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差速器的计算过程Word版

差速器的计算过程Word版

差速器的计算过程Word版
差速器的计算过程Word版

学号06071305成绩

汽车专业综合实践说明书

设计名称:汽车差速器设计

设计时间 2010年 4月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汽车服务工程

班级 13班

姓名郑永豹

指导教师邓宝清

2010 年 05 月 24 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 1 -

二、差速器的功用类型及组成........................... - 2 -

(一)、齿轮式差速器............................... - 2 - (二)滑块凸轮式差速器............................ - 2 - (三)蜗轮式差速器................................ - 3 - (四)牙嵌式自由轮差速器.......................... - 4 - 三、主减速器基本参数的选择计算....................... - 6 -

(一)主减速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 - 6 - 四、主减速器主、从动齿轮的支撑方案选择.............. - 10 -

(一)、主动齿轮的支撑............................ - 10 - 五、差速器设计计算.................................. - 13 -

(一)差速器中的转矩分配计算..................... - 13 - (二)差速器的齿轮主要参数选择................... - 13 - 六.总结............................................ - 17 - 参考文献............................................ - 18 - 附图................................................ - 19 -

一、设计任务书

已知条件:(1)假设地面的附着系数足够大; (2)发动机到主传动主动齿轮的传动效率96.0=w η; (3)车速度允许误差为±3%;

(4)工作情况:每天工作16小时,连续运转,载荷较平稳;

(5)工作环境:湿度和粉尘含量设为正常状态,环境最高温度为30

度;

(6)要求齿轮使用寿命为17年(每年按300天计);

(7)生产批量:中等。

(8)半轴齿轮、行星齿轮齿数,可参考同类车型选定,也可自己设计。

(9)主传动比、转矩比参数选择不得雷同。

传动方案:如参考图例

设计工作量:(1)差速器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2)差速器装配图1张(A0图纸);按要求绘制差速器总成图,包

括主传动及半轴。

(3)零件工作图2张(同一设计小组的各个同学的零件图不得重复,

须由指导教师指导选定);

二、差速器的功用类型及组成

差速器——能使同一驱动桥的左右车轮或两驱动桥之间以不同角速度旋转,并传递转矩的机构。起轮间差速作用的称为轮间差速器,起桥间作用的称桥间(轴间)差速器。轮间差速器的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驱动轮以不同的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

(一)、齿轮式差速器

齿轮式差速器有圆锥齿轮式和圆柱齿轮式两种。

按两侧的输出转矩是否相等,齿轮差速器有对称式(等转矩式)和不对称式(不等转矩式)。目前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具有结构简单、质量较小等优点,应用广泛。它又可分为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摩擦片式差速器和强制锁止式差速器等。其结构见下图:

(二)滑块凸轮式差速器

图二—2为双排径向滑块凸轮式差速器。

差速器的主动件是与差速器壳1连接在一起的套,套上有两排径向孔,滑块2装于孔中并可作径向滑动。滑块两端分别与差速器的从动元件内凸轮4和外凸轮3接触。内、外凸轮分别与左、右半轴用花键连接。当差速器传递动力时,主动套带动滑块并通过滑块带动内、外凸轮旋转,同时允许内、外凸轮转速不等。理论上凸轮形线应是阿基米德螺线,为加工简单起见,可用圆弧曲线代替。

滑块凸轮式差速器址一种高摩擦自锁差速器,其结构紧凑、质量小。但其结构较复杂,礼零件材料、机械加工、热处耶、化学处理等方面均有较高的技术要求。

(三)蜗轮式差速器

蜗轮式差速器(图二—3)也是一种高摩擦自锁差速器。蜗杆2、4同时与行星蜗轮3与半轴蜗轮1、5啮合,从而组成一行星齿轮系统。蜗轮式差速器的半轴转矩比kb可高达5.67~9.00,锁紧系数是达0.7~0.8。但在如此高的内摩擦情况下,差速器磨损快、寿命短。当把kb降到2.65~3.00,k降到0.45~0.50时,可提高该差速器的使用寿命由于这种差速器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

(四)牙嵌式自由轮差速器

牙嵌式自由轮差速器(图5—24)是自锁式差速器的一种。装有这种差速器的汽车在直线行驶时,主动环可将由主减速器传来的转矩按左、右轮阻力的大小分配给左、右从动环(即左、右半轴)。当一侧车轮悬空或进入泥泞、冰雪等路面时,主动环的转矩可全部或大部分分配给另一侧车轮。当转弯行驶时,外侧车轮有快转的趋势,使外侧从动环与主动环脱开,即中断对外轮的转矩传递;内侧车轮有慢转的趋势,使内侧从动环与主动环压得更紧,即主动环转矩全部传给内轮。由于该差速器在转弯时是内轮单边传动,会引起转向沉重,当拖带挂车时尤为突出。此外,由于左、右车轮的转矩时断时续,车轮传动装置受的动载荷较大,单边传动也使其受较大的载荷。

牙嵌式自由轮差速器的半轴转矩比Ab是可变的,最大可为无穷大。该差速器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锁紧性能稳定,制造加工也不复杂。

综上所述,本次汽车专业综合实践将对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进行设计。

三、主减速器基本参数的选择计算

发动机Nmax: 74kw/5600rmp

发动机Mmax: 134N.m/4000rmp

I 档变比: 3.27

主传动比3.2~3.8

差速器转矩比S=1.3

安全系数为n=1.5

发动机的最大转矩m N M .134max =,rmp n 4000=,发动机到主传动主动齿轮的传动效率0.96η=,安全系数5.1=n

一档变比27.31=i ,本次设计选用主加速器传动比2.30=i

因此总传动比464.105.327.3012=?=?=i i i

因此输出转矩13.201996.0134464.105.1max 20≈???=???=ηM i n T N.m 差速器转矩比S=1.1~1.4之间选取,这里取S=1.3轴最大转矩为b T ,半轴最小转矩为s T

得到方程?????=+=0T T T T T S s b

s b 解得:m N T m N T s b .878.1141== (一)主减速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

1.选定高速级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按题目已知条件,选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2)选用精度等级8级精度

3)齿轮材料用CrMnTi 20,渗碳淬火,齿面硬度为HRC 62~56

4)选择主、从动锥齿轮齿数时应考虑如下因素:为了磨合均匀,1z ,2z 之间应避免有公约数。选小齿轮171=Z 4.54172.312=?==iZ Z 取552=Z

24.31

2==z z μ

2.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承载能力一般取决于弯曲强度,故先按弯曲强度设计,验算接触强度。有 []32112???

? ??≥F Sa Fa d Y Y z Y KT m σψε

确定式中各项数值:

因载荷有较重冲击,查得5.1=A K 故初选载荷系数2=t K

mm N T .1021.41096.027.3134531?=???=

βεcos 112.388.121?????

????? ??+-=z z a ,计算端面重合度45.1=a ε

76.075

.025.0=+=a Y εε

齿宽系数选取7.0=d ψ

查得95.21=Fa Y ,52.11=Sa Y ,27.22=Fa Y ,73.12=Sa Y

101110306.1)1730016(140006060?=?????==h jL n N

91210993.3?==i

N N 查得88.01=N Y ,92.02=N Y ;取25.1min =F S

查得MPa F F 11002lim 1lim ==σσ

[]MPa MPa S Y F F N F 4.77425

.188.01100min 1

1lim 1=?==σσ []MPa MPa S Y F F N F 6.80925.192.01100min 2

2lim 2=?==σσ []0058.04

.77452.195.2111=?=?F Y Y Sa Fa σ []0049.06

.80973.127.2222=?=?F Y Y Sa Fa σ

取[]0058.01

11=?F Y Y Sa Fa σ,设计齿轮模数: 将确定后的各项数值代入设计公式 求得: []mm mm Y Y z Y T K m F Sa Fa d t t 32.30058.0177.076.01021.422)(23253111211=??????=?≥σψε 修正t m :s m n z m v t /32.31000601

1=?=π

查得 16.1=v K (动载系数) 查得 03.1=βK (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查得 2.1=a K (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则15.22.103.116.15.1=???==a v A K K K K K β mm mm K K m m t

t 40.3215.232.333=== 则选取第一系列标准模数mm m 5.3= 齿轮主要几何尺寸:

mm mz d 5.5911==;

mm mz d 5.19222==;

()mm z z m a 1262

21=+=; mm d b d 65.411==ψ,取142B mm =,247B mm = 校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H H E H u u bd KT Z Z Z σσε≤±?=12211 查得MPa Z E 8.189=(弹性系数) 查得5.2=H Z (节点区域系数) 查得83.0=εZ (接触强度重合度系数) 按不允许出现点蚀,查得82.01=N Z ,85

.02=N Z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