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考研-考研分子生物学-历年考研真题-问答题-背诵版-考研专业课-

2020考研-考研分子生物学-历年考研真题-问答题-背诵版-考研专业课-

2020考研-考研分子生物学-历年考研真题-问答题-背诵版-考研专业课-
2020考研-考研分子生物学-历年考研真题-问答题-背诵版-考研专业课-

分子生物学

问答

1.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和过程

原理:将一种生物体(供体)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进行拼接重组,再转入另一种生物(受体)体内,使之按人们的意愿稳定遗传,表达出新产物或新性状。

不同基因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基因是可切割的;基因是可转移的;遗传密码是通用的;

基因可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肽段与基因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过程:获得目的基因;载体的选择与制备;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目的基因转入受体细胞;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2.基因治疗的载体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两种: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

病毒载体:转染效率高;但制备困难,容量小,靶向特异性差及自身免疫原性和存在生物安全问题

非病毒载体:安全,制备简单,容量大,免疫原性低,但效率不高

3.试述复制和转录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同:遵循碱基互补原则;以DNA为模板;需要依赖DNA的聚合酶;合成方向5‘-3’;

生成磷酸二酯键。

不同:

4.简述真核生物mRNA的结构特点及其主要功能

大多数真核生物mRNA 会在5‘端以7甲基-鸟嘌呤及三磷酸鸟苷为起始分子结构,称为帽子结构;帽子结构在翻译起始时有促进核糖体与mRNA结合,加速翻译起始的作用,同时可以增强mRNA稳定性

在真核生物mRNA 会在3‘末端,大多数有一段长短不一的多聚腺苷酸结构,称为多聚A尾,一般有十到几十个腺苷酸链接而成。目前认为是RNA合成后加上去的,会随着mRNA存在的时间延长逐渐变短,目前认为这种3’末端结构可能与mRNA从核内向核质转位及mRNA稳定性有关

5.简述基因诊断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基因诊断指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检测基因的存在、结构缺陷或表达功能异常,对人体状态和疾病做出诊断的方法和过程

基因诊断已在临床遗传学,肿瘤,法医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DNA指纹鉴定等,目前主要的基因诊断方法有核酸分子杂交,PCR,测序及基因芯片等方法

前景: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飞速发展必将极大的促进基因诊断技术的进步,如二代,三代等测序技术的发展,基因诊断将极大发展,如个体化用药指导等以基因诊断为基础的精准医疗将极大促进医疗进步

6.基因诊断的方式有很多,目前常采用的技术方法有几种?并简述其基本原理。

PCR:设计并合成一组跨越突变(缺失或插入)断裂点的引物,将待测DNA样本进行

PCR扩增,然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从扩增片段的大小判断是否存在缺失或突变。

基因芯片:采用原位合成或显微打印手段,将数以万计的探针固化于支持物表面,产生二维探针微阵列,然后与标记样品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对生物样品进行快速,并行高效的检测或诊断

直接测序:通过如高通量测序直接测出基因的序列,最准确

Southern印迹法:又称DNA印渍术,是将存在于凝胶中的DNA分子转移(印渍)于固定化介质上并加以检测分析的技术。DNA转移至固相支持体的过程中,各个DNA片段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用放射性标记的DNA与固着于滤镜上的DNA杂交,经放射自显影锁定与探针互补的电泳条带的位置。该技术主要用于基因组DNA的分析。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该技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DNA分子的特异序列,并在特定序列处切开DNA分子,即产生限制性片段的特性,对于不同种群的生物个体而言,他们的DNA序列存在差别。如果这种差别刚好发生在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并使内切酶识别序列变成了不能识别序列或是这种差别使本来不是内切酶识别位点的DNA序列变成了内切酶识别位点。这样就导致了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该DNA序列时,就会少一个或多一个酶切位点,结果产生少一个或多一个的酶切片段。这样就形成了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不同物种DNA序列时,产生不同长度大小、不同数量的限制性酶切片段。后将这些片段电泳、转膜、变性,与标记过的探针进行杂交,洗膜,即可分析其多态性结果。

单链构象多态性诊断法:单链构象多态性(sign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是指单链DNA由于碱基序列的不同可引起构象差异,这种差异将造成相同或相近长度的单链DNA电泳迁移率不同,从而可用于DNA中单个碱基的替代、微小的缺失或手稿的检测。用SSCP法检查基因突变时,通常在疑有突变的DNA片段附近设计一对引物进行PCR扩增,然后将扩增物用甲酰胺等变性,并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电泳,

突变所引起的DNA构象差异将表现为电泳带位置的差异,从而可据之作出诊断。

寡核苷酸探针诊断法:当基因的突变部位和性质已完全明了时,可以合成等基因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allele-specific oligonucleotide,ASO)用同位素或非同位素标记进行诊断。探针通常为长20bp左右的核苷酸。用于探测点突变时一般需要合成两种探针,一种与正常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能与之稳定地杂交,但不能与突变基因序列杂交;另一种与突变基因序列一致,能与突变基因序列稳定杂交,但不能与正常基因序列稳定杂交,这样,就可以把只有一个碱基发生了突变的基因区别开来。

7.简述乳糖操纵子(operon)的正负调节机制

1)乳糖操纵子的组成: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含有Z、Y、A三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半乳糖苷酶、半乳糖苷透性酶和半乳糖乙酰转移酶,此外还有一个操纵序列O、一个启动子P和一个调节基因I。

2)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没有乳糖存在时,I基因编码的阻遏蛋白结合于操纵序列O 处,乳糖操纵子处于阻遏状态,不能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有乳糖存在时,乳糖作为诱导物诱导阻遏蛋白变构,不能结合于操纵序列,乳糖操纵子被诱导开放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所以,乳糖操纵子的这种调控机制为可诱导的负调节。

3)CAP的正性调节:在启动子上游有CAP结合位点,当大肠杆菌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环境转变为以乳糖为碳源的环境时,cAMP浓度升高,与CAP结合,使CAP发生变构,CAP结合于乳糖操纵子启动序列附近的CAP结合位点,激活RNA聚合酶活性,促进结构基因转录,调节蛋白结合于操纵子后促进结构基因的转录,对乳糖操纵子实行正调节,加速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

4)协调调节:乳糖操纵子中I基因编码的阻遏蛋白的负调节与CAP的正调控两种机制,互相协调,互相制约。

8.PCR与细胞内DNA复制两者有哪些主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各举出5个。

相同:原料都是dNTP, 遵循碱基互补配对(A-T,C-G),都需要引物,都需要消耗能量,都需要酶,都需要模板,都能扩增模板DNA

不同:

9.试比较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差异

10.癌基因的激活方式有哪些?举例说明之。

点突变:膀胱上皮H-ras序列与膀胱癌细胞株h-ras序列差别只是外显子的一个碱基不同

基因易位:基因领域效应可抑制原癌基因的表达,使之处于非激活状态,基因易位使基因重排,基因领域效应消失;B淋巴细胞癌常由于基因重排是c-myc的表达失控

强启动子的插入:前病毒基因组中长末端重复序列内启动子和增强子整合在C-myc,活化了C-myc

基因扩增:如人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HL-60细胞株发现c-myc基因大量扩增

低甲基化:转录调控区的cpG岛甲基化可抑制基因转录;低甲基化,某些癌基因如h-ras、c-myc将大量表达

11.基因工程中常用α互补来筛选重组质粒,请说明其原理。

α互补是指Lac基因上缺失经操纵基因区段的突变体与带有完整近操纵基因区段的阴性的突变体之间形成功能互补。在重组质粒中装入一个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的DNA片段(LacZ基因),质粒携带的半乳糖苷酶基因将正常表达,与大肠杆菌的半乳糖苷酶基因互补,产生有活性的半乳糖苷酶,加入人工底物X0gal和诱导剂IPTG后,出现蓝色的菌落。如果在多克隆位点上插入外源基因,将使lacZ基因灭活,不能生成有活性的半乳

糖苷酶,结果出现白色菌落。

12.列出四种天然存在的具有催化活性的RNA:Ⅰ型内含子、Ⅱ型内含子、RNaseP、锤头

型核酶。

13.什么是分子伴侣?其促进蛋白质折叠的机理?

分子伴侣是细胞中的一大类蛋白质,是由不相关的蛋白质组成的一个家系,它们介导其它蛋白质的正确装配,但自己不成为最后功能结构中的组分。

1.分子伴侣通过提过一个保护环境从而加速蛋白质折叠成天然构象或形成四级结构;

2.分子伴侣可逆性的与未折叠的肽段的疏水部分结合后又松开,如此反复进行可防止

错误的聚集发生,使肽链正确折叠;

3.分子伴侣也可与错误聚集的肽段结合,使之结局后再诱导其正确折叠;

4.分子伴侣在蛋白质分子折叠过程中二硫键的正确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14.什么是酮体?酮体的生成和利用有哪些酶类?酮体代谢的特点和意义。

酮体是脂肪氧化的中间产物,即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统称。HMGCoA合成酶是此途径的限速酶;还有乙酰乙酸辅酶硫解酶;HMGCoA裂解酶,β-羟丁酸脱氢酶。酮体在肝脏生成,肝外利用。酮体生成是肝脏输出能源的一种方式,葡萄糖不足时,可以提供能量。大脑不能利用脂肪酸,可利用酮体,其可通过毛细血管壁。酮体利用的增加可减少糖的利用,有利于维持血糖水平恒定,节省蛋白质消耗。

15.简述PCR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基本工作原理是以拟扩增的DNA分子为模板,以一对分别与模板互补的寡核苷酸片段为引物,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按照半保留复制的机制沿着模板链延伸直至完成新的DNA合成。不断重复这一过程,可使目的DNA片段得到扩增。因为新合成的DNA 也可以作为模板,因而PCR可使DNA的合成量呈指数增长。

应用: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基因探针的制备、序列分析、法学领域、蛋白质工程等领域均有应用。

16.分别从DNA水平、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翻译及蛋白水平来说明真核基因表达调控

DNA水平上的调控是通过改变基因组中有关基因的数量、结构顺序和活性而控制基因的表达。这一类的调控机制包括基因的扩增、重排或化学修饰;

转录水平上,DNA分子上的顺式作用元件以及反式作用因子对基因表达有调节活性;

转录后水平,真核基因组有内含子和外显子,所以初转录产物hnRNA会经过加帽、加尾和剪接等步骤的加工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分子;

翻译水平如阻遏蛋白可与mRNA结合,可以阻止蛋白质的翻译等。

蛋白水平上,翻译出的多肽链还需通过正确的折叠、切割、化学修饰等过程,才能产生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

17.试述SNP的概念及其意义,和寻找SNP的研究方法

单核苷酸多态性,即基因组DNA序列中单个核苷酸(AGCT)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是人类可遗传的变异中最常见的一种。

意义:具有已知性、可遗传性、可检测性,用于疾病基因的定位、克隆和鉴定。寻找疾病相关的突变位点,发展疾病预防策略,发展个性化医疗,可以通过对药物靶点个体差异性分析,发展个性化药物、方法治疗。还可以用于法医领域和器官移植领域。18.试述原核生物RNA的种类和结构

转运RNA tRNA 转运氨基酸

核蛋白体RNA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

信使RNA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RNA hnRNA 成熟mRNA的前体

小核RNA snRNA 参与hnRNA的剪接

小胞浆RNA scRNA/7SL-RNA 蛋白质内质网定位合成的信号识别体的组成成分反义RNA anRNA/micRNA 对基因的表达起调节作用

核酶Ribozyme RNA 有酶活性的RNA

19.试述基因转录的基本特征

转录与复制的相同点:都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以DNA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沿5’-3’方向合成与模板互补的新链.

转录与复制的差别:1.转录只发生在一部分区域.约3%的DNA序列最后被表达成为成熟的mRNA进入细胞质中,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2.转录时只有一条链为模板,称为模板链或反义链,而另一条称为有意义链或编码链.DNA

复制时,两条链都用作模板.

3.转录起始不需要引物的参与,而DNA复制一定要引物的存在.

4.转录的底物是4种核糖核苷三磷酸(rNTP),即ATP、GTP、CTP和UTP;RNA与模板

DNA的碱基相互配对关系为G-C和A-U.而复制的底物是dNTP,碱基互补配对关系为G-C和A-T.

5.RNA的合成依赖于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而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两种聚合

酶系不同.

6.转录时DNA-RNA杂合双链分子是不稳定的,RNA链在延伸过程中不断从模板链上游

离出来,模板DNA又恢复双链状态;而DNA复制叉形成之后一直打开,不断向两侧延伸,新合成的链与亲本链形成子链.

7.真核生物基因和rRNA、tRNA基因经转录生成的初级转录物一般都需经过加工,才能

具有生物功能和成熟的RNA分子.

20.已知一种突变的噬菌体蛋白是由于单个核苷酸插入引起的移码突变的,将正常的蛋白质

和突变体蛋白质用胰蛋白酶消化后进行指纹图分析。结构发现只有一个肽段的差异,测得其氨基酸顺序如下:

正常肽段:Met-Val-Cys-Val-Arg

突变体肽段:Met-Ala-Met-Arg

1)指出此肽段在该蛋白质分子中的位置:前端

2)什么样的突变(什么核苷酸插入到什么地方)导致了氨基酸顺序的改变?

在正常肽段的第一个Val的密码GUA的G后插入了一个C

3)推导出编码正常肽段和突变体肽段的核苷酸序列:

正常:AUG GUA UGC GUX CGX

突变:AUG GCU AUG CGU

提示:有关氨基酸的简并码:

Val: GUU GUC GUA GUG Cys: UGU UGC

Arg: CGU CGC CGA CGG AGA AGG

Ala: GCU GCC GCA GCG (Met:AUG)

21.试述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远大于原核生物基因组,基因数庞大,结构复杂,含多个复制起始位点;基因组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储存于细胞核中;基因为单顺反子;多为不连续断裂基因,由内含子和外显子镶嵌而成;非编码基因多于编码基因;含大量重复序列;功能相关基因构成各种基因家族

22.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1. 基因组由一条环状双链DNA组成;

2. 只有一个复制起始点;

3. 大多数结构基因组

成操纵子结构;4. 结构基因无重叠现象;5. 无内含子,转录后不需要剪接;6. 基因组中编码区大于非编码区;7. 重复基因少,结构基因一般为单拷贝;8. 有编码同工酶的等基因;9. 基因组中存在可移动的DNA序列10.非编码区主要是调控序列。

23.从高等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克隆的完整基因为什么在大肠杆菌中不能正常表达?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启动子不同,且真核生物基因组为断裂基因,由内含子和外显子镶嵌而成,完整基因组转入,没有相应的启动子,不能启动mRNA转录,且内含子不能正确剪切,所以不能表达

24.试述基因工程中理想载体的条件,并简单举例常用载体的种类

条件:1.必须由自身的复制子;2.载体分子上必须有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即多克隆位点,以供外源DNA的插入;3.载体应具有可供选择的遗传标志,以区别阳性重组子和阴性重组子;4.载体分子必须有足够的容量;5.可通过特定的方法导入细胞;

6.对于表达载体还应具备与宿主细胞相适应的启动子、前导序列、增强子、加尾信号等

DNA调控元件。

种类:质粒,噬菌体,YAC,BAC

1.简述基因治疗的策略(写出一些肿瘤基因治疗的一些策略。5/7/8)

1、基因矫正:对于致病基因中的异常碱基进行精确修复,使其恢复正常功能。

2、基因置换:基因置换就是用正常的基因原位替换病变细胞内的致病基因,使细胞内

的DNA完全恢复正常状态。这种治疗方法最为理想,但目前由于技术原因尚难达到。

3、基因修复:基因修复是指将致病基因的突变碱基序列纠正,而正常部分予以保留。

这种基因治疗方式最后也能使致病基因得到完全恢复,操作上要求高,实践中有一定难度。

4、基因修饰又称基因增补,将目的基因导入病变细胞或其它细胞,目的基因的表达产

物能修饰缺陷细胞的功能或使原有的某些功能得以加强。在这种治疗方法中,缺陷基因仍然存在于细胞内,目前基因治疗多采用这种方式。

5、基因失活:利用反义技术能特异地封闭基因表达特性,抑制一些有害基因的表达,

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用此技术还可封闭肿瘤细胞的耐药基因的表达,增加化疗效果。

6、免疫调节:将抗体、抗原或细胞因子的基因导入疾人体内,改变病人免疫状态,达

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7、自杀基因治疗,导入肿瘤细胞后,会产生一种酶,该酶使低毒药物前体转化为能够

杀死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害的物质

8、耐药基因治疗:在肿瘤化疗过程中,把产生抗药物毒性的基因导入患者体内,从而

使患者能耐受更大剂量的化疗。

25.请阐述细菌操纵子模型的基本结构,并举例说明阻遏型操纵子的基因表达调节机制

在原核生物中,功能相关基因成簇地串联、密集于染色体上,共同组成一个转录单位,通常由两个以上的编码序列与启动序列、操纵序列以及其他调节序列在基因组中成簇串联组成。

色氨酸操纵子为阻遏型操纵子,其基因表达调节机制为:

1.阻遏作用:

1)辅阻遏蛋白(trpR的产物)通过与操纵基因的结合与否来控制基因是否被转录;2)辅阻遏蛋白的活性受到色氨酸水平的控制,色氨酸水平高时,色氨酸与辅阻遏蛋白结合激活了辅阻遏蛋白,并与色氨酸操纵子紧密结合,因此可以阻止转录。当色氨酸水平低时,阻遏蛋白以一种非活性形式存在,不能结合DNA。在这样的条件下,trp操纵子被RNA聚合酶转录,同时Trp 生物合成途径被激活。

2.弱化作用:色氨酸操纵子转录终止的调控是通过弱化作用实现的。色氨酸操纵子前导

区的碱基序列包括4个分别以1、2、3和4表示的片段,能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碱基配对, trp浓度高时,2-3不配对,3、4区自由配对形成茎环状终止结构,转录停止;trp 浓度低时,2,3配对,4区片段无配对,结构基因转录。

26.什么是反义RNA?请阐述反义RNA参与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可能作用位点及其机制

碱基序列正好与有意义的mRNA互补的RNA称为反义RNA。

真核细胞中有三类反义RNA:Ⅰ类:这类反义RNA直接作用于其靶mRNA的SD序列和/或编码区,引起翻译的直接抑制(ⅠA类)或与靶mRNA结合后引起该双链RNA分子对RNA酶Ⅲ的敏感性增加,使其降解(ⅠB类)。Ⅱ类:这类反义RNA与mRNA的SD 序列的上游非编码区结合,从而抑制靶mRNA的翻译功能。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反义RNA与靶mRNA的上游序列结合后会引起核糖体结合位点区域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因而阻止了核糖体的结合。Ⅲ类:这类反义RNA可直接抑制靶mRNA的转录。

27.请说明你所了解的检测基因点突变的二种基于PCR技术的分析方法的技术原理及主要

操作流程(重点描述点突变的分析原理,PCR原理可省略)

SSCP/PCR:通过PCR同时扩增待测基因和野生型对照基因的DNA片段,将扩增的双链DNA变性成单链,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电泳分离。待测基因的单链DNA 上单个碱基的改变可导致构象的改变,其电泳迁移率也会发生改变。通过比较这两者的迁移率,即可判断是否发生基因突变。

RFLP/PCR:通过PCR同时扩增待测基因与正常型对照基因的DNA片段,将扩展后的DNA进行酶切鉴定,由于个体之间的DNA的核苷酸序列存在差异,若发生点突变而因此改变了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则可导致相应的限制性片段的长度和数量发生变化。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基本原理是利用PCR扩增过程的单链DNA产物可以随机与互补链相结合而成双链的特性,依据最终产物中是否会出现异源双链来判断待测样品中是否存在点突变。若被测DNA片段中不存在点突变,所有PCR产物都具有相同的序列,即只产生同源双链。若存在点突变,PCR反应体系中会产生4种不同的DNA双链分子,2种同源、2种异源双链。在特定的部分变性洗脱条件下,不同源的DNA片段的变性程度将有别于同源双链,由此造成因DNA分子电荷量等的差异而在液相色谱中呈现出不同的滞留时间。

28.信号肽的结构特征及功能

结构特征1、一般带有10~15个疏水氨基酸,位于蛋白质的N端;2、在靠近N端有一个或数个带正电荷的氨基酸;3、C端有一个能被信号肽识别的位点;4、没有严格的专一性;5、信号肽可能是一种环状结构,而非是以一种直线通过双脂层膜;(6、在C 端靠近蛋白酶切点处常有数个极性氨基酸,离切割位点最近的那个氨基酸往往带有很短的侧链;7、广义上的信号肽是初生蛋白质穿过膜必须的疏水性肽段,它位于蛋白质各部位。)

功能:1、保证蛋白质顺利转运;2、延伸功能;3、能和新生的分泌蛋白的信号肽相结合;4、能和位于膜上的蛋白受体相结合。

29.简述cAMP信号转导途径?

答:1、组成:胞外信息分子(主要是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cAMP , PKA。

2、途径:

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引起受体构象变化;受体活化G蛋白;活化后的G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腺苷酸环化酶催化ATP生成cAMP;cAMP活化PKA,PKA使目标蛋白

磷酸化,调节代谢酶的活性或调节基因的表达

30.简述IP3-Ca2+信号途径:

答案要点: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引起受体构象变化,受体活化G蛋白,活化后的G 蛋白激活PLC,PLC水解PIP2生成IP3 和DG,IP3 使钙通道打开,细胞内Ca2+升高,Ca2+与CaM结合,激活Ca2+-CaM依赖的蛋白激酶,Ca2+-CaM依赖的蛋白激酶使目标蛋白磷酸化。

31.请叙述DNA多态性的基本概念及其分子基础(序列/长度的多态性)

DNA的多态性指正常人群中,DNA分子或基因的某些位点可以发生中性改变,使DNA 的一级结构各不相同,但并不影响基因的表达;DNA的多态性可以看作是在分子水平上的个体区别的遗传标志。

32.人工构建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应具备哪些条件?

(1)原核DNA序列:为了能在大肠杆菌中增殖,得到大量能转染哺乳动物细胞的重组DNA,哺乳动物表达载体中通常有一段原核序列,包括一个能在大肠杆菌中自身复制的复制子,便于挑选含重组DNA细菌的抗生素抗性基因,以及便于把真核序列插入载体的少数单一限制性酶切位点。当具备这些序列以后,外源的真核基因序列可由单一酶切位点插入载体中,形成的重组DNA可在大肠杆菌中增殖,经抗生素筛选后进行DNA提取,即可得到大量的所需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

(2)启动子:根据宿主细胞类型选择不同的启动子。

(3)增强子:增强子是使启动子的基因转录效率显著提高的一类顺式作用元件,有多个独立核苷酸序列组成。许多增强子只能在特定的组织或细胞中起作用,即具有组织细胞的特异性,因此在构建真核表达载体的时候,应根据宿主细胞来选择增强子。

(4)剪接信号:真核基因由许多内含子和外显子组成。被转录成mRNA前体以后,需

通过剪除内含子、连接外显子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

(5)终止信号和多聚腺苷化的信号

(6)遗传标记:从成千上万个哺乳细胞中,检测出极少数的含DNA重组体的转染细胞,并鉴定已导入外源DNA是哺乳动物细胞基因表达系统的一个关键内容。

33.DNA的保真性

1.子代DNA链以母链为模板按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规律生成,保证子代DNA与母代DNA双链在碱基序列上的一致性,从而保留了亲代的全部遗传信息。

2.碱基选择功能,DNA聚合酶Ⅲ能保证选择正确配对的碱基合成子链。

3.复制中如出现错配,DNA聚合酶Ⅰ和Ⅲ均由及时校对功能,切除错配碱基后,重新连接正确的碱基。

4.原核及真核均存在对DNA分子中的错误或损伤进行修复的机制。

5.引物生成的作用还尽量减少DNA复制起始处的突变,因为复制起始最复杂也最容易出错,若引物出现错配,最终会被切除,被序列正确的DNA片段取代。

34.什么是基因表达调控中的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试举例说明他们对基因表达调

控的影响。

反式作用因子:是指真核细胞内含有的大量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结合顺式作用元件而调节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

顺式作用元件:主要指真核生物中,与结构基因处于同一DNA分子的,可调节基因转录的DNA特殊序列,主要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和可诱导元件等。

。。。。。。

35.蛋白质的延长过程。

1.进位:根据A位上密码引导,相应的氨基酰-tRNA进入A位,称为进位。

2.成肽:转肽酶催化P位上甲酰甲硫氨酰基或肽酰基转移给A位上进入的氨基酰

-tRNA,形成肽键连接,生成的二肽酰-tRNA占据A位,P位连着空载tRNA,将迅速从核蛋白位脱落。

3.转位:转位酶催化A位二肽酰-tRNA进入P位,同时核蛋白体沿mRNA移动一

个密码子,A位再次空缺,开始第3个氨基酰-tRNA进位,重复上述循环,肽链在C 端加入一个氨基酸,使P位依次出现3肽、4肽。。。

36.寻找未知基因的方法。

37.进行基因治疗的先决条件是什么,目前基因治疗尚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先决条件是要了解特定疾病的相关基因。

问题:1.缺乏高效、靶向性的基因转移系统;2.对于多种疾病的相关基因认识有限,因而缺乏切实有效的治疗靶基因;3.目前真核生物表达调控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而对治疗基因的表达还无法做到精准调控,也无法保证其安全性;4.缺乏准确的疗效评价以及伦理方面的问题。

38.试述大肠杆菌在含乳糖、葡萄糖培养基中生长时,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如大肠杆菌培养在含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上,在葡萄糖没有被利用完之前,乳糖操纵子就一直被阻遏,乳糖不能被利用,这是因为葡萄糖的分解物引起细胞内cAMP含量降低,启动子释放cAMP-CAP蛋白,RNA聚合酶不能与乳糖的启动基因结合,以至转录不能发生,直到葡萄糖被利用完后,乳糖操纵子才进行转录,形成利用乳糖的酶,这种现象称葡萄糖效应。又称葡萄糖阻遏或分解代谢产生阻遏作用。

39.如果一个突变株,聚合酶Ⅰ、Ⅲ。。。蛋白复制原点都正常,为什么复制效率低?

40.与传统的诊断方法相比,基因诊断的优势何在?

基因诊断方法与传统的诊断方法相比,有着显著的优越性,它以基因的结构异常或表达异常为切入点,而不是从疾病的表型开始,因此往往在疾病出现之前就可作出诊断,为疾病的预防和早期及时治疗赢得了时间。另外,遗传病基因变异在全身各处细胞中均能一致体现,诊断取材极为方便,血液细胞及羊水脱落细胞等均可作为诊断材料,而不需要对某一特殊的组织或器官进行检测。

41.蛋白质组学的定义及其研究技术。

蛋白质组学:指一个细胞的全套蛋白质,反映了特殊阶段、环境、状态下细胞或组织在翻译水平上的蛋白质表达谱。可细分为结构蛋白质组学和功能蛋白质组学。

双向凝胶电泳技术、质谱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分析与大规模数据处理仍然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三大基础支持技术。

如:1.双向电泳分离样品蛋白;2.蛋白质点的定位、切去;3.蛋白质点的质谱分析等。

42.什么是生物芯片(bio-chips)它包含了那些基本技术?请谈谈你对该项技术应用领域

(可举例)及其应用前景的评价

生物芯片之通过原位合成或显微打印手段,将数以万计的DNA探针固化与支持物表面,形成二维DNA探针阵列,然后与带有标记的生物样品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对样品快速并行高效的检测或诊断。

包含技术:核酸杂交。PCR

应用:测序,基因诊断,药物筛选,个体化用药,基因表达水平检测

前景:

它将对我国生命科学研究,医学诊断,新药筛选具有革命性的推动作用,也将对我国人口素质、农业发展、环境保护等作出具大的贡献,同时带动我国科学整体进步,为各相

关高科技产业创造机会。基因芯片将成为21世纪最令人注目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将使人类早日进入生物信息时代,促进精准医疗的发展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主要知识点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复习重点 第一讲绪论 1、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含义 从狭义上讲,分子生物学主要是研究生物体主要遗传物质-基因或DNA的结构及其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的科学。 基因工程是一项将生物的某个基因通过载体运送到另一种生物的活体细胞中,并使之无性繁殖和行使正常功能,从而创造生物新品种或新物种的遗传学技术。 2、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发展简史,特别是里程碑事件,要求掌握其必要的理由 上个世纪50年代,Watson和Crick提出了的DNA双螺旋模型; 60年代,法国科学家Jacob和Monod提出了的乳糖操纵子模型; 70年代,Berg首先发现了DNA连接酶,并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重组DNA分子; 80年代,Mullis发明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 90年代,开展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和模式生物的基因组测序,分子生物学进入“基因组时代”; 目前,分子生物学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或“蛋白质组时代”。 3、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的专业地位与作用:从专业基础课角度阐述对专业课程的支 撑作用 第二讲核酸概述 1、核酸的化学组成(图画说明) 2、核酸的种类与特点:DNA和RNA的区别 (1)DNA含的糖分子是脱氧核糖,RNA含的是核糖; (2)DNA含有的碱基是腺嘌呤(A)、胞嘧啶(C)、鸟嘌呤(G)和胸腺嘧啶(T),RNA含有的碱基前3个与DNA完全相同,只有最后一个胸腺嘧啶被尿嘧啶(U)所代替; (3)DNA通常是双链,而RNA主要为单链;

(4)DNA的分子链一般较长,而RNA分子链较短。 3、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直接和间接证据; 间接: (1)一种生物不同组织的细胞,不论年龄大小,功能如何,它的DNA含量是恒定的,而生殖细胞精子的DNA含量则刚好是体细胞的一半。多倍体生物细胞的DNA含量是按其染色体倍数性的增加而递增的,但细胞核里的蛋白质并没有相似的分布规律。 (2)DNA在代谢上较稳定。 (3)DNA是所有生物的染色体所共有的,而某些生物的染色体上则没有蛋白质。(4)DNA通常只存在于细胞核染色体上,但某些能自体复制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有其自己的DNA。 (5)在各类生物中能引起DNA结构改变的化学物质都可引起基因突变。 直接:肺炎链球菌试验、噬菌体侵染实验 4、DNA的变性与复性:两者的含义与特点及应用 变性:它是指当双螺旋DNA加热至生理温度以上(接近100oC)时,它就失去生理活性。这时DNA双股链间的氢键断裂,最后双股链完全分开并成为无规则线团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DNA从双链变成单链的过程。增色效应:它是指在DNA的变性过程中,它在260 nm的吸收值先是缓慢上升,到达某一温度后即骤然上升的效应。 复性:它是指热变性的DNA如缓慢冷却,已分开的互补链又可能重新缔合成双螺旋的过程。复性的速度与DNA的浓度有关,因为两互补序列间的配对决定于它们碰撞频率。DNA复性的应用-分子杂交:由DNA复性研究发展成的一种实验技术是分子杂交技术。杂交可发生在DNA和DNA或DNA与RNA间。 5、Tm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Tm的含义:是指吸收值增加的中点。 影响因素: 1)DNA序列中G + C的含量或比例含量越高,Tm值也越大(决定性因素);2)溶液的离子强度 3)核酸分子的长度有关:核酸分子越长,Tm值越大

现代分子生物学试题

现代分子生物学试题 邯郸学院12生技 Chapter 3 生物信息的传递——从DNA到RNA 一、名词解释: 1、Transcription 2、Coding strand (Sense strand) 3、Intron 4、RNA editing 5、Messenger RNA (mRNA) 二、判断正误: 1、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 2、mRNA是以有义链为模板进行转录的 3、转录起始就是RNA链上第一个核苷酸键的产生 4、σ因子的作用是负责模板链的选择和转录的起始 5、聚合酶可以横跨40个碱基对,所以解旋的DNA区域也是40个碱基对 6、流产式起始是合成并释放2~9个核苷酸的短RNA转录物 7、启动子是有义链上结构基因5’端上游区的DNA序列 8、大肠杆菌基因中存在-10bp处的TTCACA区 9、-35区是指5’到3’方向-35区最后一个碱基离+1碱基为35个bp 10、真核基因几乎都是单顺反子 三、单选: 1、_______号帽子存在于所有帽子结构中 A、0号 B、1号 C、2号 D、以上全不是 2、在对启动子识别中起关键作用的是_______ A、α亚基 B、β亚基 C、σ因子 D、β’亚基 3、RNA聚合酶中提供催化部位的是_______ A、α+α B、α+β C、α+β’ D、β+β’ 4、_______是细胞内更新率极高不稳定的RNA A、mRNA B、rRNA C、tRNA D、snRNA 5、mRNA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所必需的形式是_______ A、5’端帽子 B、多聚腺苷酸尾 C、ρ因子 D、以上都不是 6、真核生物RNA聚合酶II所形成的转录起始复合物不包括_______ A、TBP B、TFIIA C、TFIIC D、TFIID 7、真核生物转录的所在空间是_______ A、细胞质 B、细胞核 C、核孔 D、线粒体 8、ρ因子本质上是一种_______ A、核苷酸 B、蛋白质 C、多糖类 D、碱基

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汇编

全国名校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益星学习网提供全套资料 目录 1.武汉大学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5年武汉大学885分子生物学(B卷)考研真题 2014年武汉大学885分子生物学(C卷)考研真题 2013年武汉大学887分子生物学(C卷)考研真题 2012年武汉大学653分子生物学(A卷)考研真题 2011年武汉大学652分子生物学(A卷)考研真题 2010年武汉大学638分子生物学(A卷)考研真题 2009年武汉大学877分子生物学(A卷)考研真题及详解 2.南开大学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2年南开大学853分子生物学(生科院)考研真题 2011年南开大学811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 3.中国科学院大学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3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2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4.电子科技大学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5年电子科技大学613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4年电子科技大学613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3年电子科技大学613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2年电子科技大学613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电子科技大学613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5.河北大学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4年河北大学878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A考研真题2013年河北大学878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A考研真题2012年河北大学878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考研真题6.暨南大学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5年暨南大学836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4年暨南大学836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7.武汉科技大学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5年武汉科技大学616分子生物学(B卷)考研真题及详解2014年武汉科技大学616分子生物学(B卷)考研真题及详解8.其他名校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5年浙江工业大学653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5年宁波大学941分子生物学(A卷)考研真题 2014年重庆大学627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3年深圳大学717分子生物考研真题 2012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865分子生物学(A卷)考研真题2012年军事医学科学院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2011年南京大学834分子生物学(A卷)考研真题

现代分子生物学_复习笔记完整版.doc

现代分子生物学 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含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的基本含义 ?广义的分子生物学: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 对象,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狭义的分子生物学: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控 等过程,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1.1 分子生物学的三大原则 1) 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是相同的 2) 生物遗传信息表达的中心法则相同 3) 生物大分子单体的排列(核苷酸、氨基酸)的不同 1.3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 ●基因的表达调控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 ●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第二节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 1 准备和酝酿阶段 ?时间: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初。 ?确定了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一: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二: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实验 RNA也是重要的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繁殖过程 2 建立和发展阶段 ?1953年Watson和Crick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作为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的里程碑。 ?主要进展包括: ?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的建立 3 发展阶段 ?基因工程技术作为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人类深入认识生命本质并能动改造生命的新时期开始。 ? 第三节分子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思考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哪些? ?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列举5~10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简要说明其贡献。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有详细标准答案)

分子生物学复习题(有详细答案)

————————————————————————————————作者:————————————————————————————————日期:

绪论 思考题:(P9) 1.从广义和狭义上写出分子生物学的定义? 广义上讲的分子生物学包括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的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狭义的概念,即将分子生物学的范畴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结构与功能、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其中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2、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几个方面?什么是反向生物学?什么是 后基因组时代? 研究内容: 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DNA重组技术和结构分子生物学。 反向生物学:是指利用重组DNA技术和离体定向诱变的方法研究已知结构的基因相应的功能,在体外使基因突变,再导入体内,检测突变的遗传效应,即以表型来探索基因结构。 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细胞全部基因的表达图式和全部蛋白质图式,人类基因组研究由结构向功能转移。 3、写出三个分子生物写学展的主要大事件(年代、发明者、简要内容) 1953年Watson和Click发表了“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结构”的著名论文,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1972~1973年,重组DNA时代的到来。H.Boyer和P.Berg等发展了重组DNA 技术,并完成了第一个细菌基因的克隆,开创了基因工程新纪元。 1990~2003年美、日、英、法、俄、中六国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解读人类遗传密码。 4、21世纪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随着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已经掌握了模式生物的所有遗传密码。又迎来了后基因组时代,人类基因组的研究重点由结构向功能转移。相关学说理论相应诞生,如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生命科学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第四章 思考题:(P130) 1、基因的概念如何?基因的研究分为几个发展阶段? 概念:基因是原核、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和突变单位以及控制形状的功能单位。 发展阶段:○1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从细胞的染色体水平上进行研究,属于基因的染色体遗传学阶段。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主要从DNA大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属于分

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现代分子生物学复习题

现代分子生物学 一.填空题 1.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片段的排列顺序。 2.核酶按底物可划分为自体催化、异体催化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IF-1、 IF-2 和IF-3 。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信号肽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辅助肽链折叠成天然构象的蛋白质。 5.真核生物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核心启动子元件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DNA重组技术三部分。 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感染 小鼠、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 hnRNA在转变为mRNA的过程中经过剪接、 mRNA的5′末端被加上一个m7pGppp帽子,在mRNA3′ 东隅已逝 2 桑榆非晚!

末端多了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 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亚基对DNA的利用来说是一 种经济的方法、可以减少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随机的错误对蛋白质活性的影响、活性能够非常有效和迅速地被打开和被关闭。 10.质粒DNA具有三种不同的构型分别是: SC构型、 oc 构型、 L构型。在电泳中最前面的是SC构型。 11.哺乳类RNA聚合酶Ⅱ启动子中常见的元件TATA、GC、 CAAT所对应的反式作用蛋白因子分别是TFIID 、SP-1 和 CTF/NF1 。 12.与DNA结合的转录因子大多以二聚体形式起作用,转 录因子与DNA结合的功能域常见有以下几种螺旋-转角-螺旋、锌指模体、碱性-亮氨酸拉链模体。 13.转基因动物常用的方法有:逆转录病毒感染法、DNA 显微注射法、胚胎干细胞法。 14.RNA聚合酶Ⅱ的基本转录因子有、TFⅡ-A、TFⅡ-B、 TFII-D、TFⅡ-E他们的结合顺序是: D、A、B、E 。 其中TFII-D的功能是与TATA盒结合。 15.酵母DNA按摩尔计含有32.8%的T,则A为_32.8%_,G 为_17.2%_和C为_17.2%__。 16.操纵子包括_调控基因、调控蛋白结合位点和结构基因。 17.DNA合成仪合成DNA片段时,用的原料是模板DNA 东隅已逝 3 桑榆非晚!

考研普通生物学考研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真题

考研普通生物学考研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 真题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选择题 1DNA模板链为5′-ATTCAG-3′,其转录产物是()。[浙江海洋大学2019研] A.5′-GACTTA-3′ B.5′-CUGAAU-3′ C.5′-UAAGUC-3′ D.5′-CTGAAT-3′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在RNA转录过程中,RNA是按5′→3′方向合成的,以DNA双链中的反义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催化下,以4种核苷三磷酸(NTPs)为原料,根据碱基配对原则(A-U、T-A、G-C)。因此答案选B。 2DNA的变性()。[扬州大学2019研] A.可以由低温产生 B.是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C.包括氢键的断裂 D.使DNA的吸光度降低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DNA的变性是指当DNA溶液温度接近沸点或者pH较高时,DNA 双链的氢键断裂,最后完全变成单链的过程。DNA的复性是指热变性的DNA经缓慢冷却,从单链恢复成双链的过程。A项,DNA的变性是由于高温引起的,故A

项错误;B项,DNA的变性是核酸双螺旋碱基对的氢键断裂,但不涉及其一级结构的改变,故B项错误;D项,当DNA溶液温度升高到接近水的沸点时(DNA变性),260nm的吸光度明显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增色效应,故D项错误。 3密码GGC的对应反密码子是()。[浙江海洋大学2019研] A.GCC B.CCG C.CCC D.CGC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G与C相互配对。因此答案选B。 4原核生物启动序列-10区的共有序列称为()。[扬州大学2019研] A.TATA盒 B.CAAT盒 C.Pribnow盒 D.GC盒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绝大部分启动子都存在两段共同序列:位于-10bp处的TATA区和-35bp处的TTGACA区。因此答案选A。 5.色氨酸生物合成操纵子为下列()方面的例子。[浙江海洋大学2019研] A.正调控可抑制操纵子 B.负调控可诱导操纵子 C.正调控可诱导操纵子

现代分子生物学重点

现代分子生物学 第一章 DNA的发现: 1928年,英国Griffith的体内转化实验 1944年,Avery的体外转化实验 1952年,Hershey和Chase的噬菌体转导实验 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p11) DNA的重组技术 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 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第二章 DNA RNA组成 脱氧核糖核酸 A T G C 核糖核酸 A U G C 原核生物DNA的主要特征 ①一般只有一条染色体且带有单拷贝基因; ②整个染色体DNA几乎全部由功能基因与调控序列组成; ③几乎每个基因序列都与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呈线性对应状态。 染色体作为遗传物质的特点: (1)分子结构相对稳定(贮存遗传信息) (2)通过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连续性(传递遗传信息) (3)通过指导蛋白质合成控制生物状态(表达遗传信息) (4)引起生物遗传的变异(改变遗传信息) C值以及C值反常 C值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C值反常C值往往与种系进化的复杂程度不一致,某些低等生物却有较大的C值。如果这些DNA 都是编码蛋白质的功能基因,那么,很难想象在两个相近的物种中,他们的基因数目会 相差100倍,由此推断,许多DNA序列可能不编码蛋白质,是没有生理功能的。 DNA的中度重复序列,高度重复序列 中度各种rRNA,tRNA以及某些结构基因如组蛋白基因都属于这一类 高度卫星DNA 核小体 是由H2A H2B H3 H4 各2分子生成的八聚体和约200bp的DNA构成的,H1在核小体外面。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①基因组庞大; ②大量重复序列; ③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90%以上; ④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 ⑤断裂基因; ⑥大量的顺式作用元件; ⑦DNA多态性:SNP和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 ⑧端粒(telomere)结构。

现代分子生物学总结(朱玉贤、最新版)

现代分子生物学总结(朱玉贤、最新版)

一、绪论 两个经典实验 1、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实验:先将光滑型致病菌(S型)烧煮杀活性以后、以及活的粗糙型细菌(R型)分别侵染小鼠发现这些细菌自然丧失了治病能力;当他们将经烧煮杀死的S型细菌和活的R型细菌混合再感染小鼠时,实验小鼠每次都死亡。解剖死鼠,发现有大量活的S型细菌。实验表明,死细菌DNA 进行了可遗传的转化,从而导致小鼠死亡。 2、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当细菌培养基中分别带有35S或32P标记的氨基酸或核苷酸,子代噬菌体就相应含有35S标记的蛋白质或32P标记的核酸。分别用这些噬菌体感染没有放射性标记的细菌,经过1~2个噬菌体DNA 复制周期后进行检测,子代噬菌体中几乎不含带35S标记的蛋白质,但含30%以上的32P 标记。说明在噬菌体传代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基因的概念:基因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分子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二、染色体与DNA 嘌呤嘧啶 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尿嘧啶胸腺嘧啶 染色体 性质:1、分子结构相对稳定;2、能够自我复制,使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性;3、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命过程;4、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组蛋白一般特性:1、进化上极端保守,特别是H3、H4;2、无组织特异性;3、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4、存在较普遍的修饰作用;5、富含赖氨酸的组蛋白H5 非组蛋白:HMG蛋白;DNA结合蛋白;A24非组蛋白

真核生物基因组DNA 真核细胞基因组最大特点是它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而且功能DNA序列大多被不编码蛋白质的非功能蛋白质所隔开。人们把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称为C值,在真核生物中C 值一般是随着生物进化而增加的,高等生物的C 值一般大于低等动物,但某些两栖类的C值甚至比哺乳动物还大,这就是著名的C值反常现象。真核细胞DNA序列可被分为3类:不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高度重复序列。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1、真核生物基因组庞大,一般都远大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2、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的重复序列;3、真核基因组的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占整个基因组序列的90%以上,这是真核生物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最主要的区别;4、真核基因组的转录产物为单顺反之;5、真核基因组是断裂基因,有内含子结构;6、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顺式元件,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等;7、真核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DNA多态性;8、真核基因组具有端粒结构。

现代分子生物学总结题库

第一章、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实体及基因组 1、基因定义 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序列,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2、DNA修复 DNA修复(DNA repairing)是细胞对DNA受损伤后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可能使DNA结构恢复原样,重新能执行它原来的功能;但有时并非能完全消除DNA的损伤,只是使细胞能够耐受这DNA的损伤而能继续生存。也许这未能完全修复而存留下来的损伤会在适合的条件下显示出来(如细胞的癌变等),但如果细胞不具备这修复功能,就无法对付经常在发生的DNA损伤事件,就不能生存。对不同的DNA损伤,细胞可以有不同的修复反应。3、DNA损伤 DNA损伤是复制过程中发生的DNA核苷酸序列永久性改变,并导致遗传特征改变的现象。情况分为:substitutation (替换)deletion (删除)insertion (插入)exon skipping (外显子跳跃)。 DNA损伤的改变类型:a、点突变:指DNA上单一碱基的变异。嘌呤替代嘌呤(A与G之间的相互替代)、嘧啶替代嘧啶(C与T之间的替代)称为转换(transition);嘌呤变嘧啶或嘧啶变嘌呤则称为颠换(transvertion)。b、缺失:指DNA链上一个或一段核苷酸的消失。c、插入:指一个或一段核苷酸插入到DNA链中。在为蛋白质编码的序列中如缺失及插入的核苷酸数不是3的整倍数,则发生读框移动(reading frame shift),使其后所译读的氨基酸序列全部混乱,称为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ion)。d、倒位或转位:(transposition)指DNA链重组使其中一段核苷酸链方向倒置、或从一处迁移到另一处。 e、双链断裂:对单倍体细胞一个双链断裂就是致死性事件。 4、同源重组 同源重组,(Homologus Recombination)是指发生在姐妹染色单体(sister chromatin) 之间或同一染色体上含有同源序列的DNA分子之间或分子之内的重新组合。同源重组需要一系列的蛋白质催化,如原核生物细胞内的RecA、RecBCD、RecF、RecO、RecR等;以及真核生物细胞内的Rad51、Mre11-Rad50等等。同源重组反应通常根据交叉分子或holiday 结构(Holiday Juncture Structure) 的形成和拆分分为三个阶段,即前联会体阶段、联会体形成和Holiday 结构的拆分。 a、基因敲除 基因敲除(geneknockout),是指对一个结构已知但功能未知的基因,从分子水平上设计实验,将该基因去除,或用其它顺序相近基因取代,然后从整体观察实验动物,推测相应基因的功能。这与早期生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切除部分-观察整体-推测功能的三部曲思想相似。基因敲除除可中止某一基因的表达外,还包括引入新基因及引入定点突变。既可以是用突变基因或其它基因敲除相应的正常基因,也可以用正常基因敲除相应的突变基因。 b、因转移法 同源重组(homologousrecombination)是将外源基因定位导人受体细胞染色体上的方法,因为在该座位有与导人基因同源的序列,通过单一或双交换,新基因片段可替换有缺陷的基因片段,达到修正缺陷基因的目的。位点特异性重组是发生在两条DNA链特异位点上的重组,重组的发生需一段同源序列即特异性位点(又称附着点;attachmentsite,att)和位点特异性的蛋白因子即重组酶参与催化。重组酶仅能催化特异性位点间的重组,因而重组具有特异性和高度保守性。

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复习重点

现代分子生物学考研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绪论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DNA重组技术 2、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3、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 4、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5、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第二章染色体与DNA 半保留复制:DNA在复制过程中碱基间的氢键首先断裂,双螺旋解旋并被分开,每条链分别作为模板合成新链,产生互补的两条链。这样新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与原来DNA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因此,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所以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DNA半保留复制 DNA半不连续复制:DNA双螺旋的两条链反向平行,复制时,前导链DNA的合成以5′-3′方向,随着亲本双链体的解开而连续进行复制;后随链在合成过程中,一段亲本DNA单链首先暴露出来,然后以与复制叉移动相反的方向、按照5′-3′方向合成一系列的冈崎片段,然后再把它们连接成完整的后随链,这种前导链的连续复制和后随链的不连续复制称为DNA 的半不连续复制 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1、基因组很小,大多只有一条染色体2、结构简练3、存在转录单元,多顺反子4、有重叠基因 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1、真核基因组庞大,一般都远大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2、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3、真核基因组的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占整个基因组序列的90%以上,该特点是真核生物与细菌和病毒之间最主要区别4、真核基因组的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5、真核基因是断裂基因,有内含子结构6、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顺式作用元件,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等7、真核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DNA多态性8、真核基因组具有端粒结构 DNA转座(移位)是由可移位因子介导的遗传物质重排现象 DNA转座的遗传学效应:1、转座引入插入突变2、转座产生新的基因3、转座产生的染色体畸变4、转座引起生物进化 转座子分为插入序列和复合型转座子两大类 环状DNA复制方式:θ型、滚环型和D-环型 第三章生物信息的传递(上)从DNA到RNA 转录:指拷贝出一条与DNA链序列完全相同的RNA单链的过程 启动子:是一段位于结构基因5′段上游区的DNA序列,能活化RNA聚合酶,使之与模板DNA准确地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的特异性 原核生物启动子结构:存在位于-10bp处的TATA区和-35bp处的TTGACA区,其是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位点,能与σ因子相互识别而具有很高的亲和力 终止子:是给予RNA聚合酶转录终止信号的DNA序列(促进转录终止的DNA序列) 终止子的类型:不依赖于ρ因子和依赖于ρ因子 增强子:能增强或促进转录起始的序列 增强子的特点:1、远距离效应2、无方向性3、顺式调节4、无物种和基因的特异性5、具

现代分子生物学课后答案(朱玉贤_第三版)上

第一章绪论 2.写出DNA和RNA的英文全称。 答:脱氧核糖核酸(DNA, Deoxyribonucleic acid),核糖核酸(RNA, Ribonucleic acid)4.早期主要有哪些实验证实DNA是遗传物质?写出这些实验的主要步骤。 答:一,肺炎双球菌感染实验,1,R型菌落粗糙,菌体无多糖荚膜,无毒,注入小鼠体内后,小鼠不死亡。2,S型菌落光滑,菌体有多糖荚膜,有毒,注入到小鼠体内可以使小鼠患病死亡。3,用加热的方法杀死S型细菌后注入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吸附→侵入→复制→组装→释放。2,DNA中P的含量多,蛋白质中P的含量少;蛋白质中有S而DNA中没有S,所以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用35P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后,细菌体内无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用32P标记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细菌体内有放射性,即表明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体内。 三,烟草TMV的重建实验:1957年,Fraenkel-Conrat等人,将两个不同的TMV株系(S株系和HR株系)的蛋白质和RNA分别提取出来,然后相互对换,将S株系的蛋白质和HR株系的RNA,或反过来将HR株系的蛋白质和S株系的RNA放在一起,重建形成两种杂种病毒,去感染烟草叶片。 6.说出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1,DNA重组技术;2,基因表达调控研究;3,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4,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第二章染色体与DNA 3.简述真核生物染色体的组成及组装过程 真核生物染色体除了性细胞外全是二倍体,DNA以及大量蛋白质及核膜构成的核小体是染色体结构的最基本单位。核小体的核心是由4种组蛋白(H2A、H2B、H3和H4)构成的扁球状8聚体。 蛋白质包括组蛋白与非组蛋白。组蛋白是染色体的结构蛋白,它与DNA组成核小体,含有大量赖氨酸核精氨酸。非组蛋白包括酶类与细胞分裂有关的蛋白等,他们也有可能是染色体的结构成分 由DNA和组蛋白组成的染色体纤维细丝是许多核小体连成的念珠状结构。 1.由DNA与组蛋白包装成核小体,在组蛋白H1的介导下核小体彼此连接形成直径约10nm的核小体串珠结构,这是染色质包装的一级结构。 2.在有组蛋白H1存在的情况下,由直径10nm的核小体串珠结构螺旋盘绕,每圈6个核小体,形成外径为30nm,内径10nm,螺距11nm的螺线管,这是染色质包装的二级结构。 3.由螺线管进一步螺旋化形成直径为0.4μm的圆筒状结构,称为超螺线管,这是染色

分子生物学简介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从分子水平研究作为生命活动主要物质基础的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重点研究下述领域: (1)蛋白质(包括酶)的结构和功能。 (2)核酸的结构和功能,包括遗传信息的传递。 (3)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4)生物调控的分子基础。 (5)生物进化。 分子生物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生物化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病毒学,结构分析及高分子化学等不同研究领域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科学。目前分子生物学已发展成生命科学中的带头学科。 随着DNA的内部结构和遗传机制的秘密一点一点呈现在人们眼前,特别是当人们了解到遗传密码是由RNA转录表达的以后,生物学家不再仅仅满足于探索、提示生物遗传的秘密,而是开始跃跃欲试,设想在分子的水平上去干预生物的遗传特性。 如果将一种生物的DNA中的某个遗传密码片断连接到另外一种生物的DNA链上去,将DNA 重新组织一下,就可以按照人类的愿望,设计出新的遗传物质并创造出新的生物类型,这与过去培育生物繁殖后代的传统做法完全不同。 这种做法就像技术科学的工程设计,按照人类的需要把这种生物的这个“基因”与那种生物的那个“基因”重新“施工”,“组装”成新的基因组合,创造出新的生物。这种完全按照人的意愿,由重新组装基因到新生物产生的生物科学技术,就称为“基因工程”,或者说是“遗传工程”。 生物学的研究可以说长期以来都是科研的重点,惟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本世纪50年代以前的生物学研究,虽然有些已进入了微观领域,但总的来说,主要是研究生物个体组织、器官、细胞或是亚细胞这些东西之间的相互关系。50年代中期,随着沃森和克里克揭示出DNA分子的空间结构,生物学才真正开始了其揭开分子水平生命秘密的研究历程。到70年代,重组DNA技术的发展又给人们提供了研究DNA的强有力的手段,于是分子生物学就逐渐形成了。顾名思义,分子生物学就是研究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的一门学科,而生物大分子主要是指基因和蛋白质两大类;分子生物学以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从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的多种生命现象进行研究;分子生物学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发展也为基因工程的出现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可以说基因工程就是分子生物学的工程应用。现在基因工程所展现出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完全得益于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而且有证据表明,基因工程的进一步发展仍然要依赖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一直是生物学的前沿与生长点,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蛋白质体系、蛋白质-核酸体系和蛋白质-脂质体系。 生物大分子,特别是蛋白质和核酸结构功能的研究,是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现代化学和物理

关于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一.填空题(每题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1. 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片段的排列顺序。 2. 核酶按底物可划分为()、()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和()。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5.真核生物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和()。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三部分。 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 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 10.蛋白质折叠机制首先成核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核)、(结构充实)、(最后重排)。 11.半乳糖对细菌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作为碳源供细胞生长);另一方面(它又是细胞壁的成分)。所以需要一个不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2进行本底水平的永久型合成;同时需要一个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1对高水平合成进行调节。有G时转录从(S2 )开始,无G时转录从(S1 )开始。 12.DNA重组技术也称为(基因克隆)或(分子克隆)。最终目的是(把一个生物体中的遗传信息DNA转入另一个生物体)。典型的DNA重组实验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①提取供体生物的目的基因(或称外源基因),酶接连接到另一DNA分子上(克隆载体),形一个新的重组DNA分子。 ②将这个重组DNA分子转入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中复制保存,这个过程称为转化。 ③对那些吸收了重组DNA的受体细胞进行筛选和鉴定。 ④对含有重组DNA的细胞进行大量培养,检测外援基因是否表达。 13、质粒的复制类型有两种:受到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的严格控制的称为(严紧型质粒),不受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的严格控制称为(松弛型质粒)。 14.PCR的反应体系要具有以下条件: a、被分离的目的基因两条链各一端序列相互补的 DNA引物(约20个碱基左右)。 b、具有热稳定性的酶如:TagDNA聚合酶。 c、dNTP d、作为模板的目的DNA序列 15.PCR的基本反应过程包括:(变性)、(退火)、(延伸)三个阶段。 16、转基因动物的基本过程通常包括: ①将克隆的外源基因导入到一个受精卵或胚胎干细胞的细胞核中; ②接种后的受精卵或胚胎干细胞移植到雌性的子宫;

考研分子生物学-6

考研分子生物学-6 (总分:10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名词解释(总题数:28,分数:42.00) 1.翻译 (分数:1.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在多种因子辅助下,核糖体结合mRNA模板,通过tRNA识别该mRNA的三联体密码子和转移相应氨基酸,进而按照模板mRNA信息依次连续合成蛋白质肽链的过程;) 解析: 2.中心法则 (分数:1.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 解析: 3.结构域 (分数:1.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分子量大的蛋白质三级结构常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球状或纤维状的区域,折叠的较为紧密,各行其功能,称为结构域;) 解析: 4.遗传密码 (分数:1.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能编码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基因中的核苷酸体系;) 解析: 5.密码子的简并性 (分数:1.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多个氨基酸具有一个以上的密码子;) 解析: 6.密码子的摆动性 (分数:1.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密码子中的第三个碱基总是处在一个不稳定的位置上,它与反密码子的第一个碱基配对强度不如前两个碱基,其结果使tRNA可以与一个以上的密码子碱基配对;) 解析: 7.密码子的偏爱性 (分数:1.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多数氨基酸有一个以上的密码子,但这些密码子的使用频率各不相同;) 解析: 8.分子伴侣 (分数:1.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能够防止肽链错误折叠,能够促进肽链正确折叠的蛋白质分子;) 解析:

分子生物学习题与答案

第0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分子生物学 2.单克隆抗体 二、填空 1.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三部分。 三、是非题 1、20世纪60年代,Nirenberg建立了大肠杆菌无细胞蛋白合成体系。研究结果发现poly(U)指导了多聚苯丙氨酸的合成,poly(G)指导甘氨酸的合成。(×) 四、简答题 1. 分子生物学的概念是什么? 2. 你对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含义和包括的研究范围是怎么理解的? 3. 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容有哪些方面? 4. 分子生物学发展前景如何? 5.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的社会意义和科学意义是什么? 6.简述分子生物学发展史中的三大理论发现和三大技术发明。 7. 简述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8. 二十一世纪生物学的新热点及领域是什么? 9.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20世纪后叶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成就,使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位置起了革命性的变化。试阐述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三大基本原则,三大支撑学科和研究的三大主要领域?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就是研究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关系和作用的一门学科,而生物大分子主要是指基因和蛋白质两大类;分子生物学以遗传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从分子水平上对生物体的多种生命现象进行研究。

2.单克隆抗体:只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起作用的抗体。 二、填空 1.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DNA重组技术 三、是非题 四、简答题 1. 分子生物学的概念是什么? 答案: 有人把它定义得很广:从分子的形式来研究生物现象的学科。但是这个定义使分子生物学难以和生物化学区分开来。另一个定义要严格一些,因此更加有用:从分子水平来研究基因结构和功能。从分子角度来解释基因的结构和活性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2. 你对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含义和包括的研究范围是怎么理解的?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狭义:偏重于核酸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其中也涉及与这些过程有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为人类利用和改造生物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前景。所谓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的本质主要是指对遗传、生殖、生长和发育等生命基本特征的分子机理的阐明,从而为利用和改造生物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新的手段。这里的分子水平指的是那些携带遗传信息的核酸和在遗传信息传递及细胞内、细胞间通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这些生物大分子均具有较大的分子量,由简单的小分子核苷酸或氨基酸排列组合以蕴藏各种信息,并且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以形成精确的相互作用系统,由此构成生物的多样化和生物个体精确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调节控制系统。阐明这些复杂的结构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分子生物学的主要任务。 3. 分子生物学主要包含以下三部分研究内容:A.核酸的分子生物学,核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核酸的结构及其功能。由于核酸的主要作用是携带和传递遗传信息,因此分子遗传学(moleculargenetics)是其主要组成部分。由于50年代以来

研究生-分子生物学Ⅱ笔记整理版

分子生物学Ⅱ 专题一细胞通讯与细胞信号转导(一)名词解释 (1)信号分子(signal molecule):是指在细胞间或细胞内进行信息传递的化学物质。 (2)受体(receptor):是指细胞中能识别信息分子,并与之特异结合、引起相应生物效应的蛋白质。 (3)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是指使蛋白质磷酸化的酶。 (二)简答分析 (1)细胞通讯的方式及每种作用方式的特点。 答: (2)膜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途径的基本规律。

答:配体→膜受体→第二信使→效应蛋白→效应。(3)试以肾上腺素、干扰素、胰岛素、心纳素为例,阐述其信息转导过程。 答:①肾上腺素:cAMP-PKA途径; 过程:首先肾上腺素与其受体结合,使G蛋白被激活;然后G蛋白与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相互作用,后者将ATP转化为cAMP;最后cAMP磷酸化PKA,从而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 ②胰岛素:受体型TPK途径; 过程:胰岛素与其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可使其受体中的TPK激活,随后通过下游的Ras途径继续传递信号,直至发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 ③干扰素:Jak-STAT途径; 过程:首先干扰素与受体结合导致受体二聚化,然后受体使JAK(细胞内TPK)激活,接着JAK将下游的STAT磷酸化形成二聚体,暴露出入核信号,最后STAT进入核内,调节基因表达,产生生物学效应。 ④心钠素:cGMP-PKG途径; 过程:心钠素与其受体结合,由于该受体属于GC型酶偶联受体,具有鸟苷酸环化酶的的活性,因此结合后可直接将GTP转化为cGMP,进而激活下游的PKG,最终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学效应。

(4)类固醇激素是如何调控基因表达的? 答:类固醇激素穿膜后与细胞内(或核内)受体结合,使受体变构形成激素受体活性复合物并进入细胞核中,然后以TF的形式作用于特异的DNA序列,从而调控基因表达。 专题二基因分析的策略 (一)名词解释 (1)分子杂交(molecular hybridization):是指具有一定同源序列的两条核酸单链(DNA或RNA)在一定条件下,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经退火处理,形成异质双链的过程。(2)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是指采用杂交的手段(方式),用一已知序列的DNA或RNA片段(探针)来测检样品中未知核苷酸顺序。 (3)探针(Probe):是指用来检测某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标记DNA或RNA片段。 (4)增色效应:是指DNA变性时260nm紫外吸收值增加的现象。 (5)解链温度(Tm):是指加热DNA溶液,使其对260nm 紫外光的吸光度达到其最大值一半时的温度,即50%DNA 分子发生变性的温度。 (6)转基因:是指是借助基因工程将确定的外源基因导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