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厦大考研 细胞生物学】6-细胞的内膜系统、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厦大考研 细胞生物学】6-细胞的内膜系统、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1

6-细胞的内膜系统、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厦大1994年填空-7】

【厦大1995

年填空-5】

【厦大1995年填空-8】【厦大1996年填空-6】【厦大1999年填空-6】

【厦大2000年填空-18】【厦大1997年填空-9】

细胞器具有特征的酶,线

【厦大1997年选择-1】【厦大1998年选择-2】下面哪种细胞器不属于细胞

、溶酶体 B 、内质网 C

、高尔基体 D 、过氧化物酶体

【厦大1997年选择-2】、过氧化物酶体B 、高尔基体C 、溶酶体D 、内质网

【厦大1997年选择-3】线粒体内膜上的标记酶是( D

【厦大1997年选择-4】【厦大

1998年选择-4】【厦大1999年选择-2】下列各种膜中,蛋白/

【厦大1997年填空-8】

【厦大1998年判断-5

】分子伴娘帮助多肽链转运、折叠或装配,但不参与最终

【厦大1998年选择

-3】

【厦大1999年判断-3】细胞内核糖体合成有内源性蛋白和外源性蛋白。一般来说,内源性蛋白是由膜旁核糖体合成的,外源性蛋白是由游离核糖体合成

【厦大1999年判断-2】广义的说,细胞质基质是指细胞质的可溶相,即指除了悬浮在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和内含物以外的基质部分。(错,包括内含物)

【厦大1999年判断-4】Ⅱ型糖原增多症(或pompe

氏病)是由于常染色体

隐性基因缺陷而致使(肝脏和肌肉

)

【厦大1999年选择-3】目前已知一些因子对溶酶体膜具有稳定作用,如()

A、维生素A和E

B、孕甾酮和内毒素

C、X-射线、紫外线及高氧

D、胆固醇和可的松

【厦大2000年选择-1

【厦大2000年选择-2】【厦大2001年选择-5】用3H-甘露糖对细胞进行脉冲标记,5分钟后电镜放射自显影的结果显示标记物集中在:()

A、粗面内质网

B、高尔基膜囊

C、线粒体外膜

D、质膜

2

3

【厦大2000年选择-3】以下哪类结构可以用PAS

【厦大2000年选择-9】真核细胞中下列哪种细胞器或细胞结构上不可能有多

、内质网 B 、细胞质基质C 、细胞核膜

D 、细胞质膜

【厦大2000年填空

-10】高尔基体顺面一侧的囊泡称为 。它的功能是是内质网与高尔基体之间的物质运输小泡 ,反面一侧的囊泡称为 ,它的功能是

【厦大2000年填空-11】PH 值为

【厦大

2000年填空-12】【厦大2001年填空-18】填出与下述细胞功能最密

【厦大2000年名词解释】信号肽(signal peptide )

【厦大2000年名词解释】

蛋白质的糖基化(glyclsylation )

【厦大2001年选择-2】被膜小泡(

coated vesicle

【厦大2001年填空-15】 酶,其最适PH 为 ? 。

【厦大2001年填空-17】用蛋白酶水解破坏胞外基质的纤粘连蛋白网架,则细胞膜下的即行解聚。

【厦大2001年判断-2】

【厦大2001年判断-3】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

【厦大2001年判断-4】肌浆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

)是一种特殊的内

【厦大2001年判断-5】磷脂合成每一步所需要的酶都存在于ER

的非胞质

面,所以磷脂是在ER

【厦大2001年判断-6】信号斑是存在于每个溶酶体水解酶的特异构象。它可以被磷酸转移酶的识别位点所识别,而使水解酶的寡糖链被磷酸化形成M6P。()

【厦大2001年名词解释】无细胞体系(cell-free system)

【厦大2001年问答题-2】请你从高尔基器结构与功能的特点来说明高尔基器是一种有极性的细胞器。(7

分)

4

【厦大2001年问答题-3】何谓细胞内的蛋白质分选(sorting)?细胞内蛋白质分选的途径与生物学意义是什么?(10分)

厦大2003年名词解释】伴随转运的运送(co-translational translocation)

和转译后的运送(post-translational translocation

5

6

【厦大2004年问答题-4】细胞内蛋白质分选指的是什么?蛋白质是通过哪三种机制输入到细胞器内的?

【厦大2001年名词解释】活性蛋白质(

active chromatin )

【厦大2001年填空-13】

【厦大2002

年判断-1】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乙醛酸循环体参与完成将脂肪酸

【厦大2002

年填空-4】蛋白质的N

【厦大2002

年填空-7】

【厦大2002年选择-6】

被膜小泡(coated vesicle )中的网格蛋白

(clathtin 【厦大2002年判断

-2】停泊蛋白(信号识别颗粒受体)是粗面内质网膜上的【厦大2002

年名词解释】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receptor -mediated

endocytosis )

7

【厦大2002年问答题-1】何谓细胞内的蛋白质分选(sorting)?细胞内的蛋白质分选途径与生物学意义是什么?(10分)

【厦大2003年填空-5】在N -连接糖基化的糖蛋白中,与多肽链结合的寡糖

第一个糖残基是O -连接糖基化中与之结合的第一个糖残基是

【厦大2003年填空-12】如果某一膜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只有

N 端的信号

【厦大2003年选择-2】被膜小泡(coated vesicle

)中的被膜主要成分是【厦大2003年判断-1

】动物精子顶体实际上是特殊的溶酶体,里面包含酸性【厦大2003年判断-3】

蛋白聚糖的核心蛋白是在粗面内质网合成的,然后在内质网腔中发生了O 【厦大2003年判断-13】糖基转移酶是内质网的标志酶,氧化酶是高尔基体

【厦大2003年判断-14

】磷脂合成的每一步所需要的酶都存在于ER 胞质面,所以磷脂是在ER

【厦大2003年判断-15】用抗菌素Tunicamycin阻断蛋白质的糖基化作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一些蛋白则滞留在内质网腔中而不能向高尔基体转运。表

【厦大2004年名词解释】无细胞体系(cell-free system

【厦大2005年名词解释】内膜系统

【厦大2005年名词解释】

膜泡运输

【厦大2006年问答题-8】简述泛素化途径的主要步骤及其主要功能.

8

【厦大2007年判断-4】

【厦大2007年选择-1】

【厦大

2007年选择-2】

【厦大2007

年选择-5】

【厦大2007年选择

-6】在糖蛋白的糖基化过程中,连接在多肽链的第一个糖基通常是

【厦大

2007年选择-13

】O-

【厦大2007年选择-18】

【厦大2007年问答题-2】简述高尔基体的基本功能。答案不好在找课本

【厦大2008年判断-1】细胞内膜系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

9

化物酶体,

【厦大2008年判断-2】所有膜蛋白都具有方向性,

其方向性决定的部位是细胞【厦大2008年判断-11】细抱内新合成的多肽链如果带有信号肽,它就被送到

细胞外成为分泌蛋白:

如果不带有信号肽,

【厦大2008年判断-16

【厦大2008年选择-16】

【厦大2008年名词解释】信号假说(signal hypOthesis)(3分):

【厦大2008年填空-1】

酶体的功能。

【厦大2008年填空-8】

【厦大

2008年填空-9】

【厦大2008年名词解释】膜泡运输(vesicular transpOrt )(3分)

【厦大2009年填空-8】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中,N-连接的糖基化反应一般发

生在(内质网),

而0-

【厦大

2009年判断-12】粗面内质网是一种以管状和泡状存在的复杂网络结

【厦大2009年选择-2】所有膜蛋白都具有方向性,其方向性在什么部位中确定:

10

【厦大2009年选择-4】膜蛋白高度糖基化的细胞器是吝

【厦大2009年选择-9】各种水解酶之所以能够选择性地运入溶酶体是因为他们具有

【厦大2009年选择-20】糖蛋白的糖基化过程中

,糖基载体为

【厦大2009年名词解释】核定位信号(nuclear locaIization signal,NLS)(3

【厦大2009年论述-3】内膜系统的动态特性是如何形成的?并说明内膜系统的形成对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哪些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11分)

【厦大2010年论述-1】请说明内膜系统的形成对干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11

【厦大2006年论述-5】试从蛋白质膜泡运输角度认识细胞内膜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相关性.(10分)

【厦大2009年论述-2】根据信号假说,膜蛋白(单次和多次跨膜)是怎样形成的? (12分

)

12

13

【厦大2010年名词解释】蛋白分选 (protein sorting)

【厦大2010年问答-3】请简述蛋白质糖基化的基本类型、特点及生物学意义?

【厦大2010年选择-6】膜蛋白高度糖基化的细胞器是

【厦大2010

年选择-10】0-连接的糖蛋白是指糖基连接在多肽键上的

【厦大2011年判断

-3】在蛋白质分选的过程中,如果一种多肽只有N 端信号

【厦大2011年判断-13】帮助细胞质基质中变性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重新折【厦大2011年选择-11】

第九章 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和膜运输

第九章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和膜运输 教学目的 1、掌握信号肽假说和蛋白质转运的机制。 2、掌握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分泌活动的作用。 3、掌握细胞内蛋白质的分选。 教学内容 本章从以下6个方面讨论了细胞质质基质与内膜系统: 1.细胞质膜系统及其研究方法 2.内质网 3.高尔基复合体 4.溶酶体 5.细胞的分泌与内吞作用 6.小泡运输的分子机理 计划学时及安排 本章计划6学时。 教学重点和难点 真核细胞在进化上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形成了发达的细胞质膜系统,将细胞内环境分割成许多功能不同的区室。内膜系统是指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和液泡(包括内体和分泌泡)等四类膜结合细胞器,因为它们的膜是相互流动的,处于动态平衡,在功能上也是相互协同的,其中包括膜运输系统。 本章是细胞生物学的重点章,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内质网及信号肽假说、小泡运输的分子机理是本章的关键内容。 1.内质网是内膜系统中的重要膜结合细胞器,主要分清光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在功能上的差异。对于粗面内质网,重点是信号肽假说和蛋白质转运的机制。 2.高尔基复合体是内膜系统中参与蛋白质加工与分选的细胞器,要求了解和掌握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分泌活动的作用,即将内质网合成的多种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与包装,然后分门别类地运送到细胞的特定部位或分泌到细胞外。理解高尔基体在细胞内物质运输中所起的交通枢纽作用。 3.关于溶酶体,要求掌握溶酶体膜的稳定性、溶酶体的类型及特点、溶酶体的功能、溶酶体的生物发生。 4.细胞内蛋白质的分选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之一,重点学习和掌握运输小泡的类型和分选信号、披网格蛋白小泡形成的机理、COP-被膜小泡形成的机理、小泡的定向运输、停靠和融合机理。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充分了解细胞内部结构的动态关系,蛋白质合成和分选的机制和“流水”作业的模式,从中获得启发。

chapter+9++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和膜运输

Chapter 9 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和膜运输 9.1 内膜系统概述 9.1.1 内膜系统与膜结合细胞器 1. 内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s) 内膜系统是指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和液泡(包括内体和分泌泡)、细胞核等五类膜结合细胞器, 因为它们的膜是相互流动的, 处于动态平衡, 在功能上也是相互协同的。广义上的内膜系统概念也包括线粒体、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等细胞内所有膜结合的细胞器。 2. 膜结合细胞器(membrane-bound organelles)或膜结合区室(membrane-bound compartments) 指细胞质中所有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包括细胞核、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分泌泡、线粒体、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等。由于它们都是封闭的膜结构,内部都有一定的空间,所以又称为膜结合区室。除核糖体和细胞骨架。 3. 膜结合细胞器的功能: ①胞质溶胶代谢的主要场所;蛋白质合成部位 ②细胞核基因组存在场所,DNA和RNA的合成地 ③内质网大多数脂的合成场所,蛋白质合成和集散地 ④高尔基体蛋白质和脂的修饰、分选和包装 ⑤溶酶体细胞内的降解作用 ⑥内体内吞物质的分选 ⑦线粒体通过氧化磷酸化合成ATP ⑧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⑨过氧化物酶体毒性分子的氧化 4. 内膜结构特点与动态性质 ①独立性 A 内膜封闭的区室 B 执行独立的功能 ②动态性质 A合成途径: 分泌性蛋白与脂的合成和加工内质网高尔基体 B 分泌途径: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和脂出芽小泡向外运输 C内吞途径:细胞外的物质吞进内体和溶酶体 内膜系统的动态特性:内膜系统将细胞中的生化合成、分泌和内吞作用连接成动态的、相互作用的网络。在内质网合成的蛋白和脂通过分泌活动进入分泌小

细胞生物学_翟中和版_总结笔记第七章

Cell biology 细胞生物学 第七章真核细胞内膜系统、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细胞内被膜区分类:细胞质基质、细胞内膜系统、有膜包被的细胞器 第一节细胞质基质的含义和功能 一、细胞质基质的含义 (1)含义: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除去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状物质 主要含有: (1)与代谢有关的许多酶 (2)与维持细胞形态和物质运输有关的细胞质骨架结构 细胞质基质是一个高度有序的体系,细胞质骨架纤维贯穿在粘稠的蛋白质胶体中,多数的蛋白质直接或间接地与骨架结合,或与生物膜结合,从而完成特定的功能。 细胞质基质主要是由微管、微丝和中间丝等相互联系形成的结构体系,蛋白质和其他分子以凝聚或暂时的凝聚状态存在,与周围溶液的分子处于动态平衡。 差速离心获得的胞质溶胶的组分和细胞质基质溶液成分很大不同。胞质溶胶中的多数蛋白质可能通过弱键结合在基质的骨架纤维上。 二、细胞质基质的功能 (1)蛋白质分选和转运 N端有信号序列的蛋白质合成之后转移到内质网上,通过膜泡运输的方式再转运到高尔基体。其他蛋白质的合成都在细胞质基质完成,并根据自身信号转运到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中,也有些蛋白驻留在细胞质基质中。 (2)锚定细胞质骨架 (3)蛋白的修饰、选择性降解 1 蛋白质的修饰 辅基、辅酶与蛋白的结合 磷酸化和去磷酸化 糖基化 N端甲基化(防止水解) 酰基化 2 控制蛋白质寿命 N端第一个氨基酸残基决定寿命 细胞质基质能够识别N端不稳定的氨基酸信号将其降解,依赖于泛素降解途径 3 降解变性和错误折叠的蛋白质 4 修复变性和错误折叠的蛋白

热休克蛋白的作用 第二节细胞内膜系统及其功能 细胞内膜系统是指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互关联、由膜包被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 研究方法:电镜技术免疫标记和放射自显影离心技术和遗传突变体分析 一、内质网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内质网是由封闭的管状或扁平囊状膜系统及其包被的腔形成的互相沟通的三维网络结构。(一)内质网的两种基本类型 糙面内质网和光面内质网。 糙面内质网:扁囊状整齐附着有大量核糖体 功能:合成分泌性蛋白和膜蛋白 光面内质网:分支管状,小 功能:脂质合成,出芽位点 部分细胞合成固醇类激素 糙面内质网有20多种和光面内质网不同的蛋白,说明有特殊装置隔开两种内质网的组分。 光面内质网与高尔基体关系密切。糙面内质网与线粒体紧密相依。 内质网分布与微管走向一致,驱动蛋白与内质网结合。内质网可能一端固定在核膜上,另一端在驱动蛋白的牵引下沿微管向外延伸形成网络结构。 (二)内质网的功能 1 蛋白质的合成是糙面内质网的主要功能 (1)向细胞外分泌的蛋白质 (2)膜的整合蛋白 (3)构成内膜系统细胞器中的可溶性驻留蛋白 (4)和高尔基体配合对蛋白进行修饰和加工 2 光面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重要场所 内质网合成构成几乎全部的膜脂。合成磷脂的酶都在内质网膜上,活性部位在基质侧。 合成的磷脂几分钟后就转位到内质网腔面,可能借助磷脂转位因子或者转位酶。 合成的磷脂向外转运的两种方式: 出芽 凭借PEP蛋白形成水溶性复合物在膜之间转运 3 蛋白质的修饰与加工 在内质网腔,糖基转移酶将寡糖链转移到Asn残基上成为N-连接糖基化,与Asn直接结合的糖食N-乙酰葡糖胺(O-连接的糖基化发生在高尔基体中,修饰发生在Ser/Thr 羟赖氨酸和羟脯氨酸上,直接连接的糖是N-乙酰半乳糖胺)

【厦大考研 细胞生物学】6-细胞的内膜系统、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1 6-细胞的内膜系统、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厦大1994年填空-7】 【厦大1995 年填空-5】 【厦大1995年填空-8】【厦大1996年填空-6】【厦大1999年填空-6】 【厦大2000年填空-18】【厦大1997年填空-9】 细胞器具有特征的酶,线 【厦大1997年选择-1】【厦大1998年选择-2】下面哪种细胞器不属于细胞 、溶酶体 B 、内质网 C 、高尔基体 D 、过氧化物酶体 【厦大1997年选择-2】、过氧化物酶体B 、高尔基体C 、溶酶体D 、内质网 【厦大1997年选择-3】线粒体内膜上的标记酶是( D 【厦大1997年选择-4】【厦大 1998年选择-4】【厦大1999年选择-2】下列各种膜中,蛋白/

【厦大1997年填空-8】 【厦大1998年判断-5 】分子伴娘帮助多肽链转运、折叠或装配,但不参与最终 【厦大1998年选择 -3】 【厦大1999年判断-3】细胞内核糖体合成有内源性蛋白和外源性蛋白。一般来说,内源性蛋白是由膜旁核糖体合成的,外源性蛋白是由游离核糖体合成 【厦大1999年判断-2】广义的说,细胞质基质是指细胞质的可溶相,即指除了悬浮在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和内含物以外的基质部分。(错,包括内含物) 【厦大1999年判断-4】Ⅱ型糖原增多症(或pompe 氏病)是由于常染色体 隐性基因缺陷而致使(肝脏和肌肉 ) 【厦大1999年选择-3】目前已知一些因子对溶酶体膜具有稳定作用,如() A、维生素A和E B、孕甾酮和内毒素 C、X-射线、紫外线及高氧 D、胆固醇和可的松 【厦大2000年选择-1 】 【厦大2000年选择-2】【厦大2001年选择-5】用3H-甘露糖对细胞进行脉冲标记,5分钟后电镜放射自显影的结果显示标记物集中在:() A、粗面内质网 B、高尔基膜囊 C、线粒体外膜 D、质膜 2

第六章 细胞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

第六章细胞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 第五节膜泡运输 细胞内部内膜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物质传递常常通过膜泡运输方式进行。如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到溶酶体;细胞分泌物的外排,都要通过过渡性小泡进行转运。膜泡运输是一种高度有组织的定向运输,各类运输泡之所能够被准确地运到靶细胞器,主要是因为细胞器的胞质面具有特殊的膜标志蛋白。许多膜标志蛋白存在于不止一种细胞器,可见不同的膜标志蛋白组合,决定膜的表面识别特征。 大多数运输小泡是在膜的特定区域以出芽的方式产生的。其表面具有一个笼子状的由蛋白质构成的衣被(coat)。这种衣被在运输小泡与靶细胞器的膜融合之前解体。衣被具有两个主要作用:①选择性的将特定蛋白聚集在一起,形成运输小泡;②如同模具一样决定运输小泡的外部特征,相同性质的运输小泡之所以具有相同的形状和体积,与衣被蛋白的组成有关。 胞内膜泡运输沿微管或微丝运行,动力来自马达蛋白(motor proteins)。与膜泡运输有关的马达蛋白有3类:一类是动力蛋白(dynein),可向微管负端移动;另一类为驱动蛋白(kinesin),可牵引物质向微管的正端移动;第三类是肌球蛋白(myosin),可向微丝的正极运动。在马达蛋白的作用下,可将膜泡转运到特定的区域, 一、衣被类型 已知三类具有代表性的衣被蛋白,即:笼形蛋白(clathrin)、COPI和COPII,个介导不同的运输途径(表2)。 表2 衣被小泡的类型与功能

(一)笼形蛋白衣被小泡 笼形蛋白衣被小泡是最早发现的衣被小泡,介导高尔基体到内体、溶酶体、植物液泡的运输,以及质膜到内膜区隔的膜泡运输。 笼形蛋白分子由3个重链和3个轻链组成(图6-2),形成一个具有3个曲臂的形状(triskelion)。许多笼形蛋白的曲臂部分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5边形网孔的笼子(图6-3)。 图6-2 笼形蛋白的结构,A电镜照片,B分子模型,C衣被模型引自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4th ed. 2002 图6-3 笼形蛋白衣被小泡的形态

(细胞生物学(王金发版)章节总结)第九章 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和膜运输

第九章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和膜运输 9.1内膜系统 9.1.1内膜系统概述 9.1.2内质网 9.1.3高尔基体 9.1.4溶酶体 9.2细胞的分泌和内吞作用 9.2.1细胞分泌过程 9.2.2细胞内吞过程 9.2.3膜泡运输机制 9.3膜的生物发生 9.3.1膜脂 9.3.2膜整合蛋白和外周蛋白 9.3.3脂锚定蛋白形成 9.1内膜系统 9.1.1内膜系统概述 (1)内膜系统的组成 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细胞核、液泡。功能上紧密联系,形成协调统一的整体。 (2)内膜系统的结构特点 既相互独立,又相互间处于动态平衡状态。通过三种途径:生化合成途径;分泌途径;内吞途径。 (3)内膜系统的重要功能—蛋白质分选 蛋白质分选三种途径:核孔运输;跨膜运输;膜泡运输。 信号肽指导内膜系统蛋白质的运输,其对蛋白质没有特异性,对不同的膜结合细胞器具有特异性。 (4)内膜系统的进化与生物学意义 原因:遗传信息量增大;细胞体积增大;表面积与体积比下降;物质代谢速度受限。 途径:内共生途径;质膜内陷。 生物学意义:形成了特定的功能区域与微环境,有不同的物质浓度及代谢系统,合理利用了资源,工作效率上升;通过各种活动,形 成统一整体。 (5)内膜系统的研究方法

放射性自显影;差速离心分离与功能分析;突变技术;绿色荧光蛋白定位法。 9.1.2内质网 (1)结构与组成 平行扁平囊泡(粗面内质网)或管状囊泡(光面内质网)组成。粗面内质网可与核膜、质膜结构连续,外表面称为胞质溶胶面,内表面为潴泡面。 标志酶为葡萄糖-6-磷酸酶。 (2)功能 ①光面内质网 糖原分解释放葡萄糖;类固醇激素的合成;脂的合成与转运;解毒作用(P450);钙库。 ②粗面内质网 膜结合核糖体的蛋白质运输:信号假说。信号序列,SRP识别信号肽、停止翻译、识别停靠蛋白,停靠蛋白,蛋白质运输通道,袢环状过膜。 起始转移信号(信号序列及内部信号序列)与蛋白质运输通道受体位点结合,停止转运信号和内部信号序列决定穿膜次数。信号序列被信号肽酶切除,内部信号序列保留。 蛋白质的加工: N-糖基化;羟基化;形成脂锚定蛋白。Bip分子伴侣帮助进入的蛋白质正确折叠。 9.1.3高尔基体 (1)结构与组分 扁平囊泡、分泌小泡、液泡 内侧网络、中间潴泡、外侧网络。极性。 蛋白质丰富,标志酶为糖基转移酶。 (2)功能 蛋白质和脂类运输;蛋白质糖基化(N-糖基化深加工,O-糖基化,最后加上唾液酸);蛋白聚糖的合成;蛋白原的分解;蛋白质分选。 9.1.4溶酶体 (1)结构与发生 单层膜结构,富含酸性水解酶(其寡糖链有磷酸化甘露糖残基)。膜含有各种不同酸度、高度糖基化的膜整合蛋白,以及胆固醇。 类型:自噬性溶酶体、异噬性溶酶体、混合性溶酶体。初级溶酶体,从高尔基体外侧网络形成;次级溶酶体,由初级溶酶体与吞噬泡等融合形成。 发生:①M6P分选途径:内质网上合成溶酶体酶,有信号序列,形成信

医学细胞生物学-习题与答案-内膜系统与囊泡转运

医学细胞生物学-习题与答案-内膜系统与囊泡转运 1.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形态、结构上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单选题] * A. 核糖体 B. 细胞膜 C. 细胞壁 D. 内膜系统(正确答案) 2. 内质网含有以()为主要标志性酶的诸多酶系。 [单选题] * A. 糖原合成酶 B. 葡萄糖-6-磷酸酶(正确答案) C. 丙酮酸脱氢酶 D. 苹果酸脱氢酶 3. ()是蛋白质分选的起始部位。 [单选题] * A. 高尔基体 B. 线粒体 C. 核糖体 D. 糙面内质网(正确答案) 4. 真核细胞内脂类物质合成的主要场所是()。 [单选题] * A. 光面内质网(正确答案) B. 核糖体 C. 细胞膜 D. 细胞质

5. 溶酶体的共同特征是含有()。 [单选题] * A 酸性水解酶(正确答案) B 碱性磷酸酶 C 乙酰转移酶 D 谷草转氨酶 6. 一般认为,()是高尔基体最具特征性的酶。 [单选题] * A. 糖原合成酶 B. 糖基转移酶(正确答案) C. 磷脂酶A1 D. 葡萄糖-6-磷酸酶 7. 光面内质网是肌细胞中()的储存场所。 [单选题] * A. Ca2+(正确答案) B. Cu2+ C. Mg2+ D. Co2+ 8. 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性蛋白是()。 [单选题] * A. 尿酸氧化酶 B. 酸性磷酸酶 C. 过氧化氢酶(正确答案) D. 磷脂酶C 9. 内质网-高尔基体合成体系中的蛋白分选去往溶酶体的信号是()。 [单选题] * A. 甘露糖-6-磷酸(正确答案) B. 葡萄糖-6-磷酸

C. 腺苷三磷酸 D. 甘油-3-磷酸 10. 通过形成途径刚刚产生的溶酶体是()。 [单选题] * A. 初级溶酶体(正确答案) B. 次级溶酶体 C. 吞噬溶酶体 D. 三级溶酶体 11 细胞通过内吞作用形成的()有被小泡将外来物质转送到细胞质,或者从胞内体输送到溶酶体。 [单选题] * A COP I B COP II C 网格蛋白(正确答案) D. Sar1蛋白 12. 下列细胞结构中不属于内膜系统的是()。 [单选题] * A. 内质网 B. 高尔基体 C. 线粒体(正确答案) D. 溶酶体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细胞内膜系统复习题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细胞内膜系统复习题 第六章细胞内膜系统基本概念题解 学习要求: 掌握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内膜系统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 掌握细胞内膜系统各个部分间的关系和细胞内蛋白分悬于细胞结构的装配及其相关知识。基本概念: 1.细胞质基质(cytoplasmic matrix):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除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 状物质,成为细胞质基质。它是一种高度有序且不断变化的结构体系。在确保与协调各种代谢反应、胞内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2.内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 :指真核细胞内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关的由膜围 绕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或者说是由膜分隔而形成的具有连续功能的系统,主要指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以及细胞质的各种囊泡。而质膜、液泡膜以及溶酶体是这些内膜体系活动的最后产物,一般叶绿体、线粒体的膜也可直接或间接与内膜系统相联系但不包含在内膜系统内。 3.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是分布于细胞质中由膜构成的网状管道系统,管道 以各种形状延伸和扩展,成为各类管、泡、腔交织的状态。内质网有两种: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前者指膜上附有核糖体颗粒。后者膜外面不附有核糖体,表面光滑,主要是合成和运输类脂和多糖,它也可能是细胞之间通讯与传递系统。 细胞中内质网可以与细胞核的外膜相连,同时也可与细胞表面的质膜相连,而且还可能随同胞间连丝穿过细胞壁,与相邻细胞的内质网发生联系。因此有人认为内质网构成了一个从细胞核到质膜,甚至与相邻细胞相连而直接贯通的管道系统。 4.易位子(translocon):指内质网膜上的一种蛋白质复合体,

细胞生物学膜泡运输与蛋白质分选

高尔基复合体与细胞内的膜泡运输 高尔基符合体在分泌蛋白和细胞质膜蛋白的形成过程中不仅起着加工的作用,同时还有形成囊泡,进行包装和运输的作用。 分泌型蛋白、多数细胞质膜的膜蛋白都是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后,经高尔基体的加工与分装通过膜泡运输的方式输送到细胞表面;而细胞质外的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及细胞质膜的膜蛋白也会通过胞饮或吞噬作用,以膜泡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内。 高尔基复合体不论在向外运输的膜泡转移中,还是在内吞形成的膜泡转移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且高尔基复合体中的G蛋白对高尔基复合体膜泡运输具有调控作用。 在细胞内的膜泡运输中,至少有10种以上的运输小泡参与膜泡运输过程,有三类。COPl 有被小泡、COPll又被小泡、成笼蛋白有被小泡,前二者主要起始于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的运输,而后者主要调节起始于高尔基复合体和质膜的运输。 膜泡运输的类型 1.成笼蛋白有被小泡 起源于高尔基复合体的反面网状结构,其衣被主要成分为成笼蛋白和衔接蛋白。结构上外层为由成笼蛋白构成的蜂巢样网络结构,内壳则由衔接蛋白构成,覆盖在细胞质基质侧的膜泡表面。 成笼有被小泡主要是负责蛋白质从高尔基体反面网状结构向质膜、胞内体或溶酶体和植物液泡运输。此外,也参与胞内体到溶酶体的运输以及受体介导的内吞途径。 2.COPll有被小泡 COPll有被小泡主要参与从内质网到高尔基复合体的物质运输,由五种蛋白亚基构成。COPll蛋白能识别并结合跨膜内质网蛋白质膜一段的信号序列;而跨膜内质网蛋白的腔面一端作为受体与内质网腔中的可溶性蛋白结合。COPll有被小泡具有对转运物质的选择性并使之浓缩。 3.COPl有被小泡 主要负责回收与转运内质网逃逸蛋白返回内质网,而且在“糙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分泌泡-细胞表面”的蛋白质转运过程中,还行使非选择性批量运输的功能。 以上三种小泡介导的膜泡运输,需依赖于多种GTP结合蛋白对膜交换的时空变化进行调控。膜泡运输的定向 为了确保膜运输的有序进行,运输小泡在正确识别其将要与之融合的靶膜是必须具有高度选择性。由于膜系统的多样性,一个膜泡在找到正确的靶膜之前可能会遇到多种潜在的靶膜。由于所有运输小泡拥有表面标志,可根据其来源及携带货物的种类识别他们,而靶膜又带有识别适当标志的互补受体,从而保证了相互间识别与定位的专一性。这个至关重要的识别步骤,主要受两种蛋白的控制:SNAREs及其靶GTPase-Rabs。SNAREs蛋白主要在提供特异性和催化膜泡与靶膜融合方面发挥作用,而Rabs蛋白似乎与其他蛋白质一起共同控制膜泡与靶膜之间的接触和融合。 高尔基复合体参与膜泡运输的途径 1.内质网向高尔基体的膜泡运输 在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以COPll有被小泡的方式被送到高尔基复合体进行加工、分拣和包装。内质网的特定区域(无核糖体附着区)将所合成的蛋白质等包入到以出芽方式形成的膜泡中,不断得与高尔基复合体形成面膜融合。所形成的膜泡对被运送物没有特异的选

细胞生物学复习题6-11章

第六章线粒体和叶绿体 一、名词解释 1、氧化磷酸化 2、光合磷酸化 二、填空题 1、能对线粒体进行专一染色的活性染料是。 2、线粒体在超微结构上可分为、、、。 3、线粒体各部位都有其特异的标志酶,内膜是、外膜是、膜间隙是、基质是。 4、线粒体中,氧化和磷酸化密切偶联在一起,但却由两个不同的系统实现的,氧化过程主要由实现,磷酸化主要由完成。 5、细胞内膜上的呼吸链主要可以分为两类,既和。 6、由线粒体异常病变而产生的疾病称为线粒体病,其中典型的是一种心肌线粒体病。 7、植物细胞中具有特异的质体细胞器主要分为、、。 8、叶绿体在显微结构上主要分为、、。 9、在自然界中含量最丰富,并且在光合作用中起重要作用的酶是。 10、光合作用的过程主要可分为三步:、和、。 11、光合作用根据是否需要光可分为和。 12、真核细胞中由双层膜包裹形成的细胞器是。 13、引导蛋白到线粒体中去的具有定向信息的特异氨基酸序列被称为。 14、叶绿体中每个H+穿过叶绿体ATP合成酶,生成1个ATP分子,线粒体中每个H+穿过ATP合成酶,生成1个ATP分子。 15、氧是在植物细胞中部位上所进行的的过程中产生的。 三、选择题 1. 线粒体各部位都有其特异的标志酶,线粒体其中内膜的标志酶是()。 A、细胞色素氧化酶 B、单胺氧酸化酶 C、腺苷酸激酶 D、柠檬合成酶 2.下列哪些可称为细胞器() A、核 B、线粒体 C、微管 D、内吞小泡 3.下列那些组分与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半自主性相关()。 A、环状DNA B、自身转录RNA C、翻译蛋白质的体系 D、以上全是。 4.内共生假说认为叶绿体的祖先为一种()。 A、革兰氏阴性菌 B、革兰氏阳性菌 C、蓝藻 D、内吞小泡 四、判断题 1、在真核细胞中ATP的形成是在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器中。() 2、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环状DNA及自身转录RNA与转译蛋白质的体系。() 3、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叶绿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 4、ATP合成酶只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 5、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均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自我复制。() 五、简答题 1、论述线粒体与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 一、名词解释 1、分子伴侣 2、溶酶体 3、过氧化物酶体 4、微粒体 二、填空题 1、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主要包括、、等。 2、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主要分为和;其中主要在内质网上进行,指的是蛋白质上的与直接连接,而则是蛋白质上的与直接连接。 3、肌细胞中的内质网异常发达,被称为。

细胞生物学总结(复习重点)——7.内膜系统、蛋白质分选、膜泡运输

1、细胞质基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除去细胞器和内含物以外的、较为均质半透明的液态胶状物称为细胞质基质或胞质溶胶。 4、内膜系统:细胞内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关的、由膜围绕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的统称,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分泌泡等。 2、微粒体:为了研究ER的功能,常需要分离ER膜,用离心分离的方法将组织或细胞匀浆,经低速离心去除核及线粒体后,再经超速离心,破碎ER的片段又封合为许多小囊泡(直径约为100nm),这就是微粒体。 3、糙面内质网:细胞质内有一些形状大小略不相同的小管、小囊连接成网状,集中在胞质中,故称为内质网。内质网膜的外表面附有核糖体颗粒,则为糙面内质网,为蛋白质合成的部位。核糖体附着的膜系多为扁囊单位成分,普遍存在于分泌蛋白质的细胞中,其数量随细胞而异,越是分泌旺盛的细胞中越多。 5、分子伴侣:细胞中,这类蛋白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结合,帮助这些多肽的转移、折叠或组装,但其本身并不参与最终产物的形成。 6、溶酶体:溶酶体几乎存在于所有的动物细胞中,是由单层膜围绕、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类、形态不 一、执行不同生理功能的囊泡状细胞器,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的消化作用,在维持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及防御方面起重要作用。 7、残余小体:在正常情况下,被吞噬的物质在次级溶酶体内进行消化作用,消化完成,形成的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膜上的载体蛋白转运至细胞质中,供细胞代谢用,不能消化的残渣仍留在溶酶体内,此时的溶酶体称为残余小体或三级溶酶体或后溶酶体。残余小体有些可通过外排作用排出细胞,有些则积累在细胞内不被排出,如表皮细胞的老年斑、肝细胞的脂褐质。 8、蛋白质分选:细胞中绝大多数蛋白质均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上开始合成,随后或在细胞质基质中或转至糙面内质网上继续合成,然后,通过不同途径转运到细胞的特定部位并装配成结构与功能的复合体,参与细胞的生命活动的过程。又称定向转运。 9、信号假说:蛋白合成的位置是由其N端氨基酸序列决定的。⑴分泌蛋白在N端含有一信号序列,称信号肽,由它指导在细胞质基质开始合成的多肽和核糖体转移到ER膜;⑵多肽边合成边通过ER膜上的水通道进入ER腔。这就是“信号假说”。 10、共转移:肽链边合成边转移至内质网腔中的方式称为共转移。 11、后转移:蛋白质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以后再转移到这些细胞器中,称为后转移。 12、信号肽:分泌蛋白的N端序列,指导分泌性蛋白到内质网膜上合成,在蛋白合成结束前信号肽被切除。 13、信号斑:在蛋白质折叠起来时其表面的一些原子特异的三维排列构成信号斑,构成信号斑的氨基酸残基在线性氨基酸序列中彼此相距较远,它们一般是保留在已完成的蛋白中,折叠在一起构成蛋白质分选的信号。 ………………………… 简述细胞质基质的功能。 答:物质中间代谢的重要场所;有细胞骨架的功能;蛋白质的合成、修饰、降解和折叠。 在rER完成 (1).蛋白质的合成:分泌蛋白;膜整合蛋白;内膜系统各种细胞器内的可溶性蛋白 (2).酰基化、羟基化、二硫键形成、糖基化:主要进行的是N-连接的糖基化、发生在合成肽链的天冬酰胺的氮原子上,与之接触的糖为N-乙酰葡萄糖胺;少数糖基化为,发生在丝氨酸/苏氨酸或羟赖氨酸/羟脯氨酸羟基的氧原子上,直接接触的糖为N-乙酰半乳糖胺。 (3).蛋白二硫键异构酶帮助新合成的蛋白重新形成二硫键,并处于正确折叠的状态; Bip蛋白防止未折叠的多肽链不正确的折叠和聚合;防止新合成的蛋白质在转运过程中变性或断裂。

细胞生物学资料:第九章 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和膜运输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细胞生物学模拟试卷 第九章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和 膜运输 任课教师: 命题人:10349001 命题时间:2013年1月4日 姓名:专业: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内膜系统中的动态网络主要是由细胞中3中不同的生化活动及三种不同的代 谢途径造成的。这三种途径分别为:①生化合成途径;②分泌途径;③________________。 2.从蛋白质定位的细胞内空间部位来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中胞质溶胶, 包括胞质溶胶中的细胞骨架蛋白和各种酶及蛋白质分子都属于______________。 3.胞质溶胶中合成的蛋白质,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将蛋白质定位到不 同的膜结合细胞器中。这三种不同的运输方式为核孔运输、跨膜运输和_____________。 4.根据信号序列运输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也就是入核信号、引导肽 和_______________。 5.在心肌和骨骼肌细胞中的一种特殊的内质网,其功能是参与肌肉收缩活动, 这种内质网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_。 6.内质网的标志酶是____________。 7.高尔基体的标志酶是_______________。 8.造成高尔基体蛋白质向内质网会流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内质网进行蛋 白质运输时发生包装错误,将ER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运输到了高尔基体,被高尔基体遣返;第二种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溶酶体的标志酶是______________。 10.介导从ER向内侧高尔基体运输的运输小泡是________________。

细胞生物学-各章小结和重点难点

第四章细胞质膜 本章小结 •细胞膜与其他生物膜一样都是由膜脂与膜蛋白构成的。 •膜脂主要包括甘油磷脂、鞘脂和胆固醇。甘油磷脂是构成膜的主要成分,主要包括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肌醇等;鞘脂是鞘氨醇的衍生物,主要包括神经鞘磷脂、脑苷脂和神经节苷脂等。 •膜蛋白可分为内在蛋白、外在蛋白和脂锚定蛋白3大类。 •内在蛋白可以α单次或多次螺旋、β折叠片或形成大复合物的方式与膜脂结合;外在蛋白靠离子键或其他弱键与膜内在蛋白或膜脂结合;脂锚定蛋白通过与之共价相连的脂肪酸(质膜内侧)或糖基磷脂酰肌醇(质膜外侧)锚定在质膜上。 •膜的流动性与膜的不对称性是生物膜的最基本特性。 •膜的流动性表现:膜脂分子具有侧向扩散、旋转运动、弯曲运动与翻转运动;膜蛋白具有侧向扩散和旋转运动,但不具备翻转运动。 •膜的不对称性表现:膜脂分布的不对称性(质膜外小页SM、PC多,质膜内小页PS、PE多); 膜蛋白的不对称性(糖蛋白全部分布于质膜外小页面)。 •膜骨架是细胞质膜与膜内的细胞骨架纤维形成的复合结构,它参与维持细胞的形态、并协助细胞质膜完成多种的生理功能。 •各种不同的膜蛋白与膜脂分子的协同作用不仅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了稳定的内环境,而且还行驶着物质转运、信号传递、细胞识别等多种复杂的功能。 •胞膜窖是近年来发现的新的细胞质膜结构,可能是窖蛋白与脂筏结合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在细胞的胞饮、蛋白质分选、胆固醇的发生、信号转导、肿瘤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章重点与难点 •膜脂与膜蛋白的主要类型 •不同膜蛋白与膜脂的结合方式 •膜脂与膜蛋白的运动方式 •膜的流动性与不对称性特征 •细胞质膜的基本功能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 本章小结 •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通透性,是细胞与细胞外环境之间物质运输的屏障。广义的细胞物质运输包括跨膜运输、胞内运输与转细胞运输。 •几乎所有小的有机分子和带电荷的无机离子的跨膜运输都需要膜运输蛋白。膜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通道蛋白以及微生物分泌的离子载体。 •载体蛋白是多次跨膜的整合蛋白,每种载体蛋白能与特定的溶质分子结合,通过构象改变介导溶质分子的被动或主动跨膜运转。 •通道蛋白形成跨膜的亲水性通道,介导溶质的被动跨膜运输。可分为离子通道与水通道。 •根据应答信号的不同,离子通道可分为:电压门通道、配体门通道和压力激活通道。离子通道具有3个显著特征:①具有离子选择性;②不与转运离子结合,转运速率高且无饱和性;③非连续性开放而是门控的。 •水通道是细胞膜上四个相同水通道蛋白亚基构成的四聚体,每个亚基为6次跨膜蛋白,特异性被动转运水。 •P-型离子泵包括:Na+/K+-泵、Ca2+-泵、P-型H+泵等。在转运离子过程中,P-型离子泵发生磷酸化与去磷酸化引起构象改变,实现离子跨膜转运。

细胞生物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八章内膜系统与蛋白质分选和膜运输 1名词解释: 膜结合细胞器:指细胞质中所有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包括内膜系统及线粒体,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细胞核。 内膜系统:是指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互关联、由膜包被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和分泌泡等。 初级溶酶体:是指刚刚分泌的单层膜包被且内含溶酶体酶的分泌小泡。 次级溶酶体:是初级溶酶体与细胞内的自噬泡或异噬泡、胞饮泡或吞噬泡融合形成的复合体。 自噬溶酶体:指初级溶酶体与细胞内的自噬泡融合形成的次级溶酶体。 异噬溶酶体:指初级溶酶体与细胞内的异噬泡、胞饮泡或吞噬泡融合形成的次级溶酶体。 自噬作用:是溶酶体对自身结构的吞噬降解的一种现象。 异噬作用:是溶酶体对进入细胞内的营养物质或致病菌等大分子物质进行消化降解的一种现象。 自溶作用:是溶酶体将酶释放出来将自身细胞降解的一种现象。 蛋白质分选:指细胞对新蛋白前导肽或信号肽的识别,挑选,并通过特殊方式运送到达细胞的各个部位的过程。 翻译后转运:是指胞质基质游离核糖体上完成多肽链的合成,然后转运至膜围绕的细胞器或成为细胞质基质的可溶性驻留蛋白和支架蛋白的转运方式。 共翻译转运:是指蛋白质合成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后由信号肽引导转移至糙面内质网,然后边合成边转运的转运方式。 肽:是一种由氨基酸脱水而成,含有羧基和氨基的两性有机化合物。 导肽:是将游离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的N端具有信号作用的序列。 细胞分泌:动、植物细胞将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而又非其组成部分的蛋白和脂通过小泡运输的方式经过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和分选运送到细胞内相应结构、细胞质膜以及细胞外的过程称为细胞分泌。 2细胞内蛋白质合成部位及其去向如何? 答:一是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合成的蛋白质将转运至膜围绕的细胞器或成为细胞质基质的可溶性驻留蛋白和支架蛋白。二是在膜结合核糖体上合成,合成的蛋白质将转运至溶酶体、细胞质膜或分泌到细胞外。 3.说明细胞内蛋白质分选的主要途径和蛋白质分选定位的运输方式。 答:细胞内蛋白质分选的主要途径有翻译后转运和共翻译转运,蛋白质分选定位的运输方式有蛋白质的跨膜转运、膜泡运输和选择性的门控转运。 4.粗面内质网与滑面内质网在形态结构及功能上有何异同? 答:同:两者均是细胞质中由膜围成的分支小管、小囊或扁平囊状结构连通而成的管道系统,其周缘常分离出一种小泡状结构。

研究生考试-膜泡运输与蛋白分选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组蛋白质的合成开始于胞液中,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 A、膜蛋白、核定位蛋白 B、分泌蛋白、细胞骨架 C、膜蛋白、分泌蛋白 D、核定位蛋白、细胞骨架 2、细胞核内的蛋白质主要通过()完成。() A、跨膜运输 B、门控运输 C、膜泡运输 D、由核膜上的核糖体合成 3、质子膜存在于()。 A、内质网膜上 B、高尔基体膜上 C、溶酶体膜上 D、过氧化物酶体膜上 4、植物细胞中功能与溶酶体相类似的是()。 A、液泡 B、过氧化物酶体 C、消化小泡 D、白色体 5、不属于主动运输的物质跨膜运输是() A、质子泵 B、钠钾泵 C、协助扩散 D、膜泡运输 6.下面哪组蛋白可能缺少信号假说中所涉及到的信号肽序列:( ) A.在巨噬细胞中合成的酸性水解酶 B.在肝细胞中合成的糖酵解酶 C.在内分泌细胞中合成的多肽激素 D.在浆细胞中合成的抗体 7、细胞内钙的储备库是()。 A、细胞质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溶酶体 8、矽肺是一种职业病,与溶酶体有关,其发病机制是()。 A、溶酶体的酶没有活性 B、溶酶体的数量不够 C、矽粉使溶酶体破坏 D、都不对 9、下列蛋白质中,合成前期具有信号肽的是()。 A、微管蛋白 B、肌动蛋白 C、停泊蛋白 D、都不对 10、属于溶酶体病的是()。 A、台-萨氏病 B、克山病 C、白血病 D、贫血病

11、真核细胞中,酸性水解酶多存在于()。 A、内质网 B、高尔基体 C、中心体 D、溶酶体 12、真核细胞中合成脂类分子的场所主要是()。 A、内质网 B、高尔基体 C、核糖体 D、溶酶体 13、植物细胞中没有真正的溶酶体,()可起溶酶体的作用。() A、内质网 B、高尔基体 C、圆球体 D、乙醛酸循环体 14.线粒体的膜结构是怎样的?( ) A.双层膜结构 B.单层膜结构 C.单层膜结构 D.细胞壁结构 15.粗面型内质网上附着的颗粒是() A.tRNA B.mRNA C.核糖体 D.COPⅡ衣被蛋白 16.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的区别是() A.粗面内质网形态主要为管状,膜的外表面有核糖体 B.粗面内质网形态主要为扁囊状,膜的外表面有核糖体 C.滑面内质网形态主要为扁囊状,膜上无核糖体 D.粗面内质网形态主要为扁囊状,膜的内表面有核糖体 17.下列哪一种结构成分不是高尔基复合体的组成部分:() A.扁平囊 B.小囊泡 C.大囊泡 D.微粒体 18.高尔基复合体的小泡主要来自于() A.Ly B.SER C.RER D.Nu 19.具有物质运输、分泌、加工和分选作用的细胞器是() A.内质网 B.线粒体 C.核糖体 D.高尔基复合体 20.根据信号假说,引导核糖体附着到内质网膜上去的信号肽是()

第五章细胞的内膜系统与囊泡转运练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细胞的内膜系统与囊泡转运练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细胞的内膜系统与囊泡转运 一、名词解释 1.内膜系统( endomembrane svstem) 2.糙面内质网(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RER) 3.光面内质网(smooth endoplasmic reticulum,SER) 4.微粒体( microsome) 5.网质蛋白( reticulo- -plasmin) 6.分子伴侣( molecular chaper 7.囊泡( vesicle) 8.囊泡转运( vesicular transport) 9.门控运输(gated transport) 10.穿膜运输(transmembrane transport) 11.网格蛋白( clathrin) 12.衔接蛋白( adaptin) 13.发动蛋白( dynamin) 14.OPI有被小泡(COP I-coated vesicle) 15.COPⅡ有被小泡(COPⅡ- coated vesicle) 二、单项选择题 1.光面内质网的主要功能是 A.合成蛋白质 B.脂类物质合成 C.蛋白质加工 D.蛋白质分泌 E.氧化代谢 2.吞噬溶酶体在完成对大部分底物的消化分解后,不能被消化、分解的部分 成为 A.内体

C.微体 D.脂质体 E.自噬体 3.在高尔基复合体中,溶酶体水解酶形成的分选信号是 A. MTS C. M-6-P D. RGD E. NLS 4.初级溶酶体内的酶是 A.有活性的中性水解酶 B.有活性的碱性水解酶 C.有活性的酸性水解酶 D.无活性的中性水解酶 E.无活性的酸性水解酶 5.光面内质网的功能不包括 A.合成分泌性蛋白 B.参与糖原分解 C.参与脂类代谢 D.合成甾体类激素 E.参与脂类转运 6.高尔基复合体的主要功能是 A.合成蛋白质 B.合成脂类 C.合成糖类 D.合成甾体激素 E.参与蛋白质的修饰与加工 7.可与外核膜相连的细胞器是 A.内质网 B.高尔基复合体

细胞生物学学习资料(第7-8章)

细胞生物学学习资料(第7-8章) 第七章整合细胞内膜系统、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学习要点第一节细胞质基质的含义与功能 一、细胞质基质的涵义 细胞质基质(cytoplamicmatri某)是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除去可分 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状物质,曾被称作细胞液(cellap)/透明质(hyaloplam)、胞质溶胶(cyto-ol)等。细胞质基质的主要成分为参与 中间代谢的数千种酶类、细胞质骨架结构、糖原和脂滴等物质。 细胞质基质是一个高度有序的体系,其中胞质骨架纤维贯穿其中,多 数蛋白质直接或间接地与骨架或生物膜结合。执行某一生物学过程的酶类 彼此之间靠弱键结合,形成多酶复合体,催化一系列反应,此体系中前一 个反应的产物极为下一个反应的底物。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蛋白质与其 他大分子(如mRNA)之间都可以通过弱键相互作用,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这种高度有序的结构体系形成可以使细胞高效的完成复杂的代谢过程。但 此结构体系的维持必须依靠细胞质基质中高浓度的蛋白质以及其周围特定 的离子环境。 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质溶胶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概念,二者虽然有一 些差别,但人们常把这两个名词等同起来。细胞质基质是真核细胞的细胞 质中除去可以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状物质,式结构上的概念,在描述细 胞结构是倾向于用此概念。细胞质溶胶是用差速离心的方法分离细胞匀浆 物种的各种细胞组分过程中,离心除去细胞核、线粒体、溶酶体、高尔基 体和细胞质膜等细胞器或细胞结构后,存留在上清液中的成分,是生物化 学上的概念。

①许多中间代谢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如糖酵解过程、磷酸戊糖途径、糖原的合成、某些生物大分子的分解过程、蛋白质的合成、核苷酸代谢等。②提供物质运输和能量传递通路。③蛋白质在细胞质基质中分选及转运。 ④维持细胞形态和运动、胞内物质运输及大分子定位。通过细胞质骨架把蛋白质、mRNA等生物大分子固定在特定的位点,在细胞质基质中形成了更为精细的区域,使复杂的代谢反应高效而有序的进行。 ⑤进行蛋白质的修饰,如辅酶或辅基与酶的共价结合、磷酸化与去磷酸化、糖基化作用、对某些蛋白质的N端进行甲基化修饰、酰基化。⑥控制蛋白质的寿命。 ⑦降解变性和错误折叠的蛋白质。 畸形蛋白质暴露出的疏水氨基酸基团被识别,形成N端不稳定的氨基酸,被依赖于泛素的蛋白质降解途径水解。 ⑧帮助变性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重新折叠,形成正确的分子构象。这一功能主要依靠热休。克蛋白(heathockprotein,tre-reponeprotein)来完成。 第二节细胞内膜系统及其功能 细胞内膜系统是指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互关联、由膜包被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主要包括内质网(endoplamicreticulum,ER)、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和分泌泡等。 一、内质网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一)① 内质网的两种基本类型

细胞生物学复习题-第五章细胞的内膜系统.doc

第五章细胞的内膜系统 一、A型题 1.下列哪种细胞器的膜上分布有大量核糖体: A、咼尔基复合体D、溶酶体 B、光面内质网 C、糙面内质网 2.附着于糙面内质网膜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不包括: A^分泌蛋白;B、膜蛋白;C、驻留蛋白; D、过氧化物酶体蛋白; E、溶酶体蛋白 3.糙面内质网的标志酶是 A、酸性水解酶; B、糖基转移酶; C、过氧化氢酶; D、氧化酶; E、葡萄糖-6-磷酸酶 4. SER不参与下列哪种过程 A、脂类合成; B、脂类代谢; C、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D、解毒代谢; E、蛋白质糖基化反应 5.光面内质网发达的细胞是 A、胰腺细胞; B、肌细胞; C、浆细胞; D、胃酶细胞; E、干细胞 6.有核糖体附着的微粒体源自下列何种细胞结构? A、光面内质网; B、糙面内质网; C、咼尔基复合体; D、溶酶体; E、过氧化物酶体 7.关于信号识别颗粒(SRP)的错误叙述是 A、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B、可占据核糖体的P位; C、由6个多肽链和一个RNA分子组成; D、可与蛋白质分子中的信号肽结合; E、可与位于内质网膜上的SRP受体结合 &肌质网属于

A、光面内质网; B、糙面内质网; C、咼尔基复合体; D、溶酶体; E、过氧化物酶体 9.糙面内质网的分布情况及发达程度可作为判断细胞功能状态和分化程度的一 个指标,下述哪种情况是不正确的 A、胰腺细胞中糙面内质网分布丰富; B、生长速度快的肿瘤细胞中糙面内质网的分布发达; C、未分化的干细胞中糙面内质网的分布不发达; D、浆细胞分泌蛋白合成旺盛,糙面内质网分布丰富 10•糙面型内质网上附着的颗粒是 A、tRNA; B、mRNA; C、核糖体; D、COP II衣被蛋白 E、COP I衣被蛋白 11.肌质网是一种特化的内质网,可贮存 A、镁离子; B、铜离子; C、铁离子; D、钙离子; E、银离子 12.有分泌功能的细胞分泌小泡直接来自 A、RER; B、SER; C、GC; D、Ly; E、Mit 13.在细胞的分泌活动中,分泌物质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的顺序为: A、糙面内质网f高尔基复合体f细胞外; B、细胞核f糙面内质网f高尔基复合体f分泌泡f细胞膜f细胞外; C、糙面内质网f高尔基复合体f分泌泡f细胞膜f细胞外; D、高尔基复合体小囊泡一扁平囊一大囊泡一分泌泡一细胞膜一细胞外; E、以上都不是 14.GC的小囊泡来自 A. RER B. SER C. Ly D. Mit E. Ri 15.下列与新生肽链的折叠、转运有关的分子是 A、信号肽; B、葡萄糖-6-磷酸酶; C、分子伴侣; D、网格蛋白; E、组蛋白 16.不发生在高尔基复合体的细胞活动是 A、蛋白质的转运; B、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 C、蛋白质的分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