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册历史选择题精选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选择题精选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选择题精选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选择题精选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选择题精选及答案1. 通过“遣唐使”,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的国

家是()

A.波斯

B.大食

C.日本

D.天竺

2.唐朝时,余杭人要到涿郡去经商,走水路先后经过的是

()

A.钱塘江——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B.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

C.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D.钱塘江——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3.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

B.达官贵人的需要

C.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农民的需要

4. 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开凿的动机和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

A.为沟通南北交通而开,成为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

B.为繁荣洛阳商业而开,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C.为巩固统治而开,但客观上有利于南北交通和经济发展

D.为巩固统治而开,但成为隋亡的根本原因

5. 如果你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那么应确定的研究主

题是()

A.宋代国家统一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商业繁荣

D.宋代民族融合

6.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A.辽灭北宋

B.金灭北宋

C.西夏灭北宋

D.蒙古灭南宋

7.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唐太宗()

A.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B.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C.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D.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

8. 下列选项中与隋朝最相似的朝代是()

A.周朝

B.秦朝

C.汉朝

D.南朝

9. 南宋时期,在江南可能看到的景象有()

①川蜀地区栽种茶树和棉花②农民种植引进的占城稻

③开封城里出现早市、夜市④文天祥组织军队抗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 隋唐时期出现了“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治世。从这些治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能得到的启示有()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

③国内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结束了政权分裂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建立起空前辽阔的疆域

④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 宋代社会经济生活持续发展。庄绰《鸡肋编》中说:“都城汴京,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燃薪(柴木条)者。”从材料中可以了解到的信息有()

①手工业的发展②农业的发展③市民生活状况④商业的繁荣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13. 张敏同学学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后,对鉴真和玄奘的事迹进行了对比。下面是她归纳出的两人的共同之处,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唐朝的高僧②都是中外友好交流的使者

③都为完成使命历尽艰辛④都应日本政府之邀前往传播佛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4. 小明想写一篇以《唐朝的社会风气》为主题的小论文,他可以通过下列哪些词语查找资料()

①昂扬进取,积极向上②风气开放,充满活力

③兼容并蓄,尚武精神盛行④闭关保守,封闭落后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 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州县的长官,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宋太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与史实不符的是()

A.废除知州设置,直属中央

B.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

C.在各知州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D.地方设置转运使

16.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17. 下列表述中最能反映隋朝社会特点的是:()

A.君主专制顶峰B.民族大融合

C.经济重心转移D.繁荣而短暂

18. 下列史实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

①武则天登基成为皇帝②唐三彩的生产

③妇女喜好骑马、打球、射箭等④尚武风气盛行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 宋代庄绰在《鸡肋编》中说到都城汴京,“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柴草)者”。这一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项手工业成就有关()

A.宋代石油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B.宋代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C.宋代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D.宋代铜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20. 在北宋和辽、西夏的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北宋与辽、西夏长期进行战争

B.北宋与辽、西夏在边界进行贸易

C.北宋给辽、西夏岁币

D.元昊向北宋称臣

21.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旧唐书》,该材料反映了实质问题是()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汉族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

22. 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实中,发生在唐玄宗时期的是()

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

B.鉴真东渡

C.玄奘西游

D.《大唐西域记》的完成

23. 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

D.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24. 敦煌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

A.有最大精美的彩塑和壁画B。位于河西走廊

C.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D.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震惊世界

25. 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唐朝,作为一名朝廷重要官员,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从长安去洛阳乘船,经大运河到江南余杭体察民情

B.上朝时,见以魏征向太宗皇帝进谏

C.和太宗皇帝一齐讨论科举制度的事宜

D.经常诵读苏东坡写的词

26. 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设置()

A.知州

B.通判

C.转运使

D.宰相

27. 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造纸术、司南、火药、活字印刷术

B.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司南

C.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司南

D.司南、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

28. 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忽必烈建立元朝②蒙古军队灭金

③建立大蒙古国④蒙古军队灭西夏

A.③④②①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①④②③

29. 在宋朝重文轻武的表现不包括( )

A.政事堂主官由文官担任,地方官都是清一色的文官

B.主管全国军务的枢密院主官也基本由文官担任

C.遇有战事,由文官担任主帅

D.宋朝科举制日趋完善,武举规模亦超过前代

30.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从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不能得到的启示是()

A.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B.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最根本原因

C.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31.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 (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 A.改国号为周 B.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修订法律,废除酷刑苛法

D.减轻人民负担,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32. 岳飞抗金赢得了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A.他被秦桧诬陷,蒙受冤屈

B.他的岳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C.他坚持抗金斗争是正义的

D.他的抗金斗争使南北方获得了持久和平

33. 下列四幅两宋与辽、金、西夏并立示意图中,错误的一项是()

A. B. C. D.

34. 下列事件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唐朝灭亡②唐朝打败叛军③黄巢建立政权④安史之乱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④②③①

35. 某同学为某单元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36. 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诗中提到的皇帝历经千年,褒贬不一,与这位皇帝有关的事件是()

A. 戒奢从简

B. 虚心纳谏

C. 派文成公主入藏和亲

D. 增设殿试和武举

37. 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哪位皇帝()

A.秦始皇

B.汉高祖

C.宋太祖

D.元世祖

38. 西汉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这统治局面得以出现是因为文帝景帝()。

①减轻赋税②推行修养生息的政策

③重视以德化民④废除严刑苛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9. 隋朝虽然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但在我国历史上仍占有重要地位。隋朝的历史作用有:()①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②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0.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岭南一带)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自然条件优越

B.统治者施行仁政

C.水利设施齐全

D.中原汉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41. 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我国古代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开始于(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

4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实现全国统一的政权是( )

A.前秦

B.东晋

C.西晋

D.北魏

43.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唐朝衰落的原因()

A.统治者不再励精图治

B.地方军事势力逐渐强大,威胁中央政权

C.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央王朝无法与之对抗

D.宦官专权使朝政更加黑暗腐败

44.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

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45. 对于商鞅变法,不正确的看法是()

A. 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B. 秦孝公变法的坚定决心与商鞅大刀阔斧变法的行动相得益彰

C. 没有商鞅就没有秦国的变法和强大

D. 一些旧贵族极力反对变法,说明任何变法改革都不会一帆风顺

46. 在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奠定了封建经济基础的是

()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47. 战国时期是我国()

A.奴隶社会开始时期

B.封建社会确立时期

C.统一国家的建立时期

D.奴隶社会的鼎立时期

48. “农圣”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既总结了汉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又记录了鲜卑族的畜牧经验。这反映了()

A.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发展

B.畜牧业居于生产主导地位

C.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

D.北方以农业生产技术为主

49.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历史上某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时,运用了以下的形势示意图,这次战争是()

A.牧野之战

B.长平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50. 你如果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

①开凿灵渠②大将蒙恬北击匈奴③盐铁专卖④兴办太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1. 在学完某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后,小洁同学制作了如下示意图,请问这个朝代是()

A. 秦朝

B. 汉朝

C. 西晋

D. 隋朝

52. 排列以下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

①陶器②铁器③石器④青铜器

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53. 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统治者乏治理国家的经验

B.诸侯内乱不听从中央领导

C.末代国君的统治昏庸残暴

D.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联系

54. 北朝石窟艺术的辉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古诗,从侧面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是()

A.佛教盛行

B.道教盛行

C.寺庙建筑艺术的精湛

D.当时南朝共480座寺院

55. 东汉末年开始,许多北方人迁居到江南地区,最重要的原因是()

A.江南地区有大量未开垦的荒地

B.江南地区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C.江南地区疫病少

D.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

56. 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一组是()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

D.围魏救赵——吴越争霸

57.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与下列制度有关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58. 列历史事件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相关联的是()

A.漠北之战

B.大泽乡起义

C.赤壁之战

D.雅克萨之战

5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A.提出“仁”的学说

B.提出“为政以德”

C.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D.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60. 明朝采取的下列措施中,明显说明封建制度已渐趋衰落的是()

A.废丞相,权分六部

B.废行省,设三司

C.设厂卫特务机构

D.八股取士,重视培养“奴才”

61. 李白诗“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中的“晁卿”是()

A.空海

B.阿倍仲麻吕

C.吉备真备

D.玄奘

62. “以后……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处以重刑。”此令出自

A.汉武帝B.唐太宗 C.明太祖D.清雍正帝

63.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这首经典名曲《天堂》,我们经常吟唱。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忽必烈B.成吉思汗 C.耶律阿保机D.完颜阿骨打64. 张老师在一家古玩店见到了《清明上河图》这幅古画,在与店员交谈时,发现他对这幅画的介绍存在错误,请你指出来A.这是宋代画家张择端所绘

B.此画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景象

C.从画中可以反映出北宋时人们的交通工具比较多样化

D.画中所绘的这条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5. 两宋政府在外贸港口设立的外贸管理机构是

A.市舶司B.商行 C.工部D.转运使

66. 明朝时,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

A、唐朝

B、资治通鉴》

C、宋词

D、四书五经

67.元末明初时骚扰我国沿海地区的倭寇。倭寇由下列哪些日本人组成( )

①武士②农民③商人④海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8.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民族政权并立

C.诸侯争霸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69. 某影视公司准备拍摄一部电视剧,请根据下列几集的名称判断该电视剧的名称是()

第一集《至尊红颜》、第二集《大明宫词》、第三集《一代女皇》、第四集《无字碑歌》

A、汉武大帝》

B、武则天》

C、贞观长歌》

D、《三国演义》

70. 虽然武则天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史学家还是肯定了她的功绩。其原因是武则天

A.开创了“殿试”的先河 B.重用有才之人

C.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D.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71. 中国有句佳话“和同为一家”,“和同为一家”是指历史上文成公主入藏后()

A.隋和吐蕃的关系

B.唐和匈奴的关系

C.唐和吐蕃的关系

D.唐和回纥的关系

72. 古人对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格局进行了描述:“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山西简称“晋”,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该政治格局和名称源于

A. 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73. 古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国”,古罗马执政官凯撒穿着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那么古罗马人穿着中国的丝绸最早可能是在()

A、秦朝时

B、西汉时

C、唐朝时

D、宋朝时

74.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它的建立者是

A.炎帝B.黄帝C.禹D.启

75. 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列下列货币( )

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②①④

76. 东汉时期,我国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是

①造纸术的改进②地动仪③“麻沸散”④水排⑤指南针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77. 很多历史信息来源于我们对图表的研究与解读,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秦统一货币B.秦统一尺寸 C.秦统一文字D.齐统一文字78. 七年级同学在排演历史剧《汉武帝》,其中有一场景是汉武帝与朝臣议事。请你指出下列场景设计中有历史知识错误的一项()

A.颁布“推恩令” B.商讨派谁出使西域

C.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D.商议开凿灵渠

79. 如果要再现河姆渡居民的原始农耕生活,下列情节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

A.使用耒耜耕地 B.制造出色彩鲜丽的彩陶

C.居住干栏式房屋D.吃大米饭

80. 秦末农民战争中,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81. 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尚书》中记载了商朝已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当时商朝所留下的文字,主要内容是()

A.卜辞

B.账目收支

C.舞蹈语言

D.陶器制作

82. 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弱肉强食

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D.适者生存

83. 下列言论,出自下图之人的是()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84.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

()

A.商朝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

85. “战国时期,他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从此,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材料中的“他”是()

A、伊尹

B、商鞅

C、李冰

D、管仲

86. 公元前356年,秦国一位新上任的官员在都城咸阳上演了一个“立木取信”的故事。他还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位官员是()

A、李冰

B、商鞅

C、管仲

D、姜尚

87. 改革与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下图是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两种工具,它们是()

①曲辕犁②直辕犁③水排④筒车⑤翻车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⑤

88. 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下图“隋朝大运河”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①它的中心是洛阳

②它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

③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④它有效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9. 董仲舒认为,与儒学相异的学术“皆绝其道”,使文化的一统与政治的一统相一致。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

A.焚书坑儒

B.八股取士

C.设立太学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90. 为了牢牢控制国家的最高权力,在中央,汉武帝设立的加强对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监督和检举的机构是()

91. 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D.南方人口增多

92. 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A、祖冲之-《神灭论》

B、贾思勰-《齐民要术》

C、郦道元-《水经注》

D、陶渊明-《归园田居》

93.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分划自己的封地给子弟, 建立小侯国的目的是()

A.恩赐亲戚B.树立皇帝权威 C.巩固统一D.加强中央集权

94.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国家的产生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95. 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B.起义军一直达到咸阳附近

C.陈胜率起义军推翻了秦朝

D.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96. 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是因为

A.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B.商鞅变法

C.都江堰的修建

D.治理黄河

97. 七年级3班小明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皇帝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2、589 年,隋朝灭掉陈朝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 605 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 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和五大 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7、618 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8、我国历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9、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作用贤才 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 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的谏臣 10、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 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1、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 人称为茶神。 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 为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14、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15、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访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16、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7、唐玄宗统治时期进入全盛时期,历称为开元盛世。 18、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19、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 要。 20、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 21、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 年才被废除。 22、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政府在今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 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 23、7 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24、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 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5、8 世纪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26、8 世纪中前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唐玄宗封南诏首 领为云南王。 27、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 都有往来。

七年级历史下册选择题专题复习

七年级历史下册选择题专题复习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写在题号前 1.清朝学者赵翼在某首诗中写道:“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哪位皇帝() A.秦始皇 B. 汉高祖 C. 宋太祖 D. 元世祖 2.宋太祖曾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唯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他的这种认识导致北宋时期出现的军事特色是() A.守内虚外 B. 内外兼顾 C. 守外虚内 D. 内外皆虚 3.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实行这一措施的最主要目的是() A.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B. 避免地方官吏贪污腐败 C.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物质条件 D. 解决支付给辽、西夏岁币的财政困难 4.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收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民族关系的发展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5.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宋代江南某大户人家做客,你不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A.主人端上占城稻米饭给你吃 B.主人家的桌子上摆着瓷器茶水壶 C.主人告诉你有些商人用纸币做买卖 D.主人的儿子们正在谈论马可.波罗 6.中国宋代在知识的普及、商业的活跃和都市的发达等方面成就突出,堪称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心。以下选项中,不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B.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C.城市中出现固定的娱乐场所”瓦子” D.发明火药并广泛应用于军事上 7.一位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的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1000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是世界上最繁荣的。”以下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图片是() A.《女史箴图》 B.《洛神赋图》 C.《步辇图》 D.《清明上河图》 8.宋朝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的时代”。这种创新与繁荣的表现是() A.发明雕版印刷术 B.发明火药 C.改进造纸术 D.指南针应用于航海9.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中出现了如下一组图片,请你为该展厅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名称() ①《清明上河图》(局部)②南宋纸币“会子”铜板拓片③《货郎图》④市舶司遗址 A.宋代商业繁荣 B.宋代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国家统一 D.宋代民族交融10.某班在历史课堂上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代已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是() A.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B.东京是当时最大的城市 C.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 D.广州等地造船业发达 11.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两旁的商店、客栈、货摊林立,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昼市”“夜市”,许多交易可用“交子”,“动即上万”。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 A.汉代长安 B.唐代洛阳 C.北宋东京 D.元朝大都 12.唐宋时期,众多的诗词作品得以刊印成集,主要得益于() A.造纸术的改进 B.印刷技术的改进 C.国家政策的支持 D.对外交流的发展13.“天子好蹴鞠(宋徽宗喜欢蹴鞠),满城尽高俅(东京城流行踢球)。”这两句诗,除了具有讽刺的意味外,同事、时也()

七年级下册历史选择题精选

七年级历史选择题 1、隋朝建立的方式是通过(D) A.农民起义夺权 B.少数民族入侵中原 C.大将发动政变自立 D.外戚夺取政权 2、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B.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 C.进士科是唐代普遍推崇的科目 D.科举制度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推动了唐代社会的发展 3、反映唐太宗接见吐蕃松赞干布求婚使节情景的名画是(B) A.《清明上河图》 B.《步辇图》 C.《敦煌壁画》 D.《洛神赋图》 4、曾经六次东渡并最终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B) A.玄奘 B.鉴真 C.晁衡 D.戒贤 5、赵州桥在中外桥梁史上居于重要的地位,因为(B) ①它是今天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②它历经一千三百多年,桥身依然坚固③它在交通运输上起了重要作用④桥的形状美观,栏板上的花纹生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是谁的诗句(A) A.李白 B.杜甫 C.孟浩然 D.杜牧 7、宋辽、宋夏和议中共同内容有(D) A.辽夏向宋称臣 B.北宋割地求和 C.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D.北宋送给辽夏"岁币" 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A) A.北宋的四川地区 B.南宋的四川地区 C.北宋的汴梁地区 D.南 宋的临安地区 9、最能反映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场所是(C) A.手工业作坊 B.市 C.瓦子 D.坊 10、.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①蒙古政权的建立②定国号为元③定都大都④灭亡南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11、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约(C) A.200年 B.300年 C.400年 D.500年 12、以"资治通鉴"为名的意思是(C) A.揭示为君之要 B.用来警示百姓 C.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D.以经济实力治国家 13、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沬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是(C)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女皇武则天 D.唐玄宗 14、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B)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15、一位生活在元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C) A.去江南贩运棉布 B.经运河到杭州游览 C.友人送他一部《红楼梦》 D.购买景德镇真花瓷器 16、雅典奥运会圣火传递已于2004年6月8日抵达北京,之后,奥运火炬将在长城点燃。那你知道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是(C) A.秦长城 B.汉长城 C.明长城 D.江南长城 17、古时候,在白山黑水之间,有一个善养猪,吃猪肉,穿猪皮的民族,他们的后代建立了历史上两个著名的朝代,这个民族是(B) A.契丹 B.女真 C.党项 D.蒙古 18、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事件是(D) A.创立八旗制度 B.在中央设置内阁 C.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军机处 19、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是(D) 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 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C.手工业作坊增多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20、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A) A.《天工开物》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唐本草》 21、"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这是对这几个朝代文学成就的一个概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唐朝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 B.宋代著名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C.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高峰 D.诗圣是对李白的美誉,诗仙是对杜甫的赞美 22、郭沫若说:“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称的是(D) A、唐高祖 B、唐高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23、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的是(B)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2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A) A."开元盛世"时期B."贞观之治"时期C."文景之治"时期D."光武中兴"时期 25、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A)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政事 C、她重用有才能的人做官 D、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26、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使用的农具中,不直接使用人力或畜力为动力的是(C)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曲辕犁 27、唐朝堪称世界工艺珍品的陶瓷制品是(D)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唐三彩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试题2008年11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面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 .禹传位给伯益 B. 禹传子,家天下 C .舜传位给禹 D. 启打败有扈氏 2、商鞅变法发生的时间是 A、公元前356年 B、公元前366年 C、公元356年 D、公元前365年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4、春秋时期率先起来称霸的是 A.宋襄公 B.齐桓公 C.晋文公 D.秦穆公 5、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国是由下列哪一诸侯国分裂而来 A.晋国B.齐国 C.鲁国D.卫国 6、今天汉字的源头是 A.甲骨文B.金文 C.大篆D.小篆 7.陈胜、吴广起义军在何地建立政权 A.渔阳 B.巨鹿 C.陈 D.大泽乡 8、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 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 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 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9、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10、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有无语言 B、能否直立行走 C、会不会使用火 D、会不会制造工具 11、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遗址都在大河流域,是因为 A、战略地位重要 B、适宜航行、交通便利 C、环境优美 D、水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生产 12、台湾各党派首脑如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因为 A、黄帝是后人尊称的“人文初祖” B、是因为他自己打败的蚩尤 C、因为他的部落形成华夏族的基础 D、是因为他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13、“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反映了西周 A、实行禅让制 B.确立世袭制 C、实行分封制 D.推行郡县制 14、在战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中,地理位置处于最东面的是 A、楚 B、魏 C、齐 D、燕 15、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主持修筑的? A、商鞅 B、李悝 C、诸葛亮 D、李冰 16、在历史博物馆半坡文物展厅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粟的朽粒 B.菜籽 C.人面鱼纹陶盆 D.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 17、利用牛来耕作的方式出现在哪个历史时期( ) A.商 B.周 C.春秋D.战国 18、汉武帝时,把其作为思想统治工具的学说是 A.儒家学说B.道家学说 C.法家学说D.墨家学说 19、御史大夫在秦朝分管 A、军事 B、政事 C、监察 D、民政 20、“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状况最早在什么时候结束? A 、秦朝 B、商朝 C、汉朝 D、西周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8分) 1、上图1是______________居民房屋复原图,上图2是_____________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 2、汉武帝接受建议颁布推恩令,秦始皇接受的建议发布焚书令。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第一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隋朝建立者:杨坚(隋文帝) 建立时间:581年年号:开皇 统一:589年意义:是继秦汉之后,又一次统一。 隋朝实现统一的条件:客观上: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②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③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主观上:①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②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大运河开凿原因:为大大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 开凿时间:隋炀帝时期开凿的用时六年。 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抵诼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开凿大运河的影响(意义、作用):①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②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③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④此后,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隋朝灭亡的原因:统治者推行暴政,导致农民起义,最后被推翻。 唐朝建立者:李渊(唐高祖,开国皇帝)建立时间:618年都城:长安 李世民(唐太宗)上台时间:626年,627年改年号“贞观”。 魏征著名谏臣,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贞观新政主要内容:①在赋役制度方面,唐朝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使人身关系束缚逐渐松弛;②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③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 第三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武则天原为唐高宗的妃子,兼通文史,多谋善断,受到高宗的宠爱和倚重。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的统治史称“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①统治前期,重用酷吏,借此打破大族控制大局、垄断高官的局面;②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以此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③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武则天还创立了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④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最重要的一点)。 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姚崇被誉为开元初年的“救时之相”。 唐朝的经济高度繁荣表现: ①在农业生产方面,曲辕犁和筒车灌溉技术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 产量;②唐手工业在产品种类、生产规模、工艺技术方面都超过了前代;③唐初控制的人口不足三百万户,唐玄宗时增至一千多万户;④唐朝最盛时,疆域东至安东,西迄安西,北达蒙古高原,南抵南海。 第四课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能力,比进士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第?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正确的。 1.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A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2.“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赵州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词,它是根据当地民间传说编成的,并广泛流传到今天。其实,赵州桥并不是鲁班修建的,它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D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僧一行 D.李春 3.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吐蕃赞普是A A.松赞干布 B.尺带珠丹 C.尺尊东赞 D.骨力斐罗 4. 我国封建社会最为繁盛的治世局面是D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康乾盛世 D.开元盛世 5.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A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6.你要查找五代的历史,需要阅读A A.《资治通鉴》 B.《马可·波罗行纪》 C.《梦溪笔谈》 D.《贞观政要》 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北宋时期的D A.山东 B.东京 C.杭州 D.四川 8.“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B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9.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直到明朝末年才被废除

C.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D.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10.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A A.苏轼 B.关汉卿 C.辛弃疾 D.李清照 11.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开始于 B A.战国 B.北宋 C.南宋 D.明朝 12.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C 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B.他遭奸臣谋害 C.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D.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 13.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了哪个朝代的节日欢乐气氛 C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4.明太祖所设立的直属中央的三司中,分管民政和财政的是D A.按察司 B.都司 C.民政司 D.布政司 15.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事件是D A.创立八旗制度 B.在中央设置内阁 C.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军机处 16.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D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17.明朝的倭寇是指当时A A.骚扰我国沿海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 B.侵扰黑龙江流域的俄国人

初一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A B C D 黄桥东区域2015-2016学年度期末统一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 2016.1 (分值:50分 时间:政史合场100分钟)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20分) 41.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是 A .黄帝 B .炎帝 C .舜 D .禹 42.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43.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开始于: A .公元前138年 B .公元前127年 C .公元前119年 D.公元前60年 44.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 .临洮—咸阳 B .临洮一辽东 C .陇西一辽东 D .临洮一函谷关 45.史书记载,西周建立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 .世袭制 B .郡县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46.被齐桓公任用改革内政的人物是 A .姜尚 B .商鞅 C .吴起 D .管仲 47.后代把商称殷,与下列哪一人物有关? A .商汤 B .盘庚 C .商纣 D .周幽王 48.著名学者余秋雨妙笔生花,曾留下这样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 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公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汩汩清流。”请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大运河 D .白渠 49.“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 A .春秋 B .战国 C .秦 D .东汉 50.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 食盐。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装………………………………订………………………………………线…………………………………………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非选择题综合训练汇编[精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非选择题综合训练汇编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65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1)据材料说明,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农民,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变化。 材料二(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魏书?高帝纪下》(2)材料反映的是历史上哪次改革?据材料概括改革的措施。这次改革有什么作用? (3)一次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哪些因素?(归纳一点即可) 2、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统一的重要时期,秦始皇和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据材料一,归纳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 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建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疆而合纵,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2)据材料一,说明汉武帝统治初期在政治上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他又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两幅图分别反映了西汉时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1)据材料一,说明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恶劣影响? 材料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材料三反映的史实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相同的目的是什么? (4)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4、看图回答。 1)图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发生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世袭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以下历史故事中,发生在有文字记载历史时期的是() A.三皇五帝B.大禹治水 C.武王伐纣D.黄帝蚩尤的战争 3.参考下图: 根据材料“1923年被考古学家发现了他们生活的遗址和头盖骨,他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 4.从出土文物“秦印封泥”(下图)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周朝实行分封制度②秦朝实行丞相制度③封泥上文字是小篆字体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5.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经过角逐,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 A.楚 B.宋 C.晋 D.魏

6.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青铜器 ②陶器 ③石器 ④铁器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③①② D.②④①③ 7.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系() 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②私学的兴盛 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②④ 8.下图为2002年6月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局部),其中出现了“洞庭郡”的文字记载。此考古发现,印证了秦朝在地方() A.全面推行郡县制 B.统一了度量衡 C.流通圆形方孔钱 D.实行车轨统一 9.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 )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C.佛教传入中国D.西学传入中国 10.“第一次踏上这块土地,记者惊讶的发现,除了我国境内已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的故乡,它竟然还集中了另外两大世界级品牌资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石林地质奇观和时空横跨1亿多年的恐龙公墓……”这则新闻中说的“这块土地”是( ) A.陕西西安B.浙江河姆渡C.山东大汶口D.云南元谋 11.下图是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是( )

七年级历史下册非选择题专题训练(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非选择题专题训练(人教版)附答案 介休义安二中武瑞花1.【识图题】(12分)下列运河示意图,请回答: (1)当你处在洛阳时,运河南北两端的城市名称各是什么? 这个时期的运河是哪个朝代开通的?(3分) (2)写出A、B、C、D所代表的四段运河的名称。(4分) (3)运河C段是在哪个朝代时开凿的?在当时的北京附近还有一段, 叫做什么?此时,能与运河相比的另一条南北运输通道是什么?(3分) (4) 在历史上大运河都起过什么作用?(2分) 2.【判断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的是姚崇。 ()(2)明朝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废除了自秦国以来行之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3)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元朝,是蒙古族和中国的骄傲,毛泽东因此把他称为“一代天骄”。 ()(4)张某在第一次武举考试时成绩优异中了进士,在大殿上见到唐太宗的龙颜。()(5)北宋时期,并立的政权按时间顺序排列分别是:金、宋、西夏、辽。 ()(6)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此诗句反映了唐朝科举制度的情况。()(7)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8)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3.【材料解析题一】每题10分,共30分)阅读材料后请回答: “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1)这部条约名称是什么?何时签订的?(2分) (2)这部条约鉴订前,俄军曾在什么地方两次被打败?(2分) (3)这部条约的签订有什么历史意义?(6分) 4、材料后请回答: 材料1:“明朝派郑和七次下西洋,他们的足迹到达南洋与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 沿岸。” 材料2:嘉庆皇帝的上谕说:“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 (1)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明、清两朝采取了什么不同的对外政策?(4分) (2)这两种不同政策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后果?这种结果对你有什么启示?(6分)

七年级历史答案

潜江市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A 2. C 3. A 4. D 5. B 6. D 7. B 8. B 9. C 10. A 11. B 12. B 13. D 14. D 15. C 16. B 17.C 18. D 19. D 20. C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其中21题12分,22题15 分,23题13分,共40 分。) 21.(12分) (1)火药(2 分)指南针(2 分) (2)毕昇(2 分)促进世界航海业的发展(2 分) (3)阿拉伯人(2 分) (4)作为中国人,我感到骄傲,这三大发明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最早发明火药和火药武器,但未能飞向宇宙;有罗盘针却没能成为海上强国,而西方列强依靠罗盘针的指引打开了我国的国门,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超越,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2 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2.(15分) (1)隋朝;(2分)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增强官员任用的开放性和流动性,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等。(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2)重文轻武政策;重视科举考试;放宽录取范围;增加录取名额。(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共4分) (3)考试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答卷文体格式必须为“八股文”(4分) (4)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1分) 23.(13分) (1)特点: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具有持续性;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3分)史实:鉴真东渡日本或玄奘西行天竺(2分) (2)政策:闭关锁国政策(2分)影响: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4分) (3)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进程中,我们应该与沿线各国贯彻平等互利、包容互信的精神,加强团结合作。(2分,意近即可得分) 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

七年级历史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试题 温馨提示: 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回味,如生动有趣的故事,蕴藏丰富多彩的知识,点亮人们求知的火花。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不知会给你们留下多少记忆?现在就来体验一下吧。 本试卷共二道题,满分100分,检测时间60分钟。 1.参考如图:并根据材料“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 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请你判断他属于 (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原始人 2.根据目前考古发掘,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 ( ) A. 北京人 B. 蓝田人 C. 元谋人 D. 山顶洞人 3.参考如图:假如你在影片中看见中国原始人类戴上石珠饰品,可以推测可能最早会使 用的是 (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现代人类 4.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 ( ) ①小麦 ②粟 ③水稻 ④玉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种植的农作物不同,根本原因是 ( ) A. 饮食习惯不同 B. 生产工具不同 C. 自然条件不同 D. 劳动技术不同 6.如图是出自“居民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的原始居民遗址中的文 物。请问它出自 ( )

A. 元谋人遗址 B.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C. 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 D. 北京人遗址 7.“务农桑,筑宫室,初定家邦;创文字,造舟车,走出洪荒;……巍巍先祖功德,绵绵万世流芳。”孙中山先生的这篇祭文写的是传说中的() A. 炎帝 B. 黄帝 C. 蚩尤 D. 禹 8.鲁迅先生留学日本时曾写过“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诗句,表达了要用自己的鲜血来保卫中华民族。那么,被华夏子孙尊奉为人文始祖的是() A. 黄帝和蚩尤 B. 黄帝和炎帝 C. 尧和舜 D. 舜和禹 9.为了统一思想,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了() A. 焚书坑儒 B. 推恩令 C. 文字狱 D.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0.炎黄战蚩尤最经典的战役是() A. 涿鹿之战 B. 阪泉之战 C. 巨鹿之战 D. 城濮之战 11.相传,古代由于气候变化导致黄河流域洪水成灾,有位部落首领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历时十多年,终于消除水患。这位部落首领是() A. 黄帝 B. 炎帝 C. 舜 D. 禹 12.“禅让”传说中三位部落首领更替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 舜→尧→禹 B. 尧→舜→禹 C. 禹→舜→尧 D. 舜→禹→尧 13.人们习惯上把尧舜禹时期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称为() A. 夺取制 B. 禅让制 C. 分封制 D. 世袭制 14.“仁政得天下,暴政致亡国”下列哪些人物是“暴政致亡国”的典型() ①桀②启③纣④周厉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15.“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这是古时的《三字经》对夏朝的描述,“夏传子,家天下”体现了我国哪一制度的出现()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宗法制 16.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是在()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17.历史上商朝曾多次迁都,把都城迁到殷的是() A.盘庚 B. 周厉王 C. 周幽王 D. 周平王 18.“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家喻户晓,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是()

初一(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附赠:母亲,是一种岁月 岁月的流逝是无言的,当我们对岁月有所感觉悟时,一定是在深深的回忆中。而对母亲的付出有所感同身受时,我们也一定进入了付出的季节。因为该付出的,母亲都先我们付出了。 往往是在回首之际,在远行之前,在离别之中,才蓦然发现,我们从未离开过母亲的视线,从未离开过母亲的牵挂。 小的时候,对母亲只是一种依赖。青年时,对母亲也许只是一种舐犊之情。只有当生命的太阳走过正午,人生有了春也有了夏,此时对母亲才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敬畏。 随着生命的脚步,当我们在数着自己一根根白发,惊叹着岁月不饶人时,想想母亲为了我们,所付出了怎样的艰辛。 母亲在世时,读到有关母亲的文章,似微风滑过指尖,从未有点滴触动。母亲仙逝之后,类同的文章从不敢轻易注目。一碰胸口就隐隐作痛,不能自已,母亲的音容笑貌,已在泪眼婆娑中模糊成了浮影。 我的母亲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人,她有着中国传统妇女共有的特质,心底善良、性格率真、为人诚恳、吃苦耐劳…… 母亲一生勤俭持家,为我们操碎了心;她把我抚养大,送我上学,然后参加工作,结婚成家。母亲芳华衍变沧桑,青丝熬成白发,她大半生的操劳,都是为了儿女的成长。 从我记事起,我母亲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不分昼夜的运转着,日复一日地在土地和家之间忙碌着。我们穿的鞋都是她亲手做的,家里人的衣服是她亲手缝制的。我的母亲为我们上学、成家、立业,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心血和辛劳,最终将我们四个儿女养大成人,想想真不易。 小时候,我总是盼着快快过年,因为过年有荤菜吃,好的年景还有新衣穿,但母亲却始终穿着那件旧式的蓝布衫,只是补丁一年比一年多。

小的时候,只有饿了、困了,才知道回家,未进家门就会喊:妈,我饿了!每天最期待的就是玩到饿的时候,看着家里的炊烟袅袅升起,然后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叫我回家吃饭。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没有享过什么清福。在那难苦的岁月,哪怕是玉米窝窝头能吃饱也行,这是她当年梦寐以求的美食。那时候,家里穷,饭菜油水不多,每次吃饭,母亲总是把好一点的饭菜留给我们。她似乎没有任何食欲,我从来没有见过她对哪一种食品有特别的欲望,她总是默默地先尽我们享用,剩下的她随便吃一点。每当我想起母亲背对我们喝剩粥的背影,我的心就会痛。她的一生都无私奉献给了我们仨儿子一女儿身上了。 还记得有一次我生病,半夜发高烧,母亲在我身边守到天亮,直到中午烧完全退后,母亲又赶紧给我做了只有生病时才能吃上的一碗捞面加鸡蛋。看着我吃下去,母亲笑了,那是只有慈母才有的笑容。 记得当年我身着新装即将告别母亲去上大学的时候,母亲有些依依不舍。在村口告别时,母亲强装笑颜对我说了许多鼓励的话:“儿啊,爸妈都是农场人,家底薄,给不了你多少帮助,凡事只能靠你自己啊,你要好好读书,争取出人头地,只要你用功,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书。 告别了母亲,当我走出百步之后再回头看时,母亲仍站在原地,手搭凉蓬眺望着我。那时秋风正凉,风儿吹撩着母亲满头华发,有种不可名状的潇瑟和孤寂。母亲站马路中央,一身青衣点缀在一片白色土路之中,孤零零的,望着路的尽头,期盼着我下一次的归来。她的背影在风中有些孤独,有些期盼,还有些挂念。此时,我已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完成学业,混出个样子来,让母亲宽慰…… 后来我大学毕业工作之后离家远了,只有节假日才能回家。那个时候母亲更是对我疼爱倍加,回家后什么都不让我干。母亲不仅要做劳累的工作,还要干很多家务活。 有一次母亲抱着一摞碗盘出门槛时,尽跌落在地。我看见母亲瘫坐在地上,碗盘散落一地。我慌了手脚,忙过去扶起母亲。常年累月母亲从来都没有闲过,即使到了过年,我们都正和亲戚朋友聊天时,母亲还得做满桌子饭菜招待客人。

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的建立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二、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发展经济编订户籍②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③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隋炀帝时期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自北向南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全长2000多千米. 2、开凿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四、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 1、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2、历程:①隋文帝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②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③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④武则天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⑤宋朝改革发展了科举制,大幅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科举制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3、科举制的影响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五、隋朝的灭亡 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暴政,导致农民起义,最后被推翻。灭亡时间: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随之灭亡。 第二课 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第一单元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秦汉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300多年的政权分立时期,结束这种局面是在哪个朝代建立之后() A.东晋B.西晋C.陈朝D.隋朝2.2016年3月19日CCTV—9首播大型人文纪录片《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全长2 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其中心是() A.长安B.洛阳C.余杭D.涿郡 3.(2016·辽宁名校月考)有诗“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 A.促进了中外交流B.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C.促进了民族交融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治 4.(2016·河南洛阳地矿双语中学月考)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应该是() A.权臣当道B.隋炀帝的暴政 C.土地兼并严重D.隋末农民起义 5.史学家张岂之认为,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下列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 A.西周实行分封制B.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C.元朝推行行省制D.明朝废除了宰相制度 6.《蒙曼说唐:武则天》由《百家讲坛》讲稿改编而成,深入浅出,读来引人入胜。该书中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D.重用有才能的人 7.对比分析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的“开元盛世”与“贞观之治”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A.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B.政治比较稳定 C.经济繁荣发展D.国力强盛 8.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 9.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开元通宝、青瓷、白瓷、三彩瓷器、雕版印刷品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 A.隋朝B.唐朝C.宋朝D.南北朝

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初一上期中历史试题 一、慧眼识真:(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内)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在学校科技月活动中,某班同学准备创作“半坡原始居民”的历史剧,大家周末回家准备素材,请问下面不该出现的素材是 A.磨制的石器B.粟C.陶器D.水稻 3. 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我国先民中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C.半坡人 D.河姆渡人4. 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5.你认为哪种制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由“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 6. 我国历史上的暴君是①夏启②夏桀③商汤④商纣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7.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哪一朝代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 8.使西周产生众多诸侯的制度是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D.禅让制 9..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北面的是: A.楚国 B.齐国 C.秦国 D.燕国 10.春秋时期,诸侯争雄。其中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势力,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 A.齐桓公B.晋文公C.越王勾践D.楚庄王 11.秦朝建立的时间是 A.公元前221 B.公元前223 C.公元前222 D.公元前224 1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领导人是 A.刘邦、陈胜 B.陈胜、吴广C.吴广、项羽 D.项羽、刘邦 13. 与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秦末农民战争 B.楚汉之争 C.长平之战D.秦统一六国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A. 祖国统一 B.中外交往 C. 民族团 结 D. 抵抗侵略 9.进行研究性学习需要针对性地收集资料,下列收集到的图片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宋代针铺商标清明上河 图交子南宋海船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10.“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是该盟约的影响?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11. 某班历史课堂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支持宋代已完成南移的史实是 ①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的% ②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③水稻种植扩大,产量跃居粮食首位④国家根本,仰给东南⑤开封.杭州等城市商业发达。.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 ⑤ D.②③④ 12.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 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的广泛使 用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② ③ D.②③④ 13.“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这首经典名曲《天堂》,我们经常吟唱。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14.以学习主题统揽各阶段历史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学习主题“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统揽的是 A.秦汉时期的历史 B.南北朝时期的历史 C.宋元时期的历 史 D.明清时期的历史 15.下图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宋朝的民族融合 B.元朝的民族融合 C.元朝的对外交 往 D.元朝的边疆管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