(2):48-49

[7] 张海容,狄文婷,赵新瑞高粱红色素萃取方法的研究食品科学.[J].2006 27(3) 124-129

辣椒红色素的性质及应用

辣椒红色素别名辣椒红,是一种存在于成熟红辣椒果实中的四萜类橙红色色素,属类胡萝卜素类色素。辣椒红色素色泽鲜艳,色价高,着色力强,保色效果好,不仅广泛应用于水产品、肉类、糕点、色拉、罐头、饮料等各类食品的着色,还可以有效地延长仿真食品的货架期,而且安全性高。辣椒红素具有营养保健作用,并被现代科学证明具有抗癌、抗辐射等功能和很好的发展前景。 1 辣椒红色素的来源及性质 1.1 来源 辣椒红色素是由茄科的红辣椒果皮中得到的一种橙黄一橙红色的天然红色素,属于叶黄素类共轭多烯烃含氧衍生物,其主要成分为辣椒红素(capsanthin)和辣椒玉红素(capsorubin)。它在被提取前,贮存在辣椒果实的完整细胞组织中,由于有细胞膜及细胞内某些成分的保护并形成脂类,当辣椒红色素被提取出来以后,由于失去了细胞膜等生物保护机制,辣椒红色素在有氧条件下会产生自氧化反应,而且外界因素会加速其氧化分解而褪色。辣椒的辣味素和辣椒红素等的含量会因辣椒品种、产地、采收期及干燥条件等不同而异。目前提取的辣椒红色素大部分是以辣椒红素和辣椒玉红素为主体的混合物。 1.2 性质 辣椒红色素是具有特殊气味的深红色黏性油状液体,无辣味,但有辣香味。辣椒红色素溶于大多数非挥发性油,部分溶于乙醇、丙酮、正乙烷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和甘油,对可见光稳定,在紫外线下易褪色,Fe3+,Cu2+,CO2+可促其褪色,遇Pb3+可形成沉淀。 纯的辣椒红色素是有光泽的深红色针状结晶,呈橙红、橙黄色调,属类胡萝卜素类色素,主要成分及含量为:辣椒红素约50%,辣椒玉红素约8.3%,玉米黄质约14%,β-胡萝卜素约13.9%,隐辣椒质约5.5%,此外还有辣椒黄素、堇莱黄素、辣椒色素脂肪酸酯、辣椒红素乙二酸酯、辣椒红素二软脂酸酯等,可用作食用红色色素,未酯化辣椒红素的生物利用率高于酯化辣椒红素。辣椒果实在成熟过程的不同时期,各种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叶黄素、玉米黄质、辣椒红素)含量不同,其中在其生长过程的第9周时(自开花起计算),辣椒红素的含量为19 000 μg/100 g,占总类胡萝卜素的60%。 2 辣椒红色素的应用 从辣椒中提取的天然色素,其安全性已得到世界公认。联合同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辣椒红色素列为A类色素,在使用中不加以限量。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辣椒红色素既可用于油性食品、调味汁、水产品加工、蔬菜制品、果冻、冰淇淋、奶油、人造奶油、干酪、色拉、调味酱、米制品、烘烤食品等食品加工中,还可广泛应用于饲料、仿真食品、预防辐射、化妆品和制药业中。目前,日本对辣椒红色素的年需求量约260 t,年销售额约23亿日元;美国包括辣椒红素在内的天然色素的年销售额已超过2亿美元闭;我国既是辣椒红色素原料的生产大同,又是红色素的需求大国。因此,开发和应用辣椒红色素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2.1 辣椒红色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辣椒红色素用于饮料、果冻、酱油及糖等食品时,不仅对人体无毒副作用,而且可增加人体内类胡萝卜素类化合物,有一定的营养价值。辣椒红色素的使用特点是:着色均匀,性质较稳定,色泽鲜艳明快、光亮度好,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酱油等食品中的应用效果更佳。 有学者研究了辣椒红色素在食品中的上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食品放置3个月后,表面几乎无漂浮分层等现象发生,烹调鱼的汤汁色红。 日本和我国均研制出既具有良好稳定性,又具有优异着色效果,制造方便,不需要添加剂的饮料用辣椒色素制剂。 2.2 辣椒红色素在仿真食品中的应用

姜黄中姜黄素_去甲氧基姜黄素_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光稳定性分析_赵欣

姜黄中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光稳定性分析 赵欣1,王爱里1,袁园2,袁丹1* 1. 沈阳药科大学中药学院,辽宁沈阳 110016 2. 武警四川总队医院,四川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研究姜黄中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光稳定性,并对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光化学反应产物进行考察。方法姜黄的甲醇提取液于棕色量瓶储存,在自然光/避光条件下放置0、1、2、4、6、8 h后,HPLC 法测定其指标成分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量的变化;LC-MS法分析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光化学反应产物。结果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在自然光/避光条件下均有良好的稳定性;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在避光条件下稳定,见光条件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结论姜黄素和去甲氧基姜黄素具有良好稳定性,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在自然光照射下不稳定,因此,姜黄药材分析供试液应于棕色量瓶中避光保存。 关键词: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光稳定性;HPLC;LC-MS 中图分类号:R286.0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3)10 - 1338 - 04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13.10.026 Photostability of curcumine, demethoxycurcumin, and bisdemethoxycurcumin in rhizomes of Curcuma longa ZHAO Xin1, WANG Ai-li1, YUAN Yuan2, YUAN Dan1 1.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16, China 2. Sichuan Police General Hospital, Leshan 61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hotostability of curcumin (Cur), demethoxycurcumin (DMCur), and bisdemethoxycurcumin (BDMCur) in the rhizomes of Curcuma longa, and to investigate the photochemical conversion product of BDMCur. Methods The stock solution of the extracts from the rhizomes of C. longa was kept in brown volumetric flasks. Then the absorbances of Cur, DMCur, and BDMCur were determined by HPLC analysis, and the solutions were placed in the daylight or daylight/dark conditions for 0, 1, 2, 4, 6, and 8 h. The photochemical conversion products of BCMCur were detected by LC-MS analysis. Results Both Cur and DMCur were stable in the daylight and daylight/dark conditions. BDMCur was liable to photochemical reaction in the daylight condition. Conclusion Both Cur and DMCur have good photostabilities, but BDMCur is not stable in daylight condition. As a result, the sample solution of the rhizomes of C. longa should be conserved in dark. Key words: curcumin; demethoxycurcumin; bisdemethoxycurcumin; photostability; HPLC; LC-MS 姜黄中的有效成分姜黄素类化合物为姜黄属植物姜黄、郁金、莪术等干燥根茎的主要活性物质,包括姜黄素(curcumin, Cur)、去甲氧基姜黄素(demethoxycurcumin,DMCur)、双去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min,BDMCur)等。其安全性高,长期以来作为一种常用的天然色素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1]。这3种成分结构相近,具有多种相似的药理活性,如具有抗诱变、抗癌、抗炎、抗氧化、调血脂、保肝、利胆等活性[2-4]。但3种成分药理活性也有所区别,如抗诱变、抗癌方面,以姜黄素活性最强;调血脂方面,以去甲氧基姜黄素的活性最强;而利胆及对内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面,均以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活性最强[5-7]。对去甲氧基姜黄素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药理活性的研究日益引起重视。但姜黄素类化合物不稳定,易受温度、光线、湿度、pH等影响。 收稿日期:2012-09-2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辽宁省国家创新药物孵化(本溪)基地建设”课题(2010ZX09401-304-504) 作者简介:赵欣(1980—),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药质量评价及中药成分代谢研究。Tel: (024)23986502 E-mail: lvjingsy@https://www.doczj.com/doc/d711787965.html, *通信作者 袁 丹 Tel: (024)23986502 E-mail: yuandan_kampo@https://www.doczj.com/doc/d711787965.html,

稳定性考察方案

稳定性考察方案 制定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北京远策药业有限公司 目录 一、目的 二、范围 三、职责 四、产品介绍 五、药品稳定性考察信息表和检测方法依据 六、具体方案 1.产品批量的选择 2.考察条件、时间 3.样品测试时限的要求 七、稳定性考察报告 1.考察报告内容的要求 2.偏差处理 3.报告的时限要求 4.报告程序 5.记录管理要求 6.档案保存期限 一、目的 药品的稳定性是指原料药及其制剂保持其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性质的能力。稳定性试验的目的是考察原料药、中间产品或制剂的性质在温度、湿度、光线等条件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和有效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并且通过持续稳定性考察可以监测在有效期内药品的质量,并确定药品可以或预期可以在标示的贮存条件下,符合质量标准的各项要求。

二、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成品及原液的考察。药品稳定性考察包括:加速试验和长期(持续)稳定性试验。长期(持续)稳定性考察主要针对市售包装产品,但也需兼顾待包装产品。例如,当待包装产品在完成包装前,还需要长期贮存时,应当在相应环境条件下,评估其对包装后产品稳定性的影响。此外,还应考虑到对贮存时间较长的中间产品进行考察。加速试验主要针对批量放大及上市后变更(如生产设备变更、原辅料变更、工艺调整等)时生产的产品的稳定性试验。 三、职责 质量保证部负责药品稳定性考察方案的起草、审核、实施过程的监督、数据的收集与报告的撰写; 质量控制部:负责药品稳定性考察的检验工作; 质量受权人:负责药品稳定性考察方案及报告的批准。 四、产品介绍: 将本年度需要做稳定性考察产品的信息如:产品名称、批号、规格、包装规格、考察数量、生产日期、有效期等详细信息填入《药品稳定性考察信息表》。

天然色素

众所周知日本是个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大国、也是天然色素应用技术非常成熟和先进的国家之一。日本也是个非常宗尚天然志向的国家、因此特别是在食品加工中所使用的添加剂特别是着色剂方面、都喜欢使用天然色素。日本的传统文化是从中国古代传播过去的,所以,日本的饮食文化同中国的饮食文化有着非常相似的可比拟性。特别是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和消费者的嗜好对中国的同行业来说都有很好的可参照性。如从方便面、到茶饮料等等都是日本几十年前就已经非普及了的食品,而在中国则是刚刚开始流行。所以本文就目前人们所关心的天然色素的特性和应用、安全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中日两国食用色素市场规模及其发展变化和趋势 日本市场的食用色素的市场规模从2000年的21940吨和销售金额315.8亿日元到2008年达22545吨1)、年销售金额将近330亿日元(按1元人民币=15日元换算、相当于22亿元),将近10年的时间里,不算其它价格的上涨因数,只维持了略微增加的趋势。然而,就2008年的数据来看,其中合成色素部分产量上只占了0.42%, 绝大部分都是天然色素。可见天然色素在日本的市场应用有多么广泛和普及。而且在日本已经是一个非常稳定和饱和的市场。不同的品种之间稍有波动之外,总的市场规模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在中国则刚好相反,从2000年的产量2.8万吨发展到2007年33万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生产量扩到了将近10倍。销售金额也将近27亿人民币。单从这数据上来看,确实是中国的食用色素市场发生了天翻复地的变化,也说明中国的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发展前景是非常巨大。另外也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天然色素的生产量是上来了,但是实际的使用还没有真正的开始。中国的大多数食品加工企业所用的食用色素都还是合成色素为主。所以天然色素在中国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但是其道路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二.天然色素的主要分类和性质 天然色素的主要可以按其分子结构和功能分为以下六大类 1.类胡萝卜素类(Carotenoids):胭脂树橙色素、栀子黄色素、胡萝卜素、辣椒红色素、叶黄素、蕃茄红色素等

姜黄素不同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姜黄素不同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作者:陈雁虹,秦波,张媛媛,程伟,吕圭源,叶祖光【摘要】目的对5种提取姜黄素的不同方法进行比较。方法以各法提取所得的姜黄素含量与得膏率作为评价指标,优选姜黄素的提取工艺。结果80 V 乙 醇温浸提取姜黄素所得的含量最高,为姜黄素的优选提取工艺。结论该法提取 姜黄素含量高,操作简单,稳定可行。 【关键词】姜黄;姜黄素;提取方法 姜黄(Curcuma longa L.)来源于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主要产于我国四川、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姜黄性温,味辛、苦,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作用,常用丁?胸胁刺痛、闭经、癥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等 [1]。姜黄的化学成分包括姜黄素类化合物(curcumins)、萜类化合物(Terpenoids)、留醇类化合物(sterols)、糖类化合物(Carbohydrates)及微量 元素等。其中姜黄素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姜黄素(curcumin)、去甲氧基姜黄素(demethoxy-curcumin)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mmin) [2]。姜黄素(C21H2006)为醇溶性二苯基庚烃类化合物,不溶于冷水,微溶丁?乙醚和苯,加热时溶于乙醇、乙二醇,易溶于冰醋酸和碱溶液。姜黄素在高温、强酸、强碱或强光环境中稳定性较差[3],因此提取温度不宜过高。目前,其主要提取方法有甲醇、乙醇有机溶剂提取法、碱水热提法、酶解提取法、外场辅助提取法

等,本实验选用碱水热提、酶解提取、乙醇回流提取、乙醇温浸提取、乙醇渗漉提 取5种方法,对各法提取所得的姜黄素含量与得膏率进行了考察比较,为姜黄素 的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1仪器与试药 FZ102微型植物试样粉碎机(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厂);DZKW-S-4电热恒 温水浴锅(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厂);DZF-6050真空干燥箱(上海一恒科技有 限公司);AB135-S电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Agilent 1100高 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姜黄(购于北京人卫中药饮片厂,四川产);姜黄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 品检定所,批号110823-200603);半纤维素酶(hemicellulase, Sigma);其他所 用试剂均为分析纯,HPLC分析所用试剂为色谱纯。 2 方法与结果 2. 1提取方法 2.1.1 姜黄碱水回流提取[2] 姜黄粉碎过40目筛,取50 g,加水,用1%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9. 2,丁-沸 水中提取3次,加水量分别为原药材重量的10、8、6倍。提取时间分别为60、54、 30 min。

辣椒红色素的分离提取

实验七辣椒红色素的分离提取 辣椒红色素(水溶、油溶) 是以辣椒为原料,采用科学方法提取、分离、精制而成的天然色素。主要成份为辣椒红素和辣椒玉红素(辣椒红素的分子式为C40H56O3,辣椒玉红素分子式为C40H56O4)为深红色油溶性液体,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耐光、热、酸、碱,且不受金属离子影响;溶于油脂和乙醇,亦可经特殊加工制成水溶性或水分散性色素。该产品富含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具保健功能。广泛应用于水产品、肉类、糕点、色拉、罐头、饮料等各类食品和医药的着色。 没有辣味、色泽鲜艳、性能稳定,耐热性、抗光性良好,不受PH值变化的影响,对油脂产品染色力强。本产品经反复除味、精制,虽有轻微的异味,添加在产品中,没有任何味道。 实验主要分为超声提取辣椒红素、柱层析提取辣椒红素、薄层层析提取辣椒红素三个板块。 超声提取辣椒红色素 一.实验原理: 1.辣椒红色素是从茄科植物红辣椒中提取出的天然色素。因其色调鲜艳、安全可靠并具有药理作用, 不仅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天然食品着色剂,而且被广泛应用于制药行业, 。但是辣椒粉是片状凹凸不平的纤维组织结构, 色素及其它脂溶性成分存在于纤维组织之内,, 采用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法需要耗费大量有机溶剂和时间才能提取完全。超声提取过程产生强烈的振动,搅拌, 与传统提取方式比较具有收率高、生产周期短、无需加加热。 2.旋转蒸发仪的工作原理:通过电子控制,使烧瓶在最适合速度下,恒速旋转以增大蒸发面积。通过真空泵使蒸发烧瓶处于负压状态。蒸发烧瓶在旋转同时置于水浴锅中恒温加热,瓶内溶液在负压下在旋转烧瓶内进行加热扩散蒸发。 二.实验仪器与材料: 材料:干红辣椒; 仪器:粉碎机,超声波清洗器,旋蒸仪,冰箱,锥形瓶,小试管,漏斗,封口膜,滤纸,试管夹,量筒,电子天平; 试剂:石油醚,丙酮。 三.实验步骤: 干红辣椒(去籽)→粉碎→辣椒粉1至2克→150ml锥形瓶中→70ml丙酮→封口→戳几个小眼→试管夹夹住→超声20min→过滤→旋蒸→茄形瓶中加3至4ml石油醚→标记→冰箱储存; 四.实验说明: 1.丙酮容易挥发且有毒害,实验中注意避免吸入过多; 2.超声提取中应保证锥形瓶直立,切勿斜倒让水流入; 3.加入石油醚在茄形瓶后来回震荡,尽量溶解附着在壁上的辣椒红素;

持续稳定性考察管理规程

标题持续稳定性考察管理规程 编制记载分发记载 起草人:年月日文件编码:发布号: 审核人:年月日分发部门:复印号: 批准人:年月日 质量部发布 生效日:年月日 目的:建立持续稳定性考察管理规程,对上市后生产的药品继续进行稳定性考察和研究,监测在有效期内药品的质量,为规范此项工作而建立管理规程。 范围:主要适用于市售包装药品以及待包装产品。 主责:质量部、质量控制实验室。 释义: 关联: 正文: 1 持续稳定性考察的目的: 是在有效期内监控药品质量,以发现药品与生产相关的稳定性问题(如杂质含量或溶出度特性的变化),并确定药品能够在标示的贮存条件下,符合质量标准的各项要求。 2 持续稳定性考察对象: 主要针对市售包装药品。但也需兼顾待包装产品。还应当考虑对贮存时间较长的中间产品进行考察。 3 稳定性考察方案:每个品种需要制定考察方案,考察方案应由质量受权人批准执行。 3.1 考察方案应涵盖药品有效期; 3.2 每种规格、每个生产批量药品的考察批次数;

3.3 制定考察项目、检验方法依据及合格标准; 3.4 容器密封系统的描述; 3.5 考察周期及检验频次; 3.6 贮存条件(采用与药品标示贮存条件相对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 长期稳定性试验标准条件)。 4 稳定性考察留样原则及批次数量: 4.1 产品批准上市后首次生产的前三批验证产品,对不同包装材料及包装规格的销售产品均要分别留样进行长期稳定性考察。 4.2 生产第二年起各年的产品,对生产的每种规格、每种内包装形式的药品,至少每年应当留取一批进行持续稳定性考察。 4.3 有重大变更或生产和包装有重大偏差的药品应当列入稳定性考察。改变原辅料、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变更、生产工艺、主要生产设备及其他影响药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变更时,应当对变更实施后生产的药品留样三批进行加速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 4.4 重新加工、返工或回收的批次,也应当留样进行加速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 4.5 考察样品留样数量:按照取样频次、考察项目、考察期内所需的全检量。 5 产品稳定性考察试验计划: 5.1 根据每年的生产情况,按要求填写每个品种“产品稳定性考察试验计划表”,按照计划进行稳定性试验管理。 5.2 产品稳定性考察试验计划表内容,产品名称、批号、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至、取样日期、检验时间、检验用量、考察目的、考察周期、考察期至。 5.3 样品提取要求: 5.3.1 样品必须按照稳定性试验计划从恒温恒湿箱和其他储存条件下按时取出,样品取样时间偏差范围:

常用天然色素的主要性质用途及蔬菜面配方

常用天然色素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及蔬菜面配方 天然色素应用技术推广实验室aingw@https://www.doczj.com/doc/d711787965.html, @精制辣椒红色素 性质:深红色黏性油状液体,有特殊气味,熔点176℃。溶于油脂,不溶于水;有较好的耐酸性和耐热性(160℃加热2h几乎不褪色),但耐光性较差;着色力强,色调因稀释浓度不同由浅黄色至橙黄色。用途:可用于罐头、冰淇淋、糕点上彩装、雪糕、冰棍、饼干、熟肉制品、人造蟹肉、酱料和糖果等的着色,还可用于医药和化妆品的着色,如药品糖衣的着色,为红色着色剂。 @精制萝卜红色素 性质:深红色无定型粉末,味微酸,易吸潮,吸潮后结块,但不影响食用效果;易氧化。易溶于水和含水乙醇。水溶液的色调随PH值而变化,在PH=2.0-8.0时,色调以此为橙红、粉红、鲜红、紫罗兰,PH=5.0时,颜色最浅。水溶液对热不稳定,随温度的升高,降解速度增快。 用途:用于酸性饮料、糖果、配制酒、果酱、调味酱、蜜饯、糕点彩装、糕点、冰淇淋、雪糕、果冻等的着色,为红色着色剂。 @精制红米红色素 性质:红色粉末或液体,溶于水、乙醇、丙二醇。稳定性好,耐热、耐光、耐储存,但不耐氧化剂。PH=1-6时呈红色,pH=7-12时变为淡褐色。长时间加热变为黄色。 用途:用于冰淇淋、糖果、配制酒、风味如饮料、饮料、焙烤食品等

的着色,为红色着色剂。 @精制红曲红色素 性质:红色或暗红色液体或粉末或糊状物,略带异臭。熔点165-192℃,易溶于水、乙醇,在PH4.0以下时溶解度降低。溶液为薄层呈鲜红色,厚层时呈黑褐色,并带有荧光。色调在PH=2-14内稳定,遇氯易褪色。耐热和耐酸性强,但经阳光直射可褪色。对蛋白质着色性能极好,一旦染着,虽经水洗,亦不掉色。 用途:可用于酒、糖果、熟肉制品、腐乳、雪糕、冰棍、冰淇淋、饼干、果冻、膨化食品、调味类罐头、酱菜、糕点、火腿的着色,也可用于医药和化妆品的着色,为红色着色剂。 @精制胭脂虫红色素 性质:在PH=4.5呈黄色;PH=5.0呈橙色;PH=5.5呈红色;PH=6.0呈紫红色;色素呈橙红色、红至紫色的区间的耐光性较好,而PH值约为4.5和7.0-7.5时耐光性较差。对热稳定性良好。 用途:可用作酒、水果浆、冷饮等液体饮料、糖果、糕点以及肉类、香肠等的着色剂,也可用在医药和化妆品中。 @精制紫草红色素 性质:紫褐色或紫红色外状晶体或黏稠状浸膏,带有紫草根药气味;若以软紫草为原料,则带有氨气味。溶于油脂及碱性水溶液,不溶于水。色调随PH值而变化,PH=4-6呈红色,PH=7层红紫色,PH=8呈紫色,PH=9呈蓝紫色PH=10呈蓝色。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油脂中呈鲜红色。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影响姜黄中姜黄素提取因素分析研究

影响姜黄中姜黄素因素的研究 摘要 以总姜黄素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优化乙醇法提取姜黄中姜黄素,用分光光度法对姜黄素提取液总姜黄素含量进行检测。考察了料液比、浸提时间、温度、乙醇浓度等因素对提取量的影响。 关键词姜黄素姜黄提取 1.前言 姜黄为姜科姜黄属植物姜黄的根茎。姜黄素是从姜科植物姜黄中提取的一种色素,也存在其它姜科植物中。姜黄素不仅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食用色素,而且还具有十分广泛的药用价值,现发现姜黄素具有利胆、降血脂、抗病毒、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防止衰老和延年益寿的作用。因此,研究姜黄中有效成分提取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取工艺的方法有很多,但存在着操作过程复杂、pH 值对有效成份的影响大、不易控制和不宜工业化大生产等缺点。 2.实验目的 研究以固液比、浸提时间、温度、乙醇浓度等因素对提取姜黄中总姜黄素的影响,确定正交实验考查范围,筛选出了优化工艺条件。 3.实验原理 姜黄素为橙黄色结晶粉末,味稍苦。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丙二醇,易溶于冰醋酸和碱溶液,对光、热、铁离子敏感,耐光性、耐热性、耐铁离子性较差。通过改变固液比、浸提时间、温度、乙醇浓度等因素,探究姜黄中总姜黄素主要由什么影响。 4.实验器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ml移液管、热恒温水浴锅、分析天平、离心机,50ml的容量瓶6个,250ml容量瓶一个,玻璃棒。 5、实验材料及试剂 5. 1实验试剂及其配制 30%的乙醇溶液:准确量取95%的无水乙醇15.8ml,加水定容至50ml. 40%的乙醇溶液:准确量取95%的无水乙醇21.1ml,加水定容至50ml. 50%的乙醇溶液:准确量取95%的无水乙醇26.3ml,加水定容至50ml.

红枣色素的提取以及稳定性分析研究

本科毕业论文红枣的色素提取以及稳定性的研究 学院:理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论文提交日期:二О一四年六月

摘要 本文对红枣色素的提取方法和色素的基本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所选用的16种不同的提取溶液当中,红枣色素在以50% (pH3>的乙醇水溶液提取时,效果最好,色素的最大吸收峰在320nm处。日光、温度、和大多数金属离子,对这种色素的稳定性无太大的影响,这种色素的耐糖性和耐光性很好红枣色素的pH稳定性无论在酸性或在碱性条件下都很稳定。红枣色素稳定性不受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Caz十、Na十、Fez十、K十、Mgz十、Mnz十、Znz 十和Fee十的影响温度变化(20-}-1000C>也对色素稳定性几乎无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初步确定,红枣色素具备了作为天然色素使用的最基本的性能,可开发利用。 关键词:红枣色素:提取:稳定性 Abstract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this method on Extraction of pigment and pigment red dates were studied. Found through research, 16 different extraction solution selected, red dates pigment in 50% (pH3> had the best effect of ethanol water solution, pigment, maximum absorption peak at 320nm。sunlight, temperature, and most metal ions, without much effect on the pigment stability, pH stability sugar tolerance and excellent photostability of this pigment pigment red dates both in acid and alkaline conditions are very stable in. The stability of pigment in red dates without trace elements necessary for human body. Caz ten, Na ten, Fez ten, K ten, Mgz ten, Mnz ten, Znz ten and Fee ten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the stability of pigment (20-}-1000C> has almost no effect according to preliminary determine results, red dates pigment has the properties of the most basic use as a natural pigment,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Keywords: red dates: extraction: the stability of pigment 目录 1 引言5 1.1 红枣简况5 1.1.1 红枣化学成分及药用价值5 1.1.2 红枣的生产现状5 1.2 食用天然色素5 1.2.1 食用天然色素的分类5 1.2.2 食用天然色素的制备方法6

持续稳定性考察实施方案.docx

持续稳定性考察方案 1.对各品种生产的前三批进行稳定性考察每批拟计划一定量进行 考察其余批次只做一般留样考察留样量为三次复检的全项检验量 2.考察项目:依据《中国药典》 XX版二部中《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进行确定 3.考察方法: 3.1加速试验: 3.1.1按市售包装在温度40℃± 2℃、相对湿度 75%±5%的条件下放置六个月在试验期间第 1 个月、 2 个月、 3 个月、 6 个月末分别取样一次按稳定性考察要点项目进行检验 3.1.2 在上述条件下如 6 个月内供试品经检测不符合制定的质量标准则应在如下条件温度 30℃± 2℃、相对湿度 65%±5%情况下进行加速试验时间仍为六个月 3.2长期试验: 按市售包装在温度 18~26℃、相对湿度 60%±15%的条件下放置12 个月. 每 3 个月取样一次分别于 0 个月 3 个月 6 个月 9 个月 12个 月末取样按各剂型品种具体的稳定性考察要点项目进行检验12 个月后仍继续考察分别于18 个月 24 个月 36 个月(以此类推)末取样检测将结果与 0 月比较以确定药品有效期 3.3高温试验:

供试品置密封洁净容器中在60℃条件下放置 10 天于第 5 天和第10 天取样检测有关指标如供试品发生显著变化则在40℃下同法进行试验如 60℃无显著变化则不必进行40℃试验 3.4高湿试验: 试品置恒温密闭容器中于25℃相对湿度为 90%±5%条件下放置 10天在第 5 天和第 10 天取样检测检测项目应包括吸湿增重项若吸湿增 重 5%以上则应在 25℃RH75%±5%下同法进行试验;若吸湿增重 5%以 下且其他考察项目符合要求则不再进行此项试验液体可不进行高湿 试验 3.5光照试验:供试品置光照箱或其它适宜的光照容器内于照度 不< 5000Lx 的条件下放置 10 天在第 5 天和第 10 天取样检测 3.6以上为影响因素稳定性研究的一般要求根据药品的性质必要 时可以设计其他试验如酸、碱及氧化降解等 3.7检测时间的规定: 3.7.1取出时间:1个月加速绝不允许提前和推迟;两个月允许±1 天;三个月允许± 1 周;六个月允许± 2 周;一年后允许±四周 3.7.2样品取出先放在常温下一般要求一周内完成检测;温湿度 敏感的产品要及时检测 3.8恒湿条件的获得方式 恒湿条件可以通过在密闭容器如干燥器下部放置饱和盐溶液而获 得根据不同湿度要求可以选择NaCl 饱和溶液 [ 相对湿度为( 75±1)%15.5℃~60℃] 、KNO3饱和溶液 [ 相对湿度为 92.5%25℃] 、NaNO3

抗生素的研究及进展

抗生素的研究与发展 摘要:抗生素是微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面,近几十年来抗生素飞速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工业。抗生素类药物现在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药物,所以,现在抗生素的滥用也越发严重。抗生素的研究与发展正在日新月异的进步,但对于抗生素类药物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人类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慎用。 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素,事实上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近年来通常将抗菌素改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是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用于治病的抗生素除由此直接提取外;还有完全用人工合成或部分人工合成的。通俗地讲,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 一)抗生素的历史: 1877年,Pasteur和Joubert率先观察了普通的微生物能抑制尿中炭疽杆菌的生长。 1928年,弗莱明爵士发现了能杀死致命的细菌的青霉菌。随着1936年,磺胺的临床应用,其开创了现代抗微生物化疗的新纪元。 1944年,在新泽西大学分离出来第二种抗生素链霉素,它有效治愈了结核。1947年,出现氯霉素,它主要针对痢疾、炭疽病菌,治疗轻度感染。 1948年,四环素出现,这是最早的广谱抗生素。1956年,礼来公司发明了万古霉素被称为抗生素的最后武器。因为它对G+细菌细胞壁、细胞膜和RNA有三重杀菌机制,不易诱导细菌对其产生耐药。1980年,喹诺酮类药物出现。和其他抗菌药不同,它们破坏细菌染色体,不受基因交换耐药性的影响。 1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已由第代发展到第四代,主要研究动向是提高抗革兰阳性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厌氧菌活性20世纪90年代后新上市的第四代头孢菌素,对金葡菌等革兰阳性球菌的作用强于第三代,对头孢菌素酶(AmpC)的稳定性也优于第三代,因产AmpC酶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肠杆菌属、柠檬酸菌属、普罗菲登菌属及沙雷菌属仍对第四代头孢菌素敏感;对铜绿假单胞菌属的活性与头孢他啶相仿或稍差[1],临床应用品有头孢吡肟、头孢匹罗。近年来口服头孢菌素发展迅速,除第一代头孢菌素外,已有许第二代和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相继用于临床。如已完成临床评价的新头孢菌素-头孢丽定,对革兰阳性与阴性菌都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也比头孢他啶强4倍。 当致力于研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活性与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稳定性有所增加的头孢菌素类。 2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抗菌谱最广的一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菌活性强,对β-内酰胺酶(包括产ESBLS和AmpC 酶)高度稳定。对铜绿假单胞菌外膜的透过性强,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低杀菌浓度(MBC)非常接近,对革兰阴性菌也有一定的抗菌后效应(PAE),迄今有2种新碳青霉烯首次上市[2]。比阿培南:与亚胺培南相似,对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需氧菌与厌氧菌均有很强抗菌作用,对β-内酰胺酶稳定,对肾脱氢肽酶(DHP-1)比美洛培南稳定。静脉点滴150mg,Cax8.8μ g/ml,T1/21h,24h尿中排除60%~70%,血清蛋白结合率7%~10.2%。治疗呼吸、尿路、腹腔及妇科领域感染有效率91%,不良反应少,从未发现中枢神经症状。厄他培南:对β-内酰胺酶与DHP-1稳定,抗菌谱,抗菌活性与亚胺培南相似,消除半衰期长(3.3~4h),主要经肾排泄(24h内排出35%~55%),每日1次给药1g,治疗各种社区重度与混合感染都

第三章 着色剂

第三章着色剂 第一节概述 一、食品着色剂的定义 使食品着色或改变食品色泽的食品添加剂。 许多天然食品具有本身的色泽,能促进人的食欲,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因而有利于消化和吸收,是食品的重要感官指标。但是,天然食品在加工保存过程中容易退色或变色,为了改善食品的色泽,人们常常在加工食品的过程中添加食用色素,以改善感官性质。 人类为食品着色的发展历程大致可概括为:天然色素--人工合成食用色素--天然色素与人工合成食用色素并用--更加安全、稳定的天然使用色素。 在1850年英国人发明第一种合成食用色素苯胺紫之前,人们都是用天然色素来着色。早在公元10世纪以前,古人就开始利用植物性天然色素给食品着色,最早使用色素的是大不列颠的阿利克撒人,当时他们用茜草植物色素做成玫瑰紫色糖果。以后,美洲的托尔铁克人与阿芒特克族人相继从雌性胭脂虫中提取胭脂虫红,用于食品着色。我国自古就有将红曲米酿酒、酱肉、制红肠等习惯。西南一带用黄饭花、江南一带用乌饭树叶捣汁染糯米饭食用。 1856年英国人W.H.Perkins合成第一个人工染料苯胺紫后,人工合成染料借其特有的色艳、稳定性强、易于复配、价廉等优点很快替代了天然色素。随着化学合成色素及其生产技术在我国的传入,食品行业中也开始用合成色素取代天然色素进行相应的产品生产。 20世纪初,毒理学和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原先曾允许使用的人工合成食用色素中,大多数种类对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伤害,尤其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后果,这一点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大部分具有一定毒性的合成色素被淘汰使用。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在食用天然色素资源的开发、生产技术、工艺、装备水平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使得天然食用色素的品种、产量、质量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国的科研工作者还在积极研究和开发茶色素、美人蕉花色素、茄子皮色素、红苷蓝色素、番茄红素、枸杞子红色素、板栗壳棕色素、牵牛花色素、花生衣色素、山楂红色素、血红素、鸡冠花红色素、灰白毛莓红色素等。 二、着色剂的分类 1、按来源分:分为食用合成色素和食用天然色素。 食用天然色素:主要是指由动、植物组织中提取的色素,包括微生物色素、动植物色素及无机色素。绝大部分来自植物组织,特别是水果和蔬菜。 食用天然色素按来源分为植物色素(辣椒红色素、姜黄色素)、动物色素(紫胶红、胭脂虫红)和微生物色素(红曲红)。按结构分为:吡咯色素(叶绿素、血红素)、多烯色素(辣椒红、β-胡萝卜素)、酮醌类色素(红曲红、紫胶红)、吡啶类色素(甜菜红)等。还可包括某些无机色素。 按结构尚可分为叶啉类(如叶绿素)、异戊二烯类(如β-胡萝卜素)、多酚类(如花色素苷)、酮类(如姜黄素)、醌类(如紫胶红)和甜菜红、焦糖色等。 天然食用色素的优点: ①来自天然原料,且大多数来自食品原料,一般来说对人体的安全性较高。 ②有的食用天然色素可转化成营养素(如β-胡萝卜素可转化成维生素A),具有营养作用,有些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如红曲红具有明显降血压作用)。 ③可更好模仿天然食物的颜色,着色时色调比较自然。 天然食用色素的缺点:

姜黄色素

姜黄色素 Turmeric Yellow(Powdered Turmeric) 编码GB 08.102;INS 100(ii) 化学结构主要着色成分是姜黄素,姜黄素主要由以下三个组成部分:姜黄色素(Ⅰ)、脱甲氧基姜黄色素(Ⅱ)、双脱甲氧基姜黄色素(Ⅲ) (Ⅰ)C21H20O6相对分子质量368.39 (Ⅱ)C20H18O5相对分子质量338.39 (Ⅲ)C19H16O4相对分子质量308.39 性状黄褐色至暗黄褐色粉末,有特殊的香辛气味,含姜黄素约为1%~5%。本品含有黄色糊化淀粉、维管束和油细胞碎片,不含石细胞、原角细胞和草酸钙的针状体或莲状团聚体,无霉变。溶于乙醇、丙二醇,易溶于并乙醇和碱性溶液,不溶于冷水和乙醚。 制法将蘘荷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黄(Curcuma long L.)的地下根茎洗净、干燥、粉碎而制得。 质量标准

鉴别方法 1.呈色反应 (1)称取0.1g样品,溶于5mL0.05mol/L NaOH溶液中,呈玫瑰红色。向其中滴加1mol/L HCL溶液使溶液达到酸性时,溶液由玫瑰红色转变为亮黄色。 (2)称取10g本品,溶于5mL95%乙醇中,呈纯黄色,微带绿色荧光,再加少量H2SO4,溶液转变为玫瑰红色。 2.最大吸收峰称取0.1g本品,溶于95%乙醇中,并定容至100mL,再用95%乙醇稀释到适当浓度。此溶液在425nm波长附近有最大吸收峰。 毒理学依据 1. LD50小鼠口服大于2g/kg(bw)。 2. ADI 1986年JECFA在评价时认为姜黄(碎姜黄粉)是食品,不规定ADI。 本品安全性高,现各国均许可使用 使用着色剂、调味剂。 1. 使用注意事项 (1)姜黄因有特殊辛香气味,实际使用较少,多用于调味,如制咖喱粉。 (2)制备溶液作为着色剂使用时,应先将本品用少量乙醇溶解后,再加水稀释使用。(3)本品溶液对光稳定性较差。 (4)使用中应选择容器,最好与螯合剂六偏磷酸钠、酸式焦磷酸钠共用,可避免色变。(5)在碱性溶液中呈深红褐色,在酸性溶液中呈浅黄色。耐光性差,耐热性、耐氧化性较佳,染色性佳。遇正铣盐、钼、钛、锆等金属离子,有黄色转变为红褐色。 2. 使用范围及使用量 (1)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规定:可用于果汁(味)饮料类、碳酸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红绿丝、调味类罐头、青梅、冰棍,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用于面包、糕点、酱腌菜,使用量为0.01g/kg(按姜黄素计)。用于风味酸奶味0.4g/kg。 (2)FAO/WHO(1984)规定:可用于酸黄瓜,用量300mg/kg(单用或合用)。

(完整版)SMP-11-014-01稳定性考察管理规程.doc

文件编号SMP-11-014 稳定性考察标准管理规程 版本号01 黑龙江宝庆隆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文件名称稳定性考察管理规程 文件编号SMP-11-014 版本号01 拷贝号 起草人起草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执行日期年月日分发部门中心化验室 1目的 为产品稳定性考察提供原则及依据,考察药品(包括原料、成品等)在温度、湿度、 光线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和有效期的确定提 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考察建立产品的有效期;并在有效期内监控已上市药品的质量, 以发现药品与生产相关的稳定性问题,确定药品能够在标示的贮存条件下,符合质量标准的各项要求,确保产品质量。 2范围 适用于成品、原料的稳定性考察。 3责任者 中心化验室、质量管理部、质量受权人

文件编号SMP-11-014 稳定性考察标准管理规程 版本号 01 4职责 4.1 中心化验室副主任负责本标准管理规程的起草。 4.2 中心化验室主任负责本标准管理规程的审核。 4.3 质量管理部部长负责本标准管理规程的审核。 4.4 质量受权人负责本标准管理规程的批准。 5依据 《中国药典》2010 年版二部及《药品 GMP 指南》-质量控制实验室与物料系统 6内容 6.1 稳定性考察的类别 6.1.1 上市前阶段: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 6.1.2 上市后阶段:上市后持续稳定性考察(条件等同于长期稳定性试验)、承诺稳定性试验(条件等同于为加速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 6.1.3 其他稳定性试验:中间产品放置时间稳定性试验、批量放大及上市后变更(如生产设备变更,原辅料变更,工艺调整等 )稳定性试验、特殊目的稳定性试验,例如对偏差调查等的支持性试验。此类稳定性试验的条件均可参考上市前试验的条件,根据不同产品特性和稳定性试验的目的选择。 6.2 已上市阶段稳定性试验的目的 6.2.1 监控已上市药品在有效期内的质量,以发现药品与生产相关的稳定性问题(如含量、有关物质变化),并确定药品可以或预期可以在标示的贮存条件下,符合质量标准的各项 要求。考察产品上市后在生产、包装、质控、使用条件等诸多方面重大的变更对产品稳定 性的影响,考察变更后药品的稳定性趋势,以评价变更的合理性。

辣椒红素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红辣椒中辣椒红素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从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红素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萃取、干燥、浓缩、薄层层析、柱层析等基本操作。 3、学习色谱分离方法的原理与操作,学习红外光谱鉴定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红辣椒中含有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和β-胡萝卜素等几种色泽鲜艳的色素,其中以辣椒红素为主。这几种物质都是由8个异戊二烯单元组成的四萜类化合物,难溶于水和乙醇,易溶于石油醚、氯仿和二氯甲烷。最大吸收波长λmax=470nm。在实验室中,常用二氯甲烷作溶剂从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红素。二氯甲烷沸点为℃。 用二氯甲烷提取的物质除上述几种物质外还有辣椒素等,可利用辣椒红色素易于溶于正己烷而辣椒素较难溶于正己烷的性质将两者进行分离。得到辣椒红素、辣椒玉红素和β-胡萝卜素等的混合物,可通过薄层层析 和柱层析将它们分离。在薄层层析中,有三个斑点,R f 值约为的较大红色 斑点为辣椒素,R f 值稍大的较小红色斑点为辣椒玉红素,R f 值最大的黄色 斑点是β-胡萝卜素。

柱层析时,以硅胶为吸附剂,以二氯甲烷为洗脱剂可比较容易得将3种物质分开。 最后,用红外光谱仪做辣椒红素的红外光谱图,并将它与标准谱图比较,便可证明所得到的主要物质是否为辣椒红素。下图为辣椒红素的标准红外光谱图。 三、仪器、试剂及实验材料 1、仪器: 50m圆底烧瓶1个、25ml锥形瓶3个、50ml量筒、50ml烧杯2个、研钵、载玻片、球形冷凝管、层析板、层析缸、层析柱、抽滤瓶、布氏漏斗、蒸馏装置一套。 2、实验材料及试剂:干红辣椒、二氯甲烷、正己烷、硅胶G、硅胶(60~200目)。 四、实验步骤 1、预处理:称5g干红椒,将干红辣椒去蒂、去籽,研磨成粉末。 2、色素提取:装好回流装置。在5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3g磨细的红辣椒粉和25ml 二氯甲烷,再放2粒沸石,回流30min。冷却至室温后抽滤,除去固体物,得鲜红色滤液。将滤液用蒸馏法蒸去溶剂,即得粗产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