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生物学 复习考试.doc

植物生物学 复习考试.doc

植物生物学 复习考试.doc
植物生物学 复习考试.doc

第一题:

1、生物种的概念:去问吕静。

2、什么是世代交替:孢子体世代与配子体世代(无性世代与有性世代)交替出现,这就是

植物生活史中的世代交替现象。

3、植物的组织:在植物体中,具有相同来源的细胞(由一个细胞或同一群有分裂能力的细胞)

分裂、生长与分化形成的细胞群称为组织(tissue)。

4、胞间连丝:贯穿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细胞质连线。为细胞间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的重

要通道,通道中有一连接两细胞内质网的连丝微管。

5、内质网:细胞质内由膜组成的一系列片状的囊腔和管腔,彼此相通形成一个隔离于细胞基

质的管道系统。分为粗糙和光滑两种类型:糙面内质网(或称粗面内质网),膜的表面附有核糖体,其功能是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光面内质网(或称滑面内质网),膜上没有核糖体,主要功能是参与多种脂质和糖类的合成。

6、植物质壁分离:植物细胞由于液泡失水而使原生质体和细胞壁分离的现象。

7、植物细胞分化:执行不同功能的细胞在其形态、结构和功能上表现出各种变化和特化的

过程。

8、光合作用:植物捕获和利用太阳能,将无机物(CO2和H2O)合成为有机物,即将太阳能

转化为化学能并贮存在葡萄糖和其他有机分子中,这一过程称为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

9、光系统:由叶绿素分子及其蛋白复合物、天线色素系统和电子受体等组成的单位称为光

系统。

10、同源器官:在变态器官中,一般将器官功能不同而来源相同的,称为同源器官,如枝刺、

根状茎、块茎、茎卷须等

11、有限花序:也称聚伞花序,与无限花序的不同之处是有限花序花轴上小花开放的顺序是

从上向下或由内向外依次开放。(即花序轴的顶芽首先形成花芽,然后下方侧芽发育为花芽,再由此花芽下方的侧芽发育成为花芽,如此反复。)

12、双受精现象:是被子植物花粉粒中的一对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结合的过程。是

被子植物所特有的现象。

13、春化作用:百度百科释:有些花卉需要低温条件,才能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这一

过程叫做春化阶段,而使花卉通过春化阶段的这种低温刺激和处理过程则叫春化作用。

14、落叶树:多年生木本植物,有的秋季落叶,次年春天再生新叶;有的则旱季落叶,均称落叶树,如杨、柳等。即叶子随着生长季节的结束而全部脱落的树称为落叶树。

第二题:

1、有些细胞在形成之后不再进行DNA的复制,即细胞周期停止于G1期,脱离了细胞周期,

不再进行分裂,可视为G0期细胞。但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分裂能力,重新进入细胞周期。

有些细胞能连续分裂,从不进入G0期,属周期细胞。

还由一些细胞不可逆地脱离了细胞周期,失去分裂能力,为终端化细胞。

2、植物细胞内溶液具有一定的水势,因此细胞与邻近细胞或环境溶液可共同组成一个渗透

系统。在这个渗透系统中,水分会自发地从高水势处透过半透膜流向低水势处,即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

3、花被里含有与颜色有关的花青素,其颜色变化可受PH值影响,花青素在酸性溶液中呈现

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现蓝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现紫色。

4、被子植物受精作用完成后,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中的胚由合子发育而成,胚乳由受精

极核发育形成,胚珠的珠被发育成种皮,多数情况下珠心细胞退化消失。

5、每个植物种名由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完整的命名各由属名、种加词、变种加

词组成。(属名、种加词、命名人缩写)?

6、裸子植物在维管束与被子植物的不同之处;裸子植物木质部仅具管胞而无导管,一般

无木薄壁组织和木纤维。韧皮部仅具筛胞而无筛管。

7、花中雌雄蕊产生大小孢子,小孢子—雄配子体—雄配子;大孢子—雌配子体—雌配子。第三题:

1、被动吸收:物质顺着浓度剃度或电化学势剃度,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的吸收或运输过程。

2、单子叶植物一般无次生生长,不产生次生结构,茎的增粗是细胞长大或初生加厚分生组

织平周分裂的结果。

3、韧皮纤维:存在于韧皮部中,细胞壁极厚,富含纤维素,坚韧而有弹性,是良好的工业

原料(其工业价值取决于细胞长度和细胞壁含纤维素的程度)

4、根冠可以感受重力,控制根的向地性生长。

5、未受精,子房可发育为果实,胚珠不能发育为种子。

6、有些植物的叶片完全退化,而叶柄变为扁平的叶状体,代行叶的功能,称为叶状柄。

有些植物如叶树、文竹、昙花等的叶子退化或早落,茎变为扁平或针状,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这种茎称为叶状茎。

7、由已经成熟的组织细胞,经过脱分化恢复分裂能力形成的分生组织,因此叫次生分生组

织。

8、春季温度逐渐升高,形成层解除休眠恢复分裂能力,这个时期水分充足,形成层活动旺

盛,细胞分裂快,生长也快,形成的木质部细胞孔径大而壁薄,纤维的数量少,材质疏松,称为早材或春材;。。。。。。称为晚材或夏材。

9、光系统:由叶绿素分子及其蛋白复合物、天线色素系统和电子受体等组成的单位称为

光系统。光反应由两个光系统及电子传递链来完成。

第四题:

1、茎和叶的维管组织的联系方式。

茎与叶的维管束靠叶迹相连。

叶痕——茎上叶脱落后留下的痕迹

叶迹(leaf trace)——叶痕内的

茎中维管束从内向外弯曲之起点,即通过皮层,到叶柄基部的这一段维管束

叶隙(leaf gap)——叶迹上方由薄壁组织填充的区域

各种植物的叶迹,由茎伸入叶柄基部的方式是不同的,有的由茎中的维管束伸出,在节部直接进入叶柄基部。

有的由茎中的维管束伸出后,和其他叶迹汇合再沿着皮层上升穿越一节或多节,才进入叶柄基部

叶迹进入叶柄基部后,和叶维管束相连,通过叶柄伸入叶片,在叶片内广泛分枝,构成叶脉。

2、嫁接方法:

3、子房的位置类型:

A、子房上位(下位花);

B、

C、子房上位(周位花);

D、子房下位(上位花);子房半下位(周位花)

4、茎和根是相互连续的结构,共组成植物体的轴

在植物幼苗时期的茎和根相连接的部分,出现双方各自特征性结构的过渡,称为根茎过渡区。

纵裂

连接

转向

过渡区在1mm到几cm之间,过渡区一般发生在胚根下胚轴的基部、中部或上部,终止与子叶节在过渡区表皮皮层都是直接相连的,但维管组织有一个改组和连接的过程。

根到茎的维管组织将发生转变和相互连接,这个过程发生在过渡区内。

一个二原型的根,它维管柱的每一个木质束发生纵向分裂,然后分枝分别向左右两侧旋转,最终与韧皮部相连接。

5、幼苗的类型,根据子叶的变化过程说明。

幼苗的类型——子叶出土幼苗:萌发时,下胚轴迅速伸长,将子叶和胚芽一起推出土面,形成幼苗,其子叶是出土的,这一萌发方式称为出土萌发;子叶见光后,可产生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萌发时,上胚轴生长迅速,胚芽不久即被推出土面,而下胚轴伸长不多,所以子叶留在土中,和种皮一起直到养料耗尽解体。

6、下图是植物茎的分枝示意图,请分别注明分枝名称。

第五题:

1、花瓣颜色的生化基础。

花的颜色通常是指花冠的颜色。花冠的颜色是由花瓣细胞里的色素决定的,色素的种类很多,与花的颜色有关的色素主要是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存在于细胞液中,含花青素的花瓣可呈现出红,蓝,紫等颜色。花青素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现蓝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现紫色。花瓣中的类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有色体中,不同种类的类胡萝卜素,能使花显出黄色,橙黄色或橙红色。花的颜色是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的种类,含量多少及酸碱度等共同作用的结果。至于白花,那是因为细胞液里不含色素的缘故。它看来是白色的,那是因为花瓣里充满了小气泡的缘故。

2、原体原套学说,解释其结构特点。

在被子植物中,茎尖顶端的外部由一层至几层排列整齐的细胞组成,只进行垂周分裂,仅增加表面积而不能增加细胞层数,称为原套。原套之内为一团细胞,可以进行各个方向的分裂,不断增加体积而使茎的顶端扩大,称为原体。原套的表层以后分化为原表皮进而分化成表皮。原体可以分化形成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基本分生组织分化形成皮层,原形成层分化形成维管束。

3、

木材(茎的次生木质部)的三个切面。

A、横切面,是与茎的纵轴垂直所作的切面,可见到同心圆环似的年轮,所见的导管、

管胞和木纤维等都是它的横切面观,可以观察到它们的孔径、壁厚及分布状况,仅

射线为其纵切面观,呈辐射状排列,显示射线的长和宽。

B、径向切面是通过茎的中心,即沿茎的半径所作的切面,所见到的导管、管胞、木纤

维等都是纵切面,射线也是纵切面,能显示出它们的高度和长度,射线细胞排列整

齐,像一堵砖墙,并与茎的纵轴相垂直。

C、切向切面,是垂直于茎的半径所作的纵切面,年轮常呈U字形,所见到的导管、管

胞、木纤维等都是它们的纵切面,可以看到它们的长度、宽度和细胞两端的形状和

特点,但射线是横切面观,其轮廓为纺锤形,可以显示射线的高和宽。

4、

从花粉母细胞形成;小孢子发育、雄配子体形成;花粉粒结构;配子体类型等四个方面阐述……

5、C3、C4细胞

以结构为基础,解释光和效率差异。

解剖结构上:C4植物花环型结构,叶肉细胞固定CO2,起CO2泵作用,提高卡尔循环场所CO2的浓度。鞘细胞中的光合产物可就近运入维管束,从而避免了光合产物累积对光合作用可能产生的抑制作用。

(细析:C4植物叶片的维管束薄壁细胞较大,其中含有许多较大的叶绿体,叶绿体没有基粒或基粒发育不良;维管束鞘的外侧密接一层成环状或近于环状排列的叶肉细胞,组成了“花环型”(Kranz type)结构。这种结构是C4植物的特征。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数目少,个体小,有基粒。维管束鞘薄壁细胞与其邻近的叶肉细胞之间有大量的胞间连丝相连。C3植物的维管束鞘薄壁细胞较小,不含或很少叶绿体,没有“花环型”结构,维管束鞘周围的叶肉细胞排列松散。C4植物通过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固定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在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进行的,生成的四碳双羧酸转移到维管束鞘薄壁细胞中,放出二氧化碳,参与卡尔文循环,形成糖类,所以甘蔗、玉米等C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只有维管束鞘薄壁细胞形成淀粉,在叶肉细胞中没有淀粉。而水稻等C3植物由于仅有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整个光合过程都是在叶肉细胞里进行,淀粉亦只是积累在叶肉细胞中,维管束鞘薄壁细胞不积存淀粉。)

林业生物技术复习资料

《林业生物技术》复习重点 一、概念与名词 1、植物离体快速繁殖 ——又称微快繁,简称微繁, 应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理论,在无菌条件下,把离体的植物器官(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组织(如花药、胚珠、形成层、皮层、胚乳等),放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使其分化、繁殖,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遗传性一致的完整新植株的技术。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的一种营养繁殖方法,是常规营养繁殖方法的一种扩展与延伸。 2、试管外生根技术 ——试管外生根技术是指将组织培养茎芽的生根诱导与驯化培养结合在一起,直接将茎芽扦插到试管外有菌环境中,边诱导生根边驯化培养。该方法舍弃了组织培养苗在试管内生根这一环节,不仅避开了瓶内生根难的问题,同时也大大缩短了育苗周期和节省了育苗成本。 3、林业生物技术 ——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原理,依靠森林植物、动物、微生物作为反应器将物料加工转化,规模化生产和提供人们所需的生态环境、生物质产品和公益性服务的科学技术。(P8) 4、细胞全能性 ——是指植物细胞具有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信息,在适当条件下能够形成完整植株。(P26)5、组织培养 ——组织培养是指将植物的形成层组织、分生组织、表皮组织、薄壁组织和各种器官组织以及愈伤组织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 6、胚珠培养 ——胚珠培养是将授粉的子房在无菌条件下解剖后,取胚珠置于培养基中培养的过程。有时也把胚珠连同胎座一起取下来培养。 7、离体叶的培养 ——在自然界,很多植物的叶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能从叶片产生不定芽的植物,离体叶培养指包括叶原基、叶柄、叶鞘、叶片、子叶在内的叶组织的无菌培养。它大多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由愈伤组织分化出茎和根。其中叶片培养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8、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细胞工程是植物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在细胞水平上对植物材料进行遗传操作的技术,即对植物体的任何一个部分(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进行离体诱导使其称为完整植株的技术。 9、外植体 ——外植体指植物组织培养中用来进行无菌培养的离体材料,可以是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等。 10、细胞悬浮培养 ——细胞悬浮培养是将游离的植物细胞按一定的细胞密度,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增殖的技术。 11、花粉培养 ——花粉培养也叫小孢子培养,是从花药中分离出花粉粒,使之成为分散的或游离的状态,通过培养使花粉粒脱分化,进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12、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中除去细胞壁具有细胞全能性的裸露部分。 13、转基因林木 ——转基因林木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用于林业生产或者林产品加工的森林植物。

高中体育教师业务考核理论试卷

高中体育教师业务考核 理论试卷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高中体育教师业务考核理论试卷(附答案)高中体育教师业务考核理论试卷(附答案) (90分钟,100分) 一.填空题(30分)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学习领域,五个学习领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2.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规定:学生每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且成绩合格可获得1 个学分。高中三年中,学生修满11 个学分方可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毕业要求。其中田径和健康教育课程为必修学分。 3. 一个标准田径场,应由两个平行的直道和两个半径相等的弯道组成,分道宽最小为米最大为米。 4. 篮球场地长28 米,宽 15 米,都是从线的内沿丈量的。篮圈上沿离地高度为米。 5. 排球竞赛规则规定,如某队被召唤之后拒绝比赛,则宣布该队为弃权,对方以每局的25:0 比分和3:0 的比局获胜。 6. 田径比赛规则规定,对第一次起跑犯规的运动员应给予警告,之后的每次起跑犯规的运动员均应取消该项目的比赛资格。

7.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要求学生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延伸性学习、信息化学习、评价性学习等七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8.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形态、机能、素质三个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9. 人体能量的直接来源于糖、蛋白质、脂肪。 10. 体育比赛的主要方法有循环制淘汰制和混合制。 11.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了从到年全民健身工程的奋斗目标和任务。 12. 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是顾丹拜。 二.是非判断题(20分) 1. 《体育与健康》的课程内容就是体育加上健康知识的内容。() 2. 6个班级进行班际篮球赛,采用单循环制,比赛场次共有30场。() 3. 全民健身计划以全体国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有步骤地开展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健身活动。() 4. 武术的五种步型是马、弓、仆、虚、歇步。()

植物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植物学试题 名词解释(12分,2分/个) 1、细胞器; 2、木质部脊; 3、束中形成层; 4、完全叶; 5、花程式; 6、聚合果 二、判断与改错(17分,对的填“ +”,错的填“-”并将错的改正) 1、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合成及贮藏相关的细胞器。() 2、根毛分布在根尖的伸长区和成熟区。() 3、根的初生木质部发育顺序为外始式,而在茎中则为内始式。() 4、水生植物叶小而厚,多茸毛,叶的表皮细胞厚,角质层也发达。() 5、胡萝卜是变态根,主要食用其次生韧皮部。() 6、观察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都是从节处取横切面。() 7、由3心皮组成的复雌蕊有6条腹缝线。() 8、二体雄蕊就是一朵花中只有两个离生的雄蕊。() 9、双受精是种子植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10、桃和梨均为假果。() 三、填空(21分,0.5分/空)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_和_两大部分。后者又可分为___________ 、____ 和___ 三部分。 2、保护组织因其来源及形态结丽不厂可分为___________ 和___ 。 3、兰麻等纤维作物所利用的是组织。 4、植物种子是由 , 和三部分构成,但有些种子却只有和两部分,前者称种子,后者 称种子。 5、禾物的内皮层在发育后期其细胞常面增厚,横切面上,增厚的部分呈形。 6、双子叶植物和裸 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均包括、和三部分,玉米等单子叶植 物茎的初生结构包括、和三部分。 7、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多为,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间存在形成层,故又称维管束。 8、叶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和等两个方面。 9、一朵完整的花可分为____ 、____ 、___ 、_____ 、 ___ 和____ 六部分。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_______ 和_____ 。 10、小抱子母细胞进行减^^前?1雨101二般岳厂、、和组成。花粉成熟时,花粉囊壁一般 只留下和。 11、被子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在植物的生活史中发生次。 四、选择题(10分,1分/个) 1、光学显微镜下呈现出的细胞结构称。 A .显微结构;B.亚显微结构;C.超显微结构;D.亚细胞结构 2、裸子植物靠输导水分。 A .导管和管胞;B.管胞;C.筛管;D .筛胞 3、成熟蚕豆种子的种皮上一条黑色眉状物是。 A .种脊;B.种脐;C.种阜;D.种柄 4、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属于。 A .居间分生组织;B.原分生组织;C.初生分生组织; D.伸长区 5、在方形(如蚕豆)或多棱形(如芹菜)的茎中,棱角部分常分布有。 A .厚角组织;B.厚壁组织;C.薄壁组织;D.石细胞 6、栅栏组织属于。 A .薄壁组织;B.分生组织;C.保护组织;D.机械组织 7、以下所列的结构,哪一些都是茎的变态?。 A .皂荚的分枝刺,葡萄和豌豆的卷须; B.马铃薯、姜、摹养、芋头; C .莲藕、菊芋、竹鞭、白萝卜、胡萝卜; D .蔷薇和刺槐(洋槐)的刺,豌豆的卷须 8、具的花为整齐花。 A .舌状花冠;B.唇形花冠;C.蝶形花冠;D.十字花冠

最新植物生理学复习重点内容

绪论 问答: 1.什么叫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2.植物生理学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3.21世纪植物生理学发展的趋势如何? 4.如何才能学好植物生理学?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名词解释: 自由水;束缚水;扩散;渗透作用;自由能;化学势;水势;渗透势(溶质势);压力势;衬质势;电化学势;水通道蛋白;水的偏摩尔体积;吸胀作用;蒸腾作用;蒸腾拉力;蒸腾比率;蒸腾速率;根压;小孔律;蒸腾系数(需水量);蒸腾作用;水分临界期;内聚力;内聚力学说;水分平衡;共质体;质外体 问答: 1.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有哪些作用? 2.细胞吸水的机理有哪些? 3.根系吸水机理有哪些?其动力是什么? 4.根压产生的机理是什么? 5.气孔开闭的机理有哪些? 6.进行合理灌溉的指标有哪些? 7.如何理解“有收无收在于水”这句话? 8.植物细胞和土壤溶液水势的组成有何异同点? 9.一个细胞放在纯水中其水势及体积如何变化? 10.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的形式与植物代谢强弱、抗逆性有何关系? 11.质壁分离及复原在植物生理学上有何意义? 12.试述气孔运动的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13.哪些因素影响植物吸水和蒸腾作用? 14.试述水分进出植物体的途径及动力。 15.怎样维持植物的水分平衡?原理如何? 16.如何区别主动吸水与被动吸水、永久萎蔫与暂时萎蔫? 17.合理灌溉在节水农业中意义如何?如何才能做到合理灌溉?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名词解释: 矿质营养;溶液培养法;植物必需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水培法;砂培法;杜南平衡;有益元素;稀土元素;选择性吸收;跨膜传递;电化学势梯度;协助扩散;主动吸收;被动吸收;胞饮作用;膜传递蛋白;离子通道;载体蛋白;质子泵;质子动力势;共转运;生理酸性盐;单盐毒害;离子对抗;平衡溶液;交换吸附;共质体;质外体;表观自由空间;根外营养;生物固氮;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诱导酶;营养最大效率期 问答: 1.溶液培养法有哪些类型?用溶液培养植物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2.如何确定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哪些生理作用? 3.植物细胞通过哪几种方式吸收矿质元素?其吸收特点是什么? 4.简述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 5.为什么说主动转运与被动转运都有膜传递蛋白的参与? 6.H+-ATP酶是如何与主动转运相关的?H+-ATP酶还有哪些生理作用? 7.试解释两种类型的共转运及单向转运。 8.试述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主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9.为什么植物缺钙、铁等元素时,缺素症最先表现在幼叶上? 10.植物的氮素同化包括哪几个方面? 11.合理施肥为何能够增产?指标有哪些?要充分发挥肥效应采取哪些措施? 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名词解释: 碳素同化作用;光合作用;光合色素;反应中心色素;天线色素;吸收光谱;荧光与磷光;光反应;暗反应;希尔反应;同化力;量子效率;红降现象;双光增益效应;原初反应;光合单位;反应中心;光系统;原初电子供体;原初电子受体;光合链;光合磷酸化;C3途径和C3植物;C4途径和C4植物; CAM途径和CAM植物;光呼吸;光合生产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CO2补偿点;光抑制;光能利用率;压力流动学说;代谢源;代谢库;源-库单位;转移细胞;韧皮部装载与卸出;叶面积系数;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 问答: 1.试述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 2.如何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体育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高中体育教师业务理论考试试卷 (本考试时量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第_29_届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___福娃________________。 2、体育比赛的主要方法有__混合制___、循环制和___淘汰制___。 3、一个人只有在身体、_心理___和__社会适应__?方面保持良好的状态,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 4、肌肉工作时唯一的直接能量来源是___ATP_______,它贮存在细胞中,以___肌细胞______?为最多。 5、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必测内容是_身高____?、体重、__肺活量____?。 6、急行跳远起跳腾空后的身体姿势有蹲踞式、_挺身式_____、走步式三种。 7、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手部的动作要做到?________,脚步的动作要做到_移、蹬、跟_______?。 8、身体素质一般包括__速度___、力量、___耐力___、灵敏和柔韧等素质。 9、标准篮球场长28米、宽___15__米都是从线的___内沿____量起。 10、___越野___跑和__自然地形____跑是提高学生有氧代谢能力的有效手段。?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1、科学的身体锻炼可以促进人体形态、机能的发育,运动能力的提高,适应环境抵抗疾病能力的增强。() 2、课程中的《体育与健康》内容,就是体育加上健康知识的内容。(? ? ? ) 3、人体力量素质发展最快的敏感期14-15。(? ? ? )? ? ? ? ? ? ? ? ? ? ? ? 4、如7个队参赛,采用单循环制,其比赛轮次有7轮,比赛场次有42场。() 5、技巧直腿后滚翻的保护与帮助,是练习者翻转时,保护者两手提拉其腿部,帮助推手和翻转。(? ? ? )

古代文学史考试重点

儒:《论语》、《孟子》、《荀子》 墨:《墨子》 道:《老子》《庄子》 法:《韩非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 的垄断,把奴隶主阶级垄断的古代文化普及于平民,开创了私家著述和私人讲学的风气。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义》《春秋》 《论语》:20篇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及孔门后学辑录而成,成书在春秋之际,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汉代有《古论语》 《齐论语》《鲁论语》。其所记载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礼乐,把“仁”作 为最高道德标准,孔子重视文学的政治和教化作用,主X“言之无文,行 而不远” 孟子:“亚圣”,他主X“王道”“仁政”统一天下,使人民安居乐业,反对“杀人盈野”的 兼并战争。提出“民贵君轻”、“性善论”。主X诛灭残民以逞的暴君,对君主绝对权威表示否定。“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但是他重视人民,却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 《孟子》:七篇记载孟子的言行和学说,是孟子及其门徒共同完成的,在体制上仍属于语录体。 其散文具有如下特点:1.长于辩论,其文观点鲜明,感情强烈,气势磅礴,辞锋犀利, 富于战斗性、鼓动性,有纵横家和雄辩家的气概,《孟子》中 巧妙灵活地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 诘难,迂回曲折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 2.在论辩中常用巧妙的比喻和幽默的小故事阐明事理 3.气势浩然,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加强文章的 气势 4.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它形成了一种精炼简约、深入浅 出的语言风格 《诗经》:1.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汉代始称《诗经》。共有诗305篇,另有 6篇笙诗,有目无辞。公元前6世纪中叶编订成书。 2.《诗经》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即为音乐曲调,包括 十五国风。来自十五个地区采集的歌谣;雅即正,指朝廷正乐,是周王朝直接 统治地区的音乐,分为大雅(31篇,西周)、小雅(74篇,东周),大多是宫廷 宴飨的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分为周颂(31)、鲁颂(4)、商颂(5)三 个部分 3.《诗经》包括了公卿列士所献之诗,采集于各地的民间之诗,以及周王朝乐官 保存下来的XX和宴飨中的乐歌等

植物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植物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2分,2分/个) 1、细胞器; 2、木质部脊; 3、束中形成层; 4、完全叶; 5、花程式; 6、 聚合果 二、判断与改错(17分,对的填“+”,错的填“-”并将错的改正) 1、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合成及贮藏相关的细胞器。( ) 2、根毛分布在根尖的伸长区和成熟区。( ) 3、根的初生木质部发育顺序为外始式,而在茎中则为内始式。( ) 4、水生植物叶小而厚,多茸毛,叶的表皮细胞厚,角质层也发达。( ) 5、胡萝卜是变态根,主要食用其次生韧皮部。( ) 6、观察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都是从节处取横切面。( ) 7、由3心皮组成的复雌蕊有6条腹缝线。( ) 8、二体雄蕊就是一朵花中只有两个离生的雄蕊。( ) 9、双受精是种子植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10、桃和梨均为假果。()

三、填空(21分,分/空)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和两大部分。后者又可分为、和三 部分。 2、保护组织因其来源及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和。 3、苎麻等纤维作物所利用的是组织。 4、植物种子是由,和三部分构成,但有些种子却只有和两部 分,前者称种子,后者称种子。 5、禾本科植物的内皮层在发育后期其细胞常面增厚,横切面上,增厚的部分呈形。 6、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均包括、和三部分,玉米等单子叶植 物茎的初生结构包括、和三部分。 7、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多为,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间存在形成层,故 又称维管束。 8、叶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和等两个方面。 9、一朵完整的花可分为、、、、和六部分。其中最主 要的部分是和。 10、小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前,花粉囊壁一般由、、和组成。

体育教师专业知识考试六论述题

体育教师专业知识考试 六、论述题 1、说出上挑式与下压式传接棒的动作要领,并阐述其动作技术在比赛过程中的优缺点。 答:1)上挑式的动作要领:接棒人的手臂自然向后伸出,掌心向后,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张开,虎口朝下,传棒人员将棒由下向前上方送入接棒人的手中。 优点:接棒人向后伸手的动作比较自然,容易掌握。 缺点:接棒后,手已握在接力棒的中部等第三棒传给第四棒时,只能握住棒的前部,容易造成掉棒和影响持棒快跑。 2)下压式的动作要领:接棒人的手臂向后伸出,手腕内旋,掌心向上,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张开,虎口朝后,传棒人将棒的前部由上直传给接棒人的手中 优点:每一棒次的接棒,都能握住棒的一端,便于持棒快跑。接棒后不必再调整持棒手的位置 缺点:接棒时,接棒人的手臂紧张,不自然。 2、结合本校实际,谈谈你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对体育设施资源进行开发? 答:1)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 体育器材一般都具有多种功能,例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投射门,还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等;利用跳绳可以做绳

操、斗智拉绳等。只要转换视角和思维方式,就可以开发出常用器材的许多新功能。 2)制作简易器材 各地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制作简易器材,改善教学条件。例如:用废旧的铁锨杆、锄把等制作接力棒,用废旧的竹竿和橡皮筋制作栏架,用废旧足球、棉纱和沙子等制作实心球,用废旧的棕垫、帆布制作沙袋,用木块制作起跑器,用树桩制作"山羊",用砖头水泥或石块砌成乒乓球台,用砖头、木板、竹竿代替球网等。 3)改造场地器材,提高场地利用价值 可以把学校成人化的场地器材改造成适合中小学学生活动的场地器材,例如:降低篮球架高度,降低排球网高度,缩小足球门,缩小足球、排球、篮球的场地等。 4)合理布局学校场地器材 学校场地器材的布局,应当既要满足教学的需要,还要满足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内比赛的需要;既要方便组织,又要方便教学活动;既要确保安全,又要保证学生有地方活动;要形成相互依托、互为补充的多功能活动区。 5)合理使用场地器材 应当根据本校和周边环境,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空地,使学生能进行安全、适宜的体育活动。学校要加强场地器材和周边环境的协调、管理工作,安全地、最大限度地提高场地器材使用率,同时要加强场地器材的保养工作,合理地使用有限的财力、物力,使每一件设施都能起到尽可能大的作用。例如:在课余时间对学

(完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2_期末复习重点

1建安风骨:是人们对建安大时期美学风格的概括。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指作品内在的“雅好慷慨”的品格,和语言表达上简练刚健的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艺术风貌。代表人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2建安七子: 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诗人。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其中以王粲陈旧最高 3宫体诗: 盛行于南朝梁陈时期的诗体,宫体之称始于梁简文帝萧纲时,作为永明新体诗的“新变”,内容,内容上不独以“止乎衽席之间”“恩极闺房之内”为主。形式上也有“清辞巧制”“雕琢蔓藻”代表人物萧氏父子,庾信等 4初唐四杰:初唐时期诗坛上出现的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四位杰出诗人,他们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又称“王杨卢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大大扩大了诗歌创作领域与题材,并把诗歌从宫廷引向市井,从京都引向边塞荒漠。在艺术上有博大之象。对唐诗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他们有着相同的审美追求,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他们的诗文各有特点,王杨擅于五言律诗,卢骆长于七言歌行 5竹林七贤:识见于世说新语。任诞。魏晋之际的文学七个代表作家,常集于竹林之下,故名竹林七贤。以阮籍嵇康文学成就最高,七人分别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6大历十才子:十才子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的极玄集。其中包括十才子为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审。其主要创作诗风相像,他们或寄情山水景物或写羁旅之情。 7元和体:是指元、白在元和年间写的次韵相酬的,穷极声韵的长篇排律,以及杯酒光景间感叹自身遭遇的小碎篇章,再加之艳体诗在内统称为元和体。形成诗到元和体是体裁变新的局面。 8象外之象: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提出的文论诗主张。诗歌创作具有象外之象。其中第一象是诗歌中具体,鲜明所感可言的形象画面。第二象指形象画面中所蕴含的无穷韵味,是无象之象。 9玄言诗:东晋时期出现的一种诗风,代表人物有孙卓,许洵等。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 10骈文:齐梁时期,骈文是文章的代表。骈偶平整,声韵谐美,用典繁复,辞藻华美,四六句型是其最基本的文体要素。骈文在两汉时期孕育而出。在齐梁时期确立体势,并进入鼎盛期。 11永明体: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发现诗歌韵律,以晋宋以来诗歌中对偶形式相结合出现的新诗体,注重对偶,讲求音律,守护四声八病之说,对篇短小,是我国诗歌由古体向近体的过渡诗体,反映了诗歌创作由较为自由发展到讲求格律的必然趋势,代表人物有沈约,谢朓,王融

最新植物生理学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植物水分生理 一、名词解释(写出下列名词的英文并解释) 自由水free water:不与细胞的组分紧密结合,易自由移动的水分,称为自由水。其特点是参与代谢,能作溶剂,易结冰。所以,当自由水比率增加时,植物细胞原生质处于溶胶状态,植物代谢旺盛,但是抗逆性减弱。 束缚水bound water:与细胞的组分紧密结合,不易自由移动的水分,称为束缚水。其特点是不参与代谢,不能作溶剂,不易结冰。所以,当束缚水比率高时,植物细胞原生质处于凝胶状态,植物代谢活动减弱,但是抗逆性增加。 生理需水:直接用于植物生命活动与保持植物体内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称为生理需水 生态需水:水分作为生态因子,创造作物高产栽培所必需的体外环境所消耗的水 水势Water potential:水势是指在同温同压同一系统中,一偏摩尔体积(V)溶液(含溶质的水)的自由能(μw)与一摩尔体积(V)纯水的自由能(μ0w)的差值(Δμw)。 Ψw=(μw /V w) -(μ0w/V w) =(μw-μ0w)/V w=Δμw/V w 植物细胞的水势是由溶质势、压力势、衬质势来组成的。 溶质势Solute potential、渗透势Osmotic potential :由于溶质的存在而降低的水势,它取决于细胞内溶质颗粒(分子或离子)总和。和溶液所能产生的最大渗透压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压力势pressure potential:由于细胞膨压的存在而提高的水势。一般为正值;特殊情况下,压力势会等于零或负值。如初始质壁分离时,压力势为零;剧烈蒸腾时,细胞的压力势会呈负值。 衬质势matric potential:细胞内胶体物质(如蛋白质、淀粉、细胞壁物质等)对水分吸附而引起水势降低的值。为负值。未形成液泡的细胞具有明显的衬质势,已形成液泡的细胞的衬质势很小(-0.01MPa左右)可以略而不计。 扩散作用diffusion:任何物质分子都有从某一浓度较高的区域向其邻近的浓度较低的区域迁移的趋势,这种现象称为扩散。 渗透作用osmosis:指溶剂分子(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 半透膜semipermeable membrane:是指一种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如动物膀胱、蚕豆种皮、透析袋等。理想的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而不允许其它的分子通过。 吸胀作用Imbibition:是亲水胶体吸水膨胀的现象。只与成分有关:蛋白质>淀粉>纤维素> >脂类。豆科植物种子吸胀现象非常显著。未形成液泡的植物细胞,如风干种子、分生细胞主要靠吸胀作用。 代谢性吸水Metabolic absorption of water :利用细胞呼吸释放出的能量,使水分通过质膜而进入细胞的过程——代谢性吸水。 质壁分离Plasmolysis:高浓度溶液中,植物细胞液泡失水,原生质体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 质壁分离复原Deplasmolysis:低浓度溶液中,植物细胞液泡吸水,原生质体与细胞壁重新接触的现象。

小学体育教师业务考试试卷及答案

株洲市教师业务考试小学体育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B A.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B.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C.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合作学习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2.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A A.迁移。B.同化。 C.顺应。D.模仿。 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B A.传授学生知识。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D.养成学生品德。 4.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学生:A A.感知能力不成熟。B.注意能力不健全。 C.记忆能力不深刻。D.思维能力有欠缺。 5.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B 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实践。 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 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 6.进城务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的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 7.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在一节自习课上,她遇到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笨了”。小敏心里咯噔一下,琢磨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从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是在说自己,非常难受,后来朋友跟她开玩笑也耿耿于怀。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你认为,小敏同学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常见:C A.焦虑症。B.恐惧症。 C.强迫症。D.抑郁症。 8.袁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3班的班主任,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经过了解,发现只要题目难一点或计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同学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也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如果你是班主任的话,可在全班进行:B A.积极的情感教育。B.意志品质的培养。 C.人际交往教育。D.良好性格的教育。 9.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可能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6重点整理-考试必过

1、先秦历史散文发展分三个时期:初期以《尚书》、《春秋》为代表;第二时期以《左传》、《国语》为代表;第三时期代表作为《战国策》。 2、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三个时期:第一期以《论语》、《老子》、《墨子》为代表;第二期以《庄子》。《孟子》为代表;第三期以《韩非子》、《荀子》为代表。 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十五国风,160篇;雅分大雅、小雅,105篇;颂(王室宗庙祭祀舞曲)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总305篇,创作的时代跨越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时间 4《诗经》的艺术成就赋(记叙、描写)、比(比喻、比拟)、兴手法的普遍采用;现实主义精神;重章复沓的章法;词汇丰富,韵律和谐。 5.《诗经》根据音乐曲调的不同可以分为风雅颂,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是赋比兴。 一、《诗经.蒹葭》中心思想: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中主人公对意中人即伊人痴情追求,却求之不行。 5.简析重章叠句结构形式及其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此诗三章运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后两章是第一章的重章反复,只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更换了个别的词。这样全诗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一唱三叹,一意三叠,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强化了抒情效果。各章字句略有变化,有层层递进之妙。蒹葭从苍苍到凄凄到采采,声情转向低沉,凄婉之意自然流露。白露从为霜到未晞到未已,表示时间的推移,说明主人公始终徘徊追索。道阻且长到且跻到且右,表示路途遥远崎岖迂曲,而主人公不避艰险,深情求之。伊人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到宛在水中沚,似乎愈来愈清晰,但却是可望 1.《氓》选自《诗经。卫风》,属弃妇诗,即弃妇的怨诗。也可视为叙事诗。它通过一位弃妇的自述,激昂,生动描写了她和氓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 2.氓:民。诗中指弃妇过去的丈夫:“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中的“淇”指淇水,在今河南省。全诗叙事清晰,层次分明。 3.理解识记下列诗句: (1)反映当时的婚姻习俗:“尔卜尔筮(是),体无咎言”。(根据卜筮的卦象,没有不吉利的言辞) (2)具有告诚意味的诗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表现女主人公婚后辛勤操劳的诗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早起晚睡,没有一日不如此) (4)表现女主人公被弃后绝决之情的诗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5)“总角之宴”含有未成年女子的欢乐。 4.《氓》的思想:反映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 5.分析《氓》的比兴手法及其喻意:本诗成功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增强了诗意的表达效果;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两人之间感情的前后变化;用“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可沉湎于爱情;用“淇则有岸,隰(习)则有泮”反喻自己的痛苦没有边际,这些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切合人物所在环境,富有生活气息。 6.《氓》以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 (1)对比的焦点一是双方对对方不同的态度,二是两个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前后变化。 (2)通过前后对比、相互映衬,显出两个人的善恶美丑及彼此间的强烈反差。 (3)以被弃为界,分析《氓》的女主人公形象:以结婚为界,分析氓的形象: 首先是淳朴热情,女主人公阅世未深,天真单纯,未能识破氓忠厚的假象,错误的把他的虚假情意当作真心实意,把他的急躁暴怒当成是求婚心切,因而竟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约束,放弃了明媒正娶的要求,勇敢的许下了秋以为期的诺言,轻率地把自己的宝贵爱情投资在了一个骗子身上。其次是勤劳善良,勤劳善良,是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诗中的女主人公在成家以后就陶醉在自己的幸福之中。再次诗歌还体现了女主人公坚强刚毅敢于反抗的精神,这是女主人公的一个突出的性格特征,他深深的爱着她的忙,可一旦看透,忙的是新闻系,就深深地追悔自己当初的选择,用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吁嗟女兮无与士耽,对同命运的姐妹们提出警告。 男主人公的形象:自从女子嫁给了他,每天都是早起晚睡,把家里的所有劳苦活都干完了,但是还常年过着贫困的生活,这样的一个女子堪称贤妻,但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反差太大了,男子不仅开始三心二意,在外面沾花惹草,还对女子非常凶恶起来,他早已不念少年时的旧情了,曾经真诚诚恳的誓言也早已被他抛在脑后,从男子的感情变化来看,这样的一个冷酷无情,奸诈虚伪,变化无常的形象就非常的明显。

植物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植物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植物学试题一名词解释(12分,2分/个) 1、细胞器; 2、木质部脊; 3、束中形成层; 4、完全叶; 5、花程式; 6、 聚合果 二、判断与改错(17分,对的填“+”,错的填“-”并将错的改正) 1、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合成及贮藏相关的细胞器。( ) 2、根毛分布在根尖的伸长区和成熟区。( ) 3、根的初生木质部发育顺序为外始式,而在茎中则为内始式。( ) 4、水生植物叶小而厚,多茸毛,叶的表皮细胞厚,角质层也发达。( ) 5、胡萝卜是变态根,主要食用其次生韧皮部。( ) 6、观察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都是从节处取横切面。( ) 7、由3心皮组成的复雌蕊有6条腹缝线。( ) 8、二体雄蕊就是一朵花中只有两个离生的雄蕊。( ) 9、双受精是种子植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10、桃和梨均为假果。()

三、填空(21分,分/空)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和两大部分。后者又可分为、和 三部分。 2、保护组织因其来源及形态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和。 3、苎麻等纤维作物所利用的是组织。 4、植物种子是由,和三部分构成,但有些种子却只有和两 部分,前者称种子,后者称种子。 5、禾本科植物的内皮层在发育后期其细胞常面增厚,横切面上,增厚的部分呈形。 6、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均包括、和三部分,玉米等单子叶植 物茎的初生结构包括、和三部分。 7、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多为,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间存在形成层, 故又称维管束。 8、叶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和等两个方面。 9、一朵完整的花可分为、、、、和六部分。其中最主 要的部分是和。

植物生物学复习题集200712

植物生物学复习题集(2007年12月) 一、名词概念(说明以下名词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和功能及其生物学意义,一般要求举例说明,每小题3分) 原生质体,原生质,细胞质,微管,微丝,细胞骨架,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纹孔,初生纹孔场,单纹孔,具缘纹孔;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细胞繁殖,细胞编程性死亡;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胞质分裂,细胞版,成膜体;细线期,偶线期与联会,粗线期,双线期,交叉与染色体片段互换; 原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管胞,导管,导管分子;筛胞,筛管,筛管分子;保卫细胞,副卫细胞,气孔器;薄壁组织,同化组织,厚角组织,厚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周皮,石细胞,皮孔;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异形胞,隔离盘,藻殖段; 衣藻型细胞结构,松藻,水綿,石莼,甘紫菜,海带; 同型世代交替,异型世代交替;接合生殖;壳斑藻; 黏菌,发网菌;分生孢子,孢囊孢子,接合孢子;子囊果,子囊孢子,产囊体,受精丝,钩状构成;担子果,担孢子,锁状联合,菌褶,菌环; 颈卵器,精子器,原丝体,蒴苞和假蒴苞,孢蒴,弹丝,蒴齿,环带,蒴盖,蒴轴,蒴台与蒴壶,蒴帽; 原生中柱,管状中柱,真中柱,星散中柱;孢子叶球(穗),厚壁孢子囊或后囊性发育孢子囊,薄壁孢子囊或薄囊性发育孢子囊,大型叶,小型叶,孢子囊群,囊群盖,原叶体; 根冠,根毛,内皮层,凯氏带,原生木质部,后生木质部,内始式发育,内起源,主根与侧根,定根与不定根,主根系与须根系; 顶芽与腋芽,枝芽花芽与混合芽,芽鳞痕,攀援茎,缠绕茎,茎卷须,球茎,鳞茎,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假二叉分枝,原套与原体,髓射线与维管射线,外始式发育,外起源,维管形成层,纺锤状原始细胞,射线原始细胞,木栓形成层,软树皮或内树皮,硬树皮或外树皮,心材与边材,年轮,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等面叶,异面叶,叶脉,复表皮,气孔窝,C3植物,C4植物,花环式构造,泡状细胞,单叶与复叶,互生对生与轮生,叶卷须; 子房上位,子房下位,心皮,背缝线与腹缝线,边缘台座,侧膜胎座,中轴胎座,湿柱头与干柱头,胚珠,胚囊,绒毡层,双受精,花粉管; 羽状大孢子叶,珠领,珠鳞或种鳞,胞鳞,球果,小孢子叶球(雄球花),大孢子叶球(雌球花); 托叶环痕,蓇葖果,角果,荚果,瓠果,蒴果,柑果,双悬果,瘦果,单体雄蕊,二体雄蕊,四强雄蕊,杠杆雄蕊,聚药雄蕊,蝶形花冠,唇形花冠,筒状花,舌状花,假舌状花,禾本科植物小穗,禾本科植物小花,颖片,稃片,浆片,合蕊柱,肉穗花序,佛焰苞,总状花序,穗状花序,轮伞花序,复伞形花序,头状花序

初中教师业务考试体育试题

初中教师业务考试体育试题 注意:本套试卷共两大部分,公共理论和专业知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 一、公共理论(20分) (一)、填充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把教师界定为:履行工作的专门人员。 2、教师的言行是学生的榜样,学生具有的特点。 3、教师的专业态度要求教师对待学生:倾心相爱,诲人不倦;对待自己: , 。 4、是教育的心脏。 5、江泽民同志反复指出,“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6、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具体内容是教育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具有广博的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 (二)、简答题:[共10分,每小题5分] 1、简要叙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2、简要叙述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二、专业知识(80分) (一)是非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本小题1分,共10分) 1、篮球比赛中裁判鸣哨时所有球员应立即暂停所有动作,等候判决。() 2、运动除了可以增进人体的生理功能外,更可增进心理功能,使人的态度积极,稳定情绪,舒解压力及有成就感。() 3、中长跑采用分道、站立式起跑出发。() 4、防守篮板球的争抢,个人的弹跳力应重要于防守的卡位。() 5、从事重量训练时应先做小肌群的动作再做大肌群的动作。() 6、台阶试验,主要用以测定心血管系统功能,也可以间接推断机体的耐力。() 7、在实施《标准》时,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在每节体育课上都要有所体现。() 8、径赛的距离应以起点线的后沿量至终点线的后沿。() 9、篮球比赛中持球队员身体部位触接端线或边线均判出界。() 10、排球比赛中后排队员不得参与进攻。() (二)选择题(在括号里填入A、B、C、D即可,每小题1分,共10分) 1、羽毛球女子单打先得几分的球员,为胜一局?() A、9分 B、11分 C、15分 D、21分 2、初中男子110m栏比赛栏架高度应为() A、0.762m B、0.914m C、1m D、1.067m 3、当饮食的摄取量大于身体的活动量,身体的体量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D以上皆错 4、正式排球比赛中,球员的轮转方式为() A、顺时针 B、逆时针 C、随意轮转 D、以上皆非 5、在水中游泳时,如果遇到身体抽筋应先() A、呼喊周围环境的人 B、自已想办法自救 C、不管它继续游泳 D、听天由命 6、下列何者是理想的减肥方法?() A、断食 B、吃减肥药 C、运动 D、吃泻药 7、标准田径赛场地一圈为多少米?() A、200m B、300m C、400m D、800m 8、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较难动作而采取的技术结构与所学身体练习相似的简单技术动作的练习是()练习。 A、综合性 B、一般性 C、辅助性 D、专门性 9、为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跑的能力,下列一组辅助练习中用于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大腿高抬幅度,发展跑的频率的练习是() A、后蹬跑 B、单足跳 C、弓箭步走 D、高抬腿跑 10、柔韧性训练的基本方法是() A、重复训练法 B、间歇训练法 C、拉伸法 D、变换训练法 (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激励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 2、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评定内容有:体能、、、情意表现与合作态度。 3、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是领域目标的内容之一。 4、影响投掷远度因素:、出手高度等因素。 5、跨栏跑中,过栏技术动作要求摆动腿高抬屈膝前伸。 6、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的召开,主题为、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7、三级跳远第一跳如是左脚起跳,第二跳应是腿踏跳,第三跳应是右脚踏跳。 8、在田径比赛中,、链球的投掷圆圈直径为2.135米。 9、常用的球类比赛的编排有、循环制、积分制三种。 10、跨越式跳高,应腿先过杆,然后腿再过杆。 11、口令一般由和组成。 12、标准篮球场长28米,宽米,篮球圈上沿离地面米;排球场长米,宽9米,进攻线距中线3米。

0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2016重点整理-考试必过

先秦文学 1、先秦历史散文发展分三个时期:初期以《尚书》、《春秋》为代表;第二时期以《左传》、《国语》为代表;第三时期代表作为《战国策》。 2、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三个时期:第一期以《论语》、《老子》、《墨子》为代表;第二期以《庄子》。《孟子》为代表;第三期以《韩非子》、《荀子》为代表。 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十五国风,160 篇;雅分大雅、小雅,105 篇;颂(王室宗庙祭祀舞曲)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总305篇,创作的时代跨越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时间 4《诗经》的艺术成就赋(记叙、描写)、比(比喻、比拟)、兴手法的普遍采用;现实主义精神;重章复沓的章法;词汇丰富,韵律和谐。 5.《诗经》根据音乐曲调的不同可以分为风雅颂,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是赋比兴。 一、《诗经.蒹葭》中心思想: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中主人公对意中人即伊人痴情追求,却求之不行。 5.简析重章叠句结构形式及其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此诗三章运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后两章是第一章的重章反复,只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更换了个别的词。这样全诗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一唱三叹,一意三叠,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强化了抒情效果。各章字句略有变化,有层层递进之妙。蒹葭从苍苍到凄凄到采采,声情转向低沉,凄婉之意自然流露。白露从为霜到未晞到未已,表示时间的推移,说明主人公始终徘徊追索。道阻且长到且跻到且右,表示路途遥远崎岖迂曲,而主人公不避艰险,深情求之。伊人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到宛在水中沚,似乎愈来愈清晰,但却是可望而不可即。 二、《氓》 1.《氓》选自《诗经。卫风》,属弃妇诗,即弃妇的怨诗。也可视为叙事诗。它通过一位弃妇的自述,激昂,生动描写了她和氓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 2.氓:民。诗中指弃妇过去的丈夫:“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中的“淇”指淇水,在今河南省。全诗叙事清晰,层次分明。 3. 理解识记下列诗句: (1)反映当时的婚姻习俗:“尔卜尔筮(是),体无咎言”。(根据卜筮的卦象,没有不吉利的言辞) (2)具有告诚意味的诗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表现女主人公婚后辛勤操劳的诗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早起晚睡,没有一日不如此) (4)表现女主人公被弃后绝决之情的诗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5)“总角之宴”含有未成年女子的欢乐。 4.《氓》的思想:反映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与损害。 5.分析《氓》的比兴手法及其喻意:本诗成功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增强了诗意的表达效果;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两人之间感情的前后变化;用“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可沉湎于爱情;用“淇则有岸,隰(习)则有泮”反喻自己的痛苦没有边际,这些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切合人物所在环境,富有生活气息。 6.《氓》以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特点: (1)对比的焦点一是双方对对方不同的态度,二是两个人物本身思想行为的前后变化。 (2)通过前后对比、相互映衬,显出两个人的善恶美丑及彼此间的强烈反差。 (3)以被弃为界,分析《氓》的女主人公形象:以结婚为界,分析氓的形象: 首先是淳朴热情,女主人公阅世未深,天真单纯,未能识破氓忠厚的假象,错误的把他的虚假情意当作真心实意,把他的急躁暴怒当成是求婚心切,因而竟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约束,放弃了明媒正娶的要求,勇敢的许下了秋以为期的诺言,轻率地把自己的宝贵爱情投资在了一个骗子身上。其次是勤劳善良,勤劳善良,是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诗中的女主人公在成家以后就陶醉在自己的幸福之中。再次诗歌还体现了女主人公坚强刚毅敢于反抗的精神,这是女主人公的一个突出的性格特征,他深深的爱着她的忙,可一旦看透,忙的是新闻系,就深深地追悔自己当初的选择,用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吁嗟女兮无与士耽,对同命运的姐妹们提出警告。 男主人公的形象:自从女子嫁给了他,每天都是早起晚睡,把家里的所有劳苦活都干完了,但是还常年过着贫困的生活,这样的一个女子堪称贤妻,但是男子的行为却前后反差太大了,男子不仅开始三心二意,在外面沾花惹草,还对女子非常凶恶起来,他早已不念少年时的旧情了,曾经真诚诚恳的誓言也早已被他抛在脑后,从男子的感情变化来看,这样的一个冷酷无情,奸诈虚伪,变化无常的形象就非常的明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