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

1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

1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
1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

1.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

A.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B.身体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C.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D.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2、下列是属于评价身体健康的是

A.我的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B.我至少有一种爱好或特长

C.我能原谅别人的缺点或错误

D.我大多数时候感到心情愉快

3、对心理健康的评价,正确的是

A.体育成绩都已达标

B.大多数时候心情愉快

C.牙齿健康,食欲很好

D.能够自信与熟悉或不熟悉的人交谈

4、老师和同学都夸小方是个社会适应能力很强的人,主要表现在

A.情绪非常稳定

B.有抵抗传染病的能力

C.听取和接受他人的意见或建议

D.做事或读书时,注意力很集中

5、在日常生活中,下列不属于健康行为的是

A.保持愉快心情

B.学会防备别人

C.搞好个人卫生

D.加强身体锻炼

6、在竞选学生会干部时,小华落选了,他不应有的态度是

A.认为别人疾贤妒能,才故意不选自己

B.人人都应有锻炼的机会,要轮流提高大家的能力

C.自己的能力有限,不适合当学生会干部

D.自己的学习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想因社会活动受到影响

7、全国统一的医疗急救电话是

A.110

B.112

C.119

D.120

8、下列习惯中,有助与减少患心血管疾病的是

A.多吃高糖食品

B.多吃高蛋白食品

C.多吃高脂肪食品

D.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9、吸烟与吸食毒品,最先损害人体的

A.肺

B.血液

C.大脑

D.呼吸道黏膜

10、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毒品的是

A.烟碱、酒精

B.一氧化碳、煤气

C.尼古丁、焦油

D.海洛因、鸦片、吗啡

11、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

A.肥胖症

B.尿毒症

C.传染性疾病

D.心血管疾病和癌症12、下列属于健康行为的是

A.吸烟行为

B.旅游行为

C.吸毒行为

D.酗酒行为

13、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烟草产生的有害物质主要有

A.二氧化碳、焦油

B.尼古丁、二氧化碳、焦油

C.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焦油

D.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

14、做了一节课的语文作业后,可用哪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来消除疲劳?

A.背诵英语单词

B.做数学作业

C.睡眠

D.打篮球

15、当情绪不好时,下列哪项调节方法不正确?

A.听音乐

B.看电视

C.参加体育活动

D.喝酒消愁

16、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从何时开始最好?

A.成年

B.婴儿

C.儿童、青少年

D.胎儿

17、下列哪项是心理健康的核心

A.心情愉快

B.良好的人际关系

C.有自制力

D.适度的情绪反应

18、林则徐在虎门硝烟时焚烧的是

A.外国香烟

B.海洛因

C.冰毒

D.鸦片

19、香烟燃烧时产生的烟雾中含有的致癌物质是

A.二氧化碳

B.尼古丁

C.酒精

D.一氧化碳

20.吸烟对哪一个系统损害最大

A.呼吸系统 B.神经系统 C.消化系统 D.运动系统

21、科学研究证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除了受和外,

还与个人的有关。

22、不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还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

平,提高生活质量。

23、吸毒会损害人的,降低人体的,并使心肺

受损,呼吸麻痹,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24、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各种,

如、、、和参与等等。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有密切关系。

25、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26、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各种疾病,特别是一

些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水平,提高

生活质量,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 期发生的,但是,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 都是在 时期形成的。

27.据新华网报道,某社区的吴某,他明知道自己居住的楼群中有几个吸毒者,却视而不见。他说:“这不关我的事,我管他干嘛!”但过了一段时间,他痛苦地发现,自己上中学的儿子成了毒品的俘虏。儿子的身体也从以前的“体健如牛”逐渐变成“骨瘦如柴。”

分析讨论:

⑴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请举例说明?

⑵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

⑶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

⑷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

28.(13分)验证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室常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配制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学生在实验时配制如下的不同浓度梯度的酒精:1%、3%、5%、8%、10%、15%、20%等。在15℃左右的室温下,经过大量实验,并在实验中选择10秒内水蚤跳动范围在30~36次之间的成年水蚤为材料,经过多次实验得到以下平均数值。现将在不同酒精浓度梯度下的水蚤在10秒内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将以上数据转在坐标系内表示出来,并将其连成一条曲线。

(2)上述图表表明,水蚤心率很容易受到___________的影响,即水蚤心率会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___。

(3)当酒精的体积分数达到20%时,水蚤会因为酒精浓度过大而导致___________。分析其原因,就很容易得出,酒精具有______________作用,所以会减缓心脏的跳动。

四、实验探究

某班学生探究了清水和不同酒精浓度的溶液对某种成年水蚤心率的影响,经过多

(一)分析上述所列数据,请得出相应结论,并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

(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人饮酒后,我们的心率变化如何?这和上面的实验结论是否矛盾?这又该怎样解释呢?

世界卫生组织( WHO)对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 WHO 早在1948年成立之出的《宪章》中就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使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的完满状态。" 1990年WHO对健康的阐述是: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道德健康的内容是指不能损坏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按照社会认可的行为道德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具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 据测定,违背社会道德往往导致心情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很容易发生神经中枢、内分泌系统等失调,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也会下降。医学家研究发现,贪污受贿的人就容易患癌症、脑出血、心脏病和精神过敏症;而为人正直、心地善良和淡泊、坦荡的品质,则能使人保持平衡,有助于身体健康。 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应将经济状况作为健康评价的一项基本内容,由于人是一种很复杂的综合性的整体,其健康也就涵盖了多维内容。 生理健康有明确的标准,比如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等,更量化一些,就是体温36℃-37℃,血压:低压60-90 毫米汞柱、高压90-130毫米汞柱,心率60-80次/分,这是人体生理运动的正常指标。 而心理健康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标准就比较模糊了。但心理健康对人的行为准则起着主导作用,面对五彩缤纷的人生,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处理形形色色的事情。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下,人们不仅有安全感、自我状态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外部环境。它一般可理解为情绪的稳定和心理方面的成熟两个方面,但这种稳定和成熟的状态是相对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一切都在变化的社会中,没有人会有一成不变的精神和情绪状态。只有将制约人格的各种条件,比如文化程度、工作能力、职业、社会地位、生活演变等很好地协调起来,并能适应环境、利用环境、创作环境,才能称之为心理健康。 一些心理学家摆脱开标准的束缚,向人们描述一个心理健康人士的特征: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快乐的人,有所爱,也被人爱;满怀信心地面对人生的挑战,满腔热情地投入自己的工作,发挥自己的全部潜能;能够洞察外部世界,并对自己所遇到的挑战作出应,制定出合理的人生策略;不会随意夸大也不会任意贬低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都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如果你是上面描述的这种人,那么你的心理就是健康的。 探索人类心智奥秘的拓荒者弗洛伊德将心理健康归结为爱与工作的能力。他在一部着作中列出了心理健康人士的一些共同特点:保持理智与平衡;具有自我价值感;具有爱的能力;具有建立和维持密关系的能力;能接受现实中的各种可能性和局限性;对工作的追求与自己的天资和教育背景相适应;能体验到某种内在的静与满足感,让自己觉得此生没有虚度。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不少地区水源短缺,有的城市饮用水水源污染严重,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1985年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已不能满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为此,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原有标准进行了修订,联合发布新的强制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下称“新标准”)。 2007年7月1日,由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强制性国家标准和13项生活饮用水卫生检验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这是国家21年来首次对1985年发布的《生活饮用水标准》进行修订。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修订是保证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协调下,由卫生部牵头,会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卫生、供水、环保、水利、水资源等各方面专家共同参与完成了该项标准的修订工作。 新标准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新标准中的饮用水水质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至106项,增加了71项。其中,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饮用水消毒剂指标由1 项增至4项;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放射性指标仍为2项。二是统一了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三是实现饮用水标准与国际接轨。新标准水质项目和指标值的选择,充分考虑了我国实际情况,并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准则》,参考了欧盟、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饮用水标准。 1985年出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里,饮用水浑浊度的指标是“3-5”,新《标准》则将之提高到“1-3”,也就是说,抛开一大堆老百姓看不懂的理化指标不说,最直观能感受到的,是水色将更为清亮。

健康新定义与标准

健康新定义及标准 安之星净水器分享: 一.健康的定义 人类有了健康才能生存,才能发展、享受,健康是长寿的基石,是对社会、对自己、对 亲人的责任,是人们存在的最佳状态,是亘古至今人类生命史上令人神往的不断追求的共同 目标,是自古以来,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眼下,二十一世纪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重视 程度前所未有。人类文明到了今天,我们应该用知识生活,不应该用习惯生活。而一个人如 果没有时间学些健康知识,将来一定有时间生病。俗话说:“病来如山倒,不如预防早”。 这句话提醒我们,应当深刻感悟预防疾病和维护健康的重要性,要看清二十一世纪追求健康 是大趋势,有了健康才能轻松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健康的定义与科学进展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一成立就提出了关于健康的概念,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机体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在躯体上、心理上及社会适应能力上都处于一种完美 的状态。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为健康的定义补上了道德健康这一条。新的健康概念是人体 的健康分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及社会适应健康四个层次,并且后面的健康层次是 以前面的健康层次为基础而发展的更高级的健康层次。道德健康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的发 展,最高标准是“无私利人”,基本标准是“为己利他”。 二.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人体健康十条标准: (一)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二)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三)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四)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五)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六)体重适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臂位置协调; (七)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睛不发炎;

世界卫生组织十大健康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十大健康标准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与疲劳。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然而,健康标准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则有不同的要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分期是:44岁以前的人被列为青年;45~59岁的人被列为中年;60~74岁的人为较老年(渐近老年);75~89岁的人为老年;90岁以上为长寿者。 1.青年人健康要点 (1)吃得正确:在青春期保持饮食平衡和有规律,有助于使你现在健美将来健康。 (2)喝得正确:干净的水和果汁是有利于健康的,不要饮酒,喝醉是不明智的。 (3)吸烟吗如果你想健美有吸引力,请别吸烟。 (4)适当放松:运动、音乐、艺术、阅读与其他人交谈,可帮助你成为兴趣广泛的人。 (5)积极自信:要积极自信和富有创造性,要珍惜青春。 (6)知道节制;遇事能三思而后行,大多数的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7)负责的性行为:了解自己的性行为并对此负责。

(8)运动有好处:运动可以使你健美和感觉良好;参加运动的每一个人都可赢得健康。 (9)散步:散步是一种轻缓的运动,而且散步能使你感到舒适。 (10)吸毒:吸毒是一条死胡同,要坚决自信地说"不"。 2.老年人健康要点 (1)吃得合理:少吃多餐。吃营养均衡的低脂肪食物。 (2)喝得适当:多喝水,少喝啤酒、果酒和白酒。 (3)吸烟:戒烟不分迟早。吸烟可增加你患心脏病或癌症的机会,并缩短你的寿命。 (4)散步:散步中保持机敏灵活和健康最好的办法。新鲜空气比补药更好。 (5)多寻求乐趣:与家庭、朋友的邻居保持联系。记住要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 (6)积极自信:爽朗乐观使人容易接近你。 (7)时时当心:你的生命和别人的生命有赖于你头脑清醒,视力清晰。 (8)性生活:性生活没有年龄限制。 (9)运动对你有好处:不很剧烈的运动对你的健康是有益的,而且还可使你接触其他人,游泳和适应性锻炼特别值得推荐。 3.男性健康的要点 (1)吃得正确:知道吃什么和什么时候不吃。 (2)喝得正确:每天至少喝两升液体--大部分为水。酒精和驾驶不能相容。 (3)吸烟:吸烟和嚼烟草是不卫生的和令人讨厌的。这对你本人和周围的人都能造成严重的危害。 (4)散步:尽可能多散步和经常散步。 (5)找时间娱乐:找时间享受家庭生活的乐趣,培养兴趣,学习新技能。

饮用水水质标准

饮用水水质标准目录

新标准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新标准中的饮用水水质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至106项,增加了71项。其中,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饮用水消毒剂指标由1 项增至4项;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放射性指标仍为2项。二是统一了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三是实现饮用水标准与国际接轨。新标准水质项目和指标值的选择,充分考虑了我国实际情况,并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准则》,参考了欧盟、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饮用水标准。 1985年出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里,饮用水浑浊度的指标是 “3-5”,新《标准》则将之提高到“1-3”,也就是说,抛开一大堆老百姓看不懂的理化指标不说,最直观能感受到的,是水色将更为清亮。 事实上,浊度不仅是感官指标,低浊度能使细菌病毒裸露于水中,消毒剂才能有效杀灭,让饮水更健康是新《标准》的核心所在。老的《标准》只有35项检测项目,其中关于无机污染物的检测项目居多,涉及的有机污染物、农药较少,而且其中根本没有检测如藻毒素等微生物的指标,这与近年来我国水污染致使水中有机物大大增加的形势严重不适应。 在新《标准》增加的71项水质指标里,微生物学指标由2项增至6项,增加了对蓝氏贾第虫、隐孢子虫等易引起腹痛等肠道疾病、一般消毒方法很难全部杀死的微生物的检测。饮用水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毒理学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2项,增加了对净化水质时产生二氯乙酸等卤代有机物质、存于水中藻类植物微囊藻毒素等的检测。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加至21项。并且,还对原标准35 项指标中的8项进行了修订。同时,鉴于加氯消毒方式对水质安全的负面影响,新《标准》还在水处理工艺上重新考虑安全加氯对供水安全的影响,增加了与此相关的检测项目。新《标准》适用于各类集中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也适用于分散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 适用范围 标准规定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要求、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要求、二次供水卫生要求、涉及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要求、水质监测和水质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城乡各类集中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也适用于分散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健康的概念及内涵

健康的概念及内涵 健康是金,是生命的基础,是事业的前提,拥有了健康就拥有一切,失去健康就一无所有。犍康面前人人等,健康知识人人需要。遵循健康规律,人们才能一生健康平安,幸福美满。望人们能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行为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动方式。 健康的四大基石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十六个字是世界卫生组织总结世界预防医学的最新成果提出的“维多利亚宣言”,它能使高血压藏少55%,脑卒中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三分之一,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 保健常识 1、如何做好心理保健?热爱生活、性格开朗,乐观、保持情绪稳定,正确处理好社会各种人际关系。 2、个人应养成哪些良好卫生习惯?“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头理发;勤洗澡换衣;勤刷牙漱口,“两做到”:洗脸做到一人一巾一盆,刷牙做到一人一刷一缸。“五不”:不吃不洁十五;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属;不吸烟;不喝酒。 3、怎样预防食物中毒?(1)食糖要煮熟烧透,冷盘菜要洗净消毒;(2)不吃腐败变质食物;(3)不吃被农药污染食物;(4)不吃病死禽畜肉;(5)切生熟食品刀、菜板要分开;(6)冰箱要保持清洁。食品不可存放过久。 怎样科学摄取营养? 现在营养学流行通俗简便的两句话,“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一”指每日一杯牛奶或一杯酸奶。“二”指每餐二两粮食。“三”指每日三份蛋白中国菜,每份指肉类二两(瘦猪牛羊肉,或鸡鸭肉或鱼虾)或豆制品二两或鸡

蛋一个,“四”指四句话,有粗有细(粗细粮搭配),不咸不甜,三四五顿,七八分饱。“五”指每日吃500克蔬菜和水果,保持身体处于弱碱性,中国菜有助于防病防癌。“红”指西红柿,红葡萄酒(100毫升以内)等。“黄”指南瓜,胡萝卜,黄豆、玉米等。“绿”指绿茶、深绿色蔬菜等。“白”指燕麦、茭白、白萝卜等。“黑”指香菇、黑木耳、黑芝麻等。实际是指食物品种应多样,每天至少应在lO种以上,最好天天换花样中国菜2,利于营养互补“要”三远三近”,远离三白(白糖、盐、动物油),近三黑(黑木耳、黑芝麻·香菇类)。从营养价值看,四条腿(猪牛羊)不如两条腿(鸡鸭),两条腿不如没有腿(鱼类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物 世界十大垃圾食物是我们肥胖的罪魁祸首,也是造成健康问题的重大因素,为了健康与身材 请大家远离垃圾食品。 一、油炸类食品 1、导致心血管疾病元凶( 油炸淀粉) 2、含致癌物质 3、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二、腌制类食品 1、导致高血压,肾负担过重,导致鼻咽癌 2、影响粘膜系统(对肠胃有害) 3、易得溃疡和发炎

健康的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对一般感冒禾郢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牙齿洁白,无缺损,无疼疼感,牙龈正常,无蛀牙; 头发光洁,无头屑; 肌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轻松,有活力。 健康是指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疼,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也就是说健康的人要有强壮的体魄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并能与其所处的社会及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 定义health 人体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体查不出任何疾病,其各种生物参数都稳定地处在正常变异范围以内,对外部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日常范围内的变化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关于健康有许多定义,都有其依据也都有其不完善之处。在众多的定义中比有些权威性的一个,是世界卫生组织章程序言中提出的:健康是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全安逸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身体不舒适或不衰弱。有人指责它为可望而不可及的“乌托邦式“的定义,或认为这不是健康的定义,而是社会的奋斗目标,或称它是从社会学角度来理解健康。实际上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健康均个模糊概念。没有病疼当然是健康的基本条件,但病疼的概念并不比健康更清晰,一个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只要不接触过敏原,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他均健康的,但一接触过敏原,轻则出现皮疹或哮喘,重则休克甚至死亡。用与环境的适应程度来定义健康,把人同环境联系起来理解健康,是一个进步。但这一定义偏重于人体的功能,也有它的难题。如一个健康的教授不一定能适应码头工人的体力劳动,而这两种工作均社会上日常进行的。用生物学参数来定义健康,似乎是最精确和最方便的,因为只要翻开医学的教科书,就可以不可以找到人体各方面的正常值。但身高超过常人的运动员按照这个标准,就应划为不健康的范围。实际上这些正常值均从正常人中调查后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来的,但其正常范围并未包括全部正常人,只取了中间的95%,也即超过上限的2.5%和低于下限的2.5%,正常人并未包括在内。所以不少临床学家都认为在这里“正常值”的名称是不太相符合合实际情况的,应该改为“标准值”或“变异范围”,以免引起误解。世界卫生组织章程序言中提出的健康定义已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承认,但“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全安逸状态”是一个不易掌握的标准。 中医对健康的描述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细则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细则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有弹性。 其中前四条为心理健康的内容,后六条则为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生理、形态)。 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 1、行为与生活方式(吸烟、酗酒); 2、环境因素(内环境--免疫力、营养状况;理化环境病毒、细菌、动物、植物;社会环境—家庭、社会、学校、工作场所); 3、生物因素(年龄、性别、遗传);

4、预防性卫生服务,包括医疗条件、预防接种、健康知识普及等。 健康的“四大基石”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 2、情绪良好。 3、人际和谐。 4、适应环境。 5、人格完整。 心理问题就如同“感冒”一样,几乎人人都会遇到。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例在20%左右。心理健康是建立在生理健康的基础上的,二者不能截然分开,应将心理健康纳入到总体健康的定义中去。心理障碍在我国疾病的发病率第一。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1、经验标准;一是个体的主观体验,即自我评价,二是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被观察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处于正常或异常状态的判断。 2、统计学标准;统计学标准来源于对正常心理特征的心理测量,对普通人群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的结果常常呈常态分布,位居中间的大多数人属于正常心理范围,而远离中间的两端则被视为异常。

健康的概念发展与生活

健康的概念发展与生活 摘要: 本文对健康概念的历史演进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分析了健康四维新概念的内涵,由于人体结构、生理、心理、社会的特征,决定了人的健康分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健康4个层次, 并且后面的健康层次是以前面的健康层次为基础而发展的更高级的健康层次以及提出对健康新概念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健康概念健康层次健康发展生活 人人都希望健康,但什么是健康,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怎样维护健康,也有不同的方法和途径。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健康的概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健康概念的历史演进 1. 建立在疾病基础上的健康概念健康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主要围绕着如何抵抗疾病这一核心,先后出现了依赖巫医、医疗治病、求长生之道和预防疾病等多种形式。 远古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对自然界的认知还处于感性阶段,不能正确解释疾病的实质,只能用“上天和神灵的力量或惩罚”来认识疾病。把人类的健康与并不存在的鬼神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唯心的不科学的健康观。随着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医药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健康是可以把握、不依赖于天命的。并逐渐形成了健康就是能正常工作或没有疾病的机械唯物论的健康观。 19世纪末,人们开始对疾病的原因有了一定了解,形成了健康就是保持病原、人体和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的健康观。同时这一时期也出现了通过炼丹术和养生之道等途径来达到预防疾病、长生不老的做法,这反映出了当时人们对健康的极度需求程度。18世纪以来,不少学者提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疾病就是健康受损,在形式上形成了健康的循坏定义,只反映了健康的负向作用,是健康的消极定义。这类定义既没有回答健康的实质,也没有阐明健康的特征,只是借助健康的对立面——疾病来证明健康。这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健康、谋求健康和评价健康实际意义并不大。事实上健康和疾病以及亚健康都是人体生命过程中的不同的质态。从健康到亚健康再到疾病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这种建立在疾病基础上的健康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与水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水与健康的基本观点是: 1、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将人体营养金字塔的基础由蛋白质改为水。 2、世界卫生组织在2004年环境日报告中指出:人类80%的疾病、33%的死亡和80%的癌症来源于水。 3、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有5%~20%必须从水中获得,食物中的微量元素不能替代一切。 4、世界卫生组织认定健康好水的标准为: (1)不含任何对人体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质;(干净的水) (2)PH值呈弱碱性();(弱碱性的水) (3)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及比例适中(其中钙含量≥8mg/L);(有营养的水) (4)水的硬度适中(以碳酸钙含量计,以50~200mg/L为宜);(软化)(5)水中溶解氧及二氧化碳适中(水中溶解氧≥7mg/L,二氧化碳在10~30mg/L之间);(富含溶解氧的水,能把体内的酸性毒素代谢掉、排泄掉)(6)水分子团小(170的核磁共振半宽幅低于100Hz);(小分子团的水)(7)负电位水:自由基是人体衰老的根本原因,负电位能对抗人体的自由基,延缓衰老保持健康。 5、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组成健康的四大元素中,父母遗传占15%,社会与自然环境占17%,医疗条件占8%,而个人生活方式占60%。 6、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生活方式:“维多利亚宣言健康四大基石”——乐观的心态,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合理的饮食。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从水与健康的基本观点得出的结论:要想健康长寿,

第一、要先从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开始; 第二、要喝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好水标准的健康水,杜绝80%的疾病来源; 第三、要管好嘴巴,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等碱性食品,少吃或不吃肉类等酸性食物; 第四、要终身适量劳作,并遵守自然法则。 PPM这个单位是百万分之一.对液体说是1毫克/升,或1微克/毫升.对固体是1克/吨,或1毫克/公斤.

健康促进的基本概念

健康促進的意義 傳統上,醫學和健康科學對於健康的維護,著重於「疾病」問題的預防與診療。絕大多數的民眾將自己健康的控制權交於醫師的手中。第一次公共衛生革命的確成功的把國民健康型態整個改變過來,利用發明的特效藥和疫苗,以打針、吃藥及外科手術的方式,有效的控制過去疾病、死亡的主因--傳染病。 近年來,要繼續用打針、吃藥及外科手術的方式來改善健康情形的功效就不再有那麼大,例如心臟病、高血壓、癌症、事故傷害,以及環境污染、毒物氾濫、生活壓力、治安惡化等健康危險因子,就無法再用這些臨床醫學的方法來解決。在過去五十多年來,流行病學家已經幫我們找出主要的死因,在物理環境中的致病因子,如:放射線、有害化學物質,致癌物質;而在社會環境中的致病因子則為菸、酒的使用,不均衡的飲食,和缺乏運動,這些社會因子可視為生活型態的致病因,因而開始從治療疾病轉向預防疾病的策略,而積極推展建立國民健康的生活型態。 改善環境和個人的生活型態是防止疾病發生和死亡的最有效方法。同時將健康促進從疾病的預防分開,並給予相等的地位,把健康促進定義為生活型態的改變,而疾病預防則定義為保護健康不受環境因素的侵害。 健康促進的好處 在工作場所推行勞工健康促進,除可促進員工健康體能外,對雇主也帶來很好的效益,包括:降低醫療費用、減少病假日數;提高員工士氣、生產力、工作動機與工作表現;改善員工生理、心理功能;增加員工間或勞資雙方的互動及溝通機會;改善勞資關係,勞工感覺到雇主的關心,有助於增加對資方的凝聚力。 健康促進活動內容 健康促進的內容包括:衛生教育活動、員工協助計畫、健康體能、健康飲食、職業衛生與安全、疾病篩檢及健康諮詢等。在過去20年間,國外產業界開始提倡在工作場所推動各種健康促進活動,常見的活動包括:戒菸、壓力調適與管理、體適能推廣、健康風險評估、下背痛預防和照護、營養教育、體重控制、工作意外預防、血壓、血糖、膽固醇等篩檢活動,其他還有協助員工解決情緒問題的方案。 在職場如何推動健康促進活動

现代健康概念

现代健康概念 现代健康概念 现代健康的含义并不仅是传统所指的身体没有病而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身体有没有出现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这就是现代关于健康的较为完整的科学概念。 现代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3个方面,其中社会适应性归根结底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素质状况。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而引起疾病。身体状况的改变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生理上的缺陷、疾病,特别是痼疾,往往会使人产生烦恼、焦躁、忧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各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作为身心统一体的人,身体和心理是紧密依存的两个方面。 现代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道德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衡量是否健康的十项标准: 1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2.良好的休息习惯,睡眠良好;

3.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4.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5.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6.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7.牙齿洁白,无缺损,无疼痛感,牙龈正常,无蛀牙; 8.头发光洁,无头屑; 9.肌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轻松,有活力。 10. 足趾活动性好,足弓弹性好,肌肉平衡能力好,脚且没有疼痛、没有拇外翻。 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也就是说健康的人要有强壮的体魄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并能与其所处的社会及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有精神。 躯体健康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 按照健康内涵的一般理解,躯体健康是指能够顺利完成日常工作,没有疾病和残废,具有良好的健康行为和习惯. 2 躯体健康是指人体结构的完整和生理功能正常,是其它健康的基础. 3 躯体健康是指人体生理上的健康.要想身体健康就要讲究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经常锻炼保养身体. 4、所谓躯体健康,是指身体在没有疾病的前提下,还要有生命质量的满意度.

一讲健康教育的意义

第一讲认识健康教育,提高生活质量 教育对象:全体官兵 本课教育的目的:让官兵了解健康教育的概念、发展形势以 及健康教育在自己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作用,从而启发官兵关 注健康教育、支持健康教育、实践健康教育。 教育内容、步骤: 讲课前,先提一个问题,世界的健康教育大会(现改为世界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大会)到2001 年已经举行了多少届?该大 会每 3 年举办 1 次,到 2001 年止,已举办了 1 7 届(告诉答案 后,就开始今天的课程)。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这门新的科学一?健康教育学。其实,健康教育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例如,生活中我们常听说的“讲究卫生,减少疾病”、“-医医未病”、¨防病胜于治病”等宣传就是健康教育形式之一,只不过我们没有对它专门或较深入地了解而矣。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 健康教育 5 个方面的问题。这 5 个方面是: 一、健康教育的概念。 二、搞好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 四、健康教育对自己生活质最的影响。 五、在健康教育工作巾,我们每个人应该做些什么。

下面分别讲述。 影响健康的因素 人类健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健康教育的角度,影响健康的 因素分以下四类: 1. 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是指由于人们自身的不良 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个人、群体乃至社会健康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它对健康的影响具有潜在性、累积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和限制饮酒、心理平衡。 2.环境因素是指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或说围绕人们的客观 事物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阳光、空气、水、气候、地理等。 社会环境又称文化-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经济、文化、教育、人口、民族、职业等,也包括工作环境、家庭环境、人际关系等。环境因素中的以下因素对健康起着决定性作用:①收入和社会 地位;②社会支持网络;③教育文化;④就业和工作环境;⑤社 会与自然环境。 3.生物学因素包括病原微生物、遗传、生长发育、衰老、个人 生物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形态和健康状况等)。

健康概念的内涵与表达

健康概念的内涵与表达 【摘要】现代的健康概念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4个层次,它们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健康素质包括健康意识、健康观念、健康知识和健康能力4个层次,其中健康意识是核心,个人健康意识又受到社会健康意识的影响和制约。健康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个体的健康状况和健康水平。以健康为研究对象的健康学将是一门综合性、横断性的学科,建立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体育与健身学、营养学、保健学、生态学、遗传学、哲学等学科之上。 【关键词】健康概念;语义分析;概念谱系 能力、竞争与合作能力、文化认同能力,通过与社会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实现自我主张与价值,并最终实现对社会的创造性贡献。 1.2.4 道德健康道德健康可简单解释为做人的道理和应有的品德。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的发展与升华,是个体依据社会伦理要求而确立的心理和行为模式。道德健康的最高标准是“无私利他”,基本标准是“为己利他”,不健康的表现是“损人利己”和“损人不利己”。道德健康是最高层次的健康。 上述4个层次的健康,共同构成了健康的基本内涵;4个层次的健康,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并不是四种健康,而是“一个”健康的4个方面,我们平常所说健康状况、健康水平实际上就是对某一个体或群体的4个层次的健康所做的综合性或单一性描述与说明。从其判断标准看,4个层次的健康依次趋向于社会化。生理健康的标准个体化色彩最浓,道德健康的标准则最具社会化色彩,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介于二者之间。从外显性和对社会的影响来看,亦是如此(见图1)。 1.3 健康概念的本质表达 健康的“四层次说”,只是解决了一个问题,即“健康怎么样”,但“什么是健康”,仍未给出明确答案,这也是以往关于“健康”的论述中经常混淆的一个问题。 我们认为,健康究其本质是指人与环境自觉的和谐统一的良性关系状态。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这里所说的“环境”(对个体而言)既包括内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也包括外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环境)、自然环境,还包括交互环境: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行为方式;这里所说的“关系”主要指:天与人、身与心、内与外、人与我、我与理五种关系;这里所说的“和谐统一”主要指上述五对矛盾在发展中相互依存,平衡协调,即“和而生物”;所谓“自觉”是指健康状况的获得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也不是盲目的追寻过程,而是基于科学理念,依靠科学手段,有意识、有目的的追求过程。每个人都有获得健康的权利,但没有人是生而健康的,没有人在变化的环境面前会永远健康。“自觉”构成了健康的主观条件,“环境”构成了健康的客观条件,“和谐”与“动态”构成了健

1-第一讲-健康教育的意义

1-第一讲-健康教育的意义

第一讲认识健康教育,提高生活质量 教育对象:全体官兵 本课教育的目的:让官兵了解健康教育的概念、发展形势以及健康教育在自己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作用,从而启发官兵关注健康教育、支持健康教育、实践健康教育。 教育内容、步骤: 讲课前,先提一个问题,世界的健康教育大会(现改为世界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大会)到2001年已经举行了多少届?该大会每3年举办1次,到2001年止,已举办了1 7届(告诉答案后,就开始今天的课程)。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这门新的科学一…健康教育学。其实,健康教育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例如,生活中我们常听说的“讲究卫生,减少疾病”、“-医医未病”、¨防病胜于治病”等宣传就是健康教育形式之一,只不过我们没有对它专门或较深入地了解而矣。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 健康教育5个方面的问题。这5个方面是: 一、健康教育的概念。 二、搞好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 四、健康教育对自己生活质最的影响。 五、在健康教育工作巾,我们每个人应该做些什么。

4.卫生服务因素卫生服务因素指卫生机构和卫生专业人员为了防治疾病、增进健康,运用卫生资源和各种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人、群体和社会提供必要服务的活动过程。 一、健康教育的概念(板书) 目前最常引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教育处前处长在 1 981年提出的定义:“健康教育帮助并鼓励人们有达到健康 的愿望;知道怎样做以达到这样的目的;每个人都尽力做好本身或集体应作的努力;并知道在必要时寻求适当的帮助。’’上述定义是由外文翻译成汉语的,从措词用语看不太符合我国 汉语的表达习惯。根据我们的认识和体会,按照汉语定义的 表达方式,将健康教育定义(板书)为:“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 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了解哪些行为是影响健康的,并能自觉地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

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 实况报道第292号 2011年9月 重要事实 约有30亿人通过使用燃烧生物质(木柴、动物粪便、作物废弃物)和煤炭的明火以及开放式炉灶进行烹调和取暖。 几乎有200万人因使用家用固体燃料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所致疾病而过早死亡。 由肺炎导致的五岁以下儿童死亡中,几乎有50%是因为吸入了室内空气污染带来的颗粒物。 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因接触此类室内空气污染而导致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暴露在室内浓烟的男性和女性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可能性是正常情况下的两到三倍。 室内空气污染和家用能源:被遗忘的30亿人 大约有30亿人仍然在明火和开放式炉灶条件下使用固体燃料在家进行烹饪和取暖。 大约有27亿人燃烧生物质(木柴、动物粪便、作物废弃物),另有4亿人使用煤炭。 大多数人处境贫寒并且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这种烹饪和取暖做法会造成高度室内空气污染,产生大量对健康有害的污染物,包 括可渗透到肺部深处的烟尘微小颗粒。在通风不良的住所,室内烟雾会比可接受的 微小颗粒水平高出100倍。妇女和年幼儿童在炉边呆的时间最长,他们所接触的污染 特别多。 对健康的影响 每年接近200万人过早死于因使用固体燃料产生的室内空气污染而导致的疾病

(2004年数据)。在这些死者中,有44%死于肺炎,54%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还有2%死于肺癌。 肺炎 在死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五岁以下儿童中,几乎有一半是因家用固体燃料造成的 室内空气污染而吸入颗粒物所导致的(世卫组织,2009年)。 慢性阻塞性肺病 接触室内浓烟的妇女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比如,慢性支气管炎)的可能性是使用 较为清洁燃料的妇女的三倍。在男性中(他们因吸烟率较高已经具有罹患慢性呼吸 系统疾病的更高风险),接触室内烟雾几乎可使面临的这种风险翻倍。 肺癌 在每年的肺癌死者中,大约有1.5%是由于接触到室内空气污染中的致癌物。像支气 管炎一样,妇女面临的风险更高,这是由于她们在食品制备方面负有职责并且相对 而言其吸烟率较低。因而,接触室内烟雾的妇女罹患肺癌的风险是没有接触者的两倍。 其它方面的健康影响 较为一般的情况是,室内烟雾中的微小颗粒物及其它污染物可使气道和双肺出现炎症,对免疫反应带来损害并且会降低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 还有证据表明,室内空气污染与低出生体重、结核病、缺血性心脏病、鼻咽癌和喉 癌之间存在关联。 对卫生公平、发展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如果在政策方面不做出重大变革,依赖生物质燃料的人员总数还会上升,由现在的24亿上升到2030年时的27亿(国际能源结构,2010年)。这会使面临室内空气污染 导致的不良健康影响的危险人数出现上升。使用污染燃料还会对发展带来很大负担。 收集燃料占用了妇女和儿童的很多时间,这对其它生产活动带来限制,使孩子不能上学。在安全性较差的环境中,妇女和儿童在收集燃料时还面临着伤害和暴力的危险。 采获不可再生的生物质可使森林遭受破坏,因而发生气候变化。因炉灶燃烧不完全而释放的甲烷和黑碳(煤烟颗粒)是导致气候出现重大变化的污染物。 至少有14亿个家庭缺乏用电(其中许多家庭因而使用煤油灯照明),这就带来了出 现烧伤和损伤等其它方面的健康风险,同时还对健康与发展方面的其它机会造成限制,比如学习或者参与小型工艺和贸易活动,后者都需要充足的光线。 世卫组织的反应

健康的概念健康的定义是什么

健康的概念健康的定义是什么 导读:本文是关于健康的概念健康的定义是什么,希望能帮助到您! 健康的定义 健康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体质健壮,功能正常,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现代健康的含义不仅是传统所指的身体没有病而已,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身体有没有出现疾病或虚弱现象,而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等。 健康的标准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衡量是否健康的十项指标: 精力充沛,能积极地对待日常生活和工作 1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逃避、不挑剔; 2.良好的休息习惯,充足睡眠,味觉、嗅觉和听觉灵敏; 3.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4.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免疫能力; 5.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6.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7.牙齿洁白,无缺损,无疼痛感,牙龈正常,无蛀牙; 8.头发光洁,无头屑; 9.肌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轻松,有活力。

10. 足趾活动性好,足弓弹性好,肌肉平衡能力好,脚且没有疼痛、没有拇外翻。 11.社会关系相处融洽,也可谓健康。 12.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人生最宝贵的基本财富之一;健康是优质生活质的基础;健康是人类觉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有着丰富深蕴的内涵。 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也就是说健康的人要有强壮的体魄、从容不迫的心态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并能与其所处的社会和身处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健康的公式 有关专家经过研究后,得出了一个健康公式: 健康=(情绪稳定+运动适量+饮食合理+科学的休息) 疾病=(懒惰+嗜烟+嗜酒) 以上公式说明,有益于健康的是“长寿三要素”,公式中分子越大身体越健康,分母越大身体越差。 健康体重公式 计算体重适宜程度的公式 - 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如下: [体重 (kg)] / [身高 (m) ×身高 (m)] = 体重指数 1、不到18.5,偏瘦 2、介于18.5和20.9之间,苗条 3、介于20.9和24.9之间,适中 4、超过24.9,偏胖 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认为:

健康概念演变

健康概念的演变 健康的英文是:health。在一些词典中,“健康”通常被简单扼要地定义为“机体处于正常运作状态,没有疾病”。这是传统的健康概念。通常我们确实是把疾病看成是机体受到干扰,导致功能下降,生活质量受到损害(主要由肉体疼痛引起)或早亡。 在《辞海》中健康的概念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 健康食物 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这种提法要比“健康就是没有病”完善些,但仍然是把人作为生物有机体来对待,因为它虽然提出了“劳动效能”这一概念,但仍未把人当作社会人来对待。对健康的这种认识,在生物医学模式时代被公认是正确的。 在我们的词典里,为什么会对健康有上述的注释呢?其原因不外乎是两方面的,一是编写词典的作者,根本不知道世界卫生组织在1946年就有对“健康”的定义;二是他自己对健康的认识就是如此。应该说“害人不浅”。然而,话也说回来,一般大众的认识,健康就是“机体处于正常运作状态,没有疾病”,这个概念,在当时是被广大群众所认可和接受的,其中包括医疗工作者。因为,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对“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好状态”处于无知的状态。直到近几年改革开放后才开始重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健康的影响。有位上世纪六十年代医科大学毕业的医生告诉我,他们在校学习的时候有两门课没有好好地学,一门是营养学,另一门就是心理卫生。营养学没有好好学的原因,是当时连肚子都吃不饱,还谈什么营养?至于心理卫生那是唯心主义的东西。 关于健康和疾病的概念,《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985年中文版的定义是:“健康,使个体能长时期地适应环境的身体、情绪、精神及社交方面的能力。”“疾病,是以产生症状或体征的异常生理或心理状态”,是“人体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器官组织的形态,功能偏离正常标准的状态。”“健康可用可测量的数值(如身高、体重、体温、脉搏、血压、视力等)来衡量,但其标准很难掌握。”这一概念虽然在定义中提到心理因素,但在测量和疾病分类方面没有具体内容。可以说这是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定义为

00002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定义为 A. 躯体健康 B. 精神健康 C. 社会适应良好 D. 躯体、精神健康 E. 以上都不是 00003 感知的定义为 A. 缺乏相应的客观刺激时的感知体验 B. 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被意识到的过程 C. 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 D. 客观刺激作用于人脑的过程 E. 以上都不对 B 00004 关于幻觉的定义为 A. 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 B.对客观事物的胡思乱想 C. 缺乏相应的客观刺激时的感知体验 D. 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感知体验 E. 缺乏客观刺激时的思维过程 C 00005 最常见的幻觉是 A. 幻视 B. 幻触 C.幻听 D. 幻味 E. 幻嗅 C 00011 正常的思维一般都具有 A. 目的性 B. 连贯性 C. 逻辑性 D. 以上都对 E.以上都不对 D 00012 下列何为思维形式障碍 A. 思维散漫 B. 赘述症 C. 持续语言 D. 思维中断 E. 以上都对 E 00013 关于思维迟缓,下列哪个说法较正确? A.是强迫症的典型症状 B.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 C.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 D. 是癔症的典型症状 E. 是癫痫的典型症状 C 00014 关于思维奔逸,下列何为正确? A. 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 B. 是狂躁症的典型症状 C. 是反应性精神病的典型症状 D. 是神经衰弱的常见症状 E. 是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 B 00015 思维贫乏 A. 是急性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 B. 是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 C. 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 D. 是焦虑症的常见症状 E. 是癔症的常见症状 B 00025 精神疾病中自杀最多的是 A. 神经衰弱 B. 抑郁症 C. 精神分裂症 D. 癔症 E. 强迫症 B 00033 在记忆过程中,与保存有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A. 注意力不集中 B.脑部器质性疾病 C. 情绪因素 D. 思维障碍 E.躯体疾病 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