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三字经全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始终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唐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穿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蜀魏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莅中国兼戎狄九十年国祚废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七世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至李闯神器焚清太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廿二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聪颖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三字经单句注释

原文

直译译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众人刚出生时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格相差不远,由于后来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才行成了差异。如果对小孩自不从小教育,由他发展,那么他先天具有的善良本性,就会受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而改变,父母教育孩子的许多规律中,最可贵的是要专心致志,坚持到底。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从前孟母曾为了选择能给孟子创造有利学习环境的邻居三次搬家。孟子厌学回家,孟母折断织布的梭子,来教育孟子学习不可半途而废。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古代有个人住在燕山,姓窦,十分熟悉教育孩子的方法,亲自调教出五个儿子,学有所成,在当地十分有名。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父母生养了孩子,而没有对他进行教育,这是做父母的过错。老师对学

生只是教书而不做严格要求,便是做老师的怠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一个人如果整天不肯读书学习,这是不好的习惯。年轻的时候如果不好好学习,到老之后会有什么作为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玉石不经过打磨、雕琢,是不能成为有价值的器皿的;就像人如果在年少时不知道学习,怎么能懂得做人的道理,而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做儿女子弟的,在年少的时候,一定要亲近有学问的老师,结交贤良的朋友,学习做人的法则和礼仪。懂的尊敬长辈、爱护自己亲人的道理,明白讲究学业修身的方法,这是做人的根本。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黄香在九岁的时候,就懂得用自己的身体温暖父亲睡觉的席子,做子女的孝顺自己的父母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

孔融在四岁的时候,就懂得应该把大的梨让给自己的哥哥们,懂得逊让的礼仪。做弟弟的应该懂得对年长的哥哥要尊敬。人生应该做的最重要

的事莫过于孝顺长辈、尊爱兄长。其次是多看看天下事情,拓展视野和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人要学会数数,必须要先学会写字。能知道十、百、千万之多。便知道了怎样数数,能知道古今的圣人贤士的事情就是学习了古代的知识。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人世间有三才:天才、地才、人才;天地宇宙间有三光:日光、月光、星光。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所谓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臣之间有忠爱之义,父子间有天生的情分,夫妻之间有和顺的道理。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四季循环不止,运转没有尽头,寒暑更替,便有了一年又一年的变化。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宇宙间有四个主要方位,即东西南北。这是个方位都是于中央或中间方位而言的。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宇宙有阴阳五行,即:金木水火土。这五行都来源于天理。五行有相生相克的道理。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仁义礼智信是古代社会中的人伦五常,它是指导人们举止行为的常规道理,不可以违背和搅乱。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稻子、高粱、大豆、麦子、黄米、谷子总称为六谷,这是人类食用的主要粮食作物。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马、牛、羊、鸡、猪、狗这六种家畜,都是人类所饲养的主要牲畜。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快乐、烦恼、痛苦、恐惧、贪恋、憎恶、欲望是人与生俱来的七种情感,不用学习就能知道。

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

匏瓜、瓦器、皮革、木器、玉石、金属、丝弦、竹子可以制成各类乐器,

能够发出八种不同的器乐声音。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这九代人构成了每个家庭世系中的九族,各代之间的长幼尊卑秩序就是人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

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君臣是人们所说的无论。从人伦看来又有十义:父慈、子孝、夫唱、妇随、兄友、弟恭、长慧、幼序、朋谊、友信、君敬、臣忠。这十种义务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准则。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凡是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必须讲究方法。必须对他们讲解其中的道理,,并用事实来加以说明,开启他们的愚昧。还要让他们明白如何断句。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学生读书学习,一定要从头开始学起,先易后难,《小学》读完了,可以接受读《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论语》是孔子传道的书,共二十篇文章,253章节,是孔子的弟子和

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和教导的书。《孟子》一书只有7篇,是讲道德和仁义的。

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中庸》一书是孔伋写成的。其中,“中”的意思是不偏不倚;“庸”的意思就是坚持不变的道理。《大学》一书是由孔子的学生,曾子写成的,这部书是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孝经》是一部说明孝道的书。古时候,人们学习必须先学《孝经》,然后读《四书》。把《孝经》讲解得十分畅通,把《四书》读得很熟,然后才读《六经》。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诗经》、《书经》、《易经》、《周礼》、《戴礼》、《春秋》是六经的纲目,应当好好学习和研究。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易经》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著作,它一共有三个版本,分别叫做《连山》、《归藏》、《周易》。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布诰,是国君颁布于天下发号施令的文书;书,就是记载时事的书籍。《尚书》的体裁就是有典、谟、诰、训、誓、命、书,文词的含义都十分奥妙。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周礼》是由周公创制的,记录了周朝的六部官职,周朝的政治体制因此得以保存和流传。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汉朝的儒生戴德、戴圣叔侄俩,把孔子圣贤阐述礼记的言论编辑成《礼记》一书,使周朝的礼乐齐备,以供后人学习。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风、大小雅、颂是《诗经》的四种体裁,应当认真背诵吟咏。风、雅、颂是体裁,赋、比、兴是表达手法。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随着周朝的灭亡,派官员进行采诗的制度也不存在了。为了记录史实以教育后人,孔子编著了一部《春秋》,书中是通过赞扬或批评来区别善恶的。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为《春秋》作注释和解说的著作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三传: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步传书。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始终

把儒家的经典都读懂明白其意义后,就可以读诸子百家的书了。读这些书要记住主要的内容,抓住其中的要点就可以了。这样才能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其中有五家书是不可不读的,他们是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经书和诸子的书读懂以后就可以读各朝的史书了。通过考察历代帝王的世系,了解各朝间之所以兴旺和衰败的原因。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传说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出现了“太古三皇”即:伏羲、神农、黄帝,传说他们是上古时期中华民族的领袖人物。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唐尧和虞舜号称“二帝”他们互相恭让帝位,他们在位统治的一段时期可以称为太平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朝的大禹、商朝的成汤和周朝的文王、武王,合称为:“三王”。夏商在上古时期称为三代,三王治理的三代时期,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是

千古难难遇的奇迹。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自从夏朝开始,中国就开始了家天下的王位世袭继承制度。夏朝的政权也延续了四百多年才灭亡。

唐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商汤讨伐夏桀取得天下,建立商朝,商朝经历了六百多年,直到商纣王才灭亡。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阳,改国号东周,这时周王朝的统治已经开始崩溃了。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也纷纷不断,就连士大夫也只注重口才而不讲仁义道德等礼仪了。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武王起兵伐纣,建立周朝,周朝历时800年,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朝代。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从春秋时代开始,到战国时代结束,先有五个强大的诸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争夺霸王的地位,后有七个强大的诸

侯国(秦、楚、齐、燕、韩、赵、梁)割据一方。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秦始皇嬴政在位时,开始兼并六国,并建立了统一的秦王朝,但秦王朝只传了两代,到秦二世时,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便兴兵争夺天下。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之后,建立汉朝政权,传位到汉平帝时,帝位被外戚王莽篡夺。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光武帝刘秀在王莽末年起兵夺取政权,定都洛阳,国号东汉,西汉和东汉共延续了400年的历史,帝位传到汉献帝时,东汉灭亡,汉朝历史结束。

蜀魏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魏国、蜀国、吴国三家在东汉末年争夺汉朝的天下,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后来被晋朝统一,晋朝又分为西晋和东晋。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东晋末年,在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4个朝代,历史上成为南朝,都城都在金陵(南京)。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在北方,最先兴起来的是北魏,后来分为东魏和西魏。北周的宇文氏家族灭掉了东魏,西魏也被北齐所代替。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等到了隋朝,中原地区又归于统一局面,但是皇位只传了两代,隋朝便灭亡了。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唐高祖李渊发动仁义之师,清除隋朝的暴乱,安定了300年的历史,后来被梁所灭亡。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继唐朝后兴起的朝代,统称为五代,各个朝代兴衰更替都有他各自的因由。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北宋的赵匡胤接受了后周的禅位,建立了宋朝政权,两宋共传了十八位皇帝,中国历史终于又一次由分割走向统一

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在北方,辽国和金国相继建立,他们都要求中原的宋朝称他们为帝。元朝后来灭掉了金国,有灭掉了南宋,宋朝的历史到此结束。

莅中国兼戎狄九十年国祚废

元朝进入中原后,把周边地区的各个少数民族都灭掉了,但是元朝也只存在了九十年的时间,便被元末起义军灭掉了。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

明太祖朱元璋举兵灭掉元朝,建立明朝,国号为大明,年号洪武,建立都城南京。到了明成祖时,把都城迁到了燕京(北京)。

十七世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至李闯神器焚

明朝的天下传了十七世,到崇祯帝时,宦官专权,任意横行,农民起义不断兴起,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灭掉了明朝政权。

清太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清太祖努尔哈赤,顺应天命打败了周边其他民族势力,平定四方,使天下得到了安定。

廿二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从盘古开天一直到大明王朝共22个朝代的历史全部都详细明白地在这里了。通过这些史书,就可以了解到中国社会的由治到乱以及由乱到治

的兴盛衰惫过程。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凡是读史书研究学问的人,必须考察研究历代君臣之间活动的真实记录,这样才能达到通晓古今往来事物发展的规律,就像自己亲眼看到的一样。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凡是读经书、史书、诸子百家的书,必须在书中的句子的同时,要在心里思考句子中的道理,并且还要早晚坚持,勤于苦学苦练,只有这样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以前孔子曾经拜项橐为师,向他学习。古代的圣贤都能勤奋学习,这值得我们仿效。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北宋朝的宰相赵普,十分喜欢读《论语》,后来他在做了高官以后,仍旧坚持勤于读书,一点也不懈怠。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汉朝的温舒把蒲草编织成席,用来抄书学习;公孙弘把竹削去青皮,借别人的书抄在上面,用来读书学习。他们都是因为贫穷无书可读的人,

但却知道勉励自己刻苦读书学习。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汉代的孙敬刻苦勤奋读书,为了避免读书时打瞌睡,就用绳子把头发吊在房梁上。战国时期的苏秦,为了督促自己学习,用锥子在自己发困的时候刺自己的大腿。他们读书都没有老师教,全靠自己勤奋苦读,后来成为很有学问的人。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晋代的车胤是一个十分爱好学习的人,家穷没有灯,在夏天时捕捉萤火虫放在袋子里借萤光读书。还有晋代的孙康也是因为家穷没有灯,就冬天坐在雪地里靠雪地反光读书。他们都是贫困家庭的孩子,但他们从来没有因此停止过读书。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汉朝的朱买臣,一面背着柴走路,一面读书。隋朝的李密,一边替别人放羊,一边读书,并把其他的书挂在牛角上,以便随时阅读。这两个人虽然身心劳苦但仍勤奋读书,这种求学精神值得后人称颂和学习。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宋朝的苏洵在年少时没有读书,直到27岁才发奋读书。他在长大后才明白读书学习的道理,后悔没有早开始读书。我们这些后辈,在年幼的

时候如果不肯好好读书,一定会成为无知的人,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宋朝的梁灏,非常爱好读书,发誓一定要考中状元。他82岁时,还去参加朝廷举行的科举考试,在众多士子中,考了第一名成了状元。对他的老来成功,大家都表示称赞和惊讶。身为后辈应该及早树立远大的志向,将来能够成才。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聪颖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北齐的祖莹在8岁的时候,十分爱好学习,日夜不停的勤奋读书,能够写出美妙的诗文。唐朝的李泌在九岁的时候就能写诗下棋。像他们都是聪明过人的天下奇才,人人都羡慕他们。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趁着年少用心读书,一定能成为真正有知识的有用人才。

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汉朝末年的蔡文姬能够辨认琴音,晋朝的谢道韫能够吟咏诗歌,她们都是女子,尚且聪明伶俐,我们后辈这些男子汉应当自己提高警惕,时刻勉励自己才是啊!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

唐朝的刘晏幼年时勤奋好学,7岁的时候就被举荐为神童,唐玄宗时封

他为翰林院的正字,专门负责为太子校正文字。他虽然年龄很小,却已经出仕做官。我们这些后辈趁自己年少,只要时刻勉励自己勤奋读书学习,也一定能够做得像他那样好。在历史上凡是有所大成就的人,他们都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狗能守夜,使一些小人不能进犯;鸡能报晓,使人知道天就要亮了。就是连低贱的鸡狗都对人类有功,人生在世如果苟且度日。而不学习来显亲扬名,光宗耀祖,就连鸡狗都不如。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蚕能够吐丝,眯缝能够酿蜜,做人如果不好好学习,那就连这些微小的动物也不如了。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在年幼的时候如果能好好学习圣贤的书籍,在长大以后就能成就一番大事业,上可以效忠国君,下可以为百姓造福,并且扬名天下,光宗耀祖,为子孙后代造福。

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惟一经

别人留给子孙后代的是满筐的金银珠宝,其实他们不知道,如果子孙十分贤明,又何必给他们那么多积金呢?如果子孙不肖,纵使给他们留下

这么多钱财,也是枉费一片苦心。而我则跟别人不一样,我留给我的子孙后代的只有一册经书而已。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凡是肯勤奋学习的,一定会有进步而最终成功的,如果怠惰嬉戏,不但得不到好处而且会有损失。勤劳一份便会有一份的收获,闲散片刻就会损失片刻的时间。后辈的年轻人,记住我的规劝吧,好好勉励自己,积极上进。

三字经全文解释

三字经全文解释 。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三字经》介绍】 《三字经》家喻户晓,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也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在传统教育中,小孩子们都是通过背诵《三字经》来识字知理的。《三字经》篇幅短小,却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三字经》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让人在道德、历史、地理……文化上内外都受益非浅。 【三字经全文解释】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4、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5、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6、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8、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9、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解释】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10、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解释】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11、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解释】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

三字经原文及解释

三字经原文及解释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元曾。乃九族,而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彀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三字经全全文及解释

三字经全全文及解释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人刚生出来的时候,性情本质都是很善良的,而这种善良的本性,每个人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后来因为学习环境及所受的教育不同,长大后性情就相差得月来越远了。 如果在小的时候,没有好好的教育孩子,他们善良的本质就会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所以教导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要专心一致,才能让善良的本质发挥出来。 从前,孟母知道环境的好坏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选择好的环境来居住。有一次,年幼的孟子贪玩不想读书,母亲知道后非常生气,就拿出剪刀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剪断,让孟子了解,读书就像织布一样不可半途而废。 五代的时候,在『燕山』这个地方,有一个『窦禹均』的人,对孩子有一套很好的教导方式,他的五个孩子在他的调教之下,个个都很有成就,也因此得了好名声。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如果父母将子女生下来,只知道养活他们,而不去教育他们的话,这就是为人父母的过错。同样的,做老师的对于学生的教育,若没有尽力教导,这就是老师偷懒没有尽到为人师的责任。 为人子女的,不学习如何友爱兄弟姊妹孝顺父母,这是很不应该的。小时候在求学的时期,不好好的学习接受教育,等到年纪大了,又能够有什么作为呢? 『玉』如果没有经过玉匠琢磨,是不可能成为玉器。就好比一个人若不肯勤奋求学,就不会懂得礼义道德了。 为人子弟的,应该在年少时,多亲近好的老师,多结交好的朋友,从中学习做人的礼义道德。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黄香九岁的时候,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先睡进父亲的棉被里, 用身体温热被子,再请父亲去睡。像黄香这种孝顺父母的行为, 是我们为人子女应当要做到的。 孔融四岁的时候,就知道把大的梨子让给哥哥吃,这种恭敬兄长的行为, 也是我们为人子弟应该最先知道的。 做人先要学习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其次是学习知识, 及知道算数和认识文字,阅读各种文章。 一到十是基本数字,采十进制的方法, 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到无穷尽的数字。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什么叫做『三才』三才就是指天、地、人。什么叫『三光』,三光就是指太阳、月亮、星星。 什么叫做『三纲』三纲就是君主与臣子之间要讲「义」,父亲与子女之间要有亲情之爱,夫妻之间要彼此和睦相处。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而这四个季节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循环不已,永不停止。 四个方位是指东、西、南、北,而这四个方向都必须以中央为基准,才能决定正确方位。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三字经全文及释义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清世祖应景命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三字经全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始终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唐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穿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蜀魏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三字经全文朗读三字经全文解释

三字经全文朗读三字经全文解释 三字经全文解释 三字经是中国最经典的少儿启蒙学习读物,通过阅读三字经可以掌握不少基础知识,所以三字经备受欢迎,下面是WTT整理的三字经全文解释,供大家参考!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易解:人初生之时,本性都是善艮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後来因为生活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差异越来越大。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三字经全文解释 易解:如果不及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所谓先入为主,不可不慎!至於教育方法,应注重在使孩子专心,有定力。课业的选择,要以专精为主,不要希求广博。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与青少年心智的发展,十三岁以前著重在记忆,之後理解力逐渐成长,故十三岁以前应注重记忆念诵为主,理解次之,不可本末倒置。 ­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易解: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寻找一个对孟子有益的教育环境,不辞辛劳搬了三次家。从坟场附近搬到市场边,再三迁至学校旁。有一次孟子不用功,逃学回家,孟母当著他的面将织了

一半的布匹剪断,并且告诫他说:「求学的道理,就像织布一样,必须将纱线一条一条织上去,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积丝才能成寸,积寸才能成尺,最後才能织成一匹完整有用的布;读书也是一样,要努力用功,并且持之以恒,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才能有成就。否则就像织布半途而废一样,一旦前功尽弃就毫无用处了。 五代时,有一位窦禹钧(又称窦燕山),遵照圣贤教诲的义理来教育子女,因此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都能光耀家门。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易解:生育子女,若只知道养活他们,而不去教育,那是作父母的失职。老师教导学生,不只是知识、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做人处世的道理,使学生能够与人相处融洽,做事有方法,活得健康愉快有意义。因此对於学生的要求一定要认真严格,不能偷懒怠惰,才能教出好学生。严师出高徒,严是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要教出好孩子,必须父母与老师双方面配合,也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努力。为人子女如果不用心学习,是不对的!年纪小的时候,不肯努力、用功学习,等到年纪大了,还能有什麼作为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新整理三字经全文详细解释

三字经全文详细解释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在传统教育中,小孩子都是通过背诵《三字经》来识字知理的。它能够被历代人奉为经典而不断流传,一定具有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三字经全文注释(整理版)

《三字经》全文解释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

同时科举成名。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启示〗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 【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启示〗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启示〗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

三字经全文解释(译文)

三字经全文解释(译文) 三字经全文解释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启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译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译文】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启示〗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作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译文】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启示〗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译文】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启示〗严师出高徒,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径。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虽然是做父母和老师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才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启示〗一个人不趁年少时用功学习,长大后总是要后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记住这样一句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趁视自己生命的黄金时刻。【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启示〗-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启示〗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

《三字经》拼音全文解释

最完整版"三字经"全文拼音注释 三字经全文及注释(带拼音,含逐字逐句翻译,含语音下载)关键字: 三字经三字经全文三字经注释三字经翻译 前言:《三字经》自>南宋王应麟(字伯厚)先生所创作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内容大都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唱儿歌,三字经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的儿童启蒙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用来教育子女琅琅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时人觉得本书内容很好,纷纷翻印,因此广为流传,历久不衰,直至今日内容虽有修改或增加,但主要结构并未改变,是一本难得的启蒙读本。三字经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rén zhī chū 人之初,xìng běn shàn 性本善,xìng xiāng jìn 性相近,xí xiāng yuǎn 习相远。 【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解读〗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gǒu bú jiào 苟不教,xìng nǎi qiān 性乃迁,jiào zhī dào 教之道,guì yǐ zhuān 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解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时刻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专心一致,时时不能放松。 xī mèng mǔ 昔孟母,zé lín chǔ 择邻处,zǐ bù xué 子不学,duàn jī zhù 断机杼。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解读〗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做为孩子,要理解这种要求,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dòu yān shān 窦燕山,yǒu yì fāng 有义方,jiāo wǔ zǐ 教五子,míng jù yáng 名俱扬。 【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解读〗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yǎng bú jiào 养不教,fù zhī guò 父之过,jiào bù yán 教不严,shī zhī duò 师之惰。 【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

小学生国学经典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小学生国学经典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小学生国学经典三字经全文解释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不知害人,既为善。仅仅因为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 了好与坏的差别。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 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4、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 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5、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仅仅 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6、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 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 得礼仪,不能成才。 8、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 学习到很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9、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解释】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 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10、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解释】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 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弟”通“悌”, 尊敬友爱。 11、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解释】人生急当首务者,莫大于孝悌,故人事亲事长,必要尽其孝悌。孝悌乃一件大事。其次一等,多见天下之事,以广其所知,多闻 古今之理,以广其所学。知十百千万之数为某数,识古今圣贤之事为 某文也。 12、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解释】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 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13、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解释】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 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14、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4、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5、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6、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8、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9、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解释】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10、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解释】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11、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解释】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12、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解释】我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13、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解释】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最新(三字经)三字经全文解释(人之初性本善)

三字经全文解释(人之初性本善)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每个人都是一张白纸,不知害人,既为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4、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5、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

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6、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8、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9、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解释】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10、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 【解释】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弟”通“悌”,尊敬友爱。

三字经全文解释

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幼。至缌麻,五服终。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究。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载,国祚废。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三字经全文详细解释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在传统教育中,小孩子都是通过背诵《三字经》来识字知理的。它能够被历代人奉为经典而不断流传,一定具有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

《三字经》的原文及注释解析

《三字经》的原文及注释解析 《三字经》原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 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 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 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 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 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 山之名。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 不容紊。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 能飞走。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 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 目所识。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 鼻所嗅。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 宜调协。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 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 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功。至纟思麻, 五服终。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 讲说文。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 能知源。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始可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三字经全文加解释--

三字经全文加解释--2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 《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使其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合称“三百千”。《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56、三字经: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解释】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著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

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57、三字经: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解释】《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实在是值得我们去朗诵的。58、三字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解释】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辩。59、三字经: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解释】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它们都是解释《春秋》的书。60、三字经: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解释】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61、三字经: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解释】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62、三字经: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解释】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因,才能从历史中记取教训。63、三字经: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解释】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64、三字经: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解释】黄帝之后,

新三字经全文解释

新三字经全文解释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2、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解释】:以前战国的时候,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有个好的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菁菁博客注:这是对“五子登科”故事的概括] 3、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5、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解释】: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最新(三字经)三字经全文解释完整版

三字经全文解释完整版 1、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2、三字经: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4、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5、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6、三字经: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7、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8、三字经: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9、三字经: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解释】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10、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解释】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11、三字经: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